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精神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团队合作精神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团队合作精神的好处

篇1

[关键词]集体性体育项目 合作 付出 协调 赢利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2-02

孔子认为学《诗》,可以“兴、观、群、怨”。“群”指通过《诗》的学习,一个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这说明学习《诗经》文本对个人提高所具有的功能。同样,集体性体育项目对竞争合作的强调,也使得它能成为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教育“阵地”。中国传统儒家重视对个人社会性的培养,认为个人修养的提高是在与他人不断的合作中实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不管从道德修养的意义,还是从逻辑层面,古老的中西文化都揭示了合作协调对整体发展的意义与价值。现代意义上的系统论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的,他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其中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1]他从系统论角度阐释“部分”有机协调对“整体”产生的意义。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加入竞争、实现自我价值,而群体性体育活动正好可成为学生合作意识形成的最直接“教材”。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将合作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并不断认识到竞争与合作之间的矛盾统一。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清技术要领外,要有意识地强调战术配合的意义,强调成员相互间的合作对全队取胜的重要性。

集体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团体操等比赛,它不同于“多人项目”比赛,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团体比赛。“多人项目”比赛更多依赖个人的发挥,最终成绩只是线性相加,而集体项目则不同,它不仅需要个人的发挥,更依赖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倘若缺少默契的配合,每个成员的技术水平及整个团队的战术都很难很好地发挥,良好的合作精神在集体项目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一、付出是合作的前提

体育作为竞技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同时也能培养个体的合作意识,从而求得竞争与合作的内在统一。尤其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更需要每个运动员有效地发挥其个体水平与整体协同作战的群体水平。在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中,单打独斗是很可怕的,每一次的防守与进攻都关系到整个战术策略的发挥,关系到整场比赛的节奏。你需要他人的合作,他人也需要你的合作,这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要将竞争与合作统一到个体的思维及行动中,就需要每个人身上有牺牲小我的意识,贪婪和自私在团队合作精神中,没有任何生存空间,只有学会甘当“绿叶”,才有可能成为“鲜花”。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技术层面,从情感教育层面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并在合作中形成一定的牺牲精神。而且要使学生意识到个体在团队中“付出”的价值,这种牺牲不是绝对的,适当的放弃与更好的获取是相统一的。在团队中,此时他人需要你,彼时你需要他人,只有每个人之间默契地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当人与人之间没有合作,没有付出的意识,并看不到队友的价值时,这样就很难真正从合作中取得利益。

这启示我们:要养成合作精神,首先需要有付出、牺牲小我的意识;具有“诚”的品质,即忠实于自己的团队,这也是在合作中取得他人信任的前提。如果个体的这种品质注入到他人体内,就必然会出现团队合作的结果。真正的团队合作必须以别人“心甘情愿与你合作”作为基础,而个人也应该表现出合作动机。团队合作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虽然合作的成败取决于各成员的态度,但是维系合作关系却是合作各方责无旁贷的工作。

二、协调配合是合作的方式

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成员相互之间需要技术的配合,更需要情感上的更深层的默契,协调配合不仅指在技术层面,更是情感层面。在篮球、排球等运动中,我们常常一次传球、一个眼神、一种情绪都会影响到队友,这种极其迅速的感染力会影响到整个团队最终的发挥。所以,协调配合在团队的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在合作中各方呈现的方式。

其实,体育中的各种项目都带有竞赛评比的特点,但在对抗的竞争中,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不仅在竞技上有交锋,也在思想、感情上有交融。参与其中的队员的运动行为,除了受自身身心素质的影响,还受到队友、教练的影响,也受到运动气氛、队员间角色及责任等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与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运动员应该在运动中养成友好、同情、体谅、协作、团结等优秀品德,树立团队精神及集体情怀。有这种团队精神和集体情怀,队员之间就能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信任,在行动上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全队的战术配合就更容易奏效。

这些都对我们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体育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他人协调配合的能力,并使学生意识到:合作不仅是行为上的配合,也是情感、情绪上的交融与感染,是技术与情感的交流。只有这样,队员间才能形成共同的心理气氛,困难时相互鼓励,胜利时相互庆贺。倘若每个人都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协调配合,也会使得个体在心理上感到强有力的支持,增强整个团队的自信心。在进入信息社会后,协调配合在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融合200多家公司、120所大学、耗资300亿美元、400万人合作的结果。教师帮助学生养成协调配合的能力,也是学生在进入工作、融入社会及不断实现自我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

三、赢利是合作的目的

牺牲是合作的前提,但这种牺牲或者付出一定不是绝对的。约翰·洛克菲勒说:“合作可以压制对手或让对手出局,达到让自己向目标阔步迈进的目的。合作的目的不是捞取情感,而是要捞到利益和好处。没有任何结盟是永远持久的,合作只是一种获利战术。”[2]这句话揭示出合作的本质意义,即“利”,它强调合作中隐含的利益博弈,竞争越是激烈,就越需要合作。

集体性体育项目中,个人的付出、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整个团队的胜利,这是合作存在的灵魂,这也是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也只有在队员之间的合作中,才能充分实现自我的技能,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个人价值,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竞技本质就是挑战自我,达到极致,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取胜利。在进入全球化之后,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都被纳入“在竞争求生存”的轨道,虽然领域迥异,但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即竞技精神。而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最能体现在合作中求利益的精神,利益合作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从集体性体育项目追求胜利的过程,我们能看到“合作精神”所具有的意义。但在具体运动的博弈较量中,我们也能看到“合作”本身的双重性。它既有牺牲自我的一面,但又能最大化地实现自我,既相互协调,又相互较量,既妥协,又进取。“收”与“放”两种力量交融于“合作”过程中,所以,教师在集体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合作”的本质,培养健康积极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团队协作 科学分组 项目式教学 拓展训练

1994年,组织行为学权威斯蒂芬·罗宾斯教授首次提出“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在随后的时间里,关于“团队协作”的理念风靡全球。

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引进人才时,把团队协作能力作为一项很重要的考核内容。无论笔试还是面试,不能团结、不会协作的成员都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这意味着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团队协作精神越来越被看重。因此各个层次的学生就业,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团队协作能力。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阐述一二。

一、体育团队协作精神的内涵

每个人小时候都当过“拆卸工”,拆卸各种电子器件,尤其是手表,把手表拆开后,你是否发现里面的各种齿轮都“紧紧拥抱”,正是这种“紧密拥抱”才使得手表为我们提供分秒不差的时间,这就是相互配合。团队合作也一样,要想使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作为其中每一个“齿轮”的员工就必须“紧紧拥抱”。“紧紧拥抱”即合作精神,没有合作精神,整个团队就像一堆散落的“零件”一样,无法运行。

以上案例说明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是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观的体现,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而体育团队精神是在体育活动中不断演化而来的,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性,具体是指在学校体育活动这一特定的范围里,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团队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目的相同,利益相同,分工明确,共同活动并相互理解,缺一不可。对于个人来说,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基于此,对中职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的教育与培养,应是全员参与,渗入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二、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措施

1.科学分组——发挥团队协作能力的基础。

分工是团队劳动的基础。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其高效率是单干所无法比拟的。我们以“西游记中的科学分工”为例。唐僧:具有坚定而又清晰目标的领导;孙悟空:核心的关键性人才;猪八戒: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沙僧:具有甘为孺子牛精神的成员。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问题,最后完成任务,取回真经。把该案例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就要求体育老师首先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看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本技能,先进行科学分组,然后讲究技术上的配合。如篮球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每组的5位成员应在各自的岗位(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上发挥最大的优势。科学分组的前提是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技术基础如何、接受能力如何,教师都要了如指掌。前者可通过调查问卷来掌握,后者可通过课堂观察来评判。

2.项目式教学——激发团队协作能力的有力途径。

中职体育教学应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以基础体育为主,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体育活动能力,按照区别对待的原则对有特长的学生在体育课中安排选项练习时间,其他学生应根据其素质情况引导他们进行选择,逐渐使其兴趣向特长转化。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应以选项教学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指导,使之提高运动水平。如可对有特长的低年级学生和所有的高年级学生采取的项目式教学,选项主要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健美操、游泳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是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3.拓展训练——强化团队协作能力的新创举。

拓展训练是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各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意识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把该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是恰到好处的,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利用社会场馆和专业拓展训练场所,进行现代体育的介绍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校体育教育组也在对拓展训练课程进行设置和规划。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研,81%的学生赞成开设拓展训练课,93%的学生对团队建设中若承担领导角色愿意做好,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85%的学生希望通过拓展训练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看到此结果,我们体育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充满信心。当然这还有赖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评价体系的完备性。

三、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1.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引”是体育课程深入学习的核心。要引导得当,瞄准机会;要引导得法,不能牵强;要顺理成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信任机制。

要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并且高效的团队,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建立信任,这是以坚实的以人性脆弱为基础的信任。这意味着这个团队成员必须学会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败,还要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即使这些长处超过自己。就好比在篮球运动中,把球传给自己的队友,就是充分信任他不会失球、信任他能投中。

3.既要团队协作,又要发展个性。

我们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时,不倡导个人英雄主义,并不是要完全抹杀学生的个性。每个团队成员都会有个性,这是无法也无需改变的,而团队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发掘组织成员的优缺点,根据其个性和特长合理安排在体育锻炼中的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其达到互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国岩.从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谈其普及和发展前景.山东体育科技,2005,(5).

篇3

关键词: 艺术设计 专业素质 培养 教育 能力

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发展很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艺术学科在结构调整上得到了完善和空前的发展,学科建设日趋齐全,已经形成音乐、美术、戏剧、广播影视、舞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六大门类,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但由于招生方法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的问题,有的设计专业,特别是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尤其外语、数理水平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不强,影响了今后的发展。不少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差,敬业精神不够。尤其现在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怕劳动,缺乏学习自觉性和毅力,心理素质较差,经不起困难和挫折。不少学生憧憬、追求西方艺术家“风度”、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贪图安逸,不求上进,生活懒散,唯利是图。群体协作意识淡薄,缺乏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有的直接影响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

1.改革招生制度

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按宽口径,多技能,高质量的要求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应该从源头上着手,要改革现行的招生制度。现行设计类程式化的招生很难检测出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造能力。有的考生是因为文化课不行才报考设计艺术的,不少学生美术基础较好但文化素质较差,后劲不足。工科类入学的学生也存在文化课成绩高,但缺乏创造精神和较好的艺术修养。设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与招生制度有一定的关系。招生制度是指挥棒,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试选拔办法,将考试由技能选拔转向考核学生的全面素质。不够条件的高校不给招生,要制定条例加以制约。

2.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人类历史的传播者,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工作内涵则更是决定了他们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人类历史的传播者,是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导者,是设计教育的实施者,更是创新人才的培育者。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要博学多才、品行高尚,并具有敬业精神。要以丰富的学识教育学生,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既然投身了教育就要热爱教育事业,就要把全部的关爱倾注于学生身上,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兢兢业业、为教育奉献一切。教师的工作是不求回报的,他们自身树立起的典范形象永远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创造能力、科研能力、调查研究与查阅文献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等。教师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认真备课,对教材要有透彻地理解,授课中不能有丝毫含糊。还要注意传授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做到通俗易懂。让学生从教师身上不仅学习如何做学问,而且要培养严谨的作风。

3.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学校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完整的人格。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认为,教育的宗旨在于充分发展个人潜在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最快乐和最有用的人。学校教育不应该仅仅偏重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品性和健康教育,品性、健康和知识教育同等重要。所以,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健康人格是培养垮世纪人才的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更是如此,只有把学生从被动的、被教育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具有独立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更多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在学生出现失误时,对他们进行的教育应该采取交流、谈心等方式,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不能因为学生犯了错误或工作中的失误而歧视他们,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他们一旦发现自己受到别人尊重,就会显得特别自尊和自信,工作学习中也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一旦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开发和利用,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识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他们潜在的能力。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艺术设计教师而言,艺术设计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和开放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所以,开发潜能,激发创造欲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

(3)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学生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他们学习是否能取得成功。作为教师应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竞争能力,除了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学习,还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企业和社会承办的一些公开的比赛。这些活动不仅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能在竞争中获胜,无不施展开自己浑身解数。大家你追我赶,逐步形成了拼搏进取,不折不挠,积极求胜的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活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从而树立起学习的兴趣和成功的信心,培养了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艺术设计是离不开团队的合作的,一个大型的设计项目的完成,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是由一个自发组织形成的设计团队来操作,便能集思广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外来词,它的涵义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表现出来的精神。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世纪,学生必须学会在群体中的合作能力,自身才会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点往往强调成功主要靠个人奋斗,那是不全面的。现代教育观认为,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是在当今国内外经济发展瞬息万变的形势下,我们尤其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因为学会了与人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才会有发展自己的契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培养良好的接受信息的能力

教育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设计素材。让他们知道,生活之中无处没有设计,逛商店,旅游,参观博物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设计的素材。数码相机,笔记本要经常随身携带,把所看到的启迪思维的实物、设计亮点随时拍摄记录下来,回去后经常加以归纳整理,材料的积累对学生以后的创作设计是很有好处的。此外,要善于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当今世界信息来源广泛,信息量层出不穷,各种信息和资料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来说,及时发现信息,准确把握信息,是激发灵感,激发创造欲,立足社会的必备能力。

5.培养从事设计的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养成勤于构思,善于构思的良好习惯。艺术设计艺术的创造关键在于构思,构思是设计创作的灵魂。要善于从一个物体、一个信息激发出创作的欲望和灵感,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设计对象的空间布局、现场条件以及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要素综合考虑,运用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特征对其进行构思,并结合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理想的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艺术设计作品,要学会在固有的创作基础上拓展思路,标新立异,创新发展。

6.培养市场分析和调查研究能力

有些学生习惯于闭门造车,对施工现场、材料行情、专业发展缺乏了解。要鼓励学生经常下工地,与工人及施工人员打成一片,了解不同材料的使用特性和应用场合,熟悉一定的施工工艺,懂得一些基本的结构和做法。随着我们国家与国际的不断接轨,设计市场得到蓬勃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我国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学生经常作市场调查,到施工现场或材料市场了解新材料的行情,了解各类材料性能及价格。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主动权,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以保证圆满完成设计任务,使自己在设计领域内充分施展才能,引领潮流。

7.培养良好的设计表现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表现能力及丰富的表现手段。当设计方案确定下来以后,设计师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主要是靠直观的设计图纸语言来体现自己的设计方案,必要的时候可以制作模型,以达到直观的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平日里苦练基本功,包括手绘、CAD图,效果图的制作等。现在的学生书生气较浓,一是羞于和客户交流,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二是不善于和客户交流,存在不耐烦,不细心诸多问题。要教会学生与客户交流的技巧,克服骄傲自大的心态,培养耐心细致的品质。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自己的设计构思传达给业主,也可以进行笔上交流,网上交流,增强理解和沟通,以得到客户的信任和理解。要让学生明白学会与人打交道,学会与客户的交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大学生专业设计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要形成一个系统的思路,还需要重新定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规范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规范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设计教育的科学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适应时展的教育理念等,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能力,最后做到学业技能、个人品德、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只有这样,艺术设计学生专业素质、思想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3).

篇4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多次获得奖学金。在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且有很好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努力掌握基本技能技巧,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取得普通话二级乙等、计算机一级,酒店管理师证书。

在这四年里,我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朝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喜欢阅读一些关于科学和社会实践类的书籍,想从书籍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内涵修养,注重培养自身扎实的知识技能,训练礼仪等能力,为以后做事打好基础。无论是给个人还是酒店都会创造应有的价值,我不仅要靠自己所学的东西去干一番事业,而且还要脚踏实地的从每个细节做起,要用勤劳的双手成就我明日的梦想。

除了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外,还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我性格比较外向,喜欢思考,洞察力较强,不怕吃苦,大学期间,我多次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学校的安排,在酒店实习七个月,获得酒店领导的肯定。寒假期间在餐厅做兼职,通过培训还做过促销员,在这些实际操作中,不仅更加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学到了学校里所学不到的人情世故。正因为如此,使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更加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文秘站:]念,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我的人生目标。我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技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酒店人!在课余时间做兼职,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增加了生活经历!

篇5

摘 要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正在持续开展着教学变革。在高校教育中,大学体育是锻炼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让大学生拥有强健体魄的重要教育课程。而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型的,与传统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拓展训练应用于大学体育教学中,对大学体育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现针对这一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 拓展训练;大学体育;教学影响

拓展训练是一项源自于西方的体育游戏,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拓展训练的过程主要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学生是在团队协作中学习,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挑战自我,提升团队精神,逐渐完善精神品格。拓展训练在高校中是一项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体育项目,其不单单能够起到强健体魄的作用,还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多元化目标,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教学的素质化教育开展。拓展训练这样的方式方法,应该得到社会的推崇和认可。尤其是在大学里的体育教学中,要把拓展训练引入到每日的课程中,好好的利用拓展训练给教学带来的优势和效果,让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进行完美的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大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实行什么样的拓展训练进行研究并探讨,努力把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里的积极的作用发挥到最好。让体育教师们的教学更加严谨,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们对体育的热爱。对此,本文针对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做了分析,从拓展训练出发,深究其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深刻影响。

一、拓展训练形式与特点

拓展训练的主要方式就是让人们以团队形式的模式下开展训练,以达到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团队互相协作队的能力。同时,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还要让参与拓展训练的人们能够准确意识到团队合作、努力拼搏的重要性,并且从拓展训练中所学到的团队意识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去。在目前的拓展训练中,光从内容上来分析,拓展训练的训练形式已经是丰富多样的[1]。无论是在体育教学中,还是在课外的活动中,拓展训练可谓是无处不在。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三道四个团队,然后由团队共同来完成所设定的目标。在这样的活动中,不存在个人,只存在团队。一个人顺利完成目标不算,必须所有人共同完成才算胜利。想必这样的团队训练更能使学生更加团结,更能培养出拥有团队精神的人才。而从拓展训练的训练原则来看,其训练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训练过程中,部分的拓展训练是采取军事化的训练方式,对每个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对每一项训练都是要求动作到位,必须都认真完成。而这样训练的一个好处就是,学生们更容易听话,遵守教师的指挥,而且会很有感触。特别是在对团队意识的认可这方面会有非常大的效果。

而通过拓展训练的形式的分析,本文总结出拓展训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活动性。拓展训练的每一项内容都是将参与者的体能活动作为基础,从而引发其出现情感、交往以及认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操作过程十分明确,参与者被要求全身心的投入;(2)挑战极限性。拓展训练中的每一项任务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参与者并不能轻松完成,例如需要在高空中完成的训练项目就需要挑战参与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其能够超越自我、挑战极限;(3)自我感悟性。教练在进行拓展训练之前只会讲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在活动中亦不会进行任何提示,在训练中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参与者自己独立感悟与领会。既然训练,就要明白训练的意义,不能敷衍了事。这样也要求了体育教师们必须在拓展训练中,严格把守训练的规则,不能对部分学生采取宽容或通融的态度,这样最终会导致训练没有意义,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这一点应该值得学校注意。

二、拓展训练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契合点

(一)与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一致

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达到高校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目的。而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拓展训练与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均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拓展训练中所要求学生具有的知识素质也是大学体育教学所追求的[2]。

(二)与大学体育教学的训练方式一致

拓展训练就是指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加入有关训练的内容。学生在进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在面临挑战的时候会出现人类最为基础的本能,因此拓展训练与大学体育教学一致,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上,转变学生的观念,从而形成更佳的行动计划。高校体育教学也是要求学生在重复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完成相关体育技能的学习以及养成宝贵的体育品质。

(三)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原理一致

拓展训练与大学体育教学相同,两者都是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体验的学习方式来获得成功。在拓展训练中,在设计的特定场景中学生可以通过活动来挖掘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与问题,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进而使得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这一原理与高校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来进行不同内容的体育训练的原理是一致的。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拓展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一直将学习知识放在第一。即使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只是关注期末考试的得分,过度关注体育运动技能、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拓展训练不单单能够起到锻炼学生体魄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思想快速成长,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学生能够实现社会化成长[3]。

(二)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

拓展训练所安排设计的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创造能力。学生在战胜自我的理念的驱使下往往会被充分挖掘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与抱负能力。拓展训练能够消除学生负面心理,让其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信,敢于承担责任,激发出学生难以想象的强大力量,帮助学生塑造坚毅的品格。

(三)提升了学生的体育精神

1.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协作精神是重要的体育精神之一。是团队的成员共同为了同一目标奋斗,相互协作,努力奋斗来实现团队目标。协作精神能够强化组织的竞争能力,改善组织的效率。拓展训练中的高实践性活动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协作精神的强大。

2.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烈,在进入高校学习后严重缺乏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在拓展训练中有一些内容是需要团队之间拥有紧密的合作精神来共同挑战完成的。完成这些项目可以克服学生心中的障碍,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经过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懂得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进行团队合作,深刻认识到团队的强大力量,在合作努力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4]。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后很少与社会中其他事物接触,因此在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都很难适应社会生活,严重缺乏与身边的人交往的能力。而拓展训练中包含一些能够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项目,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充分沟通的项目,构建学生与他人沟通的平台,给予学生与他人沟通的机会,让学生敢于展现自我,善于沟通,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准确定位,养成合作竞争意识,最大程度的提升自我价值。

4.提高大学生自信心,挖掘内在潜力

在新时期大多数大学的都是成长在优越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中,很少经历社会的磨练。现在的大学生们个性张扬,自信心总是体现在错误的地方,甚至说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自信心的表现。上述现象使得大学生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人际关系恶劣,时常出现焦虑的情绪。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大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的自信。建立自信心需要大学生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否则他们自己将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潜力。在体育拓展训练中有着诸多高难度项目,例如高空断桥,即为在8米高度的地方设置断桥,在保证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让学生从断桥的一端跳向另外一端。断桥宽度在平地上只是轻轻一跃即可通过,但是在高空位置时学生便会感到压力。很多学生在爬上断桥的时候就开始彷徨、恐惧,觉得自己完成不了任务。其实这种恐惧感主要是来源于学生们的心理。有很多大学生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在周围同学们与教师们的鼓励下开始战胜恐惧,以一颗坚定的心来完成任务。在高空断桥这一任务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形态,克服对事物的恐惧,享受自我挑战与超越的乐趣。在拓展训练中该类型项目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挑战自我中树立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5.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的拓展训练需要大学生忍受平时难以忍受的艰苦环境,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竞争。这对于平时生活平淡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在拓展训练中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学生们凭借着坚持不懈的意志力,经过各项体育活动使得其头脑更加灵活,进而形成坚持到底、沉着冷静、永不放弃精神品质。

(二)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

大学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虽然大学体育教学在不断强调学生的主题地位,但是受到长时间教学观念与方式的影响仍然没有探索到合适的教学模式。而拓展训练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训练方式,其能够充分凸显学生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心智,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5]。拓展训练以充足的体能活动作为引导,利用各种特定场景与活动方式来磨练学生的意志,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拓展训练转变了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观念与方式,充分肯定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

四、结束语

拓展训练以户外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参与体验,其是一项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运动项目。拓展训练精心设计的情景中,学生能够通过锻炼领悟到运动中所蕴含的精神与理念,进而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升心理素质,变得更加强大。拓展训练不单单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课程,还能够满足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冲破了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社会交际能力。拓展训练形式的体育教学推动了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刘.基于我国拓展训练应用于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价值漫谈[J].青年文学家.2013,(29):245.

[2] 田.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25):27-28.

[3] 丁振宾.解析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趋势[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9):419-420.

篇6

【关键词】广告学 公司制 模拟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34-02

广告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解决传统理论授课与实践训练融合的问题一直是广告学教育的研究重点。虽然有不少高校已经在广告学实践教学模式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但是限于各种实际困难,许多地方高校还存在教育设备投入不足、实践教学不受重视的现象,这种局面导致广告学的学科特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培训,这与广告学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一、广告公司模拟制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学科特性要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广告学诞生于美国,上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遭遇“大萧条”,商品严重供大于求,业界急需一种理论指导商家成功推销滞销商品、摆脱商业困境。于是,广告学作为一种营销术问世了。广告学自诞生之始,身上就凝聚了“功利性”特点。在不断的发展中,广告学融合了多个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对广告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是,无论广告理论如何发展,人们对广告学最根本的认识从未改变:广告学是一门“做”出来的学问,而不是“说”出来的。即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育界对广告学这一学科特性普遍认同。广告学在西方主要是一种职业教育专业,其目的是培养广告策划、设计、文案人员。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现在不少老师还喜欢用“满堂灌”的形式授课,而不会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这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不利。为了解决高校中广告学教育实践性不强的弊端,很多教育工作者作出了积极的尝试。近年来,包括交互式、讨论式、模拟制、校内授课+校外实训式等教学讨论成为一股教学实验改革热潮。在这当中,模拟制因为最接近实战,教学效果好,而且比较符合当前高校广告学师资困难的现状,日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模拟公司制能模仿公司企业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也能迎合广告学专业实践性的教学要求。

(二)改善师生课堂互动效果

一般而言,理论教学的基本模式多是讲授法。讲授法的特点是教师口头授课,学生做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种模式的教学弊端当然也显而易见:教师单向度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满堂灌”,忽略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如何;所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严重削弱了,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被动等待老师传授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投入学习,课堂气氛沉闷单调。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已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诟病,因此,如何改进课堂师生互动效果,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成为了广告教育界不懈努力的目标。

在如何提高师生课堂互动的问题上,模拟广告公司制以“互动”为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能充分沟通和互动的交流平台,能够大大提高师生课堂互动效果。模拟广告公司制是有别于传统讲授式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在该教学法中,教学主体和客体发生了转变。它的教学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组建的虚拟广告公司团队成为教学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虚拟的广告任务;老师则成为组织者,发挥引导讨论、协调关系、总结知识点的作用,在必要的环节对各虚拟广告公司团队进行理论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和掌握广告运作基本规律。尽量贴近实战是本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导向,因此,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在本模式教学中,要求每个团队必须在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提案等环节都使用PPT进行面向全班的课堂陈述,进行小组汇报,甚至模拟广告公司进行业务竞标。这种做法贴近广告实务,让学生感受较为真实的“实操”氛围,容易提高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传播学、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内容。实际工作中,广告人所涉及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专业领域,更多的是覆盖社会不同行业。因此,广告人需要广阔的视野,具备快速消化多领域知识的能力。广告教育不仅仅是在专业技能上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具备一种适应广告业要求的综合素质。广告人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还有快速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这些素质的培养都不是传统教学法能解决的,因此,必须大力加强能力训练。通过校内大量的接近实战的模拟训练,尽量缩短大学生与职场专业人士能力的差距。模拟公司制教学法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三个亲自”,培养专业人士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亲身参与实践练习、亲自感受专业要求、亲自尝试解决专业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主动融入“虚拟”的广告环境中;通过开展广告业务,体会广告公司团队运作的基本规律和各专业领域主要特点;通过团队分工,学生各自负责一定的专业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总的来说,这种方法通过虚拟情境,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虚拟的”专业任务。这种方法把课堂的知识讲授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搜寻知识、主动探索学习。

按照教学安排,以“公司”为单位的各学生团队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到市场一线开展“仿真式”的广告业务实践。比如,在广告策划的教学中,学生被要求利用周末到市场一线开展市场调查,采访不同年龄、职业的访问者,收集相关品牌各方面的受众信息,最后经过组员集体讨论形成基于市场调查之上的广告主题,确定广告风格,最后设计定型广告图案、文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组员完全按照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组织各种广告活动,组员之间也按照职务的区别参与到各个环节的广告活动。这种广告公司模拟制首先满足了每个学生接触广告实务的需求,其次是最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本教学法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团队的配合是核心的教学内容之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高效团队合作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大学生的特点之一是独立性较强,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采用了“虚拟公司”的办法后,由于客观的作业要求,组员必须完成一定的角色扮演任务。在共同的工作目标下,学生们将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专业角色的分配,将对团队成员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必须对团队业绩负责。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将有助于团队成员积极配合,以夺取优良业绩。实践证明,“虚拟公司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广告公司模拟制的实施办法

在已有的广告学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广告学的实践性,很多教育工作者作了大量的探索,现有的主要实践性方法主要有:命题实践、实战模拟、参赛实践、项目参与。本教学法属于实战模拟的类型,主要做法是:以模拟真实广告环境为目标,将各学生团队按照广告公司的内部结构和职位,组建“虚拟”的广告公司,并且按照真实的广告公司运作规则,完成老师分配的虚拟任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台前退到幕后,主要发挥理论指导、团队协调、归纳总结的作用,学生组建的各个“虚拟公司”则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

第一环节,组建“公司”。学生通过自由组队,组成一个个结构完整的虚拟广告公司。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考察和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一种是沟通协调能力,一种是快速掌握企业管理知识的能力。学生由零散的个体,成为一个具有共同目标、能力互补的利益共同体,这需要学生之间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学生因为各自能力和特长的不同,将被授予不同的职位,这既需要学生积极推荐自己,说服团队其他成员,也需要组员间的协调;此外,广告公司从命名到公司精神的提炼、岗位的设置、流转,内部流程的规则等,都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为了达到公司资源最优化,团队成员将自主搜集和学量有关企业管理、广告公司运作的专业知识,有效弥补传统课堂讲授法的不足。

第二环节,开展业务。广告公司的实际业务流程成为主导这一环节的主线,学生团队将完全按照广告公司的业务标准,接受来自老师分配的虚拟广告任务。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开展的课堂训练内容包括:广告公司命名、广告公司职位分配、广告项目竞标。广告项目竞标是全面考察学生广告业务能力的一项内容,主要做法是:老师指定一个领域,设定一定的工作指标,让各个学生团队以公司的名义,制定出完整的竞标方案和广告实样,通过比稿的形式来竞标项目。

第三环节,课堂展示。广告学是一门外向型的专业,广告人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因此,本教学法安排了一定量的课堂展示内容,要求各学生团队以公司的名义,在课堂上给全体学生作业务展示。并且,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发言,老师则将每名团队成员在展示环节的表现记录在案,纳入最后的素质考核总分数中。经过实践发现,课堂展示环节是帮助学生克服害羞、不自信心理的好办法。而广告公司内部角色分配机制会对每名学生有相应的心理暗示,这种特点会帮助学生提高对不同职位专业性的认识。比如:广告公司总经理的扮演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广告客户代表,则要求在亲和力、沟通力和谈判能力上有所侧重;广告设计师则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好的技术基础,等等。

第四环节,作业考核。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教学法不采取期末考试,而采取全过程评分制。老师根据学生团队成员在每个阶段完成虚拟广告任务的表现情况、贡献大小、展示时表达效果如何、与团队成员是否和谐互助等,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评分。这种评分办法的好处是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或者某一方面的素质。通过全面考核的办法,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素质的缺陷和不足,有利于学生今后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学习。

经过实践证明,“公司制”实践模式坚持贴近实战、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因而其教学效果较好,能够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完成一定量的虚拟广告业务,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公司制”的教学法,既能立足于高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又能因地制宜地开展,是一种着眼于专业性、实践性的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大学四年教育中,应该把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各门课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让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按照业界要求快速成长,毕业以后能尽快融入职场。

【参考文献】

[1]周子渊.广告学专业人才“公司制”培养模式研究――以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为视点[J].科教导刊,2011(2)

[2]陈培爱.数字化时代中国广告教育的思考[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6)

[3]丁俊杰.我国广告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2(8)

[4]梅文斌.欠发达地区广告专业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时代教育,2011(2)

[5]陈刚.提高广告教育效果的两个关键环节[J].广告人,2005(9)

[6]周鸿.广告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新闻界,2012(2)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JGA164);2011年广西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篇7

内部方面

1. 老人带新人

现留在社团联合会的10级都可算作社联的老人了,毕竟在社联做了一年的工作对社联的情况及各部工作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让老人带新人可以让新来的干事迅速了解所做的工作,给自己一个定位。这里的谈到的老人带新人是把整个社联当作一个家,具体的计划如下:

l 各部门副部以上的干部要耐心解答或帮助各部新干事,要求这种关系是主动和被动同时存在的,这对于社联内部建设也是有助益的。

l 至少有一个要具备一定的PS基础功底,平时没事教授新干事一定的作图基础,电脑可自备,要求两个月内新干事可以独自完成一系列的海报设计,方便日后能及时的设计及制作海报等宣传品;

l 老人要把社联所存在的思想精神不断的传给新干事,让他们树立强烈的责任心,热爱社联,热爱宣传部,时间观念强,思想觉悟高等。

以上要求宣传部的部长们要多下功夫,也要多学习。

2. 干事培训

宣传部在新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对新干事进行培训,主要以活动前期做海报、宣传单及宣传板为主,以多媒体宣传方式为辅,多学习PS技术以及海报色彩搭配和版面设计等,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使宣传部的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提高学生社团联合会宣传部干事宣传能力。同时也促进大家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干事不分组,具体工作分配做

新闻网络部先已从宣传部独立划分出来,所以宣传部除了做版面外工作量不是特别大,所以对人员安排上我部将不考虑分组,不分组的好处是每个人都能能呆在一起工作,不仅能加强内部交流并且对促进团队协作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虽然不分组,但具体工作我们会分配人员,不同爱好,不同分配。 必要时我们也将在分配的各小组中挑选负责人,以此来锻炼其工作能力及领导能力。

4. 内部交流

干部多多做沟通交流,宣传部内部也可以多搞几次小型的聚会。以此来增进部门干部干事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工作上生活上都有良好交流。

5. 与校内其他组织的宣传部及各社团的宣传部交流学习

例如与其他组织的宣传部联谊的预想。组织干事到校内其他学生组织或社联管理下协会实习工作,了解其他组织或协会的宣传手段和途径,有利于促进组织之间的关系,也能通过交流学习到不少的经验。对待各社团我们部将建立一点对多点的服务与管理。(前提是社联新干事要提前接受我们做好的深层次的思想及能力的培养)

6. 制度创新

为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使宣传部的文字宣传工作更顺利的开展,宣传部将完善现有的内部成员考核制度。在新的制度中,宣传部要更注重对成员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完善后的新制度将从考勤制度、值班制度、交稿制度和工作制度四个方面对成员在宣传部的每月表现作出详尽的评价,有利于提高成员的积极性,督促成员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但考核制度只是从量上反映成员的工作态度和质量,宣传部亦可从其他方面对成员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价,以发现更多有能力的、对宣传部的发展有利的成员。

工作方面

针对社联下半年的几个工作计划,制定如下几点初步计划:

1. 扩大宣传范围

我们以往更多的是在校园内摆放张贴宣传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通过新闻网络部协助来扩大宣传范围及加深程度。如:贴图及文字传播,以及博客上发帖等进行宣传,这都是很迅速,传播面很广的方式。

2. 注意宣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如:多注意档案的收集;将多种构思和好看的图片及题材等存储起来,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调出来;对我们所做的宣传板进行拍照存档。

3. 社联宣传

继续坚持作为社联宣传人员的本职,出好每一期的海报,加强宣传部的纽带作用,积极配合各方面的工作。我们将沿袭上学期好的工作方法和展出频率,本学期可以针对同学们在学习、培训、人生规划、就业、励志等多方面进行专题制作,并做好节日主题的专题宣传工作。例如宣传最近两会提出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今年考研动态、公务员考试细则及学习方法,励志惜时等等。 同时也要加强各部门的联系,积极主动的行使宣传职能。

4. 每周社团活动一览

介于宣传部没有什么例行工作,考虑制作每周社团活动一览。初步考虑为,要求各社团上交学期活动安排表,分为常规活动及社团活动,期间活动时间地点若有变故要及时与宣传部联系。若为特殊活动应提早与宣传部负责人取得联系。

5. 增进与社团的交流

宣传部干事以一人负责几个协会,深入各协会,及时了解各协会宣传部的状况,关注各协会的宣传工作,带动协会与协会之间、协会与学生社团联合会之间的交流,加强友谊,协会之间相互配合,奉献学生,搞活校园文化建设,呈现缤纷社团的景象。

6. 社联活动的策划与承办

对所分配到的部门承担的活动进行全力协助,同其他部门配合一同完成社联的各类大型活动。

7. 配合新闻网络部策划及制作社联电子杂志

首先在本学期内完成一本社联电子杂志作为社联自己的宣传册,为下学年的纳新做好准备。宣传册的初步内容有:社联简介;部门设置;社团简介;品牌活动介绍等,且要求富有活力,并能很好的展现许昌学院社团联合会及社团的青春风采。

篇8

一、游戏揭示的六大团队要素

美国南加州大学管理学的游戏实验培训课,是一个团队合作力量的培训,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它并没有大量的理论阐述,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游戏,在南加州大学,让人惊讶的是,在管理类教学上,它设有一个巨大的实验中心,专门用于管理教学中的实验,我们有时称之为游戏。实验开始前,一般把参与者四十余人分成若干个组,每一个组大约二十人左右,每组独立开展实验,实验由大学管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作讲导,具体还有二个助教在旁协助。实验内容大概如下:中心主任给每个人分发二块小方块的牌子,这些牌子共有三个颜色,每个人手上持有二种颜色。游戏规则规定,每个人都要与其他的人去作交换,在规定的时间中,如果手中持有二种一样颜色的牌子时,这个人就获得成功活下来,最后实验中心会统计每次时间段内共有多少人能够活下来。按照中心主任的要求我们开始实验,结果第一轮下来,在规定时间内有10人遭到淘汰,接下来重新玩第二轮,反而有18人遭到淘汰。这时,大家顿时醒悟,照这样下去,永远也达不到全部逃生的目的,大家一起想办法,认为必须要改变活动的方法,变各自为政为共同行动。自从改变玩法以后,效果十分明显,效率明显提升。总共玩到第七轮时,达到了22人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逃生的目的。最后,中心主任作了详细的讲解,认为我们这个团队具有很强的合作精神,在七轮中取得了成功,最十分稀少的,她所指导的团队实验中,最快的用六轮就全部结束。在经历了长达二个小时的游戏后,中心主任才结合这个游戏切入课程主题。她认为,完成一项工作,必须要发挥团队的力量,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团队的力量呢?实验过程碰到的每一个问题采取的对策已作了回答,那就是需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因素,它们是信任、目标清晰、角色明确、领导力、组织性、沟通交流。回顾这个实验过程,从一开始的淘汰最多18人,发展到第七轮,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达到全部人员过关,无一淘汰的程度,主要得益于边做边想,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打破个人主义的思想,共同合作,充分应用了上述团队的六个因素。刚开始二轮,大家仍然各自为政,分头去找交换对象,但很多人都为自己着想,只想得到自己有好处的牌子,谁也不肯让步,造成了近半人员的淘汰。到第三轮开始,大家就想到,这个游戏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求每个人一个人过关,而要求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逃生人员的总数,前面二轮的工作明显与这个目标不符,所以在目标不清唽的情况下,必然无法有效地去开展工作。在目标明确后的第三轮我们就把所有的牌子放在了一起,集中搭配统一安排,这样效率明显提升,但是缺点是仍然比较乱,大家没有分工,一哄而上,所以,大家再一次相互沟通,要求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以改变目前的无序列状态。第四轮就是在一个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各位都听领导的安排,效率又有较大的提高,逃生的人明显增多,但还有差距。这时领导就履行职责,主动召集大家沟通商量,决定改变工作流程,实行流水线作业,提高速度,在流水线上,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事,只做流水线的一部份,不至于出现所有人都拥挤到前台的情况,还有部分多余的人干脆就不介入。在这个流程下开展第五轮结束,明显地感觉秩序好了很多,每人各司其职,效率又有一定的提升,到第六轮,主要在熟悉流程的基础上,更换一部分反应速度慢的人,大家重新组合,明确职责,结果战绩又有提升,只有一个人被淘汰。大家再一次分析,主要问题是出在了传递这个环节上还不够利索,所以大家再作一次统一的要求。明确了严肃纪律性与组织性,整个流程一定要严格按程序去做,不能因自己工作不到位去影响别的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确保最终在第七轮达到目标。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商量、不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六大因素不断地被发现与应用,每一个因素的加入都提升了团队的效率,起到了叠加的作用。

二、六大要素的现实应用

游戏中得出了团队高效工作的六大因素,这些因素总结得相当具有深度,每个因素也富有内涵。在现实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经营班子就是一个核心团队,虽然有不少企业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企业名字就是老板的化身,如宗庆后与娃哈哈,万向与鲁冠球等,彼此不能分离,企业家在团队中一枝独秀,左右形势,企业发展过程更像是领导在唱独脚戏。但是,随着市场分工的越来越细,差异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主义的时代已逐渐远去,现在,竞争更多的是管理与创新,而不是机会,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更多的团结协作,所以,英雄辈出的情况已经改变。现在,企业中更多的需要团队,依靠团队中各具特长的人物来独当一面。那么,团队的建设也是一门艺术,不是人才的简单总和。游戏中揭示的六大要素就是团队高效的钥匙。这六大要素可以分成结构与能力二大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基础要素,即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构成,包括信任、目标清晰及角色明确;第二部分是行为要素,包括领导力、组织性及交流。这二大要素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团队精神的提升。关于第一方面,首先是讲到信任。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在对《金融时报》100强公司的合作创新方面做了一个调研,结果得出,信任是排位靠前20%的公司和排位垫底的20%的公司之间的第一分辨器,名列前茅的企业能够充分发挥信任的力量。在学习班中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曾这样表达自己的独到观点:“在这次模拟游戏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缺乏信任是我们的问题所在,我苦恼每件事情进展都不顺利,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懂得为什么人们不能够同舟共济,有了这次经历,我相信问题会解决的。”可见,在团队建设上,信任是基础性的要素,是所有合作的动力源泉。团队内建立信任要做到注重以下二点,一是制胜的法宝是“基于我们而不是我”,作为领导者,在团队内要多多在倾听与述说之间更偏重于倾听,而不是自己居高临下,总是以信息者自居,有关专家作过研究,二者之间合适的比例是2:1,这样团队效率最高。平时要常说我们,突出团队的合作与贡献,要更少地用“我”来表达问题。二是在一个团队里,每一个人都要想着先行一步,特别是领导者,在要求他人信任之前先证明你是值得信任的,只有这样在组织内才能建立起一种信任的氛围。而要得到别人的信任,比较好的方法是表达诚意,展现自己薄弱的一面,这样有利于促进合作,增进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其次是目标清晰,作为一个团队,方向是关键,像航行一样,假如方向错了,那是越驶偏离目的越远,同样,对一个没有方向的航行来说,也永远是没有顺风的。对企业经营团队来说,要取得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企业战略、公司愿景、使命与核心价值观,这就跟航行一样要先确定方向,这就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企业管理方向错了,目标错了或模糊不清,再多的努力也是无济于事。当前,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吴晓波写的《大败局》中很多失败企业就是发展方向不明确造成的,众所周知的柯达公司的破产与诺基亚的困境最能说明问题,当数字化浪人力资源潮席卷全球,他们却没有把数字化的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而是津津于当前的市场占有率,这些全球巨无霸被表象迷惑,也很快无情地被边缘化了,成为了人们的记忆。第三是要角色明确,也就是团队成员结构要合理,能力要互补,结构性能力强才是团队的能力。有这么一则裤子短四寸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角色分工的重要性,据说有一个学生的校裤长了四寸,回到家里跟家人说了,要求把长的四寸给去掉。一到学生休息后,他的妈妈理所当然去把长的四寸给剪掉,但同时,他的奶奶与阿姨都十分牵挂这个学生的裤子,对长四寸裤子放心不下,分别都在半夜起床,奉献一份爱心,每人都偷偷地给学生裤子剪短了四寸,结果,到早上,学生发现自己裤子短了八寸,已无法穿着。这是一则笑话,但反映出分工不明确的巨大隐患。企业管理千头万绪,更加要注意角色定位的明确,各司其职,互相补位但又不越位,否则也会出现裤子短八寸的类似情况。第二部分属于行为要素,包括领导力、组织性与交流。首先是领导力。一个团队中处于团队管理位置的人必须要具有领导力,他才能带领其余人明确方向,激励成员,清晰愿景,实现目标。所谓的领导力,按著名领导力专家,曾经出版享誉世界的专著《领导力》的詹姆斯这样总结:领导力就是动员大家为了共同的愿景努力奋斗的艺术。现实中,不少专家把唐僧的西天取经团队作为一个优秀团队的代表,而唐僧又是一个具有优秀领导力的管理者。这个团队充分发挥每一个角色的作用,才克服了千难万险到达西天。四人分工明确,唐僧是团队管理者,他起到指引方向,坚定信念的作用,同时给团队人员搭设发挥能力的舞台,孙悟空能力非凡,是个执行任务的好手,猪八戒是个人际关系调际的高手,也是各位的助手,沙和尚是后勤管理的高手,任劳任怨,配合团队的工作。设想这个团队纵有四个有天大本事的孙悟空,也不能到达西天,可能没走出多少路,没吃多少苦,他就回花果山当山大王了,其余几位更是不可能。所以,这个团队取得成功,关键的人物还是唐僧,其柔弱与仁义的背后,隐藏着其优秀的领导能力。他首先信念坚定,目标明确,百折不挠,耐得寂寞,抵得住诱惑,平衡能力强,有控制力等,正是他有效地搭设了平台,凝聚了每个人,统一愿景,矢志不移,这才完成了取经大业。其次是要有组织性,所谓组织性实际是指团队的执行力,组织内部要有制度,有纪律,有奖罚,工作流程清晰,各司其职。一个团队犹如一群南飞的大雁,飞向南方是他们清晰的目标,但是跨越千里对雁群来说,都是一次艰难的,所以,雁子南飞时总是一个团队一起行动,在飞行中,还为了减少消耗,大家统一行动,采取了人字阵形飞行结构,据研究,这种人字结构在空气动力学上来讲,是阻力最小的阵形,同时,雁阵内部似乎还有很多规定,如因飞头阵的雁子付出最多,不可能长时间飞,所以,雁阵领头的位置是轮流的。另外,据观察,雁阵飞越千里总有达不到要求的,所以,每当雁阵中有雁子无法继续飞时,总有一些同伴陪同降落,待有能力时再一起飞越。这个动物界的现象只不过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雁子要横跨千里,必须要有内部的组织要求,发挥团队的力量,正合上述一句话,雁子要飞得快,就单飞,但要飞得远,就必须大家组成阵形一起飞。在企业管理上,也如雁子南飞,既要强调个人素质,又要强调集体的纪律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组织效率。最后一项是交流,这是一个团队内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了解团队的情况,才能融入了团体整体目标,如果不交流,我行我素,那么团队就会划块,团队内部产生边界,产生摩擦与内耗,这是团队的大忌。所以,交流才有了解,才有信任,最终才有动力。这六个要素是团队成功的必备要素,是经无数的实践得出的结论,这里只是通过游戏这个形式来表现出来,而且是在著名学府内得出的结论,让人更能相信,更能记忆深刻。我们要记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名话:“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团队的力量,有效运作这六个要素,参与打造好自己的团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作者:都跃良

篇9

航海高职院校是专门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航运人才为主的院校,如何培养学生既具有过硬的航海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适应社会与航运企业岗位的要求,进入企业能立足、生存、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航海教育必须引进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不断扩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以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作为切入点,对两者的对接与融合进行研究。

关键词:

航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航运企业文化;融合

航海高职院校3年教育是培养海员精准就业定位的预备期教育,这就要求高职航海教育要贴近航运企业,培养出来的航海类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航运企业的管理要求,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这与航运企业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用人要求是完全符合的。而事实上,刚毕业的航海类高职生从学校进入远洋轮船上工作,全新的工作模式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无法“下得去”迅速胜任本职工作;进入远洋公司工作以后,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无法“用得上”;在工作过程中,航运企业对待员工严格的管理制度让他们无法适应,导致企业无法“留得住”他们,最终被企业淘汰。进而航海类毕业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非常困难[1]。所以,航海高职院校要加强与航运企业的校企合作,让企业文化一定程度的渗透在校园文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软实力”,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让学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1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区别

航海高职校园文化是航海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科研、学习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工作理念、处事原则的文化现象,它是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办学历史的积淀。航运企业文化则是在航运业环境影响下,经过航运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企业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和创新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管理风格的总和,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的价值观强烈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决定企业的发展路径。航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同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很明显,航海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它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注重过程,通过“培养什么样的航运优秀人才、怎样培养航运人才”这样的主题来帮助青年学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健康发展。而航运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它强调责任感,侧重于结果,通过“要取得什么样的效益,怎样取得目标经济效益”这样的主题来要求企业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然而,航海高职院校的一些毕业生初到就业岗位不久,对航运企业的管理环境不适应而无所适从,进而被企业所淘汰。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匮乏以及就职岗位职业技能掌握不够等“硬件”不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毕业生进入航运企业后,面对一个陌生的企业环境,自身的正确定位,与他人沟通交流方式等“软件”欠缺。因此,只有加强两种文化的深层次的融合,才能让毕业生快速适应并融入企业,缩短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时间,提高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2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的可能

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但这种差异性可以使两种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这两种文化都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他们都是面对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相同的主体使得两种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两种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都要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3]。航海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航海技术专业知识、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能力与航运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相吻合,学生在校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与员工对企业的情感相接近,毕业生的择业与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相融,这使两种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

3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航海高职院校是一所专门培养面向航运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围绕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这就要求毕业生面向企业时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因此,把现代优秀的航运企业文化理念吸收到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中来,对于学校、学生、企业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好处[4]。首先,可以创建出具有航海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让航海企业文化元素在校园内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感化,学生在校园就可以逐步培养“企业人”所具备的素质,提升社会对航海类院校的认可度,提高航海高职院校在日益激烈的招生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高职校园引进航运企业的文化可以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更好的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第三,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感受航运企业的工作环境,模拟企业的工作模式,接受优秀航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认同航运企业文化,有利于毕业生早日适应将来的职业和岗位,缩短岗位适应期。

4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4.1注入元素,营造航海校园的职业人文氛围

航海高职院校在校园环境的打造过程中,从楼宇、主干道、雕塑等建筑到整个校园,都有意识地渗透航运企业文化元素,将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等主要楼宇的外观建成船舶的模样,给人一种独特的、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展现海事、航海特征,让整个校园犹如一艘整装待发的巨轮,渲染海洋和船舶的氛围,营造浓厚的航海文化气息。学校除了可以用院系名称、沁园、澄园等给教学楼、宿舍楼命名,还可以用优秀远洋船长、轮机长、知名航运企业的名字来命名广场、道路、实训基地等。校园主干道两侧竖立全国知名航海学家的雕塑,田径场上、宿舍楼前悬挂世界各国的国旗以及绘有世界各国著名港口、城市的世界地图。学生置身于校园之中,就能感受到航运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校内宣传部门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在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展示优秀校友的宣传图片、优秀航运企业的管理理念,定期介绍一些知名的航运企业和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进而加强自身的学习动力,增进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4.2加强实训,创建仿真的航海职业文化氛围

实践证明,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技能和拉近学校和企业距离的最有效途径,航海高职教育应符合航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相关要求,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大教学实习实训设施和基地的建设,建设符合生产需要、理实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其结构和功能上是“仿真”的船上工作环境,比如航海、轮机模拟器、海上实训中心等。将这些实习实训基地按照航运企业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布置,学生身临其境,可以真实地模拟轮机员、水手、电子电气员等职业角色,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感受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逐渐对航运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正确的职业奋斗目标。

4.3强化学生半军事化管理,建立校企兼容的航海校园制度文化

航运企业行业特色鲜明,海员生活孤寂孤苦,它不仅要求员工要有崇高的航海职业道德、严格的劳动纪律、精湛的职业技术、规范的操作和管理,还需要员工具备团队意识、集体观念以及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精神。目前,众多航海高职院校在校实施准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对学生的一日生活秩序从出操、课前集队、课堂秩序、宿舍卫生、晚点名到制服穿戴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中。学校还高度重视学生的入学军训、每周的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及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精神,而且可以增强他们服从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4.4开展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彰显航海文化魅力

航海院校开展具有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提升学生对航运事业的认同。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与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开展“润物无声”的航海职业素养养成教育;邀请知名的航海企业家、船长、轮机长来学校给学生开展讲座,用他们的真实事迹、切身感受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组织优秀校友回校将自己在船上工作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帮助在校航海大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激励他们朝着目标奋发图强;为学生开设航运企业文化课程及相关航海人文等课程,开展船员职业素质训练。校企双方共同举办航海文化技能节、水上操艇比赛、铁人三项赛、航海知识沙龙等主题活动,将企业文化融合在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中,提高航海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对航运企业的归宿感。

参考文献;

[1]申高峰.高职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融合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124-125.

[2]马云芹,滕雪松.航运企业文化与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J].航海教育研究,2013(1):100-102.

[3]赵仓龙,高职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6-7.

篇10

虽然在大学主修的是市场营销,但也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很少,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窜货”,营销学上连这个概念都没有;至于产品上市,要进行铺货,也是懵懵懂懂的。记得有人说:人和人其实智商差距并不大,关键是后天的学习和积累,现在看来,很有道理。尤其是营销人的“课外生活”。

营销人的生活,可以用一段话来概括: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似乎有才、实为江郎,成就难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比鸡起得早、比狗睡得晚、比驴干得多、比猪吃得差,比岳飞忠良、比赖昌星紧张

营销人的业务生活就是处于这种紧张,同时又刺激之中,有欢乐,更有苦楚。

但营销人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充实和拓展自己,就像做市场一样,有张也要有驰,掌握好节奏,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延伸得更加广阔。

要有正常的生活

我记得有一次,和客户某领导一起进行市场调研,该市场形势很严峻,市场份额下滑厉害。同行的这位领导在去之前也大概知道情况会不太好。经过一天的经销商访谈和市场走访,发现问题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这位领导实在有些气愤,马上打电话给区域的负责人,叫他立刻过来,(因为区域负责人临时在处理事情,没有随行,而且领导也不希望他一起走访经销商和市场,他想看真实的情况。)区域负责人在电话里跟他说,他刚回到办事处,要不领导一起在办事处吃饭算了。领导勃然大怒,说:市场做成这样,还有时间做饭吃!

我在旁边听到,心底不禁大呼冤枉。首先这位领导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也了解他,很务实的一个人;其次,区域负责人说此番话确实时机不对;再次,就算市场不好,也要吃饭啊。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营销人一样要有正常的生活。后来这个市场一样做上去了,不是因为大家不做饭吃上去的,第一是产品以及产品组合的问题;第二是经销商实力和经营重心偏移造成的。

不要认为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胡乱吃点东西就可以做好市场的。有时候要有时间想想策略、想想竞争、想想产品和品牌。我们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好,能做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很多时候,灵感或有效的策略是在不经意间出现,或许就是在你做饭的时候也难说。

什么是正常的生活?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不要因为一些难题而茶不思饭不想,更不要焦虑得失眠,失态。因为这些都于事无补。《士兵突击》里老A说:我喜欢你,因为你不焦虑。虽然营销工作的节奏快,但也要有正常的一天,学会给自己空间和时间。

没有正常的生活,是干不好工作的,营销工作也一样。

多看点闲书

《上学记》中,何兆武教授说到,平时要多看杂书和闲书,不要带任何目的和功利性去读书,类似观点季羡林先生也在很多书籍中有多次提及。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你感兴趣的闲书就是你的兴趣所在,最有希望读进去。而读进去的效果就是你以后会有用或受到启发,这是最好的。

功夫在诗外,做营销也一样,每天在营销中进行营销,观点和技巧都很有限。毕竟营销是一门实践的社会学科,需要从其他各门类的知识中汲取养分,才能发展得更好。看点闲书,也可以从“枯燥”和“孤独”的境况中得到解脱,毕竟还要有另外的爱好。最好把看书的心得写下来,或者还可以挣些稿费。

其实,看书写东西是努一种心理的调节和思维的锻炼,坚持下去,对营销层次的提升很有帮助。

学做一桌好菜

营销很累,很苦。很多人都觉得很心酸,很寂寞,离开家里,一年有大半时间在出差或常驻,那种精神的压抑和苦累无法言说,特别是刚结婚或将要结婚的那些营销人。取得家人的支持无疑是最大的安慰了。

家和万事兴,一方面,营销人员要融洽家人的关系,特别是自己另一半的关系,做一桌好菜也许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做菜是一种乐趣,很多人很懒,不愿意下厨房,觉得不是自己该干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有营销人员跟我说,办事处很忙,没有时间做饭,要请一个保姆。我在想,如果连做饭、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了,做这个工作也太没有乐趣可言了,肯定不会干的很出色的。

做菜,不但是放松的过程,融洽关系,还可以获得成就感,你不妨也试试?

交几个好朋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要交到好朋友、知心朋友何其难。易中天说过:以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是酒碰千杯知己少。营销界鱼龙混杂,有干实事的,有“强颜欢笑”为工作的,也有愿意沉浮的,反正你要有一双慧眼才行。

人不能以简单的好坏来区分,但原则性的东西一定要有。首先,当然是基本面的了解,有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其次,不要差距太大,太富有和太贫穷应该都不会合适,再次,没有太多的功利性最好,当然相互帮助是需要的。

培养一个爱好

有人说,一个人总会有一个爱好。有人喜欢无事就打麻将,有人喜欢出去喝酒,有人喜欢出去鬼混总之需要一个好爱,这个爱好也许就是一种精神寄托。

我说的这个爱好,不是指本专业的,也不是去赌博、花天酒地,而是对对业余生活的一种质量的提升。长期以来,营销人员的业余好爱很多是喝酒和打牌,一旦有时间就喝的烂醉,打牌通宵达旦。这种事情我也干过不少,现在不喝也不打牌了。因为这些事情,就像玩游戏一样的,上瘾,而且对身体、对精神上没有任何好处。

这个爱好是什么?因人而异,反正不是打牌,上网玩游戏,喝酒、瞎混。看看书,写点文章,总结失败和成功经验,甚至就在家待着,也比损害身体好吧。

偶尔去“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