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心理的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心理的治疗方法

篇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造成的心脏病[1]。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诱因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不正确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促等,严重时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直接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2],因治疗条件与环境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加剧病情恶化,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冠心病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有利于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3.4±9.8)岁。患者入院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胸痛、胸闷、心悸、气促等症状,经心电图、冠状动脉CT等检查,全部病例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3],其中心绞痛34例,心肌梗死15例,心律失常8例,缺血性心肌病3例。通过双色球法将本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本组全部患者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实施局部麻醉后,进行桡动脉穿刺后冠脉造影,采用PTCA+支架术。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房清洁消毒、药物支持、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为:(1)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因身体不适、医院陌生环境等因素,容易产生焦躁、忧郁、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深入了解患者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民族信仰等,耐心地解答患者疑问,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2)病情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包括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等。术后进入监护室,护理人员应及时检查敷料干燥与否,血肿及出血与否,若发生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定期观察患者肢体情况,指导和教会患者及家属术侧肢体按摩方法,促进血液循环进行,避免术后形成静脉血栓[4]。(3)并发症护理。①低血压,因血容量补充不足,拔出动脉鞘管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术后非常容易发生低血压。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给予低血压患者阿托品或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严格控制滴速,随时监测血压。②心律失常,在手术过程中,因造影剂过量、导管刺激、堵塞、再灌注等因素[5],术后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心率等变化,给予心律失常患者吸氧处理,给予0.5~1.0mg阿托品快速静脉推注,确保患者心律恢复正常。③穿刺部位出血。动脉鞘管拔出后,对穿刺点加压包扎或沙袋压迫止血6h[6],能降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同时对其他有出血倾向的部位进行预防处理。④血肿。针对出现血肿的患者,需要对血肿进行挤压,并重新包扎,抬高患肢促进血肿消散,确保血液循环。

1.4 统计学处理

将全部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作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经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差异在P

2 结果

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影响肢体活动等优势,因桡动脉周围无重要血管和神经分布,较为表浅,术后有利于快速有效止血,活动和不受限,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易于接受。但由于桡动脉细小且容易痉挛,需要较高的穿刺技术,处理不当将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出现,如心律失常、低血压、血肿、穿刺部位出血等,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难度。

篇2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并发症预防;护理

射频电流对心肌局部造成损伤非常有限,一般在直径约3~4mm范围及深度,不会影响周围正常心肌组织,患者术中无明显不适感,一般2~3d即可出院。据报道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治率可达90%以上[1]。但术中、术后可能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因此进行术前宣教、术中和术后做好护理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4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82例,女64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45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14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146例患者均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

1.2方法

1.2.1 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于DSA操作床上,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经左或右锁骨下静脉和左或右股静脉穿刺插入3根标测电极分别置于冠状窦,希氏束,左心室心尖,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确定心动过速的类型,粗标靶点,再送入大头导管发放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路时,大头导管经股动脉逆行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路或改良房室结时,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确定电极到位后,用20w-30w放电5~10s,如成功再放电30~60s。经重复电生理检查证实成功则撤除导管,压迫穿刺点止血并加压包扎。

1.2.2 护理方法

1.2.2.1术前心理护理 作为心脏介入性治疗技术,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此项治疗时都有怀疑和恐惧心态。对此,我们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其不同的心理素质,采取不同的方法解释,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和并发症的情况,女性患者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解除其思想压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此项手术。对有思想顾虑的患者一定要仔细解释、耐心解答,以免患者精神紧张影响休息,从而树立治疗信心,这对顺利完成治疗及减少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

1.2.2.2做好术前相关准备 ①身体准备:RFCA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以检测主要脏器的功能,测定出凝血时间。对出凝血时间异常者术中慎用肝素,高血压患者术前尽可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2]。②术前常规准备: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为减少院内感染,一般不备皮;同时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介入室应准备好相关的抢救药物和仪器 如抗心律失常药、升压药、除颤仪、血压监测仪等。③术前训练:术前应训练患者床上平卧排便,以适应术后卧床排便,防止术后尿潴留及便秘。对手术时间较长的可考虑留置导尿,防止患者在术中因膀胱充盈烦躁不安而影响手术操作。④胃肠道准备:手术当天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食物,术前吃五成饱[3]。

1.2.2.3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心电生理记录仪、射频仪,建立静脉通路。在行射频消融术中,由于导管的刺激,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严重的可出现心肌穿孔,心包填塞,故术中应持续心电监护及血压监测,密切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志及面色变化,经常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避免患者出现恐惧不安情绪。

1.2.2.4术后护理 ①生命体征监测: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心电图变化;防止伤口出血、感染。②肢体护理:避免咳嗽、坐起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腰部或颈部垫软枕或进行局部按摩;利用健侧肢体支撑整体移动缓解长时间卧床的不适感[4]。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成功率和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本组146例中143例1次消融成功,另3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术中术后出现低血压1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均经及时处理后缓解。

3讨论

RFCA已成为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其出现的并发症常见为心律失常、低血压、迷走神经反射等。因此,做好充术前分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对并发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措施如下:

3.1心律失常或低血压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持续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前2 h,每30 min记录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1次,平稳后每2h记录一次,持续监测24~48 h。若出现心律失常或低血压、患者感觉胸闷、气促、出冷汗、恶心呕吐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处理。本组中1例发生低血压,血压最低80/50 mmHg,为禁食时间过长,低血容量所致,经补液、进食后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

3.2出血和感染 患者手术完毕拔除鞘管后,局部穿刺点应按压5~10min,若为股动脉伤口,按压时间宜延长20~30 min,按压穿刺点的力度要适宜,以局部不出血而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为宜,确认止血后无菌敷料覆盖加压包扎,砂袋压迫4~6 h;卧床休息24 h,注意观察穿刺点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同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6 h测体温一次,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以监测有无术后穿刺点感染。本组无1例发生出血和感染发生。

3.3迷走神经反射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指外周大动脉受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将冲动传人血管运动中枢,应制交感神经和(或)兴奋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导致心率减慢和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5]。所以在拨管前应准备好抗心律失常及升压药,对心理特别紧张患者,局部可予1%利多卡因注射,以减轻疼痛。拔管时要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心律变化,。本组中1例在拔除鞘管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血压由(110~125)/(70~80)mmHg迅速下降至(78~85)/(45~55)mmHg,患者自觉恶心、胸闷、大汗淋漓,经立即静脉推注阿托品1 mg,静脉滴注升压药及快速补液后心率、血压很快恢复至正常,症状缓解。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高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艳华,刘学芹,刘茜.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7,24(10):1223.

[2]杨国英,何国平.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21(3):30.

[3]刘莹,韩雅玲,刘玉莹.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M].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

篇3

关键词:音乐;养生;静养;动养;思考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养生,而养生顾名思义是一种保养生命,对于不同年龄的人进行有效的养生。而其中音乐养生也是近几年很受欢迎的一种养生形式,但人们只知道听安静的、柔美的乐曲能达到养生的作用。其实,不同的年龄层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达到养生,老年人喜好安静的音乐,而年轻人则喜欢听节奏感较强的音乐,针对不同对象结合起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音乐养生的定义

“音乐疗法”,亦称之为“音乐养生”或“音乐医疗”,就是通过音乐来协调生活,保养生命,调剂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有助于恢复、维持、改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延长寿命,减缓工作和心理的压力,稳定情绪和调节心情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我国古代就很早有了音乐治疗的意识和思想。也是音乐治疗发源地最早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中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音乐医疗和音乐养生的记载,而在治疗方法上,则采用五行音乐疗法。而在国外,音乐治疗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3万年前的原始人以敲击石器伴奏舞蹈来治疗疾病,古埃及人通过巫医治疗等等,说明了音乐治疗在国外就有很早的发展。在1940年在美国兴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的学科,并在1950年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而就在欧美发达国家,音乐治疗以初步形成了一种社会职业,见美国就有4000多名注册音乐治疗师在各种医疗部门工作。[1](p51-53)可见音乐治疗这门学科已得到相应的认可。音乐治疗不只对于心理方面的治疗,不是只有预防疾病的作用,不只是简单的“音乐+心理学”或“音乐+医学”,而是包括了生理方面的治疗,还有音乐疗法是一门集合了美学、哲学、中医学、音乐学等多门综合性科学的学科。然而在国外的治疗方法上,是采用现代的音乐疗法,由医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和物理学等多科交叉结合形成的一项新型治疗方法,让病患者参与到活动当中去,不局限于只是被动性的音乐治疗形式,还有主动性的音乐治疗形式,体现了治疗形式的多样化。

二、对中国古代传统音乐养生观的思考

1. 对于老年人的养生观――以“静”的音乐为主

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就在60岁以上就为老年人。他们比较喜欢听“静”的音乐,那什么是“静”的音乐呢?为什么老年人就喜欢听“静”的音乐?“静”的音乐,主要体现在节奏的缓慢,旋律的和谐,音色的柔和,曲调圆润。而这种优秀雅致的音乐来得到养生的功效。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比较能接受那些节奏缓慢的音乐。而“静”的音乐的特点恰恰能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老年人较喜欢听“静”的音乐,也能得到养生的作用。而这种“以静养生”的观念正是在中国传统的养生观念中提到,也作为中国传统养生的根本指导思想,更符合老年人的身心的特点进行养生。

2.关于中国古代传统音乐对现代人们生活养生的质疑

我们应该肯定传统音乐对于以“静”的音乐作为养生的方式,有助于调整急躁的情绪,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身心的健康,还有重要的是古代道家很重视“静养”的思想,强调以静制躁。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必静必清”“水静犹明,而况精神”。而儒家认为“静能生慧”。在《昭德新编》中说到:“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静的音乐可以使人心理达到平静。但是重点是对于现代生活的节奏来说,还是会值得质疑,不能以偏盖全,不是所有的人会接受和喜爱这种类型的音乐,都会有助于养生的疗效。要顾虑到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时代的不同;

(2)现代人心理的变化;

(3)个人喜好的不同;

(4)生活节奏的不同;

(5)心理需求的不同;

(6)音乐形态的不同;

(7)主体审美观的不同;

(8)主体的性格和年龄的不同;

(9)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结构不同。

以上的这些都反映了不同年龄层对于养生音乐的选择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对于古代传统养生音乐对于现代年轻人养生不一定都有效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和反思。所以说凡事都不可以以偏盖全、一概而论。主要看不同的年龄层在生理和心理特征方面,对养生音乐做出选择。对于老年人来说听适合的安静的音乐有助于自己身体的健康和延长寿命。反而,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在工作和学习、生活的种种压力下,人们都会选择听音乐的娱乐方式进行放松身心。

3.现代年轻人对养生音乐的选择性问题进行思考

(1)现代年轻人的养生观――以“动”音乐为主

“动”的音乐指的是相对应的“静”的音乐,就音乐形式而言,快节奏的,多元化模式的,个性化的,有动感的音乐,还有音响要够大声。这都是“动”的音乐的特点。对于听的“动”的音乐包括有摇滚乐、DJ音乐、迪斯科音乐等等。这类音乐受到某些现代年轻人的喜爱,在他们看来,主要是这种音乐能带给他们无尽的力量和情绪的宣泄,就说现代的白领族,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对着电脑,视力自然也会下降,又经常熬夜,工作和心理、脑力的压力很大,又由于得不到适当的减压和放松,长期如此积累就得出疾病,而音乐可以得到改善心情的妙用。听一些动感的音乐可以得到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但要适时,不能总是或常常听。而对于那种性格比较文静的人而言,反而不大喜欢听这类型的音乐;在遇到生活压力时,失业或是失恋,人心情消沉的时候,都会选择听快节奏的音乐;这些说明了“动”感节奏的音乐都是可以添加生活情趣和治病的疗效的,不能一概否定。

(2)对 “动”的音乐的养生进行评价

我们要知道,“动”的音乐在养生方面是有两面性的,有利的方面,也有弊的方面。但是有一点要肯定的是,“动”的音乐是对于养生是有益寿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益,音乐养生益寿必须遵守有选择、有节制的原则。正如我国古代音乐理疗家医和所说“有选择、有节制地听音乐,有利于健康,反之,对身心有害。”研究者发现在节奏疯狂、音调怪诞、强分贝音乐下工作的摇滚乐与爵士乐的乐队,队员精神变得更加紧张不安,情绪急躁易怒;心率不齐、血压不稳和听力减退等生理功能衰弱的症状明显增多;这种高分贝音乐的影响,也使一些大学生出现了类似老年人才可能出现的听力灵敏度丧失的情形。[2](p27)由此看来,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利于人体健康,不能总是听快节奏的音乐,对身体确实有害,要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有坏的一面就会有好的一面。“动”的音乐还是得肯定一点,它是能对人的消沉情绪的发泄、改善心情有好处的,对于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会面临着工作和社会上的压力等等,特别是生活压力,结婚生子、子女抚养等等都处处要钱,对现实生活多显无奈。又由于得不到适当的减压和放松,导致产生一系列心理的疾病和身体的疾病。而动感的音乐是可以帮助改善一下心情的。在现代,生活就是充满着乐趣、多样化的、多姿多彩的。适时的听一下这种动感的音乐,是可以得到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养生疗效。

其二就是从现代年轻人心理特征角度分析。他们在心理上多表现在意识的现代性、思想的前卫性,追求时尚,兴趣广泛,不遵循原有规定,不受约束,精力充沛等等。因为这些心理需求使得他们比较喜欢流行音乐,追求动感的音乐、个性化。对新型的东西表现比较好奇,喜欢另类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的音乐。因此对于年轻一代人,他们对于音乐的选择会更加广泛,选择喜欢的音乐则会达到很好的疗效。

其三,从生理层面上分析。对于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的生理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生理层面,重在于听觉刺激。而听觉刺激的声音的源头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波,由于过高的振幅(音量过大)会对人有损害。而如果长期爱听摇滚音乐、重金属音乐、无调性、音乐的人容易暴躁且身体系统有紊乱的倾向;而莫扎特、巴赫的音乐则广泛用于胎教和早教,会使小孩的平衡协调感加强、性情温和,甚至提高智商和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所以说,要适当地放松心情听“动”的音乐是好的,但不能常听,对人体是有害处的。

参考文献:

[1]张鸿懿.音乐治疗(一)[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1999

篇4

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Droa Kalff)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荣格)。其特点,是在医患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卡尔夫)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治疗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及心灵与自性的)发展[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1985年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成立,标志着沙盘游戏治疗体系的成熟。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1994年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同时也开启了沙盘游戏治疗在中国的发展。沙盘游戏作为一种心理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同时被人本主义、格式塔治疗、整合性动力治疗以及普通的心理治疗所采用,成为艺术和表现性治疗的主要代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体系,沙盘游戏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人力资源开发、身心疾病的治疗和专业心理分析及深度心理治疗诸多领域,本文就沙盘游戏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1沙盘游戏用于心理治疗

1.1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治疗的应用沙盘游戏自问世以来,逐渐获得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推崇,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与传统的儿童心理疗法相比,沙盘游戏特别适合儿童,目前国内外已经将其广泛运用于儿童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2]。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沙盘游戏的一个良好适应证。PTSD是指儿童遭受严重的创伤性体验后出现的持续性焦虑状态,是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性患疾之一[3]。创伤指的是灾难性事件,包括各种各样的虐待或天灾人祸等,这种创伤经历特别是受虐经验对于儿童来说尤其难以承认,更难以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沙盘游戏疗法能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儿童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Grubbs[4]对沙盘游戏运用于待所致PTSD儿童的疗效进行了探讨,发现沙盘游戏是创伤愈合与转化的强有力的媒介,在沙盘游戏中,这种儿童显示出释放他们的创伤以及逐渐愈合的过程。Louise[5]对56名4~5岁遭遇海啸后的PTSD儿童进行了沙盘游戏治疗,经过4个月每星期1次的沙盘游戏治疗,这些儿童获得了积极有效的转变。沙盘游戏对儿童品行障碍也有着良好效果。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3]。沙盘游戏能为此类儿童提供发泄愤怒和表达攻击行为的途径,让他们在虚拟的空间里将其愤怒和攻击性的行为物化地演示出来,从而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台湾的施玉丽等[6]用沙盘游戏疗法对1例对立性反抗疾患的儿童进行了疗效研究,发现沙盘游戏可以让儿童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并宣泄负性情绪、释放被压抑的能量,并使他们从沙盘所建构的故事情境中习得与人相处的适应性行为。陈静[7]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团体沙盘游戏治疗进行了探讨,选取了30名行为问题的儿童,随机分为5组进行团体沙盘干预,经过8次(每星期1次)的沙盘游戏治疗,这些儿童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通过儿童沙盘作品的主题、Conners行为量表前后测分数以及老师家长的评价等方面的改变得以体现。沙盘游戏疗法能够明显缓解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焦虑情绪。张利滨等[8]对20例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治疗组接受8次沙盘游戏治疗,1次/周,50 min/次;对照组不接受沙盘游戏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SCARED)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量表等心理测验工具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沙盘游戏治疗后,治疗组SCARED量表焦虑总分和EPQ量表N分量表得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提示沙盘游戏疗法能有效地降低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焦虑情绪,并提高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稳定性,说明沙盘游戏疗法能有效地缓解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沙盘游戏对一些儿童神经症,如遗尿症、厌食症、运动性抽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等同样有着积极效果[9~12]。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对沙盘游戏在儿童自闭症的疗效也进行了探讨,证实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有着积极作用[13~15]。由上可见,沙盘游戏作为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适应证。

1.2沙盘游戏在成人心理治疗的应用随着沙盘游戏理论和实践的日趋完善,沙盘游戏的治疗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儿童,而被广泛应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中。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沙盘游戏能有效地治疗成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药物与酒精依赖、人格失调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各种身心疾病等。Ammann[16]把沙盘用于1例严重抑郁症的女性并取得良好效果。李江雪等[17]把沙盘游戏用于治疗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女大学生,经过了16次以沙盘游戏为主的心理分析治疗,患者在边缘人格的核心症状尤其是情感和冲动行为方面变化明显,各项神经症状均有了很好的缓解;各项人格问题也得到较好改善。Zoia[18]把沙盘游戏带进公共戒毒所,证明了沙盘游戏对药物依赖的患者同样有效。另外,她还运用沙盘游戏有效地治疗了1例患遗传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的患者。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还将该方法应用于非临床人群,如在心理咨询、夫妻咨询、家庭治疗、企业和团队的组织和管理中的应用[19,20],整合了格式塔、催眠、角色扮演等方法。还有一些治疗师在阿德勒自我心理学、家庭系统治疗理论的背景下使用沙盘,使之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沙盘游戏用于心理教育

近十多年以来,沙盘游戏开始逐步走进学校,并被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所运用。沙盘游戏的工作原则并非单纯以来访儿童的心理症状为工作目标,而更注重其内在心理的充实与发展,在儿童的健康成长方面,如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特别符合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张,为学校心理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根据国内外一些实证研究,沙盘游戏尤其对于学校中存在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言语沟通困难以及适应困难等问题的儿童有良好效果。陈顺森等[21,22]通过一系列干预实验考察了沙盘游戏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效果并将其与放松训练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沙盘游戏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干预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且干预效果的保持性优于放松训练。台湾的林明清[23]把沙盘游戏用于1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的治疗,经过16次的治疗,发现此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问题都有了明显改进。樱井素子等[24]对一所澳大利亚的重度语言障碍儿童学校全体学生进行沙盘游戏的尝试,发现沙盘游戏对改善这些儿童的言语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有着良好效果。Van Dyk等[25]通过对幼儿园儿童一系列的沙盘游戏干预发现沙盘游戏是一种积极肯定的方式帮助适应障碍儿童缓解不良情绪及缓和内心冲突。儿童大部分难以用语言表述和宣泄自己的心理焦虑、压力与无助,这些压力和不良情绪使儿童表现为各种情绪、行为或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虽没有达到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沙盘游戏恰恰为这些儿童提供了有效表达和释放情绪的途径,通过玩沙子、玩具模型,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由宣泄消极情绪让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通过沙盘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与治愈因素,从而获得心性的修养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3沙盘游戏用于诊断

沙盘游戏不仅可以用于多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其发展过程中,沙盘游戏治疗师和研究者们还看到了其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的潜力。维也纳大学儿童发育研究者Buhler把沙盘作为诊断和研究工具,在沙盘游戏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把自己的技术命名为“世界测验”,并将其标准化。她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做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世界测验”作为一种诊断技术可以用来区分“正常人”和“病人”。她还发现,这种技术有助于诊断情感障碍或智力障碍。随后,有学者等[26]在“世界测验”的基础上,研究对象转向成人。他们将自己的这项诊断技术命名为“小世界测验”,研究证明了病人与正常人存在着差异。教育心理学家Bowyer首次把世界技法用于儿童的临床指导并使此研究方法更加标准化,她制定了用于分析沙盘作品的5个评分标准(沙盘中所使用的区域、攻击性主题、对沙盘的控制、沙的运用和沙盘作品的内容),并且发展了分析正常和异常组沙盘作品的常模。除了区分正常与非正常之外,Bowyer还指出了年龄和智力因素对沙盘的影响。国内的沙盘研究者申荷永、蔡宝鸿等[1,27]以初始沙盘为研究对象,选取65个小学生测试,分为行为问题儿童和正常儿童两组。然后把他们按照研究者在理论和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初始沙盘主题特征编码表进行编码分析并计分,最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了对行为问题儿童具有诊断意义的沙盘主题特征。他们认为初始沙盘具有特殊和重要的诊断意义,不仅反映来访者的问题,也提供治愈的希望、线索和方向。张日异等[28]对大学生孤独人群沙盘作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沙盘作品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发现沙盘作品不仅反映人的心理状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质。由此可见,沙盘游戏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和价值,对发现和诊断来访者的问题有着积极作用。

4目前沙盘游戏研究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沙盘游戏的适用人群广泛,在不同人群的心理治疗、学校心理教育以及心理诊断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其对象开始从儿童转向成年人,从患者转向所有的正常人。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并不成熟,沙盘游戏的主观臆断性仍难以被众多学者接受。近年来,学者们也在尝试制定沙盘游戏治疗评估的客观指标,但是大多研究目前仍处于主观水平,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目前关于沙盘游戏的应用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研究样本量比较小,主要局限于个案研究;研究内容比较局限,跟其他疗法结合的研究很少;疗效评价比较单一, 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沙盘游戏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大样本的疗效对照研究,考虑整合性的研究和更全面的、长程的疗效评估。另外,沙盘游戏中对于个体的种族、文化、教育及宗教等背景都有关,对沙盘游戏的跨文化研究也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的课题。

5展望

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哲学思想,是沙盘游戏疗法的重要基础,荣格以及卡尔夫本人,都对中国文化有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其心理学体系的最重要的哲学和方法论基础。沙盘游戏疗法,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中国人。由于中国人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倾向于内向和不善表达内心感受,这些人格特征使得中国人更易于接受沙盘游戏这种非语言的治疗方式,含蓄地借助于沙盘游戏表达内心体验,为治疗师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了解个体内心世界的新途径,对中国的心理治疗师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沙盘游戏不仅能够广泛地适应于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工作,而且有利于来访者身心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其治疗理念可以为广大临床医生、心理工作者以及教师等提供借鉴,具有广阔运用前景。相信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日趋完善,沙盘游戏将会在我国的心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荷永,高岚.沙盘游戏疗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5.

2郑元洁.沙盘游戏法及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11):25-27.

3邹小兵,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5-277.

4Gmbbs G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andplay process of exually abused and nonclinical children.Art Psychother,1995,22(5):429-446.

5Louise L.Immigrant and refugee preschoolers'sandplay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sunami. Art Psychother,2006,34(2):99-113.

6施玉丽,高淑贞,王文秀.对立性反抗疾患儿童之沙游治疗历程分析研究.中华辅导学报,2005(19):47-72.

7陈静.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8张利滨,章小雷,黄钢,等. 沙盘游戏对7~l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疗效.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l2):909-911.

9Carey L.Sandplay therapy with a troubled child.Art Psychother,1990,17(3):197-209.

10Nagliero G.Sandplay therapy and verbal interpretation with an anorexic girl//Sidoli M ,Bovensiepen G.Incest fantasies and self destructive acts:Jungian and post-Jungian psychotherapy in adolescence.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5:297-310.

11Tsukum K.An early adolescent case who was cured of motortic dimrder.J Psychosom Med,1996,36(8):685-689.

12王巧敏,黄钢,章小雷,等.沙盘游戏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9):691-695.

13寇延.幼儿自闭症游戏治疗个案.保定:河北大学,2005.

14潘燕华.心理分析取向的整合治疗模式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探索.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15宋建宏, 陈敏.自闭儿童治疗中的象征性发展个案报告.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634-635.

16Ammann R(著).蔡宝鸿,潘燕华,范红霞(译).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的呈现.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6-73.

17李江雪,申荷永.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分析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18Zoja EP(著).刘建新,蔡成后,古丽丹(译).沙盘游戏与心理疾病的治疗.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0.

19张日昇.箱庭疗法渐入佳境.中国教育报,2006-2-16(004).

20Sweeney DS.Sandplay with couples,techniques in marriage and fanaily counseling. AIexandf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2002:95-104.

21陈顺森,徐洁,张日昇.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心理科学,2006,29(5):1186-1189.

22陈顺森,张日昇,徐洁.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90-296.

23林明清.一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的沙戏治疗历程分析研究.台湾:台南师范学院,2002.

24樱井素子,张日昇.在澳大利亚某重度语言障碍学校进行箱庭疗法的尝试.心理科学,1999,22(4):350-353.

25Van Dyk A,Wiedis D.Sandplay and aessment techniques with preschool-age children.// Drewes AA, Carey LJ,Schaefer C.School-based play therapy.New York:The Commonwealth Fund and Ha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16-37.

26Mitchell RR,Friedman HS.Sandplay:Past,present and future.New York:Routledge,1994:39.

篇5

肝癌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存率和好转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即便如此,复发率仍然较高。癌症患者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均承受很大的痛苦,同时对生命也有很大的威胁,所牵涉到自身及家庭的极大冲击和压力尤为严重。可使患者产生许多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不良情绪,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从而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 [1]。严重的负性情绪可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和监视,导致病情急剧恶化,降低生活质量。此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了解和分析患者的心理反应

1.1 对病情适度的保密 当患者遵嘱复诊时,多数并不知道病情进展,应对其真实的病情适度保密,以免导致患者过于紧张和恐惧。和患者交谈时,语言要慎重,避免在其面前过多讨论病情。多谈些有关患者起居、业余爱好等轻松的话题,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对其以往的治疗效果加以肯定。但必须将患者的病情如实告诉家属。患者有知情权,故应尽到告知义务。但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否将患者的病情如实告知患者,需要与患者家属及主管医生一起协调,然后做出决定。之后应根据这个决定制定护理计划。关于患者病情切忌出现不一样的说法,当需要将病情告知患者时,可根据上述决定配合医生用分阶段告知的方法,每个阶段告知患者哪些情况,告知病情要留有余地,让患者有一个逐渐接受现实的过程,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逐步深入。避免给患者过于肯定多的预后不良的结论。尽可能给患者以希望,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2 当患者得知病情进展情况时的心理护理 要及时做好心理安慰,帮助其认识到肝癌的治疗 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鼓励患者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治疗上,应调动自生能量去遏制肝癌的死灰复燃,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1.3 调动患者的积极作用 指导患者尽量不要苦于想象疾病的最终结果,恐惧和疼痛都是暂时的,应该把全部精力用于证明你能度过难关。关键是使患者自己积极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这些信息的内涵,不要单纯把复发看成治疗的失败,而应把它看作是体内富有心理暗示意义的生理信息。病情复发提醒你,需要解决冲突,以及请专家帮助做进一步的治疗。在改变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可能求胜心切,造成心里紧张,欲速则不达,要量力而行。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做好心理护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要重视语言交流 态度要和蔼,举止要文雅,要有耐心、细心、更要有爱心。要经常跟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在其饮食睡觉方面多加询问,以示关心,且不可说出消极的语言,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护理理念。善于交流,时刻牢记“言语能治病,也能致病”。使用美好的语言,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力争能达到使其心悦诚服地配合治疗、护理的目的。

2.2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家属是癌症患者的最亲近者,也是患者力量的源泉和强大的精神支柱[2]。他们在渴望得到社会关爱的同时,更希望得到亲人尤其是配偶的关爱。要求家属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消除其孤独感。可帮助、督促、观察和安慰患者,配合医生强化心理治疗,同时夫妻间默契有利于促进患者同家庭其他成员、医护人员的沟通。对于有多疑心理的患者,应禁止在患者面前交头接耳,或说暗示性言语。要鼓励家属参与一些护理患者的工作,因为家庭是有机整体,当患者身患不治之症时,如家属能给予精神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时,同样能鼓起他们的勇气,使他们顽强地生活,充分发挥患者潜能,与疾病抗争。

3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满足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对患者更是这样。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规律的生活,除了重症患者外,都应有适当的活动和娱乐。护士应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帮助和指导他们适当地看看书报,收听音乐,有条件的定时组织患者做健美操、保健操或健身气功等。这些活动既可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又有利于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有利于调节情绪。对于心理症状突出的患者,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特殊的心理护理,即采用一定的心理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支持疗法、暗示疗法、松弛疗法等。

4 疼痛护理

复发患者多伴有疼痛。疼痛是身心的复合产物,是一种躯体症状,是一种主观体验。疼痛的心理反应以情绪反应为主,个体的情绪状态对疼痛体验影响很大,在兴奋欢快的状态下,疼痛体验会被抑制;相反疼痛的阀值会降低。因此,不仅要做好三阶梯药物的止痛措施,还应进行心理行为的干预措施,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如进行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暗示与催眠等。

5 针对患者抗药心理进行疏导

患者对以往介入经历多有恐惧感,且对原治疗效果产生疑惑,对该治疗手段缺乏信心,导致情绪低落,可产生抗药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对心理治疗极为不利,应及时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做好调养和生活的指导,以意志和情绪对治疗疾病的能动作用,来排除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社会因素。

6 小结

心理护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着眼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因此,有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防治心身疾病的恶性循环;有助于协调各种关系,使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助于发挥药物的疗效;有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做好“自我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不失为提高肝癌复发患者生活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6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音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篇7

通讯作者:余东远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原发性高血压; 心理特点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18岁以上人群达18.8%,估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比20世纪初提高31%,可见,目前的形势还相当严重[1]。进入21世纪,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不断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任务任重而道远[2]。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除了与年龄、遗传、饮食、体重、地区等诸多因素有关以外,还与心理、人格特点、社会因素关系密切,亦称心身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认识到原发性高血压不再是简单的生物学疾病问题,而且关系到心理、社会问题和行为医学问题,原发性高血压与心理障碍还是共病问题[3]。

1 心理社会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学

1.1 社会和环境应激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4]。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与工业化程度有关,工作紧张、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的加剧、噪声、大气污染等皆可使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关于社会和环境应激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Valdman等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列宁格勒被围困达3年之久,战后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从战前的4%上升到64%[5]。即使战争过后大多数人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并造成许多人过早死亡。这种特定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称为环境高血压。实验证明,动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让猫或鼠在摄取食物时都遭受电击(或经过一场厮打而造成应激状态),动物可患原发性高血压。Cobb和Rose报道,精神紧张、慢性应激、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期处于警觉状态、体力活动较少的职业,以及对视觉、听觉形成长期刺激的工作环境,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这说明环境因素所致心理应激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6]。

1.2 情绪因素 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的资料都证明,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各种负性情绪,如消极、焦虑、恐惧、愤怒、抑郁、敌对等情绪,可导致血压升高。许多研究证实,焦虑情绪反应和心理的压抑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心理因素[7]。有的学者认为,严重焦虑情绪反应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和预后。

1.3 不良行为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与高钠饮食、大量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超重肥胖、鼾症、生活无规律等不良行为有关,这些不良行为直接或间接受心理和环境因素影响。据美国统计,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的男性死亡率比对照组高出5倍[8~11]。

1.4 人格特性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还与人格特征、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有关。Bunber认为,焦虑、强迫性、反对权威、求全责备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格特征[12]。Friedman和Rosenman首先提出A型人格容易罹患冠心病后,国际心肺和血液病学会上得到公认,并确定A型人格(行为)是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3]。

2 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生物机制

目前认为,心理应激是影响心血管的危险因素,而血压的升高是判断受心理应激影响最敏感指标之一[14]。有的学者认为,A型行为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一个内在表现,受同样强度的生活事件刺激,A型行为更易于被激发而出现原发性高血压。实验研究证实,同卵双生子A型人格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的一致性,而异卵双生子表现得不明显。除了基因易感性之外,原发性高血压还与长期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过大,使大脑皮质与边缘系统功能失调有关,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使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其心理生物学机制有:(1)丘脑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内分泌增加,心排血量增加,导致血管痉挛、血压上升。(2)丘脑功能失调,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水钠潴留、血压升高。(3)丘脑功能失调,垂体加压素分泌增多,导致肾缺血,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15]。长期血压高状态引起细小动脉硬化、组织器官缺血,反过来又加重大脑皮质与边缘系统功能紊乱,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高血压。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早期,有内皮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血管活性物质产生效应。ET为迄今发现作用最强、最持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而NO是神经心血管系统重要的保护因子。在实验中发现,伴有A型行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ET-1水平显著增高,血清NO明显降低,提示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A型行为引起高血压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16]。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个体的情绪,个体对应激的情绪反应,取决于个体对应激的评价,这种评价受到A型行为和个性特征的影响。Vonuexkull等提出原发性高血压的心身模型――情境循环观点,指出机体的调节过程包括所处环境及个体的“评估”,调节系统是根据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及情绪外部刺激加工组合进行的“评估”。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

3.1 轻视心理 原发性高血压隐匿起病,临床症状轻,血压波动在临界水平,患者往往对疾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产生轻视或否认心理,不遵从医嘱行为,延误治疗。

3.2 焦虑抑郁 原发性高血压易合并焦虑和抑郁,焦虑达63%,抑郁发生率为20%~40%,此外还有敏感、多疑、紧张、烦躁不安、易怒等心态[17]。由于心理压力大,对疾病预后及需长期服药治疗感到焦躁,患者表现出悲观、自卑的心态。

3.3 内向投射心理 患者具有自我压制,感情易冲动。性格内向者对己严、对人宽,患病后易产生自责自卑,失去信心,退缩、厌世,严重者有自杀行为。

3.4 外向投射心理 有些患者责己少、责人多,以自我为中心,对躯体上微小的变化即极为敏感,好激动、易挑剔,人际关系紧张,常责怪医护人员未精心治疗和护理,责怪家人照顾不周,主观感受到社会支持少。遭受负性生活事件后,常消极主观放大其影响[18]。

3.5 认知变化 表现为血管性认知损害(VCI)。国内外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认知障碍有明显的关系。动物实验证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学习及记忆力受损,可能与大脑尼克酸、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有关。临床资料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低于健康人,存在血管性认知损害。Elias观察1702例无脑卒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10年期间,这些患者的逻辑记忆、数字记忆、视觉再认、语言能力、注意力、学习执行功能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19]。

4 原发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传统的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往往过多注意药物治疗,而忽略心理治疗的作用。社会人群中高血压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一高(发病率高)现象显著。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主要有:疾病的症状,如头晕、头痛等不适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治疗中就医的环境、医务人员不良的态度引起的医源性暗示;疾病诊断的“标签”效应,由于人们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错误理解,一旦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后产生害怕、恐惧,忧心忡忡[20]。因此,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要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加强心理干预,调整患者的认知、情绪、性格和应对方式,纠正认知偏差,矫正不良行为,干预危险因素,遵从医嘱,治疗要持之以恒。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心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4.1 心理咨询 根据新的医学模式观点,讲解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健康知识,告诉患者情绪、行为模式以及紧张生活事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提高服药的依从性等,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本病经过合理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病情可以控制,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长期坚持治疗。保持情绪稳定,克服焦虑、恐惧等情绪,因为精神紧张与血脂增高有一定关系。放松全身肌肉,尤其是头颈部,选择腹式呼吸、集中注意力等措施可缓解精神紧张。

4.2 运动疗法 是行为治疗方法之一。临界原发性高血压、Ⅰ期原发性高血压和部分Ⅱ期原发性高血压可以进行有规律的不很剧烈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体操等。运动可降低心搏次数,减少血压波动,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与醛固酮浓度,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21]。

4.3 松弛疗法 适用于焦虑、烦躁、紧张、恐惧、易怒情绪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渐进松弛疗法,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会取得较好疗效。

4.4 生物反馈治疗 该疗法不仅是临界原发性高血压与Ⅰ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也是Ⅱ、Ⅲ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辅助疗法[22]。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目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又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使其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坚持治疗,使其认识到运动控制血压是必要的,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23]。通过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认识到长期终身服药的重要性。因此,利用一切机会,不拘形式,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动员家属积极配合,对治疗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

[2] Charnontin B.The best of hypertension 2005.Arch Mal CoeurVais,2006,99(1):35-41.

[3] Cottone S,Mule G,Nardi E,et al.Rel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to oxidative stress and to endothelial activation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Am J Hyperterks,2006,19(3):313-3l8.

[4] 朱宁,李长育.高血压病的个性化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7):1349-1351.

[5] 洪冈玉,金淑君.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护理研究,2005,19(1A):31-33.

[6] 刘彩萍,张贵生.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山西医药杂志,2009,38(8):752.

[7] Zhong JC,Yu XY,Huang Y,et al.Apelin modulates aortic vascular tone via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phosphorylation pathway in diabeticmice.Cirdiovase Res,2007,74(3):388-395.

[8] 李志梅.高血压治疗.中国护理杂志,2006,6(1):5-7.

[9] 彭朝晖.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55-156.

[10] 高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0,5(18):109.

[11] 赵国权.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情况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92-193.

[12] Paravicini TM,Touyz RM.NADPH Oxidases,reactive oxygen species,and hypertension.iabetes Care,2008,31(Suppl 2):S170-S180.

[13] 贺冰冰.心理治疗在心内科的应用.中国护士杂志,2007,2(3):4-7.

[14] Ambiihl PM,Tissot AC,Fulurija A,et al.A vaccine for hypertension based on virus-like particles:Preclinical efficacy and phase I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Hypertension,2007,25:63-72.

[15] 万迎新,张铁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36-38.

[16] Baumann M,Janssen BJ,Hermans JJ,et al.Transient AT 1 receptor inhibition in prehypertensiv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results in maintained cardiac protection until advanced age.Hypertens,2007,25:207-215.

[17] Allikmets K.Aliskiren an orally active renin inhibitor.Review of pharmacology,pharmacodynamics,kinetics,and clinical potentia1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Vase Health Risk Manag,2007,3(6):809-815.

[18] 郑静,蒋梅先.心脏脚踝血管指数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关系研究.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1(3):165-168.

[19] Sehillinger KJ,Tsai SY,Taffet GE,et al.Regulatable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gene therapy for hypertension.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13789-13794.

[20] Wei X,Zhao C,Jiang J,et al.Adrenomedullin gene delivery alleviates hypertension and its secondary injuri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Hum Gene Ther,2005,16:372-380.

[21] Liu D,Scholze A,Zhu Z,et al.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Hypertens,2006,24:1105-1114.

[22] 张文,张杜平.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9):973-974.

篇8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心理;临床;干预路径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3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以发生于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1憩室,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本病绝大多数患者是以中上腹疼痛起病,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作为首次症状。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长期反复发作;反复周期性发作;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十二指肠疼痛多出现中在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

1 国外对于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情况

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一种或多种有害因素引起的。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和或防护机制减弱,均可促发溃疡发生。

1.1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以下称PU)致病因

临床上将PU致病的主要病因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幽门螺杆菌;二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三是其他因素,包括遗传、精神心理、饮食习惯和生活事件等。

1.1.1 幽门螺杆菌(HP)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自人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使PU的病因学和治疗学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是PU患者的HP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二是HP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危性显著增加[2];三是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成功根除HP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3]。

1.1.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美国每年约10万患者因使用NSAIDs出现不良反应入院,其中15%~25%导致消化性溃疡[4]。国外有学者对1625例NSAIDs服用者长期随访发现,服用NSAIDs导致PU的危险系数为2.12,比HP感染阳性的意义更大[5]。已有PU的患者继续服用NSAIDs,溃疡愈合后其再发率为35.8%,对照组为8.3%[6]。

1.2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是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选择药物要效果好、价廉、使用方便和个体化;必要时手术治疗。

根除HP治疗是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关键。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在治疗上相同点在应用制酸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及一般碱性药物)杀灭HP;不同点是胃溃疡的治疗需用促进胃排空药物;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不宜应用,而多用抗胆碱药物。目前多使用联合治疗方法进行HP根除治疗。三联疗法为一种铋剂或PPI加上两种抗生素。如初次治疗失败可使用铋剂+PPI+2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

2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

2.1 定义及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之为胃痛,又称胃脘痛,发病时常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7]。

2.2 中医对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解释

中医认为胃痛的发生主要是由外感寒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体虚等因素,影响了胃气的和降,导致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根据具体辩证不同,对于胃痛的解释有如下几种。

2.2.1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

外感寒邪,客于胃腑,寒性凝滞,阳气被遏,气机不畅,寒主收引,胃络拘急,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胃卒然暴作。寒邪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热能胜寒,故喜热饮;胃无热邪,故口淡不渴;苔薄白属寒,脉弦主痛,紧主寒。

2.2.2 饮食不节,脾胃受损

暴饮暴食,宿食停滞;或过食生冷,寒积胃脘;或恣食肥甘辛辣厚味,湿热中阻;或饥饱失常,脾失健运,均可损及脾胃,以致脾胃气机不和,遂成胃痛。寒湿内阻,则有中脘胀闷,泛吐清水,得温痛减,苔白腻等气机不运之象。

2.2.3 情志失畅,肝胃不和

抑郁恼怒,神智不畅,致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而成胃痛。脘痛连胁,嗳气,每因情志因素而痛。

2.2.4 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禀赋不足,或久病脾胃受损,或劳倦过度,均可导致脾胃虚弱,或为中焦虚寒,胃失温养,或为胃阴不足,胃失濡养,而致胃痛隐隐。

2.3 中医对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

中医概念中,胃痛与胃痞、真心痛、胁痛、腹痛的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却又不尽相同。

2.3.1 胃痛与胃痞

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则是心下痞塞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通的病症。

2.3.2 胃痛与真心痛

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典型真心痛是当胸而痛,且多为绞痛、紧缩样痛或压榨样痛,痛引肩臂,伴有心悸气短,甚至汗出,病势危急。

2.3.3 胃痛与胁痛

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多伴泛酸、嘈杂;胁痛以两肋疼痛为主。

2.3.4 胃痛与腹痛

胃痛指心窝以下胃脘部发生疼痛;腹痛是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2.4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干预手段

中医针对外感寒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体虚等因素进行干预的治法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邪实者以祛邪为急,正虚者以扶正当先,虚实夹杂者则应邪正兼顾。

沙洪杰用平胃安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分为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瘀血阻络、脾胃阴虚四型,在治疗中随症加减,治疗上以扶证祛邪为法[8]。王红、王芳等把消化性溃疡分为五型:肝胃不和型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法;脾胃虚寒型以温运脾阳、健脾和胃为法;肝胃瘀热型以清热和胃、疏肝止痛为法;胃阴不足型以滋阴养胃、佐以调气法;瘀血阻滞型以逐瘀通腑,缓急止疼为法[9]。任小强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辨证以寒、热、虚、实,气滞,血瘀为纲,治宜疏理气机以止痛,分4型进行辨证治疗[10]。金强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心理学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学界逐渐发现引起PU的因素除了HP以及NSAIDs外,包括遗传、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生活状态及生活事件、精神等因素都与PU发病有关,尤其是老年消化性溃疡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较年轻人更加密切。因此,学界针对上述心理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3.1 遗传

PU患者家属中,PU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单卵双生儿患消化性溃疡病者占50%,双卵双生儿仅占14%[14]。

3.2 饮食习惯

饮食无规律和暴饮暴食与PU密切相关,不良习惯可影响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而消化不良可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并影响粘膜的修复[15]。爱吃零食也被认为是PU易发因素之一,因为吃零食后,刺激胃酸分泌,多余的胃酸损伤胃及十二指肠粘膜,造成PU[4]。

3.3 吸烟饮酒

研究指出,吸烟者较不吸烟者PU发生率高2倍[4]。而关于饮酒诱发PU这一结论,目前学界尚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饮酒量和年限与PU显著相关。因为酒精可对胃粘膜产生刺激而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加;影响幽门括约肌的关闭功能;减少胃十二指肠粘膜内的血流量,促使溃疡的发生及复发[16]。而Peterson、Barnett的研究结果指出饮酒与PU并没有明显相关[17]。

3.4 生活状态及生活事件

某些整天处于紧张状态或过度疲劳的职业人群,容易出现PU甚至消化道出血。其机制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熬夜等可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粘膜血流异常而导致缺血缺氧,进而促使溃疡形成[18]。人们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称应激源,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各种躯体症状,属于心身疾病。Venstein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刺激会导致PU的产生[19]。

3.5 精神因素

紧张、焦虑、情绪波动大会引发PU,具体促发溃疡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紧张、焦虑和过分压抑等情绪,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通路而影响消化系统功能,进而与PU的发生密切相关[20]。美国对4500位成年人进行13年跟踪观察,其中68%承认自己有紧张情绪,208位患有PU,相对危险性为1.4~2.9[21]。此外,大多数PU患者都有焦虑、抑郁或焦虑合并抑郁等明显的不良情绪,情绪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也是PU的一个致病因素[22]。

3.6 人格因素

Piper(1977)等人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更多具有内向神经质特点,表现为人际关系淡漠、刻板、僵化和保守的倾向,孤僻、好静、悲观,遇事思虑过度,易怒但又常压在心里不能发泄出来。卢云芳研究发现极端A型性格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23]。张晓萍,杨泽之认为具有这些性格的人好胜心强、雄心勃勃,有时间紧迫感,心理上经常处于紧张、急躁、焦虑、忙乱状态,情绪反应激烈[24]。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具有A型性格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是胃溃疡患者的2倍,说明A型性格的人群更易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卢宁等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个性多为内向情绪不稳定性,并证实这种个性倾向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5]。

3.7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的缺乏使个体得不到情感的支持,无安全感,不易保持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的缺乏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危因素[26]。Medalie等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和应对方式明显关联[27]。黄慧婷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消极应对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

4 A型行为量表研究

在国外研究中,A型行为的鉴别诊断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录像临床检查,也称为定式晤谈,是由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开发的第一个TABP检测工具;另一种则是各种自评式问卷调查,包括Jenkins活动测量问卷、Framingham A型行为量表和德克萨斯A-B型行为测验。上述量表中,测试效果最好的是VCE(SI),因为晤谈时能提供一种唤起特定行为和情感外在表现的环境,通过对其言行的观察和评定而得到阳性结果。而大多数自评问卷因为受到主观影响,个体对于自身的阳表现未能察觉而造成测试效果与SI比较而言略差。但量表比起SI而言,对于实施者技术要求不高,简单方便,因此仍然具有很大的使用空间。

5 临床心理干预

5.1 消化性溃疡传统治疗手段的不足之处

目前临床上对消化性溃疡的心理干预多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的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消化性溃疡是典型的心身疾病,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2 消化性溃疡临床心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干预的方法也从最初单纯的认知疗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是理性情绪疗法、自我指导训练、Beck认知治疗和问题解决治疗等)逐渐发展为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相结合进行干预。其中行为疗法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干预手段是渐进肌肉放松训练。近来又引入了以绘画治疗、书法治疗、音乐治疗为代表的艺术心理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干预,让患者置身于安静缓慢的情景中,与原本A型行为进行拮抗缓和原本焦虑的情绪。

综合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干预手段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研究,我们发现,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心理的临床干预大部分都是结合了健康教育或者以某个单一心理技术进行临床干预,在人员上都是以传统医生和护士为主。在方法上,还是以知识的传播和单一技术即时干预为主,没有真正地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各种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在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上,停留在一般的理解和同情,是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指导病人怎么去改善自己的行为,未能做到帮助患者化解生活矛盾,也未能让患者在离开医院之后能够凭借接受到的临床心理干预方法得到成长。

在对消化性溃疡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中,研究还是比较深入,从各个方面阐明了消化性溃疡病人是怎么被这些心理社会的因素影响,从而可探讨出一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理指标的具体方法。但这些研究主要还是探讨这些因素是怎样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转归起到作用;另外还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根据每个因素的特征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干预手段,只是这些手段没有从中进行临床上的实验验证,并且也没有把各种手段系统地结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临床路径。

参考文献

[1] 沈玉根,刘建成,陈士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药物治疗[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10):620-624.

[2] 谢峰,徐以慧.根除幽门螺杆菌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3775.

[3] Hopkins RJ,Girardi LS,Turney EA.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and reduced duodenal and gastric ulcer recurrence:a review[J].Gastroenterology 1996,110:1244-1252.

[4] 杨秉辉.现代内科学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54-158.

[5] Huang JQ,Sridhar S,Hunt RH,et al.Lancet.2002,359(9300):114-127.

[6] 徐海栋,刘博.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3,23(2):88- 90.

[7] 陈湘君.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0.

[8] 沙洪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9):1244-1245.

[9] 王红,王芳,陈秀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治浅谈[J].光明中医,2004,19(1):50-51.

[10] 任小强.消化性溃疡辨治四法[J].河北中医,2005,27(9):672.

[11] 金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9):565.

[12] 陈挽澜.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13(4):8-29;31.

[13] 陈平.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136例[J].国医论坛,2008,23(4):8.

[14] 曲臣.不良行为习惯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和行为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5):167-168.

[15] 张惠娟,吕美霞等.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3,10(l):60-61.

[16] 于会春.浅谈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致病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05-206.

[17] Peterson WL,Barnett C,Walsh JH.Effect of intragastric infusions of ethanol and wine on serum gastrin concentration and gastric acid secretion[J].Gastroenterology,1986,91:1390-1395.

[18] 张艳春.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药物疗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8-49.

[19] Venstein S.The very model of a modern etiology:a biopsychosocial view of peptic ulcer[J].Psychosom Med,2000,62(2):176-185.

[20] 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92-94.

[21] Goodwin RD,Stein MB.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nd peptic ulcer disease amo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2,64(6):862-866.

[22] 彭乃宝,黄培宁,黄晓蔚.功能性及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分析[J].内科,2007,2(l):48-50.

[23] 卢云芳.精神因素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关系[J].临床医学,2011,27:81.

[24] 张晓萍,杨泽之.A型性格与消化性溃疡[J].健康心理学,1996,4(3):170.

[25] 卢宁,朱昌明.几种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与个性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60.

[26] Fukunishi I,Kaji N,Hosaka T,et al.Relationship of alexithymia and poor social support to ulcerative changes on gastrofiberscopy[J].Psychosomatics,1997,38(1):20.

篇9

〔关键词〕艺术;心理健康;审美;情感;艺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2-0014-04

生活中,人们常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达到愉悦精神的目的。音乐、影视剧、摄影、舞蹈、书法等诸多艺术形式均为人们提供了陶冶心灵的途径。艺术对于心理健康的有益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艺术究竟是作用于人的何种心理过程及如何发生作用以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的,多数人却知之甚少。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使人们在通过艺术探索内心世界、增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进行艺术与心理健康深层次关联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近现代兴起的艺术治疗为我们探索艺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供了比较典型的范例,本研究将以艺术治疗为例对艺术与心理健康的互动方式作出分析和阐释。

一、艺术治疗与心理健康

艺术通过审美体验融入人的情感过程,继而与心理健康产生密切关联,而艺术治疗是这一关联的具体理论与实践的展现。当今艺术治疗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为艺术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依据。

艺术治疗中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正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当事人通过艺术创作赋予艺术作品难以言表的情感,即通过审美体验让治疗师或其他人了解和发现自己,艺术治疗师也通过审美体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分享来访者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共情。共情的发生是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广义的艺术治疗是指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人们精神慰藉和情感宣泄的工具,人们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吟唱、作画、欣赏影视作品等形式从艺术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得到精神解脱。这里的艺术治疗主要是个体应对环境的自发行为。狭义的艺术治疗是艺术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在心理治疗实践中,借助艺术创作的手段或以艺术产品为媒介,在专业艺术治疗师的引导下,通过审美体验的过程探索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对当事人的疾病、创伤和情绪障碍等进行干预,促进当事人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改善情绪、认知等社会功能,达到心理康复和人格完善的目的。

艺术疗法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对诸如精神分裂症、边缘人格、强迫症、酒精中毒、抑郁症、神经症等心理障碍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实践中运用艺术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艺术疗法可应用于对生理疾病的辅助治疗,如缓解癌症患者的焦虑情绪。艺术疗法对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和酒瘾病人也有一定作用;艺术疗法还被用于监狱关押犯人的自我认识和人格完善工作,有效降低再犯罪几率。

二、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

对于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诠释。早期的艺术治疗师多采用传统的心理治疗理论来解释艺术治疗的方法和因素,随着艺术治疗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丰富,逐渐出现了艺术治疗理论脱离传统心理治疗理论的现象,形成了从艺术治疗或艺术创作本身来解释艺术治疗的视角。

(一)心理动力取向的艺术治疗

在心理动力学理论视角下,艺术治疗师关注艺术素材和艺术创作的潜意识或者想象的意义,使艺术创作成为表现内在冲突的过程,而艺术作品则是过去心理创伤的呈现。通过升华、象征化和宣泄的机制,协同当事人对其创作解释和联想,使情绪得到净化并获得对生命和自我心理的洞察力,达到意识和潜意识的整合。

(二)行为—认知取向的艺术治疗

认知—行为取向的艺术治疗将行为矫正技术运用于艺术治疗,因而多采用指导的方式。在治疗模式上,采用系统化的行为改变策略和结构化的艺术表达来逐步实现治疗的目标。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行为评估,设定治疗的计划和目标并应用客观的测量工具。该取向更关注当事人的认知内容,通过艺术了解、评定和改变当事人的非情感过程。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当事人的创作能力提供较简单的媒介材料,使用较简洁清楚的指导语。

(三)人本主义取向的艺术治疗

人本主义取向的艺术治疗以人本主义思想为理论构架,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而不仅仅只是适应环境。强调个体有先天的成长冲动和自我指导能力。人本主义治疗师尊重当事人的价值和尊严,接纳当事人的思想,主张帮助当事人接受而不是改变其痛苦和脆弱的状态。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相信当事人的创造潜力,努力提供有利于当事人实现自我成长的环境,通过艺术创作过程帮助当事人认识和接纳自我,成功地完成人格的整合和身心成长。

三、艺术疗法与心理健康

艺术疗法是针对有疾病、困扰、创伤的人和寻求自我成长的人的治疗性运用,是通过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或艺术性的表达沟通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促进个体内在冲突的解决和内心情感的升华,在自我探索、自我觉察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

根据艺术治疗中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艺术疗法分为音乐疗法、视觉艺术疗法、舞蹈疗法、戏剧疗法等。音乐疗法以音乐为媒介实现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视觉艺术疗法通过视觉艺术作品实现来访者潜意识内容的表达;舞蹈疗法以舞蹈动作为情感载体实现个体的人格整合和身心成长;戏剧疗法通过角色扮演化解内在冲突。

1.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通过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即音乐创作、音乐演奏或音乐欣赏的方式在治疗师和来访者间进行互动,以达到解除来访者心理困扰的目的。音乐可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自古以来,人们就使用音乐来安抚情绪、激发灵感、抒怀。在生理治疗中,音乐疗法是一种辅疗法。心理治疗认为,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治疗法,不会受到语言的限制,因此,其治疗程序比一般心理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的《心理治疗指南》中指出,音乐治疗以更宽广的视野包括了音乐欣赏、音乐色光疗法、音乐气息疗法和音乐电流疗法,跨越了心理治疗、生理治疗和德育、智育几个方面。仅就其治疗效果来说,创作、演奏、表演和欣赏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健全的自我概念和成功的体验,得到身心的补偿和精神寄托,而且还可以促使身心不健全的人表达情感,增加社会交往,增添生活兴趣,改变其人格特征”。

德国音乐家Karl Orff创造的奥尔夫教学法,以简易的乐器,强调即兴的演唱、演奏,突出节奏声势的练习,结合形体律动的形式,极为生动丰富的教学方法,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在应用于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同时,广泛进入治疗领域。欧美儿童特殊教育学校中普遍使用这一方法,目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与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儿科专家联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对儿童学习障碍和孤独症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国内儿童音乐治疗比较有影响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弱智儿童研究组,他们从1991年开始在上海、广州的一些启智学校进行试验,现已取得成效。他们为智力低下儿童设计了五个方面的训练:听觉辨别训练、节奏记忆训练、旋律记忆训练、配乐朗诵训练和音乐形体训练。一年半后的测查结果显示,儿童在注意力集中程度、情绪活跃程度、人际交往能力、感情表达能力、完成训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理解力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在音乐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种类的音乐治疗技术,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聆听式治疗,又称接受式音乐治疗,即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以调整人们的身心,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这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主动式治疗,又称参与式音乐治疗,即引导病人直接参加到音乐活动中去,得到行为改善;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选择简单的打击乐器,包括能演奏音乐旋律的乐器,治疗师引导病人随心所欲地演奏,以对一些病患进行治疗。

2.视觉艺术疗法

视觉艺术疗法是指以绘画、拼贴、雕刻或其他形式的视觉创作和作品欣赏作为媒介的艺术治疗形式,最常见的是绘画治疗。视觉艺术治疗在精神病院、特殊教育系统、企业员工训练及潜能开发、社会监管系统、养老院和身心康复机构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米尔纳在20世纪中叶指出,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非常渴望进行艺术活动,她在治疗中发现,与外部现实接触较多的病人创作欲望相对较弱,越是沉溺于幻想世界的病人越具有强烈的艺术表达冲动,随着病情的减弱,这种冲动也会减弱。米尔纳由此推论,病人们的艺术活动可能是他们接触外界现实的重要方式,这是精神整体追求平衡的自然反应。

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能折射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将潜意识内容视觉化。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不知不觉就会将内心深处的情绪、动机、冲突、价值观和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隐藏和压抑的内容释放出来,对过去进行重建。在绘画过程中,个体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为治疗师提供了丰富的内在信息以进行治疗。

已有的研究证明绘画治疗在处理情绪冲突、创伤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1996年,Reese报告了绘画心理治疗在情绪冲突的表达方面所做的研究。他对16名年龄在5~12岁的具有情绪和行为困扰的儿童进行绘画心理治疗,探讨了绘画治疗作为情绪表达方式的特点与机制。在这之前,Carolan研究了5名有情绪困扰的青春期少年使用绘画表达自我形象,结果发现绘画有利于揭示青少年的情感和价值判断。

绘画疗法的操作方式灵活,主要是治疗师以患者创作的绘画为中介,对患者进行分析和治疗。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投射潜意识的绘画形式有三类:第一类是自由绘画,第二类是规定了内容的绘画,第三类是对未完成的绘画进行添补。对绘画作品的解释应首先由专业人员进行,其次,患者本人的解释也很重要。

治疗形式上,既可采取个人治疗也可采取集体治疗。研究发现,集体绘画治疗有利于成员更多地接触他人与反观自身,对治疗十分有利。

3.舞蹈疗法

舞蹈治疗是指运用有节律的身体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通过身心融合的艺术形式达到心理康复效果的治疗方法。 舞蹈以身体动作、姿态、节律等表现出内心感受,舞蹈心理治疗是以人体表情和动作的心理治疗功能来平衡统一身、心、智和社交功能的现代康复专业与健康学科。这门专业综合了人体表现性艺术、心理治疗学、身心治疗学和动作分析学,系统地调动人性中本有的健康本能,来治疗心理、情绪、行为和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创伤或障碍,进而提高自我意识,改善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潜力的发挥。

1940年美国 Marian Chance 把舞蹈和疾病联系起来,1966 年美国创立舞蹈疗法协会,1992 年日本创立舞蹈疗法协会。舞蹈治疗通过自我沟通,与他人沟通,达到自我控制、发泄、调整情绪的目的,以身体动作来表现、交流感情体验,从非言语的角度,达到心身统一而治愈疾病,可以用于集体治疗和个人治疗。对照研究表明,舞蹈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并有社会康复功能。

4.戏剧治疗

戏剧治疗是指用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的艺术心理治疗。“戏剧”的核心内涵是表演,因此必须有实质的动作。戏剧能够集中表现生命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再现这种关系的作用方式和影响,使当事人有机会从做中学,经历并认识生活中的种种事件。在这种个人与团体的互动关系中,当事人可以自发地尝试并探讨生命经验,达到缓解情绪、促进社会学习、化解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等效果,从而促进当事人的人格成长和身心健康,帮助当事人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发挥其潜能。

戏剧能净化心灵、释放情绪,并具有矫正和治疗的功效,对戏剧最早的记载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戏剧治疗成为一种专业化的治疗实践,则要归功于英国现代教育学先驱彼得·史莱德(Peter Slade),他在20世纪30年代将儿童戏剧作为一种宣泄方法,帮助学业不良或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的开拓性工作对于戏剧治疗的专业化发展也有很大贡献。

戏剧治疗首先要创造一个表演的环境,治疗师作为导演或演员,要帮助来访者保持这个活动的表演性,即帮助来访者记住他们是在表演中,而不是在现实生活里。把每个人反映出来的问题、困扰完全当作剧中的情节、台词来处理。在这样一个完全的表演氛围中,治疗小组的每个成员,包括治疗师在内都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预先知道,因为这种表演具有无限的多样性、丰富性。然而,由于表演改变了原来的生活形式,从而也改变了与之相应的情绪状态。

表演的各方建立的是一种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表演是一个共同创造、无限展开的过程。表演训练帮助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转变为成长和发展的机遇,指导人们用自己与生俱来的表演才能创造出新的生活形式 ,创造性地表演自己的生活。

四、总结与讨论

艺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因审美体验而产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个体将自身情感倾注于艺术作品实现内在体验的表达;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个体通过对艺术作品所表达情感的再体验实现自身的情绪流动和情感宣泄。对艺术的体验和同艺术的融合都能使个体获得对自身感受的尊重,从而实现内在困扰的释放和升华。因此,艺术带来的审美体验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以艺术治疗作为艺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典型范例,从艺术在临床治疗实践中的作用途径为切入点,阐述了艺术影响心理健康、升华心理困扰、促进人格整合和心灵成长的原因所在。艺术治疗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丰富从微观角度证实了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无论是广义上的艺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还是关于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都应突出审美体验对心灵的升华和疗愈效果,而不是过多地从技术层面进行艺术表达方式的练习。这对于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也有启示,即艺术课程应为“审美”课,而非单纯的传授艺术理论或片面要求掌握艺术手段,这样才能发挥艺术对个体心灵的净化作用,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颖,李明,杨广学.艺术心理治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9,41-105.

[2]周小佩.艺术心理治疗:历史与现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1):119.

[3]杨雪龙,童辉杰.艺术疗法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3(4):130.

[4]杨晓光.艺术治疗的概念、发展与教育[J].医学与哲学,2005(3):57-58.

[5]闫俊,崔玉华.艺术疗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142-145.

[6]王祖承.艺术治疗[J].上海精神医学,2006(2):104.

[7]顾黎明,赵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艺术心理治疗述评[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4):61-91.

[8]陆雅青.艺术治疗[M].第3版.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3-21.

[9]费明.传统文化工具与艺术心理治疗[J].现代康复,2001(5):24-25.

[10]龚秫.艺术心理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4):231-233.

篇10

关键词:隐喻;实体隐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5-0145-04

一、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是凭借已知、成形、清晰具体的事物,去认识、理解与思维那些未知、未成形、模糊抽象的事物的基本方式。莱苛夫(GLakoff)说:“隐喻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不但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Ⅲ正是如此,近年来,特别是国外,已悄然兴起一股隐喻研究的热潮。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哲学家、心理学家、符号学家都开始关注隐喻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这一时期,隐喻在欧美学术界几乎形成一种显学,按照约翰逊M.Johnsonl的说法:这是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隐喻已然成为认知科学中的重要话题。1980年莱苛夫和约翰逊共同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明确地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为重要地,它还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1987年,凯特(E.Kittay)发表《隐喻的认知力与语言结构》,从现代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讨论有关语言学和心理学的问题;1992年,英.杜克亚(BIndurkhya)发表《隐喻与认知》,论述隐喻的认知功能。

随着隐喻研究的蒸蒸日上,心理学家自然也开始重视起隐喻来。很多学者都对心理学与隐喻的结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约翰逊在《认知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注意隐喻:隐喻如何指导认知心理学中注意的研究》;拉里(DE Leafy)主编了《心理学历史中的隐喻》;以及维森特(p.Vincent)翻译出版了《记忆的隐喻一一关于心灵的观念史》等。心理学的研究为什么要更多关注隐喻的研究呢?首先从纵向的历时维度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隐喻进行梳理与总结.在材料上考察心理学的研究中处处充满了隐喻。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隐喻究竟为心理学提供了什么.对于心理学研究,隐喻究竟有什么样的启发意义。

二、心理学中的隐喻

可以从心理学的历史中发现心理学的发展如何依赖隐喻,如何离不开隐喻。如果按照时间的维度来考察,可以从自然哲学、物理学、进化论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这样几个传统阶段来考察。

1.自然哲学传统

自然哲学传统,其本质在于自然思维,也就是日常思维的逻辑化。表现在隐喻,便是出现了很多的日常隐喻。在自然哲学的传统之下,作为心理学隐喻源域的,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常见的东西。例如苏格拉底(Soerates)所说的不死的灵魂.说它是一种可以和大脑和肉体分开存在的实体。这种实体,便是对于“心灵”最源初的想像。柏拉图(Plato)将灵魂分为两部分,即理性与非理性的部分。将理性部分定位于大脑之中,而将非理性部分定位于脖颈以下的身体之中。还将灵魂比作两匹小马,一匹马活泼而温驯(精神),另一匹狂暴而难以控制(喜好)。两匹马被马轭约束在一起,由奴手(理智)驱赶,这位奴手以相当大的努力才使他们相互结合,协力向前。亚里士多德(Aristofle)与他的老师柏拉图不同,他认为灵魂并不是某种实体,而是某种形式。他说灵魂或者心灵,只不过是整个机体的形式而已。身体的器官如果没有形式规定它们应该作出什么反应,就仅仅是物质而已。每一种器官都可以说具有它自己的形式,或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它自己的灵魂。眼睛看的时候,可以说看就是它的灵魂;一座塑像的眼睛没有灵魂,因为它没有看。心理学隐喻在自然哲学传统中发展的最高峰,同时也是终点的,便是笛卡尔(R.Descaries)。他是“身心二元论”的典型代表。认为精神是与物质完全不同的东西,但依然是某种东西,是某种实体。肉体是一种有形的占有空间的实体,灵魂是一种没有展开的实体,带有它自己的那种现实性但不占有空间。

在这一自然哲学传统中,只要涉及精神、心灵、灵魂的讨论,必然离不开隐喻,必然要依靠对物质世界(肉体)的讨论来讨论精神世界。将精神世界作为物质世界的对立或者对照,然后对照着物质世界的特点来讨论精神世界的特点,如果说肉体是占有空间的实体,那么与之对照的,灵魂则是不占有空间的实体。这些精神世界的特点只能通过物质世界的对照才能谈论。这种对照也是一种隐喻,也是一种通过物质来谈论灵魂,只不过是一种否定的谈论,它们的基础是一样的。

2.物理学传统

17至19世纪的心理学,依然是一种哲学的心理学。然而此时的哲学,与古希腊时代的自然哲学不同,更多受到了科学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当时伽利略(G.Galileo)和牛顿(Inewton)传统的经典物理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心理学,同样如此。当时心理学研究中的大多数概念都来源于物理学。例如当时非常流行的就是把人比喻成各种机器(即机械隐喻)。笛卡尔的“机械一水力说”,就是他看到圣日耳曼伦拉依皇御花园中,用水带动的人体模型能够演出各种木偶般的动作,从而把它隐喻到了对于人类动作的解释上,认为灌注进脑室或大脑空腔的液体,即“动物元气”,随着神经系统从大脑向身体的各个部分扩散、流动,在到达肌肉时使其肿胀并运动。再如霍布斯THobbesl的“钟表隐喻”,就是通过钟表的某些特征,来隐喻地描述人类思想行为的规律性与重复性特征,以及各自独立的部分相互协调运动从而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系统性特征。这些心理学的隐喻。他们的来源,都是当时物理学在现时生活中的产品,这些产品或许在某些方面能够类比人类的某些特征,于是便被理论家们在理智中提取出来,成为解释人类的某个模型。当蒸汽机出现的时候,人们便用热力学的模型取代牛顿的静力学模型来解释人类社会。当自动恒温器出现的时候,人们便在心理学的理论大厦中增加了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增加了一个“反馈”的概念。17至19世纪的心理学,最流行的词语是“联想”。然而“联想”这个概念,它的许多内涵也都来源于当时的物理学,尤其是牛顿物理学中的引力概念。休谟.Hume)即把联想看做“某种吸引”,这种吸引可以使思想互相连接起来。赫尔巴特(J.F.Herban),也认为经由感官得来的经验散片彼此组合,是由于心灵中有某些可以测量的力量在起作用,像在物质世界中一样。

这一时期,心理学不仅在内容上广泛地借用物理学的内容。也在方法上广泛地借用物理学的方法。也就是说将整

体的实体分析成为组成它的各个部分,各个元素,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的“力”,不管是引力,还是斥力。典型的例子就是“分子分析法”,他把看似简单的深度知觉细分为更为基本的感受,这种方法预示出,或者也许是导致了后来心理学的“分子”分析法一把所有体验按其最简单的构件进行分析的方法。其实,当时更有费希纳(G.T.Fetcher)明确地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使用物理学的方法。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验证“定量的科学如何能教会我们在人的精神同宇宙的关系中研究人的精神?那些曾在自然科学中极成功地应用过的精密方法如何能转而有助于对内在世界的研究?我们如何能够在直接而又可以报告出来的观察之下看到灵魂?”

3.生物进化论传统

自从达尔文(C.R.Darwin)的进化论问世,“机能”、“适应”、“竞争”等等这样的词语,便全面地渗入到了各个学科。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模型,纷纷将进化论作为理论的来源。心理学也是一样,借用进化的概念,将人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连续体,这个连续体,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之下,不断地改善自己以适应环境。各种各样的器官,就是在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中不断进化而成的。所以,这些器官的本质,便在于它们适应环境的机能,心灵,便正是这样一种机能。詹姆斯(WJames)的“意识流”概念,便是进化理论的隐喻成.品。他说存在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涌流,一道“思想之流”.心理学家通常研究的每一项本质不过仅仅是从这道涌流中武断截取的一个横切面而已。心理生活在任何一点都是一个统一体,一个完整的经验,流动着、变化着,像一条溪流一样。

在这一时期,自从进化论诞生,生物学也渐渐地兴盛起来,成为其他学科的楷模与榜样,也成为其他学科进行类比的理论来源。例如“细胞隐喻”,常常被用来描述一个可以自我维持与自我复制的自足的系统,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可以自我复制、可以分解,是复杂系统的最基本的单位。再如“植物隐喻”,“根”常常被隐喻成为某种需要探寻的源头:“枝”常常被描述成为某种需要梳理的分枝;“花”常常被隐喻成为某种状态的繁盛;而“果实”,则是某种过程的成果。最常见的是“动物隐喻”。理论家们常常将人看成是一种“高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将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富兰克林(BFranklin)说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卡西尔(E.Cassirer)说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布查兰(S.Buchanan)说人是一种会类比的动物,是一种隐喻性的动物。更有甚者.行为主义干脆直接跨过人与动物之间这种隐喻的跳跃.在理论上直接申明人就是动物,在方法上主张用研究动物的方法研究人。这或许便是隐喻的极端应用了。

4.计算机科学传统

每当历史上有新的事物产生,尤其是当这种新的事物有着极强的渗透力的时候,它便会弥散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它们。这种弥散的方式,或许就是隐喻。计算机也是这样有着极强渗透力的事物,它对人类的影响,是全面的,彻底的。心理学的研究,也自然受到了它的强力影响。或许是计算机的高智能特性,正好符合人类所谓“高级的”智慧。所以,计算机被全面地借用到了心理学,被认为是心灵最好的隐喻。认为只要弄清楚了计算机的智慧本质,也便弄清楚了人的智慧本质。于是,人类的心智过程,被比喻成了计算机的运算过程。纽威尔(A.Newell)与西蒙(H.A.Simon)认为:心理过程可理解为信息的获得、储存、加工和使用的过程,或者一般地来说,经历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这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最基本的观点,最基本的隐喻。计算机隐喻是当今心理学的主流隐喻,人类心理的无论哪一个方面,都笼罩着计算机的影子;无论哪一个重要的概念,都无不来源于计算机。以至于如果没有这些有关计算机的概念,根本就无法谈论人类的心灵。再如,斯腾伯格(S.Steinberg)曾假设有一个“矮人”存在于大脑之中,控制着意识的视野,检查着记忆的内容。而对于记忆,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大量的隐喻。例如信息加工的隐喻,将记忆看成是一些内容(实体),可以被存储、提取,也可能丢失,或者是一个组织的空间,就像由节点和线路结成的结构或者网络。

总之,心理学的研究,无论在哪个角度,哪个领域,到处都渗透着隐喻,到处都能看到隐喻的影子,到处都离不开隐喻。

三、对于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与启发

1.对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启发

心理学所规定的研究对象,可以说都是隐喻的。内省经验、外显行为、机体机能、智慧特性、人格、智力、感觉、知觉、注意、表象、思维、语言、认知、情感、意识等等,只要一进入语言的描述,一进入研究的视野,就马上变成隐喻的了,而丧失了本真的意义。或者所有这些概念,本来就只有隐喻的意义,而没有本真的意义。这些概念,只要进入心理学的研究,一定会被看成是某个“东西”,就好像某种物理的东西一样,试图去“把捉”它,“观察”它,“分解”它,“整理”它,就好像“把捉”、“观察”、“分解”、“整理”物理客观实体一样。然后把它当作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考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把心理学的对象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类比,类比为某种可切分的“实体”。而且人们也只能按照想象、探察物理实体的方式来想象、探察心灵实体,因为人们没有其他想象与探察的方式。或许有的心理学家可能在语言上达到一种妥协,即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实体”,但是与物理实体不一样的心灵实体,它们不占有空间,没有广延。但是,这一切只不过是语言上的妥协,只不过是一种语言对于思维的补偿,只不过是先把它们想像成为某种实体但是觉得不对所以在语言上的否定。但是人类的思想却无法绕过把它们想像成为实体这个环节,只能经过它然后否定它,但不能直接跨越它。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它是极其模糊的,是未成形的。不像物理学的研究对象那样实在、具体、形象。正是这种没有固定的形象或者形式,然而又要研究它,就必须要在研究的视野中赋予它一个形象,就好像要看一个东西就必须要把它作为一个形象呈现在视野当中一样。要赋予一个形象,就必须在经验的仓库中寻找一个形象来赋予,但是在经验中的形象无一不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物理世界,无一不来源于最常见的“实体”。

2.对于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启发

隐喻常常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建构隐含的前提假设,例如“方位隐喻”。“方位隐喻”就是用物理空间位置来隐喻地表达非物理空间的位置,例如用物理位置的“高一低”来描述社会地位的“高一低”,用物理位置的“上一下”来描述情绪状态的“上一下”(通常认为快乐是向上的.悲伤是向下的)。再如“内一外方位隐喻”,将人的身体看成是一个“容器”,皮肤肌肉是这个容器的躯壳,在“里面”盛放着幽灵般的灵魂,在“外面”触摸着大自然的环境,心灵可能从“里

面”被释放到“外面”,例如说情绪的释放与表达。这些“方位隐喻”,成为很多心理学理论建构所依赖的模板与构架.成为很多心理学理论所暗含的前提假设。当然,“实体隐喻”也是心理学最常见的隐含前提假设之一,在建构心理学的理论的时候,常常都不自觉的把人类的心灵比喻成为一个“实体”,然后再去考察它。

像这些“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在成型的心理学理论中常常见不到它们的影子,但它们又都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假设,没有了它们,这些理论根本无从建起。它们在心理学理论大厦中的作用,就是埋置一个深厚的根基.树立一个形态的框架,之后的研究工作,就是在这个根基之上,在这个框架之中填置一些内容。在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如果没有这种根基,没有这种框架,那么这座理论的大厦是不可能建成的,所以可以说,心理学建构的理论假设在实质上也是隐喻的,也是离不开隐喻的。

而对于模型建构来说,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常常都是以其它学科的理论作为原型的。常常是借用其它学科理论的建构方式以及表达模型,然后按照同样的建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论,按照同样的模型描述自己的理论模型。物理学与生物学,当然还有计算机科学。便是这样常常为心理学提供理论模型的学科。物理学,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大的隐喻。心理学一直以来就期望着把自己建设成为跟物理学一样的学科;一直以来就在努力把自己与物理学进行类比,并为了更好地类比,索性把自己就当作物理学的一个部分。所以,心理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地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努力的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果发现两种研究对象有什么不同,就索性将自己的对象(心灵)比喻成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使它具有物理对象的某些特征,然后便可以使用物理学的精确方法来附和研究它了。所以,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模型都直接是对物理学理论原型的借用。例如联想心理学中的“引力”模型、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的“机械”模型,都是如此。而生物学作为心理学理论的来源,主要是在进化论诞生之后,心理学家们开始认识到了比起人像机器来,人更像是人。于是,人便更多地被作为一种发展着的有机体来对待,于是,人被当成细胞,被当成植物,被当成动物,但唯独不被当成人。

3.隐喻对于心理学实践应用的启发

隐喻对于心理学应用(尤其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对心理疾患病因的启发,一是对心理疾患治疗方法的启发。

心理疾患的成因其实是与隐喻密切相关的。心理疾病与躯体疾病不一样,躯体疾病常常是躯体的某个部分出现了问题,或者腐烂了,或者坏死了,就像肿瘤,只要切除它,就好了。但心理疾病不能说某个部分出问题了(虽然可以隐喻地这样说.也有很多理论都将心理疾病隐喻地说成躯体疾病),心理疾病并不是像肿瘤一样腐坏的实体,而是更合理的可以说它只不过是某种“异常”,在相应的某种环境之中,产生了与之不适宜的行为或者观念,或者说某种不适宜的行为或者观念出现在(被迁移到了)与之不适宜的环境之中了。这是一种不适当的迁移,是一种异常的迁移,或者说是隐喻在行为或者观念的层面上无规则的出现。心理疾患不是心灵的某个部分出现问题了,就像躯体疾患是躯体的某个部位出现问题那样.而是人的整个心灵与当下的环境不协调了,要么是过去的某种情感、某种动作遗留到现在依然挥之不去;要么是将来的某种畏惧、某种担心提前进入到现在无法摆脱:要么是小时候的一次难忘的经历不知不觉在现在的当下依然默默地牵制着思想与行为:要么是受到挫折的目标依然沉浸在当下的思想然而被现实的矛盾痛苦地折磨。所有这一切,都是心灵作为一个整体所产生的不适应,是过去的经验或者将来的期待在现在不适当的然而却挥之不去地迁移,这也是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迁移手段对于心理疾患成因的一种启发。

隐喻,对于心理疾患的治疗也具有明显的启发意义。例如在精神分析中的自由联想,弗洛伊德认为分析师的任务就是探索那些联想的源头,并确认外显的词语背后的重要反应模式。行为主义的治疗主张应用条件作用原理和强化去矫正那些与心理障碍相联系的非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而认知治疗则主张通过改变来访者对其重要经验的思维方式来改变他们有问题的情感和行为。可以发现,这些治疗的方法,都是在尽力破除一种有害的与环境不适合的行为思想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与环境适合的行为思想模式,或者说都是在破除一种旧的隐喻,建立一种新的隐喻。或者说是在破除一种不适当的迁移。然后移植新的迁移。

四、结语

隐喻跨越了物理与想像、视觉与非视觉之间的鸿沟.跨越了活体与死物之间的鸿沟,跨越了人与机器、人与动物、物体与理念之间的鸿沟。隐喻给那些无法感觉的事物赋予了视、味的感觉,给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体赋予了生机。心理学,从本性上便离不开隐喻。无论从它的前提假设。还是从它的理论建构,或者是它的实践应用,都离不开隐喻。

每一个心理学的隐喻都只能用来描述人类心理的某一方面特性,没有哪一个隐喻,可以将人类的全部特性都描述出来。“机器”隐喻可以用来很好地描述人类的行为特征,然而却看不见心灵与意识的影子;“动物”隐喻可以形象地描述人类的发展特性,然而却忽略了人类还有高级的智能;“计算机”隐喻可以记录人类高级的理性智能,却忽略了人类更加特别的非理性情感。只能强调片面的特征,这或许是隐喻的一个基本特性。隐喻的基础是“相似”,“相似”的本质是相同与不同的结合。所以,隐喻在本性上便决定了它对目标域的描述只能是片面的。如果一个隐喻能够描述其目标域方方面面所有的特征,那么这个隐喻的目标域与源域一定是同一的,换句话说,就是用自身来比喻自身。这便不能被称作隐喻了,只不过是对其本身的说明。就好像直接通过人本身,而不是借助任何其他事物来说明人本身。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通过人本身来说明。然而,通过自己对自己进行说明,常常导致的结果便是什么也说不出来。正如一把有自己刻度的尺子,如果用其他的尺子来说明它的刻度,即使可能出错,但也是一种有意义的说明。而如果这把尺子用它自身的刻度来说明自身,则什么也说明不了。所以,如前所述,心理学总是要受到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受到哲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等学科的影响,因为心理学在本性上就决定了它只能通过其他事物来隐喻地描述自身,通过其他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分别来描述自身各种各样不同方面的特征。正是这种特性。决定了心理学在实质上就是隐喻的,也正是心理学的隐喻实质.也决定了心理学在本质上便离不开隐喻,决定了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隐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束定房.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ohnson M.A~enfion metaphors:how metaphors guide thecognitive psychology of attention.cognitive sci‘ence.1999:3,83-116.

[4]Leary D E Metaphor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73.

[5]Gibbs R W,Edson F.Metaphor is grounded in embodiedexperience[J].Joumal of Pragmatics,200 4'36:118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