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砍伐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砍伐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森林采伐;生物多样性;影响;措施
生物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并不能单一的存在,一定要依赖于其他生物,这样就导致了生物种类非常的多,在森林中也是如此的。森林可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资源,同时对人们的生存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
1 森林采伐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 活动形式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在森林采伐中,活动形式不同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采伐的措施能够反映采伐活动产生的强度。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的活动形式带来的不同影响,将活动形式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是全部砍伐,这种活动的形式给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全部砍伐之后,砍伐区域的气候条件会发生变化,主要是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这样就使得生态系统发生了改变。全部砍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很多的森林资源由原来的封闭性多层次结构转变成为了开放性的单层次机构,这样就使得森林遭到了破坏,使得森林在改善生态系统方面失去了作用,同时对一些出现的大风天气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不但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生存的环境。在全部砍伐以后,生态会出现快速的改变,在土壤和地形上都会出现改变,这样的改变会引起一系列的反映,使得砍伐区域的种植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环境。在森林采伐中采用全部砍伐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这种方式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但是这种砍伐的方式并不是没有好处的,这种砍伐的方式针对的都是森林中成过熟林,这些生物在森林的演替中几乎都是处于后期的,对这些生物进行全部砍伐可以更好的实现森林的更新换代。森林中,很多的生物都是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点的,将不符合的生物种植在不适宜生长的地方,这些生物的稳定性是不能保证的,对这些生物进行全部砍伐,更能保证森林的稳定性。
另外一种砍伐方式是有选择性的砍伐,这种砍伐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非常小的,同时对森林的构造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有选择性砍伐对生态环境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它将保存必要的生态环境,在作业中不会出现过多的水土流失的情况,同时对水土可以进行更好的保护。但是在砍伐的时候也是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的,对于一些间距过小的树木来说,这样树木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同时在开展采伐的时候为了避免对其他树木造成危害,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在采伐中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影响,在森林采伐中,采用有选择性的采伐方式更加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1.2 采伐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在进行采伐活动的时候,活动的方式是否是科学的对生物物种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采伐活动的不科学非常容易导致物种出现灭绝的情况,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工作中使用大型的机械来进行开采,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动物出现搬迁的情况。在很多的林区,进行采伐活动的时候,经常会导致林中生存的动物在受到大的噪音影响后出现搬迁的情况。因此对采伐设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使用中要避免出现声音过大的情况,同时在使用中要避免出现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很多设备在使用中都是要使用一定的油料的,在使用中要避免出现漏油的情况。在采伐中,如果只对优良的树木进行采伐就会出现树木生长中的遗传侵蚀情况,导致优良的物种出现濒危灭绝的情况,同时也非常容易导致一些价值非常高的资源受到破坏,这样对森林资源的生物多样性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在森林采伐作业中,集中采伐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进行集中采伐的时候会给森林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的影响,主要是集中采伐的活动会给采伐区域内的土地和小的树木带来不利的影响。假如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的话,就会导致所在区域的土地受到影响,而且幼树等也会受到不利作用。当活动过后,土地由于受到踩踏会变得坚硬,土质也出现变动,所以它里面的水分等含量也降低。因为水分不多,所以树木等无法获取充足的水,就影响到生长活动的开展。而空气含量也很低,会使得土层中氧不足,进而不利于进行蒸腾活动,使得植被枯死,许多地表下的小动物和微生物也会受到破坏。与此同时,作业也会造成水土流失,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影响森林更新,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干扰和破坏。伐区集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的。但是,如果这种外界干扰较小、仅产生微小的变化,还不至于影响林木等生物更新生长;如果超限地干扰和变化,不仅影响林木等生物生长,而且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手段控制超限干扰,使暂时性的不利影响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有利影响。有许多这类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控制是可能的。大兴安岭的呼中、塔河等林业局应用森林生态干扰梯度理论,利用集材相当于整地的有利作用,使大量的拖拉机集材道上非但没有因为破坏地表、压实土壤影响森林更新,反而集材道上的新情况相当好,并未受到超限干扰。
2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在未经破坏或破坏较轻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中,采用绿色保留地作业法,保留木的侧重点在站干、倒木及其他粗大枯死木,保留木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也可以为种子发芽、生长提供苗床,保持水分乎稳,并通过缓慢分解,不断地向土壤中释放各种养分等。应采取“近自然林”的采伐方式,像是有选择的砍伐。该项活动规定在经济上要确保连续,以提供稳定持续的木材产量,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现在这种砍伐方式非常常见,不管是管理活动亦或是经济性特征上都有非常显著地优势。该项活动不会对动物等产生非常大的负面效益,非常轻微的活动对多样性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意义,所以和我们倡导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加强森林作业方式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科研工作。生物多样性涉及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规律,有利于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野生生物的保护管理,保护天然林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建立一批野生生物保护区、植物园、动物园,对濒危生物进行特殊保护、重点管理,而且确保其繁殖顺利。
3 结束语
采伐活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见到的,在进行采伐活动的时候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对采伐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在采伐活动中,要能够了解采伐活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对采伐活动的分析,可以找到在活动中更好的方式,同时对出现的不利影响进行事先的预防,这样对森林生物的多样性是非常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赵晓波.论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4).
篇2
森林案件是指严重破坏森林、陆生野生动物等重要资源以及破坏林业生态、违反国家刑法并且由森林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一种或者几种类型的犯罪案件。森林刑事犯罪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的危害性。
森林公安机关是专门公安机关之一,担负着保护森林、陆生野生动物等资源、维护林区社会秩序的重任。掌握森林案件本身的特征,有助于森林公安机关的侦查,从而提高对森林案件的破获效率;增强森林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的能力。现根据梅城所管辖范围内森林案件的现状,谈谈自己对森林案件特征认识。
森林刑事案件的发生区别于其他刑事案件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和特点。主要从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来研究分析。
一,森林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以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居住在乡镇、农村的木材生意经营者为主。区别与其他刑事案件,森林案件主体比较确定,有比较强的地域性,例如滥伐林木案中,梅城地区的犯罪嫌疑人以对本村山林的滥伐为多数。他们一般没有多高的文化程度,法律意识淡薄,致富目光短浅,无社会整体发展意识。
二,以牟利为目的。森林案件的发生区别于其他刑事案件,一般都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没有或者几乎没有认识到刑事犯罪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严重危害,以及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影响。近几年来,梅城所管辖的11个乡、镇森林案件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梅城地区外商投资森工企业的和本地森工企业迅速发展,规模较大的就有6、7家,小的加工点不计其数,刺激了梅城地区森林资源的消耗,农民盲目采伐的越来越多。2,与梅城地区相邻的桃江县森工企业发展迅猛,就拿蚱埔镇来说,木材加工企业有百余家,原材料大部分来自安化,进一步加大了安化及梅城地区的木材供需不平衡,求大于供,正常的生产砍伐量无法供应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原材料供应,多方厂家进山收购时常调高收购价格进一步刺激了木材的砍伐。3,梅城地区本不是主要靠砍伐林木为生活经济来源的地区,由于木材收购价的连年上涨,梅城地区的农民由不砍伐林木到放肆砍伐林木,尽管林木采伐许可证有限,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林区农民根本没有顾及到法律的要求,无证或超证砍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滥伐林木案件的多发。
三,森林刑事案件主要是由对森林、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他重要资源的破坏和销售两方面组成,具有确定的犯罪客体。森林案件中犯罪对象一般以多数量的形式出现,目标具有比较高的暴露性。梅城地区森林采伐由不开放到开放,采伐地点由公路旁发展到深山老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农民淡薄的法律意识,认为山高地偏、罕有人至、鲜有人知的犯罪心理以及对危害自然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影响毫无认识。安化属于林区县,一时的林木无序砍伐不能显现山洪及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农民无法直观认识到无序砍伐林木的危害性,这些也是森林案件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2,森林案件里的犯罪对象一般都是林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的对象,而由于道路不便,山高地远,行政管理也往往难以到位。农村干部的乱表态,也是导致或者纵容滥伐林木案发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梅城地区村干部滥伐林木而被处罚的案件几乎年年都有。
四,森林刑事案件的犯罪信息主要通过现场物品数量、位置、物体的改变和行为人的记忆印象方式存在。现场勘验是森林案件中最重要的证据,通过勘查不仅象其它刑事案件一样发现和提取能反映犯罪人特征、条件的痕迹、物证,而且还能确定做案工具,分析和推算出做案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地径的测量计算出树木的蓄积和材积。对定罪量刑提供直接的证据支持。现场勘验是我们办理的森林案件中主要的证据之一。
篇3
国家空间研究局每年描述巴西亚马逊伐林区的明确空间多边形以及火灾多发带的位置信息。巴西地理统计研究所提供关于商品价格,种群统计,人口增长,国家总收入,以及专题地图的社会经济信息。此外,不同机构的网站地图服务还向用户提供数据图层以及卫星影像数据。以上这些类型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可以作为制订和分析亚马逊地区环境和社会经济政策的基础,例如修建新公路的影响,评估保护区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性,综合乡村属性边界及伐林数据图层控制森林砍伐现象,分带实施可持续林业发展,以及模型化区域内的未来伐林趋势等。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组织和访问大型数据库,分析和报告空间及属性查询结果的优良特性,在社会经济和环境应用中综合及分析信息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了解巴西亚马逊现状以及预测其未来命运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面向网络的地理信息系统使得获取电子地图以及空间模型结果成为可能,代表了不同用户获取地理信息实施民主化的巨大跨越。针对巴西亚马逊地区开发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迅速风靡互联网,大部分系统将目标锁定在可视化数据库内容及属性查询结果。现有的系统缺乏进行空间分析的工具——例如采用不同的数据源——快速获取包括地图,图表,文字和表格信息的报告。实现这样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意味着挑战。首先,系统数据库和元数据必须频繁更新以满足利用该系统监测和保护雨林资源的终端用户的需要。
例如,关于火灾和砍伐森林的警报信息需分别按每日、每月提供,所以必须更新数据库。第二,终端用户需获取诸如定义保护区,市政区以及其他地理单元内的砍伐热点的空间分析结果。这项应用需要实时进行空间分析,因此对互联网服务器传递查询结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三,要了解用户为了支持他们的应用所必须的信息需求。因此开发一个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需对致力于监测和保护领域的用户的空间信息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最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必须方便通常不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分析知识背景的终端用户使用。
例如,一些用户仅仅需要通过该系统获取标定事态发生以及访问区域的辅助信息的毁林警报报告。这时系统必须识别并通过发送的接收电子邮件地址完成该任务。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发明为克服这些挑战奠定了基础。维基百科,另一个使得信息民主化的强有力工具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定义为“一种空间数据、元数据、用户和工具相互集成的框架体系,用户可以灵活、有效地使用各种空间数据。”建设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用户访问和使用地理信息所需的努力,时间以及金融资源。本文介绍专为巴西亚马逊地区设计的名为ImazonGeo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目的在于超越静态数据图层的可视化,侧重用户在监测、环境司法、保护及政府信息日益透明化等方面的应用。为了阐明ImazonGeo的工作原理,我们首先讲述访问空间分析结果信息涉及的ImazonGeo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体系,数据库,技术和工具。然后,通过两个应用例子说明ImazonGeo的优势:(1)监测毁林和火灾事故;(2)保护区的法律实施。最后,讨论了ImazonGeo的未来发展,以及帮助终端用户能够高效利用该系统所采取的策略。
1ImazonGeo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ImazonGeo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由五个部分组成:1)地理信息;2)技术;3)接口;4)工具;5)用户应用。五个部分相互集合,响应系统的三大具体目标。第一,开发一个稳健的数据库,以促进对巴西亚马逊地区的相关信息及复杂空间分析结果的访问。第二,以公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软件技术为基础将系统的设计成本降到用户可接受的范围。第三,通过简单直观的工具提供有关的应用用途,以支持巴西亚马逊雨林的监测和保护。下文我们将详细介绍系统的组成。
2地理信息
ImazonGeo的核心部分是它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由主数据库和第三方数据库组成。ImazonGeo的数据层和属性信息来源于不同的机构,经过工作人员仔细的筛选,可以报告人类活动(例如毁林,火灾,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国家,市政,保护区以及农业种植区空间单元或者多边形的影响。第三方数据库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指的是仅仅按照网络地图服务要求访问的数据库,包括背景图层,例如卫星影像,地形图,和基本的地图信息(也就是道路,城市,河流等信息)。第二类提供的地理信息将用于存储和组织以形成ImazonGeo的主数据库。主数据库可以分为六种类型:政治,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人类压力,保护区及生物物理信息,下文将对这六种类型做详细描述。此外,本文还对数据图层和属性数据的来源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元数据做了相应的介绍。主数据库包含的政治地图指的是国家和市政区边界。每一个国家和市政区都具有唯一的标识符,确定的位置,并且可以生成各种子地图,存储在主数据库中。另外,这些多边形还包含政治标识符,用于连接与它们对应的社会经济信息。保护区类别由联邦及国家保护单位和土著居住地组成。用户可以通过名称,类型,国家及市政区识别任何保护区,访问ImazonGeo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计算得到的有关保护区的属性信息。提供保护区地图的主要来源是社会环境学院,巴西的一个非官方组织,致力于保护巴西土著区信息。我们还补充了保护区地图,特别是国家级地图,根据联邦和国家机构提供的不同数据源编辑了关于保护区形成的所有官方文件。巴西亚马逊地区包括的保护区类别覆盖了整个土地面积的42%。另外,保护区类别还包括了占区域面积不到1.0%的军区信息。
位于保护区边界外部的私有土地属于土地所有制信息类别,由非洲-巴西土地,区及私有土地组成。我们仅能获取巴西亚马逊地区极少部分的私有属性,因ImazonGeo里并没有包含该类型的地图信息。数据库里可供查询的基础设施信息包括道路,港口和机场。道路地图由巴西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所谓官方道路以及研究机构提供的手工数字化道路信息。整个非官方道路网络的距离增加了30万公里,超过了官方道路距离的三倍,与砍伐森林及原木行为紧密相关。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类别里还包括有港口,机场,大坝,电力网及天然气管道分布图。生物物理类别包括河流,植被类型,亚马逊生物群系及地形边界信息。
ImazonGeo侧重表达与现有应用有关的该类型关键信息,并不对此做频繁更新以描述它们的最新动态。ImazonGeo提供的社会经济信息及其地图包括畜牧中心,与森林砍伐行为高度相关。用户也可以访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目及人类发展指标等社会经济属性信息,由市政及国家相关机构提供。最后一个地理信息类别是人类压力,通过来自不同渠道的森林砍伐及火灾活跃带分布图表达。用户可以获取三个不同机构提供的森林砍伐图。针对火灾热发点分布,ImazonGeo数据库搜集并组织了来自不同遥感卫星,且经过其他机构处理得到的十九种数据源。由于火灾分布图按日更新,系统还提供了软件机器人功能,供用户访问、下载及组织已存储的地图信息,形成各自需要的地理数据库。机器人是一个简单的脚本程序,可以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访问数据库,下载数据至服务器,并对组织后的信息做预定义空间分析。
3技术
ImazonGeo的逻辑基础设施由各种开源技术组成。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和管理通过对象-关系数据库服务器软件实现。数据库存储的地图和影像的网络可视化由地图服务器完成。地图服务器同样属于免费软件,是因特网用于构建空间应用的一种开发环境。就硬件技术而言,ImazonGeo数据库的运行基于四核处理器。为了加快空间查询的访问速度,我们将查询结果存储在缓存里,因此需要很大的磁盘空间存储这些信息。ImazonGeo的网站接口主要通过超文本预处理动态语言编写,前端采用开源Java脚本库实现,用于在网页上显示数据库里存储的空间数据,例如地图和影像。系统还可以完成从其他数据源下载地图至数据库的功能。网页浏览器的因特网访问功能采用Apache实现。Apache是最为成功的免费网站服务器,也是全世界用途最为广泛的服务器之一。另外,ImazonGeo还为用户提供访问下载信息的存储路径的功能,用户可以下载国家及市政府提供的关于巴西亚马逊地区从1990-2007年的社会经济信息。
4接口
ImazonGeo的资源访问通过两种方式完成:网页浏览器,或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网站服务器的连接或者对象-关系数据库)。采用第一种访问模式,网页浏览器,用户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所有工具。如果采用第二种访问模式,网站服务器或者数据库连接,用户则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另一个体系里分析或者访问空间数据。
5工具
ImazonGeo用户的交互通过简单的工具实现,可以完成可视化、查询、空间分析及报告结果的功能。工具的访问方式包括菜单,字段,标记,弹出式菜单,按钮,选层及超链接。网站存在四个主要的环境区域。用户可通过右上方的超链接获取有关地图库,下载地图,以及联系数据提供商的信息。超链接下方设置有访问人类压力,空间分析及应用结果的菜单。各种类型的地图都可以在菜单下方的图片区显示。用户可以借助工具对地理元素进行锁定,缩放,并且获取其属性信息。图片区右侧的两块区域提供用户通过菜单访问的相关信息。靠上的区域是表格字段,用户可以通过表格重新定义空间属性查询。靠下的区域提供不同的对象,例如地理标识,显示查询结果的文本对象,以及通过主菜单访问的地图图例等。
6应用
ImazonGeo的宗旨在于应用,也就是说终端用户需通过方便快捷的工具访问包括相关信息的数据库,支持监测、司法及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另外,该系统还将通过网络促进信息的广泛传播,从而为政府机构的透明化做出贡献。随着数据库的扩大,崭新空间分析及工具的开发,其他应用也将嵌入系统的设计。本文的重点在于阐述通过ImazonGeo监测巴西亚马逊地区以及支持保护区法律实施两方面的应用。
7.1监测森林砍伐及火灾实例
为了支持该项应用,我们搜集和组织了所有关于巴西亚马逊地区森林砍伐及火灾活跃带的公开信息,选取了能够为终端用户生成关键的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方法,并且创建了快速报告以促进对这些空间分析的访问。提供的森林砍伐及火灾分布图来源于不同的机构,例如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的年周期、月周期森林砍伐分布及统计图,亚马逊毁林警报系统生成的月砍伐信息,以及不同遥感研究所提供的19种产品。对于监测巴西亚马逊地区森林砍伐状况感兴趣的用户可以获取多种类型的信息。例如三种不同信息源生成的砍伐区域图。通过网络轻松获取这类地图信息代表了对巴西亚马逊地区毁林现象产生的人类压力认识的巨大进步。尽管如此,大多终端用户感兴趣的是结合森林砍伐图及其他类型地图获得的统计信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开发了三种空间分析工具以满足该类用户的需求。第一种是砍伐排序,可以通过国家,市政府,乡村社区,土著区,国家及联邦保护单位获取。第二种空间分析类型是根据以上机构提供的砍伐森林面积的大小构成的砍伐分类。第三种则是亚马逊地区最大砍伐区的列表。这两种类型的地理信息对于支持区域环境保护法的现场实施十分有用。就火灾活跃点监测而言,用户同样可以生成地图,根据每个国家,市政府,乡村社区,土著区,国家及联邦保护单位提供的火灾数目进行排序和分类。ImazonGeo提供巴西亚马逊地区关于火灾的所有公开信息。和森林砍伐类似,系统还提供关于火灾的统计及报告信息,以支持区域的监测项目。
7.2保护区的森林法实施实例
亚马逊保护区的缓慢建设及环境刑法实施的低效率使得该地区极易受到毁林及掠夺性原木砍伐的侵害。侦查非法砍伐存在时延,且缺乏物证是造成此种类型环境犯罪行为的典型特征。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和巴西联邦环境局及公诉部分进行了合作,获准实施网络应用,适时监测亚马逊保护区内的非法砍伐及纵火行为。从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保护区内389平方公里的面积遭到砍伐破坏。代表区域位于九个土著区,九个可持续性保护单位及三个全面保护单位。大多砍伐行为集中在边界扩张区。公众可通过ImazonGeo访问保护区内正在或者已经审判的非法砍伐案件。到目前为止,可供访问的案件均由联邦环境局审判。公众可以访问按照保护区内诉讼程序排序的地图,保护区的分类,以及诉讼程序开始时的相关信息。此外,用户同样可以通过联邦环境局网站获得关于诉讼程序的细节信息。
8讨论与总结
随着网络2.0版本的,我们的社会面临着访问数据及信息的崭新时代,促使了采用网络2.0新技术访问地理信息的发展,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迅速普及,成为许多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工具。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保护资源的管理与策划,生物多样性研究,决策支持,公共卫生与教育等方面。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针对巴西亚马逊地区开发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支持森林监测,环境法实施,保护等应用,推广政府信息的日益透明化,以及阻止区域内非法毁林及森林退化而指定的政策和行动。ImazonGeo采用巨大的数据库以地图和属性的形式综合、组织了来自不同机构的数据和信息,使得用户可以在相关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生成应用所需的地图,统计及报告。
现有及潜在用户的初步调查表明ImazonGeo提供的信息是相关的,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有用。用户来自不同的组织,包括联邦,国家及市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记者,研究人员,学生及个人。大多用户对砍伐及火灾警报,报告及下载的数据感兴趣。自2007年5月ImazonGeo创立以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访问次数超过19,000,用户下载的地图和表格数量超过7,000。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森林透明公告,基于毁林警报系统和空间分析建立的ImazonGeo订制报告的下载量达到8,394次。该系统的又一个间接影响是促进了基于毁林压力空间分析撰写的学术论文的迅猛发展,出版论文数目达到527篇。此外,通过与公诉部门的合作,ImazonGeo还增大了将保护区非法砍伐警报转变成为官方司法案件的力度,促成了多个成功案例的诞生。
篇4
关键词:亚马逊 热带雨林 危机 策略
引言: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480万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内,在地球上已存在至少5500万年。亚马逊热带雨林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们的厚爱,这片古老的土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重要地位及功能
亚马逊热带雨林大约形成于3400万年前的始新纪时期,是人类的珍贵财产。从我们的日常用品到医疗卫生领域都有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身影。同时,亚马逊热带雨林拥有着无可比拟的生物多样性,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co2)的同时制造了大量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正如沃格特(vogt.r.c)曾在他的探秘热带雨林一书中说,“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人类社会的瑰宝,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命的能量”。
1. 生物多样性
美国的生物科学杂志《科学》曾指出,“亚马逊雨林内有250万种昆虫、数以万计的植物品种、以及2000种雀鸟和哺乳动物,对人类研究生命的起源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片被称为“生物科学家天堂”的广阔森林以它独特的气候特征吸引了亿万前来定居,其中绝大部分物种在地球的其它地方已经濒临灭绝。同时它储藏这无限多样的遗传基因,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据美国《生物控制》杂志统计,“百年来,生物科学家从亚马逊的427中哺乳动物的dna中提取了23种与人类相似的dna,从而为探索人类的起源做出重大的贡献”。
2. “地球之肺”
一片森林,一个公园或一块草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亚马逊热带雨林占据着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时时刻刻都在维持着地球这个巨大生态系统的平衡。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土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从而维持着地下水资源。亚马逊热带雨林保护着人类不受沙漠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亚马逊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时刻在吞噬全球工业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制造着大量的氧气,发挥着“地球之肺”的重要功能。
3. 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亚马逊热带雨林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我们很多的食物都来源于亚马逊热带雨林。比如,人们熟知的香蕉,橘子和菠萝等水果就是来源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然后被人大规模的种植。没有亚马逊热带雨林,我们的生活将缺少很多色彩。不仅仅很多的食物,热带雨林在医疗卫生领域同样有着巨大贡献。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多种植物可以提取出一些珍贵的药品,从而至于很多疾病。比如,治疗“疟疾”的良药来自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一种植物提取液;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以从一种生长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叫长春花的植物中提取出,并具有良好的药效。
二. 热带雨林所面临的危机现状及分析
1.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危机现状
人类意识到了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宝贵,却没有因此而得到人类的厚爱。富有成了罪孽,金子吸引来了贪婪的目光,宝库招来的却是掠夺者。从16世纪起,开始了亚马逊的灾难史—人们开始毫不节制地开发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做出了一个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逊地区的热带雨林。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数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研究所(ibam)的2011年度亚马逊热带雨林保护计划指出,“由于人为因素,从2003年8月道2010年的8月,巴西亚马逊地区的热带雨林减少了约20万平方公里,接近10个巴尔巴尼亚的国土面积,而与400年前相比,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面积整整减少了一半”。 同年,巴西环境部长玛丽娜•席尔瓦在世界雨林保护大会上呼吁,“人类应该积极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当前雨林的减少速度相当于每分钟6个足球场大”。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统计数字并没有让人类警醒,为了向大自然要粮,人们继续使用着各类手段和工具,夺林造田,想大森林要土地。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亚马逊森林,把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这些开荒种田方式耗尽了土地的养分,使这片曾经的沃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并且,巴西目前依然有人大量砍伐亚马逊热带雨林并加工出口,据马来西亚的《木材工业》 (《maskayu》)2011年第七期报道:“巴西2010年木材出口额为21.819亿美元,其中热带雨林木材占了40%的份额”。据巴西政府统计,每天外国的的木材公司平均砍伐森林一百万棵,数以万计的热带雨林被当做商品的消耗,人们在无节制的挥霍着宝贵的财富。2011年,据环保专家统计,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如今加速全球变暖的步伐,并且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亚马逊热带雨林所面临的危机将会给人类带来难以承受的恶果。
2. 砍伐热带雨林的危机分析及其恶果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资源范围内德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2002年,丹•奈普斯戴德博士发表的热带雨林实验报告中称,“由于近年来持续的无节制砍伐,亚马逊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如果持续下去的话,最终雨林可能会变成干旱的大草原;情况恶劣的话,雨林甚至会变成沙漠”。当今全球温室效应愈加的严重,两级冰川面临着消融的压力。而如今,亚马逊雨林的破坏导致这个危机正逐渐加深。同时,热带雨林有着如同抽水机的功能,能够调节大气中的水分,并且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滞留大量的降水。但是近来年,热带雨林的过渡砍伐已经使土壤侵蚀、土质沙化并引起水土流失。据统计,在巴西由于森林遭到破坏,1925年到1999年间爆发了5300次较大的泥石流,2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数达6.4万人。根据美国地质学杂志地质学(geology)分析,“如果继续无节制的破坏亚马逊热带雨林,到2020年,亚马逊热带雨林将达到退化的临界点,水土流失将达到最强级别,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将会更加频繁,并且每年将有超过0.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冲入大海”。热带雨林的破坏不仅带来环境的危机,同时人类将会失去亚马逊热带雨林这个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000万个物种中,有200—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在亚马逊流域这仅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样土地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据统计,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00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这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根据美国科学探索杂志的预测,“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十年后,至少将有50—80万种动物灭绝”。人类将失去最珍贵的财富—基因库。进一步讲,热带雨林有着存储地下水资源的功能,近来年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砍伐已经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流失,并且在一些地区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这些恶果将逐步影响全世界人类的生活与健康。
三. 应对措施和前景
热带雨林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一次次的自然灾害和当前世界面临的严峻生态危机惊醒了无知的人们,各国开始关注亚马逊热带雨林,并针对热带雨林的危机提出了一些列的应对措施,其中可行性较强的方案是:碳交易市场和建立健全的政府监督机制。
1. 碳交易拯救危机中的亚马逊
2011年,美国《科学》杂志提出,“全球碳市场在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方面可以扮演关键角色,完善的以碳市场为金融支撑计划可以避免亚马逊面临糟糕的结果,同时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碳交易这个提议起源于2008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会议提出,“富裕国家不能或不愿意减少他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他们可以从发展中国家那里购买”。在巴西,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创造经济收入。如今,交易买卖只允许在重新造林上使用,如果全球碳交易能够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保护上实施,此举必然能大幅度的减慢热带雨林的毁坏。如今在碳市场,以2011年世界碳交易的价格来算,减缓雨林退化速度的10%就能产生22亿美元到13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这部分资金能够继续用于国家环保,保护和修复热带雨林,创造出良好的循环环境。此方案不仅能有效地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并可以提高当地保护雨林的积极性,形成长远稳定的保护效应。
2. 健全的政府机制保护热带雨林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先后颁布的多项关于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国际发展规划中要对自然环境遗产进行妥善保护,以保证、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造福子孙万代。2011年,巴西亚马逊研究所提出了“reed机制”,其中reed是英文“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缩写。reed机制体现了巴西政府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决心,并且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上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减少雨林的砍伐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在各国政府的健全机制的监督下,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将极大程度的得到控制。其次亚马逊地区的各国政府应该建立环境意外事件的应急系统。森林火灾一直以来都是热带雨林的杀手,建立健全的意外事件处理机制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全力救援,把事故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同时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宣传机制,使亚马逊地区居民意识到危机和保护的措施方法,形成良好的保护机制。
只要当前各国政府认真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加强对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保护,这片古老的森林的危机将逐步解除。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人类的财富,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将来积极的保护下,亚马逊热带雨林必然将成为人类生存的保护神。
参考文献:
[1] albert h, maskayu, kuala lumpur, odonata publishing company, 2011, pp4
[2] george e. heimpel, geology: analysis of amazon, dandy press, 2009, pp49
[3] lake george, science: amazon rainforest destruction, new york, green tree press, 2011, pp. 23
[4] t. s. bellows, biological control: the gift, boston, the lion press, 2010, pp31
[5] vogt.r.c, journeying into rain forests, potterville: amon press, 1995, pp.127
篇5
“接触这个部落后,我答应他们一件事,我想说明,当我们砍倒一棵树,就像杀死了一个人。”菲利普说。他试图通过这些生活受到直接影响的居民的坚定面孔,揭示“雨林破坏与当地居民间的紧密联系”。
苏瑞部落位于亚马逊雨林西北部,刚被发现50年,总共只有1300余名居民。1969年,一条穿越亚马逊的高速公路从这里经过,这是它与现代社会的第一次接触,然而伴随而来的还有破坏和疾病。酋长阿尔米尔10岁时,第一辆伐木车开了进来,伐木者砍下一棵百岁的桃心红木,一棵见证部落百年历史的老树就这样轰然倒塌。而现在,每天都有300辆满载树木的卡车从部落领土疾驰而去,意味着600公顷森林被砍伐,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我们就一直在经历伐木者和钻石黄金开采者的入侵。而根据巴西宪法,在一个原住民保留地砍伐是非法的。”阿尔米尔说。1992年,大学刚毕业的他被推举为族群首领,政府委与他再植和保护部分雨林的重任。作为部落中第一个上大学的人,他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脑,他将部落的历史与现在记录在谷歌地球和YouTube上,成为用互联网拯救雨林的人。此外,他还积极游说世界银行和公益组织争取经济援助,并和其他酋长一起制定了“50年计划”,大规模植树造林,制止非法砍伐。2009年,他被评为巴西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全球森林监测网“全球森林观察”表示,巴西虽然在减少森林砍伐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每年仍比其他热带国家损失更多的森林覆盖率。“巴西环保署的人试图盯住这百万平方英里的热带雨林,但仅凭他们有限的资源,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BBC的报道称。
阿尔米尔说,亚马逊地区仍有大量的小型非法伐木营地,它们配备重型工具及履带式拖拉机,而用砍刀和链锯砍倒珍贵巴西硬木的伐木工们就像“高利、危险贸易中的步兵。”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雨林的现状,阿尔米尔找到了艺术家菲利普,希望他用自己极具感染力的照片唤起更多人的关注。菲利普的“街头艺术”以不伤害生态环境为基础。他将投影仪与电脑和便携式发电机连接,把人物的画像投射到树上,画作只能存在一段时间,不会破坏公共建筑,区别于一般城市街道或地铁车上的涂鸦。他将这一涂鸦方式命名为“灯光绘画”,称其是世界上首个将光线投射运用到环境保护上的项目。
这位生于1983年的艺术家本以摄影闻名,他是哈苏相机全球大使,常拍摄名人、广告,更喜欢做各种不同尝试。因为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创造一点新的东西。”
“你是摄影师,每天都捕捉光,你获得了它,却没有返还过,所以为什么不试试通过街道艺术完成闭环,把这个光返回去呢?显而易见,投射就是答案。”菲利普说。
创作过程中,他与部落成员住在一起,甚至纹上了当地人特有的纹身,最终他选择了投射朝夕相处的部落成员脸部肖像这种“有趣又富有参与感的方式。”
篇6
当弱小的小草正努力用它顽强的生命力钻出土地的那一刻,你却从它身上一跃而过,你为了自己的利益,剥夺了它那幼小的生命,这你愿意么?
将要开放的月季,里面好象充了气,灌满了水,显得那么娇嫩。等到绽开花朵的时候,你却无情的把它摘走,这你愿意么?
回答当然是不愿意。现今树木不断被砍伐,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2.5%。只近世界水平(22?)的一半,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面临天然屏障被破坏,森林经济崩溃,生态危机爆发的局面。影响整个自然规律的改变。群山中只剩下被砍伐完了的光秃秃的树头。留下几只可怜的小鸟在传递着树的。水土一天天流失,沙漠一天天扩大,耕地渐渐被吞没,眼前的郁郁葱葱,恐怕只有在梦里才看得见。原始的森林变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砍伐、火灾、虫害,吞噬着树的身体,树彻底失望了,留下了悲痛欲绝的眼泪。
曾几何时,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她拥有茂密的森林、清澈浩瀚的海洋、巍峨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江河、“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瀑布,繁衍了一代代的优秀儿女。地球穿着一条蔚蓝色的纱裙,成为众星球的焦点。幽幽蝉鸣,蛙声连连,海欧轻盈地掠过海面,秋风落叶,田野飘香;地球一直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不要让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闯进我们的生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校园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篇7
有一天,动物们又在一起玩耍、嬉戏,玩得可带劲。忽然,一阵“咚、咚、咚”的声音从森林深处传出来。动物们觉得很奇怪,这是什么声音呀?小鹿说:“这是啄木鸟啄树的声音吗?”小兔说:“不像呀,声音这么吵。”
又来了一阵“咚、咚、咚”的声音。动物们感觉又惊讶又害怕,来了什么可怕的野兽?野牛胆子比较大,他提议说:“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啄木鸟也赞同。
他们离开嬉戏的场地,向传出声音的森林深处走去。走呀走呀,“咚、咚、咚”的声音离得越来越近,一些小动物害怕起来,不敢前进了,在老牛的鼓励下才壮起胆继续向前走。
终于,啄木鸟首先发现了声音的来源——一个头长得像一段木头的男人嘴里叼着烟,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手里提着一把闪着寒光的利斧,正恶狠狠地砍着一颗粗壮的参天大树。树爷爷正伤心地哭泣着,腰快被砍断了,眼看着树爷爷要倒下去了。动物们又伤心又害怕,伤心树爷爷快死了,害怕这个男人手里的那把利斧。
啄木鸟十分气愤,他不明白,那个人类为什么要砍树爷爷。他鼓起勇气,率先飞了起来,落在了砍树人像一段木头一样的脖颈上,说了一句带有讽刺意味的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子,我要把这段木头里的虫子全部清出来,给他治病!”说着,用它长长的、尖利的喙狠狠地啄着砍树人的头。那个砍树人痛的嗷嗷直叫,喊道:“妈呀,疼死我了!”他丢下斧子,抱着他的头,狼狈逃窜而去。看到这一幕,动物们欢呼雀跃起来:“啄木鸟,你真棒!”
动物们忙着为大树爷爷包扎,期盼着大树爷爷尽快好起来。
这是一则漫画,但我看着一点也开心不起来。我担心会有更多的盗木人来森林伐树,直到把森林破坏殆尽为止。美好的环境没有了,动物们的家园没有了。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差,直到我们人类自己也无家可归了。
篇8
关键词:林业、抚育间伐、问题探讨
Abstract: in the forest thinning tending manage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 business unit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fore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At present, in China of forest resources, young, ZhongLingLin rate of 71%, and stand lower proportion of mature, as forest growth and harvest estimate a important content, is how to consider raising the influence of thinning key.
Keywords: forestry, tending the thinning, problem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中图分类号:TN91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人工林发展之快、面积之大为全球之冠,不少的林区与省份已无地可造,但是人工林尤其是单纯林的生长状况却是很不理想。如果不能重视质量的提高,则达不到我们期待的高生产力与高生态效益的目标。现有的森林培育及经营的出路仍是抚育改造。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包括很多方面,如森林生长和收获、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地被和灌木、森林更新、营养元素循环等。目前,在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以及间伐效应模型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1.森林抚育间伐及其目的
1.1 森林抚育间伐适用条件
抚育间伐是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重复地伐去部分林木,以促进后备资源的培育,并兼得一部分木材的经营措施。实施期一般从幼龄林郁闭起至成熟林采伐前为止。抚育间伐并非任何林分都可以进行,而是有一定条件的。主要在以下三类林分中进行:一是幼龄阶段,郁闭度达0.9以上,中龄阶段在0.8以上的人工林。二是幼、中龄阶段,郁闭度0.7以上或下层目的树种的幼树较多,分布均匀,郁闭度在0.6以上的天然林和人工天然林。三是遭受轻度自然灾害的林分。对于暂不适合于抚育间伐的林分,应采取封山育林或补植等经营措施,严禁单纯取材, 随意砍伐。
1.2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
扩大森林资源,缓解目前森林可伐资源危机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增加后备资源,这是改变森林资源匾乏的基本途径,但它受到资金、人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二是积极发展高效林业,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科学培育,提高生长量,缩短培育周期,增加单位面积的林分蓄积量,促进近中熟林资源源源不断地递补到成熟资源行列,增加可采资源。抚育间伐是科学育林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措施。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有:
(1)及时调节林分密度,以利于林木正常生长;适时调整林分的树种组成,使之形成适当的比例。(2)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品质和林木质量。(3)缩短林木培育周期,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木材单产。(4)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5)强化森林防护功能及其它有益效能。当然,木材利用也是采伐目的之一,但要防止砍好留坏,砍伐过多,破坏森林的错误做法。
3.抚育间伐的影响
3.1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林分里的单株木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受制于一个有限的空间,而自身的发育又要求生长和营养空间的扩大,抚育间伐则有利于调节和分配林木本身的生长空间。因此,抚育间伐对林木各因子以及林木生长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从林分的生长过程来说,间伐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间伐后因保留林木生长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林分增长效应,另一种是间伐去掉了一些林木而对林分生长的失去效应。因此,间伐对林分生产力和林分各因子的影响就取决于上述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而这种相对又与很多因素有关。以间伐本身来讲,就与间伐体制(包括间伐开始期、间伐强度、间伐方式、间伐间隔期这四个要素的选择或组合)密切相关。
3.2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产力及生物量的影响
林分生产力是目前研究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发育影响的重要内容。生产力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它是评价树种或立地条件优劣,以及林分在某一段时间内生产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抚育间伐对林分生产力和生物量影响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树干、树冠、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等。Baldwin(2000)在研究间伐对火炬松林分的影响时认为所有的间伐都增加了树干、树叶、树枝和树冠生物量,间伐强度越大增加量越多。傅校平(2000)等在研究杉木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时,认为不同地位级的杉木林通过中、强度间伐可以提高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与未间伐对照林分相比,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间伐可以促进个体林木生长。不同的间伐强度能提高单株生物量,但因单位面积株数减少,故单位面积生物量并不随间伐强度任意加大而增加,反而会降低。
4.森林抚育间伐的的种类
4.1 森林抚育间伐的种类
在商品林中,从用材角度考虑,可以按森林生长过程将抚育间伐划分为透光伐、除伐、疏伐和生长伐。在其它林种,如防护林、母树林、经济林、竹林等,由于经营目的不同,列为特种抚育间伐。另外,卫生伐、修枝、摘芽、下木的砍伐等措施也属抚育间伐的内容。其中卫生伐一般与其它抚育间伐同时进行,只有林分遭到自然灾害时才单独进行。对天然或人工林经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生林,需要采取综合经营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所说措施有6 项,即抚育间伐、低产林分改造、更新造林、采伐利用、封山育林和封禁(禁伐)。区分透光伐和除伐、疏伐和生长伐比较困难;因而往往把以调整林分组成及解决树种间的矛盾为目的的透光伐和除伐统称为透光抚育,把围绕加速林木高径生长、缩短工艺成熟期的疏伐和生长伐疏称为生长抚育。
5 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
5.1 间伐木的选择
这个问题关系到森林抚育间伐的预期目的能否达到。选择的依据是林木分级。总的原则是“留优去劣”,要点主要有3个:一是淘汰非目的树种,注意合理搭配。二是砍伐培育前途不大的林木及有碍林内卫生状况的林木(注意保留有洞穴无病害的林木,以招引益鸟)。三是按照经营目的确定应伐木。如防护林主要砍伐病腐木和枯立木,风景林应注意保留珍稀树木的分叉、弯曲、偏冠等有观赏价值的林木。
5.2 森林抚育间伐的强度
森林抚育间伐强度指林木砍留的比例,它关系到森林抚育间伐的效果。表示强度的指标主要有间伐株数、材积和郁闭度。按现行规程规定,国有人工林透光抚育可以伐去原有株数的25~45%或蓄积量的15%~30%,生长抚育可以伐去15~30%或10%~20%。天然林透光抚育可以伐去原林分蓄积量的10%~20%,生长抚育可以伐去15%~30%。同时规定,伐后郁闭度,人工林不应低于0.6,天然林不应低于0.5。在确定森林抚育间伐强度时,要综合考虑经营目的、立地条件、初植密度、林分状况、交通条件、前次间伐强度等因素。
结语: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的一种技术措施来说,不仅能促进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影响林分产量的提高。这是因为,林木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利用太阳能把根系吸收的水分和空气中的CO2,通过叶子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供给自身生长。所以,林木制造有机物质的数量(即生长的快慢),主要决定于营养面积的大小(既枝叶量的多少)、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养分的能力,以及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环境条件(CO2、光照、温度等)能满足的程度。在没有间伐的郁闭林分中,如果维持林分的密度不变,随着林龄的增大,林分的叶量、单株的叶量、每年的有机物生产量均无太大的变化,单株林木的有机物生产量没有太大增加,年轮宽度就会逐年变窄,林木的生长也就抑制了。因此,及时进行间伐,减少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增加保留木的叶量——增大营养面积和扩展树冠,就能加快林木的生长,提高林分的整体产量。
参考文献 :
[1] 卢江婷,尉明.浅谈幼林的抚育管护[J].陕西林业,2008(4):38.
篇9
关键词:滥伐林木、犯罪构成、滥伐林木罪、
一、滥伐林木罪的概念
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规定,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代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许可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等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刑法第345条第2款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据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条第4款规定:“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本罪为刑法修订以前,1979年刑法固有的罪名,附属刑法中对滥伐行为亦规定了相应的刑事罚则。由于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的现象日益恶化,使得森林的可持续管理问题成为全球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为突出立法者对森林资源加大保护力度的宗旨,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森森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诸如1979年《刑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细则》等,但是,在刑法典颁行前,这些规定均未能有效的抑制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蔓延。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林区,随意砍伐森林和各种林木的行为屡禁不止,致使滥伐林木、毁坏森林资源的案件时有发生,森林保护刑事立法严重滞后及期自身存在的缺陷,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刑法典为更加适应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行为的需要,在1979年刑法第128条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应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刑法于第345条第2款,对原有的滥伐林木罪进行了修正的增订。一是改变以往将盗伐林木和滥伐林木罪混列于一个法条的立法模式,结合盗伐林木和滥伐林木各自的行为特征,采用两款同列于一个法条的形式,分别规定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两个罪名,以及不同的量刑单位,同时明确了单位构成本罪的刑事责任,并对单位实行两罚制;二是将原有的“情节严重”要件替之以“数量较大”的结果要件,并增加了“数量巨大”的结果加重要件;三是调整法定刑的幅度。对一般犯滥伐林木罪的,增加了管制刑;同时还增订了一个量刑幅度及一个从重处罚情节,对滥伐林木数量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作为本罪的从重情节加以处罚。刑法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改进,为实践中确定滥伐林木罪提供了较为详细、具体的依据。
二、滥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
(一)、滥伐林木罪的客体特征
滥伐林木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度,即主要侵犯的是林木采伐的管理制度。根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凡采伐林木的都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但采伐竹子和不是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以及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房前屋后自有的零星林木除外;国营林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其他国营企业事业单位采伐林木,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铁路、公路的护路林和城镇林木的更新采伐,由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采伐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同样适用上述审核程序。在未履行上述审核程序的情况下实施的滥伐行为,就是对林业资源管理制度的侵犯。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森林和其他林木,而且应限定为本单位所有的或管理的,或者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森林或林木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其他单位或非本人所有的,以及个人种植的零星林木也不属于本罪的对象。作为本罪对象的森林或者林木资源的权属问题,是决定采伐行为性质的关键所在。修订后的《森林法》规定:森林资源性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性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其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国有企事单位、机关、团体、部队营造的林木,由营造单位经营并按照国家规定支配林木收益;集林所有制单位营造的林木,归该单位所有;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或者是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成包后种植的林木规成包的集体或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又根据《解释》的规定:明知林木权属不清,在争议未解决前,擅自砍伐林木,情节严重的,应确定林木权属,分别具体情况,按盗伐林木罪或滥伐林木罪追究刑事责任;林木权属难以确定的,按滥伐林木罪处罚。
(二)、滥伐林木罪的客观特征
滥伐林木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林木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违法要件。构成本罪必须以行为具有违法性为前提条件,即违反森林法及其他森林保护法规的有关禁止性规定,具体是指导违反采伐林木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批准的范围进行采伐的法律规定。我国现有保护森林的法规均规定。任何林木,不论属于国家、集体所有,还是属于个人所有,都不能任意采伐,而应由有关部门根据森林和其他林木生长状况,决定是否可以采伐以及如何采伐。(2)行为要件。本罪客观上的具体表现方式为:滥伐林木的行为,即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许可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无证滥伐”的行为。主要是指导“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而任意采伐的行为”,即所谓没有经有关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它有权批准采伐的主管部门(比如铁路部门对护路林有批准权)的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而擅自砍伐单位和本人所有或所管理的林木。二是“有证滥代”的行为。是指“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许可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任意采伐本单位或本人所有或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即所谓虽有有关部门批准采伐并核发的采伐许可证,但违背了许可证上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和方式等进行的采伐行为。需要明确的是,违背采伐许可证上规定的四项内容,一般来说,并不要求违背上述四项的全部,只要违背上述其中一项,即可视为滥伐林木的行为。《森林法》规定,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的方式;特种用途林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凡违背采伐许可证上规定的方式采伐,即属滥伐林木的行为。在林木所有权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实施的擅自砍伐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为收购木材、木制品以及其他目的,唆使他人滥伐林木构成犯罪的行为;滥伐自然保护和城市园林部门管理的树木的行为等,亦属滥伐林木的行为,仅把滥伐林木的行为视为“虽经主管部门同意,但未按采伐规定任意采伐的行为”,是不全面的。因为,滥伐也可以是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任意采伐的行为。
(3)数量要件。行为人滥伐林木达到“数量较大”的标准,方可构成本罪,此为构成本罪的必备条件。所谓“数量较大”,根据司法实践的经验和有关避开法解释的规定,“数量较大”的起点是。在林区滥伐林木的一般掌握在10立方米—20立方米或幼树500—1200株;在非林区盗伐一般掌握在5立方米—10立方米或幼树250—600侏,或者相当于上述损失。林木的数量,一般以立木材积计算,立木材积即立木蓄积,其计算方法是原木材积除以该树种的出材率,幼树是指导生长在幼龄阶段的树木。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树木胸径大5cm以下的视为幼树,以“株”为单位进行统计。超计划采伐而构成滥伐的林木数量,应根据伐区调查设计允许的差额以上计算。至于“相当于上述损失”的问题,刑法和《解释》都未作出具体的说明,但是《解释》中规定,将数量接近上述标准,又具备一定情节的行为,应视为达到数量较大,并应视为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主要指:为首组织、策划、煽动滥伐林木,或者破坏植被面积较大,致使森林资源遭受损失的;滥伐防护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的;一贯滥伐屡教不改的;滥伐林木不听劝阻,或威胁护林人员的;其他盗伐情节严重的行为。这些行为皆属于“相当于上述损失”的内容。关于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城市园林管理其他林木的行为。由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和城市园林管理的其他林木所处的特定地域,决定了这一地区森林资源和林木保护的特殊价值及其所有权的专属性,如果滥伐这一特定地区的林木,其社会危害性远比在一般的林区或非林区滥伐要重。因此,根据《解释》第7条规定的滥伐自然保护区和城市园林部门管理的树木,不仅不受砍伐林木数量的限制,还要从严惩处。对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应以本罪论,而不必局限于滥伐的数量要求。
(三)、滥伐林木罪的主体特征
滥伐林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自然人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一般公民、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单位滥伐林木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单位既可以是林业部门本身或者其所属的单位,也可以是其他任何所有权性质的或合伙的对森林或者林木资源具有所有权的单位。
(四)、滥伐林木罪的主观特征
滥伐林木罪的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故意的形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直接故意的内容表现为,明知滥伐行为会侵害国家的林业管理活动,却故意实施这种行为,以追求其行为对法律所保护的客体受到侵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的内容,主要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滥伐行为是违反《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并发生破坏森林资源的结果,而对这种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也就是说,行为人虽然不希望造成森林损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又不设法防止,而采取听之任之,莫不关心的态度。但是,无论滥伐林木罪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都不包含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不包含非法占有林木的内容。如果由于过失违章错伐不应砍伐的林木,则不能构成本罪。出于过失的错伐;主要是指滥伐林木的直接实施人,或者不懂得林业管理制度;或者主管人员没有交代采伐的要求,因而出现没有按照采伐许可证上批准的采伐区域、方式、树种等要求进行采伐,而导致乱砍滥伐的情况。对于这种过失心理支配下的错误行为,应由林业部门进行批评教育,或按森林法等有关森林保护的法律规定给予民事的或行政的处罚,一般不以滥伐林木处罚。如果情节比较恶劣,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则应视为构成罪,而不构成本罪。至于行为人或者单位滥伐林木的目的是为了私人占有、营利图财,报复护林人,还是单位集体受益等,均不是本罪构成的因素。
三、滥伐林木罪的认定
(一)、滥伐林木罪与非罪界限的认定
本罪与盗伐林木罪相同,都是以数量的大小作为衡量是否构成犯罪的主要示准,至于数量较大的标准,目前应以《解释》第2条规定为根据,即在林区滥伐林木的一般掌握在10立方米—20立方米或幼树500—1200株、在非林区滥伐林木的一般掌握在5立方米—10立方米或幼树250—600株、或者相当于上述损失的。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的差异,各地方可以参考上述所规定的数额标准,确定本地区滥伐林木罪的数量标准。《解释》第5条来规定,滥伐林林接近上述数量,且具有以下情节之一的,也应视不达到上述数量标准,并按照犯罪对待。这些情节是:为首组织、策划、煽动滥伐林木,或者破坏植被面积较大,致使森林资源遭受损失的;滥伐防护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的;一贯滥伐屡教不改的;滥伐林木不听劝阻,或威胁护林人员的;其他滥伐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不仅达到规定的数量标准,还具备以上情节的,则应按照滥伐林木的罪从重处罚。也就是说,本罪原则上应以数量的大小为衡量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但如果滥伐林木行为具备了数量标准以外的其他滥伐情节,即使其滥伐林木的数量不足以构成犯罪,也应以滥伐林木罪论处。反之,滥伐林木的数量既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量标准,滥伐林木的行为又不具备上述滥伐林木情节的,不应以滥伐林木罪论处。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到群众性哄抢林木的事件,对于这类事件应本着教育多数、打击少数的政策精神妥善处理,主要打击的对象应是首犯、主犯和屡教不改的惯犯以及教唆犯,因而,在群众性哄抢林木的事件中应区别对待,只对其中参与哄抢林木情节严重的、符合上述打击范围的人员、具备滥伐林木罪构成要件的,以滥伐林木罪处罚;对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进行批评教育。但对于有些单位或组织,打着为本单位谋福利的名义,在未得到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组织本单位成员擅自砍伐本单位所有的林木,造成大面积林木毁坏的结果的,对该单位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应以滥伐林木罪处罚,其他参与滥伐林木行为的成员,应进行批评教育,而不一概以犯罪论处。例如,某大队党支部书记黄某,以“筹办自来水经费”为名,擅自决定拍卖林木,并亲自带头上山砍伐本大队集体所有的林木,直到司法机关出面干涉时,已经砍伐中、幼林1400多株,材积30多立方米。从这一集体滥伐行为的性质和结果上看,已构成了滥伐林木罪,但不应追究全体参与滥伐林木者,而应对直接领导和起带头作用的黄某以滥伐林木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滥伐林木罪与其他犯罪界限的认定
(1)本罪与盗伐林木罪的界限
盗伐林木罪,是指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包括本人承包或他人依法承包经营管理、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用擅自砍伐他人自留山上的成片林木等,数量较大的行为。虽然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都是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实施的侵犯国家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的行为,并且都对森林和其他林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实际上,本罪与盗伐林木罪在构成材件上,具有明显的差别,主要反映为:
其一,犯罪对象不同。两者犯罪对虽都是森林和其他林林,但于具体内容上却有分别。在本罪中行为人滥伐的对象则是既无所有权或者采伐权的森林和其他林木;而盗伐林木罪中行为人盗伐的对象则是既无所有权也无采伐权的森林和其它林木。从林木所有权的性质上区分,根据《森林法》第27条规定:“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后种植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按照承包合同规定执行。”由此可知,个人承包林木的所有权有两种形势,即承包个人所有或国家、集体所有。如果承包人本人擅自砍伐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承包林木,应视为盗伐林木罪。根据《解释》第1条规定,明知林木权属不清,在争议未解决前,擅自砍伐林木,情节严重的,应确定林木权属,分别具体情况,按盗伐林木罪或滥伐林木罪追究刑事责任;林木权属难确定的,按滥伐林木罪处罚。这讲一步说明,认定本罪与盗伐林木罪的对象标准不同,擅自砍伐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自留山上的或他人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或本人或他人依法承包经营管理的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的,应定盗伐林木罪;反之,如果林木的权属系为自有林木,即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林木,如属于集体所有的林木、国家所有但由某国营林场管理的林木,以及本人所有的自留山上的林木。行为人进行砍伐的,则构成本罪。
其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本罪与盗伐林木罪在客观上存有实质性的区别,滥伐林木行为以违反森林为前提,客观行为包括有采代许可证而不按照其规定要求的采伐行为,以及无证任意采伐具有所有权的采伐森林或林木的行为;而盗伐林木行为则纯属是无采伐许可证的采伐行为,行为人是在林木所有人、看管人或主管机关不知的情况下,私自秘密采伐不具有所有权的森林或其他林木,因此,盗伐林木行为本身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性质。
其三、犯罪主要观方面不同。本罪与盗伐林木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上虽者属故意,但两罪的故意内容存有差别。本罪主观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即行为人虽然不希望造成森林损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又不设法防止,而采取听之任之、漠不关心的态度。然而,无论本罪主观罪过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其主观内容都不包含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而盗伐林木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且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而盗伐林木罪可能是自用、销售营利、转送他人或转归单位所有,等等但不影响盗伐林木的罪的构成。
此外,本罪与盗伐林木罪除了上述犯罪构成要件上显著不同外,在其他方也存有差异。一是作为定罪的林木数量标准不同。本罪的数量标准低于盗伐林木罪,根据《解释》规定的衡量标准,构成本罪的数量起点是:在林区滥伐林木的一般掌握在10立方米—20立方米米或幼树500—1200株,在非林区盗伐一般掌握在5立方米—10立方米或幼树250—600株;而构成盗伐林木罪的数量起点为:在林区盗伐的一般掌握在2立方米—5立方米或幼树100—250株;在非林区盗伐一般掌握在1立方米—2.5立方米或幼树50—125株。二是法定的量刑单位不同和刑罚的轻重不同。刑典第345条对本罪规定了两个量刑单位,这两个量刑档次虽与盗伐林木罪前两个量刑单位量罚相同,但由于两罪的起刑点有别,所以,其内在的刑罚强度具有质量上的差别。所不同的是,该条对盗伐林木罪还规定了第三个量刑单位,即对盗伐林木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以较重的刑罚;而对本罪无此规定。通过以上两点区别,可以看出刑法对构成盗伐林木罪的数量要求低于本罪,而且于量刑却高于本罪,这说明盗供林木罪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远远超过本罪。
(2)本罪与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界限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是指导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两罪之间在犯罪构成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其一,犯罪客体没。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和客理制度,即主要侵犯的是森林采伐的管理制度。其犯罪对象是本单位所有的或管理的、或者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是其他林木,而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管理活动,主要是许可证发放的管理活动。
其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两罪都表现为违反了森林法的有关规定,且客观行为都于采伐许可证有关,但本罪客观上属于无林木采伐许可证或不按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要求采伐林木的行为;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是违法发放或越权发放采伐许可证的行为。二者行为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前者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违反有关森林保护法规,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许可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自留山上的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而后者的行为则是表现为,实施了违反森林法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行为,并发生了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结果。
其三,犯罪主体不同。本罪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而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则系特殊主体,即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非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但是并不是所有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只有林业主管部门中行使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职权的工作人员,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其四,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1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而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则比较复杂,就该罪的性质而言,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不可能是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出于直接故意,那么则可能与滥伐林木者或单位共同构成滥伐林木罪。因此,对于,超越批准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人主观上一般是明知的,但对于其行为致使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危害结查,行为主观上则既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对于故意而言,一般是放任的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或必然发生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危害结果,而仍然实施的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于过失而言,则既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会发生致使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危害结果,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森林遭爱严重破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篇10
【关键词】 杂草管理;杂草防治
植被一旦与土地经营目的相矛盾,就成为杂草问题。森林杂草可以是禾草类、其他草本植物、灌木及藤本植物,也可以是妨碍木材利用、野生动物生境利用及森林游乐利用的任何乔木树种。一般说,没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不仅占用空间和立地资源,还会削弱理想林木的生长。许多杂草均与新造林作争夺水分,引起新造林作物死亡。目前进行的杂草防治,其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提高木材生产,但为野生动物生境管理而进行的杂草控制也在不断增加。
1.杂草管理
森林杂草具有以下独特特征:某些森林杂草能长得非常高大其寿命可达到与林作一样长;木质杂草茎干粗大,根系发达,皮很厚,不易防治;木质杂草的防治必须持续几年,直到林作成林为止。森林植被一般很复杂。某些属可能会造成杂草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非林作植被都有害。杂草覆盖可能会提高野生动物、流域及游乐的价值,但这样就可能牵涉到各种土地利用的平衡问题;在30~100年的林作收获周期内,杂草控制可能只需要进行一次或二次。林作一旦占据优势,一般就能保持优势。但这项投资需要经过许多年以后才能实现回收。地形和交通决定杂草防治使用的设备和方法。开展森林植被控制作业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防治森林杂草,它们对理想的树种的生产的不利影响,可能会延续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非林作植被可能会引起病虫害。森林杂草的非化学方法防治法一般会干扰土壤且效果不大,还可能引起其它杂草问题。林作收获方法在最初几年占群落生物量的百分率很小。木本杂草在造林后3~30年内影响最大,而草本杂草主要在初期影响林作成活。
遮阴或水分消耗,或者两者都能对更新产生决定作用。对速生的实木本植物或萌生木本植物,遮阴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遮阴会引起这些速生植物的死亡,并能在造林多年后的许多年内抑制这写些林木的生长。在夏季缺水的地区,在更新后1~3年内,生命力强盛的植物,也别是禾草类植物和低矮灌木,是最厉害的水分竞争者。禾草类植物在夏初就耗尽土壤水分,这是引起更新幼林中林木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杂草还会对森林更新产物生理性危害。攀缘植物如葡萄、葛藤和日本忍冬,高大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如叶、枝和蕨叶,以及木本植物的茎均会抑制小树苗的生长,有时还会变形或折断小树苗。采用大苗栽植,这个问题可得到基本解决。但对天然更新和常规苗圃苗,这一问题仍很严重。
2.杂草的防治方法
下面给出常用的杂草处理方法及其优点和缺点:
(1)计划烧除
1)优点:成本较低(如果不跑火);适宜在陡峭地形应用;土壤退化程度轻;可能增加有效养分。
2)缺点:始终存在跑火的可能;产生的烟雾会降低空气质量;有效整地或除草的处理面积通常很窄小;燃烧会对土壤产生危害。
(2)机械方法(包括用圆盘把耕作土地,筑梯田,筑床,砍伐和轧碎)。
1)优点:在许多立地,都有很大可能实现预定的目标;能够随之为野生动物提供鲜嫩的食草;能为计划火烧做好准备。
2)缺点:成本较高;能量消耗大;在某些立地。可能会造成土壤退化(压实,侵蚀);通常只能在坡度较低于35%的立地上应用;产生的碎片物可能会影响通行植物的生长。
(3)人工方法(常用手工工具)
1)优点:具有很高的指定性和选择性;在存在失业的地区,可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2)缺点:每次除草成本高;通常缺少志愿的劳力;杂草再次萌生的可能性大;人为危害率高。
(4)化学方法
1)优点:通常成本最低;土壤干扰最少,不会压实或更换表土;能够在缺乏火烧燃料的陡坡上应用;通常有效期很长。
2)缺点:公众对此有各种反对意见;处理面积窄小。
(5)综合处理方法
一般规律,在竞争植被高度低于6米和杂草种组成比较简单(即只有二个或三个主要杂草种)的地域,可以单独使用化学防治药品。对于高度大于6米的杂草种,除使用化学药品处理外,还需要采用人工砍伐。当灌木高大及植被组成复杂时,采用人工砍伐、化学药品干枯及火烧三者相结合是一条非常成功的途径,但成本很高。在有限的地域上,也可单独采用人工砍伐。
3.一些特殊的预防措施
保证人体安全最为重要。对于大多数有毒的森林除草剂,当按照标写的说明书使用时,施药人员最多只经受已定“无害标准”约1/300的剂量。
推土机作业和计划用火会造成灰尘、烟雾或意外的人身事故,因此它们具有危害人身的风险。这两者均具有中到高的风险度。链锯作业具有高风险度。
使用火烧方法时,危害附近地区的风险很大,但采用链锯作业时不会产生这种危害。推土机会危害河流冲击地段。除草剂虽然移动小,但已公布具有很大漂流危害的风险。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整地以后,残余的除草剂的枯死树干的倒落均可能使林作遭受危害。残余药害问题只有在违反使用说明施用毒莠定或麦草畏时,以及施药过后早种植树木时才会发生。被化学药剂杀死的上层木,在倒下时会严重危害新造林。
参考文献
[1][日]佐藤敬二等 造林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0
[2][美]卡尔·温格 林业手册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
[3]孙时轩 造林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 上一篇:教学实践方案
- 下一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