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育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护理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 目的 探索双师制在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以2008—2009学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206名作为双师制组;2007—2008学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 176 名作为对照组。双师制组实行双师制教学,对照组实行一带一带教。结果 双师制组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5.820,P
【关键词】 双师制;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改革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biteacher system in teaching clinical nursing skills. Methods Of this study, 206 student nurses of 2008—2009 school year served as biteacher system (BTS) group; 176 students of 2007—2008 school year as control group, oneonone apprentice system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The record of clinical skills of biteachersystem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ose in the control (t′=5.820,P
[KEY WORDS] biteacher system; nursing; teaching reform
护理学专业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的目标之一[1],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是护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护理教育的实践性、直观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它既验证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质。护理技能操作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一带一的带教制度,由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标准不统一,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也相差较大。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我们自 2008年7月采用双师制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7月—2009年4月,选择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 206名作为双师制组,男8名,女198名,年龄19~24岁,其中本科生46名,专科生160名。以2007年7月—2008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76名作对照组,男7名,女169名,年龄20~24岁,其中本科生40名,专科生136名。
1.2 方法
1.2.1 带教方法 (1)双师制教学方法:设总带教老师1名,带教老师8名。 ①对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学生入科前,总带教老师对带教老师的临床护理技能进行规范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方可带教。②对学生临床护理技能进行培训:学生入科后,先由总带教老师进行培训,根据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总带教老师对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统一指导,然后再实施教师学生一对一的带教方法。③培训内容:重点训练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要领、难点,操作的程度,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此项护理技能有关的理论知识。(2)对照组带教方法:不设总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法。
1.2.2 考核与评价方法 在实习结束前,按照山东省护理人员三级训练标准,对实习学生的基本护理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其内容包括:静脉输液、无菌技术、女病人导尿术、心肺复苏、铺麻醉床、穿脱隔离衣、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灌肠、会阴护理。另外,对所有实习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学生考核结果以±s表示,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对照组实习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为(8.2±1.7)分,双师制组为(9.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820,P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双师制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双师制组中本科实习生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高于专科生,且双师制组学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为97.1%,提示双师制教学方法优于非双师制方法。其原因如下。
3.1 双师制教学方法规范了护理技能操作规程
双师制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中,由总带教老师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规范与指导,然后再由带教老师对学生实施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带教老师相对固定,且操作程序统一规范,还能够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个体化指导。
3.2 双师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
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不仅是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职业价值观、态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沟通技巧的培养,这与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水平密切相关。一方面加强临床护理技能主讲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通过专业技能培训、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方式,提高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带教能力,保证教学工作规范、有序、严格、认真,不断增强教师对临床护理技能的指导能力[3]。另一方面,完善指导教师的评价体系,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并进行相应的奖惩,使之形成良好的临床教学氛围,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3.3 双师制教学方法注重了医德医风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双师制教学,获得了作为护理工作者的内心体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病人及家属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又为学生更好地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自信心。
3.4 双师制激发了学生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的心理动因[2],规范化训练激发了学生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兴趣,使学生对护理技能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由被动训练变为主动训练。主动询问老师,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找出最佳操作方法。
3.5 双师制加深了学生对技能培训的理解和记忆
规范的演示、讲解,训练中配合提问、启发、矫正操作中的错误,使护生更清楚地感知和理解操作过程,强化了对正规操作的记忆。在护理操作前后,学生通过讲解操作的目的、意义、配合方法及操作后的注意事项,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技能操作,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1]杨桂芝,冯丽华. 对护理专业实施技能操作强化训练的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07,25(7):108109.
篇2
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作为一种代谢类疾病,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糖增高。引起血糖增高的主要因素是胰腺功能出现问题,或者患者胰岛素分泌出现异常导致的,大多数的患者不能完全治愈,需要终身治疗[1]。护理治疗效果比较短暂,同时容易引起并发症的出现。目前,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主要的护理模式,为了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护理的作用,开展了本次研究,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6月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入选患者达到WHO诊断标准,思维清晰,并且能够配合治疗,排除无法正常回访并且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观察组中,女17例,男23例,年龄在52~81岁,平均年龄为(62.5±10.4)岁。25例为2型糖尿病,15例为1型糖尿病。对照组中,女15例,男25例,年龄在51~79岁,平均年龄为(63.4±11.2)岁,24例2型糖尿病,16例1型糖尿病。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想死,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糖尿病护理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教育时间随机制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进行答复。观察组的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体教育模式为:①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眼科、营养科和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和护士长。小组的事务由科室主任负责,护士长负责协调。主要的工作是协调医生为患者治疗,并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管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做好血糖监测和保健工作。②科室主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安排专门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糖尿病健康教育。③加强全称健康教育小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保证教育成果[2]。护理后比较两组的FPG水平、护理满意度、总有效程度以及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
1.3评价标准 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总分大于80分为非常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在60~80分中间为基本满意。总要率调查采取对护理后EPG水平评测的方式进行。如果EPG水平大于7.0,认定为无效。通过测量表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测试,分数小于15分为掌握较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实施糖尿病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护理后,两组FPG水平见表1。
在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观察组掌握程度良好的为29例,一般的为7例,知识掌握率为87.6%,对照组掌握良好的为23例,掌握一般的为6例,知识掌握率72.6%。观察组掌握情况较好(P
3 讨论
篇3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21-01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健康问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对患者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临床治疗用药种类较多,且患者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状态对于对于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1]。故对这类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必不可少。我院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96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女38例,年龄60-86岁,平均为(73.4±8.6)岁;疾病类型:34例高血压,15例冠心病,28例冠心病伴高血压,10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文化程度:29例文盲,35例初中,22例高中或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患者均自愿并知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类型及文化程度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针对原发病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病情监护以及常规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方式为集体授课、播放影像资料、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以及一对一个体化教育等,具体内容包括:(1)疾病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心血管疾病致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知程度,消除其认识误区及疑虑。(2)饮食指导:介绍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疾病康复的影响,根据患者的个人习惯及病情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限制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脂肪,多食新鲜蔬果,尽量定时定量、少食多餐。(3)运动指导:介绍合理运动锻炼对于促进病情康复及改善心功能的意义,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心功能贮量,针对性地制定长期运动处方,并指导和监督患者严格遵循运动处方安全、有效、循序渐进地运动。(4)心理指导: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症结,针对性地予以疏导和安慰,使患者感受到关怀与照护,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提高配合度。(5)服药指导:向患者讲解遵医嘱规律用药对于改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的影响,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同时,强化用药反应以及血压监测,指导患者定期复查,以免及时发现用药副反应并予以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遵医行为
采用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服药依从性、门诊随访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依从性,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
1.3.2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OL)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主要由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QOL总评分五个方面构成,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服药、门诊随访以及生活方式三项遵医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常见病以及高发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由于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加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疾病以及健康保健知识缺乏正确认识,容易对自身病情产生误解[2]。此外,加之这类疾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或者用药复杂等,导致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紧张及恐惧等负性情绪。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降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影响医疗进度及疗效[3]。
临床研究表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同时可改善其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其生活质量[4]。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病情程度等制定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从疾病知识、饮食行为、运动锻炼、心理以及服药等多方面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后的服药依从性、门诊随访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同时,观察组护理后在色功能、情绪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较护理前以及对照组显著提高,QOL总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充分证实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生理及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志爱.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13):112-113.
[2] 孙秀红.健康教育路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效果[J].河北医药,2013,35(5):780-781.
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临床进修
职业院校是我国应用型护理人才的主要输送阵地,而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职业院校护理教师只有定期进行临床实践,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更新、优化临床新技能、新理论,才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一、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必要性
(一)满足临床发展需求
在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医学分科也在持续细化,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在护理实践中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并让这些人才在专业领域充分发挥领头人作用。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护理学也在持续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观点和新知识逐渐涌现。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应具备全新的发展理念,重视临床实践,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
(二)技术更新需求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临床护理技术也在持续更新。大部分医院开展的吸氧疗法使床边供氧朝着中心供氧转变,大部分操作用物朝着一次性操作材料转变,如一次性腰穿包、导尿包等,这些操作用物简化了传统的操作程序,有效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学校实训中心还没有这些操作用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是使用传统操作方法教学,导致教学跟不上临床的实际发展。护理专业教师应通过实践,掌握临床新技术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教授学生,避免教学和临床脱节。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文明社会的构建对护士的职业要求越来越严格,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者失误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护理教师通过临床实习,能够更好地了解护士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使学生严格根据临床要求进行操作,培养出合格的临床护理人才。
二、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现状
(一)专任教师的临床实践方式
我国各地区的护理教育发展水平不均匀,不同学校护理教师的授课任务、工作经历和师生比例各有不同,参与临床实践方式也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大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通过国家级培训或者省级培训机会,脱产一年,到临床实践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实践时间比较长,系统性比较强。还有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短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灵活,不会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但是不太贴合实际,大部分护理教师希望能够在假期休息。另外,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临床学习,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相互沟通交流、探讨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保证正常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教师临床实践内容
第一,参与临床护理。大部分护理专业教师在临床实践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不同院校的护理系根据不同的专业与医疗实践年限提出针对性的需求,包括参与护理工作、掌握工作环境特点、熟悉护理工作常规等。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专业教师要02ZHISHICHUANG76论文展台掌握健康教育、护理程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收集典型的临床病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第二,参与医疗实践和临床学习。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医生查房、业务学习、病案讨论,提高护理教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认知。此外,护理教师通过医疗实践,对护理发展与临床医疗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拓展了知识领域,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展PBL教学、CBL教学等,教授给学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护理专业人才,满足时展的需求。第三,在临床护理中渗透人文科学。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重视对护理心理、法规、利益、伦理等实践,还要参与常规管理工作,这种护理教育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能够保证护理的安全性。同时,护理教师通过全方位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反省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中的偏差,以科学的依据开展护理教学。
三、护理教师临床进修的建议
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进行临床进修,对实现“双师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职业学校在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策划,存在部分问题。如医院实习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无法使护理教师深入了解临床实习的精髓,从而无法有效衔接护理岗位任务和人才培养任务,影响了护理专业教师参与临床进修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临床实习的效率,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考察参观
护理教师应该参观医院运营与机构设置的情况,掌握主要岗位职责与临床操作流程,考察医院人才的继续教育模式,方便合理开设课程。护理教师还应学习医院对复杂群体的管理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这些经验。
(二)联合协作
顶岗实习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临床课程设计和科研开发,利用联合协作分析临床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未来医学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使毕业生能够尽快上岗,满足临床需求。
(三)接受专业培训
职业院校应邀请医院主要岗位负责人和临床骨干讲解医院组织结构、操作流程、岗位设置等,提高院校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邀请临床和护理专家开展系统、专业的医学知识培训、临床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训,分享成功经验和观点,以供护理教师参考。
(四)创建专职教师管理制度
大部分护理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岗位,他们只能利用假期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另外,职业院校缺少对护理教师临床实践效果和质量的量化考核,部分教师只是为了晋升而参与临床实践,这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不大。因此,职业院校要重视这些问题,创建完善的临床实践监督管理制度和补助赞助制度,调动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五)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护理教师应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反思教学,深刻认知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际的差距,还要定期开展临床实践,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需求和实际需求。
(六)完善相应制度
要想提高实践效率,职业学校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第一,培训制度。教师在进入临床前要经过培训,熟悉实践内容。第二,带教制度。护理教师临床都是护士带教,而不是医生带教,无法满足实践教师的需求。临床医疗诊断和相关知识是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比较薄弱的地方,最好是由医生带教,护理教师参与医生查房、业务、门诊等。第三,评价制度。职业院校应明确对教师实践考核评价的制度和方法,对考核进行量化。
(七)观摩各种护理操作
在临床进修过程中,护理教师完成床位医师工作后,还要跟随床位护士观察临床专科操作。如在妇科病房进修时,护理教师要掌握妇科护理的常规操作,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输液、静脉输血等,还要掌握颈静脉置管、PICC置管的使用和护理方法。此外,护理教师要学会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记录护理病案,掌握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如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自理能力评估、坠床跌倒评估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等,而观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出院健康教育、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宣教和新患者入院宣教等。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提高护理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四、护理教师临床进修实践的体会
笔者把临床实践和自己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能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重视理论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与知识使用能力。教师只有练就过硬的操作技术,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利用临床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医院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教学过程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临床实践,可以全面了解医院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以此改革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法律意识。笔者认为,教师不是每年都有机会参与临床实践的,所以在医院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前瞻性,避免学习落后的临床知识。另外,教师要选择临床护理比较先进的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等,开阔自己的眼界,使今后的科研、教学更加顺畅。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经验、年资、学科的教师面对的临床要求也不同,如经验少、年资浅的教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临床护理流程、基础护理操作、临床知识、护理教育等;年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要重视护理科研、专科护理、医疗业务学习、临床操作实践等。临床实践机会难得,不同学科、年资的教师也难得长时间协作学习,所以这些教师可以在实践开始时组成科研小组,带着自己的课题参与临床实践,这不仅能够在临床实践中验证科研成果,还能够帮扶年轻教师。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第一,学生做事情比较机械化,带教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缺乏对学习、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为此,教师要给学生灌输主动学习求知的理念,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解决。第二,学生缺乏对患者的关爱,局限于机械式的操作,缺少人文关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渗透人文素养。
五、结语
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不仅是理论的教授者,还是临床实践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护理专职教师应定期参加临床实践,缩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提高自身素养,改革护理职业教育,促进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云,刘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大陆桥视野,2020(11).
[2]丛日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室实践与反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6).
[3]李家福,李文龙.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3).
[4]李鸿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德行重要性浅析[J].文存阅刊,2019(6).
[5]王善讨.从情况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2).
[6]贾俊红,刘迎,马冬梅.浅谈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
篇5
关键词:社区护理学临床实习意识观念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即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即具有公共卫生学的特点,又具有护理学的特点,其教学过程是由课堂教学、临床实习,社区实践等环节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只是向护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基本过程,不是教学的全过程。要使护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与社区实践相结合,主要需通过临床实习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更好地以理论指导操作掌握多项护理技术,同时培养和提高护生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直接为病人服务加深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专业思想,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防病护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士素质。为此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是护生巩固知识,锻炼技能,开拓思维和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是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临床实习质量的高低,社区实践的好坏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能否培养出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应用型护理人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护理临床教师在护生整个的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始终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有一支优秀的护理师资队伍,是保证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护理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护生实习阶段的效果。护理教师的职责就是以准确、正规的理论与操作技能,精心指导护生进行多种护理操作,使护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强化与升华,从而实现实践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牢固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护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护生提高自己的理想道德和情操,成为全科型的护理人才。因此提高护理教师的素质,增加教师的意识观念,是培养合格护士的根本保证。
1、具有优良的师德
带教教师是护生的良师益友,是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灵魂的塑造者。为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型”护理人才,带教教师必须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优良的师德去熏陶护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加强救死扶伤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全科型护理,满足其身心需要,使其成为病人利益的保护者,健康的照顾者。才能发扬南丁格尔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要有长远意识
就是指护理带教教师立足护理理论教学实践,着眼护理未来发展需要,有培养合格人才的思想观念。首先护理教师要热爱护理教育事业,充分意识到护理带教工作的任务重大,牢固树立承担带教工作是培养护理全科人才的重任,是护理教师个人的光荣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带教工作,无私奉献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第二,要继续医学专业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更新知识的能力,重视科技信息的作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需要。第三,在临床实习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我。
3、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护理教师超越传统方法去考察所授对象,从而得出新的结果,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创造性地解决所要遇到问题,才能适应教育教学中千变万化的条件,随机应变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有变通地运用创新性教育方法及其他种类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其他任何一种技能一样也需要不断练习、不断熟练。在护理教育教学中研究护生创新性的发展与培养,是时代赋予护理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4、增强信息意识
现代社会是信息日新月异的社会,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带教教师首先要切实掌握医学和护理学及社区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相关学科知识。但是因社会发展,科技水平飞速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要求护理专业的教师,为了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带教老师必须要有更新知识的敏感性和能力,广泛汲取来自各种渠道的新信息、新知识和新观点,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及时将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及新的科研成果临床应用,介绍给护生,以开阔护生知识面,激发护生探索新的科学知识的兴趣,使护生不仅掌握新知识,更能看到护理工作的远景,激发护生自觉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护生的创新意识。
篇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92-02
护理教育是我国宏观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建国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为各级卫生机构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发展男护士,均衡男女比例
1.1男护士的优势
护理工作中,男性在生理、心理方面往往较女性有优势,如力气优势,搬运病人的时候,男护士往往能将病人轻易抱上平车;再如体力的持久性,一些手术持续时间很长,男护士能更长久地站立。还有精力足,可以经常上中班,面对血淋淋的场面也不会害怕,在骨科牵引、给病人打石膏、救治烧伤病人方面男护士的优势更明显。同时,男护有利于患者隐私的保护。例如:面对有关生殖的疾病,男性患者常常不愿对女护士讲,这时男护较女护更具有“魅力”。此外,现场抢救、重症护理也需要男护士,尤其是一些医疗仪器的维护和操作方面,男护士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1.2中国护理发展改革需要
一般而言,一个行业中适当的男女比例,既有利于工作协调,也有利于事业发展,护理也不例外。任何一个队伍如果是单一性别构成,由于思维方式、兴趣大同小异,不利于这个队伍的发展。男性加入护士“女儿国”有利于这个队伍的整体发展。因为生理原因,男同志“假期”要比女同志少,家庭方面的事要少一些,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当然,因为女性特有温柔、细心的优点,在护理领域还是会占主导地位。
2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2.1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现状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更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面对新时期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对护理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带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开展高等护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开展高等护理教育。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恢复和发展以来,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高等护理教育对护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护理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2.2培养高质量的护理教师队伍
中国130多万的护理人员中,具有硕士学位的非常少,而具有博士学位的护理人才更是寥寥无几,而在美国,90%的护理人员具备专科、本科学位,所以发展高质量的护理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高质量的护理教师队伍过程中要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要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要培养具有综合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终生学习者。
2.3适应当代临床护理的需要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交流、合作与竞争的加剧,需要护理教育者培养的不仅是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而且还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人才,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护理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咨询能力与康复训练能力,以适应当代临床护理需要。目前,各家医院纷纷引进新型进口设备,护士如果不懂英语,操作设备就会遇到困难。
3培育临床护理专家,提高专科护理质量[1]
3.1临床护理专家的概念
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指在护理某一专科或专病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专家型临床护理人员。CNS在护理工作中行使多重职能,主要集中于5个方面:护理专家、顾问、研究者、教育者、管理者[2]。
3.2培育临床护理专家,有助于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从当前医院的护理工作思路、管理模式和工作范畴评判护理队伍现状,存在专科护士大部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正规的专科教育及培训,而且学历水平普遍偏低[3],所以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自己未来角色的作用,更未形成自己将要在专业领域中充当专家的意识。因此,专科护理不突出成为当前影响护理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3培育临床护理专家,有助于拓展护理工作范畴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护理工作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护理领域。由于病人希望得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增加并调整现有不适应医学发展和病人需要的护理服务项目成为必然。培育临床护理专家,专家工作在一线,承担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能直接参与并指导临床护理,并承担医院的护理会诊任务,保证护理疑难问题得到解决。
3.4培育临床护理专家,有助于留住护理人才
近年来,高学历和已获得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毕业和晋职后改行脱离临床的人员增多,这对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都很大。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对自己的专业前景认识模糊,对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信心不足;还有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对护理重视程度不够,在职称分配和外出进修上明显比医药类人员机会少。所以,培养培育临床护理专家,可以使各级主管部门对护理工作重新认识并引起高度重视,这样可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为护理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Wong FK. Senior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pilot position in Hong Kong[J].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2001,15(4):169-176.
[2]Morrison JD. Evolution of the perioperativ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role[J].AORN Journal,2000,72(6):227-232.
篇7
关键词:护理专科化 高职 临床专科 就业
自2011年,护理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起,奠定了护理专科化建设的现实基础。近年来,直属于国家卫计委的三甲医院,都在建立专科护理团队。我国专科护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医院在专科护士的培养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要想进行大规模的专科护士培养,还应该从高职高专起点的护士做起,针对不同的人才素质进行,可见高职高专护理专科化教学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现行高职高专护理教学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与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高专护理院校一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护理教学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沿袭着医学高等教育模式,把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按专业逻辑进行罗列式安排,使得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状态下,显现出了一些问题。
1.1学习内容丰富,学时不足。对于高考后进行医学学习的学生来说,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要掌握本科四年或五年才能完成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存在起点低、自学能力薄弱等特点,在系统地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点,并形成医学思维等方面存在障碍。
1.2教学与临床存在脱轨现象。发达地区院校的建设投入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求,这就导致学校的教学依然采用较落后的医疗技术进行教学和实验训练,而在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医疗技术和设备方面发展迅速。学生理论学习结束后,进入临床医院实习,将面对陌生的医疗设备和仪器,将要重新学习,这浪费了在校期间进行的学习,特别是实训技术的学习和训练。
2.目前专科化护理在临床的发展趋势及状况
专科化护理的概念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进入我国,而发展得较为成熟的主要有:造口护士、糖尿病护士。也有一些刚兴起的,如疼痛护士、心理护士、介入护士等。各临床专科医学的迅速发展,相应的护理配合也随着发展起来,很多专科设备和诊疗仪器的使用,都离不开专科护理人员的配合。[1]
2.1专科化护理在专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2001年,国内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创立并招生。目前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内有3-5名不等的造口专科护士。这促进了医院的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的护理水平发展,同样对于内科慢性疾病引发的褥疮和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提供了有效的处理手段。
2.2专科化护理为各类专科护理问题提供更佳解决方案。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病患的舒适和身心的健康状态维护也越来越成为护理工作的重心。与日俱增的医疗成本和费用引起各国重视,专科护理的介入,在医疗费用和住院周期的控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如感染护士,对病房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进行预估,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感染的相关措施,降低病患住院期间的感染机会,降低感染率,减少运用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频率,减少平均住院日,从而大大节约了医疗成本。
3.临床专科护理对高职高专护理教学提出的要求
随着专科在临床的迅速发展,高职高专护理人才进入临床工作,从未接触过专科的学生,在应对新技术、新观念、新设施等一系列新环境的时候,需要医院安排有经验的专科人员进行教授,这增加了临床医院的人力负担。而临床医院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这一现状,使得他们在安排带教和培训方面畏而却步。
高职高专阶段引入专科护理教育理念迫在眉睫。高职高专护理阶段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大量的护理技术人才,填补上护理行业的人员缺口,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在此阶段引入专科护理教育理念,能让学生了解医疗发展趋势,涉足专科护理理论和技术的探索,在教学中,突出各专科特点和护理工作要点,使得学生领会各专科护理的需求及现状,利于她们临床实习的角色能够更快适应,融入医院的专科护理工作。
4.专科化护理教学体系的构建
专科化护理教学体系应依托于现有的医学教学体系,提炼整合相关专科理论,与基础理论融合,贯穿于教育始终。同时,专科化护理教学体系要与临床护理水平相适应,在教学中充分与临床医院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交替”,将教与学融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将讲授与自学融合起来,专科化护理教学体系才能更显实用性和科学性。
4.1教与学的融合。专科护理的素材来源于临床,是临床需求带来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进入临床观摩,返回课堂进行讨论分享,教师引导其对于技术和实践的内在理论和联系进行思考,从而掌握相关理论,并用以指导进行实践。
4.2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在专科护理教育中,学生学习相关专业专科理论知识,展开各项专业技能实训,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这些技术,提高护理水平。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要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操作的意义和原理,而不是机械的记忆操作要领和动作。
4.3讲授与自学的融合。高职高专护理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差的特点,自学对于她们的要求偏高了一些。在教学中,将专科护理相关知识和技术,采用多种形式展现在学生的课中或课外,形成教学的合力作用于学生。
5.结语
护理专科化教学体系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护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这一教学体系的建设,将填补护理专科教育在高职高专阶段的空白,为我国护理专科护理的快速发展储备人才基础,也为我国各专科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护理专科化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推动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在其专科领域的迅速进步,从而在解决我国老龄社会问题和基础医疗问题等方面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由于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学生基数较大,在专科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中,为本科阶段的专科教学和研究生阶段的专科教学提供大数据支撑。专科化护理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远景都将立足于此,得到更大的推动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魏革;黎蔚华;临床专科护士培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年26期
篇8
有学者提出要建立本科自我评估服务项目(graduateprogramself-assess-mentservice),其建立的教育测试服务量表(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scales)可用于本科护理教学质量的评价,该量表包括师资队伍、学生、学术项目和资源4个方面。Salsali建立了一个客观、综合的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并编制了评价问卷,包括6个部分,第1部分为评价对象个人和专业背景资料;其他5个部分主要评价护理教育评价者对教学效果评价、评价输入标准、评价过程标准、评价输出标准和评价活动的感知。Salsali使用该评价问卷发现,系统、连续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Justham和Timmon用网络课程工具调查表(WebCTquestionnaire)来评价292名注册后护士的循征实践能力。它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统计学方法,包括21个问题。Hsiao等使用健康促进问卷评价学生进行30学时健康促进课程学习后的效果。在护理技能教学评价中,Klein根据现在使用的“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编制了护理核心能力教学评价模式,通过自评、他评、调查、测量、专家咨询、标准化病人考试、客观结构化考试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Major也对原有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进行修订,进一步提出使用旋转3站式OSCE对学生的护理技能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Elgie等对学生进行16学时的急救技能训练后,用“现场模拟紧急情况分数(On-sitemockemergencysce-nariosscores)”来评价护理专业学生运用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临床护理教学评价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护理研究人员常采用《六维度护理临床能力量表》来评估四年级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该量表由Schwirian于1978年编制,其信度和效度得到了广泛的验证。Lee-Hsieh等采用包括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管理教学能力和专业自我成长能力等4个维度评价问卷,对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进行评价。Susanne等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实习中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比教师的评价更有效,该法一直被视为是评价方法的“金标准”。Kuiper在临床教学中使用自我调控学习目标法对40名二年级本科学生进行干预,并用自我调控学习模式(self-regulatedlearningmodel,SRL)评价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埃克塞尔西奥学院(ExcelsiorCollege)建立了一个关于临床系统管理和健康护理信息的本科生网络课程。运用问卷、访谈、标准化量表和课程评价等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也使用了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otivatedStrategiesforLearningQuestionnaire,MSLQ)评价学生学习动机和方式。学习动机部分包括评价学生学习的预期目标和价值成分(目标价值,外在和内在目标定位);学习方式部分包括评价认知对策、元认知对策及资源管理对策。
国内护理教育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医学教育评价机构是由国家教育部或卫生部统一负责,护理教育仍用临床医学教育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并未单列护理教育的评价体系,且尚未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
1学校护理教学评价方法
学校课堂教学常采用以课堂为基点的教学评价、教师行为评价、学生行为评价、教师成长评价和学生发展评价等综合评价方法,其教学效果应将专家评价与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的意见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评定。目前,对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的评价使用较多的工具是《护理教师课堂授课量表》。多元化评价方法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而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刘鑫和马玉萍制订了学生感知护理“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以评价“双师型”教师授课质量。建立科学的技能教学评价方法有利于对技能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客观评价。通常每一项护理操作都应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杨丽娜等制订了“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该评价方法统一了护理操作技术的考核标准,便于对护理操作考核进行科学管理。目前,我国护理实训课多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导致了师生过于关注期末的实训考核成绩。为了弥补其不足,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实训课程中。该评价方法有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维度,自评、互评和师评3个主体以及10个评价指标。罗先武制订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包括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和远期评价三大指标。该评价方法可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评价,为构建以问题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张少羽制订的阶梯递进式三级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涵盖了护理课程评价和护士职业能力评价2个层面。
2临床护理教学评价方法
传统临床教学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带教教师考核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来完成。现阶段各教学医院根据多年的临床教学经验,不断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傅红琼对临床带教教师常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操作考试法、观察法和理论考核法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但最有效的评价方法依次是观察法、整体护理考核法和操作考试法。项颖卿将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临床护理见习教学评价中,研究证明该方法能科学、定量地评价见习教学质量。
梁爽等将双向评价方法运用于护理临床教学中,该评价法将及时评价和终末评价结合起来,从“教”“学”、“管”等3个方面激发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陆静波等使用360°考核量表对临床实习学生进行综合评估,该量表包括护理品德、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护理能力和护理服务5个指标。妇产科临床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其评价体系包括学生护理教学查房质量评价、临床教师理论课授课质量评价、科室整体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临床实践师生双向评价、以及学生出科考核的总体教学评价。郑洁等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综合评价量表可以对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国内有学者对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制订的评价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制订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赵静霞制订了高等护理教育毕业生多站式考核评价方法,该方法有9个非常有必要指标,8个很有必要指标和6个有必要指标,可以对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全程的评价。
小结
篇9
【关键词】 风险管理教育; 防范; 实习护生; 医疗差错; 纠纷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3-0097-02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由于实习护生刚接触临床实习工作,所以常会发生一些护理失误现象,这容易导致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对医院及患者均造成不利影响[1]。由此可见,对防范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和纠纷的护理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实习的7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对比两种教育方法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实习的7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平均(21.9±1.6)岁。将70例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主要包括常用护理专业知识教育、临床护理技能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教育,方法为:(1)提高护理风险责任意识教育。科室组织护生参加护理风险责任意识教育讲座,资深护理人员指导护生了解自身的法律职责和身份,为护生讲解医疗护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医护职业道德等理论知识,给护生讲解日常护理工作中常会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及自律意识,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风险[2-3]。(2)加强护生护理技能培训。科室组织护生参加护理技能实践培训,邀请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在一旁观看,指出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给其正确示范,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降低因护理失误或不当而造成的护理事件发生风险[4-5]。(3)落实护理风险制度,加强监控。科室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立严格的护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护生积极落实各项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护生的职责,切实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并且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考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加强落实,提高护生工作水平,使科室的护理服务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4)加强护患沟通教育。护生应与患者保持通畅交流,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耐心地解答,护生应了解患者的想法,并尽量按照其想法进行护理,避免因护理配合不默契造成的护理不适及护理痛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差错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1例,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9%,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8例,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2.9%,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无医疗纠纷发生,对照组发生医疗纠纷6例,发生率为17.1%,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健康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对护理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护理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护理部门成为了医院的核心部门之一,承担着各科室患者的护理服务任务。患者在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均离不开护理服务,由于护理的工作量较大且有些护理操作较为繁杂,所以在临床上护理操作失误或不当事件时有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已成为导致医疗纠纷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7]。护理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从事护理工作的必经环节,由于护生前3、4年在学校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护理操作技能方面学习较少,所以刚进入临床护理岗位时,其常会出现护理操作不当或错误现象,增加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探讨防范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和纠纷的护理教育研究意义重大。
本研究对护生采用的护理风险管理教育从多方面进行。其中,提高护理风险责任意识教育能够通过资深护理人员对护生进行医疗法律法规、医护职业道德等知识及日常护理工作中常会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的讲解,使得护生的责任意识得到提高。加强护生护理技能培训能够切实提高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可降低护理不当或护理操作差错发生过率,对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落实护理风险制度,加强监控,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护生的工作职责,并通过定期考核提高其业务能力。加强护患沟通教育非常重要,许多医疗纠纷事件都是因护患沟通不畅引起的,为此对护生加强护患沟通教育能使护生学习到合适的沟通技巧,降低护理纠纷发生风险[8]。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实习的7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教育及护理风险管理教育,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生的护理差错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2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会接,杜立,陈彩玲.等.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90-91.
[2]查万群.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减少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和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6):63-64.
[3]吴海燕,俞缨.风险管理教育在减少护生护理差错与纠纷方面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8):126-127.
[4] Moore P V.Actions taken by nursing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prevent tuberculosis transmission in nursing student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8,37(3):101-108.
[5] Simonsen B O,Daehlin G K,Johansson I,et al.Differences in medication knowledge and risk of errors between graduating nursing students and working registered nurses:comparative study[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4,14(1):580.
[6] Chakravarty P,Dewan B.Assessment of 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 on pharmacovigilance among the nursing students and experienced nurses in Silchar medical college and hospital[J].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4,46(1):S7-S7.
[7] Dai Y,Tadaka E,Imamatsu Y,et al.Program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risk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nursing education care for the people in disasters based on the community nursing diagnosis[J].Yokohama Journal of Nursing,2011,4(1):34-41.
篇10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临床;护理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深入和改变中。当今的医学模式发生了生物—心理—社会的改变。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临床护理模式也势必相应地发生改变,对护士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经过思考和研究发现,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社会要求和医学模式改变的要求。
笔者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所谓的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对教学资源的开发、重组、利用、管理和评价都会起到非常巨大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以网络、数字、多媒体为标志。
笔者经过思考,发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的管理当中,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护理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值得推广。
1 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护理管理的运用
1.1 运用于护理教学管理 将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教学,可以从教学观、教学手段等2个方面进行分析。
1.1.1 转换教学观 传统的护理教学的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下医学模式的深入和改革了,传统的“言传身教”效率低下、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第一,用“言传身教”的教学理念,由于病例的不定性,没办法确定教学可以用的资源和教材,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办法提前准备。第二,时空的制约比较大。“言传身教”受很多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制约,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现代的教育技术的教学理念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了教学情境创设,重视了教学资源的运用,加强了探究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辅助以多媒体、电脑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打破常规模式,树立了全新的现代的教学观,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1.1.2 丰富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理念,和在这样理念指导下的教学难免显得呆板和生硬,缺乏吸引力。同时由于教学中又必然会涉及很会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严重影响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提倡培养学生的兴趣,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运用视、听等多种直观的手段进行教学。
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临床护理的教学管理带来了教学手段和工具的极大改革,运用多媒体、PPT、动画等多种直观的手段,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教学内容。
1.1.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内容难免枯燥、非常乏味,加上由于上课内容必须涉及到一些医学理论知识,更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降低,势必影响整个学校效果。
我们在实践中,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护理教学,把一些难以碰到的病例或者教学方法,用影像的方法加以记录,经过给学生创设恰当的虚拟情境,将学生引入这个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学习氛围。
同时,教学内容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理解的能力。将教学的资源和素材进行动态分解和整合,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教学媒体,比如PPT、动画等的效果生动而直接地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构建起文本、讲解、音频、动画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块,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的学习。同时教学内容和手段也从呆板枯燥的讲解转变为更为形象、立体、生动的综合教学。
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临床护理教学领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1.2 运用于护士长管理 毫无疑问,护士长是整个临床护理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护士长在整个管理系统中担任着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可以说,护士长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和管理质量。因此,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但是,护士长在日常的管理中,工作非常繁杂和琐碎,很容易出现管理疏忽和管理漏洞。为了有效的提高护士长日常的管理质量,我们可以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护士长管理当中。
1.2.1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的运用对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可以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运用计算机可以有效地帮助护士长进行组织、人事管理,对整个护理工作进行准确的领导和控制。可以帮助护士长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搜集和分析。通过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还可以对护理工作的合理分配、人员的合理分工、排版以及奖金的分配等等多项工作起到作用。在资料的管理和分析方面,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把相关的资料进行输入、输出工作,方便永久保存,这些都为大量资料的储存和研究、统计、分析提供了前提条件。
1.2.2 网络系统技术的运用 除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教育技术加强护士长管理。
护士长管理是日常的多而杂的管理工作,那么除了运用计算技术,我们还主张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利用起来。我们主张建立护士长管理网络系统,这个系统通过网络连接每一个所管理的护理人员。护士长可以在网络上管理指令、工作安排、工作缺勤情况等相关信息。可以让护理人员,在下班后利用网络即时地了解这些信息,对有问题的护理人员提出批评;对工作良好的护理人员提出奖励。
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帮助提高护士长管理中的即时性和有效性。
1.3 运用于护士在职培训和考评的管理 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水平的关注也越来越集中和深入,对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护理人员自身来说,为了适应社会的新发展和要求,他们也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慢慢放弃中专护士的培养的模式,转而开始培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到现在,全国各大高校和医学院校基本都开设有护理和护理相关专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医院的护理管理者都会把人才的培养和绩效的考评当做了护理管理的重点。这样的措施才能够更好地激励人才,才能更好地利用人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公平的培养和考评管理呢?我们认为可以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护士的培训和管理。我们可以整合计算机系统和资料系统,建立起信息管理系统,对培训的目标和相关的计划安排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培训人员的信息进行收集。然后用电子表格清晰地对每个参加培训的护士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排列和分析,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安排和管理护士的在职培训,是提高护士从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2 运用的和体会
2.1 规范了教学管理 护士的教学管理是整个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的教学管理比较混乱。一是教学理念不够先进,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二是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枯燥,影响了教学管理的质量。
在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之后,我们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到了护士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整个教学管理当中,运用了计算机、多媒体、PPT、动画等多种的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教学需要为立足点,确定了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就将教学的理念、步骤、手段、目标结合成了统一的有机整体,规范了整个临床护理的教学管理。
2.2 提高护士长管理效率 前文提到,护士长管理是整个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
护士长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繁杂琐碎,大量的繁杂和琐碎的事情不利于管理。我们将现代技术教育特别是计算机系统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运用计算机系统可以有效地对人事进行管理,对人事的变动、工作的安排、人员资料的搜集和储存都要用到计算机系统。
在我们医院将计算机系统运用到护士长管理工作中后,经过反馈,护士长的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3 提高了护士培训和考评的效率 当今社会,作为护理从业人员,护士必须具备高素质高综合能力才能比较好的胜任护理工作。对于在职护士来说,必须通过在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对于在职护士培训和考评的考评不仅关系到护士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医院护理能力和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在护理的在职培训和考评管理中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起护士培训管理管理系统。将每个参加培训护士的个人信息一一输入系统,然后对他们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进行输入,培训结束后,综合各种信息,对他们的培训效果进行考评。
这样的培训和考评的管理比较公平地对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估,也极大地提高了考评的效率,对护士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医院总体护理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帮助作用。
3 结 语
临床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系统和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系统的缩影。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改革下显得力不从心,我们急需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出现。
笔者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结合我们医院的临床护理管理实际,经过深入思考和仔细验证。发现将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方法手段引入临床护理管理系统,可以极大地促进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伟.建立我国护理网络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