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护理札记;护理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63-01

目前,护理毕业生存在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增长和更新加速,我们需要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个人素质的护理人才。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1]。深入学习《护理札记》,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护理札记》在护理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护理札记》的发展史及简介

《护理札记》的作者佛罗伦斯•南丁格尔,她是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一生培训护士1000多人,她的《护理札记》、《医院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手册。《护理札记》分十四个章节[2]:

第一章 通风以及一些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章 房子的健康条件

第三章 精细的安排

第四章 噪音

第五章 变化

第六章 饮食

第七章 什么样的食物

第八章 床和被褥

第九章 光线

第十章 房间和墙壁的清洁

第十一章 个人卫生

第十二章 不停地谈论希望和建议

第十三章 对病人的观察

第十四章 结论

本书的用意不在于让护士们把它作为思考的规则,照此去从事所有护理工作,也不是告诉护士该如何护理的指南。在当时是想给那些从事照顾他人的妇女一些提示,教她们怎样做才能够使人不生病或者是使人从疾病中康复。人们认识到,这些知识非常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它不同于专业的医疗知识。

2 深入学习《护理札记》的重要性

不断完善的护理教育体系,为护理职业和劳动力市场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护理人才,然而,随着科学知识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要求护士更加专业,更加完美,符合患者的要求。在接受护理教育之初,学生首次接受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各护理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护理教育之前,可把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入门课程,将《护理札记》列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让其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前景,学习南丁格尔精神,反思自己对未来职业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专业态度,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从而,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学习《护理札记》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的信念:

据调查,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只有36.89%,大部分学生是父母逼迫或劝导而来的,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只是被动学习的,有些学生根本不想学习,部分学生认为现在在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父母,将来不会做护士。因为,学生有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对此现象,作为学校在教学中应当加强专业兴趣的培训,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的信念,激发学生对护理科学的兴趣,增强护生对护理学科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感,造就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3]。通过学习《护理札记》,以鲜明的例子,结合临床实际,激发护士的积极性。

2.2 通过《护理札记》,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一颗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过硬的操作技能,但是,刚进入临床的护士,甚至是高年资护士,在遇到问题是,往往会束手无策,难以巧妙迅速的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护理扎记》中,南丁格尔以通俗简单的文字,将自己的工作心得,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实际鲜明的生活实例,留给了我们。对病室环境,饮食,音乐疗法,尤其是病情的细微观察,写的非常切合实际,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及临床工作,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优化护理工作。

2.3 学习《护理札记》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直接影响着医疗水平的优劣,只有具有高尚道德感和良好素质的护士,才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重视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和病痛,竭尽全力为病人服务。通过对南丁格尔的了解,学习她的品质与精神,不管面对怎样的病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误解,指责,委屈时,能保持冷静,乐观沉稳,包容理解,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树立崇高美好的自身形象。护士在病人面前的语言、仪表、行为会影响到患者在院治疗的心理环境,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诸多,培养出来的护士,知识面狭窄,缺乏心理素质、修养及人文学科的知识,难以适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因疾病折磨而致形态丑陋、失去理智或情感变态的病人面前,护士可以带着爱护、关怀、同情、体贴,不厌其烦的护理、治疗,使病人感到亲切、平静、安全[4]。像南丁格尔一样,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成为战士们心中的女神。

3 如何开展《护理札记》的学习活动

《护理札记》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医学院校的图书馆一般都收藏了此书,数量仅两本左右,但是往往无人问津,笔者认为大力开展《护理札记》的学习活动很有必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护理专业学生在入校领取课本时,可以每人分发一本《护理札记》,要求必读。(2)把《护理札记》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第一节课,由专门的老师进行1-2个课时的点读与讲解。(3)各医学院校,医院可鼓励护士读《护理札记》,举办读书报告会,征文,演讲等。

4 小结

简言之,《护理札记》是护理学界的宝贵财富,是护理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积极开展《护理札记》的学习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优秀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从而推动护理事业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吴瑛。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概念及实践。中华护理教育。2009,6(10):435-439

[2] 南丁格尔。护理札记。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1-3

篇2

语言是社会交流中的工具,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听到好消息使人愉快兴奋,听到坏消息使人悲伤忧愁。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心身相关的道理,也证明了语言既能治病又能致病的道理,因此护士的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护士既要注意语言美,还要考虑语言的治疗作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不但应该具有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而且应具有美好的语言素质,这样才能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本文谈谈语言交流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正确使用语言:护士在与病人的语言沟通过程中必须做到文明,亲切,通俗,自然,朴素而富有情趣,并将准确表达意图和积极的心里影响,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几个原则。赞赏患者,一般用非语言形式如微笑,点头等,也可用语言形式说一声“谢谢你的合作”,所有赞赏都必须做到真诚,明确,具体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认真倾听,护士要耐心,聆听其有作用的信息部分,在倾听过程中表现出来乐意听讲的语言动作。如嗯,啊。关心病人,使病人得到安全感,稳定感,无恐惧感,依赖感。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热情而诚恳的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心的基本需要,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病人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取得病人的信任,当患者带着病痛来到医院,对病房环境的陌生,加之病痛的折磨,病人往往表现为急躁,忧虑,担心,恐惧,消沉,绝望,怀疑等复杂的心情。因此首先要热情接待病员,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解决生活上的合理要求,劲力给予心里安慰尽快消除其因环境引起的不适。如果此时语言中已显示出和蔼可亲,在加上操作熟练,准确,病人就立即会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亲切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争取早日康复的信心和希望。

细心观察和认真的谈心有利于了解和掌握病人的活动,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因个体差异,每个病人都有其特殊的共性和心理矛盾,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经常与病人谈心,深入到病人的内心世界,全面了解病情,协助诊治接触顾虑,做好心理解释,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用鼓励性和安慰性的语言和病人谈话,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美好的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会提高治疗效果。

美好的语言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本需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非常敏感,因而在当今时代只具备一定业务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因此美好的语言是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待病人如亲人,态度诚恳,语言和蔼可亲,同志仪表要端庄大方,避免矫揉造作,不怕脏,不怕累,处处关心和体贴患者,尽力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困难,使患者的心里得到一定的安慰,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样既较少了患者的心里压力又增加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对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篇3

1.1输液前的准备指导家长配合护士进行身份核对,告知家长即将为患儿输液,暂时不要给患儿喂奶或水,避免患儿因穿刺过程中哭闹造成呛咳或窒息;指导家长为小婴儿垫好尿布;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如使用静脉留置针,向家长讲解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1.2向家长讲解患儿所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及全天用药量告知家长输液速度是根据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的,不能自行随意更改,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3告知家长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不要带患儿入厕,不要在病室以外的任何区域流动输液,更不能带正在输注的液体到其他病区或公共场所,避免在输液中发生可能的微粒污染,导致输液反应发生或因液体袋拿法不当导致空气进入体内引起空气栓塞。

1.4液体滴完时的处理方式液体滴完成为家长在静脉输液时最担心的问题,家长普遍担心会有空气进入体内,发生空气栓塞。因此当护士未及时更换液体时会反复催促,甚至个别家长看到液体滴完时不等护士到来而慌忙将针头拔下,也有的提前呼叫,让护士等液体滴完。此时应安慰家长不要紧张,并告知其除加压输液外,液体输完后当输液管内的压力与静脉压力相等时空气会停止不动,根本不会进入体内,在这之前的任意时刻只要将输液调节夹关闭也不会出现回血现象,从而消除家长焦急不安的紧张情绪。

1.5拔针后的护理(1)针头拔出后应注意按压部位和时间:正确的部位是针头进血管处而不是进皮处,防止血液流入皮下形成淤血。按压时注意勿揉,并保持1~2min。(2)拔针时先将输液器关闭,防止在拔针过程中药液漏入皮下。(3)嘱年长儿在拔针后局部暂勿用力,如:手臂输液时应防止拔针后腕关节立即负重。(4)告知家长穿刺部位不能进行热湿敷,避免造成局部感染。

1.6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1)指导家长注意保护患儿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穿刺部位不能沾水,防止感染。(2)告知家长静脉留置针正常情况下可保留96h,如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红、肿或患儿疼痛不适等,护士会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3)告知家长为保证患儿留置针留置期间安全,不能带患儿离开病区,以便发现异常时护士及时处理。

2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针对两组患儿家长在输液过程中对输液前准备,药物、药量及速度,微粒污染,液体滴完时处理,拔针后护理,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记录。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重点对两组患儿家长在输液过程中有关的注意事项的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输液前准备,药物、药量及速度,微粒污染,液体滴完时处理,拔针后护理,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5讨论

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对保障静脉输液患儿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消费观念的增强,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成为制度势在必行。目前临床开展的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疾病的护理而忽略了基础操作的宣教。静脉输液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与患儿的病情密切,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增加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会使家长获得一些基本的治疗护理常识,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缺陷,病员数增加,使护士工作量增大,不愿花过多时间为家长解释,只是要求患儿在输液时不要乱动,家长不要随便调整滴速。很少主动告诉其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当家长问起来,有些护士只是机械性报药名,或者本身不熟悉药物作用,难以进行健康指导。因此护士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健康教育水平,注重新药知识及基础知识学习,充分利用输液操作的各个环节,选择最佳时机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满足了家长多样化的需求。

篇4

总结了健康教育对老年人戴用可摘义齿护理知识及行为的影响。主要包括针对佩戴义齿前后不同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义齿的护理行为及口腔卫生保健得到明显改善。本文通过126例需佩戴可摘义齿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认为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对可摘义齿的护理行为及口腔卫生状况。

关键词:

健康教育;老年人;可摘义齿;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人口寿命普遍延长,并提前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及器官功能的减退,牙齿缺失成为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不仅影响咀嚼功能的正常发挥,久而久之会导致消化系统的一系列问题,出现营养不良及吸收障碍,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佩戴可摘义齿,可修复牙列缺失,恢复嚼功能,保证营养的摄入。可摘义齿具有适应范围广,磨除牙体组织少,摘戴方便,易于清洁和价格较低等优点,目前是老年牙缺失者首选的牙齿修复方法[1]。对已接受治疗的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正确的义齿清洁方式,对可摘义齿戴用者具有重要意义。不正确的义齿护理,不仅达不到义齿修复的目的,还会引起许多口腔疾病的并发症,如义齿性口炎、牙周病、牙龈炎等。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身保持口腔健康[2]。现实生活中老年义齿戴用者缺乏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不知道义齿清洁对健康的影响,因此,如何保持口腔卫生,维护口腔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老年人可摘义齿戴用者进行几方面的健康教育,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科2015年5月~2016年4月接诊需佩戴可摘义齿的老年人共126例,包括生活不能自理10例,年龄65~80岁。其中男性7例,女性55例。

1.2结果

126例老年戴用可摘义齿者普遍缺乏口腔健康知识,经统计,68%(86例)者不戴义齿时不知道将义齿浸泡在冷水中,42%(53例)者吃完饭后不漱口,46%(58例)者将义齿放入口中后咬着安放,60%(76例)者睡前忘记摘下义齿等。健康教育后老年人对义齿护理知识明显提高,比例超过健康教育前,改变了不良习惯。总之,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义齿护理知识,改善了护理行为。

2方法

2.1佩戴前健康教育

2.1.1

关心安慰患者

医院首先提供整洁、明亮、舒适、安全的环境,创造开放式的谈话场所。患者来就诊时,护士热情接待,根据不同患者产生的应急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里护理,以亲切的语言,真诚的关怀,恰如其分的解释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和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焦虑及恐惧心里,了解患者病情,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了解有无治疗禁忌证,并给患者漱口以清洁口腔。

2.1.2取得患者配合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局部义齿戴入的步骤及治疗时间、预后、并发症、治疗费用;告知佩戴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尤其对于听力下降及反应迟钝的老年人应反复交代。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要用口呼吸,避免误吞,如有不适则举手示意,不能随意讲话及转动身体,以防导致口腔软组织意外损伤。

2.2佩戴后健康教育

2.2.1义齿取戴方法

指导患者正确取戴义齿,不宜强力摘戴。安装义齿时注意好金属翼环和套用翼环的牙齿,双手左右平衡放入口中,不能将义齿放入口中后咬着安放,不宜用舌将义齿顶出,防止损伤自己原有的牙齿、口腔组织或损坏义齿。初戴义齿如有疼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修改;在修改前不能耐受的疼痛,应摘下义齿放入冷的清水中浸泡,不要干置,待来医院前1~2h戴上义齿以便准确查明原因,得到正确修改。切忌忍耐戴用,以免压伤牙槽粘膜或损伤牙周支持组织。

2.2.2义齿的处理

告知患者饭后及睡前应将义齿取下即时清洗。可摘局部义齿与牙龈和粘膜之间有间隙存在,进食后可有食物残屑存留,每次进食后应取出清洗漱口,以维护口腔组织的健康。夜间睡眠也不宜戴活动性义齿,以免造成误吞,同时可缓解牙槽骨压力。义齿清洗时在流水中用普通牙刷清洗干净,再浸泡于冷的清水中,禁止浸泡在热水或酒精等有机溶剂中,以免造成义齿基托树脂老化而影响使用寿命。义齿磨光面用软毛刷轻轻刷洗,组织面由于较粗糙可用硬毛刷仔细清洗。对口腔无病变及损伤者告知经常戴用义齿,以防余留牙位置改变或牙槽骨吸收变形而导致义齿摘戴困难,甚至无法戴入。

2.2.3加强口腔卫生

老年人佩戴的义齿和余留牙之间会产生新的滞留区,进食后可有食物残屑存留,同时减弱了唾液冲洗或缓冲作用,利于细菌附着,加之老年人口腔自洁能力和抵抗力下降,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引发义齿性口炎、牙周病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3]。应告知患者每次进食后及时取出清洗、漱口,以维护口腔组织健康。

2.2.4饮食指导

初戴义齿应先吃软的小块食物,尽量少用前牙切咬大块食物,根据情况逐渐增加食物硬度,最好不吃较硬的食物,适应以后也不要吃坚硬食物,以免弄坏义齿。

2.2.5不适复诊

初戴义齿时口内会有异物感,语言不清晰,恶心,唾液增多,咀嚼功能差,一般1~2周后即可缓解。若余留牙和粘膜的疼痛、义齿松动、摘戴困难、咬颊舌、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或义齿损坏等应及时就医检查、调改和修理,不要自己修改义齿。正常半年到医院复诊1次义齿,即便活动义齿没有出现问题,也应该五年左右到医院更换一次。

3讨论

可摘义齿体积大,带入口腔后影响牙齿的自洁能力,降低口内生存环境,同时义齿周围容易滞留食物,促进细菌繁殖,导致佩戴可摘义齿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加之老年人自理能力减退,反应迟钝,科学保健观念淡漠,认为老年人不需要口腔保健。因此,需要护士充满人性化的关怀,向老年人讲解相关口腔疾病和防治的保健知识[4]。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义齿护理知识,改善了义齿护理行为,达到良好的义齿卫生状况,培养了老年人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崇锦.口腔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571-638.

[2]贾晓青.健康教育在口腔科门诊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52):144-145.

[3]应巧燕,杜靚,张维,等.社区健康教育对可摘义齿戴用老年人义齿护理知识及行为的影响[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5,29(6B):2092-2093.

篇5

一、在基础护理教学中渗透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重要性

护士行业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工作环境与患者临近,各种意外情况都有可能会发生,而且护士行业的意外元素比较多元化,是很难预料的。

首先,护士工作期间需要护理患者,与患者有直接的接触,在医院治疗的患者患病类型各异,病毒随处都在,护理人员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工作,那么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尤其是近些年流行性病毒病症较多,实习的护理学生刚进入工作岗位,很多内容都不熟练,如果缺乏防护意识被病毒感染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

其次,护士每天都需要为患者打针,也会接触各类医疗器械,这些针、仪器都有可能会伤害到护理人员。经验娴熟的护理人员被医疗设备伤害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刚进入护士岗位的实习生在医疗器械操作方面熟练度缺失,在打针时也容易出现失误,这都有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再加上,患者人群以及家属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患者家属也有可能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因此,护士工作期间面对这些意外危险元素,需要有较强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以保护自身不受到伤害。尤其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当学生进入护士岗位时,面临的危险元素更加多样化,而实习护理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各种工作实践能力较弱,导致学生更加容易受到意外伤害。高职院校有责任强化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避免学生在岗位中受到伤害。在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中渗透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重要性就非常明显了。

二、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中渗透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策略

1.明确护士职业奉献与自我防护的区别

护士这份职业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奉献”,护士是护理照料患者的,需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在护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些患者有大小便失禁、呕吐等病症,医护患者都需要精心照料,这都属于奉献精神。在护理专业课程中也有着重强调,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就需要有奉献精神。但是很多时候在教育当中没有说明职业奉献与自我防护的区别,致使很多护士学生只知职业奉献,却不知晓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导致护士在日常工作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也不重视职业防护。要明确职业奉献与自我防护是同等重要的,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在基础教学中,学习护士职业奉献精神时,需要同步学习自我防护的知识。如果工作期间受到意外伤害,不仅对护士自己造成伤害,还会影响护理患者的正常恢复。自我防护是护士的自我保护行为,只有保证自身的安全,才能持续的发挥职业奉献精神,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2.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与自我防护教育的结合

基础护理教学当中理论知识比重较大,在教授基础理论知识时就可以将会自我防护教育渗透进来,如学生在学习基础护理学“医院与住院环境”“舒适与护理”时,教材上主要围绕如何保护病人的健康,满足病人的需要而了解各类环境和各类污染的内容。在讲解时,我们要给学生分析护士在同时面对这些环境和污染的基础上,还要面对职业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等,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我们在保障病人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防护。再如,学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时,可讲解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对自我防护的意义和作用,以此来提高学生自我防护的意识。

3.基础技能教学与自我防护教育的结合

基础护理教学当中也包括专业的技能教学,在实践当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也是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更加明确。技能教学当中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在讲解实践技巧与方法时,可以从自我防护的角度出发,讲解技能实践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将保证操作安全作为重点。以具体的实践技能来说,训练学生注射技能时,教师讲解操作流程期间对每一流程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强调。并让学生分成小组,与小组成员互相注射练习。

但是要分组进行,在教师监督指导之下进行实践练习,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环节防护措施进行说明,让学生一步一步按照教师指导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对技术操作和防护知识理解会更加清晰。在操作过程中就有发生职业意外的可能,教师要在注意及时制止,若意外已经发生需要及时处理,并抓住机会,强调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和做法。

4.基础案例教学与自我防护教育的结合

基础案例教学属于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实际的医疗事件,让学生在情境当中实践操作和处理,让学生真正体验医疗意外产生的后果。这样能够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意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在基础护理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当节课学习的知识主体,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医疗案例,让学生扮演护士和患者,进行模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规范流程完成护理工作,其中教师可以设置紧急事件。也可根据护理学生不规范操作,灵活设置意外事件,让学生进行处理。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护理意外事件的紧迫感,提高学生防护意识,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5.临床见习与自我防护教育的结合

高职院校护理学院会有几次让学生进行临床见习的机会,临床见习是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教育方式。临床见习也是开展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良好时机。在学生临床见习时,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任务,要求学生向经验丰富护士请教,在医护工作期间有哪些职业伤害,又应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当职业伤害发生时会产生什么后果。诸如此类,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知,学生对自我防护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教师可以让临床见习的学生写关于职业伤害和自我防护的心得感受,并进行分享。

6.课程考核与自我防护教育的结合

高职护理教学期间会有阶段性考试,在考试当中也需要加入自我防护专业知识的考核。在日常教学当中,要将自我防护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整理和明确,让学生在课本或笔记当中标注,并将自我防护这部分知识内容列入考试范畴,使自我防护教育真正融入到护理基础教学当中。这对学生未来职业安全有重要作用,强化学生自我防护能力,是对学生负责,也是为护士职业负责。

篇6

1.师资团队结构及范围变化

对经济贸易本身而言,引致其影响的将会是教育、经济、文化等全方面和长远的。自从贸易城堡倒塌后,国外的许多企业群体流入中国,企业管理方面他们会用优厚的待遇、条件大量招收我国国际专业人才。在这种诱惑下,高校教师会有许多的就业机会和展现的空间,由此会导致我国大量人才流走。有些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教师都去国外或者国内待遇好又能适合自己条件的学校。如何吸引招收人才,就要看学校是否有实力及发展前景。另一点,教师们如果不想在教育国际化的冲击下被舍弃,必须得让教师团队和能力调整以适应国际化教育对师资素养的要求。

2.生源的抢夺

以前,我国学生通过高考就可以上国内的大学,当然也有出国留学的不过占少数,这对当时国内生源的全面拥有好像是天经地义的。自人世后,国内面临的就是人才抢夺赛,那种理所当然的模式全部转变了。随着中国世道的发展,许多来自国外的学校及群体来中国招生办学校等,现在初中毕业就准备出国上学的占绝大部分。这样做肯定会流失一些杰出的人才。就拿前段时间在北京举办的首次“海外优秀科技大学推介”活动,国外40余大学来参加展览,3天的展示就有20000人咨询。这就足够证明上述所说的观点。

二、解决措施

总结第一部分可知入世之后,国内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多新型课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使高等教育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充满机遇与挑战。就国内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来讲,对当前发展的现状、日后的发展趋势以及格式都用过有良好的认识,进而采用相应对策。

1.目标培养

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在教育改革中起到知道作用。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对其改革需要育观念。入世之后,对于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来讲,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临床、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还要满足国际市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因此,在日后的发展中,以国内医学的教育传统及本土文化为基础,还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传统护理教育的束缚,在当前不断进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创新,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扩大服务范围。

2.教师选拔与培训制度的完善

当前,国内教师的培训拥有完善的计划与组织。在法律的保障下,多以学历补偿进行培养。但是此类培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对教育技术以及教学技能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重点完善护理教师的选拔制度,提高教师聘任的要求,确保教师素质优良。此外,对于护理教师而言,应该提高福利待遇,完善教师晋级与培养制度,进而稳定护理教师的队伍。

3.课程设置创新改革

就高等护理教育来讲,其主要任务一直都是为国内的护理领域培养管理、临床等多种专业人才,使护理人员可以满足医院、学校的需求。但在现实中,护理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入世之后,护理人才流失的情况依然存在,而且还出现了生源向国外流失的问题。所以对于国内护理来讲,想要求得更好的发展,就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将培养护理人才作为重点教学中作。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以发达国家模式为基础,培养适合其模式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还应该吸收国外学生就读,从而拓宽国内护理教育在国际的影响力、凸显国际化教育办学的理念。因此,高等护理教育在日后的发展中,应对课程结构进行完善的改革。

4.提高英语在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7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评判性思维能力;工作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环境日益复杂,护理人员已经成为独立的工作者。评判性思维是护士的基本核心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是护理人员独立进行临床护理决策的基石,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国际护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与举措,在卫生职业教育中,应该将学校教育与临床需求接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本文介绍了我校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评判性思维概念及其重要性

1.1概念

评判性思维也译为批判性思维,由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作为批判理论和思维方式提出来的[1]。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从护理的角度来看,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的过程[2]。

1.2重要性

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性很强的思维技巧,其主要组成部分是解决问题和反思性思维,护理人员能迅速进行独立判断,做出决策,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措施,具备评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3]。评判性思维无论是在护理临床实践中,还是在护理教育、科研、管理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护理学基础的课程特点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强调以护理程序作为框架的教学模式,此课程将护理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有机融合,突出了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考核形式主要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

3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时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前提是教师已经具备了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灵活培养,并注意反馈效果。

3.1学习相关理论

在护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前提是护理教师首先要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深刻理解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含义、重要性以及掌握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教师应该明确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组成部分包括智力因素、认知技能因素、情感态度因素,而情感态度因素又包括自信负责、诚实公正、好奇执着、谦虚谨慎、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只要掌握了有关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基本要素,才能在教学中找到合理的切入点。

3.2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既要继承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如果永远都是“一言堂”,那么就会让学生的学习特别被动,无法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去启发学生,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3营造民主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的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质疑、反思,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巩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地掌握评判性思维能力。

4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是一定要结合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日积月累,从教学中的许多“点”入手,才能带来真正的“面”的改变。

4.1横向联系,全方位培养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各科教师、班主任“并肩作战”,对于整个校园的文化环境都有要求。

4.1.1阅读

阅读是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发展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中职学校的学生阅读能力较低,开展读书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阅读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水平,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学生去分析、推理,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别人的观点进行取舍,同时也是一个思维加工的过程。

4.1.2学习日记

学生养成记录学习笔记的习惯,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自己情感和态度发生的变化。在记录中学会自我反思,师生可以分享学习日记,共同探讨。

4.2角色扮演法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安排上,有很大比例的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模拟一个临床情境,或者设计一个病例,由学生分别扮演护士、病人、病人家属。角色扮演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临床模拟情境中扮演角色,通过换位思考和移情作用,启发及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达到情感领域更高层次的目标[4]。

4.3学生参与评价

实验教学传统的考核形式都是由教师进行评价,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比如考核静脉输液时,可以为学生准备静脉输液的操作评分标准,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探讨评分细则。在考核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参考评分标准彼此“找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参与了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提高了主人翁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技巧和能力。经过调查显示,学生更加喜欢这种形式,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在评价中不仅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技能的掌握也更加娴熟。

参考文献:

[1]蒋艳,沈宁.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3):196-198.

[2]万衡,李小明,胡柠杉,等.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方法的培养[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411-413.

[3]董蓓.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护理研究,2010(6):192.

篇8

1、提高护理学生的职业素养

随着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护理学和人文素质科学也逐渐融合渗透。由于护理学的本质就是为病人服务,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还关系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护理学本身就包含人文素质科学在内。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护理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提高护理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护理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促进临床护理学的发展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病人作为服务对象,在护理服务中占据主体地位,一切护理服务行为都要以病人的需求为中心,不但要注意病人的身体健康护理,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为病人提供贴心的服务。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以人为本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因此,只有在学校加强对护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品德,从而在临床中更好地完善自身道德水平,促进临床护理学的发展进步。

二、加强现代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树立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树立科学积极的思想意识,从而提高心理调控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同时,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加深护理专业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责任意识。

2、建立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健康事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身体疾病转变为有社会、环境、心理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疾病,传统的生物护理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亟待建立一种新型的集生物、心理和社会护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模式。护理学也逐渐发展成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目的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渗透的综合学科。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护理教学中,进一步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比重,增加临床护理学知识的学习和相关人文学科的渗透,并定期组织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和相关实践活动,使人文素质教育以多样化的形式贯穿于护理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培养和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素养。

3、提高护理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现代护理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制约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这一现状,首先可以加强对护理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训,通过定期举办相关培训课程增加教师的理论知识,同时护理学教师应该深入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健康护理中对护理行为的人文素养要求,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另外,还可以通过引进护理学专业的高层次人才,作为护理学专业的带头人,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带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加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文化含量,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4、营造丰厚的人文校园环境

篇9

【文章摘要】:护理教学是帮助实习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角色转变。因此,护理教学管理与带教,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实习、带教、管理

To strengthen nursing manage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bstetrics and ynecology Department of Urology, Mi Na Wa Er A Bu Du Wu Pu Er GuLi Zha Er Yi Li

( Xinjiang, Urumqi, 830028)

【Abstract】: Nursing teaching is to help students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alize the role change. Therefore,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实习学生将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医院护理教学管理与带教,对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护理对临床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逐步完善了临床带教管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对我院护理教学管理的现况分析如下。

1 健全带教组织,加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1.1 规范医院护理教学管理体系

1.1.1 护理部主管护理实习全面工作,负责制定带教方案,落实带教计划,定期征求意见,及时解决带教中的困难。

1.1.2. 各科室成立了由护士长、副护士长(担任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组成的带教小组,负责带教工作管理和实施;3.实习队自身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了护理实习计划的层层落实。

1.2 做好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其职业道德、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院主要通过科室选拔,学生反馈,护理部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带教人选。

1.3 抓好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不断更新,我院注重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首先做好培训学习,内容有带教教师职责、实习生管理条例、带教工作的检控方法等;要求教学组长完成各项护理技术示范,组织护理教学查房,积极参与各种形式讲课;参加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及院内外新业务、新技术讲座,以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2. 做好岗前教育,热情接纳护生进科室

2.1 岗前培训内容和形式。实习学生怀着紧张、好奇、期待的心情来到实习医院。从学校到医院,由单一的校园生活转向全方位的临床实习,不能很好地适应角色转换,就影响学生实习。岗前培训可使护生了解医院护理工作特点,在课堂和临床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1]。我院护理部在护生进入临床科室之前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主要内容有:护士的素质,医院概况、护理管理制度,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护理文书管理、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等。培训形式有理论讲授,观看教学录相片、实事教育、讨论座谈等方式。岗前教育主要为护生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学生到护生的角色过渡[2]。

2.2 热情接纳护生进科室,尽快进入角色。学生初到科室的印象是深刻而难忘的,并将影响到她今后的实习。所以学生每到一科,我们都坚持做到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科室工作环境,物品存放位置,器械物品名称,区分无菌区、有菌区;帮助学生对常用药、急救药进行识别,以利于使用,避免发生差错,有计划地逐步完成实习计划。

3.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活动

3.1 做好讲课,多媒体授课。组织由护理部教学负责人、各科教学组长主讲的每月一次多媒体授课。授课内容为护士礼仪与规范服务、整体护理概况、护理程序及其应用、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差错事故及其防范、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无菌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告示等,并进行观察评价和现场答疑。科内小讲课:由各科护士长、教学组长、教学骨干主讲,每周一次。内容包括专科护理操作、专科仪器的使用、专科疾病知识及护理、典型病例的教学查房、整体护理知识在专科实践中的应用、专科健康教育等,使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对专科整体护理、专科技能的认识。

3.2 按护理程序教学查房。我院每季度举行一次全院性护理教学查房,各科室每月举行一次。分别由护理部教学负责人、各科护士长和教学组长组织。查房中由老师介绍本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等,其他老师和护生进行评价,对正确的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正确的问题及改进事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个案护理查房:遇有疑难、危重病人,护士长或教学组长及时组织护生进行查房。床边讲解病人的观察、护理抢救要点,然后在护士办公室进行讨论、分析,引导护生全面、系统地识别患者的护理要点等,提高护生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和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

3.3 注重护生沟通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是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和护生为之努力的方向[3]。随着护理工作模式的改变,沟通和交流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我院护理部要求护生在每个轮转的科室跟随专科护士上二周的责任班,出科前进行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考试。带教老师带领护生一起进行新入院的病人进行评估,入院宣教等,并要求护生运用所学沟通技巧每天与自己负责的病人交流和沟通,了解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重点强化对专科危重病人、出院病人等健康教育落实,锻炼护生的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

4. 完善护理教学质量评价

4.1 测试评估。每月由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护生,存在问题及时改进。方式有(1)提问:护士长通过平时晨会交班,教学查房,床边交接班等方式进行提问,考核基础及专科理论掌握情况。(2)观察:了解护生的技术操作是否正确、完整;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抢救处置能力如何;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如何等等。根据观察结果,填写“业务素质评价表”。(3)考核:如平时测验,出科考试。

4.2 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护理部组织,对护士长、带教老师的重视教学工作程度、教学周计划讲课完成情况、出科考试的严谨性等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广泛征求护生和带教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教学,提高带教质量。

5. 体会

通过护理带教实践,我们体会到做好护生岗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要注重带教教师的素质提高,选好每一名教师;实践中重视放手操作,系统做好教学培训及质量考评等环节,对全面完成实习计划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红珍,曹芹,邱小文,等.护理程序在护生临床实习管理中的运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4):261.

篇10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5~75岁、平均(54.68±5.19)岁;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6~74岁、平均(53.62±5.3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护理教育路径,具体的方法为:(1)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抚,解除患者的疑虑,缓解其悲观情绪,增强对治疗与护理的信心。(2)日常饮食健康教育:调整饮食结构,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能超过总量的60%,避免出现餐后高血糖,少食多餐,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指导患者进行日常运动,保证微循环稳定,可以进行缓步行走、抬臂等轻运动,运动时间不超过0.5h,注意休息。(3)药物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养成服药习惯,向其讲述不按时按量服药或擅自停药的危害,提高其服药依从性。(4)基础知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其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的必要性与阶段性,帮助患者加深对糖尿病的认识,通过讲座、板报等宣传方式让患者意识到控制自身病情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评价护理效果。血糖在3.9~6.0mmol/L为显效,血糖在6.1~7.0mmol/L为有效,血糖高于7.0mmol/L为无效;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从合理饮食、控制烟酒、规律作息、坚持锻炼及监测血糖5个方面比较两组的生活习惯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护理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护理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的生活习惯

观察组合理饮食、控制烟酒、规律作息、坚持锻炼及监测血糖分别为93.33%(56/60)、95.00%(57/60)、96.67%(58/60)、91.67%(55/60)、98.33%(59/60),对照组分别为83.33%(50/60)、81.67%(49/60)、71.67%(43/60)、80.00%(48/60)、86.67%(52/60);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