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医院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营医院盈利模式

篇1

关键词:民营医院 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模式

当前,在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民营医院对外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内要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因此,民营企业要通过创新适应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模式,才能为民营企业在医疗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模式能够降低医院的财务支出,提高了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降低了医院的经营成本,降低了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风险,使得民营医院能够按照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稳定发展。

一、民营医院成本管理模式应对的发展环境

首先,在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环境中,由于人们对医疗制度和医疗服务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医疗各项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就必须对医疗行业进行改革。我国政府对民营医院的发展给予政策鼓励与支持,使民营医院能够更积极地开展医疗服务,加大了对医疗设备与服务的投资,提高了民营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模式要能够适应医疗市场的外部环境。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使人们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险服务,城镇居民都能够得到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大部分患者不必因为医疗费用问题而害怕去医院。这样医疗保险制度惠及了广大城镇居民,也激活了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潜力,使得民营医院获得了发展空间。

最后,民营医院面临着管理机制的问题。民营医院在获得政府支持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还需要解决自身管理机制的问题。由于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受制于自身的管理水平,只有创新自身的管理机制,才能提高医疗技术、员工专业能力,改善医院的经营成本,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民营医院在成本管理中遇到的困难

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是其自身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些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还不够规范与科学,使得民营医院的管理机制不够灵活,这样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率,也使得民营医院的医疗成本急剧攀升。因此,民营医院必须分析成本管理中的制约因素,并且要逐步建立与创新适应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模式。

首先,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由于民营医院的管理机制不灵活,使得成本管理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成本管理得不到其他相关部门或管理职能的支持,造成了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成本管理理念滞后,成本管理执行力比较弱,成本管理目标模糊不清,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决策。

其次,民营医院成本管理不够合理,不能实现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由于医疗服务涉及到多种成本管理,给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带来了压力。一些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不规范就造成了成本的失控,财务管理人员与医院员工的成本意识比较淡薄,成本管理的制度与流程还不够完善。

最后,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缺乏专业化能力,造成了成本管理的低效。由于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成本管理方面还需要提高业务能力,他们还没有对医院的各个部门与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掌握,这样产生了成本管理与医疗服务的脱节,造成了成本管理低效率。

三、民营医院创新成本管理模式

首先,要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民营医院要建立与完善成本管理机制,要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目标,并且将其与员工的经济责任与业绩考核进行联系。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目标可将其分为相对固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及变动成本目标。对成本目的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如预算控制,确保了成本预算的有效执行;支出控制,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执行;采购控制、库存物资控制,降低物资在采购、使用环节的成本。

其次,提高全体医院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与专业能力。民营医院要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医疗行业的一些基础知识,要熟悉一些基本药品的药理、要熟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病案管理体系,熟悉医疗、护理常识,更要掌握医院的物价管理体系。

最后,提高医院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加强医院的后勤成本管理。民营医院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得成本管理拥有自动化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网络的成本资源的配置、使用及管理,提升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民营医院的后勤管理应采取社会化管理模式,这样才能降低民营医院的经营成本。

四、结束语

通过对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模式的探究,得出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模式是其在医疗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因素。一些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还不成熟和完善,这样就限制了医疗服务的全面发展。民营医院要创新成本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促进民营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引导民营医院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民营医院的良好的成本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能够改善财务管理状况,避免投资与费用支出的盲目性,降低了财务管理风险与经营风险,促进民营医院的费用支出的合理化与投资科学化,提高了民营医院的经济效益,使民营医院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源泽.浅谈民营医院的预算及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1)

[2]黄松武.新医改下民营医院的发展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2,(10)

篇2

关键词:好企业 评判标准 主营业务 现金流 盈利模式

好企业的标准是什么,恐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一两句话也很难说清楚。

一次与步长集团赵步长董事长聊及这个话题,他说评价企业好坏三点就足够了。三点分别是一句话能否讲得清;有没有可靠的现金流;看企业老板晚上在干什么。听罢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一句话能否讲得清。意指公司生态位是否恰当,主业是否突出。现代经济讲求分工和协作,过去那种贪大求全、一心通吃的商业模式早已过时。但不幸的是,只要你浏览国内企业的宣传资料,发现许多企业“定义”自己的话语很长,需要一大段文字。既便如此,人们看后还是弄不清该企业到底是做什么的。坦率地说,许多企业是以房地产为基础做成了“国民经济的综合部门”。相反,提起辉瑞公司,人们都知道是做药的;提起微软公司,人们都知道是做软件的;提起苹果公司,人们都知道是造手机的;提起中集公司,人们都知道是造船用集装箱的。步长集团是制药企业,这一主业19年来从未动摇过。步长集团也办大学和医院,但目的是通过纵向一体化,进一步支撑和做强药业,主从关系摆得很正。古人讲:“多则惑,少则精。” 从理论上讲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实际上无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摊子铺得越大,管控难度越大。一旦某个环节“掉链子”,必然影响整个集团公司。人们常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西方一定就亮的道理。“善进者智,善退者亦智”。所以,企业家要坚持理想,也要面对现实。

其次,是否有可靠的现金流。经营企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缺一不可。作为企业的血液,资金是靠自我造血功能还是靠大肆举债抑或套取银行的资金,或者干脆把银行拉下水?要保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必须打造有生命力的盈利模式。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利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经营企业则相反:“失败的企业是相似的,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招术”。众所周知,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是“好色”(交友)与“好玩”(游戏);汽车4S店的盈利模式是售后维修;沃尔玛的盈利模式是渠道(连锁经营)加低价(源于向供货商大幅度压价);芭比娃娃的盈利模式是“反复领养”;长沙远大的盈利模式是“定制”;百度的盈利模式是“竞价排名”;淘宝的盈利模式是“收取摊位费”。股份制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先从股东的钱挣起”;品牌家电制造企业的盈利模式是“用经销商的钱组织生产”,直销的盈利模式是发展会员。矿业的盈利模式是卖资源,高科技企业的盈利模式是技术创新,金融企业的盈利模式是业务垄断,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定期增发,等等。由于商业和餐饮业有较为可靠的现金流,因而许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集团公司都乐意涉足这些领域。

最后,看企业老板晚上在干什么。俗话说,勤奋的人听脚步就知道,诚实的人看笑容就知道,智慧的人问计谋就知道。经营状态好的企业老板晚上在放松,或健身,或品茶,或读书,或静思。经营不善的企业老板则乘着夜色周旋于银行家或公检法之间,频繁地会面、设宴、敬酒,请求延期宽限,请求从轻发落,搞得焦头烂额,身心疲惫,多少有点“要想精神快乐,就得身体折磨”的味道。有人戏称这样的老板“白天文明不精神,晚上精神不文明”。试想当初办企业,目的是为了人身自由和财务自由,创业后却发现不仅没了自由,甚至连原来那点尊严也所剩无几。这是老板追求的生活?另一方面,基于因人而盛、因人而衰的原因,往往老板健康则企业健康、老板停滞则企业停滞,因此老板身体健康乃企业之福音。

环顾周围各式企业,深感赵步长董事长朴素的言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商道。作为步长集团领军人物,赵步长先生58岁下海,19年矢志不移,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带到中国药企10强之列;个人完成了从大夫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企业完成了从家族化向社会化、本土化向国际化的双重跨越。2011年步长集团纳税13.5亿元,再度成为当代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楷模之一。这一切凝结着赵步长先生的智慧与汗水!

明眼人注意到,在几乎所有关于近代中国的历史书籍中,政治家是男一号,知识分子是男二号,企业家是男三号(基本上属于“下落不明”)。近30多年来,成百上千的知名企业家在改革大潮中相继“倒下”,各领三五年,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做事不专(心理急躁);一心“通吃”(夜郎自大);热衷于当“两院院士”(医院和法院,投机取巧)。然而,没人能够改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正如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所言:“当台风袭来时连猪都会腾飞,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会发现究竟谁没穿裤子。”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同样可以检验一切。

蓦然回首,那些淡出人们视线的“英雄”,是经济改革的试验品、牺牲品,更是坐标。他们成功的经验至少可以告诉追随者,哪些是淘金的工具,哪些是财富的敲门砖。他们失败的教训至少可以告诉后来者,哪些是致命的陷阱,哪些是伤人的荆棘。他们更为中国式、本土化的失败案例,比西方的经典教科书要实用得多、丰富得多,也更有借鉴价值。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乞丐想的是下一顿饭,富翁想的是最后一顿饭。

资本家思维围着钞票转,实业家思维围着企业转,企业家思维围着社会转。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密尔顿(Friedman Milton)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赚取利润。”不盈利的企业是不道德的。

企业家是以企为家的人。张维迎教授指出:“所谓企业家,就是承担经营风险,从事经营管理并取得经营收入的人格代表。” 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 Frank H. Knight) 指出,企业家就是“识别不确定性中蕴藏的机会与获利的可能”, 并“自己承担决策的全部后果”的人。做企业家最大的好处就是将自己的职业与墓碑直接对接。

老板是支付员工薪酬的人,是企业的法人。所谓法人,就是被公检法“传唤”的人。在社会的眼里,你是资本家;在政府的眼里,你是企业家;在员工的眼里,你是老板。所以,身为一企之主,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世间有白道黑道,你只能选人间正道。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要以出世的智慧治理入世的企业。顺境不得意忘形,逆境不绝望消沉。在委屈中平衡,在妥协中前行,在虚怀中充实,在放弃中收获,在谦卑中完善。

要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折磨。在我国做企业要经得起政治诱惑、利益诱惑以及美女诱惑。要忍别人所不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受。吃得苦中苦,不过人中人;受得屈中屈,方为人上人。小不忍则乱大谋。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认知自我:我没有文化,但有思想;我并不聪明,但有悟性;我懂得利用,但从不过分;我并非贵族,但草根茁壮;我没有背景,但“兄妹”同心。正如著名作家毕淑敏所说:“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

有人问德鲁克先生:“我如何才能成功?”

德鲁克回答:“如果你不改变你提问的方式,那么你注定不会成功。”

人又问:“我该如何提问呢?”

德鲁克说:“只有你先问‘我该如何贡献’你才能获得成功。”

纵观成功的企业,通常都有“五个一”:一个正确的方向(战略规划);一个清晰的目标(易于实现);一个不断创新的策略(善于竞争);一个坚决执行的团队(重在落实);一个奖罚分明的机制(优胜劣汰)。换言之,就是适者生存,价值取胜,稳健经营,取舍得当,执行有力,独立特行,相机抉择。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成功难,选择不成功更难!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

[3]杨瑞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弗里德曼·密尔顿.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5]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李今生,刘雯.新“红顶商人”尹明善[M].长沙: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7]文炳洲.颠覆管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琼·玛格丽塔.什么是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9]Peter F.Drucker.1977,People and Performance:The Best of Peter Drucker on Management [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Peter F.Drucker.1977,An Introductory View of Management[M]. N.Y. :Harper's College Press.

篇3

我国互联网医疗面临的问题

目前互联网医疗面临信息不能共享、国家监管政策缺失、费用报销不能与医保接口、数据挖掘困难、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尚处在摸索阶段。

信息不能共享,标准不统一。“互联网+医疗”很难推进的原因之一,在于医疗的互联网都是一个个的“孤岛”,每个医院都是一座“孤岛”,甚至一个医院里面很多软件都不能共享。“信息孤岛”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体制问题,是医疗服务体系碎片化的反映,因为不同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互相之间都是竞争对手,他们是不会主动积极地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的。公立的大型医疗机构如果不放开他们的核心系统HIS系统(即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真的很难移动,互联网没有这样的数据,很难真正地改变整个流程。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缺乏顶层设计,加之国内医院体系庞大,当互联网医疗产品进入医院时,都要重新做系统接口,导致医疗IT产品复制成本和交付成本极高,这也同时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国家监管政策缺失。从政策层面出发,移动医疗行业如何监管?出现医疗事故由谁来负责?目前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医疗是相对敏感且专业化程度高的领域。由于政府对医疗资源的控制较严格,当相关厂商发展到一定程度、用户积累成规模时,一定会面临如何与相关法规相适应的困境。对于涉及医疗管理的智能硬件产品,如果得不到相关权威机构的认证,会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此外,如果能从国家层面认可移动医疗对于慢性病治疗,以及给医院层面带来的益处,移动医疗发展得当的话,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同时,甚至能帮助国家缩减医保支出、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因此,不仅政府应考虑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行业发展,大型医疗机构也可协助引导、推进这一产业。

现有远程医疗政策妨碍医生投身新型医疗服务模式。2014年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指出,“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并且“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的信息平台”。这一文件明确禁止医生自主进行远程医疗,将医生从事远程医疗的权限收归其所服务的机构。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医生和患者越来越多地能够越过医疗机构实体进行直接联系。这种实质上的个人行动和名义上医生从属于医疗机构的关系将产生越来越深的矛盾。尽管已经有相当多的优秀医生开始主动地进入新兴的医疗服务市场。但在现有人事制度下,他们作为公立医院职工,通过新型服务模式和业态获取的收入并不被现有体制承认,甚至违背现行法律和行政规定。这极大影响了优质医疗资源向这一领域流动的积极性,使得相当多的医生对新兴领域望而却步,妨碍了新型服务模式和业态的发展。

医疗费用报销问题。中国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将近99%都已经被基本医疗覆盖到,在这样的体系下,人们都习惯医保支付。国内多个城市已在实施“智慧城市”战略,医保卡与交通卡、老年证及银行卡综合在了一起。企业在设计医疗支付时,如何与医保对接,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医疗大数据如何挖掘仍待研究。传统的临床科研数据,分对照组和试验组,但是真实的医疗大数据搜集起来没有如此理想的状况,真实的病人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怎么利用现有的数据来开展大数据服务于临床研究,是个问题。传统的医疗数据是以临床为中心的业务数据,现在结合互联网、健康物联网,以及气象环境、基因等数据,这些数据来源多元化怎样进行规范化处理,还有如何挖掘出非结构化数据的价值,也是难题。健康大数据要发挥作用,实际上需要做知识库的建设,但是现在的知识库都是基于现有的教科书、药品使用说明以及一些临床手册,都比较简单,今后要把医生的真实的看病经验也输入进来,才能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意义,这才是真正的大数据挖掘。

相关智能硬件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现有的移动医疗服务和功能可满足用户的问诊需求,但通过监测数据进行行为干预,进而预防疾病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一旦数据出现较大误差,给用户造成压力的同时,产品本身的推广也会受阻。此外,由于相关厂商多停留在借助不同的产品功能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阶段,用户粘性难有较大提升。

医药物流速度较慢。今天的中国药店跟便利店一样在全国多如牛毛,覆盖半径不足3公里。碰上急症就直接去医院了。而网购药品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患者拿到药品的时间短于传统的取药时间。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的仓储、配送都有严格的规定,目前参与医药物流的企业数量不多,目前的物流速度还没办法满足用户的急需用药需求,特别是跨城市的物流配送速度。

业内普遍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尽管互联网医疗行业异常热闹,但业内普遍没有找到适合自家的清晰的盈利模式。目前尚未有哪家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始盈利,产业相关数据也不乐观。很多公司通过交叉合作探索向患者收费模式,试水市场反应,比如从患者需求切入,如提供挂号、问诊等服务,将其转化为购药行为,但无论是通过挂号、问诊还是健康管理,患者需求的转化率都极低,究其原因是用户粘性不高,大部分购药行为能通过医疗机构、实体药店等渠道完成,因此没能实现购药行为的电商化。同时,由于各合作企业间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也不愿意提供十分详细的患者记录和数据分析,导致合作以失败告终居多。目前独立运行的医药电商也无一家盈利,因为网上销售的多为单价低、毛利不高的非处方药,这也决定了该行业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几无可能。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企业、医疗机构、用户等各方的努力,在整个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认为国家应加速出台相关监管政策、标准和相关配套改革,企业也应抓住大好时机,学习同行先进经验,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发展策略。

1.行业发展建议

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体系。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统筹和推动全国互联网医疗信息标准化工作,加快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构建医疗信息大数据平台;二是规范互联网医疗硬件和软件产品,加快实现设备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快出台互联网行业准入标准,规范行业准入条件,防止低水平重复开发。

改革医疗保险体制。医保经办部门应该通过尽快引入医保医师制度助推医生自由执业,使得医生不必再依靠公立医疗机构身份获取医保资格,引导优秀医生分流到社区、民营医疗机构乃至线上机构,利用包括互联网医疗在内的新型医疗服务组织的竞争和分流能力,形成充分竞争、分工诊疗的医疗服务供给格局。

加强行业监管。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加强行业监管:一是明确行业监管机构,加强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监管;二是出台相关细则,明确对互联网医疗主体资格审查备案、知识产权保护、纠纷处理、消费者维权等问题的解决办法;三是加强互联网医疗的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医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加强卫生、工信、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医疗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有效对接;二是推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培育壮大互联网医疗品牌;三是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切实将国家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

大力发展医药物流。要大力发展医药物流,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完善医药物流产业政策,积极推进传统医药企业转型;二是做好医药物流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三是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四是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五是提升医药监管能力,严格医药市场监管。

2.企业发展策略建议

明确市场定位。移动医疗服务要找准利基市场。个人消费市场方面,一定是在细分用户群体上才会有发展空间。比如说孤寡老人、亚健康人群。可穿戴设备更要找准细分市场,医疗和健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做大而全的产品没有什么前景。

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切入点。互联网的特征为海量、高频、低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低成本、可标准化复制。而医疗的特征为相对低频、个性化、属地化、支付方与决策者不对等、易受政策影响。所以,医疗的特征决定了其将是一种用户数相对少、ARPU值相对高的生意,很难出现全国性的龙头。医疗行业是产业链条过于复杂的慢行业,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可通过三个方面切入移动互联网:一是通过提供便捷的导诊分诊,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各级医院医生的效率;二是构建透明的生态系统,降低体系内的信息不对称;三是在慢病领域提高用户黏性与数据的连续性。

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医院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效率太低。而解决此问题,可以从两条线出发:一是在云端,在互联网上为患者提供服务,让其在院外享受更方便的服务;二是为医院服务,合理分配和应用医疗服务。资源不均衡、信息不对称是催生互联网医疗商机的核心。企业应该重点把握数据的应用,并具有跨领域的思考能力,更多地将互联网公司的技术能力与相应领域的专业经验相结合,是未来大数据应用的趋势。

加强网站宣传。针对用户关注度不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可采用多种推广方式进行网站宣传:一是SEO推广,二是利用各种方式发邮件或者信息给目标用户群体,三是两个或多个网站之间采用一些栏目互相推荐彼此网站的合作方式;四是利用专家营销,如请专家来坐诊或在医院网站里给专家增添博客等;五是利用百度知道、SOSO问答、地方性人气旺的论坛等方式来进行品牌宣传,或在新闻网站上发软文广告。同时,还应该经常举办线下活动,以此来弥补线上不足,如逢年过年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大型义诊、发传单或者专家做客讲课等活动,并邀请媒体进行相关报道。

远程诊断、近处治疗相结合。有实力的医药厂商完全可以整合社会化的医院资源、医生资源,用户可以远程咨询用药,线下由被整合的医院医生进行治疗指导,同时可以推进医生P2P、移动用纸O2P等新商业模式创新,给予患者全方位用药指导。

篇4

2010年是我国调结构、推动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更是从资本密集型的增长模式向创新主导型的转变之年。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乃至更长时间政府将加大科技投入,新的经济增长极有望在此产生。同时,鼓励民间投资的“制度红利”有利于资金和人力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更有效率地配置,对潜在GDP增速的贡献可能在0.5%~1%,可以削减地产调控政策对经济造成的单边下行风险。因此,新兴产业与民间投资的“双轮驱动”将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主题,回到资本市场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两者的“交集”,未来的“Tenbagger”可能就在此产生。

聚集核心竞争力

由于新兴产业和民间投资可能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生力量,而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上市公司中软件服务、元器件、医疗器械、智能电气等新兴子行业的占比更大。

目前,创业板动态市盈率在60~70倍之间,中小板动态市盈率在40-50倍之间,与主板市场18倍的动态市盈率相比,溢价率分别高达250%和120%,因此,从估值上而言,中小板和创业板并无优势而言。相反,对于一些成长缺乏持续性的公司而言,高估值将加速价值回归。因此,业绩能否持续高速增长、核心竞争力、行业壁垒、毛利率趋势等因素是决定“熊市牛股”的必要条件。

牛股是怎样炼成的

记得2004年中小板开设初期,正逢A股熊市调整的中后期,但中小板却诞生了以苏宁电器为首的一批“熊市牛股”。同样,2009年创业板在A股中期调整阶段亮相,出现了一批如爱尔眼科为首的牛股。我们发现此次宏观调控与2004年有相似之处,调结构不等于打压,而是有保有压,往往“保”的领域是最容易成为黑马集聚地。

2004年著名的“熊市牛股”主要有三类:1.拥有核心竞争力或盈利模式,典型代表如品牌稀缺性的茅台、新兴业态的先驱者苏宁电器;2.政策转型中的受益者,典型代表如2004年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下的中集集团、深赤湾等;3.所处行业周期性较弱,但公司具有较强的内生性拓展能力,典型代表如同医药行业的双鹭药业、商业零售的大商股份等。

由此,我们得出在经济转型时期有望成为黑马的几大必要条件:1.拥有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不具备复制性;2.拥有核心的技术壁垒,或行业标准的制订者;3.符合政策转型大趋势的受益行业,如低碳、进口替代等;4.未来3年业绩可持续增长,具有较强内延式发展空间;5.拥有顶尖创新能力以及能够创造出新价值的公司。

在原有的国际贸易体系中,粗放型的增K模式演绎到极致后必然会导致我国在资源战略中的话语权崩溃,这点已经在铁矿石谈判中显露无遗。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尤其是新兴技术性的公司,仍然相当之少,所以依靠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大的软肋。在国家大面积调控结构,扶持战略性新兴行业的背景下,能够在高附加值领域创造新的增长极显得弥足珍贵。

延续上述思路,在创业板所横跨的众多子行业中,我们力求寻找如Microsoft、Google、Apple等形成颠覆性、技术垄断,并通过原创性改变人类生活模式的新兴产业公司。从这个角度,我们主要聚焦新兴产业中的信息技术(芯片设计)、3G应用、变频设备、新能源电池技术等细分子行业。

四条选股思路

证券市场的调整往往会呈现出泥沙俱下,对于优质公司则是一次逢低吸纳的机会。虽然优质公司在系统性风险面前难以持续走强,但如果将投资周期放长的话,此类个股无疑将大幅跑赢大盘。

选股思路1 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力的高端信息类公司(关键词:技术)

典型代表 欧比特――军工国防芯片龙头

欧比特是我国军工宇航级芯片龙头,是创业板军工第一股。芯片是信息化国防工业的制高点,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高端芯片一直是我国国防工业的瓶颈之一,未来5到10年内,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资本市场空间将超过万亿元,这将对宇航级芯片起到强大的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和工业控制领域使用的高可靠SoC芯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但是由于芯片在武器装备生产方面的核心作用,部分高性能的芯片产品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局面。而在国内仅有欧比特、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或者是科研院所进行的SPARC架构的嵌入式SoC芯片研发生产工作。

其他符合此类思路的公司有:在3G视频监控和数字安防领域领跑的大华股份,智能语音领域技术领先的科大讯飞,独特B2B阿里巴巴模式的网站运营商焦点科技,专营红外热像仪的大立科技,等等。

选股思路2 关注具有独特商业盈利模式的消费类个股(关键词:业态)

典型代表:爱尔眼科一医改机遇下的“苏宁电器”(相似度:80%)

随着新医改对民营医院的松绑,民营医院有望迎来最黄金的10年。医院作为正在破冰的垄断领域,随着社会资本加速度进入,带来的将是超常规发展。

爱尔所处的眼科行业,并不被公立医院所重视,处于整个行业的“业态盲点”,因而民营医院有机会切入。同时,眼科连锁的天花板(增长瓶颈)特别高,空间很大。而眼科连锁医院需要做强的要素,爱尔都不缺。爱尔的先发优势对其竞争对手而言是致命的。

2009年成功上市融资无疑为抢先全国布局奠定了基础,其将在市场准入、医生资源、品牌积累、病人信任等多方面全面阻截对手。以2009年爱尔眼科的营业收入6亿元测算,目前仅占整个市场份额的3%左右,不过爱尔眼科在其发展较早的长沙地区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切换到全国市场,爱尔未来抢占20%~30%的市场份额可以期待,其的确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2010年~2015年是公司收入、利润的高速增长期,2015年之后,利润增速的维持需要公司通过提高单个客户的保有值来保持。爱尔的业绩具有10年10倍的能量。

其他符合此类思路的公司有:主营珠宝首饰加工同样采取品牌连锁模式的潮宏基,主营移动数码产品连锁销售的爱施德,杭州区域性口腔科连锁模式的通策医疗,专注于肝病治疗领域的福瑞股份,等等。

选股思路3 关注业绩可持续快速增长的细分子行业(关键词:成长)

典型代表 合康变频――享受高压变频节能的快速扩张

公司所处的高性能变频器技术优势明显,销量年增长80%以上。合康变频生产的高性能变频器技术优势在于矢量控制和能量回馈,国内只有很少的公司掌握这种技术,技术优势明显。高性能变频器订单多来自于新建煤矿,变频器的使用周期10~15年,未来几年高端变频器更替需求的市场规模能达到90亿~100亿元。公司预计高性能变频器销量近几年能保持80%~100%的增速。

公司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3年净利润保持5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是可以期待的,通用变频器增速在40%~150%之间,高性能变频器增速在80%~100%之间。高性能变频器的推广不仅能带动营收快速增长,而且能提高公司综合毛利率。虽然通用变频器单价有下滑趋势,但凭借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通用变频器毛利率仍能维持在高位。

其他符合此类思路的公司有:中国规模最大采用废弃资源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体的格林美,受益于消费电子外包转移的卓翼科技,在高效照明和智能电源等多个新兴子行业进入收获期的拓邦股份,专注于可视化信息解决方案的威创股份,等等。

选股思路4 关注政策重点“呵护”的新兴产业(关键词:政策)

典型代表 亿纬锂能――小电池也有大市场

公司是国内最大、世界第五的锂亚电池供应商,是全球第二家能够生产9V锂锰电池的厂商,也是少数能够生产软包装锂锰电池的厂商之一。主要服务于智能电网、射频识别(RFID)、汽车电子和安防产业等领域。相关产品均是近年来快速成长的产业,这为公司的持续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国家电网公司加快了电网投资的力度,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资800亿元用于下属27个省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高能锂一次电池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篇5

11月16日,在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主办的首届澳大利亚・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峰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中国老年人口基数渐渐增大,需求层次多样,市场潜力巨大。”与会中外专家认为,中国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未来几年将保持增长。

老龄化社会来了,养老产业的“巨型市场”也已形成。面对国外投资者的分食和抢食,国内投资者怎么办?

养老很简单:“一碗米,一杯水,一口气,一扇窗,一扇门,一张床”

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中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此次会议指示是继2013年9月国发35号文《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后对我国养老产业的进一步指引。

“中国的养老,其实就是‘一碗米,一杯水,一口气,一扇窗,一扇门,一张床’。”郝福庆说,“一碗米”,就是食品要安全,远离污染;“一杯水”,就是要有清洁的饮水;“一口气”,要有清洁的空气;“一扇窗”,希望能老人看到外面的世界;“一扇门”,主要指无障碍环境;“一张床”是指集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利于老年人起居的设备,实现健康管理。

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表示,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存在三大瓶颈。“首先是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清楚,所以大家都在观望,如果金融市场不开放,资本不愿意进入。其次是模式问题,做养老健康的企业多在亏损,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投入的资金受到政策和机制的制约,同时要对接很多的部门。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问题,从事养老健康产业者一定是专业人士,如果没有职业通道和规划,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养老产业是拉动内需的新增长点 但目前民营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48%

在巨大的养老需求的推动下,随着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领域的政策相继出台和落实,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长久之计,也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发展老龄产业,能够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一举多得,意义深远。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刺激消费和供给两个渠道,强化政府指导,加大养老领域开放力度,加强监管和法律标准体系建设,并注重培育群众树立健康养老的理念和社会意识。” 郝福庆表示。

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单纯靠政府的基本保障,的确难以满足。“现在全国有4万家养老机构,民营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48%。这就是当前中国养老机构的现状。” 乌丹星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促进医养融合对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强化投融资、用地等支持,扩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创新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

澳大利亚抢分中国养老蛋糕

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刘初阳表示,由于人口的老龄化、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城市中产阶层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未来将形成“巨型市场”。

“本次峰会旨在展现澳大利亚养老的行业能力,帮助澳大利亚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了解中国的市场动态和主要趋势,提供分享见解和经验的平台,并促进更好的合作。”她说。

随着相对富裕的“婴儿潮一代”变老,中国的养老产业,特别是高端养老产业迎来类似过去10年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据全国老龄委的数据,中国老年人市场的年服务需求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元。

据了解,此次有来自70余家澳大利亚组织和公司的130多位代表组成的养老产业代表团访问中国并参加了峰会。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中国区总经理、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商务公使柯迈高说,“这充分表明澳大利亚的养老行业致力于和中国合作的积极愿望。”

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凯瑞・布朗认为,澳大利亚的医疗卫生体制被公认为很好地综合了各种最佳实践,充分发挥公立和私立医疗卫生的优势,为国民提供经济、公平和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保障。“中国正在鼓励私营资本携手政府建立合作,澳大利亚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正适合中国。”

篇6

PPP模式不是简单的项目融资模式,更是一种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下,PPP的风险分配原则是让最有能力承担风险的一方承担风险;PPP项目收益原则是盈利而不暴利;同时,监督管理是成功实施PPP的基础,而实现有效监督最好的办法是公开透明。

一、PPP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PPP,公私合作制并不是一个完全新的概念。早在19世纪,英国工程师查德威克就提出了在地方污水处理和卫生服务方面,可以采用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改进效率,这是比较早的合同管理的思想,也是公私合作制的雏形。从那时起,各国在公用事业的经营过程中,制度变迁非常频繁,从“国有化”到“私有化”,再到目前的“公私合作制”,几经沉浮,不仅体现出人们对公用事业部门的产业特征的重新定义和理解,也深刻反映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变迁。

PPP模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国家。当时为解决经济萧条下的财政短缺导致的公共部门投资不足,从而倡导私人部门的参与,并将PPP模式用于公共政策。1992年,英国最先应用了PPP模式。智利于1994年也引进了PPP模式用于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1997年,葡萄牙也引入该模式,应用于公路网、医院、铁路及地铁的建设。2004年12月,巴西引入PPP模式用于公路、铁路及港口和灌溉工程的建设。2005年2月,我国首次运用PPP模式进行北京地铁四号线的建设。PPP模式在各国的运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二、PPP模式的优点

总的来讲,PPP模式的应用优点是比较多的,对于各个方面均体现出了较强的优势价值。从政府方面来看,其能够较好地降低政府的债务问题,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具备着较强的促进作用,如此也就能够更好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从企业方面来看,这种PPP模式的应用能够较好激发企业的活力,如此也就能够保障相关企业更好地发展,尤其是在私人部门的发展上意义重大;从社会方面来看,其同样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宏观调控效果,对于资源配置具备着较强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这些优势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除费用的超支。以往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费用超支的现象是威胁性较大的一个方面,一旦建设项目出现了费用超支问题,其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受益,而费用超支问题又和相应的造价管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PPP模式的应用能够较好地提升对于项目的分析和管理效果,如此也就能够确保其项目在经济性方面体现出较强的优化效果,最终提升其经济价值。

第二,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对于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来说,财政问题同样是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政府财政方面出现较大的负担的话,必然也就会影响其相关职能的发挥,PPP模式的应用能够较好的促使政府在繁杂的财政事物中摆脱出来,转变成为专门的监督角色,如此也就能够更好发挥政府的相关职能。

第三,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当前项目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变化特色,从投资方面来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发展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PPP模式的应用能够从设计、施工以及设施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控,对于资金的管理也能够具备较强的积极效果。

第四,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五,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风险分配合理。与BOT等模式不同,PPP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政府在分担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第六,应用范围广泛,PPP模式突破了目前的引入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可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等。

BT作为PPP一种模式,公司已进行几次成功的尝试。2011年6月首次中标余姚市马渚镇污水管道工程、兴马大道及东一路道路工程,中标金额86322457元,建设期12个月,回购期36个月,目前已成功回购。10月中标绍兴市镜湖新区越西路北延伸工程BT(投资、建设、移交)项目,中标金额172658362元,建设期730天,回购期36个月,目前已进入回购期。2012年,我们又成功运作绍诸高速皋埠连接线工程BT(投资、建设、移交),中标金额53341863元。从前几只BT模式成功的尝试,对工程公司而言,运作经营BT项目是当前企业获取利润增长点比较好途径,同时有利于避免与各施工企业残酷竞争,又能锻炼、培养企业人才、发挥资金的综合优势。稳步推动BT项目工程施工经营模式,意义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效益角度来看,运作经营BT项目是当前工程公司获取利润增长点比较好途径。二是从锻炼队伍角度来看,BT项目给职工创造了舞台,推进了市政道桥项目管理水平。三是从企业品牌角度来看,BT项目中标打响企业品牌,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公司争取更高级别的市政工程奖杯创造了条件。

三、PPP模式的发展机遇

篇7

电力行业向来带着垄断标签,行业融资的成本、效率和透明度受到质疑。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在限制垄断环节、市场化定价和丰富电源结构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结合金融行业自身改革发展需求,未来电力行业金融将呈现融资需求总量增加,融资成本有所降低,融资工具更加多样的局面。

一、电力行业间接融资比重偏高

我国电力行业民营企业占比出现过由高到低再回升的路径,目前民营企业办电占比仍十分有限。 从国有企业数据推断全部电力企业情况,电力行业目前融资规模约3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约为1:3。电力和电网企业融资规模和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国有发电企业间接融资明显高于直接融资。五大央企发电集团和粤电集团合计,银行贷款和票据融资等占86%左右,债券融资只有14%(见下表)。间接融资中,绝大部分来自国有银行,仅国家开发银行就累计发放电力贷款2万亿元,支持建成水电、火电、核电装机容量3.84亿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1/3。 如果加上另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保守估计国有银行融资也将达80%左右。发电环节间接融资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发电企业利润水平决定,融资成本承受能力略高;国有企业对价格不敏感,加上国有银行经营考核机制决定其贷款更多投向国有企业。

二是输配售电企业融资结构相对均衡。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分别占43.5%和56.5%,直接融资比重比发电企业高近30个百分点(见下表)。主观上,电网相对较低的利润水平无法承担过高的融资成本,有拓展直接融资的需求;客观上,两大电网的寡头垄断地位和较好的信用评级,能帮助企业在债券市场获得相对较低成本的融资。同样,贷款等间接融资资金来源更是基本被国有商业银行垄断。

三是非国有和新能源企业更倾向直接融资。首先,非国有发电企业直接融资占比明显较高。主营水力发电的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首发以来累计募集资金26.2亿元,其中首发、股权再融资、发债等直接融资占比达84.2%。 其次,新能源行业普遍注重直接融资。以上海超日为例,截至2014年6月末,银行贷款22.2亿元,债券9.9亿元,股票募集资金22.9亿元,直接融资占60%。这与国际规律一致,2013年全球新能源股票融资12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2%,通过VC/PE融资43.2亿美元 。主要原因是,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一定程度面临银行贷款的“麦克米伦缺口”,新能源投入大周期长有风险,银行贷款期限短和风险规避的业务特点难以满足需要;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复杂效率不高,进一步抬高民营企业和新能源行业融资门槛;资本市场和创投基金等则能较好满足新能源、市场化企业融资需求。最近6年我国创投资本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行业投资金额是传统行业的4倍,既预示未来产业结构,也说明未来金融服务发展方向。

二、电力体制改革升级电力行业融资需求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目前尚未出台。尽管在输配售分开与否、电网是否拆分、放开售电侧和电网定价次序等问题上的争论还存在。但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顶层设计,中央新近提出能源革命的要求,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五号文件)确定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原则,以及最新传出的“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 等信息分析,未来电力体制改革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向。

一是垄断最小化。2002年以来,厂网分开的改革进展较好,但输配分开没有实现,电网企业负责电网建设、配电、调度、交易等多环节,依然靠低买高卖的价差维持运营。电网的垄断影响上下游企业和居民利益,完全市场化又面临自然垄断行业规模不经济的制约。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具体到电力行业,新一轮改革核心是如何将电网限制在自然垄断这一最小范围,尽管改革可能采取渐进方式,但输配环节引入竞争,甚至包括社会资本,原有电网企业利润水平受限是必然趋势。

二是定价市场化。出于防止垄断提价等原因,我国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均有明显的政府定价痕迹,带来发电企业不满、电价结构不合理工业用电成本高、电价调整不能及时反映供求关系等问题。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指出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以此为依据,电力行业的未来,保留政府定价的显然只有电网输电环节,以及用于基础设施等公用事业和医院、养老、学校等公益领域,其余的环节和领域都应该放开,让供求双方协商确定电价,如大用户直购电,或者建立电力交易市场平台,为市场交易提供参考。

三是电源多元化。长期以来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火电占全部发电量在75%左右,比全球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我国火力发电占比高,有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必然性和经济性,但同时面临排放严重,煤炭产销非对称分布提高电力运输成本等问题。

为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面对国际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和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今年五月中央提出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按规划,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要从目前的9.8%提高到15%,其中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左右,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亿和1亿千瓦以上,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3000万千瓦。 电源多元化为社会资本进入电力行业提供了机遇,也客观上要求电网降低入网门槛,提供公平开放的电力输运环境。

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资本更多参与电力行业,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原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和运营模式面临调整,融资规模、期限和成本要求改变,发电端和配售电端的市场主体增加,对原有资产的整合和相应的融资需求增加,因而垄断和寡头垄断格局下的电力行业融资结构将发生变化。

三、电力行业融资发展方向

电力体制改革影响融资需求,金融环境变化影响金融服务供给,两者共同决定未来电力行业金融发展走向。综合判断,未来行业的融资特点是:融资需求增加,融资成本降低,融资工具多样化。

(一)发电企业金融需求增加。首先,水电、火电等重资产行业,以国有为主的电力生产业目前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社会资本进入上述行业面临资金制约,融资需求规模将增加。其次,风、光等新行业目前还处在技术待完善、制度不健全阶段,投入需求大且有一定风险,融资需求相应增加。再次,电力企业整合产业链增加融资需求,近几年电力企业盈利能力提高,煤炭市场低迷,电力企业迎来产业链整合的好时机,现金管理、资产管理及投资需求扩大。最后,由于电网垄断地位和电费结算方式,发电企业应收账款较高,2014年8月底,电力生产业应收账款2350亿元,接近电力供应业的3倍 ,大量应收账款影响企业正常运行,需要运用金融手段对其进行相应管理。综合上述因素预计,电力体制改革后发电企业融资需求即使年均增长5%,2020年也将达到2.5万亿元左右。

(二)输配售电企业要求降低融资成本。首先,目前电力供应业的平均毛利率略高于5%,比电力生产业低20个百分点左右。配售电环节引入竞争后,原有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电网企业或新成立的输配电企业在市场价格作用下,利润率回落要求降低融资成本。其次,分布式发电、智能电网建设运营等,处在产业发展初期,有风险高、周期长、利润不稳定的特点,需要低成本多形式的融资服务。再次,改革将需要对原有电网企业部分资产进行整合,并购重组在所难免,而且新设立的配售电企业需要利用股票、债券、股权投资基金等拓宽融资渠道,并整合优秀的技术和管理资源,银行有条件介入直接融资服务。这对现在金融服务机构而言,既是挑战,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和转型机会。初步预计,配售电环节融资需求增速将超过电力企业,假设年均增长10%,2020年融资规模约达1.5万亿元左右,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三)综合化市场化金融供给进一步满足电力行业需要。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向多层次、市场化改革发展,债券市场、场外资本市场、消费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等多层次市场将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及金融脱媒加快,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发展,大资管、跨界竞争、资本市场深化和金融监管转型,传统商业银行将加快向综合化、信息化方向转型。

首先,股票、债券等方式融资在未来电力行业融资中的比重将上升,保守预计,未来几年将实现15%以上的增长。

其次,随着电力行业对低成本高效率直接融资需求的增加,能为企业创业、成长、上市前、并购、夹层、重振和上市后私募、不良债权处置等阶段提供融资需求的股权投资基金未来将加快发展。

篇8

有了工厂,有了技术,有了产品,然后,产品应该怎么卖?

有三个基本侧重点可以选择:

一是招商,把产品卖给经销商;

二是自己操作市场,以消费为导向者、或以竞争者为标杆,致力于产品质定位、产品概念创新、价格优惠、服务优秀、塑造品牌形象等,还要选择消费者满意的渠道进行营销;

三是先规划战略:在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供应链、模式、品牌等层面建立面向消费者或(和)面向竞争者的核心能力,系统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经营。

“搏弈论”把经济活动中的人分为三大类,骗子、傻子与精明人;我们借助以下这三个概念略加调整,来对上述三个不同选择的企业进行分析。

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是“骗子”模式:有了产品就赶紧找经销商;(1)把产品交给经销商“底价操作”,厂家不做品牌---最多做点广告、掩护一下;经销商也当然也不做品牌,热衷于依赖贿赂促销实现高定价低销量、稳赚不赔、骗一个算一个的销售;最后,整个链条都是依赖于巨大的价格差来推动;(2)编一个哗众取宠的概念,骗经销商,或与经销商一起骗消费者;

“骗子”模式违背了“营销是通过经销商销售、而不是销售给经销商”的基本原理;导致渠道中没有人对品牌负责;层层贿赂(如进场费;终端服务人员贿赂;团体购买者的贿赂;药品保健品的医院回扣、专家回扣),层层欺骗;最后要么消费者受骗上当、购买价格高于价值的产品,要么消费者拒绝;

另外部分企业选择是“傻子”:通过产品质量管理、品牌塑造,通过压缩供应商的利润(不是降低供应总成本),通过挤压员工的权益(不是降低人力资源总成本),通过消费者价值的创造、传递而进行营销;自我积累,艰苦发展;虽然给消费者提供了值得购买的产品、给经销商创造了平台,自己也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条见效很慢、回报周期较长、也不无风险的艰苦的道路;

“搏弈论”希望社会既没有骗子、也没有活雷锋;而希望社会人都是精明人:通过“搏弈”而迫使所有人在自己利益、他人利益之间达到妥协、平衡,以理性、逻辑、妥协、契约、游戏规则、制度、监督来促成每个个体在一定条件下的交换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个人利益在特定条件下尽可能的最大化;

所以,投资者先要制订战略目标(价值最大化),通过战略分析,了解达成目标需要怎样的市场定位、顾客战略、业务战略,实施这些战略需要怎样的资源,通过哪些“搏弈”来整合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从而具备达成战略目标的核心能力与关键资源;

达成战略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中,资本、人力、客户等等都是最重要资源;

这就是精明人模式,或战略导向的模式。

二、、补药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老师把企业的市场营销范围规划为“全方位”,主要是三个: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次要的有供应链市场、公众舆论市场、竞争者市场等等。

其中,除商品市场营销等之外,其他市场营销都主要是旨在培育核心能力的,而不是直接产生销量与短期利润的;

我们认为,急功近利的客户市场营销只是,固然能取得暂时成功,但终究建立不起核心能力,最终伤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例如山东某著名家电企业,长期致力于消费者服务,注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但长期忽视品牌在供应商心目中的位置;赢得了消费者满意,但供应商长期怨声载道,没有在供应链方面建立核心能力,供应商交易成本越来越高;即使曾经一度取得领先的市场份额,但真实的利润始终不多、而且经营越来越艰难;

国内零售企业在沃尔玛等外资企业的进攻下之所以基本上只有挨打的份,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外资零售企业通常在供应链方面建立了核心能力,而国内企业始终停留在“货比三家、勾框剋”阶段、在供应链方面始终没有建立核心能力。

还有深圳某知名台资企业,注重客户利益、致力于控制生产成本,却一再损害员工利益,不热衷于于人才市场营销;导致了用工难、导致了与媒体关系的紧张;也就失去了人力总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

山东某保健品企业,曾经风光无限,每年销售额超过80亿;但由于不懂“竞争者营销”,坐上保健品行业老大位置之后,仍然还不致力于行业竞争格局的管理、竞争规范的建立,一味地追求“一统江湖”、恶意打压竞争者,终于引起“群起而攻之”、终于粉身碎骨。

还有许多企业破坏环保或伤害消费者健康而受到消费者抵制。

这都是些不重视“全方位营销”的行为,都是只看到眼前销量而看不到核心能力的短视行为,都将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恶果。特别是假如WTO之后,国际社会抵制牺牲员工利益、牺牲公众利益的企业的价值观,将逐渐被中国的消费者接受、模仿。

而全方位营销是补药,企业在供应、人才、公共关系、资本等层面的核心能力持续提升;销售业绩只是核心能力水到渠成的自然表现之一。

三、资本市场营销是基于核心能力的营销

资本市场营销是企业核心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骗子”不必要继续做骗子、是“傻子”变成“精明人”的关键;

1、“傻子”变成“精明人”:

菲利普科特勒老师说:“我们不能指望一家仅仅依赖自身积累而发展的公司,能够战胜它的广受资助的竞争者。”

对比现在牛气冲天的蒙牛,许多地方鲜奶企业,在产品层面明明具有质量、营养等优势,就是做不过蒙牛;

看看金六福开口笑的终端促销,看看安徽白酒的“盘中盘”,我相信能在技巧、能在细节管理上超过它们的中小企业有的是;但能够打败它们的几乎没有;

为什么?资本;

资本充足,笨拙成了简捷有力,成了快速增长之必须;

许多营销技巧,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冥思苦想、去艰苦发明;就让竞争对手去辛辛苦苦地创意吧,反正我的执行力度、执行成本都超越对手,后发也能先至。

总之,“傻子”所致力于的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工作,得到资本之后,如虎添翼。

2、“骗子”不必要继续做骗子

要想最终消灭“骗子”,必须等到所有消费者、供应商、员工、媒体、政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都不再当“傻子”;

那时,也就是“战略营销”彻底取代“推销”之日;

当然,一些“我本善良”、只是走投无路才当“骗子”的企业,如果学习了“资本市场营销”,就有可能具备一定的核心能力,对内、对外都容易具备真实的价值,从而走出“非做骗子不可”的宿命。

如对员工:资本雄厚时,企业对员工的服务能力就强;就有了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品牌的可能性;员工信心高、对企业信任多防范少,管理成本就低,互相创造价值都大;

如对经销商、供应商、其他合作伙伴,资本雄厚时,企业信用度高、交易成本低、配合度高;就有运作空间来建立品牌,进一步互相创造价值;

总之,资本雄厚能带来一系列员工服务能力、渠道服务能力的好处。

3、学习资本家的知识、技能,利用他们对项目前途的“预期”能力,能克服我们自恋、自我感觉始终良好的偏见,降低我们项目的风险、提高核心能力。

每个创业者,尤其是有过成功经验的创业者,都有“实践出偏见”的问题;中国企业的创业者中,偏爱自己的技术、品牌名称、包装设计的,偏爱自己的绩效管理方法、薪酬模式的,都特别多;市场的反映往往被“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地误解(例如流失率高既可以解释为产品自身销售力差,也可以解释为薪酬模式不合理,也可以解释为员工心态不正、需要心态培训,也可以理解为正常现象);只有投资者能教育我们;

许多投资公司,都是由经验丰富的企业家、职业的市场分析师等组成的;哪些品牌能够成功、哪些模式能够成立,他们的眼光通常都很“毒”;

如果能够得到众多投资者追捧,往往就能够说明我们推出的项目有成功的可能。因为我们坚信,投资者都不是傻瓜。

例如金六福得到汉龙集团的投资、水井坊获得帝亚吉欧投资,还有蒙牛、聚众传媒、盛大传奇等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一路高歌猛进;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到处求贷无门,如果企业的“资本市场营销能力”没有问题,就极有可能是该项目不可行或有需要调整之处,如品牌名称、如盈利模式、如价格、如消费者定位、如管理;

这时候,如果企业不具备“资本市场营销能力”,你就永远不能肯定你为什么被拒绝;

如果学习、掌握了“资本市场营销”,就能够在与投资者交往的过程中得到一些镜子,得以重新审视自己项目的可行性,采取调整或放弃等措施,避免勉强上马、骑虎难下、给事业带来更大损失。

四、定义你资本市场的营销对象

许多企业创业者由于错误地选择了营销的对象,企业的发展预期被错误地低估,误导创业者也自卑地看待自己事业的前途,结果慌不择路、贫不择妻地接受了苛刻的合作条件,为了度过眼前的难关而付出了昂贵的未来代价;甚至付出一大堆寻找成本而找不到任何投资者,事业提前夭折。

可以设想一下,当巨人集团失败、史玉柱一身债务时,如果史玉柱不向柳传志、段永基等投资者营销,而是向错误的营销对象营销,史玉柱的价值就十有八九会被低估,今天他赚的许多钱甚至绝大部分钱都会属于别人。

类似牛根生、江南春者这样的创业者应该有很多,但为什么成功这么少,原因之一就在于,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没有象牛根生、江南春这样定义好自己的“资本市场营销对象”,结果辛辛苦苦寻寻觅觅白白忙活了一辈子。

要正确地定义自己的营销对象,就要知己知彼:既了解自己的战略需求,又了解资本市场;

对投资者进行分类,又是确定营销对象的基础。

提及资本市场,企业往往马上想到银行、股市等资本市场中我们最熟悉的一些成员。

但还有更重要的成员可能是我们不熟悉的,这就是一些外资企业和国内民营企业的资本。说他们更重要,是因为他们能够给予的资源更丰富。

能够做到自身闲置资源永远与自身经营能力完全匹配的企业,恐怕根本不存在;所以,优秀的企业拥有闲置的资金,是很正常的是;企业除了在自己行业建立竞争地位之外,利用闲置资金投资外围行业、扩大势力范围、提高竞争者进入壁垒,也是应有之义;

有鉴于此,许多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投资部”。

菲利普科特勒老师的名著《吸引投资者---为企业寻求资金的营销途径》一书,就研究了西门子、路透社、贝塔斯曼、英国石油等企业“非常优秀的风险投资部门”;英国前100名的企业中,将近50家企业设立了风险投资部。美国企业甲骨文等,致力于扶持与他相关的新技术企业,也形成了良好的竞争链。

在中国,浙江、广东的许多企业,也利用自身的闲置资金和整合的关联企业闲置资金,成立了投资或控股公司,致力于各自感兴趣的项目的寻找、评估、扶持。如浙江,设立了专门针对酒类的投资部门的企业就有九鼎集团、嘉得莱集团、商源控股集团等。

科特勒把资本市场分为“投资天使”、“私人权益投资”(风险投资)、“金融机构”(银行、政府担保、商业票据、债券、融资公司、股权融资)等三大类,各有其运营模式。

中国市场的“金融机构”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市场化程度不高,营销技术难以应用;但投资天使”、“私人权益投资”(风险投资)两类却有相似的规则。大体而言,三者区别如下:

(1)积极的投资天使:主要兴奋于创业者素质;双方关系融洽;人员知识背景:企业家、营销专家、技术专家等;主要输出:行业知识经验技能威望,供应、销售的资源,部分资金;角色:顾问;关键运营的决策者;关心企业前途;

(2)私人权益投资:主要兴奋于管理者素质、企业优势、市场机会、竞争地位、分销网络、控制力、现金流、剩余现金流、资本退出机制;人员知识背景:企业家、营销专家、技术专家、法律专家、财务金融专家;主要输出:资金;盈利模式、分配模式;角色:对企业、产品本身并无兴趣的股东;剩余现金流的监督者分享者;包装企业进入证券市场或专卖其他投资者的人;

(3)金融机构:主要兴奋于投资安全、抵押品价值;人员知识背景:财务专家;主要输出:资金;角色:仅仅关心企业付息能力。

除此而外,资本市场还有地域区别(许多投资者偏爱特定的地域);行业之别(投资天使、私人权益投资的投资者偏爱于自己熟悉的行业;或者,只有先招聘到某行业的专家才进行对某行业的投资);

投资者的个性特征也很重要。

企业要依据自身的资金需要量、资金需求期限、自己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或对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要求,依据自己的行业、地理位置,企业与个人的一些个性化特点,正确地定义你的营销对象。

五、展开你的资本市场营销

同我们说熟悉的消费者市场的营销相似,资本市场的营销也通常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制订战略:赢得投资者的思维份额;

匹配战术:赢得投资者的市场份额;

创造价值:赢得投资者的思维份额;

1、制订战略:赢得投资者的思维份额;

许多企业资本在市场营销失败,原因之一就是,重视传播机会而轻视战略忽视核心能力建设:

我们接触不少急需用钱的中小企业,这方面的印象确实很突出:

抓住每一个接近投资者的机会、参加每一次投资洽谈会,迫不及待地向所有投资者表白你的资金需求,但没有清晰地定义自己业务适合的投资者、自己的营销对象,没有规划自己的核心能力,如自己业务的盈利能力、核心团队、商业计划、分配模式;

企业的深层问题是缺乏知识、技能、盈利模式,却误以为仅仅是资金、把结果当成了原因;

殷勤接待每一位投资者,但仅仅关心别人的资金投资,却忽视投资者提供的行业经验、行业技能、客户资源、供应链资源、人力资源,使投资者怀疑你没有战略规划、只有短期行为,从而对你的融资动机、你的心态心存疑虑,产生“投资给你就象扶贫捐款”的感觉;

从自身战略的相关性出发,评估投资者所有资源的价值,才是正确的心态;

只有基于企业自身能力与战略目标的“资本市场营销对象定位”,才值得企业去营销;否则,你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没有优势,会遭到怀疑、轻视;你的失败率非常高;即使成功,你付出的代价太大,牺牲的未来太多;

要避免这些,就得先制订资本市场营销战略:依据你的“战略相关性”来分类投资者;针对最合适的投资者,有效地配置你的资源;采取取信于你的目标投资者的系统方案,准确地传递你对投资者的价值;

2、匹配战术:赢得投资者的市场份额;

没有任何企业具备了所有投资者需要的所有利益;

宝洁是投资者欢迎的企业,投资宝洁基本没有风险,回报也还满意;但投资宝洁却没有太大的利润;

不少急需资金的企业,偏爱于“自我包装”,在业绩上弄虚做假;其实大可不必---你怎么包装也休想在业绩上超过宝洁。

当年的“下岗工人”牛根生、“一介书生”江南春、负债累累的史玉柱,其投资价值,未必就小;因为,投资他们固然有风险,但他们却能够给予投资者巨大的价值预期。

所以,要成功地吸引投资者,不是把自己包装得完美无缺,不是文过饰非、强调你只是暂时地虎落平阳、龙搁浅滩;

这些都不仅没有实际的意义,反而会制造双方的误会;

投资者们都有自己的投资对象选择战略、自己系统的价值评估工具;他们都不好骗;但他们对投资对象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迎合了这类就必然被那类抛弃;

例如,对天使投资者而言,一文不名时的江南春、牛根生,负债时史玉柱,比今天的亿万富翁江南春、牛根生、史玉柱更有投资价值;

而对另外一些投资者(例如银行)而言,今天的江南春、牛根生、史玉柱更有投资价值、正是他们追捧的对象;

就是说,当选择了正确的营销对象之后,你所选择的战术,要有利于把你的差异化价值(你的过去与现实、你的背景、你的可信性、你的基础资源等)向适当的对象表现出来,而不要致力于“包装上市”、欺骗投资者;

当然,能够学习到资本市场营销的专家们总结的系统的营销战术,效果会更好一些。

3、创造价值:赢得投资者的思维份额

企业存在的理由就是能够为别人创造价值;

把企业对投资者、对消费者、对员工等等的创造价值的能力总结归纳起来,也就是企业在消费者市场、人才市场、资本市场等所有市场的经营能力归纳起来,就是企业的“品牌价值”,这就是我们存在、我们发展的理由;

企业给予投资者、消费者、员工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承诺与真实价值(两者必须统一),用一个“价值指示器”来指示(便于利益相关者来寻找、来获得),就是“品牌联想”---看到这个品牌使“利益相关者”知道他能获得怎样的价值;

兑现自己的承诺,把品牌的价值体现出来、把核心能力显示出来,就是在塑造、传递自己的品牌;

坚持自己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服务,就是在增值自己的品牌资产。

篇9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内需放缓;逆周期调整;体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

当前经济形势确实较为复杂,一些媒体于2012年二季度就已经报告经济形势探“底”,三季度会呈U型回升。但是,7~8月份的数据公布后,这个声音逐渐变小,现在的提法是:三季度探“底”,四季度呈V字反转。但我们的“底”在哪里?各方面的认识也不完全统一。

一、关于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的主要观点

关于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集中在对于经济形势未来走向的判断与基于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上。

(一)宏观经济形势及发展判断之分歧

2012年7、8月份数据以后,大多数机构都下调了中国经济全年的增长预期。但是一般认为7.5%-8%应该没有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唱空”中国经济的观点,特别是国际上认为中国于2013年存在“硬着陆”的风险;第三种观点认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即将进入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第二阶段跨过大西洋到欧洲,成为债务危机,第三阶段可能要跨过欧亚大陆到东亚来,成为“产能过剩”危机。

(二)采取的调控政策上之分歧

对于应对经济形势变化采取的政策上也有分歧。第一种观点,即大部分机构,包括笔者个人也认为中国的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在内)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刺激率只有1.8。目前欧洲的债务危机刺激率与债务率均较高。而我们的债务率较低,无论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率都不高,在警戒线以内。另外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很高,有往下走的空间。所以政策空间较大,通过适度、有效地实施一些宏观政策,对于稳定经济增长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也不宜出台力度过大的刺激计划,因为我们要调结构,要防风险。

第二种观点是,一些学者认为,现在经济放缓的原因属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短期政策基本不见效,最好的调控就是不要去调控,让经济体自身去调整。如同一个人生病,实质上就是一种调整。不应过度采用短期政策,而应依靠深化改革、结构调整来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二、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分析

怎么看当前的形势呢?—— 应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笔者认为,本轮经济放缓实际上始于2007年第3季度,金融危机于2008年4季度开始影响中国。根据季度增长的相关数据,2007年3季度GDP增长率为14.8%,至2008年4季度为6.6%,相比下降了8.2个百分点,原因是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经过政策刺激,经济开始反弹,但至2010年1季度由于刺激计划动能的足量释放,季度增长率又开始放缓,2010年1季度11.9%到2012年2季度的7.6%,大概10个季度降了4.3个百分点,下降的幅度呈大幅放缓的态势。如此分析,“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应该说“软着陆”的趋势越来越明朗了。

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多重因素导致。因为比较于以往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所以显得较为复杂。经济放缓既有外部因素影响,即外部需求收缩,也有内需增长的放缓,二者相互叠加;既有周期性的调整,也有解救性的因素相互交织;既有短期需求波动,也有中长期下降的相互作用。

(一)外需收缩

2012年7月份出口只有1%,8月份2.7%,有轻微的回升。但是如果看累计增长率,1-7月、1-8月的数据,总的趋势还是下行。2012年预计达到10%是比较困难的。出口部门压力比较大。比如对于欧盟的出口,7月份为-18%。欧洲因为是紧缩性财政,必须紧缩,所以削减养老金、削减工资、削减婴幼儿补贴,总需求下降了。对于欧洲出口的缺口大约是1300亿美元。

(二)内需增长放缓

比如说投资,就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制造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础设施由于前一次的投资基数很大,如果没有新的扩张性计划,增长率就会放缓,2012年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是-2.1%,二季度有反弹。房地产业自去年调控以后投资增长率与预期有变化,是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得没有预期的大,是渐进下降。制造业是产能过剩,过剩了谁去投资呢?所以这三个方面均可以看得出来,投资也是放缓了。1-8月为24.2%,1-7月为24.4%,下降了0.2个百分点。当然开始在趋稳。

(三)周期性因素

经济增长都是有周期波动的,但是这一轮下行的周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被大大拉长了。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历史上金融危机的研究统计,由金融危机恢复到正常趋势线大约需要7年周期。金融危机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就是恢复到趋势线,但是下行周期被拉长了,而且往下的幅度更大了。

(四)结构性因素

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体现了经济放缓的结构性因素。出口的下降、收缩影响投资,相应地,投资也会收缩。投资收缩波及到经济增长。投资要转化成生产率,生产率要转化成各种产品,各种产品要有能力消耗,而内需消耗不掉,就要出口。过去流行一种说法,说中国不断地炒菜,不断地扩张产能,现在吃不下就给外国人吃,不吃也得吃,而现在外国人也吃不下,生病了。这就是结构性因素。

(五)短期因素与中长期因素

短期因素是什么?比如说我们一些房地产的调控对于投资、融资平台的清理规范均有影响,这些都是短期因素。中长期因素起作用则体现在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但是很难做出完全实证性结论的是: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到底影响有多大。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从国际经验看,潜在增长能力也会下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永远高速增长。因为增长的同时,增长基数在扩大。我国目前GDP增长的基数是47.2万亿,若想在此基础上保持两位数的持续增长确实很难。有人说中国从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正在阶段性增长。笔者称这种“中速增长”为“次高速增长”,8%这个比率还是较高的。既然是“次高速增长”,速度是会放缓一点。放缓的最基础因素,笔者认为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后抚养比随之变化,储蓄率也发生了下降。同时,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影响潜在增长能力。

三、调整策略

目前面临的问题要抓主要矛盾。短期矛盾与中长期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的,短期因素、中长期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到底是外需影响变化大,还是内需变化大。外部收缩与内需的放开何者更重要?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哪一个更需要着重考虑,这些均需要研究。

(一)逆周期调整仍需继续

有学者说要放开调整,将“稳增长” 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经济都有自我调整,对于经济的波动不要强行调整。“逆周期调控”与“顺其自然的调控”是两条路线,我们采取的往往是逆周期调控,经济往下行就拉起来一点,过热了就拉下来一点,采取“熨平”策略。什么要进行逆周期调控?因为经济增速继续下降会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当前热议的“产能过剩”问题。钢铁、水泥、建材、有色、石化,包括风能、太阳能等都存在过剩问题。产能利用率下降就业矛盾就会显现(当然登记失业率数字是相对稳定的)。从沿海一些地区看,尽管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变化,即劳动力增长速度的放缓对冲掉一部分就业压力。但如果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幅度继续增大,那么在就业上还会有所反映。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仍会显现。其次就是企业的利润问题。企业的盈利水平因需求收缩而下降。需求收缩而劳动力成本与融资成本没有下降,如何维持企业的发展呢?只有把利润挤掉。利润迅速下降,亏损企业就会增加,亏损面迅速扩大。企业利润下降还会迅速地在财政收入与政府的收入中体现。2012年8月份中央财政收入开始出现负增长。目前提出的一系列减税措施与财政负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突现。接踵而来的是原料融资平台风险显现。即财政和金融的风险增大,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具体表现在没有偿付能力,三角债出现。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放任经济增速继续下行,需要采取相应的举措,进行一定的调控。

(二)内需稳是调整的关键

从2012年的形势来看,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更积极的变化。为什么说是“软着陆” 呢?因为从投资、消费来说,如果是扣除价格因素,投资已经开始回落了,就是近几个月扣除价格因素,经济增长是下滑的。消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是回升的,内需稳还是关键。外需重要还是内需重要?笔者认为,内部因素显得更重要些,内需稳是关键。经济下行还有一定的压力,从供给面和需求面的角度来看,需求面的下降幅度比供给面的下降幅度要小,供给面的下降幅度相对更大。这说明过去这些年大规模投资形成的产能过剩的压力和库存的压力还没有彻底消化掉,去库存的过程还会持续。只有供给面下降了,经济才会回稳。但供给面的消化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笔者认为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会维持在7.5%~8%。

(三)中期目标需放在重要位置

笔者理解的多重目标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中期经济能否稳定在合理的区间。即潜在增长率大体接近或大体一致,维持在8%左右的区间内,是否不再下行。二是长期经济结构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就是短、中、长期目标相互交织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来设计政策呢?“稳增长”、“防通胀”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协调。在此当中,“稳增长”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那么确实还得把中期目标放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2012年在“稳增长”的问题上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结构性减税已经扩大到10个省,包括总量减税,中央财政负增长,地方财政也大幅下降。营业税改增值税也已改了10个省。另外加速折旧、研发投入加计抵扣等政策,还有一些地方落实得不好。

(四)继续推行金融改革与创新

在货币政策上,央行采取了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不对称降息等政策。是否还有空间?——笔者认为,只要CPI能够维持在2%的幅度,利率调整就还有空间。但是现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利率流动性不足,相当一部分是企业流动性的问题。首先是因为产能大,企业就不会去扩大投资,这就导致融资需求不足,再加上经济下行银行贷款也变得谨慎。第二,鼓励设备更新。通过技改贴息,只要企业搞技改就可以贴息。第三,鼓励民间投资。出台了42个实施细则,如果想将这些细则落到实处可能还需要再想些办法。再有就是启动了一些包括地铁、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路、水利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笔者认为地铁项目的启动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在北京这样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尤为重要。而且对于未来也是有意义的,不会造成无效的投资。但不要让政府去包办,应当引进民间投资。如,将地铁沿线的商业地产配给民营资本,形成合力的盈利模式,医院的建设、医疗设施的供给、垃圾的处理等都可以考虑采取金融创新模式,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在经济放缓的时候民间投资一般会非常谨慎,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激励。

(五)限制房地产投资投机易

房地产也是投资中很重要的方面,这里还涉及征收房产税的问题。房地产要限制投资和投机交易。可能通过提高交易税率的办法限制投资和投机交易。如果交易税率的提高导致持有量的增大,到时再开征房产税。这个思路与方向是正确的。但也涉及到一些制度性变革,并不那么简单。比如说开征房产税就涉及到财政制度改革、财产的公开与透明化等问题。

(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除了上述的短期政策以外,下边就要涉及中期的调整策略与调整方案了。中期目标就是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因为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现在逐渐减弱,再靠出口、扩大投资无法维持原有的增长速度。因此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来自何方?回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市场化的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发展称之为“制度红利”,有些学者认为这个“制度红利”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但笔者认为制度红利潜力仍较大,改革的潜力也较大。

(七)推进城市化与城镇化的进程

除了深化改革、创新,更主要的任务仍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一种再平衡,而扩大内需的手段就是推进城市化与城镇化。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为41.3%,城市人口约为6.9亿,接近7亿。在这7亿中大约有2.3亿人没有完全市民化。即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可以称之为城市人口,但并不能说是城市居民。即不是城市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如何让这部分人进入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与城市的廉租房体系,进入这三个体系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笔者做了一些调研工作,结论是每人至少需要20万元左右。原有的2.3亿人,再加如果要使城市化率提高至70%,仍有3亿人需要加入,共约5.5亿人,乘以基数20万元,即100万亿元。以2011年的GDP总量47.2万亿计算,这就是两年的GDP。

(八)鼓励创新

未来需要创新文化。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优势资源应当向企业流动,而现在的优秀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了。如何形成优势资源的企业化流动机制值得我们思考。另外,就是大学教育怎么形成个性化教育等问题。培育经济增长新的动力,高校负有重要的使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改革的潜力,改革一定会解放出新的生产力,这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文献:

[1] 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 .中国软科学,2005,(7).

[2]王一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

[3]王一鸣.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J] .宏观经济管理,2008(1).

[4]王一鸣.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10,(12).

篇10

梁福成:我们大力支持了我省重点项目及调产项目建设,为引黄工程、阳城电厂、京大高速路、太旧高速、大运高速、晋焦高速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全方位金融服务。该行还抓住山西调整产业结构的核心,重点支持“1311”工程项目,包括中国铝业、中国联通、太钢集团等,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实现了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结合,在山西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有力促进了山西省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同时,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工作中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参政议政,为全省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在“山西省工商企业联合会”努力工作,积极与其他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山西省亮眼睛工程”,连续数十年派驻扶贫工作队带项目、带资金、带设备深入兴县等贫困山区扶贫,给乡村小学“捐送电脑”兴教助学,冬季给山区、灾区人民“送衣、送物、送温暖”。同时,组织系统内员工开展各类捐赠济困活动,其中,非典期间为太原市南城支行患重病员工原献萍捐赠医疗救助金1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记者:面对山西省经济发展新形势,您和您所在的建行山西省分行如何把握这个机遇?

梁福成:要把握好这一发展机遇,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

没有创造性的思路就没有创造性的工作,就不会有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实践。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发展思路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实现山西省分行改革发展史上质的飞跃和突破。以“追求最好,做强做大”作为新的经营理念,在保证“质”的基础上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实现规模效益的有效突破,真正达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在2003年-2006年的总体发展目标要达到:全口径存款达到800亿元,优良信贷资产达到500亿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0%以内;经营效益比2002年末翻一番,机构数量控制在500个左右,人员总量控制在10000人以内。

总体工作思路将要以“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为主线,积级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总行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为主题,改革为重点,以效益为中心,增强资金实力,降低经营成本;加大营销力度,扩大资产规模;压缩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加快创新步伐,积极推进改革;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努力实现价值最大化。

重点要做到“五个转变”、“四个坚持”、“三个突破”:

努力实现五个转变:要努力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要努力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要努力实现业务流程的转变;要努力实现管理手段的转变,要努力实现收入分配机制的转变。

坚持四条原则:第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第二,必须坚持“追求最好,做强做大”的经营理念不动摇;第三,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加快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第四,必须坚持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

力争取得三个突破:一是要在压不良工作上取得突破。要在不良贷款专业化经营上取得突破,要在不良贷款的盘活、处置上取得新的突破。二是要在规模效益上取得突破。力争每年信贷投放量累计达到100亿以上,新增贷款力争达到或超过50亿,用三年的时间使建行山西省分行的信贷资产总量达到500亿以上。三是要在经营管理的机制上取得突破。要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上取得突破。

二、把支持经济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点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一如既往支持我省经济建设。公司各类贷款支持的重点是:一是电信、电力、铁道、公路等行业性客户;二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及其配套项目、高速公路、以及中心城市供水、供气、环保等项目;三是优质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四是优质民营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五是广电、报业、出版、高等级医院、重点学校等客户;六是财政、税务、社保、土地管理等政府类客户。对已审批通过的项目,要早投放,早收益。做好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境外筹资转贷款的置换工作,依托传统优势,储备固贷项目,继续扩大中长期贷款市场份额。个人类贷款以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为龙头,以个人助学贷款、小额质押贷款、个人消费额度贷款为补充,适时推出小额失业贷款,推进个贷业务全面发展。做好评估评价,简化程序,为公司类、个人类客户提供额度授信服务。

三、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大众生活

优质服务永无止境,在服务客户方面,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将逐步形成一整套别有建行特色的套餐式金融服务体系。企业是社会创造财富的源泉,支持企业的发展就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我行专门服务于企业的重要客户服务系统、齐全的融资品种、工程咨询服务、财务顾问服务等独具特色和优势。“重要客户服务系统”可以使客户监控其异地分支机构银行帐户动态情况。融资业务可为客户提供资金成本低、效率高的融资品种组合方案。结算服务可为各种类型的大客户提供结售汇、汇款、托收、信用证、保函、跟单托收等各类外汇结算服务。工程咨询可以根据客户的委托,对公司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质量、进度进行控制。财务顾问包括投资财务顾问、融资财务顾问、理财顾问业务。银行服务是否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便利与否。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针对客户的需求,能够提供批零化的个人金融产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以及各种各样的龙卡类服务、速汇通业务、基金、承销兑付国债等。

记者:谈谈您带领建行山西省分行在开拓实践中是如何确立“追求最好,做强做大”的经营思想的。

梁福成:过去一年来,在总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带领班子成员不断提高驾驭全局和指导工作的能力,提高决策水平,抓住工作重点。在全行员工共同努力下,成功防范“非典”疫情,改革稳步推进和业务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业绩。

一、 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认知和推进全行改革与发展

2000年,分行党委适时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经营思想,三年卧薪尝胆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山西省分行地处经济欠发达省份,必须先知先决先行动,变被动执行到主动实施,尽早尽最大限度从改革中受益。我行与系统内先进行相比,有些方面差距还在扩大,必须加快发展速度才能跟上全行步伐,才能赶超先进。综观全局,这次改革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作为班长,必须在需要做出选择的关键时刻发挥核心和领航作用,抓住历史性机遇,带领分行实现跳跃式发展。和班子成员沟通达成共识后,我在年初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全行总动员,提出了“四个坚持、五个转变、三个突破”,着重增强全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下达全年工作任务也自加压力,主要指标大幅高于总行计划。今年分行主要业务都已大幅度超额完成总分行计划,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二、确立“追求最好,做强做大”的经营思想,以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加快改革发展进程

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经营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作为分行的主要领导,必须具有较高战略头脑和智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指明全行未来发展方向。夏季座谈会上总行党委要求以新的视野和标准来考虑和安排各项工作。我认为山西省分行必须从现在开始,以国际先进银行和一个值得资本市场投资者青睐的好银行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按照重组改制的方向努力,提速增效,加快发展。我在一些专业会议上初步提出并经过班子酝酿完善,在夏季座谈会上确定了新时期的经营思想由原来的“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发展为“追求最好,做强做大”,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先进银行水准的现代金融企业。这一经营思想引起了全行强烈的共鸣,已成为分行今后几年发展的指南。

上半年,总行行长和我签订了聘期目标责任书,肩负总行信任重托和11000多名员工的事业和前途,我深深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同时,作为一个老建行,凭着我对建行事业的热爱,对广大干部员工的深刻了解,我相信依靠大家的力量,山西省分行一定能够胜利实现向国际先进银行的飞跃。我采用“赏识管理”,对自己,对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和期望值尽可能定得高一些,鼓励大家全力以赴开展工作。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和沟通酝酿,我和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达成共识,确定了分行2003-2006年的总体奋斗目标,这个目标高于总行与我签定的聘期目标。目前,全行都已层层签定了聘期目标责任书。全行业务发展测算和员工收入持续增长有依据有措施有保障,产生了积极的激励作用,全行上下对今后的改革发展前景目标明确,信心充足,斗志和热情空前高涨。

三、 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力以赴推进改革与重组改制,实现新的突破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金融改革的目标,总行去年秋季座谈会要求全行紧紧围绕重组改制安排下阶段工作。我感觉到山西省分行不仅要消化沉重的历史包袱,业务、机构、人员也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且还要按照国际先进银行的标准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在秋季座谈会上我号召全行全力以赴抓住重组改制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质的飞跃。对重组改制,消化历史包袱,精简机构冗员,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工作进行了重点要求和安排。成立了由行长助理为主任的重组改制办公室。目前,分行已经按时完成了总行安排的消化历史包袱整理上报工作。已经完成总行三年调整机构计划的69%。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全行员工收入又比上年增长了25%。

四、 敏锐把握市场变化,以新的举措营销拓展市场,实现业务快速发展

大企业纷纷实行超竞争策略,竞争市场规则设立权和新领域战略优势。我想总行加快提高科技水平和新业务推出,其战略意义也就在于此。我带领全行加快构建管理规范、反应灵敏、富有竞争力的运营机制,本外币一体化,以创新促发展。在市场策略上,引导全行不遗余力吸收存款,提出个人资产业务半壁江山规划。在上半年贷款热潮中坚持精中选优,确保新增质量。下半年保持一定规模和充足资金满足重点客户的需求,抓住市场机遇进退有余地优化资产结构,维护了建设银行的信誉。在产品策略上,重点以“乐家”系列、“e路通”等名牌新品来扩大市场和声誉。在渠道上加强电子银行和首席客户经理的作用发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用网银,担当客户经理加强营销。我自己一方面加强和地方党政机关的沟通协调取得支持,另一方面亲自担任了5个重点客户的首席客户经理,定期拜访客户,亲自参加对一些重大客户重大项目的营销,更好地发挥了全行上下联动的整体优势。目前分行已在全省7个地市成功争办住房公积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