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式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鼓励式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鼓励式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在了解激励教育对高校中问题学生管理的具体运用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激励教育的基本定义和性质特征。激励教育,顾名思义,即采用激发和鼓励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处于欢愉、激动等积极情绪状态,然后再对这些处于正面情绪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者让他们主动去完成某些事情,最终达到本来的教学目的。这就是激励教育的基本定义。在采用激励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外在激励的方法,即老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或者实际性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激励,达到学生受到鼓舞,情绪高涨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采用内在激励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完成某些任务从而使自身的心理上感受到鼓励或嘉奖,通过这种内部自我主动产生的正面情绪达到激励教育的目的。以上两种,都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到的方法。最后,激励教育的根本性目的,都是通过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或者纠正其原有不好方面的行为、或者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最终达到问题学生改正其自身问题的目的。

二、高校问题学生管理中激励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在了解激励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弄清楚的是激励教育在高校问题学生管理中的具体意义和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分析高校问题学生的出现原因。一般来说,问题学生的出现不外乎以下三类。

1.家庭原因所致的问题学生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父母在学生的性格养成、人格构建和处事态度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问题学生所出现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缺陷或者心理问题都和父母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除此之外,家庭中所出现的问题还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在校的思想或行动上的各方面表现。

2.同学朋友原因所导致的问题学生

学生在学校中所接触到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同龄人——同学、朋友等,这些人的存在都会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学生的朋友群出现了不良的风气,极有可能带坏学生本身,最终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

3.教师原因所导致的问题学生

有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仅仅是因为老师的教育手段不对,如讲课太过乏味、经常训斥学生等,最终直接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厌倦和憎恶,或者对老师的一切教育都感到反感,从而使教育难以更深一层次的开展。分析问题学生的出现原因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激励教育在问题学生的管理上的重要性了。作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激励教育明显有区别于以前传统教育中的强迫式教育或者填鸭式教育,修正了原有教育手法中单一乏味和带有强迫管理性质的特点,不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更易使学生接受,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新的教育手法不仅仅对于学生来说,更为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感情体验,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内而外的发生本质性改变;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也丰富了其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使得教育更方便进行。它富有着新时代教育特有的人文关怀和现代气息,在现代高校问题学生管理中更是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三、高校问题学生管理过程中如何开展激励教育

篇2

美国教育家约.凯恩斯曾经说过:“性格的形成受习惯的影响,命运由性格决定”,这突出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1]。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幼儿个性的形成、品德的陶冶、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得、身心的健康,这些影响将一生伴随幼儿,并能终身受益。幼儿一旦形成坏习惯,常需教师及家长花掉十倍、百倍的精力帮助其改正,而且终身受害。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首先由于新入园的幼儿对周边环境感到陌生,急需对幼儿园的生活进行适应,这就体现了习惯养成教育、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幼儿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家庭环境影响不同,导致幼儿的生活习惯差异较大,这就体现了家庭配合幼儿园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2]。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可使幼儿发展健康人格,适应新的时代形势和环境。

一、为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定目标

目标是教育的归宿和出发点,要优化幼儿的生活习惯,使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定目标,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依据《幼儿礼仪教育》、《幼儿园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制定教育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为周目标、月目标,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3]。

二、确定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

内容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衣着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等[4]。

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可有效引导幼儿逐渐迈进教育目标,为使教育目标成功实现,我们从审美角度出发创设了精神环境、物质环境等相应教育环境,受到的效果较好。

1.精神环境。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教职工之间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及宽松民主的氛围,并在幼儿午睡期间、进餐时间播放轻柔音乐。

2.物质环境。在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期间,根据幼儿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在适当地点对提示环境进行布置,以时刻提醒幼儿对良好生活习惯任务的认真完成。例如:用动作图解的方式将正确洗手方法粘贴在盥洗室墙壁上,提醒幼儿自觉对照洗手动作进行手部清洗,加深、巩固幼儿的行为。

四、创立优化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法

1.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多表扬。针对小班幼儿,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鼓励与表扬。实验发现,当地上被小朋友堆满玩具时,若大声呵斥幼儿将玩具捡起,受到的效果较差;若用鼓励与表扬的话语让幼儿捡起玩具,很快就将地上的玩具捡干净。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本园设置了评比栏,用不同的小贴画表示幼儿在生活习惯各方面的进步,如红苹果表示乖乖吃饭,五角星表示积极上学等,每周进行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红花,增强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自信心。

2.充分利用每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来源于生活,通过每日活动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进行培养,使教育的基本渠道。例如:教师在教导幼儿正确洗手、使用餐具、搬椅子、喝水时,可通过教学集体活动将正确方法告知给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练习,直到习惯形成。

3.应用游戏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若单纯地向幼儿示范、讲解良好生活习惯动作,会使幼儿感觉枯燥无味,丧失学习的兴趣,这一教法违背了幼儿的特点,而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利用区域游戏(如“巧巧手”),可练习幼儿叠衣服、系鞋带等生活技能。应用游戏方式,使幼儿的生活技能得以练习巩固,取得的效果较显著。

4.创编趣味儿歌,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活动成功的关键是教育方法的好坏。在过去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一般采用说教形式,收到的教育实效较差,故本园以幼儿的特点为依据,创编了简单顺口的趣味儿歌,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得以明显提高。如:生活卫生习惯-学习洗手,按洗手程序创编《洗手歌》,除此之外,还有《穿衣歌》、《漱口歌》等。教师在教导幼儿对生活技能加以掌握时,可根据情况进行小故事的创编,使幼儿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五、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家庭教育来达到教育目标,因此,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让其积极配合,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5]。通过举行家长开放日、发放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文章等方式,使家长的家教观念得以更新、端正,巩固与培养幼儿在离校后的良好生活习惯。让家长将幼儿在家的情况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及时反馈,成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监督者、检查者,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使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快速养成。每学期结束前,幼儿园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和各种表演形式,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发展,有利于在下学期更好地获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

篇3

【关键词】中职院校 语文教学 体验式阅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44-01

体验式教学主要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促使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突破以往教育方法,不是单方面传授知识,而是利用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为学生营造体验教学的环境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自愿投入学习过程中,与此同时,学生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通过亲身体验掌握运用语言。由于,体验式阅读教育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成为中职院校语文教育广泛推行的教育方式。

一、分析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扩招,学生接受教育变得更加大众化,这样导致种植学生生源减少并且质量下降,中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合理,使中职学生学习效果极差,该种现象在语文学习上表现较为突出,例如: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较差,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中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教学困难,学生理解困难,课堂气氛压抑缺乏互动,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此外,中职院校缺乏教学设备、课外阅读资料以及网络交流平台,教师缺乏营造体验式阅读环境的设备,面临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要求中职院校和教师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发展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体验式阅读教学方式从实际、阅读、听讲以及研究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完成,语文体验式阅读指的是教师将课堂视为舞台,任何可用的感官接触媒介作为道具,学生是主体,创造出值得学生回忆的语言活动。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语言学习,传统的语言教育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而体验式阅读教育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是个人在情绪、知识以及形体上参与所获得的。总而言之,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选择接受知识,有助于构建和谐班集体。鉴于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结合当前中职语文教育现状,中职院校强化体验式阅读能够最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三、强化体验式阅读策略

(一)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利用科技手段辅助学生学习,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参与学生过程的可能性。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视听辅助,有助于增强学生理解,激起学生兴趣,强化记忆,加速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此外,多媒体的动画展示的仿真环境有助于为学生营造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充分利用语音教育

声音也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语言教学更加离不开语音训练。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声音进行处理,为学生提供听觉感受,是体验过程更加完善,计算机能够随时反复体验听觉上的感受,加深学生记忆。此外,教师教学语言要情理交融,由于语文是一科感性学科,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更要加强人文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以饱满的热情讲课,带领学生朗诵课文时要注意情感的流露,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又能增进师生感情,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创新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情感创造。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课文改变成话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编排和改编课文,使学生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实物,加深学生记忆。首先,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体验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组织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

(三)鼓励学生改编话剧

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将课本内容、课外著名剧本或者学生自编剧本改编为话剧,教师进行指导,并提供一定的道具支持,最终学生在班级里展示自编自导的话剧,通过这样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想象力和实践能力与教师一同完成教学任务,缓解教师和学生紧张关系,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实现体验式阅读。

(四)学校开展话剧大赛

学校重视话剧大赛,提供参参赛者一定资金、技术以及物力支持,并邀请专业话剧人员指导学生,设置参与机制和奖励机制,参与机制也就是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话剧大赛给予其一定奖励,奖励机制就是通过比赛决出胜负,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品,这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学生重新理解文章或者剧本内容,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和教师实施情境化教学理念时,意识到情境化学习不单单要求学生熟记情景对话,更重要的是模仿和灵活运用,一味地模仿学生难以应对真实情境,因此,鼓励学生根据真实情况进行改变,教师引导学生从外到内感受语言空间,这样学生思维不会受到拘束,培养了学生应对即将发生或者无法预料事件的能力。

由当前中职院校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较弱,教师需要转变以往教育单一讲授知识的教育方式现状分析,中职院校语文教学采用互动性较强的体验式阅读教学方式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方式。体验式的阅读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语言技术丰富学生感官世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实现教师与学生同心协力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等.教学体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2]邢颖.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郭印,张艳.也论对比语言学的定义问题[J].南昌大学学报,2010(7).

篇4

[关键词]职业艺术教育 启发和引导 重要性 措施

一、 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中启发和引导的重要性

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中的启发和引导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提高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兴趣

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中启发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发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职业艺术教育的。这样的教学更是侧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导进行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积极性。

2、 提高艺术教育课堂的效率

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中启发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艺术教育课堂的效率。在开展艺术教育中,根据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提高职业艺术教学课堂的效率。

3、 推动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

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中的启发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职业的艺术教育由于其就业率低等问题,往往学生都不愿意选择。如果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有利于其就业工作的开展,这样就能够推动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 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中启发和引导的具体方法

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中启发和引导是推动职业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

1、 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艺德观念

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艺德观念是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中启发和引导中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职业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其艺德观念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从两方面就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艺德观念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教师自身要做好榜样工作。就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来看,职业艺术教育教师的审美素养、教育思想观念等不仅对于教师自身的水平和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认识美的内化过程与创造性外化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注重自己的行为,不断学习关于艺术方面的知识,追求创新。同时,职业艺术教师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关注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加强与同行业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艺术教育观。只有这样,才会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人格魅力,给职业艺术专业的学生起到证明的榜样。

第二,要通过宣扬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德观念。当前,我国有很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们以他们的人格魅力征服着观众。职业艺术专业的学生他们是一个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通过对他们灌输老艺术家的艺德让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艺德。

2、 在爱的基础上进行启发和引导

在爱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是做好职业艺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艺术教师与艺术教育事业启发和引导的具体表现。笔者这里提到的热爱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用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热爱学生的重要基础就是尊重学生。作为职业艺术教育的教师,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尊重学生,不侮辱学生的人格。即便是学生做错事的情况下,教师在对其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多加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并尊重老师,从而喜欢上老师的课。就笔者的工作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而对其课程也很排斥。

另外,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职业艺术专业的学生因为是接受职业教育,其内心深处存在着一定的自卑。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化解学生内心的症状,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以让学生认真对待职业艺术教育,学好本领,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3、 教与学的启发和引导

笔者这里提到的教与学的启发和引导主要是指教学方式的一种革新。通过完善教学方式来进一步对学生开展职业艺术教育的启发和引导。下面,笔者就自己教学中总结的工作经验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教学。合作教学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是指鼓励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来掌握教材要求和教材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教学因为是鼓励学生主体都来参与到教学中去,因此其积极性很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职业艺术教育开展的活动中,笔者就组织学生春天,每一小组选中一个地方进行创作,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这样因为要顾及到小组的整体水平,所以每个学生都认真完成任务,效果极佳。

第二,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当前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去钻研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因为是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去研究,因此积极性更高。作为职业艺术教育的教师需要注意,要把握大方向,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

4、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是做好职业艺术教育启发和引导工作的关键。对于职业艺术教育的学生来说,进行艺术创作是提高学生技能和素养的关健性因素。职业艺术教育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同时需要有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这种鼓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艺术教师要为考试内容的狭窄性特点构建一套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启发和引导的较为系统化的教与学新思路,从而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开发出学生的生命潜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或者是其他作业来让学生熟悉掌握中外艺术的各种风格流派的样式,提高锻炼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设计创意能力,从而提高其创作力。

另一方面,职业艺术专业的领导可以组织相关的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在实际的比赛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其构思以及创作能力也有重要的提升。另外,领导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关于创作的座谈会,让学生切实意识到创作的重要性。

三、 总结

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中的启发和引导对于职业艺术专业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上文中,笔者主要从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德观念、对学生进行爱的启发和引导、教与学的启发和引导以及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等方面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职业艺术教育的启发和引导。作为职业艺术教育的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重视职业艺术教育中的启发和引导,以推动职业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晶.从生活到艺术的桥——艺术教育[J].文理导航(上).2010(03).

篇5

关键词:小学德育;成长教育;重要性;实施策略

小学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为学生成长教育探索出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实施策略,为长期的德育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小学德育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德育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很单纯的,处于德育启蒙阶段,对世界的认识还很模糊,因此任何不良的教育思想都有可能转变他们的道德观念。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小学德育工作要重视学生成长环境的塑造,重视学生整体成长方向的引导,全面关注小学生的成长,让其能够尽快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所以,这个阶段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朋友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小学德育工作能够改变当前一些小学生之中的不良风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存在很多道德问题,例如: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宽容心、孝敬心等。推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能够改变这些问题,让小学生关注到怎样的成长方向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这样就能够让小学生不断发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自身,提高自身的认识价值。

二、小学德育体系中成长教育的实施思考

1.推行成长记录教育模式

成长记录的教育模式源自国外引进的优势化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但对这种模式进行了中国式的改良和发展创新。成长记录的教学模式更重视对“成长内容”的记录,将有关学生德育表现的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析,反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成长记录的具体内容包括:①优缺点卡:用来记录学生一学期来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的优缺点,看看优点是不是增加了,缺点是不是克服了,目标是不是已经达到了。②家长与教师的评价:家长与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要以鼓励为主。③学生的荣誉内容:包括各类型的奖励、鼓励和优势评价内容,获奖证书和奖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暗示。④其他内容:自我简介、照片、成长目标、自创作品。对成长记录的管理要推行三级管理:①学生自主管理: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作品。学生有权自主决定投入什么作品。作品的收集是有目标的,是能够看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成长进步的,要留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反省的空间。②教师的管理:教师的管理是成长记录的关键,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记录情况,对年级低的学生更是要详细进行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让学生给对方鼓励的话语,教师也要及时参与成长评价。③学校的管理:学校要经常组织成长记录的德育活动,组织评选,评选出进步最快的学生,树立成长榜样。

2.发挥课程作用,输送成长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德育活动要发挥课程作用,为小学生输送成长价值。例如:语文学科能够指导学生读有关的书,出有关墙报,办有关小报,写有关评论,开展演讲会、朗诵会等各种活动,实行全面教育,综合治理,形成集体舆论,充分发挥多渠道功能。美术等艺术学科也能够让学生在创作之中体验生活美,传递正面情感。总之,课程即营养,教师还要针对成长教育,设计专门的德育课程,如国学诵读、礼仪教育、写字、英语口语等,学校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开展。

3.家庭教育是学校成长教育的补充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班级教育模式不可能更好地照顾到每一名小学生,因此学校德育活动也要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通过整合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指导措施包括: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家访的有利时机对学生家长进行个体指导,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建立 “教师-家长交流表”,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定期填表的方式相互问答交流,积极沟通,使教师可以掌握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参考文献:

[1]邵 军.“学在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构建语文中成长[J].课程教学研究,2015,(7).

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

创新是整个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这种创新体现为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教育政策和体制的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这一切的基础依赖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突破与创新。

(一)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市场营销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必须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指出,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商务策划、电子商务等深度理论知识,拥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从事工商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市场可谓瞬息万变,只有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2.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成为“抢手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1.缺乏实验教学的完整计划和系统的教学指导大纲。现有的实验设备特别是营销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虽然对校内开放,但学生用于非教学性用途,诸如打游戏、聊天、QQ等多,用于教学性的实验不多。这一方面是现有的实验课设计不合理,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指导不足有关。现有的实验“软件系统”的建设不足,必要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软件匮乏,学院缺乏对实验室的进一步投入。

2.市场营销专业课的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拓展市场营销专业课的实验内容已是当务之急。从已增加的实践环节看,普遍存在着过程管理不严格,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经费支持及政策保障力度不够等现象。

二、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一)从教学改革入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控制。对理论课内容及讲授方法进行创新,多用启发式,反对填鸭式,采用互动式,摒弃僵化式,切实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动脑、动手能力入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要从教学方法入手,变一味的理论教学为引导式、互动式教学。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课程设计、问题研究、配合老师进行课题研究等多种主动学习活动。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不少于总课时的20%。

(三)从构建全部的教学计划开始,设计全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创新、实践为结合点的全新课程体系,着重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应多渗透实践(实验)教学内容。

三、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实施的政策保障

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靠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二靠实施这种计划的政策保障。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鼓励对理论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创新改革,把传统教育中的成功做法与创新教育的新思想、新手段、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评价体系、师资考核标准等方面引导教师的教学创新,结合不同专业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彻底改变只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实验)教学的片面做法。为更有效地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应从以下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一)将创新与实践教学的实施状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及师资考核标准中。评价一门课程的授课好坏,不单要看理论教学好坏,而且要看是否运用了鼓励学生实践创新的手段与方法。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衡量授课好坏的一个标准。对那些敢于教学创新,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师,在优质课评选、工作量的核算、评优等方面给予支持。如对于那些使用多媒体教学,实践(实验)环节落到实处的课程在工作量计算上给予一定的鼓励。

(二)由专家组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实践(实验)教学环节的比例进行研究。对实践(实验)教学计划、具体内容的设计、实施的具体过程进行论证与督导。

(三)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实验课教学软件的投入力度。就目前我系已建成的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而言,极缺专业课教学软件,为此许多该开的实验课难以开出。同时要大力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目前学院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倾向,就是重实验室硬件投入,而轻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实习基地建设资金极度匮乏已成为制约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应引起重视的是随着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以及用人单位“主宰权”的强化,是否接受毕业生实习人数被许多企业大打折扣,实习已经由接受方需求转变为供给方需求,为此不断维护与建设实习基地是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实习经费而言,日常开展的市场调研、营销实习等实践环节没有经费,毕业实习经费每生不足百元,连四周实习的基本开支都难以维系,且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面缺乏有力度的支持。

【参考文献】

篇7

要害词中学生创新教育体验式

1引言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学基本理论之上,充分启发中学生创新思维、挖掘中学生创新潜质、调动中学生创新积极性、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相对于幼儿或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思维判定能力以及处事方式处于趋向于理性的成长阶段,其不仅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在创新活动中寻找乐趣,因此若能够给予适当的鼓励,则中学生将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中学生的生理结构趋于成熟时,创新想象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相应的思维判定能力也就趋于定势,创新优势并不明显。可见,展开对中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对于正确引导中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试图展开对中学生教育模式的分析。

2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启发发散性思维、提倡换位思考、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别较大,具体如表1所示:

尽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均可能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平台,且教育对象均为学生,但从表1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别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从教育的出发点来看,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的前提基础,创意根本无从产生,而传统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校必须以书本知识为蓝本,在书山题海中去感受和学习各种知识。从教育方式来看,创新教育需要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教师仅仅只是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与之不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根本职能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教育方式多以灌输式、一言堂式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被迫接受者,往往缺乏学习热情和总结、概括与超越的综合处理能力。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是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对于教育内容没有限制,即任何规律、现象、思路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但传统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作为教育的客体,且通常为有形的书本、图画、作品或者音像制品等。从教育的内涵看,创新教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传统教育往往将教育环节终止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缺乏后续知识与应用环节的考虑。从考核指标看,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并不是鼓励学生漫无天际的奇思妙想,而是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最终转化为成果、专利、发明等成果形式,且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不同,传统教育需要借助于考试和测验的方式来检验教育的效果,从而可能会导致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价值取向,甚至可能会出现考试指挥棒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对象看,在创新教育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个人专长能够得到发挥;在传统教育中则可能无法发现和挖掘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对象被大众化对待,表面上看视公平的“大锅饭”教育,事实上可能埋没了学生的爱好爱好与特长禀赋。从教育手段看,创新教育必然以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交流、反馈与互动而使得教与学的活动均能够卓有成效,并且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固定的教室,但传动教育显然缺乏反馈机制,缺乏互动的单方面教与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3中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3.1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中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以及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来系统探讨创新教育中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已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因此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于创新活动的爱好较为浓厚,部分中学生甚至热衷于创新活动。然而,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的环境下,中学生的创新热情受到打击。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首先需要通过合适的思想政治活动,灌输创新教育对于中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解除中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在中学生创新教育中,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中学生的“虚荣心”效应。中学生创新活动中的很多发明或专利成果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最初辅导老师的启发与鼓励。当中学生在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其将在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中熟悉自我并不断成长和提高,从而促使其自己与辅导老师的赞扬保持一致。对于中学生的“虚荣心”应该辨证的加以对待,给予适当的鼓励,不断刺激中学生的“虚荣心”成长,促使其必须不断努力,以实际的成绩换取满足虚荣心之后的成就感。

3.2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辨证法理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钻研书本知识、应付升学考试是其主要的学习使命,因此将主要精力投入课堂内学习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观点。事实上,课堂内学习与课堂外的创新活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使得理论得到运用和升华。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对中学生课堂知识、平时积累以及科学规律的综合运用。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创新活动,亦即在创新活动中引领中学生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提高其活学活用的能力。创新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每年中学生升学考试中的佼佼者的调查表明,考试名列前茅者均是那些创新意识较强、善于归纳总结、勤于观察并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相反,那些一心读“死书”的中学生并不是升学考试的最大获益者。

3.3正反馈理论

篇8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语言表达之中口语能力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识含量,还在推进教育领域的发展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日益深入,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变得极为重要,加之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就变得极为重要,且语言类教学则必须注重?男〗逃?,因此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中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在英语教学课程的开展之中对这一方面加以忽视,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效率及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之中,跨国企业较多,使得国内外的往来愈加密切,无论是对我国的企业还是社会发展来说,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交流极为必要,此时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变得极为重要,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及社会能否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中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产生制约

在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之中,受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大,教师和学校通常在英语教学的开展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听、写、读教学,而忽视了不会参与到考试之中的说,这种过分重视书面内容,而轻视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产生了制约[1]。尽管在有些学校的英语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课程之中安排了英语口语方面的教学,但其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之中,缺乏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引导与训练,并未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缺乏英语口语交际的环境及机会

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之中,是以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来进行衡量,这就使得在英语教学之中不参与考试内容的英语口语教学受到了忽视,致使教师在教学之中未能带领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学生通常出现了哑巴英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之中,学生缺少英语口语交际的环境与机会造成的。

(三)学生缺乏英语口语表达的信心

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之中,通常会对英语口语表达较为畏惧,害怕会受到受到教师的批评与同学的嘲笑,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害羞心理与畏惧心理,加之中小学生在口语表达时通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从而使其对英语口语交际方面的积极性不高。而在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之中,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学生若想学好英语口语,则必须有敢于张口的信心和英语口语学习的动力。

(四)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

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依靠教师来进行的,且在一直以来的英语教学之中教师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肩负着传播英语知识及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责任,这就使得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专业水平极为重要。但在目前阶段的英语教学之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存在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其中一些口语专业水平较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中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面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之中对英语口语教学忽视的问题,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之中,应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加以转变,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此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贯彻英语学科达到素质教育,注重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积极的与学生展开互动,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之中都尽可能的用英语进行交流,如在学习关于“家庭”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Please talk about your family.”然后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达到家庭成员,可以达到良好的口语教学效果[2]。

(二)努力创设英语学习情境

英语本身便是一门在国际上应用极为广泛的语言,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在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之中,未能发挥其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教学之中未能提供给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从而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产生了限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进行英语口语环境的创设,充分发挥英语的实用性及交际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

(三)鼓励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信心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本身对于口语的表达都缺乏信心,此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鼓励式教学的方法来开展教学,充分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的信心,使之对张口说英语产生积极性。且在实际教学的开展之中,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其中,互相之间交流学习,这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可提升学生的信心。例如,在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让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合作的口语练习,然后教师对练习的内容进行检查,并用“表达的很棒”及“very good”英汉结合的口语鼓励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信心。

(四)提升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篇9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实施德育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师把握好德育与教学的结合点,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是尤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利用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学生更易直接接受。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不是最好的,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体育活动自身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等课程的教学,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种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用表扬,激励后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关爱,同时也需要赞美。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尊重和赏识。当他们胆怯时,一句“你能行”使其信心倍增;当他们进步时,一句“真为你高兴”使其无比激动。有时候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赞美可以左右学生学习的情绪与积极性。同时对于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而无法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来说,适时地对他们的努力也给予肯定和支持,鼓励他们要利用自身的特长在其他项目上取的更好的成绩。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纪律教育、挫折教育和审美情趣培养。学习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项目,教师要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如果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队伍,很难体现出战术意图,作战士气也不会高昂,也很难在比赛中取胜对方。而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人,即使个人技术再高,若不讲究集体配合,就会失去同伴创造的机会,也难以有所作为。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培养掌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应很好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胜利时,教师不仅要及时总结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更要让学生回味胜利取之不易,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学习、工作等都需具备这些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会勇往直前,不断进步。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比赛、达标测验、单元技术考评是经常要做的事情,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懂得胜利是人人向往的,失败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如何看待失败,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承受失败,此时教师的诱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帮助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他们清楚失败的是成绩,决不应是精神和人格。从而塑造他们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心理素质。通过比赛加深学生对规则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任何体育比赛都是通过规则的约束,才富有了观赏性和艺术性。在组织教学比赛时,教师严格执法,让学生认识到犯规就会失去一次得分的机会,犯规将会造成被罚下,失去竞争的机会,就此教师应顺势提醒学生纪律的重要性,遵守纪律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职责,一个没有纪律性违法犯纪的人将会得到社会的排斥和惩罚,从而让学生领悟到纪律的重要性。学生对美是十分向往的,而对美的认识是模糊的。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住美的瞬间,让学生去观察、去体会。在运动中领略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流畅之美:在静止中去感受刚毅、稳健、造型舒展的凝重之美。特别是在教授舞蹈、韵律操、健美操的内容时,美的表现力更直接,更易被感观认识。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懂得追求美是生活的需要,并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品位。

体育教师将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捕捉德育渗透的时机,加强德育渗透,根据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表扬、鼓励与批评,使学生对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重视加强与各班主任、德育处等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受到连续、科学、全面的教育。

篇10

第28届温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200多名中小学生展示了他们的100多项发明,其中不少发明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与实用性――成本仅需200多元的三维扫描仪、既灭蚊又挡尘的智能绿色纱窗、高低可升降的猫眼、盲人安全插座、新型凉鞋架等。

现在的孩子真是不简单,只要家长和教育放开了手脚,让孩子尽情折腾、捣鼓,他们竟能发明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孩子们潜在的创造力令人惊奇。如果我们的教育和发展规划,都能将这种“尽情捣鼓”“鼓励发散性”当作教育发展目标,当作重要的能力,多为这种标新立异、注重探究和创造的行为提供宽松条件,孩子们的兴趣开发意识、对科学精神的热情及个性价值,就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创造能力肯定能获得飞跃性发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仅会给校园带来亮点,也将为基础教育提供卓尔不群的开拓性观念。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指出:学校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及由学校安排的选修课资源,办出学校特色”,鼓励校本和研究性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鼓励孩子的个性、创造力的探究式教育。探究性教育在西方早就被提升到了重要位置,比如美国,1995年,美国国家中学协会重申探究课程的重要性,呼吁具有挑战的、综合的探究课程。如今,让孩子得到更多创造能力、个性思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西教育共识。

可联系到现实,尽管我们说要鼓励创造、鼓励发明和个性,但因为当下的教育评价更注重“分数”和“升学率”,教育评价还是呈现出浓重的分数主义导向,而对于创造能力、个性思维不以为然,甚至对于那些善于捣鼓、异想天开的孩子给予无情打压。一项对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和南昌这6个城市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教师的包容性堪忧,对学生奇思怪想的容忍度在6个城市中也是排最后的。教育越来越像一个视野狭小的“圈”,孩子被“圈”在里面,不能呼吸到饱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不能伸展奔放的手脚,不能接触鲜活生动的探索,这对于恣意张扬的创造力的发展是一种捆绑。所以,不少专家都批评说,当今的孩子太“面”,太缺乏个性,都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了。

温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告诉我们,就是在壁垒森严的应试教育基地,只要教育者具有积极的探索精神,善于激活学生的求异精神,善于挖掘孩子的另类价值,同样能促进孩子积极的思考和价值提升,以及颠覆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迸发。善于、及时、敢于在应试教育空隙中,为孩子预留创造性萌芽的空间,使他们具有敢想敢做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探索勇气,这同样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成功,一种重要的教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