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社会调查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的社会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 未成年人 非监禁刑 社区矫正 衔接
未成年犯罪问题,现已变成全世界需要共同去面对的严重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民族或国家的未来。现今,未成年人犯罪已经赴、环境污染的后尘,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公害。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未成年犯罪持续增长的势头丝毫不减,并且该方面的问题已变得尤为突出。
一、基本情况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在青海省也是最大的城市,城东区位于其东部,被称作是西宁市的东大门,城东区生活着二十一万多人,其是以汉族为主,以27种民族共同聚居的区域,其民族构成及民族问题十分突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亟待解决。
未成年人因其特殊的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刑法将其列为一类特殊人群予以保护,对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有很多优点,首先体现出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精神,其次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树立起重新做人和重新生活的信念。特别是在西宁市城东区这样一个民族聚居地区对未成年犯罪问题更需要小心谨慎地处理,不然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团结。
近些年来,自从2010年底开始,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处遇方式在全国31个省、市、区广泛开展以来,全国多数法院为了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对其大量适用非监禁刑。
二、调查目的与方式
为了使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有所下降、发现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因此笔者对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用查档及个别访问的形式对未成年人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衔接现状进行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对该区域的未成年人犯罪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调查数据汇总
西宁市城东区2013年1月初至2013年10月底共有41起案件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共涉及未成年犯罪人67人。其中最后被判处非监禁刑的共有41人,占到总人数的61.19%。高发案件的案由依次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贩卖、抢夺及非法拘禁七种。其中抢劫案20件,占案件总数的48.78%,盗窃案9件,占总数的21.95%,故意伤害案7起,占总数的17%,抢劫案2起,占总数的4.87%,贩卖、抢夺及非法拘禁案各1件,占总数的2.43%。
在这41起案件中,有共同犯罪案件27起,占总额的65.85%。在此其中涉及汉族人数22人,占被判处非监禁刑总人口的2.4%,涉及回族人数15人,占总人数的36.58%,涉及藏族人数3人,占总人数的7.31%,涉及回族人数1人,占总人数的2.4%。
对上述调研数据中的67个需要进行社区服刑的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中不存在文盲的情况。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员有8人,占到总人数的11.94%,其中无职业7人,占总人数的10.45%,有职业的为1人,具体职业为农民,占到总人数的1.4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有32人,占总人数的47.76%,其中无职业17人,占总人数的25.37%,还有15人为在读初中生,占总人数的22.39%。高中在读生或中专生共6人,占总人数的8.96%。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从上述调研得出的数据可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具有初中文化的未成年人占据犯罪主体的大多数,占到总人数67人的47.76%,可见初中阶段对于未成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二,暴力型犯罪在西宁市城东区未成年人犯罪中占多数,比例为57.14%;
其三,西宁市城东区对未成年人判处非监禁刑的比例为61.19%,与欧美等国家非监禁刑的使用率达到70%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该适用率还有待提高;
其四,西宁市城东区适用非监禁刑的刑种过于单一,主要都是以被判处缓刑为主,对其它种类的非监刑的适用率较少,呈现出缓刑一边倒的态势。在上述调研的41起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案件中,只有1件是判处管制的,其它的全部适用缓刑,缓刑使用率达到了97.56%。
(二)从西宁市城东区未成年人被判处非监禁刑后到未成年被告人到其户籍地或社区矫正机关接受矫正的这一段过程来看,存在着以下三点问题
1.审前社会调查衔接存在的问题
审前社会调查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后,对有可能被判处非监禁刑的被告人,经被告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住地的社区矫正机关对个人、家庭等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向人民法院提出是否建议对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的意见,并提交相关社会调查报告的活动。
但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有关时间的冲突问题。即审前社会调查的时间与审结案件的时间相冲突。在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中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刑事案件后一周内,向被告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住所地的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发出审前社会调查函并附起诉书副本,社区矫正机关的全部审前社会调查事项必须在三周内完成。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对有可能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被告人都能够做到在规定时间内向被告人户籍地或住所地的社区矫正机关送达审前社会调查函并附起诉书副本,但问题就在于社区矫正机关经常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其工作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人民法院,因此就会影响人民法院按时开庭,使案件无法在审理期限内及时结案。有时关于有可能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案件,案件事实清楚,未成年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时,人民法院基本上都会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但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只有20天,则会产生审前社会调查报告与人民法院结案相冲突的情况。
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对于那些未成年被告人的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不在西宁市的,会采用邮寄的方法将审前社会调查函并附起诉书一并寄至当地的社区矫正机构。但是由于社区矫正工作不统一的机制,为社区考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西宁市城东区各司法所的人员配置及办公条件十分有限,若在一个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同时存在需要对多个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审前社会调查的话,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与此同时,考察机制没有法定的固定形式,这就对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要求很高,要求司法工作人员边工作边学习地进行社区矫正工作。
未成年人被判处非监禁刑,去社区矫正机构接受社区矫正,但社区矫正组织由于缺乏资金,工作机制不固定等问题,对判处非监禁刑的罪犯,缺乏有力的监管条件,对于违反缓刑、假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等规定应当执行收监的,会导致有关机关相互推诿的现象出现。
2.各职能部门衔接存在的问题
各职能部门的衔接也可称为是入矫环节各部门的衔接,是指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将与社区矫正条件相符合的罪犯及相关法律文书向社区矫正机构移交的活动。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进行衔接的部门众多,既存在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与司法局的工作衔接,又存在司法局与司法所的工作衔接,还存在着其他相关部门与派出所之间的工作衔接。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中对社区矫正各参与单位的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安排,但对其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流程规定不明确,会造成有关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呈现出消极怠工的状态。而社区矫正机关又受其职能的限制,其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组织协调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最后就演变成了由社区矫正机关单独奋斗的局面。
3.矫正对象衔接存在的问题
矫正对象的交接包括两种方式,即直接交接和间接交接。直接交接是指人民法院在对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且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进行当庭交接工作,对已羁押的未成年犯在看守所内进行交接工作。但是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不会通知社区矫正机关到法庭或者到看守所内进行直接交接工作。在间接交接的过程中,西宁市城东区的未成年矫正对象主动到司法所报到的情况还是不错的,一般不会导致脱管或是漏管的情形发生。
五、完善紧密联系西宁市城东区未成年人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衔接工作的建议
(一)适当放宽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的标准
西宁市城东区对未成年人判处非监禁刑的适用率达到61.19%,与欧美国家的70%以上适用率的标准还是存在着差距。我国刑法并没有把未成年和成年人判处非监禁刑的标准有所区别,但是笔者认为,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较小,心理发育不成熟、较容易得到矫正等原因,对未成年人予以适当地放宽适用非监禁的标准,使其在矫正后能够更好的回归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加快有关社区矫正方面的立法,从法律方面直接解决后顾之忧
社区矫正作为是一种惩罚犯罪的处遇制度,必须要有法律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制度,标志着该制度的正式建立。但是对于公、检、法等其他部门如何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的工作中去,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完善相关的立法时,需要把各职能部门的衔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规定到其中。
(三)加强建设网络,从技术上解决衔接问题
针对审前社会调查难,异地调查不方便等问题,应加强建设网络,建立起社区矫正的信息网络,使得数据能够形成资源共享、高效传输。在这其中尤其要重视各职能部门的网络连接问题,用网络化的手段来防止一些不必要的疏忽。
(四)加强队伍建设,从人事上解决衔接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各个职能部门的社区矫正队伍的建设,做到相关单位都有专门的社区矫正队伍,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地稳定。不断提高社区矫正的水平,决不能使其流于形式,造成未成年矫正对象得不到应有的矫正。同时社区矫正人员要加强知识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篇2
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进行了专章特殊规定,体现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但是由于法律规定不够详细,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疑难问题有待解决,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应对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分化的加剧,犯罪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严重性的日益凸显,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也成为刑事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本文拟从新刑诉法颁布实施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时应遵循的原则、案件处理模式加以探讨和完善。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主要特点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特殊规定。刑诉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和第二百六十六条进一步明确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治为辅原则,以及办案人员的专业化要求。刑诉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百六十八条和第二百六十九条则分别从律师法律援助、社会调查制度及严格逮捕适用条件等方面进一步从具体制度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辩护权利及实体利益保护,从而实现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总体要求。现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主要特点是:(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要更加突出教育改造的方针,寓教育、感化、挽救于各个诉讼阶段之中。(二)从侦查、、审判到执行,均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诉讼制度和程序,诉讼程序的设计表现得更为灵活多样、缓和、宽松。(三)对证据的运用,要有较高的证明要求,不仅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而且还要证明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四)国家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不仅赋予未成年被告人更多的诉讼权利,而且还有更多的保证实施的措施。基于以上特点,新刑诉法第五编特别程序中第一章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案件诉讼程序用了11条的较大篇幅,构建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办案方针、原则、诉讼环节的特别程序作出规定。其中,设置了附条件不制度,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的决定。同时,为有利于未成年犯更好的回归社会,设置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二、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案件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
(一)如何保障讯问未成年人时其监护人在场权。新刑诉法规定,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讯问的时候要通知法定人或者其他具有临时监护责任的人员或机构代表到场。由于审查逮捕阶段办案期限只有 7 天,如果未成年人是外地人,其法定人、亲属均在外地,这就很难在这些人员到场的情况下进行讯问。
(二)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内容及责任机关不明确。新刑诉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但是对于当前社会调查报告由哪个机关负责调操作、具体内容和制作程序都不明确和规范。首次作出规定的未成年犯罪案件的附条件不制度无疑是极大的立法进步,突出体现了司法的宽缓化趋势,积极回应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诉讼程序的要求。但就其内容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与其他不制度特别是相对不制度的区分比较困难;适用的前提条件“有悔罪表现”如何把握,是犯罪嫌疑人向被害人认罪道歉,还是向被害人积极赔偿损失,或者两者兼具,均没有明确,在适用上难免造成混乱。由于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要实行保密管理,因此检察机关如何有效开展监督工作,并且有效保护犯罪信息,这对检察机关来说是一个难题。
三、检察机关在实践中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建议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可陪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讯问。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系外地人,其法定人、亲属无法到场,其在本地也没有学校、单位等基层组织关系的情况,为保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享受平等保护,建议在这种情况下,由指定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在讯问的时候到场陪同讯问,行使部分法定人的权利。
(二)明确“相对不――附条件不”的优先适用顺序。在附条件不的适用程序条件中增加“不适宜根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出不决定的”的条件,以此来明确“相对不―――附条件不”的优先适用顺序。不能直接作出相对不决定的,才考虑适用附条件不,符合相对不的适用条件,应当优先考虑适用相对不。相关条文内容修改后为:“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条件,有悔罪表现的,不适宜根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作出不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的决定。”
(三)规定“有悔罪表现的”的具体情形。悔罪是犯罪嫌疑人主观心态的外化表现。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悔罪表现的”,必须借助较为明确、客观的判断标准。应当增加规定“有悔罪表现的”具体情形,比如,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决心悔改的;积极清退赃款、赃物;向被害人道歉并主动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等等。
(四)建议完善公安机关前期侦查工作,节约司法资源。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即应当核实未成年人是否有自首、立功、检举揭发等表现,告知其法定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征求其法定人、学校及相关单位的意见,调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精神状态、知识水平、社会交往、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等方面,形成调查报告,为检察机关依法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提供参考。或者为确保社会调查的公正性,最好让社会中立机构、组织来提供社会调查报告,检察人员根据案件基本情况,制作制式的社会调查提纲,以方便社会调查机构、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查。 对于调查报告, 检察人员应当对其作为证据的调查和采信要持慎重态度。
篇3
1 中职生上网基本状况
据笔者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和网上的调查资料显示:72%的中职学生上网是在周末或假期,有9%的中职学生因上网会偶尔缺课或经常缺课,82%的中职学生一周平均上网时间超过了5个小时,并有69%的中职学生承认上网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职学生上网的地点比例最高的是公共网吧,其次是家里。所以,很多中职学生上网并不被家长或者学校老师所知道。家长和学校很少对中职学生的上网进行引导。也就是说,中职学生没有受过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上网事先并没有计划,任意作为。大部分中职学生对网络知识了解很少,对网络知识也不感兴趣,只对网上游戏或者即时聊天有兴趣。据美国儿童有限电视广播公司调查,中国的中职学生60.7%上网玩游戏,34.1%找人聊天,29.1%关注影视文艺动态。这足以说明网络已成为中职生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为中职生筑起网络的“防火墙”
网络的出现,使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来教育中职生,我们必须着眼于现实,力求创新,利用网络技术这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手段对中职生实施教育。
2.1 加大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中职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
中职生的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受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影响。开展德育课则是宣传和引导,增强中职生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讨论会,让中职生认识沉迷于网络,在不健康的网吧消磨时光的危害。在计算机课上,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其明白如何健康地利用网络,注重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增强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
2.2 组织有关知识竞赛,提高中职生上网的意识
新一代的中职生思维活跃,具有挑战意识。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竞赛,如程序设计大赛、网页制作大赛、动画制作大赛等,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一些网站建设中,让他们感受网络带来的巨大方便和无限乐趣,使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增强他们上网意识和计算机水平。
2.3 建设大量优秀的网站,增强对中职生的思想教育
要通过大量的优秀网站来吸引中职生,这就对网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才能留住中职生的眼球,让中职生更多地关注网站内容,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中职生感兴趣的、好奇的、未知的一些东西,为中职生们服务。如开设一些有关学习、小发明技术、音乐、动画、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栏目,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一步的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
2.4 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
为了给中职生以及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近几年,我国虽然出台了许多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健全和完善。在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监管,网吧的管理整治涉及公安、文化、工商、教育、法制办、共青团组织、广电等多个部门,这样就存在没人负责的现象,致使一些违规网吧等依然存在。对此,应该指定某个部门来管,其他部门协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监督,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用法律来维护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相关的技术部门应该加大对各个网站的监控,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监督,打击那些非法的、有黄色暴力信息的网站,为中职生建设一个绿色网吧、绿色网络。
2.5 建设校园网,为中职生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
随着校园网的建设和推进,校园网应成为学生上网的主要渠道,这也是学生、家长、老师所期望的。让中职生们通过校园网既能获取本校网站的信息,也能在网络上获得更加广阔的信息。校园网为中职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用来进行虚拟教学,提高人性化程度。他们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6 建设文明网站,从源头净化网络
新浪、搜狐等14家门户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倡议,倡议书提出了不刊载不健康文字和图片,不链接不健康网站,不提供不健康内容搜索,不开设不健康声讯服务,不登载不健康广告等;还提出要自我约束,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接受管理和监督,让广大网民文明上网。让中职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不受干扰,这是建设文明网站的必要措施。网站建设者也有责任净化网络,中职生也应该文明上网,双方都行动起来,才会建设好一个真正的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使中职生更加积极地去学习、生活。
3 结语
网络对中职生的影响既有正面因素,也有负面因素。因此,在充分利用网络为中职生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其带来的不良影响积极的防范,使中职生成为具有信息、知识、创新力的新型人才,从而推进信息化社会进程。
参考文献
[1]匡促联.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J].当代青年研究,2002(4).
[2]彭文波,徐陶.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2(4).
篇4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人;人格;特点;犯罪类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11-01
1 未成年人犯罪特点
1.1 犯罪类型集中化:青少年学生犯罪主要涉及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三大类犯罪。具体包括杀人、伤害、寻恤滋事、聚众斗殴、投毒、放火、、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财性犯罪,而且作案所得财物大多用于了吃喝、上网、玩游戏。
1.2 犯罪手段多样化:以往在校生违法犯罪多以语言威胁辅以轻微的暴力或撬门扭锁、翻墙钻窗等低级、简单的手段作案。但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犯罪手段也向高级、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手机、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进行犯罪开始显现。同时,采取暴力进行犯罪的案件日益增多,手段日趋残忍,令人发指。
1.3 犯罪形势团伙化:由于青少年学生主观性较弱,有渴望交友、乐于群聚、向往集体的心理需求,他们喜欢聚集一起,因此一旦实施犯罪行为,往往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犯罪。
2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类型
2.1 从案件类型上看: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主要为抢劫、盗窃、伤害、这几大类,其中抢劫、盗窃为主的侵犯财产型的犯罪,多为共同作案或团伙作案,且作案手段简单,犯罪预备期段,以伤害为主的侵犯人身类型的犯罪,多为单独作案,主要对象为自己熟悉的同学、邻居,作案时临时起意的较多。
2.2 从犯罪的主体上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2.3 从危害结果看:未成年人犯罪蔓延广、网络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纠合性特点,恶性案件较多,其手段残忍,对社会的危害日趋严重。
2.4 从犯罪手段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智能化。而且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
2.5 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说: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
3 未成年犯罪人人格与犯罪类型的关系
在了解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类型后,现在我联系未成年犯罪人临时犯罪人格与犯罪类型来论述他们之间存在的一些关系。
由于我是用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我省未成年犯罪人管教所进行问卷调查,并且碍于条件有限,以下我将抛开生物学方面对人格的影响,仅从社会学方面按照EPQ的解释来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s曾提出过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按不同比例配合,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大约500年后,罗马医生Galen进一步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现代的气质学说仍沿用这种划分,它们主要的行为表现是:
胆汁质: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表里如一。但以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喜欢交往,适应力强。但交情粗浅,情绪不稳定缺乏耐心和毅力。
黏液质:安静稳重,踏实能干,沉默寡言,自制力强,外柔内刚。但反应迟缓,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缺乏生气。
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思想极端,感受性高,自制力强。但孤僻胆小,行为缓慢,优柔寡断。
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情绪易波动,而另外两者的人情绪比较稳定。
往往情绪不稳定的青少年容易形成浓缩人生、“补偿报复”以及贪图享乐等社会生活态度。浓缩人生的社会生活态度即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未成年犯罪人为图一时的享乐、痛快、刺激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还有的青少年在这种生活态度影响下,进一步产生“孤注一掷”心理,把人生看成是一场赌博,敢于冒各种风险,疯狂作案。这种生活态度常常成为贩毒、抢劫、走私、绑架人质等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基础。
“补偿报复”验证了一句俗话“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一些未成年犯罪人自身也曾经遭遇过他人对其的侵害,对于受到类似社会不公正待遇的许多青少年来说,倘若社会或者他们自己没有其他合法途径对自身损失进行赔偿和安抚的话,很可能激发未成年人心中的叛逆,从此产生了要让社会“补偿”自己,要“报复”社会的心态。这种心态常常成为故意伤害、杀人、抢劫、盗窃、绑架等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基础。
贪图享乐则是处于青春期少年最大的诱惑。在身心介于成熟与半成熟之间,摇摆不定的青少年很难抵制来自物质方面的诱惑。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很容易被“本我”支配,并遵循“本我”的“快乐原则”,追寻物质享受会导致他们做出抢劫、盗窃、绑架等犯罪行为。
篇5
关键词:学生 学习 厌学情绪 原因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迅速增加,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深深感到现有知识不够用,这种形势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在,有的学生甚至根本不学习。
学生厌学已成为职业学校中学生学习问题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这种厌学情绪的滋长和蔓延,对我们职业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当中存在的厌学情绪,对职业教育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行探索、分析,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一、技校学生厌学情绪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技校学生思想意识、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多元化的趋势。现在的学生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传统、教师和书本,更注重自身需要和个性追求。学校的培养,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越来越大。从学生厌学的角度来看,目前社会上存在就业难与劳动力准入门槛低的矛盾。有些学生看到现在的用人单位没有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等级要求,小学初中没毕业,只要肯出力,照样能找到工作。他们感到学与不学照样能找工作,学多学少同样有人要。因此,便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读书无用”等厌学情绪。
2.家庭因素
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梦想随着孩子进入职业学校后就此破碎,他们对孩子不再寄予什么厚望,有的甚至将子女当作包袱扔给了学校,对子女的要求降到了只求不违法乱纪就行,学习是好是坏都是次要的,家长流露的这些思想无疑加深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3.不良媒体的诱导
从正面影响看,学生可以在网上方便、快捷地学到许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那些“黄色网页”“暴露文学”“凶杀暴力”“网络游戏”对技校学生的影响和危害极大,特别是对未成年的技校学生幼稚的心灵造成莫大伤害,使一些学生迷恋或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网络游戏中,哪还有心思来学习,必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消除技校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1.探索新的职业教育形式
鉴于职校学生文化基础现状,调整主要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方向的文化基础、课程结构,充分体现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发展。开设道德、应用文、计算技术、商务礼仪、普通话、书法、公共关系等操作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文化课,体现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在专业教学中,不追求专业教学的系统性,而在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上下功夫,以职业岗位必须够用的原则设置课程,以专业技能的优势显示出职业学校学生特有的风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如果主体不学、厌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很难发挥,再高水平的教师也没用。作为技校学校的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多关心爱护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3.丰富校园文化
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学生一起共同缔造具有校园特色、人文氛围的校园精神和生活环境。开展、组织社会实践,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进入到实践的角色,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可以使学生们认识生产的组织过程、生产环境、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目的地组织专题社会调查,可使学生接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生存意识,树立危机感,从而增加学习动力。
三、结束语
教师,家长,学生只要懂得了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适当有效的调适方法,就能通过内外因素解决困惑。当学生克服了厌学情绪,获得了他辛勤付出所换来的成绩,他就会变得更加自信与积极。特别是技校的学生,在他们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对将来工作的益处之后,学习对他们来说也就并不是一件可怕的难事了,而学校解决了学生的厌学问题后,教学质量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老人对社会的义务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兴趣也日益降低。但更多的研究认为,是现代经济限制了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发挥和社会活动的参与,从而形成社会对老年人的疏离。特别是强制退休制度,更是以牺牲老年人社会劳动的权利为代价,以提高生产效率。与此相比,早期“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更接近常人的认识,似乎公允一些。这个“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老年人同样有活动和参与的愿望,只是参与活动的速度变缓、节奏放慢而已。“活动理论”与“生命持续理论”、“年龄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和“发展理论”一脉相承。
中国老年人也面临一些特殊问题。传统社会的消失与当代制度的变迁使得中国当前的“文化失范”现象突出,“尊老”的传统日益消亡。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4-2-1”家庭结构,也造成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亦是全部压力集于一身)”的脆弱社会心理,又催生新的社会问题。在各种矛盾同时出现的今日中国,代际冲突与社会谈判将成为普遍现象,沟通(亦即传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老龄化与传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老年人与传播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据研究者调查,中国大陆关于老年人与传播关系的研究数量少、深度浅,集中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个别刊物,研究方法多以感想式的评论为主,很不均衡。老龄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关系密切。在现代大众社会,老年人与社会生活的主要联系是非职业性的,是需要借助大众传媒来实现的。大众媒介却往往忽略对老年生活的反映,对老年人群的形象建构很多是负面的,也存在隐性歧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众传媒都在有意无意地灌输一种悲惨和无助的“自然”年龄观:变老,意味着日益丑陋的容貌和日益无助的身体,意味着对社会的经济负担和对家庭的无益浪费。虽然从生理学和经济学上看,这些说法不是没有根据,但这种消极的观点导致了深重的焦虑心理,无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有害于老年人(事实上也包括全体人,因为每个人都会老去)的精神健康。“日益年老”的现实与“永远活在当下”的理想之间的不匹配性与日益后现代化的视觉文化明显相关。而老年人正是视觉媒介(主要是电视)的基本受众。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及香港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2005年的一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老年人仍然习惯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电视是老年人中最常使用的媒介,其次是报纸、手机,而接触网络的老年人在当时只占很低的比例。有研究认为,价格是阻碍老年人使用新科技产品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技术困难。可见,只有经济水平和接受能力都较高的老年人才有可能接触并采纳新媒体,因此,老年人普遍把“会上网”看做一种正面标签,视为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数据显示,一周7天内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会收看电视,而每周约有一半的时间会选择看报纸,上网的天数平均每周仅有1天。可见,电视是充实老年人群体晚年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媒介形式,起重要的“伴随”作用。另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调查,老年人群已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见图1。
从收视时间看,2012年65岁以上老年人日均电视收视时间是269分钟,也是各年龄段中最高的;55至64岁是255分钟,位列第二,两类群体日均收看电视均超过4个小时,属于伯格纳所谓的“重度”观众。显然,老年人赋闲在家,有更多的时间收看电视;同时,电视帮助老年人扩大了信息经验,降低了他们的信息贫困程度。老年人与电子媒介:传播研究的一些取向“老龄化与传播”的关系主要涉及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为老年人口提供的服务和老年人接触和采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问题。“老龄化与传播”研究则是在承认老龄化现实的前提下,力图寻求个人健康与社会和谐的纠偏除弊。现有的“老龄化(或者老年人)与电子传播”的关系有一些特定的研究取向,大致可以分为老年人与传统媒介的关系及他们与新传播媒介的关系。对老年人与传统媒介的关系,由于电视与观众的研究文献丰富,有一些分年龄段的研究成果涉及老年人与电视的关系。
各国经验普遍显示,电视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等人提出的电视教养理论(cultivationtheory,台湾译称涵化理论)及其文化指标研究的发现④,美国老年人是电视的“重度”接受者(界定为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接受者),他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易受电视对世界的描绘所影响,甚至被其主导;电视暴力节目(包括其他一些负面报道)对重度电视观众尤其是老年人具有“吓退作用”。的确,中国的老年人对“邪恶的”现实世界(灾难、事故、犯罪案件、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包括大量针对老年人的欺诈现象)也往往会有不安全、不可信的负面印象,并逐步退缩于个人的狭小世界。此外,老年群体、老年生活与老年形象在电视中的反映也是很不充分的,因为鸡皮鹤发的老人与观众对青春靓丽形象的期待南辕北辙,而观众的这种审美偏好也是商业电视长期培育出来的。即使有《金色池塘》等有数的几部影视作品从正面的视角反映了老年人的问题,但以老年人为主角的视觉文化总体偏少。而在中国电视剧库存中,老年人早早退出了古代宫廷以外的权力场域;在家庭剧种中出现的,也多是可怜可笑的形象。尽管老年人已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可真正做给老年人看的电视节目却寥寥无几。中央电视台办了18年深受老年观众喜爱的栏目《夕阳红》于2010年告别荧屏;虽然后来在央视十套“复出”,但受关注度已大为降低。广播本来是老年人非常喜爱的媒体,近几年更多向年轻听众播放流行音乐,也使老年广播市场不断萎缩。相比之下,一直被我们误认为“不敬老爱老”的西方媒体,却很重视为老年人服务(当然,他们大多是出于开发和经营市场的需要)。美国有800多家老年广播电台;法国也有专门电台通过热线电话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服务。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建构者,它们对老人形象的贬低和对老年节目的忽视也可能导致社会对敬老、爱老传统的淡忘。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老年人与新媒介接触的状况已经大大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的数据,近几年来,60岁以上老年群体接触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人数有所增长,从2000年的283.5万迅速升至2012年的902万,增幅为218.2%。然而,尽管老年网民的总体数量在不断上升,但由于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加更快,相比之下,互联网在老年人中的普及率近年并未明显提升,与非老年人群的网络普及率快速蹿升形成鲜明对比(图2)。可见,享受互联网及其所带来的便利,只是少数老年人的“特权”,绝大多数老年人仍属于信息社会“边缘人群”。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能并没有缩小老年人与非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甚至可能扩大了“代沟”,加重了代际隔阂。新媒体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仍是不熟悉的新鲜事物,使用互联网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则属于“锦上添花”的部分。因为需要投入较多的注意力和体力到海量的网络中“主动”获取讯息,相比于电视提供的不假思索即可完成的“被动式娱乐”,老年人对网络并没有形成很强的“依赖性”。
老年人在体验到“信息孤岛”的孤独感,认识到网络提高晚年生活品质和社会适应性等诸多好处后,也并不缺乏使用新媒体的意愿,但他们面临的障碍使他们望而生畏。包括老年人对社会环境和虚拟空间的疑惧,对技术的恐惧以及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使老年人对新媒体的采纳过程类似于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移民”。而老年人最依赖的家人往往充当了他们向信息社会“移民”的“顾问”和“人”:家人通过提供物质支持、技术反哺、情感激励和心理支持等方式,成为促进新媒体在老年人群中普及的关键角色。使用新媒体(尤其是网上视频)可以弥合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网络的弱化,减少社会分隔,帮助老年人“重新社会化”。晚辈对老年人进行新媒介素养“技术反哺”并通过虚拟空间的互动进行“精神赡养”,正成为现代中国人尽孝的一种方式。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新媒体催生的远距离工作方式,可能成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掘年长者潜力的辅助形式,为那些被退休制度划分的老年人提供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让老年人从社会的“消极人口”变为事实上的“积极人口”。(本文作者:郭镇之、孟伦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86-01
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审美能力是学生们去感受、领会、以及评价这世界上人、事、物的美的能力,也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方面。而在审美教育中又包括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感。只有在中学教育中完成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才能算是对学生教育真正的完成。而这种重担则放在了语文上。语文也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审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完成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1 对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认识
1.1当代初中生审美能力的现状
审美能力就是就是人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人在学习、训练、实践、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对客体美的认识、评价和再创造。它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一样,是当代初中生必备的能力,有利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当代初中生的审美能力究竟处于何种水平呢?
在相关资料和社会调查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对于清新隽永的儿童文学书籍,没有大的兴趣,对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等书籍也一样缺乏热情。反而热衷于阅读暴力、搞笑类无营养书籍。发生这样情况除了受课业负担过重和社会文化多元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其次是很多同学缺乏美的感知能力,对身边的自然美、行为美和心灵美熟视无睹,感恩意识淡薄。更不会感受美,不会享受美,也无从谈得上去创造美、实践美。最严重的是校园里恐怖暴力玩具流行,很多学生还视其为时尚,争相求购,长期如此,对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成了当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1.2培养当代初中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审美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人,是不健全不完美的人。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的芸芸众生,无时不刻不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我们不可能孤立的存在着。而这个世界上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在我们的身边演绎,我们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评价,如何去选择?这就需要我们拥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情趣。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又来源于他所接受的审美教育。
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性灵,关注学生精神的成长。况且当今社会,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盛行。作为中学生,其审美观正处于形成期,且其生性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面对种类繁多、变化快速、混杂的文化现实,显得有点目不暇接和手忙脚乱。所以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判别是非与美丑,不随波逐流是相当重要的。
2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1如何将审美教育与初中语文相结合
首先是创造氛围,和谐课堂。一般是引入导语,先声夺人。因为导语往往能够唤起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渲染课堂气氛,是学生感到心灵的震撼。导语的引入有两种,一种是以评论抒情,如在学习诗歌《我爱这土地》时,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并反复诵读,学生就能在“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着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中学会爱国主义精神。又由于诗歌本身的情感更容易带领学生进入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一种则是以谜语、典故、诗词等等来引发学生想象,在趣味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是紧扣作品,挖掘内涵。我们评价一部作品,往往从语言,意境以及人物形象入手,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发掘。把学生引入如诗如画的美境中,创建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融洽和谐、新颖与自由的创造性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学生就会对人类社会、自然和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美的现象和事物产生热爱、震撼、激动、感慨等等美好的情感,即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从而激起强烈的向往、追求、探索的愿望和热情。尤其是教材中所列人物一般都具正面教育意义,或乐于助人、或勤奋、或机智、或勤劳、或勇敢……我们可以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文章所写的这个人人格的高尚之处以及值得我们如何向他(她)学习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增加词句分析,又可加深学生对该人物的印象。如在讲《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的时候,可着重讲愚公精神。也许很多学生不理解这种精神,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中国近代史上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想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并把同志在全党会议上用“愚公移山”精神来鼓舞党员的那一番话拿来让学生比较,加以体验“愚公精神”的意义。我们还可以展开关于“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聪不聪明?”的讨论,学生们通过思考和对比中会有所思考,有所领悟,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2.2审美教育的前景发展
当前几年,各地初中也越来越重视起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了,并开始在课堂上积极引入富有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趣味性的东西,采取多媒体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正能量,接受优秀文化,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篇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探讨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首先有必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我国27年来共判处未成年罪犯120余万人。①其中,自1997年至2010年,14年来共判处未成年罪犯863320人,超过上述总数的70%.从每年的统计数据来看,1997年至2008年,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0年则以每年同比下降约12%的幅度逐年递减。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依然不容乐观。②。
(二)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网络犯罪比例明显上升。
根据2010年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动向的数据报告》,从有关方面的统计和抽样调查中发现:未成年人犯罪暴力性日趋明显,严重暴力犯罪比例明显上升。近年来,犯抢劫、、奸幼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五类严重暴力犯罪的未成年罪犯约占全部未成年罪犯的50%左右。③。
另外,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不断增加。调查发现,80%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与接触网络不良信息有关。在受访的未成年犯中,“经常进网吧”的占93%、“沉迷网络”的占85%,而上网主要目的是“聊天、游戏、浏览黄色网页、邀约犯罪”的达到92%.在犯罪类型上,近年来出现的利用计算机网络诈骗、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智力化犯罪也不断增加。④。
(三)未成年人犯罪以侵占财产类案件为主。
据调查,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以盗窃、抢夺等侵占财产类案件为主。⑤从具体罪名看,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于抢劫、盗窃、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寻衅滋事等罪名。各省的普遍情况是,抢劫、盗窃轮流排在未成年人各类犯罪的第一和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一般是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或者。⑥与此同时,一人犯数罪现象日趋增多,多种类型犯罪混合交织在同一罪犯身上。如未成年人在实施侵犯财产罪时兼有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行为,在进行人身伤害时兼有对财产的侵犯。⑦。
(四)经矫治的未成年罪犯重新犯罪率较低。
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因一时冲动而导致激情犯罪。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动机模糊,出现无因犯罪现象。许多犯罪是临时起意,动机不明,盲目为之。⑧另外,大多数案件的未成年人犯罪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与不正常的社会群体交往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⑨。
对未成年被告人,各级法院实行了各种特殊的审判方式。自1984年创设少年审判机构开始,截至2011年我国共设立了2200多个少年法庭,7000多名法官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工作。27年来,人民法院形成了圆桌审判、法庭教育、心理干预、社会调查等一系列适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审判工作机制,未成年人犯罪的上升势头目前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实践表明,经少年法庭教育矫治的未成年罪犯,大多数都能悔罪服判,重返社会后多数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考入大学及各类职业学校,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据统计,2002年至2010年间,我国未成年罪犯的重新犯罪率基本控制在1%至2%之间。⑩。
二、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的意义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的做法是国外刑事司法的成功经验,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意义在于:
(一)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
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较强。如果能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有效的教育、感化,使其真诚悔过,将有助于其重返社会;反之,由于未成年人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如果将其关押在监狱中,则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不但难以实现预防与矫治的目的,反而可能给社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因此,为了更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一方面,在处罚的方式上要更加强调社会改造,注重教育和引导,对其进行心理矫正,让其能更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在案件的处理方式上要避免传统审判方式的弊端,注重运用刑事和解的方式,通过犯罪人和被害人双方面对面的交流,使未成年犯罪人体会到自己给别人造成的损害以及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真诚悔过。司法机关根据刑事和解协议对未成年犯罪人从宽处罚,或者不作为犯罪处理,有利于其顺利重返社会。
(二)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根据传统的刑事审判方式,在公诉案件中,尽管被害人具有一定的诉讼地位,但其并不享有独立的控诉资格。被害人的意愿得不到完全的尊重,有时甚至会被遗忘。要想加害人赔偿损失,只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民事赔偿的情况作为酌定从宽情节,在刑罚考量中所起的作用很小,再加上多数未成年犯罪人几乎没有赔偿能力,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被害人的损失很难获得赔偿。如果单纯地对罪犯进行惩罚而不能对被害人进行有效的补偿,非但不能有效解决纠纷,反而会加剧双方的冲突,难以缓和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促使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或者亲属积极进行赔偿,能够有效补偿被害人的损失。被害人由于其意愿能得到尊重,在协商过程中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心理上也易于得到安慰。
(三)有利于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重重”指对特定的严重犯罪和犯罪人在立法、司法、行刑上从重、从严打击,“轻轻”体现为对轻微犯罪在刑事立法上的非犯罪化、刑事司法上的非刑罚化、刑事执行上的非监禁化。刑事和解正是对“轻轻”政策的具体落实。2010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打击和孤立极少数,教育、感化和挽救大多数,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它要求,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进行处理。显然,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有利于落实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前文的数据可知,从1997年到201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判处未成年罪犯80余万人。论文格式一旦被贴上犯罪的标签,这些未成年犯罪人在重返社会的过程中将遭受各方面的压力,难以再融入正常的社会关系当中。即使其主观上想重新做人,但由于有犯罪前科,客观上也会到处受歧视,从而会产生对社会的怨恨和报复心理,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未成年人都是有害无益的。作为一种合意型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刑事和解过程中犯罪人与被害人可以自由协商,达成协议后双方的满意度较高,既有利于改善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三、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现状
(一)新刑事诉讼法未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进行区分。
2012年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除了规定自诉案件的刑事和解之外,还增加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一章(第277条至第279条)。但是其并没有对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的程序进行专门规定。可以说,现阶段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在制度层面的具体规定是依附于普通刑事和解的。考虑到未成年人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有必要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定相应的规则。
(二)司法解释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规定较为宽泛。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中有很多涉及到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问题,例如2010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若干意见》,2010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2010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07年1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2006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根据这些司法解释,对未成人犯罪应当考虑犯罪后的悔罪表现正确适用刑罚,对于得到被害人谅解的,法院在判决时从宽处罚,检察院可以依法不予批准逮捕。对于情节轻微,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切实履行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对于被害人同意和解的,在一定条件下,人民检察院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缓刑。但这些规定仍然显得比较宽泛,并没有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的条件、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
(三)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实际效果和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偏差。
2003年以后,一些地方例如上海、重庆、浙江、江苏等省市的检察院、法院,结合少年司法改革开展了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司法适用的试点工作。该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最高司法机关的认可,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但是,尽管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具有诸多优点,其诸多的不足之处也导致实际运行的效果和预期目标存在某些偏差。例如,基于双方的博弈心理,被害人可能会对未成年犯罪人提出苛刻的条件,未成年犯罪人及其家属也可能会因急于达成协议而被迫接受;由于缺乏具体的赔偿标准,可能导致同案的赔偿数额具有较大差异,等等。另外,根据学者的调查,刑事和解程序的适用对司法资源紧缺的现实提出了挑战。以检察院为例,刑事和解的确减少了正式审判的案件数量,从整个司法程序上看司法成本有所降低,但从检察机关投入的工作量来看,办案成本反而是增加了。[ LunWenData.Com]
四、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在西方各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已形成较稳定、通行的操作模式。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适用条件。
办案机关应当对案件进行严格审查,符合条件的才可以适用刑事和解。适用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事实清楚。适用刑事和解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犯罪事实清楚,不应为减少案件积压数量而在未查清案件事实的情况下进行。除此之外,还应对未成年人的性格特点、教育状况、家庭情况、成长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第二,认罪悔过。加害人真诚认罪悔过是刑事和解程序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只有在此基础上,被害人才有可能愿意与之和解;另一方面,加害人真诚承认自己的罪行也是其人身危险性降低的表现。第三,自愿和解。刑事和解强调的是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协商,双方处于平等地位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协商决定和解协议的具体内容。任何一方都不应对另一方施加压力,迫使其进行和解。
(二)案件范围。
2012年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章对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专门作出了规定。其在第277条规定了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另外,还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针对的是所有刑事和解的案件,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以及刑事和解程序本身的要求,可以考虑放宽适用范围,将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类型限定在存在直接的自然人被害人的案件。因此,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以及军人违反职责罪等侵犯社会公众或国家利益的犯罪,不宜适用刑事和解。根据未成人的特点和我国的刑事政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不论是轻罪还是重罪,不论是初犯还是累犯,只要其在犯罪后能够真诚认罪悔过,努力弥补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被害人愿意和解的,都应当给予其刑事和解的机会。
(三)主持者。
2012年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第278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可见,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和解的主持者可以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虽然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对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程序单独作出规定,但在司法解释中已经有了一些规定。2002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指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由熟悉未成年人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女检察人员承办。”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8条规定:“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的审判长,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审判员担任,并且应当保持其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人民陪审员,一般由熟悉未成年人特点,热心于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工作,并经过必要培训的共青团、妇联、工会、学校的干部、教师或者离退休人员、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工作人员等担任。”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刑事和解一般由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司法人员主持,尤其是在法院审判阶段,多由少年法庭或专门法官主持。
笔者认为,在未成年人刑事和解中,在确立司法人员主导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吸收未成年人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参与主持。因为未成年人心理学专家一般具有良好的倾听技巧,再加上他们更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让他们参与主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和解,能够起到更好的心理恢复效果。
(四)适用阶段。
2012年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第279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可见,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可以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阶段进行。
篇9
【关键词】思品课,渗透,育人思想
1开放教学
所谓开放教学,不是指纯粹的脱离教材。而应将教材视为理论基础,由此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所在。开放教学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
11 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学中应注重小课堂与大社会、大环境相结合,解放学生思想,解除课本内容的束缚,积极面向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社会调查研究,让他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将社会作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大舞台。
12 教学形式的开放。
教学形式的开放,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彻底抛弃死记硬背的沉闷的学习方法。努力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敢于质疑、乐于思考,能从高度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通过对教学形式的开放,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的大脑活起来。养成习惯后,教材中的理论如出现不好理解的,可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例加以理解,如出现某种社会现象不好判断的,可用书中的相关知识点作为理论支撑。
以上从开放教学入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做到学为己用、学有所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心他人,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认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祖国、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2心理疏导
许多人认为,心理问题主要存在于大学生及成年人身上。其实,今天的中学生比10年前的中学生难教、难管已经成为多数老师的共识。打架等暴力事件有增无减,网络游戏盛行成风;躲学逃课屡禁不止;男女关系有新的表现等等。此类表现能否单一地归结为社会的影响,我虽不敢否认,他也不会苟同,因为抽象的东西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往往都是没有明确的划分。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面对哪一类学生,笔者都尝试着从心理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剖析,收到明显的效果。事实证明,许多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问题,以上列举的几种类型的学生有之,就连平时表现得懂事、听话、学习很认真的学生也有;他们一些表现为孤僻、自卑、嫉妒、空虚、逆返、自负;一些则自私、攀比、虚荣、吝啬、报复;有的还表现在忧郁、悲观、羞怯、焦虑、紧张、恐惧;也有的则懒惰、依赖、退缩、冲动、自闭、优柔寡断……,学生中的多数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存在着以上某些方面的问题,即便是短时间的。
有一女孩,学习一直很用功,从不偏科,因此成为每一位科任教师的骄傲,她也因此得到学校及社会多方面的资助和鼓励。在中考越来越近的几天里,我发现她有些反常现象,其他老师都没察觉到什么。我对她的表现感到十分着急,上课打不起精神,注意力无法集中,总想打瞌睡,面容越来越憔悴,平时又不善于主动与人交流。下课后我将其叫到教室外的一无人处,询问其原因。结果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在前些天告诉她,希望她上高中能进实验班。于是她便将实验班当成是现在学习的最高追求,她也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上实验班才是对老师和关心她的所有人的最好回报,她开始日思夜想,深夜加班学习,很快她便出现了上述反常现象。
得知原因后,我陷入了沉思。这天夜里一直无法入睡的我查阅了许多有关心理分析方面的书籍,给她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在信中我鼓励和肯定了她的目标的正确性,接着告诉了她一些欲速则不达的故事和道理,最后我用自己概括的一句话结束了这封信,我告诉她:任何成功人士在他(她)成功之前都经历了脚踏实地、坚苦努力的过程,对于成功,只不过是他们努力过后顺其自然的结果而已。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更加关注过程,不能还未做事就只会对未来的结果想入非非。第二天,聪明的小女孩在看完信后高兴地找我谈了她的感受并不止一次地对我说着“谢谢”。此时,我才仿佛看到了小女孩充满光明的未来,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和幸福感。我深信,小女孩今后无论是上实验班还是普通班,她都能够找到属于她自己的成功,祝愿快乐永远伴随她。
3实境教学
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高尚情操。要求教师要敢于走出课堂,抓住生活中发生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对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12汶川大地震”,这次震惊中外的特大自然灾害牵动着中国亿万人民的心。可灾难发生两天后,我问同学们知道多少,有何感想:给我的答案出人预料,还有少部分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几乎没有表现出心痛、难过的表情,只会随口说说太惨了。我没怪他们,我有责任带领他们一起了解更多关于地震的报道和消息。因为我始终不相信这群学生虽然地处边远山区,但是全是如此般的铁石心肠。
篇10
中学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那么教育的对象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我们社会合格的公民?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也是我们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因为中学生这个年龄段是其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和人生观的形成期,我们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它的成败关系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兴衰。
好多中学生走进好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却选择了自杀。还有好多的学生学了东西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一走出考场所学得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更别说是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了。中学生的犯罪和暴力比率逐年在增,已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关注。更多的学生上学很茫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干什么等等,追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学生自身的素质存在一定的残缺。当今社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有正面的有负面的,但不管是哪方面的确是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国家正在进行中学教学改革,试图改变这种被动的状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进行我们的素质教育呢?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应该包括这么几点。
一、健康的心理
心理的健康这里指的是善良、爱心、思想的健康,也是心灵的纯洁。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消极,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难于应付挫折,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厌学、逃学、混世,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这种心理健康状况如不尽快扭转,家长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结果却是成“虫”,根本就无法适应现在社会激烈竞争,形势危急。分析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家长的期望值高,学校对学业的加重,致使学生心理压力增大,从而产生厌学、烦燥、甚至是逆反心理。不管现在教育如何提倡我们的学校要给学生减压,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一点就是学校名气的好与坏,还是在升学率和重点大学的录取上,因此这一切又无形中给学校和家长带了一把锁。这是个沉重的死结,其结果是在学生身上背负了我们难以想象的负担。使得学生内心形成的压抑情绪,这种强烈的情绪一旦积累到顶点就会发生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一辈子都无法挽回的后果。
社会的发展带来人的成熟的年龄越来越早,再加上媒体的影响,学生早熟现象更是如此,青春期的教育跟不上,为此好多学生怀着好奇偷吃了禁果。这样带来的后果只会是一时的快乐酿成苦果,学习也不用功了,随之而来的苦恼还远不如此。最终只能选择离开了学校。
痴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学生越来越多,失去了人生理想。自古道:丧志。现在的学生已经缺少了对一般意义上物的兴趣,转为对这个时代的标志网络世界产生了极高的兴趣。这里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只有新鲜和刺激。面对网络游戏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投入进去,最终使得自己跟现实的世界越来越远,完全成了一个虚拟的人。
受家庭因素影响,失去了学习兴趣。现在社会离异的家庭越来越多,再加上竞争的激烈出现了好多下岗的人,这些家庭里必定会出现不良的气氛,这种气氛直接影响到孩子,使得孩子幼小心灵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内容,性格也改变了,心里也消沉了,逐渐开始厌学。
针对以上四点内容,我们可看到健康心理涵盖了好多内容,同时健康的心理又反射出一个人综合素质潜在的因素。
二、健康的身体
不管我们学习也好或者劳动也好,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不行的。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笔者觉得应该有这么几方面原因:
学习的超负荷,导致孩子的小小年纪就眼睛近视,背也驼,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缺少必要的活动、锻炼。
盲目的崇拜造成的观念坐标的错位。为追求一种所谓的“美”女的瘦的像芦柴棒,男的瘦的像根干豆芽,忽略身体成长时所需要的营养均衡。
沉溺于某种爱好中不能自拔。机器的运转还有个磨损的时候,何况身体长时间投入到某一种状态,如上网,人的眼睛不能很长时间盯着显示器,这样辐射对眼睛损害很大。
不好的成长氛围导致身体发育缓慢。人的心情跟身体是成正比关系的,心情好的时候人的食欲也会大增;心情不好时食欲也随之下降。
那么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无法谈起。有了好的身体作保证,才能把健康的心理因素表现出来。
三、正确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学生拥有了好的身体和善良的心,那么就可以说他具备了全面的素质了吗?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面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辨别和判断能力。甚至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现在好多案例说明,真诚的心必须面对真诚的人时才能显示出其价值,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处理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有正确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辨别一个人的虚假还是真实和一个环境的险恶还是安全。这是起码的保护自己的能力。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作它的意义何在,是个最起码的认识行为标准。所以说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四、动手能力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整个家庭的大人都是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从小就可以说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以至于有的孩子考上大学了,因父母不在身边无法适应大学的生活而退学,甚至还有的父母干脆去陪读。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国家、天下的重任呢。有的是什么道理都懂,非常聪明,就是懒得动手,作业不做练习不做,跟老师玩小聪明,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尤其是知识需要积累,需要辛苦和汗水才能有所收获。自以为学习和生活就需要动嘴就可以了。这样的人只会纸上谈兵,根本就不知道实际的情况是什么样子。一旦生活中受到挫折,就败的一塌糊涂。再好的想法和智力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将它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转化为结果。动手也可以促进我们大脑的发育,所以说动手的能力也是我们综合素质的体现。
可以看到以上作为综合素质的四点内容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那么我们学校针对这四点内容怎样去进行我们的教育呢?
是我们教学内容应该是相互穿插的,多学科、多种能力的交互穿插。而不是大杂烩,把什么都强行捏合到一块。那样的结果还是什么也学不成。学校主要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里的道,不仅是道理、学问。还有做人的道理。把具体的学识真诚的传授给学生,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到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分成这么三块:教学规定的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的辅助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内容。至于教学规定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把专业性课程作为主课程的辅助课程,设计成情境模式。这样的模式可以把音乐、舞蹈、美术等穿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实际的活动把所学的内容加以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联系了自己专业兴趣,提高了艺术修养。课外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定期开设主题课程,安排学生做一些社会调查,通过一些实际的数据分析来判断问题,增加自己对问题回答的客观和科学性。针对社会上一些问题、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样可以做到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和理解问题。
教学过程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环节,学校必须给与这样教学的环境,能保证课堂上的这个环节得以继续,在有了大好环境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就尤显的重要了,教师必须能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学生必须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将自己作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活动的组织者或是指点迷津的引路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长,在独立探索中前进,在自主发展中成熟。这其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教师的素质必须全面,才能开启这样的素质教育课堂的大门。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很深入、能把握知识的精髓、知识面很广且思路开阔勇于开拓、能驾驭和控制课堂的秩序、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知识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进入学校不全是为了考试。这样的课堂教会了学生同时使用两种思维。把直观的感性思维和思考的理性思维相结合起来。通过课堂上的情景活动让学生看到什么是善恶美丑、提高了学生对事情的分辨能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像数理化等课程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成比较活泼实际案例,这样的上课形式,使枯燥的课程不再单调,变得有趣,同学们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要建立有效而合理的教育评价。教育评价包括四方面: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教学过程,其结果通过学生反馈到学校,学校在反馈回教师,这个环节的有效性,会得到社会的评价反馈。在这个环节中最终要的是教师这个环节,就是对教师要有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评价不单纯凭教学成绩,教学过程与教法研究并重。在新课程目标下,应大力提倡教师进行教法改革与研究,可以通过听课、评课等常规监控手段,再根据教师个人的教改论文与方案,最后结合学生的教学评价对教师进行综合评定。通过综合的评定后设定综合的量化标准,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侧重点有目的的设置评分标准来进行考核,以此激励探索和创新且有成果的先进教师。怎样改进教学,不能只把教师作为重点,教学是互动的,学生老师同样重要。因此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评价也很重要,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个学生有全面的掌握,对整个班级的状况得以把握,才能做到很好的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做到最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