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砍伐的解决办法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砍伐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森林砍伐的解决办法

篇1

关键词:树木出家;泰国僧侣;森林保护;佛教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B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014-05

目前人类正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就是环境的恶化,由于人类不断地对大自然伤害,大量耗费各种自然资源,使得世界各地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很多人认为环境破坏问题是基于当前西方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所导致的三个错误的世界观:人类和自然是分离而存在的;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以及幸福在于物质上;人的幸福往往是根据人们生产和消费多少物品来定义的。基督教的人格论认为,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并通过人统治世界,支配其他造物,使得人们把自然视为一个障碍或实现其自私目标的手段,因而不断地寻找利用它或征服它的方法。[1](P34~36)佛教与之不同,佛教提倡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越与自然疏离越没办法生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就证明了这个事实。

近几十年来,受到西方世界的影响,泰国已经日渐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西化”东方国家。泰国人尽情享用自己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不考虑滥用它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使得如今泰国面临着很大的生态压力,而最大的生态危机症状之一就是对森林的砍伐

一、森林对人类的价值及人与森林的关系

森林对人类有很大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方面。森林是人类四事(衣服、饮食、住所、医药)的来源,同时也能用它作为生产原料,以获得收入。(2)社会方面。人类的生活方式取决于森林,尤其是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人。森林影响经济,经济影响社会,每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分工、文化习俗也都会有所改变。(3)生态系统方面。森林资源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心态与心智的成长方面。森林给人带来宁静及幸福的感觉,能使心灵走向寂静的状态。对佛教来说,森林的宁静有助于修行、禅定,培养心灵智慧的成长,以期克服“无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以及旧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对森林的看法,从具有合作和帮助情感的 “朋友”慢慢地变成要竞争或敌对的“敌人”, 把自己视为森林的主人,可以随意滥用,同时必须、也有能力征服自然。到现在,当全世界遭到生态危机时,才发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该问题,而人类需要精神上的东西来解决这种我们认为是道德崩溃危机所导致的自然危机,复兴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文化和生态学思想。为了创建生态与社会之间有更大程度的平衡,在泰国的森林资源保护方面,泰国佛教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泰国佛教对待森林的看法与态度

佛教的起源与森林有密切关系。佛陀诞生、悟道、涅以及修行、说法等活动几乎都发生在森林里。森林是宁静的地方,能使得身心放松,舒畅,没有世间的各种活动的干扰,因此,佛陀劝导僧伽居住在森林。很多捐赠给僧伽的佛教精舍都建在森林里,如迦兰陀竹园(Veluvana)、祈树给孤独园(Jetavana)、Jīvakamphavana园,佛陀访问释迦族时居住的大林精舍(Mahāvana)等,这些精舍名称后附的“vana”就是森林或园林的意思。由此可见,佛教与森林之间的互助关系有着悠久历史,森林对佛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佛教从来对森林持有乐观的看法,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泰国文化同样对森林持有好感,互相依赖,和谐共存。泰国佛教的生态伦理是以生态为中心,与西方那样以人类为中心来对待自然不同。泰国佛教对待森林的看法与态度有以下几个方面,如:自然与人互为缘起;森林是追求心智成长的最佳环境;森林是人的善友,应以善对待,应该保护;森林种植是一种种福田之道;森林有保护神、树神,是应该尊敬的,详细的内容如下:

(一) 自然与人 “互为缘起”

泰国佛教生态伦理在遵循以生态为中心的前提下,不把自然视为人的附属物,而是把人视为自然的附属,将人视为自然的一个部分。泰国一位高僧佛使比丘(Buddhadasa)曾指出,一切事物都在“互为缘起”(Idappacayatā,Paticca samuppāda)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着。一切众生都是六道轮回中的患难与共之友。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相连的、互动的、合作的整体,我们不能独立于整个环境而生存。[2](P37)

佛教缘起论讲“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因此,自然与人是互为缘起,不是对立,万事万物皆是朋友,共生、共存、平等,各有其自身的价值。人类侵扰大自然也就是侵扰自己,自然被破坏,人也不能生存。

(二)森林是追求心智成长的最佳环境

泰国佛教把森林看成修炼佛法,获得心灵宁静与喜乐,以及最终达到最高的精神觉悟之境的地方。佛陀把森林赞美为修炼佛法之圣地,建议僧侣们居住在森林里,巴利文《三藏经》里的《牛角林大经》(Mahāgopālaka sutta)记载:

“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阿那律(Anuruddha)、离婆多(Revata)和舍利弗一起论谈,在这风光秀丽的牛角婆罗林中,应该居住怎样的比丘才能使它增添光辉?阿难说多闻多记佛法之比丘;离婆多说乐于隐居森林修禅之比丘;阿那律说具有天眼通,常观世间之比丘;大迦叶说安于居林、化缘乞食、穿着袈裟(旧破衣)、赞扬头陀行之比丘;大目犍连说互相问法之比丘;舍利弗说能降伏其心之比丘,像大王或大臣拥有多姿多彩的服装,可以随心所欲穿着。佛陀肯定了这些说法,也提出一种比丘:坐禅定,挺直身,专心往内,而立志不达漏尽,决不起坐”。[3](P391)

又如佛陀对阿难尊者说:“哦,阿难,当一个比丘加入僧伽时,应该鼓励他修炼佛法,遵守戒律,少言寡语,并且居于静地,如果可能的话,就住在森林里。”[2](P45)

泰国社会历来与森林寺院密切相关,如今仍有许多森林寺院位于泰国各地,最著名的如位于泰国南部猜耶县、佛使比丘所创建的“Wat Suan Mokkhabalārāma”(解脱自在园)。佛使比丘认为人居住在一个自然环境里,就会有很大的幸福感以及安宁感。此外,佛使比丘把“佛法”与“自然”视为同一词语来理解,说自然就是“显现佛法的自然”,拥有令人解脱的能量:

“如果我们居住在离树和石头很近的自然里,我们会发现我们所产生的感觉和思想都来自于普通事物。最初我们会有‘和平与宁静’的感觉,然后或超越这种感觉直至个人的超脱。自然界把我们从日常世界中无处不在的烦恼、焦虑中‘剥离’出来,它所带给我们的深深的宁静感会保护我们的心灵和大脑。事实上,自然教授给我们的东西会让我们超越我们自身的 ‘痛苦’而获得新生。”[2](P33)

佛使比丘把自然和佛法同等的看法,不执着于“经文”,而让自然作为我们心灵和精神的老师,训练我们心智的专注力,也训练我们的道德品质。他提倡聆听“自然的呼唤”,心、身感知自然,是能令人破执入涅之道的。“只有在森林里,树、石头、泥土、沙土、动物、鸟和昆虫们才会教会我们忘我。”[6](P34)居住在森林里能让人明白到“自然法则”的真理,让人感受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互为缘起。我们在六道轮回患难与共,一起走过生、老、病、死的路途。在这条路上万物不断地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由于“无常”,人生和万物也都是“无我”的,一切生命的存在本来就无实在性。这种观点打破了人自身的优越感和人在自然中的优越性,证明了佛教伦理准则是以生态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应该和自然界协调统一地存在。

佛教追求简朴、简单和知足的生活方式。注重进行自我探究,而不是去追求物质上的获得和荣誉。佛教认为内在的心智的发展远比获取财富和权力重要,心灵宁静和物质俭朴的生活更加有益和更使人有成就感。因此,森林里的寺庙依然以它的“自然性” 和宁静感来吸引很多佛教信徒在森林寺院参禅。对泰国佛教来说,森林的价值不仅有助于僧侣追求精神皈依,为佛教徒禅修提供了最佳境地,而且还显现着佛法,是心智成长的一个好场所,也就是说它对人的身心有着疗养的价值。

(三)森林是人的善友,应以善对待,应加以保护

万物“互为缘起”及“六道众生,患难与共”的观点,使人们的心产生了与自然的共同感及慈悲心。甚至森林对人类有恩泽,是人的善友,必须以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感恩”来对待它。巴利文《三藏经》记载:“人在一棵树下或坐或睡的,不应该砍掉其一节树枝或摘下其树叶,毁坏‘朋友’的人是邪恶的。”[4](P22)我们可以看出,森林在佛教的眼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森林是人的善友,应以善对待,应该保护。

因此,佛在世时规定了几条有关森林保护的戒律,如巴利文版《三藏经》里的记载。(1)《大分别》(Mahāvibhanga),《单堕》(Pācittiya,犯者须当众忏悔)戒律,《植物品》第一条戒律:勿损害植物。“有些比丘自己砍树,或叫别人砍树,受到民众的批评,因树木有生命。所以,佛陀随着民众的决议,规定损死树木(植物)的比丘,是犯单堕戒律的。”[3](P164)(2)《比丘尼分别》(Bhikkhunīvibhanga),《单堕》戒律,《蒜头品》第九条戒律:勿在绿色植物上排放那种东西(拉屎)。“比丘尼在一位婆罗门的水田中排放大便,被婆罗门批评。因此,佛陀规定戒律,在绿色植物上排放,让别人排放大小便或其他污秽东西的比丘尼,是犯单堕戒律的。”[3](P193)(3)《大品》(Mahāvagga),《皮革犍度》里有关允许及禁止比丘使用鞋子,不许比丘使用以糖椰叶或竹叶编织而成的鞋子(因比丘经常邀请施主砍伐幼糖椰和幼竹子)。[3](P235)

此外,戒律还规定允许比丘、比丘尼食用蔬果,但不能损害其树干。在森林建僧舍的比丘,若没有得到批准就不能砍伐树木,即使受批准也不能自己砍伐树木。同时也必须当心不让僧舍倒塌到树上。[5](P462~465)

可见这些戒律的道德准则都建于对森林、树木的“感恩”及“ 慈悲”的基础上,因为森林给予人很多方面的好处,如:作为食物之源、作为生活用品之源、作为避暑避热之地、作为修炼心智成长之圣地等。所以,应该以“慈悲”的态度来对待它,对森林加以保护,不让它受损。

(四)森林种植是一种种福田之道

巴利文版《三藏经》,《相应部》(Samyutta nikaya),《有偈品》(Sagātha vagga)记载:“佛陀向天神回答问题说,‘那些人,建造花园、果园、园林(种植树木以给他人避暑),建桥、水井、凉亭,那些人会得到福报,在白天、夜里每时节皆安乐。那些人遵循佛法,持戒圆满,是走向天堂者。’”[6](P424)“一切佛法中,慈悲为大”,慈悲是佛教中重要的伦理道德。为别人种植树木、园林,给他们提供避暑、放松心情的地方,以“慈悲”之心来关怀别人。佛陀赞成这样的做法,说是一种种福田之道。

近年来,泰国很多保护环境僧侣在促进环保的工作上,将“种福田”与“森林保护”联系起来,把佛教仪式应用于“森林保护”的措施,如:本文将要讨论的“树木出家”仪式,施放树木仪式(改创于施放黄布仪式),在寺院种植树木以种福田等。

(五)森林是有保护神、树神,应该尊敬的

《本生经》(Jātaka)有这样的故事:菩萨上座部佛教在《本生经》指的“菩萨”是佛陀本身在前世修行的,叫作“菩萨”,跟中国佛教的“菩萨”不一样。(笔者)在一片森林里转世为树神。离菩萨安置不远的地方有一棵树,是一位树神所附体的。森林里有狮子和老虎,村民非常惧怕,所以没有人敢去砍伐树木,使得两位树神一直安居于此森林。不久,一位树神不能再忍受狮子和老虎没吃完而剩下来的动物尸体臭味,把这件事情去跟树神“菩萨”商量,以赶走狮子和老虎。菩萨提醒说,“如果把它们赶走,村民一看不见它们的爪印,将回来砍伐树林,包括我们的仙境。我们的神树能保留下来,都是因为它们俩的功劳。”另外一位树神不听菩萨的劝告,以恐怖的形体来威胁狮子和老虎。这两个畜生被吓到而跑走。最后,村民没见到狮子和老虎的爪印,就来砍伐森林里的树木。两位树神也就没有地方居住了。那位吓跑狮子和老虎的树神才知道后悔,也太晚了。[4](P20~21)

又如《佛弟子课诵本》,有一偈佛说:“很多人遭到困难,或皈依山,或皈依森、树,或皈依神庙、或皈依神塔。”[7](P19)虽然佛说这些不是最善的皈依,不如皈依佛、法、僧三宝,但是也没有拒绝神灵的存在。上面所提的佛本生故事也肯定了佛教“树神存在”的思想。

三、树木出家――佛教的森林保护方式

几百年来,佛教在泰国人心中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佛教思想已融入到了泰国人的生活当中,成为泰国文化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泰国文化和佛教密切相关,是互为强化的。泰国人将和尚视为解除人们痛苦和烦恼的精神导师,每当遇到困难无法解决,便要向和尚请教。泰国自古具有“没出过家就不算真正的男子汉”之说,年满二十周岁的男子几乎每个都要出家,没有出过家的就会被称为“生人”,即不成熟、不完成的人。

基于这种传统想法,一位泰国“保护森林之僧”,“Pra Manasnatheephitak”把“森林保护”与之结合起来,创造了以佛教生态伦理为中心思想的“树木出家”仪式,以期阻止对森林滥砍滥伐,保护泰国北部的水源林。

出家,泰文为“”(Buat),意思是诸恶莫作。人出家为和尚是为了避免进行诸恶行为,而“树木出家”是为了防止树木被人毁坏。树木出家仪式由泰国佛教仪式及北方当地宗教仪式相结合。泰国宗教是包含了佛教、印度教及当地民间鬼神信仰的一个相互促进的、能动的和有创造性的结合体。

泰国森林主要集中在北部,而北部又是各种少数民族居住之地,有克伦族、拉祜族、阿卡族、苗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崇拜大自然,他们认为大自然是生命的起源。同时也具有万物有灵之观念,认为山岳、河流、树木皆有灵、神保护,导致他们的文化思想与祭祀自然鬼神息息相关。久而久之该传统观念使得他们一代又一代人能够与自然平衡共存。如克伦族有关“宽”(人的灵魂)的宗教观念,他们相信“人”是肉体和“宽”(灵魂)的组合体。而人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的生命就是人的生命。因此,克伦族家庭一有新生婴儿,父母就将其肚脐线放在竹筒里并缚在一棵树上,表明该孩子的生命已与树木的生命连接起来,若这棵树被毁坏或被砍伐,孩子的“宽”会离肉体而去,导致肚脐线的主人生病,或遭到种种苦难。砍伐该树木的人也会陷入到同样的困境,将会与人吵架,家庭分散。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必须提供祭祀品给该树木的主人,在举行“招回宽”仪式时使用。所以克伦族人不会砍伐缚着肚脐线的树木,树木主人也要尽量保护好自己的那棵树。[8](P92)显示出人与树木互相依赖、人与自然平衡共存的传统思想。

树木出家仪式由佛教仪式及泰国北部民间宗教仪式组成。民间宗教原有的自然鬼神信仰,使得泰国人更容易地去接受佛教所肯定的“树神”思想。组织树木出家仪式村民将集体去考察村子周围的树木,找出很有可能被砍伐的“树王”(树形高大、健康、具有繁殖性强的当地树木)。准备供奉山神、森林神的祭祀品,如:熟糯米、熟芭蕉、槟榔、酱叶等。准备出家仪式用品,如:袈裟、法纱、法水钵、金合欢汁及建造树神庙以请树神来守护树木。为树木授皈依当天先从民间宗教仪式开始,将法纱围绕森林或丛树一圈,巫师祭祀树神、森林鬼、山鬼,请求他们保佑森林、树木。若有人来毁坏树木,就请神、鬼惩罚他不得好死。接下来按照泰国北部传统文化,以槟榔、酱叶来祭祀土地娘娘。然后再进行佛教出家仪式:礼拜三宝,请求戒师传授三皈五戒,祈求偈,和尚将袈裟披在树上,念诵祝福吉祥保护经文,最后给已出家的树木洒法水,到此树木出家仪式结束。[9](P103)

在泰国人的心目中,“树木出家”不仅指把袈裟披在一棵树木上,而是树木本来就有灵魂,是神、鬼所附之体。树木被授皈依后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像一位和尚一样,见到必须礼拜,不许破坏损伤。在盛行佛教、和尚有至高地位的泰国,非法伐木工在砍“僧树”前自然会三思而后行,因损害僧树就犹如损害佛僧、损害佛教,是犯下重孽的行为。

树木出家仪式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这种活动从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泰国北部地区开始,慢慢延伸到泰国其他地区,而且几乎每年几次的组织树木出家种活动,对泰国森林资源的保护起了不少作用。此外,泰国还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同佛教在泰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泰国人经常把树木出家仪式与庆祝国王登基纪念日、国王的生日等联系起来,以期通过这种形式为国王积德,如,1996年为了庆祝国王登基50周年,组织了泰国北部“五千万棵树木出家”;2008年庆祝国王80大寿,组织“结心――给三千莱泰亩,泰国面积单位。1莱=1,600平方米。(笔者)树木授予皈依”等。可以这样说,“树木出家”不仅起到了保护泰国森林资源的作用,而且能够让泰国民众团结一心为我们的后代做出贡献。

从“树木出家”看,佛教在解除森林危机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蕴涵着解决生态危机的几项佛教伦理。

(1)互为缘起:人类与森林的互相依赖。一切众生互为缘起,互相依赖,是不分开的。这就是自然法则。因此,人不能独立生存,不能把自己从森林或自然分开来。在解决森林危机的问题上,必须以综合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知道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2)和睦团结:社会成员各有责。泰国佛教组织“树木出家”这样的仪式,由各社会机构社会成员来参与,如:宗教机构、政府机构、商业机构以及百姓,促进泰国社会的团结。因为团结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人类能克服森林危机必须要团结一心。

(3)三利益:明白人生的目的。做人必须考虑三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别人的利益和公共的利益。人生的目标是幸福,可是真正的幸福不是自己得益、他人得益或群众得益,而是三个部分组合而成。明白这一点,人就可以幸福地生活,就可以明白人生的目标。

(4)慈悲为怀:以慈悲之心来对待森林。众生在生死轮回苦海上患难与共,因此应该以慈悲之心来对待我们的“朋友”。众生皆有苦难,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森林着想,也就是慈悲的一种表达方式。

(5)知恩报恩:感恩森林-向森林报恩。森林对人类提供很大的作用,人类必须感恩。“感恩”是最基本的道德,是“好人”的标志。同时也应该向森林报恩,关爱它、保护它、不让它受损。

(6)於食知量(Bhojane-mattannutā):适量使用森林资源。不以贪、嗔、痴之心来耗费森林资源。在泰国佛教眼中,人类食用、使用森林与森林的产物只是为了维系生存,维护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已。如果人能知足、有理智地去使用森林资源,也是一种减除心里贪婪的方式,有助于智慧心灵的成长。

泰国一位高僧及佛学家法藏长老(Phra Prayudh Payutto),在其《泰国人与森林》一书中说,森林危机的解决办法有三个层次:行为、心理、智慧。法律可以控制人的行为,社会习俗可以通过影响人的信念进而改变想法,培养智慧则能彻底地解决问题。虽然“树木出家”只能通过“”来促使人们对森林有责任感,但也已经在泰国人心中奠定了更高一层“智慧级别”的基础。这就是泰国佛教生态伦理对泰国森林资源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1]王云梅.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佛教的生态伦理观浅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

[2]安乐哲等.佛教与生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泰]Sucheep Punnanuphap.三藏经(民众版)[M] .曼谷:Mahamongkut Rajvidyalaya出版社,2007.

[4][泰]Phra Prayudh Payuto.泰国人与森林 [M].曼谷:泰国石油厅出版,1994.

[5][泰]Phra Mahabundit Punditthasewee.佛教思想与森林保护.佛教与自然从世界危机中恢复 [M] .曼谷:21Century出版社,2010.

[6][泰]Phra Mahadhirapetch Dhiravedhi.佛教与自然危机的解决办法. 佛教与世界危机的解决办法 [M] .曼谷:21Century出版社,2009.

[7][泰]Suddhinand Janthagul.日常课诵翻译巴-泰-英 [M]. 曼谷:Thammasapa出版社,1995.

篇2

关键词:灾害;森林灾害; 灾害人类学

一、灾害人类学的定义

人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专业学科,其学科一直指导人们去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自然也包括各类灾害。对于灾害的研究,人类学的主要分支方向主要是灾害人类学。提到灾害人类学,其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灾害这个定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于灾害的定义为: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于人和动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一定规模的祸害。可见对于灾害而言,其就是对于生物生存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有害影响的事件。就灾害的分类体系看,学界一般都根据灾害的起因将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其中常见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冰雹、森林大火、火山爆发等,而人为灾害则如核泄漏、计算机病毒流行、石油泄漏、战争等。而灾害人类学的起因正是因为世界越来越多发的各种灾害的背景下而产生发展而来,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其都是灾害人类学关注的重点。

灾害人类学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许多人类学家由最开始对于由战争的反思慢慢发展到对于各类自然人为灾害的研究。其中以美国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最为发达,美国人类学家安东尼・奥利弗・斯密斯和苏珊娜・霍夫曼为灾害人类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对于灾害人类学的定义而言,其学科目前在西方学界包含了两层含义,一个指的是灾害人类学研究(anthropology of disaster)和另一个指的是人类学的灾害研究(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f disasters)。两者的概念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后者则是指人类学家进行灾害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分支。在笔者看来,灾害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结合其他自然学科如地质学、气象学等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如心理学、符号学等去研究灾难及其灾难影响的一门跨学科研究。

二、灾害人类学的森林灾害研究重点

灾害人类学的研究重点来说,其主要的学科关怀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以研究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和文化变迁为重点;文化研究一直以来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对于灾害人类学来而言其研究的主要侧重点在探求灾害发生前与灾害发生后的社会文化的异同、及其今后的文化社会发展方向和模式。(2)以灾害应急、救灾、和恢复过程为重点;灾害人类学其不仅仅只关注与受灾地区社会文化,还关注于与灾害有关的灾害预警、灾害防治、恢复重建等方面。(3)以受灾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于灾害中的弱势群体如妇女、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在灾害中的不同状况和处境研究亦也是研究的重点。

对于森林灾害而言,其主要的种类在于人为砍伐树木的灾害、森林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火灾两种基本大类。其中最主要的森林灾害为后者。森林灾害特别是森林火灾其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和救灾处置工作较为困难的灾害。对于面对森林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其不仅仅只是需要把灾害消灭,更主要的是关注于森林灾害所带给所居住地居民所受影响研究。通过灾害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以及定性定量研究,其有助于恢复森林灾害所带来社区文化恢复,森林灾害救灾、应急预警系统建立、灾害防治与灾害避难的教育,受灾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心理治愈等。

三、森林灾害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意义

对于有着人类学“第五分支”学科称号的灾害人类学而言,因其学科对于现实生活中灾难的现实关怀和整体论观点,以及其本身强烈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在学术和社会上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笔者认为,灾害人类学对于森林灾害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灾害人类学研究有利于针对森林灾难所给受灾地的恢复重建提供更为合理的公共政策与解决办法。在灾害人类学视野下,其认为灾害的发生在与复杂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生物三者相互互动而产生,通过人类学的调查和研究更有利于把握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去建立更适合受灾群体的重建模式,为政府重建工作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2)灾害人类学研究有利于受灾地区的文化延续与发展。以灾害人类学的田野视角,去分析灾害对于受灾的文化社会的影响因素,通过访谈法去研究当地人的文化记忆机制,这样进一步去研究当地文化生成的轨迹,有利于受灾地文化更好地流传与发展。(3)灾害人类学有利于受灾群体心理创伤恢复。在灾害人类学学者的访谈下,人类学者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受灾群体的心理情绪和心理状态,为心理咨询人员提供有利的信息,这样更助于受灾群体的心理创伤恢复。(4)灾害人类学有利于人们对于森林灾害防治和了解,通过对于灾害人类学的教育,其有利于人们树立森林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正确处理和面对森林灾害,有助于对于森林灾害所带来的破坏最小化。

篇3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性发展;森林资源;措施

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识码:A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森林效益的供求平衡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整个自然社会系统的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其不仅依赖于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同时还依赖于自然资源系统的调节、组织、协调和调控能力。

1 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森林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不仅能有效的保护水土,抵抗风沙的侵蚀,同时还有调节小范围内的气候和温度,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和美化环境等众多功能。

1.1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森林中的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减弱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所导致的温室效应。

1.2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是动植物种群生息繁衍的场所,森林内的物种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物种呈多样性的发展。

1.3森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森林中由于树木和植被的大量覆盖,所以森林中的土壤具有非常好的吸水性和渗透性,同时森林中树木根系都较发达,同时地表层有植被及枯叶的覆盖,所以可以有效的避免雨水的冲涮,减少水土的流失。

1.4森林能有效遏止沙漠化。森林可能起到防护网的作用,有效的把沙暴的危害减至最低,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1.5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森林中大量的树木发达的根系,有效的保护中土壤中的水分,使土壤固持,同时常年的落叶腐蚀可以有效的为土壤提供一定的肥力,从而改善土壤的结构。

1.6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是天然水库,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降水,同时还能有效的抵御洪水灾害,由于森林的调节作用,从而使水分循环加快,增加降水量。

1.7森林能消除噪声污染。森林可以有效的减少噪音的传播,从而降低噪声污染。

2 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建立以来,林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无论是防护林体系的建立还是造林绿化的实施,都得到了大力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改善作用。同时在森林资源的管理方面也开始走向正规化。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2.1林业产权结构模式受约束。在我国森林资源多数都是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这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这种产权结构模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2.2可采资源萎缩,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目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面临着重采伐轻补偿的情况,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盲目的砍伐,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使森林的可采资源越来越少,同时又没有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从而使资源得不到持续的利用,导致生态平衡的被破坏。

2.3基础设施薄弱,技术研究、推广与信息发展滞后。国家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较少,林业基础脆弱,导致森林环境建设与发展后劲不足;另外,由于林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林业科技进步滞后,科技贡献份额远远低于其他行业。

2.4发展水平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当前,随着木材产量调减政策的实施,使木材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林区的生产结构调整尚未全部到位,因此,使一些地方林业产业的发展仍处于低迷状态。

2.5林业保护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林业保护的管理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加大了对政府违法征用林地、毁林开垦、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为国家挽回数亿元损失。但一些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力度仍然不够,对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占用林地审核制度的监督力度及对破坏林地案件的监察力度还未落到实处。

2.6发展可持续林业的意识不够坚定和广泛。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肩负着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但由于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全民的共同意识,或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动摇了自己的决心。

3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的进步,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 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

结语

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而且对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长期地坚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0.

篇4

【关键词】古建筑 木结构 保护 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古建筑泛指通常作为文物保护的一类建筑。我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源于自然,利用自然,高于自然。它以灵活的风格,合理的布局,适宜的建筑体量和精巧的装饰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盛誉。中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而发展,是我国悠久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木结构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后,由于受所处环境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发生老化(如腐朽、虫蛀、开裂等) ,从而引起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衰减,最终导致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和力学强度降低。木材材性的变化与古建筑木结构的寿命息息相关,是影响木结构性能的内在因素,因此木材的老化问题是古建筑木结构研究中必须要考虑的方面。考虑木材老化问题,对木结构进行结构性能分析更具实际意义。

二、古建筑木结构问题探讨

我国古建筑木结构所用树种颇有讲究。对树种选择的考虑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人文因素,特别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因素。通过对故宫建筑木结构树种的研究可以获得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信息。

随着岁月变迁,时光流逝,数百年前古建筑常用树种已不多,甚至绝迹。因此现代的修缮只能选用性质相近的树种代替。由于我国天然林禁伐,相近树种、成规格的木料也已经很难得到。这是问题之一。对此,应该开展木结构树种的系统研究,为扩展代用树种的选择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原木砍伐后,当年材质较好,树皮完整,木腐菌尚未能侵入皮下感染木材,同时,树皮下的大量害虫暂时依靠皮下丰富营养生活,尚未钻入木材内危害。此时加工利用,可以保证材质优良。但是,高达80%(或以上)的木材含水率会造成加工木构件的严重开裂变形。这是一般常识,是任何专业人士都熟知的,也不会有人这样去做。原木经过贮存,含水率会有所降低,但是贮存期的原木会迅速降等变质。如果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3~5 年后贮存原木会成为等外材而不堪使用。这是问题之二。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规模较大的修缮工程都应该提前备料,并对木料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当然,彻底的办法还是人工干燥,这就需要相应的技术和较高的投资,难度很大。

根据修缮现场施工经验,加工木构件的内部(10cm 以下)含水率多在40% 左右,有时更高,5cm 深处含水率多在30% 左右,这样的含水率在干燥过程中仍然会使木材开裂和变形。同时与我国2002 年颁布的“古建筑维修规范”提出的修缮更新木构件含水率须在20% 以下相差甚远。这是目前古建筑维修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历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古建筑修缮面临一个尴尬局面。一些工程由于工期所限,仓促做了地仗、油饰,结果造成油饰木构件的迅速闷腐,而使这些古建筑4 ~ 5 年后便不得不进行修缮。这是问题之三。是材料问题,也是体制问题。市售含水率20%以下的合格木料,特别是原木,几乎没有。彻底解决办法便是对木构件做人工干燥和科学的化学防腐处理。木构件在相对较高的含水率下,极容易发生虫蛀和腐朽。一般来说,30%以上含水率木件在油饰情况下,干燥至20%以下含水率,需5 ~ 8 年,在此期间,有效的化学保护是绝对必要的。

三、古建筑木结构防护技术

木材是生物材料,所以它在潮湿的环境中,特别是在室外的环境中, 极易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腐朽、虫蛀等)。同时,一些非生物因素(物力、化学等)也以不利于方式影响着木材,使其发生变化。

1.木结构防腐

木材防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四世纪,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铜青涂木,入水不腐”,说明当时已经把铜的氧化物用于木材防腐。现阶段我国的森林资源已日趋匮乏, 许多古建筑木结构所用的防腐树种已无从寻觅,2006 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 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0.08 公顷, 在全球排名134 位。所以将木材进行化学防腐已是大势所趋, 木材的化学防腐就是用有毒药剂(防腐剂)处理木材、杀死危害木材的各种生物或阻止其生长。防腐剂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药剂主要是一些水溶性的盐类,有机药剂又可分为油类和油溶性药剂两类。1957 年我国第一个木材防腐厂在武汉创办,时至今日,从事木材防腐的厂家已有一两百家, 虽然具体的木材防腐技术有很多种, 但具体到现场施工由于工期和现场条件的限制,已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自己进行处理,材料采购时完全可以直接购买专业厂家已处理过的防腐木材,现场加工时再对锯切部位补刷桐油,钉接处均采用不锈钢钉, 并在钉眼处填嵌腻子和补刷桐油。木柱除采用了支撑在混凝土柱础上以隔断潮气上升的设计措施外,还在柱底开了十字槽口,以利通风和多余水分外渗。防腐剂要求厂家选用不影响油漆、可用于室外的材料,如铜铬硼(CCB)、氨溶砷酸铜(ACA)等。

2.木结构的防虫

木材防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500 年,孔子指出树木只有适时砍伐,才能很好的避免虫害,这和今天木材最好在冬天采伐的理念不谋而合。一般防腐木因为经有毒药剂处理过均有防虫功能,为保险起见, 在与木结构接触的地面又加做毒土处理措施,即将高浓度杀虫药剂喷洒在土壤中,与地基一起夯实,以隔断地下白蚁的来路。

3.木结构防火

对木构件的防火未严格要求,如果是房屋木结构,则首先要从构造上避免与高温、高热部位接触,必要时对木构件进行药剂处理,变易燃体为难燃体。

4.木结构防开裂

木材防开裂的历史最早, 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燧人氏的钻木取火, 因为钻木取火必然是在干燥的木材上进行。木材的开裂与木材的含水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木材的含水率是木材的一项重要的物理性质,对木材的防腐、防虫都有重要的影响。一般南方气干材的含水率为17%-18%,北方气干材的含水率为12%-13%。为防止木材开裂,要求厂家提供存放了2-3 年的木材, 使表面含水率能够降至25%以下, 或提供其他方法处理过含水率能够满足要求的木材。

四、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取材

用加速腐朽获得的木材,代替古建筑木结构中的旧木材,可以解决古建筑旧木材缺乏的弊端。一方面,在考虑腐朽条件下,对古建筑木结构大构件进行试验研究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加速腐朽前,可以确保新木材材质的一致性,使得腐朽后的木材和新木材具有可比性。通过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在不同老化程度下,各种性能指标的衰变规律,以及老化对整体性能的影响,从而可以模拟古建筑木结构在使用数百年后的实际力学性能。

中国古代木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珍惜和保护这些文物古迹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古建筑木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把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建筑结构分析中,用加速腐朽来解决古建筑木结构研究中的老化问题。用加速腐朽获得的木材,代替古建筑木结构中的旧木材,可以解决古建筑研究中旧木材缺乏的问题,同时确保新、旧木材材质的一致性,使腐朽后的木材和新木材具有可比性。从而使古代木结构研究能更深入、系统、完整的进行,为今后古建筑木结构状况勘查、维修方案制定和加固等保护性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 50 165—92。

[2] 刘秀英、陈允适 . 从兴国寺防腐防虫技术处理探讨木结构保护问题,2003 年第4 期。

篇5

更可怕的是,农业灌溉消耗了世界上70%的淡水资源,而肥料和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又让这些水无法饮用,这样持续下去,一些人口密集地区将没有足够的饮用水。同时,农业生产还消耗了大量的燃料,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仅美国就消耗了全球20%的汽油与柴油,而食品价格又与燃料价格有关联,这导致很多地方的食品价格在2005年到2008年间几乎翻了一番。

一些农业学家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更集约化的种植方式,通过转基因和农药来提高粮食产量,并减少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但即便有这种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气候环境的剧变已经迅速改变了整个农业生产环境。奥巴马入主白宫后,他的能源部长朱棣文就曾表示: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可能会毁掉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业。

显然,我们需要一种根本的解决办法。一个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的举措,就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在室内的垂直农场中种植农作物。尤其是在许多大都市的高楼里,可以考虑在空置的房间和天台上种植温室农作物,这样不仅可以全年进行种植,而且还可以减少淡水的使用,也不需要化石燃料驱动的机械来运送农产品,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外,食物的口味也将成为一种“本地生产”的规范。这样的垂直农场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这对于不断增加的全球人口,将是一场革命。

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难以让人理解,但是那些仔细研究过这项技术的工程师、城市规划师和农业学家一致认为:室内种植不但可行,而且应当尝试。目前,室内种植主要采用三种技术――滴灌、气培和水培,而且这三种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成功应用。

在滴灌法中,农作物生长在轻便水槽内,细小的管子将包含着植物营养液的水分精准地灌到每一株作物的根部,从而免除了水资源浪费,而且水槽由惰性材料制成,可以反复使用多年。气培法则是将作物吊在空气中,然后注入蒸汽和营养物质,省去了对土地的需求。

现代水培法由农学家威廉・F・格里克在1929年发明,作物被种植在包含营养物质的水槽中,而各种营养物质可以在水槽内循环,里面的作物可以全年生长,能有效地避免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将产量最大化。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后勤部门就在南太平洋地区用水培法种植了360多万公斤的蔬菜,供应给战场上的军队,完善了士兵的伙食,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如今,英国、荷兰、丹麦、德国、新西兰等国家都有大型水培设备,美国亚利桑那州的Eurofresh农场,一年四季都有大量高品质的番茄、黄瓜和胡椒在生长。

篇6

(一)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土地退化现象日益严重。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草原出现严重的退化、沙漠化、盐渍化趋势。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且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近1.5亿元。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最高水平,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2003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58.7万吨,烟尘排放总量1048.7万吨,远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常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消减任务还未完成,机动车尾气污染、农村污染、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2003年,七大水系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8.1%的断面满足I-III类水质要求,城市河段污染突出,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沿海河口地区和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赤潮发生频次增加,面积扩大。

(三)资源严重短缺、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一是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我国的土地、森林覆盖及水资源的人均占有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13%和25%;可耕土地仅为我国总土地的10%;矿产资源探明量虽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拥有量则仅居世界第80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二是能源的使用效率很低,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一般在50%-80%;在资源短缺的同时,资源利用却存在惊人的浪费。

二、环境税的涵义及特征

(一)环境税的涵义

环境税是指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而凭借其政治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税种。从环境税的内涵上看,可将其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所谓狭义的环境税,就是特指环境污染税,是国家为了限制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而向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主体征收的一种特别的税种。而广义的环境税则是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

(二)环境税的特征

第一,科学技术性。污染税的征收必须通过环境监测、根据标准来进行,离开科学测定,环境税无法实现依法征收。

第二,专用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对于环境税收入的使用采取专款专用的原则,虽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该原则将造成税收刚性,降低经济效率,但大多数学者同时也承认,在目前环境形势严峻、环境税率尚未达到最优水平时,专款专用是现实可行的次优的解决办法。

第三,过渡性。环境税与其它税收不同,它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是通过税收手段的调节作用改变经济当事人行为达到对环境的保护。当政府设计某一环境税种的目的是为淘汰有损环境的产品的使用时,这一环境税种往往具有时间性,它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三、关于我国征收环境税的思路与建议

(一)完善现有税制

1.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并科学制定其税额标准。我国目前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只对矿产品及盐的生产征税,对于具有重大生态环境价值的水、河流、草原、森林、动植物、地热资源等缺乏税收调控,造成了资源的过渡消耗。因此条件成熟时,应将上述资源逐步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同时科学合理的确定资源税税额,使其既起到调控作用又不影响该资源的合理利润水平。

2.进一步改革消费税制度。一是扩大征税范围,对过度耗费自然资源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如那些难以降解和在使用中预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又有相关的环保产品可以替代的各类包装物品、一次性使用的电池等列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二是提高税负,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以及引起公害和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的消费品课以重税;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抑制含铅汽油的消费使用,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的进程。

3.完善所得税优惠措施。在企业所得税制度中增加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实行加速折旧的规定;通过所得税对资源再利用给予充分的鼓励,即对资源再利用的产品和产业给予减税和免税政策;对那些改进技术和工艺,改善环境所发生的费用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不仅让其在所得税前扣除,而且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加以扣除,以体现对资源充分利用的奖励和补偿。

(二)开征新的环境税

1.能源税。由于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又可能对大气的坏境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对能源税的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国在改革能源税的同时,应利用税收中性原理,在提高高污染能源税收的同时,降低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的税收。

2.空气污染税。以我国境内的锅炉、工业窑炉以及其他各种设备、设施在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为课税对象,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为计税依据,根据有害气体的浓度,从量计税。

3.水污染税。现行的水资源收费,主要在污水排放的环节,这种“偏重消费环节”的收费制度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在开采和使用两个环节,同时利用税收和收费的手段,以建立合理的水价格体系。水污染税,即对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和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以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实行从量定额征收。

(三)加强税收部门与环境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分工

对于征收环境税,如果由税务部门全权负责征收,这显然会增加税务部门的担子;如果由环保部门全权负责,环保部门并非国家征税机关,由环保部门来征税似乎缺乏法律依据。如果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配合,对环境税进行征收,将有利于发挥两个部门各自的优势。环保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利益冲突,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环境税征管的分工管理。

参考文献:

[1]普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张会萍,环境税及其国际协调[D],厦门大学,2002.

篇7

关键词:农家乐;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

1 农家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农家乐迅速发展,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前来的游客也与日俱增,极大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现如今农村乐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游客虽然对乡村的生活体验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对业主的经营能力的满意度较低。因此,农家乐业主的经营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达到游客的满意度,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农家乐得到更大的发展。

1.1 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农家乐的主要经营者是当地农民,由于他们所接受的知识水平有限,加之受传统的小农思想的影响较深,缺乏系统的经营理念,使得经营的农家乐产品结构单一,仅仅是简单的提供食宿,不能更深次挖掘农村旅游文化的内涵,而且农家乐的业主喜欢盲目跟风,造成农家乐的产品缺乏各自的特色,造成雷同。游客仅仅是体验到简单的农家生活,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和真正的文化内涵。

1.2 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很多地区在发展农家乐的时候,缺乏对环境整体的合理布局,缺少科学的指导,不会将其旅游资源纳入宏观方面去考虑。甚至于有些旅游项目和设施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实际的向往和需求,经营者盲目的去砍伐树木森林资源,占用土地,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失衡,更加没有让旅游者去保护他们的家园的心态。如此长期以来,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使得“农家乐”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变得无计可施。

1.3 基础设施不完善

部分经济的农家乐还是没有实现规模发展,加上改革开放至今,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差距较大,尤其是位于偏远山区的景区,交通设施还没有发展起来,住宿条件也不完善,造成游客资源比较匮乏。除此之外,由于农村地区的资金有限,加之农村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环保意识较差,缺乏对环境保护,经常胡乱排放废水,严重破坏卫生环境。有些地方的消防、卫生系统也没有发展完善,在这些对游客生命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很多游客不愿前往。

1.4 缺乏服务意识

很多农户缺乏整体意识,过分之中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其他人产生不正当的竞争。他们同样缺乏经营理念,不懂的怎么留住顾客,怎么吸引顾客,服务意识不高。而现今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果游客不能体会到优质的服务,不能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必定会对农家乐大打折扣,不利于农家乐旅游的持久发展。另外,当地农户普通话不标准,存在严重的乡音,也大大影响了他们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要实现农村的脱贫致富,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考虑,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利用当前人们对农家乐的热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1 加强政府引导,结合科学发展观

要实现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无法脱离政府的引导,并且要加强科学发展观,对农家乐旅游进行科学的规划。当地政府要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农村旅游业当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努力提高当地人民的素质,指导他们发展农家乐旅游业。政府还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们负责的原则,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提高他们发展的积极性。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特色,把发展农家乐和当地的特色相结合,打造农家乐的特色品牌,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2.2 因地制宜,规范经营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强化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适度开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除此之外,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发展。规范农家乐的经营制度,各个农家乐的经营都要规范经营,办理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经营许可证。对不符要求的经营户给予停业整顿的处分。

2.3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基础设施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政府应完善旅游景区的交通设施,整顿旅游食宿,设置旅游服务中心。在消防和卫生方面,政府也要普及农民最基本的消防和卫生知识,定时对各景点进行消防检查。消除广大游客对消防和卫生方面的顾虑。另外还要强化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对他们进行文明教育。

2.4 注重宣传

发展农家乐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应。积极注册商标,实现品牌效应,提高自己品牌的形象。另外要注重当地农家乐的宣传,例如可以邀请知名媒体到农家乐景区开展专访,提高景区的影响力。加大当地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一条龙式的连锁发展。

2.5 提高当地农民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人民的素质教育要求更高。农家乐景区的大部分业主的科学文化素质都较低,服务意识落后,严重影响了他们甚至整个景区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为此,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当地的文化教育,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并且适时的对业主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农家乐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3 总结

实现农家乐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建设性意义。搞好农家乐发展,结合当地和时代的实际,不断进行创新,提高当地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业主的服务水平,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用农家乐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志民.中国旅游业的创意激活和体验引导之路[J].旅游学刊,2009(08).

[2] 欧阳润平,刘焱.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价值依据比较[J].旅游学刊,2009(03).

[3] 唐善茂,张瑞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审读[J].桂海论丛,2009(01).

[4] 张丽峰.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8(05).

篇8

土地承包管理合同模板一

发包方:东辽县泉太镇新农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 _(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改变传统陈旧的农业耕作形式,培育和合理使用林木资源,加快荒山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经公开协商讨论同意,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一、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经村民会议同意并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将位于泉太镇新农村一组面积_________亩(具体面积、位置以合同附图为准) (土地类型)承包给乙方使用。土地方位如下:

东起:___ ______,

西至:___ ___ _________,

北至:_____ _________,

南至:____ __ _________。

附图已经甲乙双方签字确认。

二、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

1.土地用途为经果林种植和养殖及相关农业科技开发、推广、培训、服务。

2.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营。

三、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

该地承包经营期限为 年,自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年____月___日止。

四、承包金及交付方式

1.该土地的承包金为每亩每年人民币 元,承包金每年共计人民币元。

2.乙方向甲方一次性全额交纳承包经营期限承包金合計人民币元(大写人民币 元),上述承包费已含原荒山杂树补偿款。

五、 地上物的处置

乙方有权处理承包区域内现存地上物及其他植被,在承包经营期内乙方所建设、种植之地上物所有权亦为乙方所有。

六、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对土地开发利用进行监督,保证土地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并使乙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2.按照合同约定收取承包金,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不得提高承包金。

3.保障乙方自主经营,不侵犯乙方的合法权益,承包期间,如乙方需砍伐树木,甲方应当配合乙方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采伐许可证。

4.协助乙方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宣传、褒奖、应用。

5.按照合同约定,保证电路畅通,并无偿提供通往承包地的道路。

6.按本村村民用电价格收取乙方电费。

7.为乙方提供所在地村民的其他同等待遇。

8.在合同履行期内,甲方不得重复发包该地块, 在承包期限内,如因承包范围出现土地纠纷,由甲方负责解决,若致使乙方遭受经济损失,由甲方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赔偿。甲方必须确保乙方在承包期内不受任何干扰。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有权依法利用和经营所承包的土地。

2.享有承包土地上的收益权和按照合同约定兴建、购置财产的所有权。

3.乙方在承包地范围内可以种植速生树种和其他林木、果树,并可以养殖家禽、家畜及鱼类等动物,但不得污染饮食水源和村民的住宿环境。

4.乙方对承包地有独立自主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林木处分权和收益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承包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所发生的一切债权债务由乙方独自享有和承担,与甲方无关。

5.乙方可在承包的土地上建设与约定用途有关的生产、生活设施。

6.在承包期内,乙方须按合同规定缴交承包款给甲方,并有权拒绝交纳除合同规定承包款外的任何其他非国家规定之费用。

7.保护自然资源,搞好水土保持,合理利用土地。

七、合同的转包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采取转包、转让、出租等方式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取得的收入全部归乙方享有,甲方不得对此主张任何权利。本合同转包后,甲方与乙方之间仍应按原承包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乙方与第三方按转包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本合同转包后,因甲方的原因致使转包合同不能履行,给转包后的承包方造成损失的,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八、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本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或者解除。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协议方可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2.在合同履行期间,任何一方法定代表人或人员的变更,都不得因此而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3.本合同履行中,如因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难以履行时,双方均不能追究对方的责任,但乙方必须及时将情况报告甲方,甲方应及早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协助恢复生产,并根据乙方的损失情况协商减免承包款。

4.本合同履行期间,如遇国家建设(或其他原因)征用该土地,征用相关赔偿费用为乙方所有,同时对于乙方所承包征用地上建物、树木及其他地上物等以实际评估价值合理作价,作价款一次性付给乙方。因乙方为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而投入相应资本及人力,乙方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补偿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

5.如甲方重复发包该地块或擅自断电、断水、断路,致使乙方无法经营时,乙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其违约责任由甲方承担。

6.本合同期满,如继续承包,乙方享有优先权,双方应于本合同期满前半年签订未来承包合同。如乙方不再继续承包,乙方必须将承包地的林木等砍伐处理完毕。在合同期满后90天内将原承包地交还给甲方。如合同期满时,承包地内的林木若因未达到经济采伐期、或因采伐指标等限制未能采伐,乙方可向甲方申请有限度延长承包期至林木采伐完毕,甲方应该适当给予延长承包期,延长期的承包费由双方另行商定,但不得超过本和约承包费用之二倍。

7.本合同履行期间,即使下列情形发生改变,甲乙双方仍应按本合同约定内容履行各自义务:

(1)、甲方的负责人、经办人变更;

(2)、甲方的名称改变、甲方分离或甲方与他方合并。

8.承包期内,承包户主如去世,其家庭成员及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九、违约责任

1.在合同履行期间,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之以上约定,即视为违约。如甲方违约导致解除此合同,须付给乙方违约金人民币十万元、并退还乙方所付的全额承包费;如乙方违约,甲方不予退还乙方的承包费,并且解除此合同。

2.乙方应当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期限足额支付租金。如超期缴交承包款,则按应付未付部分的日万分之四交付逾期付款违约金给甲方,直至付清应交的承包款为止。如超过6个月尚未付清应交的承包款,则视为乙方违约;如因甲方发包地手续不合法或因甲方发包地权属不清产生纠纷,致使合同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则视为甲方违约。

3.因乙方为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而投入相应资本及人力,无论甲方在合同到期前以任何理由收回该承包土地,乙方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补偿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同时对于乙方所承包地上的建物、树木及其他地上物等以实际评估价值合理作价,作价款一次性付给乙方。

十、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履行中如发生纠纷,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向辽源(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一、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章后生效。

十二、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约定后作为补充协议,补充协议(经公证后)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三、本合同一式_____份,甲乙双方各_____份。附 土地平面图

发包方(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 承包方(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签约地点:___

土地承包管理合同模板二

发包方:___________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改变传统陈旧的农业耕作形式,甲方将集体所有的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用于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一、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经村民会议同意并报乡人民政府批准,将位于_________乡______村面积_________亩(具体面积、位置以合同附图为准) 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使用。土地方位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北至_________,南至_________。附图已经甲乙双方 签字确认。

二、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

1.土地用途为农业科技园艺开发、推广、培训、服务及农业种植和养殖。

2.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营。

三、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

该地承包经营期限为____年,自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年____月___日止。

四、地上物的处置

该地上有一口深水井,在合同有效期内,由乙方无偿使用并加以维护;待合同期满或解除时,按使用的实际状况与所承包的土地一并归还甲方。

五、 承包金及交付方式

1.该土地的承包金为每亩每年人民币_____元,承包金每年共计人民币_____元。

2.每年_____月___日前,乙方向甲方全额交纳本年度的承包金。

六、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对土地开发利用进行监督,保证土地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

2.按照合同约定收取承包金;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不得提高承包金。

3.保障乙方自主经营,不侵犯乙方的合法权益。

4.协助乙方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宣传、褒奖、应用。

5.按照合同约定,保证水、电畅通,并无偿提供通往承包地的道路。

6.按本村村民用电价格收取乙方电费。

7.为乙方提供自来水,并给予乙方以甲方村民的同等待遇。

8.在合同履行期内,甲方不得重复发包该地块。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有权依法利用和经营所承包的土地。

2.享有承包土地上的收益权和按照合同约定兴建、购置财产的所有权。

3.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

4.享有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权。

5.乙方可在承包的土地上建设与约定用途有关的生产、生活设施。

6.乙方不得用取得承包经营权的土地抵偿债务。

7.保护自然资源,搞好水土保持,合理利用土地。

七、合同的转包

1.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经过甲方同意,遵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可以将承包的土地全部或部分转包给第三方。

2.转包时要签订转包合同,不得擅自改变原来承包合同的内容。

3.本合同转包后,甲方与乙方之间仍应按原承包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乙方与第三方按转包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八、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本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或者解除。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协议方可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2.在合同履行期间,任何一方法定代表人或人员的变更,都不得因此而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3.本合同履行中,如因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难以履行时,本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4.本合同履行期间,如遇国家建设征用该土地,甲方应支付乙方在承包土地上各种建筑设施的费用,并根据乙方承包经营的年限和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

5.如甲方重复发包该地块或擅自断电、断水、断路,致使乙方无法经营时,乙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其违约责任由甲方承担。

6.本合同期满,如继续承包,乙方享有优先权,双方应于本合同期满前半年签订未来承包合同。

九、违约责任

1.在合同履行期间,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视为违约。违约方应按土地利用的实际总投资额和合同未到期的承包金额的20% 支付对方违约金,并赔偿对方因违约而造成的实际损失。

2.乙方应当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期限足额支付租金。如乙方逾期30日未支付租金,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

3.本合同转包后,因甲方的原因致使转包合同不能履行,给转包后的承包方造成损失的,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十、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履行中如发生纠纷,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向_______________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十一、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章后生效。

十二、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约定后作为补充协议,补充协议(经公证后)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三、本合同一式_____份,甲乙双方各_____份。

附:土地平面图

发包方:(盖章)_____________

承包方:(签字)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签约地点:__________

土地承包管理合同模板三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 职务:

电话:

承包方(以简称乙方):

电话: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为明确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二章 承包的土地、期限和承包金

第二条 甲方发包给乙方的地块位于*****,面积***亩。附图需经甲、乙双方签字确认。

第三条 乙方依据本合同承包的土地,其地下资源、埋藏物均不在土地承包范围内。

第四条 本合同项下的土地承包使用年限为30年,从*年*月*日起到*年*月*日止。

第五条 乙方同意按合同规定向甲方支付土地承包金,该土地的承包金为每年每亩元,每年共计承包金元人民币。

第六条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后,乙方需于*年*月 日前以现金形式向甲方缴付*年全年的承包金元,自*年开始于当年的*月*日前支付当年的全部土地承包金。

第三章 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承包方的权利

第七条 乙方依法享有承包土地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经营和处置产品。

第八条 乙方有自主的用人权,但在同等条件下甲方的村民享有优先录用权。

第九条 乙方承包的土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第十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节 承包方的义务

第十一条 乙方必须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业建设,不得修建永久性的建筑物、挖坑、挖塘、采矿等活动。

第十二条 乙方应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第十三条 乙方必须按期如数缴纳承包金。

第十四条 乙方应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各种税、费,包括国家规定的其他费用。

第十五条 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擅自转包该土地。

第十六条 乙方使用土地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不得利用土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而产生的一切责任及后果均由乙方自行承担。

第十七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 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发包方的权利

第十八条 甲方有权监督乙方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

第十九条 甲方有权制止乙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

第二十条 甲方有权按时如数向乙方收取承包金。

第二十一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节 发包方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 甲方要维护乙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第二十三条 尊重乙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乙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四条 甲方有义务协调甲方村民与乙方之间产生的矛盾,如因甲方村民的过错给乙方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甲方负责赔偿造成的直接损失。

第二十五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五章 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二十六条 合同生效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双方应协商一致,达成书面协议。

第二十七条 单方要求变更或解除承包合同的需提前30日通知对方,双方经协商一致后达成书面协议。

第二十八条 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国家政策与合同签订时发生较大变化,严重影响到了一方的权益时,受影响的一方可以提出变更或解除合同。

第二十九条 由于乙方违反合同约定,拒缴、逾期缴纳承包金,或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侵犯集体财产的行为时,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到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条 因国家政策、法律等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合同无法履行,合同自动解除。

第三十一条 承包期满后,乙方返还的土地不得降低原有的种植能力。

第三十二条 承包期满,合同自行终止。

第六章 违约责任

第三十三条 甲、乙双方应全面、实际履行合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负违约责任。

第三十四条 乙方不能按期缴纳承包金的,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当年租金5%的违约金,并按每日万分之五支付滞纳金。

第三十五条 乙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返还的土地不符合合同约定,乙方应赔偿损失并支付当年租金10%的违约金。

第三十六条 甲方违反合同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给乙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赔偿直接损失。

第三十七条 甲、乙双方发生纠纷后,应当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到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经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三十九条 本合同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四十条 本合同一式三份,合同双方各执一份,报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备案一份。

发包方(甲方): 承包方(乙方):

住址: 身份证号码:

法定人: 住址:

篇9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一、城市园林绿化概况

城市园林绿化以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为指导,以人整理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生态、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它是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有主要的作用,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能使城市居民处于和谐的人居环境,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优美的环境,提高居民居住生活水平。它通过在城市建造一定规模的绿地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减人对自然的破坏,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的绿化的突出特点主要是强调城乡不分、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园林和城市一体化,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所涉及的部门和学科相对来说比较多,在进行城市绿化的过程中,除了对城市的水文、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意外,在对城市绿化进行施工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诸多技术因素,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时间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综合考虑。

二、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园林设计缺乏创新性

园林绿化设计理念缺少创新,特色树种少,景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单调和呆板。一份秀的园林绿化设计对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十分重要,如同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规划对一座现代化城市十分重要一样。然而,当代的园林绿化设计理念大多缺少创新,盲目地搬抄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一个优秀、成功的园林设计应当体现出该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园林绿化设计决不能缺少创新理念。现代城市园林绿化需要创新,要有特色,然而当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多使用一些普通、普遍的树种,而很少种植特色树种和本土树种来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创新的园林,使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单调和呆板。

(二)苗木规格混杂,植物检疫环节问题频发

草坪有具休息和观赏功能于一身的优点,近几年来,草坪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使用率逐年增长,形成了多数园林设计重草轻树的局面。有些园林设计在偏爱草坪的同时甚至对原有的树木进行砍伐,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景观,而且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调节也带来了一定影响。苗木规格混杂也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苗木混杂的规格不同会给绿化效果带来极大的影响,加上近年来,国内外植物间的交流逐渐频繁,使植物检疫难以跟上发展,植物检疫环节问题频发,新的虫病灾害给城市绿化中的植物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三)养护管理体系不健全

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养护管理体系不健全,养护不到位,导致虫病灾害严重,园林绿化的质量不高。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养护不到位,特别是在园林建设的工期结束之后,有些园林养护工作的频率极低,盛夏久旱不浇水,虫病防护的欠缺和治理延迟的情况时有发生。养护管理不到位会使植物虫病灾害时常发生,让已有的虫病灾害更为严重,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不能有效地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地下大量填埋垃圾等情况,导致土地贫乏,质量低劣,直接影响了植物生长生存的环境。

三、城市园林绿化关键施工技术

(一)做好园林绿化规划设计

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主要技术包括:首先是生态设计。城市绿地以人、生物与环境的良性关系为目的。绿地生态设计可促使城市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调整物流、能流、信息流等的良性循环,使绿地与城市生态要素功能耦合更为密切、城市生态系统运行更加高效和谐;其次是区域设计。21世纪城市园林绿化要突出区域特征,强调改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发展的有机结合,绿地规划要符合生态性、生物多样性、野郊休闲性、人居环境舒适性和可持续利用性,要扩大到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建立城郊结合、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生态系统;再次是文化设计。通过城市绿地植物与景观系统的结合来实现城市总体形象的整合、塑造和强化,建设有文化底蕴、形象鲜明的特色城市;最后是立体设计。立体技术包括垂直绿化(使攀缘植物沿墙面、廊栏、立杆、灯柱、棚架、凉厅、拱门等上升形成垂直的绿化面,形式有附壁式、篱栏式、棚架式、拱门式、立柱式及悬蔓式),生物墙(将墙砌成空心,内填种子及树胶、肥料等混合物,供以水分形成绿色围墙),屋顶花园(在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人工假山体上种植树木花卉)等。

(二)植物栽植技术

1、栽植时间植物的生长是有规律的,苗木的栽植必须符合其自然规律。一般落叶树的移栽选择落叶后到翌年春天发芽之间为宜;常青树选择2至5月或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宜;落叶树反季节植物需带土坨并注重枝叶修剪和浇水次数。花草的种植或移栽要结合植物自身情况,尽量保证恢复生长时间短和成活率高。

2、植物配置植物配置要考虑种类组合、园林意境、色彩搭配和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主要有考虑轻微重叠的单体植物布置、保持比例平衡的多品种搭配、注重视觉衔接的群体布置、改植物适地或改地适植物的适地处理、考虑夏季和冬季色彩的色调搭配等关键技术。

3、植物造景现代造景技术主要有对植、林植、群植、列植、孤植、花坛、花群、花丛和植物专类园等。乔木、草本、藤本等植物本身的线条、色彩、美感、形体是植物造景的基础,植物群独有的时空表现、空间分割、地形改造、景物衬托等功能为景观艺术表现创造了条件。通过树丛、树群、花坛、花群、孤植树等组合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是构建园林绿地的基本方法。植物造景以适地适植物为前提,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做到观赏性和生态性相结合。

(三)植物造景技术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直接关系到绿化质量和美化水平。植物造景是构建园林绿地的基本手段,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植物造景不仅要掌握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观花、观叶、观果等)、生理生态习性(如植物对光、水分、大气、土壤等要求)、植物合理配置(如植物种间关系、种群密度、配置方式、树种搭配、年龄结构等),还要注意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景,使植物充分发挥其表现时空、创造景观、分割空间、改造地形、衬托景物、创作意境等功能。植物造景以适地适植物为前提,逐步引入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园林树种,充分展示园林植物形态美和群体美,利用植物香化、美化及净化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综合效益。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造景技术主要包括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植物专类园、花坛、花丛、花群、花境等。?

四、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美化市容市貌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充分利用园林绿化植物,以及科学、合理的艺术手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层次多元、结构复杂、生态多样、功能最优的绿地生态系统。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应以优良园林植物的选择、培育、栽培及养护为基础,从群落构建、绿地规划设计、植物造景、植物配置等环节进行科学地设计,使园林绿地能真正发挥改善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丹姿,沈美丽,王春霞,探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反季节施工问题[J] 现代园艺,2012,06

篇10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生态产品;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10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新概念,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上升为国家战略。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旨在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开发结构,提升空间利用效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可能会导致区域间的利益冲突,这就引发了对生态补偿的潜在需求。本文基于生态产品视角,提出了通过市场化方式,以生态产品交易手段进行生态补偿的初步构想。

一、相关文献综述

1 在主体功能区的理论研究方面

樊杰通过分析地域功能的基本属性提出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阐明资源要素在各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是实现空间均衡的前提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形成有利于空间均衡的形成[1]。李军杰根据区域发展的现状,从主体功能区的角度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和现有开发密度进行了新的阐释,并基于此提出设计功能区划分指数的初步构想[2]。张可云从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入手,据此提出可能出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管理的操作问题,并给出了这些操作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区域管理的可能出路[3]。魏后凯从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界定入手,认为主体功能区不同于综合经济区,而是典型的经济类型区,进而分析了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及可能引发的问题,最后指出主体功能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分步推进建设,不能急于求成[4]。

杨玉文和李慧明从生态学的角度并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了解读,提出优化开发区域应以稳态经济思想为指导,重点开发区域应以生态经济效率理论为指导,限制开发区域应以生态经济和自然资本投资理论为指导,禁止开发区域应以生态环境价值论和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为指导,并分别给出了对应的发展模式[5]。张明东和陆玉麒认为空间结构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基础,并提出通过GIS的空间叠置和聚类等空间分析技术在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空间尺度与区域功能属性之间的矛盾为给区域功能区的定位所带来的影响。姜安印从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视角提出主体功能区从空间资源价值、空间功能互补性以及空间结构极化规律等方面对区域发展理论进行了创新[7]。孙姗姗和朱传耿认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区位定位方法、区域衡量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8]。Friedmann认为,“区域政策处理的是区位方面的问题,即经济发展‘在什么地方’。它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的要求。只有通过操纵国家政策变量,才能对区域经济的未来作出最有用的贡献”[9]。

Gualini认为近些年来欧盟一体化过程中,面对各级政府间关系日渐紧张、区域功能的特殊性和将区域定位为联系空间载体的强烈需求,使欧盟各国原有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面临创新的压力[10]。Hoover指出区域政策的目标是提高个人福利和促进就业平等与社会和谐。所以区域政策的实施应该有助于促进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和避免收入差距过大[11]。

2 在主体功能区的实践研究方面

曾岚根据汉中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汉中应按功能定位把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并对汉中市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的解决进行了探究[12]。徐伟金根据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了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初步设想[13]。林凌和刘世庆根据四川省的具体情况,提出四川省划分为五大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四川省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14]。王潜以辽宁海城市为例,根据生态功能区规划的内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海城市的国土空间进行了功能区的划分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控制方向[15]。胡昕和胡毅诏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和生态补偿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甘肃省生态现状的研究,提出了甘肃省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与保障措施[16]。

王利等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划分与空间开发战略协调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以辽宁省在全国空间开发总体战略中的定位和内部空间开发战略为基础提出了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可行性方案[17]。危旭芳总结分析了发达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构建主体功能区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制度安排及相关建议[18]。邓玲和杜黎明在分析同质化政府管理下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进行了研究,并从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行政区间合作、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绩考核标准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19]。

Murray认为欧盟区域政策的实施,对各种区域发展规划的探索与制定具有极大的激励性,其政策也得到了体现[20]。Branch根据多年来对美国区域规划实践的跟踪研究,认为有效的区域规划应该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提高环境质量,而在实践中美国各级政府间在区域规划的合作上却并没有达到这些目标,使美国目前缺乏综合、有效的区域规划[21]。Twomey和Tayllor通过研究英国区域政策与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关系,得出区域政策对英国的产业转移具有较强的影响,并且与投资激励相比,区域政策更具有效率[22]。Wren和Waterson研究了区域政策对直接就业的影响,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区域政策对就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影响的效果不同,在经济衰退阶段对就业影响较弱[23]。

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角度对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进行了探索。通过构建生态产品交易补偿机制,使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由政府财政主导的传统的生态补偿机制向由市场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转变,从而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

二、主体功能区对生态补偿的内在需求

各个主体功能区因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敏度和发展潜力等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定位,这种定位导致了主体功能区之间在发展模式和经济效益上存在较大差异: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发展经济效益高的工业产业,而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则发展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确或者说经济效益无法兑现的生态产业。同时国家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而对不同主体功能区提供的相应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人口政策等政策支持也是各有区别,这种政策上差异对待又进一步加大了各主体功能区间的利益不平衡[13]。

1功能定位的限制导致某些主体功能区发展机遇的丧失

在我国现阶段,各个地方都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而经济发展的实现则要依托于具体产业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精细化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尚在起步阶段,还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对经济发展贡献有限,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托于资源开发、化工和钢铁等传统产业。虽然这些产业污染高、对自然环境破坏大,但由于其现阶段利润高,同时又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以及带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所以是各个地方区域争先发展的产业。而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的划分,使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只能发展生态产业,禁止其进入现价段利润高的上述产业,使其丧失了在现阶段发展区域经济的最快路径,可以说是对该区域发展机遇的一种剥夺。

2功能定位的限制导致某些主体功能区承担额外成本

由于功能定位的不同,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可以发展对自然环境有一定污染但经济效益高的产业,走的是一条边开发边治理的道路,其开发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其治理环境的成本,具有净收益。而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发展生态产业,提供生态服务是其主体功能。在实现这一主体功能的过程中,两类功能区不仅要承担丧失发展经济效益高的产业的机会成本,而且还要为修复和维护生态环境支出一笔额外成本。例如,在传统上以木材加工业为主业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目前,不仅禁止砍伐森林资源,限制木材加工业,而且还要额外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森林防火、林木维护和封山育林等工作,失业的木材加工工人及其家属的安置也需要投入不菲的资金[14]。这些额外成本投入往往是地方经济无力承担,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这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负担。

3功能定位的限制导致某些主体功能区劳动力资源的流失

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不适宜发展工业化,人们就业途径有限,所以该区域的劳动力比较富余。国家引导该区域人口向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转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进行转移的劳动力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存在明显的择优机制。对于迁出区域,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鳏寡孤儿,生产能力低下,也就是说该区域由以前的劳动力过剩转变为现在的劳动力紧缺,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劳动力的流失又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虽然各个主体功能区承担的主体功能不同,但根据要求,各个功能区域间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即各区域不论经济是否发达,居民都具有享受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的权力。这就需要通过政府财政或其他途径对经济欠发达的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相应的生态补偿。

三、我国现有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15]。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不能依靠市场的力量对其实现有效配置,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所以在现阶段的认识范畴里,对生态的补偿只能依靠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来进行。但随着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提出,这种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现有补偿机制补偿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生态补偿机制的效率如何,不仅取决于能否产生预期的生态系统服务,而且取决于提供这些新增生态系统服务的成本[16]。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程度低甚至缺失,这直接导致补偿效率较低,补偿成本较高。按照规划,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的功能定位是开展生态产业,进行环境保护,这一功能定位在现阶段不能给该区域带来经济效益,只能由政府对其进行财政补贴或生态补偿。但是这种补偿机制容易产生一系列效率低下和成本高企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改善民生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第一,补偿标准没体现区域差异性。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采取“一刀切[17]”的标准。例如中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整个北方地区的补偿标准是统一的,补偿偏高和不足的现象都有存在,忽略了各个地区间在具体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19]。第二,补偿标准如何确定没有明确的计量方法。政府在对补偿标准的确定上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没有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在补偿过程中,补偿标准明显偏低,不利于调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第三,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容易产生寻租问题。政府既是补贴政策与标准的制定者又是补贴的给予者,垄断了整个生态补偿流程,难免产生寻找的问题,推高补偿成本。

2现有补偿机制限制个人发展权

现有的补偿机制主要强调的是对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这些转移支付主要是用于这些区域的公共服务上,而忽略了这些地区的个人发展权问题。虽然国家鼓励该区域人口向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转移(国家倡导的是主动性的人口转移),但是不可能整个区域的人都选择转移出去,留下的人也拥有自身发展的权力,但该区域现有的功能定位以及产业政策是不利于这些人发展的,对这些个体来说他们为了给其他地区提供适宜的生态系统而付出的机会成本远远大于他们目前的收益(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为确保生态服务供给而放弃的收益[18]),即这些人的个人发展权被变相剥夺了。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显然是忽略了这个问题。

3现有补偿机制转移支付模式单一

我国现阶段的政府转移支付主要以纵向转移为主,而缺乏横向转移支付。首先,在纵向转移支付中,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占绝对主导地位。在这种模式下,各地区能够合理预期到最后会有政府出面买单,容易使这些地区产生依赖的思想,这不仅与“受益者付费”的原则相背离,而且不利于调动各区域进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其次,我国生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位于西部,经济欠发达,生态服务的受益者主要位于中东部,经济较发达,由于缺乏横向转移支付,导致西部生态服务的提供者无法得到受益者提供的合理补偿。这种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模式显然削弱了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公平的最初目的。

4现有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完善

虽然涉及生态补偿这一概念的法律制度已经存在,但是关于生态补偿的规定主要散见于有关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法律、规章中,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一部统一的关于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由于这些规定比较零散、不全面以及使用性不强,不仅在宏观上制约着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而且也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在实践中的实际需求。

四、生态产品交易补偿机制的实现路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导致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诱因是政府权力过大,市场化程度低,所以解决问题的重点应放在对现有补偿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上。鉴于此,笔者提出了生态产品交易补偿机制的市场化构想。一个市场的形成需要三种力量:企业或生产者、产品和消费者。在生态产品这一市场中,消费对象为是生态产品,消费者是全体人民,政府代表人民进行购买,但生产生态产品的生产者或企业在实际中还无法确定或是否存在。因此建议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生态产品交易补偿机制。

1创建生态产品生产企业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对优化资源配置起着关键的作用。传统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都尽量避免参与环境保护以免增加自身的经营成本,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与参与环境保护是相矛盾的。这种传统的企业模式不适合提供生态产品。

为了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与参与环境维护的动机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在生态产品市场中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此建议创建生态产品生产企业。生态产品生产企业遵循一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提供自己的产品——生态产品的专业企业。其经营范围包括植被维护、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传统上由政府参与的领域。考虑到市场建立初期,由于缺乏历史经营数据,各种资金参与筹建这种新型企业的积极性不会很高,持有观望态度的概率比较大。在这一阶段,可以先由政府设立国有独资的生态产品生产企业,员工全部面向社会招聘,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的人员为主,实行完全独立于行政体系的市场化运营。待市场相对成熟以及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各种资金,比如民间资本或外资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进入这一产业。为了避免市场地位不对等,政府可以考虑通过转让股权逐步退出这一生态产品供给市场,实现完全市场化,这将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此外,生态产品生产企业的建立,可以为限制发展地区和禁止发展地区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就业途径,享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避免了产生大规模生态移民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维护了该地区人们的个人发展权利。

2生态产品交易的市场化实现形式

在生态产品市场的生产者、消费者和产品都具备的情况下,我们进一步探讨生态产品的交易如何来实现。

由于生态产品生产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动机与维护环境的动机是一致的,在通过提供生态产品并出售获利的过程中,既实现了内部的经济性也实现了外部的经济性,也就是说企业同时实现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者之间的实现次序是有先后的,只有在出售生态产品并实现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实现自身的利益。可是生态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即它的产权是一种公共产权,不能进行精确分割。在这种情况下,既无法精确确定生产者生产了多少,也无法确定消费者消费了多少,如果由个体消费者与生态产品生产企业直接进行交易的话,估计这一市场是无法维系的。所以,要选出一个全体消费者的人——政府来与生态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交易,政府资金来源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补偿机制相同,都来自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税费收入,不过资金的补偿形式有传统的收入再分配转变成政府购买。

生态产品交易的市场化实现形式,从表面上看与传统的政府转移支付模式没什么不同,但本质上却差别很大,它是一种完全的市场交易行为。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金鼎生态产品交易,政府的角色由传统的大家长变为消费者,不必参与生态产品的生产过程,杜绝了政府在生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寻租行为,提高了生态维护的效率。

3生态产品交易方式和利益分配

在生态产品的交易方式上可以借鉴我国的环境权益交易中心的做法,由国家环保部门牵头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设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21]。所有的生态维护和生态修复项目通过这一交易平台公开发表,面向全社会进行招标,在众多潜在生态产品提供者中,依据个体差异,选择最有效的生态产品供给者[22]。这就从源头上杜绝了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既是规章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实施者的补偿体制漏洞。由于这一交易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对整个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保证生态产品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

生态产品生产企业同样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是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经营利润。在对出售生态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分配时,可以分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来进行讨论:对于国有生态产品生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可以滚动计入生态基金,并继续用于生态保护;对于私营生态产品生产企业产生的利润,在减税或免税的基础上归企业自身所有,以提高其参与生态产品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由于提供生态产品具有正外部性,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生态产品生产的成本,所以,对超额完成生态产品生产任务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不同标准的奖励。

4生态产品交易的实现路径

在生态产品的交易过程中,政府的购买资金来源与传统补偿机制下相同,仍然以财政转移支付、生态税费收入以及生态基金为主。由环保部门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根据考察的情况确定各个地区的生态项目,然后将生态项目放到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上向全社会进行招标。在招投标过程中,对于具有同等技术、设备的生态产品生产企业,可以优先考虑选择由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的人员为主组成的企业。竞标成功的企业根据所负责的项目进行具体的生态产品生产。根据各个项目具体内容的不同分别由农业、林业、水利和环保的部门对个项目进行定期核查以监督其实施情况。项目完工后由各个相关部门对其进行验收,在生态产品达到合同约定的生态指标后,对生态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付款。

五、构建生态产品交易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在实践中要实现生态产品交易补偿机制的构建,还有赖于国家提供相应的制度政策支持。

1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

在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中,政府是生态产品的需求方,生态产品生产企业是生态产品的供给方。在这一市场的构建过程中必须依靠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实现生态补偿方式由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向政府购买的转变以及生态项目的建设由政府实施向企业实施转变。首先,要拓宽政府购买生态产品的资金来源。在传统的生态补偿机制下,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纵向转移支付,即中央拨付的生态补偿资金,缺乏横向转移支付。由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是生态产品的提供地区,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是生态产品受益地区,所以后者应向前者进行横向转移支付,拓宽政府购买生态产品的资金来源。其次,对有志投身于生态产品生产的民营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对拥有技术但缺乏资金的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对已经生产运营的民营生态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或其他税费的减免等。同时,对于企业员工主要由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人员构成的生态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加大财政资助的额度。

2健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在通过生态产品交易来推进补偿机制市场化的过程中,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与生态产品生产企业的交易规则,规范生态产品市场的运行。虽说在生态产品市场中,政府摆脱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尴尬角色,但政府还是拥有市场监管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这就可能导致在生态产品交易过程中因部门利益而产生冲突。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必须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创新管理体制,由利益不相关的部门分别负责生态产品的购买和生态产品质量的检验,从而实现政府双重角色的内部分离。

3完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

要建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必须以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为基础,促进生态产品投标主体的多元化,吸引各种力量及企业参与。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必须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理念,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促进各个招投标项目顺利进行。对于政府主导的生态建设项目必须通过这一平台进行交易;并鼓励社会公益组织主导的生态建设项目利用该平台进行交易,从而实现生态建设资金的高效利用,以实现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樊杰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3)

[2]李军杰 确立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的基本思路兼论划分指数的设计方案[J]中国经贸导刊,2006,(3)

[3]张可云 主体功能区的操作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发展观察,2007,(3)

[4]魏后凯 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J] 中国发展观察, 2007,(3)

[5]杨玉文,李慧明 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发展机理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6)

[6]张明东, 陆玉麒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有关理论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3)

[7]姜安印 主体功能区: 区域发展理论新境界和实践新格局[J] 开发研究, 2007,(2)

[8]孙姗姗,朱传耿论主体功能区对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J] 现代经济探索,2006,(9)

[9]John Friedman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h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The MIT press,1966

[10]Enrico Gualini Regionalization as Experimental Regionalism:The Rescaling of Territorial Policy一making in German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4,(2)

[11]EMHoover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es(third edition)Reg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1999

[12]曾岚关于汉中市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现突破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6,(10)

[13]徐伟金关于主体功能区划有关问题探讨[J]浙江经济,2006,(2)

[14]林凌,刘世庆 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四川省“十一五”五大经济区的区域发展战略[J]决策咨询通讯,2007,(2)

[15]王潜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及生态控制[J]环境保护,2007,(1)

[16]胡昕,胡毅诏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甘肃省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 问题探讨, 2012,(1)

[17]王利,韩增林,关伟 辽宁省空间开发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协调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2,(1)

[18]危旭芳 主体功能区构建与制度创新:国外典型经验及启示[J] 生态经济, 2012,(3)

[19]邓玲,杜黎明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 经济学家, 2006,(4)

[20]Robin MurrayThe New Regionalism—Key characteristics of An Emerging Movement[J]Journal of American Planning ,2002,(3)

[21]Branch,MCRegional Planning:Introduction and Explanation[M] Praeger Publishers,1988

[22]JTwomey,JTaylorRegional Policy and the Interregional Mov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Great Britain[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vonomy,1985

[23]CWren,M,WatersonThe Direct Employment Effects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Industry[R]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1

[24]陈辞 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研究——个主体功能区的视角[J] 经济理论与研究, 2009(12)

[25]王昱, 丁四保, 王荣成 主体功能区划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地理学依据[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 (1)

[26]董小君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平缺失与生态补偿机制[J] 经济改革与发展, 2009,(1)

[27]Wunder S, Engel S, Pagiola S Taking stock: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rogram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5(4)

[28]Morris J, Gowing D J G, Mills J, Dunderdale J A L Reconcil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the case of recreating wetlands in the Fenland area of eastern England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79(2/3)

[29]秦艳红, 康慕谊 退耕还林(草)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研究——以西部黄土高原地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6(4)

[30]Kosoy N, Martinez-Tuna , Muradian R, Martinez-Alier J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 watersheds: insights fro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cases in Central America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