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中村改造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我国“城中村”改造现状
我国各大城市都普遍而又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中村”现象,它在城市建成区内形成复杂的城乡二元格局,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景观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已经成为了全国大部分城市所面临的难题,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于“城中村”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特征及改造模式方面,并且,全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实践改造,在东部一些发达城市,改造已经完成,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我国幅员辽阔,城市数量众多,每座城市都会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城中村”自然也会存在地方特色。因此,每个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都有适应其特点的改造模式。“城中村”的改造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村落的经济、地理、交通区位、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走向等因素,是政府、村民和市场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目前我国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按照改造项目主体基本可以分为三类:政府主导型改造模式、村民主导型改造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改造模式。
二、政府主导型改造模式
政府主导型改造模式,即政府在整个“城中村”改造中从立项、拆迁、安置、建设、监督、管理及协调等各个环节都发挥主导和重要推动作用的改造模式。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政府扮演着发起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政府根据要实施的项目情况,制定针对项目的一系列政策和目标,由村集体或者委托开发商来实施。从整体大局来看,政府主导型有着其自身的优势:政府能够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做出最有利于改造的举措。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通过行政命令制定统一的拆迁安置政策,可以更好地保护村民的经济利益。同时,由政府出面,能够更好地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减少阻力,提高效率,最大程度上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城中村”的改造步伐。由此看来,如果由政府全权负责改造工作,一定会事半功倍。但是目前,除了少数由国家特殊政策扶植或财力特别雄厚的城市外,大部分的城市政府没有能力承担如此巨额的改造资金。因此,此种形式比较适合于城市基础型项目建设。
作为较早开始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城市之一,深圳市采取了政府主导型改造模式。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强调政府在整个改造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保证改造符合公共利益,维护改造过程中的社会公平,努力使改造惠及所有“城中村”和最广大的村民。
三、村民主导型改造模式
村民主导型改造模式是指政府无须投入财政资金,仅以优惠的改造政策指导“城中村”改造活动,以村为操作主体,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由村民通过民主协商、集体讨论的形式确定本村的改造方案,并通过自筹资金、自行补偿、自我安置的原则完成自我改造任务。对于这种改造模式来说,其优点是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农民作为直接的受益者,有动力投入改造工作。同时,在改造过程中,确立了政府的指导者地位,从而理顺了政府与村民、“城中村”经济组织直接的关系,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有利于政府服务职能的发挥。但是,这种改造模式同样也会面临资金问题。一般村集体经济都比较薄弱,很难拿出改造所需的巨额资金。再者,村集体缺乏改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同的“城中村”的补偿标准也不尽相同,村民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进行太多的内部协调工作,改造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这也制约着村民主导型改造模式的实现。所以此种改造模式适用于村集体资产雄厚及村民筹资能力较强且规模适中的“城中村”。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广州市采取了村民主导型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以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出资为主,坚决杜绝房地产开发商插手,通过“三个一点”的办法落实资金问题。“三个一点”包括当地村的集体经济或改制后的股份经济实体拿一部分资金,原村民共同集资和银行优惠贷款等方式筹资,区政府财政再拿出一部分资金。政府在改造中起着制定基本政策、出台优惠和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的作用。广州市在改造过程中按照“先行试点,一村一策”的原则,选择位于中心城区的7个自然村作为改造试点,针对不同的“城中村”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同时,根据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政策措施,力求保护农民合法利益,保障村集体资产不流失,使“城中村”改造可以顺利进行。
四、开发商主导型改造模式
由于“城中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相对有限,难以独立支撑旧村改造的大任,因此,投资商与开发商介入是促进“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方式。开发商主导型是由政府完成前期土地收储,然后采取市场化的招标拍卖方式出入土地,由资金雄厚,开发经验丰富的开发企业来完成开发改造。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市场资金优势,缓解政府资金压力,使财政资金可以投入到更多的基础实施及公益事业上。开发商的介入加剧了市场竞争,同时避免了行政权力介入改造引发的社会矛盾。改造项目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开发商的商业信用,村民常因安置或回迁协议难以落实而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界。开发商可能因为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城市规划,导致容积率或建筑密度过大。实际上,这种改造模式属于政府改造模式的一种变形,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必须合理引导和严格控制,以避免开发商为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村民和城市的长久利益。珠海市的“城中村”改造采取的是开发商主导、市场化的综合开发模式。即政府划出地块,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由开发商进行投资策划,独立承担拆迁安置、回迁建设和商品房建设等。珠海市“城中村”改造之所以能够在短短数年内顺利进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政府配套政策得当,能够很好的兼顾村民、开发商和政府的利益。对于开发商,实行“拆一免二或三”的优惠政策,及根据旧村的区位、拆迁量,每拆1平方米的房屋,可免交2~3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地价,并减免相应的报建等费用,确保开发商获得25%以上的合理利润。同时对于开发商的选择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村民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综上所述,不论是“政府主导型”、“村民主导型”还是“开发商主导型”,这些改造模式都存在着自己致命的弱点,在实践操作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上述三种改造模式都都存在不足,我们急需一个新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这三种模式的优点,摒弃其缺点,“政府――村集体――开发商共同参与型”这一模式应运而生。它建立在其他三种模式的宝贵经验之上,提出了“政府引导,开发商出资,村民参与”这样一个新构想。我们对于“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索孩子继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完美的改造模式将会出现,而在此过程中,勇于实践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吕宏芬,王积瑾.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4):104~105
[2]王福定.城市化后的村庄改建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6):60~62
[3]袁伟.我国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1):60~62
[4]石迎军.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206~207
[5]吕霁,陈丁.城中村改造模式选择[J].硅谷.2010(8):211~212
[6]赵青,南灵.探析“城中村”改造模式[J].特区经济.2008(10):234~235
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中村;改造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回顾我国的城镇化历程,城镇化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8%迅速发展到2015年的56.1%,从数字上看,可谓是极大的成功。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迫使人们对过去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党的十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5年2月4日,国家发改委通知印发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中村是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的产物。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原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的地理位置及土地利用方式也产生了巨大改变。前者主要表现为由位于城市边缘变成被城市包围,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农用地的大量减少。城中村虽名为“村”,但其生产与生活方式都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城市气息。然而,受其本身历史因素的影响,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与周边城市建成区不一样的区域。城中村一般以村委会为管理主体,沿袭村集体管理体制与经济组织形式,村民虽居住于城市内部,但其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与城市居民也不同。城中村土地利用效率低、治安混乱、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亦困扰着城市的发展。解决城中村问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困难重重但又不可回避的环节。
一、以人为本――兼顾物质与文化
以人为本是中央政府提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多次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针对的是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偏重城市建设而忽视了人的城镇化这一问题。而“重物轻人”现象在城中村改造中也十分常见。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可从完善补偿方式及加强文化建设两方面着手。
目前的补偿方式中,最常见的是一次性的货币补偿与实物补偿。这两种方式在补偿标准设定与补偿发放上比较方便,因此在操作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一次性的货币补偿与实物补偿对村民日后生活而言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城中村改造前,相当一部分村民依赖自身在村内的不动产出租获得持续的收入。改造后,他们失去了这一持续稳定的经济来源,又由于在工作技能方面的相对欠缺以及在社会保障待遇方面的不平等,导致在城市中难以立足;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偿无形中易助长游手好闲之风,不仅对村民未来发展不利,也会提高相应的社会成本。因此,在补偿方式的设计上,除了货币补偿与实物补偿外,还应充分考虑村民在城中村改造后的实际需要,采取多种补偿方式与货币补偿、实物补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补偿,比如通过提供工作技能培养、工作岗位、社会保障等方式,使村民基本生活得到持续的保障。这种补偿形式不仅可以适度降低货币补偿与实物补偿的比例,一定程度上降低城中村改造成本,也使得村民转变为市民具有物质基础。
在文化建设上,一方面可以通过为村民的后代提供教育资源与受教育机会,使其日后能更好地融入城市,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出现“拆二代”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文化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村民生活方式,使得村民转变为市民具有文化基础。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对物的改造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究其根本,还应重在对人的改造。而在对人的改造过程中,则需兼顾物质与文化两个方面。只有兼备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才能实现村民的真正市民化。
二、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改造模式
“一刀切”是我国传统城市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也是过去城中村改造的问题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创新能力的缺乏外,也在于公共利益的复杂性。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亦规定了房屋征收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对公共利益内涵及其范围的界定一直是一个难题,公共利益的受益群体与供给主体的多元性也使得利益分配极其复杂。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城中村改造涉及的利益群体十分广泛,政府、村集体、村民、开发商、普通民众等都是利益相关者。城中村改造可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但由于其土地重新开发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无疑也带有商业利益的色彩。因此,城中村改造不仅涉及公共利益,也涉及商业利益。然而,城中村改造却难以把房地产开发商完全拒之门外。这主要因为城中村改造成本巨大,只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房地产开发商的介入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推动城中村改造的步伐。但房地产开发商毕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在城中村改造中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城中村改造与一般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同,其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且社会关注度极高,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与社会影响。
目前,我国较具代表性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由政府引导房地产商改造开发城中村的珠海模式;由政府引导村民自行开发改造、不允许房地产商进入的广州模式;由政府统筹改造城中村的杭州模式;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主体开发的深圳模式。不同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各有利弊,难以评述哪种模式最优。在实践中采取何种模式应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改造开发的城中村具体状况而定。此外,根据具体的开发建设项目不同,改造模式也应做出调整。假设开发建设项目涉及非营利建设项目,如涉及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则应提高政府的参与度。
篇3
关键词:户籍制度;一元化;城乡统筹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户籍制度变迁与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2010204)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户籍制度由于城乡二元格局造成的二元户口划分,其系统性、延续性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深刻而长远。如从政治权利、身份地位、教育机会、职业获得、社会保障等方面影响和制约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河北省户籍制度改革相对较早,推进过程较快,改革措施较为系统,改革经验和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值得总结分析。同时,所辖区域内户籍改革差异较大,但存在共性问题较为突出,表现出一定的典型特征,破解共性关键问题有利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户口一元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河北省户籍制度改革回顾与总结
河北省逐步降低城镇落户门槛,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稳步建立落户筛选机制,引导人员合理流动;同时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首先是石家庄开省会城市之先河,使外来人员进城落户不再成为难题,决定自2001年8月1日起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2001年8月1日到2003年10月1日,石家庄市共接纳外地人口14万余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8.6万余人,非本地生源大中专毕业生1.5万余人。
其次是2003年7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关于我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明确具体改革内容:(一)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以落户条件取代计划指标,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三)改革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户口迁移办法。对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各类专家、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员以及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其他各类人才,可凭聘用单位录(聘)用证明及相关证件资料,办理其本人及直系亲属落户手续,不受无固定住所限制。据公安机关统计,2003年10月到2008年底,全省城镇人口共增长400万,年均增长约80万。除自然增长和城中村成建制转为城镇人口因素,每年纯迁入城镇的只有30多万人。
第三是2009年4月28日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放宽了我省城镇落户条件,就引进省外人才到我省城镇落户、实行高校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和针对高层次人才的人才居住证制度等做了明确规定。基本落户条件:取消“稳定职业”限制;人才投资者落户条件放宽到“有稳定住所”;高校毕业生大专以上学历先落户后就业;外省高层次人才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同时,加强城镇道路交通、给水排水、供热供气、邮政通信、环境保护和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满足城镇新增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城镇的协调有序发展。
二、户籍制度改革中的问题
(一)落户筛选机制催生新弱势,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表1、表2)从表1、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城乡居民在收入与支出、住房、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等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居民收入高、消费支出相对少,农村居民收入少,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多,体现在恩格尔系数上就是从2001年至2008年一直远远高于城镇居民,说明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用于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用于发展教育、住房、医疗等资金较少。而教育、住房、医疗、就业这些公共福利应该由政府平等地提供给每位公民,但却由于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数量和质量向不同户籍的居民提供。
同时,通过前面的户籍改革回顾与总结可以看出:户籍改革目的主要是吸引三类人群到城镇集聚:即农民工、毕业生、人才投资者,三类人群中主要以农民工为主。这些改革中,虽然改变了以往二元化的户口登记,但落户筛选机制同时又再生产着新的二元边界,比如,投资额度等经济边界、学历文凭等人力资本边界、居住年限等时间边界等。这些做法在把农村或其他地区较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城市,但同时又造成了一批新的城市弱势群体。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三个群体对“您得到城镇户口后得到的最大实惠是什么”同一问题的回答差别极大:79%的农民工选择养老保险,70%的毕业生选择住房保障,65%的人才投资者选择教育医疗。如果说养老保险是进城农民工的基本保障,是他们的命根子;那么住房保障是毕业生择业时选择城市的重要砝码,是他们立业的定心丸;而优越的教育医疗条件是人才投资者落户城市的首选因素,是他们发展的助推器。同样是落户同一城市,起点已经很不一样,他们的下一代还要在父辈选择的城市继续生存发展,而这样的落户筛选机制不断催生城镇新的弱势群体,使城镇人口分层中下层人口数量增加,削弱中间层力量,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下层基数增大趋势,不符合社会稳定发展的橄榄型模式,不利于社会阶层结构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二)户籍改革对农民工吸引力不大,不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序引导人口向城镇转移、人才向城镇集聚。把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的石家庄市,根据其经济发展数据测算,一个城市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一个农村人口的7倍以上,可见人口转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表3)
根据图1、图2可以看出,河北省自实施户籍改革以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幅度在2005年以前增幅较快,如石家庄2001~2003年新落户人口44.7万人,其中,68.2%的人为就地“农转非”,19.5%来自务工人员,6.0%来自亲属投靠,3.4%为外地大学生,2.9%为在城市购买住房和投资经营的人。但到2007年、2008年不是很快。在调查中发现三类人群对户籍改革持不同态度:77%人才投资者对户口持无所谓的态度,49%的毕业生认为户口能起到一定作用,72%的农民工选择无可奈何的态度。究其原因,人才投资者拥有知识、技术和经济资源,不难在城镇立足,当然多数是无所谓的态度;而毕业生刚刚走向工作岗位还需要户口做保障;农民工想要得到城市户口,但发现有了户口并不是所有的福利也都有了,所以是无可奈何。在我们的走访中有典型的个案,如开出租车的张玉堂来自山东菏泽农村,在石家庄已经呆了16年,不仅早就买了房,还娶了石家庄周边农村的妻子,生了孩子。但他这样认为:“户口也就那么回事。10年前我就能入,当时都没入,现在就更不想入了。”像他这样“理性的流动人口”还不在少数。在对农民工调查时,很容易发现他们都在理性权衡户籍改革中的实际利弊得失,有65%的农民工认为“城里挣钱农村花比较划算,但在城里买房、供子女上学、生活消费比较吃力”。(图1、图2)
(三)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户籍管理混乱,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调研小组运用典型调查法,专门对市域城市的典型――唐山和县域中心城市的典型――迁安进行深入走访调查,选取的样本点分别为唐山路南区城郊结合部农村――许各寨村和迁安城中村――石岩庄村。在两个样本点对村民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后发现,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户口管理混乱,农民对户籍改革满意度低。唐山市路南区果园乡许各寨村是建设大路南、大南湖项目中需要平改楼的村庄之一,被调查的村民中对于平改楼过程中农民户口也变为城镇户口感情颇为复杂,被调查的村民中认为平改楼户籍改革能带来好处的只有23%,李宝柱的话基本代表了村民的心声“好处是户口变了,也能住上楼房;坏处是楼房住上了,地也没了,但孩子上学、大人上班也不一定有保障啊,有个风吹草动可咋办?”迁安市是全国百强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较快,但城中村建设遇到了户籍改革难题,以前交费办“农转非”的人,户口迁出村子但人其实一直居住在村子里,现在村子发展起来了并且近邻城区要拆迁,房屋、宅基地及承包地都要得到相应经济补偿,可他们既无权在村里享受集体福利,又无法在城里找到稳定职业,所以很多人要求将户口迁回迁出地,即“非转农”。这在操作上既无惯例可循,也遇到迁出地村委会和居民的拒绝,阻力和困难重重。这一问题反映的是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由于无统一法律规范的制约和引导,各地为了推进城中村改造,只强调空间形态改造,没有同步推行土地性质转为国有、村民身份转为城镇居民、使户籍法律制度权威性自我削弱。加之户籍制度与其他教育、社保、就业、医疗等福利捆绑在一起,表现为户籍制度粘性极强,给户籍改革和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
到2010年6月1日,河北省设区市建成区内共有城中村360个,已累计启动改造267个,改造完成94个,启动率、完成率分别为74%和26%。其中,石家庄、唐山、邢台城中村改造启动率已达100%。全省城中村改造拆迁面积2,003万平方米,完成拆迁任务的44.6%,累计腾出土地2794.9公顷,收储土地2,167.8公顷。大部分市已完成了一半的城中村拆迁,唐山市已达到93.9%,而张家口市、廊坊市、沧州市、承德市尚不足1/3。大面积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户口管理跟不上就十分不利于计划生育、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管理,百姓不满意就容易上访告状,这样不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也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省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统筹规划,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深入进行。河北省的城镇体系总体上是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的金字塔结构,塔尖是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骨干城市,以少数特大中心城市为主,塔身是其他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塔基是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各自发挥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互补且协调发展。11个设区市、22个县级市、114个县城和969个独立建制镇共同构成了河北省城镇体系,但同在河北省城镇体系生活的居民其基本情况却有明显区别。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弘扬社会公平与和谐的主题,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河北省农业人口占58%,除了要继续做大做强两大省域中心城市(石家庄和唐山)外,还要加快发展壮大其他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形成辐射作用强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逐步形成省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的三级格局,提供与城镇发展协调配套的各种社会福利,让取得城镇户籍的人口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城乡统筹发展成果,加大对人口向城镇集聚的引力。
(二)缩小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差距,促进户籍改革平稳顺利进行。无论从我国历史还是从社会现实出发进行分析,在中国社会收入分配体制中,户籍制度都是极其重要的标准和依据,甚至是进行资源配置的最基本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户籍制度演变为权益分配的基本依据。河北省也不例外,户口是个人从政府及其相关机构组织获取收入和补贴的必要依据,各种消费补贴、住房补助、福利分房、子女入托就学、养老医疗保险等等都是以户口为基本条件而享有的。这也就产生了户籍制度的粘附性,这种粘附性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城乡差距。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现代户籍管理制度应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平等的社会管理制度,所以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使户籍制度的粘附性减弱而不是增强。透过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户籍管理混乱的现象看本质,百姓无论是要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其基本出发点是多得到点诸如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实惠。分析到这一点,户籍改革就要求政府弥补农村社会中社会保障那块明显低矮的短板,否则城乡统筹这个水桶总有漏水之处。
(三)降低农民工落户城镇的要求,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在中国的国情下一个农村居民要改变为城镇户籍有三条途径:上学就业、投资购房、村落拆迁。教育资源本身就薄弱的农村要培养一个大中专毕业生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更何况目前就业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户籍、家庭代际关系都起到重要作用,上学就业这条路对农村居民而言是有希望但难度很大。对于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资金积累的农民而言要投资购房落户城镇是空中楼阁。村落拆迁不是村民一厢情愿能决定的事情。面临一方面户籍改革吸引力不大,一方面筛选机制过于严格,政府应该降低农民工落户城镇的要求,投入更多财力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留住那些打工在城镇、消费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让他们留在城镇,取消二元户口不会引起人们常担忧的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市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城市贫民窟、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随着财政拿出大量资金转移支付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发展,带来的效应是财政收入不断快速增长。由于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各个生活圈都得到均等的发展机会,所以户口一元化及放松迁移会带来更大繁荣。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宋蓓.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J].中州学刊,2010.5.
篇4
关键词:供水管道;漏损率;施工质量;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施工不当、管理不善、工艺技术落后和管网漏损等原因,在城市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中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其中供水管网漏损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是最为严重的。供水管网漏损是供水企业目前共同面临的困惑,近年来漏损率居高不下,不仅造成水资源和能源严重的浪费,而且影响城市供水的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供水企业有必要加强对供水管网漏损的研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降低漏损率,以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1漏损产生的原因
管网漏损率指的是管网漏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这是衡量一个供水系统供水效率的指标。管网漏水量指的是供水总量与有效供水量之差,有效供水量是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
管网漏损主要存在明漏和暗漏两种形式,引起明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施工不当、水压偏高、爆管、管道锈蚀严重、管道材料质量不过关和个别偷水行为等。这些漏损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但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暗漏主要发生在地下供水管道附近,由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若专业人员没有仔细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这也在整个供水行业至今面临的难题之一。
造成管网漏损的原因很复杂,通过调查和分析,归纳为以下几种:
1.1前期设计欠缜密
(1)管位布置不严谨
管道在道路下的位置包括平面和竖向两个方面:市政道路下的供水管一般情况下敷设在道路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在平面布置上,当供水管设在人行道内侧距行道树较近时,乔木发达的根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渗入到附近的供水管周围,并将其缠绕,使其稳定性受到影响,接口产生松动,从而导致漏水。在管道竖向设计上,通常道路下各市政管线交叉敷设时由上至下的布置原则是:照明电缆、电信管道、电力电缆沟、燃气、供水、雨水和污水管道。设计人员设计时,有时考虑到供水过路横支管穿越道路时和其它管线的交叉避让问题,总是将设计的供水干管标高也一并降低,从而导致了管道的埋深达1.8m左右,较深的管位使得管道漏损时难以被发现,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2)管材和附件选型不当
供水管上的附件主要包括沿线用于检修的阀门、计量用的水表、排气阀、排泥阀、消火栓、相关支路及用户的预留阀等。附件的质量及其耐压等级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正常使用和管理,选材时和管道压力不匹配的附件及大表小流量等都是导致漏损增大的原因。
1.2施工质量监管不力
(1)管材运输中的损伤
供水工程中所用管材尽量就地采购,但也免不了异地购置。在较长的运输过程中管材之间发生碰撞,加上堆放和下管时不规范操作,导致管材及接口处受到损伤,给后期正常使用埋下隐患。
(2)管基处理不当
相对于排水管来说,供水管道基础相对简单,不需要单独做基础,但也有规定:要敷设在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且需用砂垫层抹平。
(3)支墩后背土质疏松
由于管道内水压造成的推力较大,对于较大口径的供水管(DN≥300mm),在管道弯头、三通等处,应设置支墩固定。当支墩后背土质疏松、密实度不满足要求时,在水压推力的作用下易造成弯头或三通处的接口松开,引发漏水。
(4)沟槽回填不规范
沟槽回填时,未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要求的回填材料和压实度操作。回填土的粒径超标、含有硬物、不分层夯实、管道两侧的压实度不够、或未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等,都有可能造成后期的管道破坏而产生漏水。
(5)附近施工的影响
大量的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及其它管线改造等都正在实施中。在这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现状管线防护不到位从而造成供水管基础被扰动,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使接口松动或脱离;另外随着城市道路的频繁拓宽改造,原位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的供水管被“移”至辅道或机动车道下,一方面管道埋深没有充分考虑不同路面承受的动、静荷载,埋管过浅或路面震动过大导致管道接头漏水甚至爆裂;另一方面爆管时由于在机动车道下的维修不便使得抢修时间延长,漏水量也随之加大。
1.3运行管理水平待提高
(1)项目前期介入不深
大量的供水管网建设是附属于其它项目的建设之中,由于项目主体单位非水务部门,建设前期自来水公司介入较少或较晚才介入,对项目的总体情况了解不深,包括与现状管碰口、管材及附件的选择、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施工过程的监管和后期的竣工验收等多是形式大于实际,从而给后续供水管的移交接管留下隐患。
(2)爆管抢修经验显薄弱
调查中了解到,自来水公司对于一些常用的供水管如球墨铸铁管、钢管、钢筋混凝土管等,在爆管事故时,抢修经验丰富,能迅速出动人员进行抢修,短时间内即可恢复供水;但对于一些非常用的供水管如夹砂玻璃钢管和UPVC塑料管等,由于使用较少,加上管材质量和其它遗留问题,使得在爆管抢修时有些力不从心。
(3)定期巡查不到位
多数情况下,由于巡查不力,将供水管网暗漏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情况较少,常常由暗漏发展成明漏时,供水部门方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另外偷盗水现象依然存在,稽查防盗工作总不尽人意。
(4)资料归档不及时
没有详尽的供水管网资料及对竣工资料没有及时归档,是导致检漏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造成了爆管抢修时间的延误。
2 降低漏损的对策和措施
2.1优化管网设计
(1)规划设计先行
合理的管网规划可保障管网中各管段水压、流速、流量等技术参数在经济、可靠、安全的范围内运行,减少了由水压不稳定引发的水锤对管道造成的破坏,也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给下阶段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工程设计全面
在市政工程和供水管网改造设计中,对供水管道的管位布置一定要仔细。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规定执行,另外将各种不利因素考虑全面。如前面提到的树木根系缠绕问题,在我们布管时,要尽量远离树池,宜靠近人行道外侧内布置;在管道的竖向设计上,与道路和其它管线平行敷设的供水干管,一般可适当浅埋,管顶覆土控制在1.0m左右,过路支管与其它管线交叉时,可采取上翻或下弯方式避让,避免供水管埋深过大,既影响排水管的埋深和废水排放,增大投资,另外在爆管时也容易被发现和查出,节约抢修时间。
(3)定期回访
制定回访制度,定期向项目管理单位了解前期设计在实际运行中的具体情况,分析利弊,找出不足,以利后期扬长避短,使设计更加完善。
2.2加强施工监管,提高工程质量
篇5
【关键词】小产权房;市场需求;集体土地
1、引言
目前,小产权房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小产权房”一般指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建造的,仅有乡(镇)政府或村委会盖章以证明其权属,没有国家房管部门盖章以证明其权属的房屋。小产权房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的城郊或城中村,周边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条件都相对不错,由于价格低廉,在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的同时没有过多超出其购买承受能力,使小产权房有较大市场空间。
北京市的小产权房的销售面积占到北京住宅市场总量的20%,其中95%分布在远郊区县。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内的绿城新干线、翠湖新城、绿城雅苑、大学城11号、龙脉花园、双兴苑、仙基公寓七个小产权项目进行入户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小产权房的实际情况,总结小产权房在昌平地区的现状和形成因素,并针对如何处理小产权房这个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2、昌平区小产权房基本情况
昌平区的小产权房主要分布在沙河、小汤山和昌平县城,主要特点是占局部地区土地面积大,分布集中,此外,小产权房的建造年份大多较早但开盘时间较晚。其中,沙河地区小产权房主要是占用农用地,开发建设商品房,而小汤山和昌平县城则是多以回迁为名而多占用农用地作为商品房对外出售。
2.1 昌平区小产权房的建筑及配套设施情况
(1)建筑结构。昌平区小产权房的建筑结构基本为砖混结构,多为4-6层建筑,总体形式单一。半数左右的户型为2室1厅1卫,七成到八成的住房面积在70-110平方米范围内。
(2)基础设施情况。昌平区小产权房的基本配套设施中排污水、家庭电话、互联网以及环卫清洁相对比较完善,各个小区之间差别不大。但是,暖气和天然气的配套情况差别很大,有相当部分小区没有实现天然气入户。
(3)物业管理情况。八成以上居民认为小区内物业管理不够好,只有少数居民对小区物业管理表示满意。总体而言,昌平区小产权房没有实现物业专业管理。
(4)服务机构情况。昌平小产权房周围的服务机构存在规模普遍小、不够正规等问题。
(5)交通设施情况。由于不同地段交通情况差别很大,人流密集区拥堵问题时有发生,有待进一步城市改造。
2.2 昌平区小产权房的买卖、流转情况
(1)价格信息。就售价而言,昌平区各个区域同一时间的平均房价相差大,但整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就租金而言,昌平区各小产权房同一时间的租金基本相同,其中平均最低租金是仙基公寓项目,最低时可达到600元/月。昌平区小产权房的租售比约为1:2。
(2)流转情况。租户的租住时间从3个月到2年,半数租户选择1年的租期。小产权房”的购房信息传播渠道中最有效的是通过周围的人际关系朋友传播,占四成比例;其次,则是通过区域广告宣传,占三成比例。
(3)产权情况。所有被调查者都没有能够提供合法的个人房屋所有权证以及土地使用证。但是在买卖过程中,购房者仍然应用了一定的方法来“证明”其房屋所有人或使用者的使用权,近九成购房者通过合同作为购买凭证,一成购房者则靠人际关系担保。
2.3 昌平区小产权房的使用者情况
(1)年龄。小产权房使用者的年龄明显集中在26-30岁和5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
(2)学历。目前昌平区小产权房使用者学历水平较低,本科以上学历不到三成比例。
(3)职业。主要以企业员工、无工作和退休者居多;而公务员和打工人员所占比例不大。此外,还有少数学生在此居住。
(4)户口。拥有北京户口的使用者占六成,其中七成拥有城市户口,即小产权房使用主要人群是本地城市居民。
(5)家庭月收入。超过八成的家庭属于家庭月收入在7千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占所有被调查者的比例不及二成。
(6)工作年限。大部分使用者有工作经验。对于在北京的工作年限,半数小产权房使用者有0-5年的工作时间,其次是约15%使用者工作6-10年,约15%的工作者工作了30年以上。
3、昌平区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
3.1 供给角度
开发主体是村集体、乡政府和一些小开发商,村集体提供土地,开发商提供资金。(1)村集体作为土地供地方将土地卖给开发商获得分红,因此村集体有推动小产权房建设的动力。(2)从开发商成本收益核算角度出发,获得土地成本低,不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大部分小产权房为砖混结构、低容积率房屋,建造成本低;小产权房市场的隐蔽性使开发商逃避了各种税费等。因此开发商在利润驱使下也有开发小产权房的动力。
3.2 需求角度
刚性需求是催生小产权房的主要需求。(1)当前商品房的高房价使普通购房者深受其困。小产权房相对低廉的价格,是吸引购房者的最大因素。(2)昌平区上风上水的环境也促使了购房者对小产权房的需求。(3)大多数购房者表现出来的法不责众的心理让他们在权衡持有产权和低房价之间选择了后者。
3.3 政策制度
政策这双有形之手也是昌平地区小产权房出现的因素之一。(1)城市发展过快,政策保障出现真空,开发商和政府借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名义运作小产权房获利。(2)农村土地监管存在灰色地带,实际支配土地的乡政府、村委会有操作空间。(3)廉租房和两限房门槛高,经济适用房限制多。
4、小产权房处理建议
4.1 出台并完善“小产权房”的禁建禁售政策
小产权房的问题由来已久,但至今仍然没有明确如何处理现有小产权房以及如何杜绝小产权房建设行为的法律法规,目前的成功解决案例也寥寥无几。为了能够为小产权房妥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应该加快相关的立法工作,加强法律保障。
4.2 保护 “小产权房”购房者的权益
处理小产权房,对于其购房者的处理尤为棘手。不可能只通过补办手续的方式使这些购房者得到产权证。在处理过程中,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占地情况。而无论是何种情况,都应该首先追究开发主体的责任,然后对于购房者,责其缴纳一定数量的补偿款,但现实处理上还是有很大的阻碍。政府应充分考虑到小产权房购房者的权益,不能草率处理这类问题。
4.3 控制“小产权房”的扩张
小产权房在网上的信息往往并不准确,往往出现修改小区名称或在网上没有项目记录。而通过朋友宣传和在当地发放广告,小产权房市场仍然运转正常。昌平地区在2011年仍有新建小产权房的出现,当地政府控制小产权房新增量的力度不够。需要完善普查与统计,对当地改造、回迁项目加大监控力度,控制小产权房的扩张,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5、结论
小产权房发展至今,已不单纯是土地违法问题,更是涉及民生的社会问题。虽然小产权房表面看来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缓解了住房市场供求紧张的现状,满足了部分城市居民及新移民的住房需求,但是小产权房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主要包括减少集体土地存量、扰乱房地产市场正常秩序、纠纷案件不断等。在中国现有体制下,需要充分考虑小产权房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好小产权房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利根、李新庄. 小产权房的困惑与求解[J]. 现代经济讨论,2009(12)
[2]程浩. 小产权房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8)
[3]季雪. “小产权房”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基于对北京地区实情的考察[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07)
[4]金星. 北京市小产权房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5]严焰. 小产权房的形成原因与出路探究[J]. 特区经济,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