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

篇1

金融文化是文化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对金融乃至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共性文化中部分与现代金融发展不相一致的观念形成了一些金融文化认识误区。本文分析了典型的货币认识误区及其产生原因,并在阐明货币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应重建货币认识。

【关键词】

金融文化;货币;认识误区

1 认识金融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金融文化则是文化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包括货币文化、信用文化、虚实文化、金融风险文化以及金融企业文化等,是人类共性文化在金融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根源于各国传统社会文化与金融实践当中,并反作用于金融实践。

在经济市场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活动不仅对经济政治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日益广泛、迅速地创造出新的居于社会文化核心地位的金融文化,其对金融乃至经济活动的制约与促进作用也愈发凸显。从微观上说,不论主动与被动,自愿与不自愿,金融文化都在日益强烈地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从宏观上说,金融文化对一国金融实践和金融制度结构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优秀金融文化是保障和推动一国金融及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错误金融理念则将金融这把双刃剑的危害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短视信用文化导致一锤子买卖、损人利己现象层出不穷;轻视虚实文化,金融体系创新无度,虚拟经济不断自我膨胀,实体经济却停滞不前;漠视金融风险文化,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淡漠、侥幸心理、机会主义普遍存在。纵观世界各国,形而下层面的各种金融问题无一不与形而上层面扭曲的金融文化相关。

2 货币认识误区及解析

金融文化既然是文化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必然受共性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固有的意识形态中部分与现代金融发展不相一致的观念以及错误观念指导下的金融实践自加强机制也形成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金融文化认识误区,典型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被俗称为“钱”的货币认识上。货币独有的价值尺度和交换手段功能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切价值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货币超越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达到一个完全抽象的高度,其化质为量的特性促使人们的生活趋于量化和理性化,由此有人将货币作为首要的生活目标而为之疲于奔命,人情淡漠,人际交往只求功利,更有甚者,为钱不择手段。“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货币虽然使人们摆脱了对物和他人的依赖而获得更多的自由,却又受货币本身的束缚和支配而使自由流于形式化。带着强烈的感彩,许多人甚至认为钱是万恶之源。凡此种种对“钱”的体悟是现代人未能对货币形成科学认识而得出的肤浅结论。

事实上,货币历史浩瀚博大,绝非一个“钱”字了得。货币无论表现在金银上,还是表现在某种价值符号上,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每一位劳动者既是自己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也是他人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者。与早期的直接物物交换不同,今天我们借助货币这一媒介进行间接交换。在将商品(或劳务)转换为货币,再由货币转换为其他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中,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应该代表商品所有者之间等价交换所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才是货币的本质。交换的前提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等交易,只有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得。如若交易双方能遵循等价交换之原则,便应是各取所需,实现双赢,不存在某一方纯粹的功利主义。

当今世界货币逐步构成人际交往关系的核心部分,并对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了潜在而深刻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一面,任由纯粹手段的货币向内生长成终极目的,却忽视其本质属性――等价交换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客观地说,货币只是一种工具,它既能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可能让人为之着迷,还可能被自私自利、贪婪的人们所利用,少数人投机取巧甚至用坑蒙拐骗等手段攫取货币,本质上就是在掠夺和剥削他人权益。如同当今世界各国流通的货币只是价值符号,不是真实财富,真实财富要靠人们劳动创造一样,货币本身也不是万恶之源,其对人的支配只是形式上的“魔鬼”,无知、贪婪、不劳而获等人性弱点,才是真正的万恶之源。我们不能以否定货币来掩盖人性恶的一面给市场经济造成的破坏,这既不利于人们对货币形成正确的认识,更不利于培养现代金融意识,进而阻碍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重建货币认识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货币经济,自1978年党的提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后,在逐步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国人对货币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羞于谈钱”到“一切向钱看”的转变,无疑是形而下层面各种经济活动决定形而上层面抽象意识形态的体现,这种自发形成的理念或信仰虽然朴素、现实,但有些未必是对市场化过程的理性反思,其反作用于经济实践便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市场经济实践需要优秀的金融文化理念引导,重建货币认识首当其冲。

作为商品交换媒介和手段的货币,应该代表交易双方等价交换所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即商品所有者在将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时应真正做到等价交换;同样,货币持有者在将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社会劳动转化为私人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时亦应做到等价交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明确利人才能利己,对方无利自己也无利,而不是损人才能利己。

现代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货币,没有道德底线和价值标准,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古人在称上刻“福禄寿”三字,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今天再以这种对神明的敬畏去约束人性恶的一面显然已不适宜。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的形成来自文化熏陶和生活点滴,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当前经济实践中的种种货币认识误区不能说与我们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不重视培养正确货币文化无关。因此,培育货币文化理念必须从小事、从孩子教育抓起。只有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推行“双赢”观念,明确利人才能利己,从实践到认知,从认知到行为,循序渐进地培育全民族的现代货币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货币认识误区的问题。

篇2

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时金融的发展和完善又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随着人类社会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金融是其必然的产物。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时期,必然要求金融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形成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像我国一样的很多发展中的经济实体而言,资本及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我国的金融市场主要由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及金融市场三部分构成,金融机构通过自身的储蓄效应、投资需求效应及其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起到的中介作用,能够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且具有种类多样特点的金融工具,以及为金融活动提供基本经济规则的金融市场等,这些都是我国经济总量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二)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投资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资金总量充裕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投向偏好也能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本市场的出现及其完善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方便灵活地聚集资金、转移资金、保证资金安全的交易场所,而且金融投资也能够为科技成果在区域间的传播开辟道路。

(三)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经济即使完成了产业升级和行业转移等结构调整任务,经营机制不完善、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再度出现严重的结构矛盾。金融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宽泛高效的融资渠道,市场投融资机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而且资产证券化及其流动也使企业在空间布局、产业附着、规模经济和技术层次等方面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上世纪80年代的轻纺工业到90年代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以及新世纪的汽车、石化、电子为代表的产业群体,可谓不断转换升级,但仍不乏能源高消费、环境高污染的产业,然而这并不符合重新选择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及重新确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经济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必然要求金融领域提供不同于以往的支持方式和力度。

英国政府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自此低碳经济、低炭产业、低炭技术等概念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冲击,低碳金融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日益重视起来。低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的开发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低碳金融与低碳经济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低碳经济为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传统的货币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低碳金融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转型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尽管发展低碳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且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但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来看,还存在着金融机构对二者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人才,低碳资本与低碳金融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目前仅在绿色信贷方面有所进展),金融体系内部和政府相关部门缺少一系列配套服务等问题。

发展低碳金融助推经济发展的建议

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仍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降低能源消耗、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可以从金融机构信贷领域、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角度以及政府政策扶持方面做出努力。

(一)金融机构加强专门的组织机构建设和人员培养以及提供特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上多下功夫

1.提高对低碳经济、低碳金融的认识程度。要全面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完善低碳金融服务是经济发展大势所趋,只有增强认识才能提高意识,也唯有如此才能时刻明白和了解自身的职责和所应承担的义务。

2.加强专门的组织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因事设岗、因人定岗。面对新环境、新任务,金融机构就应当提早且充分地认识到新形势给自身带来的新职责,做到勇于承担的同时还要设置合理且有效的组织机构,并在专业人才的来源与选择、招聘与培训上下功夫,安排最适宜的人选去完成其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3.提供特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因其经营产品的特殊性、经营形式的灵活性为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提供了种类繁多、方式灵活、期限多样的金融工具,但对于当今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市场来说,金融工具的种类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也有待于进一步增多和完善,如开办专项减排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换代的项目贷款业务。

(二)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作用,加大环保领域的资金投入支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力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主要包括环保企业)或项目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以此筹集企业或项目发展所需资金。多措并举,除以上措施外应积极鼓励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社会捐赠资金等参与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来,逐步放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建设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

(三)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

1.应将我国到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作为具体衡量标准,行业不同减排要求也理应不同,只有完成减排目标的企业才有资格获得融资;

2.借助政府财政资金的担保杠杆作用构建一套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的绿色信贷担保制度,推动环保信贷投入规模的建设;

3.政府部门应设立和壮大环保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专项基金,对环保企业或项目直接进行投资或为那些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或项目提供较为优惠的中长期借款,使其用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设施建设以及环保设备等的投资;

篇3

    一、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的经验总结

    合作金融组织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趋普及,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信用合作社世界理事会”(World Council of Credit Unions,INC),该机构现有86个会员国和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合作金融组织无论在组织形式还是在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变化更大,具体表现为:

    1.金融经营目标的变化。合作金融组织的最初形式是信用合作社。当时信用合作社的参加者大多是小生产者、小经营者和农民,他们为了抵御大资本的剥削,维护自身的利益,自发组织起来,在融资领域实行资金互助合作,其宗旨和经营目标是:不追求利润,以为社员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营活动都要追求利润,讲究自身效益。因此,绝大多数合作金融组织实际上都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

    2.资金来源的变化。最早的合作社主要以股本金和存款为资金来源,现在西方国家多数合作金融组织,在资金来源上已经是多渠道,除上述来源外,还有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并且有些国家发行债券所筹措资金占合作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比例相当大。同时,存款的种类也多样化。

    3.资金运用及其业务经营的变化。在贷款对象上,由社员发展到以社员为主;在贷款数额上由小额贷款发展到小额和大额贷款都发放;在贷款用途上,不再局限于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也提供消费性和流通性贷款;在贷款方式上,不再只是靠社员的个人信用担保,而注重票据贴现、财产抵押、经济担保等形式;在贷款利率上,不再强调低利原则。

    4.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现代合作金融组织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不再强调“民主管理”、“一人一票”,注重所有者、经营者与投资者三者利益相统一的管理原则。

    纵观世界各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变迁,其总趋势是:由非营利合作转向营利合作,由劳动联合转向资金联合,由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的信用合作组织转向商业性金融组织。但是,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并存是各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共同特性。或者说,商业性金融不会取代合作金融。

    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特点

    1.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异化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受其他体制改革“惯性”的作用,使农村金融体制长期成为政府或其他经济体制的附属物。例如,信用社从最初的合作组织到人民公社的一个部门,再到国有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再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性质,但要受中央银行的监管,即使这样均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强制性变迁的方式,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这种方式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滞及摩擦成本,但同时其效率也随之降低。

    2.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和制度的变迁具有强烈的形式主义。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和制度的变迁均是法人地位和权利的易位,而非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动以及金融产权主体的让渡。也就是说,都是形式上的变化,而非经营管理模式以及金融效率提高等实质上的变革。

    3.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诱发性变迁方式,第一次变革:的实行和推广,第二次变革: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这两次变革使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而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则使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关系更加模糊不清。这两者制度变迁路径的相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民间非规范化借贷的产生和发展。

    4.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之所以选择渐进性制度变迁的路径,原因在于渐进性制度变迁可以把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在时间、空间上分散开来,为社会化解和消化制度创新风险和成本提供一个缓冲区。认识上的渐进性决定了改革实践的渐进性,改革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时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的目标往往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改和调整。

    三、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动因

    1.政策性设计的缺陷。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不明确,使农村金融的功能定位和产权制度处于模糊尴尬位置。例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在管理体制的选择上始终未摆脱“官办色彩”,1958年实现后,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合并,下放由人民公社管理,1979-1996年由农业银行代管,1996-2003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始终走的是“官办”道路,实际成为国家金融机构的附属物。同时信用合作社也失去了自主性、民主性和灵活性;在产权制度建设上,产权代表主体不明确,产权结构不清晰。农村信用社每次改革,由于过度强调金融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组织内部人员的思维模式天然地排斥改革,依然保留计划经济的特色,失去其做强做大的内在动力;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实行的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而非合作性金融,与建立信用合作社的目的相违背,因此其功能丧失成为必然。

    2.制度变迁的政府强制推动。纵观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和制度的变迁,每次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而非自下而上的诱发性行为,更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行为,其主要原因:一是从原有的金融体制来看,传统的金融管理体制具有高度的集权性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政府高度的依赖性。其具体表现为3方面:(1)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农村金融组织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导致农村金融主体长期缺位;(2)我国金融体制实行的是条块分割,使单纯服务农村经济的金融主体无法独立出来;(3)我国农村的自然条件和制度环境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形成的制约,例如农民的素质、农村的经济体制和农村的商业化水平等。二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度的变迁要符合国家的效用函数。因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体制性租金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

    3.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作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与金融市场的供给存在着巨大差距。从1996年起,我国农村的金融缺口还出现了逐年扩大的趋势,导致民间金融活动异常活跃。

    四、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再认识

    通过对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和我国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特点及其动因的论述和分析,我们有必要用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地位与职能、性质与衡量标准、合作制与商业化关系、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等进行再认识。

    1.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和职能定位的再认识。要充分认识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和职能,就必须回答我国是否存在农村合作金融基础、我国是否存在农村合作金融需求,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1)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能够适应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可提供互助互利、灵活多样的融资形式,可实行优惠利率贷款,可采取多种分配形式。(2)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可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在我国东部地区金融需求以非农业为主,应依靠具有规模经营优势的商业银行满足,而中西部地区金融需求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为主,那么,就应该建立以合作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3)从金融机构的功能角度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是向着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化方向推进的,其结果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明显趋于减弱,这显然不科学、不平衡,不符合我国国情。(4)合作金融组织不仅能够保障资金供给,还能对社员实行利润返还,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大力加强合作金融组织建设。

    2.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和衡量标准的再认识。长期以来,尽管合作制提法不尽相同,但在理论上一直把合作制原则、民主化管理作为判断农村信用社是否属于合作制的标准。但是现实中都不尽然。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上弱者之间的互助融资,而不是为实现民主管理,看起来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实质上混淆了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因此,目前理论界出现的把民主管理作为衡量农村信用社是否合作制度的主要标准是值得商榷的。民主管理的根本目的不是民主管理本身,而是为保障社员利益、实现互助融资。承认互助融资是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衡量标准并不否认合作制原则,坚持合作制原则是实现互助融资目的的手段。

篇4

随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人们在对企业进行建立的过程中逐渐开始运用新型的经营模式对企业内部进行市场经营。而在经营过程中企业需要财务会计对企业内部的经济进行管理。因此,本文中主要针对当前我国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虚拟经济;会计控制;掌控能力

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企业的建立成为当前我国市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市场经济,在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会计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能力。虚拟经济概念的产生是马克思在对国际市场经济发展中金融依托经济循环而产生的一种钱生钱的经济模式。虚拟企业通过对会计控制能力进行提升来提升企业在虚拟经济环境中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1.会计计量能力不足会计计量是企业会计在对企业内部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能力。当前我国虚拟企业中企业会计计量对企业预期收益进行控制。但是,企业预期收益控制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其中不确定的原因较多。因此,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我国企业会计在对虚拟经济中会计计量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仅仅是采用一种会场发展的关系对其进行研究,缺少一定的创新价值。此外,在对我国会计计量公允价值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披露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将成为当前我国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掌控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2.虚拟经济中会计认识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虚拟企业会计在虚拟经济中会计控制的认识,使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我国会计控制中在其会计计量上一般局限于对当前我国市场发展中的金融领域。金融领域可以进一步拓展我国市场发展中会计计量的范围,从而提高对企业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金融领域中,虚拟企业的环境发展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会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进行多角度分析,不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领域才能够提高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

二、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提升措施

1.提高会计计量能力会计计量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会计计量环境和会计计量体系两方面。因此,想要提高企业的会计计量能力受限需要改善企业的会计计量环境。例如,我们对虚拟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其中不仅是一种社会的现实环境的控制,也是当前我国虚拟市场环境发展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对会计计量环境进行改变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会计信息披露环境的方式对其市场环境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会计计量能力。需要针对会计计量体系方面对其进行完善。例如,在会计体系建立过程中建立可验证性会计计量信息体系,这样能够是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更加全面,从而提升会计在工作中的公正、公平的能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建设,提高会计计量能力。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

2.打破会计认识局限性打破会计局限性是当前企业在对会计控制进行改进和完善过程中所面对的首要问题。而会计认识也是虚拟经济中掌控能力的一种体现。根据马克思哲学观对虚拟经济中掌控能力与会计认识进行研究,发现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因此,想要提高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就需要对我国会计的认识局限性进行打破。例如,会计对金融领域的认识中应该增加对金融领域以外的领域进行认识。在虚拟哲学领域、虚拟经济领域等方面对其进一步进行完善认识,采用多角度的方式打破现有我国会计认识局限性的缺点。

综上所述,虚拟经济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同的空间和领域内容,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需要对会计控制进行提升,其中尤其以企业会计控制中在虚拟经济环境中的掌控能力最为关键。掌控能力是会计对虚拟经济中市场发展前景、市场信息等掌控的一种能力。因此,未来在虚拟经济环境下会计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内容,需要对其进一步进行完善,以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管理的目标,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银峰.虚拟经济下会计假设冲击与修正[J].财会通讯,2014,31(1):81-83

[2]王秋红,汤湘希,陈丽.基于会计控制论视角的资产概念重述——兼论2013年IASB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讨论稿)》[J].当代财经,2014,12(3):118-128

[3]徐荣.试论虚拟经济环境下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J].新会计,2010,3(1):10-13

篇5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已经进入转型期,短期通货膨胀一直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存在,虽然该风险一直存在,但是还不是很明显,但金融资本市场的问题尤其突出,“脱实向虚”问题已成为重点的关注对象,这样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实体经济整体效益水平不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国内实体经济面临着很多的制约,尤其是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价格的下拉作用使经济增长缓慢,这样就会使其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如费用增长速度持续增加、成本增加速度不断上升、资金链条脆弱,时常面临断裂等问题,导致了企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增加迹象,企业的利润也出现了问题,成缓慢或下降趋势,特别是一些低端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这类企业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整合,只能在发展中承受相应的问题,如资金紧缺、订单减少、原材料及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何出现此类问题,深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体现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没有有效的融合,相互抵触,造成了金融产业相对来说发展速度很快,致使盈利增速,而实体经济的增长非常的缓慢,导致利润增长更是缓慢前行。

(二)生产要素减退而导致产业空心。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资源的支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面临着产业空心。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资源、劳动力、管理、技术等要素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推动的结果,受现在市场环境的影响,资产泡沫非常严重,再加上高通胀率的压力,两种因素双重挤压,大家都不愿面对的场景,即实体产业空心化。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其出现的,一种原因是社会供给导致资源价格不断上升、劳动者也改变了以前的择业观,择业机会日益增多,这样导致企业投入成本发生不同以往了变化,成本逐年攀升,实体经济投资成本回落较明显。另一种原因是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出现了很多雷同的产品或产业,严重的挫伤了市场的积极性,再加上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致使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重要的问题,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呈现了下降态势。

(三)实体企业存在“脱实向虚”的现象。近些年来,由于虚拟经济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它的高回报率、投资时限短等特点,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诱惑,这些企业在其诱导下,对虚拟经济的偏爱程度逐年上升,慢慢的离开了实体经济市场,开始转向虚拟经济领域,例如,金融市场的P2P以及房地产市场等,这时资金开始发生了流向的问题,资金开始由之前的流向转向了虚拟经济,大量的资金流入人们偏爱的房地产、贵金属及期货等虚拟市场。资金的流向并没有满足很多参与企业预期,它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投机、炒作的方式慢慢涌出水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这使“脱实向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出现这种现象是由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主导的,但是这样下去市场会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甚至是很难规避的。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正确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因此我要深刻认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不变的理论。金融业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做坚实的后盾,只有根基稳定才能谈发展之事,也要认识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在哪,抓住金融工作的本质的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各金融机构不能在没有全局观的情况下,擅自做一些背离实体经济发展的事情,要认识金融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深入贯彻落实的紧迫性,原则性的坚持不能变,坚决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动摇,有选择的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脱实向虚的金融资源出现,防止虚拟经济膨胀,造成产业空心化现象发生,从而实现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顺利进行。

(二)确保总量,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采取系列措施合理把握信贷总量和节奏。从宏观层面上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最几年中央一直主张的政策。因此,各金融机构不仅要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在此政策的制约下合理节奏下把握信贷投放总量,信贷总量不是一个数,而是要各地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资源相匹配,只有做到相互相适应,保持经济发展需要的投放节奏,这个时候才能与实体经济运行规律相衔接。围绕这一实体经济主体开展系列主题推进政策,做到“信贷支持力度不减、方向不偏”。金融机构在争取资金方面积极地争取,保证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做到信贷政策倾斜。在符合信贷调控要求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强风险管控的能力,把政策使用好,利用足,促进其高效有活力。从而实现了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要。

(三)优化结构,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从优化结构出发,根据结构的合理调整进行重点建设支持和重点项目发展。各金融机构在重点建设和项目的支持和建设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各地的发展重点,全面落实中央部委制定的各项文件,进一步促进落实各项金融扶持政策,推动大平台、大项目建设。有条件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带动龙头企业的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拓展金融相关的形式,来满足大建设和大项目的需要,如并购贷款等形式,这种形式就在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要在大建设和大项目中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使信贷比例要逐年得到提高,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篇6

二 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波动常态

金融经济国际化早在70年代就已露端倪,80年代进一步发展,到了90年代演化成席卷全球的大趋势。尽管几次金融风暴的冲击使金融经济国际化受到异议,但是,随着经济垒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金融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成共识。金融国际化使得国际资本轻而易举敲开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大门,表面上表现为垒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高效流动,但本质上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了国际资本对世界经济的全方位控制,为国际资本搅动世界经济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国际资本只是在等待的合适的时机和机会来制造增值的机会。基于国际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控制地位,技术垄断、资源垄断、规则垄断、金融国家化使得国际资本如虎添翼,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中的经常发生的现象,金融危机的常态化使得世界经济陷入经静性的波动中。

三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席卷垒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这场危机在范围、程度、损失方面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并且很快波及和影响到实体经济,成为自二战以来最为深重的经济危机,它不仅沉重打击了发达经济体,同时遏制了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延缓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机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步伐,全球经济被迫陷入停滞和衰退中,人民在危机中痛苦地挣扎着。

篇7

关键词:民间金融 发展策略 启示

一、国外民间金融发展策略和路径选择

民间借贷发展事关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大局,世界各国和地区政府对民间金融的认识与定位也逐渐从排斥到认可。而各国民间金融发展政策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各国对民间金融、正规金融以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不同,导致对民间融资采取了消极、中性和较为积极三种不同的评价,由此产生了三种具有差异性的民间金融发展策略。

(一)通过正规金融信贷扩张抑制民间金融发展

部分国家通过增加正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贷款规模,挤压民间金融的生存空间。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积极扩展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截至2005年3月末,印度全国分布在农村的各银行机构网点有15.3万个,平均每万名农村人口就有2个服务网点数,远远高于我国的0.36个。尽管以上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帮助,但是这种直接干预农村信贷市场的做法不可避免地存在负面作用:如果支农贷款的违约损失一律由政府承担,那么就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去促使银行关注贷款申请人的风险;政府缺乏有效手段来识别各个信贷项目的实际资源配置效率,因此由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补贴往往可能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造成金融资源浪费。

另外,有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实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提高正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自主性来抑制民间金融的发展。但实际结果往往是民间金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仍然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借款的重要渠道,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方面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规范并引导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各国政府通常针对民间金融采取积极引导和规范措施,并区别对待合理的民间金融活动与非法的民间金融活动。积极推动合理、合法民间金融业务的发展,逐步给予其政策支持,引导其向公开、规范的方向发展。如印度尼西亚于1992年的71号总统令要求农村信贷基金机构在1997年之前须转化为农村银行。在1994-1999年间,全国共有630家农村信贷基金机构转化为农村银行,约占转轨机构的三分之二。

(三)鼓励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进行业务合作

通过挤压民间金融的活动空间来抑制民间金融的政策措施效果并不理想,而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尽管有其合理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民间金融都能转化为正规金融。因此,一些国家开始考虑鼓励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进行业务合作。1988年斯里兰卡开始实行 PrajaNayaNigamak计划,即由该国两大国有商业银行向农村资信良好的专职放贷者发放年利率为18%的抵押贷款,然后非正规放贷者在30%的利率上限范围内向农村其它农户发放贷款。类似的经验也存在于1989年的印度尼西亚,该国13家银行在12个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向420个互助组织提供贷款,然后由它们向组织内成员贷款。

二、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策略的借鉴与启示

世界各国发展民间金融的政策和经验表明,对民间融资采取“堵”的办法难以奏效,宜采取“疏”的办法,对民间金融的发展策略和路径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民间金融在很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不必强行抑制

民间金融在处理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上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它不可能完全被正规金融所取代。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纠正对民间金融的偏见和歧视态度。对于民间金融应当着眼于其比较优势,因势利导,适当地加以规范以促使其健康地发展。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了《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首次正式承认了民间融资的合法性,并且将其定位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力量。这表明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民间金融活动的认识与定位逐渐从排斥到认可。

(二)在合理的金融体制下,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呈互补关系

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补,因此两者存在双赢的合作模式。通过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联接,正规金融可以利用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而民间金融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是金融体系发展的一个有前途的战略。

(三)民间金融的发展形式灵活多样,往往可能成为金融创新的源泉

民间金融由于形式灵活多样,往往可能成为金融创新的源泉。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界所广泛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票据发行便利等等,都是由民间金融交易活动为了逃避金融管制而发展起来的。这些金融创新工具经过逐步规范,最终成为世界各大知名银行所接受的完善的金融产品。

(四)合理科学引导民间金融,有利于完善融资体系

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对民间金融若政府能加以科学的引导,逐步完善针对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执行稳定的政策,可以降低民间金融的交易费用,有利于建立完善融资体系。稳定的政策预期与法律环境降低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对民间金融进行法律规范与政府监管能降低民间金融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相关政策建议

应正确认识到民间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坚持疏堵结合,疏导为主。可以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金融服务逐步管理和规范民间金融市场,将民间资本引入合规发展渠道,积极与正规金融对接,最终实现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一) 正确认识民间金融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坚持疏堵结合

对于民间金融市场和融资行为要辩证看待、客观分析。当前,应将民间融资行为置于优化全社会融资结构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大视野中通盘考虑,继续发挥民间金融调节资金余缺的积极作用。同时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民间融资行为,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民间金融法律法规,将民间金融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目前我国对民间金融的管理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法规条文比较粗疏。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民间金融的运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借贷双方出现纠纷时也难以借助法律武器保护应有权益。因此,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民间金融法律法规,将民间金融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从立法上保障个人和企业利用合法权利是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三) 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新型金融机构,推动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对接

引导民间资本开办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不断促进民间金融规范经营,引导民间资金走规范的阳光化发展路径,推动其与正规金融对接。

(四) 引导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开展业务合作

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可以进行信息沟通和业务合作。民间金融在操作简便灵活,并具有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在某些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时,可以合理引导企业通过规范的民间金融市场获取资金。

参考文献:

[1]张晓艳.国际社会规制农村民间金融的经验及启示 [J].中国流通经济,2011(2):119-123

[2]杨畅.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路径选择探讨[J].浙江金融,2011(5):26-28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现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论上,不能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约束。今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并提出新认识。

篇9

一、背景:

1、97东亚金融危机的打击使东亚各国清醒的认识到,为抵御金融风险不能仅仅寄希望于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必须在区域内部加强合作,共同合作防范金融风险;

1997年开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最终波及到整个东亚地区,给东亚各国的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由于东亚国家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的相似性,货币危机的“传染效应”非常明显,在东亚各国货币遭遇冲击,出现短期国际性支付危机的时候,本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紧急资金援助,但实际上,IMF对危机国提出了一系列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苛刻要求,客观上增加了谈判难度,延误了解救时机,最终加剧了危机。由于东亚地区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难以应付危机的“传染效应”,又无法求助于外部力量,各国紧紧依靠自身的力量对抗国际游资短期性冲击,最终导致各国经济遭遇衰退。

2、全球货币体系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后货币集团化成为一股潮流并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美元区的建立和欧元区的成功经验使人们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充满了信心;

在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世界上出现了一股货币集团化的潮流,产生了不少区域性货币组织,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和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等。2002年3月1日欧元作为唯一的法定货币开始在欧元区12国流通,拉美地区一些国家美元化等现象的出现,反映出货币联盟理论在实践上的应用是成功的,货币金融合作有利于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3、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投机资本规模巨大,东亚国家认识到仅凭一国的力量都不可能单独对抗巨大的游资冲击;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阿根廷金融危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相继发生,使东亚各国认识到面对巨大的国际投机资本,如果不加强合作、共同抵御危机,势必难以防范和化解危机,进而影响到本国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二、基础:

(一)理论基础

货币金融合作是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从蒙代尔(1961)提出最优货币区(OCA)理论开始,OCA理论由最初的单一分析方法到加入OCA成本、收益综合分析,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OCA一般均衡模型与OCA指数的建立,以及关于OCA内生性和政治因素的分析等,逐步将各种复杂的标准系统化,并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为货币金融合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完备的理论基础。

(二)经济基础

1、东亚区域内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成员国之间宏观经济依赖性加强,客观上需要实现区域内汇率稳定,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开展货币合作。东亚区域内贸易额在80年代后半期显著上升,而区域内贸易量越大,开展货币合作给成员国带来的利益就会交易成本的降低而越大,所以各国普遍也有深化货币合作的愿望。

2、东亚各成员国拥有丰富的外汇储备,区域内部直接投资的趋势不断提高,资本流动方面显示了比较高的合作性。在此基础上开展金融合作无疑有利于防范金融危机或进行时候救援。

3、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认识到区域内各国加强汇率机制的协调,开展货币合作有助于防范货币冲击,缓解金融危机。东亚各国在危机中的惨痛教训使其认识到仅凭本国的力量无法对抗巨大的国际游资冲击,更无法有效的遏制危机扩散,合作成为各方的共识。

4、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功经验证明货币金融合作是可行且有效的,东亚地区关于加强货币合作的呼声受欧元成功启动的影响再度高涨,为货币合作提供了舆论准备。目前,东亚各国在开展货币合作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1999年11月,东盟10+3峰会在马尼拉通过了《东亚合作的共同声明》,同意加强金融、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对话、协调和合作;2000年5月东盟10+3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达成了《清迈协议》(Chiang Mai Initiative),使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从构想变成为现实。2000年8月东盟10+3的中央银行又将多边货币互换计划的规模由2亿美元扩展到10亿美元。2000年11月互换协议扩展到所有东盟成员,总额达到10亿美元,扩展了东盟互换协议(ASA)与双边互换网络和回购协议(BSA)。2005年5月27日中、日、韩三国央行行长在汉城签署了新的掉期协议,韩国央行与中国央行和日本央行达成协议扩大换汇数额分别达40亿美元和30亿美元,该协议成为“清迈协议”的延续。清迈构想的实现及其拓展显示了东亚各国开展货币金融合作的信心,为进一步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政治基础

1、随着欧元区和美元区的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正在经历改革,东亚各国政府、商界、学术界对于货币金融合作的热情高涨,这无疑为合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准备。

2、日本长期以来实行依附美国的政策,但为实现其在亚洲地区的支配地位,迫于东亚其他国家的压力,也需要联合区域内其他国家对抗来自区域外的竞争压力;另外,日本长期以来受经济衰退困扰,为重振国内经济,日本也积极开展对内金融改革和对外金融合作,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作为东亚经济龙头的日本积极开展货币金融合作既有力的推进了合作进程,又给区内各国做出了示范效应。

三、障碍

1、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各经济体的经济周期、面临的内、外部冲击作用的方向、影响因素各不相同,这些差异性为实现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增大了难度,东亚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经济、风俗有较大差别,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由此导致各国在政策协调、产业整合等方面出现了较多冲突。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成员中,既有经济发达的日本,又有经济落后的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多元化,经济政策缺乏有效协调,各国参差不齐的经济发展水平无疑增大了区域货币合作的难度。

2、东亚地区尚不存在一个具有足够辐射能力的“轴心国”,缺乏能为整个地区决定货币政策并协调区内各国政策的领导国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作为亚洲经济实力最雄厚国家的日本,不断提高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的地位,日元也实现了国际化。但是除政治因素影响外,日本仍面临国内市场狭小、经济疲软、国内金融市场限制过多、日元国际化的程度过低等诸多短期内难以解决的困难,所以并不具备担当货币合作“轴心国”的能力。中国是东亚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力量,在东亚地区“市场提供者”的地位日益增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定范围的使用。但是,中国由于国内金融领域问题重重,金融改革尚未全面推广,其经济实力和对东亚国家的影响力还远达不到担当“轴心国”的要求。

3、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和分歧,而且各国在区域合作中仍固守所谓的“亚洲传统”,缺乏政治上的合作与相互信任,各成员国主权意识妨碍政策协调。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存在机缘,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又有较大差异和分歧,政治上相互视为对手,缺乏信任;另外开展货币合作就意味着各成员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放弃部分经济政策自自主权,而现阶段东亚各国很明显不会放弃独立制定本国经济金融政策的权利,这必然会妨碍合作中的政策协调。目前,东亚地区也没有类似欧盟货币委员会那样的超越主权国家权利的机构,以及对违反合作协议的成员国进行强制惩罚的机制,这无疑增大了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难度。

4、东亚各国除中国和日本外,产品大多集中在电子电器、石油、纺织品等少数品种,而且区域内多数国家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结构的相似性导致其在国际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从而影响区域合作。相对于欧盟和北美两大自由贸易区,东亚各国经济结构雷同程度太高,竞争的激烈导致贸易争端时常发生。

5、东亚各国与美国在经济、政治领域存在着很强的联系,各成员在贸易结算、进出口等多方面都依赖于美国,美国为维持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必要时可能干预东亚货币合作。美国是东亚各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东亚各国同美国的贸易比重占绝对优势,国际进出口贸易大多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区内成员的外汇储备美元资产由占绝对比例,这些都增强了美国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影响力。为维持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美国可能会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进程实施干预。如1997年提出的“亚洲货币基金(AMF)”就是因遭美国政府反对而搁浅。如何正确处理美国与东亚各国的关系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政策建议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优化体系

农村金融是一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部门,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伴随产物,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壮大,成为农村的农业和农民生产、生活的一种有力保障。再者,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资金供给的提升与农村农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着重强调了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并且对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并且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接着,剖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针对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完善措施(①改善农村地金融的生态环境;②重构农村金融体系;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最后,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当时资金由极度匮乏到有资金富足的背景和政府主导的基本体制背景下,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在此之前,整个国家都是处于一种资金短缺的状态,这就使得政府对社会的金融控制,主要放在动员资本上面。而在当时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起一个储蓄资金的作用,利用储存的资金来促进城市和工业发展。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和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使得金融体系划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两种类型。但是在20年代后期,资金的供求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资金极度短缺变成了资金有大量的剩余,这种情况使得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持政策相继而出,于是这种新型的垂直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就逐渐形成。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在农村地区的扩展,使得城镇与l村之间、工人与农民之间有巨大的经济差异,另外农村地区经济的固有特征,也不便于农村地区留住和利用其所拥有的资金。我们只有清晰的认识到市场逻辑的存在,才能更好的认识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不仅要认识市场逻辑还要跳出这个逻辑,我们才能从本质上真正的缓解农村的金融约束改善农村的金融体系。

虽然我国经济近年来发展迅猛,并且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经过了改革开放的这一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当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所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地区人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完善。尤其是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供给仍然严重缺乏,首先就是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稍显不足,我国与农业、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银行机构还不能承担起扶持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节的职责;其次就是商业性金融向农村金融的转变,由于银行自身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其为农村金融提供的金融服务也非常的有限,再者就是,农村金融并非正规的金融机构,虽然非正规金融机构是构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来看非正规金融相较于正规金融来收还未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要想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改革,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照当下的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方面着力于把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向正规金融体系转变,另一方面充分地利用现下非正规金融所特有的一些优势,使其朝着正规化迈进,重新构建一套既能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又有助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要巩固农业在农村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提高全体农民的收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我们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毕竟一个国家的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上好的生活,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村地区。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是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种资本配置方式,并且它在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本文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我国的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严峻;②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缺乏;③农村金融的服务内容多样化不足;④国家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还不够。

(一)我国的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严峻

农村金融环境一般是指由企业,政府和一般居民所构成的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个群体,和金融体系在消费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经济,法治,习俗等金融环境。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有些严峻,很多的制度存在缺失或不完善的问题,这对农村地区金融的融资有很大的阻碍。农村的信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存在不少乡镇的工厂接口破产而逃避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并且金融机构的相关维权法律不够完善,所以金融机构的维权存在较大的问题。而且农村的信用监管体系建设还比较落后,金融机构没有办法判断客户真实的信用情况,因此对贷款的风险不能有效地评估。信息的不完整性,法制的规范程度还不够,尽管系统的缺失,这些都考验着我国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对于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让投资者望而却步,恶性循还,使得矛盾更加突出,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也变得严峻。

(二)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