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就业情况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就业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就业情况

篇1

即将踏入大四,面临即将实习找工作问题的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知之甚少。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对于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及因素得出,产生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原因,艺术生的精神取向相对自由,他们更是侧重于自身的自由,艺术工作相对比较特殊。对于理工类,文法类和医学类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是当代大学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低于则不符合其多年学习的知识积累。高于此价位又又不符合当今就业压力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两地学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与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2500-3499,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远高于农村学生。具体数据如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不一样。农村的学生就业心理较为严重,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为自己的家庭解决负担。而城市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相对与农村学生而言,比较轻松,但是由于在城市长大的背景,使得他们的就业的初次薪水价位相对与农村更为高些。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

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经济原因承受着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普遍在就业上处于劣势。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下,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实现顺利就业,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关乎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文章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体系。积极心理学提倡调动积极情绪,让人感受到成功和快乐,促进健康成长。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虽然有些不足,但还有可以挖掘的潜能和提升的空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现状和原因,用“积极”来观照就业教育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来源

在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尤为严峻,就业难度更大、更突出、更多元化。心理和经济压力导致经济困难学生毕业求职时自卑感加剧,主观能动性缺乏,竞争能力差。就业困难也对他们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引发冷漠、悲观、抑郁、焦虑等情绪。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就业成本提高,心理压力困扰

因为就业成本提高和自身家庭经济限制,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单一,就业中常处于弱势。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普遍存在缺乏自信、情绪敏感、自我封闭等个性特征和就业焦虑,他们畏惧竞争,害怕失败,想就业与害怕就业并存,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1]

(二)就业期望较高,理性就业心态欠缺

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因成长环境贫困,对就业的工作环境、薪酬条件、福利待遇等期望过高,其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又不匹配。有些经济困难学生对去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倾向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职,也缩小了他们的择业范围,造成就业困难。

(三)生涯与职业意识缺乏,就业质量不高

经济困难学生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争取奖助学金或勤工俭学上,过分重视分数和兼职赚钱,生涯意识较为模糊。毕业求职时,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更倾向于从事稳定的工作,缺少创业激情,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和要求,很少能够考虑就业前景的规划及发展,甚至频繁调动工作,不利于有效就业。[2]

二、积极心理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优化就业心理素质

传统心理学往往局限于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在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中注重解决就业心理问题,忽略积极就业心理品质的开发与培养。积极心理学重视调动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倡导优化经济困难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培养主动、乐观、坚韧的就业心态,勇敢应对就业压力。

(二)有利于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对就业心理压力的关键所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积极心理学注重积极人格的培养,相信人们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引导。通过挖掘内在潜能,将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优势发挥到极致,帮助他们获得发展和成长的动力,这对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三)有利于培养坚韧的意志,提高就业挫折承受力

积极心理学重视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积极的潜能,克服困难。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唤醒和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鼓励他们做自我心理的积极调适者,有效调节和支配自我行动,生成发展动力,努力提高应对就业的耐挫力,从而实现就业梦想。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体系研究

(一)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压力应对能力

积极的体验和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积极的情绪能推动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思维和行动,激励人们突破一定的限制,产生更多的思想,并出现积极的行为或行为倾向。[3]

1.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

学校可以座谈会、就业指导课等形式,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客观分析自我,寻找与职业对接的基点;通过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以QQ、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敢于实践,积极参加宣讲会和面试等,积累求职经验,提高就业能力。通过自我分析,对就业选择、工作能力、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进行理性判断、及时调整。在就业准备阶段,认真准备简历,凸显个人优势。

2.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都有强大的自我发展能量。在就业指导中,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创造表现及工作机会,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强项方面有所表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信心,收获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就业活动中,对择业态度、自我认知、自我与职业关系有全面的认识,能对决策负责,即使身处窘境,也能自信应对。[4]

3.搭建多样的实践平台

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拓展培养就业竞争力范围,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能力,如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开展帮扶工作,到企业参观学习,参加生命体验等活动,让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感受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个人努力后收获的满足与快乐。通过实践,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肯定自我,激发顽强乐观的进取精神,提高就业压力应对能力。

(二)塑造积极人格品质,提升求职能力

积极的人格品质有助于人们通过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更加有效的行为模式,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压力情景。培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有利克服不良的就业心态,提升求职能力。[5]

1.挖掘学生潜力,培养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就业教育就是在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注入积极的力量,发现经济困难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充分发挥潜能,激发积极的力量和品质,帮助更好地处理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工作环境中调节自己。另外,加强培养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自信心、诚实守信等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2.树立榜样人物,激发就业主动性

为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榜样人物,建立互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榜样现身说法和朋辈的感召影响,让他们知道身边家庭情况相似的同学,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取得丰硕的成绩,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他们身上发现努力的魅力与成效,从内心深处认可、佩服榜样人物,进而产生积极向他们学习的态度与行为。3.重视个体发展,拓宽就业思路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增加主观体验和成长,鼓励他们树立勇敢竞争的勇气,营造积极上进的氛围,加强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帮助降低就业焦虑。帮助发现个人优势,调整就业心态,激发积极的自我体验和内在动力,让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分析解问题,拓宽就业择业的思路和渠道,实现成功就业。[6]

(三)搭建积极的组织系统,增强适应能力

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社会大系统和小系统,针对大学生就业而言,社会大系统主要指政府和企业,小系统主要指学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应对要依靠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和家庭的一起参与。政府应积极调动社会、高校有效整合相关有利资源,更好地提升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学校和家庭要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能力锻炼提升、心理辅导咨询等方面进行有效合理分工和工作针对性追踪。企业要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给他们创造一些的机会和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更要自立自强,转变就业观念,主动争取工作机会。文章主要就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体系的作用进行如下思考。

1.重视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校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能有效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鼓励经济困难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生涯规划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规划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就业流程,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7]同时,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他们配备专业指导老师,集中进行赛前强化培训、赛中指导,并在赛后对学生进行个体反馈,帮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

2.建立“制定目标、激发行动、增强技能”的职业指导模式

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个体,针对性地构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积极就业指导体系,完善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齐抓共管,通过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交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关注求职情况,提高学生求职主动性。通过人际互动等,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激励其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3.成立“就业促进委员会”,构建“校级———院系———班级”三级帮扶体系

通过吸收各年级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学生,组建学生“三自组织”,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组织筹备、策划举办就业相关活动,如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技能培训、简历设计大赛、模拟面试大赛、自主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把成长需求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并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就业压力应对能力和就业综合素质。

4.开展针对性全程就业服务,“职业咨询”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新生入学开始,就可以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教育,针对性地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重点对象还要进行一对一帮扶。为扩大帮扶范围和帮扶成效,可以研究制定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的团体帮扶方案,定期开展团体辅导。[8]对于就业困难和经济困难的“双困”学生,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代替专业化的就业心理辅导,无法代替针对性的职业测评与咨询指导,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提高帮扶的实效性。

5.构建“学校———企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互动培养模式,发挥联动促就业

学校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构建校企合作就业模式,依靠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资源,为优秀的经济困难学生搭建一个能参与顶岗实习与就业的平台。让经济困难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除得到经济补贴外,还有企业的带教老师指导,通过了解熟悉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从而发现自身优势和差距,切实达到“在学中做、做中学、处处皆学问”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需要引导教会学生诚信感恩,乐于同家人分享收获和挫折,在这种互动的培养模式中,协力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9]

6.加强就业跟踪调查,促进学生持续增强就业竞争力

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毕业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服务,尤其是那些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经济困难学生,学校持续给他们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和相关资讯,不断鼓励他们勇于多尝试,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积极就业观念。对已顺利就业的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开展就业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职业态度、工作适应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调查用人单位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同时,通过收集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对子女就业情况和职场表现的评价,掌握学生家庭对学校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关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培养目标。总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心理、社会、思想和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就业相对困难情况。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积极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新的培养模式,拓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与途径,搭建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积极的就业压力应对体系,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从思想、态度、知识等方面做好就业压力应对的积极准备,对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都有重大意义。当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体系构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通力协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困难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就业环境。

作者:张丽艳 单位:温州大学步青学区

参考文献:

[1]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

[2]程族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和提升研究[J].高教学刊,2015(15).

[3]郭巧,等.高校“双困生”心理特点及素质提升途径———积极心理学视角[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

[4]王佳利.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5]陈亚.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6]裴佩.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J].青年与社会(下),2014(8).

[7]邵垒.贫困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强成长: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及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共性为基础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篇3

 

心理学专业是我校2000年新开设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对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省内外师范院校对心理学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结合我校自身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总体素质不高,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了心理学专业,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心理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人才。截至2010年10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

 

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偏重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实习见习的场所多在中小学;平时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多延续了师范学校的讲课、说课方式。正是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这种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趋于饱和的现实条件下,学生带有浓重师范性的实践能力很难适应广泛的心理学就业的市场需求。

 

(二)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就业难,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考研热情空前高涨,在课程设置别重视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等课程的比例,如考研中占分数比例较大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学兰等对该校心理学系1986年以来的历届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中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治疗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且学生期待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认为心理学应用技能课程的学时数应占52.38%,基本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应占47.62%。可见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应加大重视力度。

 

(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以考试考查为手段,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近年来,由于心理学专业就业需要拓宽了就业范围,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单一就业方向的局限,也开始不断地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类的课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外,还有心理咨询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及临床心理学方向。但由于受传统考核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最终实现的是知识上的积累,而非能力上的转化,很难达到实践能力水平提升的目标。

 

(四)见习实习时间相对短暂

 

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教育见习一般选在第四学期的第七周,中小学已经接近期中考试,学生在见习期间中小学生正在复习;教育实习虽然预计是14周,但实际在中小学的时间仅为四周,其余的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课练习并参与学校组织的统一考核。在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量都很少,学生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二、确立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15年,我校在2012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新方案的修订工作。在这次修订过程中,心理学专业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如下改动:

 

(一)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

 

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课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作用,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掌握有重要帮助,对于学生考研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证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具体体现在,在培养方案中合理规划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开课学期,保证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比重,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二)突出实践类课程设置

 

心理学的实践类课程是依据可操作性目标设置的,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共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团体心理辅导、认知矫正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根据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培养方案又增开了沙盘游戏治疗、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

 

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课程,如管理心理学、人事与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关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职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三是临床心理学方向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临床心理学、临床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等,结合心理学最新热点,在这次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增开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就一个方向选课,也可以分别从不同方向选课。

 

(三)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

 

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本科专业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心理学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修满38学分,其中实验课程12学分,教育实习、见习由原来8学分增至1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由原来4学分增至6学分,专题实践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增至4学分,具体课程除原来的专业需求与就业、就业心理咨询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增开了一门青少年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为2学分。

 

三、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辅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传统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目的,但学生一是由于脱离具体情境,二是由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三是由于学习和实践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学未所用。可以依据心理学具体学科的实际特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多种授课方式,如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通过案例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联想,较快地将所学转化为能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在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中,由于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程时曾对情境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会在其遇到实际问题时重新启动,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解决,而非经验解决,对未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益处。

 

(二)改革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

 

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考核制度的转变。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方向引导,如仍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重视知识再现,忽视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仍无法走出应试思维带来的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制定严格而规范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可以实行教考分离,成立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小组,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口试、面试、笔试、心理测验、专业实验、角色表演、情境模拟等考核形式有机结合。在考核过程中不仅重视检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还要重视检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是否能用心理学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合理增加见习实习时间

 

目前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在这14周中,在学校实习期仅为四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可以适当增加。尤其是实习时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本来就小,并且学生在真实课堂中得到的锻炼远远超过在大学模拟课堂中得到的锻炼。因此,可高效利用这14周的时间,适当增加学生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

 

(四)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

 

由于实习期间学生没有工资,学校不包食宿,学生如果租房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校心理学专业实习学校多为本地学校。但由于本地学校数量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属于主课,课时少,学生并不能在实习期间得到充分锻炼。因此,要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预计拓展的实习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水平,课时量有保障,上课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其次,该校应设立心理健康中心,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和一定的心理咨询基础设施;第三,该校有学生或青年教师宿舍,能给实习生提供住宿。

 

综上所述,提高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实践能力,既要确立师范类本科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又要制订有助于师范类本科心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辅助策略。这样双管齐下,对于提升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升就业率有切实帮助,也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未来能独当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都臻于完善。相比之下,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是因为高校扩招带来就业问题后才相应出现,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着课程内容不全面、更新速度慢、形式单一等普遍问题。在笔者看来,相较于其他专业,理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专业师资力量配置不足、基本职业素养培训不足、校企合作不深入、对学生的主动职业生涯规划和积极的职业观引导不够等问题。然而积极心理学的主动预防问题出现的特点必定能对改善上述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对理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启示

1.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加强学生基本职业素质培养较文科专业而言,理科学生接触社会机会少,不甚明晰社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基本工作素养的要求。同时,由于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完善,专业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对理科专业学生的通用职业素养培训力度不够,致使其成为理科学生参加应聘工作的短板。积极心理学“主动预防”的特点应用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体现在主动提升待就业者的能力上,在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增设基本职业素养培训,将弥补理科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不足的缺点,使其工作适应力及竞争力增强,接近或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2.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自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味着对自我能力有较多的认识,意味着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希望。希望和乐观主义可以给人带来足够强大的能量,促进人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同时,自主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励学生自觉开发、发展自己的潜能,并主动提升各方面能力素质,客观上为严峻的就业情况做好准备,从根源上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与积极心理学的精粹相一致。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理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新思路———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尝试

积极心理学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应用标志着新教育模式的孕育,对此,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采取了以下几项尝试。

1.校企联合,建立“双师培养”制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学生了解自身兴趣爱好及不同企业工作特点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相继开设了《现代化学材料企业管理与发展》《电路板材料与工程》等“双师教授”课程,邀请学校外面相关企业负责人与学部教授共同上课,算是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一次开创性尝试。从学生反馈回来的结果看,通过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及岗位工作内容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成为学生自主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学部每年都会组织特定年级学生前往不同企业参观企业生产流程,了解员工工作基本情况,为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提供了参考标准。

篇5

[关键词]心理学毕业生就业预期

[作者简介]吴正龙(1972-),男,山东郓城人,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李淑娜(1982-),女,山东郓城人,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山东济南2665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山东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春蕾计划”资助项目“青岛地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AZZ043)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75-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预期与就业实际偏离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高校毕业生树立合理的就业预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对职业的就业预期主要参考薪酬收入、个人发展、社会地位、专业知识应用和职业的稳定程度等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作为对自己职业状况的预期,普遍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地域偏向沿海发达地区。许多高校毕业生以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对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情有独钟。有调查显示,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部分学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但自己不会选择去西部。二是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求地位、保稳定。大部分学生以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首选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其次才是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三是就业收入期望值较高。某高校的研究显示,2010届毕业生(本科生)就业月薪期待平均水平为2994.58元,50%以上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黄敬宝2008年在北京的调查显示,63.1%的北京高校毕业生期望在北京就业,最终就业48.4%;51.8%的毕业生期望在金融保险、文化传媒和党政机关等就业,最终就业37.6%;薪酬方面,尽管毕业生对起薪的期望值逐年下降,但仍高于北京市人均收入水平,75.5%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值过高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劳动者一般都期望进入生产环境较好的地区、产业和用人单位就业。大学生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他们想获得比他人更好的生活也是无可厚非的。大学生就业预期与社会实际不符,更多的是一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宏观性问题。同时,我们需要从微观、个体层面研究,探讨大学生进行符合实际的就业预期的方法,减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阻力,实现顺利就业。这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就业预期问题。

二、就业预期的心理学含义

一般认为,预期,即预先期待、事先期望,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就业预期是个体在对自身条件与社会条件综合判断以后,对今后的工作地域、就业单位以及薪水标准等方面的期望。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预期是一个受情绪影响的较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在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做出选择而做出的初步决策。预期包含了认知和决策两个大的过程。就业预期是有关于职业的心理预期,受到个体的需要、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自我概念、情绪、认知方式、职业决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预期不是一个心理结果,而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以自我认知(兴趣、价值观等)和社会认知(国家政策、就业形式等)为基础,经过个体的认知加工,最终形成就业预期。任何一个心理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就业预期的偏离。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可能存在四种情况:恰当的预期、过高的预期、过低的预期、没有预期。就业预期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大学生符合自身实际的就业预期往往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经过不断调整而完成的。

三、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自我认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

就业预期与毕业生确定一个什么样的自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自我认知是建立就业预期的基础。认知是有机体加工与自我和周围世界有关信息的方式。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高校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即大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客观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反映。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多重交互影响,使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和就业环境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是形成就业心理预期的基础。

毕业生自我认知不到位是不合理的就业预期最常出现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负心理,就业预期过高。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高出实际水平,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在择业时,只选择条件较好的单位,不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二是自卑心理,就业预期偏低。部分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一味地选择退缩性的自我防御,丧失了很多好的就业机会。三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定位不准,机会丧失。部分毕业生看不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当就业机会来临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

(二)社会认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个体在认知他人或环境的过程中,由于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认知会发生偏差。从众和刻板印象是社会认知偏差常见的现象,也是影响就业预期的主要社会认知因素。

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conformity)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念,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和态度。在社会舆论和大众媒体的宣传下,大学生一是寻找热门职业,例如“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员等;二是选择一线大城市,认为小城市局限了自己能力的发展。从众心理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并且遏制了学生的择业积极性。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较少进行自我探索,在就业过程中,“月亮走,我也走”,便出现了从众现象。例如,大学生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只按照家庭的要求而选择到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或大企业、外资企业工作;或者在看到同学纷纷签约时,按捺不住躁动,仓促签约,最终不能做到“人职匹配”。

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由人们对于某种社会群体的知识、观念和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②以往的研究表明,地域刻板印象和性别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影响较为显著。在地域刻板印象因素上,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东南沿海地区就业,也就是所谓的“孔雀东南飞”的现象。③在性别刻板印象因素上,社会上对性别赋予一定的角色期望,将职业“性别化”。研究表明,男生性别角色定位上更容易选择自然科学工作,或需要一定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的工作;女生倾向于艺术型。④

(三)情绪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

1995年,Goleman在《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中较系统地论述了情绪智力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情绪智力(Emotion? al Intelligence)即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指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激励的能力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调控情绪的能力。Goleman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包括自我意识智能、自我调节智能、激励智能、共情智能和社交技能智能。⑤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社会实例表明,情商(EQ)已成为一个人的职业规划、职业兴趣和就业预期的重要依据。高情商的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理性地面对就业形势,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更容易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就业机会更多。而情绪智力低的毕业生受挫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心态容易失衡,应聘时难以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容易出现就业预期过低的问题。

(四)归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人们关于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构成了归因推断的基础。韦纳(Weiner)的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对事件做出因果解释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因果点(即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即稳定和非稳定的归因)、可控性(即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归因)。韦纳认为,把成功归因于努力还是机遇,这会使我们的感觉和行为产生极大不同。把成功结果归因于我们自己,比将之归因于任务简单或好运气这样的外部原因,会带来更强的自尊。同时,把不成功的负面结果归因于自己则会带来更多的自我谴责和自我价值感的降低。⑥

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受到就业归因和人际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人际能力越高,就业归因越倾向于内部归因,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就越高。⑦高校毕业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和不可控性,就会自我评价过低,并且认为不可能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现状,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最终造成毕业生就业预期偏低或者预期失业的情况。高校毕业生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这种稳定因素,认为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就会增加工作概率,则会提高对将来成功就业的期望。

四、建立合理就业预期的心理学方法

(一)合理情绪疗法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Rational-Emotive Therapy),又称理性情绪疗法。其基本原理可以称为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xperience),B指信念(belief),C指结果性反应(consequential response)。埃利斯认为,一些不良情绪是由诱发性事件发生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即是A-B-C的过程。例如,你在一次应聘面试中失败,这就是A诱发性事件;然后你认为很笨,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这就是B不合理信念;这样的信念导致自身就业预期偏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就是C结果反映。我们在解决高校毕业生不合理预期的问题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并向求助者介绍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以让其配合整个过程。第二步是了解毕业生的不合理思维。在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我是社会中的精英,除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工作,其他我都不会选择”“我应该受到高薪的待遇”“我应该有一份好工作”。这些绝对化、僵硬的要求都是导致高校毕业生不合理就业预期的观念。第三步是建立合理信念。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德尔说过:“人类最奇妙的特质之一就是,能把负面的东西变成正面。”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当前就业环境,了解自身能力和专长,从而进行正确的就业定位,形成合理的就业预期。

(二)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归因训练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团体发展训练。针对就业预期偏低或偏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训练。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自己的就业预期以及就业预期偏低或偏高的原因,通过教师引导和团体游戏的体验,最终作出积极、正确的归因。二是行为矫正训练。运用学习和强化的原理,当大学生作出不合理的就业预期时,及时给予纠正;当大学生作出合理的就业预期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促进学生作出积极的归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与自我强化,从而更加完善自己的就业预期。三是观察学习法。利用榜样示范的作用,选择一些优秀毕业生作为成功案例在选择典型时,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优秀毕业生的教育意义,积极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鼓励大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三)开展情绪智力(EI)教育

情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种不同的要素复合而成的集合体,情感素质居于其中,它是感性与理性的调节器,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是生命内在力量的源泉,因而是一种关键因素。⑧情商教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情境模拟训练。在课堂上,模拟求职和面试现场,鼓励学生现场演讲和答辩,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从而提高自身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通过情绪智力的理论教育,可以使学生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职业定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二是角色扮演训练。让学生模拟体验企业员工、文秘、公务员、导游、教师等各种社会工作的角色。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扮演的角色,分析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体验所扮演角色在工作场景中的感受。通过对不同职业的模拟体验,让学生作出更明确的就业预期。

(四)运用心理测评,明确职业选择

职业心理测评可以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倾向,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专长,从而使自己的就业方向更加明确,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预期提供科学依据。在职业测评中,有许多专业的测评量表,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测评结果,例如《性格与职业类型测试》《职业能力分析自我测试》《职业倾向系列问卷》《职业性格自测问卷》和《兴趣与职业定向自我测试》等。根据测评结果,学生可以了解自己适合的职业类型、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等,从而形成更加合理的就业预期。

[注释]

①黄敬宝.2008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63.

②张亚楠.长春地区大学生地域刻板印象与择业意向的比较研究[DB/OL]. /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9&filename=2009097503. nh,2009-07-31.

③王晓华.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DB/OL]. /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11&filename=2010230808.nh,2010-11-01.

④L.A.珀文.人格科学[M].周榕,译.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4:136.

⑤雷湘竹,彭欣欣.广西女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6):105.

⑥张亚利.关于大学生情商水平与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DB/OL].dlib. /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5&filename=2005037385.nh,2005-03-30.

篇6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107-03

Application of Effective Instruction in Cours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MA Fangyuan, WANG Xiaoying

Abstract Effective instruction includes quality, appropriate level, inducement and time factors. Effective instruction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four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n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wa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eaching the appropriate level, appropriate inducement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ime.

Key words effective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eaching reform

有效教学模式是斯莱文在1987年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从质量(quality)、适宜性(appropriateness)、激励(incentive)和时间(time)四个因素来探讨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教学模式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

1 有效教学模式的概念及背景

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指知识或技能的呈现方式在多大程度上使学生易于掌握学习材料[1]。决定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是有意义的。要使课程有意义,教师就要让学生清楚目前所学课程的重要性,要以有条理、有组织的方式呈现信息。同时,要将所学的新信息与之前学习的知识产生联系。决定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展的监控能力以及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教学调整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接受新知识、跟上教学进度,教师就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否则就要放慢讲授进度。

教学的适宜水平 教学的适宜水平指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能确保学生已经做好了学习新课的准备(即具备学习新课程所必需的知识和机能),且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该课程内容[1]。组织课堂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应对不同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动机和学习速度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在教学中,对新课程的设计要难易适中,确保大多数学生可以在正常教学中掌握新的知识。

激励 激励指教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确保学生具有执行学习任务、掌握所呈现材料的动机[1]。尽管学习并不都是无趣的、枯燥的,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还是需要进行奖励或强化的,学生或多或少地需要某种激励去从事学习活动。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在具体教学中还要配合以学生认可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奖励,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时间 时间指在多大程度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学习所教授的材料[1]。并不是教学时间越长,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越多、越牢固。在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学生学习动机很强,目标明确,教师讲授准确、合理,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时间的安排要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讲授和对学生的调动,并通过教学后的效果来检验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有效教学模式中的四个因素缺一不可,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准备或学习动机,即使教育质量再高,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使用有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要让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保证有效地教学。

2 运用有效教学模式进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的分支。目前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小中学还是大学教师都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在讲授教学心理学课程时,不仅要将教育心理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将模式化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既能学会如何利用教育心理学规律进行学习,又能切身体会到教学的过程和规律,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揣摩各种教育理论,尝试使用适合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有效教学模式对教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可借鉴方法。

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对他们是重要的。要使课程有意义,教师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对他们未来的作用,将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相联系。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适当运用教学媒体生动地呈现知识等。

在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目前,在我国大学中开设教育心理学专业的多是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院校的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对师范类学生而言,未来面对的教师工作要求他们掌握教育心理学知识,而且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是必考科目。对于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学生而言,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离不开教育心理学。因此,教育心理学对所学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教师提前备课,对教授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把握各章节的重点和内在关系,对知识进行整合,以清晰的、有条理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的知识有层次,建构知识的网络结构,形成整套的知识体系,并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先前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丰富和建构这个体系。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调整适合的教学进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提问或设计题目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回答正确,教师可适当加快进度;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或无法对问题进行讨论,则要放慢教学进度,并在学生有问题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讲解。

最后,教师要使用适合的教学材料辅助教学,如图片、视频等,能将教授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教师也可以进行教学演示,给学生示范教学中的教学设计、语言使用,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掌握教学的适宜水平 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准备为前提,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也提出,教学的内容应该处于学生现在知识水平基础上,通过学习或他人指导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先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和技能,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访谈、课前调查等了解目前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然后确定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提高的知识水平。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组,按照学生的不同能力施以不同的教学活动,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同质性[2]。教师也可以去探索一些个别化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使用恰当的激励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校教学和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使学生始终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3],学生想了解某些事,就会付出一定的努力来完成。学生可以自己查找资料,互相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自己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来促使学生对学习投入[4],也可以用表扬、分数等传统奖励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中分数是学生比较重视的奖励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将学生的讨论、解决问题,查找资料等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避免学生最后为考试而突击背题,忽视平时学习表现的现象。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在校大学生普遍比较关注与未来发展相关的信息。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考研中的考试科目之一,学生如果打算考研,就必须学好这门课程。教师可以在讲课时强调这门课程对考研的重要性,同时在讲课时突出考研的知识点,激发考研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

对于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学生,可以分成两类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一类是打算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这类学生必须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而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为能顺利通过考试,学生必然要掌握好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这类学生强调重点,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且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所教授的很多知识,如学习动机、教学设计等,对他们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而且有应用价值的。另一类是打算就业但不从事教育类工作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将知识融会贯通,把技能、设计与考核等内容与他们未来的求职和可能的就业方向相联系,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将来工作中能用得到,这样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7

关键词:高职;心理学;教师;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职业辅导;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的心理学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往往比较特殊。首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所教的课程多是以实践应用为目的。即使是理论课程,也是为紧接其后的应用类课程做准备。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部分心理学教师亦会从事一些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辅导的工作,这一点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尤其多见。再加上心理学专业内容本身的实用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高职心理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都是其主要成长与发展的重点。而基层单位的挂职锻炼,无疑是全方位提升实践能力的关键。

笔者作为一名高职心理学教师,曾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多个与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相关的基层单位挂职锻炼。通过在不同基层单位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专业收获。作为高职心理学教师在产学研方面实践意义的探索,在此权作分享:

一、课堂教学与学生未来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头等任务。对于高职教学来说,其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将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心理学中对于“能力”的标准定义。但是,目前不少高职心理学教师由于个人发展的原因,往往缺乏更多基层实务工作的机会。而挂职锻炼无疑是提高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帮助。

心理学本身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但也正是由于应用面太广,造成不少教师在讲授时无法与实践很好结合,常常没有针对性地寻找心理案例。通过挂职锻炼,可以直接了解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与之结合,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符合高职教育的独特要求。这也意味着,高职心理学教师在选择挂职锻炼岗位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与自己所任教专业课程的相关。考量基层机构能否成为高职心理学教师挂职锻炼单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机构提供的挂职锻炼工作岗位能否与所执教专业课程的匹配。比如,心理咨询机构能够提供与应用心理学课程相关的素材,基层社区机构能够提供与社区心理健康课程相关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将实践心得带回课堂,作为教学案例分享给本专业学生;

第二,有利于了解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需要使用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师的选择岗位应尽量贴近毕业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例如,最佳的挂职单位是与高职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基地,历届基本上都有毕业生前往该处实习或就业。这就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解决方案,加入到课堂教学的实例当中。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实践训练

心理健康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却是离不开大量的一线实践经验。而目前高职院校中从事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的心理学教师往往在实践经验方面比较有限。除了日常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以外,需要更多系统化的督导和训练。由此,额外的专业实践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某著名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例,该机构不仅针对青少年和家长身心健康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而且也是高职心理学教师进行实践训练的重要基地之一。由于对青少年人群的针对性,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有交集,因此服务期间也可收获不少直接经验与心得。比如,通过一线咨询服务发现,不少学生心理问题与其家庭成员的代际关系十分密切。他们所表现出的行为,往往是和其家长的影响极为关联。这一点,是单在校内从事心理健康服务时难以发现的,而在这里就能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此才能制订出正确的干预方案。另外,该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督导服务,也使得教师在这里获得了更多专业指导。

由此可见,凡是在校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高职心理学教师,在进行基层挂职锻炼时,应当在实践中加入一线临床心理服务的内容,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对学生职业规划与工作实践辅导的帮助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但现实中有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毕业后所选择的职业与其所学专业并不相关。以某高职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在五届已毕业的学生中,每年从事相关职业的学生都没有超过10%,而相应当地社会工作行业每年的人才需要缺口却始终居高不下。究其根本,有学生自身在专业选择上的问题,也有教师教学与指导的问题。就后者来说,教师个人的直接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心理学的创始人F.帕森斯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即“人-职匹配”。如果遇到不匹配的岗位,自然就会出现难以维继的情况。而通过针对高职院校实习生的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未对自己所适合的岗位以及成长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往往只是根据物质待遇、工作强度等情况盲目做出了选择。这是许多毕业生无法长久安心工作而频繁跳槽的关键,也突显出在高职院校心理课程当中职业规划与工作实践辅导方面的不足。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往往是由心理学教师或职业指导方面的专业教师通过大型讲座开展理论宣教。到了毕业实习指导时又常常只求完成实习报告或论文,缺乏深入的实践指导。这体现出教师对于基层工作岗位的认识有限、无法帮助学生树立“人-职匹配”的理念。而通过基层的挂职锻炼,尤其是前往专业相关的岗位中进行实践,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学生就业的过程及其遇到的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职业规划和实践的技巧,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另外,由于教师直接到基层岗位中参与工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以身作则的榜样,更能体会到他们就业过程中的真实处境,并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和鼓励,避免了无法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尴尬局面。从人本主义教学与管理的角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将真正促使学生达到用心投入的“有意义学习”状态。

因此,对于从事学生职业辅导的高职心理学教师来说,挂职锻炼是直观认识“人-职匹配”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具体方法,以人性化的方式教育和指导学生完成职业规划与就业过程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高职心理学教师在基层的挂职锻炼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无论是教研、应用能力还是实践指导方面,都是良好的训练平台。基于本人研究能力的有限,在此仅作抛砖引玉的探讨,希望有更多专业同行能够以此为契机,获得更有价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d等译:心理学与生活.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斯蒂芬.P.罗宾斯, 蒂莫西.A.贾奇著,孙健敏、李原、黄小勇译:组织行为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郑春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卷第4期,2008.

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73 ― 0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本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与话题,其中贫困生、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笔者以为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形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与病态心理学相对的理论支撑,为破解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与思路〔1〕。因此,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介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逻辑关联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和新型的心理学发展方向〔2〕,主张采用积极方式和心态去介入个体的心理世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注重个体心理世界的积极阳光层面的关注与激发,为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向;本科院校贫困学生作为学校的特殊群体,各个方面均处于弱势境地,心理世界往往也是非常脆弱,非常需要激发他们内心世界积极向上的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场域。因此,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

(一)积极心理学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主要观点与价值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引进国土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与思潮〔3〕,主张采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展心理问题的解决,与病态心理学持相对的观念与方式。这种理论体系更能够有利于推动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够进一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服务;能够极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提升其实效性,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2.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心理问题处理的一种方式,内涵丰富,包括心理干预的理念、内容、方式、主体、环境、效果的考评等。这种干预往往是外在的干预,当然也可以是自我主动的干预调适心态。

从价值视角来说,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多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及时把控与走进贫困学生的心理世界,能够及时引导贫困生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化解其心理纠结;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为贫困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极大提升贫困生学风的改变。

(二)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A的相关性

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理论层面的积极心理学能够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作为实践层面的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具体的应用、检验与完善积极心理学,具体情况如下:

一方面,从理论指导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要求其保持积极的阳光心态、采用积极的方式和选用充满正能量的项目与内容、营造阳光的氛围与环境来开展心理健康干预。

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来说,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大号舞台,是积极心理学的践行落实与检验考验,能够倒逼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二、当前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环视本科院校心理健康的干预现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情况不理想,从理念、内容项目、方式与平台、主体素质到效果的督导层面都需要好好改革创新一番。笔者认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应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就是积极心理学取向严重不足〔4〕。

1.心理健康干预理念层面的问题。采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好好选择与设计整合。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时,科学化的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很好地把握好贫困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没有很好把握青年学生期望值变化的规律;系统化的理念坚持不足,往往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没有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专业学习方面的因素;积极向上的理念不足,往往将贫困生心理问题扩大化、严重化,没有将之作为贫困生作为一个成长的必经阶段来阳关地对待。

2.心理健康干预项目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发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所致,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需要关注与干预更多的方面。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时,规划设计不够,往往注重经济层面与心理层面的干预介入,重点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方面的事情,忽略与之相关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的指导介入〔5〕,导致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单一化、空洞化;往往注重大学生成长层面的学生项目干预,忽略现代公民层面的素养项目干预。

3.心理健康干预方式与平台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需要采用心理的、教育的、活动、制度等平台来进行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般高校往往注重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注重心理方式的采用,比如谈话、情景体验、心理测试等均常常被采用,但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干预中积极使用,忽视了三观教育和红色文化在心理干预中的采用;忽略了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在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另一方面,往往重视传统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的采用,对网络平台的远程心理辅导作用开发不够,没有很好开发网络心理辅导热线。

4.心理健康干预主体素质层面与心理健康干预保障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干预主体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干预技巧与干预的心态要求非常多,但是目前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教师一般都是学工队伍的教师,这个群体很大一部分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很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强大的介入力量。同时,心理健康干预需要一定的条件与保障,但目前高校没有做好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心理健康干预的设施设备的供给。

三、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提高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水平

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及其干预存在的问题,本科院校应该好好分析与研究,积极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将之运用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构建、内容设计、方式选用等方面,力求建构一种助推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心理干预机制〔6〕。

1.注重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完善与创新整合,推动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可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要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要求,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一种爱的心态、理念去开展各项干预活动,贯彻一种爱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科学的理念,好好分析贫困生群体的优点、缺点以及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贫困生的弱势心态和期望值的变化规律;始终坚持系统的理念,将心理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运行,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专业学习方面的因素,力求采多管齐下多策并举的办法来应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注重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拓展,尽力扩大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覆盖面与惠及面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项目与内容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直接客体,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务必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要求,不光要看到贫困生的问题,更要看到其优点,对其优点也进行干预指导;不光是要干预其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还要干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网络活动等,做好这些方面活动的心理调研、追踪、指导与积极干预介入,加大生命教育〔7〕、感恩教育与法治教育、幸福感的教育,力求形成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立体化网络建构,做到对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的干预介入。

3.采用主动积极与正面激励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努力增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分析把握积极心理学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方式要求,尽量采用积极向上的办法来处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指导等结合起来,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去教育启发贫困生的心理世界、生活世界、学习世界;将传统的谈话、心理测试、体验活动等已纳入积极向上的层面来看,尽量采用正相关的方式开展心理干预,多开展一些有益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社团活动等阳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贫困生的自信自强心态。另外,积极开发网络平台的教育服务功能,建设网络心理问题辅导平台与网站,力求心理健康辅导移动化发展。

4.注重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心态与积极向上的环境构造,全力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阳光的氛围。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的主体素质要求,加大对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教师们进行阳光心态的培育与重视,要求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本身必须要拥有真善美的心态,拥有阳光和博爱的心态;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的建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态势的文化氛围;加大各类心理健康干预的条件供给,尤其要做好开展心理活动、贫困资助等所需要平台、场地、经费、人力、物力等方面保障供给。

总之,贫困学生是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应该关注的重点,需要学校、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不同视角的探索与践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本科院校贫苦生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介入提供一种阳光的思维方式与行动走向。目前重要是,本科院校务必要改变传统心理干预机制,结合学生特点,建构积极向上的心理干预介入机制。

〔参 考 文 献〕

〔1〕谢念湘,赵金波,佟玉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J〕.学术交流,2011,(10).

〔2〕曾庆璋.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5).

〔3〕邵迎生.对积极心理学学科定义的梳理和理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4〕麻彦坤.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03).

〔5〕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01).

篇9

根据近三年的SCL―90心理健康普查问卷的数据、特异体质筛查和心理健康滚动调查的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这三方面,而其中尤以就业压力最为突出。同时根据近三年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发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农村生源,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对就业的需求远高于其他本科院校。并且我校以医护专业为重,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女生,特别是护理学院,整个学院男生比例只占百分之一,但是在机电和汽车学院,女生比例极低,所以我校不仅整体生源上男女生比例失衡,在有些二级院系当中男女生比例失衡更加严重。我校学生处于问题家庭中的学生占百分之十,包括单亲、离异、重组家庭及孤儿等,比例相对本科院校比较高。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良,厌学情况严重,不断的感受到挫败感和焦虑感,成就动机低,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充满悲观想法等,这一系列不良体验和情绪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以上情况,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在大一开设必修课,因为新生来到学校来面临的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快速有效的适应和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而简单的入学教育不可能完全覆盖到人际关系、学习心理、人格完善、恋爱心理和生命教育等新生们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那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则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让新生良好的适应大学生活,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三年制专科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两年,第三年就外出实习,并且高年级学生逐渐面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所以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则应该具有差异化,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来设置差异化的心理健康课,向职业化倾斜。比如在医学院开设《医学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护理学院开设《护理心理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开设《消费心理学》等,这些课程虽然都是专业课,但有心理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同时又融入了职业教育的内容,很好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湖北职业教育融会贯通起来,符合高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需求和就业需求。

2.将团体辅导课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团体辅导活动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观察、学习和体验。学生之间通过游戏活动、分享经验等方式,学会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交流方式,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在团体活动中寻找归属感,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学习生活的过程。同时也从职业发展发展的角度,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活动方案,重视高职学生排解就业压力和理性择业的需求,让学生们在群体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方向感。

篇10

1借阅情况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在原教育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专业创办已有8年,在校学生270余人,专任教师15人。为保证资源合理利用,资料室规定教师借阅周期为6个月,在每个借阅周期内,每位教师借阅的总数不超过20册,可允许续借1个周期。学生借阅周期为1个月,在每个周期内,每位学生借阅的总册书不超过5册,也可续借1个周期。为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师和学生对专业文献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我们对2008~2009年专业资料室图书库存数以及教师和学生借阅各类图书资料的情况分别作了统计,见表1。

2借阅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借阅需求量大,经费不足

(1)教师方面。本专业在编教师15人,除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一定量的教学研究和科研任务,他们关注的是与自己从事研究方向关系密切的中文图书、专业期刊和外文图书。从表1可以得出:1)心理学专业各类图书的借阅率为20.1%~39.8%,说明教师借阅需求较大。2)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统计法的借阅率在35%左右,借阅量较之教育学类的图书要高些。本专业中年教师原从事的是教育学方面的教学工作,该专业创办后,这部分教师由过去的教育学专业向心理学专业方向转型,面对新的教学领域,必然需要大量的心理学方面的图书资料来适应新的教学任务。3)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的借阅率一直稳定在35%~40%,借阅量较之心理学类其他图书要大些。青年教师虽学习和从事的是心理学专业的工作,但从教时间短,他们借阅最多的是本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备课参考资料。4)内部交流资料2008年的借阅量为68.1%、2009年的借阅量为71.1%,借阅率相当高,说明内部资料也是教师在从事教研和科研时的重要参阅资料。5)2008年外文借阅率为71.7%,2009年为79.6%,教师对外文图书关注度极高,并呈上升态势。这反映出教师在了解国内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时,对国外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已越来越重视。(2)学生方面。本专业学生人数270人左右,属于规模较小的专业系,从表1可以得出:1)2008年和2009年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生均借阅分别为1.22册和1.71册、0.99册和1.37册、1.84册和1.13册。绝大多数学生的借阅是随着专业课程的开设和教师的要求而进行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论文撰写。2)2008年和2009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图书生均借阅数为1.78册和1.92册;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类图书生均借阅数为4.06册和4.21册;考试类用书生均借阅达1.40册和1.65册,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学生比较关注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对专业方向模块(心理辅导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考研课程的必修书目和职业资格考试等图书借阅较多。3)心理学类的外文图书属限制性借阅,仅供大四的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借阅,所以借阅率比较低。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系,中年教师的转型和青年教师的备课都需要图书资料作支撑,资料室的借阅不仅面向教师,还要面向所有的学生,对于大面积集中借阅经常是教师借了,学生就无法借到,学生借了,教师就无法借到,资料室图书显得“供不应求”。特别是使用率比较高的图书由于经费原因,每一版本的图书只能购置单本,无力购置复本。外文图书由于价格高和经费制约,每年的购置只能是10本左右,购置力度一直处于弱势。再加之管理松懈,教师借阅不及时归还,使得有限的资源不能共享[1]。

2.2文献形式单一,“室藏”老化

本资料室建库20余年,已收藏图书近万册,前期的藏书重点为教育学类,近几年才将建设重点转移到心理学类资料的收藏上,心理学类图书占中文图书的40%,有很多教育学类的旧书无人问津。藏书模式是单一的印刷型纸质文献资料,纸质类文献占总藏书99%。近年来,图书价格的上涨,图书经费日显不足,现有的经费只能保证中文图书和专业期刊购置和订阅,外文图书的购进仅占总藏书量的2%,电子型文献也仅为文献总量的1%左右。

2.3传统服务,缺乏信息整合

从内部交流资料一栏中看出,2008年教师借阅率为68.1%,2009年为71.1%。三、四年级的学生或参与学生科研立项,或准备毕业论文资料,对历年硕博士学位论文等内部资料借阅量较大,2008年和2009年这两个年级的生均借阅为1.01册和1.38册。说明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对高校内部出版赠送的刊物以及非公开出版的资料关注度极高。但由于历史原因,资料室工作人员服务主要是以文献的采购、借阅和收发为主,采用的是传统服务形式,提供的是一次文献,缺乏信息整合意识,信息整合能力比较薄弱[2]。

3对策建议

3.1加强“室藏”建设

3.1.1合理利用经费,丰富“室藏”

目前,专业资料室的图书购置主要来源于学校每年用于购置图书资料的计划经费,由于学校财力有限,每年上涨幅度不大,这样,就造成资料建设难以适应教学和科研要求,为弥补经费的不足,二级学院也应根据自身财力情况购买专业资料,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合理规划使用。在图书的采集上应根据教学、科研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复本适当为购置原则,以此丰富“室藏”;资料员应充分利用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进修等机会,协助购买或复印资料,这样,不仅提高所购资料的实用性,而且也弥补资料员专业知识的不足;对教师购买的专业性很强的图书资料,鼓励其存放在资料室,或由资料室进行复印装订,从而最大限度丰富了资料室的文献资料,同时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外文图书资料,要确保一定的经费,如条件许可每年可按一定比例增加,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国外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新信息[3]。

3.1.2注重收集资料,补充“室藏”

专业资料室除常规性的购置图书外,还应收集各种教学和科研资料,以弥补“室藏”资源不足。如收藏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学赠送的图书资料;教师出国访问讲学或去兄弟院校学习获取的资料。此外,内部文献的交换也是补充“室藏”的重要途径,如科研报告、会议文献、论文集和内部专业资料等[4]。另外,应注意收集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学术会议信息;收集国家、省、部等各级各类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对本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资料编辑整理成册。这样,既节省时间,方便教师查阅,也可以掌握各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

3.1.3建立教师科研档案,充实“室藏”

资料室应建立本单位教师教研和科研文库,以此来充实“室藏”资源。科研文库的建立包含3个方面:一是教师原创性科研成果,如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内部交流的观点和学位论文,还有教师编写的专业讲义等。二是本单位的教学和科研文件,如教学参考、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成果汇编、行政公报等。三是资料室为支持教师教学和科研所开发整理的二次文献。教师科研文库的建立,不仅能充实“室藏”资源,使专业资料室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而且体现了专业资料室工作的创新,拓宽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范围。

3.1.4馆室合作,完善“室藏”

专业图书资料工作应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采用图书馆目录管理体系,编制专业资料室图书“室藏”目录,在校图书馆网页上设置专业网站,实现资料室间、校际间流通借阅管理,方便师生从不同角度检索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利用专业资料室地域优势,建立小型专业电子阅览室,师生可就近进行网上文献信息查询和光盘数据库检索[5]。调整藏书结构,改变单一的纸质型的藏书模式,加大电子出版物及声音、图像、影像等资料的收藏数量,使资料室的收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建立起校园网—图书馆—专业资料室多层次的特色文献保障体系。

3.2注重特色服务

3.2.1文献资料活化服务

当今社会文献信息量大,文献资料的学科内容既交叉又分散,教师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表层和现有的字面上,而是关于某一主题综合的、潜在的信息,作为资料人员就必须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和科研需求,将资料室中许多珍贵的、至今仍对教学和科研有很高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活化,逐步理出教学科研所需的有价值的资料,对其进行二次、三次或再次的开发利用。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有选择的积累存储,建立各种主题的数据库,利用摘录、复印、拷贝、下载、电子邮件等方法,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传递给相关教师,使专业资料室文献信息尽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2为考试类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