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旅游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旅游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592.3;S7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742-03
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通过提倡人类减少生产、生活中温室气体(CO2为主)的排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2003年英国政府公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后,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进入全球视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它既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革新,也是人类文明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次重大进步。
2011年11月,中国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林场发[2011]249号),在该意见中,两局决定加强战略合作,共同把发展森林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实现兴林富民战略支撑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促进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极[1]。至此,森林旅游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进入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生活。
近几年来,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以实现林区经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发展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学界对森林旅游这一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仍然缺乏必要的关注与系统的研究,已有研究视角仅散见于将森林旅游视为林业低碳经济的实现方式[2];认同森林旅游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尤为重要[3],提出应当探讨低碳经济下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渠道[4]。而对于森林旅游这一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研究较少,本文在界定低碳旅游与森林旅游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森林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关系,提出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实现低碳旅游的对策。
1 低碳旅游与森林旅游的关系
1.1 低碳旅游与森林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旨在通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的运用及对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倡导,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5]。低碳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以较少的碳排放量获取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与环保效益,倡导的是一种以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为特征的全新旅游消费方式,这种旅游方式以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为首要目的,以有意识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活动为最终目的。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的渗透和衍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6]。
森林旅游是指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在森林中的旅游行为和现象,或指游人离开城市生活的喧嚣而走向以森林生态系统为背景的郊野或林区环境中进行登山、揽胜、观光、休憩、考察、采集等和以野游为主要内容的长途旅行或远足[7]。
1.2 森林旅游是一种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
森林旅游是一种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森林旅游对低碳旅游的响应具体体现在旅游开发理念、旅游吸引物、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和旅游消费方式对低碳理念、碳汇体验环境、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的响应等诸多方面。
1.2.1 森林旅游是对低碳旅游理念的积极回应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厌倦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生活,加之休闲时间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质量的旅游活动。森林旅游是一种尽可能依托原生态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开展的旅游活动,森林旅游提倡在旅游活动中不占用或少占用人造设施,其蕴含的“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旅游方式本身就是对低碳旅游理念的积极回应。
1.2.2 森林旅游为游客提供碳汇体验环境 森林既是森林旅游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也是森林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森林首先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有关资料显示,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 2.48万亿 t 的 CO2,其中 1.15 万亿t 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蓄积每生长1 m3,平均吸收 CO2 1.83 t,放出 O2 1.62 t[2]。并且,森林具有生态优越性、物种多样性、文化独特性、科普教育性、功能多重性等显著特点。森林中的山、水、花草木、寺庙楼榭等景观和人文建筑形成了森林小气候,满足了游客对旅游资源的视觉审美、听觉洗礼、精神遐思、自然感应的诸多要求,以其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为游客提供了高质量的碳汇体验环境,让旅游者享受到一种位于“甜蜜地带”的极致旅游体验。
1.2.3 森林旅游是低能耗、低排放的旅游方式 要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快高碳排放产业的转换与更替。据相关统计,观鸟、徒步等森林观光旅游活动游客人均能耗为8.5 MJ,垂钓、游泳等森林自然活动能耗为26.5 MJ,蹦极、山地自行车等森林探险活动能耗为35.1 MJ;而乘直升机滑雪游客人均能耗1 300 MJ,潜水人均能耗800 MJ。野营地每床每晚能耗为50 MJ,排放CO2 0.16 kg;星级饭店每床每晚能耗为130~916 MJ,排放CO2 20.6~145.2 kg[8]。以上数据说明森林旅游活动本身是低能耗、低排放的。森林旅游正是转变了以前林区的“砍伐经济”,通过对“休闲、体验、教育、健康”等为主题进行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和创新实现经济增长,不仅减少排放,而且保护了森林资源,发展了林区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1.2.4 森林旅游对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森林旅游本身就是旅游者以其行动对低碳生活理念的积极响应,因此森林旅游对旅游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森林旅游设施是在低碳技术的指导下直接改造或建造的用来满足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在森林旅游开发中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对低碳旅游酒店的技术标准制定,规范了游客在森林旅游中对旅游方式的选择。其次,游客的低碳意识也会在森林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贯穿森林旅游始终的生态、低碳理念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更加全面了解森林建设与环境保护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战略意义;森林旅游所提倡的行为方式让游客通过旅游活动中无处不在的低碳教育,潜移默化形成低碳意识。因此,森林旅游是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绿色消费,是对低碳生活方式的积极响应。
2 发展森林旅游、更好实现低碳旅游发展的建议
森林旅游从旅游开发理念、旅游吸引物、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和旅游消费方式等方面体现了对低碳旅游的积极响应,然而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火热发展、旅游景区的急速扩张,由于急功近利与过度开发,森林资源受损、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等现象频繁出现。因此,森林旅游要真正成为中国旅游低碳发展方式,还应当从理念培育、景区规划设计、政府积极作为、企业响应等多方面入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1 进一步培育低碳理念
低碳行为是对低碳理念的积极响应,要实现森林旅游,应当进一步培育低碳理念。第一,要培育政府的低碳管理理念。森林在生态环保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政府应当在观念上跳出旅游仅仅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观念误区,将森林旅游的社会与环境保护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前。第二,要培育企业的低碳服务理念,由于对低碳技术的依赖,从短期来看,实现企业低碳运营需要成本投入,企业应当进一步认识自己在森林旅游中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低碳服务理念。第三,要培育游客的低碳参与理念,通过大众传媒、学校教育等诸多手段,帮助其认同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并进而养成低碳的生活消费方式。第四,要培育森林旅游景区社区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通过理念的积极引导,以及低碳环保带来的实际好处,努力让其支持政府低碳政策、帮助企业低碳运行、参与社区低碳建设,真正实现森林旅游的低碳发展。
2.2 做好森林旅游景区的科学规划设计
由于目前国内还缺乏相关的森林旅游专题的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因此在旅游规划中也缺乏相关的规划纲要指导,森林旅游景区在规划设计中照搬一般景区规划设计套路的现象严重。在做好森林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第一,应当做好低碳旅游设施的规划设计,实现森林旅游景区“核心保护区、过渡区、游客接待区”的科学功能分区;第二,通过编制低碳发展的专项规划,合理评估景区环境承载力,规划景区设施建设与发展步骤;第三,积极规划与建设低碳旅游专项设施及配套的基础设施。规划低碳旅游交通工具,发展低碳交通设施;利用循环污水处理等技术,建设低碳环境卫生设施;利用新能源技术,建设低碳能源供应系统等。
2.3 政府积极作为
第一,政府应当减少行政干预,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实现自身角色定位,尤其是要创新森林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企业化运作和公司法人管理,打造森林旅游品牌。第二,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细化低碳旅游标准和制度,从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森林旅游景区低碳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尤其支持景区及涉旅企业在技术上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第三,政府应当抓紧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森林旅游景区在为游客创造良好旅游环境的同时,还担负着保护森林资源的重任,只有培育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同时做好景区管理服务与景区保护的双重工作。
2.4 涉旅企业响应
在森林旅游的开发经营中旅游企业经营者首先要改变“旅游是无烟工业”、“一次投入长久产出”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在森林旅游发展中的企业责任,通过加大环境投资力度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4]。其次要通过对新技术的引入,主导低碳消费方式,在经营过程中积极进行技术革新与技术推广。森林旅游企业最后选择低碳的企业运营方式为游客选择低碳节能的旅游消费品,从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 [EB/OL]. ,2011-11-9.
[2] 张秋根,曹建华,郭小敏.林业低碳经济探讨[J].林业经济,2010(3):36-38.
[3] 陈宝刚,于海伟.论森林旅游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J].防护林科技,2011(6):84-85.
[4] 陈贵松,陈小琴,陈秋华.低碳经济下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1):56-64.
[5] 蔡 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6] 肖光明.我国森林旅游四个主要领域的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2):267-271.
篇2
关键词:旅游意识;旅游意识主体;旅游业;关系。
自1979年世界旅游组织将每年的9月27日确定为“世界旅游日”以来,全球每年都要在这一天举行主题庆祝活动。“旅游的贡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旅游: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旅游: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和社会和谐的推动力”……一个个精辟的主题口号生动地阐明了旅游对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等在两会上建议设立“中国旅游日”,以此督促国民提高旅游意识,推动政府重视旅游产业,进而促进旅游市场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认为,“旅游正成为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设立‘中国旅游日’意义深远”。
然而国内旅游业起步不过20余年,人们的出游意识也是在黄金周制度推行以后才逐渐觉醒。旅游是接近自然、抚触人文、放松身心,也是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但大众对旅游意识却还不甚清晰。只有清晰地认识旅游的本质、意义和价值才能享受到旅游的真正意义。
一、旅游意识概念。
经典著作中的“意识”一词有两种用法:一个当动词用,即指“意识到”的活动,亦即认识活动;一是当名词用,即指与物质相对立的活动的结果,如知识、思想、观念等等。那么旅游意识可以理解为对旅游的认识,具体到概念为:旅游意识,就是对旅游的意义、目的及各种旅游活动的观念和认识,主要包括开发意识、消费意识、经营意识、形象意识等内容[1]。
王秀红在其《旅游存在真实性的思考》中提到旅游的主体应为旅游者、参与旅游过程的东道主居民、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等人员。那么旅游主体的意识都可视为旅游意识主体。在旅游业的现实发展中,旅游主体还应包括对旅游业起主导作用的地方政府,因为往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政府是否重视有直接关系。因此本文所称旅游意识指地方政府、旅游者、与旅游相关的东道主居民和旅游企业人员对旅游的意识。
二、不同旅游主体旅游意识的体现。
不同旅游主体的旅游意识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主要是由各旅游主体在旅游业中所处的位置、利益所决定的。
(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旅游意识体现。
政府部门对旅游的意识体现在对旅游业的产业政策,中心在于政府对经济的发展采取什么态度、政策和手段[2]。当政府部门对当地旅游业重视,就会有一系列的举措来发展旅游,包括地方旅游景区的建设、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旅游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树立、当地旅游品牌的树立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提升国民旅游意识,需要政府加强各方面的服务。2009年我国186个重点旅游城市开展了“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活动,重点培养国民的旅游意识以刺激内需[3]。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实施以后,进一步提升了国民旅游意识,刺激了旅游消费;各地也相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员配置。比如中国旅游日的设立,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舜礼指出,其目的就在于强化旅游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旅游的关注度,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也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二)旅游者旅游意识体现。
旅游者的旅游意识应该是对旅游的正确认识,包括对出游的态度和出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相关的消费意识。就普通公众而言,其旅游意识还比较淡薄,不少人在拥有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后,感到生活中出现了大片的消费盲区,不知道应当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什么样的新消费项目[4]。虽然近年来外出旅游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但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体现出其旅游意识还有待提升。国际上关于旅游有句注解:
“旅行是发现,是文明,是博爱,是超越”,而大多数的旅游者往往抱着花了钱就得好好享受的心态。
在旅途过程中对环境不尊重,随意吐痰、丢垃圾、浪费严重;对工作人员不尊重,态度傲慢,不遵守规则,对设施随意破环,不守时,大声喧哗吵闹等,这与旅游的真正内涵相差甚远。
(三)与旅游相关的东道主居民的旅游意识体现。
东道主居民的旅游意识体现在对发展旅游利弊的充分认识上,东道主居民应该意识到热情好客、充分展示当地淳朴之风也是旅游吸引力之一,而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对其也是利大于弊的。多克西(doxey)于1976年根据在巴巴多斯和尼亚加拉湖区的案例调查,提出发展阶段理论,认为:旅游的社会影响具有阶段性,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间要经历融洽、冷漠、恼怒、对抗的过程,直至发展到最后阶段[5]。而为了避免东道主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后阶段,政府、东道主居民和游客都必须做出努力,重要的一点就是东道主居民应具有较强的旅游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较不和谐阶段,应避免或改善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游客冷漠、恼怒甚至发生对抗这些现象。
(四)旅游企业的旅游意识体现。
旅游企业的旅游意识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经营意识和服务意识上。旅游业本身就是服务行业,整体旅游产品的构成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可进入性4个方面,其中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5]。旅游企业提供给旅游者所想、所需的旅游产品是关键,任何时候都为旅游者着想,提供发自内心的服务,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贴心的服务是旅游企业旅游意识的真实体现。
(五)旅游意识主体相互关系分析。
作为旅游意识的主体,他们的旅游意识是互为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从业者、东道主居民和旅游者的旅游意识共同决定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政府部门对旅游业所采取的政策、对大众的消费引导、对旅游企业是否扶持、对东道者居民参与旅游是否鼓励直接影响着所有旅游意识主体。
在这些旅游意识主体中,政府部门是起主导作用的,它直接对其他旅游主体产生影响。旅游企业与东道主居民、旅游者的旅游意识相互影响,同时都直接对当地旅游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旅游企业的产品或从业者服务态度好坏影响着对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其效益对东道主居民的惠及又促进相互之间的关系,旅游者有较强的旅游意识主要体现在消费上,对旅游企业又起着推动作用;旅游者旅游意识强弱对旅游业的发展会产生影响,会促进改善旅游企业人员和东道主居民的旅游意识。因此旅游意识主体各自的旅游意识在独立的基础上又有互动和相互影响。
三、旅游主体旅游意识的重要性。
(一)政府部门旅游意识的提升对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从旅游意识主体关系图中可以看到,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政府部门不仅起着对整个行业的引导作用,还有能力为发展这个行业做出实际的举措。无论是对旅游企业政策的倾斜和优惠,还是对居民的舆论引导,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地居民旅游意识的提升能扩大内需,带动本区经济发展。
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消费、可重复消费、可持续消费等特征,对扩大内部消费需求具有直接拉动作用。提升当地居民的旅游意识、鼓励居民旅游,能带动区内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居民旅游意识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也有很大作用。旅游业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提升生活质量的民生产业。发展当地旅游,提升当地居民旅游意识,使旅游休闲意识深入人心,有利于国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三)东道主居民旅游意识的提升会带来当地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对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居民旅游意识的培育能提高当地旅游服务接待质量。当地东道主居民的旅游意识提升后,对发展当地旅游的意义有着更深刻的影响,有助于居民增强旅游目的地意识,能更好地向外来游客展示风土人情、文化特征和生态环境等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及其文化内涵,继而能提高当地旅游服务接待质量。这些意识上的转变可使旅游的服务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四)企业旅游意识提升能壮大企业实力并正相关影响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作为企业,其旅游意识除了体现在自身的经营意识和对游客服务意识上,更体现在企业对其在旅游业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清醒认识上。一个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做得越好,对其本身的发展也越有利,旅游业发展实践表明,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企业强,则旅游业兴;企业弱,则旅游业衰。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企业所提供的产品需要游客的切身体验和口碑相传,企业的旅游意识提升,可以壮大企业实力,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为当地旅游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旅游意识对地方旅游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丽水市旅游发展为例。
浙江省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总面积1.73万km2,总人口252万,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莲都区、龙泉市及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景宁、松阳7县,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清纯山水、风雅古朴的丽水,集“奇、峻、清、幽”于一地,汇“峰、林、洞、瀑”于一域。丽水森林覆盖率79.1%,被誉为“浙南林海”。丽水市山清水秀、古迹众多,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多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人文景观如群星璀璨,交相辉映,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丽水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人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畲族的传统文化和多彩的服饰、饮食、婚嫁、宗教等习俗风情。浙江丽水市旅游业的发展,能使人深刻感受到旅游主体旅游意识加强后整个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和现状。
(一)政府部门旅游意识对地方旅游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旅游资源丰富且有特色的地区,前几年旅游业一直都默默无闻,然而在近几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丽水旅游业发展迅猛。
1.积极的政策对地方旅游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2007年以来,丽水“一批大景区建设”特别是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几年的积极有效的创建工作,现有12个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打破了丽水高等级景区仅缙云仙都一家的格局。丽水在高等级景区的保有量上已经跻身全省中游水平。
2009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1 550.13万人次,与2007年相比增长79.35%;旅游总收入86.87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76.6%。这两项指标连续多年均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从2007年起连续3年增长率位于全省各市首位,不断缩小了与全省旅游产业水平差距。旅游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提高,贡献逐年加大。从2007年至2009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从11.57%增长到16.03%。特别是2009年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艰难环境中,旅游经济不降反升的喜人形势,为丽水提振信心,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
2.政府引导当地居民旅游消费意识对发展当地旅游的作用巨大。
2009年有关部门组织发放30万张“丽水旅游惠民卡”对所有的旅游景点采取对折的优惠政策,丽水市及下辖县都曾推出“丽水人游丽水”的活动,这些活动在舆论和行动上都给当地居民深远的影响,旅游观念深入人心。
(二)东道主居民旅游意识对旅游的影响。
1.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的热情高涨。
当地居民的旅游意识逐步提高后,对发展当地旅游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除了一些企业还有个体都投身到旅游的发展建设中来,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很多偏僻山村利用自己独有的乡村特色办起了独具特色的农家乐。
让游客在夏季享受山村独有的凉爽,能吃上农村家养的鸡、鸭、猪肉及农家自种的乡间小菜,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又满足了旅客的需要。这些东西在乡村祖祖辈辈都存在着,但只有当全市大发展旅游时,农民们才会有去开发旅游项目的意识和行动,而外地的游客也是在这个城市发展旅游时才感知到这些旅游信息,潜在的旅游动机才被激发出来。
2.地方整体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丽水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曾一度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被戏称为“浙江的西藏”。但随着近年来丽水的发展,丽水的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这和丽水的旅游业发展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丽水的山和水以及这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令很多游客非常向往。许多游客在丽水的农家乐避暑养生甚至还在这里过独具风情的乡村年。
五、提升旅游意识的途径。
1.以政府部门为主体进行引导、推动及宣传。
从旅游意识主体关系图中可以看到政府部门会对旅游相关主体、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部门对旅游意识的引导和推动的前提是政府本身的旅游意识要非常到位,在政策、产业规划、管理中承担起应有的职责。旅游意识会随着社会舆论导向的培育而发展起来,会成为一种“流行”,旅游也将会成为普及的一件事。政府部门可以借助媒体力量营造气氛,也可以利用教育手段培育这样的意识。比如广东就将修学旅游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程,从小培养国民的旅游意识[7]。
2.旅游行业的创新对旅游者的吸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正在转型,在原有的消费空间饱和之时,新的消费空间也正在形成之中。在基本生活的消费要求得到满足后,许多人已经把消费目标转向文化、精神消费领域,旅游市场也正处于这一转变趋势中。而大众的消费观念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而另一方面又要受外界的刺激和影响,外界的潮流和流行对大众的吸引会起一个很大的作用。作为旅游企业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新消费点,创造流行,让游客永远对旅游有新的期待。
3.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提高。
作为旅游主体之一的旅游者,旅游动机不一,对旅游的认识和体验到的旅游感受各不一样。当旅游的内涵被旅游者越多地体验到和感受到,旅游者对旅游的认知、行为、态度将会提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可以分3个层次: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提高层次娱乐、购物,专门层次休养、疗养、会议、宗教朝拜等[8]。虽然不同层次的旅游行为可以并存,但总体来说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出现在较低层次活动行为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游客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旅游出游机会增多,旅游者低层次旅游体验得到满足后,自然就会转向高层次的旅游体验。从单一的观光到对知识的获取,从获得外部满足感到个人自我实现的转变,这些转变使得旅游者对旅游的认识更深刻,旅游意识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夏吉祥。对营造攀枝花旅游意识的几点思考[eb/ol]。
[2010-10-07]。http://overseas.tt91com/wenzhang_detail.
asp?id=86728&spage=1.
[2]谢彦君,陈才,谢中田。旅游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93.
[3]提升国民旅游意识还需政府加强服务[eb/ol]。
(2009-04-17)[2010-10-07]。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04/17/content_11195610.htm.
[4]高云。简析发挥内向型旅游业市场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激活作用[eb/ol](。2009-11-06)[2010-10-07]。
lunwennet.net/profession/091106/09322588-2.html.
[5]杨桂红。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以碧塔海旅游景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1(11):124-126.
[6]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37.
[7]粤率先推国民旅游从小培养旅游意识[eb/ol]。
篇3
[关键词]待开发旅游地;乡村;客源市场;调研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1―0012―05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资源丰富的乡村也准备进行旅游规划开发。而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则是旅游规划开发工作中一个首要环节。由于旅游客源市场信息庞杂、收集渠道多、分析处理难度大,致使大多数旅游规划专家不太愿意把自己在规划工作中积累的独有研究经验,以学术成果的形式公开发表出来,而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一种“独门绝技”收藏起来,这些因素阻碍了我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的经验积累和水平提高。
1.1 概念的界定
这里的“待开发乡村旅游地”是指旅游业尚未起步,但已明确发展旅游这一目标,并正着手进行旅游规划工作的乡村地区。从客源市场分析的角度看,此类旅游地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没有或很少有现实的旅游者,缺乏往年的旅游统计资料;第二,几乎没有成型的景区(点);第三,对外知名度很低,获取客源市场信息的难度大;第四,潜在目标客源集中在城镇。
1.2 待开发旅游地的传统客源市场调研方法及其评价
目前,对待开发旅游地使用的传统客源市场调研方法大致有两种:第一种类似估算法,是对待开发旅游地极少的旅游者做有限的调研,依据以往已规划开发的类似旅游地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并参照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将类似旅游地的统计数作为待开发旅游地规划年内的客源市场预测基数。第二种经验估算法,首先规划者凭自身经验以待开发旅游地为中心,用距离衰减原则划出多级市场,然后,以各等级客源市场覆盖的行政区域的总人口为依据,凭经验性判断设计出高、中、低三类到访率;最后用到访率乘以总人口,得出未来到访旅游者的总量,也就是待开发旅游地潜在客源总量。这一方法几乎不存在任何旅游市场调查过程。
总之,传统的客源市场调研方法大都因当地条件、人力、财力及知识等方面的局限,往往取决于规划者的经验积累,大多数数据结论不能充分反映待开发旅游地客源市场的实际情况,但其力图通过间接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求潜在客源市场信息的基本思路则是正确的。
2、待开发乡村旅游地客源市场的调研方法设计
2.1 设计思路
待开发乡村旅游地的客源市场,几乎不存在现实的客源信息,具有突出的潜在特性。针对乡村的主要客源对象是城镇这一特点,根据待开发乡村旅游地与所属市级城市的内在依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客源市场调查问卷,得出相关问题因子的基础统计数据,并设计一种较为科学简单的相关因素测算模型,得出较接近实际情况的潜在客源市场规模数。
2.2 技术路线
2.3 具体步骤
第一步:分析并确定影响待开发乡村旅游地客源市场规模的相关因子为:城市人口总量X1、城镇人口比例X2、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比例X3、知晓待开发旅游地的人群比例X4、对待开发旅游地感兴趣的人群比例X5、待开发旅游地的到访人群比例X6,以及给不同客源市场赋予的不同权重X7,机会市场被调查人数A、被调查者总数B;分析影响因子之间的联系,确定一级、二级客源市场潜在需求(Y)测算模型为:Y=X1X2X3X4X5X6X7,机会客源市场需求(F)推算模型为:F=(A/B)×Y,则客源市场潜在总需求T=Y+F。
第二步:根据待开发乡村旅游地与所属市级城市的潜在依附关系,进行初步的问卷调研。对待开发旅游地的现状和背景作现场调研,对当地居民作深度访谈;对待开发旅游地所属市级城镇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中包含客源地、经济收入水平、待开发旅游地的知名度、待开发旅游地的到访率及对待开发旅游地是否感兴趣等相关问题;分析周边城镇旅游业发展状况和趋势。
第三步:在第二步问卷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出分级客源市场范围,并分别对其实施问卷调查。应注意,这个步骤中的调查问卷也应包含与第二步问卷中的那些相关因子问题,以便设计与计算后面的测算模型。
第四步:计算一级、二级客源市场的年潜在需求规模。统计第二步、第三步中抽样调查问卷,选出第一步中的相关因子的统计数据,代入测算模型Y=X1X2X3X4X5X6X7,得出一级、二级客源市场潜在需求规模。
第五步:计算机会客源市场的年潜在需求规模。根据第二级、第三步中的问卷统计结果中机会市场被调查者人数、被调查者总数以及第四步中的一级、二级客源市场的年潜在需求规模代入机会市场推算模型F=(A/B)×Y,得出年平均机会市场总量。
第六步:预测潜在年游客总量。将一级、二级客源市场理论需求的年游客总量(Y)加上年平均机会市场总量(F),并综合待开发旅游地的其他诸多因素,预测得出待开发旅游地理论上的年游客总量。
3、攀枝花市迤沙拉村的客源市场调研实践
3.1 背景
笔者曾于2005年年底参与了对中国俚濮彝族第一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所作的旅游者市场调查分析。该村北距攀枝花市中心区约60公里,西南距云南永仁方山约10公里。现全村有518户,2245人,96%为俚濮彝族,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08国道从这里通过,其苴却石砚台、俚濮彝族民居建筑群等资源价值较高,综合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但该村对外知名度很低,几乎没有旅游者来过,缺乏相应的旅游客源市场方面的统计数据,因此,难以用单一的方法在当地进行客源市场分析并得出较为符合现实情况的统计数据。本次游客市场调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该村潜在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规模与特征,并分析目前市场开发的现状和潜 力,为今后其他的规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2 设计思路
迤沙拉村作为一个距城市较近的待开发乡村旅游地,它必然会与所属的攀枝花市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旅游市场方面则必然在一开始就依附于攀枝花市的城镇旅游者,因此,将攀枝花市作为稳定的主要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开发,可以充分利用攀枝花旅游市场进行调研,设计具有内在联系的问卷,得出相关的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对迤沙拉的客源市场进行分级,对一级、二级客源市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依据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测算,预测出迤沙拉村的潜在客源市场的年需求规模。
3.3 调研方案
“迤沙拉旅游”在总体上属于乡村生态旅游范畴。如前所述,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城市居民特别是高度商业化的大都市居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首先对攀枝花城镇进行了初步的抽样问卷调查,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攀枝花本地游客占被调查者总数的0.58%,成都市游客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4%,昆明市和楚雄市的游客占被调查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4%、4%,其他地区的游客比例则更小。
3.3.1 调查范围的确定
根据距离衰减规律、深度访谈及对攀枝花市的初步问卷调查所得结论,综合考虑到旅游距离、阳光气候、地方文化、收入水平、旅游倾向等差异及周边城镇的发展速度与趋势,本次调查初步将攀枝花城镇居民作为“迤沙拉旅游”的一级客源市场,成都、昆明、楚雄的城镇居民作为二级客源市场,其中又应把成都、昆明的城镇居民作为重点二级客源市场。
3.3.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涵盖了各地到攀枝花、成都、昆明、楚雄旅游的旅游者、当地居民以及文化专家、旅游专家、政府相关部门。
3.3.3 调查渠道
按照调查所得信息的相关性来区分,本次调研使用了外、中、内三个层次相结合的调查渠道。外层:国家公布的相关统计公报,四川省(主要是攀枝花市、成都市)、云南省(楚雄市、昆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的统计资料;中层:以攀枝花市、成都市、昆明市、楚雄市等为主的主要调研市场的重要旅行社;内层: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宾馆饭店、主要调研市场的重要景区景点、市民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普通高校、文化专家、旅游专家、政府相关部门等。
3.3.4 调查方法
由于本次专题调研涉及的对象组成复杂,来源多样,所以,在课题组成员多次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与4个主要调研市场的旅游大专院校、旅游局、宾馆、旅行社等进行合作,原始资料的收集采用了以调查员实地进行的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现场观察法、面谈调查法(即访谈法);二手资料的收集采取了收集公开传播的相关资料,向有关单位索取相关信息资料,通过网络收集等方法,力求从多个渠道获取较广泛和较真实的信息。
3.4 调研方案的实施
3.4.1 样本数量的控制
根据客源市场的分级,最初设计问卷调查总数为1100份,其中攀枝花市500份、成都市300份、昆明市200份、楚雄市100份。课题组按80%的有效率,实际样本点总数确定为1320份,其中:攀枝花市600份、成都市360份、昆明市240份、楚雄市120份。由于各地的调查工作认真到位,都超过了预计的调查数量,共回收了1337份调查问卷,其中攀枝花市607份、成都市363份、昆明市245份、楚雄市122份。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246份(B),其中攀枝花市530份、成都市363份、昆明市237份、楚雄市116份;总体有效率为93.2%,各地区问卷的有效率分别为:攀枝花市87.3%、成都市100%、昆明市96.7%、楚雄市95.1%。
3.4.2 问卷中的主要相关因子的统计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设置是从攀枝花市逐渐深入到迤沙拉村,并具体分为人口社会经济特征、旅游选择意愿、消费行为结构、迤沙拉村专项旅游产品等方面的系列问题。为了突出预测估算过程,这里只摘选了针对迤沙拉村的相关因子问题的统计结论。
3.4.2.1 分级客源市场调查
被调查对象的地区分布为:攀枝花市、成都市、昆明市、楚雄市、西昌市、丽江市、国内其他地区、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国家。以“攀枝花和迤沙拉旅游”这一方向,指导数据的整理和每一项内容的分析和论证过程。在1246名有效被调查对象中,成都市的人数比例占首位,为34%;攀枝花市占25%;其次为昆明16%、楚雄市9%、西昌市3%、丽江市3%、国内其他地区9%、港澳台地区1%、其他国家0.4%。据此统计结果,再综合考虑迤沙拉村的实地调查和攀枝花的初期及周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将迤沙拉村的分级客源市场确定为:一级为攀枝花市城镇;二级为成都市、昆明市、楚雄市城镇;其余为机会市场。迤沙拉村的机会客源市场被调查人数A占被调查者总数B的比例(A/B)=西昌市的3%+丽江市的3%+国内其他地区的9%+港澳台地区的1%+其他国家的0.4%=16.4%。
3.4.2.2 收入情况调查(X3)
所有被调查者中,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了较大比例,为40%;其次是500―1000元,比例为28%;2000―3000元的人数比例与500元以下的人数比例相近,分别为13%和14%;最小比例的是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群,占5%。其中,攀枝花市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为52%,成都市的比例为73%,昆明市的比例为51%,楚雄市的比例为55%。总的来说,收入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正态”分布。
3.4.2.3 知名度及认知途径调查(X4)
所有被调查者中,通过现代大众传媒(包括电视、广告、电台、报刊杂志、网络)知道迤沙拉村的被调查者人数比例最大,为36%;通过亲朋好友介绍了解的被调查者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为17%;而不知道迤沙拉的被调查者人数也有着相当比例,为30%。其中,通过各种途径知道迤沙拉村的攀枝花游客占攀枝花的总调查者的74%,成都市的比例为46%,昆明市的比例为64%,楚雄市的比例为49%。由此可见,迤沙拉村的旅游知名度还比较低。
3.4.2.4 客源市场兴趣偏好调查(X5)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兴趣到迤沙拉村旅游和拿不定主意、希望有更多介绍的被调查者分别为57%和39%,没有兴趣到迤沙拉村旅游的被调查者仅为4%。其中,攀枝花的被调查者中对迤沙拉村旅游感兴趣的人数比例为62%,成都市和楚雄市感兴趣的人数比例都为53%,昆明市的人数比例为54%。由此可见,迤沙拉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其旅游开发的前景较好。
3.4.2.5 现实客源调查(X6)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88%的人没有到过迤沙 拉村,只有12%的人到过迤沙拉村,且到过迤沙拉村的绝大多数是攀枝花地区居民。其中,到过迤沙拉村的攀枝花人数占被调查的攀枝花总人数的21.7%,而成都市的所有被调查者中只有4.4%的被调查者到过迤沙拉村,昆明市和楚雄市的这一相同人数比例分别为4.6%和6.9%。由此可见,迤沙拉村的旅游市场还有待于开发和拓展。
3.4.3 客源市场模糊测算
3.4.3.1 预测前提
以2000―2004年政府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准;进入迤沙拉村的公路(108国道)在2005年年底改扩建后,会刺激新的旅游需求;即将投资的项目和在建的万亩葡萄沟等项目的建设都能切合旅游市场现时的需求;不断深入的投资将会引起相应的市场增量;建设期内周边地区、所属省市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社会稳定;建设期内不发生大面积的流行性疾病等不可预见和不可抗拒的灾害和事件。
3.4.3.2 客源市场需求规模测算
表1中的相关数据来源:
①“人口总量(X1)”和“城镇人口比例(X2)”两项数据来自最近的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公报: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统计局关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云南省统计局《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楚雄彝族自治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②“1000元以上收入人群比例(X3)”、“知晓迤沙拉的人群比例(X4)”、“对迤沙拉感兴趣的人群比例(X5)”、“到过迤沙拉的人群比例(X6)”四项数据均来源于本次对各分级客源城镇的调研统计数据。
③给不同客源市场赋予的不同“权重(X7)”是根据分级客源城镇的规模、距离及发展速度等因素赋予的不同比值。
由表1可知,年平均一级客源市场理论需求总量(Y1)为3.2万人次,二级客源市场理论需求总量(Y2)为2.1万人次。根据机会市场被调查者人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比例(A/B)16.4%推算,年平均机会市场理论总量F=(A/B)×(Y1+Y2)=0.8692万人次(取整数为1万人次)。由此,年平均旅游市场需求理论总量T=Y1+Y2+F≈6.3万人次。
由于在此采取了保守数据,人口总量使用的是2000年的全国统计数据,至今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因此,实际人口总量和一、二级市场需求总量应比表1中的数据大一些。综合估计“兴趣”与“实际”、旅游距离、旅游交通、旅游开发、市场开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若迤沙拉实现了预期的旅游建设目标,年游客需求总量的预测数为:7.9―12万人次。
篇4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138-02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进入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迈进的重要阶段,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已经到来。这种发展趋势也给旅游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良好品质素养和熟练专业技能,能与旅游业发展相匹配的旅游人才队伍已迫在眉睫。作为地方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要求,既有别于高职院校,又有别于重点院校,它的重点和方向在于为地方经济输送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的作用,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实践教学创新对于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而言意义重大。
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实践能力的物质条件欠缺。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般设计有校内实训学和校外校外实践两个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地区经济落后、政府和学校经费投入不足,造成旅游管理实训室等基础设施缺乏,旅游技能训练的基本条件无法具备,学生很难接触到旅游相关的实验设备和管理软件,导致学生只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之上,无法学以致用。
校外实践环节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在这个环节通过顶岗实习的平台来充分理解和应用学过的技能知识,需要在实习中掌握完整流程,体验操作难点,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由于多数地方院校与校外旅游企业虽然表面上建立了基地合作关系,但真正的合作多是短期、非正式的松散合作,学校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取决于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多寡,旅游企业缺乏配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旅行社的实习往往以导游实习或计调实习为主,学生接触不到旅行社整体运作的管理技能;酒店提供给学生的基本上是基层服务岗位,而导致实习生不能了解酒店的整体运营状况和管理模式,在无法实现轮岗的情况下,影响到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萌发对酒店行业的抵触情绪。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缺乏特色。很多地方院校大多模仿影响力较大的旅游管理院校制订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相近的课程设置,使区域资源优势和自身办学特色无法彰显,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同感,无法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差异性、多样性的学生,毕业后竞争能力明显不够。
3.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以课堂为中心;(2)以书本为中心;(3)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教师的“教”,而不顾学生的“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疲惫不堪。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大部分实践课程,学生盲目而被动地接受抽象的知识,实际的操作场景和工具没有机会接触,尽管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但带不来理想的直观效果,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远远不能提高。
4.实践教学制度化管理欠缺,效果大打折扣。实践教学的管理,需要协调校内外多层关系,其管理难度更大,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还很不完善。
5.实践型师资缺乏,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应用性很强,需要既具有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旅游管理实践能力的教师来承担教学重任。目前多数院校旅游管理高职称教师是从地理、历史等专业调转而来,而引进的高学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博士,虽然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由于缺乏在旅游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有可能导致照本宣科的教学效果。
三、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创新对策
1.产教结合,建设实践教学团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应用型的旅游人才,起核心作用的是教师的素质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和兼职,参与企业的服务管理,指导学生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另外还可以聘请旅游企业高管和技能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等工作,他们可以传递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传授专业的职业技能,是实践教学团队的有效补充。
2.校企互动,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应以突出应用、讲究实战为特色,以师生角色转换为着力点,大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选择教学方法时,“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必须突破,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因素应该联系得更为紧密。实践教学应发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发挥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作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将实用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师担当双重角色,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参与讨论的学习者,师生实现完美互动,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3.完善制度,实现实践教学科学化管理。做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实践教学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而严谨的考评过程能够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考量。通过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等多元评价可以让学生来了解自身的能力并获得提升。学生实践表现是确定其实践成绩的主要依据,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根据课程的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体系,全面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4.校企合作,搭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实训基地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与旅游企业具有高仿真度的一个科学化的实践教学场所,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大力投入资金建设模拟旅行社、模拟酒店、模拟导游、礼仪训练等实训室,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
另外,通过与当地旅游企业合作开展真实的校内实践。例如,与当地正规的旅行社合作的方式创建校内旅行社,策划方案由双方共同制定,按企业模式运作,设立计调、导游、外联、票务等内部岗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旅行社技术骨干提供专门的指导,学生定期参加企业的旅游业务活动,为校内及周边院校师生提供旅游服务成为主要的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日常运作主要由学生负责,使学生在全真教学环境中获得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国外一些著名的旅游院系在校内实践环节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实践教学采用“前店后校”模式,教学楼实际上就是一座饭店,学院设有的5个餐厅和9个厨房可供学生实习与就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各占一半。
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校企联合,与旅游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建设能与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的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地方院校应牢记为经济服务的宗旨,结合当地旅游产业的特征,与旅游企业共同制定实习方案,合作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多次直接地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使教师能够通过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同发展。
5.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有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是直接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深厚实际操作能力与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而言,应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建立有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出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过程中,应首先充分进行社会需求调研,邀请地方产业界的权威代表参与,把握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分析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并以此选择开设有针对性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相关课程;接下来以此为依据,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确定酒店、旅行社、旅游规划开发等具体模块。在教学方面,一方面在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中安排一定的实践学时,渗透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单独开设管理能力实训课程,设计专项实训项目,以综合训练、社会调查等多样化的方法,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
四、总结
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多元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应紧密结合地方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传承区域旅游文化,通过产学研结合更好地服务地方,培养出更多地方能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娄丽芝,李小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6).
[2]倪艳,钟志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行业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6).
[3]陈玉涛.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4]崔鸿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14,(7).
篇5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浙江省 旅游企业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渐关注,人们对温室效应下全球暖化的警觉越来越高,流行语“减碳”成为热门词汇,对减碳低碳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也已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作为中国东部的经济大省,旅游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根据浙江省旅游政务网公布的数据,浙江省2010年度的旅游总收入为3045.5亿元,比上年度增长25.7%,占全省GDP的12.6%。浙江省的旅游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实现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飞跃,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思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低碳旅游的概述
(一) 低碳旅游的涵义
低碳旅游是低碳理念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国内外目前对低碳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碳”即二氧化碳,即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旅游。换句话说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低碳旅游的关键是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的环节中达到温室气体减少排放的目标,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旅游的基本特征
1.创新性
低碳旅游转变了现有的旅游模式。要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
2.节能性
提倡低碳旅游方式,有助于扭转旅游业的奢华之风,强化清洁、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3.全面性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消费者各种需求的综合性产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旅游业的低碳发展涉及到旅游目的地政府部门,旅游者,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餐厅和宾馆等,以及其上游、辅助产业,衍生行业等各个环节。
三、 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的路径
低碳旅游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建构低碳旅游景区,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浙江省建设低碳旅游应从几个方面着手,搭建低碳旅游的框架。
(一)政府重视和引导
浙江省政府和省旅游局在低碳旅游的建设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浙江的宁波滕头旅游景区、嘉兴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和杭州双溪漂流景区入选由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的全国32家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称号。当然,政府还应该合理规划低碳旅游景区,可根据自然优势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区等;完善与低碳旅游经济相关的配套设施。政府还应加大对低碳旅游行业的监管和扶持,在政策上向低碳旅游倾斜,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旅游行业的从业行为,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从而加快低碳旅游步伐。
此外,政府应该利用和鼓励媒体,加大对低碳旅游方式的宣传和倡导,从心理暗示和制度法规两个角度对旅游者提出要求,促使旅游者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树立起低碳旅游消费理念;还必须宣传明确低碳旅游不是以牺牲旅游品质为代价,而是一种更为文明的旅游方式:旅游者不仅是要享受健康的环境,也有义务创造健康的环境,进而争取旅游者对于低碳旅游方式的主动响应,在全省营造一个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旅游大环境。
(二) 旅游企业的积极参与
在低碳旅游经济中,包括景区、旅行社和酒店在内的旅游各企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低碳旅游的建设中。
在景区规划和管理中,应贯彻“与环境友好的方式”经验景区。这包括按照生态限度控制游客数量, 科学设置游览项目与设施,使环境质量与游客数量之间保持一个“最佳值”;在景区建设要注重运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将低碳化落实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景区外建立转乘中心、免费出租低碳交通工具自行车等。同时,还要加强对游客环保意识的教育和管理。
旅途中的酒店也是碳排放的大户,因而要做到碳补偿,建设低碳型酒店势在必行。低碳型酒店的建设可分为两方面的改造:酒店本身建筑的低碳化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实施低碳化服务。所谓低碳化服务,指酒店应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能源、水源和生活物质的使用量,特别注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饭店在确保设施和服务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物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饭店在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将其回收,把它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旅行社作为沟通旅游者与其他旅游部门之间的桥梁,在倡导推行低碳旅游进程中能起到宣传、组织和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消除低碳旅游只是一个宣传噱头的认识误区。旅行社不能将低碳旅游仅仅作为一个宣传营利的噱头,而应真正将其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当中。旅行社应该利用这一有利契机,转变以往的竞争观念,积极有效地设计、宣传低碳旅游产品,突出低碳特色,赢得市场先机。例如:现在杭州的一些导游带团游西湖,都会随身带上一些公共自行车的租借卡,游客自由活动时,导游会把租借卡分给游客,让他们可以像本地人一样骑着自行车在西湖边闲逛。不仅因为这种旅行方式低碳环保,而且和乘坐大巴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相比,这种慢游的方式更能细细深入城市的每个角落,获得更细致的旅游体验。
旅行社还应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组织上,突显低碳概念。除了多选择无碳和低碳的自行车、电瓶船交通工具,在线路安排上应增加低碳景区和逗留时间;在餐饮住宿安排上,选择低碳经营的绿色酒店,多选择蔬菜等素食,避免使用一次性碗筷;在经营管理上,可以用电子邮件代替过多的宣传画册,为游客准备的团徽、太阳帽等小礼物可以由免费赠送变为免费使用;旅行社还可以和景区合作,引导旅游者在景区进行相应的植树或环保活动,这既增强了游客的参与体验度,又补偿了其遗留下的碳足迹。将低碳概念融入到整个旅游过程当中,落实到旅行的各个细节中。
四、结束语
在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上升为支柱产业的背景下,浙江作为传统的旅游大省, 旅游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发展低碳旅游,实施低碳营运,在实现我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环境的提升和改善,并有助于承担我国的碳责任,减少碳债务。
参考文献:
[1]瞿葆.基于低碳概念的旅游业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
2010(5).
[2]张蕾.大力打造低碳旅游[J].现代商业, 2010(3).
[3]杨艳,徐峰.上海市低碳型都市旅游发展刍议[J].经济论坛,
2010(10).
篇6
需要营造良好的低碳习惯低碳旅游改变了人们的旅游习惯与旅游方式,使人们的旅游习惯旅游方式更加的生态环保,例如,交通工具有所改变,用原始的交通工具牲畜拉车来取代现代运输工具汽车,用电瓶车来取代汽油汽车等,这都需要游客的理解和接受,需要营造良好的低碳习惯,需要我们的有效宣传和引导,如果游客不能够理解和接受这种旅游方式,就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从而影响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需要提高环保新能源技术能源消耗是影响景区低碳环保的一个主要问题,森林公园低碳化开发建设,必须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耗模式,采用更加环保的手段对生态能源进行有效利用。例如:采用太阳能、风能进行发电,采用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牲畜拉车取代汽车,采用无污染节能产品与环保材料进行建设,装饰等,但是,这些方面的落实,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持以及经济支持,就目前森林公园的发展状况而言,有些方面还很有难度。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成本森林公园低碳化开发建设,需要更新原有设备,更新服务方式以及更新技术手段,由于能源建设以及新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必须付出比较大的经济成本,需要多渠道进行融资建设,因此,资金问题也是影响低碳化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低碳化建筑森林公园要实现低碳化开发建设,首先要在建筑设计以及装修上实现低碳化经营管理理念,建筑要回归自然,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模式要自然和谐,在设计中注重自然通风和采光,旅游住宿环境设施都是低碳环保型设施,能源消耗也都是节能环保以及生态能源,新思维新理念的生态低碳化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理念。低碳化交通低碳化交通不仅环保,而且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低碳化交通要求在道路建设以及交通设施上实现低碳化经营管理理念,努力开发低碳化能源交通,同时,采用原始的交通模式牲畜拉车或者人力拉车,引导游客旅游观光时尽量步行,营造无污染的自然交通环境,将低碳化交通理念有效实施。
营造低碳化消费理念,尽量减少一次性消费使用用具,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服务设施以及客服用品尽量使用可以反复使用的产品,并有效回收废旧物品,将其用在再生能源的建设上来。同时,特色旅游产品也需要低碳化,要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合理生产和设计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保证绿色、无污染、生态环保,旅游产品要以全生态、环保绿色为导向,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全生态产品,引导游客积极消费生态环保产品,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森林公园在低碳化开发建设中,要积极开发新能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生态能源,尽可能的采用自然能源,有效利用风能、太阳能进行发电,优化能源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积极推进能源低碳化开发建设,建立有效的低碳化能源消耗系统。同时,节约用水,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物品(洗涤剂等)进行洗涤,有效控制水的污染状况。
篇7
【关键词】海北;低碳旅游;发展;思考
低碳经济自20世纪末出现后,很快风靡了全世界。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低碳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比生态旅游具有更为丰富而且明确的内涵。发展海北低碳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海北知名度、建设高原旅游名州、加快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把握的两个问题
发展低碳旅游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海北既拥有独特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发展低碳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1树立低碳理念。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属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社会效益好。发展低碳旅游业是创建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旅游业中推行低碳消费、绿色发展带动示范作用突出,可率先成为实践者,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就海北而言,当地草原的原生态游牧文化、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构成了典型的高山草原社会遗产,是极其稀缺的低碳旅游资源。因此,特别要在旅游主体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购物点及导游中,倡导低碳消费,在旅游行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倡导低碳消费,培养低碳消费理念,提高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营造低碳旅游发展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低碳旅游业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低碳理念,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教育,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1.2倡导低碳行为。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者作为旅游各方参与者,都应在行为上低碳化。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工作、生活和消费中,使旅游者建立健康、生态和可持续旅游方式。旅游开发者对自然景区不做“硬”开发,要做“软”开发。不改变原有地貌,坚持“多利用、少开发”的原则,选择性开发低碳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则要提供给旅游者低碳化旅游产品。在旅游餐饮上,尽量选用本地的食材,选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形式建议多选自助餐的形式。在旅游饭店上,要以绿色饭店的理念全面创建低碳旅游饭店,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实行垃圾分类等。在旅游交通上,旅游者不妨多采用传统交通工具,选择徒步、穿越、营地等体验性强的旅游方式,同时要控制景区(点)内交通工具的进入,应禁止外来车辆、景区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景区内设置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以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方式上,低碳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景区低碳的实现,景区在开发和管理上以低碳为理念,创建生态型景区,发展产业化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森林旅游、湿地旅游等绿色生态类型的旅游产品,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购物上,尽量购买原生态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生产设计复杂的旅游商品。在旅游娱乐上,应减少开发大型实景和文化演艺类活动,大力开发原生态的、体现当地原汁原味文化的旅游项目。旅游管理者则主要控制游客数量,对旅游者进行低碳教育,通过游客管理、景区管理实现低碳化。
2.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2.1强化规划引导。发展低碳旅游业,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已有的规划重视旅游本身及其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资源保护。有的景区景点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因此,旅游服务要以人为本,旅游开发则要以天为本,也就是要将这种未经工业化污染的生态景观资源、生态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保留下来,抛弃数量经济的观念,合理测算生态承载量,限制游客数量,走品质旅游经济的路子。一是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加强对全州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对以往已经编制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要按照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要求,重新审视、调整、修改完善。二是在具体项目上,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制定规划,关键是要严格实施规划,使规划法制化,成为指导低碳旅游业的纲领性文件。三是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依托海北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
2.2制定政策措施。 低碳旅游发展势必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主体的支持和配合,共建合作机制联合推进。应注重相关行业规划或计划的衔接,以共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共同制定标准、共同监督执行、共同评定检验等形式,将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中综合规划、执行和考核。各级政府和旅游业主管部门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健全发展低碳旅游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公众参与。一是统一认识,加强指导,全州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都要从建立循环经济这一高度来倡导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的认识。 二是制定相应低碳旅游的地方标准。通过制定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的地方标准和考核奖励办法,引导旅游企业投入到推行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中来。三是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将是否“低碳”纳入行业发展的考核和评价因素,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激励引导旅游主体争创低碳企业、绿色企业,使广大游客争做“文明游人、低碳游客”。对达到地方标准的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及优秀导游人员、文明游客,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是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利用旅游宣传推介的优势,在国内外节会、媒体、网络上宣传低碳旅游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加大行业监管。从旅游的各要素入手,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低碳消费、绿色旅游的鼓励扶持政策,引导旅游绿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3营造良好环境。海北州作为青海省4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地区之一,更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围绕低碳这一核心,推动旅游走向深入。一是要有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一个地方要有特色,不是靠高楼大厦,而是靠传统文化的积淀,靠建筑语言的表现,靠鲜活的生活气息,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所以,一个浓郁的人文环境必须要求对自身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要珍重自身的文化,要热爱自身的文化,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形成一个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二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通过多措并举,保护好原生态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低碳旅游建设和经营。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镇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保护并优化海北旅游生态环境。三是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在策划上要突出“天人相通、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理念;在布局上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资源节约、生态优先”的理念;在性能上要突出“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生态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篇8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旅游;概念体系;三位一体
1 研究背景
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已经迎来了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低碳化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一词也便应运而生。而随着资源环境的日益枯竭与人们低碳意识的不断提高,低碳化也必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新选择,低碳旅游必将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低碳旅游是近几年才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名词,尽管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目前业内对其的研究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还远远不够,从概念,到结构,再到构建模式的各个方面都十分模糊,亟待完善解决。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务院总理******在2009年8月12日主持召开了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首次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这标志着低碳经济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的确立。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无烟”特性决定了其既是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器,又是当前最适合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形式,其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高度。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方式,目前对其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的解读还众说纷纭,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众多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如“低碳旅游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尽可能减少碳足迹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从而使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获得共同提高。”(吴莹,2010)“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黄文胜,2009)“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郑琳琳,林喜庆,2010)“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不难看出,以上概念大多倾向于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重视了旅游产品需求链中的“低碳化”,但忽视了对于旅游产品供给链的说明。相对而言,华东师范大学的蔡萌、汪宇明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于低碳旅游概念界定的突破,将旅游供给系统纳入到了考虑范围。他们认为,“低碳旅游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低碳旅游装备、低碳旅游吸引物、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为主要实现途径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人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
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任夏堃堡认为,低碳经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另一种是低碳消费[10]。该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这在蔡萌、汪宇明的两篇论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8、9]。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都是市场经济下的微观主体行为,低碳经济还应该包括一种宏观主体行为,即国家(各级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
以此“三分法”为核心思想,低碳旅游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影响旅游宏观主体行为和旅游微观主体行为,不断减少旅游活动各个环节(政府决策过程、旅游企业生产过程、游客消费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的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它包括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其中,政府低碳决策行为主要依靠政策法规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低碳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和各种节能管理措施加以实现,低碳消费方式则主要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和旅游者生活方式的转变得以实现。
2.2 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定义,所谓可持续旅游,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的旅游方式,“它既能为当代人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旅游发展环境的持续性”、“旅游发展效益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从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两种现代旅游发展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它们都以可持续旅游思想为导向,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着眼于维护旅游生态环境的独立性和持续性,目的在于通过营造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为旅游者及当地居民提供福利,并强调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低碳旅游则立足于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其中必然包涵了对维系旅游持续性所应付出的责任;低碳旅游主张通过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降低旅游产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谋求整个行业甚至全人类的福祉;低碳旅游还强调旅游发展过程中满足所有国家、所有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与碳排放权利,也就包含了对旅游发展机会公平性的关注。[10]简而言之,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两种途径,两者均包含了可持续旅游“持续性”、“福利性”和“公平性”的核心思想。从理论层次上讲,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递进或者继承关系——低碳旅游正是继承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厚望,在充分吸纳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后才发展起来的。但低碳旅游从内涵、范围、实现手段三个方面又与生态旅游有着明显的不同[12]。
①从内涵来看,生态旅游建立在“资源有限”、“环境易损”的观点之上,因而其所追求的是一种减少人为干预,保持资源天然性、原真性的“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将其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由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该定义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区域”中的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因此,生态旅游着眼于旅游的“生态”特性,即“自然旅游”,强调的是较少的开发和干预。而低碳旅游以减少旅游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的,着眼于低碳环境创设、低碳管理创新和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低碳旅游不排斥开发,相反,它鼓励那些通过制度创新,依托新型能源,运用低碳技术的开发建设。
②从范围来看,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者”通过“生态交通”到“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的旅游。一种旅游方式必须要突破“生态旅游者”、“生态交通”和“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三层限制才能称得上是生态旅游。然而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现实世界,对于三者的界定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因而生态旅游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并且这三种条件缺一不可,也使得真正算作生态旅游的旅游方式并不多,也便缩小了生态旅游的范围。而低碳旅游涉及到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所有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旅游方式都可以被称作低碳旅游。因此,低碳旅游的鉴定指标清晰,并且其范围要明显广于生态旅游的范围。
③从实现手段来看,生态旅游侧重的是“维持”、“保护”,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有限开发”,制造“有限废弃物”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旅游是一种较为“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的旅游发展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斥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而低碳旅游则主要依靠政府的低碳环境创设、旅游企业的低碳管理创新和旅游者的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来实现,这些方法与手段包含着一种“主动出击”、“积极改造”的意味,当然这种“出击”与“改造”也是建立在不损害自然承载力的既定条件之上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而生态旅游则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而两者同样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于是便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现代旅游发展方式模型(见图1)。其中,可持续旅游既是生态旅游所追求的,又是低碳旅游欲求达到的目标,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目标方向层;生态旅游多数情况下则作为一种追求可持续旅游的抽象理念,位于金字塔中部的理念指导层;低碳旅游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理念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可供操作的旅游发展行为方式,其位于金字塔底部的基础响应层。
3 结论
在当代,低碳旅游作为一种低碳经济,引领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潮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未来10-15年内将达到顶峰,而后逐渐减少,直至本世纪中叶将下降到2000年一半的水平[10]。因此,可以预见,低碳经济至少在未来10-15年中都将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低碳旅游方式也将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
: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7):17-19.
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国际经济评论,2007,(5):50-52.
苟春,马元祝.推进低碳旅游科学发展[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0,(7):21.
吴莹.倡导推行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J].管理与财富,2010(3):100-101.
黄文胜.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2009,(10):104-105.
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蔡萌,汪宇明.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与旅游发展新方式[J].中国城市研究,2009,(12):40-46.
篇9
对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国内外各有侧重和特点,国外侧重于旅游业碳排放的定量研究,提出旅游业碳减排的对策;国内对低碳旅游的研究与实践刚刚起步,偏重于定性化概念的界定和对策研究。魏小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基础和机遇,提出了注重环境软开发等实现途径;石培华、吴普认为旅游业是典型的低碳产业,提出了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基本思路以及推进低碳旅游的具体措施;蔡萌、汪宇明探讨了应对低碳经济的旅游发展方式,提出了规划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和低碳旅游设施、营造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实现路径;马驰、丁俊慧探讨了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策;刘啸认为低碳旅游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从饮食、建筑、交通等方面进行节能减排;黄文胜、谭锦、吴莹等分别探讨了旅游景区、旅行社实践低碳旅游行为的对策;王群等探讨了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在国内学者倡导对低碳旅游转向定量化研究的同时,需要对低碳旅游及其实现途径进行系统的定性研究,既可以引导低碳旅游理论的深入研究,又可以指导低碳旅游的具体实践。
二、概念辨析及理论解读
1.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的是摈弃传统增长模式,采用先进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这里的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是指一种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环保生活方式。单个人对能源的消费行为及其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可用“碳足迹”来计量,即个人的“碳耗用量”。人们对自然界的碳耗影响是可以通过碳补偿(又称碳中和)来弥补的,也就是说,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再自己亲身参与或者通过第三方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低碳旅游”的概念是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报告“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率先提出的。这一课题的研究涉及到了当前最根本的问题,即如何逐步转变并最终实现可持续的低碳生活方式。目前学术界对低碳旅游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刘啸认为低碳旅游是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黄文胜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宏观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即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低碳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侯文亮等认为低碳旅游是建立在满足旅游者旅游经历为前提的,通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多样化方式和人性化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由此可见,目前大多数学者提出的低碳旅游概念,仅局限于“碳足迹”视野下的认识,强调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碳足迹和碳排放,是一种对低碳经济被动的响应方式。全面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不仅包括降低碳足迹,还应包括通过碳补偿来弥补所产生的碳足迹。也就是说,低碳旅游概念的内涵应该增加“碳补偿”的内容。综上所述,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指一种以降低“碳”量为基础的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既要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碳足迹”,又要通过旅游的“碳补偿”来弥补所释放的“碳”。
2.理论解读
低碳旅游以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对当前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模式,是一种基于生态文明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可控的行动方式。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审美的旅游消费需求;既要满足当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需要,又要为后代提供同样的机会。低碳旅游具有多层面的内涵,一是倡导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这是基于旅游业所依赖的整体发展环境的考虑,是一种对维系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性的责任;二是主张通过发挥旅游业的生态产业优势,替代其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是一种人类与环境友好共存的责任;三是通过碳补偿为下一展旅游提供公平的机会,即在满足当代人在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基本碳排放权利的同时,通过碳补偿拓展减排空间,是一种为确保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它将低碳经济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是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式,即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具体实践方式和新的发展方向。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发展选择
1.旅游业的低碳替代效应和功能
2009年1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认为,旅游业日益显示出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战略性产业的特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是我国旅游业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份重要文件,表明我国已把发展低碳旅游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实践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作为响应节能减排国际承诺的具体行动,纳入国家战略并提供了产业政策支持。在国家大力倡导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下,我国低碳经济正引导着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低碳经济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型与优化,鼓励发展具有低碳优势的产业。旅游业本身是低耗能、低污染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低碳产业中的优势产业,旅游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02,仅为工业的1/11,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气候排放负有5%的责任。通过发挥旅游的环境优化功能和生态替代型产业优势,形成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低碳补偿,探索产业之间的碳汇机制,可以实现旅游在低碳经济既要节能减排又要发展的双重目标。旅游是典型的窗口行业,既可以借助旅游窗口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旅游者通过亲身体验低碳生活,更加理解低碳的重要性,有助于在全社会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又可以借助旅游窗口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低碳行动和低碳成效,树立一个履行承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此外,旅游也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缓解产业转型带来的劳动力转型压力。
2.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系统响应模式
低碳旅游是将低碳经济理念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可以用一种响应模式来描述。笔者在汪宇明教授提出的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建立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系统响应模式(见图1)。与汪宇明教授建立的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相比,该模式的不同点在于把低碳技术、低碳机制、低碳生活方式等低碳经济三个要素的作用放在整个旅游系统中,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和旅游消费方式等方面。通过旅游系统对低碳经济三大促进因素的吸收、过滤、整合,在旅游生产方式、旅游消费方式、旅游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旅游低碳化的渗透转化,最终实现低碳旅游。具体就是通过低碳经济中节能减排技术、低碳机制运用、低碳生活方式对旅游系统的整体作用,引导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等旅游各相关利益者,从旅游生产方式、旅游消费方式、旅游营销方式等三个方面,采取减低旅游“碳足迹”和促进旅游“碳补偿”等旅游低碳化方式,实现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响应。
四、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
1.政府的责任
对政府而言,应将旅游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纳入旅游发展规划中。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做好旅游气候灾害防御规划和低碳旅游发展规划。针对热点或过度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编制具体的低碳旅游实施规划,通过有效的监督和调节,确保目的地的旅游容量控制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阈值以内,切实加强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管理。大力推动低碳旅游政策的制定,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旅游业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体系。建立健全旅游碳汇机制,合理构建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有效评估旅游目的地的碳汇能力;充分借鉴国际低碳旅游指标考核、管理标准及控污节能减排技术,结合我国国情组建低碳旅游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研发基地,重点研究新能源利用、控污减排等关键技术,起草低碳旅游行业标准。政府应推动带薪休假的贯彻实施,带薪休假机动灵活,能变“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对黄金周旅游高峰进行有效分流,使交通、旅游、购物等资源得到均衡而充分的利用,从而缓解旅游旺季尤其是黄金周的能源消耗压力。通过建立低碳旅游行业标准,制定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推行低碳旅游生产方式,营造低碳旅游消费环境,促进旅游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发挥旅游业的低碳综合效应,探索并推广利用碳汇资本的旅游融资模式。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水平,建立完善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推动电子旅游服务的运行。注重发挥旅游业具有的教育推广优势,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场所广泛构建低碳旅游产品,开展低碳旅游宣传和低碳旅游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旅游的关注和认识,形成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2.旅游企业的责任
旅游企业要树立低碳旅游的发展理念,引入碳汇机制的低碳旅游理念,通过低碳技术装备和服务方式转型,培育一批负责任的低碳旅游企业。
篇10
[关键词]低碳旅游;生态旅游;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140-03
生态旅游(Ecotourism)自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至今,其定义和旅游对象以及实现过程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生态旅游实践中,它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在实践中操作和运用的独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生态旅游”一词在旅游行业滥用,使大家感到生态旅游是一个很虚的东西,难以落到实处,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也无所适从。在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呼声下,低碳旅游概念诞生了。业内专家学者认为,低碳旅游的提出,是发展生态旅游理念的一种实际行动响应,是将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具体可操作的旅游发展方式。
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实践与理念出现偏差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始传入我国,并很快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尤其是一些经营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更是对生态旅游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其中,不少人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自然、使用自然资源上,一些旅游经营者缺乏环境意识和专业能力,急功近利,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帜只为获取高额利润,很多地方用发展大众旅游的思路来发展生态旅游,在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正是这种对生态旅游发展缺乏规范和标准,造成了很多地方的环境破坏,出现了“生态旅游”成为“生态杀手”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应该说与我国目前没有从综合管理的角度提出一个统一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旅游认证指标体系,使旅游企业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完善的评价体系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是有直接关系的。
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检验标准、生态旅游景区的评价指标及判别标准、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所带来的影响(包括环境、经济、文化、社区、伦理、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有过研究和探讨,但在这些研究中尚未出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也没有加入对生态旅游真实性判断的研究。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无论是资源价值的评价还是区域开发对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属性探索和开发研究的初期概念辩争阶段,缺乏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成功模式和案例。
二、低碳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可量化路径
(一)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诠释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但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的理解存在不同观点。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生态旅游是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游览,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促进环境保护,旅游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小,但又能给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效益。它强调的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知识,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维护社区经济利益。但对于游客来说,游客的活动范围以及活动形式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度才不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破坏,应该说我国的景区管理者目前还没有给游客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和衡量的标准,所以说,生态旅游更多是在理念上对游客的一种指导。低碳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刘啸认为,低碳旅游是以低碳经济理念为基础,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它的内涵是:运用低碳技术和推行碳汇机制来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低碳旅游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强调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低碳化,通过对各个环节碳排放量的计算,让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可以非常清楚地明白自己采取怎样的旅游方式能够减少碳的排放,不会涉及像生态旅游一样有关于对旅游资源、对象和过程的争议,而且突破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规模的限制。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重要是一种措施,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诠释了生态旅游内涵。
(二)对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的诠释
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但低碳旅游却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对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可操作的旅游发展方式。生态旅游着眼于“生态”,即“自然旅游”,强调旅游发展中“资源的原真性”,倡导通过更少的人为干扰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运用低碳技术”和“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强调旅游各个环节运用低碳技术,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建构低碳旅游社区,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在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从这点来看,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生态旅游则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多层面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因而,低碳旅游是通过在旅游各个环节减少碳的排放量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最终达到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
(一)政府层面的实现途径
1 制定、出台一套完整的低碳旅游节能减排政策体系。实现低碳旅游必须依靠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法规、政策等措施,为发展低碳旅游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我国旅游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但更多的是内部原因,即政策制定的滞后。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由政府牵头制定一套完整的我国旅游业减排的政策框架,并提出具体的战略措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应用需要政府相关平台支持和机制保障。例如:建设低碳旅游国家工程实验室或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研发基地、低碳交通工具研发及控污减排等关键技术;建立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国外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因而,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平台,通过技术转移和市场化运作进行转让,共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2 在行业内全面推行低碳旅游企业标准认证制度。国外非政府组织发达,各类环保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了许多可持续旅游发展项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低碳旅游企业标准认证制定工作必须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由旅游行业相关部门以及主要旅游专业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制定低碳旅游企业标准。通过建立完善的低碳旅游企业标准认证体系并在行业内全面推行,有助于真正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能为旅游企业在开发与经营管理过程中提供依据和标准,同时,也使旅游企业有动力和压力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防止对低碳旅游概念的滥用,进而规范旅游市场。另外,通过建立旅游行业“碳身份标识”系统,制定科学、完善、操作性强的评定标准,对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商品、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等)进行严格评定分级,通过标识符号等进行直观标识,以便旅游者辨识其节能环保水平,使旅游者更方便、准确地对低碳旅游产品的进行识别,同时也能唤起旅游者对其旅游活动和消费行为的审视。通过现代数字化网络,建立旅游行业“碳身份”信息库,扩大“碳身份标识”系统的社会影响力。
(二)旅游企业层面的实现途径
1 应用、推广低碳技术,提供低碳旅游产品。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交通、住宿以及主题公园等旅游活动。目前旅游业节能减排工程着重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相关旅游活动及相关设备制造等耗能环节上。旅游企业应加强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改造和创新上。旅游企业通过形成低碳联盟,推广、交流节能减排技术,提供低碳旅游产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例如:在低碳旅游景区要创建循环型景区,严格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开发和管理、旅游活动的开展,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能消耗和最低污染”的目的。酒店业应在建筑节能、酒店节水、新能源利用方面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达到绿色饭店的要求。
2 培育低碳旅游消费观念,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采用哪种旅游方式,最终还是取决于旅游者的选择。旅游企业要通过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各活动载体的作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强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意识,使旅游者自觉主动承担节能减排责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指导游客消费时选择符合认证标准的低碳旅游产品,引导旅游者转变消费观念。同时,旅游企业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和手段推广普及基于互联网的低碳旅游节能减排计算软件,收集、整理国内外低碳旅游小窍门和实用,按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分门别类地总结形成便于旅游者携带和操作的《低碳旅游手册》,让旅游者在每次旅游结束后,计算低碳旅游与一般旅游模式相比较减少的碳排放,从而发掘旅游者降碳、节能减排的潜力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