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的现状

篇1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篇2

关注理论体系建设,就是为学科发展服务。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依然处于构建之中,一系列体系构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本学科理论体系构成现状如何?每个研究领域在整个学科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这些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从教育经济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后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探索,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己经初具规模,并继续不断丰富和深化,为本文对其进行统计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分柝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的比较,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不尽相同。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该涵盖更为一般、广泛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应该存在于教育的一般领域不仅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都脱离不开它的疆域。而高等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学科的一个特殊领域或分支领域使教育经济学的支流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对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32部着作(国外9部我国23部)中的各基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柝计算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得出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并对其中5部以“高等教育经济学”为名的着作所反映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柝与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进行对比,希望发现目前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在理论体系结构上的异同点,以教育经济学体系结构为鉴,寻找高等教育经学体系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1.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从他们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既与教育经济学有重合的领域又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将上表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按比例大小排列:投资理论、概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收费问题、产业理论、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及产学研研究。我们进行对比发现,教育经济学将关系到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元研究”放到了重要位置(该内容在所有着作中占到了81.5%,在我国着作中占到947%)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对这部分内容却关注甚少,这也反映出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学科指向性,而高等教育经济学却以问题研究的思路来构建理论体系缺乏对“元研究’的思考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和不完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将教育投资问题不约而同地放在了重要位置,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理论、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等问题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些在教育经济学范畴内也是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产业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及产学研研究等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独特研究领域,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以问题研究为主各着作的理论体系也主要从问题研究出发进行构建,即使其中遵循了学科构建的规范,其要素也不完整,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不够规范与完善。

2.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国外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我们发现数据所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我国与国际研究相接轨的内容主要为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收益理论、投资理论和经费问题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无论是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都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来构建本国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以及产学研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纳入了诸多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

(二)理论体系结构的分类

纵观我国20年学科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目前着作中所反映出的学科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经典型或传统型.

经典性或传统型的体系主要是指在学科发展一开始在借鉴前苏联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由学科最基本的一些研究领域构成能够较为全面的学科研究的各个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读者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对该领域的基本范围和基本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觯但是这种体系结构下一般不会对问题研究的太过深入常常是一些概述性或常识性的探讨,研究方法也较为传统和规范。我国大部分着作都属于这种类型。

2个性型或专着型.

这种类型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体系完全不或不完全按照传统型体系进行构建而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或研究优势对学科某一(些)领域或某一(些)方面以独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来对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地研究,得出一些有创新性的结论形成富有个性化的体系结构。这种结构的作品常以专着的形式出版,其体系结构的个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如张万朋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对高等教育产权、经济规制、产业融资、后勤社会化和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探讨。

(三)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1以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中国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晚,这便有了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机会。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之初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就吸收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内核,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问题、教育投资和经费等问题。同时,在理论构建上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来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乘市场浪潮参与市场运行机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研究以理论为本,放眼实际对许多高等教育领域中显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如高等教育的产业问题、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问题、产学研研究、产权制度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等等。这些内容既丰富了理论体系扩展了研究内容,又显示了中国的特色。

2以问题研究为主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问题研究为思路的。我国在借鉴西方理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以问题研究为主的特点。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够严密,缺乏一个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即逻辑起点,理论体系的结构总体上是问题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和高等教育投资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传统理论部分;一部分是以后勤管理理论、产学研研究、学生就业研究、筹资收费问题研究甚至包括产权制度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研究等问题理论部分。问题研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头戏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指向性。

3强调与社会的外部联系,突出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必然会将高等教育的这一功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如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学生就业问题、产学研研究、后勤社会化、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和区域经济问题都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特有的研究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高等’性注重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功能的角度来探索高等教育经济理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经济学具有明确的社会指向使得研究获得的所有结论和成果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为高等教育的运行服务。

4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兼用规范分析。

注重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高等教育经济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问题,明确事实。从大的范围来说主要有: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甩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问题(包括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研究、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等)高等教育经费筹资多渠道的可能性、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负担与补偿、成本与效益。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采取调查统计、量化研究、数理模型、经济学模型等多种方式。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另一部分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他们涉及道德规范、价值判断等问题。主要有: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财政资助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二者的融合所获得的结论优于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我们应该走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彼此补充,互为支撑,更加有利于学科理论建设。

三、主要存在问题及展望

(一)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

1.逻辑起点的确定。

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而每一种体系都应该有各自的逻辑起点,它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首先应当确定逻辑起点借助逻辑推导,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倾向于问题研究其理论体系不严密也不完善,并且缺乏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服务。无论是从逻辑学中队逻辑起点的规定性还是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来看,将教育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都具有科学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概念体系的重构。

可以说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成熟与否,其核心是概念体系的建构是否科学,概念体系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总结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现,现有的基本概念体系存在不完整、逻辑层次不明显的特点。因此应该从对概念体系的现状研究出发剖析目前概念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观点从“高等教育服务”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明确高等教育服务存在的环境及运行机制理顺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构建科学的概念体系.

3理论体系的重建。

理论体系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范畴,它是通过作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概念是基于人们对现实事物的理性认识而产生的抽象要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构成了概念体系的逻辑,沿着这种逻辑对理论内容的展开就构成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行程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以凸显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研究视角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的范畴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丨性科学、成熟的理论体系应该以系统性和逻辑性为其重要标志,因此,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有系统论的观点和逻辑性的视角。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发生联系时产生的现象问题和理论问题,对该学科研究传统所累积的庞大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重建,运用系统化的方法把己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现象、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系统.

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应有严密的逻辑性。它们都应当是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按照逻辑的必然联系组成的严密系统。爱因斯坦曾对理论体系的概念逻辑进行论述。他说“在发展的第一阶段,科学并不包含别的任何东西。我们的日常思维大致是适合这个水平的。但这种情况不能满足真正有科学头脑的人因为这样得到的全部概念和关系完全没有逻辑的统一性。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创造出一个包含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第一层’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作为逻辑上的导出概念和到处关系而保留下来,这个新的'第二级体系’由于具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第二层的概念)而有了较高的逻辑统一性。对逻辑统一性的进一步追求使我们到达了'第三级体系这种过程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到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体系:它具有可想象的最大的统一性和最少的逻辑基础概念,而这个体系同那些由我们的感官所作的观察仍然是相容的。

(三)研究领域丰富化

1.加强微观领域研究。高等教育经济学从研究层次来看,应该从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并结合实际问题完善理论体系;但从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以宏观和中观领域的教育经济问题研究为主,而对教育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仍然缺乏研究兴趣,特别是教育内部的经济问题如学校、班级教育中显现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关注较少。

2重视主体研究。从上文分析我们还可以明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主要集中在对教育的客体研究上,而对教育主体即人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力度不够。一些教育经济学着作己经注意了对教育者即教师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但受教育者即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学者关注也是势单力薄,没有形成一股整体力量来推动其发展。论文也会从人的角度提出这一现实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篇3

由于认识到在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全球影响下,媒体融合已超越言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承载国际政治经济角逐、影响国内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历史趋势,北美学者也因此给于媒体融合足够的重视,对这个历史进程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机构和权力分配中起到的有机作用做了全方位的研究。

1 什么是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学学者IthieldeSola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专著TechnologiesofFreedom中,把媒体融合描绘成一股未来趋势。这个概念泛指由数字技术所带来多种媒介载体相互融合的技术演变。根据这个概念,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信电、电话、电报、大众传媒之间原有的行业隔离与技术区别正在逐步消失。未来,某一物理媒介―无论它是无线还是有线,无论是电波还是电缆―将能承载所有的语音、图像、数据、以及视频的传递;同理,原本只能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未来主义把“新科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放大到绝对主导的地位,但是伴随着国际资本和西方发达国家实实在在的推动,媒体融合已从主观预测转变为有自我实现能力的潮流,因而有了超越话语范畴的现实影响力。在自由化的市场机制的激励下,垄断集团通过融合强占先机,以期制定规则,主导转型。可以说通过迎合跨国垄断集团资本扩张的本性,这一历史性改革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机制的兴起,其深远的影响力波及了整个国际传播体系。

当然,不同的学术流派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也不尽相同。首先是机构研究。机构研究以引导机构改革、促进融合为目的,着重分析和评估融合的具体政策和现状。这类研究默认并接受了主导媒体融合的商业逻辑,其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完善并促进资本主义技术改革,推进在“新自由主义”引导下的全球信息体系的重组与再造。从这个意义上,媒体融合说明资本逻辑渗透全球传播体系的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张。有别于机构视角,批判政治经济学往往突出国际资本活动所起到的隐形的,但实质上相当核心的主体导向作用,并且描述这个复杂历史过程中所上演的种种矛盾、斗争、控制,进而说明社会变革的根本性质和方向。

2 新媒体政策与融合经济

毋庸置疑,媒体融合给行业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信、广电和信息产业原本是在相对独立的监管制度下发展的。具体的说,在欧美地区,电信监管政策强调对基础设施硬件的管理,但视内容为超出监管范畴的私人问题;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维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广电的监管则侧重内容管理;同时,信息与网络产业则是在相对无监管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Blackman,1998).但是面对媒体融合,原来各自分立的行业监管不得不重新调整,不同利益和理念之间的争论与冲突不可避免。对于这些争论的记载和分析有助于说明媒体融合的多重主体性与复杂的内在矛盾。

首先,在基础设施这一层面,就存在许多关于发展趋势的争论。在媒体变革的过程中,种种有关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条件、以及行业准则的监管政策都将影响未来媒体格局,因而至关重要。

其次,媒体融合还促使了许多新型终端和新型服务的出现;虽然传统媒体并不会彻底消亡,但却经历巨变。重要的是,这些剧烈的变革鼓励社会各界重新审视貌似永恒不变的媒体结构和媒体权力分配,因此孕育了大量的争论和动荡。但是,往往正是这些极有益的技术特点使得资本通过全球传播体系实现利润积累的过程受到冲击。

总之,如何创造新的盈利方式,如何控制乃至扼杀不符合资本积累的技术应用,如何打开并开发利用新兴市场,如何创造新的需求不仅对于资本逻辑下的媒体行业本身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剖析现代资本经济组织演化也有关键性意义。

3 媒体融合的社会影响

由媒体融合引发的全球传播体系的重整对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本身有深刻的影响。当新媒体社会学和新媒体文化学的研究从大众“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媒体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则又回归到媒体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另一个重要交点,那就是媒体融合对劳动者、劳动关系和劳动状况的影响。一方面,数字技术在各种机构中的渗透加深了资本主义体系对劳动者的监视、控制和操纵,在后福特主义生产模式下,当全球数字化与经济全球化相融合,媒体融合更促使国际产业链的扩张和调整,因而对世界各国的就业结构和劳动状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新技术也带来了鼓励劳动者主体性和承载集体维权活动的空间。这一对相互制衡的矛盾趋势将怎样影响数字劳动、创造性劳动和知识型劳动?面对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媒体产业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广义的媒体工人是怎样应对的?在信息产业全球化,媒体行业的工会做出什么样的战略性的组织调整?可以说,关于广义的“知识劳动”与“创造性劳动者”的研究是一个的新兴领域。这个视角再次把媒体融合的现象设置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全球扩张和自我更新的时代背景之下。

4 总结与未来趋势

篇4

关键词:广东;农业保险;外部性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方式。农业保险通过转移和分散风险,由投保的农户共同分担风险,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得到经济补偿,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保险经营的地域限制进一步对外资企业放开。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展业深入,人们保险意识的普遍提升,保险公司也借此契机大力开展各类保险业务,广东保险业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然而,这种繁荣却无法掩盖长期以来广东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现实,与其他险种开展得热火朝天的状况相比,农业保险发展的不平衡性就越发突显出来,农业保险的萎缩与广东经济强省的现状极不协调。

根据统计,广东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97年的4225.3万元,急剧萎缩到2005年的1402.7万元,减少了2822.6万元;在保费收入急速下降的带动下,赔款支出也急速下降,由1997年的3952.2万元,下降到2005年的1115.5万元,减少了2836.7万元;广东农业保险赔付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徘徊,九年的平均赔付率高达70.8%(见表1)。

根据表1可以清晰的看到,从1997年开始到2005年,广东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理赔支出呈急剧下降趋势。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的特征,随着近年来广东农业保险的萎缩,农业保险经营已处于“需求有限、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状态。农业保险这一经济补偿机制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

广东农业保险近年来经营萎缩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商业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亏损严重,如农业风险大,农民交保费少,收不付赔;农村分散面广、资金薄,保险成本高;农业保险标的复杂多样,道德风险高;商业保险公司收费难、展业难、理赔难。但实质上是制度问题:政府对农业风险的补偿少,机制不健全。政府传统的救灾保障制度,不仅显露出资金量的严重不足,而且政府专业性保险机构缺乏,在县一级,基本没有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甚至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还进行了负面影响,如出险时农民多报、政府多要、保险公司多赔。商业保险公司用商业保险的办法经营农业保险只能是“大干大赔、小干小赔、不干不赔”。

二、农民和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赔付率势必造成高费率。但从实际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来看,即便保险公司厘定了5%-12%的较高的农业保险费率(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广东的农业保险费率约为5%-12%,其中较高的是蔬菜,达到10%,玉米小麦为5%。一般家庭和企业财产保险的费率仅为0.2%-2%),农业保险经营仍将处于亏损状态。

农业保险存在“搭便车”问题。一般保险的消费是具有排他性的,不缴纳保险费就不会享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而某些农业保险功能具有非排他性,无法阻止没有缴费的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消费。如“防灾防损”这类农业保险的辅助功能,能起到减少农业风险损失、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但保险公司在实施防灾防损工作时就会出现没有缴费的农民“搭便车”行为。广东梅州部分地区曾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为防干旱专门为投保地区的农民购置了人工降雨高射炮,一旦捕捉到可能降雨的乌云就轰击,减少旱灾发生的次数或强度。但是对于这些地区没有投保的农民来说,没有缴纳保费却同样因为防灾工作而减少了旱灾的损失。

农业保险存在的“搭便车”问题还表现在保险公司方面。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既经营政策性农险业务,又经营商业性涉农保险业务。在遭遇农业特大灾害时,政府将提供财力支持,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可能会将经营商业性涉农保险的亏损转嫁给政府承担。而要监督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搭便车”行为,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会提高。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商业性保险公司和农民都不愿意介入,便产生了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情形,即单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分配。因此农业保险的经营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政府参与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只有农民愿意投保,保险公司全力经营,社会得益才能达到最大。农业保险的社会得益,需考虑政府的介入。政府参与农业保险,应主要发挥以下功能:

(一)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

农业保险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双重制约。以广东为例,广东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低温霜冻、冰雹、龙卷风、暴雨洪涝、热带气旋等。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广东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12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5%。此外,广东农业保险还受经济风险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市场的风险和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农民总体上来说是属于低收入的群体,根据保险业的特点,保险需求与潜在客户的收入水平正相关,农民的低收入和较高的恩格尔系数限制了其对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因此,政府必须考虑到农业保险经营的特点和农业的特性,建立多层保险与风险分担、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的风险防范机制。在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方面,我们应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建立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合作保险起主要作用,政府保险补贴作为支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农业保险与灾害救济相结合的一种风险分担的保险与风险管理体制。

(二)纠正农业保险的外部性

农业保险具有正外部性。从短期来看,农业保险的利益外溢性,需要政府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对外部效应进行内在化。政府补贴可以根据需求和效率选择向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补贴或向投保农户提供补贴,或者对两者同时补贴。无论是以何种形式进行补贴,其补贴的幅度应该等于农业保险的外部成本,这样就刚好抵消了正外部性带来的影响,弥补了市场失灵。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是通过实施农业保险计划或政府以不同的出资方式和比例建立准备基金、对保险费给予补贴等方式,支持和发展农业保险。2003年,上海市明确将农业险补贴列入公共财政体系,市区两级财政每年补贴达1000万元,其中区县补贴约25%-30%,每年的市区两级财政补贴,约占上海农业保险总保费的25%。由于有财政补贴,上海的保险费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水稻的保费大约在1.2%左右,奶牛在1%至3%之间;而且,农业险投保面有了大幅提升。其中,水稻投保面已经达到85%,奶牛投保面达到了80%,出口的蔬菜投保面达到了25%。

(三)提供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

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两者缺一不可。私人物品则是数量会随着任何人对它的消费增加而减少的物品,消费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产品,我们习惯于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就是一种具有利益外溢特征即正外部性的产品。微观行为上看,农民购买了农业保险,若遭受合同约定的风险损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作为补偿,从这一角度看,农业保险属于私人产品,它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谁投保,谁受益。但是,考虑到农业风险主要是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风险,这类风险目前还不能由农民个体来控制,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过错造成的,农业保险客观上保护了个体农民的收益,从而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的再进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宏观角度上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面对的是农业,但其带来的利益却远非农业产量、农业产值等指标所能衡量的。农民缴纳保费购买农业保险,不仅能保障自己收入稳定,而且还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稳定国民经济的作用。因此,对于农业保险这种准公共物品,应采取“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进行经营。

(四)解决农业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农户与保险公司是交易双方,农户相对保险公司来说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因为农户是农业生产的真正经营者,他对生产过程中标的物的抗风险能力、经营状况都较清楚,而保险公司难以直接了解农户生产经营的详细信息。当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时,保险公司也难以厘定准确的受灾程度。因此,保险公司和个体农户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还会引发农民的道德风险行为。保险公司难以对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农户的生产经营进行密切监督。农户在利益驱动下采取损害保险公司利益的行为,如有意造成标的物的非正常损害,或是夸大受灾程度以骗取更多保费。由于农业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的职责就是建立再保险制度。再保险是保险人将自己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国家可以考虑成立农业再保险公司,由政府分担再保险责任,或是委托某家商业保险公司扮演这一角色,通过对不同险种制定不同的分保比例,引导经营重点,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农业保险经营的监管,现行《保险法》不完全适用。因此,政府应根据农业保险的性质,在相关法律中明确农业保险经营原则与组织形式、保险费率的形成机制、承保范围、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等,为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璐.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萎缩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研究,2004(11).

2、高培勇.公共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王小平.对农业保险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金融,2004(24).

篇5

一、化学所面临的挑战

1.1化学的形象正在被与其交叉的学科的巨大成功所埋没

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化学与生命、材料等朝阳科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但化学作为中心学科的形象反而被其交叉学科的巨大成就所埋没。化学这门重要的中心科学(centralscience)反而被社会看作是伴娘科学(bridesmaidscience)而不受重视。

1.2化学正被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所困扰

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另一方面把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归结为化学的原因,显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森林锐减、沙尘暴和煤的燃烧等。这当然与化学没有树立好自己的品牌有关系,在最早的化学工艺流程里面,根本没有把废气和废渣的处理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很多化学工艺都是会带来环境污染的。现在,有些人把化学和化工当成了污染源。人们开始厌恶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结果造成凡是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受欢迎,有些化妆品厂家也反复强调本产品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事实上,这些是对化学的偏见,监测、分析和治理环境的却恰恰是化学家。

二、绿色化学是应对挑战的必然

科学不但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化学也如此,为了应对化学所面临的挑战,提倡绿色化学是刻不容缓。

2.1绿色化学的概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的防止化学污染,从而在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所以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环境友好化学。

2.2绿色化学的产生及其背景

当今,可持续发展观是世人普遍认同的发展观。它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绿色化学正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1984年,美国环保局(EPA)提出“废物最小化”,这是绿色化学的最初思想。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1990年,美联邦政府通过了“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将污染的防止确立为国策,该法案条文中第一次出现了“绿色化学”一词。1992年,美国环保局又了“污染预防战略”。1995年,美国政府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创办了第一份国际性《绿色化学》杂志,标志着绿色化学的正式产生。我国也紧跟世界化学发展的前沿,在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确定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的院士咨询课题。

2.3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

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这一概念最早是1991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著名有机化学家Trost(为此他曾获得了1998年度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提出的,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他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原子利用率的表达式是:

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式量/反应物质的式量之和)×100%

如无公害氧化剂过氧化氢的制备可采用乙基蒽醌法,即由氢和氧在2-乙基蒽醌和Pd为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2-乙基蒽醌复出并可循环使用。此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体现了原子经济性,减少废物的生成和排放,是典型的零排放例子。

2.4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和5R原则

为了简述了绿色化学的主要观点,P.T.Anastas和J.C.Waner曾提出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这12项原则对我们今后从事绿色化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Ⅰ.防止——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多。

Ⅱ.讲原子经济——应该设计这样的合成程序,使反应过程中所用的物料能最大限度地进到终极产物中。

Ⅲ.较少有危害性的合成反应出现——无论如何要使用可以行得通的方法,使得设计合成程序只选用或产出对人体或环境毒性很小最好无毒的物质。

Ⅳ.设计要使所生成的化学产品是安全的——设计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具有所需的性能,还应具有最小的毒性。

Ⅴ.溶剂和辅料是较安全的——尽量不同辅料(如溶剂或析出剂)当不得已使用时,尽可能应是无害的。

Ⅵ.设计中能量的使用要讲效率——尽可能降低化学过程所需能量,还应考虑对环境和经济的效益。合成程序尽可能在大气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Ⅶ.用可以回收的原料——只要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原料应能回收而不是使之变坏。

Ⅷ.尽量减少派生物——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多余的衍生反应(用于保护基团或取消保护和短暂改变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进行这些步骤需添加一些反应物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

Ⅸ.催化作用——催化剂(尽可能是具选择性的)比符合化学计量数的反应物更占优势。

Ⅹ.要设计降解——按设计生产的生成物,当其有效作用完成后,可以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在环境中不继续存在。

Ⅺ.防止污染进程能进行实时分析——需要不断发展分析方法,在实时分析、进程中监测,特别是对形成危害物质的控制上。

Ⅻ.特别是从化学反应的安全上防止事故发生——在化学过程中,反应物(包括其特定形态)的选择应着眼于使包括释放、爆炸、着火等化学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为了更明确的表述绿色化学在资源使用上的要求,人们又提出了5R理论:

Ⅰ.减量——Reduction减量是从省资源少污染角度提出的。减少用量、在保护产量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用量,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转化率、减少损失率。②减少“三废”排放量。主要是减少废气、废水及废弃物(副产物)排放量,必须排放标准以下。

Ⅱ.重复使用——Reuse重复使用这是降低成本和减废的需要。诸如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从一开始就应考虑有重复使用的设计。

Ⅲ.回收——Recycling回收主要包括: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

Ⅵ.再生——Regeneration再生是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化工产品生产在工艺设计中应考虑到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

Ⅴ.拒用——Rejection拒绝使用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办法,它是指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

三、绿色化学的发展前景

3.1反应原料的绿色化即反应原料符合5R原则。

3.2原子经济性反应在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中,已有一些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典范,如丙烯氢甲酰化制丁醛、甲醇羰化制醋酸和从丁二烯和氢氰酸合成己二腈等。

3.3高效合成法不涉及分离高效的的多步合成无疑是洁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4.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定向合成如不对称合成。

3.5.环境友好催化剂例如在正己烷的裂解反应中,固体酸SiO2-AlCl3比普通AlCl3具有更好的选择性,更小的腐蚀性。

3.6.物理方法促进化学反应如微波引发和促进DielsAlder反应、Claisen重排、缩合等许多重要的有机反应。

3.7.酶促有机化学反应酶促有机化学反应有高效性、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和自身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3.8溶剂化学污染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与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使用的溶剂有关,有毒挥发性溶剂替代品的研究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如超临界流体、水相有机合成和室温熔盐溶剂等。

3.9.计算机辅助绿色化学设计和模拟在化学化工领域,计算机已广泛用于构效分析、结构解析、反应性预测、故障诊断及控制等许多方面。无疑,计算机在寻找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最佳反应路线、化工过程最优化、产品设计等方面推动了绿色化学的更快发展。

3.10环境友好产品如可降解塑料、环境友好农药、绿色燃料、绿色涂料和CFCs替代物等。绿色化学为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1世纪化学必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王恩举.漫谈绿色化学.大学化学,2002,(4)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创业;现状;对策

如今,应届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自主创业成为许多有创业想法毕业生的选择。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在众多创业方式中,网络创业近年来成为大学生最受青睐的方式。2015年3月,总理在“两会”上也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作为创业创新主体,大学生无疑是最具生气的中坚力量。2015年7月《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个人网店和企业网店中,大学生创办的网店各占59.7%和71.6%。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意识如何,如何鼓励大学生网络就业,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就业的成功率,如何帮助大学生掌握就业支持政策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的问题

1.缺乏创业意识

现在国家政策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在校大学生大部分缺乏创业意识,在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层面都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现今在校大学生有各种创业类实践活动,但是参加活动的学生大都抱着锻炼自己、丰富课余生活的目的,所以这些创业项目大都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即使有实体阶段,大多数在比赛后也销声匿迹了。同时,很多老师、家长认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至少应该在企业工作几年积累人脉后再进行创业。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创业的热情。

2.缺乏网络创业支持政策

一方面,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许多电脑、手机软件使用良好的同学有利用新媒体平台实行创业活动的想法。同时网络创业具有风险小、门槛低、存活率高、易操作等优点,对缺乏运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特别适合。但是据调查,全国普通高校网络创业学生的比例极其少,不超过1%,这与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20%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具有这样良好的网络创业环境,学生却没有创业意识,足以说明实现网络创业过程中还有许多阻力。在对郑州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创业调查中,有83.56%的学生不知道学校、社会有哪些支持创业政策,更不用提网络创业政策。另一方面,网络发展迅速,虽然网络创业已经纳入国家创业支持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网络发展规范了解的少之又少。所以一些有网络创业热情的大学生在将创业想法付之于行动时,行动力缺乏也就不难理解了。

3.缺乏系统创业教育

当今各类本科院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但从学生创业热情及创业能力都还不高的情况,说明学校、社会层面在网络创业方面的重视程度及普及范围还远远不够。现在大多数学校从大一到大四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为学生进行指导。其中大部分教材在大学三年级的内容中也涉及到了创业的相关知识。但在实际教学环节,由于教师也缺乏创业知识与经历,对创业部分讲解不够深入,大多照本宣科,使得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很难在就业指导课上获得有效的指导。至于学校创业课程,也大多停留在公选课阶段,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的创业类问题,学校也是在出现问题时,再想应对方案。另外,一些学校请社会上的创业精英或校友来学校开展讲座,但由于讲座时间短,学生的实际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有效解决。

4.缺乏创业资金

创业之初,由于企业运行不完善,人员也基本是大学生同学,借用学院提供的办公室或宿舍开展创业活动。但当网络创业进行一段时间后,之前不规范的问题就会日渐凸显,特别当大学生迈向社会,少了学校资源的支持,固定成本会骤然增加。同时,随着网络创业项目的需要,技术开发使得其资金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毕业生们创业之初大多由于缺乏资金,在信誉度高及正规融资平台抵押资产,而银行出于风险原则通常会拒绝他们的贷款请求。众所周知,资金链是企业存活的血液,缺乏资金的毕业生创业项目必然难以生存,这也是阻碍大学毕业生网络创业的阻碍之一。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政策建议

1.重视学校网络创业教育

高校肩负着培育创业人才的重任。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各种应用软件加入门槛低,见效快,为网络创业提供了良好契机。首先,学校应当对网络创业给予高度重视,为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支持与保障。其次,学校应当开展系统的网络创业教学,从电子商务、创业风险教育、网络安全、电子营销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与指导。学校可通过建立导师制、创业导师群等方式对大学生提供指导。第三,学校应设立网络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及创业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挖掘学校里具有创业能力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扶持和专业指导。同时要在比赛的各个环节邀请企业家、风险评估家参与,从实际创业角度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比赛后协助学生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全方位的为有创业梦想的学生保驾护航。

2.培养创业师资

学校创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培养教育,网络创业教师团队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网络创业的效果。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是成功培养创新型网络创业人才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应当积极转换传统教育观念,拥有一支高素质、强师资的网络创业教师团队。网络创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例如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电子营销等。高校应当结合教师自身专业及兴趣,迅速组建起一支专业技能突出的创业指导师团队。当今社会上也有许多创业资质考试,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创业指导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在招生就业部门设立专项基金,培养有网络创业热情的年轻教师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指导能力。同时组织创业团队教师到全国有名的创业孵化基地实地考察、学习,掌握最新的网络创业政策及知识,共享网络创业成功案例,使教师在遇到有创业梦想的学生时,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过程,都可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3.完善高校网络创业政策

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更为重要的是,此次明确将网络创业就业者正式纳入国家创业就业扶持政策的范围。但这些网络扶持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创业者,还需要各地方及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进步一完善网络创业政策,并切实抓好网络创业政策的落实工作。高校应在教育厅领导下,尽快通过制定细则、简化程序、设立专项资金等具体措施,落实并逐渐完善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就业扶持政策,助力学生创业梦想。

大学生网络创业还存在着种种问题,社会各界应以一种积极地心态来看待,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从而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想创业的大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多方面了解政策。还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有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阿里巴巴商学院网络创业研究中心.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R].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李萍. 对当前青年大学生创业理性思考[J].教育与现代化,2008,(3).

[3]刘晓明.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研究[J].吉林教育, 2012.

[4]刘宏,邢赢文.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网络创业[J].教育与职业,2014,(20).

[5]朱广华,陈万明,沈召前.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文化与创业政策的反思与调试[J].高教探索,2015,(6).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63-02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 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1]。一是学校认识不到位 。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 补充形式,是“软”任务,只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因而没有引起高度的重 视,也没有摆上学校的重要日程。二是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 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的 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2]。三是家长不支持。部分 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 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有的认为社会实践是 不务正业。加之社会实践往往到艰苦和落后的乡村去,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吃苦受累,因而支 持力度不够,以致实践活动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难以取得各方理解和大力支持,不能持之以 恒地开展下去。

2.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

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绝 大多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面较窄。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以利用假期分散返乡调查实践为 主。或者在暑期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用短短的几天时间下乡参与社会实践 活动,大多是做些简单的参观、走访、调查后便草草收场。因本身缺乏专业性的指导,缺乏 严格的各种保障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一种虚多实少,流于形式的活动。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 、类型单一等问题,造成基地建设难,稳定更难的现象,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 利开展和实施。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针对性、实效性差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很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 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仍停 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内容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 性和针对性,往往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没有针对社会实际,尤 其是农村的实际。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所需,尤其是农民的所需,没有真正达到为社会发展做 贡献,为群众做实事的目的。三是注重表面效应,缺乏实效性。大学生社会实践仍然存在 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多,平时坚持、主动做得少的现象。

4.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短缺,社会投入严重不足,实践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组织和实施,但目前经费问题制约着活 动的开展。一是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项资金的投入。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中,没有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和保障,而是在组织实践活动之前,临时向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 申请经费,得到的经费也是极其有限的,很多时候还要院系和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活动费用 ,这势必会影响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有些单位怕花钱、 嫌麻烦,特别是经济落后不发达地区,更怕凭添经济负担,不愿接待。

有的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实践环节的时间比 例和计划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并制定出课程的大纲,规 定学分以及必要的考核手段。对参与社会实践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没能进行科学的 质与量的分析考评,给出成绩、学分。没有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档案,将其与奖学金的评 定、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选、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推荐就业等 挂钩。对参与和指导的教师,工作量上没有体现,未将其表现、能力和成绩作为评选先进、 评定职称的依据,影响带队老师的积极性。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和路径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和计划

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 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四 有”新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大学生巩固知识,完善智能结构,增长才干都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的系统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并编写 教程,规定实践课时数、学分,规定实践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要求,配备专门指导教 师,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种评优挂钩。

学校党、政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领导。要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 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党(校)办、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科研处、研 究生学院、招生就业处、人事处、后勤处、保卫处等单位为成员。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 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组织上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2.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想出成效,就必须整合各种资源,夯实基地建设。一是要改变 传统观念,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多渠道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寻求地方政 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3]。二是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加强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 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每 个学校、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长期坚持,使学生受锻炼,当地见效益 。要明确学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在基地建设和运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真正为服 务地方做实事,让他们看到社会效益。三是变单一型基地向多样型基地发展。目前大学生社 会实践基地类型有教学、科研、实习、传统教育、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等类型基地,学校 还要根据省情、市(地区)情,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模式、功能。 四是社会实践基地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智力及专业优势,找准项目,要切实把建立 实践基地,优化实践环境,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多方共赢,使社会实 践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3.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和载体,增强其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 和勤工助学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特征 ,拓展创新的活动项目,丰富社会实践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内容形式及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 展,赋予其更丰富的时代特色和生机活力。

积极推进社会实践与“两课”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多种 形式的社会实践是“两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对高校的德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调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社会实 践活动的效果尤为重要。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作为一门必修课,在规定学时、 学分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社会实践考核评价可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学分,记入学生学分 档案。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一是成立二级评估委员会或小组,实行定性定量考评,坚持 学生自测与集体(小组)评估相结合。二是如实记录社会实践活动各项资料、学生具体表现 以及实践单位评价。三是学院(系)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反馈及处理机制。四是 学校要出台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例与管理办法,各学院(系)、班级制定实施细则。同时 做到“七个挂钩”,即: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挂钩,与奖学金 评定挂钩,与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挂钩,与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挂钩,与推荐免试硕士 研究生、推荐就业挂钩,与学院(系)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与教师工作量和干部业绩的 评定挂钩[4]。

同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个人 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广大教师、干部参与社会实践 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社会实践形成有机运作、自我驱动、有序发展的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吕明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 ,2005(3).

[2]王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4).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现状;路径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他们的成长过程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阶段,明显存在着自我意识过强、缺乏责任心、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倾向,越来越多的学生过分强调自己权利的获得而对于自身应负有的社会责任却往往选择漠视。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何,关系着民族发展的未来。然而只关注自我却漠视周围一切的思想状态却不利于他们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因此,高等教育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增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教育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客观现状及其表现

(一)公民责任感的涵义

什么是责任感?如何理解责任感?目前国内研究者大多从心理学的视角展开论述:“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是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不同态度的情感体验。” [3]此观点把责任感理解为道德责任。具备了责任感,个体就会自觉完成道德任务并产生主观的情感体验,并与人的心理需要、心理体验与行为结果联系起来。可见,在心理学研究中,责任被赋予了内在情感,一种被认知为个体应该承担结果之责任的情感。由此推论,公民责任感是公民主体对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指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公民对社会、他人、自我及其生存环境应担当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公民主体自觉、自主的价值选择。

(二)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现状及表现

踏入大学校门不仅是成为大学生的标志,更是“成年”和成为“公民”的标志,这就意味着要扛起“公民责任”这幅担子,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和奉献社会的责任。而这些年来,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看到的是闭目塞听的逃避者、视而不见的旁观者越来越多,而“以天下为己任”的思考者却越来越少。

1.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相联系的,更没想到自己应负的责任。表现为学生说的时候都能说会道,表现出对社会发展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公民责任感,然而,这种责任感却只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例如:有些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生活公益活动,怕影响学习。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奉献精神,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2.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凡事以“我”为中心,当集团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虽然在“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的讨论中,多数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出了比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又有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不肯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其实这恰恰是转型社会多元化思想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上的表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身心正日渐成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也在逐步增强,独立意识强,社会化特征显著。然而,伴随着这一强化过程的并不能使所有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而是对不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削弱。

3、重权利享受,轻义务履行。社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形式、经济利益主体以及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对大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理想、人生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大学生把“获得一张文凭,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作为上大学的目的,他们在大学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充分享受自己作为受教育者的权利,旷课、补考、重修,甚至降级都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他们忘了在校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义务,忘了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问的最多的是“国家为我做了些什么? ”却从不问“我为国家做了些什么? ”他们是80后、90后,由于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也极大提高,不少家庭都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而这样舒适安逸的生活也使我们大部分的大学生产生懈怠,沉浸在对现实生活的享受和家长的过分关爱中,忽视了自己作为子女的义务,养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习惯。

4、忽视自己传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责任。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渗透已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尤其是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与影响更是有恃无恐, 文化霸权与文化殖民主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蔓延。在这种背景下保存自己文化的特质,保护好自己民族文化,是我们当今大学生们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却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生活方式由于受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认为只有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独立观念才是先进的、进步的、现代的,把自己国家几千年的优良文化传统给抛弃了。

由此可见,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懂得如何承担公民责任,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的时代必需。

二、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的基本路径

从本质上说,责任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当代大学生辨明责任与义务、责任与职责、责任与良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履行公民责任。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心灵成长

人生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人生价值,树立科学发展的人生目标,并通过自我实现完成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提升个体生存质量的过程。因此,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形成自主人格,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责任担当的过程。

首先,通过人生观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健全人格。因为教育从来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自我人格,能够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能力,而不是把受教育者塑造成某种器物的过程。所以,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是大学生成长为具有权利意识,勇于承担责任的现代公民,能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严谨的生活方式、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对待工作与学习,具备健全公民人格的教育过程。

其次,关注大学生的心灵,注重大学生的生命成长。教育非它,乃是心灵转向。心灵教育是教育的根本,触及心灵的教育才会在人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痕,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得到启发,道德人格得以完善。责任感是社会道德的基础,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石。心灵教育要以责任感培育为主导,以责任塑造心灵,以责任提升人格,才能真正培育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对大学生开展心灵教育,就是为了唤醒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使他们心中时刻充满着希望,使大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形成批判和反思能力。所以,心灵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激发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幸福人生的根本,也是生命教育的真谛。

(二)培育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公民合作精神

团结合作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市场化、物质化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追求自我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及时开展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公民合作精神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参与合作意识,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和行动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受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公民公共理性的普遍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以道德灌输为主的理性教育形式在塑造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人格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公共生活中公民的维权意识难以实现,参与过程难以得到保障,导致了公共生活中公民责任感的丧失。所以,“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批评。 “新启蒙运动所要建构的思想界,具有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空间’的性质,通过民间的自由论坛或公共传媒,讨论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完善,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日趋理性化,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公共责任担当还相对较为滞后。及时开展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公民合作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参与公共管理的责任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合作能力,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也是加快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落实,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基本途径。

(三)塑造大学生的公共德性和公民人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诚信危机、权力失衡、道德危机等,影响着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仅仅依靠制度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公民德性的培育和公民公共精神的形成。

培育大学生的公民德性,就是通过对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和启发,使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的道德问题、道德情境和道德冲突过程中,借助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形成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形成社会良知和同情心,完善个体美德的过程,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在开放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养成自主意识和自觉精神,模范遵守社会规范,适应共同体生活,形成健全的公民人格。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德性和公民人格教育,必须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继承我国传统德育的合理因素,结合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特点,注重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达成道德教育与公民责任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与公民责任担当能力的有机转换,培育大学生的现代人格。

参考文献:

[1]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2).

[2]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19.

篇9

Abstract: The home economics difficult student question is a social question. Faces up to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s proportion which its occupies, discusses their thinking mode,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ir subsidization pattern target-oriented. This is an eternal subject which the hard work to support study worker studies.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界定 思想状况

Key word: The home economics difficult student limits the thought condition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收费制度的改革,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生活成本逐年提高,教育费用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逐渐扩大,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或者难以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这个群体主要来自于贫困山区、落后偏远农村、城市低保家庭;也有的来自单亲、父母残疾、有重大疾病病人、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等的家庭。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的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用统一的量化标准进行界定。因此,我们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学生(贫困生)和特别困难学生(特困生)两大类。

1、一般困难学生。一般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并有相当数额的债务,只能缴纳一部分学杂费,其基本生活费用低于学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我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①父母双方或一方下岗(失业)的;②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③家庭成员中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④家庭因突发性变故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⑤家庭遭遇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的;⑥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下降的;⑦其他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2、特别困难学生。特别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基本上靠借债上学,无力缴纳学杂费,其基本生活费用难以保障的学生。我校规定在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①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②父母重病或单亲,且来自于贫困及边远地区的学生;③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灾祸,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④其他无经济来源支持正常学习的学生。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平均比例约为25%左右[1],农、林、水、地、矿、油、核以及西部地区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25-30%[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就其主流而言是积极向上,有比较强烈的成才动机。但是,由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而且面临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家庭、个人更大的期待值,从而使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学生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因素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政治趣向多元化。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理想虚无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生活享乐主义的影响,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已成为个别人主导其政治趣向的风向标。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不均不公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国家、民族、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只注重个人实际利益,缺乏集体团队意识。

2、诚信意识荒漠化。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格。然而,由于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诸多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土壤”正在遭受到荒漠化的侵蚀,一些人开具虚假的贫困证明;一些人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一些人故意欠缴学费;一些人恶意拖欠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如此等等,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和质疑。

3、感恩心理贫乏化;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曰:“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然而,在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却存在着一些与其身份不适相应的现象: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感恩之心,误认为贫困是社会造成的,国家给予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一些人手持贫困证明或缓交学费申请,对学校安排的价格低廉的宿舍不够满意,却对价格高昂的公寓情有独钟;一些人把贫困资助不是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吃喝玩乐、高档消费和谈情说爱上;一些人虽然家境贫寒,但却依然与家境富裕的同学盲目攀比,摆阔气,讲排场风气日盛;一些人来自贫困落后地区,却不愿再回到这些地区去工作;一些人只知索取,不思回报,视国家资助、学校帮扶、家庭供养为理所当然。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危机悄然呈现于本已矛盾诸多的现实社会。

上述问题不得不引起每一个勤工助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正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维方式,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这是勤工助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篇10

农业 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方式。农业保险通过转移和分散风险,由投保的农户共同分担风险,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得到经济补偿,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保险经营的地域限制进一步对外资企业放开。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展业深入,人们保险意识的普遍提升,保险公司也借此契机大力开展各类保险业务,广东保险业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然而,这种繁荣却无法掩盖长期以来广东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现实,与其他险种开展得热火朝天的状况相比,农业保险发展的不平衡性就越发突显出来,农业保险的萎缩与广东经济强省的现状极不协调。

根据统计,广东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97年的4225.3万元,急剧萎缩到2005年的1402.7万元,减少了2822.6万元;在保费收入急速下降的带动下,赔款支出也急速下降,由1997年的3952.2万元,下降到2005年的1115.5万元,减少了2836.7万元;广东农业保险赔付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徘徊,九年的平均赔付率高达70.8(见表1)。

根据表1可以清晰的看到,从1997年开始到2005年,广东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理赔支出呈急剧下降趋势。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的特征,随着近年来广东农业保险的萎缩,农业保险经营已处于“需求有限、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状态。农业保险这一经济补偿机制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

广东农业保险近年来经营萎缩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商业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亏损严重,如农业风险大,农民交保费少,收不付赔;农村分散面广、资金薄,保险成本高;农业保险标的复杂多样,道德风险高;商业保险公司收费难、展业难、理赔难。但实质上是制度问题:政府对农业风险的补偿少,机制不健全。政府传统的救灾保障制度,不仅显露出资金量的严重不足,而且政府专业性保险机构缺乏,在县一级,基本没有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甚至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还进行了负面影响,如出险时农民多报、政府多要、保险公司多赔。商业保险公司用商业保险的办法经营农业保险只能是“大干大赔、小干小赔、不干不赔”。

二、农民和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赔付率势必造成高费率。但从实际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来看,即便保险公司厘定了5-12的较高的农业保险费率(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广东的农业保险费率约为5-12,其中较高的是蔬菜,达到10,玉米小麦为5。一般家庭和企业财产保险的费率仅为0.2-2),农业保险经营仍将处于亏损状态。

农业保险存在“搭便车”问题。一般保险的消费是具有排他性的,不缴纳保险费就不会享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而某些农业保险功能具有非排他性,无法阻止没有缴费的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消费。如“防灾防损”这类农业保险的辅助功能,能起到减少农业风险损失、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但保险公司在实施防灾防损工作时就会出现没有缴费的农民“搭便车”行为。广东梅州部分地区曾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为防干旱专门为投保地区的农民购置了人工降雨高射炮,一旦捕捉到可能降雨的乌云就轰击,减少旱灾发生的次数或强度。但是对于这些地区没有投保的农民来说,没有缴纳保费却同样因为防灾工作而减少了旱灾的损失。

农业保险存在的“搭便车”问题还表现在保险公司方面。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既经营政策性农险业务,又经营商业性涉农保险业务。在遭遇农业特大灾害时,政府将提供财力支持,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可能会将经营商业性涉农保险的亏损转嫁给政府承担。而要监督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搭便车”行为,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会提高。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商业性保险公司和农民都不愿意介入,便产生了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情形,即单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分配。因此农业保险的经营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政府参与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只有农民愿意投保,保险公司全力经营,社会得益才能达到最大。农业保险的社会得益,需考虑政府的介入。政府参与农业保险,应主要发挥以下功能:

(一)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

农业保险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双重制约。以广东为例,广东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低温霜冻、冰雹、龙卷风、暴雨洪涝、热带气旋等。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广东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12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5。此外,广东农业保险还受经济风险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市场的风险和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农民总体上来说是属于低收入的群体,根据保险业的特点,保险需求与潜在客户的收入水平正相关,农民的低收入和较高的恩格尔系数限制了其对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因此,政府必须考虑到农业保险经营的特点和农业的特性,建立多层保险与风险分担、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的风险防范机制。在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方面,我们应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建立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合作保险起主要作用,政府保险补贴作为支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农业保险与灾害救济相结合的一种风险分担的保险与风险管理体制。

(二)纠正农业保险的外部性

农业保险具有正外部性。从短期来看,农业保险的利益外溢性,需要政府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对外部效应进行内在化。政府补贴可以根据需求和效率选择向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补贴或向投保农户提供补贴,或者对两者同时补贴。无论是以何种形式进行补贴,其补贴的幅度应该等于农业保险的外部成本,这样就刚好抵消了正外部性带来的影响,弥补了市场失灵。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是通过实施农业保险计划或政府以不同的出资方式和比例建立准备基金、对保险费给予补贴等方式,支持和发展农业保险。2003年,上海市明确将农业险补贴列入公共财

政体系,市区两级财政每年补贴达1000万元,其中区县补贴约25-30,每年的市区两级财政补贴,约占上海农业保险总保费的25。由于有财政补贴,上海的保险费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水稻的保费大约在1.2左右,奶牛在1至3之间;而且,农业险投保面有了大幅提升。其中,水稻投保面已经达到85,奶牛投保面达到了80,出口的蔬菜投保面达到了25。 (三)提供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

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两者缺一不可。私人物品则是数量会随着任何人对它的消费增加而减少的物品,消费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产品,我们习惯于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就是一种具有利益外溢特征即正外部性的产品。微观行为上看,农民购买了农业保险,若遭受合同约定的风险损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作为补偿,从这一角度看,农业保险属于私人产品,它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谁投保,谁受益。但是,考虑到农业风险主要是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风险,这类风险目前还不能由农民个体来控制,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过错造成的,农业保险客观上保护了个体农民的收益,从而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的再进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宏观角度上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面对的是农业,但其带来的利益却远非农业产量、农业产值等指标所能衡量的。农民缴纳保费购买农业保险,不仅能保障自己收入稳定,而且还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稳定国民经济的作用。因此,对于农业保险这种准公共物品,应采取“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