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人际交往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中人际交往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教学中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1.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任
在拓展训练中,能放心倒下去的人是信任别人的人,而接住别人的人是被人信任的人。要想被人信任,首先应信任别人。这种相互信任还可以延伸到与人交往的方方面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期望,那就是希望别人能喜欢自己、接纳自己、支持自己、承认自己。对于交往的同学,我们首先要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2.学会倾听
在人际沟通中,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这种倾听的能力,既是一种尊重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可以训练的、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倾听的技巧,将会拥有更多的朋友,赢得好人缘,这样孩子们才愿意和老师成为朋友,更愿意去倾听教师的教学内容。
3.双向沟通
学生和老师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修正结果,取得的效果自然很好。人际交往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的,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实现人际交往愉快、人际关系融洽。
二 教学实践中的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教师如何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1.理解和尊重是前提
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
2.爱心和关怀是关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创新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尊重和欣赏是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
而沟通工作实际的大小,取决于师生沟通的效能。大部分教师都了解师生关系相处的原则,但如何将这些理论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接轨,如何将其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还是需要多花心思去琢磨的。
4.理解、爱、信任是师生有效沟通的前提
第一,教师要有同理心,能做到换位思考。同理心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也就是换位思考。关键是一个教师能不能真正放下身段,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困难和困惑。在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同理心与换位思想是开启心智世界的钥匙,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
第二,老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愿意为了学生付出时间和精力。这种时间和精力不仅指在处理学生问题和教育学生方面,还有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而进行的有目的的学习与研究。
至于到底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才更有效,在什么样的时机与学生沟通更合适等问题上,就要根据每个[dylW.NEt专业提供教学和医学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受教育个体和特殊的实践而论了。
三 结束语
作为一名教师,忠心地希望能通过教学沟通和学生们能心灵对心灵的抚慰、感染和交融。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沟通是一门艺术,让我们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尝试用“尊重的心、合作的心、服务的心、赏识的心、分享的心”进行沟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和奋斗吧!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而又充满竞争的社会,尤其是我国科学技术与市场飞速发展,困难与机遇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现代的人际关系日益紧密而又充满矛盾,现代化生产和经济生活信息化的社会使人际之间和联系和交往比任何时候都更紧密,更需要交流和合作。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奋发上进的竞争精神,学会不断的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更需要具有善于人际交往的合作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来造福社会。
(1)、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是学生的个体活动,而是师生和生生之间共同参与和活动,体育教学需要具有合作精神。师生的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关注和热爱每一位学生,共同营造师生课堂互相合作的良好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体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和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的对其子女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能进重点中学、考大学,只管督促其子女拼命学习。要么对其子女十分溺爱,放任自流,什么也不让他们干,他们什么也不会干,事事依赖父母。由于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如果不注意其合作精神的教育培养,很容易养成以我为中心,蛮不讲理,不守纪律的习气,或者是孤独自卑的心理和行为。
学生进学校来,初中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要经受集体生活的磨合,培养良好的品德,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造就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学生合作精神培养的教学设计原则
初中体育教学目标是繁重的。体育教师在备订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体现合作精神,促进学生行为的不断完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竞争和合作是群体内两种主要的互动方式,在群体中成员可以彼此以合作的方式互动,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为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协调行动,有些群体成员之间以互相竞争的方式互动,他们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自已的超人之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适当减免同学个人之间的竞争,而代之以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竞争对个人潜能的激发作用,又可以避免学生个人之间竞争影响人际关系的协调,破坏群体的疑聚力。
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虽然可以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但是学生之间会造成彼此很少沟通,彼此之间互相戒备,互相侵犯,心理压抑,而小组之间的竞争则不同,反而会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凝聚力加强。因为竞争与荣誉,利益结伴而来,小组成员为小组的荣誉而互相配合协同行动,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每个人都力争发挥自己的一切潜力,尽心尽力地表现,会得到组内其他成员的赞赏,个人自尊和自我表现欲都得到充分的满足,彼此情况及时交流,相互理解友好,大大地提高了小组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实力,为小组竞争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由此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真理,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教学措施
要严格遵守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保障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可靠保证,它规定了师生在教学中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确保体育教学有秩序地进行,对体育教学起了协调作用,这样师生共同遵守,也就自然而在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要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民主管理。
教师必须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关心和帮助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确确实实为每一位学生着想,这样学生自然认同教师的管理,亲近教师,增进师生合作精神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四、加强学生合作精神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游戏是一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是同学之间交往的主要手段,游戏的集体性表现在人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既是个人体闲、身心松池、个人情绪的流露和渲泄,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群体团结和谐,增强群体的感情和凝聚力。
集体游戏可分为比赛力量的拔河,技巧为主的跳绳、踢毽子。力量与技巧相结合的叠罗汉,赛智力的围棋、五子棋、象棋、国际象棋和桥牌等,比灵敏的《老鹰抓小鸡》与《打野鸭》等等。在进行游戏时,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同伴和对手,应该提出必须遵守的体育道德规范。
初一年级,游戏内容要具有集体性质,游戏动作不宜复杂,规则要比较简单。初二、初三应重点进行球类比赛。在初中生经常开展游戏和球类活动,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运动技能和能力,全面发展素质,增强体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田径接力赛是田径唯一的集体项目,四人参加集体配合和传接棒技术成了取胜的重要因素,运动会入场式、集体舞表演等,也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结论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情感培养
一、情感态度培养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培养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中贯彻情感态度教育时所依据的法则,它应贯彻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师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
1、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是情感态度培养的一条核心原则。其基本涵义是教师要在教学中控制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情绪中进行学习,即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
中职学校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不浓,提升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相当重要的。
心理学实验证实,当一个人处在快乐、有兴趣的情绪状态中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操作水平,因而快乐、有兴趣是个体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教师在贯彻寓教于乐原则时,虽然操作点在于引发学生的快乐和兴趣情绪,但其目标并不停留在低层次的情绪调节上,而是以情绪调节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的“外在乐”向高层次的“内在乐”方向转化,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
2、以情施教原则。
以情施教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贯彻这一条原则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应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的相应情感;教师还要善于情感性地处理教学内容,使之知情并茂,以情促知。
3、情感交融原则。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围绕着教学内容传递师生间会出现种种情感交流现象,同时也实际存在着人际情感交流现象。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
二、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具体实施
1、中职英语教学环境的情感性处理策略。
营造积极向上但又轻松愉悦的视觉环境。营造积极向上但又轻松愉悦的视觉环境主要指校园环境及教室内外的可以被视觉所感受到的客观刺激。视觉是人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的布置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焦虑和抑制,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培养动机,降低焦虑、抑制)与校园与教室等的物理环境相比,教学的心理环境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
一般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
(l)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和生生之间的关系
(2)班风即班级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善恶观念与行为方式等。
(3)课堂心理氛围指的是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大多数成员的主导情绪气氛的总和。
课堂心理气氛是班级背景中人际关系、情感体验等在课堂中的总和表现,并在个体中以心理感受的形式存在,如轻松、温暖、亲和、压抑等。
三、中职英语教学组织的情感性处理策略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渠道。每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最强的能力,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谨。从导入、呈现、操练、实践等,都要环环相扣,不能有脱节现象。在各个环节当中注入情感元素,在认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1、教学导入多元化。
&n
bsp; (l)唱着歌儿来上课。
中职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孩子,爱闹爱玩,哪怕你觉得很简单的事物,他们都做得极其开心。入学伊始,每节课的内容量少,相对比较简单。结合课文内容,可以在每节课教给学生一首小的英文儿歌,简单易学。
(2)duty report导新课。
在不同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duty report的形式导入新课。
中职学生开学伊始,作为教师的新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 greet people,这时我的新课导入就是请学生来介绍自己。按照座位顺序,每天轮到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英文姓名,来自哪所学校,喜欢什么颜色,介绍下自己等等。这种方式既可以在学期伊始了解学生,更能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当他们能够运用学习的英语句型表达自己,学生对学习会充满期待。
(3)故事谜语提兴趣。
在课堂教学刚开始时,学生的兴奋点往往还没有集中起来,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英语课文教学任务当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最佳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故事、笑话、谜语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英语课堂内容学习中去。
2、课堂呈现丰富化。
(l)人和实物。
在中职英语教学的初期,这种呈现很多,即直接利教室里的人或实物就可以进行教学:teacher,boy,girl,student,tall,short,door,window,wall,black board等等。也可以是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而带入教室的实物,如:apple,banana,magazine等。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可省去母语的中介作用,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学生兴趣浓厚。但随着课程的深入,这种呈现逐渐减少。
(2)简笔画与图片。
在教学中有的实物不便带入课堂,借助简笔画和图片能使教学形象直观,达到实物教学的同样效果,甚至有可能更好。
(3)多媒体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传媒与一体,可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使教学实效得到及时反馈,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大大提高。
3、小组为主的课堂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新目标教材是典型的任务型语言教材,它以话题为主线,围绕任务来设计和编排教材的。在每一个课程单元都有大量的活动与任务,这给班级小组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机会。
4、英语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培养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
在实际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有时不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小组任务,这时可以把小组任务布置为课外活动,要求学生完成。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 综合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096-02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决定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因素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笔者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暴露出来的不足,对强化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择业时暴露出综合素质的不足
1.理想信念不坚定。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存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择业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只看重个人兴趣,个人发展前途,而对理想信念、社会责任考虑甚少,没有正确处理好个人特长、兴趣爱好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在岗位选择上,注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向往大城市和物质生活,不愿意到艰苦地区工作。
2.个人参与职业竞争不足。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毕业后从过去的包分配转变为现在的“双向选择”,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然而,由于就业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大学毕业生愿意竞争又对竞争存在扫忧、顾虑甚至恐惧,不少毕业生不知如何向用人单住推销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造成既盼职业选择中竞争上岗,又不愿意承受风险,渴求找到一个旱涝保收的单位。
3.心理素质不好,难于适应社会。有的大学毕业生一次不成功就产生自卑、压抑、绝望等心理,不善于从求职经历中吸取教训;还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有明显的虚荣、攀比心理,他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知名度高、经济实惠的就业岗位上,不是从发挥自身优势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竞争力甚至不考虑自己的专长爱好,他们在选择职业岗位时是为了让别人羡慕。做给别人看,与别人攀比,而不是为适合自己,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除了上述不足外,还有缺乏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较差,劳动观念淡泊,专业知识薄弱,创新实践力不强,视野不开阔,功利性强等问题,所有这些都使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目前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已不再满足学生的成绩好,而更多地关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个显著特点。招聘单位看重的是人品,在同等学历的毕业生中,如外语六级以上、或计算机:级以上、或写作表达能力强、或公关能力强等,都会引起招聘单位的特殊兴趣。可以说,拥有社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又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永远是抢手的。就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而言,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和人际交往素质等几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积极投身到国家经济建设中,真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真诚、勤奋,能吃苦,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规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正确的择业观、责任感,能把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做到个人适应社。会。服从社会。
2.人文科学素质。大学生除了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知识结构,还应该熟悉国情并具有世界经济、地理、文化背景等知识。比如文科生要有自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理,工农医科学生要有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争知识,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等。
3.身体心理素质。大学生应该具有自信、豁达、乐观的思想品德,坚强、果断、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有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适应社会。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适应艰苦环境,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4.创新素质。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应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即要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或较深的造诣,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及时汲取新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有较强的独立性。
5.人际交往素质。人际关系将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学业完成和事业拓展。大学生在枝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核园,交往的对象是教师和同学,交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切磋学问、关心国事、探讨人生、抚慰鼓励。当离开校园,踏上社会后。因工作任务、生活环境、交往对象等发生改变,人际交往变得更为复杂,因此需要大学生不断地加以学习和磨练。
三、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应该充分利用“两课”、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避免在择业问题上片面追求自我和就业意识上过重的功刺化倾向,具有良_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应树立新形势下的道德观念,如信誉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等。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人文科学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人文科学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高尚、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卑鄙,懂得我国的历史、国情,懂得世界的历史。为此。高校应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作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增设不同的课程,当然有些基本理论和知识所有学生都必须读,有些东西要求学生应知应会,比如,唐诗宋词应该会读,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和有些著名的书法美术作品会欣赏。另外,可以列出一批必读书目,选出一些要求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引导学生、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时还应注意多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味、格调、情感和价值观取向等方面下功夫,在教学计划中应开设人文类选修课,文科生也要设自然科学方面的选修课。此外,通过课外活动,讲座报告,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3.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要突出创新教育,第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因材施教,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尝试,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首先,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增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其次,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积极为学生参与国内外交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国内外科技大舞台上去开阔视野,把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置于教学活动中心,鼓励学生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和科学权威的理论体系,大胆提出新思想、新问题和新方法。第二,要从创造型人才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厚加宽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突出课堂教学在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参与性。教师在传授知识当中,要注意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历史、观念、方法,精神等,特别是其中人文内容和创造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以指导学生尽快完成从知识的继承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转变。其次,在毕业班中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的大学毕业生。
4.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社会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竞争所造成的压力,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培养乐观自信的思想品德;培养广泛的情趣爱好,进行友好的人际交往,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实健康,自我个性意识稳定发展。增强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适应采来的社会竞争。此外,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工作心境。当代大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自的历史重任,深刻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积极进取,完善自己,具体应做到“三有”、“三会”、“三不怕”(“三有”,即有目标,有信心,有毅力;“三会”,即会做人,会做事,会创造;。“三不怕”,即不怕苦,不怕难,不怕失败),使自己在求职择业中处于主动地位,在未来工作中干出一番事业。
参考文献:
1.胡解旺,欧清华,论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原则[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
2.夏金元,胡小平,试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4)
3.任经辉.关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
篇5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将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统一于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1]。当今社会,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同等重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保证数学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健全人格的塑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数学学科具有严谨性特点,学生学习数学能充分受到这一品质的熏陶;数学紧密联系实际,学习数学要审视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思考型人格;数学逻辑性强,掌握数学知识是一个攻坚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而学习数学是双向互动,多方沟通的过程,能使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更加包容;很多数学题目通常有多种解法,需要学生主动自主探究,久而久之就塑造了学生的主动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1.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原则
1.1遵循规律,科学渗透[2]
人格教育属于思想文化教育的范畴,讲究潜移默化,不是一朝之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必须参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性特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利用渗透的方法,从学习态度出发,从学习习惯着手,以学习品质为目标,在数学学习的全过程里逐渐塑造学生人格。
1.2为人师表,带头示范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从心理学和生理上讲,小学生处于学习和模仿阶段,一切行为都该注意正确的引导,而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自身就必须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教师要求学生学习严谨,自己就要尽量避免疏漏;想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就要带领学生战胜一道道难题。
1.3多方协作,共同促进
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教育,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协助,在校期间老师通过渗透和示范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课后家长要负起辅助和监督的责任,要监督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出现“两极分化”。社会层面则是对孩子日常行为的规范和熏陶,这是塑造人格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
2.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格教育实践
2.1善用情感力量,打造意志型人格
在教学的任何阶段,数学因其逻辑性强等特点,普遍都是学生难以应付的学科,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失去数学学习的信心,甚至放弃数学。针对这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常用激励和暗示,使学生心里产生“一定能把数学学好”的信念。从坚持学习到习惯学习,热爱学习,学生的意志力逐渐强化,最终形成意志型人格。
2.2尊重个性,打造主动型人格
数学教学是双向互动过程,是双向的反馈,教师教授方法和思路,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而不是一味等老师传授,教师可以采用竞技比拼的方式刺激学生的主动能力[3]。
2.3科学引导,打造思考型人格
数学题目变幻无穷,学习数学需要依靠思维的力量,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指出正确的思维方向,通过科学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类型题的教授锻炼学生的这一人格,主要手段就是课后自主研习变换题型。
2.4合作学习,打造容纳型人格
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大有裨益。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小组来实现这个目的,小组中分工协作或者集思广益,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相融合。
篇6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创造能力、诱发小学生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建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就有可能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呢?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近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地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地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篇7
一、创造宜人、和谐的教育物质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环境,包括校园环境、校风校貌,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人文因素。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从而有了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篇8
一、浅析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经过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在同一基本面上人类有八种智能,这些智能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着,每个人生来就有这八种智能的潜在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范围得到教育界人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当中越来越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吸收国外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高校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之所用,实乃明智之举。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智能的界定。传统智能界定方式仅依靠相对科学的方法来界定一个人的智商(IQ)的高低,局限性极大。而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中对人的智能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智能判别体系,其中人的语言智力、节奏智力、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自省智力、交际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动觉智力这八种,这八种智能生来存在,并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在处处得到体现如在进行田径时,需要选择最佳路径(自然观察智力),在到终点时,需要计算跑过几圈(逻辑计算智力),在跑步过程中,要注意步幅与摆臂的节奏性(节奏智力)。而教育的意义就是将其全面提升。
二、浅析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如何应用
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烂漫的,每个儿童的天性都有其独特的丰富多彩性。多元智能在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应用必须尊重儿童的独特个性,如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儿童的个性能够得到自由发挥和充分的张扬。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界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儿童音乐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下面针对儿童音乐教育这一教育阶段来探索其正确的应用方法。
(一)在儿童音乐教育界普及多元智能理论
想要开展多元智能教育,自然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只有弄清楚多元理论的本质,才能正确发表出看法。其实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教学方法中也有不少类似之处,在观念先进的儿童音乐教师身上,能够很快地将其融合进自身的教学方式。
(二)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智能强项,恰恰儿童中更容易发现其智能强项。在了解了儿童的智能强项后,再利用其中一个或几个强项发展其他若想,能够非常有效地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发挥多元智能教学方式的作用。八项能力都是在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比如,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关系密切,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又密不可分,逻辑能力好了,其观察能力自然就会提升。因此,教师发掘学生强项,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利用自身的强项来提升其他能力。
鉴别儿童智能强项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稍微分析或调查,就能发掘其强项。比如,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在上课或下课总会与其他同学滔滔不绝;活波好动的学生,动觉能力一定不差。另外,走访家长,观察平时成绩都能有效地鉴别儿童智能强项。
(三)了解教师自身的智能强弱项
教师仅对儿童的强弱项有了解是难以将多元智能方法切实应用在实际教学上的。教师对自身的强弱项也需要有深刻认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节奏智能上当然不会成为弱项,但音乐教师要提升儿童的全面智能,就要将自己的智能也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过弱,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难以发现其他智能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教育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手段日益丰富,仅凭一项优势智能依然不能胜任音乐教育,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智能的作用,提高自身弱势智能,以便满足学生各项优势智能的独特侧面。
(四)明确音乐课程全面提升智能的方法
儿童音乐课包含了许多智能方面,将多元智能融入进音乐教学中,几乎能将所有智能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师授课之前,将八个智能一一列举,思考每个智能在教学过程中以何种方式提升。依照阿姆斯特朗的教学原则,提升交流智能,可以将歌曲分割为对唱,让学生两两一组;在提升 学生动觉方面,可以使其以舞蹈形式表现歌曲;在提高自省能力时,让学生单独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来进行。
儿童音乐教育是发展其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但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对其素质的培养能力聊胜于无,只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才能有效地对其智能进行全面培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的自然天赋,是人类智慧能力具体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不会自我完善,如果要能够得到逐步完善,就必须要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中不断地得到培养才能使其正常发展,从而发挥出人的智慧的最大能量。目前,多元智能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仅靠本文的浅薄描述不足以明晰应用方法,对此,广大儿童教育同仁应该进行积极探索,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深刻研究,才能够提升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9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艺术教育也 有了显著的进步。以美术为例,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①美术的观念更完整,更充实。美术不再被认为仅仅是 “画画儿”,而是被理解为融绘画技巧、艺术创作、欣赏、批评和艺术史为一体的、广义的审美教育。②这种 教育的目标更偏重于未来公民的基本审美素质培养,而不是少数技巧高超的艺术家的早期训练。③教师的专业 化(即同时受过中高等艺术与师范教育的)程度及基本素质有很大提高;美术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内容 涵盖面扩大,技能、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增强,且充分考虑到儿童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这种教学不仅受到学生 们的欢迎,而且可以说,现在的儿童所受到的艺术教育比他们的父辈要充分得多,也健全得多。这种教育的发 展和进步也因而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但是,教育尤其是今日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充分前瞻的。它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应成为现代社会不 断自我更新的动力之一。与今天相比,面对21世纪的中国社会肯定还会有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势必 会有不断的改革和探索,美术教育当然不会例外。那么,美术教育改革的趋势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做一点推 断或透视,以更自觉地迎接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和新的变革。
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的小学美术教育中,“表现”的因素将逐渐受到重视。这不仅是说绘画教学中对“表 现主义”作品、流派、技能与方法的介绍将占有一定比重,学生的“表现”能力将得到培养,而且是说教师教 学中的一些基本着眼点、观念和方法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所谓“表现”,我们指的是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内心意愿、情感、感受和思想过程的手段或方 法。作为一种心理机制,“表现”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种符号方式,虽然同样是一种艺术手段,将内 心“无形的”冲动、体验、情绪甚至态度、评价转换成一种外在的、可见的形象、象征或符号,要比“写实地 ”描绘已是外在的、有形的事物或对象的表面特征更困难,也更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认为音乐更 多是“表现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像某些极端的艺术流派的宣言者那样,希望以某种观念与技法取 代以往的全部艺术实践与技法,对于写实的画风与技法我们同样重视,我们并不主张人们在二者间进行非此即 彼的抉择,但我们相信,“表现”作为日常的、甚至更一般的表达方式具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带来的更多意义 。
这种预期有什么根据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如下几个层面:首先,21世纪的中国社会无疑将进入现 代化的阶段,而现代化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形态;其次,现代化的中国将对其基础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才 是逐渐增加“表现”因素的小学美术教育对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将依次讨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二
现代化曾是中国人长期的理想和奋斗方向。关于现代化人们也有不少相同、相似或不同的看法与希望。我 们希望指出的是,从目前我国实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及到2010年的发展规划中,已经可以清晰地感觉 到现代化观念的合理转变。在当初“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中人们着眼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质生产手段的 巨大发展。在不少人认识中以为现代化社会就等同于理想社会,这样的看法显然不切合实际。关于现代化,下 述几点认识也许是重要的。
其一,实际上现代化不过是一个历史范畴,恐怕是人类社会各个民族总要经过的特定历史阶段。这时,科 学技术的确有着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将更切身地经历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经历整个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这时,不仅企业的规模、设备在扩大、更新,它的整个管理、营销、分配模式必须 作现代化的转换。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 的民主化、法制化过程也势在必行。
现代化将不仅给人们带来福祉,同时会给现代人带来问题甚至灾难。无论在哪个国家或民族,从前现代社 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都不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实现的,甚至不是在自觉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地实现的。因而一旦社 会经济迅速启动并以较高速度持续发展而新的秩序又难以一下子建立时,就会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在社会生产 规模迅速扩大时,自然资源和环境可能同时受到极大破坏;在社会总财富增加的同时,分配上的差异也在加大 。甚至可以说,当一个社会的财富迅速增加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并不一定迅速改善。
第二,现代社会一方面使个人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以种种方式割断了与血缘社会或地缘社会的关系,由于 工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青年的就业同样也更少能靠各种社会关系轻易获得,企业要求的是具有更高专 业技能和更高学历的“白领”和“蓝领”员工。在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是尊重个人的才能,而非他的身世 。
另一方面,现代化社会又是在日益强化的竞争条件下实现的,不仅许多局面最终要靠个人独自去面对,去 控制,而且势必使个人的压力感增强,对每个个人来说,他不仅面对更多的幸运和机遇,也面对更多的风险和 挑战,这都要求他有更强的承受能力和特殊才能,而这些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具备的。
第三,19世纪以来,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后现代”的理论。“后现代” 呼声所表达的其实就是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以后的西方现代社会的抨击、批评、控诉以及校正的意向; 是对人(这里指个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一次“非人化”的抗议;是对人类理想和普遍价值的顽强追求。这 些理论或意见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或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四,国内理论界已有人注意到,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之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过程之处,就在于她抓物质文 明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只有实现了这一点,中国的现代化才是有自己“特色”的和创造性的, 并且也才是行得通的。尽管中国社会尚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从没有 像今天这样紧密过。中国在这种交往和联系中不仅能实现自己的社会目标,而且能与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一种更 和谐的未来。
现代化概念的上述几方面含义或许是我们在思考与之相适应的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及其美术教育改革与发 展趋势的问题时所不应忽视的。
三
现代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确实在为现代社会培养大批的、高质量的建设人才,在 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能;也正是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教育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 理论及教改方案才涌现出来,从而大大改变了传统学校的面貌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但是反过来说,现代教育 的特长是在分门别类的职业培训,却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完整性及人文精神的涵养。因而当人们对“现 代化”有了一种新的反省以后,不也应相应地要求教育作出适当调整,甚至要求教育为救治或预防现代社会的 弊病而作出安排吗?
现代学校教育的高效性不仅是教育科学与教学技巧带来的,也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即市场的需求、竞争的 动机刺激出来的,因而它可能带有短期行为的特征,这样,它培养出来的人有可能是片面发展的。仅从我国的 实际情况看,为什么社会刚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教育中片面瞄准考试、追求升学、单纯重视“主 科”成绩的倾向就十分严重,且难以纠正呢?其原因或许除了人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对于现代化缺少全 面的理解和历史的认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传统中国对教育的设计更多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更多强调为社会培 养建设人才;“成才”的价值取向一直超过对“成人”的重视。显然,我们遇到这样一种境遇:由于传统社会 的定位,因而现代社会及其教育依然不会自动地注重育“人”。
事实也是如此,在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了自由,却没有给这些解 放了的“自然人”以足够的教养,在那些标榜“文明”的社会及其对外关系中竟出现了比“原始社会”更野蛮 的现象。现在,西方一些“后现代”的思想家想做也正在做所谓挽救西方文明的工作,这些工作的一部分也将 在教育领域展开。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要把现代化和后现代的工作合二而一的民族及其教育事业,就需要在“ 育人”的问题上更加重视,充分前瞻,有新举措,而不是跟着西方及其教育的老路走。
具体到学校教育上,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强调其目标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关于人格,哲学家、社 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有种种定义和看法,其间也有极大的差异。我们这里说的人格有这样几层意思: ①它是相对独立于社会和他人的一个“位”或“格”,它有自身比较明确的界限和不同侧面。在社会现实及发 展中,这个“位”可以表现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也可以表现为个人的尊严、行为模式和伦理态度。②相 对于人的躯体它是人的内在的诸方面之和,相对人的外在行为与种种表现,它是其内在比较稳定的动机及常模 。③人格自身是一个由各种心理—文化要素组成的、不断发育、变化着的结构,其核心是人的生命和创造的需 求与驱力。人格的发育和变化既取决于他的活动、他与社会、他人的互动,也取决于个人对其人格的自我意识 水平。④相对于他人,它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差异。这主要是其结构要素在组合关系和发育程度上的差异造成的 。
人格当然是有具体内容的,而这种内容在历史或不同人的人生中总是要变化、发展的,每个人对人格自我 的塑造也是其终生的使命,因此我们强调在中小学校中的人格培育指的只是对儿童、青少年完整、健全人格结 构发育和初步塑造的意识、关怀与安排。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成人、进入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人格结 构,他们不仅有现代社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有对社会、历史、文明一定的认识,也有对自我及其未来发展方 向的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对社会现实及其他人的比较健康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发挥其创造性; 建设性地面对种种社会现实与人际交往;不仅在成功时能戒骄戒躁,而且在逆境中也坚韧不拔。这样,社会的 发展、进步才可能是与人的发展同时完成的,而不是以相当一部分人为代价的。
当前的教育已经注意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希望利用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来养育新一代的情操、 心灵,但应该意识到的是,今天的道德教育一定要是建立在完整人格培养的基础上才会是真正现代化的;也才 可能会是有中国特色的。无论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都必须由一个有理性有理想的、有选择和判断能力 的、有生命活力和同情心的主体去遵循,这样的人才会是“自律的”,这些规范本身也才是“道德的”。换句 话说,真正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知识结构完整的问题,不仅是知识结构中有没有道德内容的问题,而只能 是完整人格培养的问题。用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话说,就是要使孩子先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这是我们今天的教 育必须明确的最主要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的方向。
四
如果上述各点能够成立,那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强调“表现”内容的教学和“表现”技能的培养就具有明 显的意义。作为艺术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一般说将培养学生一种与科学的或逻辑的思维所不同的直 觉思维(指对情境或事物结局的综合推断)能力,培养学生对形式以及形式、内容间适度关系的敏锐感受力和 判断力。但注重“写实”的美术与注重“表现”的美术还是有些差别。
起码,它将充实人们对艺术创造力的理解。在注重“写实”的艺术教育中,创造性往往仅被理解为对客观 形象的记忆和想象,至多是组合;而在强调“表现”的艺术教育中,创造更多的是指生活中尚没有的、不可见 的形象的首次出现(通过音乐作品欣赏人们会较易理解这一点),它为生活增添新的内容。这也扩充和完善了 知识的结构,改善了人们的“知识”观念。
更重要的分别是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现行教育在强调“双基”(或“三基”)教育的同时总是把小学生 当成“一张白纸”,把“知识”当成是纯客观的规律等;而相应的美术教育也只是强调对外在的、“美的事物 ”的观察和描绘(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贯穿整个近现代绘画的透视观念等也就暗含其中),强调“写生”;即 使逐渐增加了“绘画形式要素”的内容,也是强调它服务于外在事物描绘的功能。
应该说,“客观的”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同理,客观描绘外部 事物的能力(“写实”)对于学生、甚至是将来专门从事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学生来说也是必要的。但问题 是在进行这种内容上相对客观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将学生的情感与冲动压抑掉。目前一些学校对课堂纪律的优 先强调、对“学习习惯”的过分强调事实上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有的学校已经在强调“寓教于乐” (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而另外的学校甚至强调“乐学、会学”(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 学习方法培养),更有趣的是,小学音乐教育近年的改革正是与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这里 的道理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调动起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命与创造的冲动,将其转化为学 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全部学龄前时期获得的经验、形成的交往与表达模式;尊重他们幼小、但已经形成的 基本人格和人生态度。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才会是高效而有乐趣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才从根本上说 是融洽和建设性的。我们不要像在工业开发时期对环境所报的先开发后治理的态度那样,希望先通过“学习习 惯”的培养和纪律约束,抑制住孩子的原创力而在相当一段时间的系统知识学习中培养起一种“纯智力”的兴 趣。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将是高昂的。
相对说,注重“表现”的美术教育有完全不同的教育原则。它相信、爱护和扶持孩子们天生的生命冲动和 创造冲动,努力理解并启发他们大胆表达自己在学龄前时期获得的各种经验及其个性差异,尊重孩子们基本的 感觉和表达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它引导学生将内心世界的感受变成可见的,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 自我观照,并通过美的教育对这些幼小的心灵给以指导;它也引导学生理解他人(的创作及情感表达方式), 通过鉴赏和艺术批评,建立起宽容的良好人际交往模式,学习到坚持己见、说服他人、容忍不同意见和进行妥 协的种种技巧。我们相信这种教学将使孩子在未来的建设和社会生活中,不仅有更高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也 更容易正视现实、面对竞争、承受逆境,有良好的适应感和判断力,也多一些正常渲泄的手段和幽默感。
应该说明的是,我们并不主张一种艺术上极端的“自我表现论”,也不主张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极端个人 主义倾向。相反,我们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引导和教化过程,是使孩子们的情感逐渐升华,逐渐社会 化并形成亲社会倾向的过程。孩子要表达自己并不错,但他们不仅应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同时也应知道尊重 他人,尊重他人的同时也是自尊的表现。因此,注重表现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艺术批评的内容,学生 的作品不仅是画出来的,也应是在相互间“说”出来的。我们注重的是,通过基础美术教育和美术兴趣教育, 不仅给孩子基本的美术熏陶,也应达到对学生完整、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而它同时是一种道德教育或品德教育 。
篇10
关键词:职场边缘化 诱导因素 易发人群 边缘化危害 管理建议
一、引言
“我们每个人将近三分之一的人生要在职场中度过,作为职场中人,我们无不期望自己能一显才华,以求事业有成。然而,职场也是社会,有着社会生活中一切该有的现象。职场‘冷暴力’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现象不仅存在,而且日益翻新和蔓延。”冷暴力带给员工的伤害,有时候会比显性的暴力伤害造成的后果更严重。面对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很多员工在遭受到职场冷暴力之后仍然选择无视或是继续忍受。精神上长期的压力和折磨不仅伤害身心健康,而且还可能将冷暴力带入到家庭中,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职场边缘化作为一种职场冷暴力,指的是员工个体被组织或团队其他成员孤立、排斥,感到自身虽是该组织(团队)的法定成员但又游离于组织(团队)事实存在之外的一种状态。边缘化是职场上冷暴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被边缘化的员工,往往会有强烈的挫折感,出现自暴自弃甚至有“行为”。职场边缘化现象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反映,借用天文学中“天体的旋转”这个概念来解释,众多的星球围绕太阳有规律地旋转,被边缘化反映的是一颗(或几颗)星球失去了太阳的引力作用,渐渐地脱离轨道,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其他星球与太阳的距离明显较远的一种状态。即可理解为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成为边缘人的过程,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个体仍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所以,判断特定的个体是否被边缘化,其与中心主体的距离是判断依据之一。
在管理学中另一与职场边缘化比较相近的概念“职场排斥”是Williams模仿生物种群中为争夺稀缺资源和生存条件而产生的相互打压、排斥现象所提出的。职场排斥反映了员工在工作场所中感受到来自同事或上司的排挤和忽视,常见的行为有:“坐冷板凳”、“穿小鞋”、漠视、雪藏等。强调的是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职场边缘化反映的则是特定个体与主体被分离的状态。
本文聚焦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究:浅要分析当前职场边缘化现象产生的诱导因素;职场边缘化的高发人群;探究职场边缘化带来的不良后果;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解决职场边缘化的建议措施,有效避免边缘化现象的发生,创造和谐工作氛围。
二、产生职场边缘化现象的诱导因素
产生职场边缘化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环境的因素,即企业组织提供给员工的环境,包括员工和员工以及员工和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组织的文化特征和整体的氛围等;二是个人因素,即员工本身的职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技能以及各方面的心理需求等。
1.企业方面因素
(1)企业文化及其性质。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是被组织成员所认同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国有企业中,和关系主义是职场重要的组成元素,而个人能力的大小往往会被忽视。企业中擅于与上司打好关系,有深厚背景的人在职场中会更容易得到升迁,而不擅处理关系的员工比较容易被隔离在关系之外而成为边缘人。而民营企业和部分外资企业过于强调规则和制度,严格的管理方式会使员工的个性难以得到发挥,使部分员工在工作感到中束手束脚,最终走向边缘化。
(2)组织价值创造。个人创造的价值大小是是否被边缘化的原因之一。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越大,企业对其包容性就越强。组织中的老员工通常可以很好地驾驭职场中的各种变化,一是他们已经适应了职场生活,二是他们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决定了他们可以更好地被接纳。而新入职的员工,还没有给企业创造足够的价值,所以被边缘化的可能性也更大。
2.个人因素
(1)性格特点。性格通常与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活泼开朗的性格,被认为是擅于与人沟通交流,可以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偏内向的性格,被认为不擅交流、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据有关调查显示,47.1%的人认为“不懂得表现自己,不知道讨好领导”的人更易成为边缘人;而也有27.9%的人选择“与人沟通能力较差,没有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容易被边缘化。
(2)组织认同度。组织认同是指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员工对组织有较高的认同度时,会促使员工站在组织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做出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员工个体的安全和归属等情感需求。但当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度较低时,就很难与企业组织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就不会积极的为组织奉献,而比较容易被边缘化。
(3)组织自我定位。每个员工在企业团队中都有角色定位,自我认知和定位的不准确,导致员工由于所站的角度、思考的问题会有偏差。定位过低,会让员工产生自卑而没有工作的动力;定位过高,会让同事感觉其过于高傲和不易接触。在这种认识的偏差中,渐渐会被边缘化。
(4)员工-领导关系。中国组织中的“关系”是职场上一个重要的元素,中国人讲求变通和特殊性,多崇尚就事论事、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灵活的关系处理方式,也滋生了偏私主义。所以职场上除了正常的领导与员工的工作互动之外,私下与领导打好关系往往更容易在工作中得到重视和支持。而被领导忽视的员工,会被认为是没有发展前途而被同事排斥、疏远,最终成为职场边缘人。
三、易发生职场边缘化的群体
1.新入职员工
职场上最容易被边缘化的就是新入职的员工,由于刚刚进入到一个新的组织,对该组织的企业文化、工作方式、制度要求等方面都比较陌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环境和调整自己。如何与企业老员工和谐相处也是新入职员工必须要明确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会让新进员工快速的进入职场边缘化状态。
在适应期中,新进人员一旦感觉到自己被边缘化,大部分人会选择离职。所以企业应该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让新入职员工可以快速的接纳新环境,降低离职率。
2.辅助岗位人员
企业一般比较重视组织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门人员,对于仅起辅助作用的部门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辅助部门人员的边缘化问题。但事实上企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任何部门的支持,辅助岗位人员的边缘化引起员工的消极怠工,导致关键岗位得不到支持,而影响企业的盈利。
3.特殊个性的员工
每个企业中总存在一些个性鲜明、不合群的员工,但由于从众行为和心理相似相容的现象而使他们容易被孤立和排斥。他们或是工作绩效特别优秀不屑与其他员工打交道而被边缘化,或是个性独特,喜欢独来独往、标新立异而不被大众员工接纳。这些因自身无法改变的特质而被边缘化的员工,若是管理不当,极容易造成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的不和谐,不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和企业的正常发展。
4.内部晋升的员工
企业组织内部晋升的员工,由于嫉妒心理的普遍存在,促使同事对新晋升员工的不满和嫉妒,而不配合其工作,将其边缘化。尤其是当晋升员工仍在本部门工作时,从同事上升到领导的落差让之前共事的同事感到不自在,从而被孤立,逐渐被部门同事边缘化。
四、职场边缘化带来的危害
1.对个人而言
(1)职业发展受阻。被边缘化的员工在心理上会产生紧张、挫折感、焦虑、自卑、职业倦怠等负面情绪,导致职业发展受到阻碍,如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绩效低下、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等。人民杂志社关于“你是否感觉被边缘化了”的调查问卷中显示,逾六成受访者感到自己被边缘化了,更有众多人表示有孤独、无助、愤世等边缘心态产生。
(2)负面情绪转嫁。组织边缘人可能会将工作上的消极情绪带到家庭中,将负面情绪转嫁给自己的亲人,从而造成家庭的不和谐甚至破裂。家庭暴力的施加者,经常是职场冷暴力的受害者。还可能对客户发泄自己对企业的不满和负面情绪,损害企业的形象。
2.对组织而言
(1)离职率提高,增加人工成本。员工流失导致企业招聘、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付诸东流,职场边缘化通过恶化组织人际关系、降低工作满意度、消极怠工等行为和情绪变化使员工做出不适应当前组织的反应,从而产生离职倾向,导致企业离职率提高,人工成本增加,降低了人力资源的附加价值创造。
(2)边缘化的传染性。情绪和行为是可以传染的,职场边缘人不满意、消极的情绪会在不经意间传染给周围同事,降低组织效率。德鲁克指出,没有成绩的人会使整个组织受到损害,会成为同事必须“负担”的一个包袱。它会破坏士气,破坏组织的标准和组织的自尊。组织边缘人若没有得到引导,会给组织造成风险。
(3)损害企业形象。组织边缘人的存在是企业组织的“短板”,会在整体上影响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员工被边缘化后,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可能会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如富士康“跳楼事件”即是社会转型时期被边缘化的劳动者极端的反映自身利益诉求的方式。
五、避免职场边缘化的建议措施
消除职场边缘化现象,淡化员工的边缘心态,企业组织责无旁贷。组织需要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让每个人都能够被接纳,不会因为性格的差异而受到歧视。同时还应注重挑选和培养适合组织发展的人才,最大可能地避免组织中出现“边缘人”。组织边缘人的管理可从四个阶段入手。
1.招聘阶段过滤掉边缘化潜质员工
最大程度的避免组织中出现边缘化现象,则在企业招聘新员工时,就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招聘标准筛选出可能产生边缘化行为的员工。建立符合企业组织文化、企业价值观及岗位特征的人才测评机制,通过辅助测试软件和技术,淘汰具有组织边缘化倾向的应聘者。可根据边缘化诱导因素及边缘人的相关特征设计边缘化倾向测试问卷,对应聘者进行测试评估。
2.培训阶段防治组织边缘人
由于招聘测试软件和技术的局限性,仅通过招聘阶段无法确保招进来的员工不具备边缘化潜质。一旦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就不可随便将其辞退。因此,组织可通过入职前的培训,引导和修正一些潜在的边缘人的价值观、人格特质等使之尽可能与企业组织的文化、价值观念相匹配。对于企业中已经存在的边缘人,通过组织培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价值观念和工作方式。培训阶段就是一个组织同化的过程,既可以起到预防潜在边缘人转化为现实边缘人的作用,也可以引导、同化已存在的组织边缘人。
3.工作阶段的安排和即时沟通
给组织中已经存在的边缘人安排富有挑战和新鲜感的岗位,以刺激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的走出边缘化状态。在完成挑战性工作的同时,员工在心理上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助于员工摆脱负面的情绪,并易于被组织内的主流成员接受和认可。与此同时,要搭建无障碍沟通平台,确保及时、便捷、持续的沟通,如英特尔的“全球员工沟通部”促进了英特尔沟通体系和团队的发展。通过及时的交流沟通,尽早发现员工问题,避免问题的扩大化。
4.建立长期有效的共同成长机制
所谓长效共同成长机制是指将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联系,形成长期有效的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管理机制。
(1)民主参与的管理模式。给予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核心介入的机会,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使其有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培养其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主人翁意识。
(2)创造公正、公平的组织环境。每个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关键岗位员工还是辅助岗位员工,在利益分配和接受惩处方面都应该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才有可能避免因人际关系等因素造成的职场边缘化。
(3)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让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轨迹中找到自己的轨迹,明确员工未来的发展路径,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是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考虑多通道发展,避免通道拥塞现象。
图 避免职场边缘化建议
综上所述,在一个组织中,员工边缘化现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解决方案也应该是综合性和针对性的。以上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也是同时进行的,但是人性是复杂的,通过技术软件和后天的培训教育并不能完全保证可消除组织中边缘化现象,而职场边缘化的产生也是随着环境和人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系统地看待边缘人的管理问题,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诗金.如何应对职场“冷暴力”[J].决策,2012(7)
[2]Chow, R. M., Tie dens.L. Z., Go van, C. L.. Excluded Emotions:The Role of Anger in Antisocial Responses to Cestrac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8,44(3):896-903
[3] Williams, K. D.. Social Ostracism. In Nikolski, R. M. (Eds.), Aversive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New York: Plenum,1997:133-170. Williams, K. D.. Ostracism: The Power of Silence. New York: Gilford Press,2001.
[4]彼得・德鲁克.王永贵译.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使命篇)[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20
[5]周昕.被边缘化的群体和被边缘化的法律――对富士康“跳楼门”事件的法律思考[J].攀登,2010,29(5):117-121
[6]郑伯埙.差序格局与华人组织行为[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5(3):142-219
[7]李宁琪,李树.组织边缘人的内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