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篇1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本科教育;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73-02

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它由学习需要引起,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和态度等形式。[1]学习动机是认知品质中的非智力因素,它通过影响护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任务坚持性等方面,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2]在对本科护生进行护理学基础的课程教学中,激发和培养护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教育目标,又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调动本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让他们形成稳定、牢固的职业态度,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这是护理专业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我校的情况来看,一些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努力程度不够,有的护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些现状,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如何激发与培养本科护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内部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内部动机指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这种动机无需借助其他外在强化物便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

首先,应培养本科护生的学习兴趣。护生对某门课程、某个问题有兴趣,才会产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才会积极去探究。当这种探究使护生获得了更深的认识或新的发现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得到满足的愉悦,这会进一步推动他们去进行新的、更深层次的探究。所以,兴趣永远是激励护生持m奋进的动力。但学习任务仅凭直接兴趣是难以完成的,护生必须加强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因此,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生动地阐述知识的意义,使护生产生求知欲望。在讲解新内容时,先将新内容与旧内容,或与护生的兴趣联系起来,讲清新内容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意义,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案例,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内部动机。例如,将皮肤过敏试验的知识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案例结合起来,强调在临床工作中护士给患者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护生学习皮肤过敏试验知识的兴趣。

其次,应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等级,让不同能力的本科护生选择切合自己情况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使每个护生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设计具体阶段性的目标及达到的方法,让护生一步一步地成功,有助于提高其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激发其刻苦学习的动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定位只会挫伤护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影响其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二、设立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却又力所能及的,需要学生努力去思考、解决的学习情境。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提出有一定难度、启发性的问题,使本科护生不能简单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会激起护生的求知欲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方面要对教材比较熟悉,掌握各个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护生的认知结构,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使之与护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设立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用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通过安排作业的方式来提出;既可以从新旧内容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从护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引进。例如,在讲鼻饲法时,可与护生学过的上消化道解剖知识相结合,也可从护生日常进食经验引入。护生基本都有过发热的经历,因此,在讲授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如何为患者测量体温时,可以让护生谈谈平日自己发热时是如何降温处理的,并让护生演示一下平日自己如何测量体温,从而引进新知识的学习。设立问题情境的时机也有多种,如可以在开场时设立、演示时设立、练习时设立、揭题时设立等。[3]

有了问题情境,还需要启发护生的积极思维。通常启发护生的积极思维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言语提问,即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讲护理学基础中的人体力学原理时,首先提出问题:“人体力学原理属于物理学知识,大家高中时都学过,为什么在护理学基础的课程中也要学习呢?在护理工作中应怎样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它对护士有什么帮助和作用呢?”又如,准备讲解六部洗手法前,先询问学生们:“大家从小到大都洗手,是如何洗手的?你们觉得临床护士在工作中的洗手与大家平日的洗手方式相同吗?他们的洗手方式和步骤是怎样的呢?”这种启发式提问,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二是组织护生参加一些活动,例如让护生课后查阅与课程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视频,组织小组讨论发言,进行护理实践技能操作的练习和比赛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这会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使用反馈信息,进行适当评定

护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对护生的学习,教师应给予合理的外部奖励,这是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诱因[4],例如给护生表扬、加分、评优等。但是,教师无论是对本科护生学业成绩的评分,还是对其品德操行表现的评价,都要慎重掌握激励的原则。因为这种评分和评价不仅是对是非的肯定与否定,也是对护生角色定位的一种调整。好的评分与评语有利于提高护生在班级中的地位,维护其自尊心,使其产生愉快的体验;而差的评分与评语往往会使护生沮丧、泄气,甚至失去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因此,要根据护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吸引其注意力,促使护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

四、把握任务难度,控制最佳动机激起水平

由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可知,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任务难度紧密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5]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适当控制护生的动机水平。对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较容易、简单的内容,例如六部洗手法,应提高护生的注意力,可让他们伸出双手一个一个步骤地学做。在学习较困难、较复杂的内容时,例如为患者插鼻胃管进行鼻饲时,应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可设立临床案例和情境,让护生分饰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这既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锻炼了沟通技巧。另外,教师应注意个体差异,使每个护生都体验到成功。任务难度要适当,让护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否则,护生易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任务应由易到难,使护生不断获得成功感,形成一种良性的、争取更大成功的学习动力。

五、引导正确归因,促使不懈努力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正确合理的自我归因是影响护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6]在护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应引导其正确归因。第一,引导护生找出其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第二,根据每个护生以往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采用有利于其今后学习发展的归因方式。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较好的方法是归因于主观努力方面。[7]差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从而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护生将成败归因于自身努力与否,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让其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并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护生努力的结果给予反馈,使其感到努力获得了相应的结果,努力是有效的。这样,护生就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以获得成功。在护理学基础的技能操作课中,护生是否努力练习对其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认真努力练习的护生技能水平较高,而技能水平较低的护生,经过教师的成败归因和鼓励,在加强练习,提高努力程度后,技能水平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总之,在对本科护生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激发与培养护生学习动机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能正确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就能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动机。

[ 参 考 文 献 ]

[1] 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86.

[2] 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6.

[3] 李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3):160-161.

[4] 张国栋,田莉.护理专业专科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6):1807-1808.

[5] 朱文彬,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2.

篇2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已不再是从属于医疗的一个方面,而是有自己独立的专业学科体系,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整体护理将逐步取代以往的功能制及责任制护理,使护理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对护理教育便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着改革的需要。病理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医学课,如何来跟上护理改革的步伐,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这是我们在病理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1 更新观念,确立新的教学思路

病理教学要适应护理教育的改革,必须要更新观念,确立新的教学思路。 随着新医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树立新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充分认识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重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人、环境、健康、疾病之间关系的理解,将新的病因观贯穿于病理教学的始终;其次要从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入手,根据新的护理模式的要求来制订病理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列出教学目标,要在传统的病理教学基础上,使之能更好地满足临床及护理改革的需要;第三,要处理好病理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到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不足,以致能达到整个护理教育的连贯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教学中要做到四个兼顾:(1)要兼顾临床的需要;(2)要兼顾相邻学科的需要;(3)要兼顾本学科达标情况的需要;(4)要兼顾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

2 提高认识,确立病理学新的地位

病理学在护理教育中属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而在新的护理教育改革中,由于增大了人文学科、普通学科的比例,相对来说病理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如内容削减,课时也相应减少,但这并不是说病理学不重要了,而是要求教学内容更精练、更实用、更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因临床工作护理的对象是人,是一个患者,这就离不开病,离不开对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的认识。如果说人文学科、普通学科的增加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那么,学生通过病理学的学习,就是为自己打好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基础,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3 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内容结构

病理学作为临床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基础,由于疾病各自的发生原因、发生机制、 病理变化不同,在临床可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病情,护士要根据这些不同的病情做出护理诊断,制订出护理计划,这就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疾病及其病理过程。因此病理教学必须结合临床学科及临床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内容结构。 我省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病理学总学时数,大纲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做了新的调整,教学中始终要贯穿突出护理、注重整体的特点,从满足临床学科的教学及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在内容结构的安排上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3.1 病解内容要有重点 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病变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减少常见疾病。学生通过学习,重点掌握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基本病理过程,同时使他们能运用机体的整体观及事物运动、发展的观点,来解释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损伤与抗损伤的辨证关系,贯穿以护理为中心、注重整体变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从疾病的表象认识到疾病的本质,为学习临床学科打下基础。

篇3

关键字:临床护理;实践;职业素养;带教管理;法律知识

0引言 护理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关知识和方法,学习基本知识,掌握专业护理理论基本技能的学科,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应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的技术能力成为具有较强能力的核心技术人员是该科目的重点。本院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在顺应要求、遵循原则的情况下,变革求新,建立更加规范、系统、科学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临床护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建立临床教学医院的管理体系,细化到各岗位,包括:护理部主管教学领导、组长、与教学老师。明确总带教人员,由其负责制定教学计划,落实实践方针,征求集体意见及建议,并处理带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教学领导小组由教师组成,由护士长带领,确保工作能顺利实施开展。通过体系的建立,职能的明确使工作中处处有人管,层层有规划。

2改进临床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本院医学护理教育在随着医学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医学护理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规律与解决办法。结合人才培养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思路、新观念及新方法,建立了培训体制,培养了大批人才。采用资格认证与聘用制,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分为入学提高与岗位模拟等方法进行就业培训。培训分为岗前与岗位培训,分别包括:讲座班,讲座科室小课堂、教学查房、课件设计与操作、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技能、课件设计制作、语言规范、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带教老师会定期接受理论与技能的考核,督促和指导带教老师牢固教学理念,不断尝试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思考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构建能力为宗旨综合素质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存的的教学医院临床护理系统为目标,使得护理教学任务更加新颖及高标准的完成。

3 加强学生岗前的管理

学生进院实习时都要有为期一周的岗前实践培训,了解医院整体概况、工作管理制度,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医护常规、职业礼仪、交流沟通技巧,对如何处理医疗纠纷与防止护理工作差错,护理操作技术能有一个全方面的掌握。尽快适应工作角色,明确实习目的,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考核要求。以主人翁的心态全面投入到工作中,同时树立起正确的工作价值观,专业知识意识、优化服务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并运用于医学实践中,争取顺利通过操作技能考核进入临床实习工作中。

4 带教过程中的管理

4.1 专题讲座

由护士长、临床护理专家等担任授课教师,定期安排专题讲座,并根据实习计划及时调整。从护理职业素质与修养、安全防范教育、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程序及应用、法律在护理中的重要性、如何与患者沟通以及护理行业的职业道德等方面作为重点,并采取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护理思想、了解护理行业的发展动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专业素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技巧等各方面水平。

4.2科室小课堂

与专题讲座同样,定期举行一次科室小讲课,但周期较短。一般由护士长制定授课计划,基本包括专业技术的操作、如何将护理应用与专科中、仪器的适用、常见多发病因的研究,健康基本教育等内容,目的使学生能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把控所学知识,将其运用与临床护理中,成为综合性临床护理人才。

4.3护理专家检查教学

由院内安排护理部护理专家,每月两至三次对相应科室进行教学检查,对如何进行教学查房进行检查与指导。通过对其方式方法、知识掌握、流程技巧的检查,发现问题,做出指导与示范。必要时可进行一对一的点评与指导,提高教员教学能力。

4.4注重法律知识教育

按照法律的规定,护士在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水平时,是不能独自进行工作的,必须在执业护士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并且是在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的前提下来为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的,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会被法律认为是侵犯了患者被正常护理的权力。因此,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在相关法律以及规则制度的条件下来进行护理工作。

4.5 生动有趣的多样型教学方法

在定期举行专题讲座的基础上,授课老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寻找多样性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临床护理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力。如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教学片可以演示人体组织的结构图,通过动态生动的诠释检查方法及操作步骤。内科老师也可将心脏的整体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幻灯片演示心脏、心房跳动的频率等,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具体形象的认知。授课教师也可通过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多获取临床护理新的知识以及工作中的技巧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

4.6对教学过程、效果进行总结

教学管理部门要及时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等进行检查,发现不足并改进。接受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采纳意见及建议,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掌握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整体学习情况。在实习期即将结束前,由学生填写调查意见及建议反馈表,对整体的临床实践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价,发现不足并改进,最后评选出优秀带教教师。同时带教教师也要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对整体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学习经验,发现漏洞并共同制定改进措施。这样不仅双方都能完善自我在临床中的角色作用也调动了师生在整体临床实践教育中的积极性,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5结束语:

通过对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规范,健全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及制度,临床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样,调动了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拓宽了业务知识水平及提高了教学能力、素质。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带教老师应保持好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临床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能使临床护理的学生收货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张小磊.护理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客观性[J].中华护理杂志,2013.04

[2]于丽霞,刘建新,李姿.案例讨论在护生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09

篇4

1.心理护理教学的现状

心理护理的教学需要考虑护生的身心特点,从护理职业及具体岗位要求出发,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与其他护理方法、手段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心理护理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偏重于心理学理论和护理技术的

教学

心理护理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了解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这是心理护理教学实施的前提和条件。但是过多、过深地强调心理学理论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术的掌握,容易增加护生学习的难度,脱离护理工作本身以及医学诊疗的要求,甚至超越护士职责和能力要求范围,难以真正培养护生的心理护理能力。

1.2偏重于心理护理技术与护理工作实际的直接对接

心理护理教学必须与护理工作实际相结合。但过于直接的衔接,容易忽视护生必备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目前很多医院心理护理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提高其应用水平和效果,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护士心理学理论和知识较为欠缺,甚至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把其与心理治疗、思想工作混淆起来。护生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就无法立足于必需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没有从易到难、从普遍性到特殊性、针对性的内化过程,甚至显著地忽略了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

1.3 一些心理护理教学的教材内容和观点存在片面性

目前国内护理心理学教材有关心理护理的内容和观点众说纷纭,有的偏于心理疏导,有的偏于心理干预,有的只强调心理支持,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一些教材对心理护理及心理护理工作的定位缺乏统一、规范和科学性。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护生对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学习的充分程度,也制约了心理护理技术结合其他护理方法综合实施的系统有效性。

2.心理护理及心理护理工作的定位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其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这是对心理护理的内涵较为科学的定位。据此心理护理工作应该定位为: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服务对象并准确把握其身心特点和需要;提供针对性、适宜的帮助;创造积极影响患者身心状态的条件和因素;配合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实施主动干预,等等。心理护理教学应以此为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实施。

3.改进心理护理教学的思路

心理护理的教学应从简单实用、易于掌握和操作出发,强调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的“三个结合”。

3.1与护生身心特点相结合

护理专业学生正处于生理机能和人格日趋健全与完善的关键阶段,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显著发展,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参与和体验认识社会和职业,提升并实现自身价值,但缺乏与社会现实尤其是职业要求主动融合的明确态度和成熟心态,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存在一些片面和不足,需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实施。

3.2与护理工作实际相结合

护理工和始终需要围绕着服务对象来展开,服务对象往往可能是健康丧失或心态失衡的人,这要求护士不仅要“有高尚的品格、相当的专业化知识、专门的操作技能”(南丁格尔语),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护理工作是压力性职业,护士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体护理的水平和质量,影响服务对象的治疗和康复,也影响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心理护理教学必须突出护生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培养要求。

3.3与课程教学的实际相结合

一是护理心理学课程本身涉及了非常丰富且专业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客观上提高了护生学习的难度;二是护生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职业经验;三是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一般教学安排周课时仅为两节;四是从事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的老师专业背景不同,会导致教学实施中内容、方式及要求等出现较大的差别。这些实际情况需要在心理护理教学中加以重视和针对性改善。

4.改进心理护理教学的建议

4.1立足于心理护理基本理念和基本技术的教学

护生的心理健康观、医学观、护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护患沟通等,是护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必须强调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突出四项心理护理基本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心理支持;信息提供;健康咨询与教育;心理放松与行为矫正。无论是面对哪一种病人或病人的哪一种状况,护生都可以通过分析从中找到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途径和方法,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显著地锻炼了护生的心理护理

能力。

4.2突出护理工作中普遍性或典型性问题的心理护理技术教学要求

如病人常见的情绪问题、术前术后病人、慢性病人、癌症病人等的心理护理。既能训练护生心理护理技术的针对性应用能力,又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职业结合度。

4.3充分运用灵活、多样且适合护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如讲授法结合案例法、讨论辩论法、职业情景法、角色扮演法、问题解决法等方式,融合电教、网络、心理测验、心理游戏等,能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性和分享性。

4.4始终重视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护理的教学应突出护生的人格塑造、自信心训练、职业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情绪调适和情感品质、职业应对方式等方面要求,并贯穿于教学始终。

篇5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制约因素;解决策略

护理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对不同的患者需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护理效果及质量的提升[1]。为此,做好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便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教育工作。本文探讨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制约因素及解决策略,现报道如下。

1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制约因素分析

1.1对临床护理教学缺乏重视 临床护理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要想使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便需要对这项工作加以重视。一方面,学校需加以重视,加强与医院之间的协作。另一方面,带教老师需加以重视,制动并落实科学有效的护理实践教学方案。但由于各方对临床护理教学缺乏重视,从而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

1.2管理体系的缺失 对于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来说,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各方人员的管控,这样采能够使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得到提升[2]。但现状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系存在缺失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带教老师自身工作压力大,从而难以顾及到学生。另一方面,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部分带教老师将临床带教工作视为一种负担,在对自身角色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使学生难以学习到有效的知识,进而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3师资队伍建设不力 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带教老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就目前而言,临床护理教学存在师资队伍建设不力的情况。部分带教老师缺乏带教经验,难以及时了解带教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在制定带教方案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还有部分带教老师未能实施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墨守陈规地采取传统模式下"一带一"的带教方法显然显得单一化,难以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3]。另外,还存在对教师及学生评价不足的情况,难以通过评价了解教师的带教水平,也难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2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探究

2.1提高各方人员对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视 要想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首要条件是提高各方人员对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视。一方面,需提高带教老师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强自身学习,擅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带教经验,不断提升自我。另一方面,需提高学校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视。积极主动与院方沟通、协作,从而使临床护理教学的实训课程开展更加顺利地进行,进而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机。

2.2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 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需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及带教老师的管理,从而使两大主体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当中,进而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需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对带教老师及学生的评价。通过对带教老师的评价,认清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教学经验上是否丰富,是否具备临床护理教学能力,在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还能够起到监督教师的作用,从而提高带教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可采取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制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护理教学方案,进一步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对带教老师的培训体系加以完善,使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的带教老师具备高水平的带教经验。与此同时,需加强对临床教师的选拔,通过选拔优秀、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带教老师,从而使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带教老师自身也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知识,从而为带教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4引进全新的带教模式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要想得到有效提升,除了需要从以上各大方面加以完善以外,还需要引进全新的带教模式。目前,应用的较多的带教模式包括"以学生为本"带教模式、提出疑问带教模式、双元制带教模式以及双师制带教模式[4]。其中,一学生为本带教模式,即将学生作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在带教过程中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提出疑问带教模式来说,即为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需注重问题的提出,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对于双元制带教模式来说,即学校与医院直接密切协作,学校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医院主要负责实训教学,从而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双师制带教模式来说,即提供专科带教导师和全程导师,双方面的导师都需要具备丰富的带教经验和临床护理经验,这样才能够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本人认为,在临床护理教学实际工作当中,需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合理、科学的带教方式。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发现,认识到现状下临床护理教学尚且存在一系列的原因,需提高各方人员对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视、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全新的带教模式等。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将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月.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交际,2015,06(410):182.

[2]陈雪岩.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15):54.

篇6

关键词:高职护理;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医学护理模式以疾病的治疗为目的,新形势下的医疗护理模式提倡以人为本,护理人员除了护理疾病外,护理内容还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及康复指导。护理模式的转变向护理实训教学提出了挑战[1]。为适应新形势下护理人才的需要,本校依托临床实践,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巩固实践教学效果,改进实训教学方法,让培养出的护理专业学生能真正服务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护理实训教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必经的课程,是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最有效、最基本途径。

1分析存在的问题

1.1实训教学方式呆板 目前实训课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实训课前由专职实训员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用物,上课时首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演练,实训教学方式呆板,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式模仿,强调对操作流程的记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

1.2教学理念陈旧 教师重视课堂上操作要点的讲解,强调操作的程序化和规范性,教学目标以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护理操作为主,忽视了人文关怀,教学理念没有涉及人性化服务和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学生学习犹如纸上谈兵,缺乏仿真环境,无法体会个性化、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教出的学生呆板,缺乏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2]。

1.3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 护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专业护理人才,以服务于患者、服务于临床。护士的工作就是把护理操作技术应用于每一位患者身上,以解决患者的不适。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护理院校接受全部基础课程后,统一安排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实训教学和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实习前实训教学中以模拟人为操作对象,会给学生造成患者都是无生命、无感情的一类群体的错觉,无形中降低学生今后工作中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

1.4实训器材及内容落后 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临床治疗护理中,要求护士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3]。但部分高职院校实训器材落后,教师的护理教学内容老套,跟不上临床技术的发展,使教出来的学生无法掌握新技术,更谈不上使用新材料,降低了护士的护理质量。

1.5考评标准不完善 传统的护理实践考核护士的技术操作能力,注重患者的疾病护理;现代护理操作强调人文关怀,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提倡整体护理,考核标准发生了较大改变。实践技能考核标准使学生片面注重操作技术,忽视了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因此要完善考核标准。

2改进措施

2.1改革实训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落后的、填鸭式的护理实训教学方法,代之以角色互换、分组互动、情景模拟、开展护理技能竞赛等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制作PPS等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指导,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思考分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临床应对能力。

2.2优化实训教学内容 改变护理教学观念,提出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训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把护理实训教学从课堂教学延伸至临床实践。学校实训教学强调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更培养学生新护理服务理念,把人性化服务、人文关怀贯穿于实训教学中。在增强学生护理服务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让学生对患者的痛苦和心理有切身的感受,在护患沟通及处理应对中不自觉地做到了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将护理服务理念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出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3教学结合临床实际 实训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护理观念,掌握医疗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并适时将新护理观念、护理技术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早期参与临床见习,在见习过程中多看、多问、多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护理问题,并组织学生集中讨论,锻炼学生方散思维,以解决护理中的实际问题。

2.4加大投入,改善实训条件 护理实训离不开场地和器械,高职院校应加大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室,完善培养目标,补充教学资源,保证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的质量。同时顺应护理学的发展,顺应护理教育的趋势,增添护理模拟教学新器材,护理教学环境力求真实,缩小学校实训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2.5完善考核标准,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训考核是对学生的检验和评价,是学生学习的风向标。在实训考核中,不仅考核传统的护理操作能力,还综合考核学生护理礼仪、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心理学知识,使护理专业学生成为护理人员后能适应新时期的护理工作需要。

3结论

护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教学,高职院校是培养护理人员的主要场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实训方法直接关系到未来护理人才的质量。因此,应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以适应新时期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桦,优化护理实训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护理研究,2003,17:1226.

[2]朱海利,任小红.实训教学现状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593-594,605.

篇7

【摘要】: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外科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和研究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努力改进并提高外科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是实现高等护理教育目标、培养实践创新型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临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外科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中的重点之重。如何有效结合临床实际,培养护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目前外科护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外科护理实验教学探讨如下。

1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与临床严重脱节

外科护理实验教材内容的编撰普遍落后于临床知识的更新,加上护理教师临床经验不足,因此存在许多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象,比如外科洗手,目前我们的教学大部分还是采用乙醇浸泡法,而这种方法临床基本淘汰了。另外,一些教学用的录像带、光盘上所录制的内容明显落后,有的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方法,这些被临床所淘汰的操作规程仍在讲授。

1.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实验物品,课堂上教师先讲解演示操作,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练习。这种刻板机械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往往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这种刻板的实验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进入临床后,当面临具体复杂的问题时束手无策。

1.3实验设备不足

外科护理实验教学相比临床外科学发展较晚,社会重视不够,外科护理实验室数量较少,相应仪器、设备落后,限制了外科护理学实验的开展。

1.4缺少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

传统实验成绩的评价,完全由任课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来评价,往往只注重动作的规范,而忽视了对学生仪表态度、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要求,忽视了护理的整体性。

2 改进外科护理实验教学

2.1优化师资队伍,更新教育观念

一名优秀的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应定期安排护理教师去临床一线学习最新的护理技术;选派高年资的护理教师对新进入教学的年轻教师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经常聘请临床护理专家来校讲学,介绍一些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护理理念,扩展教师的知识层面、更新观念,保证我们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接轨。

2.2紧密结合临床,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顺应当今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教师应精心研究,经常深入临床实践,了解临床外科护理操作的改进、新方法的运用,不断地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技术,淘汰教科书上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知识结构,使课堂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

2.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主要是教师示范,学生再进行操作练习,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从不考虑为什么这样做,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采用小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的“传授—接受”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角色扮演法,我们在“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自己准备好实验所需物品,分别扮演病人、手术者、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进行试验,然后再交换角色进行练习,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实验操作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4改善实验条件,适当增加实验教学设备

近年来,由于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旺盛,护理院校招生人数普遍有所增加,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设备也要有所增加。同时,医疗设备在不断更新,教学设备理理应紧跟临床实际,根据外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和内容,适当增加实验设备。我院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购置了心肺复苏等标准化模拟人,有效解决了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由于缺乏操作者而无法实施的难题,既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求,又可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进行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

2.5适应临床要求,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传统的考核标准主要针对学生操作动作的评定,而忽视了人文关怀、树立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新的考核标准由仪表态度、实验技术操作、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四个部分组成,分别占10%、70%、10%和10%,这种考核标准引导学生在完成操作步骤的同时考虑病人的身心舒适,重视人文关怀,树立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

2.6 强化操作能力

我院每年在学生实习前都会安排一周时间进行强化操作训练,让学生对自己所学操作进行专项训练,并且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并进行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不仅是书本理论知识的再现,关键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素质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有效的专业教育。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完善,博采众长,加大与临床护理的联系,加强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的水平,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高级护理实践和高级实践护士的现状和展望[J].护理杂志,2002,19(4):13

[2]宋静.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案例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3):214215

[3]杨艺,丛小玲,许苏飞,等.《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223

篇8

金一

(杭州市余杭区妇统幼保健院 浙江杭州 311100)

摘 要:目的:分析凸显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的学生120例进行研究。将120名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60名,对照组60名。对照组的学生采取常规传统的方式进行授课,实验组的学生采取以凸显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护理学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向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且进行理论考试检验学习成果。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对新型的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高,理论课程成绩为(87.2±12.4)分。对照组患者理论课程成绩为(71.5±11.6)分。实验组患者理论课程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掌握好健康教育的技巧,培养基本的沟通交流的能力,也是临床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职业能力和技能。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凸显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外科护理;护理教学

掌握好健康教育的技巧,培养基本的沟通交流的能力,也是临床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职业能力和技能。随着我国临床护理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护理人员成为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人员,但是,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对健康教育的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教学现状并不乐观[1],大多数的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还是以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作为唯一的重点,对健康教育的教学大多都是一带而过,从而导致护理专业的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非常弱,护理人员如果意识不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医患关系[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的学生120例进行研究。将120名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60名,对照组60名。实验组学生有女生54名,男生6名,年龄在17~19岁之间,对照组学生有女性55名,男生5名,年龄在17~20岁之间。两组学生日常考试成绩和年龄等方面均无较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120名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60名,对照组60名。对照组的学生采取常规传统的方式进行授课,实验组的学生采取以凸显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护理学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向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且进行理论考试检验学习成果。

1.2.1对照组教学 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把教学重点放在护理的操作能力培养中,将健康教育的教学排在学习的最后,并且简单讲解。

1.2.2实验组教学 实验组学生采取凸显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主要内容就是健康教育,在重点讲解护理操作技术的同时,也要详细讲解健康教育内容,理论教学结束后,可以引用一些比较经典的病例,培养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可以将实验组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10名学生。老师在上课前一周将病例发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先通过查询资料进行小组讨论,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后,然后每个小组模拟进行健康教育练习,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纠正,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 向两组学生发放我校自制的调查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20份。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4-5]。见表1。

3讨论

掌握好健康教育的技巧,培养基本的沟通交流的能力,也是临床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职业能力和技能。随着我国临床护理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7-8],o理人员成为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人员,但是,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对健康教育的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大多数的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还是以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作为唯一的重点,对健康教育的教学大多都是一带而过。

研究发现,实验组的学生理论课程成绩为(87.2±12.4)分。对照组患者理论课程成绩为(71.5±11.6)分。实验组患者理论课程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并且,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的学生,在学习兴趣,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较高[9]。

因此,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凸显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10],帮助学生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洋.健康教育路径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7):89-90,91.

[2]丛小玲,杨艺,许苏飞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8):69-72.

[3]付晓丽,项安华,刘艳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施[J].医学信息,2014,(14):19-19.

[4]丛小玲,杨艺,许苏飞等.基于工作过程的成人外科护理学教学情境设计与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50-52.

[5]丛小玲,杨艺,李璐寰等.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外科护理学情境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护理研究,2016,30(16):1977-1979.

[6]顾莉莉.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0):276.

[7]陆梅,巫慧敏,邓秋平等.健康教育路径在骨科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3):1810-1811.

[8]陈志英.社区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4,(19):114-115.

篇9

临床实习阶段是将理论与联系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因此,建设“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队伍、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从“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现状,结合本院临床实习带教的实践经验,探讨提升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教学能力的新思路。

关键词:

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0引言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环节,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技能和形成护理专业态度的重要阶段;培养护生职业道德,确立人生信念,强化职业道德,适应护士角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是培养护生掌握基础医学和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能力和对危、急、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医护人文素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更是护生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阶段。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质量,进而影响护理教育的整体质量。因此,如何提高作为临床教学活动主体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直是临床护理教育探讨的问题。为满足时代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基础和前提。

1概念

1.1“双师型”教师概述

“双师型”护理教师是在2004年5月卫生部和教育部颁布的《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之后即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到高等护理教育改革中。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是目前我国国内医学院校临床医院教师队伍的主要形式。“双师型”护理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是指: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队伍;或者指既具有从事高职学院专业教学素质和水平,又有在企业、工厂相关专业岗位工作经验、能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1]。教学医院担任着培养未来护理人才实践能力的重任,面对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教学医院如何构建一支具有良好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从而完成教学医院的伟大使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是时代的选择。

1.2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教学能力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护理教学的具体体现,不但具有普通教学能力的共性,更有着自身学科教学能力的特殊性,是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

2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不足

在我国现代教育领域,对临床教学能力的认识包括:技能指导能力、调动学生主体性能力、护理查房(示教)及临床小讲座能力、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个人素质和教学前准备能力[3];也包括专业理论授课能力、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和开展临床护理教学研究的能力[4]等,总结概括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执行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把握信息技术能力、更新知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在临床带教中,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任教师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

2.1教育学相关专业知识不足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一般来自医学院校毕业生,缺乏教学能力[5]。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卫生保健人力资源,因此大部分临床带教老师接受的仅仅是医学相关知识的学校教育以及岗位相关的继续教育,而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无或少有教师资格证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经历[6]。也有资料显示,43.5%护理带教教师未进行过正规的教学查房培训,75%尚无专业理论授课经历,仅16.1%能熟练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2]。因此,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缺乏教学设计、授课技巧及教学评价等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知识。

2.2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护理科研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并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培养护理人才的必要措施。护理科研的发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医院护理质量及学术水平。而作为一个教学医院,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培养出一批刻苦钻研、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护理人才,作为学生的榜样形象,帮助学生形成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以教促学,以学促教,达到教学活动的双赢。现阶段护理科研的质量和水平相对薄弱,临床护士超负荷工作成为常态,在日常护理工作、职称、晋升等一系列的压力之下,在科研与创新上的付出相对较少。

3以创建“双师型”教师为目标,创新提升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

3.1制定临床带教教师准入标准

作为一所教学医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必须筛选具有“双能力”的教师作为临床带教教师,通过制定一系列量化的标准(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教学信念及态度)、考评办法,公开选拔总带教、带教教师,组建一支优秀的护理带教队伍。实行教学总带教负责制。科室教学总带教根据学生学历层次的不同,分类安排带教教师进行带教。

3.2带教教师上岗前培训

有研究应用现象学的方法对护理教师的真实教学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护理专业护生和护理教师,结果显示护理教师的不文明行为对护理专业护生的职业态度有一定的影响[7]。因此,有必要组织带教教师进行上岗前的系统的培训,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师德、多媒体相关内容。掌握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案书写、授课技巧、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课件制作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带教教师考取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此外,护理部不定期对教学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了解教学效果,鼓励带教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并定期组织带教老师参加临床带教有关培训,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创新教学方式等,将所拓展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强化知识培训,不断充实带教老师知识储备,继续深化学习和教育,使临床护理老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升,使教师队伍不断优化。

3.3结合教育学相关理论,探讨适合临床教学的教法

临床护理工作注重的护理实践,临床护理带教教师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积累的典型案例、常见病的典型与非典型症状、特殊的病情观察)、娴熟的技能操作,以及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护理差错、不良事件的教训及防范措施以及在经验中形成的评判性思维、综合分析能力等等,这些显性及隐性知识是丰富、生动、宝贵的教学资料,如何能把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成功地展现给学生,是临床护理带教者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不少的教学医院也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引用并探索适合本单位本科室学生的临床带教教法。邓庆萍[8]探讨的“系统教案法”在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满意度;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的微格教学法[9]、微信公众平台[10]、情景教学法、PBL等,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都具有一定的贡献。因此,各科室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专科特点,引用或者创新教学方法。护理专业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护理学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际中加以具体化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本院多年临床带教的经验中,案例结合情景教学法深受学生好评,学生对理论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分析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4结语

院校互助,加强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加强“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教学医院,必须提升教师教学的能力,利用自己的医疗资源优势,紧跟时代步伐,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品正、学优、体健、技强”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科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昕,高学农,刘红菊,等.临床“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建设[J].全科护理,2015,8(5):465-467.

[2]杨婵娟.以教学能力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2015.

[3]张少羽,陈香娟.护理教师临床医疗实践与教学质量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58-59.

[4]黃宝延,沈宁,陈京立.在实践现代教育观的过程中论释临床护理教师的创新[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4(14):1594-1596.

[5]左凤林,刘奉,谭严,等.“院校结合”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38-40.

[6]沈燕,王晓蔚,费峰燕,等.“双师型”临床护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5):74-76.

[7]邓庆萍.系统教案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s1):1197-1198.

[8]李莹爽,张振香,梅永霞,等.微格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7):551-553.

篇10

在护理教学中,学好内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内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好坏来说,将直接关系到护生对内科护理工作的学习和掌握。所以说,内科护理教学对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1]。

2.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教师的自身素质、教育观念、教育质量、教学方法以及教材运用方面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内科护理教学的质量,以下主要针对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对于部份教师来说,存在着自身的素质欠佳、专业水平不高、理论知识浅薄、知识结构不适合等象。其很多原因是因为工作上的调动,如本不是教临床护理方面的因为工作上的安排改行了,甚至部分教师对专业的理论知识还相当薄弱,这必然对于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次是因为教学观念落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最主要体现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比较成旧,跟不上时代的进步[1]。此外,有部份教师认为,护理工作不需要掌握太深奥的理论知识,理论方面也就不用讲那么多,从而使护生对于内科疾病是如何引发的、该怎么预防等都不太了解。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护理工作只要会打针、会输液、会换药、会导尿等懂得一些基础操作就行了,而并没有对护理工作进行更深入地讲解。这种教法会严重影响到护生对护理课程知识的全面了解,有的护生甚至是学的一知半解。久而久之,护生对学习护理知识的思想观念也会随之改变,会认为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重要,只要会基本的操作就行了。其次是护生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只有在教师讲解操作知识时才有兴趣学习,而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甚至不想学。这又导致了教师更不想讲,最终形成了教师与护生之间相互影响。结果一到期终考试时,护生才感觉到护理知识愣是没有学懂,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便出现了紧张、焦躁的心理。这也就是教育观念所造成的最终后果。

3.解决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