现代文明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文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文明发展

篇1

一、提高认识,把社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2002年3月,经省市政府批准,东山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6月份正式挂牌。由镇进入街道,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制和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味着东山已全面融入城市。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实践的课题。面对刚刚由村转为社区、镇转为街道,我们各级干部对如何开展社区建设还几乎是一片空白。鉴于这一情况,我们提出以“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富民工程”为工作主线,把社区建设摆上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

1、加强宣传,形成合力。一是统一干部思想。我们通过层层召开会议、组织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让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加快社区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执政为民的要求;是实现富民强街、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需要;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强化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必然,从而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加快社区建设的要求上来。与此同时,我们多次邀请市民政局和xx市先进社区的领导来作专题宣讲报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诠释社区建设的内涵,提高大家的理性认识。此外,我们分批组织街道和社区干部到xx先进社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吉林省四平市参观,让大家走进社区,亲身体验和感悟社区建设,启发思路,开阔眼界,为建设社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宣传社区居民。社区建设必须立足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动员社区居民的参与,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为此,我们发放了致《社区居民一封信》,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利用宣传栏宣传社区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创建工作计划等,把广大社区居民的目光吸引到社区创建上来,逐步确立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全新理念,赢得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三是宣传驻区单位。通过分层次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宣传社区创建的共同责任,征求驻区单位意见,争取对社区建设的支持。明月集团无尝提供场地让社区建设活动中心;区劳动局帮助东山社区率先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站;xx造币厂与章村社区共建宣传栏,充分发挥了整合资源、共建文明社区的效应。通过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形成了各级干部重视、驻区单位支持、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强化考核。街道专门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挂帅,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宣传、民政、财政、计生、司法、文化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网络,为推进社区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与此同时,街道明确了创建目标,即利用2年时间,全部建成xx市示范社区。为此,街道专门制定了社区建设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工资奖金挂钩,与年终评比挂钩,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调动了社区干部抓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3、典型引路,强力推进。外港社区基础条件较好,加之居民的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社区相对集中,人居环境比较优越,社区建设易见成效。为此,我们以外港社区为试点,首先在点上取得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然后,在全街道加以推广。为促进面上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我们坚持每月一次现场推进会,在实践中发现典型,塑造典型,推广典型,从而不断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章村社区为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在全街道率先建成农民公园和休闲广场,免费为居民开放;东山社区建设首家社区就业培训学校;岔路社区培植了一所家政培训学校;龙西社区建成一流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外港社区建成6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正是这些典型,引领着社区建设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二、紧扣目标,推进社区建设快速发展

立足社区创建目标,我们以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治安、发展社区服务、推进社区自治、繁荣社区文化为重点,遵循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开拓进取、努力创新的基本原则,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快社区建设。

1、抓阵地建设,构筑社区创建工作的平台。一是健全网络。各社区按照地域性、认同感等构成要素,将9个社区合理划分为61个居民小组,初步形成街道、社区、居民小组三级网络。与此同时,成立了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计生、社区治安六个工作委员会,形成了健全的工作网络。二是加快基础实施建设。去年累计投入近600百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活动中心。此外,各社区还建成了“一点、两栏、三站、五室”,即一个全民健身点;宣传栏、公示栏;社区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教育培训室、调解室、警务室。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各工作委员会制度以及党建制度全部规范上墙,并且还建立了“居务、事务、财务”公开制度。各项制度的建立,使社区工作步入有序运行的轨道。社区每季度一次“三公开”已成惯例,每年进行一次社区干部向居民代表述职,重大事项经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已成为社区工作必经的程序,社区居民自治得到充分体现,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2、抓社区服务,增强社区工作的亲和力。我们立足“四个面向”,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组织,开展各项社区服务。建立了治安巡逻队、社区专业服务队、社区卫生保洁队,全街道已有志愿者队伍近2000人。形成了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去年以来,我们把社区服务和推进富民工程相结合,把服务重点放在弱势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上,共投入近20多万元用于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帮扶工作,投入近100万元用于发放居民养老金。街道、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共培训500人次,推荐就业580人,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此外,街道各职能部门纷纷将工作重心下移,有的还建立了社区服务窗口。现已建立了社区治安服务窗口,实现了警务进社区,并配备了90名社区保安人员,街道财政每年安排70万元用于社区警务建设;建立了计生服务窗口,配备了30名计生信息员;建立了社区窗口,直接受理居民的来信来访。日臻完善的社区服务,让人们充分享受到社区服务带来的便利,增强了认同感。

3、抓文化建设,提升文明程度。我们把建设学习型社区融入社区创建之中,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一是狠抓老年教育工作。街道成立了老年大学,开设了10多个专业,现有学员达200多人,满足了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还建立了社区老年学校,开设了24个班,学员达500人,老年学校已成为老年人终身学习的课堂、文化娱乐的场所。二是开展健身活动。现已建成20多个室内外健身点,并且定期开展健身活动。章村社区还把健身点和环境、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投入近300万元建设了免费农民公园和体闲广场,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健身的场所,而且塑造了现代文明社区的新形象。三是大力开展文艺表演活动。去年以来,由社区组织的文艺表演活动多达30余场次。此外,街道结合迎接“十六大”,举行了文艺演出和首届社区文艺汇演,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提升标杆,实现社区创建工作新突破

对照创建省示范街道和省级示范社区的标准,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围绕中心、以人为本、服务居民、重在建设的方向,进一步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同创共建,努力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秩序井然、社区服务完善、文化生活丰富、综合效益显著、道德风尚良好、社区居民放心的现代文明社区。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创建工作计划,继续采取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的形式,落实关键举措,营造创建工作的强大声势,进一步放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效应,提升创建水平,争创省级示范街道和一个省级文明社区、三个市示范社区。重点在四个方面求突破:

1、在强化阵地建设上求突破。我们以章村社区为试点,一次规划到位,分批组织实施,高起点建设好居民小组活动场所,年内实现50%以上的社区小组建成办工和活动中心,并且统一挂牌,统一标识。同时,街道投入200万元,正在新建1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2月底即将投入使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服务,进一步扩大社区工作的影响力。此外,新建中前社区综合大楼,力争建成全市一流的社区服务中心。

2、在社区环境建设上求突破。环境建设的水平,是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们把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人居生态环境作为创建文明社区的根本任务来抓。以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为载体,一方面注重社区的绿化,结合绿色江宁工程建设,实现绿化布局均衡,绿化工作达标;另一方面要发挥街道市容监察中队的作用,主动争取区市容局的支持,上下联动,加强市容卫生的整治。以道路、小区市容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实现区域景观良好,环境整洁有序。目前,市容整治工作初显成效,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篇2

    关键词:现代林业 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3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1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

1.1现代林业发展是基础

现代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推动现代林业建设能够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等问题,创建更美好的生态环境。林业发展象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障和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平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了社会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

1.2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方向

诚然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子孙后代,是现代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林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发展,而这一经济发展需要遵循的道路即是生态文明建设。若是当代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是可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经济发展和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2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2.1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

在生态环境建设指导下建立的现代林业能够产出的不仅仅包括水果、木材、动植物等有形的资产,更包括清新的空气、适宜人类生存的气候环境、丰饶的水土等无形的资产。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渐增加,人们对生活和居住环境、文化产品等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优质的生态产品正具有越来越高的价值。

2.2保护环境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发展

现代林业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缓土地荒漠化、调节旱涝灾害的效用,在这方面达成的效果无形中减少了国家治理水土、修建堤坝的投资,从结果上降低了投资成本、创造出了极大的经济价值。商业上人们重视交通条件的同时,环境因素也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生态建设良好的地区由于环境优渥,也更容易招商引资。

2.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的国策,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林业所具有的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推动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对策

3.1政府的扶持

林业发展是一种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入大,持续时间长,见效慢,很多收益都是无形收益,必须要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应当加大林业建设投入的资金,为林业建设的相关工程开放政策优惠,支持林业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

3.2科学的林业发展模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任何经济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也是一样的。为了更好地推动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相关工作者扎实林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投入相关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效果,保障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研究包括林木培育、除虫、治疗疾病的科学方法,并且建立完善和合理的监督体系,利用国家力量推广先进技术,从而保证林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平稳进行。

3.3提高人的环保意识

将林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部交托于政府和工作人员不现实且困难重重,生态文明建设是惠及社会、惠及子孙后代的大工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让人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发展前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人民在行动上重视起来,理解国家的政策要求,避免一些素质不够的人偷砍树木、损毁国家财产;令城市居民形成维护环境的习惯,共同建设生态文明。

3.4推动农村建设

农村是林业建设的前沿阵地,我国森林覆盖率绝大部分存在于经济不够发达的农村地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林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林业发展进一步为解决国家三农问题提供了途径和解决方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

4结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比起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保障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通过发展现代林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有利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贤宇,郑珠仙,曾丽萍.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篇4

我虽然参与了通识教育的工作,但是对通识教育的理论没有什么研究。不过,几年的通识教育经历,使我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中,比较多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了解到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什么,知道我们的通识教育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教学经历中产生了一些感悟。我们在此时此地讲通识教育,应该对症下药。西方通识教育、公民教育的做法和相关理论给我们很大启发,我们是在他们的引领下尝试搞通识教育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社会的情况的确很特殊,它的问题在别处是没有的。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受到的是什么教育,媒体给他们的影响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塑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思考,我们的通识教育应该教什么?

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我只能简单地谈谈我的思考的一些要点,不可能展开去论证了。

我在从事通识教育工作的经历中,深深感受到通识教育不光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最关键是我们教什么?所谓“通识”仅仅是知识问题吗?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在通识教育中,我们的价值标准是什么?我们要创造“有灵魂”的通识教育,那么,这个“灵魂”是什么?我以为,这可能是今天讨论通识教育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这个概念,无论是英文的还是中文的,对其望文生义都会误导人们。通识教育中的“识”,很容易被理解为知识。在国外,确实有人把通识教育理解为通才教育,或者全才教育。也就是说,不是专识性、单科性、专业性教育,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知识体系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国内很多人主要也是从这个角度理解通识教育的。这个理解当然是对的,但它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几十年来人才教育的思路。为什么要搞通识教育?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特别像北航这样的学校,包括学院路上这一批专科性的学院所进行的专科性教育,不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我们只有进行通识教育才能培养出大师、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这样的思路只讲知识不讲价值,以人才的培养取代人的培养,是一种严重的误导。通识教育是人的教育和公民教育,是高层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文明教养的人和负责任的公民,所以它承担着传播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的使命。也就是说,传播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这是通识教育的灵魂。所以,我把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视为现代文明价值传播的主要渠道。

教育的使命是使新一代完成社会化过程,成为文明的传承者。这是人类教育所承担的一般,而通识教育只是以特殊的方式实现这一使命而已。为承担起这一使命,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正在和准备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现代文明的需要是什么,我们社会的发展趋向是什么?由此来确定我们需要向学生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主导着教育,它所传输的价值观是与那个时代的技术水平、社会结构、权力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精神气质相契合的,它也是成功的。但是,在现代社会,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要培养现代文明人和现代公民,需要向他们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

刚才秋风教授谈到了“中国文明”

的复兴,我习惯于称“中华文明”。按我的理解,中华文明的复兴不是传统的复兴,而是中华文明成功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不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掌握的技能现代化,还要价值观念和人格特征的现代化。儒家教育传统说到底是一种臣民教育,教人做一个好臣民。在私德培养的领域,儒家文明仍有它的价值。也就是说,在教人做一个好人方面,它仍有其价值。好人的标准,古代与现代有相通之处,中国与外国也有相通之处。儒家有2000年社会教化的经验,在社会普遍痞子化的时代,提倡培养君子有积极意义;在官吏普遍腐败的时代,培养像海瑞这样的清官也有其价值。君子和清官毕竟是高于现实平均水平的境界。但是,在公德领域里,儒家教育的内容是不合时代精神的。儒家的君子、、海瑞,都是臣民,孔子本人就是臣民。我曾经在微博上调侃说:孔子就是教人做孙子,于是被掌权者封为老子。我们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平等精神的现代公民。你去读2000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都能从中受到公民教育,他们的书都可以作为现代公民教育的材料。但儒家经典不行,它只适合于培养臣民。即使在私德领域,儒家传统中大量的,或者说大部分内容,是过时的,是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它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其大部分不符合现代文明的标准,是需要被抛弃、被批判的。

对中国社会而言,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是传播的结果,并不是内生于我们传统的文明。

由于全球化进程,人类知识体系和文化发生汇流,当代人是这种文化与知识汇流的产物,大家都是文化的混血儿。但这种汇流的结果,是西方文化和知识体系在当代社会占有明显的强势,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主要起源于西方文明,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事实。

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虽然主要起源于西方文明,但它植根于人性的要求,以现代生活为支撑。只要人们选择了现代生活,就只能接受现代文明的价值体系。在各种意识形态自由竞争的环境里,现代文明得到传播的强大的基础就是人和社会的现代化,这个进程不可逆转。其实,在我们当代的中国人中,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了我们信仰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就是从西方传来的。如果有人拒绝进步和发展,就是要过两百年前我们祖先的生活,我表示对你的敬意。美国也有一种人,叫阿米希人,他们拒绝现代的技术发明,拒绝现代生活。汽车不要,电也不要,机器织的布也不穿,化纤更不用说了。他们就过着中世纪的传统生活。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在整体上拒绝现代文明,当然也拒绝现代的价值观。

但是,我们这里却不是这样的。中国在现代文明的建设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已经远离了传统社会,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已经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其成长不可逆转,甚至维护传统价值的人也只能用现代文明的价值去解释传统和发明传统。你不能在社会已基本现代化的情况下,且你也不拒绝这种现代化的情况下,去恢复传统的教育,向下一代传播传统观念而不是现代文明的观念。

在当代中国,通识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是对治由现行教育造成的不健康的国民心理与人格缺陷。我认为,传播现代文明价值更多的是“除障、解蔽、矫正”的工作。“除障”是个佛教名词,要破除“所知障”。我们已知的东西,是获取真知的障碍;“解蔽”是荀子使用过的概念,我们的本性、我们的真知,被一些偏见所遮蔽;“矫正”是心理学的概念,偏见和反文明的价值观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塑成有缺陷的人格,需要予以矫正。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产生于现代生活,也植根于人的本性,但我们的教育却压抑和腐蚀了人的本性,扭曲了现代生活的要求,并制造出一些虚假的需求,蒙蔽了人的眼睛,窒息了人的思考,戕害了人的心灵。这是我们通识教育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

除障、解蔽、矫正的基础工作,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现代文明价值观的认同。我们要做的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第一,传播尊重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的观念。

第二,弘扬和平与仁爱的价值,将暴力教育和仇恨教育转向和平与仁爱的教育,人类之爱的教育。

第三,努力消除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适应社会的个体化与全球化两大趋势,突破狭隘的民族认同的缺陷,在社区和族群认同、国家或民族认同、超国家的区域认同和全球认同之间,确立适当的平衡,培养世界公民意识。

第四,由于“价值植根于事实”(《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7页。)所以,通识教育必须还原真实的历史,从真实的历史中才能得到真实的教训。同时,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遗产,认同人类文明的主流传统。也要使学生了解客观的现实,在了解现实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人类的同情心和爱心。

我们相信,现代文明基本价值的传播依靠自由的方式。它依靠其自身的优越性就能够在自由竞争中获胜,就能够传播。通识教育通过打开信息自由流通的渠道,使学生获得多元的和平衡的信息,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学会合乎逻辑地思考,在自由讨论和交流中,在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的比较中,具备对价值的选择能力。学生可以研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但是,要把这些经典当做“典”来读,而不是当做“经”来读。各种信仰群体都有自己的“经”,没有人有权力将自己所信奉的“经”强加给别人。教师不是布道者,他的任务是创造批判性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学会鉴别和了解事实,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和自由思考中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教师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要把学生当做成年人,而不是没有断乳的孩童。

但是,通识教育也不是放任状态,

篇5

一、什么是现代文明病 ?

我们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等,都属于“文明病”。

最近,卫生部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最新结果显示:目前在我国居民中,生活方式疾病日益常见。其中:身体超重的有2亿人,患高血压的有1.6亿人,患糖尿病的有4000万人,患高血脂的人有1.6亿人,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以上的数字不容乐观。现代文明病的兴起,不但给个人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目前的健康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怎样知道得了现代文明病?

1、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oHg。

2、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5kg/m或腰臀比男≥0.9,女≥0.85;腰围男≥90cm,女≥80cm。

3、高血脂症:按空腹甘油酸脂(TG-c) ≥1.7mmol/L,或胆固醇(TC-c) ≥ 5.2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

4、高血糖:糖耐量低减:(IGT)空腹血糖(FPG)≥6.1mmol/L,

5、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高于正常值的50%以上。

6、高尿酸血症:大于正常值,调节低嘌呤饮食一月后,仍不下降者。

伴有以上两项病症者,目前称之为代谢综合征。

现代文明病是怎么得的?

为什么社会发展了,进步了,文明病反倒增多了?文明病并非是文明社会带来的,而恰恰是由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运动减少,膳食不合理,吸烟酗酒和心理失衡等不文明生活方式诱发的。

现代文明病有哪些危害?

长期的代谢紊乱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将引起机体动脉粥样硬化,大血管硬化:将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诸如:脑血栓、脑出血、脑梗塞、诱发偏瘫、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下肢血管病;小血管硬化:将引起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肾病-尿毒症等,将会使人们致残,致死。如果并发糖尿病,则上述疾病会更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较常人高3-4倍,失明高17-20倍,肾病-尿毒症高20倍以上 ,下肢足坏疽截肢率高20-25倍以上;70%以上的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称之为人类头号杀手!而糖尿病侵及全身各个脏器,渐渐让人致残,致死,人们说它是无声的杀手!

现代文明病如何防治?

为什么与饮食营养密切相关?

现代文明病的发生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心理调控-提高应激能力,适量运动-强健身体,膳食平衡-减少疾病,定期检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从科学的角度看,食物可能通过很多方式和途径影响人类的健康。

1、抗氧化理论

许多疾病和死亡都源于氧。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但人体的细胞无时无刻在不断地氧化,逐个瓦解分子、细胞,乃至整个人体。衰老及60多种疾病与氧化破坏相关,这就是身体里的自由基在作怪;破坏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产生各种疾病甚至癌症。

那么人体内的氧自由基用什么来对抗呢?这就要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E、β-胡箩卜素、微量原素、番茄红素、脂色素、谷胱甘肽、槲皮桐等。食物,尤其是植物(水果,蔬菜等)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抗氧化剂,每天应从各种食物中得到抗氧化容量(ORAC)4000-6000;深色水果、蔬菜含ORAC高,抗氧化能力更强。

2、油脂类的选择

脂类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饱和脂肪酸优于饱和脂肪酸,而选择含ω-3脂肪酸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抑制花生四烯酸系统(前列腺素、血栓素、白细胞三烯)的致病作用,心脏病等疾病就能得到一定的予防。海洋性食物如鱼类就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一些坚果类食物含量也不少。但是脂肪性食物摄入过量,将引起肥胖和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

3、细胞膜的保护与人体健康

人体是由约200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胞组成。细胞内的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组成。43%卵磷脂分布在大脑内,其次是肝脏、心脏、肺内,正常人需要10-12克/日。

篇6

关键词:鲁迅 沈从文 现代性 内涵

发轫于启蒙时代的现代性,因其优越的现代化文化,对中国近代及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1](P4)中国文学也从那一时期,顺应时展变化的律动,开始了现代转型。但是,由于现代性自身内涵的模糊和不确定性,故而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也呈现出来了不同的范式。本文试以鲁迅的《故乡》和沈从文的《丈夫》为例进行比较,来探讨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样式。

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鲁迅无疑是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从《狂人日记》的写作到创造和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四大模式,可以说鲁迅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不过,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展,却并非止步于鲁迅。马泰·卡琳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曾这样说道,“现代性(常常被视为理性)的双重冲突——一方面是同传统,一方面是同它自身(或同一种对立的对抗现代性)——所导致的那些悖论。”[1] (P337)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和沈从文可能恰好发展了现代性的这两个分支。

“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核心是启蒙,反对封建文化和儒教纲常,批判专制制度,维护和张扬人的个性以及世俗生活的快乐,呼唤人的解放,构成了是中国现代文学主导性启蒙潮流。”[2](P2)鲁迅的文学创作呼应了这一历史要求,他开始了终其一生的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索和“改造国民性”的探索实践之路,从而也使国民性话语成为“一个现代性神话”。《祝福》正是这一思潮下的产物。

《祝福》中以年关之夜从外地匆匆回到故乡鲁镇的“我”为视角,展开了整个故事叙述。文中的“我”显然是一个“现代化”的、拥有现代性精神资源和话语体系的“外来者”,尽管鲁镇是“我”的故乡,但“我”所接受的文化与环境与鲁镇势必迥然不同,所以才会对鲁镇的守旧和封建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才会对鲁镇的陈腐感到更深层的悲哀!

常年在外生活的“我” 与遵循中国封建思想和传统礼教的鲁四老爷自然毫无共同话题,所以鲁四老爷一见到我,除了寒暄就是“大骂其新党”。鲁四老爷对新事物——或者说是非传统事物的敌对情绪,还有鲁四老爷书房中的陈抟老祖写的“寿”字、《近思录集》、《四书衬》等,让“我”看到了一个国民性的非现代存在——一个沉浸于传统文化而自得其“恶”的老者形象。

而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无疑给了“我”更大的刺激。当“我”看见祥林嫂从一个“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脸上有些白胖的女工,变成如今头发全白、瘦削不堪,乞丐般的形容时,大为震惊。但是,这样的祥林嫂却把“我”视为一个“见识得多”的出门人,神神秘秘地来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等问题,所以“我”才会有“诧异”、“悚然”、“疑惑”、“吃惊”等反应。形如枯槁的祥林嫂关注的并不是现实自身的温饱问题,而只是对地狱有无深怀恐惧,封建宗法和传统礼教制度对她的迫害程度可见一般。也因此,“我”才会从祥林嫂那“间或一轮”的“瞪着的眼睛的视线”中,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悲哀;才会在得知祥林嫂在年关之夜死后依然被四叔大骂为“谬种”时,发出“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的喟叹。

以有着现代文明价值体系背景的“我”为视角,来观看、反思鲁镇,无论是讲理学的四叔,饱受磨难的祥林嫂,伙同祥林嫂的婆婆逼祥林嫂改嫁的卫老婆子,主观帮人但客观是帮凶的柳妈,还是鲁镇上消遣祥林嫂的众人……在传统的家族伦理道德和精神文化浸下的中国国民的素质、精神和状态的非现代性皆暴露无遗,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奴役下所形成的“精神奴役的创伤”——种种“国民性”的病象和弱点也得以发掘和呈现。

如果说鲁迅是在“任个人而排众数”、“掊物质而张灵明”,以启蒙者的姿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以西方现代性精神文化作为启发国民觉悟和改造国民性的良方,那么沈从文则开出了另外一张改造国民性的药方,他以田园牧歌的形式走出了一条反现代性的“现代性”道路。

沈从文认为,“西方、现代和城市在腐蚀败坏着民族的‘德性’,生成着病态的个体人格和整体的国民性格,致使民族失去活力,陷于萎靡不振,而民族固有的优美健康的品质与德性,存在于远离现代文明和城市的乡村边塞和乡民边民身上”,[3](P36)所以才有了沈从文笔下的那个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宛若世外桃源的湘西世界——那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在那里,即使“出现了有如‘觉醒’、‘抗争’之类的事情,打破了固有的宁静平和,也不是‘阶级意识’或‘阶级斗争’使然,而是人性阻遇引起的小小波澜”。[3](P137)《丈夫》就是这样的一曲人性的牧歌。

年青的丈夫把自己的妻子送进城去卖身养家的风俗,在现代文明中可能被视为奇耻大辱的事情,在古风古道的湘西似乎却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这既“不与道德相冲突,也并不违反健康”。 《丈夫》中的丈夫就是当时众多送妻进城营生的“年青的丈夫”中的一员。小说通过讲述他进城见妻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其人性从蒙昧而麻木到愤然而觉醒的过程。

丈夫进城去看妻子,并未看见妻子有任何不快,反而不仅受到了大娘也就是老鸨的热心款待,还有幸与他眼中“督抚的派头、军人的身份”的“伟人”——水保聊天。尽管水保是丈夫的妻子的一位重量级的 “客”,但两人的关系,不若现代人眼中尴尬和对立,反而带了些许平静和谐的气味。水保一来,丈夫就学着城里人说话,招待水保。丈夫他为水保找烟、找自来火、拿板栗,水保也并未因丈夫的身份而嘲笑丈夫,反而与丈夫闲话了半天的家常。在这里,我们看不见阶级的仇恨和对立,有的只是生命个体的平等与尊重。

而最后丈夫一早带着妻子回转乡下去的结局,与其简单地把其划归于阶级冲突的产物,不如把它视为是风俗旧习在人性的感召下自然转化的结果。丈夫从妻子与别人交易时躲在后梢舱上低低的喘气,到因水保的嘱咐感到羞愤,再到老七同醉鬼睡觉时的沉默,再到大娘暗示巡官要来时用“两只大而粗的手掌捂着脸孔,像小孩子那样莫名其妙的哭了”,到最终下决心带妻子回到乡下去,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人性苏醒过程中的产物。因为同他的妻子温存片刻的、一个要求不算高的梦的破灭,让丈夫终于明白,在那艘船上,他们毫无尊严可言,不仅要遭受身体的侵犯和言语上的侮辱,还要遭受人格和权利的践踏。所以丈夫的男性尊严和自然人性也在最后得到了彻底的苏醒与解放。年青的夫妻终于有了反抗习俗和命运的勇气,选择“离开码头”这一全新的道路夫妇离开了使乡下妇女堕落异化的城市,一起“回转乡下去了”,在那里,他们或许能够重温恬静、和美、健康的乡下夫妻生活。

在《丈夫》中,不论是老七、大娘、水保还是丈夫,他们都活得自然、健康、不做作。尽管那个社会依然存在着不符合人道的习俗陈规,但是人生的悲喜剧及风俗旧习都随着自然人性而得以转化。沈从文认为,这样远离现代文明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4](P50)是治愈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的一剂良药,而这个药方不会造成像现代文明给城市人们带去种种不幸的恶果。

青少年时期于南京求学和留学日本的经历,让鲁迅接受和认同了西方知识价值体系,他“认为西方社会和文化是现代的、文明的、理性的,是值得模仿搬用的;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是落后的、愚昧的、野蛮的、非理性的,是需要被克服、被遗弃的” [5](P94),因此鲁迅以现代文明为镜角观看和反思中国。鲁迅曾在《文化偏至论》中说到,“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流于暗淡。”所以鲁迅以发掘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和弊端作为他反思现代性的突破口。他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贯穿着他的“改造国民性”的理想和精神解放的历史欲求。

“中国的现代性起源于民族国家的救亡图存运动,中国人对社会现代化渴望,大于现代化境遇中人的存在本身的探寻,更缺乏对现代性本身的质疑和批判。”[6](P17)鲁迅以在铁屋中呐喊的方式,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冀图实现人的现代化,从而使国家免于流落到沦丧的地步。而沈从文却放弃了当时大多数读者的期待视野,他“以超前性的眼光触摸到了历史的暗流,敏锐的洞悉了理性与文明对人的本真性、丰富性的蚀空。悲悯慨叹人存在本身的危机,痛惜人的内涵正日渐削减、稀薄。”[5](P96)所以沈从文以构筑供奉 “人性”的“希腊小庙”的形式来反思和质疑现代文明,他孜孜以求的诊断“国民毛病”、“修正现实”的文学理想,而我们也从中看到了沈从文对现代性的自反特质(即反思性)和对人性本体的认真态度的解读。

鲁迅和沈从文,一个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来批判传统,要求该“改造国民性”和精神解放,一个站在现代化洪流中以传统来反观现代文明、反思现代性,希望以自然人性来实现民族精神重造,尽管关注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地为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 马泰·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韩]赵恒瑾.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追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沈从文.沈从文集·小说卷 [M] .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篇7

以“二五”规划和中心校的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为载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素质教育环境,积极探究学科渗透思想教育及《构建向善向上向新的现代学校文化,培育学生做现代文明人》德育专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

二、工作目标

1、确定德育个人研究专题。

2、围绕研究专题加强学生常规管理,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

三、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德育专题。

2、在教学及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文明素质。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1、"以我是新世纪小雷锋"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庆、热爱学校的思想教育。开展“学雷锋,捡白色垃圾”活动。

2、组织队员在校园里开展讨论“我们该做些什么”。通过宣传加强对学校环境的保护,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鼓励学生爱校,增强主人翁意识,将爱校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3、围绕向善的主题,结合重大纪念日、节目,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体验中,获得爱心、友善、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学会关心他人、热爱劳动。

主题活动:

1、围绕"人与自我"通过开展"平平安安才快乐,校园不安全因素小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的保贵,学会珍爱生命、保护自我,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2、结合期中考试评选出校“智慧小先锋”。

3、请这些队员谈谈自己的体验感悟。 五月份:活动口号:争当才艺小先锋。

主题活动:

“我是才艺小先锋”结合中心校关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展示评比活动。

1、“科技创造未来”主题活动。

2、“小眼看世界”书、画活动。

3、“走进2009”健身活动。

六月份结合“向上、向善、向新的主题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丰富自己实践经验和课外知识。

1、开展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

篇8

        所谓“地方文献”,从图书馆学的角度讲,其涵盖面广泛,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宗教等等。换言之,所谓“地方文献”,其实也就是一个地域概念上的“大文化”。本文只从狭义的角度,谈谈对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浅见。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对西部社会带来深刻的、历史性的变化。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国外的现代文明逐步步入西部社会,这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不同文化冲撞和融合。现代文明取代传统文明几乎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大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传统文化的消逝似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一些本土文化人不无心存忧虑,意识到现代文明不可阻挡地淹没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这些地区地域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将面I临着灭顶之灾。这不是多虑,更不是杞人忧天。现代文明取代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必然,不能也不可能为保持地域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拒绝现代文明。如同人们不可能不接受明亮、便捷。价廉的电灯而坚持用昏暗如豆的小油灯照明。但小油灯作为数千年的照明设备,这历史需要记载,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灯具都要作为文物保存下来,展示给后代。这就是历史的、延续的人类文明史。

    从这种文化的角度看西部,它有如下特点。

    原始性。西部大部分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有很多地方甚至还与世隔绝,这种状况可以说从远古一直保持至今,在这种封闭状态下,这些地方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具有显明的独特性,即使世居在这些地方的汉族,与中原汉族相比有显明的区别。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所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保持了诸多原始风貌,可以称得上是“活化石”,甚至在交流的语言中还保留了许多中原及东部发达地区早已“死去”的古老词汇,节庆礼仪中更是古风遗存。

    民族性。广大西部是多民族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与单一民族聚居的中东部汉族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每个民族不论其人口多少,经济状况优劣,都是平等的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同等的价值。这一“多样性”不仅表现出这些地区文化的异彩纷呈,同时也为文化的建设、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带来难度。对待各个民族的文化,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南辕北辙。

    濒危性。西部许多地区由于遥远偏僻,数千年来的中原王朝“鞭长莫及”,处在天高皇帝远、“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状态下。历史上的这些地方的教育普及可以说是空白。所以用文字记载的文化少之又少。即便是国家的“正史”的记载也是点点滴滴,一带而过。这些地域的传统文化都积淀在民间,靠的仅是口头传承,很容易“失传”。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如青海省的土族、撒拉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各自深厚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也是全靠口头流传, 一旦忽略,就有流失的危险。所以说这些地区的传统文化生态犹如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样脆弱。

篇9

一、保护海西,永葆大理魅力

大理,大自然鬼斧神工,独具魅力的“风花雪月”,天造地润的柔美田园景致,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正是永葆大理魅力的宝贵财富和优势。

1、海西,苍洱间的田园。它是大理各族人民繁衍生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大理风光,不仅体现在苍山雄奇,洱海秀美,很大程度体现于苍洱间的田园之美。一是自然之美,苍洱间溪流纵横,田园交错,自然物种丰茂,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然画卷,诗情画意、浪漫风雅,让人流连忘返。二是“个性”之美,海西田园景致,是高原苍山与湖泊间所独有的田园风光,既有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溪涧、石头、植物群落、石头建筑所具有的高原阳刚之美,又有洱海一带具有江南水乡的柔情的田园风光,刚柔相济,独具魅力。游目骋怀,使人心旷神怡。如此景致,怎不让人永远呵护呢?

2、保护海西就是保护好祖先创造的辉煌历史文明,留住我们城市的根。海西是大理历史文化厚重积淀的地带,是古代文明遗存丰富之地。北起龙首关,南到龙尾关的海西之间历史文化遗存俯仰皆是,信手可拈:蝴蝶泉,周城、喜洲古村古镇,千年三塔、崇圣寺,千年古街――三月街,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古城大理……一个个国家重点文物单位,这是祖先创造的辉煌文明的见证,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城市发展的根。我们不能保护好,就愧对于祖先,也无颜于后人。

3、保护海西就是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明,塑造我们城市的灵魂。依山傍水、地势平坦,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使海西一直是大理白族人口居住密集的区域。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们在经营着精致的农耕文明,打造出美丽的田园风光;人们建造了特有的白族民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族村落和独有的白族本主文化。人们在创造、继承和发展着白族文化传统。海西是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展现地带:蝴蝶会、绕三灵、三月街民族节、本主节、白族民居建筑……一个个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传承、发扬。丰富的传统文化在滋养和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塑造着我们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

4、保护海西就是让历史文化为滇西中心城市发展注入竞争活力,构建和谐的现代文明。千百年来的发展,海西为大理奠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财产。但在城市发展迅速的今天,海西拓展的自然空间已十分有限。如果一味地对海西自然空间进行开发,就是现代文明对海西历史文明、传统文明的破坏和摧残。进入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就是文化创意和文化力的竞争。城市发展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载荷的文化附加值越多,城市的竞争力就越强。保护好海西,就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为现代城市的建设发展注入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保护海西就是要求将古代文明、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构建出和谐的现代文明,让古老的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文明中更加熠熠生辉。

二、保护海西,走一条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共赢”的道路

我们现代建设的一个沉重代价就是环境的恶化。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地区能不能直接由目前的传统工业文明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田园风光,这对我们是严峻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

1、海西保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环境保护意识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准。海西在大理人民心中,是一块永远需要让其晶莹透亮的绿色家园。“整治海西,保护田园”,从根本上讲,必须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意识让我们民族形成一种更精致、更有品位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形成环保、节俭、崇尚自然、适度消费、呵护田园的文化和时尚,那么对于我们这个似乎过于讲究物质的民族,比阔、浮躁的心态,也会是一种巨大的文化提升。如果我们能以“保护海西田园风光”为契机,推动有个性、重品位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将有助于改造现在崇尚奢华的社会风气,有助于提高民族文化修养和素质,这是解决海西保护的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的核心问题。

篇10

从全球化大趋势看,越是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扩大和频繁,各民族社会的价值观就越会提升其开放性、包容性和普遍性,并在更高的历史层面上生长出个性和特殊性。既顺应世界潮流、遵循人类演进之通则,又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作出我们独特的贡献,已是中国思想理论界之共识。我们提出的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既广泛地吸取了世界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又继承和创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因而不仅具有中国特色,对中国重建价值和走向现代文明秩序发挥重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也完全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足以构成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自信。

【摘要】“价值”和“价值观”受到普遍重视并发挥重大作用,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然,这种发展导致商品货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每个人都要维护和争取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人们又不满于金钱和功利性价值的独断,而追求社会的公正、人性的丰富和人生意义的澄明。因而“价值”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替代传统“善”的普遍概念。价值与价值观源自于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生活世界,现代价值哲学则通过对各种价值现象与价值形态的本性的呈现与分析,揭示出蕴含于其中的“应当”、“目的”及其矛盾运动,从而说明人类生活的性质、功能及新的可能,帮助人们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更好地投身生活,走向未来。

【关键词】价值 价值观 生活 实践 目的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