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教学理念

篇1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看法,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反映着不同的教学信念。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以往课堂以教师主讲为主的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课堂模式取代,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所以强调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刻不容缓,明确表达教学理念之后对于教学活动的积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

 

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把关注学生本身落到实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在年龄上和高中生是同一年龄段。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尊重这一年龄段的普遍规律,也要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建立,属于青春期、叛逆期,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不能简单说教,尤其在课堂上更是忌讳单纯的理论教学。同时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有其自身独特于这一年龄段的特点,比如成熟较早,学习目标明确等。可以针对这些特点设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普通职业高等院校的学生也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首先在年龄上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平均年龄要低三岁左右,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简单模仿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教师所做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最终目标,从人材培养方案到教学大纲,从教案到课堂讲授,从课后练习到考试考查,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都要把建立学生一生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作为最终目标。

 

二、教师应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教学效益

 

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往往课时较少,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成为教师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高等职业院校的政治教师应该建立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依据教案,大纲进行讲授,又要根据现场的教学情况学生的接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所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的学习成果与艰苦的学习过程的一个综合评价才是真实的教学效益的表达。创造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建立一种全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放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对学生的掌控,大胆抛弃领导与服从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他们空间,给他们信心,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之外,还有很多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实际情况,把教科书看“薄”。不是不要求学生读书,而是应该在课堂的宝贵时间中尽量走出教材,走向学生的生活,走向校园和社会,教师应主动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比如开展社会实践。让思想政治课和真实的社会相接触相融合,培养学生实际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吃苦耐劳,热衷奉献,勇于拼搏的良好的世界观,这要比在书本上教学的效果更好,感受更直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加快语速,为了完成大纲教参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快”反而却降低了学习效率。教师的效率不等于学生的效率,教师的讲不等于学生的学,教师若按照大纲教参上的标准去统一传授不恰好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吗,教师成为了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第三者。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以一种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探究的方式看似效率很低,但是却是学生最容易产生主动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

 

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评价部门也应重新考虑教师教学工作的量化的问题

 

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目标越明确与具体就越便于检测教师的教学工作,但如一味的这样要求我们的教师将失去教育工作本身最大的一个特点,既创造。所以不能简单的量化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科学的全面的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比如不仅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来判断一个老师的教学工作,也可以从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成就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可以从教师的受欢迎程度来侧面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等等。这样就给教学评价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既对教学活动的评价既要反对量化,又不能完全放弃基本的量化标准。

 

四、小结

 

高等职业院校对思想政治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道路上,应该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传统的角色束缚中解放出来,塑造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新角色,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教学工作,才能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篇2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政治教学;创新 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教育工作者要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本文通过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探讨,有效实现新课改理念下的政治教学。

一、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作为主角,整个课堂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这种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这种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只是机械地听的教学方式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创造的激情。所以,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学要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必须转变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学习上鼓励学生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生活上关心照顾每一位学生。教师还要改变自己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环节,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出来,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还能在互动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被慢慢替代了,教师开始采用高科技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图像、文字轻松地展现出来,还能通过视频和声音等方式为学生进行播放,根据多媒体的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政治教学,将丰富的教育资源生动地展示给学生,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做自尊自信的人”这节课以前,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夺冠的片段,课堂上再配合《相信自己》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给学生。看着精神的画面,听着激动的音乐,可以让学生的每一根神经都跳动起来。这时,教师再及时地将教学内容引入课堂中,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

因为中学生正处在学业任务比较重的时期,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时间。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过硬的知识,还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节约时间,比如,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好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消化吸收课本知识,在课下为学生简单布置一些作业,尽量为学生设计一些科学合理的课后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新闻等,下节课时请几位学生口述自己熟知的新闻和报道,教师给予恰当的点评。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为家长做家务劳动,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利用评价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传统的评价体制并不完善,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单一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或否定,这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努力和学习态度却视而不见,只会使学生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这三种评价方式展开教学,通过教师鼓励和表扬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初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以及自信心,还能拉进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对思想政治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认真钻研教材内容,一切为了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合学生的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设计理念要满足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础,通过创设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使政治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爱菊.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变[A].2014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念思想政治教学

课程改革的推进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传统的政治教学观和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教学行为,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催生出新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到“穿新鞋,走新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一、要有“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新教材观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我们教学的蓝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利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底本和导向作用。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以本为本”地教,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传送与灌输,这显然不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所以教师要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正确对待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打破传统“教材中心论”,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和教学观。

1、在立足教材的前提下用好教材,抓住教材的精髓,突出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学会取舍教材与补充,超越教材;教材虽是教育部门高瞻远瞩的产物,基本反映了目前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服务的,但它毕竟是“昨天出版”的东西,难免会受时空限制而存有局限性,特别是思想政治教材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大胆取舍,学会剪裁与补充,超越教材,把最新的信息与成果,视其具体情况补充到教学当中去。如在高中思想政治各模块教学中我主动地结合党的十精神进行教学,充分运用一些时政材料,大胆地摒弃了教材上一些旧资料,凸现思想政治学科的思想性,时代性,也使教材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二、要重新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构建“人本课堂教学观”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无数事实证明,课堂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行动,行动者的观念不一样,其行为方式也不一样,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不同。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要求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作根本性的调整与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种教育必须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在角色定位上、行为方式上也要转变。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以全新的课改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作为一种生命化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充分把握课改新理念,及时主动地转变教学观,重新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把自己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要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法,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教有法,而无定法”,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基本上是“填鸭式”灌输教学。其实质是一种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的封闭的、单向的、机械的教学模式。这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作为政治教师必须主动地把握课改理念。在树立新的教材观、新的课堂教学观的前提下,积极改变习以为惯的教学行为方式,明确思想政治教学最需关注的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此,在整个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引导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品质和优良的人文素养。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至关重要。因为,任何教学成果的取得,都是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政治课教学中我突出了如下的做法,并取得一定的实效:

1、突出时政,创设情境教学。教学时,设立“课前时政小短播”,教师及时捕捉或补充一些典型的时政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如在教学“政党制度”时,结合“近年来美国总统大选的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自觉地实现知识结构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段炼及价值取向的选择,将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形象具体的现实知识。

2、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常规方法外,还可运用直观感知的教学法、参观法、实际训练法、开放式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的教学法等。如教学中我围绕“现代中学生的消费观”这一课题,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学生收获甚多。

3、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作为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摒弃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考高分就了事的做法。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懂得运用知识来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力求以自己的言行去熏陶感化他人,这正是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当然,思想政治课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更符合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否则,教学改革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新课改也只会是穿新鞋走老路,有声势没实效,最终只能陷于肤浅,甚至搁浅。

总之,在课程改革全新理念的指导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正发生着除教材观、教学观、教学方法的新变化外,也引发诸如学习观、评价体系、考试制度与方法以及注重教后反思,提高教师生成性发展等方面的变化。相信只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沿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积极大胆地探索与实践,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篇4

第一,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中学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直观把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传统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学往往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到“进入角色”、产生共鸣了。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另外,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

第二,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民主的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教育的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合一的方法。”新课改指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妙用漫画,寓教于乐;模拟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开拓视野,课堂有效延伸等。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现代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空间和时间。

第三,引导学生勤于实践,促进知行合一。

传统的教学是“满堂灌”、“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实践。在每学习一单元之后,我就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写篇小论文。在指导学生写小论文时,主要是抓“近、深”两层。所谓“近”,是指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分析自己身边的事物、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出较有新意的小论文。通过一年的努力,学生所撰写的《走向市场 农民致富的希望》、《房价上涨的思考》、《小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紧俏”到“不俏”的启示》、《过把“当家瘾”》等小论文都发表在学校的校刊上,其中《走向市场 农民致富的希望》这篇论文在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上正式发表,学生还收到了稿费,在我所教年级引起了很大反响。这种撰写小论文的教学实践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流程。

篇5

巧用哲学故事,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命挫折

中学时代,在心理学上谓之“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学生进入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和学业压力最大的时期,身体的显著变化和繁重的学业压力往往会使某些学生出现烦躁、焦虑、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就是学生的生命价值缺憾。此时,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扮演心理老师的角色,正视学生的生命价值缺憾,挖掘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资源,将心理教育和生命价值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学生情绪自控、抗压和耐挫力等心理品质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压力和生命上的挫折,树立信心,战胜困难,积极展现生命的价值。

在讲授“矛盾”知识点时,我引入德国心理学家霍尔曼的著名“凹点心理学”:高尔夫球刚兴起时,设计的球美观光洁,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手都喜欢用旧球,特别是有划痕的球,原来有伤痕的球比光滑的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于是,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霍尔曼把“凹点”理论引入了成功心理学,指出:有阅历的心灵,有着更持久的战斗力,因此也更容易达到所制定的目标。而所谓阅历,主要指经历的失败,以及这些失败的心理所留下的痕迹,如同高尔夫球表面的凹点,虽不美观,但的确有利于提高心理承受力。这也就是说挫折的“凹点”有助于我们逼近成功,不要害怕,有时候失去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巧用哲学故事,可以将课程资源与课外资源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命挫折,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养成对生命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感受生命的美好,进而提升生命的质量。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体验情境,增强学生对生命价值源泉的感受

传统教育注重间接经验的学习,认为这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高速公路”和取得成功的捷径,致使学生的学习逐渐远离现实的生活世界。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学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生活世界的经验和积累,取决于学生对生活世界的感悟和理解。鉴于此,我们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体验情境,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生命价值源泉的感受。

一个衣贩不断叫喊着:“10块,10块!10块钱一件,一件10块钱!便宜地卖,亏本地卖,瞎卖!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这一段视频,学生们笑得前俯后仰。我问:“10块钱一件告诉我们什么?亏本地卖说明什么?”学生说:“10块钱一件说明衣服的价格,亏本地卖说明价格低于价值。”很多学生兴奋地说:“看来生活中大有学问,政治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啊!”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展示学生的生命价值

学生是生活中的人,生活是他们的生命支撑,热爱生活、融进生活才能维系和展现生命的价值。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为此,教师要努力打通书本与生活的通道,既把生活实际引入课堂,又把知识交给学生访问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命需要主动参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篇6

【关键词】诺尔斯教育理念 探究型学习 体验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97-01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学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的使命。本论文借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诺尔斯的教育理念,探讨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诺尔斯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诺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1932年开始从事成人教育研究工作,1950年出版第一部著作《非正规的成人教育》。1967年提出“成人教育学”的概念,其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一)自我导向型学习。成人在学习中,他们希望受到尊重,能平等地与教师共同讨论,自由地发表意见而不受讽刺。(二)经验性学习。诺尔斯认为,成人选择和参加何种学习计划,都是以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为背景的。这些已经人格化了的经验构成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三)有效性学习。诺尔斯认为,有效学习要求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即准备“个人当前的发展基础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四)问题性学习。成人学多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压力的认识和反应,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的生活课题和满足某种要求。

二、诺尔斯教育理念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在思想政治课程实施探究型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应该专注于以往所获得的实践性知识,即直接经验,通过将学习者置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让他们在未知领域中探索,不断地生成新知识,而新知识的产生又为新的探究提供了基点,这样得到的知识才会有用、才会持久。探究性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我导向来获得相关的学习知识,让学生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有个清晰的理解。老师首先应该筛选课题,确定相关的课题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分布进行实施,由学生表达成文,进行相关的交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尝试,去接触生活实际,去关心社会和他人,去学会与人合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探究的乐趣4。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体验式教学

大学生其实已经积累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老师可以根据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生活经验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通过回归学生生活,采用体验式教学,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体验式教学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方向。

(三)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目标导向型教学

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主要是身心发展本身产生的,他们所要学习的是那些与他的身心发展相符合的“必须学习”的东西。大学思想政治应该采用目标导向教学,围绕学生的发展课题,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发展需要结合。思想政治的目标导向教学,是分析我国以往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模型的不足(缺乏科学的学习论基础,主要还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广义的知识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型研究成果而提出的。思想政治目标导向教学的主张是:课堂教学要以具体的问题为导向来进行,不能只是用传统的、含糊不清教学目的来表达一下即可。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应给根据学生的问题为中心,确定相关的教学目标,该目标应当具体明确,不能像以往教案要求的教学目的那样不可捉摸。

参考文献:

1、马尔科姆 诺尔斯著.现代成人教育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赵红亚:试论诺尔斯的成人教育思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出版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4、吴爱红: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科学教育,2006

5、李永才: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中教研究;2007

作者简介:

篇7

一、树立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全新的教学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教师们按照统一的课程来教学,使用统一的课程来上课,学生按照传统的方式接受老师们“塞”给他们的知识,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事先规定和设计好的,有板有眼,井井有条,甚至每个环节需要几分钟,也要分配得准确无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被“设计”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与老师配合得尤为“默契”,因此教学任务也得以“圆满”完成。但这种“默契”是毫无生气的“表面现象”,“圆满”是虚假不实的“一团和气”。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人士开始对“教学大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最终要以“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脉搏。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一年来的新课程实践中,我们的观念在不断地变化,体现在上课中,过去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教”,现在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认识新课程,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考虑。

二、政治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

三、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四、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近几年高考开放型试题越来越多,而且新课改下还会考查研究性题目,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做到“三方面注意”: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通过情景模拟、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我们采用了“三类思路”:一是抛出“二难推理”,即引入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去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二是“主体尝试探究”,引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师生一起搜集、编写、分析案例,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多种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热点课”,讲清热点的内涵、形成、发展、知识联系和学科内、学科间分析的角度。例如在讲到保护环境这个热点知识时,首先介绍2006年北方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例子。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哪些问题?第二,北方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面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你应该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学生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还出于教师的意料之外。

篇8

关键词:生涯发展;教育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竞争,对高校培养具有适应社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当前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趋势,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生涯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一、生涯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与社会客观需求等有关外,还与学生本人的主观思想意识有关。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要做的工作仅靠生涯教育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涯教育中。就目前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在生涯教育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一些高校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出现重专业课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的现象。这是很多教师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之一。在高校中教学工作是显性的,是第一位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的,它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之外,还隐藏于其他一切工作和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是如何解决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入脑"的问题,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说明生涯教育的意义,而在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根据现行的就业状况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它对生涯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涯教育不能合二为一

在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涯教育的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不能做到将它们真正融合。在高校,生涯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根本处在不同的部门管辖之下。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名目繁多的诸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机构,其职责在于宣讲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及办理毕业生有关手续等工作,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由学校党务工作者、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担任。由于他们缺乏就业指导的知识和技巧,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就业困惑,这样就造成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懂生涯教育,从事生涯教育的不懂思想政治教育。

3、生涯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缺失

生涯教育就学校层面而言,仅仅是局限于大型的招聘活动、全校性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活动等。单就实体院系层面的活动,实体院系配合全校性的择业活动,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举行一些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在新生入学伊始,邀请本院系毕业生与新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介绍、人生职业发展规划、就业去向等相关方面的交流,使新生消除心中的困惑,对职业规划有个初步的了解,理性树立发展目标,以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及早了解如何根据规划来培养专业兴趣、塑造个人性格,根据自身特点在就业和继续深造之间做出抉择等。生涯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相对完整的体系,因而,即便是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是零零散散。

二、生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内容,应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要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地位,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全程覆盖,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进行大学生生涯教育,建立完善的发展性生涯辅导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解决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阶段性、临时性问题。

1、坚持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转变角色,并且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对大二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其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兼职、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折能力,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提前适应工作氛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对大三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教育理论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引导他们逐渐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培养和发展与目标相适应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对大四学生进行全面的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广辟信息通道,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及就业形势,提高其就业竞争意识与依法维权意识,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帮助其树立就业信心,正确面对挫折,为最后的成功就业奠定最坚定的基石。这四个阶段尽管有其不同的阶段目标和要求,但它们相互贯通、有机互补,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生涯教育体系。换言之,生涯教育的实施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化的过程。

2、坚持主体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篇9

关键词:新课改政治课堂教学

新课程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开展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一、加强教师素养的提升

“新课改”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对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活动发生了新变化。要实现这些变化,必须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有效实现新课程目标,政治教师不但要掌握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思想工作的一般性知识,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要掌握学科联系的能力和全方位立体思维的能力。教师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善于设计问题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营造氛围要适度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2、因势利导要及时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要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思维状态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当发现他们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引导,否则课堂教学效益就会降低,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3.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261-03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阈,利用社会科学出现的新工具、新视角展开研究,例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位等,这些研究对于丰富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项耗费人财物资源的经济行为,需要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的系统分析,由此就出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趋向——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研究。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可以发现,题目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论文共有26篇,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绩效内涵、绩效特点、绩效评价等三个方面,整体上侧重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略显不足,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正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研究已经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并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会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较少。本文在借鉴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绩效体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作状态及其目标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取得体现出较强的过程性,这种过程性通常会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环境的多重影响,既表现为积极的、基础性的方面,也表现为消极的、制约性的方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实现过程体现出复杂多元的特征。消除和弱化消极层面的影响,提高和增强积极层面的作用,需要构建一定的机制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管理。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的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过程,内外环境因素不同程度地产生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与绩效取得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的规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过程涉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形式、类型和内容复杂多变,使得绩效取得规律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如何有效把握绩效取得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最优化,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的规律。

2.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内容。各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环境因素都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既是组成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目标和任务的依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能够更好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内容,明确绩效过程内容各层面之间的内在关系,增强对绩效过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利用水平。

3.有利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的体系。现有的绩效评价研究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评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略显忽视。实际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更多地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这就需要突出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管理,通过构建教育绩效管理机制,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水平。

4.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的视阈。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已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研究、系统论研究、有效性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现有的研究仍然不能够适应和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正好契合了现有形势的要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的概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