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那么,如何辨别养生宣传中的是非问题呢7我主要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对当前养生宣传中的一些糊涂观念、错误导向如何进行辨别;第二个是告诉大家中医的养生理念究竟是什么。
养生热与养生乱
养生热跟生活水平有关,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养生需求的提高是正常现象,人人追求健康长寿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近年来出版物、电视、网络、广播没有不讲养生的,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摆的大体都是养生书,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播的也都是养生节目。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出版健康书籍的超过二分之一,每年我国出版的健康书籍有1000多种。国人买书的投入,每年增加的比例是12%,而购买养生书籍的投入,每年增加25%。有人说养生书是中国家庭的“红宝书”,普及率非常之高。养生热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可以体验到。面对如此汹涌的养生潮,面对众多专家念的养生经,老百姓既感觉兴奋又感到困惑。有人说。菠菜豆腐同食有害,不能同食;有人说,老祖先几千年就是这样吃法,也没见吃出什么毛病来。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许多人都是吃死的;有人说,糖尿病不能过于限食,90%的糖尿病都是被饿死的。有人说,肿瘤患者都是被药物毒死的i有人说,90%肿瘤患者都是被吓死的,如此等等。“健康问题究竟应该相信谁”的问题。终于凸显出来。很多老人说,买了一辈子菜、做了一辈子饭,现在不知道如何买菜、做饭了。如果不能正确解决养生理念的问题,所涉及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且和我们的国计民生要发生直接联系了。
当前养生热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我简要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是偷梁换柱,把各种说法都寒入养生 中医养生是门科学,它既来源于生活,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又不能与生活和文化画等号,因为它是经过中医学研究、改造、升华之后才形成的。我们不能把文人书中记载的个人生活习惯、老百姓自己总结出的个性化生活经验都冠以“中医”养生的帽子,更不能把伪科学的东西强加给中医。我举几个例子,有人宣传喝生蛇血、吃生蛇胆、吃活泥鳅,其说辞是以类相求,同类相生。中医理论确实是有这样的说法,但中医是发展的,茹毛饮血的落后早已被祖先认识。当没有条件吃熟食的时候,人不得不吃生食。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的饮食带来了质的变化,人们早就不再以吃生食为基本生存条件了。生食带来的卫生问题,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其带来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触目惊心。有报道说,生活在南方,有吃生海鲜习惯的地区,寄生虫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调查发现,有一个村庄56%的男性青年都感染了寄生虫病,与他们生食或半生食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非典”的教训记忆犹新,也与生食某些小动物肉不无关系。还有一种说法,吃生鸡蛋能润喉清热,有人吃了之后喉咙疼痛的症状确实好转了,因为鸡蛋是凉性的,鸡蛋有清热解毒之效,这个说法与中医理论相关,中医确实讲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但古人处方中早已不用生食鸡蛋了,说明人类对生食问题已有了成熟的认识。如今,生食鸡蛋造成的感染问题屡有报道。细菌感染之外,如果不做熟,鸡蛋中一些物质对消化和吸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古代一些生活习惯确实被中医引了进来,但是经过中医选择、提炼并提升到科学水平。还有一种说法,借酒消愁,因为魏武帝曾经讲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话。中医对饮酒问题,是从两方面认识的:一是无损害饮酒,有益于人。无损害,就是适量,健康的人可以稍微多喝一点;二是肝脏有问题的人,喝一滴都是有害的。中医也同时强调:“过饮不节,杀人顷刻。”这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喝得迷迷糊糊,就是醉酒,醉酒就是乙醇(酒精)中毒,借酒浇愁愁更愁,心病未去新病来。更有甚者,有人把一些不健康的民俗也拿来当养生知识讲,其结果肯定是既背离医学也危害人民健康的。
二是以偏概全,抽调中医的个性化理念中医学有三大特点:一是天人相应观,二是整体认知观,三是辨证论治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不是“斗”;提倡从整体看事物(人体),不能机械分割;提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广东人和黑龙江人、老人和孩子、男性和女性、健康人和不健康的人,绝不能用一个公式去要求,提倡全民去吃某一种食物,这不符合科学。中西医有不同的理念,各有所长。有人用打比方的方法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说中医的法宝是望远镜,西医的法宝是显微镜:中医从整体上对人进行认识,西医把人体进行分解,细了再细,直至细胞,基因;中医治的是生病的人,西医治的是人生的病。中医看病,男性、女性、老人、孩子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体质,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中国有中西医两种力量,这是人民的福气。中西医的结合,扬长避短,中国的养生、中国老百姓的健康一定会得到更大的益处。一些养生介绍忽略了中医的这些基本思想,不管自然的客观规律和个体的差异,用固定的模式和的方法,片面强调事物的某一个侧面或层面,很难达到中医学要求的养生或防病、治病的效果,给民众正确认知中医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三是圆囵吞枣,混淆食养与食疗的概念
民以食为天,中医学非常重视食物的保健问题,这也是当今健康养生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今讲饮食养生的书居多,讲饮食养生的讲座也最多。如何体现出中医学的特点问题,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也是民众首先需要弄清楚的。中医在饮食养生上有两个概念是不能混淆的:一是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既是人们的食物,又是治病的药物;二是食补(食养)与食疗(药攻)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譬如绿豆,人们使用它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关键是如何给它派用场:如果作为食养(食物),利用的是它的食性(性味、口感、营养成分等),只要体质、喜好和节气符合就可以选用,用量以食论;如果作为食疗(治病)时,它就成了药物,必须有严格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混淆了二者的概念,误导了民众的正常生活。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四是瞒天过海,夸大某些药物或食物的作用任
何药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有局限的,在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任何食物和药物都不能包治百病,没有唯一性和“最好”、“最坏”之分,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选择、多项选择的。不分青红皂白让全民都去吃某种食物、让所有的病人都去用某种药物是不科学的,是脱离中国国情、民族习惯和中医基本思想的。不少养生宣传中都刻意要求大家去吃某一种食物,把它说成“唯一的”、“最好的”,这显然不是科学态度,起码不符合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全国人都去吃某一种食物,这行得通吗?事实上,人对于食物有很大的选择性,并不是人人都要吃某一种食物的。错误的导向,加上一些人的见利忘义,养生问题的路非走偏不可。
五是混淆是非,迎合以补为尚的世俗偏见很多人把养生与进补画等号,以为补比泄好,补出问题了,还不以为然;泄不出问题,也不乐意接受。女人都要补血,男人都要壮阳,六味地黄丸成了万能保健药。过分养生既不是中医的理念,也不是西医的理念,不符合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也不符合国情。不要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很富裕的国家,养生理念也不能是这样糊涂的。养生与进补是不能画等号的:首先是要弄清需不需要补,二是要解决怎样补、补什么。中医把补法分为平补、温补和峻补三类,要根据人体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不同类型辨证选用。如果运用得当,对体质虚弱、久病体虚的人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运用不当,会出现各种毒副作用。千万不要盲目进补,也不要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中医从来没有说过,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毒药疗疾”的问题。只不过天然植物药的毒副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化学合成类药品小一些,这也是事实。中医的进补原则是无病不用补,无虚不可补、火大不能补、阴虚不受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补法,盲目进补贻害无穷。
如何擦亮眼睛,正确选择养生专家和书籍问题?
第一,是作者(讲座者)必须得是有学术职称的正牌专家。第二,编写、讲座的背景应该是他本人所从事的领域,那些从事文化研究来讲治病,从事骨科工作来讲内科,肯定讲不好。我认为,专家的价值就在于专。如果写养生书、讲养生知识的人是万事通,什么都会,我建议大家打个问号。第三,是看策划者和组织者的背景,他们的目的必须是公益的,如果养生讲座讲的就是某种产品如何好,还硬性动员你去买,肯定有问题。另外,对出版社也要有选择,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医疗出版物的出版单位要有医学资质,必须拥有5位以上医学经验丰厚的专业编辑人员,其中两位是必须具备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
中医的养生理念是什么
篇2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16-02
瑜伽运动在保健和疾病辅助治疗方面的作用非常显著,国外有很多针对瑜伽运动对于心血管系统、脊椎的保健和相应疾病的辅助治疗方面积极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对舒缓压力、缓解抑郁情绪、放松心灵具有显著的功效。目前,我国瑜伽运动在健身方面普及程度较广,但在理疗方面的研究和利用较少。瑜伽运动对于经常从事高强度体育训练以及竞争激烈赛事的运动员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运动前的准备,结束后的放松和恢复,运动损伤的理疗和康复等都可以在其中结合瑜伽运动。
一、瑜伽运动与中医养生在文化理念以及科学内涵方面的一致性
中医理念的重要内容是顺应自然,遵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需要随时随地与其保持和谐一致。形体和情志、意识相互作用与影响,协调、统一整体的生命活动,心理疾病可以通过脏腑活动来调整。
因此养生特别提倡贯穿在生活中的饮食、起居、运动、娱乐等方方面面,进行顺应自然的保健方法,其中体育锻炼有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祛除疾病,益寿延年的功效。
中国传统运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要点,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的协调统一。意守指意念专注,调息指呼吸调节,动形指形体活动。三者之间要协调配合,要达到形、神一致,意、气相随,使形体内外和谐,方能起到养生的作用。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都是流传较广的中国传统养生运动。
瑜伽起源于印度,意为自我和原始动因的“和谐”、“一致”,狭义的瑜伽是一种肉体和精神相结合的运动,追求身体、心灵和精神的和谐统一。瑜伽运动主要由法、调息、冥想等部分组成,配合健康的饮食,提倡多吃悦性食物。通过练习者长期观察大自然和经验的总结,发展出许多用大自然的动植物和物体命名的肢体姿势,强调意识力的集中,呼吸的调节,呼吸可以称之为瑜伽的“灵魂”。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呼吸的调节,可以内心平静,精神舒畅,调节情绪,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瑜伽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在中国也已经成为一项热门的健身活动。中国古典的养生体育活动与瑜伽运动从理念、运动要点、运动形式、饮食等方面都有许多契合之处。瑜伽运动追求生理、心理、精神和谐统一的理念与中医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的协调统一的养生观念是一致的,瑜伽贴近自然的属性和中医顺应自然的基本特征是相符的,两者均提倡健康的饮食。
二、瑜伽理疗作用的生理学分析
瑜伽的法练习通过俯仰、拉伸、扭转等动作可以使得练习者的柔韧性得到明显改善,冥想法可以使全身得到彻底的放松,尤其可以使意识集中于不舒服、受到损伤和感觉疼痛的部位进行重点的深层放松,整体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缓解疼痛,彻底放松的效果,尤其是针对频发伤病的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和高强度比赛后的放松效果明显。
(一) 促进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物质的吸收和消散。
练习通过伸拉、扭、转、屈等各种姿势,使得相应的骨骼、肌肉、关节得到锻炼和活化,相应部位以及全身的营养供给和代谢能力得到增强,肌肉力量和弹性得到改善,关节变得更加坚固,软组织得到滋养,因受损伤出现的炎症物质逐步被代谢和吸收。配合呼吸和冥想等综合作用,使得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个系统更健康的运转起来,使得局部肌肉、关节的损伤更加容易恢复。
(二) 可强壮骨骼、肌肉,增强软组织对损伤的耐受性。
长期的瑜伽练习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增强力量,平衡感,韧带拉长,关节更灵活,肌肉更富力量,延展性。因此,在运动过程中降低了受伤的频率和程度,受伤后也比较容易恢复。
(三) 冥想促使人身心放松。
研究显示冥想时脑电波平静,交感神经系统启动,释放压力、紧张、焦躁等负面情绪,内心平和、宁静,心率变缓,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变缓,吸氧量增强,肌肉中不必要的张力得到释放。
三、结束语
中医养生和源于印度的瑜伽同属于东方文化,两者在根源上有很多契合之处,在运动保健与康复过程中可以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运用运动疗法对人体不存在损伤以及副作用等问题,专业的瑜伽指导作为运动疗法的手段之一,其作用更显著,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常存库等.中医学的文化哲学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3]姜玉洪.印度文化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杨成寅.太极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5]许绍廷等编著.中华养生精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6]苏华仁.实用道家养生与现代生命科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崔乐泉主编.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8]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篇3
1.《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阐明自然宇宙之理,人生之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被列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称为中华第一经。
《汉书・艺文志》中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这一观点在二千年来基本未变。三圣是指上古伏曦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系以经文,近古的孔子传十翼。显然,《周易》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从西周至战国由“卜筮”或哲人共同完成的一部经典著作。
2.《周易》对养生学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医易相同”和“医易同源”之说,中国唐代大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充分说明了《周易》对中医学的重要影响。在养生学方面,《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周易》养生思想的核心―――人生知变、应变、适变三大生存法则。
l.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易・系辞》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素问》指出:“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这就是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整体模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更能体现中医养生学的整体调节优势。
2.居安思危的预防观。《易・系辞下》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卦辞中指出:“君子思患而预防之。”《周易》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居安思危的预防为先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后世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强调预防为主的防病健身原则。
3.奠定了中医养生原则的理论基础。《易经》的哲学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学理论,使中医养生的理论更完整。除上面所提到的,还有很多理论原则亦源于易经。如,万物本原的天道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阴阳和调的平衡观,顺应天时的达生观,柔静顺缓的静养观,抑阳益阴的调养观等。
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养生理念: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和重人贵生。
1.道法自然
宇宙自然。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依照某种规律旋转着、运行着,片刻不息?这,便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道”的内涵。“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运动变化的法则。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周易》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命。” 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的。无论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状态。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2.清静无为
老子倡导的静神养生观,其精髓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少私寡欲”和“无为处世”。“少私寡欲”是养生的内涵,“无为处世”是养生的方法。
虚静。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故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无求”、“无知”、“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朴归真,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无为。《道德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转变化,都是源于“道”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道”的运动。这句格言告诉了“有道无”又从“又到无”的深刻哲理。指导人们共同实现“无中生有”、“有生万物”的目的。
《道德经》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直至没有杂念,就能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要领悟它的精神境界。
“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没有杂欲是一种美德,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把“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无为中生存,在有为中发展”。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的生活。
3.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老子对“道”的解释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讲的“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弱而无用的东西之大用。例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强”,“洼则盈”,“曲则全”,“后其身而身先”,“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守柔曰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原理
老子的“相生”思想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相互为好,相互共存,相互共赢的含义,有包含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则,即“有无相生”之义。
“弱”和“强”是相反相成的。正如《老子》第二章指出的“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现实世界中所有价值和存在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弱者变强”的原则
对于“弱者变强”老子不是主张用人间的斗争和竞争。因为老子认为“弱者”本身,就是为了打破人类社会竞争和斗争所带来的反作用。老子虽讲“柔弱胜刚强”,但这里所指的“强”,并不是指人类社会中的强者所胜。这里的胜,包含着相生,即排除斗争和分歧的,结束斗争的“相生”的胜利。不是战胜“强”的“弱”,并成为强的东西,而是追随“反者道之动”的道走向“相反相成”。实际生活中以柔克刚的例子很多,如,“滴水石穿”,“以弱胜强”,“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等。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如果经常处于柔的状态,则可避免过早衰老。这种贵柔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守柔曰强”健身的方法
中国传统的健身术也是以柔见长,如导引、气功、太极拳、导引保健功等。
4.重人贵生
“重人贵生”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家提倡乐生、重生,鼓励人们去争取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在养生手段和原则方面,形成了修炼观点。
性命双修的思路
“性功”,即指精神意识和思想道德的修炼;“命功”即指对身体保健的修炼。全真派的开创者王重阳在《五篇灵文》中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将形体的修炼和精神意识合而为一。
形神兼养的思路
庄子养生主张养形和养神并重,倡导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 《庄子・达生》曰:“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刻意》曰:“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其作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对防病健身很有价值。1975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上有男女锻炼的不同姿势44式,为研究先秦导引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众术合修的思路
道家在理论上强调“生道合一”,在实践上重视众术合修,这是对后世道教养生学的一大贡献,并对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子练玄玄功,称为玄玄上帝。后世道家功法很多,如炼丹、服气、导引、房中、服饵、画符咒语、环境等等。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养生理念:修身养性:仁德、孝道;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饮食养生:美食、卫生和兴趣广泛:“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修身养性
倡仁德――施“仁”于人。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讲孝道――敬老爱幼。《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寿”。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仁”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仁德之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孔子明确告诉后人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勤奋好学的品德是孔子所提倡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精神。“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德之君子,心胸开朗,积极向上,精神乐观豁达,使自己处于平衡状态。社会调查证明,与人为善有利于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显降低。
2.中庸平和
“和为贵”的人生理念。孔子在《论语》中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强调“天人调谐”,其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生健身之道,也是经商发财之道,社会发展之道。
“欲而不贪”,知足常乐。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勤俭节用,克己复礼。孔子曰:“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常以“修己”、“克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知足常乐的作用。《孟子・尽天下》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论语》中指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赞扬其弟子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艰苦作风,抨击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的丑恶行为。
因人而宜,养生“三戒”。孔子根据人的年龄不同,总结出著名的养生“三戒”:“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确为经验之谈。
顺应天道,养气中和。西汉前期儒家大师董仲舒将中庸思想和养生相结合,强调养气中和。他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种以“天人感应”为中心,以中和之道养身健体的思想是颇有道理的。
3.饮食养生
孔子是美食家,他很提倡饮食卫生,并提出饮食原则和宜忌,这是我国养生文献中有关饮食卫生的最早记载。
饮美
《论语・乡党》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礼记・内则》中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这种顺应四时的饮食烹调,可使饮美,烹调味美,可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有利健康。
饮食卫生
孔子在饮食卫生方面提出“八不食”的膳食禁忌:“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酱,不食。”进食卫生提出:“食不言,寝不语。”这些饮食卫生要求对健康是有益的。
4.兴趣广泛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能享73岁的高寿,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奇迹。除了他科学地遵循养生原则和方法外,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也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孔子自言他的一生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的确是对他一生的生活概括与总结。孔子知识渊博,爱好广泛,他不仅精通诗、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对“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活动都非常有兴趣。他十分欣赏“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乐曲。正是这种广泛的爱好,陶冶的性情,促进了健康长寿。
《皇帝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1.对生命起源及本质的认识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时认为阴阳乃生命之源,“生于本,本于阴阳”。
《灵枢》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黄帝内经》对生命起源本质的认识是唯物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2.对生命规律的认识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人生历程中年龄阶段的差异,而且充分注意到了性别上生理区别。如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以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女子以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特点,又详细论述了衰老变化的过程及其衰老的各种表现,为防病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
3.顺应天时的整体保健观
《黄帝内经》把人体和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强调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提出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四时而适寒暑”,“法于阴阳,和于数术”等顺应天时的预防保健的观点。
4.提出了养生原则和方法
篇4
[关键词]探讨;理学的特点;整体护理;护理体会
1中、西医护理学的特点
1.1西医护理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三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护理操作技术更为科学、规范、实用,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科学。系统化整体护理成为现代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把服务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去考虑人类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通过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直接服务于整体的人。但西医护理,大多采用对症护理,即见效快,疗程短,但难免有副作用或不可避免的损伤;西医护理在康复、强身、健体等方面也应充实和发展。
1.2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理论和方法。
1.2.1中医护理的原则护理的目标是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去除致病因素。标本缓急:急则护标,缓则护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视临症表现施护症候相同,护理方法一样,症候不同,护理方法不同。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防为主,强调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这些理论与方法正是整体护理要纳入的重要内容。
1.2.2中医护理的特点整体观中医理论以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对待人体和疾病。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经络将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体现脏腑之间,脏腑与各组织之间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反应。尤其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论,表明人与所处的外部环境,又是一个整体。外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生理与病理反应。因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情绪变化都与健康有关。所以,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总之,中医护理在饮食、运动、睡眠、心理护理等健康养生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1.3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护理学,其特点是:它从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观、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医学模式相结合,开展以人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护理理论上,中西医汇通,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护理理论,丰富中国护理学的内涵;在护理实践上,西医的先进护理技术与中医的辨证施护相结合,实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服务对象解决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的实际需要。
2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的可行性
2.1中医护理观符合现代护理模式,奠定了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结合的基础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生理-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护理观念,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相吻合。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是将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进行辨证施护及护理效果评价。
2.2疾病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提高,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在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疾病谱也相应地改变,癌症、艾滋病以及免疫遗传和代谢疾病,尽管西医诊断明确但防治无力,另一面由于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而带来的现代医学灾难等因素,使得人们对中医、中药、气功、针灸等中医养生学更为关注,对人的起居、饮食、服药、精神活动、康复锻炼等诸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如饮食调护。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无论在理论和技术手段上尽管都有其优势,但护理对象是人,单纯中医护理和单纯西医护理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将中医护理的内涵和西医护理的理念、方法相融会贯通,以助于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
2.3培养新型、实用型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是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发展的动力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更为广泛,而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尤为重要。中西结合护理教育以研究中西结合点为主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篇5
(一)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中医专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研究总结“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医师的知识结构、技能要求,积极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在县中医院成立中医基层指导科,培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干人员。探索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帮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的机制。
(二)明确服务方法。坚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核心,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探索传统、现代、药物、非药物、生理养生、心理养生等各种“治未病”服务方法的合理应用。在实践中,要建立效果评价机制,推进“治未病”服务方法的总结与创新。
1.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县中医院设置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分层分类推广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队与健康宣传志愿者团队、慢性病健康管理沙龙等形式,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提高社会对“治未病”理念的认知与认可程度,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3.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各医疗机构利用冬病夏治、膏方、中医适宜技术等“治未病”技术,开展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与检测;运用中医体质辩识、健康评估等为“治未病”提供技术支持;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在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预防、老年人、妇女、儿童保健中,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进行干预,积极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宣教,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成立中医协会。以县中医院为依托,成立县中医协会,以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水平持续提高为宗旨,全面挖掘收集整理真实有效的验方和名老中医经验、方集,全面提升中医理论水平、临床水平,并向广大城乡居民进行中医知识宣传,引导群众使用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使中医药服务惠及全县城乡居民。
(四)完善配套政策。将中医药治疗费用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中成药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鼓励和引导群众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治未病”工作开展的服务收费项目设立及收费标准、“治未病”预防保健机构定性及社会机构的监管准入等问题,加强政策支持。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2月)。
县政府成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县内各医疗机构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研究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0月)。
1.各医疗机构设立“治未病”门诊,结合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在县直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诊疗设备配备、标识标牌设置等工作,制定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开展“治未病”服务。
3.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多渠道、多形式挖掘和吸引中医药人才,使中医药人力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4.开展以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5.举办“治未病”宣传讲座,印制和发放“治未病”宣传资料,积极开展门诊个性化指导工作。
6.做好试点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3年11月)。
完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总结,将相关资料归档,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范、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成立县“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县卫生局将试点工作纳入对各医疗机构的目标责任考核,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县财政、物价、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落实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各医疗机构要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地开展试点工作。
篇6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运动养生;现状;发展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概念应为“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生殖”五大方面都健康的状态[1]。可以看出,健康并不单纯指的是一个人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完好。人们要达到健康并维持这一状态,就离不开科学的健康管理。
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
1.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概念
健康管理是一种以现代健康观念为核心,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对需求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检测、评估、干预的管理服务[2]。中医健康管理是将中医“治未病”传统思想与新的医学模式相结合,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结合管理理论体系,实现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面的医学服务过程。其内容包括了健康咨询、监测、教育、危险因素干预、养生调治、信息管理等[3]。其管理方法体现了中医特色理论和技术,包括中医食疗、运动疗法等。
1.2健康管理的形成
健康管理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4]。而后健康管理概念推广开来,进入国内市场,迅速发展形成“健康管理产业”。2007年中华医学会正式成立了健康管理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创刊,标志着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价值受到政府和社会群众的普遍重视,表明国内的健康管理产业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2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现状
2.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核心思想
与其他健康管理服务相比,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特色就在于中医理论和技术。其基石即中医“治未病”思想。中医“治未病”首次出现于《黄帝内经》[5]。其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雏形,表现出“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学中主张的“防患于未然”异曲同工,二者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的结合典范。将中医“治未病”和“未病先防”理念应用于现代健康管理服务中,建立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从而为人们维护健康、规避健康风险、降低医疗成本提供有效途径。近年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在国内取得较大进展,如“治未病”高峰论坛、“中国健康管理工程”等。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一个全面的、成体系的中医健康管理应当是可以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个人或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分类健康管理。对于健康人群,即“未病”之人。可采用中医的“预防”思想和体质辩证具体情况,为其提供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帮助其自主改善生活方式。帮助健康人群形成健康行为的自觉性,达到固本培元的目的;对于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及高危人群,即“欲病”之人,可采用中医防治、防病的思想,为其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如采用运动养生法,帮助其改善体质,达到“未病先防”,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而对于已经患有某种疾病的个体和人群,即“已病”之人,可对其进行体质判定和健康风险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协助患者就医。如此一来,通过“未病”“欲病”“已病”健康状态的评估,对个体或人群进行合理的中医健康管理,包括干预、长期追踪等措施。中医“治未病”思想为健康管理系统提供了思想支撑,奠定了中医预防和个性化诊疗的健康管理思想基石[6],也为中医学的预防、诊断、管理、养生保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体手段。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健康管理确实能对人类健康发挥独特作用[7]。以“治未病”思想作为核心基石的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动态辩证观相较于西医简单的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估来说,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和描述人体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服务。
2.2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运行模式
2.2.1信息采集与评估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亚健康人群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健康管理的主要对象[8]。中医理论和方法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符合健康管理的要求。有关中医专家提出,可以依据中医体质辨识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如王琦教授提出的“体质九分法”,从“欲病”之人的疾病预防入手实现健康管理[9]。体质辨识采用现场问卷方式,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法、亚健康症候测试量表等量表,丰富了中医对人体健康状态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方法,为系统构建中医健康管理体系创造了条件。2.2.2中医保健特色门诊各种特色门诊是当前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运行的主要模式之一[10],如养生技术治疗门诊、健康调养门诊等,针对不同的体质特性、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体质调养方案,内容包括情志、饮食、运动调养等。同时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帮助“未病”“欲病”“已病”之人尽早、准确地发现病变(倾向),对风险进行预警,为防治方案提供客观指标,并开展中医保健特色疗法,形成具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例如,中医运动疗法在中医保健特色门诊应用十分广泛。其通过利用躯体运动或辅助康复器械的生物力学原理帮助个体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运动。以“五禽戏”为例,这种传统的中国健身方法,由华佗模仿5种动物创编,具有平衡阴阳、滑利关节、推行气血、疏通经络之效用。其中虎戏对应肝,习之可填精益髓,强腰健肾,通督脉,祛风邪;鹿戏对应肾,习之可舒展筋骨,增强体力,益肾固腰;猿戏对应心,习之可愉悦心情,畅心智,灵活头脑,增强记忆力;熊戏对应脾,习之可促进消化、睡眠,强健脾胃;鸟戏对应肺,习之可疏通经络,调运气血,调和呼吸,活动筋骨关节。
3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展望
3.1强化中医理论,融合传统健身运动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应当重视传承和发扬我国深厚的特色中医文化。在现代健康概念和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形成融合导引、气功、武术、医学理论为一体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养生运动方法,从健康筛选、促进、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为社会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促进服务和计划,以期以最低的医疗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
3.2充分运用现代技术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对患者动态的“望闻问切”,还可研制集智能化、系统化、科研化的中医健康管理软件,实现“跨领域”的诊疗服务,从而实现中医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以先进的科学力量提升服务和管理质量。
3.3建立中医健康基础数据库
建立中医健康基础数据库,可以为开展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提供重要基础。如作为健康评估和健康需求的依据来源。为确保依据的科学性,应在不同的人群水平上开展监测。如基本健康水平、疾病危险因素、生活方式、运动方式等,从而提高健康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3.4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石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石,强化社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开展,通过主动走进社区,以多种方式开展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宣教,加大宣传,对个人、家庭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诊疗干预措施,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塑造中医健康管理的“品牌形象”。
3.5规范评估和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的评估方法和疗效评价标准有很多种,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11]。而为了确保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向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对其手段和疗效进行标准定义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养生保健操、理疗、药膳等,并制定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规范标准,以制度化促进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4结语
篇7
【关键词】中医;社区卫生服务;优势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47-02
2006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中界定: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health service,NHS)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服务的目标必须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需要"为导向: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仅仅是疾病的医疗,而应是集防治保康教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服务必须是居民在经济上能够承担且能方便地接受:提供者主要是直接在社区工作的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社区医生【2】。社区卫生服务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具有公共性,在实现卫生服务公平性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目前拥有较充足的卫生人力,但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专业结构需要调整、人力资源配置需要改善,社会力量的引入是改善社区卫生人力的有效措施【3】。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医药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也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笔者所在的岗位是中医院的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我们的具体实践,深有体会:中医药人员的有效参入,中医预防、治疗手段的运用,是十分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中医及传统治疗方法在社区卫生中的重要性及所表现出的巨大优势。
1 中医全科医学在社区诊疗工作中表现出的优势【4】:
1.1 中医全科医学的临床思维是人格化的服务,重视人胜于疾病,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注重人的生活习惯和疾病发生的关系;专科医生采用以疾病为中心的权威型诊疗模式,一见胸背疼痛即首先考虑心血管疾病,中医全科医生除了掌握西医诊疗方法外,还要掌握中医全科诊疗模式,考虑的范围更广,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1.2 中医全科诊疗有其独特的思维和方法。中医以整体辨证论治,人的生命规律与万物的生息规律具有同态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这就是说,气候的突然变化可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生理功能的改变,又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人的健康必须服从于自然界的生态节律,顺应生态节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基本保证。
1.3 通过中医全科治疗,可改善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伤寒论》16条讲:“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全科中医诊疗就是要跟着脉证走,不要跟着指标走。
2 中医“治未病”理念
这一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5】。
“治未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保健的思维模式,是中医的至高境界和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近些年来,社区医疗服务在我国极大推广,它打破了有病去医院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在社区中同样可以保健养生、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理念有共同之处,“治未病”思想逐步渗透到社区医疗服务中来【6-9】。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6 个方面:①道法自然,平衡阴阳。注重自然规律,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②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③饮食调理,以资气血。病从口入,要合理、规律膳食,滋养身体,食补大于药疗。④强身健体,动静相宜。生命在于运动,劳逸结合,利于健康。⑤增强正气,规避邪气。增强自身免疫力,注以内养和外防,预防疾病的发生。⑥早期诊疗,防病传变。早期发现疾病的征兆,判断病邪的蔓延趋势,对症下药,防治疾病的恶化和复发。把握好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在疾病发生之前或者已有疾病恶化之前,做出判断,及时治疗,从而治未病,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可体现如下原则与具体应用:
2.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注意观察疾病发生前的身体变化,根据变化,推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从而在发病前对疾病有效遏制。在社区中,社区医生积极开展多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举办健康卫生讲座、印发预防疾病的健康手册,社区内广播养生秘诀、组织社区居民晨练、晚间运动等,使人们充分重视“治未病”思想观念,自觉地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当身体有不适的时候,就近到社区门诊向医生咨询,及时发现疾病。社区医生也定期在社区内为居民义务做健康检查。通过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治未病”、实践“治未病”,从而推动全民身体预防保健意识的形成。
2.2 既病防变
得知已经患病后,积极进行有效的早期治疗,防治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社区医生叮嘱患者,要重视已经发生的疾病,不要因为没有明显的不适而忽视治疗,延误治疗,加重病情。例如,日常的伤风感冒,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累及其他呼吸器官,导致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部疾病等严重疾病。中医治疗疾病使患者尽量远离抗生素,用中医的中药方剂,刮痧排寒、排毒,针灸疏通经络,拔罐去除邪气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病情初起有效控制疾病,副作用小,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同时价钱合理,不会造成患者额外的经济负担。
2.3 愈后防复
疾病痊愈后,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预防疾病的复发,加快身体的恢复状况。疾病的恢复期,虽然症状已经减轻消失,但是从中医来看,“大病伤元气”, 还要通过一定的治疗保健使身体的元气尽快恢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复发。如老年肺病的患者,痊愈后应该尽量防止伤风感冒的发生,社区医生叮嘱老年人在天气转凉或者外出受凉后,服用中药的麻黄汤可以有效治疗外感风寒感冒;对于患脑卒中愈后康复阶段的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肢体偏瘫、语言不流利等后遗症,去医院接受康复训练,不但给身体行动不便的患者带来困扰而且还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可以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手段同时中药煎服双管齐下,恢复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价钱合理,患者不用出远门在家人的陪伴下就可得到良好的恢复。
这种思维指导下的中医“治未病”模式是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以个体人健康状态为中心,中医药治疗为基础,通过结构化设计、规范化模块的系列服务,全面防范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并在经济上实现廉价优质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以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祛病健人、健康长寿的目的。
通过反复实践,该模式的实施可以制定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针对“未病、欲病、已病”3大类人群,分为9类管理,如此分类便于社区日常工作的开展。
3 中医药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有独特的临床疗效
社区卫生服务处在城市医疗服务工作的最基层,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治疗服务为重点。中医主要运用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和矿物的中药以及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非药物疗法来治疗疾病,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治疗上, 具有治疗方法独特、临床疗效确切的优势。如外感发热、咳嗽、头痛、眩晕、面瘫、肩周炎、痛经、湿疹、带状疱疹等社区常见的病证,疗效好、副作用少、价格低。而且,对一些疑难杂症,中医也有不少独特治疗方法。
4 在社区康复服务中的一些防治手段具有不可替代性【11】。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在疾病治疗的康复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结合应用针灸、推拿、拔罐、熏蒸等特色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伤后功能恢复、腰腿痛等病症,安全、有效、便捷、经济。这些综合的中医药康复防治手段,不仅疗效好,而且服务成本低。有些方法可以就地取材,使用设备和器材简单,不依赖高档仪器设备,不需要豪华场地设施,医药资源丰富,行医方式灵活,操作简单方便,特别适合广大城市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5 “冬病夏治”之特色
每年三伏日给患者实施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及成人哮喘、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冻疮、风湿性关节炎、部分肾脏病等。“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重‘于“治”的思想。
6 中医思维带动社区卫生服务经营理念的创新
将社区卫生的服务对象由以病人为主拓展到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以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服务网络由单一的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为医疗服务和保健服务两大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即“六位一体”之功能: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街道为基本范围,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基本医疗为一体”(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保健服务体系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以中医经络为手段,以无药、无创、安全为康复理念,将调理前方案制、调理中技术规范制、调理后效果反馈制、调理问题技术督导会诊制等现代经营理念植入传统中医经络文化之中。中医经络康复调理方式的应用与普及,使百姓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国家医疗费用得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这些 21 世纪人类健康的顽疾得以控制。
中医经络既然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无副作用、易于复制、绿色无污染,那么中医经络调理的方式非常适合在中国广大缺医少药的农村及医疗设施缺乏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应用和普及,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则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中医文化和实用方法将对全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例如:中医饮食养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作用【12】
中医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原则为:比例平衡、性味辨证、食量有度。所谓比例平衡,即各类食物之间的比例要平衡。而性味辨证,要求寒热温凉以及甘酸苦辛咸平衡。至于食量有度,要求饮食既不“太过”,也不能“不及”,过饱过饥都是饮食所忌。提倡少食多餐,切忌贪食;忌食肥甘、油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热;忌食辛辣、煎炸、烤炙的菜肴,防止助热伤阴,加重病情;慎饮酒。中医膳食观不仅包含了对食物种类搭配、食量的认识,同时也包含了食物的性味,即对人体阴阳寒热、五脏功能的纠正作用,这一点在糖尿病饮食治疗领域是独有的。
饮食养生不同于营养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系统、辨证调养过程,不只适宜于糖尿病,各种慢性病都是如此。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中医药学在社区医疗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中西结合的全科医师在社区具有非常明显、独特的优势,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金钥匙;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一条基本路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事业发展的新亮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10年起,启动了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是一项独具匠心的政策引领,深得广大社区工作者拥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Z].2006.
[2] 朱金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9:589―04.
[3] 梁万年,李静,关静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状况及地区间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1038-1041.
[4] 游元鸿. 中医全科医学在社区卫生诊疗工作中的优势[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2):1501-1502
[5] 倪荣,戴国琴,刘新功等. 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3 (28):191-193
[6] 曹惠云.未病的汉方治疗[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26(6):339-340.
[7] 田虎, 王素改. 浅议中医“治未病“思想[ J ]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1):7.
[8] 陆征丽, 魏大鹏. “治未病”对减少医疗费用的意义[ J ] .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3(8):21.
[9] 胡虹,臧雷雷.中医“治未病”体系建设之浅见[J].中医中药,2009,47(16):84.
[10] 黄甫初.《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大运河高级论坛材料汇编》2009年
篇8
养生、保健的功能是经络系统发出指令性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的错码信息及时纠正、校对、沟通、传递,从而使机体因某种原因产生的病变能快速、超正常有序化还原成常态组织。体育运动对肌肉和器官的强健过程是治标的过程,需要以逐渐的、缓慢的方式经络系统才能感知而确认。经络是个指令性的文件设计图(属于中医称的本),实际上是个软件系统,人体似建筑物(属于中医称的标),是硬件系统,它执行着各种指令,软件决定了机体的硬件主要性能和基本功能。经络是神经组织的能量在异地聚集,投射在体内或体表的反映体,是生物场。经络系统内的原始信息、遗传密码是一个标准参照物,神经系统的每一个末梢均与组织和器官接触,感知它们的变化,彼此保持一种沟通状态。
【关键词】 养生 保健 反映体 经络
中国古代养生、保健的核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构成。从古至今,中医有三个任务:第一,养生;第二,保健;第三,才是治病。中医认为,上医是养生的医生,医未病之病;中医以保健为主,医欲病之病;下医才是医已病之病。
体育运动与中医养生、保健两者间在作用机理上不能等同而论。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唯一的基本手段,主张肌肉运动,中医的养生、保健基础是经络学说,只要精神体健康了,肉体就必然健康。
中医养生、保健主要是通过经络系统对机体产生效应,利用意念、导引等方法进行修炼,养生术、保健的实质是神经系统与神经能异地投映体之间的纠错与校对关系。
1 经络是神经系统的能量投射反映体
现代物理学认为任何物质都是由“实物”和“场”两种形态组成,缺一不可,实物和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场物质运动形态是抽象的、非直观的[1]。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理论生物学家认为生物界除遗传程序之外,还有另一个因素在有机体中起作用,他们把这一因素看作是一种形态发生:即产生形态的场。罗伯特·谢尔德雷克认为,生物界有形态场,它由已经存在过的生物体给出。他坚持认为,生物场具有它们自身的实在性,尽管它们并不带有任何形式的能量,但它们存在于受其影响的有机体之外[2]。
对于生物场或形态发生场等假说来讲,最值得借鉴的理论是说明生命的存在除众多的形态和结构之外,还有另一个因素在有机体中起作用。利用上述假说来解释中国古代经络学说中的疑问会提高理解度。
生物体内存有生物场,神经系统可以在神经分布密集的器官以外某些部位影射构建一个生物场——经络。经络是神经系统构成的能量场在异地的投射体,以能量场的形式存在,肉眼无法看到。人体内的神经组织是一特殊群体,它将神经组织的功能能量集聚成功能团,以一种特定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部位聚集成半虚有状态,这样就构成了神经功能能量间接地投射反映在人体的表面附近,是神经异地聚合能的能量场,它是神经组织功能能量场的所在地,也就是中医中所说的经络[3]。
每一实物结构对应着一个场结构,它就是实物和场的双重构造原理[4],经络是以场的形式存在,它的物质基础来源于神经系统,存在于体内的没有解剖结构,却有其生理功能的物质就是经络。以神经组织为物质基础,其自身能量聚集成投影反射团,而构成一种独特的能量场,类似于电影机(神经组织)的胶片(功能)与投影在银幕上的影像(能量场)一样[5]。
人体全身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都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有人观察,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的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脊神经支配的共323穴,经络的循行分布大部分和周围神经分布基本一致,各种器官上的神经集聚的能量投射到身体的体表附近,神经的能量场在其附近投射出经络,构成了经络系统。
最典型的事例是从大脑的解剖形态上看,两侧半球之间有大脑纵裂将其分开,正好将球形体分成左右两半,脑纵裂似太极图阴阳之间的“S”形界线。两半球中间的胼胝体连合纤维能将一侧皮层活动向另一侧转送,使大脑左右半球互相联通[6],连结体处也许反映了阴阳鱼的眼部,阴阳在此处相通、相连。大脑的形态结构与太极图有相似之处,养生术修炼时在腹部丹田处,能看到太极图[7]。束景南先生认真考察中医学和气功学的有关记载,揭示出太极图最早是人体气功功能态下内景感受(或内视)记录的丹象[8]。丹田穴是第二大脑,它全息复制、缩影着彼此的功能。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功能能量场与大脑之间的关系。放大镜是脑,太阳光是脑的功能,纸是机体的组织,光的聚焦点是脑神经能异地聚合场的功能能量场——经络,它具有功能,放大镜和聚焦点之间依据太阳光(气功修炼水平——意念)的强弱而使纸燃烧程度不同[6]。没有阳光,放大镜不会产生功能。
2 反映体的相互关系
反映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与神经系统相互依存一阴一阳的两个对立整体。从阴阳学说的整体关系来看,阴为神经系统,阳为神经能异地聚合场——经络。
经络是神经组织的能量在异地聚集,投射在体内或体表的反映体,是神经能异地聚合的场所,类似飞机的航线,航线就是虚拟的、以生物场方式存在的经络。中国古代养生术修炼时内视所见的景象即是经络,而经络就是神经系统能量场的异地投射反映体,内视最典型的例子是所见到体内下丹田处有一个太极图的景象,它是神经系统中的大脑解剖结构反映体[8]。
任何实物都在跟周围物质交换递传中存在,无机物周围有引力场、电磁场、辐射场等,同样,生命信息仅用化学的结构信息来表达是不够的,有机物、生命体、人体周围也在跟周围空间交换递传中存在着场。植物存在辐射,昆虫的辐射比植物大3~5倍,最强大的是人体的神经细胞辐射,这种情况就可能像放大镜和光的聚焦点一样,形成神经辐射能量场。
神经组织有一个神经异地聚合能的投射场,这个投影团与神经系统相互吸引,彼此通过特殊的信息方式进行沟通,它具有神经系统的功能,在神经组织信息的影响下,承担着一些特殊的作用。经络的功能基础表现于神经系统内,神经组织功能能量的存在是维持聚合能聚散的条件,神经细胞死亡,功能能量停止,神经异地聚合能也必然散离,它存在于活性神经组织存活期间。
3 校对和更正是核心问题
3.1 信息之间纠错和校对经络是个指令性的文件设计图,实际上像(是)个软件系统,人体是实物,属于硬件系统,它执行着各种指令,软件决定了机体的硬件主要性能和基本功能,但又如同一个建筑物一样,设计图和实物还是有区别的。
神经系统的每一个末梢均与组织和器官接触,感知它们的变化,最终反馈给经络系统,彼此保持一种沟通状态,将经络系统内的原始信息、遗传密码作为一个参照物。校对主要是用于经络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对比,需要通过用原始设计图作相应比对,如果感知、发现神经所分布的器官出现错误,就要进行纠错和更正。
神经系统通过对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支配,掌握机体各种情况,如同真实建筑物,它是按照经络内人类遗传密码的设计图描绘和设计出来的一个实体建筑物,两者之间虽然有差异,但实体建筑物是按照设计图的理念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当机体组织病变时,神经系统接受遗传密码反馈指令,发出信息去调节、校对、纠正,参照设计图所对应的组织或器官进行对照修复。
调意(意念)的结果是激活神经能异地聚合场中的遗传密码,作用于神经存在的相应组织,使异常组织有序化。意念是经络与机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直接影响纠错效果,意念具有使机体内与人类遗传密码不吻合的组织还原转变之功能,从而达到异常组织有序化。
3.2 养生、保健促进机体组织有序化神经系统的信息与神经能异地聚合体之间相互覆盖错码信息,及时纠正、校对、沟通、传递控制系统与受控制系统的输出变量,从而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经络系统发挥功能的几个设想条件;①意念(阴阳沟通)。②机体内环境的影响(中药等作用)。③外环境改变(生物场、磁场等诱导)。④外部物理条件的变化(按摩、针灸等)。
中国古代养生、保健针对的是人体的精神领域,讲究修身养性,养生是在意念调节下,使能量场中遗传密码影响机体,按照能量场中的遗传指令不断纠错或覆盖,通过神经系统从而促进有机体组织的有序化,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生物体可以产生电变化,神经异地聚合能同样也可产生电变化,经络发挥功能时即是产生“气”,但经络之功能通过多种途径激活。机体的初始遗传程序、有序化信息存在于经络系统内,意念行走经络之中向机体传递信息,可波及于穴位周围组织或器官,促使病变的部位有复原之功能。经络和神经是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兴奋,另一个方面就要抑制,经络的神经异地聚合能在神经系统意识朦胧和关注(将脑的全面兴奋集中某一点上,实质也是一种抑制)两种状态下发挥自身作用,使经络进行某种特殊的过程来校正机体,从而使机体因某种原因产生病变的组织能快速、超正常有序化还原成常态组织,始终保持机体正常状态,而不出现紊乱现象。机体这个复印件始终通过设计图输入的内容不断强化,维持彼此的一致性,通过意念使神经异地聚合能与神经组织沟通,校正彼此的差异,任何一方都可通过正常的密码信息校对另一方的错误,从而达到健身的作用。
经络内储存有遗传密码,它的功能之一是保持机体组织结构的原始化状态,维持有序化过程,又受组织、器官神经分布的制约,同时神经系统掌握的各种获得性信息也融入经络系统之中,是一个双向选择。经络系统的初始遗传程序、有序化信息可滞留在神经系统内,组织和神经系统的信息可作用于经络,有双向促使病变的组织复原之功能。
体育运动对肌肉和器官的强健过程,针对的是标,经络才是本,治标的过程对经络系统暂时没有改变 ,需要在逐渐的、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对经络系统产生作用,它不具有指令性,而只有建议性,因此,回馈的信息处于被动地位,需要经络长期地感知而确认。
参考文献
[1]李志超,祝总禳.千古之谜·经络物理研究[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112.
[2]赵 泓.生命新科学——形态发生场假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76.
[3]王洪彬,吕强国.脑神经组织是丹田穴物质基础的臆测[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1(1):76.
[4]北京气功研究会.气功新功法功理详解[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267.
[5]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51.
[6]王洪彬.脑的解剖结构与太极图关系之假说[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5):862.
[7]束景南.太易图与太极图[J].东南文化,1994,11(1):78.
篇9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99-02
一切教学任务和目标都要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地选择或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就方法而言,无论是传统方法,抑或现代方法,其本身并无好坏,关键是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领域,选择适合该学科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框架式教学法十分适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能帮助学生高屋建瓴地接受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 关于框架式教学法
框架式教学法,又称支架式教学法。根据欧盟“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定义,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范例教学强调“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其实质就是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把传授知识与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而框架式教学法的提出,就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一方面强调课堂着重分析知识和体系的框架结构,力求整体把握学科各章节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注意各阶段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与师生的双向交流。这既包含了静态的教学知识,又包含了动态性的教学策略,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
框架式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快一点,回头少一点,偶尔漏一点。主张在知识的前进中化解学习负担。教学如盖楼,封顶再装修。主干挺拔而结实,分支再多也不会喧宾夺主。
2 框架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它既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又是国内外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是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及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由于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学主要的理论和大量的概念,各中医院校均设置了大量的学时,学习时间跨度较大,且内容庞杂,知识点有100多个,记
忆负担繁重,专业化倾向强,对大多数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中医基础理论古奥繁杂,学习往往是被动机械的,而记忆的内容又大多是零星和细碎的,所以极易遗忘。部分学生学习方法僵化,只听不记,或死记硬背。因此,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能否取效的关键。
如果把中医基础理论中每个知识点即概念比喻为“一粒粒的珍珠”的话,那么,形成单元系统化的中医知识体系则可以看作是“串珍珠的绳子”。有了绳子,珍珠虽然眼花缭乱,但却秩序井然;没有绳子,珍珠即刻散乱满地,无法收拾。而框架式教学法即能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归纳、整理,把学生先前的“无序”知识“有序”地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学生努力扩大知识信息中的已知部分,不断消除知识信息中的未知部分,科学地解决中医理论的整体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3 框架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实施
具体到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而言,我们将其划分为三级构架,即模块构架、章构架、节构架。
一级构架为四大模块,即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学的养生防治观等。四大模块的划分有助于学生把握整本教材的总体框架,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二级构架为章构架,如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划分为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章,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主要包括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体质四章,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主要包括病因、发病、病机三章,中医学的养生防治观主要包括养生、预防和治则三章。
三级构架为节构架,如“气血津液”章可分解为四节“气”、“血”、“津液”及三者的相互关系。在节框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展开精讲细讲。如“气”一节,主要介绍气的五部分知识,即气的概念、生成、功能、运动和分类。这样可使学生很容易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框架式教学使较为复杂、不易把握的知识程序化、直观化,既有利于对整体教材的把握,使之系统化、明了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清晰可见甚至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4 框架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4.1 引导学生构建框架式思维模式
框架式教学十分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只有把知识结构化,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实践和应用;只有把知识结构化,才能转变为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创造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条理性和框架式。如前所述,我们在导论中就告诉学生主要介绍四大板块的内容。其中在哲学基础部分,可以告诉学生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即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阴阳学说中主要介绍阴阳的起源、阴阳的属性、阴阳的概念、阴阳的五大关系,以及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此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整体框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无论是每一单元的开始抑或结束,甚至是每一次授课,均应强化学生的框架意识、整体意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4.2 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口诀化
框架式教学同样注重对知识进行口诀化。口诀化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化繁为简、化简为趣。如在“经络”一章的教学中,知识点十分庞杂,且容易混淆。如关于十二经脉在肢体的循行分布规律,我们可以给学生编出歌诀:“太阴阳明行在前,厥阴少阳在中间,少阴太阳在后面。”对于循行入耳中的经脉,我们把它概括为一句话――“三个胆小鬼钻入耳朵中”,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入耳中的经脉为三焦经、胆经、小肠经。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把它变为两句歌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这样就使十二经脉的前接、后续共24个知识点,两句话便能了然于胸。
再如,在“气机失调”的讲授中,我们概括为“三大类五小类”。“三大类”为气的运行迟缓、升降的失调、出入的失调;在此基础上衍生为“五小类”,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5 框架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对学生而言,采用框架式方法进行学习或复习,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框架式学习的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骨架学习,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第二阶段为专题学习,深入某一单元,详细到每个知识点;第三阶段为习题学习,温故知新。
在第一阶段的骨架学习中,重在构建框架结构,不必过分追求细节。以骨架为中心,学习中医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理解,把一些细节部分留在课后自己填补,进一步充实丰富框架内所包含的内容。这样可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力。在第二阶段的专题学习中,要注重对各个知识点的把握,尽可能地把握每一个细节,要学会对相关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如阴阳学说,在哲学基础板块会介绍,在基本病机中也会涉及阴阳失调的知识,二者一定要相互结合。再如,气的理论在气血津液中有介绍,病机部分也有气机失调的内容,此外还要与具体的脏腑进行结合。只有这样纵横交错地进行“砌砖”,才能搭建出浑然一体的知识大厦。第三阶段为习题练习。我们推荐《中医基础理论习题与解析》或《中医基础理论常见错误与对策》。通过习题,学生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自查,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6 小结
篇10
关键词:情志养生;行为训练;心理健康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49-02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一门必修公共课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育部办公厅2011.2.23日颁布)及《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苏教学[2011]8号)指出,“各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所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有专门的教学大纲,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校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作为全国建校最早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在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下,我们期望将现代心理学与传统中医文化精髓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情志养生理论指导下的行为训练法就是其中的一个尝试。
一、学情分析
为了解学生的需求,选取入W半年即将开课的新生204人进行课前调查。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周红、沈永健著,《大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9―11页)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八个维度,即“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格完整和谐、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以及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等,向学生讲解后,让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0―10分(10分为满分)的自主评分,并说明扣分的理由。评分结果如下表1。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可知,在八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人格完整和谐”,而得分最低的是“情绪稳定”,次低的是“意志健全”,其他各维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自评上对“情绪稳定”与“意志健全”的需求更大。结合学生书写的理由,进一步发现“情绪”与“意志”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结合现代心理学关于“知、情、意”三个心理过程的关系,我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往往是“认知”上有所领悟,而在“意志行为”上无法达成,既而带来“情绪”的异常,而“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随后的“意志行为”,继而陷入恶性循环。如,“明明知道要认真看书,可一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来。玩得时候很开心,可之后却心情低落,觉得自己不应该,发誓下次一定不这样。可下次又周而得始。”“明明知道自己需要坚持锻炼,可一偷懒就不想去了。经常这样,就觉得自己很差劲。”
在对学生的常见困惑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学生们不仅仅需要学习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学习在情绪与意志行为之间达成新的平衡。因此,具有传统中医文化特色的情志养生理论成为首选。
二、情志养生行为训练的可行性
1.情志养生的内涵。情志养生,在中医文献中,又称“摄神”、“养神”、“调神”,是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等活动,来保持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统一、祛病延年的一种养生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情志养生思想,其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恬愉自得的静养观、高下不慕的处世观、情志活动的中庸观、情志可调的互动观等情志养生观念,一直沿用至今。中医情志养生的内容既包含丰富的中医学理论与临床技术,也蕴含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得到了现代心理学和心身医学的认同,它是“通过自己对外界客观事物反映进行自我调节和转变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情志养生的基本方法中,既有未病先防的精神调摄法,也有既病防变治神养生法,此外,中医学临床中还有对常见疾病的情志疗法。这些特色性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行为训练的理论来源。“情志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核心和关键,以道德品质修养为根本,精神心理调养为主干,情趣爱好培养为枝叶。”情志养生不仅能调节情绪,更能在各种方法中提高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个体的意志力。
2.情志养生行为训练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我们制定了行为训练的三大原则。①“授之以渔”――传授情志养生的道和术。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多寡,选择性地介绍情志养生的内容,其中,“道”(原理理念)是比“术”(具体方法)更为重要的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情志养生的基本原理,以应对在行为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绪困扰。②“三因制宜”――体现情志养生的个体性。虽然“情绪不稳定”、“意志不坚定”是学生们的共同困惑,但涉及个人,却是各有不同。因此,以中医中的“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作为指导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行为训练方案。这种个体性可以保证学生的个人需求得到足够的关注,同时增加学生完成训练任务的信心。③“助人自助”――激发养生主体的自主性。无论是中医的情志养生法,还是现代心理学的情绪管理法,其行为的主体才是行为实施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行为训练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良好的情绪状态为激励因素是我们着重考虑的。
三、情志养生行为训练方案及实施
我们将训练方案命名为“六十天行动计划”。其具体的要求包括:“选择每天坚持做一件事(过去没有做过,可以是兴趣、爱好或习惯等),需要在现有能力之上,要靠意志力克服困难,或是有创新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每天在社交媒体公开记录,坚持60天以上。”学生可以自由申请,并和老师商议后确定正式的行动计划,提交书面申请,并在申请书中手写“我承诺: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对自己严格要求、热情鼓励、完全信任,竭尽所能完成项目。并于课程结束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记录)申请课程成绩。”作为回报,完成的同学可以直接获得课程的“优秀”等级。
方案设计中,行为训练设置为自愿参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完成行为训练的内在动力,即“我要做”而非“要我做”;行为训练以“养趣”(培养习惯和兴趣爱好)作为情志养生的目标,以坚持至少60天为意志培养形式,原因是兴趣爱好的养成可以培养积极的情绪,同时达到怡神养生的目的,坚持一定的天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行为习惯,更是树立“我能行”的信念;要求学生每天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记录以及手写承诺,是借助于外部动力帮助学生坚持行为训练,而社交网络上收到的回复与评价也会成为学生坚持行为训练的积极情绪动力。
四、情志养生行为训练的结果与展望
在实施本方案的教学班的226位同学中有95位(42.04%)申请了“六十天行动计划”,最终按计划完成的有66位(69.47%)。训练内容涉及学习(如学习一门新语言、阅读古籍等)、运动(每天做引体向上、跑步健身等)、兴趣爱好(每天练书法、诗歌创作等)。大多档耐学都涉及新技能或新习惯的获得,仅有一例外,有位男同学希望通过训练计划来戒除打游戏。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老师特别和他商讨可行的方案,从减少每天的游戏时间开始,直至完全戒除,同时帮助他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最终他成功地达成了目标。
总体而言,本次的情志养生行为训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后续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们表示,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习到某个新本领,而是通过六十天的坚持,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毅力完成很多事情的,在自我悦纳方面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但这次的课程设计仅是在情志养生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行为训练尝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仍需在训练方案的实施、训练过程的指导、训练结果的评估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周红,沈永健.大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M].科学出版社,2012:9-11.
[2]陈仁寿,高雨.中医情志养生[M].第1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
[3]马作峰,王平,张六通.《内经》情志养生思想及其应用[C]//中化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242-244.
[4]周瑞芳,林毅,赵虹,等.林毅教授情志养生思想初探[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42-143.
[5]李董男.中国传统情志养生道法[J].中医杂志,2013,54(4):357-360.
Application of Training about Health Preserving of Emotion in Psychological Health Cours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ANG Bei,HUANG Ai-guo,ZHANG Xiu-qin
(Institute of Psych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Jiangsu 21002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