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低碳发展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低碳发展概念

篇1

关键词:港口;低碳绿色发展;云模型;云运算;评价

中图分类号:U652;F205;TP181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港口的低碳绿色发展是低碳绿色理念在港口领域的实践与推广,由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可知,港口的低碳绿色发展是指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内,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以及污染的低排放的新型发展模式,港口的低碳绿色发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促进港口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是港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国外有关港口低碳绿色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学者研究欧洲港口的环境管理与环保政策,分析港口低碳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采取的行动措施,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港口的环保水平与绿色程度.国内学者通过研究国外先进港口的成功经验,对本国港口的低碳绿色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并运用不同方法从多角度构建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研究,然而国内学者单纯地将低碳绿色理解为绿色化,缺乏对低碳化的认识与实践.因此,有必要基于低碳绿色理念,构建一套全面、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港口的低碳绿色发展水平,指导我国港口的低碳绿色发展实践.

1 港口低碳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影响港口低碳绿色发展的因素众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宏微观经济因素.港口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相互促进,货运量的快速增长可能超过港口自身的承载能力,影响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因素.港口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过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会威胁生态系统的协调平衡.

科技水平因素.港口低碳绿色发展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节能减排投入、技术创新与改革、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关乎港口低碳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

社会政治因素.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对港口低碳绿色发展起强大的推动作用,员工低碳绿色理念的树立及操作技能的更新影响国家政策的落实效果.

基于以上影响因素,结合《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有关节能减排的规定,选取港口发展能力、港区环境质量、港区低碳绿色水平、低碳绿色技术支持水平、低碳绿色政策保障力度及低碳绿色理念落实情况等6个基本指标及25个要素指标构建港口低碳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 云模型基本理论及其评价应用

云模型是定性概念与定量数值不确定性转化模型,表1中存在定性指标,且个别定量指标由于低碳绿色发展经验不足和碳排放监测、统计与考核系统的不完善无法获得精确数据,所以选用云模型进行港口低碳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2.1 云模型基本概念

2.2 云模型数字特征及运算

期望Ex,熵En和超熵He是云模型的3个基本数字特征,期望Ex是最能代表定性概念的值;熵En是定性概念模糊性的度量;超熵He是熵En不确定性的度量,反映定性概念的随机性和云滴的离散程度.

2.2.1 云模型基本算法

云模型的基本算法分为正向云发生器和逆向云发生器.正向云发生器根据云的数字特征生成云滴,是定性概念到定量数值的映射.其算法实现如下,

逆向云发生器将确定数据转换成云的数字特征,是定量数值到定性概念的映射,其算法以数理统计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均值算法为基础,具体如下.

2.3 云模型的评价应用

应用云模型进行评价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确定因素集与评语集,将最终评价对象分解为几项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指标,记为U={U1,U2,…,Un},再将每项基本指标Ui划分为若干个要素指标,记为Ui={Ui1,Ui2…,Uim}(i=1,2,…,n),该要素指标集即为因素集,确定基本指标各属性的评语,组成评语集,记为V={V1,V2,…,Vn}

(2)确定指标云权重.应用云模型确定指标云权重的具体步骤如下:①德尔菲法打分.邀请多位专家按照表2所示的评价等级对各指标相对上一层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再运用逆向云发生器将各指标得分按照式(1)~(3)进行计算,便可得出各指标的云权重,②修正打分结果,为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打分结果要经过“收集反馈修正”的循环过程,修正时,先按照式(1)~(3)将打分结果转化成云模型的数字特征(Ex,En,He),再按照正向云发生器,利用MATLAB编程生成云图.当云图的云滴凝聚程度较高且已趋于稳定时停止修正,本研究评语集采用五级标度法,用基于黄金分割的模型驱动法设定评语集的云标尺,打分过程中所参照的云标尺见表3.③权重归一化处理.同一层指标的权重按下式进行归一化处理.

(3)确定指标云模型.将要素指标的低碳绿色发展水平分为表4所示的5个等级,邀请多位熟悉港口发展实际情况的专家给出各指标低碳绿色发展水平的最大评价值和最小评价值,再运用逆向云发生器生成最大值云模型和最小值云模型,因为综合云代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所以综合对应同一要素指标的最大、最小云模型更能反映该要素指标的实际情况.因此,要素指标实际云模型Cij可按式(4)-(6)计算得到.由若干要素指标构成的基本指标可以被看成同类指标在概念上的提升,因此基本指标云模型也要由要素指标实际云模型综合得到,考虑到不同要素指标的云权重Wij不同,基本指标云模型

(5)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在运用云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时,可将基本指标和评价对象的低碳绿色发展水平分为如表5所示的5个评价等级,将基本指标云模型C及评价对象的最终云模型C与表5中各评价等级对应的云模型进行比较,与其最接近的云模型所对应的定性评语即为评价结果.

3 港口低碳绿色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

天津港是我国“低碳绿色港口”建设试点之一,近年来港区环境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港口低碳绿色发展的运营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可运用云模型对天津港的低碳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

3.1 评价指标云权重的确定

以港口腹地年GDP总额指标(D11)相对港口发展能力指标(B1)的权重确定过程为例,邀请行业内的10位专家根据天津港低碳绿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见表6).打分修正过程中云图的变化见图1.图1中的第3个云图已趋于稳定,此时专家意见趋于集中,则确定该指标云权重为W11=(0.595,0.020,0.002).同理可得其他指标的权重,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表7所示结果.

3.2 基本指标云模型的确定

表8为港口发展能力指标下要素指标的打分结果,利用逆向云发生器生成表9所示的最大、最小云模型,按照综合云模型计算式(4)~(6)可得要素指标实际云模型为C11=(0.858,0.066,0.012),C12=(0.715,0.088,0.016),C13=(0.597,0.268,0.056),C14=(0.726,0.048,0.011).再按照式(8)计算港口发展能力指标B1的云模型为C1=(0.717,0.108,0.022).

同理可得其他基本指标云模型及其要素指标实际云模型,见表10.

3.3 最终云模型的确定与分析

由以上两节可确定天津港低碳绿色发展水平的最终云模型为C=(0.729,0.058,0.007).与表5中各个评价等级对应的云模型对比,如图2所示,天津港低碳绿色发展水平介于“比较高”与“非常高”等级之间,并且与“比较高”更接近,因此天津港低碳绿色发展水平为“比较高”.

各基本指标与港口低碳绿色发展水平的云图比较见图3.

分析图3a和3b可知:低碳绿色政策保障力度、低碳绿色理念落实情况、港口发展能力和低碳绿色技术支持水平这4项指标低碳绿色程度较低.分析图3c可知,港区环境质量和港区低碳绿色水平这2项指标低碳绿色程度较高,从而使天津港低碳绿色发展水平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天津港在日后的低碳绿色发展中可从低碳绿色政策保障力度、低碳绿色理念落实情况、港口发展能力和低碳绿色技术支持水平这4个方面进行改善与提高.

篇2

关键字:节能低碳 绿色建筑 发展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西方国家,又称之为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建筑中的形式之一。由于不同国家在自然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对于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总体来说,绿色建筑可以归纳为以节约资源为准则,以确保人良好的居住环境为理念,致力于保护地球环境,共创美好地球家园。在节能低碳的大环境下,构建绿色建筑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空间。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集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于一体,加强了中水的利用效率,节省了建筑空间,大大减少了废气的排放量。

2我国绿色建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1我国绿色建筑面临的挑战

我国在节能低碳环境下,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包括技术落后以及减排压力大等方面。此外,巨大的传统建筑规模也成为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重要瓶颈。受到根本哈根地区的影响,我国承担了较大份额的减排任务,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形势下,绿色建筑的发展并非易事。高耗能以及高污染的大前提进一步增加了绿色建筑的难度。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建筑面积将达到积将达到800亿平方米~l 000亿平方米,若不采取相关的措施,那么每年因为建筑将消耗电力1.2万亿度电,煤4.1亿吨。就目前我国的建筑而言超过80%的建筑物都属于高能耗。加上技术上的制约,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绿色建筑进程较慢,要想改变高能耗的趋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面对当今供不应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绿色建筑,降低能源消耗成为当下的首要任务之一。

2.2我国绿色建筑所面临的机遇

虽然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任重而道远,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中也不例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之间都看到了能源和环境的重要性,节能低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意识,绿色建筑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进一步趋向完善,对于节能减排以及绿色建筑的概念日渐清晰,并且共同致力于维护我国共同的生活环境。此外,我国传承了五千年的古国文明,在历史上有着独特的风貌和地理位置,这对构建绿色建筑无疑是提供了先天的良好条件,具有很强的因地制宜性质。

3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策略

3. 1加强绿色意识,加快绿色建筑研究

绿色环保意识的宣传是加快绿色建筑进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宣传,加强人们的绿色建筑意识,倡导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让意识拉动市场,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需求量。如可以在小区中播放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对比传统建筑和绿色建筑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在对自身健康的危害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通过这种公益的方式,让绿色建筑的观念走进千家万户。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的管理理念以及运营机制,包括售后服务以及营销方式等。此外,我国不妨借鉴国外的绿色建筑概念,弃其糟粕,将绿色概念的精华植入我国人民的意识中,进一步达到意识宣传的效果。国外的技术相对成熟,在吸取经验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我国绿色建筑的成本,节约资源,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绿色建筑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3. 2完善相关法规,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我国早已出台了关于绿色建筑的法规措施,但是绝大部分地区的规范都流于形式,没有将规定落实到实际的规划建设中。由此可见,我国的节能建筑法规执行力度远远不够。相关数据表明,约有12%的大中型城市在建筑规划的过程中考虑到节能低碳的问题,其中还不包括占据较大份额的小城市。由此可见,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效率。在此过程中,政府不妨运用杠杆原理,奖惩合一,对构建节能绿色建筑的工程加以经济补贴,或者是相关政策上的优惠,鼓励广大施工队伍从事到绿色建筑的建设中来,对于高能耗的建筑加收相关的管理费用,通过这样的平衡方式来达到绿色建筑的普及范围,积极引导市场,发挥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的绿色建筑的投资,加快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3. 3完善绿色评估体系,推动急需人才培养

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关系到绿色建筑的执行,它综合了环境参数、人员技能、法律规定以及地域条件等多项因素,是衡量绿色建筑的标准之一,关系到绿色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覆盖率。因此,我国应该加快绿色评估体系,推进产学研建设,在科学立项的基础上,一方面为绿色建筑的节能低碳输送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产学研机制还可以有效缓解当今的就业压力,解决社会保障性问题。作为学校,可以增设绿色建筑的相关专业课程,致力于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的绿色建筑综合型人才,在新青年的推动下,为国家的建设积累更多的人才。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参加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的培训,进行现场考核,真正从源头上提升绿色素养。

小结

在能源和环境的两大压力下,绿色建筑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了机遇。近年来,绿色建筑业成为各国之间互相讨论的大题。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建邺较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环境,我国必须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掌握其核心的技术措施,因地制宜,真正将绿色融入到我国建筑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在此期间,还需进一步巩固低碳城市的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的绿色建筑走向新的台阶,从而为我们的下一代谋取更多的福音。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 低碳城市理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J].城市建设维护与发展,2011.04

[2]袁晓萍. 低碳环境下的绿色建筑概念内涵[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09

篇3

近年来,会展业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会展业发展到今天,国内外会展有识之士都在探索新的会展发展模式,绿色会展无疑是会展未来发展之潮流。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会展业本着遵循维护地球、永续经营的理念不断向前迈进。会展产业的未来趋势将是更加重视环保,避免不必要的污染与浪费,还给地球纯净的空间。绿色会展的概念涵盖广泛,涉及采用大众运输、减少纸张印刷、减用纸杯、展览摊位的设施材质可否回收等,这些都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环保焦点。

在第六届会展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50多个城市会展行业的600余位专业人呼吁中国的会展活动需与“低碳、环保、绿色”的潮流相匹配,应将中国的会展业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也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国会展业向低碳环保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他指出,“现代会展业必须顺应低碳环保的潮流才能健康发展,而那些浪费的、大量消耗资源的、不可持续的产业都会走向灭亡。” 中国会展理事会理事长刘海莹说,“绿色会展在发达国家都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但国内的部分会展项目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经营的弊端,场馆建设一浪接着一浪,造成极大浪费。新型会展对传统办展的冲击迫使我们改变目前的思维发展。被动、主动也好,我们必须改变,只有这样中国会展业才能更快的向前驱动。”

由此可以看出,绿色会展的概念范围广泛,首先,它要还给地球纯净的空间。其次,它要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从会展整个产业链上倡导低碳生活,注重物品循环节能功效,让人类在大自然中不断追求绿色和蓝色的回归。

二、 绿色会展的特点

从绿色会展的广泛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绿色会展既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特点,也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它将不断引领人们探寻生活的新理念和世界发展的新潮流。

2.1 符合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早是在一九七二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于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现时拟出的定义已达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有五大要点,分别是: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清洁水源、绿色贸易、发展援助。绿色会展既是绿色贸易的交易平台,也是新能源的展示基地,同时也是节能环保应用的前沿阵地。可见,绿色会展的实质就是展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平台和应用基地。绿色会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应用。在我国广泛提倡绿色会展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国会展管理机构可以将绿色会展列入新型会展的发展方向,增加立法和监督,为中国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2 符合低碳环保生活理念

篇4

关键词:绿色出版;概念;厘清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15-02

一、绿色出版的提出

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当部分发达国家使出混身解数与发展中国家为减排目标进行博弈之时,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正式宣布与承诺了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

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自觉地率先为实现国家减排目标、提升我国公民环保意识和实现环境教育做出特有的突出贡献;出版业作为一个资源和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其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必然要实现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型。所以,着力发展绿色出版,既是出版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又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20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环保作家和出版人士从各自关注的角度,为实现“低碳”出版、绿色出版做了大量的实实在在的重要工作。

以马霞夫妇和廖晓义等为代表的著名环保专业作家和环保活动家,组织活动、创作环保题材图书(《环球绿色行》、《儿童环保行为规范》、《伐木者,醒来!》、《中国风沙线》等),宣传环境保护。[1]诸大建、余谋昌等学者撰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等著作,以传播生态与社会发展为视角,帮助人们树立以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建设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关部门组织号召全民读旧书、借书读、换书读等一系列“环保阅读”活动。世纪之初在北京举行的“新世纪出版与环保论坛”倡议“用再生纸,出环保书”,童心出版社的《儿童环保行为规范》是我国尝试用再生纸印刷的第一本“绿色图书”;2008年,弘文馆出版的少儿环保读物《阿米》,就直接以“中国第一本由100%再生纸印刷的环保图书”为宣传卖点。张抗抗等作家签署《作家爱森林宣言》,支持绿色出版。

为加快实施绿色印刷战略,促进我国印刷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9月14日正式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北京印刷学院成立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绿色印刷包装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及成果孵化、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很显然,上述提及的为绿色出版所做的各方面努力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为了实现国家减排目标,实现从“高碳”向“低碳”的模式转变,为了能够举全国之力着力推进绿色出版的进程,找到绿色出版发展的道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于绿色出版概念、建设体系等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通过讨论,努力达成一定的共识,并利用这些理论成果,直接指导绿色出版产业体系的建立,指引绿色出版的科学发展。

绿色出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讨论并尽快达成共识,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绿色出版概念的提出

目前,人们对“绿色出版”的认识还很模糊,有不少困惑。政府官员、业界同仁和专家学者都在举行会议、召开论坛或出国考察,努力探索绿色出版的理论体系与产业发展体系。

2010年夏天《编辑之友》以笔会形式,特邀已践行在“绿色出版”一线的出版发行集团、民营书业代表、媒介观察员与相关学者,共同探讨“绿色出版”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次讨论主要是围绕山西出版集团总经理齐峰同志首次在该刊倡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旨的绿色出版,提出的绿色出版概念这一中心话题进行的。齐峰同志认为,绿色出版:“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立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文明型、节约环保型的编辑出版理念”,认为应从“绿色内容”、“绿色材料”和“绿色产业体系”三方面着手建立“绿色出版”[2]。

齐峰同志关于绿色出版的概念涵盖了绿色出版的几个核心问题。概念中隐含的第一个信息是绿色出版的核心思想与目标――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隐含的第二个信息是绿色出版的基本内容――健康文明、节约环保;明示的第三个信息是编辑出版理念要绿色、要先进;明示的第四个信息是绿色出版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该提法若从关键信息的附着上来看,已是非常全面科学了,但要从信息表达与传播的效果上来看,还可以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因为我们的概念表达一定要达到两个效果:一是受众理解起来准确、明了,二是能直接指引我们开展工作。

修改与完善概念表达,看似在玩文字游戏,其实不然。当今人们之所以对绿色出版的认识很零散,很模糊,很困惑,就是因为大家缺少对绿色出版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清晰认识。

三、绿色出版概念的继续厘清

随着讨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大家对绿色出版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基于齐峰同志的概念,笔者对“绿色出版”概念进行了继续厘清:

“绿色出版”是在科学的编辑思想与管理理念指导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立足以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和节约环保的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出版活动。

这个表述厘清了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指出绿色出版要建立两个生态,即“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和“节约环保的自然生态”,而且,“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在“节约环保的自然生态”之前。

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绿色出版的建设发展目标。这样的认识,已经颠覆了人们一直以来的观念:认为绿色出版就是低碳出版,立足于节约环保的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出版活动,推进绿色出版就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推进”低碳出版“工作(即优化生产和流通过程以减少碳排放,设计生产碳排放较少的产品,倡导低碳消费)中去。

事实上,低碳出版只是绿色出版建设的直接要求。倘若用低碳出版方式生产出大量读者不需要、不健康的出版物,造成资源浪费的危害要比高碳出版的危害更大,绿色出版也就难以真正实现。

因而,推进绿色出版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推进低碳出版这个层面,我们要树立更远大的目标:积极营造绿色文化环境,推进绿色出版文化建设,建设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通俗地说,就是要策划读者需要的出版物,打造优秀的出版物,生产健康文明的出版物。科学内容是绿色出版的最高建设目标。

第二,指出绿色理念是绿色出版的指导思想。

现代科技只是实现绿色出版的一种手段,科学的编辑思想和管理理念自始至终在实现绿色出版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科学的编辑思想,是编辑建立绿色出版理念的基本指导思想。在科学的编辑思想的指导下,编辑才能做好”议程设置“工作,策划出能够引导、教育、鼓舞和激励读者且读者喜爱的出版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出版浪费,坚决避免内容污染。内容好了,库存少了,高耗能高污染的材料少了,出版材料和出版内容就绿色了。

科学的管理理念,是出版人建立绿色出版理念的高级指导思想。出版单位乃至出版产业为了照顾各种利益,若不能配备科学的出版品种比例,不能积极组织、研发和投入“绿色渠道”,科学引导读者利用“绿色渠道”消费,不能建立绿色出版的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产业体系,仅仅依靠编辑策划出好的内容,想做到持续、全面的绿色出版是不可能的。

笔者认为,对于绿色出版的认识,应该从环保、内容优秀的层面上升到科学管理的层面。如果条件成熟,我们的认识还应尽快上升到如何处理出版业同网络电信、技术开发商等相关绿色出版参与体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博弈的高度。笔者的这个表述,指出了绿色出版的目标和基本内容。绿色出版的目标是实现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达到这个目标,绿色出版必须要坚持”节约环保“和”健康文明“。我们可理解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立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上文提及的作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帮助大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实际上是传播绿色出版的核心观念。“两个基本点”是指“健康文明”和“节约环保”,是绿色出版的基本内容。“健康文明”和“节约环保”的含意非常丰富,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无论是出版内容、出版方式、出版渠道、出版媒介(材料),还是出版者编辑思想和管理理念,都要求健康文明、节约环保。上文提及的人们正在为绿色出版所作的努力,有的是为绿色内容而努力,有的是为绿色媒介而努力,有的是为绿色渠道而努力,有的是为绿色出版方式而努力,都是在”两个基本点“的框架下进行的。

以上是绿色出版概念的继续厘清,完全是在学习齐峰同志科学的观点基础之上,进行了一点表达上的技术完善。如果说齐峰同志提出绿色出版的概念在绿色理论体系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话,笔者在概念表达上进行的一点完善只能算是技术改良。希望笔者做的这点苦力活,能够帮助大家理解与认识绿色出版,直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低碳装;文献综述;趋势

服装作为人类文化史的一种载体,几千年来大放异彩,不仅体现着自然环境之美,也体现着社会环境之美。现在,“低碳装”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中国服装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型行业,如何把“低碳环保”和服装的“时尚”结合起来,是服装从业者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1.低碳装的研究历程

“低碳经济”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人们也开始用“低碳”来审视服装的功能,相继出现了一些特有名词:“碳标签”、“衣年轮”、“碳足迹”。

我国对低碳服装的研究远远迟于西方发达国家。2006年底,我国第一部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随后有了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保护之说,相继低碳经济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纳入了十二五规划,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内各知名企业分分提出了各自的低碳理念,比如:可回收的别致展馆、展示环保型服装、实行体验式加盟模式、提供人性化服务等。服装科学理论上也对服装进行了低碳绿色环保研究,这方面的成果有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顾怡敏的《“绿色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运用》,重庆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系教师李爱英的《服装设计新理念》,中国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的《降低碳排放-谁来买单》武汉理工大学与设计学院徐进波和王娜的《绿色设计-设计的课持续发展之路》等等。

2.低碳装的研究内容

2.1 低碳装的含义

低碳装:泛指生产和消耗的低碳新概念全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很低的服装,实现低碳装的方法包括选用碳排放总量低的服装,选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制成的服装,及增加服装利用率、减小服装消耗总量等。

2.2 低碳装的设计方法

服装的低碳设计凸显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每个环节,主要涵盖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2.2.1 设计风格低碳化

在服装设计中,低碳设计既是一种设计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技术,对设计师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目标,降低碳排放量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从而在衣―人―自然三者之间创造出一种全新互动的关系。在服装设计领域,其实现方法在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风格:

一、简约风格:遵循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的简约设计美学,用最概括、准确、精炼的设计语言来追求服装的美感,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减法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或过渡装饰环节,尊重服装本身实用的特性,把产品造型简化至极致,去掉了冗繁的形式,最终达到表现简结、合理、实用的服装风格。

二、环保风格:环保风格在服装低碳设计上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这两个方面:(1)材料的选用,当低碳和服饰开始对话,不少品牌都开始尝试绿色概念,推出环保服饰。棉、麻等天然纤维的纺织物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高于人造纤维,设计师在选用服装材料及其搭配时,应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天然纤维面料,不仅穿着舒适、健康,而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加快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近年来,世界纺织服装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绿色环保方面做出不少成绩,服装行业与科学家联合对环保材料进行研发,不断推出新型环保材料,比如再生玻璃纤维、功能性真丝、“天丝”纤维、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竹纤维,以及甘蔗、剑麻、芒麻、亚麻、香蕉叶等植物纤维都被制成了服装面料,这些新开发出来的新型纤维服装面料为实现绿色环保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材料保障。

2.2.2 生产销售过程低碳化

服装的生产销售过程也是一个环保大问题,比如说在服装包装上面,用料一度的浪费是人人可见的,并且这些包装袋一般都在消费者购买回家后被作为垃圾丢弃,其使用周期不仅短暂,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如果能加入低碳设计理念,设计上采用实用简单的包装结构,材料上选用可以回收再次利用、易处理或循环再生的环保材料,一方面它可以使服装产品具有低碳绿色产品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使包装袋被消费者丢弃后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再次还节约了有限的资源,从实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其他环节,像打造节能门店,店面橱窗设计时采用可持续使用的木材、节能LED照明设备;积极开发统仓配送系统,减少货物运输中的送货里程也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2.2.3 废弃过程低碳化

低碳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在是简单的“从摇篮到坟墓”,而是发展到“从摇篮到再生”,也就是除了产品的寿命外,还包括产品的回收、利用和再处理。需要理解的是,要达到服装产品废弃过程的完全“低碳”是不可能的,只是通过高科技将其“非低碳”程度降到最低。中国李宁品牌就引入帝人集团的“ECO CIRCLE”技术来倡导低碳装,该技术能循环利用聚酯原料生产的面料制成的服装,虽然运用这项技术的成本还没有完全降下来,但是随着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这些循环再生面料技术也会赢来更多的市场。

3.低碳装研究存在的问题

低碳,绝不只是炒概念,低碳文化是贯穿始终,是不改变的,变的只是表现形式,传达的永远是以人为本,社会持续、经济持续、资源持续的思维理念。虽然当前我们只是停留在低碳理念上的传播,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迎来真正的服装低碳时代。当然,如果仅把碳排放的注意力放在设计环节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占领永久的市场,就要加强低碳理念在生产、销售、使用环节及回收机制的树立,从整体出发,将低碳进行到底,即使成本上升也值的。服装生产不是单一行业的成果,原材料生产、运输印染服装设计材料裁剪成衣生产制造销售、使用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企业链,低碳理念的传播并非只是某一个环节能单独完成的,做到整个企业链的低碳才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4.结束语

低碳装的市场前景是毋庸置疑的。谁使用的材质更环保,谁的设计、工艺更绿色,谁对环境危害更小,谁才会创造未来服装品牌,才能掌控未来服装企业的核心科技、核心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后的市场谁抓住了低碳服装核心价值,谁就将占据未来服装行业龙头老大的交椅。面对新的时代特征,服装从业人员应肩负起历史责任,未雨绸缪,谋划未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时尚内涵的设计理念,倡导低碳、创新之风,开启服装的低碳时代。(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参考文献:

[1] 奕芭.服装流行“低碳”概念.中国消费者报,2009-11-25-第C03版

[2] 王翔.低碳经济高调出场(服装经济).中国纺织报,2009-12-11-第005版

[3] 李超德.低碳装的怀想.观察.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是国际上“可持续建筑”、“绿色低碳建筑”以及“生态建筑”等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过去10年来,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在绿色建筑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建立起各自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建筑”、“绿色低碳建筑”或“生态建筑”评价体系、认证方法以及政策措施等来推广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轴也将是国际“可持续建筑”、“绿色低碳生态建筑”未来发展的核心使命。

一、低碳建筑的定义

低碳建筑(low-carbon buildings)的概念是近几年刚刚提出的,在国内外还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在建筑领域,对低碳建筑比较清晰的定义为:指在满足人类对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建筑。

二、推广低碳建筑技术的保障性措施

1、健全法律体系

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对于低碳建筑的推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低碳建筑管理的法律建设尚属起步阶段,至今没有一部国家的关于低碳建筑管理的法律文件。虽然《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为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完全贯彻实施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现有的法规中有关低碳

建筑管理的定量指标无从查询,缺乏低碳建筑节能减排的专项检查、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所以在低碳建筑推广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和颁布实施低碳建筑相关法律,并对《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能源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订,将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写入法规,进一步鼓励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

对于《煤炭法》、《电力法》等辅助行政法规规定碳的标准。充分重视碳税立法问题。我国关于碳税的法律尚属空白,碳税手段还未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选择。尽管理论界对碳税立法的研究不断增加,但总体仍然薄弱。因此应尽快对碳税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2、完善技术标准

我国为了推广绿色建筑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了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与标识管理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低碳建筑相关评价标准和标识办法,建立一个完善的低碳建筑评价标准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低碳建筑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发展。建立低碳建筑评价标准应该坚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的原则,重点突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环保要求、体现过程控制的原则、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该标准包括低碳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低碳建筑标准,建筑物采暖和制冷温度控制标准等;修订风机、水泵、变压器、电动机等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办公设备以及机动车等的能效标准。

3、构建低碳建筑认证体系

推广低碳建筑技术的核心是降低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构建低碳建筑认证体系就是用法律的手段对建筑碳排放量标准进行明确的界定,对于符合要求的建筑授予低碳建筑标志或者称号,以此大力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向社会推广以达到建筑减碳效果。低碳建筑认证是政府用法律手段半强制化的方式推动低碳建筑发展的创新手段,努力开发低碳建筑新技术,引导全社会消费者向低碳的生活模式转变。

4、重视技术研发,培养专业人才

积极开展同国外发达国家的战略合作,借鉴其低碳建筑技术和推广经验,实现我国低碳建筑推广发展的目标。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向低碳产业倾斜,加大投入进行新型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着重发展以节约能源为重要目标的低碳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辟新的洁净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CO2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政府在经济上为个人、机构以及企业开发低碳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提供支持,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扶持。

三、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发展展望

1、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中的问题

近年来,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良好环境。各级政府加大推动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力度,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唯一途径正在逐步形成共识。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绿色建筑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渐趋成熟完善。与此同时,经过几年来的实践,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性不够,集成程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优化措施较少,有技术堆砌的倾向;绿色低碳建筑领域的标准体系仍不够完善;绿色低碳建筑运行效果难以保证,投资收益有待进一步深入细致研究;技术适应性研究不足,对一些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地区气候适应性尚不明确;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仍然偏重于“设计层面”,出现“重设计,轻运行”的现象;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目标及方法尚待进一步明确。

2、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20年具有保持GDP快速增长的潜力,同时也面临着能源与资源供应紧缺的压力。在建设领域,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是实施我国能源和资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面积发展,继续带动建筑行业的绿色革命。展望未来,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呈现以下特点: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将逐渐融入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拆除的全过程,改变传统的建设方式;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实用性能及集成程度将不断提高,逐渐摆脱“噱头”式、简单“堆砌式”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将与“碳排放”、“碳交易”的概念紧密结合,达到“绿色”同时“低碳”;绿色低碳建筑技术能够与“智能建筑”、“生态建筑”等建筑理念相融合;绿色低碳建筑技术领域的产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技术选用将更加注重投资效益比;绿色建筑技术向技术性能更高的方向发展,即绿色建筑将逐渐向高性能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将以“统分结合,以统为主”的趋势向前发展,紧贴最新技术动态,注重行业特点。绿色低碳建筑标准体系修订周期将更短,低碳建筑领域的相关标准将逐渐建立起来。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建筑业的能耗已经超过工业成为第一能耗大

户,因此降低建筑能耗、推广低碳建筑势在必行。如何科学有效的推广低碳建筑

对我国实现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围绕低碳建筑技术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低碳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

一定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有为,王清勤,赵海,等.学会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编制简介[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03~207.

[2]李启明,欧晓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建筑经济,

篇7

【关键词】低碳;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低碳城市

1.低碳城市的提出

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1988年创建政府间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分别在1990年、1995年和2001年、2007年发表了4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90年报告中,IPCC向人类警示了气温升高的危险,推动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5年报告中,IPCC认为,“证据清楚地表明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这份报告为《京都议定书》1997年得以通过铺平了道路。在2001年报告中,IPCC表示,有“新的、更坚实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变暖“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这里的“可能”表示66%的可能性。2007年IPCC发表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很可能”表示90%以上的可能性,这种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根据预测,未来100年这种全球变暖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而且会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要尽早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趋势,减少对自然和经济系统的影响。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开始被人们提出,并正在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

2.概念

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3.低碳城市的构成

(1)新能源利用

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水电的新技术新工艺。绿色能源可概述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狭义地讲,绿色能源指氢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而广义的绿色能源包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采用低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占到15%—20%,今后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2)清洁技术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或零排放。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一个共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C02的排放。

(3)绿色规划

城市能源消耗会直接影响到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城市规划除了考虑单个城市自身特点外,还应结合城市所在区域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进行考量。

第一,产业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

第二,交通规划。低碳城市的交通战略可从两个方面实现:一个方面是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另一个方面是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在这一点上,巴西的库里蒂巴堪称成功的例子。

(4)绿色建筑

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的建设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等;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生产企业等就生态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绿色消费

我们应当倡导和实施一种低碳的消费模式,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个人的行动非常重要,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帮助减少碳排放。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省含碳产品的使用,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我们就可以为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做出贡献。

二.城市建筑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生态建筑概念

虽然“生态建筑”的称谓自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但“当前还没有完整统一的生态建筑理论或被普遍认可的生态建筑的界定,生态建筑的定义和内涵,因不同国家的环境需求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而有差异。生态型建筑的目标是一致的,都追求建筑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更重要的是都以生态为基本指导思想,以达到人工环境的生态化。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爆发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人们意识到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于是开始提出并关注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被称为具有“深绿色环境观”的运动,重新界定和扩展了环境概念,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两个观点:一是发展;二是发展是有限度的。因而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问题,寻求其生态合理性,这种思想的视野是建立在全球整体环境上的。

“低碳筷行动”

3.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

城市建筑生态化不仅仅是节能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与资源问题时,对人工环境的一种优化,其目的是尽可能少地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有利于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使用者和其他人的身心健康。

毫无疑问,城市建筑生态化需要依靠适宜的技术手段。当代建筑的生态化是一种整体的环境概念:“建筑环境不仅要以单体建筑的生态设计来进行改善,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与群体设计中奠定生态观念,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物理环境,而且可以在景观与美化方面取得宜人的效果。”我们认为,系统环境观下建筑呈现如下特点: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生态与技术的协同而不是排斥;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建筑作为一个过程而形成新的经济观;环境健康与文化功能的融合。

【总结】

篇8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引言

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工程的能源消耗量,另一方面,还能大大减少有害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的排放和污染,从而有效减少企业施工带来的碳排放量,能对环境减轻破坏和污染,这样就实现了施工企业的环保目的,也提高了工程建材的使用效率,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对消费者来讲,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低碳节能新理念的同时,在建筑中会吸收一些高科技的绿色产品,对广大消费者来讲是提供了一种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对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都是一大进步。

1、建筑设计的低碳理念分析

对于低碳节能的现代设计来说,内容及其丰富和充实,一般包括环境舒适健康、材料天然型、节能环保、能源优化等等,接下来笔者将分条陈述。1.1舒适健康的环境在用户体验方面来讲,环境的健康和舒适程度是用户最为看重的,为了保障这些条件,就要在设计上注意建筑的结构、质量、采光和温湿度等多种条件组合。1.2选择天然材料选择天然型建筑材料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居住条件的健康无害,通常在室内材料的选择上多青睐于天然型材料,并且这些都要经过专业人员的严格检查。1.3节约能源节约能源的意义在于资源的高利用率和成本的节约,在低碳型建筑设计中应该优先选择节能型的建筑材料,运用专业技巧优化结构。1.4节能节能的具体措施是使用节能的技术和材料来优化建筑的条件组合。1.5优化能源组合指的是有效利用新型能源,为建筑设计出谋划策。

2、我国的低碳建设设计现状分析

建筑行业吸收使用低碳节能新理念,所强调的是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或建筑材料,从而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率。低碳型建筑提高对环保的关注度,它的发展进步会推动人们对环保节能的新生活环境的要求,从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进步。目前我国对低碳型建筑的认知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或者误区,阻碍了低碳建筑行业发展。有很多投资者目光不够长远,他们仅仅看到眼前利益,认为使用节能型材料或者新型材料会加大施工的成本从而搁置低碳节能型建筑设计,这实在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

3、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3.1选择节能系统

要想大力的推动我国低碳建筑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借助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支持和协助。低碳建筑的重点不仅在于对节能建材的使用,还有优化能源和重复利用资源等事项。针对我国地域辽阔这一具体条件而言,想要实施低碳型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开展低碳建筑。不同地区的能源使用和消耗等情况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时,应该将地区特点考虑其中,从而选择最恰当的节能方式。

3.2在建筑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具体应用

3.2.1利用低碳的建筑材料对低碳型建筑设计理念的实施,可以大致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提高建材使用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整体化一的设计,减少其相关因素的影响。第二,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充分的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使得建材使用率最大化。第三,严控材料的大肆浪费。第四,增加建材利用率的另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废弃的建材进行重复利用,积极探究其利用价值和分配。3.2.2合理地选取建筑材料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选择建筑材料非常关键,这些环节都是可以减少浪费的好机会。选择建材包括施工的基础设备和内部装修的材料。事实上,很多的建材都是对环境有害的,因而合理的挑选建材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很有必要加大对新型绿色低碳材料的开发和研制,这样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低碳设计建筑对建材的需求。3.2.3合理的利用建筑控制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合理控制建筑面积,能够大幅地减少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耗损,比如日本人在建筑过程中总是格外重视空间的合理分配,因为最高效的利用空间。另外,考虑高效的利用空间,还可以将能源的再利用因素和空间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如,设计住房户型分配时需要对建筑空间本身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进行充分的考虑,还要考虑到施工的时间和功能,这样不仅可以使建筑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之外,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垃圾。3.2.4对建筑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将建筑工程的周边环境考虑其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首先,充分调查当地的建筑周边环境,以当地具体条件为考虑基准来决定设计因素,最大可能的使得现代建筑和当地环境十分和谐的融为一体,不破坏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例如,实行低碳设计理念,首先要对周边环境也进行同化,在不破坏原建筑基础的条件下开展低碳设计建筑实施。其次,应该对绿化带的设计给予充分的分量和比重,绿化设计的高低往往直接预示着建筑的低碳理念的实行程度,也是用户健康、绿色生活条件的基本要求。最后,在大工程比如城市规划中要兼顾道路设计,对整个道路交通网有整体把握,使得人工设计最好的模仿和融于自然环境,确保低碳型建筑的开展。

4、结语

总的来讲,低碳环保的新型理念对建筑设计十分重要,制约着建筑行业各个环节的发展。具体实现低碳节能型的建筑应该非常看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建材上的节能这些方面,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和分析实际问题和成效,以此保证低碳理念的实行。为了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又绿色环保的新型居住条件,工程的设计师应该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实际设计中,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明.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门窗,2014,04:226+230.

[2]骆莹莹.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16.

[3]徐振华.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门窗,2014,11:210+212.

[4]齐绍东.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环球人文地理,2014,24:89.

[5]廖广.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6(08)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会计 研究

经济与环境同时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绿色会计概念的提出,就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其实质内涵比较复杂,需要在多重部门的配合下才能够实现。以经济限制而实现环境发展,需要在多重部门的支持与宣传下才能够有效的环节保护。为此,下文将会绿色会计的概念进行论述,对低碳经济发展背景进行会计的研究。

一、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内在联系

绿色会计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环境发展的会计形式,主要通过对环境污染现象、自然环境开发、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的自然现象的货币形式的统计与计算,制定相关的经济表等,实现社会环境保护处理方案与企业中财务部门相互实现精密衔接。绿色会计通过对经济的合理控制与管理,来实现环境质量的提升。在现代经济发展基础上,绿色会计是一种创新性很强的经济环保计划,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低碳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对自然材料进行经济型加工、产品封装,并且尽最大可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等,对石油、煤炭等原料的使用进行控制,继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会计能够对这些环节进行合理计算,以精确的方式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质的测量与控制,以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发展。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健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

我国实现绿色会计比较晚,与国际上经济发展计划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关于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建立尚不完善,因此,在我国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会计工作开展需要不断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健全核算体系。在美国,率先制定了《环境负债会计》等一系列的公告,在不同领域实现了绿色会计的相关研究。而在我国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以绿色会计为基础,需要将相关法律管理条例列入其中,实现绿色会计有法可依。对绿色会计进行法律限定,例如,在相关的企业报告中加入一些与绿色负债、合法权益相关的内容,对详细内容进行处理,进而建立起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此外,还需要将绿色会计的核算纳入到《会计法》中来,以强硬的法律形式来凸显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在专门机关设置专门的绿色会计实施计划,实现绿色会计的法律保障。

(二)注重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环节

在很多企业中其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不真实,弄虚作假的现象。而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实现企业真实现状的反应,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从低碳经济形式上进行分析,信息失去科学性,将对相关部门对环境的审计造成威胁,达不到绿色会计审计工作。因此说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形势下的绿色会计工作开展,首先需要对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环节进行监督,从环境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不断强化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实现企业的绿色环境效益。只有在绿色会计的披露制度不断被完善,才能够不断强化企业经济发展,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结合。该项过程比较漫长且复杂,需要在长期的绿色会计管理中来实现,但是其能够实现的社会经济价值无限。

(三)绿色会计与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强化意识

绿色会计的实际推行需要在两方面的作用下来实现,第一,政府部门的支持;第二,企业的切实落实。而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绿色会计需要以科技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社会对绿色会计的关注度。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引入与会计管理相关软件,实现绿色会计管理与社会环境发展之间的数据库信息读取与连接,进而实现绿色会计管理的科技化。目前,在我国关于绿色会计的社会关注度较低,因此需要以互联网为根基,通过媒体实现绿色会计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宣传。为了实现低碳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在对主流媒体驱动形式下,实现对低碳经济的大力宣传,并在社会中举办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公益活动,加深其在社会民众心中的印象。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通过主流媒体例如电视以及微博等形式,实现线上的绿色经济指导,将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会计通过书本知识以及视频等形式,向社会中传播。绿色会计要想实现服务与社会经济建设,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关键,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该方面的经济指导,实现全民绿色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绿色会计理念逐渐在我国渗透,但是其相关的体制还不健全,还需要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将其不断完善与修正。因此,在本文中对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提出基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绿色会计工作开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方冰.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工作[J].商业会计,2014

[2]鞠秋云.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篇10

【关键词】低碳城市;智能建筑电气;绿色建筑;物联网

1.引言

自从上海举办世博会以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已经开始深入人心。所以说智能建筑电气是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人们将会面临怎样的未来,取决于现在的建筑事业怎样发展,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衡量的关系。

2.低碳生活的意义

2009年12月,举办于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已经将低碳经济的发展列为重要内容。

所谓低碳环境就是指以低碳能源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作为基础的相关经济模式,其中,主要是以能源的高效利用,追求绿色,开发清洁能源等作为主要内容,而且将能源和相关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作为核心内容。

3.低碳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

绿色城市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概念,贯穿在整个建筑物设计,建设,规划,维护以及使用的相关过程中,会覆盖到整个建筑物的全部生命周期。绿色城市建筑所注重的就是使用空间,目的是最终达到人类和自然和平共处的原则。

直至21世纪以来人类所创造的建筑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变迁,经历了历史的掩埋,也经历了舒适建筑,掩蔽建筑和健康建筑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掩蔽建筑,也是迄今为止最低能耗,也可以说无能耗的阶段,而作为第二和第三阶段就已经应用到大型的机械,能源都已经达到了高消耗。现在随着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度逐渐升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深入人心,在建筑方面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低碳城市的重要性,现代建筑物也开始逐渐走向了第四阶段――“绿色建筑”阶段。

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以来,相关科学技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机械化和电气化的大力发展,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新技术和新发明,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而且这些技术的出现也在慢慢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方式。为了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环境,那些先进技术都在不断地被试着应用在环境智能建筑中。而且随着人类生活条件所发生的变化,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也在以近50年内最高的增长速度增加,这样如果要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那么就需要比平时更多的能源和资源,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对地球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那么从能源消耗的发展趋势来看,以地球所现有的能源,不足以支撑全人类的生活消耗,能源枯竭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可再生资源也是及其有限的。21世纪以来,人口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更加加剧了资源的危机。而且环境污染近几年也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又一问题,人们生活中所制造的垃圾,工作生产中所制造的污染物等,都将会成为限制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低碳城市就是指用低碳发展作为发展方向和模式,人们用低碳生活做航标和行为指南,国家用低碳城市作为社会城市建筑的目标。现如今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国家的共同追求,人们的关注度和重视度都有所提高,大自然和人类和平相处是我们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所谓绿色的建筑阶段主要表现特征是可以大量的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开发还没有利用或的资源,必须强调节约能源和相关材料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尽可能减少在城市建筑过程中对大自然生态系统的损伤。绿色城市建筑的概念是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体,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籍意大利的建筑师保罗,首次提出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距今已经100多年历史了。

保罗的绿色城市建筑可以理解为是在建筑周期内,能够最大限量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及减少污染,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加适合,健康和高效的利用空间,以实现和大自然共同和平存在的绿色建筑物。绿色城市建筑注重和周边能源的和谐相处,包括对空气流通,日光利用,以及景观环境等相关条件的综合考虑,为了能够使人类居住的舒适,健康,而且对周边环境不赞成损坏,绿色城市建筑是必不可选的首选。绿色城市建筑也很关注相关建筑材料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节约。绿色城市建筑将节能技术,网络技术,环保技术,信息技术都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方各面,这就是说绿色城市建筑用最先进的技术,最新的概念解决了居住舒适和生态节能的问题。总之,绿色城市建筑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是构成和谐有机系统的重要构造。

4.智能建筑电气的发展特征

当今绿色低碳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绿色建筑的营造模式,都已经呈现在人类面前,而且智能电气建筑的发展也日益强大,建筑设备大多是以节能作为核心,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来说,虽然节能型和高效型的设备都已经被选用,而且已经形成规模,但是,实际的效果还需要通过运行数据来进行评价和分析。

因此,无论是既有建筑还是新建建筑,通过历史数据和能耗监控实时数据,都可以达到对建筑物运行设备的状态进行判断,从而达到对能耗水平的评估,进而调整设备相关的运行参数,更换用能方式等等。从而杜绝资源浪费。

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发热,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资源与建筑物当中的供电系统电网融为一体,这将是国内外工作人士共同努力的方向。尽管大规模化的能源发电系统是绿色城市建筑中最有效的方法,方式智能化微电网是很好的候补方法,是逐步地提高电网安全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比例的最好方法。

5.结语

现今中国政府对于节能减排已经有了很大的重视,这样也为低碳绿色城市和绿色建筑智能电气化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大环境,但是,节能减排,能源再利用的工作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的具体的来完成的,是一项即艰巨又伟大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也需要技术人员的帮助才能够完成。

那么作为智能化建筑电气的相关专业人士,就应该时刻明确着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用自己的技术通过认真研究绿色城市建筑的基础理论,达到不断创新和改革。用智能化应用技术,积极的为人类和自然和平共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我们共同发展的未来,世界发展委员会会议[M].王志佳,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