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康复医学 中医 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9-01

1 现代康复医学概念及特点

1.1 康复医学的内涵。康复医学是继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由理疗学和物理医学发展形成的一门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残疾者功能和能力的恢复,促成残疾者重新回到社会并成为社会中自力更生的一位成员。总的说来,康复医学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发展是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也人类医学事业进步的重要趋势。

1.2 康复医学的手段及方法。现代康复医学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方法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帮助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得到康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医学手段。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康复医学的着眼点在于不仅要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还要恢复其功能,让其从并且过有实际意义的新生活。

1.3 康复医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康复医学,笔者对康复医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①服务对象主要是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及老年病人或是躯体残疾者;②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③最终目的是通过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⑤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2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2.1 中医康复学基本内涵。中医康复学是运用针灸推拿、药物食疗、导引吐纳、药浴熏蒸、自然疗养康复法,对病残、老年病证、伤残诸证等疾病进行辨证康复的中医应用学科。其主张辨证康复,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创造出中药、按摩、针灸、食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医传统方法。中医康复医学的指导理论是中医理论。中医康复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很多中医文献中都存在关于康复医学思想的记载,这些文献包括《十问》、《黄帝内经》、《五脏所宜食法》、《外台秘要》、《寿亲养老书》、《寿世保元》、《随息居饮食谱》、《老老恒言》、《庄子?刻意篇》、《吕氏春秋》、《管子?入国》、《本草纲目》等等。自然疗养康复法是中医康复学的常用的一种特殊方法,是指利用自然环境的天然因素促进神形兼养,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2.2 中医康复医学的优势。中医中药本身的优势以及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医康复学的许多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下面六个结合:首先是中医康复学强辨证康复和调整体康复相结合;第二是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第三是临床康复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第四是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第五是药物康复和自然康复相结合;最后是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总的来说,中医康复学不仅重视整体上的协调,还不疏忽个体上的纠偏,这个特点极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持续发展。

2.3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点。中医康复学的特点主要是“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整体康复观”是人体康复不仅仅是人体本身的康复,而是指人体康复与自然环境必须相统一,人体康复与社会环境必须相统一,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也必须统一。“辨证康复观”则主要是指相同的病但是不同的症状必须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法,不同的疾病但是有相同的症状就应该采取相同的康复方法。

3 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

3.1 康复是中医学的传统优势。中医的传统优势之一便是养生与康复,然而这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当代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医学,还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西医学。所以中西医康复医学创造性的结合中医的传统优势和西医的现代科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康复医学应有的作用和优势。

中西医康复医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研究和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规律,对中医和西医的知识、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促进中医养生学和现代康复医学很好地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养生,全方位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核心是“康复”。

3.2 中西医康复学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应规范诊断,量化疗效评估。中医评价必须在诊断领域内进行,但是通过中医诊断很难反映患者的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康复医学的评价过程是量化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过程。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例,中医能够诊断出气虚血瘀,但是很难反映偏瘫的程度。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能够弥补中医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对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学的发展都很重要。

3.3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亚健康”状态。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就成了养生学的热点。所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全世界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五分之一左右,80%左右的残疾人是很难得到较好的康复服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愿意进行保健消费的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激增。

参考文献

[1] 丁辉.运动康复学科在康复医疗机构的生存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第21期

[2] 张慧敏,唐强.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J].中国针灸,2011年第6期

篇2

【关键词】“天真”;养生康复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37-02

一含义与沿革:

1含义

“天真”一词,首见于《黄帝内径?素问》,并贯之于首篇之名,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对“天真”的理解,可以广义,狭义两方面:广义“天真”指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狭义“天真”指先天赋予的元真,即“真阴”、“真阳”,也就是“肾气”,“精气”的合称。本文所论“天真”主要指狭义“天真”。

养生,通俗讲就是保养形体,医学上称“保健”。即是通过防止邪气外侵、内生,调摄情志精神,饮食及运动锻炼等方式使人体“真气”内存,形体强健,达到防病之目的。康复,就是通过治身,使病态的形体恢复健康。即是对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调理、非药物治疗(理疗)、心理调整及功能锻炼等方式使其阴阳平衡,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阳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况。

2沿革

中医历来重视养生康复医学,充分认识到养生康复学的重要性,早在《内径》时代就认为防重于治,强调“治未病”的观点。“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若“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则“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于是确立了养生两大原则:在外必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内必须“恬淡虚无”,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汉代医家张仲景继承和发扬了《内径》“治未病”的理论,主张先安未受邪之地。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同时强调保养形体的重要性,认为“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晋代医家葛洪不仅精于炼丹术,而且对养生康复医学也有卓越贡献,提出了养生康复的新见解。他认为:要想养生,必须治身,身如难保,焉能养生。“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元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国亡,气衰身谢,是以至人之士,乃施药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败之后,故知身难保而易散,气难清而易浊”。唐代医家孙思邈素有“药王”之称,对养生之道也颇有研究,总结了养生十法:“故其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后世医家对养生学也是很重视,总结了各种养生方法。如现代学者刘树农教授把养生理论及经验概括为:通、适、防、淡、乐五字。通,。即运动无障,周流不止;适,适可而止,顺适自然,不逾规矩;防,先机御寇,未雨绸缪;淡,恬淡虚无,不恣情;乐,志有寄托,情志快慰。

二“天真”在人体生长衰老变化中的作用。

1、“天真”的来源:

前面已述,狭义“天真”指“真阴”“真阳”,即“肾气”、“精气”,也就是“肾精”。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它与生俱来,是构成形体的原始物质。故《灵枢?本神》篇说:“生之来谓之精”。因此,肾称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身后,摄入的营养物质, 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藏于肾中者,以充养“先天之精”,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后天之精,同藏肾中,互相充养,共同构成“肾精”。

2、“天真”的充养: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资助。“先天生后天”即“后天之精”的化生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后天养先天”,即“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这样则肾精不断充盛。

“天真”为“真阴”“真阳”,为人体阴阳之根本,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充养。通过保养形体,使脏腑精气充盛,则肾精充盛。《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这就充分说明形体强健,脏腑功能强盛,才能充养肾精。

3、“天真”与阴阳:

“天真”就是指“真阴”“真阳”,可见“天真”本身就有阴阳之分,包括阴阳两个方面。并且“真阴”“真阳”双方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具有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的变化规律。“真阴”“真阳”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同时阴阳双方相互转化,共同资长,故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人体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阴阳之间总是处于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之中,阴阳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才能保持协调一致。即所谓“阴平阳秘”。机体只有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使脏腑功能强盛,气血津液充足,真阴、真阳方能得以充养,所以,阴阳相济,精气得充。

4、“天真”在人体生长衰老变化中的作用。

肾中精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机能具有促进作用,并对人体衰老具有延缓作用。它主宰着人体生、长、壮、老的节奏。肾精充盛,则能促进脏腑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使其功能强健和延缓机体的功能衰退,从而延缓衰老。如肾精不足,则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减退,功能低下等,临床上根据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的理论,用填补肾精的方法,防治多种老年性疾病,使之健康长寿。同时“用补肾法延缓老年期衰退”的研究结果表明:补肾法(补肾益寿法)对老年人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延年益寿的中药中,补肾药占重要地位,如首乌、熟地、枸杞等。因此,无论是从生理或病理,无论是以辨证治疗或现代研究,都表明肾精在人体的生、长、壮、老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主宰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壮盛,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三“天真”在养生康复中的作用:

1、影响养生康复的诸因素:

养生康复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内径》从各种因素中,执简驭繁,提纲挈领归纳为四方面:精神、饮食、环境气候、锻炼。

精神状态是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体内真气和顺,精气不得耗散。所以调养精神,可使气血调和,脏腑安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否则就会五志过极,形体受损。

饮食是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调节饮食,使量不至过多、过少,味不至过偏,才能使机体健康无病。“服食节其冷热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盖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咸则伤筋,酸则伤肾”。因此,合理饮食,是养生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从古至今的食疗法,也是养生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食疗不仅可以通过食物充养形体,也可通过药物治理形体。

整体观念认为: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如何适应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气候变化,以及避免异常的环境气候的刺激,则对养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有意识地接受一定的环境变化的刺激,可以逐步提高机体的低抗力和适应力,从而增强人体的正气,避免过大的环境气候变化的刺激,可使形体无伤。即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体格锻炼,历来就作为养生康复最盛行的方法,从华陀的“五禽戏”到中华武术、气功及现代体操等,对强身健体都有着重要作用,并对很多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如华陀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不朽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内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着粉,身体轻变,腹中欲食”。吴普仿行,虽年逾九十,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此所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蝼”也。反之,若“形体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2、“天真”与影响养生康复诸因素的关系及其对养生康复的作用:

《内径》把养生康复诸因素归为:精神、饮食、环境气候,锻炼四方面,而“天真”与这四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若肾精充盛,可使精神振奋,思维敏捷;脾胃健旺,食欲增进;机体对环境气候变化的抵抗力和适应力提高,形体强健有力,动作敏捷。同样,如精神内守,则精气不得耗散,真气和顺,肾精充盛;饮食得调,水谷精微得充,则后天之精足,先天之精得以充养;经常接受适当的环境气候变化的刺激和避免过大有害因素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减少邪气对正气的损伤,从而使正气强盛,精气充足;体育锻炼,可使气血流通,筋骨强健,且动则生阳,阳气可以化生阴津,使精气充足。可见“天真”与养生康复诸因素关系极为密切。

既然“天真”对人体的生、长、壮、老变化起着主宰作用,而养生康复的实质就是要促进机体的发育,延缓衰老,并且“天真”和影响养生康复诸因素有着相互依存,共同资长的关系,这同样也决定了“天真”在养生康复中的主宰作用。这种主宰作用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作用,肾精为人体真阴,真阳,可直接控制人体的强弱盛衰。如节制,可使肾精藏,气血充盛,筋骨强壮,对养生、长寿有着重要作用。二是间接作用,即是肾精通过对影响养生康复诸因素的作用,来调节气血阴阳的盛衰,以达防病治病、养生长寿之目的。现代“补肾法”延缓衰老的研究表明:补肾法可使下丘脑―垂体―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得以改善;补肾法可以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补肾法对大脑功能有影响等。这些实验表明:人体生长壮老的速度,都取决于“天真”的盛衰盈亏。因此,保养天真,不得妄泄,就可以保身长全,延年益寿。

3、临床研究表明补肾益脾对促进功能延缓衰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病经验》表明:补肾填精养血能增强脑力和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思维和智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他们认为:老年人及久病之人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复加脑络不利,痹阻于脑窍而发生痴呆。肾主藏精,精能化气,气能化神,成为人之三宝,精不足则化气不能而气虚,气虚不能养神则神衰,所以脾肾两虚,髓海失充,脑神失养,故肾亏和气虚是痴呆发病的基础。肾精亏虚,百病由生,气虚又易产生血瘀,所以治疗血管性痴呆病当以补肾益气为本,兼以活血化瘀、豁痰通络。自拟补肾益智胶囊治疗,方中鹿角胶、龟甲胶、杜仲补肾填精养血,能增强脑力和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思维智力,在治疗本病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黄芪、党参是补气健脾要药,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中风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过程具有抑制作用,同时更具后天养先天的作用。

(2)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用《温肾健脾通络法干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机能衰退症临床观察》表明:亚临床甲状腺机能衰退症病因多为年老体衰,积劳内伤或久病失调引起的脾肾亏虚,病机关键为脾肾阳虚、血瘀阻络。肾虚患者存在内分泌、免疫、生殖等系统功能紊乱和低下,尤其是下丘脑─垂体系统功能减退,因而导致甲状腺素、性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低下。阳虚的体质之一是核酸代谢低下,随着年龄增长,微血管对缺氧的代偿能力下降,自由清除率减退,微循环障碍随之加重。温补肾阳药对各种内分泌腺体功能起促进和调节作用,具有提高甲状腺机能减退者能量水平,增加耗氧量的作用。治疗运用补肾温阳、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方用蓉芪颗粒,方中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填精补髓、养血润燥之功,其主要活性成分,苯乙醇总苷对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中心─下丘脑的老化有调整作用,可改善阳虚者的营养、体质量、耐力和抗寒力等,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或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样作用,能提高机体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延缓衰老。羊藿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的功效,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及羊藿多糖,能增强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功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调节线粒体的亚微结构,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提高“阳虚”模型动物的耐寒力,延缓衰老及强心、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的功能,并有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抗血栓作用。黄芪补气升阳与茯苓健脾渗湿利水相配伍,固护脾胃后天之本,气血旺盛可充养先天之精,用川芎活血行气,抗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唐学敏,张运克,周英武,等.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3,11(6):968-969

篇3

[主题词]中风/针灸疗法;针刺疗法/方法;名医经验;针灸师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609-03

中图分类号:R 249 文献标识码:A

田维柱教授早年师从于全国针灸名家彭静山教授研习眼针,得其精华并有所发扬,长期从事针灸临证,对内科常见疾患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认识及独特见解。笔者侍师临证数载,接触了大量前来就诊的中风病患者,对田师治疗该病的思维理念及治疗方式感悟颇深,现就田师有关针刺治疗中风的临证经验做如下整理。

1 阴阳两经结合,眼针体针并施

中风病的针刺治疗,由来已久,历代名家对该病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摸索出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田师对于该病的针刺治疗,认识精深,见解独到,有别于传统治疗方式。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治疗方式,随着见解的不同而临床各有侧重,对于中风病外风、内风、瘀滞、痰阻的认识以及息风、活血、益气、通络的方法始终左右着临床。但针刺治疗该病,历代医家以独尊多气多血的阳明经为多,手足阳明经始终是临证治疗时针灸师关注的重点,例如《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云:“阳证中风不语,手足瘫痪者,合谷、肩髑、手三里、百会、肩井、风市、环跳、足三里、委中、阳陵泉”“阴证中风,半身不遂,拘急,手足拘挛,此是阴证也。亦依治之,但先补后泻。”由此分析,当时医家对阳经诸穴情有独钟,上述治疗中风的针刺处方竟无一个阴经穴位。天津中医学院曾对古籍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诸多处方进行统计,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序,结果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个穴位中,前9个穴位全部是阳经穴。

结合经验,田师认为中风之为病,多因体内阴液不足,水不涵木,风阳内动所致,阴阳失衡为其本质,单纯选取阳经诸穴,未免过于片面。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互生”的理论,只有阴阳两经结合取穴,二者兼顾,方为周全之处方。此外,患者肢体瘫痪,从康复学角度分析,为内外侧肌群失其平衡所致,依据经络循行分布的规律,阳经循行于肢体外侧,阴经循行于肢体内侧,单纯选取阳经诸穴,从取穴部位来看,显然缺乏整体观,根据腧穴所具有的局部治疗作用,选取肢体内侧阴经诸穴,亦为临证所必须。

田师临证针刺选穴,阴经与阳经取穴相结合,上肢不遂者,多配以极泉、天府、尺泽、孔最、神门等穴;下肢不遂者,多选择血海、阴陵泉、地机、复溜、三阴交、太溪等。上述诸穴与手足阳明经诸穴相互交叉选择,内外兼顾,标本并施,阴阳结合,相得益彰,操作时注意相关量学要素的掌握,使每次治疗均达到一定的刺激量,从而激发经气运行,行气逐瘀,养血通络,调整脏腑机制,促进局部肌肉被动运动,改善肢体不遂症状,达到疗疾除患的目的。

眼针疗法诞生于我院,使用至今30余年,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即刻效应享誉临床,广为患者接受。眼针的即刻效应多于针入穴区后立即显现,很多患者肢体不遂症状在接受治疗时即刻出现改善。但其缺憾是针刺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衰减。而体针治疗中风病,其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眼针不同,实验针灸已证实,体针治疗中风病,脑血流的改善常常在进行针刺操作后20分钟左右,效果最为明显。由此可以看出,眼针与体针在对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其作用是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目前在我院,眼针与体针联合使用治疗中风病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依从脏腑取穴、循经取穴、三焦取穴及观眼取穴的取穴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及临证表现,眼针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临证样本证实,该治疗手段的I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单一体针治疗相比,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2 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

针刺治疗以其手段的多样性长期运用于临床,体针结合各种微针疗法广泛地适用于临证治疗。但多年来,针刺治疗以其较为散乱的个体化操作,使其临证应用缺乏规范的、为业界认可的标准。同为1个穴位,在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不同的医生很可能采取的操作方式会有所差异,故临证治疗时较为繁杂,虽有各自的见解,但会使初学者感到茫然,从一定角度束缚了针灸治疗的普及性。

田师针刺治疗中风病,对常规体针腧穴的操作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例如能够疏通上肢经筋的尺泽穴,在治疗半身不遂时采取屈肘透刺的方式,使小臂产生抽动感,而非传统上的小臂伸直、直刺的方式进行操作;对于极泉穴,让患者端坐位,抬患者上臂暴露腋部,透刺的方式使上臂产生抽动感为操作规范;对于临床经常被选取的足三里,如果用以治疗中风病引起的下肢不遂,则经常采取斜刺的方式进行操作,如果下肢不遂较轻,可透刺承筋穴,如果下肢不遂较重,可透刺承山穴,而有别于常规以直刺的方式进针。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目前应用的教材仅以直刺0.5~1寸作为其操作方式的描述,用以涵盖其所有主治功效。田师经临证总结后认为,取该穴治疗本经病变,如齿痛、鼻病时,以合谷透劳宫的方向操作,效果突出;在治疗中风病所致的手指拘挛、双手握固等症状时,以合谷透三间的方向进行操作,效果改善明显;在治疗小臂肌力下降、抬举无力时,以合谷透阳溪的方向进行操作,效果较佳;当从合谷向后溪的方向透刺时,能够使急性腰扭伤所致的腰部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得以缓解。

田师针刺施术时,除了要求进针的方向、深度、角度、刺激量等具体要素外,对于腧穴的具体操作细节,尤其是操作的持续时间、达成的针刺效应等,均有严格的规定,每次针刺操作仅以得气作为最终目的是远远不够的。对此,田师反复强调:从电生理学的角度而言,针刺操作时,只有其刺激量达到相应程度直至产生动作电位,才能够对疾病产生突出的治疗作用。

3 强调偏瘫的分期治疗,尤为重视痉挛期的针刺调整

中医对于中风病肢体瘫痪的认识由来已久,古典医籍对此记载甚多,多从肢体的弛缓及拘挛两方面加以描述,而缺乏对于肢体瘫痪症状全程的细致掌握。比如刘完素认为:“或云筋挛有力,则为实热;弛缓不收,则为虚寒。或未能寒主收引,而热主舒缓,则筋挛为寒,筋缓为热者,皆误也。凡治诸风方,通言主疗筋脉挛缓,岂分寒热虚实之异?”可见当时医家已经对中风病引发的肢体不遂症状有了差异性的认识。张景岳认为:“偏枯拘急痿弱之类,本由阴虚……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故筋缓者,当责其无气。筋急者,当责其无血。”由此分析,对于弛缓及拘挛的认识,当时已相当具体。相应的治疗方面,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至于审证之法,有身体缓纵不收,耳聋目瞀,口开眼

合,撒手遗尿,失音鼾睡,此本实先发,阴阳枢纽不交,于暴脱无异。并非外中之风,乃纯虚证也。故先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挽回万一。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通利,则病可痊愈。”其所描述的“缓纵不收”“肢体拘挛”较为详细,其中对于“肢体拘挛”病机的认识见解较为独特。

现代医学,尤其是康复医学对偏瘫的规律性认识较为系统,认为偏瘫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症状,同时,它也是一种功能缺损,是一种可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障碍,包括功能、能力以及社会障碍。康复理论把偏瘫的恢复过程分为迟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及正常等多个部分,症状恢复时,其顺序的相关性非常明确。康复治疗现在已经成为中风单元中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偏瘫的分期治疗,迟缓期的针刺可操作性较强,患者较能接受,医者的施术也较为顺畅。田师认为痉挛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痉挛期时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临床又形象地称之为“硬瘫”。在该期进行针刺治疗时,如果针刺过深或手法过重,经常会引发局部肌肉抽搐,导致滞针、弯针甚至断针,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会使患者遭受痛苦,本能地拒绝针刺治疗,长此以往,还会使患者痉挛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进程。有鉴于此,很多康复师提出了“偏瘫痉挛期应该避免针灸治疗”的看法。

结合多年的临证体会,田师对痉挛期的针刺施术以“关刺法”及“轻刺法”“缓刺法”为主,配合眼针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佳的疗效。

关刺为“五刺”之一。《灵枢・官针》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日渊刺;一日岂刺。”此法多在左右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腱上进行针刺。因筋会于节,四肢筋肉的尽端都在关节附近,故名关刺。古法多以此方法治疗筋痹症。中风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发病初期邪实壅盛,脉络不通,气血闭阻,肢体弛缓不收;而随着病程的进展,实邪渐去,本虚之象突显,经气亏耗,精血不足,筋脉肌肉失其濡养;病久耗气伤血,气血不足,滞涩于经脉,均可使瘫侧肢体出现挛缩。筋为肝之所主,故采取“关刺法”可调肝以柔筋,疏肝以缓急。

对痉挛期的认识,田师认为受损脏器应责之肝、脾;受损部位应归之筋、肉。治疗时以“关刺法”刺其筋,以“轻刺法”“缓刺法”刺其体。进行“关刺”操作,上肢不遂,常取肘关节处穴位,如尺泽、曲池、少海等疏通上肢经筋;下肢不遂,常取膝关节处穴位,如委中、阴陵泉、阳陵泉等疏通下肢经筋。因上述穴位远离肌腹,针刺方向朝向关节处,操作时不易产生局部肌肉痉挛。而对于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痉挛的针刺操作,田师往往采取“轻刺法”“缓刺法”,即轻捷、缓慢、柔和进针的方式进行施术。该方法要求医者在针刺操作时要注意按步骤,有序而缓慢地将针体刺入到预定的深度。首先针刺前,医者要先以押手在腧穴部位施行切压、重按,以缓解下一步进针可能造成的突然刺激;随后刺手快速将腧穴所在部位的皮肤刺穿,此时应注意针尖刺破皮肤后,将针静置,不要继续向深部进针,因为针尖刺入较浅,针可能会倾倒,刺手应把持住针柄;稍后,即针尖刺人时造成的疼痛感缓解后,刺手再行操作,此时应使针体轻柔、缓慢、匀速地向深部前行,避免因快速、突然而造成的局部肌肉可能出现的挛缩情况的发生,刺入后针对局部肌肉不同的表现而选择施用恰当的手法或不施手法。

对于痉挛期患者,田师以该种方法运用于临床,以其柔和、缓慢的操作,适度的刺激量而较易为临证患者所接受,改变了个别医家认为的“痉挛期不能进行针刺治疗”的认识,丰富了痉挛期患者可以接受治疗的手段。

田师临证治疗痉挛期偏瘫患者,采取上述针刺操作的同时,配以眼针,使体针与眼针相结合,收效甚佳。常取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脾区等在眶周进行针刺,避免了体针局部治疗因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局部肌肉挛缩情况。临床实验证实,进行眼针治疗后,对低氧及缺血所致动物脑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脑缺血后的持续血流低下。此外,经笔者的临证体会,采取眼针结合体针疗法较单一的体针治疗,其疗效的提高,较为显著。

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