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实效性

0引言

本文从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构成、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有关原则、成本控制要点三个方面分析出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程造价人员匮乏、管理制度不健全、及时性工作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1.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构成

水利工程项目成本可理解为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所产生全部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消耗费用、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施工机械的租赁费、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奖金还有施工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全部支出费用。

2.水利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有关原则

2.1以创造利润空间为核心目标的原则

对于企业来说,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之下,利润才是根本的追逐目标,所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是水利施工企业的核心目标。一旦水利工程项目投标成功,那么施工企业就需要及时做出初步的预算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企业的预控成本工作。

2.2遵照动态追踪的原则

成本控制与管理为了有效应对水利施工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必须遵循动态跟踪的原则,因此在水利施工中,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检查等多个方面,以期通过这种对水利施工整体工程进行动态跟踪的方式,获得各个项目和阶段的真实成本信息。

2.3发动全体员工的原则

在水利施工企业中,无论是管理层的员工,还是基层员工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力量。为此在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坚持发动全体员工的原则,尤其是鼓励基层员工参加到成本管理活动中去。具体而言,企业决策层应为项目部的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保障;项目部需要发动广大员工参与到成本控制管理中,通过对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的控制,工程内容变化的及时记录与回馈,降低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投入,进而达到降低整个工程施工成本的目标

3.水利工程成本控制要点

3.1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企业应避免对项目的决策发生致命失误,如不熟悉合同条件,盲目投标,掉入陷阱,没有把各种风险考虑进去,以为“拣到篮子里都是菜”,中标了兴高采烈,进入施工就傻眼了,越干越赔,形成巨额亏损,丧失“造血功能”,以至于资金链条断裂。

3.2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反对“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提倡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必须遵循预先控制和过程方法的原则,并在各项成本发生之前或在发生的过程中去考虑和研究为什么要发生这项成本?应不应该发生?应该发生多少?应该由谁来发生?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是否必要?决定后应对过程活动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3.3完工核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完工成本分析是以单位工程完工成本分析资料为基础,再结合项目部的具体经营效益进行的一项综合分析判断。对每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弄清各项费用是属于必须支出还是额外支出,并针对产生的原因加强管理,减少开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工程造价人员匮乏

在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及管理工作中,工程造价人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造价人员专业技能、专业水平、道德素质的高低都将影响着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质量。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因信息的不全面、个人责任心等原因,不能就建筑材料市场进行全方面分析,另外,工程造价人员的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工作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是凭借经验进行工作,且偏老龄化,不利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来看,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质量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健全,加之监管人员缺失,不能全面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施工管理工作都有程序制度可依,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浪费严重,许多材料没有被完全利用后就被丢弃,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再者,工程施工企业会私自将主体意外的施工内容分包给不同的施工队伍,增加了施工管理难度,部分分包队伍施工水平有限,导致质量与造价的矛盾突出,影响到工程质量,一旦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就会造成返工,进而增加工程施工成本。

4.3 及时性工作不到位

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下,市场的调节作用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己经越来越大。市场经济讲的是优胜劣汰,前期信息的不及时,导致承揽不到任务,市场份额越做越小,人才越走越少,效益就会越来越差。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索赔情况,施工企业不能及时上报意向,不能及时收集证据材料,直接为后期的变更索赔工作加大了难度,也就为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5.改进措施

5.1加强教育,营造良好的责任成本控制环境

对从业人员定期做成本控制方面的培训工作,编制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专项方案,并将责任制度贯穿于专项方案中,提高项目工程参建单位从业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能力,最终营造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良好的环境。

5.2建立并完善工程成本控制体系与相关监管制度

企业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内部施工定额,用以满足实际市场需求,同时结合已有的施工组织设计、市场材料价格、合同等相关材料,下达成本的控制指标和编制计划。

在管理组织上,要明确企业层、项目层级的监管人员。要把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有关部门,实行成本控制靠大家,坚决执行责任目标的落实,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对于施工中的每个过程都应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如工程材料管理,可以从材料验收与入库、使用与出库、材料的归还与退库、材料使用限额领料、材料的保管与盘点等方面制定管理制度。制度中一定要有奖惩制度,相关责任人严格落实,层层监管,才能真正起到制度的管理效用。

5.3加强质量管理,做好质量成本控制

工程质量成本由保证并提高工程质量所需的一切费用,和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导致的损失费用两部分组成。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安全为天,质量是命”为口号,可见工程质量是评估和衡量一个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部分。但过分的追求施工过程中的单元工程质量验收的优良率,势必会增大施工成本,影响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所以要在保证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人、材、机费用,以期得到最好的成本控制效果。

5.4加强变更索赔工作的实效性

变更,索赔工作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会发生的,在这些情况发生时,现场人员、技术人员与合同计量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上报相关工期费用的变化情况。因水利工程的负责性,长期性,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拍照、录影、签证等工作,以便于后期进行变索赔费用的提出。一旦工作完成,再去收集相关资料,会极其困难。在合同总价中,变更索赔费用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企业项目负责人应在商务工作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配以合理的人员,做好变更索赔工作。

总的来说,在水利工程中,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落实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兴兵. 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4,24:252.

篇2

关键词:公路施工 项目成本 管理控制 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关键是工作的落实,把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融入到日常项目管理工作中去,这是项目管理的工作重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公路市场,如何强化和完善成本管理与控制,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从而节约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所有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共同目标。如何保证成本管理与控制实现施工企业的最低成本,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施工企业关注和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公路施工中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1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成本最低化原则。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 二是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 三是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应特别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四是目标管理原则。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五是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1.2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项目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它是抓好项目部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起点与基础,科学经济的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对施工过程中人、财、物资和机械设备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为有效开展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提供条件;二是技术管理对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必须树立向科学技术要效益的观念;三是严格项目工程材料、设备物资的控制与管理;四是严格规范内、外合同管理,加强劳务的有效管理;五是充分利用市场生产资源,提高项目适应市场、取胜市场的能力。在日常成本管理中认清并抓住以上主要控制事项,从各个环节进行预测、控制、核算、分析与考核是实现全面成本控制的基础。

二、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内容与方法

2.1成本管理的内容

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其在施工实施中所产生的所有成本费用的管理。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都受到了过去管理思路的限制,只顾着眼于施工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控制和核算。当然,直接费用在整个工程成本中的比例很大,如果能对直接费用做好切实的管理,也可以对施工项目成本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2.2成本管理的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公路施工的成本管理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后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管理方法的影响,公路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仍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首先,就目前状况来说,很多施工企业依然固守着以前的只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计划、核算和分析。但由于成本的基础管理工作不完善,项目管理台账,各种原始资料记录、统计工作不准确,导致不能有效进行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很少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出必要的反映和会计监督。而且,对于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施工单位通常只注重结果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工程施工时间长的特点,事后的成本分析却并不能对施工的指导和控制有直接的作用。其次,大部分施工项目往往只局限于工程量、工期以及质量的完成,忽视了在施工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成本控制,因而由于采购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等影响了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另外,施工单位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在成本责任方面,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没有与项目的经济责任制度密切结合。

三、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然而,目前部分施工企业仍然没有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或者虽然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成本控制认知的局限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带来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导致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弱化,成本控制流于形式,在施工中造成很多浪费现象,工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企业利润,削弱了施工企业的竞争力,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总体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不能靠喊口号,或者靠降低工程质量来缩减成本,而必须科学、合理、高效地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只有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和意识,积极寻求加强成本控制的方案和措施,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明确成本控制的内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低成本支出,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最终实现施工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求。

四、当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缺乏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体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要想发挥效果,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以符合其作为经济活动的要求。一般来说,施工单位对其施工项目都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要么责任分工不明确,造成各部门相互推卸责,要么奖罚办法不得力,难以调动职工对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因此,有些规章制度虽然制定了,但是都没认真按规定进行成本管理活动,究其原因:一是整个施工项目认识错误,不重视成本管理;二是制定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施不符合实际。

4.2过分重视控制施工过程,缺乏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整体规划

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固守传统,在施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过分偏向了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从而导致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项目施工成本的发生和形成是贯穿于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交付直至保修期满的全过程,要经历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回访保修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人力、物力的消耗及费用的支出。但是,有的施工项目缺乏整体规划的意识,对于成本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和阶段没有认真系统地进行研究,忽略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忽略了工程项目前期准备以及竣工之后到保修期满这两个阶段中成本的发生,因而错过了对成本费用管理控制的最好时机。

4.3局限于对内部成本的管理,对外部因素的分析不够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系列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政策相继出台,给施工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必须熟悉外部坏境,探究利用对企业和项目有利的因素,例如国家为对行业进行扶持而制定的优惠政策、省市地区为规范公路建设市场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公路建设市场中各竞争对手的状况以及市场价格及供求的变化等。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这些因素必须了解熟悉并加以利用,一旦视而不见,都会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效果,影响施工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篇3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 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

篇4

 

关键词:通信工程施工 管理控制 

一、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原则 

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社会主义商品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通信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长,是"百年大计",是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自始自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人作为施工的直接组织者、操作者、指挥者,调动人的积极性,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不断学习通信施工的规程、规范和标准,以提高人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因此,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项目管理者联盟 。 

3、"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这是确保工程项目的有效措施。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质量标准是评定工程项目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二者是经过科学论证后而制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是要经过严格检查,以测试的数据说话的。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工程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面对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地、公正地、不持任何偏见地、遵纪守法地处理问题,杜绝不正之风,做到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的态度。 

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事前对上述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作为控制对象,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动力,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对施工队伍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养,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激励人们的劳动热情外,还要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来完成,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不懂装懂,无技术知识,有意违章的行为和苗头,要坚决制止。总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项目经理应从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全面加以控制。 

2、材料控制,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是关键,器材是保障,项目经理要了解器材的质量、性能、特点、技术参数。必须把好材料的质量关,正确合理地使用。特别是通信线路方面的器材,更应该注重适用于使用地点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因素,掌握信息,验证产品的合格证,使用许可证、入网证,杜绝"三无"产品,以旧充新,以坏充好的伪劣产品,避免器材质量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3、机械控制,工程项目经理不但要用好人,正确检验好器材,还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好机械设备和仪表等,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测试方法、技术要求,选用合理的机械设备和仪表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和仪表的校正。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篇5

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要素分析

工程项目建设当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特别是对于社会性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讲,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就工程项目的施工现状来看,因质量控制不力,造成质量水平上升不快,重大质量事故更是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一现实下,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进行分析探讨,来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与时俱进、水平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对象包括质量、成本和进度,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其任务已不再单纯局限于单纯的报表生成,而是在满足工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应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手段,来寻求质量、成本、进度的最佳解决方案,进而实现最大化的工程效益。

二、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将质量放在首位

工程项目具有其特殊性,加之其较长的使用年限,使得其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中,应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将用户放在首位。

(二)严格参照数据

工程项目管理质量评价的尺度是质量标准,而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基础则是数据。因此,要想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同质量标准相符合,就必须严格参照数据,进行仔细的检查。

(三)贯彻公正、科学的职业规范

在质量问题的处理当中,相关质管人员应当公平正直,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尊重客观事实,杜绝不正之风,不持偏见,以理服人,严格要求自己,谨慎谦虚。从而保证质量问题处理的有效性。

三、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中质量要素的控制

(一)控制方法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方法因素指的是在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当中采取的包括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在内的诸多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的正确性、施工操作的正确性、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审核过程中,要求必须同工程实际相结合,着眼于管理、技术、经济、工艺、操作、组织等方面,来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与分析,尽可能地确保方案合理经济、操作方便、技术可行、工艺先进,从而有效作用于工程质量的提高、进度的加快及成本的降低。此外,还应强化对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采用,来而促进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二)控制机械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机械设备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指的是工程配套及实体组成的各类机具和工艺设备,如通风设备、泵机等,其是设备安装工程的基本构成,使得工程具备了完整的使用功能。另一类指的是项目建设中所用到的机具设备,如各类安全设备、操作工具、计量器具、测量仪器及大型横向或垂直的运输设备等。机械设备是项目建设的手段,对于项目质量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对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方法和工艺、建筑结构等进行综合的考虑,来选择性能全面的机械类型,而操作人员则应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严格、认真地执行,并强化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及管理。

(三)控制机械设备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作业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及周边环境。通常情况下,环境条件对于工程质量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强化项目环境管理,利用技术环境优势,完善作业条件,并辅以相应措施,是控制环境对项目质量影响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应当以工程条件和特点为依据,针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且在冬季冬雨、炎热夏季使其的施工,应结合工程特点,特别是对高空作业等,应拟定相应的措施,来质量事故的发生。此外,还应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优化,最大程度低减少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文明施工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

四、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的论述,我们对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有了一个整体了解,并针对质量控制要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在工程项目现实管理当中,参考上述内容,来使对质量要素的控制得到有效地落实,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姚红卫.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初探[J].中国水运,2008,(2).

[2]危勇.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20).

[3]韩晓慧.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要素[J].科技信息,2008,(28).

[4]任务军.浅谈质量控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5).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监理、进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所谓的进度控制就是对项目的实施与项目的进度变更所进行的管理控制工作。在限制的工期内,以事先拟定的合理经济的工程进度计划为依据,对整个建设的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以及纠正的行为过程。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对工程项目的实施施工监理进度控制,使建设项目施工工期的目标得到实现,必须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施工监理的进度控制的基本原则、内容及方法,并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得到全面贯彻。

1、建筑工程监理进度控制的基本原则

1.1基本原则

我们实施监理进度控制最终是为了实现项目的进度控制,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的三个目标包含了:进度、投资、质量,他们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进行监理进度控制时,应该考虑到这三个目标统一的基础上,来明确进度控制的目标,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监理是对项目各个阶段的分解目标按照计划要求的时间动用而开展的监督管理活动。

1.2动态控制原则

监理进度的控制应按照施工的进度计划来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符合实际的计划,计划的实现才能得到保证,不然一定会产生偏差。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保证项目调整后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1.3信息原则

监理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就是信息资源,项目进度的计划信息也应该从上到下传递,到项目实施的相关人员,这样才能使计划得到落实,项目实际的进度信息也是如此,只有得到贯彻落实才能为分析提供决策和调整,才能保证进度计划符合预定工期目标。

1.4弹性原则

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都比较长,而且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所以,要求计划编制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的可能性,来判断进度目标时目标的风险,为进度计划留有余地。在进行控制项目进度时,也可利用弹性工作的持续时间或改变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来满足项目最终能实现工期目标。

2、监理进度控制的方式

通过多年的监理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监理进度控制方式:(1)口头通知方式;(2)书面通知;(3)现场会议方式;(4)领导层的高级会议方式;(5)变更组织机构方式;(6)经济支付方式等多种形式。能够有效的利用以上几种方式,对现场监理工作的进度控制工作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会改变进度控制不利的局而,达到进度控制的预期目标。

3、影响进度控制的因素

(1)建设工程项目主要的施工单位对施工的进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银行、材料设备供应部门、运输、水电等部门级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都可以给施工方面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施工的进度。(2)施工组织管理的不力。流水施工的组织不合理、施工机械的调配不当以及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3)施工条件的变化也对施工的进度产生影响,造成停工或破坏的情况。比如溶洞、地下障碍物、水文地质条件等。

4、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优化

4.1分析调查、统筹兼顾

应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所有子项目工程与现场的环境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了解项目中的难点与重点,并掌握各个工程项目之间的影响与联系,进而对各子项目的施工顺序进行编排。在具体的编排的过程中,应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规律,如“先主体、后”;“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等同时采用立体交叉作业、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等工作原理。

4.2掌握整个工程的基本数据

在进行进度计划的编制之前,应准确的计算工程项目中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同时应依据施工的分层、分段的要求分别计算各工序的材料用量、人工用量,并将这此数据用图表标示,掌握整个工程的各部的基本数据,以便于整体进度计划的编制。

4.3确定总工期

按照项目的合同工期编制进度控制的总工期,同时应推算出各个子项目工程的施工工期,经过反复推敲后编制出项目施工的总进度计划同时依据施工的总进度计划确定出各个子项目工程的施工工期,编制出各个单位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

4.4进度计划的优化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还需对其进行进度计划的优化通常包括施工机械组织的优化、施工劳动力组织的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施工方法的优化、施工顺序的优化等。

5、监督进度计划的实施

(1)项目监理机构依据的是工程控制性的进度计划,对承包商实际地进度来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实施动态的控制。

(2)按月检查月实际的进度,并将与月计划进度比较的结果来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偏离签发《监理通知》,要求承包商及时采取措施,实现计划进度目标。

(3)要求承包商每月*日前报《****年*月)的工、料、机动态的报表》。

6、进度控制的措施

6. 1经济方面的措施

建设单位若要想取得好的工程进度控制效果,实现工期目标,必须加强施工单位的工期违约责任,通过具体措施在进度控制过程中对企业延误、蒙混工期的施工单位起到震慑作用。若由施工单位原因未按照计划完成进度的,应该以合同条款规定的比例进行扣留工期违约金,并在工程进度款中扣留。同时除了处罚责任制度外,也应该有相应的奖励、激励措施。通过多年的经验得知,长期以来,为了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在这种强人压力下,施工单位延长合同工期人多以处罚为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要从根本上解决建设单位如期完工,并不只是处罚就能达到效果的,更多应该考虑到奖励的措施。

6. 2合同方面的措施

合同工期的延误一般是由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的变更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产生的,这与施工单位组织不力或管理不善等原因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根据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合同中的延期事件。

6.3技术方面的措施

首先要认真熟悉设计图、文件及相关专业的交叉施工应该注意的问题。其次,熟悉施工单位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及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再次,要明确施工中所采用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方法、设备等情况。最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计划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

由于进度控制计划是在工程项目实施前围绕着如何实现进度目标所做出的统筹安排,我们要实现对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完善监理进度控制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及动态控制。所以,在实际项目中,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商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约定,编制施工总进度、季度进度、月进度等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批。同时也要求承包商编写主要工程材料、设备的采购与进场时间的计划安排。作为监理机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进度目标进行风险判断分析,从而确保进度控制方案的顺利进行。在具体工程实施中,监理师应该密切关注计划的进度与实际进度之间出现的差异,若发现有人的偏差时,应该组织监理师来进行原因分析,协助建设单位召开各个方协调会议,并研究相关对应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约定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综合上述,虽然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进度控制的原因很多,按照合同条款对施工进度来进行检查,督促承包单位按期完成各项阶段的施工任务,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这些方面都是决定监理进度控制是否能顺利展开的原因。因此,只要监理单位通过不断的探索,在实际项目中累积经验,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对其执行动态控制,才能达到实现工程的工期目标,发挥监理职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冰.浅谈施工阶段监理进度控制[J].科技信息.2010 (33).

[2]杨文领,傅敏,单银丽.工程监理进度控制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09(S2).

篇7

关键词:企业集团内部控制 信息系统构

一、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概述

(一)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目标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目标是提供合理的保证,帮助企业集团实现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和发展目标。可以从规模经济和风险管理两个主要方面来理解。

1、从规模经济角度

因为企业集团聚集了企业成员在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资源,更易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但这种优势的实现需要一定条件,企业集团可能不具备所有条件,也可能具备却未发挥出来。所以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就需要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控制条件和程序,增强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从规模经济角度,企业集团内控的目标是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内部的激励相容和业绩考核标准。

2、从风险管理角度

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变动性,使企业面临外部和内部双重的风险。在企业集团中,如果运作良好,单个企业面临的风险会下降。但企业集团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风险,不仅需要注意单个企业成员的风险容忍度,还需要站在集团的角度来管理集团风险。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上看,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建立集团的风险预警、监控和管理机制,让内部控制持续动态地发挥在风险识别和应对上的积极作用。

(二)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特征

1、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分权和集权相结合一直是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采取这种模式跟企业集团的规模巨大,产权关系复杂有密切的联系。由于规模扩大、层级增加会带来管理难度上的升级,如果集团总部或核心企业不能很好地掌握对资源的调配权等的控制,可能会形成错误的投资决策或资金管理混乱。加上企业成员作为独立的子公司,发挥自主性需要借助相应权力支撑。

2、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形式

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既包括单个成员企业对自身的内部控制,也包括核心公司或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在内部控制的形式上既保留了单个企业内部控制的形式,也会采用变通的控制形式来加强企业成员之间的合作,这就使得集团内控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基于不同的动因,同时这些目标也相互影响,呈现兼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因此可以将以上的多个目标称为目标群,内部控制为实现这个目标群,以期望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就必须在制定目标的时候,结合集团的战略目标加以考虑,以达到两者实质上的一致。

二、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集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纵观其发展历程,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诸如财务造假,决策权过于集中于某些高管手中等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内部控制的缺陷是众多原因中重要的一点。同时问题的暴露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企业集团在内部控制的现状,即单方面的追求利润的增加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从而忽略了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导致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控制环境有效性低

在COSO的报告中指出,控制环境一直是内控的首位要素,是发挥内部控制有效性十分必要的环境条件。然而在大多数的企业集团中,控制环境经常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呈现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建立集团的组织结构时,对于权、责、利的划分不明;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缺乏有效的信息生成和传递机制,使得各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从而不能很好地相互合作,造成资源浪费利用率低。

(二)企业集团监督力缺乏

由于集团内部母子公司的产权结构复杂,分权和集权的程度较难把握,导致出现类似集权过度或分权不细的情况。加上企业集团内部的监督往往在执行的时候力度低,致使监督力缺乏。比如销售部门关注经营风险,而财务部门关注财务风险。两者关注点不同,相应的目标不一致,如果职能划分不合理,执行起来就会相互影响,降低效果。

(三)信息系统不完善

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认为,信息不对称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重要原因。在集团中,多层次的企业结构本来就延伸了信息的转移过程,如果管理体制与传导机制也不完善的话就会将信息虚假的可能性增大。实践证明,企业集团作为大规模多地区发展的经济组织,其风险的增加是单个企业的许多倍,如果不注重发展规模效应,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障碍,这就强调建立内控体系的协调和连续性,以便发挥协同效应。

三、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剖析

(一)管理者凌驾内控之上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成本的存在对企业发展影响巨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是委托成本存在的基石。因此在企业中,关于内部控制的设计,股东和管理层以及各层管理者之间会出现分歧,但企业经营主要是掌握在管理者的手中,这样就容易形成管理者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情况,这种现象在企业集团并不少见。

(二)信息不对称,控制环境差导致缺乏诚信

在企业集团中,母子公司之间的联系主要是以股权或契约的形式来维系,契约的核心是资本控制,所以控制不可能面面俱到。除了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外,外界也对企业集团的情况了解很少。企业不愿意对外公布自己的负面消息,将表面工程伪装的十分到位,等到窟窿大到无法弥补的时候就会损失巨大,企业赖以生存的信誉也会在顷刻间消失殆尽,诚信问题的暴露也发映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不到位或缺失。

(三)内部控制意识薄弱,配套机制跟不上

企业集团的发展本身就是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过程。如果一些企业成员想要通过设置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来加强企业活力,但其它企业成员内控建立的意识薄弱,不关心集团内控发展,甚至是对内空建立进行阻拦,那么内控就会无效。换一步,即使企业想要实现内部控制,但管理方式或相应的配套程序、政策不完善也会导致内控的低效。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经营管理是资金循环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上都需要有相应的控制点来保证这个环节的合理性和与下一个环节的连接性。

四、提升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内部控制应结合企业生命周期

在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不同阶段,在每个阶段企业呈现不同特征,对于内控的要求也不同。那么在内控建立时,我们应先考察和大致确定企业集团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站在全局角度考察,关注整体。在确定了企业集团的自我阶段后,接下来就要在这个具体阶段再进行细分。

(二)全面考虑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素

关于目标和要素的设定,是内部控制的构建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五大目标和五大要素,企业既要做到目标的合法合规、体现经营的效率效果,保证资产的安全性,也要结合企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内部控制模式,合理地进行职责权的划分,并通过集权制或分权制或事业部型等形式来实现,为企业各个部分的职能定位和权力范围提出合理的分配方案,为企业各部分更好地合作提供保证。

(三)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1、业务流程控制

企业业务的发生,都会牵涉到相应环节是否能够循环地进行运作和有效地支持企业经营,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在业务流程方面内部控制的构建,为企业经营的持续性提供保证。对于企业集团来说,重要的是建立适应母子公司之间业务流程上分权与集权上的划分程度,让内部控制贯穿于集团业务流程的全过程。

2、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在人力上的招聘,薪酬,解聘方面程序设置。如果企业能够营造公正透明的竞争氛围,以及友好的监督和提意见的执行制度,发挥企业人、财、物的有效性,即使当企业面临较大风险时,各个子公司之间能够很好地协商确定企业风险应对的方法,避免更大的损失出现,让不利影响尽可能地降低。

3、建立信息化控制系统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杂乱纷呈,信息的质量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因此要求企业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属于自己内部的信息系统获取、传递和输出信息,达到子母公司信息的共享和及时反馈,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信息的透明度越高越利于消除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进而节约了各个部分获取信息的成本,提高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设计需要在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的前提下,对企业集团分阶段来进行,强调个体性和具体化。同时需要全面考虑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素,构建相应完备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执行程序、政策,把握好控制点的设置,并强调连续动态的控制,保持一种持续性的监控作用。最后在内控建设中一定要注意对信息系统的构建,特别是构建内部的信息系统,便于内部信息的沟通和传达,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增强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成本和负效应。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2008(6):25-40

[2]陈汉文.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J].会计与财务.2014(17):104

[3]池国华.基于管理者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会计研究.2010(10):55-58

[4]刘大中.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综述[J].财政监督.2012 (2):57-58

[5]刘华.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N].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7-19

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一、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企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电算化已经普及,但计算机信息失控、破坏情况日趋严重,从而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问题,其关键在于计算机核算软件存在着密码缺乏牵制性,常用的密码设置方法已不适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发展,所以财务管理电算化应提高会计信息的保密程度,避免信息泄漏及对实体信息破坏。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应做出书面文字规定,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有关人员了解处理日常会计事项的政策和方法,也有利于企业会计政策的前后连贯。为此应做到:(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2)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规定管钱、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3)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4)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5)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

三、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就是指企业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在国家的规章制度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这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体系的基础。(2)整体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充分涉及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3)针对性原则,是指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中薄弱五一节,针对企业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制定企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装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水平。目前我们很多企业没有一套根据企业实际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规范,从而造成会计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混乱。(4)一贯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致,随时变动,否则就无法贯彻执行。(5)适应性原则,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制度应根据企业变化了的情况及财务会计专业的发展及社会发雇状况及时补充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6)经济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说在运用过程中,从经济角度看必须是合理的。(7)适用性原则,是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便于各部门、各职工实际运用,也就是说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8)发展性原则,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充分考虑宏观政策和企业的发展,密切洞察竞争者的动向,制定出具有发展性或未来着眼点的规章制度。

四、解决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

一是如何把握授权的度。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一环。当今社会大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基本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授权多、权力过大,且控制不力的恶果。另一方面,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学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权力授予,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不管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应先认真研究从而准确掌握,这样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二是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的现在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这里就存在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问的权力制衡。这种独特的控制对象决定了提高受控度的艰巨性。

篇9

关键词:企业 建设项目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营运效率效果、财务会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建设项目是企业扩张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其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项目建设活动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实施、建设项目竣工三个环节,内部控制工作为项目投资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应当贯穿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

1.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1.1项目建设流程规范化原则

明确招投标、施工管理、工程进度款支付等实施过程主要环节的控制标准和处理流程,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作业,使每一项作业按既定的程序和标准正常有序进行,确保项目建设全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1.2内部牵制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可能会产生错误和舞弊的关联活动,应当交由不同的可以胜任的部门或者员工来担任,如会计和出纳,采购人员和材料设备管理人员等不相融职务要相互分离,以此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建立相互核对、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关系,明确与项目建设有关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以及权限,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1.3灵活性原则

内部控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对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也必须随项目建设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适时的调整,以此不断修订和完善工程项目的控制制度,以求达到最佳的管理控制效果,否则在情况变化时,内部控制不能随机应变而变得僵化,不能适时的进行控制,甚至失效。

1.4内部监督原则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由单位内部会计部门以外的人员,主要为内部审计人员,对财会部门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核对相关会计信息和资料,确保项目的会计记录准确无误,没有遗漏和重复。同时还要注重对其他与项目建设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进行监督,重点是对施工工程的跟踪审计监督,特别要保证内审部门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内部控制的措施

事前筹谋,事中把关,事后赏罚分明,是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基本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规范化、合理化运作。

2.1项目实施过程的事前控制

(1)项目建设预算控制

预算是控制的基础。预算控制的核心是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明确工程预算以及工程变更的审批权限。应当避免因设计深度不够而导致结算超估算,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可行的方案编制出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真正起到控制建设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建设单位应建立内控制度,工程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决策,对于重大的项目预算,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并根据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建设单位要建立合理的预算控制程序,对工程预算进行审计,使预算得到有效执行。

(2)项目建设合同控制

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合同内容要明确无歧义,尽量采用标准合同文本,避免出现矛盾和二义性。合同签订过程中,内审人员应当介入,此时审计建议能够有效执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改进,达到内控的要求。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参与合同的签订,审核合同的金额、支付条件、结算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

2.2项目实施过程的事中控制

施工过程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同时施工阶段是工程产品的形成阶段,也是基本建设投资集中和工程量出现变更最多的阶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如下从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监理控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门应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投资、进度和安全检查进行管理控制,工程职能部门在与监理单位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其职责权限,做到赏罚分明。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签证的管理工作,对监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签证认真把关。

(2)工程变更控制

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仔细,对工程方案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变更。若确实需要变更,监理单位和职能部门应对新增的工程方案及时作出预算,进行论证,然后报有关人员进行决策,对工程造价进行监控。

2.3项目实施过程的事后控制

(1)工程结算控制

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把关工程结算,对未经初审的工程结算,施工单位报审时应当对工程情况加以说明,形成书面材料,作为工程送审结算报告的一部分。工程管理部门应当严格审核报告,保证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同时,及时做好工程结算的内部审计工作。

(2)项目建设付款与审批控制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工程进度款、材料设备款及其他费用的支付审批程序,在合同中应明确进度款支付的方式,要严格按照合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及内部付款规定的程序支付工程款。重点对有关部门提交的价款支付申请及凭证、审批人的批准意见等进行审查和复核。

内部控制是加强管理,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行动的重要保证,对工程建设的内部控制尤为重要。同时,建设单位应当通过审计监督和检查来督促内控建设,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持续完善,并保证其有效执行。建设单位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加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辅以审计监督,保证其健全、有效的执行。

参考文献:

[1]周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与对策[J].企业研究.2011(6)

[2]袁月.浅谈工程项目控制与审计[J].时代经贸.2010(3)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改造;动态管理;控制问题

就现如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而言,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变得越来越多。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对建筑工程最终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之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根据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上都存在有些许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会阻碍到建筑工程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效率的提高

1 动态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基本原则

1.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责权对应原则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是服务于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的提升,因此在成本核算和采购等众多的方面均有着联系。针对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要做好确定的责任制度的落实,做到权责对应的工作。

1.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经济性原则

在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对于技术和各项物资的管理的过程中,通过经济型的原则,使得其在工程的过程中发挥更好地作用,提高其利用率,减少成本的支出。

2 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的具体内容

2.1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工程的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指的是在建筑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将时间变化、市场变化的因素与成本核算的工作进行紧密的结合,以提升工程造价工作的综合性,更为科学、合理的进行价变、量变和定额取费等工作。

2.2 动态管理控制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动态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工程的成本控制等工作进行科学的、体系化的安排。因为工程经历的时间周期比较长,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动态的影响因素比较强,动态管理的过程可以提前进行预测和规划,减少在工作中因为市场变化而引起的损失和浪费。动态管理控制的工作通过多种工作方式,降低成本,提升工程的质量与效益。

3 动态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策略

3.1 评估决策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决策的过程之中,一方面需要在工程的造价估测中,运用大处理技术,进行更为精准的测试工作。另一方面进行的是投资规划方案的选择,在多个投资方案的过程中,进行更为精准的经济效益核算工作,进行方案的对比和优化选择。BIM技术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在此过程之中运用的淋漓极致,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在信息数据的筛选方面进行的是更为快捷的处理,从而进行快速的工程造价计算。在工程的决策评估的阶段,动态画的管理模式使得信息和数据更加的有效,在面对市场风险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更为清晰的分析和定位的工作,有助于长期管理机制的建立的过程。

3.2 增强建筑工程项目中动态管理控制

因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缺失,会产出没有经过科学系统有效规范其施工行为,缺乏现场严格管理能力,因此提升了施工所需成本。首先,因为制度存在缺陷,所以人员进行管理时会出现不规范的现象,进而对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不到位;再就是因为缺乏现场管理控制能力,当项目进行变更时,不能对变更情况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关措施。其次,因为施工人员大多知识文化程度低也没有对其进行造价知识专业培训,造价控制观念意识弱以及不能科学准确适用设备,进而会造成经济产生损失。因此在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动态化管理意识的提升的工作,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应对复杂的市场变化的过程而进行的必要的管理工作模式的调整。例如,在企业中建立物资管理措施,对单位人员必须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施工。由专业人员管理建筑材料的购买和使用情况。进行建筑材料采购时,需要针对施工图来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规划。按照施工进度和相关计划做好月度季度采购工作方案并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工作。管理材料的人员需要按照审批通过的材料计划文件来供给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都需要检验和验收,降低材料残次品进入施工现场,避免造成施工项目质量出现问题。进行物资发放时,要对物资的使用进行定额,对使用材料超过计划数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控制和预防。管理材料的人员要对材料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管,保证项目顺利完成,清理材料现场,记录观数据,并对出现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

3.3 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

材料及设备等作为施工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两者的有效控制对造价动态管理更是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在材料的选取上,相关人员必须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并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大对材料,及设备的管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因材料及设备的损坏,而造成的造价动态管理效率底下。另外,在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质量合格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材料不合格,返工,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现象。以上就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问题的控制措施,相关人员需要对其加以重视,促使建筑工程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的工作与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息息相关,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地发展的过程使得传统的工程造价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的过程是十分的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应对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于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另外动态化的实施管理的方式也有助于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对于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模式的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建筑工程行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