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预防视力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预防视力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预防视力的方法

篇1

关键词:历史街巷;保护与整治;规划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3-0071-04

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旧区往往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正是这种“遗忘”,使得有部分街巷保存相对较为完整,保存良好的街巷格局。古朴的建筑,使这些街巷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散发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些街巷,街道狭窄,建筑破旧,基础设施不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保存城市格局与记忆,对城市中确定为历史街巷的街道进行保护与整治,是近阶段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学术界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研究较多,而对处于规划划定的历史街区之外、保存尚好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整治缺乏研究。本文以长沙市历史街巷化龙池为例,对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整治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1 前期研究

1.1街巷的历史

历史街巷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一定的文化底蕴,历经多年而形成,对其历史的研究是确定街巷保护的基础。

化龙池是一条南北向的古街道,因古老传说而得其名①。化龙池东侧为古善化县学宫所在地,现仅存学宫青砖(薄壁青砖墙)照壁。旧时化龙池曾为繁华商业街道,素有“长沙秦淮河”之美称,尤以油鞋、木屐、油伞等雨雪天用具制造与销售著称于市。2004年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列为13条保护历史街巷之一。

1.2现状调查

历史街巷,经历年建设的沉淀,建筑形式与风格多样,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性质不一,周边环境也对历史街巷的生存构成较大威胁。

1.2.1周边环境状况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街巷周边的改造已逐步展开,历史街巷应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因此对街巷周边建设状况进行调查,控制历史街巷的生存环境与外界影响条件,对街巷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1.2.2建筑质量与性质

建筑质量指建筑的保存状况,包括建筑的未损坏状况,风貌的完好度,设施状况等,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针对建筑的等级,结合建筑的建设年代,即建筑时间的长短,确定各等级与用途的建筑保护措施。

而建筑性质是由街巷的职能所决定的,居住性街巷以民宅为主,商业性街巷以店铺为主。

1.2.3建筑权属

建筑产权的复杂与否,决定了街巷的保护与整治的难度,一般经过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大部分房屋已变为集体或房产局公房,极少数为私宅,这为街巷的保护与整治奠定了条件。

1.2.4化龙池全长仅202m,建筑以近现代改造者居多,以两层砖混结构为主,平顶或木檩小毛瓦屋面,亦有清、民国时期砖木与纯木结构。大部分改造建筑中夹有明清断垣残壁,建筑形式相对杂乱且破旧,违章搭建严重。

建筑沿街以日用品、餐饮为主,亦有部分废品集散、娱乐休闲(麻将馆、茶馆等)。

街巷周边建设状况较好,商业发达,东边与天心阁公园邻近。

2 规划目标

2.1历史街巷因其历史成因与所处环境的不同,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其发展的目标,也有着各自的不同,但其基本目标应遵循着维护街巷格局基本不变,避免大拆大建,在充分挖掘、利用和拓展历史文化,通过保存、保护、更新、修缮、控制等手法提高建筑质量与居住品质,形成具有整体感的街巷地域、风格特色,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2.2通过对化龙池历史与现状的研究,结合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化龙池保护与整治的目标。

2.2.1展现历史街巷的历史文化印记

化龙池不仅有善化学宫照壁,又是古代名人荟萃,栖止之地,更有如“铁匠舍身化孽龙”、“开一天酒店”②那样美丽的传说与故事。修复麻石路面,寻找历史与文化的印痕。

2.2.2拓展传统商业与手工业文化

化龙池有过历史的辉煌,又有现时良好的商业文化基础。在整治过程中,突出“复”与“兴”,针对街巷现有空间、民众习俗,保留和拓展传统商业,新辟特色手工业及工艺品。

2.2.3发挥原住民的自主力

人们往往留恋自己生活过的地方,也不断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以改善原住民的生活环境为前提,在此之下进行改造与建设,积极调动原住民的积极性,使之在各个方面参与到历史街巷的规划与建设中来,使保护与整治,具有较强的实施性。

2.2.4为历史街巷改造提供示例

化龙池为首批整治街巷,其保护与整治规划,在保存街巷空间格局不变的前提下,保存、保护、更新、修缮、控制等相结合,改造成具有浓郁地域文化气息的商业购物、观光游览、休闲逸兴、安居乐业的新天地,为其他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整治提供借鉴。

3 保护与整治的原则

3.1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整合历史、人文、民俗、地域资源,挖掘街巷的潜在优势,集合各方力量,保护与整治好历史街巷。

3.2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在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指导下,化龙池遵循以下原则进行保护与整治。

3.2.1尊重街区在尊重街区原有巷道格局基本不变的原则下,梳理现存的各个时期建筑,以不着痕迹的手法将街区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炼街区内现有各类建筑的特色,探索街区肌理和丰富的历史印痕,留住长沙历史的印象,展现有魅力、有艺术、有感情的城市历史空间。

3.2.2和谐社会强调以改善原住民生活条件为前提,在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其它的建设和拆迁;发掘原来属于化龙池街区居民生活但已经失传的部分,以丰富街区的璀璨文化生活。

3.2.3因势利导保护街区内真正有意义的传统商业与手工业,恢复名牌,老字号,开拓传统优势产业的市场前景是复兴打造新型历史商业街区的目标与宗旨。鼓励多元化的商业,促进街区适应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商业需求。

3.2.4清新健康保留街区内的巷道格局,留住麻石铺砌的街道,修复保护历史遗迹,塑造人文景观,展现传统街区与民居的神韵,营造清新优雅的环境氛围,做到既“丰富”而又“简朴”的境界,一种曲径通幽,此处最宜人的感觉会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3.2.5真实生活以展现自然生活形态为旅游热点,挖掘生活化的场景和特色,将传统手工劳作休闲化、游戏化、艺术化,吸引热爱生活的人们前来体验和感受生活。

4 景观风貌规划

4.1在确定了历史街巷各项保护与整治内容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巷的景观风貌进行规划,确定街巷各段的保护与整治的具体内

容与手法,加强历史街巷的环境特征,构筑历史街巷的开放空间系统与景观系统。

4.2化龙池历史街巷的景观风貌分为三类三区

传统民居建筑类:即以小毛瓦、双坡屋面、白屋脊、风火墙、青砖台度、白灰墙面、栗色格子木门窗为基调的仿古民居建筑为主;

传统商业建设类:北入口重建的,以小商品买卖为主题的传统商业仿古建筑为主;

湖湘文化、古文物展示类:修复保护的古善化学宫照壁。

传统建筑风貌再造区:即改造建设后的化龙池历史文化商业街区;

传统园林风貌展示区:以新建的“森庐”以韵古寓意和“化龙池”以清心逸兴为基调的传统园林风貌展示区;

麻石古街风貌展示区:即修复改造后的化龙池麻石古街风貌展示区。

拆除违章建筑,改造现代建筑,以维护街巷风貌与格局的一致。

5 保护与整治的内容与方法

5.1物质化内容

历史街巷物质化内容是指历史街巷的街道空间、建筑形式与建筑材质、色彩、建筑群体的关系等。对这个几个方面的保护、整治,就塑造了历史街巷的物质环境。

5.1.1街道空间

历史街巷主要是对街道、广场进行保护与整治,对街道的重要节点强化处理,从而保存街道的基本格局。

化龙池主要强调居住与商业相结合的街巷特征,以此来构筑街巷的街道空间体系。

街道保持原街巷的空间尺度,修复麻石铺砌的街道,重点塑造南北两个出入口,创造与化龙池地方特色相适应的标志性节点,南入口建麻石里门,刻名人佳句以为引荐,北入口拆除重建,建筑为双坡毛瓦屋面,北间为青色面砖压顶白灰墙面,建筑开口由外逐渐转向化龙池街巷,增强入口的导引性,与化龙池相连的内巷设“里门”隔断连接。保持并修复古菩化学宫照壁。

开辟新的宽敞空间,塑造游憩环境,一日“化龙池”以“清逸”为主题,占地1000余平方米,掘龙井,辟龙池,建水榭亭台,岸植垂柳,水种绿荷;一日“森庐”,以韵古意,植古樟银杏,秋季斑斓,四季青翠。

5.1.2建筑与建筑群体

街道以建筑为主要界定边缘,建筑的形式、材质与色彩,决定街道的环境氛围,建筑体系与群体关系决定了街道的空间氛围。

化龙池,建筑以传统民居的木檩双坡屋顶,毛瓦屋面,白屋脊,封火墙为基本格调,现为石棉瓦屋顶改为毛瓦屋顶,平顶则通过增加檐口达到建筑形式上的一致。

建筑色彩以黑白灰为基调,同时适当运用长沙传统民居常见的原木色(栗色)、黄褐色等(用于阳台、门窗等处)。拆除违章建筑.新建筑通过仿旧技术纳入整体风格之中,建筑体量与原街巷尺度相合。

以泥灰堆砌,多层次、纹饰简单的装饰手法处理檐口、门帘、窗格和楼间的护栏,以传统的形式和材料制作门牌与店面招牌,以跨街封火墙门洞加强街道的聚合感与层次感。拆除部分墙面使街道空间变得开合有度,形成有趣的进退关系,并使街道的节点与拐角通透起来。

5.2历史街巷非物质化内容

非物质化内容是历史街巷的生命所在,应采取原味性、发展性、尊重性、共享性的原则。随着其所处的环境及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从而保持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人类的创造力。

挖掘与利用历史街巷的非物质化内容,应从街巷的历史成因、人们的生活习俗及历史掌故、历代人物等方面入手,总结、归纳、利用,从而发挥与光大历史街巷的特色。

化龙池从传说中得名,因此辟龙池、凿龙井以正其名。以化龙池及周边设施为人们提供纳凉与活动的场所,以合湘人喜聚会之特点。恢复经营传统生活方式如炒货、地方特产,体现湘楚传统商业之特征。

6 交通与市政公用设施

6.1历史街巷的交通分内外两部分。一般均与城市道路相连,公共交通可以方便抵达巷口,能便捷对外联系。历史街巷内部以人行为主,以保护街巷的神韵,便利人们的生活。但在紧急时,应保证消防及救护车辆驶入。

6.2市政公用设施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等应按照城市相应配套标准进行设施配套。结合历史街巷的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佳的技术途径,节省用地、投资及运行费用,做到技术上安全可行,维护管理方便,规划的可操作性强,便于各专业部门实施。

7 保护与整治的难点

7.1建筑风貌的统一

历史街巷虽具有较强历史特色,但因建设年代久远,建设乃历年沉积而成,建筑的建设年代、质量、风格各异,特别是近代建筑对历史街巷风貌的破坏更加严重,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建筑采取相应的保护与整治措施,以维护历史街巷景观风貌的整体性。

化龙池保护与整治过程中,落实到沿街每一栋建筑立面,将立面分解成屋顶、墙体、门窗和细部装饰要素,进行评价后对整治措施进行细分。

7.2保护与整治要求的可操作性

历史街巷整治时,街道,市政公用设施及街巷环境由政府投资。而街巷两侧建筑由于建筑性质与产权的多样性,在资金投入,房主的保护意识与积极性等有着较大的差异,使得保护与整治的难度增大。化龙池整治工作中,采取居民参与规划方案,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使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政府补贴改造资金也解决了居民投入不足的问题,使整治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施完成。

8 结语

历史街巷保护与整治工作涉及因素多,情况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尊重历史与文化,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制订出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保护与整治规划。

参考文献:

[1]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化龙池历史街巷规划》2004年.

[2]陈先枢.金豫北.长沙地名古迹揽胜,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3]李和平.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J].城市规划,2003(4).

[4]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

[5]王林,王骏.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8(3).

篇2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利益补偿 限制开发 禁止开发

“十一五”时期我国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形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其中,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与国外的各类生态保护区域相似,系统深入地了解国际上关于各类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对于实施我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利益补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国际上关于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相关理论

国际上关于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理论发源,伴随着西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直接来自于各类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实践需求,最初萌芽于上世纪初欧美等国家,上世纪中叶以来逐步兴盛,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监管的重要理论支撑。

(一)现代西方财政理论

根据现代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原理,具体到对生态区域的补偿可以根据其受益范围的大小来决定由哪一层级的政府来提供,对于关系全国的生态区域补偿应作为国家事权,对关系地区的生态区域应作为当地政府事权。但由于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其产生的效益外部经济性及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可改变性从而产生了多个区域共享生态利益而本区域承担环境保护成本的不现实性问题,需要财政转移支付这样一种协调机制和均衡制度来解决地方公共产品外部性问题。据此,对生态区域的利益补偿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作为中央事权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来解决;二是作为地方事权通过转移支付手段来解决。现代西方财政理论中对于财权与事权对应的论述,成为世界各国加大对生态保护区域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外部性理论

1910年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性问题,但外部性理论没有给出一个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法。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Pigou)在《福利经济学原理》中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首次提出市场机制无法对经济运行主体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产品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挥作用。这种以危害自然为表现形式的外部性成本(也称社会成本)发生在市场体系之外,庇古称之为“负的外部性”。为了克服“负的外部性”所导致的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差异,他认为政府应当采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实施干预,而税收作为政府的经济干预手段,对保护环境是不可或缺的。美国著名财政学家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Riehard A.Musgrave)在《比较财政分析》中提出“谁受益谁付费”的思想,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外部性理论明确提出应该对生态保护区域存在的外部性进行补偿,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

(三)公共产品理论

政府最主要的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根据其受益范围的不同是分层次的。从效率的角度说,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应当由不同层级的政府提供,即承担相应层次公共产品的支出责任。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当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及支出责任界定清楚之后,需要给予各级政府相应的财力保证。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即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支付经费的补偿来源,具有公共产品的受益者为自己付费的性质。由于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层次性,因而税收也相应具有层次性,需要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实行分级分税的制度。但即使实行了较为彻底的分级分税制度,各级政府的支出需求与收入来源之间的不均衡仍是一种客观存在,需要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这样一种协调机制和均衡制度去解决纵向和横向财政不平衡问题(穆斯格雷夫,1987)。公共产品理论明确界定生态区域的生态功能是一种公共产品,需要各级政府提供财政支出来保障供给。

(四)生态资本论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理论、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级差地租理论等都从不同角度阐明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载体称之为生态资本。生态资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直接进入当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即自然资源总量(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和环境消耗并转化废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二是自然资源(及环境)的质量变化和再生量变化,即生态潜力;三是生态环境质量,这里是指生态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等各种生态因子为人类生命和社会生产消费所必需的环境资源。整个生态系统就是通过各环境要素对人类社会生存及发展的效用总和来体现其整体价值。生态资本论首次提出生态功能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价值,其基本原理为生态保护区域的利益补偿提供了可以对比和量化的理论基石。

二、国际上关于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相关方法

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一些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域进行利益补偿方面探索实施了多种方法,有的侧重于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有的侧重于经济社会发展分析,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方法体系。

(一)生态功能服务价值法

环境资源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存在价值)。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概念类似于环境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包括从环境中提取的用来支持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各种功能而间接获得的效益。评价的基础是人们对于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或对于忍受环境损失而接受赔偿的意愿。具体评估方法有市场价值法、疾病成本法、机会成本法、人力资本法、生产成本法、置换成本法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价值是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最好依据和建立生态服务功能市场的最好基础,但由于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只有小部分能够进行定量化评估而进入市场买卖,大多数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无法进入市场,因而难以运用到具体政策设计中。目前,只有森林、草原、湿地等一些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服务功能的初步评估,也只是局限于部分生态链条和因子,缺少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评估的方法。

(二)边际机会成本法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假定生态服务功能有价并且可以自由进行市场交换,只要考察生态服务功能这种商品或外部性的生产过程以及边际成本和收益的情况,就可以推定出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一是外部经济性的计算。包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额外成本以及发展机会的损失两部分。前者较难区分,后者可参照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利润率、平均GDP增速、保护者的生活水平与受益者的生活水平差距等指标来确

定。实际过程中,可依据受益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实际致富意愿、保护者的需求通过双方博弈确定。二是外部不经济性的计算。包括恢复和治理那些开发者无法治理和恢复的、或者是历史上形成的大规模生态景观及其生态功能破坏的费用,以及由此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发展造成的损失。在现实的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中,边际机会成本法往往更具有可行性,尽管一些机会成本同样难以精确定量测算,但是可以通过利益相关方的协商和博弈来确定。

(三)政府公共政策补偿方法

这是目前各国最主要的一种补偿方式。即政府运用公共财政或基金、国债、国际援助等金融手段购买生态环境服务,再提供给社会成员,以对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中的公益劳动行为给予不完全的报酬支付,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自身利益的人们给予不完全的补偿。但政府很难掌握每一种生态系统或生态服务的机会成本,往往会出现支付成本过高、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官僚体制本身的低效率、寻租腐败的可能性以及政府预算优先考虑领域的转移,都可能影响政府公共政策补偿方法的实际效果。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多数国家制定各种公共政策对生态保护区域进行补偿,并且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和生态保护区域生态功能的改善,及时调整公共政策的重点和手段,确保适应生态保护区域在全国的功能和地位要求。

(四)市场机制配置补偿方法

这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补偿手段,非政府组织和地方政府可以在生态补偿实践中发挥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自组织的私人交易补偿他称自愿补偿。指生态环境服务的受益方与支付方之间的直接交易,适用于生态环境服务的受益方较少并很明确、生态环境服务的提供者被组织起来或数量不多的情况,一般是一对一交易。二是开放的市场贸易。当生态服务市场中买方和卖方的数量比较多或不确定,而生态系统提供的可供交易的生态服务是能够被标准化为可计量的、可分割的商品形式,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三是生态标记。生态标记是间接支付生态服务的价值实现方式,一般市场消费者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来购买经过认证是以生态友好方式生产出来的商品,那么消费者实际上支付了商品生产者伴随着商品生产而提供的生态服务。这些市场配置为导向的补偿方法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部分领域获得广泛推广,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日益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三、国际上关于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相关实践

世界不少国家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生态保护区域的利益补偿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层面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案例,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深刻教训,这为我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实施利益补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选择和参考。

(一)明确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的经费来源和法律保障

国外一般根据公园受益范围的大小和重要程度,划归为不同级别政府的支出责任。如日本将公园按照其受益范围大小分为国家公园、都道府郡公园、市町村公园,不同的公园其维护和运转经费由不同级别政府承担。韩国国家公园的经费基本上是1/2国家支出,1/2靠门票和社会捐助。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跨越几个州,但是其管理部门直接隶属联邦政府,依据联邦法律进行保护,各州法律无权干预。至于公园运转所需经费来源一般包括联邦政府拨款、私人捐款、门票收入。其中,管理人员薪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保护经费基本上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企业和个人的捐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门票收入比重较小。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门票收入可给公园留用80%,但不能用于日常开支,只能用于特殊项目'如对游客的教育、考古等专门用途。

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有关法规法律,以强化其权威性。如美国制定《美国国家公园基本法》规定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基本职责。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三个层次的指令性文件体系:一是制定管理政策,为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和国家公园局各项计划的管理提供指导并规定决策的相关程序;二是颁布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令,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管理政策;三是形成相关技术性文件,规范和指导对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国家公园专门性法律及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加强,进一步保障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类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成为得到普遍应用的生态管理模式。

(二)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态税收及补贴体系

世界不少国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地方性公共产品,通过转移支付尤其是纵向转移支付对生态建设者进行补偿。如,美国用于补偿生态区域的转移支付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生态税收中获得的。1971年美国国会曾提出过对排放硫化物征税的议案,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税制中尚无专门的生态税收。从80年代初政府把税收手段引进环保领域至今,美国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态税收政策。美国的生态税收和其他税收一样,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缴入财政部,财政部将其分别纳入普通基金预算和信托基金,后者再转入下设的超级基金。超级基金是美国以环境保护为专项内容的最大一项基金,由国家环保局负责管理,对于美国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瑞典政府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环保会议之后,开始重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从国家政策和财政上支持各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瑞典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行业开展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对于自愿开展荒溪治理和农田保护的,由政府和欧盟各出资50%予以支持。农业生产中规定开展生态农业粮食生产的,政府给予产量成本50%的补贴。对私有林业主的补助有两种:一是对某些具体林业活动的补贴,如:荒地造林补助50%;严重的病虫害防治则业主可得到100%的补贴。二是私有林区的道路建设,国家负担一半以上的费用。同时国家资助林场主将低价、低产林改造为高价、高产林,对诺尔兰地区(北部地区)实行特殊林业补贴鼓励企业在当地发展林业生产。

(三)突出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方面的补贴和扶持

1956年美国政府推行保护性退耕计划,又称土壤银行计划,即鼓励农场主短期或长期退耕一部分土地,存入土壤银行,银行付给一定的补助,对按照计划退耕的农场主给予农产品价格补贴,引导农场主把退耕土地用于土壤保护。1961年又制定了紧急饲料谷物计划,为减少饲料谷物的库存和产量,鼓励农场主停耕20%的耕地,即可以从政府取得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的现金或实物补助;如果停耕土地超过20%,补偿比例可提高到60%。1965年又实施了有偿转耕计划,进一步细化了退耕休耕的生态补贴。1985年进一步实施了“保护性储备计划”。

欧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扶持农业环保:一是价格补贴与环保措施挂钩,主要通过采取休耕、种植可再生原料、实施严格的载畜量规定等措施,引导农民自觉保护环境;二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如减少化肥和植物保护剂的使用、把农田改作粗放型绿地、降低每块饲料田的牛羊载畜量、使用有利于环境和资源的其

他生产技术等,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三是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对农户在农用地上的绿化给予一定补偿;四是调整农业结构,减轻环境压力。

1992年瑞士修订了《联邦农业法》,对三种农业发展类型分别提供了财政补偿:一是支持保护特定的物种;二是支持更高生态标准的保护性农业活动;三是支持有机农业。具体的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生态补偿区域计划和生态税改革计划之中,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效益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四)设立专项基金促进矿区复垦与整治

1977年8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并颁布了第一部全国性矿区生态系统修复法规《露天采矿管理与(环境)修复法》。颁布后出现的矿区生态破坏,一律实行“谁破坏、谁恢复”,由矿山主100%进行修复;法律颁布前已破坏的废弃矿区,则由国家通过建立治理基金的方式组织恢复治理。美国国库账册中设有“废弃矿恢复治理(复垦)基金”,每个州也都设有该州的废矿恢复治理基金。另外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美国将开采许可证制度与生态补偿和修复挂钩,并实行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在开采许可证申请得到批准但尚未正式颁发以前,申请人先交纳恢复治理保证金,该保证金在采矿者不履行恢复治理计划时用来支付恢复治理作业的费用,完成恢复治理且验收合格后予以返还。

德国对新老矿区采取不同措施,确保矿区复垦得以顺利推进。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老矿区,专门成立矿山复垦公司负责此项工作,复垦所需资金由政府全额拨款,并按联邦政府占75%、州政府占25%的比例分担。对于新开发矿区,根据《联邦矿山法》的有关规定要求,矿区业主必须对矿区复垦具体措施并作为审批的先决条件;必须预留复垦专项资金,其数量由复垦的任务量确定,一般占企业年利润的3%;必须对因开矿占用的森林、草地实行等面积异地恢复。在开发和复垦的过程中,政府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并经常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复垦工作落到实处。

(五)利用政府、企业等为主导的自组织私人交易加强水资源保护

美国纽约市90%的水来源于上游卡茨基尔河和特拉华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后微生物污染日益严重。由于新过滤净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远远高于对上游改善流域内土地利用和生产方式的投入,纽约市决定投资购买上游的生态服务,资金的来源为政府对水用户征收的附加税、纽约市公债以及信托基金。纽约市为该流域内采取最好管理措施的奶牛场和林场经营者提供4000万美元,促进其采用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来改善水质。

法国的Perrier公司为了能获得持续的清洁水源,投资约900万美元购买水源区1500公顷的农业用地,在比较敏感、脆弱的渗透区培育森林,资助农民建立现代化设施,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技术来保护水源。

1959年哥伦比亚政府设立了考卡河流域(简称CVC)公司,主要负责考卡河流域内不同用户间的水资源分配,同时负责上游流域的坡地管理。由于CVC公司没有足够的财力解决水短缺问题,水稻与甘蔗种植者就自发组织成立了12个水用户协会,自愿在原水费基础上增加1.5到2美元,列入一项独立基金,由CVC用于支付那些改善河流流量的必要活动。

(六)探索特定生态因子和指标的开放的市场贸易

澳大利亚东部Mullay-Darling流域的土地清伐,尤其是麦夸里河流域的土地清伐加剧了水的盐渍化程度。1999年10月,麦夸里河流域食物与纤维(MRFF)协会(一个由600个灌溉农场主组成的协会),与新南威尔士州林务局达成协议,将植树造林作为一种成本上有效的策略给予资助。该协会根据麦夸里河流域上游新建的100公顷森林的蒸腾水量,向州林务局购买盐分信贷,即下游使用水灌溉土地的农场主向林务局支付“蒸腾作用服务费”。按照每100万升水交纳17澳元的价格来支付,或按每公顷土地85澳元的价格来补偿,支付10年。州林务局再用这些资金在上游种植脱盐植物、栽植树木或多年生根系植物等来改善水质。

哥斯达黎加政府通过“温室气体抵消单位”(CTO)贸易从国际市场上寻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支持。1996年,哥斯达黎加做成第一笔CTO碳交易,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挪威20万个CTO单位(相当于抵消20万吨碳排放)(Gamez,2002)。同年,哥斯达黎加还启动了“森林环境服务支付”(FESP)项目,规定要对植树造林支付一定费用作为补偿,所植树木要以国际标准严格认证。支付标准每年都要调整,2002年的支付水平为5年每公顷支付530美元,支付费用主要来源于政府成立的“碳基金”(Carbon Fund)和从化石燃料中征收的销售税。

(七)积极针对绿色产品推广生态标识

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以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确保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生态标签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是欧盟认可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如果生产商希望获得欧盟生态标签,必须向欧盟各成员国指定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完成规定的测试程序并提交规定的测试数据,证明产品达到了生态标签的授予标准。

欧盟森林工作委员会(FsC)制定了一套进行森林管理的国际标准,并且授权第三方组织根据这一标准对森林的管理者和林产品的生产者进行认证。FSC的标志对于那些进行良好森林管理的组织提供一种国际认可,并使消费者认识到那些产品是值得信赖的。国际社会指定公认权威机构对于产品进行生态认证,一方面鼓励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投入,同时引导消费者对生态标识产品进行付费,作为生产者生态保护投入的回报。

四、国际上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对于我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的启示

全面总结和客观评述国际上各类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目前所处发展阶段,针对国家“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思路和基本要求,从机制、手段、主体、层次等多方面得出今后我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进行利益补偿的几点重要启示。

(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

我国虽然关于生态补偿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研究已经开始起步,但现有的研究远滞后于实际需要。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仍是制约中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保护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特别是亟需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我国当前的生态补偿政策在现有的相关环境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中缺乏明确规定,东、中、西部没有形成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税费制度还不完善,扶贫工作没有与生态补偿有机结合,这迫切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国内实践进行补充和完善,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生态补偿机制,这对于我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和发展更是当务之急。

(二)财政转移支付应承担更加重要和主导的地位

综观世界各国对生态区域的利益补偿实践,财政转移支付承担着主导性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多数国家都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地方性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承担主要的支出责任,而转移支付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产品的外部性问题。因此,设计我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利益补偿机制,应明确将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的主要工具,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来源和使用。在强调中央对地方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导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依托大江大河流域上下游之间、重要自然保护区、工矿区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在加强和引导生态保护上的支撑作用。

(三)扩大因素公式分配法在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应用范围

世界各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和调整过程中,采用公式分配法是各国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普遍趋势。公式分配法是根据某种数学公式和相关数据,确定有资格的补助对象和金额,一般通过许多具体项目下拨,涉及众多领域,类型各异。每一个项目都有与之对应的补助公式,公式的基本组成涉及因素选取、数据确定、管理该项转移支付方案的相关成本和限制条件等。目前我国考虑各种因素的公式分配法覆盖面较小,只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有所涉及,仅占全部转移支付规模的10%左右,绝大部分转移支付都缺乏对各地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差别化的考虑,从而在客观上加大了各地间的财政差距。因此,应针对影响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力因素,逐步扩大按因素法分配转移支付资金的范围,促进各地财政的均衡发展,加快这两类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四)采用现金补偿和实物补偿相结合的利益补偿方式

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对这两类区域的利益补偿实际上就是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补偿。应尽快界定补偿资金的来源,包括规定生态补偿基金的财政拨款方式、支付周期、核算方式、区域生态补偿基金的保值、增值方式和捐赠资金的管理机制。另外,建立生态利益补偿捐助机构等社会化补偿手段,可以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捐赠以及发行生态补偿彩票等,多方位尝试进行资金筹措。除资金形式外,利益补偿还可以配套采取一些其他形式,比如发展空间补偿或发展权补偿,广东、浙江等地率先实行的“异地开发”式利益补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补偿方式。

(五)进一步完善生态利益补偿标准和定价机制

国际上的生态补偿标准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根据生态环境系统所提供的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确定;二是根据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机会成本确定。从目前看,我国生态补偿标准应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方式,适时、适地探索适应区域发展实际的补偿标准,近期可考虑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以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等指标为依据,确定合理可行的补偿标准,并保持动态的调整。同时,加快探索如何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定价机制。一是对于产权比较容易界定、受益主体较为明确的生态和环境产品,有关部门应鼓励受益方和生产方通过双边协议加以解决。二是在确定补偿标准时,可以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学习借鉴美国的经验,在部分领域开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制订补偿标准的试点,并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推广。

(六)积极培育包括政府、企业、民间机构等多元化的生态利益补偿主体

制定和实施生态补偿相关政策要遵循“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保护者受益”的原则,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所以只有实行补偿主体多样化,才能构建起完善的生态补偿网络。为此,一要坚持以政府部门,如民政局、财政局、环保局等作为区域生态补偿的主导力量。二是要动员区域金融事业单位介入区域补偿网络,打破区域金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落后观念。三是要推动民间组织、环保社团、民间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利益补偿网络,切实反映和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和协商要求。最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民间组织还要加强合作,形成生态利益补偿的联合体。

(七)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利益补偿体系

深入考察国外的生态利益补偿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多采用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工重点。因此,我国应探索多渠道的利益补偿方式,政府应该在利益补偿政策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切实强化生态、资源和环境管理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并采用综合生态管理(IEM)的方法指导生态保护与建设活动。除生态融资、财政补偿等政府行政手段外,应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积极探讨培育和引进市场机制,率先在部分地区和领域进行大胆试点,借鉴国际上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法和指标,促进利益补偿体系的差异化和多元化实现。

(八)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利益补偿中的合理分工

篇3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的婚姻立法越来越多地将婚姻中的房屋界定为夫妻一方所有,其忽略了对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保护。鉴于婚姻住宅对婚姻当事人的重要意义,从呵护婚姻、稳定家庭的立法目的出发,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婚姻住宅及其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予以明确的法律保护,即赋予婚姻住宅非产权方配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居住权、处分婚姻住宅的同意权。在离婚时,法院应当根据非产权方配偶对婚姻住宅的贡献,确定其对婚姻住宅经济价值的份额,在非产权方配偶无住房且比产权方更需要住房或者需要抚养子女时,将婚姻住宅判决由非产权方配偶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中国社会,由于房产的价值问题日益凸显,其往往成为夫妻离婚时的争议焦点。为统一司法标准,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期颁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其中明确以下两种情形中房屋产权属于夫妻一方所有:(1)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买,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的;(2)夫妻一方婚前订立合同购买并支付首付款和办理银行贷款,婚后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离婚时对房屋产权归属不能达成协议的,法院可判决该房产归产权登记一方。此外,夫妻双方婚后用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的,离婚时也不被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虽然此处的房屋并非属于夫妻一方所有,但由于另一方同样没有所有权,故本文在此一并讨论)。这些规定使得我国婚姻法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夫妻个人房屋所有权的地位,其对“同居共财”的传统婚姻观念造成了猛烈的冲击,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1]

虽然《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涉房条款规定有可商榷之处,但是只要有个人利益和房屋确权规则的存在,就总会有房屋属于夫妻一方所有的情形出现。夫妻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决定了婚姻法不可能将所有与婚姻有关的房屋都界定为夫妻共有。结合《婚姻法》及其前两部司法解释的涉房条款规定即会发现,虽然当前我国的夫妻法定财产制实行的是共同财产制,但房屋被界定为夫妻一人所有的情形却是越来越多了。[2]由于这种情况的不可避免,由此产生的如下问题即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如夫妻一方将其享有产权的房屋作为婚姻住宅(即家庭住所)而由夫妻双方共同居住时,非产权方配偶对该住房是否享有权利或者享有何种权利?享有产权的一方配偶能否像对待一般所有物那样对婚姻住宅仅依自己一方的意思进行出售或抵押等处置?其是否可以将配偶赶出住房不允许其居住?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很多家庭所担忧的问题。 网络上出现的诸如“一夜之间,丈夫变房东,妻子变房客”、“无产权者离婚将会被扫地出门”等言论就充分反映了人们的困惑和焦虑。实践中出现的妻子因对住房无所有权而被赶出家门的事件[3]使得这种担忧不幸成为了现实。为了消除疑虑,一些地方出现了非产权方配偶要求在婚房产权证上加名的所谓“房产加名潮”。[4]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制定目的原本是想让家庭财产产权更加明晰化,结果却使得和谐的家庭关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究其原因,欠缺对婚姻住宅之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保护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5]这与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夫妻共同居住的婚姻住宅予以特别保护,尤其对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予以特别规定的立法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本文试图在考察两大法系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对婚姻住宅上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利益,纠正现行立法在适用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并促进我国婚姻法的完善。

二、婚姻住宅的法律界定及非产权方配偶利益保护的必要性

所谓婚姻住宅,在大陆法系也称为家庭住宅或婚姻住所,在英美法系则称为matrimonial home或family home,其中后者对其含义规定得更为明确。如苏格兰2006年《家庭法》第22条规定,婚姻住宅是指由配偶一方或双方提供的用来供家庭居住,或者已经成为家庭居所的房屋、房车、居住船或其他建筑。加拿大安大略省1990年的《家庭法》第18条规定,个人对其享有一定的利益,并通常被配偶双方作为家庭居所以共同居住的财产就是婚姻住宅。虽然上述表述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都表达出这样一个意思,即所谓婚姻住宅,就是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家庭住所而由夫妻双方共同居住的不动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住宅的用途(即家庭住所)和其使用人(即配偶双方),至于该住宅的所有权人是谁则无关紧要。就此而言,婚姻住宅可以是夫妻一方所有,也可以是双方共有,还可以是一方或双方租赁的房屋等。虽然我国婚姻法上没有确立婚姻住宅或家庭住宅这一概念,但它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其含义与国外的相关立法规定亦无本质的区别。就此而言,上述对婚姻住宅的理解也同样可以适用于我国。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对婚姻住宅之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保护,主要基于如下理由。

其一,婚姻住宅之于婚姻家庭的特殊意义决定了法律应当对其“另眼相看”。在现实生活中,婚姻住宅是夫妻双方以及子女生活的基本场所,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是实现养老育幼职能的基本场所,同时还承载着人们对婚姻家庭的情感寄托。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并非仅仅具有财产意义上的价值,而是与人的生存、安全密切相关,与其他财产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6]就此而言,法律有必要对婚姻住宅予以特殊的规定。

其二,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很多家庭只拥有一套房子,在该房屋为夫妻双方共有时,任何一方都会基于所有权而享受应有的利益,包括对房屋的居住使用权、对房屋处置的决定权,以及在离婚时的分割请求权等。但在婚姻住宅属于一方所有的情形下,如果只重视房屋产权人一方的权利和自由,而忽略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话,则在前者擅自将婚姻住宅出售、抵押、租赁等时,或者在因感情破裂而以另一方配偶无所有权为由将其赶出家门时,作为非产权人的配偶往往会立即陷入无房居住的困境。由于受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多数家庭都是由男方提供婚姻住宅,这使得可能陷入上述困境的多数是女性。现行法律制度的设计,不可避免地使其在执行过程中陷入困境。[7]其结果是削弱了婚姻家庭本身具备的对家庭弱者特别是女性的保障功能,从而导致我国《婚姻法》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原则无法得以真正落实。

其三,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婚姻住宅属于一方所有,基于维系夫妻感情和家庭的考虑,产权方配偶一般也都会允许另一方在其中居住,但如果非产权方配偶对婚姻住宅的权利仅仅建立在另一方许可的基础上,则不仅使得其利益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且也有可能导致其为了有一个安身之所而忍受来自另一方的不当行为甚至是家庭暴力。就此而言,法律有必要对婚姻住宅之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予以明确的规定。

虽然对婚姻住宅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保护势必会对产权方配偶的财产权利和自由构成限制,但任何权利和自由的行使都不是绝对的,要受到法律的限制,婚姻中的个人财产权利也同样如此。而从婚姻法的价值取向来看,个人自由在婚姻家庭领域不是也不应当是最重要的价值。虽然婚姻可以认定为是一种民事契约关系,但婚姻的伦理性决定了这种契约关系的突出特点是长期性、非计算性、全面合作、互相信赖和难以转让,美国学者麦克尼尔将这种契约称为“关系契约”。[8]这意味着理想的婚姻关系应当是一个长期合作、利他互惠的关系,这与以利己主义为基础的市场交易契约有着本质的不同。[9]婚姻的上述特质决定了婚姻法应当更多地鼓励夫妻间的合作互惠,并通过合理分配婚姻家庭利益来实现个人自由与正义的平衡,而不应当片面强调个人财产权利,更不应当在家庭领域推行所谓的私有财产神圣理念。尽管近些年来,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不断地受到市场经济的经济理性与成本理性观念的冲击,再加上个人自由与契约婚姻观念的嫁接,一些人的家庭生活观念日益功利化,家庭成员中“自我中心式个人主义”甚至“极端实用的个人主义”的观念更是不断滋生。但是,法律应当体现主流的价值观即以促成美好婚姻、充分呵护家庭为己任的价值观,而不能以片面强调个人自由的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就此而言,对婚姻住宅产权方配偶的权利予以适度限制,注重发挥婚姻法稳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功能并更好地保护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正当的。

三、婚姻住宅上非产权方配偶利益保护的比较法考察

正是由于婚姻住宅对于婚姻家庭的特殊意义,两大法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都对婚姻住宅予以了特别的保护,尤其是对婚姻住宅上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各国对此种情形下配偶利益的保护也是相当宽泛的,不仅包括婚姻住宅属于夫妻一方所有的情形,同时也包括婚姻住宅系由夫妻一方承租的情形等。鉴于本文的主旨,以下只对前者的法律规定作一介绍和分析。

英美法系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婚姻家庭法都通过“婚姻住宅权”这一专门的制度对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予以特别的保护。如英国1967年的《婚姻住宅法案》、1996年的《家庭法案》,苏格兰2006年的《家庭法案》,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家庭法案》(2009年修正),爱尔兰1993年的《婚姻住宅法案》等均对这一制度予以了明确的规定。归纳起来,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非产权方配偶对婚姻住宅的居住权。如根据英国1996年的《家庭法案》第30条的规定,在一方配偶基于使用权、所有权、契约或法令的继续占有授权而享有居住权利的住宅中,另一方配偶虽无上述权利或授权,但如果其正占有住宅,则享有未获法院指令不被其配偶逐出住宅或部分住宅的权利。如果其未占有住宅,则享有经法院许可进入并占有该住宅的权利。鉴于婚姻住宅权是一项确定的法律权利,为了便于认定,有的立法规定了婚姻住宅的确定制度。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家庭法案》第20(3)条规定,婚姻住宅应当在相应的地政机关予以登记。

二是非产权方配偶对他方处分婚姻住宅的同意权。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家庭法案》第21(2)条规定,享有所有权的配偶只有经过另一方配偶的同意才能处分婚姻住宅,包括转让、抵押等。如果未经同意则交易行为无效,除非第三人能够证明其在交易时对婚姻住宅并不知情。在英国,根据1996年《家庭法案》第31条的规定,婚姻住宅权利在地政局进行同意公告的登记后,就可以对抗第三人,包括房屋的购买人和抵押权人等。

三是离婚时婚姻住宅的分割与分配。在英美法系,夫妻离婚时,婚姻住宅的分割与分配并不完全取决于何方拥有所有权。例如,在英国,所有权被区分为法律上的所有权(legal title)与衡平法上的所有权(equitable title)。在一方对婚姻住宅拥有法律上的所有权时,法院会基于另一方对婚姻住宅的贡献而认可其享有衡平法上的利益。而一旦确定非产权方配偶享有受益权,法官对于该利益的大小就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甚至可以改变所有权的主体。[10]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其家庭法则规定无论婚姻住宅属于谁所有,对于房屋的价值,配偶均享有平等的份额。即虽然房屋的所有权最终归属于一方配偶,但另一方仍可以得到房屋一半的价值。[11]而在决定婚姻住宅由哪一方予以居住或使用时,英美法系的法院更多地考虑双方的实际需要,一般而言,处于经济弱势者(一般是女性)特别是需要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通常具有优先权。[12]

与英美法系不同的是,大陆法系并不存在所谓“婚姻住宅权”这样的概念,在法律上也并无关于婚姻住宅权的体系化的规定。但是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亲属法对于婚姻住宅以及非产权方配偶的权利也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一是关于婚姻住所的确定及非产权方配偶的居住权。例如,《法国民法典》第215条第2款规定,家庭住所应为夫妻一致同意选定的场所。该条并未对家庭住宅的所有权问题予以专门的规定,据此推断,无论家庭住宅的所有权属于何方配偶,他方都有居住的权利。《瑞士民法典》第162条、《澳门民法典》第1534条等也作了相似的规定。

二是关于非产权方配偶对他方处置婚姻住宅的同意权。如《法国民法典》第215条第3款规定,夫妻各方未经他方同意,不得擅自处分家庭住宅据以得到保障的权利,也不得处分住宅内配备的家具。《瑞士民法典》第169条、《澳门民法典》第1548条第2款以及第1549条也作了与上述内容相似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需要经过配偶同意的行为不仅包括转让、抵押,也包括出租、出借以及在婚姻住宅上设定其他物上或债上负担的行为。与上述国家不同的是,德国和意大利的民法典并没有对上述同意权予以专门的规定,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是通过对配偶权利的一般限制性规定予以保护的。[13]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365条规定,婚姻一方只有在征得婚姻另一方同意后方得承担处分其全部财产的义务,婚姻一方如果未经婚姻另一方同意而承担此种义务,则必须征得婚姻另一方同意方得履行此义务。而在司法实践中,配偶一方的处分行为涉及不动产交易的,只要配偶一方除了该不动产之外仅剩动产,或该不动产占其全部财产价值的十分之七以上的,就可以适用《德国民法典》第1365条的规定。[14]这使得非产权方配偶对于婚姻住宅的权利得以保护。至于这种权利能否对抗第三人,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均未作明确规定。但在法国,学者一般认为原则上第三人在未经配偶一方同意处理婚姻住宅的案件中并不受保护。[15]在德国,学者一般认为,《德国民法典》第1365条规定的是“绝对的出让禁止”,因此不适用善意取得或者根据公信力的取得。[16]但为防止配偶对同意保留的滥用,《德国民法典》赋予了家庭法院在特定情形下替代另一方配偶同意的权限。[17]

三是关于离婚时婚姻住宅的分配。与英美法系相同的是,在大陆法系,婚姻住宅也可以由法院判决分配给非产权方配偶居住使用。如《法国民法典》第285条规定,在婚姻住宅属于一方所有时,在特定条件下(如另一方需要抚养子女等),法官可以判决将其租让给另一方配偶。《德国民法典》第1586a条第1款规定,考虑到在家庭生活中的子女的利益及配偶一方的生活状况,或者基于公平的考虑,法院会将婚姻住宅分配给更需要婚姻住宅的一方使用,配偶一方可以在离婚后要求另一方离开婚姻住宅,并要求作为所有权人的原配偶按照本地区的通常条件缔结租赁合同。此外,由于德国实行的法定财产制是剩余财产共同制,因此即使婚姻住宅属于一方所有,在离婚时另一方也可就房屋的增值利益分得一定的份额。

通过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关婚姻住宅及其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相关法律规定的介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将婚姻住宅从其他夫妻共有财产或夫妻个人财产中分离出来而加以特别的规定。二是在婚姻住宅的所有权属于一人所有时,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均对非产权方配偶的居住权予以了规定,同时对所有权人对该住宅的处置自由予以了限制。三是在离婚的时候,即使婚姻住宅属于一方所有,法院考虑经济弱者(主要是女性)以及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也会将该住宅的居住权分配给非产权方配偶,并会给予后者相应的财产份额。相比而言,英美法系赋予了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主要目的是实现一个更为公平的结果。四是各国及地区立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模式,有的国家和地区对婚姻住宅之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予以了直接的保护,如英美法系国家和法国、瑞士、澳门等;有的国家则予以了间接保护,如德国、意大利等。而就直接保护而言,英美法系国家系通过专门的“婚姻住宅权”制度提供体系化的保护,而大陆法系国家则是通过具体的条文提供保护;二是对婚姻住宅上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有的国家对善意第三人予以了相对的保护,如英国规定登记的婚姻住宅权即可以对抗第三人;而有的国家则更倾向于保护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如法国、德国在实践中一般认为对婚姻住宅的处分不适用登记的公信力制度。

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对婚姻住宅及其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婚姻法之稳定婚姻家庭、保护家庭经济弱者以及子女利益的价值取向,值得我国借鉴。

四、我国婚姻住宅上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法律保护

如前所述,随着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颁布,作为家庭物质基础和生活场所的婚姻住宅被越来越多地界定为夫妻个人所有,而与此相关的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过分注重对夫妻个人财产权利和自由的保护,而忽略了对婚姻家庭作为伦理共同体的特殊因素的考量,由此导致的弊端应当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笔者认为,我国婚姻法有必要借鉴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规定,对于婚姻住宅及其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予以明确的规定,以纠正机械适用现行立法有可能导致的偏误。

(一)关于婚姻住宅的确定

鉴于婚姻住宅对于婚姻当事人的重要意义,我国的婚姻法应当将其区别于其他婚姻财产予以特别对待,并借鉴其他国家的规定,在婚姻法中对婚姻住所的确定予以明确的规定,即规定婚姻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婚姻住所。而为了便于婚姻住宅的确定,可以借鉴加拿大的规定建立婚姻住宅的登记制度,即将婚姻住宅的情况登记在相应的不动产登记簿中。在目前情形下,法院可以根据婚姻当事人共同居住的事实确定婚姻住宅。

(二)婚姻住宅上非产权方配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利益

在婚姻住宅属于一方所有时,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非产权方配偶应当享有如下权利。

1.居住权。即非产权方配偶对婚姻住宅享有居住的权利。具体而言,在其已经在婚姻住宅内居住时,产权方无权将其赶出住宅。在其尚未人住时,则有权请求居住,法院对此应当予以支持。应当指出的是,配偶之所以能够享有此项权利,是由婚姻本身所具有的伦理特性所决定的。因此,此项权利系非产权方配偶基于配偶的身份当然取得,不需要经过法院的认定,更不需要经过另一方的许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我国婚姻法对此尚未予以明确的规定,但基于以下理由上述权利同样应当得到认可:其一,婚姻住宅是夫妻二人共同确定的,因此无论房屋系何人所有,在合意中都有允许另一方配偶居住的意思;其二,我国《婚姻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而所谓扶养,在解释上不仅包括支付扶养费,也应当包括在配偶一方有能力时,须为对方提供相应的居住条件。

至于该权利的性质,虽然从内容上看其系对物行使的占有、使用的权利,颇类似于物权,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未对其物权性质予以明确的规定,基于物权法定原则,此项权利目前尚不能认定为物权,将其界定为配偶之间的兼具身份权与请求权性质的一种权利更为合适(但从保护家庭弱者的角度出发,今后有必要将该权利纳入物权的范畴)。[18]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此项权利目前不能被界定为物权,非产权方配偶仍然可以基于“占有”的事实而获得《物权法》上占有制度的保护。即在该房屋被侵占或遭受妨害时,其有权请求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转贴于

2.同意权。即房屋所有权人在处置婚姻住宅时,应当征得非产权方配偶的同意。此项权利主要是为了保护非产权方配偶的居住权而设,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需要经过同意的行为。赋予非产权方配偶同意权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其居住的权利不受妨碍,因此,需要同意的行为不宜界定过窄。应当既包括转让、赠与等使所有权发生移转的行为,也包括在其上设定抵押等物上负担的行为,还包括出租、出借等债权行为。

第二,同意的形式与作出方式。同意应当采用明示的方式但不必一定是书面形式。同意的意思表示既可以向配偶方作出,也可以向参与交易的第三人作出。

第三,未经同意的法律行为的后果。如果婚姻住宅的产权方未经另一方配偶的同意而擅自处置了婚姻住宅,则非产权方配偶有权向法院主张该行为无效。但为保护第三人的利益,此项请求权应当有时间的限制。《法国民法典》第215条第3款将此时间界定为配偶知道此处置行为后的一年内或离婚后的一年内。此项规定值得我国借鉴。

第四,非产权方配偶利益与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冲突及解决。上述制度设计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配偶利益与第三人利益的冲突。即当与产权方配偶进行交易的第三人不了解前者的家庭情况或不知道交易未经另一方配偶同意时,该第三人能否受到保护?现行立法虽然未对此予以明确规定,但从立法价值取向上的确体现出保护善意第三人即保护交易安全的倾向。例如,《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11条对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夫妻共有房屋时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予以了明确的肯定。[19]以此推论,在夫妻一方处分属于个人的婚姻住宅时,当然更没有理由不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但笔者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民法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交易安全而设计,而婚姻住宅的存在与否涉及到家庭安全,家庭安全也是一种需要法律保护的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比交易安全更为重要。诚如日本学者所指出的,不动产上的利用利益,可分为资本的利用利益和生存的利用利益。资本利益所依据的是市场原理,生存利益利用的是生活原理,如果将生存利益按照资本逻辑的竞争规则处理,势必将造成社会弱者的生活处于困境。在资本的利用利益与生存的利用利益发生冲突时,法律应当优先保护生存利益。[20]因此,我国应当借鉴法国、德国的规定,优先保护另一方配偶的利益。上述理由和结论在婚姻住宅属于夫妻双方共有时也同样适用。

第五,配偶同意权的限制。为防止非产权方配偶滥用同意权,损害产权方以及第三人的利益,法律应当规定在特定情形下,针对婚姻住宅的交易被认为是有效的。这主要是指产权方与第三方的交易并不损害非产权方配偶的利益,而后者无充足理由拒绝的情形。例如,夫妻一方或双方尚拥有其他的房屋可以居住;因夫妻一方或双方无力承担婚姻住宅之上的债务(如银行贷款),需要出售房屋以偿还债务,且已另行安排了其他婚姻住宅等。

(三)关于离婚时一方享有产权的婚姻住宅的分割与分配

在婚姻住宅的分割上,我国《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据此,离婚时予以分割的只是夫妻的共有财产,个人财产并不参与分割。这意味着在夫妻离婚时,婚姻住宅之非产权方配偶不仅不能对另一方所有的住房主张所有权,也不能请求对该住宅的经济价值予以分割。此外,依《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5条的规定,该配偶还不能对该住宅的增值部分请求分割。[21]根据该司法解释,非产权方配偶可以请求另一方予以经济补偿仅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形中:一是婚前按揭购买的房屋被确定为登记名义人所有时,非产权方配偶可以就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要求另一方补偿;二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且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被确定为登记名义人所有时,可以请求对方偿还自己的出资。

笔者认为上述规定值得商榷。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是完全沿袭了大陆法系“以归属界定利益”的绝对所有权观念,而忽视了这一理论在婚姻法领域适用的局限性。在大陆法系国家,所有权被明确表述为一种对物的完全支配权,其重要价值在于确定物本身的归属,并通过界定物的归属来界定利益的归属。但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虽然这种绝对所有权观念对于定分止争、分析既有的财产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却并非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例如,在公司法人股产权、信托财产权等问题上,传统的所有权观念就会捉襟见肘,进而发生“所有权失灵”现象。[22]究其原因,乃在于传统所有权观念的适用有其特殊的语境,失去了这一语境,这一理论就很难发挥作用。[23]而在笔者看来,婚姻领域恰是该理论适用的例外之一。首先,传统所有权观念的目的在于解决物的归属,而婚姻强大的伦理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夫妻财产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于实现家庭的扶养功能,而并非仅仅在于确定物的归属;其次,传统所有权观念的语境在于个人主义,而如前所述,婚姻法的目的则在于促进夫妻间的互惠、合作,稳定家庭关系;再次,传统所有权观念是建构在个人完全占有物的基础上的,而对于婚姻住宅而言,其由夫妻长期稳定地共同使用,房屋经济利益的保值增值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夫妻双方的投入和贡献。换言之,房屋经济利益的实现与增长并非依靠所有权人一人之力,而是双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就此而言,传统绝对所有权观念之下的“归属与利益一致”原则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婚姻家庭领域。而基于婚姻住宅的特殊性,也不必强求用所有权理论来规范和解释,直接根据事实并基于公平的观念进行分析或许更为恰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离婚时婚姻住宅的分割,应当区分所有权与其上的经济利益(即房屋的评估价值)。所有权可以依不动产登记制度和相关法律确定为夫妻一方所有,但其上的经济利益应当在二人之间公平分割。[24]非产权方配偶对婚姻住宅经济利益的贡献可以根据以下事实认定:参与房屋价金的支付、参与共同还贷、为婚姻住宅的保值增值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例如,通过家务劳动、装修等提高了房屋的价值)等。值得说明的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把非产权方配偶的参与共同还贷以及共同出资仅仅界定为一种“借贷”行为,这种理解不仅没有尊重既成的婚姻生活规律,有违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而且抹杀了婚姻作为伦理共同体的特性,否定了夫妻通力合作的价值,使得美好的婚姻沦落为冷冰冰的契约关系。相比之下,将非产权方配偶的贡献推定为其对房屋经济利益享有一定的份额更为公平和恰当。至于非产权方配偶对房屋经济价值所占份额的比例,法院应当根据双方结婚的时间长短、共同还贷在房屋价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家庭劳动等无形贡献对房屋保值增值的影响等因素确定。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规定的由夫妻共同出资购买、只是因为政策的原因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房屋,如果没有证据表明该出资系对名义产权人的赠与的话,则虽然房屋的法律物权人是名义登记人,但夫妻双方作为事实物权人原则上应当享有房屋的全部经济利益。因此在离婚时,非产权方配偶应当得到房屋价值的一半。[25]但从作为名义产权人的一方父母那里享受到的福利,则应当予以相应的补偿。

在婚姻住宅的分配上,离婚时婚姻住宅原则上应当由所有权人居住使用,但非产权方能否请求继续居住?这个问题在我国婚姻法中也有所规定。例如,《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而所谓以住房提供帮助,则既可以是所有权,也可以是居住权。在司法实践中,请求住房帮助的一般有三种形式,即住房所有权、暂住权和无期限的居住权。[26]该制度固然有利于解决无住房者的困难,但在笔者看来,其尚不能给那些家庭弱者以充分的保护。因为该制度设计的基础是“帮助”,而能否提供帮助,在多长时间内提供帮助,取决于帮助方是否有帮助的能力,这就使得无房者能否继续使用婚姻住房具有或然性,其利益不能得到确定的保护。学者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尽管在离婚诉讼中无房居住是当事人的首要困难,但法院判决直接以房屋形式予以经济帮助者甚少。如在北京市法院裁决准予经济帮助的63起离婚案件中,以住房所有权的形式提供帮助的只有1例,占1.6%;提供两年的住房居住帮助的有3例,占4.8%;提供住房无限期居住帮助的有4例,占6.4%。此外,还有一例判决提供住房至其有房或者再婚时止。[27]这说明在实践中,现行立法并未能解决无房居住者的住房困难。因此,如何在平衡当事人利益的前提下保护家庭弱者的利益,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对此,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规定,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将一方所有的婚姻住宅分配给另一方居住使用的条件,其一是另一方存在住房及经济上的困难,且比所有权人更需要使用住宅;其二是另一方存在住房困难,且需要抚养未成年子女。在符合其中一项条件的情形下,法院有权将婚姻住宅的全部或部分判决给非产权方前配偶使用。但为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此种判决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非所有权人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法院无权将婚姻住宅直接确权给居住权人;(2)非所有权人的居住应当设定一定期限。需要抚养子女的,一般至子女成年或能够独立生活为止。不需要抚养子女的,应当至其有住房、再婚,或有购买、租赁房屋的能力时止,但一般不超过10年;(3)在居住权人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可以允许所有权人向居住人收取一定的租金。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论者系针对婚姻住宅属于夫妻一方所有的情形,但在婚姻住宅系由夫妻一方承租的情形也同样适用。即非承租方对租赁的房屋同样具有居住权,承租方配偶在作出转租、解除租赁合同等行为时,也同样需要经过另一方配偶的同意。在离婚的时候,法官根据双方和子女的需要,可以在承租期内将租赁的房屋判决由非承租方的配偶使用,一经判决,非承租方配偶即取得承租人的地位。

五、结论

在家庭价值日益多元化的当下中国社会,婚姻法不仅是裁判的依据,同时也起着正确引导人们的婚姻观念及婚姻模式的作用。因此,无论个体对婚姻有着怎样的理解,婚姻法都应当坚持主流的价值取向。鉴于婚姻家庭是国家社会稳定的根本和基石,婚姻家庭的稳定就应当是婚姻法及其司法实践的首要任务。而目前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特别是有关婚姻房屋的制度设计却过分强调了个人的财产权利,忽略了对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保护以及夫妻之间应负的义务,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法律及司法实践应当充分注意到婚姻住宅之于婚姻家庭的特殊意义,尤其要对婚姻住宅之非产权方的利益予以特别的关注和保护,并同时对产权方配偶的权利予以适度的限制。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赋予非产权方配偶对婚姻住宅的居住权,以及对产权方处分婚姻住宅的同意权;另一方面,在离婚时,法院应当根据非产权方对婚姻住宅的贡献确定其对婚姻住宅经济价值的份额。在非产权方配偶无住房且比产权方更需要住房或者需要抚养子女时,法院应当将婚姻住宅判决由非产权方配偶使用。

注释:

[1]参见国博慧编辑:《婚姻新法之博弈》,http://chinalawinfo-com/fzdt/SubjectContent.aspx? Code=436,2011年9月12日

[2]根据《婚姻法》及其前两部司法解释的规定,下述房屋也被认定为夫妻一方所有:(1)夫妻一方婚前的房屋;(2)夫妻一方婚后通过受赠、继承中明确的意思表示得到的房屋;(3)结婚前一方父母出资为双方购置的房屋且没有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

[3]参见河北电视台2011年8月22日《午间视野》报道,http: //v. ifeng. com/news/society/201108/d0e934cc-dacd-4a31-9946 -f647a8b47685.shtml,2011年9月10日访问。

[4]参见《婚姻法新解释引发房产加名潮 谁动了谁的奶酪?》,http://book.qq.com/a/20110822/000040-2.htm,2011年9月10日访问。

[5]在当今中国社会,伴随着市场化对中国社会的全面渗透,家庭的观念与其根本价值逐渐被经济理性和消费文化所侵蚀,进而使得金钱与商业关系逐步融入夫妻家庭经济关系之中,夫妻之间的家庭经济关系已经渗入了理性化、商业化的意识。参见方乐:《法律实践如何面对“家庭”?》,《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4期;潘鸿雁:《国家与家庭的互构—河北翟城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6]参见孙若军:《家庭共同生活居住所需房屋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研究》,《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4期。

[7]参见陈惠馨:《法律与生命—一个女性主义法学者的观点》,《法官协会杂志》2004年第6卷第2期。

[8]参见[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2页。

[9]参见巫若枝:《三十年来中国婚姻法“回归民法”的反思—兼论保持与发展婚姻法独立部门法传统》,《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4期。

[10]See C. M. V. Clarkson, Study on Matrimonial Property Regimes and the Property of Unmarried Couples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l Law, European Commission/Directorate General for Justice and Home Affairs, JAI/A3/2001/03,pp.7-8.

[11]See The Ontario Family Law Act, section 19.

[12]英国的法院经常通过居住令的形式对女方以及子女的居住利益予以保护。如法庭可以“米舍令”(Mesher Order),根据该令状,女方与其未成年子女有权居住在原家庭住宅中直至子女们达到特定的年龄或完成全日制学业;法庭也可以“马顿令”(Martin Order),该令状允许无房居住的一方当事人(通常是女方)在婚姻住宅里无期限居住,直至其死亡、再婚或者自愿放弃。See Frances Burton, Family law, Taylor& Francis, 2007, pp. 253-255.

[13]See Katharina Boele-Woelki, Matrimonial Property Law from a Comparative Law Perspective, Amsterdam, 2000, p. 21.

[14]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德国家庭法》,王葆符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7页。

[15]同前注[3]。

[16]同前注[14]。

[17]《德国民法典》第1365条第2款规定,如果配偶一方欲缔结或已经缔结的某法律行为符合通常的财产管理规则,而另一方无充足理由仍拒绝同意,或者因疾病或不在场而无法作同意的意思表示并且若迟延会有遭到损害的危险,家庭法院也可以代替另一方配偶作出同意。

[18]一些学者对我国物权法应当规定居住权制度有过较为深入的论述,参见周珂、梁文婷:《新时期居住权制度研究》,《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3期;曾大鹏:《居住权制度价值的理论争议及其评析》,http:// civillaw. com. cn/Article/default. asp? id=34071,2011年9月15日访问。

[19]该条规定:“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参见段匡:《日本的民法解释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285页。相似的观点参见陈苇:《婚姻家庭住房权的优先保护》,《法学》2010年第12期。

[21]该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2]法国学者勒内·达维德在其所著的《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一书中认为,在罗马法系各国中,所有权是指承认所有权人具有三种特权,即使用权、收益权与处分权,这种分析尽管是传统的做法,但却惊人地肤浅,信托财产迫使人们懂得这一点……当大家明白了对所有权内容分析的全部不足之处后就有条件懂得信托财产。参见黎晓平:《司法活动与法制发展》,《清华法治论衡》第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23]近代大陆法系的“绝对所有权”概念的语境是“物的分裂”和“个人主义”,其无法适用于团体共同占有和使用物的情形,以及无形物的拥有和流通的情形。参见梅夏英:《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兼论当代财产权法律关系的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4]事实上,我国婚姻法对该观点也是承认的。例如,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10条第2款的规定,在婚前按揭购买的房屋被确定为名义登记人所有时,非产权方配偶可以就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要求另一方补偿。其中“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指的应当就是房屋的相应增值部分,这实际上是认可了房屋所有权与其上经济利益是可以属于不同主体的。只不过该司法解释没有将此精神贯穿始终。

[25]关于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的区分与确定,参见孙宪忠、常鹏翱:《论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的区分》,《法学研究》2001年第5期。

[26]《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27条第3款规定:“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4条规定:“婚姻存续期间居住的房屋属于一方所有,另一方以离婚后无房居住为由.要求暂住的,经查实可据情予以支持.但一般不超过两年。”

篇4

【关键词】 复杂性眼外伤;视力;防护

[Abstract] Objective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orrelative factors of complexity ocular trauma prognosis in order to tak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that improve the vision.Methods An antitheses study in hospitalized eye injuries is carried out by making use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The 431 cases of hospitalized eye injuries that are only men are collected. There was a peak in age between 21 and 40. The percentage of blindness was 48.22% before curing,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sight improvement (P

[Key words] complexity ocular trauma; vision; nursing measures

复杂性眼外伤既有爆炸时的热烧伤和化学伤,又有高压气流所致的冲击挫裂伤[1]。轻者主要以挫伤为主,重者可致眼球穿孔伤及各种并发症,导致失明或毁坏眼球,病情复杂,治疗困难。眼外伤所致的视力损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精神状况,致使其生活困难,甚至丧失劳动力,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眼外伤已成为眼科三大疾病(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贻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形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此,研究复杂性眼外伤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复杂性眼外伤431例(477眼)。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54岁。致伤原因:爆炸伤、砸伤、撞击伤等。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36h。

1.2 研究分组 以出院时视力降低的患者为病例组,视力提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1.3 致伤性质 外伤类别:由于复杂性生产的特殊性,其中结角膜异物49.1%,眼睑挫裂伤28.3%,前房积血10.4%,角巩膜裂伤 4.6%,外伤性白内障 3.9%,眶内异物3.7%。单眼外伤385例(左眼188,右眼197),双眼外伤46例,共477眼。

1.4 研究因素 视力变化(y):出院时受伤眼的视力与入院时受伤眼的视力比较。影响因素(x):年龄、眼外伤的类型、致伤原因、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入院方式。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眼外伤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 年龄多发生在21~40岁,致伤物原因主要是爆炸伤,致伤性质主要为角膜结膜异物伤、眼睑挫裂伤。出院视力低于0.05者占30.61%,0.05~0.3者占17.61%,0.4~0.9者占25.79%,1.0以上者60眼,占26%。

2.2 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 治疗前,477眼中视力在0.05以下的盲眼有230眼,致盲率为48.22%[2],治疗后盲眼减少到40眼,致盲率为30.61%。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后视力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

2.3 单因素分析结果 采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影响因素与复杂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见表2:住院天数、不同类型的眼外伤、是否实施手术、手术日期距离入院的天数以及致伤原因与视力预后的关联有显著性意义,而年龄、性别、职业、就诊时间、入院方式和院前自救与视力预后的OR值均差异无显著性。表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来有关联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0.05的水平下,拟合主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变量有2个:角膜结膜异物伤和爆炸伤见表3。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3 讨论

由于我国工、农业、机械制造、化工及采矿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密集行业的职工人数增加很快, 眼外伤患者亦相继加多[3,4]。 复杂性眼外伤多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眼外伤,多为复合伤,除伤及双眼外,多并发有面、颈部、双手等暴露部位的损伤,常给患者带来精神、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副作用,从而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衡量复杂性眼外伤严重性的主要指标就是患者的视力状况,入院时视力1.0以上者占11.95%,出院时视力1.0以上者26%。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视力改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结膜角膜异物和爆炸伤是导致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7.855和6.923。眼爆炸伤是一种严重的复合伤。当爆炸物爆炸时,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使爆炸中心处的压力和温度急剧上升,并有爆炸物碎片及周围的泥土、砂石、煤块向四周传播,形成一种高压、高速的冲击波,可致眼睑、角膜、结膜弥漫性异物,造成眼球挫伤,前房积血,晶体混浊,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震荡挫伤。这多种因素导致眼部同时有冲击伤、机械伤、异物伤、热烧伤等,伤情复杂而且严重。

发病年龄在统计学意义上虽然与眼外伤的发生率关联性不强,但21~40岁患者在本组病例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是社会构成的主体,致伤机会较多有关。表明这个年龄段是最需要提供预防性保护作用的群体。

4 预防措施

从复杂性眼外伤的致伤物性质、致伤原因的分析中可知,眼外伤大多数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建议全社会均要重视眼外伤的宣传教育,以预防为主。对于复杂性眼外伤,进行必要而适当的检查,尽早得出准确的诊断,及时有效的处理固然重要,但是做好防护工作才是预防复杂性眼外伤的关键。预防工作应从思想教育、防护知识、操作技巧、工人素质、劳保措施、监督制度、设备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因素等方面着手,具体措施如下:(1)对于复杂性眼外伤来说,医院眼科和防护组责任重大,不但要做好眼外伤治疗,更应做好预防工作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眼外伤预防指导,充分利用门诊做好眼外伤预防的宣教工作,尤其对发病率高的厂矿,要重点进行预防工作的辅导。(2)据调查,许多生产过程对眼睛都有一定的威胁;因此,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员,更应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增强法制观念。领导要重视,预防措施要落实,监督制度要健全,工人不做好防护工作不上岗[5]。同时,要积极宣教防护知识, 使人们了解眼外伤的严重危害性,并自觉重视预防眼外伤的发生,养成保护习惯。在使用工具、机器及化学物品之前,必须经过适当的训练。各厂矿企业均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卫生宣教,定期组织培训,改善厂房设备,建立岗位安全操作制度;对危险及有害的机械和作业,建立防护屏、防护罩及通风除尘设备;使用防护帽、盾,防毒口罩和面具;对不同工种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3)节日期间,多自行燃放鞭炮,自我保护意识差,眼部一旦受伤多为复合伤,伤势重而且预后差,致盲率较高。因此,要经常进行必要的宣传,使家长和儿童对燃放烟花爆竹的危险性有充分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尽量不让儿童接触和玩耍易燃易爆物品,多做一些有益的活动,防止眼外伤,保护儿童视力。(4)尽可能提高非眼科专业医生对复杂性眼外伤的识别能力,增强医务人员的水平。眼科医生也应针对外伤类型和致伤原因分类医治,使患者能及时获得正规处理,减少感染及致盲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以免延误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伤。最后,建议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使眼部损伤减少至最低限度,这对于减少复杂性眼外伤后致盲、致残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学宏,李桃云,谭辉,等.复杂性工人眼外伤126例临床分析.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4,1(4):348-350.

2 李秋明,郑广瑛,张金嵩,等.眼爆炸伤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8):624-626.

3 仇许玲,徐格致,干德康.感染性眼内炎的预后与病原菌关系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1,19(7): 556-557.

篇5

一、提出问题

前些时候,发现班上带眼镜的人逐渐增多,奇怪的是近视的儿童已向低龄化过渡,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更引起了我们广大少年儿童的普遍关注。究竟有哪些因素容易引起儿童的近视呢?有效预防儿童近视的途径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我们最为感兴趣的、最想了解和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探究活

动。

二、研究目的

1、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是关系着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衍的大事,为了提高自身的视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预防儿童近视的途径,并加以推广,确保广大儿童视力正常,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三、研究方法

1、行动调查法:从我校实际出发,抽样调查本校各年级同学们近视的情况,了解他们近视的时间和历史,探讨和研究其网生活习惯和饮食营养、用眼时间和用眼卫生等问题,旨在预防和控制同学们近视的一种研究方法。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个体的分析研究,采用有效的显性调查,使同学们及时清楚地了解自己视力的现状和变化,增强自身的防近动机和意识,不断加强调控、锻炼,提高保护视力的质量的一种方法。

3、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收集被试者的有关材料,进行心理分析,研究预防与提高视力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有效预防儿童近视的途径研究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性。

四、研究过程

1、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聘请指导老师。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我们根据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和对课题研究的构想,拟定了研究目标,提出了该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

3、进行问卷调查。我们从全校各年级中抽取200名同学,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将调查表分发给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带回家和家长一起认真填写,然后收齐,进行统计分析。

4、到镇卫生院请教眼科专家,了解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和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等信息。

5、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相关文献。查找最新有关预防近视的信息。

6、编制防近知识手册。在请教有关眼科专家和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编印了防近知识手册,实验组和对照组做到人手一册,其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来了解近视的原因、有效预防儿童近视的途径等方面的知识。

7、指导家长督促儿童进行预防调控。

8、分类整理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

五、研究结果

1、通过实验,我们的内控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显著发展。有效预防儿童近视的途径研究,使我们改变了许不良的习惯,视力得到明显改善。

2、默契了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效预防儿童近视的途径研究,既要有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同时也要有家长的支持与督促。只有两者配合默契,才能保证我们健康成长。

3、预防儿童近视必须关注儿童的饮食。近视虽与遗传、不良的用眼习惯有关,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饮食不当也是透发儿童近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广大儿童适当摄入铬元素,少吃甜食,多吃硬质食物,如胡萝卜、土豆、黄豆等,加强咀嚼功能,促进面部肌肉的运动,防止近视的发生。

4、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显性预防,其核心就是要引起儿童的有意注意。实践证明,学生视力自我监测法,对于近视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简单、明了、易操作、效果明显等特点,它不需要特别的场地和经费,适于大面积推广。但要注意该方法并不是防近的直接手段,而是从儿童内部增强防近的动机和意识,让儿童认真自觉地对待防近的各种措施。

篇6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并发症; 预防处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67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伤口愈合快、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在临床已得到了广泛应用[1-2]。但若术中操作不当,则会造成术后并发症,严重者甚至造成失明。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09-2011年间85例(9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现就超声乳化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做进一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85例(94眼)患者中,男53例,女31例,年龄32~84岁,平均57.3岁,术前视力光感~0.5。老年性白内障61例(69眼),占73.4%,并发性白内障14例(17眼),外伤性白内障10例(8眼)。

1.2 手术方法 采用透明角膜封闭隧道式切口,用截囊针行连续环行撕囊术,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吸除皮质并扩大切口。前房及囊袋内注入粘弹剂,然后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充分灌洗前房,根据切口封闭情况,选择缝合一针或不缝合。手术结束后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和地塞米松2.5 mg,典必舒眼膏点眼。超声乳化所用时间为4~6 min,平均4.4 min,能量为16%~45%,平均26.7%。术后对患者随访观察3~12个月,并详细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术后随访1个月发现,1个月内患者视力呈逐渐提高的趋势,治疗1个月后62.8%的患者视力可超过0.6,随时间的延长,患者视力逐渐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例(%)

2.2 并发症情况 术后随访3~12个月发现,并发症主要以后囊膜混浊为主,共17例(17眼),占18.1%,其次分别为角膜水肿11例(11.7%)、虹膜炎7例(7.4%)、继发性青光眼2例(2.1%)以及视网膜脱落1例(1.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延长,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白内障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术后并发症也有明显的减少,但由于术中操作不当、患者自身体质等原因,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依然存在。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对术后并发症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地增加,探讨有效的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个月62.8%的患者视力可超过0.6,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较高,继发性青光眼以及视网膜脱落的发生率较低,这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3]。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增殖和化生及合成和分泌以及残留的皮质或术后存在的炎症是导致后囊膜混浊的主要原因。因此,术中尽可能吸除前囊上皮细胞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可起到机械性阻止作用,防止和减轻后囊膜混浊。

角膜水肿和虹膜炎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主要并发症,同时也是常见并发症。超声乳化时角膜内皮因超声波振动,能量转换的高热量,晶状体碎片和器械操作,灌注液毒性而受到损伤,导致角膜水肿的发生。因此,术中操作应轻柔,注意保护内皮是预防角膜并发症的关键所在。术后症状较轻的虹膜炎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严重的早期散瞳,局部用短效散瞳剂活动瞳孔,防止后粘连,同时局部与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消炎痛等治疗[4]。

超声乳化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极低,本研究中仅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说明超声乳化术在预防术后视网膜脱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这是由于超声乳化术是使眼球在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手术操作,在囊袋内完成核的取出,避免了玻璃体的来回移动,同时人工晶状体是植入到囊袋内,更加符合生理位置,消除了后囊膜及虹膜的震颤,限制了玻璃体的移动,从而达到降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的目的。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患者可接受性高,但术后并发症问题不容忽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超声乳化本身的损害因素以及术者的操作技术和经验相关,通过对并发症原因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强, 陆惠琴, 梁厚成, 等. 瞳孔缘环形成形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2(9): 769-772.

[2] 郝胜利, 刘志恒, 高志国, 等. 无缝线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抗生素眼药膏进入前房1例[J]. 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8): 1318-1320.

[3] 刘新泉,王丽天.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J]. 临床眼科杂志,2003,11(1):19-20.

篇7

一、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见附1),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

7.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按照《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见附2),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每月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3.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4.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5.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6.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和动员专业机构、新闻媒体的参与,扩大宣传的效果。

(三)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8.5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应预置1-3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2种以上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4.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新建教室采光玻地比应达到1:4)。

5.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分布均匀,照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要求。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

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

一、学校领导

1.确定一名校级领导主管学生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工作,并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2.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防近"工作计划和措施。

3.将学生"防近"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年终对学生"防近"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4.督促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履行"防近"工作职责,落实具体的"防近"措施。

5.定期研究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协调解决"防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班级"防近"经验。

二、体育卫生或思想教育管理部门

1.负责制订学校"防近"宣传教育计划,组织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近"宣传活动。

2.管理学生"防近"工作,将学生"防近"工作纳入学生管理和班级评比监督内容。

3.组织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

4.组织开展师生眼保健操培训与评比工作。

三、教学管理部门

1.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合理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

2.严格控制各学科的测验和考试次数,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布置课外作业适量。

3.督促教师做到板书、多媒体课件字迹清晰端正、大小适当,容易辨认。

4.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将学生每天一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列入教学计划,将上下午眼保健操时间排入课表。

四、总务后勤部门

1.及时检查、修理及更换老化的灯管,确保教室采光照明符合国家标准,照度分布均匀。

2.定期安排教室墙壁粉刷,维护教室墙壁清洁,并监督采用低彩度、高亮度的材料进行粉刷。

3.选用耐磨无光泽材料的黑板,并定期维护,确保黑板表面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4.根据学生身高,合理配置课桌椅。保证每间教室内至少有2种以上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配备可调试课桌椅的,要配合班主任及时根据学生身高,调节课桌椅高度。

5.为卫生(保健)室或学生活动室配备视力表灯箱,并标出5米线。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为每间教室配备标准对数视力表,标出5米线。

五、班主任

1.掌握班级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配合校医(保健教师)做好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学生的分档管理工作。

2.教育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读、写姿势和握笔方法正确,眼睛距书本三十厘米左右,写字一小时要休息片刻,不躺在床上看书,不在行进的车中看书,不在暗弱或强光下看书、写字。

3.督促学生课间休息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4.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至少调整一次学生座位。及时根据学生身高,调节课桌椅高度。

5.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或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随意多留课外作业。

6.定期与家长联系,督促家长配合做好子女的视力保护工作。每学期至少利用一次家长会或其他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近视眼的防治知识,告诫家长注意控制学生在家用电脑、看电视时间,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学生视力有变化时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7.督促并指导学生每天上下午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8.组织班级干部、红十字青少年、卫生员共同做好班级的视力保护工作。

六、任课教师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相关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按时下课。

2.教学过程中,合理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3.教学过程中,做到板书字体清晰、字迹规范;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调整好字体大小、颜色和光线强度,做到字体、背景简明清晰,对比度明显。

4.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按照规定要求布置课外作业,控制学生作业量。

5.配合班主任督促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6.配合班主任督促并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七、校医(保健教师)

1.负责拟订学校"防近"工作的计划,并报学校领导批准实施。

2.每学期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各种形式向师生进行经常性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

3.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2次视力检查,详细记录,及时统计,分析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对视力不良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

4.学生视力发生变化时,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5.经常到教室检查学生用眼卫生、教室的采光照明、课桌椅配置调整以及眼保健操实施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6.定期对生活委员或卫生员、红十字青少年进行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培训,指导他们在班级中开展"防近"工作。

7.培训、指导师生眼保健操工作,使之学会并掌握眼保健操的正确做法。

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的。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等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1.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3厘米左右(一寸)。

2.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用铅笔、钢笔写字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用毛笔写字时力求笔杆直立。

3.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二、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

(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

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方射来。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

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

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二)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

1.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三米以上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5倍以上距离)。

2.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

3.电视机要放在背光的地方。

4.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三)操作电脑视觉环境要求。

1.电脑屏幕最好背向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现象。

2.电脑操作台应低于一般课桌的高度,座椅最好高低可调。电脑屏幕中心应与胸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3.电脑屏幕与眼睛之间距离应不低于50厘米,视线应略低于平视线10-20度。

4.电脑操作间的光线不应太弱或太强(12平方米的房间安装一盏40瓦日光灯即可达到所需的照度)。

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应控制在40-50分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放松眼睛,应到教室外活动或凭窗远眺或闭目养神。

2.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时间不能过长。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40-50分钟左右,应休息一下眼睛,或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也可到室外运动或向远处眺望。

3.不玩或少玩游戏机。偶尔玩一下时要注意眼睛与游戏机的距离不能太近,持续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四、坚持做眼保健操

1.每天上下午要做一次眼保健操。

2.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五、保证睡眠、均衡营养、加强锻炼

1.睡眠要充足,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2.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

3.多吃蔬菜瓜果,常吃富含维生素A食品(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杏、枇杷等)。

4.多到户外活动,多参加球类运动、多观察树木花草,多享受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使眼睫状肌得到放松。

六、定期检查视力,配戴合适的眼镜

1.每学期要检查两次视力,出现视力下降时,要尽快到医院眼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2.如果确认已患近视,要及时到医院验光配镜。不要到不正规的眼镜店配镜。不追求过高的矫正视力,矫正视力达到5.0即可。

篇8

摘要目的:探讨眼挫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5月-2009年6月收治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49例(49眼),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房冲洗等处理,必要时采取手术方法降低眼压。观察其疗效。结果:49例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中,经综合治疗后,出院时全部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出院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 0.8~1.2 37例(75.5%),0.3~0.6 7例(14.3%),0.3~0.06 3例(6.1%),0.05~光感2例(4.1%)。随访半年眼压正常,视力稳定。结论: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治疗时应尽可能保护视功能。

关键词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治疗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glaucoma after eye contusion

Zhang Ling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Mine Emergency Hospital of Yibin City,Sichuan 64450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uses,therapeutic methods and effects of secondary glaucoma after eye contusion.Methods: 49 cases(49 eyes) of secondary glaucoma after eye contusion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07 to June 2009.We treated it with drug treatment,anterior chamber irrigation and other treatment.When necessary,we took the operation method to reduce intraocular pressure.Observe the effect.Results: Aft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49 cases of secondary glaucoma after eye contusion were all control in the normal range.Hospital visi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art) 0.8~1.2 37 cases (75.5%), 7 cases (14.3%) of 0.3~0.6, 3 cases (6.1%) of 0.3~0.06, 0.05 and light sensors in 2 cases (4.1%).In 6 months of follow-up,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normal, and vision was stable. Conclusion:When treating secondary glaucoma after eye contusion,We should as far as possible to protect visual function.

Key wordsEye contusion;Secondary glaucoma;Treatment

眼钝挫伤可以引起前房积血、房角后退、晶状体改变、虹膜睫状体炎等多种眼内结构的损伤,这些改变可以使房水引流受阻,导致青光眼的发生。继发青光眼是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如能及时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2007年5月-2009年6月收治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49例(49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6月收治钝挫伤继发青光眼患者49例,均单眼发病,男39例(79.6%),女10例(20.4%)。右眼30例(62.5%),左眼18例(37.5%)。年龄5~68岁,平均38.4岁。眼压24~60mmHg,平均30.21mmHg。入院视力(中心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

方法:患者入院后,对眼球做全面检查,排除视网膜脱离。对于单纯性前房积血合并玻璃体内出血的患者,立即加压包扎伤眼,嘱患者卧床休息和注意事项,再根据患者其他受伤的情况,给予处理并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和行前房冲洗(必要时可反复冲洗),在冲洗过程中注意对角膜内皮的保护。对于有合并虹膜睫状体炎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全身治疗,局部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扩瞳和噻吗心安眼液降眼压,必要时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炎症消退后眼压仍难以控制者可行青光眼滤过手术。如果伤后晶状体落入前房、晶状体破裂或晶状体完全落入玻璃体内合并眼压升高时,应立即行晶状体取出术并配合全身治疗。房角后退者密切观察眼压,并预防性治疗。

结果

49例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中,经综合治疗后,出院时全部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出院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 0.8~1.2 37例(75.5% ),0.3~0.6 7例(14.3%),0.3~0.06 3例(6.1%),0.05~光感2例(4.1%)。随访半年眼压正常,视力稳定。

讨论

钝挫伤可造成眼附属器或眼球的损伤,引起眼内多种结构的病变[1],因此对眼钝挫伤的患者,应引起眼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密切观察受伤眼,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前房出血和玻璃体出血继发青光眼,是由于红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阻塞小梁网或直接挫伤房水排出通道所致[2]。因此对前房和玻璃体出血患者,要注意前房出血吸收的情况,同时注意眼压的变化。

眼挫伤继发青光眼视力预后与眼压高低、持续时间及眼部其他挫伤关系密切,因此应注意观察分析,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积极控制青光眼的发展,最大限度避免视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小学生 眼睛 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22-02

小学生眼健康主要是指近视眼方面的健康状况,小学生拥有良好的视力是读书、写字以及在学校参加各项活动的前提条件,学生出现视力障碍,对以后找工作、日常的生活等都会带来不便,一些工作对眼睛的要求极高,如飞行员或部队上的一些职位。

小学生近视率的增高与我国的教育体制也有一定的关系,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发展了许多年,但目前还没有完全进入素质教育,还处于一部分应试教育的阶段,繁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使得近视的低龄化加重,小学生的视发生率还在逐年加重。

在小学生健康因素的调查中,近视是主要的问题,这已发展为全球关注的公共问题,一但形成近视眼,是很难恢复的,且同时也失去了预防的机会,严重者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小学生的近视影响因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后期是可以预防的,或者预防措施得当也能使近视的度数较低,易校正。

一、遗传因素对近视形成的影响

遗传因素主要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眼睛近视的程度足以遗传给后代,孩子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比较早的出现近视的情况,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后期给孩子预防的好,注意眼睛的保护,孩子也有不发生近视的可能,遗传因素只是提高了近视发生的几率,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因素。

二、造成小学生近视的外界环境因素

这一因素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在孩子近视中起着重要作用。

1.小学生的用眼习惯。据调查者研究,大部分孩子近视与平时的用眼习惯有关,如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光线的影响,也不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有些学生总是喜欢躺着看书,躺着看书的确比较舒服,但是对孩子的视力影响比较大,还有些小学生喜欢在坐公交车时看一些漫画书,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是不稳定的,不利于学生眼睛的保护,因此,小学生应该从小养成一个好的用眼习惯,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2.近视与学生所处的视觉环境有关。现在的小学生课业负担还是较重,学生写字时间较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得不到及时的放松,对眼睛健康也不利;对发生近视的小学生群体用到的课桌椅进行调查,发现有些学校的桌椅高差不合格,学生在家用的桌椅高差合格率也比较低,这不利于学生眼睛的保护;学生在学校或家里面看书写字时的灯光比较暗,学校教室的采光不合格,学生在这种光线下学习,只会加快眼睛近视的速度,有百害而无一利。

3.小学生近视的高发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电脑、电视和手机等已经很普及,许多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有的孩子整天或半天都在打游戏,家长不能有效的制止,电脑的辐射对眼睛也是很不利的;小学生爱看动画片,看一定时间后应该放松一下或每天规定看电视的时间,不能时间过长;家长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合理安排玩电子游戏机的时间,小学生的自制力还是很差的,而且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上瘾,所以,家长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预防近视,给孩子一个好的视力。

三、小学生健康用眼的一些措施

1.学校方面

学校首先要教给孩子用眼卫生,洗手后再揉眼睛,不要乱用眼药水;还应该充分重视孩子视力的培养,改善现有的不合格的教学设施,完全按照标准的视力要求更换合格的课桌椅;校方也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如让学生在课间做眼睛保健操,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校园里多种一些绿色的植物,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多在校园里活动,看看绿色的植物也有助于眼睛视力的保护;课堂时间最多不要超过40分钟,让学生的眼睛得到适当的放松;学校还应做好宣传工作,营造一个保护眼睛的氛围,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家长方面

学生回到家写作业时,家长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坐姿和合适的距离看书写字;孩子用的照明灯家长要按照标准的要求购买,还要控制孩子看电脑或电视的时间;家长在学生平时的饮食上也要注意让孩子多吃一些有助于视力的事物,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以提高孩子的视力。

3.学生自身

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应该帮助小学生提高保护眼睛的意识,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主动改掉不良的看书习惯,注意用眼的劳逸结合,眼镜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在每一个环节都注意自己视力的保护。

总之,小学生用眼健康需要学校、家庭和小学生自身共同努力,尤其是在预防近视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尽早的预防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提高小学生健康用眼的意识。

参考文献:

篇10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一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应该把一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去。

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预防近视呢?

首先,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要将讲课时间和上机时间穿插开来,让学生眼睛看电脑屏幕的时间缩短。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我个人的观点是讲课十五分钟,学生上机练习十五分钟,总结五分钟,再练习十分钟,这样学生就避免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眼睛疲劳,最终导致近视。

其次,正确地设置电脑屏幕的颜色和强度也可以保护学生的视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将电脑屏幕的颜色设置成淡淡的绿色,绿色不仅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同时还能减少强光对眼睛所产生的耀光。另外电脑的色调设置成85,饱和度设置成125,这样的电脑屏幕光线比较柔和,这样也会有效地保护学生视力。

第三,良好的坐姿也是保护学生视力的关键因素。一般应遵循“三个直角”原则:电脑桌下膝盖处形成第一个直角、大腿和后背是第二个直角、手臂在肘关节形成第三个直角。

第四,最好在教学中抽出两分钟的时间做一下爱眼操。例如,转眼法。全身放松,清除杂念,双眼睁开,头和脖子不动,只转眼球。将眼睛注视正下方,先顺时针转9圈。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都应该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调节睫状肌,从而起到预防近视和控制近视的作用。

第五,在教学中要贯穿一些爱眼护眼的小常识。例如,使用电脑屏幕的时候要多眨眼睛,这样可以增加眼内润眼物和酶的分泌,减少眼睛干涩的症状。平时多注意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喝绿茶,这些都可以减少电脑辐射对眼睛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