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在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既是现实的需要,也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从法哲学的角度对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回应,从而逐步完善检察制度的具体建构。
关键词: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法哲学;功能期待
中图分类号:D92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8/09-0153-05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履行检察职能的应有之义,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又一重要举措。笔者拟从法哲学的角度,就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作一番探析。
一、风险社会: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
风险社会理论为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创立。他以反思现代化为视角,按照风险分配、个体化法则、科学和政治的衰微这样的思路展开其风险社会的理论。关于风险社会,贝克认为,现代世界正在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转变,“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所谓“风险社会”,是指在后工业化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全球性风险和危机对整个人类生产生活乃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而人类对此又失去掌控的一种状态。[1]
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全球性,以及后果的不可预测性。当一个社会具有“风险导向”时,势必伴随着作出有风险性决定的人们与承受风险影响的人们之间乖离的现象,同时也经常发生起因于对风险程度的不同评估的纠纷,例如振兴产业政策与防止公害政策之间的冲突,或者医患关系的紧张。尤其是在决策过程不透明、群众参与不充分的场合,进行风险选择的决定者与决定的被影响者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决定者犯错而逍遥,被影响者无辜而遭殃,如此不公的结局当然要让被影响者对决定者抱有强烈的不安、不信以及不满。这样的抵触情绪又会反过来大幅度加大决定者的风险、减少公共选择的正当性,在某些场合还会诱发被影响者的抵制行为乃至大规模的群体冲突,导致社会秩序的危机和政府紧急事态。[2]可以说,在风险社会语境下,人类的关注重点已经从旧工业文明范式下的财富考量转向了新风险文明范式下的风险评估和规避。
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的大国,我国面临的社会风险管理任务更加艰巨。转型时期体制滞后的内在性挑战、环境变化的外在性挑战以及全球化的国际性挑战并存,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社会结构特征的交织存在,造成了风险类型的多样、风险主体的多元以及风险关系的复杂。在风险社会中,检察权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国家反应,保障和促进生活共同体安全,检察机关是宪法确认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唯一主体。在转型时期社会急剧变化的进程中,检察机关既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力量,也是社会稳定的建设力量。为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正当性
1.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符合检察权的内在属性
检察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检察机关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检察机关是国家政权架构与社会治理格局中存在的一条救济权利、保障安全、稳定秩序的制度通道,人们的法律要求可以进入这条通道获得救济,各种冲突也可以融入其中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检察权同时也是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通过向社会拓展正义促进社会秩序及其变迁的张力结构。作为政治系统中发展着的一个部分,检察权随着社会秩序的生成和变迁已经不仅仅是通过具体案件的处理,使公民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还原的内在机制,而且已成为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的主导性变量和动力资源,影响和决定着社会政治的实际进程和方式。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检察机关隶属于行政部门,其职权被认为是一种行政权的行使,所以具有社会管理职能是其本质属性。我国检察制度虽独具特色,但回溯其历史根源,即从中国古代御史制度中也可以找到社会管理的影子。我国现今检察制度采用法律监督机关而不是单纯公诉机关的定位,本身就是对这种历史传统的延续,同时也肯定了其具有一定的社会管理属性。[3]
2.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终极价值追求
法治是和谐社会有序运转和科学发展的保证与基石,和谐社会无不与检察职能有着内在联系。法治的制度化很大程度要借助检察机关的公共权力。检察机关公共权力的使命在于,当某些当事人因利益或合意而出现纠纷时,它为之裁判;当有人以不当方式侵损他人利益时,它予以救济;当某些合意可能或实际上已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时,它制止或给予惩治。这样,检察机关的公共权力便在法治由自发、原初状态而至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了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公平正义能否实现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尺度。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客观需求。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当利用法治、规则和程序,来调整和社会关系,消弭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3.检察监督与社会公共管理具有价值上的趋同性
良好的社会管理模式是以法律来构建社会管理的基本框架,以法律秩序和法律规范为支持,以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主体的行动井然有序。法律是社会公共管理的载体也是客体,使社会公共管理在法律领域的表现必须通过立法赋予司法机关的权力对涉及规范法律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立法的目的和法律的价值。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作为国家政权的工具和必要保障,检察机关自产生之日起就作为广义的政府范畴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整个社会运行提供法制、秩序和公正的保障。应该说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方式,从管理的本质而言,是一种间接的方式。它是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保证公共权力沿着法治的轨道运行来间接地实现对社会的管理。不断强化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功能,是法治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检察制度和社会公共管理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势,两者的内涵虽然不同,但在价值取向上却有着共同的追求。
4.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体现了回应型法的特征
法律应对社会改革和变迁起指导作用、保障作用和推动作用,或者说,法律应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作出适当的回应,这便是回应型法的应然的时代要求。法律的目的就是更多地回应社会的需要,使法律机构能够更完全、更理智地考虑那些法律必须从它们出发并且将被运用于它们的社会事实。[4]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要以积极的姿态为社会主体搭建一个公共的平台,使得各种诉求在这一空间得以充分表达和协商。检察机关不但要关注个案的处理和当事人的个体权利,还要关注个案背后的体制性因素和社会意义,不但要追求个案的实体和程序正义,更要为实现社会体制转型和社会的普遍正义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所引发的法哲学问题点
现代化转型时期的社会急剧变化,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权利要求的内容不断扩大等趋势,这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背景。法治是有特定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的法律秩序。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揭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我国“法治国家”目标的确立,突出了弘扬法治、摒弃人治的目标,意味着法律至上和法律权威的确立。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既不同于宏观的国家管理和政府管理,也不同于私法领域里的私权利管理,它既有国家公权力管理的特性,也有私权利管理的社会权力管理特性,既有宏观的管理形式,也有微观管理方面的特征。因此,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在理论上会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也会涉及到对私益与公益、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等目标价值的的兼顾和权衡。可以说,检察机关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带动社会管理多元化体系的完善,是一项重要使命,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深入研究检察权的运行实际;在推动建立现代检察体系理念的引领下,从法哲学的高度提出须予回应的核心问题。
1.核心问题之一:权力制约秩序的完善
从法哲学的角度,权力是指个人、集团或国家,按其所希望的方式,贯彻自己的意志和政策,控制、操纵或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国家的权力,即为社会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或集团所拥有,通过正式的政治设施行使的权力,处于权力体系的核心位置。权力的运行有双重效应,既可能为社会带来利益,也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一般而言,没有界限和不受制约的权力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极大,而软弱无力的权力也无法维护公民的自由和社会正义。权力的权威和界限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富有成效、确实可行的理论论证。从制度层面,关键在于建立一种能有效约束权力、监督权力行使的权力制衡秩序。
法律监督权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义中具有普遍性和统一性。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由于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必然引起公权力的介入,存在权力被扩张和滥用的可能性,迫切需要“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性监督。法律监督权的作用和功能涵盖整个行政和司法领域,它通过对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通过对职务犯罪的侦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稳定性。如何结合中国行政权力的现状和运行实际,建构权力法定的国家行政权力配置及权力运行体系是检察监督的一项实质要求,如何在法哲学层面上回应这种要求、促使权力制衡秩序的实现,是极其重要的理论前沿问题。
2.核心问题之二:社会公益的实现
公共利益不仅是一种理性的道德意蕴的诉求,更是对丰富的社会生活世界中制度安排和政策考虑的价值性选择,也是法律的现实政策路径选择。公益价值支配和主导着公权力机构的运作,是指导国家机构运作的基础性原则,它要求国家拥有的各种权力必须有利于公众的整体意志和最大多数人的普遍期待。公共利益提供了政府或者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一切公共权力,包括制度、措施等,都应该是为了公共利益。公益原则是检察机关产生和存在的正当性基础。检察机关是社会管理制度中公共权力进行分工的结果,是司法分权与制衡的产物。在现代诉讼中,检察机关和诉讼制度存在的基础和正当性在于维护公共利益。
近年来,法学界对检察机关能否拥有启动司法程序,参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权力多有论争,如果从公共利益理论出发,答案不言自明。检察机关作为公益代表,其活动范围不应局限于刑事诉讼领域,应广泛地参与涉及公益的诉讼。检察机关应由“以刑为本”向依法全面维护社会公益方面拓展。现代意义上的检察监督不仅仅在于纠错,同时还有保障功能、表述公共政策以及实现公共利益等功能。由此可见,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推动建立一系列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法律制度,如何推动基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目的而建立公平、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分配模式和相关制度也是法哲学应该面对的问题点之一。
3.核心问题之三:人权保障
一般认为,基本人权包括生存权、发展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等内容,这些权利不仅是现代社会人所必须,而且也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可,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就是人权内容的宪法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用作了全面的规定,许多部门法律又都以宪法为基础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使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能够得到追究。《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利和其他权利”,这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公民权益保护中的具体任务和作用。
保障人权是全球化时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必然含义,而中国以往检察权对人权的保障尚存有某些观念障碍。惟有认真梳理、反思和检讨检察立法在观念层面的误区,并在价值观念上真正融入人权保障之意蕴,才能真正实现检察立法中人权观念的嬗变和更新。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相应检察权观念的变革,关涉人权保障的检察立法的真正贯彻也必然会举步维艰、流于形式。受强调社会利益之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和阶级斗争思维定式的制约,中国以往的检察权长期偏重于追求惩治犯罪,而忽视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人甚至普通公众权利的保障。然而,现代司法活动应该崇尚公正、公平与公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应该表现为对人权的尊重,而在刑事司法中重视人权保障,就要求司法人员改变过去那些带有偏见的办案思路和习惯,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犯罪人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法哲学应在理论层面上以此为现实背景,研究人权保障的机制构建,特别是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要结合检察权能的配置和设计,从权能和制度上关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以及对其他特殊群体的帮扶和救助。
4.核心问题之四:国家责任的启动
国家是强制性机构,其职能通过政府而得以行使。在国家统治的秩序中,公民有服从统治的义务,但国家也得负起应由国家承担的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如宪法里规定的各项社会公共需要的落实、国家安全保证、教育、治安等公共产品的提供等。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政府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为己任,以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实施社会保障,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概括地说,公共服务型政府以向社会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公共产品实现为公众服务的宗旨,其特点是面向公众,为民造福,没有―己私利,向人民负责。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多样化和国际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和公共利益代表的特征日益明显。检察权的行使,更加重视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5]我国检察机关作为公益代表的性质,决定了其应当根据情势变迁,不断满足民众新的司法需求。强调国家责任同时也是主张权力以权利为界的外在表现,对于监督和约束国家权力自身具有的天然膨胀和无限漫游的惯性,对于防止权力越位和权力滥用是十分必要的,其内在逻辑必然是要求检察机关建立相应的赔偿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弱势群体救助制度等。在此,法哲学应以此为制度走向,探究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引起的国家观、国家责任以及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深层意义。
四、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期待及理论意义
法的精神和理念是法律制度的中枢神经。它支配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行的法律性制度安排,指引和制约着对法律资源及其他资源的社会性配置。[6]检察理念是特定社会类型的法律精神或原则在检察制度中的贯穿与显现。现代法治国家无不奉行权力制约与人权保障的结构,围绕公民权利保障构建全部的法律制度。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检察权的功能构造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兼顾社会秩序和人权保障等法律精神,并适当向人权保障机能倾斜,丰富检察权的人权蕴涵。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实践,法哲学非但不能回避,反而须直接面对,对这一创新性的事业给予理论层面的回应,对由此引发的制度建构和检察权能期待作出具有理论高度的一般性分析,并弘扬具有促进性、有助于检察改革进程的法哲学理念,以引领、指导社会管理过程中相关检察制度的具体建构和体系完善。
1.“权力制衡”法律精神的制度化实现
权力制衡是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检察权的实质是通过一种权力对另一种权力的控制和约束,以达到权力之间的平衡,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使法律内含的秩序和正义全面实现,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保证公平正义,就需要对法律活动进行有效的检查、监视,对违法与失误行为加以矫正和制裁,这就是法律监督。
就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监督制约的现状而言,行政执法人员严重违法构成相关职务犯罪时,检察机关可以对其进行刑事侦查和追诉。但是,相对于大量的行政违法行为,行政犯罪毕竟只占相当小的比例。目前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仅仅限于行政犯罪,而对大多数行政违法行为没有监督权。行政诉讼法虽然对检察机关在其中的监督作用作了原则规定,但只有抗诉一种监督手段,存在间接性、滞后性等缺陷。事实上,行政执法多年来一直游离于国家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视野之外。因此,应该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力,减少行政人员的或者职务犯罪的机会。检察机关如果发现行政人员在行政工作中有违法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警告或者教育,如果不被接受,可以向其部门主管领导或者上级机关提出,由其部门主管领导或者上级机关责令其整改或者纠正。同时要赋予检察机关的监督调查权。检察机关有权主动介入行政执法机关的案件查处,也可以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的邀请介入案件查处,提出具体建议。
2.“以人为本”价值的制度化确认
“以人为本”是转型中国的核心社会价值,对于人权的保护早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并已成为对具体某个国家社会制度进行价值性评判的重要指标。然而,对公民人权的保护不是单纯的纸面论证,需要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通过具体、全面的法律规范加以界定,使之真正成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涵。无论是刑事、民事还是行政法律,都是公民合法权利的保障书。这种权利应包括实体性权利,也应包括程序性权利。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要将人作为主体和目的予以尊重和保障,让公民在领略法律所带来的威严与神圣的同时,享受到法律的人文关怀。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特别要关注以下几类人员:首先,要对被害人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保障其实现利益最大化。以国家补偿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若被告人及其家属无能力赔偿的,可通过国家补偿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给予被害人适当的补偿和救济,使那些贫困的、受到损害的弱势群体有条件重新站起来,使法律的公正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更好地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其次,要解决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问题,尤其是加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要建立衔接机制,落实安置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最后,要解决好流动人口高逮捕率的问题。流动人口高逮捕率本来是为了防止流动人口脱逃脱讼,降低诉讼风险,减小诉讼成本。但是这种做法通常是以牺牲法治平等为代价,利用刑事诉讼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诉讼风险的转移。检察机关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对流动人口犯罪逮捕措施的均衡合理适用。
3.推动市民社会的形成
法治的要义在于权力制衡与权利保障,市民社会作为个人与国家的中介,实现了将由多个个人结成的社团的利益予以集结,并以和平方式表达出来,制约强大的国家权力,维护个人权利的目的,成为法治社会的基石,形成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并立和动态发展的局面。[7]市民社会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对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转型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民社会的构建,就是要确立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其核心是对社会以及构成社会的人的独立性、主体地位和权利的尊重。其中,社会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无疑是最为基本的关系。要在制度层面,承认和确立社会主体特别是自然人独立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在监督和制约行政权方面的作用。
在公益诉讼涉及的利益群体较为广泛而单个主体力量薄弱、被诉主体具有强势性、机制受阻,或国家自身利益受损,诉讼无特定原告或无人等情形下,国家公权适时介入,以自身力量和优势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已成为必需。作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检察机关参与诉讼,能使违法行为处于严密的监督和有效遏制之下,维护公民、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秩序,因而,设立民事、行政公诉制度,既符合现代各国检察机关的发展趋势,也是弥补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的需要。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体现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权利与权力的制约及功能耦合关系,从而对市民社会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引导、推动作用。[8]从现实情况看,检察机关的民事、行政公诉权一般限于以下几类案件:第一,侵犯公共财产权益、没有具体相对人的案件;第二,侵害环境公益但无明确受害个体或受害者无法、无力提起司法救济的案件;第三,其他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对人不的案件。
4.对检察权配置和设计的理论引领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检察权在现代社会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中国检察权来说,其未来的角色意味着更多的权能和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引领未来检察权配置和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几个立法原则:
第一,加强程序监督。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于倡导“规则之治”,实现从行政主导向法治主导的转变。检察院通过诉讼程序的参与可以保障相关当事人双方平等、诚信地行使诉权,可以积极发表对于纠纷解决的各种意见,以收取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综合统一之效。不仅如此,检察机关通过程序性监督,也往往可以发现单纯进行实体监督所不能或难以发现的制度性宏观问题,从而提出有助于司法体制和机制进一步趋于完善的检察建议,实现超出个案监督的社会监督价值。
第二,拓展新型监督功能。为推动检察监督从诉讼监督向社会监督转变,当前检察机关要积极服务于社会管理制度完善以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与运行。检察院应通过诉讼监督,提出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致力于推动各行各业的社会管理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的更新和完善。目前正在构建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基本内容的大调解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检察机关不仅要通过检察和解、服判息诉等监督行为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应积极延伸职能,多种形式地发挥制度构建作用,推动大调解体系的建设步伐。[9]
第三,强化检察权促成社会利益协调与整合的机制。社会管理创新本质上就是对各种利益关系的冲突和调整的过程,也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的过程。如何有效利用检察权,既促成新秩序生成又能保证社会整合,根本上在于充分发挥检察权所固有的利益整合特质,强化检察权促成秩序生成和社会整合的机制。寻求检察权对各种冲突和重叠的利益的法律调整和协调方法,对于抑制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确保检察权应然功能的顺利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化检察权制度改革无非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利益制度体系,尤其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利益激励与约束、利益冲突协调与整合的制度结构,使检察权能真正担负起界定和保护合法权益、维护法治秩序、协调与整合社会利益冲突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3.
[2]季卫东.风险社会的法治[J].中国法律.2006(1).
[3]张敬博.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检察.2011(1).
[4]李瑜青、杨超.在回应社会中推进法律的发展―评《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一书[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3).
[5]陈福宽.检察权的价值目的:满足民众司法新需求[J].政治与法律.2008(8).
[6]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79.
[7]徐国栋.市民社会与市民法[J].法学研究.2004(4).
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人格;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0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004
学生作为高校群体中重要的一员,其心理健康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由于各个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由学生心理健康因素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因此,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也为了高校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需要通过探究高校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寻求有效地方法以改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涨,各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基地,需要为社会输送人才。而心理健康会影响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之路。高校学生一旦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也会影响自身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程度,不利于终身发展。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当前许多高校学生都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没有独立性。再加上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已经不再像高中时期那样紧张和严格,所以,高校学生对自身没有一个严格的要求。而心理健康可以让学生改善这方面的情况,有利于高校学生参与充实且有意义的校园生活。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高校学生步入社会的必要条件。此外,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高校学生自身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二、高校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高校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学生本身的人格存在一定的关系。人格是一个不具像的的名词,它可以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也可以指一个人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而人格特征是区别一个人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人格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相同的,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展变化。高校学生正处于步入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学生的人格在这个阶段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气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气和秉性,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高校学生的人格正处在变化阶段,对于周围的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处理的方式还不太成熟。其中偏激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且具有孤僻性格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总之,不同的性格特征就会引发不同的心理问题。此外,各项研究也证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本身的人格密不可分。
三、社会支持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社会支持是社会对高校学生的一种需求和输出表现形式,它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社会为了从高校获取人才,会对高校进行物质或行为上的帮助。众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否良好是影响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学生如果能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那么,心理压力就会减小,也就不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此外,高校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际关系资源来构建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学生未能从这方面考虑,认为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造成了伤害。另外,还有一部分高校学生认为,寻求社会支持,都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因此,产生了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总之,当前高校学生对社会支持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许多高校学生出现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学校是一个群体生活的环境,又是一个社会缩影,因此,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校要进行心理健康调查,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还要设置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便于随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此外,学校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是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来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也可以在高校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让学科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总之,高校教育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其拥有健康的心理 。
(二)高校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调试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93-02
“历史与社会”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主要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质量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近几年,我们逐渐发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重视,“满堂灌”、“填鸭式”等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消弱。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更新,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笔者作为“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师,结合新课改中的核心内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该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中提到,“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爱生命、保护自然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历史感。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祖国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了解祖国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为此,在进行“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新的教学理念,人文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初中阶段学习是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这表明了全民文化水准的基础标准。所以,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教育,不但要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位。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推动力。为此,在进行“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足以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过程。而在这过一程中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其内容繁多,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历史与哲学、文学与地理、科技与艺术等一系列发展史,人文性较强,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前的教学资源。例如,教材中提到的“和谐、礼仪谦让、仁爱”等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感动人物事迹演讲、参观当地纪念馆、进行帮扶活动等,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感受这种优良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新课标中提倡情感教育,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试想如果教师总是以权威让学生服从,而不是让学生口服的同时也能心服,也只能取得暂时的效果;从长远来看,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和谐良好的关系,以“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学生也会慢慢喜欢上教师的课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课堂上来。
3.正确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介,激发学生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很多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甚是喜爱,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电脑的兴趣。而在我们的教学中,以多媒体为主的计算机设备也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然而网络信息有利也有弊,为此,我们在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开放性问题,要考虑到是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制作课件,以图片、视频、远程教育等方式,展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这样一来,教师占用课堂的时间少了,能够给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积极思考,进行互动。
4.实施分层次教学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学生在智力、性格、优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不管是设定教学目标还是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安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使用适合其的方式,只要学困生取得进步,就要及时鼓励,中等生取得进步,要激励他们再接再励,对于优等生,要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通过团结合作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同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三、教学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为此,了解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我们开展“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学生日常的主要生活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课业繁重,外出的机会较少,缺乏生活经验,而教材中的案例虽然贴近生活,但案例有限,只有课堂的讲解,学生难以亲身体会。为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指导,对于学生生活面较为缺乏的地方,教师要结合当前的国情和当地乡土文化给予学生适当的知识补充,教师注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时事。例如,在讲授和平与发展的章节时,学生都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痛苦,对国际和国家发生的大事了解又少,教师可以通过电影、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国际局势。
参考文献:
[1]陈燕明,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EB/OL].233网校论文中心参考.2009-09-02.
.
篇4
【关键词】 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相互影响分析;大学生;症状自评 量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Styles, Social Support among C ollege Students. Peng Hujun, Wei Shuta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 nce, Shangluo College, Shanluo 726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and coping styles, social suppor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bases f or their m 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Methods With SCL-90, C SQ and SSRS, 75 6 students in 3 colleges in Shaanxi were surveyed. Results Co llege students hav e certai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 rate of mental problems was 21.69%. Differ ence was shown between each factor score in SCL-90 of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and that of students from urban, and between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P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 Social support; Transactiona l analysis; College students;SCL-9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调查表明,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心理障碍已成 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1-4]。Pelleti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现代 人类疾病一半 以上与应激有关”。应激能否引起健康损害,与应激源的强度、社会支持、性格特征、应付 方式、个人认知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 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可以达到43.3% ,为普通人群的2倍[5,6]。尽管 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和工具不同,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个体在遭受应激之后,某些心理中介因 素(个性、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等) 可以缓冲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冲击,但某些 因素却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7]。为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针 对性、实效性,本文试图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中介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取样方法,随机抽取陕西3所院校本科大学生810名作为调查对象 ,发放问卷810份,收回有效问卷756份,有效率93.33%,其中,男生285名,女生471名,城 镇261名,农村495名,文科450名,理科306名,平均年龄为19.54±1.36岁。
1.2 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8] 共有90个项目,1~5级评分法,以因子分≥3 分(中等 严重程度)作为判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依据。该量表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评定结果 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 应付方式问卷[8] 该量表共有62个题目,包括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 想、退避、合理化6个因子。经肖计划等修订和应用,表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8] 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 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经湖南师大肖水源等修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施测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填写采用无 记名方式,但在问卷前设置了诸如性别、年龄、班级、城乡、文理科等被试信息,要求做出 独立的自我评定。
1.4 数据处理 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见表1,表2) 与全国常模[9]比较,其SCL―90各因 子分明显 高于全国常模,经检验,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值 均
以因子分≥3分(中等严重程度)作为判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依据,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依 次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等(检出率1.98%~11.11%);有一项或一项 以上≥3的症状人数共164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69%。在性别方面,除敌对、偏执、精神 病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女生均高于男生,但男、女各因子中只有焦虑和恐怖差异有显著性( P值均
2.2 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特点 大学生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 题(0.72±0.21)、求助(0.55±0.23)、退避(0.44±0.20)、幻想(0.43±0.21)、合 理化(0.39±0.18)、自责(0.37±0.26)。经t检验,大学生在退避、合理化因 子上存在文理科差异(P<0.05),在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因子上存在城乡差异(P<0.0 5);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存在性别、文理科差异(P<0.01)。
2.3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各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相关分析(见表3) SCL-90所 有因子及均分与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有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求助有 显著负相关; SCL-90大部分因子及均分与客观支持有显著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对支持的 利用度有显著负相关。
2.4 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见表4) 以SCL-90均分 为因变量,分别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因子为自变量,确定显著性水平为α=0.05,对全体 被试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 支持的利用度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3 讨 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与我国常模相比,大学生心理状况较差,SCL―90因 子分男、女无性别差异,这与有关研究结果基本相同[10]。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依 次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与国内相关研究略有不同[11]。 另外,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21.69%,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20.23%[12];来自农村的大学生SCL-90 各因子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文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生,差异具有 显著性。究其原因,一是与学生对其前途的担忧程度有关。近年来,大学生普遍就业率低, 就业压力大,因而对前途甚忧,心理空虚,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二是有关研究表明[ 13],家庭经济收入偏低,易导致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来自农村的大学 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收入偏低,生活压力大,因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三是由于文、理 科学生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理科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自我意识较外倾,在社会认知 能力、社会应对能力方面比较成熟,能较好地利用各种支持。文科学生相对于理科学生来说 ,自我意识较内倾,不善于社会应对和主动利用各种支持,因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因此, 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科别、不同生源、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内容,做到 有的放矢,有所侧重。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总体上趋于成熟,采用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这是因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理不断成熟,知识水平不断增长,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在应对 生活事件时采用积极的方式,显示趋于成熟。从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比较来看,来自城市与 农村的大学生他们的应对方式差异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应对方式相对成熟,采用较为积 极的应对方式,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回避等应对方式,说明农村学生面对生 活事件时,可能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现实,这和以往的研 究结果[14]相同。另外,不同性别、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具 有显著性,这与有关研究结果[15]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男女、文科与理科大学 生之间对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利用水平不同产生的。从传统的观念来看,女性是弱势群体, 人们同情弱者,因此,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就更高一些。因此,要有目的提高大学生 应对应激的能力,引导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效使用应对方式,改善他们的社会支持,增强心 理防御能力,促进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应激与身心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保护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分析表明,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解决问题、求助与SCL-90所有因子呈显著负 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所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提示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应激强度,可以降低大学生心理 问题的发生率,帮助个体应对应激事件,从而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而消极的应对方式 则相反。这与张香云、肖水源等[16,17]研究的结果一致。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依次是自责、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及对支 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做事要求过高而难于实现,容易产 生自责心理,影响心理健康;解决问题能力越强,就越能及时化解矛盾和困难,心理就越健 康;遇事采用求助这一积极方式应对,心理就健康,采用幻想这一消极方式应对,就容易产 生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就越健康。因此,高等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要 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 康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鼓励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他 们的社会支持,增强大学生的应对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预防心理疾患, 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才。
4 参考文献
[1]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24-126
[2]俞少华,张亚林.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1 9-22
[3]彭虎军,魏书堂.新建本科院 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商洛学院学报,2007,21(4):66-68
[4]彭虎军,魏书堂.西部某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学校卫 生,2006,27(2):168
[5]Coyne JC, Downey GS. Social factors and psychopathology: Stress, soc ial support and coping process. Ann Rev Psychol,1991,42:401-425
[6]Folkman S, Lazarus RS. Dynamics of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 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 Pers Soc Psychol,1986,50:992-1003
[7]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316-328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增订版):31-131
[9]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 疾病杂志,1986,12(5):6-9
[10]郅利聪.河南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 07,15(2):145-147
[11]李作泉.二十一世纪人才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校医,1996,10(3):2 34
[12]郑延平,翁永振,李光琨,等.中国生活事件调查-(三)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紧张的 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6):34-36
[1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源关系的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1 7,19
[14]王艳芝,李彦牛,龚蓉.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7,15(5):394-396
[15]陈玉梅,高和平.高职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 79-80
篇5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篇6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篇7
确定高等教育学与其相关学科亲疏关系的实质是“学科间性分析”,而引文分析法是“学科间性分析”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论著等各种文献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本文的引文分析是对高等教育学权威期刊论文的引文按照学科分类进行统计,根据引用频度(比例)确定相关学科与高等教育学的亲疏程度。本文的学科分类是以现有的学科门类为基础,结合高等教育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分为4类13个学科。即教育科学类3个: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类3个: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科学类5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类1个,理工农医等所有自然科学归为1个学科;其他学科1个,未纳入上述学科类别的其他文献。本文的主要数据源为华中科大主办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该刊是国内第一批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刊物,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权威刊物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其论文能代表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为了解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还选择了6个相关学科的权威刊物,对其2010-2012年的论文引文进行了统计。6个学科及其刊物分别是:经济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文学———《文学评论》,历史学———《历史研究》,哲学———《哲学研究》。前三个属于社会学科,后三个属于人文学科。此外,为探讨高等教育学对整个教育科学的贡献,我们还对《教育研究》2010-2012年论文的引文进行了统计。
二、主要数据及初步分析
(一)《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量
从1980年至2012年,《高等教育研究》共刊载论文4517篇(不包括短讯、动态、通知等),引文35302条,篇平均引文量7.82。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引文数量还是篇均引文量,30年来总体都呈显著增长趋势,这表明高等教育学吸收已有知识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
从表2看,高等教育学自引率达到45.61%,普通教育学排名第二,为23.56%。作为教育学的两个“同门兄弟”,普通教育学在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担当高等教育学第一相关学科,理所当然。社会学和哲学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达到7.36%和6.74%。社会学是一门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与多门人文社会学科有交叉性。从宏观社会学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系统属于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分支,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已经趋于成熟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往往能为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帮助。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的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比例在2%到3%之间,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历史学对高等教育学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高教理论一般说来是从高教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两者关系可表述为“论从史出”[5]。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法学低于2%,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文学不被重视与高等教育学长期以来对“科学化”的执着追求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比例低的原因是两类学科鸿沟巨大,法学比例垫底是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和研究长期滞后的必然反映。最令人遗憾的是心理学比例竟排在倒数第三,我们认为,这绝非合理现象。众所周知,普通教育学从创建开始,就把研究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自觉地利用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心理学一直成为与普通教育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而高等教育学从一开始就把研究视野拓展到社会这个更宏观的层面,关注更多的是体制、结构、制度等宏观问题,对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忽视,造成高等教育学不怎么研究“教育”的情形。于是,心理学备受冷落就不足为奇了。高等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疏离,直接导致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难以深入。
(三)《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结构变化
一般而言,一个新学科在创建初期,由于学科知识和理论尚在形成中,学科自引率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自引率往往会呈现上升趋势。从表3看,30年来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印证这种现象。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关系的变化耐人寻味。高等教育学创立初期主要借鉴了普通教育学框架、理论及概念,因此20世纪80年代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影响巨大,《高等教育研究》引文中有近1/3(32.75%)来自普通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摆脱普通教育学的影响,高等教育学引文中普通教育学的比例随之逐步下降。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之外其他相关学科(简称“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有令人费解之处。从我们的经验判断,30年来,其他学科对高等教育学的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21世纪后,多学科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不少高等教育学者的青睐,但我们的统计显示,其他学科引文的比例相比90年代并没有明显增长。
(四)部分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2010-2012年,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6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数量为102条,仅占6学科全部参考文献数(70700条)的0.1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同一时间,高等教育学论文引用6学科文献2229条,达到高等教育学参考文献数(10323条)的21.6%。“衡量一门学科地位的标尺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其他学科。”[6]0.14%的数据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的薄弱现状,更是它在学科之林中卑微地位的真实写照。有学者最近提出:“高等教育学在引进知识的同时也对外输出知识”,如“通过实践哲学命题进而反哺哲学”,“向社会学提供了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分”[7]。可惜,我们的研究还不能证明这一观点。
(五)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由于难以选择最能代表目前普通教育学研究状况和水平的刊物,所以本文没有统计普通教育学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对综合性权威教育刊物《教育研究》2010-2012年的825篇论文8445个引文进行了统计,发现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比例为17.25%。这表明,年轻的高等教育学已经成为教育学(教育科学)重要的知识来源。
三、主要结论
篇8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旅游学学科基础研究的背景
不少学者在文章中均探讨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在略论旅游学的理论体系一文中,王德刚提出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所谓的三体说。把旅游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综合层,分支学科层, 在分支学中把旅游分为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开发规划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史学,王德刚先生认为旅游学的基础是经济学,管理学,开发规划学,社会学,史学。在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探讨一文中,翟辅东把旅游分为动力系统层次,主体系统层次,支撑系统层次,在支撑系统层次中提到了相邻学科和相关部门,在提供系统中提出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学和其他,这是一种初级的划分。龙江智在从体验视角看旅游学旅游体验研究一文中,把对旅游的研究分为旅游场管理研究,旅游影响研究,学科共性研究,在旅游体验研究中,分支学科有旅游体验学,个体旅游行为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分支学科有旅游地理学,群体旅游行为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在旅游场管理研究中,旅游企业管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开发,旅游体验设计和管理,旅游规划学,旅游行为管理学,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地形象策划,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管理学,在旅游影响研究中,旅游生态学,旅游效应研究,在学科共性研究中,包含有旅游史学,旅游研究方法,旅游伦理学,从中我们可以归结中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是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营销学,生态学,史学,伦理学。谢彦君在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一文中,在探讨旅游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以旅游为核心,把旅游分为空间行为,社会交往,商品交换,审美意识,文化交流,身心体验,从而导出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是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
(二)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下考察旅游
与此同时,很多学者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属性。
在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一文中,陈才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认为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这些学科属性的确定,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对于旅游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学研究的时空视角:一种概念性理论框架中,左冰从哲学的视角考察了旅游,提出了“旅游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形式”的思想,旅游表现为特定时空状态下的社会地域活动,从微观层面考察,个体旅游者每完成一次旅游活动即实现了一次旅游体验,从宏观层面考察,旅游系统是人类在旅游活动中同所有涉及的因子或成员组成的一个时空关系统一体。在基于伦理维度的旅游研究综述中,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旅游进行了综述,王寿鹏,高天好提出对人文关怀取向的研究加以重视,文章从旅游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现实问题、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等方成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认为这一新研究范式将改变以往只注重旅游的“事实”方面而忽视价值方面的片面性,为旅游研究注入了人性的因素,有助于旅游研究进一步走向成熟。(王寿鹏,高天好,2011)此外,还有不同的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旅游中出现的某种问题。如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地理学透视一文中,马晓龙,保继刚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了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问题。在基于管理学视角的旅游规划失灵分析及对策分析中陆相林则从管理学的视角研究了旅游规划为什么会失灵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综上所述,尽管有大量学者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仍然不明朗,有必要撰文来探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以备进一步研究之用。
二、浅析旅游与 “体验”的亲缘性
(一)体验的心理学的定义
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印象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觉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二)体验的旅游定义
从体验所具有的性质谈把旅游定义为“体验”的合理性
体验具有如下的特征使“体验”一词运用到旅游定义中的合理性
1、体验的亲历性:体验意味着亲身经历,实地领会,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指出,“皆是就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己实工夫上体验。”从中可看出体验的亲历性。旅游也是必须要亲身经历,用体验来描述旅游恰如其分。
2、体验的真实性: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不真实,与此同时,旅游也强调真实性,体验的真实性契合着旅游的原真性。
(三)从旅游的性质谈把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
从性质方面看,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的,旅游的内核是文化。以前对旅游概念的误区认识,因为觉得旅游离不开经济的支撑,故从表象来看表现为经济活动,但所有的经济性质的东西都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内心需求,而从体验的概念来说,体验的概念首先是在心理学学说提出,体验着重强调人的内心活动,体验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的生物,人在旅游中更多地体验一种文化,故体验一词可以用来体验旅游的文化性。
(四)从旅游和体验的相关性谈把旅游定义为“体验”的合理性。
人从出生到现在也是一种旅游,是一次长长的旅游,这种长长的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用体验一个词来形容伴随人生的旅途,成功或者失败,体验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体验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的特性,使体验带有超越自我的特性,带着自己的情感,使体验成为自己独特的记忆与经历,带着自己独特的烙印。
三、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把旅游定义为体验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旅游与体验具有相当的亲缘性,由旅游学学科基础研究的背景和旅游学研究的不同学科的视角,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旅游,同时也给我们启发,尝试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本文尝试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和旅游学所涉及学科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学科的学科基础。
(一)从与体验的的亲缘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由于旅游的核心是体验这一说法已得到学界的基本认同,笔者也尝试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由此笔者尝试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角度来划分旅游学学科基础,从旅游与体验的亲缘性来看,体验是通过人心来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人们体验到的是美和一种文化,故旅游学研究的重点是心理学,美学,文化学,旅游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旅游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审美需求, 愉悦需求,上述学科成为旅游学研究的重点是合理的。要满足人的旅游体验的需求,需要扩展到异地与人交往和与物交融,故社会学,地理学出现在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中,在异地交互过程中,从马斯洛的基本层次出发,人需要基本的吃喝以维持异地交往,故酒店,饭店,旅游社出现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带出了旅游的经济性,需要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去支撑这个心理现象。最后再扩展到开发出千奇百态的旅游目的地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从而引致出生态学,景观学,营销学的研究。用图1表示如下。
(二)从旅游学所涉及学科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
从与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重要性来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构成可分为基础,核心,一般,边缘学科。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旅游学也要以哲学为指导,故哲学处于基础学科地位。旅游学是人学,首先研究的是人,故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属于核心,在旅游学的研究进程中,经济学为表象,但人在旅游中又涉及到大量的经济现象,还要进行管理,故经济学,管理学也位列其中。在旅游中涉及到人的空间位移,旅游目的地资源,故地理学很重要。此外,旅游学的研究还边缘涉及到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故从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重要性来划分用图表表示如下。
篇9
心理科学属于边缘科学。任何与人有关的行业都是心理学的相关学科,各学科有很多相互交叉点。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的行业必然引入相应的心理科学。最初的哲学、医学,到动物学、教育学,再到统计学。
从总体来说,有3大学科,一是社会学科,比如人际、管理、服务,二是职业学科,比如医学、销售、航空、井矿,三是纯理论,比如教育、发展等。如果想学好心理学,知识面越广越有利于学习、工作。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A. 课程简述
1、课程性质 2、课程价值
本课程涉及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哲学原理、美学原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课程和教学原理、测量和评价原理等范畴,并结合本专业的特性,介绍音乐教师教育和研究性教师的基本知识。围绕音乐教育这个核心,本课程在多门学科范畴内,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音乐教育的广泛问题给予多角度的阐释。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学会将音乐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纳入上述多种学科的范畴内,运用经过学生融会贯通的这些学科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观点,分析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音乐教育的各种问题。它是所有学习音乐教育或有志于了解音乐教育的学生应当牢固掌握的1门重要专业课程。
3、课程目的
(1)总体目的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在从历史、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课程论和教学论、测量评价、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的角度,了解这些范畴的基本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掌握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2)具体目标
本课程本着“厘清范畴、形成观点、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目标原则,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
1、明确本学科涉及的各个基本范畴和相应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掌握本学科各基本范畴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上相关的人物及其研究的对象、思想、方法和结论,构想进1步探究的可能性。
3、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5、了解主要的教育哲学、美学、心理学观点,在理解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并运用前人和自己的观点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
6、了解主要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相应问题。
7、了解课程的分类、要素和过程,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课程和教学课题。
8、理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工具,了解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国际的评价新概念和方法。
9、理解研究型教师的含义,以及音乐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课题。尝试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10、了解音乐教师教育在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运用这些知识。
4、课程内容
(1)内容选择原则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的定位,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原则为:
(1)现实与历史、教科书与经典原著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本学科的现有范畴和知识,又选择相关的历史知识尤其是有关的教育原著,要求学生在浏览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教科书表达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各种观点的历史渊源,以及各种观点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局限。
(2)系统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又引进本学科的最新进展,鼓励和敦促学生追踪最新的音乐教育观点和和方法。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的内容属于理论性质,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又顾及这些理论知识与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
(4)知识与研究相接合的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既保证基本的知识,又着重考虑学习的内容能够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2)课程内容与进度
1、课程内容
(1)音乐教育的历史。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4)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自学)。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6)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7)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8)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9)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10)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11)音乐教育研究。
(12)音乐教师教育。
2、教学进度与要求(参考表1)
表1. 教学内容与活动要求参考进度
次序 内容 重点 课外/课内要求
1 音乐教育的历史 历史线索和人物、事件 阅读第1章/项目
2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2章/项目
3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各派观点的合理和局限 阅读第2章/项目
4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3章/项目
5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各观点与音乐教育价值 阅读第3章/项目
6 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对象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5章/项目
7 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社会心理影响音乐教育 阅读第6章/项目
8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和角度 阅读第7章/项目
9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其他概念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7章/项目
10 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目标分类学及其运用 阅读第8章/项目
11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 阅读第9章/项目
12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原理与现实的课程改革 阅读第9章/项目
13 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工具、类型、用途、过程、 阅读第10章/项目
14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师、方法类别 阅读第11章/项目
15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阅读第11章/项目 17 音乐教师教育 国际比较、音乐教师标准 阅读第12章/项目
18 复习周与考核 研究项目总结 考核/项目
5、课程实施
(1)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为36学时。
(2)教/学方式
1、教师课堂讲授。
2、学生课外自读。
3、学生个体/小组课外研究(项目)。
4、学生个体/小组项目演示(课堂)。
5、课堂讨论。
6、网络交流/网络答疑:使用本课程“教学互动”学习论坛和网络互动栏目。
(4)主要教学材料
1、主要教科书(2)刘沛编制(中英文电子对照版本):《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音乐教育教育原理》。
2、同类教科书(2)曹理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详见“教学资源”。
(5)教学条件
1、教师条件
本课程要求对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1定积累的教师承担主讲。
2、设备条件
本课程需要使用计算机、投影、声像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6、课程评价
(1) 评价原则
本课程的评价原则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在阅读、讨论和理解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是否能够把音乐教育中的问题纳入本课程的相应范畴和专业的思维及语言给予讨论,是否能够主动地运用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解决音乐教育活动的某些实际问题。
(2)本课程的评价性质重在过程评价,而不仅是卷面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地投入属于学生应当自主完成的项目研究、项目展示和观点辩论。本课程还重视“隐含性”评价的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过程的评价与教学的过程自然地融合,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标准
1、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的掌握和理解。
2、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基本内容的相关性。
3、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4、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4)评价比例
1、课堂出勤(必须)。
2、项目研究(50%)(平时+期末)。
3、课堂演示(10%)。
4、讨论参与(必须)。
5、试卷考核(40%)。
B. 内容详述1、音乐教育的历史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音乐教育简史。
2、西方音乐教育简史。
考核要求
了解中国和西方音乐教育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以及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教学要点
主要哲学流派的人物和观点,及其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3种基本的哲学观点。
2、3种观点的强点和弱点。
3、哲学观点与教育。
考核要求
了解3种教育哲学观点的形成渊源;理解各自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哲学观点解释音乐教育的实际问题。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教学要点
6种主要的美学观点,及其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论证。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6种音乐教育美学观点。
2、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证。
考核要求
理解不同美学观点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论证角度;综合不同的观点,用全面的视角解释、分析和设计具体的音乐教学案例。
4、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教学要点
音乐素质的遗传与习得;社会化;与音乐行为相关的因素。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先天论与后天论。
2、社会化的过程。
3、人类音乐行为。
4、影响音乐行为的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
考核要求
理解音乐教育包含的社会学性质,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音乐教育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思考在音乐教育课题中运用社会学原理的可能性。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青少年在群体中的发展心理特征及其对音乐学习尤其是学习内容的影响。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象。
2、从众。
3、角色和期待。
4、竞争与合作。
5、领导能力。
6、自信感。
7、态度。
8、创造力。
考核要求
理解在群体环境中,青少年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方面对音乐学习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思考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促进青少年的音乐发展和健康的音乐教育的实施。
6、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和发展观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理论观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2、儿童发展(皮亚杰、布鲁纳、加德纳等)。
3、认知过程。
4、学习动机。
5、音乐能力。
考核要求
理解各派心理学观点的立场、角度和方法,结合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和学习中综合运用心理学的不同观点来全面地解释和设计课程与教学。
7、音乐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
教学要点
教学目标分类学;目标模式的局限及其拓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教育目标分类学。
2、音乐教学目标的行为化表述。
3、有序的音乐学习理论。
4、目标模式的局限以及其他模式。
考核要求
在理解目标模式和其他模式的基础上,设计音乐教学的任务分析、目标设计和过程设计。
8、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教学要点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的原理,以及现实的课程改革。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定义和分类模式。
2、课程发展的要素、课程 文件。
3、国际著名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
4、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过程。
考核要求
了解课程的分类、功能、要素,相应的文本逻辑体系。了解国外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以及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和重要的课程文本。思考并表述课程改革现状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9、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工具的工具、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测量的基本知识。
2、测验的类型。
3、音乐教学的传统评估方式。
4、评估方式的更新。
5、教学方案的评价。
6、音乐教师的评价。
考核要求
了解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的工具及其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在自己的发展中运用相册式自我评价的方式。
10、音乐教育研究
教学要点
研究型教师的意义;研究方法的类别、用途;研究的课题和研究设计。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研究型教师和研究的价值。
2、研究文献的检索和解读。
3、研究的类型、方法和适用范围。
4、适用于课堂教师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等)。
考核要求
了解研究方法的类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在理解主要研究方法的功能基础上,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并体现出1定的研究构思的独特性。
101、教师教育及其发展方向
教学要点
教学专业化;音乐教师标准及其评估的趋势。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师教育专业化及其发展历史。
2、音乐教师教育的国际国内动态。
3、教学的科学、艺术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