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

篇1

黄金的传奇故事贯穿世界经济的发展史。黄金曾一度成为信仰和宗教,国际金本位时代是黄金最闪耀的时期。

15世纪,获取黄金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者的核心目标;16~17世纪,欧洲重商主义者把黄金和白银当作财富的惟一代表。黄金最辉煌的时代是国际金本位时期(1870~1914),这一时期被称为自由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经济史学家认为,金本位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信誉,在游戏规则下,成员国排除了本币与黄金脱钩并改变金价的可能性;成员国以这种信誉为基础,进一步开展合作,英格兰银行充当“国际交响乐队的指挥”。同时,金本位时期,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动力强劲,欧洲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这为金本位的运作提供了适宜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但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破坏了金本位制运作的经济和政治环境,金本位终结。

金本位终结后,黄金并没有回到泥土中沉睡。1929年蔓延全球的股灾和经济大萧条强化了人们对黄金的崇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黄金成为最可靠的支付手段。二战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和美元并肩站在一起,担当全球货币稳定的重任。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1976年“黄金非货币化”法案通过后,黄金以自然属性满足工业、首饰和投资需求,同时部分承担国际储备货币职能。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使黄金复出,成为避险的重要选择。危机时期,黄金对金融市场的压力反应敏感,2011年一些国家在法律上开始认可黄金的货币地位。

2001年美国泡沫经济崩溃后,黄金成为保值和投资的重要选择,金价在需求的推动下开始出现长期上涨趋势。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事件、2011年7月投资者对欧洲和美国债务违约风险的担忧,都使金融市场压力加大,股市和汇市出现大震荡,投资黄金成为投资者克服惊恐和焦虑的“定心丸”,金价屡创新高。

从黄金价格走势的规律来看,长期以来,黄金价格和美元汇率反向变动,但是自2009年以来,黄金价格走势出现独行的特点,似乎表明黄金的货币属性正在上升。

购买黄金不仅是私人实现资产保值的选择,而且对各国中央银行具有战略意义。2011年各国央行大量增持黄金,黄金贮藏货币功能骤然提升。

2011年以来,黄金开始影响到一些国家的货币立法和货币制度。美国犹他州立法通过接受联邦发行的金币和银币可以作为上缴税收的法定通货,黄金和白银可以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偿还债务。目前美国有十几个州正在讨论赋予黄金的法定货币功能。瑞士是实行金本位最长的国家,直到2000年才终止瑞士法郎与黄金的可兑换,2011年7月瑞士议会宣布将可能在今年讨论推出与现行货币瑞士瑞郎平行的“金瑞郎”。如果“金瑞郎”的法案通过,意味着瑞郎再次与黄金挂钩。

黄金再货币化的征程已经开始,但是目前黄金的货币职能是不完全的,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金本位的回归面临难题。

货币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当前黄金主要发挥的是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但是目前黄金这两方面的职能非常有限,这将深刻影响其他三项职能的发挥。

篇2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反弹;人民币升值

2009年12月5日,由世界经济学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a & World Economy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理论研讨会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重点高校及研究所的代表共聚一堂,就“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走势及中国如何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在全球经济逐渐进入反弹的时期,此次的会议对于预测世界和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及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

(一)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

2008年来的全球经济衰退使得全球经济不平衡,尤其是中美之间经济的不平衡问题极大地暴露出来,并引发大范围的讨论:究竟这种“中国储蓄,美国消费”的经济模式是否有待调整?对此,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认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不可持续的,亟待纠正。他提出,美元在长期内趋于走弱。美国净外债与GDP的比值走向反映出这种趋势。近年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不断累积使得其净外债占GDP比重逐渐增大,而GDP则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偿债能力的表现。自1982年开始,美国就成为净债务国,且外债越来越多,截至2007年底,美国积累外债达到2.4万亿;从1985年至2009年10月,美元战略贬值61%,美元的不断贬值将最终导致外国资本流入的减少,将对美国造成深重危机,因此危机前美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余永定运用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I-S+G-T=M-X”来分析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贸易逆差的变化趋势: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私人投资大幅缩水,储蓄率有所提高,数据显示“I-S”缩水1万亿左右,而美国2009年财政支出达1.6万亿,因此,在危机爆发之后、政府出台财政政策之前,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略有减少;但在财政政策生效之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又逐渐增长。2010年,美国为了实现其“保增长,维持美元稳定”的双目标,将大幅运用贸易保护政策,来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拉动就业并减少其经常项目逆差,这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中国应该重点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降低投资率,减少对外依存度,减少贫富差距并大力发展非贸易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经济形势与未来展望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起伏不定,剧烈动荡。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目前的世界经济具有以下三特点:

1、经济危机基本稳定。

2、世界经济在经历了第一、二季度的最低点之后开始逐渐反弹。

3、当前世界经济是否进入一个全面稳定的复苏阶段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1)失业率,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维持在高位水平。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当前失业率为10.2%,欧洲为9.9%,日本为5.2%,且目前看不到高失业率将得到解决的迹象。(2)个人消费水平低。金融危机带来的“负财富效应”使得财富普遍缩水,家庭储蓄率提高,消费疲软。(3)发达经济体的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10月份美国产能利用率为71%,欧洲为70.7%,低产能利用率意味着大规模投资受到抑制。(4)脆弱的金融体系。以美国为例,其金融体系的坏账或被政府购买,或被冻结,只有借助经济复苏来加以消除。而且,美国银行体系中有大量资产与金融衍生品紧密相连,一旦利率波动,整个很行资产将大幅缩水,从而对经济复苏产生抑制,因此,脆弱的银行体系阻碍货币当局利用利率来对经济进行调节。(5)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货币,其未来走势非常不明朗。(6)金融监管对全球金融体系影响不确定。严格的金融监管增加了全球的投资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信心,因此,其对未来经济复苏的影响难以确定。(7)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也难以确定。(8)初级产品、能源产品、大宗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不能确定其未来明确的变动区间。而这些产品的价格又与经济形势紧密相连。(9)“低碳经济”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难以把握。张宇燕指出,基于以上九个特征,虽然全球经济目前进入反弹,但断言全球经济已进入复苏阶段还为时过早。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贸易形势

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美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个经济体,不断发生贸易摩擦。对于这一问题,国家发改委中国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问题在于中美发展模式都需要调节。而在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一是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实际上是美国与世界贸易的不平衡。二是美国用来平衡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为农产品而非其先进服务业产品。三是中美真正竞争性的贸易摩擦实质上还未开始,今天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有更多非经济因素作用。张燕生直言,只要全球经济减速,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但是,无论危机前后,中国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针对国,发达经济体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特保等手段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巨大压力。当前,为应对这些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应“亮剑”,改变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双方在贸易博弈中的不对称性,变被动为主动;在国际上建立广泛的应对贸易保护的统一战线;大力调整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

张燕生指出,从长远来看,“后危机”时代,中国要破解贸易保护主义困局,一是利用区域化加速发展的背景,加强东亚内部贸易、投资及货币方面的合作。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外贸依存度高于中国,但其所遭遇的贸易冲突却远远小于中国,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德国高于50%的贸易为区域内贸易。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合作来减少贸易保护的阻力。二是东亚应加快建立区域化全球金融中心,提高整个区域的风险对冲能力,从而为产品贸易走向新兴市场提供更好的贸易融资手段与体系。三是中国应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张燕生着重强调了“渠道为王”,中国全球营销渠道的缺失是这次经济衰退中中国出口贸易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虽然中国拥有庞大的对外出口贸易额,但大多数都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进行,中国应大力加大渠道建设。四是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着力培育和发展零部件的贸易体系。德国之所以面临的贸易冲突小,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产品大多是关键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国际商场的定价能力强。

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认为,今天中美之间贸易的不平衡实际上是由全球化条件下,各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发展结构差异、改变世界格局的基础差异决定的。中国目前实现的发展仅仅为经济规模的扩大而非经济结构的优化,出口顺差主要以来于低端劳动力产品,因此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此次经济衰退的根源在于20世纪90年代的IT泡沫破裂之后,世界没有找到新的主导型产业来带动经济,转而依赖房地产和金融产业。长期的增长复苏必须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两大根本性困难:通胀风险与通缩忧虑同时存在;实体经济还未恢复但很多资产泡沫已经形成。目前,各国都出台了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政策,但何时以及如何进行政策转型成为各国政府的难题。如果退出过早,则经济复苏很可能夭折,如果退出过晚,则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通胀与经济泡沫。

对于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这一课题,张幼文提出,中国应对贸易的上策为中国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今天的国际规则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主要维护的是发达经济体的利益,不能适应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要求。因此,中国应该通过增加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消除国际范围内不利于本国国力提升的因素。

三、中国应对国际经济衰退的战略评价

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实体经济,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为刺激经济恢复,中国政府实行了刺激经济的夸张性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中国政府实行的经济刺激计划,曹远征认为,在此轮经济反弹过程中,农产品价格波动不明显,CPI指数波动较小,同时,由于此轮经济衰退中中国制造业出口下滑,积累了大量库存,因此未来几年中国发生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由于积极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不断增加,将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资本市场脱离经济基本面,最终形成资产泡沫。最为重要的是,流动性的不断增加还导致人们无法判断此次金融危机是内生还是外生的,因此无法判断其是遵循传统经济危机“高涨――繁荣――危机――复苏”的外生时间路径,抑或是此次经济衰退的周期已经变形。因此,中国政府在决定何时以及如何退出这一问题上就面临严峻的困境与考验。

而对于2005年中国开始启动的汇率制度改革,张斌教授从稳定性和增长性两个标准入手,详细评价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提出了折中性方案。从稳定性方面来看,传统的观点认为,资产泡沫的形成遵循以下路径“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涌入――央行货币供给增加――资产泡沫形成”,但2007年数据显示,央行2007年度M2总量(即货币供给量)并未大幅增加。张斌指出,即使M2稳定,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够强,资产预期收益就会大幅上升,因此必然形成资产泡沫,危害人民币的稳定性。同时他指出,美元的“名义锚”的作用不强,他将美元价格、中国进口商品价格和中国生产者CPI指数联系起来,认为美元的涨跌直接影响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中国生产者CPI指数的高低,最终导致国内物价的不确定性变化。

张斌提出,从增长性角度来看,盯住制下的低廉货币有助于形成中国制造品的出口优势,但同时也造成国内制造业相对于非制造业的优势,导致国内资源错配,服务业受到歧视和挤压,制造业和服务业市场出现供求失衡的状况。因此,长远来看,盯住制会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替代盯住美元的方案为人民币应升值10%,并在此后维持对美元3%的浮动区间。他以日本为例,日元对美元升值给日本经济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认为相似的变动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改革与优化。

此外,李卓教授将美国政府看作一个私人部门,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具体分析了其救市政策的有效性以及进入、退出的最佳时点。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经济管理;结合

中D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88-03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滋养和塑造着中国人的品格与灵魂,建构起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与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绵五千年而不中断的民族文化。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经历冲击、融合、革新、发展,最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内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思想是以提倡“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为主的儒家思想,在这一核心内涵和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涵盖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其中也蕴含着许多经济管理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从事着社会管理、经济管理、军事斗争、文教思想等各项工作和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而这些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单从经济管理方面而言,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千百年来的经济活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管理思想,而这些思想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

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的先贤圣哲们就对经济管理思想有过自己的判断与论述。例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寓于利”,以及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言论,反映了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但不完全排斥‘利’,而是要求‘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主张以义求利。”[1]墨家主张义利统一,从而在义利观上形成了辩证的态度。在经济思想上,我国很早就形成了“重农务本”的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一直是国家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石。在企业经济管理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法治国、贤能并举”等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是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现代经济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时间推进到21世纪,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各个经济体密切联系而又互设壁垒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态势。从宏观上看,长期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然而,由于近些年经济发展低迷,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酝酿和发展。“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外部环境异常复杂,美国‘特朗普现象’、英国脱欧、难民危机、恐怖事件、社会两极分化等,使反全球化声浪时起。”[2]“这一切确实表明,全球化正在退潮,世界变得更国家化,各国对全球化热情锐减,全球化跌入低谷。”[2]从微观上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其经济发展的缓慢、停滞甚至倒退。当代主要经济大国或组织,如美国、欧盟、日本等,近年来经济发展趋缓,亟须在经济管理或其他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提振经济。总而言之,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发展迟缓,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不断涌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困境。

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虽然从属于世界经济的范畴,受到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影响,然而,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始终能够相对独立地保持快速增长,对低迷是世界经济起到助力和提振作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差别迥异,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经济管理思想而开展的经济活动实践。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中国企业采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相融合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大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可供今人借鉴的经济管理思想,我们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经济管理思想的营养,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开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在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各国贸易政策逐渐转变,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国际经济总体环境下,构筑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方法并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复苏,它只会片面、暂时地保护本国经济局部利益不受严重损失。从长远来看,这种以邻为壑、自顾自存的做法是不利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要破解当今世界经济停滞、衰退的困局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正视经济严峻形势,通过刺激贸易的其他方法,继续推进贸易全球一体化,千方百计地寻求合作共赢的经济贸易政策,从而为度过世界经济发展困局而同舟共济,勇往直前。而我们提出的这种想法,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太极图所体现的阴阳平衡思想。太极图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智慧,从相互依存又互补共生的阴阳鱼的图形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阴阳二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二者在动态平衡中得以发展。某一国与世界经济犹如阴阳二元,相互依存、互补共生。我们做事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割裂二者的联系,这样就丧失了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在二者的对立中,创造条件,促进转化,找到实现共赢的途径,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当前世界性的经济发展不景气状况,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各个企业的发展。然而,能够正确掌握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方法、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模式的企业,将会在国际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赢得巨大发展;而那些不能适应变化,经济管理落后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境地。问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合适的经济管理方法,经济效益提升和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而言,要采取合适的经济管理方法,必先具备成熟的经济管理思想。各国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践一再证明,单纯依靠西方的经济管理思想或是中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思想与西方近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相融合,汲取二者所长,融会贯通,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战后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这与西方经济管理思想有很大关系,同时也离不开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所阐述的管理思想。近年来,一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热潮已悄然兴起,许多人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有益内涵,创新经济管理方法从而取得巨大成功。例如,人们把儒家的“以和为贵”“诚实守信”思想运用到经济管理中去,使企业得到巨大发展;人们将道家的“柔性管理”(“所谓‘柔性管理’,就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法则来进行管理,不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及其过程,即‘无为而无不为’;强调‘柔弱胜刚强’,认为只有柔弱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刚性的事物很快就要走向反面。” [3])运用于经济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的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贡献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传承和借鉴意义,它能够为现代人们提供启迪和帮助,从而促进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思想可以为现代经济管理提供借鉴和启迪。因此,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的出现,一些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特别是2005年以来,从长江三角洲,到珠江三角洲,再到环渤海地区出现了一大批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公司治理的企业。这其中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合资企业,还有一些是外商独资企I。”[4]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是可以融合的,二者相结合,能够促进经济更加蓬勃地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各异而且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之间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曾几何时,言及企业管理,可口可乐、花旗银行、通用汽车的故事始终扮演着值得剖析与效仿的经典的角色。然而,2008年爆发的那场金融危机,把这些以往被我们奉为传奇的企业及其背后的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一并推下了神坛。”[4]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管理理念落后问题。一些企业的管理理念‘全盘西化’,对外来的管理经验和模式盲目地照搬照抄,结果却不甚理想,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些企业,管理理念极为粗放,尤其一些小微企业甚至采取的是家族化管理方式,管理理念极为落后,效率也极差,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5]

所以,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从长远来说,要想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效率,而要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效率就应该具有现代经济管理思想。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可以为经济管理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各有特点,并且二者可以相互补充。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发挥各自所长,促进经济更加高速发展。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的关系来说,首先,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经济管理的有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对几千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必然对现代经济管理有借鉴和指导作用。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客观实际进行运用,才能实现对现代经济管理的高效管理。其次,坚持现代经济管理,还需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范围内、跨越几千年的历史维度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毕竟与世界范围、与现代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因而我们不能生拉硬套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现代经济管理。我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深入理解分析传统文化的精髓及运用的思想原则,把握好现代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思想原则,将之运用到现代经济管理中去,促进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能够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注重整体性、处事灵活性、促进和谐共赢等特点,同时又能够发挥西方近现代经济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的特点。二者紧密结合,是解决当前经济领域各种问题,破解经济发展滞缓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J].东岳论丛,2003,(9).

[2] 陈凤英.G20杭州峰会:全球经济治理转型新起点[J].当代世界,2016,(8).

[3] 蔡丹芸.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盐业,2016,(11).

篇4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源于发达国家内部经济结构的长期失衡,此为内部失衡;另一方面则是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环境的不公平性突显,表现为外部失衡。因此,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面临着新的平衡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加强全球治理的外部呼声。

发达国家经济基本呈现负增长或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则表现为较高的增长速度,世界经济格局相应呈现出新的变化。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过50%。

经济总量的变化导致新兴经济体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全球经济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国际生产、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力量,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重大经济、金融事务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的群体性崛起,已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并将影响到世界经济现有版图、格局和秩序的改变。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为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及协调带来了艰巨的挑战,若不能尽快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全球治理模式,全球经济将难以最终走向全面复苏。

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扩大之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扩大之势,贸易争端不断增多,贸易摩擦从产品延伸到产业,从贸易政策发展到经济政策,从境外竞争环境发展到境内的政策环境。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风潮中,除原有的反倾销反补贴这一传统手段外,也增添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如,加强进口许可管理等,一些发达国家还进一步通过贸易救济措施,强化对绿色、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保护,致使全球各类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和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矛盾进一步上升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国对全球经济的关注重点正在向气候变化、环境、环境产品、信息化与投资规则等更宽泛的议题,多边贸易体系出现扁平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甚至非政府机构参与到各类规则的制定过程中。短期看,未来3年至5年,全球化仍将处于低潮,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将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长期来看,随着全球治理的加强及国际秩序的形成,全球化的大趋势仍不会逆转。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应充分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应进一步发挥其在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在推动形成国际多边投资体制方面有所突破。

多边贸易体制协调难度上升

从2001年启动至今,致力于从多边角度推动全球贸易的多哈回合谈判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12年,早期也曾在一些领域取得过成果。但自2008年以来,谈判一直难有新进展。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危机,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断陷入其中。时至今日,“金融海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深了危机的深度和广度,引发贸易保护主义升级,使得多边贸易体制协调难度进一步增加。

在多哈回合谈判迟迟难见结果的背景下,美国、欧盟、东盟等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展开了自贸谈判并取得较快发展,各经济体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多样化

与金融危机相交织的欧债危机是冷战后欧洲经济发展遇到的最严峻挑战,正成为世界经济下行的主要风险来源,舆论普遍认为,欧债危机暴露了欧洲经济结构失衡、金融市场失控、福利水平失真、一体化建设失序等深层次问题。而欧美高福利社会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日趋缓慢,难以支撑其经济的有效增长。因此,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也可以归结为欧美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上丧失优势地位,导致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的结果。

如果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资源配置危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然导致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并使得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来看,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多哈回合谈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G20会议之争、中美矛盾、中日矛盾等都表现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日益凸显;二是大国间的竞争,西方发达国家间的主导权之争、话语权之争、对核心资源的占有权之争等都已全面展开,如,美国在亚太推行的TPP战略,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布局及争夺主导权的意图;三是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发展模式等具有同质性,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而这种竞争体现的是发展的主导权和影响力的竞争。在国际事务方面,发展中国家则体现了更多的共同诉求。

适度竞争有助于社会发展,但在全球资源短缺的形势下,如果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不能有效发挥协调作用,将很可能导致过度竞争和不公平竞争,从而制约世界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形成新的有影响力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和协调机制,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协调机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发达国家经济再平衡的理念需要调整。发达国家认为,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新兴经济体大规模的出口导致贸易顺差剧增,国内消费不足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而真正的原因恰在发达国家自身内部结构的失衡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

发展理念调整决定未来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目前,发达国家一些学者已开始对政府过度干预、高福利社会、透支消费、实体经济空心化及银行业和大宗商品市场价值失控等现象进行反思。

理论界对经济发展理念的反思还包括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以及政府的社会责任和职能定位等。欧美等发达国家长期奉行市场经济体制,但其实施的市场经济并非完全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机制,现实情况是市场主导和政府干预共同发挥作用,其关键在于二者如何达到一种平衡,处理好哪些应是市场决定的、哪些应是政府必须干预的,否则宏观调控和经济治理效果难以发挥较好效果。反之则矛盾积累,失衡和扭曲并存,经济将难以进入稳定的增长期。

政府替代市场的结果会导致企业增长的动能不足,而政府的缺位会导致过度的利益倾向并造成社会不公,从而影响社会稳定。要想实现市场主导和政府干预的平衡发展,欧美国家首先是要解决发展理念问题,形成可以集聚增长动能的新发展模式;其次,要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积累社会财富,而不能完全依靠资本市场的交易游戏;再次,要重新确立金融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协调发展模式,改革金融市场运行模式,由投机为主的经营转变为投资获利的发展模式,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篇5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贸易摩擦;体制性摩擦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76-03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贸易摩擦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特别是国际贸易摩擦由常规性摩擦向体制性摩擦的升级值得关注。本文研究不同周期下贸易摩擦的特点及摩擦转化的规律;区分贸易摩擦的不同种类,提出常规性摩擦和体制性摩擦的概念,并分析体制性摩擦的特点;指出常规性摩擦转化为体制性摩擦的一般规律。本文认为,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将面临体制性摩擦,需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

一、体制性摩擦的内涵与特点

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奇洛(Renato Ruggiero)对体制性摩擦的定义是:“(国家间)更深层次的一体化正在产生一种摩擦,这种摩擦不是基于经济竞争或保护压力,而是基于不同国家制度之间的冲突——投资规则、反托拉斯和竞争法、税收、劳工、环保和文化政策。”体制性摩擦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体制性摩擦不是基于市场行为的摩擦。第二,体制性摩擦是制度间的冲突。第三,体制性摩擦可表现在某些具体法律和政策上。与体制性摩擦相对应的是常规性摩擦。所谓常规性摩擦指那些基于市场行为而产生的摩擦,这类摩擦多由市场主体——企业自发产生。

体制性摩擦为国家间的摩擦,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各国贸易体制、意识形态不同而引发的冲突;由于各国在具体领域制度设计不同而产生的摩擦。与常规性摩擦相比,体制性摩擦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反映国家间或国际体系内的根本性制度冲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制度体系,国家间的契约就是通常所说的国际条约,国际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国家之间的差别,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差别,尤其是各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经济模式和不同的调控经济活动的手段。体制性摩擦通常表现为一国通过国际法或其他制度性手段挑战另外一国政府的体制和行为,这也是对一国经济的挑战。

二是体制性摩擦往往针对具有重要国家利益的领域。国家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意味着对内维护发展民族经济的经济,对外维护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保障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关系的稳定发展。

三是多由政府主导或支持。常规性摩擦多由企业发起,因企业具体的商业利益冲突而产生。体制性摩擦多由政府主导,摩擦的解决也通过政府间的谈判或国际法途径解决。

四是体制性摩擦是经贸摩擦由量的冲突向质的冲突的表现,具有周期性特点。在世界经济平稳运行时期,各国多实行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贸易摩擦的数量不多。当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矛盾深化时,体制性摩擦会伴随世界经济周期而发生。

二、世界贸易体系的三种矛盾及体制性摩擦产生的必然性

自从国际贸易体系产生以来,国际贸易体系存在三种矛盾。一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矛盾。一般讲,一国经济崛起使得某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加深,这时该国会主张自由贸易。相反,一些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下降,需要保护国内市场,往往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才会有贸易摩擦的存在。二是国家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在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背景下,国家间的发展水平出现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贸领域的矛盾会长期存在,因而贸易摩擦也将长期存在。三是国际体系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国际体系不仅包括国际机构也包括国际法,是国家让渡其而建立的。国际体系越发展就越意味着国家要让渡出更多的,从而产生矛盾。当一些国家认为国际体系不能满足其利益要求时,这一矛盾就会加剧。

以上三种矛盾反映了国际贸易体系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冲突,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常规性摩擦就会转化为体制性摩擦。三种矛盾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贸易层次,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对立,这种对立的主体多是企业,对立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贸易摩擦,甚至爆发贸易战。二是国家层次,这一矛盾的对立会发展成贸易摩擦,多具有体制性摩擦的特点。三是国际层次,是国际体系、国际法与国家及国家的对立与摩擦,从而构成国际体系的动荡。三种矛盾的对立通常首先表现为贸易层次的摩擦,然后升级为体制性摩擦,甚至是国际体系的重新构建。图1展示了三种矛盾的发展及常规性摩擦向体制性摩擦的转化过程。

三、常规性摩擦转化为体制性摩擦的条件

常规性摩擦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体制性摩擦,当前已经具备了摩擦升级的转化条件。

(一)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通常会导致贸易摩擦升级

当世界经济处于增长期时,各国的外贸政策就会相对开放,贸易摩擦只是数量上的积累。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各国经济,有的国家财富大幅缩水,经济增长放慢;而有些国家则能较为平稳地渡过危机,保持温和的增长势头,经济实力继续上升。未来几年,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将会重新排序,从而会导致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增多。

(二)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制度冲突加剧

国际金融危机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发展模式获得国际体系的认可。而此次危机暴露出这种模式的诸多问题,既有宏观层面的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问题;既有经济上的问题,也有政治和制度上的问题。相反,中国及一些新兴国家的发展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注。危机后发展模式之争将导致贸易摩擦走向制度层面。

(三)现有的国际制度不能满足各国的实际要求从而引起矛盾升级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达国家越来越感觉到世界贸易体系内出现谈判势均力敌的情况,世界贸易组织(WTO)不再是发达国家管理世界贸易的有效机构。因此,发达国家在WTO框架外解决贸易摩擦的情况越来越多。现有国际制度受到挑战,改变国际制度的需求增多,从而使常规性摩擦转化为体制性摩擦。

四、我国将会面临更多体制性摩擦

我国加入WTO后的前十年,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打击对象,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入世后前十年我国所面对的摩擦大多属于常规性摩擦,贸易摩擦只涉及某种单一产品,由企业竞争引发。未来我国有可能面临更多的体制性摩擦,表现在:

(一)发达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疑问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国际上从体制上认同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市场取向改革的政治含义就是政府与经济的分离,国家权力从微观经济活动领域退出。但近几年,政府投资增加,各级政府成为当代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最大投资主体,这种情况引发一些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疑。

(二)WTO体系外的制度设计不断出现,其中制约中国的意图明显

目前,WTO体系停滞不前,各国大力推进区域贸易协定,这说明各国在进行新一轮的体制性战略布局。以美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为例,2011年起,美国大力推进TPP,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以获得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TPP虽然是贸易协定,但在亚太地区谈判的过程中,地区安全、外交、环保、文化等领域均被涉及,这说明新一轮的体系构建更具有制度性冲突的可能性。美国推进TPP的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东亚的新兴国家,通过新的地域构建来参与亚太事务。TPP的推进过程可能会引发体制性摩擦。

(三)贸易摩擦的焦点转移到政府的政策性问题上

以反补贴为例,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最初的反倾销到现在的反补贴意味着贸易摩擦模式升级,因为反补贴调查涉及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四)国有企业成为新的目标

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每年都对在华的美国企业做问卷调查,了解美国企业主要担心的问题。在2010年的调查中,第一次提到了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担心。2011年10月26日,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出版内部报告《中国国有企业及国家资本主义分析》,详细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构成、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及相关政策。该报告在美国国会受到重视,为美国针对中国国有企业采取战略性行动提供了依据。中国国有企业会成为体制性摩擦的主要目标的原因在于:一是国有企业多属于国家战略性行业,具有攻击价值。二是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政策、立法反映了我国改革的方向和国家政治体制的性质,发达国家对我国政治体制的诉求将具体表现在对国有企业的态度上。三是我国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如果对国有企业发动贸易战,具有对华的针对性,目标集中。四是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引发了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担心。

五、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篇6

【关键词】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内部均衡;外部均衡;汇率

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以后,特别是最近两年持续发酵的的欧债危机和今年成为热门话题的安倍经济学,让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欧元、日元等汇率剧烈波动,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和经济形势随之大起大落。为了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之锚,很多人将目光瞄准了价格不断上涨的黄金,预测甚至呼吁重新实行金本位。自从2001年美联储降低联邦利率,黄金价格就不断攀升。10余年来从最低200多美元/盎司上涨至接近1900美元。就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国际金价继4月暴跌后再次大幅下跌,从前期1800美元跌至1300美元左右。那么,以黄金为锚的金本位制会卷土重来吗?

众所周知,经济学中能作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即价值的尺度,流通的手段,价值的储藏和和支付的手段。从现实生活来看,黄金的成色鉴定、交易、保管很不方便,因此作为支付和流通手段的便利性远远不如纸币和电子货币。另外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物质产品和服务种类的极大丰富,与黄金等额的货币,如果投资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其它投资领域,除了股票、债券和物业价格的上涨外,也会有房租、分红等利息性收入。相比之下黄金没有利息,投资者只能期待价格的上升才能获利。同时保管也要额外支付不菲的费用。现代货币体系采用的是信用货币,黄金不再是本位货币,仅仅是一般的贵金属,因此也基本丧失了价值尺度的意义。相对而言黄金只有价值储藏的特点被较好的保留了下来。这也是民间谚语“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的由来。

因此考察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否有效与合理,应该综合考察这三方面的执行效果。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下文将对这三种体系进行分析,看看金本位制是否能卷土重来。

一、金本位制

黄金本位,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进出口。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制度采用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即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以及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决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遵从美国经济学家休谟提出的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不需要政府进行任何干预即可实现,具有自发性(依靠自动调节机制),对称性(对国际收支盈余国与赤字国同时发挥作用)和稳定性(汇率仅在黄金输送点之间变动)的特点。因此为了保证经济体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金本位制必须遵从以下原则,即各国货币发行当局在发行货币时必须拥有相应的黄金储备,而且该货币与黄金是无条件可兑换的。

由此可见,国际金本位制实现内、外部均衡,是需要一系列条件的。第一,要求黄金的产量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加,才能避免通缩。第二,自由交易原则。第三,外部均衡可以以内部均衡被忽视为代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条件都不再具备。首先,从金本位制盛行的19世纪末,到现在21世纪初,100多年来全球经济的规模虽经多次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仍不断增长,总量增长了数十倍。而世界黄金总量稳定在16万吨左右,年均产量在一千吨上下。因此若国际货币体系继续采用金本位制,在经济实际产出大量增加而货币增速远远落后的情况下必将造成全球范围的通货紧缩,严重影响经济的增长和正常秩序。其次,金本位制所要求的自由交易原则与政府干预原则相冲突。第三,随着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内部均衡逐渐取代外部均衡,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客观条件的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金本位制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金本位制就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一方面世界黄金产量无法跟上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黄金的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据统计,1913年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俄国5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即达到了当时世界黄金存量的2/3,导致其它国家的金本位制难以维系,金本位制的崩溃成为必然。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被称为以固定汇率制度为基本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其本质仍然是变相的金本位制。这因为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锚的国际货币体系,但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其它国家货币的汇率再与美元挂钩,因此实质上就是全球所有国家的货币通过美元这个媒介与黄金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称为美元本位制,但美元通过与黄金挂钩,而不是独立承担本位货币的职责。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由于自由市场经济时代的弊病暴露的越来越充分,和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趋于成熟,经济体的内部均衡开始成为政府关注的主要目标。与金本位制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内外部均衡的实现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由于“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不复存在,因此需要依靠政策调节。另一方面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实现上存在不对称性,即特里芬难题。美国耶鲁大学教师罗伯特特里芬在1960年首先提出,美国的外部均衡目标是保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和可兑换性,由于黄金数量的有限性,导致美国控制美元向其它国家的流出。而其它国家的外部均衡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黄金等价物—美元,因此会想方设法的囤积美元。这对矛盾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而愈发尖锐,世界经济的增长需要更多的美元,而在美元对黄金固定兑换比率和无条件可兑换性基础上的美元流出造成日益引起其它国家的怀疑,进而造成对美元信心的大幅下滑,最终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越战天文数字般美元赤字的压力下崩溃。特里芬难题早已从理论上预测了以黄金为本位的国家货币体系的崩溃,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人们汲取失败的教训,于1976年建立了牙买家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的最大特点是第一将黄金非货币化,不仅废除了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而且还取消了会员国之间及会员国和IMF之间必须用黄金结算债权债务的义务,这就是从根本上废除了金本位制。第二是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同时并未禁止固定汇率制,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但要受IMF监督,防止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货币贬值政策。第三实现了储备多元化,美元虽然仍居主导地位,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快速发展的联邦德国和日本的货币,西德马克和日元也开始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储备货币(随着欧盟的建立,诞生了欧元这一唯一可能抗衡美元的货币)。美元垄断全球外汇市场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发展,最终形成了目前以美元为主,欧元和日元三种基本外汇储备货币并存的格局。需要指出的是,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各有其优缺点。浮动汇率制为该国国内经济政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独立性,而固定汇率制虽然减少了本国企业和居民的汇率风险,但由于受到蒙代尔-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约束,即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和完全的金融一体化三个政策目标,同一时间只能实现其中任意两个,而不能三个都实现,因此采用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篇7

发展特点

2003年国际金融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动荡扩大、汇率凸显、调控有效、避险上升、有惊无险。具体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特点一:经济政策艰难应对,经济复苏初见曙光。

在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调整中,面临一个实际而艰难的政策影响,就是各国主要经济政策手段基本触底,使各国经济政策的干扰与困惑局面复杂而浑浊。2003年世界经济是艰难的一年,总体看,世界经济2003年将达到3.2%左右的增长,其中美日出现较好的上升和增长态势,增长水平分别在3%和2%左右;欧元区则处于下行区间,经济增长下调,全年增长水平仅为0.4%;发展中国家亚洲趋势最好,经济增长预计为5%上下,拉美相对较弱仅有1%的增长水平,非洲相对均衡在3%左右,转轨经济体则相对高涨,经济增长为4%左右。

特点二:汇率价格不定凸显,金融产品博弈风险加大。

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价格交叉、产品交叉、市场交叉以及地域交叉等多角度、多领域的连接更加紧密,进而出现欧元创新高、金价创新高等趋势;但价格反应的背后是经济复苏的出现,特别明显的是日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效应已经明显的在2003年经济金融环境中体现,汇率问题的集中和凸显,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也是金融体系不合理和不公平的一种实际状况。作为影响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重要货币――美元,伴随自身经济不确定性的严重与持续,美元缩水以及强势政策引导的技术疲软,已经导致投资信心发生调整,投机性与日扩展,加之经济前景的难以确定,投资组合与方向在美元波动中困惑调整。2003年12月3日欧元汇率走升至1.2111美元,创下欧元问世以来的最高水平;黄金价格也突破400美元,投机因素的推波助澜直接与美元有密切关联。资金作为规避风险和获利需求,加大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倾斜,亚洲经济相对利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投资,也刺激了投机,潜伏了不利长远发展的泡沫风险,汇率升值或贬值都是经济冲击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点三:国际投机氛围扩大,应对防范主导协调。

2003年国际金融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在于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干预,并集中表现在大国关系的协调变化上。伴随2003年3月美伊战争的爆发,西方经济、政治出现分裂与不一致的局面,对经济金融层面的协调产生一定影响,但各国自身的防范协调十分明显。截止2003年10月底日本央行干预汇市资金总额为17.8万亿日元;美欧央行对利率调控手段运用的重视,效果差异明显扩大,信心心理远强于政策时效;欧盟东扩强化欧盟乃至欧元区金融一体化进程。2003年国际金融突出的表现就是投机因素的扩大,进而使得主要金融商品和战略资源价格出现跳跃性的震荡,特别是欧元走势与经济面的逆向,直接原因就是投机因素的推动与炒作,其中包括索罗斯和巴非特等基金有目的的政治意图所致。此外国际金融领域再度出现违轨监管的严肃问题。引起注目的事件是2003年11月1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华尔街突然逮捕了47名经纪人,其中包括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大银行涉案人员,如摩根大通、瑞士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德国得累斯顿银行以及以色列贴现银行等交易员,进而引发了一场手段高明的货币、证券欺诈行为,唤起全球对金融监管投机防范的再度重视。

前景判断

综合判断目前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形势,可以看出由于经济结构层面矛盾与问题相当集中而严重,如财政赤字问题、利率见底效率低下、贸易状况的不均衡等,不仅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复苏,而且直接对金融市场的投资信心产生抑制,进而刺激投机氛围,反过来更不利于经济调整与改革,联系紧密的信心与心理、结构与政策、短期与长期等多层面、多角度交织性,使得国际金融前景的判断愈加艰难,困惑性或超预期十分明显。因此,依据当前国际金融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与风险,潜在的动荡甚至危机,都将是不可忽视的。面对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迹象的浮出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不定的局面,预计2004年国际金融将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

风险之一:欧元货币危机须有所防范。主要基于欧元区经济现状与前景,尤其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适宜和不谐调的突出,潜在的压力与风险在积累中扩张,特别是欧元区12国的经济差异、政治分歧、政策矛盾以及结构制约的影响,加之国际投机因素的炒作风险,都可能形成危机的诱因。尤其是美元与欧元货币竞争战略、策略和技术性的对比效应,将直接扩大欧元风险,从而有可能出现欧元货币金融危机。理由有两点值得关注。

理由一:汇率与经济不匹配的炒作风险。比较突出的是欧元汇率走升现象。从2003年欧元走势看,经济不支持的走高具有明显的投机因素与氛围,主要来自欧元较长时间亏损后的获利周期与技术推进和欧元短期投资组合的效应支持;美元份额过大经济忧虑恐慌的调整效应,美元向欧元组合的自然转换;美国大选导致的国际炒家的攻击打压目标,以美元贬值伤害经济支持政治氛围,但却在一定程度加大欧元的负担风险。从欧元经济基本面和政策角度看,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阶段,政策协调处于分歧扩大、矛盾加重之中。2003年美日经济明显上调,欧元区下调,不足1%的经济增长,支撑着1.20美元的超历史汇率;欧元区经济差异继续明显存在,最大经济体德国为零增长,最低是葡萄牙和荷兰为负增长(-0.8和-0.9%),最高为希腊,经济增长预期为4.1%;政策面分歧矛盾扩大,突出表现为财政赤字问题,德国、法国已经连续超出欧盟界定的3%限度,其他国家,包括即将东扩的10个东欧国家更存在严重财政赤字超标问题;欧元区无论经济匹配或政策支持,都没有空间与理由刺激欧元走强,唯一是投机因素的推波助澜,也不排除美国的恶意炒作。

理由二:金融周期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风险。从1992年英镑引发的欧洲货币机制危机之后,欧洲危机周期已经平和10多年;而欧元的出现是对美日经济全球化意向的巨大挑战,欧元货币区域化的成功不仅已经影响全球区域化进程的重视程度与加快速度,具有重要典范作用,而且亚洲区域化已经明显冲击日本和美国的影响力。因此,从经济金融规律周期看,从国际竞争严峻性看,欧元潜在的风险逐渐加大,具有危机出现的可能时机与条件。

欧元潜在的风险将直接影响国际外汇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投资组合的调整,主要货币汇率水平将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乃至震荡,欧元汇率前景预期差幅在0.90美元~1.30美元左右,日元汇率则在90日元~125日元上下,空间差异扩大显示经济不确定和技术上的难驾驭,但相比较日元平和,并继续起到美欧货币“缓冲器“的调节作用。

风险之二:石油危机潜在风险不可低估。在2003年大国战略伙伴关系较量中,石油已成为重要竞争筹码,美俄、日俄、中俄以及新老欧洲之间的多重复杂国际关系均有石油色彩的渗入,进而形成石油上涨的心理因素和实际效应,政治意志成为油价波动的重要诱因。国际石油价格也具有不乐观的风险,并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稳定具有干扰。一是OPEC不断的减产与石油需求,全球气候条件变化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不适宜扩大,石油生产因伊拉克战争以及重建而受到冲击,致使油价有上升空间;二是美国石油储备变化对国际石油价格心理具有影响,美元报价体系与美元贬值和美国经济紧密连带,加大油价心理忧虑,从而推高石油价格。而从金融竞争看,石油对欧元区的打击远大于美日。因此,未来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乃至走高趋势将是不可乐观和低估的风险之一。未来国际石油价格将不会平和调整,继续走高至30美元以上,甚至更高都是有可能的,进而将会干扰、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石油价格表面是资源产品需求,实质则是政治、经济利益的操纵,并将会对一些国家财政、利率和汇率政策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石油问题可以遏制经济,使经济问题再现窘境,金融市场的汇率、股价、金价和油价将扩大波动性,不稳定动荡持续将继续反反复复影响金融市场。

然而,世界经济相对稳定和复苏曙光的展现,以及国际金融应对与防范性举措的到位与效果,将会形成对金融风险的规避,甚至抑制。全球的经济协调性和金融调控性有所提升,形成一定气候和条件的金融防火墙。主要支持因素有三个方面较为突出。

有利因素之一:美欧日经济复苏的影响。本轮世界经济自然周期与结构周期的调整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而目前美日经济复苏已经出现相对强劲和乐观的迹象,虽然欧元区复苏显得艰难,但欧盟中英国经济的利好,或多或少也是世界经济有影响和带动性的重要支撑。况且美欧日经济规模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70%~80%,金融市场份额也在60%以上,因此,三大经济体复苏性的影响,无论对国际金融的信心和心理支持都将具有积极意义,并有可能抑制和遏制金融危机的发生或蔓延。

有利因素之二:国际协调意识与能力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因世贸组织坎昆会议的失败而有所争议,相对负面的影响在扩大;但同时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联体或传染效应,却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国际协调作用的体现和增强。无论多边金融机构或双边金融合作,都以强烈的防范风险举措,以及协调政策与策略应对可能和已经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各国之间不仅体现了国际交往的深化,也有理解与融合效应的推进。因此,尽管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起伏不断,但国家、地区以及市场的自控与自制能力有利于稳定,进而保障了金融市场相对稳定运行,这也将是2004年继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贷代;物流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0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9-0073-02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1.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应该可以诠释成是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1.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①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动、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日益广泛,已不可逆转。②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的时空约束减少、成本降低及资源互补,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将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渗透,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特征、资本、知识、资源等也将在全球市场流动并趋向合理配置。③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单元和行为主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④高度的依赖性和高度的异步性。这主要体现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可以有选择地输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设备,甚至直接将纯物质生产外壳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强化其对输出资本的控制,从而形成不对称的依赖性。⑤高度的风险性。这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管理的快速流动和思想、文化的渗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程度不一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政治安全等问题。

2 经济全球化成为物流国际化的推动力量

2.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一,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第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劳动分工和资本流动已突破“中心”与“”的格局。第三,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扩大,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第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布局达到了新的水平。

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产生意味着“无国界经济”及“地球村”等现象的显现,表明世界经济中各国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及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货运作为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一个环节和子系统,也正在深受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增大物流的需求量。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迫使国内外工商企业为参与市场竞争,更注重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培育在技术、管理、采购营销等上的核心竞争力。②改变货源的分配。经济垒球化的一个巨大推动力就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内部生产、贸易和投资应分别占世界生产的2/3、世界贸易总量的70%和世界投资总额的80%以上。反映在中国对外贸易的构成中,加工贸易和比重已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③重组货代业的结构。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使得货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命力在于其网络优势。目前,跨国货代优于国内货代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海外客户、指定资源、全球网络和信息系统这四个方面,其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是其全球网络经营的优势。④行业将发生裂变和整合。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全面的开放,货代和物流行业将按市场规则进行整合和裂变。首先,包装上市。目前,中外运和中远都有物流板块的上市公司。还有一些国有大型物流公司,如中铁系统、中邮系统等正在整合物流资源,准备以物流为核心业务上市。其次,网络化经营。中国的货代和物流公司在网络化方面比较薄弱,随着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货代公司必须在国内、国际建立健全的网络,通过联盟形式,快速实现网络化经营。最后,专业化经营。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货代,应该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强化自身在某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3 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的现状

2.3.1 进入货代业的企业日益增多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货代和物流的发展。显著的标志就是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日益增多。1983年,中国只有中外运一家国际货代企业,到2003年11月,经过商务部批准设立的一级国际货代已经有4100家。世界各国已有国际货运公司40000多个,从业人员达800万~1000万人之众。目前,世界上80%左右的空运货物,7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货物,75%的杂货运输业务,都控制在国际货运人手中。

2.3.2 政府对行业管理“秩序缺位”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处处留下了计划经济的痕迹,货代和物流行业也不例外。目前,政府对货代和物流的行政管理可以描述为“行政主管条块化,市场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规化”,这种状况叫做“市场秩序缺位”。中国对货代和物流行政管理是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而又盘根错节,各部门都有各自主管的市场和业务。

2.3.3 中国货代企业服务单一且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多数货代企业服务范围仍局限于提供揽货、订舱、报关、报检等中介劳务服务,只停留在概念上,尚不具备增值服务能力。相当一部分货代企业是以皮包公司的形式存在,对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严重不足,服务缺乏特色,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2.3.4 外资企业纷纷抢占中国市场

我国政府早在2005年就已经允许外资控股75%,而到2005年12月的时候,就已经允许外商独资。现有的外资公司在中国市场凭借管理优势、海外网络优势,以及出口FOB条款优势,掌控相当大的货源。

3 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物流化影响的策略

3.1 明确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在物流领域中的定位

当前,我国对物流的理解有两种趋势,一种观点认为物流是以运输为中心的服务延伸,提出自己的物流产品和发展计划,基本目标是通过物流来扩大运输主业的份额和收入。另一种观点认为物流是一种以综合控制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强调长期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的协调稳定,基本目标是实现产业的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管理服务产品。所以,我国的货代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融入到全球物流体系之中。

3.2 我国国际货代企业要根据不同需求不断改进与创新

(1)发展货代的资金融通作用,增强货代企业竞争力。

(2)建立国内、国际网络。

(3)以提高服务附加值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

(4)以培育新的客户群为目标的个性化物流服务。

(5)以实现产业更新为目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篇9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3

一、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一)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形成,但结构不平衡

全球经济复苏的方向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从图1来看,世界经济,包括各主要经济体都告别了2009年的经济谷底,经济增长率逐步回升。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结构不平衡。从图1来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复苏程度明显好于发达经济体。美国的复苏进程缓慢,失业率仍然维持在9%以上的高位(见图2);欧元区整体的复苏态势并不平稳,边缘区域债务危机不断,复苏程度偏低;日本在遭遇这一次大地震和大海啸之后,复苏进程是否会被打断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本轮的经济复苏是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强劲增长所主导的,但是发达经济体相对缓慢、低效的复苏进程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缺乏坚实的基础。

(二)大宗商品趋势性上涨,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陡升。

从图3可见,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各类大宗商品基本上从2009年2月触底以来持续攀升,黄金价格和铜价均创出历史新高,基本形成了趋势性上涨的态势。这一趋势在未来可能继续保持,原因是:首先,美国高失业率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美联储在2011年可能仍将继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弱势美元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改变,从而间接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构成重要的支撑因素;其次,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基本形成,尤其是新兴经济强劲的经济复苏,导致需求稳定回升,从而进一步推动商品市场行情的看涨;第三,中东地区的动荡局面、近两年偏多的自然灾害等限制了大宗商品供给的增长。

而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国内强劲的经济复苏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导致对大宗商品需求持续扩张,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步扩散到国内下游产业,通胀压力快速上升,如图4所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CPI增长率自2009年触底之后迅速反弹,目前处于6%左右的相对高位,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通胀率也在危机之后持续攀升,处于5%左右的高位。而发达国家因为国内经济复苏力度偏弱,通胀压力目前并没有完全显现,如图4所示,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处于2%以下,但是,大宗商品价格如果持续上涨,可能会导致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比如美国最近的CPI增长率已经突破2%。

(三)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可能影响

这次突如其来的日本大地震势必将对全球经济形成冲击,而具体的影响程度可能要取决于核电危机的解决情况。如果日本能够较为顺利的解决当前核危机,我们认为,这一次地震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并不会很大。本次地震影响最大的东北地区并不是日本主要制造业和出口产业的分布区域,这不同于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即使后者,重灾区生产能力的复苏也只用了半年。因此,这次地震可能在短期内因为生产线破坏、电力不足等原因造成实体经济的停滞,也因为核辐射等问题引发各种心理危机,不利于实体经济恢复。但是在中长期内,因为震后重建等投入将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为本国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尽管地震初期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但是,我们认为,日本大量救市资金的投入和能源、食品等重要商品短缺的相互作用,将进一步拉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并导致在日本出现通胀水平提高的情况。此外,本次地震爆发的核泄露危机引发人们对核电站的质疑,从而在新能源发展水平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情形下,传统能源产品的需求可能进一步扩张,从而在近期内对石油、煤炭的价格上升起到推动作用。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已经形成,但是复苏的基础依然薄弱。从世界经济危机史来看,在每一次重大经济危机之后,往往会崛起新的战略性产业主导全球经济的增长,而这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复苏似乎难以完成这一任务。如果发达国家不能进一步增强其复苏力度,那么,在高企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下,形成滞胀的风险较大,而这对率先复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二、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

(一)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触底后,迅速实现V型反转,如图5所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快速有力的经济回升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撑。具体而言,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根据图6,固定资产投资在危机期间的增速很高,依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回升的主导力量,但在2010年逐步下滑并趋于平稳;消费和出口的增速则于2009年底逐步回升,并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近期的表现和出于中长期内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考虑,保持相对高速的经济增长的前景是比较明朗的。实际上,现在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是1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是重在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出口拉动的模式,实现国内消费与投资、出口并重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为了实现这种转型的目标,牺牲一点经济增长率也是可行的,经济增长率只要保持在7~8%即可,因为,从已有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就业问题就凸显的阀值大约在经济增长率6%。

(二)中国的通胀问题

通货膨胀问题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最为关注的焦点。

第一,中国的通胀水平较高,但还处于可控水平。从图7来看,8大类商品中,除了衣着、交通和通讯两大类商品之外,其他各大类商品价格均上涨,而且所有商品的同比价格指数均处于上升趋势,因此,本轮通胀呈现出物价普遍上涨的局面。相对而言,食品和居住的上涨幅度最为明显,这两类商品往往是生活成本的主要构成,从而导致居民对本轮通胀的更为敏感。而且,作为CPI的先行指标,依然高企的PPI意味着较高的通胀水平在短期内仍将延续。从通胀幅度来看,CPI整体水平并没有超过前期2008的高点,亦低于1990年代中期的通胀水平;中国目前的通胀水平虽然高于发达国家,但是,根据图8,仍低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处于可控水平。

第二,中国当前的通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造成通货膨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类: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国际输入。中国的通胀三种因素兼而有之,且相互强化。

首先,就需求拉动而言,面临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2009年实行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图9所示,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M1发行量的同比增速很高,即使在2010年明显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货币供给过快增长的需求扩张政策在拉动经济的同时,也给物价水平的上涨提供了拉力。

其次,成本推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容小觑,这也是本轮通胀区别于以往通胀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中国 “民工荒”现象非常突出,中国各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从而推进工资成本上升;普遍的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上升明显,这将进一步推动工资成本的上升;根据图1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也在2009年12月终结价格下滑的过程,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上述生产成本的上升将传导到消费产品价格上,引起一般物价的上涨。

第三,国际输入型通胀问题需要重视。国际输入型通胀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资本流动渠道,国际热钱涌入加上我国的贸易顺差,导致大量外汇流入。从图9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同比增速尽管在2010年中期开始有所下降,但仍基本上保持16%以上的增速。外汇储备额的不断上升意味着基础货币投放量不断上扬,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进一步恶化需求拉动型的通胀。另一个是商品流通渠道,这主要是来自于国际能源、资源、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如图3所示),特别是我国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在我国需求拉动下,价格飙升,将通过进口渠道推动国内相关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涨价,从而加剧成本推进型的通胀。

根据上述分析,如何治理通胀成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焦点。自2010年以来,央行频繁提升存款准备率,到最近一次的调整,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0%;自2010年10月份以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续加息4次,每次幅度为0.25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央行的货币政策从非常宽松的形态回归到常态格局,亦表现出央行治理本轮通胀的决心。

不过,中国本轮通胀的成因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单纯的央行货币紧缩政策未必能够起作用,尤其是对于成本推进型和国际输入型的通胀问题。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是供给层面造成的,那么货币政策层面的紧缩,利率的提升和信贷额度的缩减,都将增加企业的负担,反而会进一步恶化供给。一旦国际经济复苏进程曲折,那么,中国进入滞胀的风险也不是没有的。

三、中国应对之策

从当前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复苏的态势已经形成,但是基础依然薄弱,所以,对于中国而言,虽然经济回升幅度较大,但是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如果为了治理通货膨胀而采取货币、财政双紧政策,并不可取,要综合使用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政策。

(一)需求管理政策

在需求管理政策方面,在目前的情况下,财政不宜实行紧缩政策。财政支出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特别是影响我国的就业。虽然接连出现民工荒,但当前的民工荒主要是一种结构性的问题,即熟练工和高级技工的短缺,另外也是长期低工资水平造成的,因此,在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的背景下,就业问题依然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从2008年底、2009年初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率一旦低于7%,失业问题就凸显。因此,考虑到中国经济“刹车容易启动难”的特点,以及当前的通胀仍处于可控水平,特别是当前国际经济复苏态势的复杂性,我们仍应该采取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

同时,虽然不能绝对得把将物价现象等于货币现象,但是,对于当前仍为缓解的通胀问题而言,结束2009年以来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是很有必要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行“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工具并重。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0%,也接连四次加息。与发达市场经济体不同,我国利率是管制的,没有市场化,因此货币供给和利率调整之间没有明确的内生关系。单纯提高利率,并不能减少货币供给,而只会导致企业减少投资,形成负向的供给冲击;同时,利率的提升将引发逆向激励,导致企业和个人将多余的货币会流向高风险的资产市场,追求高回报率的投机利润;而且我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发达国家,继续提升可能会进一步吸引国际热钱涌入,在当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反而导致国内货币供应上升。因此,利率工具可能不是当前货币紧缩政策首选。对于量化工具而言,目前准备金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M1、金融机构信贷的同比增长率目前已经回落到2004-2010年间的平均水平之下。在偏紧货币政策下,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往往是中小企业,而他们恰恰是解决中国主要就业问题的群体,失业可能会引发比通胀更为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所以,为了避免实体经济受到损害和稳定就业的需要,货币政策的紧缩空间也并不大。

(二)供给管理政策

扩张性的供给管理政策可能是应对当前复杂国内外经济形式的最佳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尤其是对于治理成本推进型的通胀和避免滞胀的出现。与需求管理政策比较而言,供给管理的政策工具更为灵活,通过在产业、区域、人群层面的细化,可以对宏观经济进行精细化管理。

首先,考虑实施减税政策。实际上,分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率基本上高于GDP增长率,政府税收占GDP 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当前企业人力、原料、能源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形下,通过减税来抵消成本上升对企业增加的负担,增加总供给。其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这包括行政、金融、劳动力等市场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通过改进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企业融资交易成本、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第三,考虑建立各主要大宗商品和农产品的商业化储备,以应对通胀预期,打击恶性价格炒作。第四,积极制定各项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升级和改造,推动自主创新,实现生产率的提高,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第五,考虑适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升值,这将有助于降低我国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虽然,人民币上升也会对企业出口形成负向冲击,但是通过利弊权衡,小步升值更为有利。最后,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特别是我国对外依赖程度偏高的资源部门,保障国内能源、原材料供应安全,同时也能消化当前巨额外汇储备,从而降低货币供给扩张压力。上述政策都将使得中国的总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在增加供给的同时抑制通胀,避免滞胀。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每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都是由重要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来终结的,中国要抓住这一机遇,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真正承担起主导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World Economic Stiuation and Prospects2011,2010.

[2]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 厉以宁.厉以宁论文选(2008-2010)[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

[4] 苏剑.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成因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1(1).

篇10

一、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总体有利

今年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明显好于预期,世界经济仍处于相对较好的发展时期,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经济增长持续强劲。各方面对全年世界经济的前提更趋乐观,IMF的《世界经济展望》2006年春季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达4.9%,比2005年秋季报告的预测值调高了0.6个百分点,高于2005年4.3%的实际增长率。从2001年世界经济由科技股市泡沫破灭后开始复苏算起,到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连续4年超过4%,这是自1971年以来的首次。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美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今年第一季度增长速度折年率达到5.3%,远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1.7%。IMF将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调高了0.1个百分点,达到3.3%。欧元区经济前景逐步趋好,一季度GDP比上季度增长0.6%,增幅比上季度提高了0.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0%。IMF将欧元区全年经济增长由1.8%上调至2%。日本经济持续转好,截至今年4月份,经济复苏已长达51个月,是战后第二长的景气持续时间。IMF将全年日本经济增长由2%调高到2.8%。亚洲、拉美和转轨国家等地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格局。虽然受到油价高涨和企业投资增速下降的影响,亚洲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06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率为7.2%。拉美地区经济增长与世界经济保持同步增长,转轨国家经济略高于2005年的6%水平。

2、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继续向好。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胀相对温和。预计2006年全球消费价格上涨2.6%,比2005年回落0.1个百分点,通货膨胀风险处于可控状态。二是贸易与投资活跃。据世界贸易组织报告,2005年全球货物贸易额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达到10.12万亿美元,增长6%。据世界银行预测,2006年世界贸易总量将增长8.4%,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保持回升势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5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约89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今年走势仍然稳健向好。三是就业形势改善。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美国失业率已由2003年6月的6.3%逐步下降到目前的4.7~4.8%的水平;欧元区失业率2006年3月份达到4年来的低点,已接近1998年欧元区成立以来7.8%的最低水平;日本的求人倍率已从2004年的0.56提升至目前的1.04,失业率从5.6%下降到4.1%。四是金融市场稳定。主要货币币值波动幅度不大,4月初,1美元兑换0.8240欧元,兑换117.78日元,基本与去年底相当。全球股市持续上行。美国股市,道琼斯工业指数去年底为10717.5,今年3月22日最高达到11317.43,纳斯达克指数去年底为2205.32,今年3月30日最高达到2340.8;欧洲股市,金融时报指数去年底为5618.8,今年4月30日最高达到6024.3;日本股市,日经225股票指数去年底为16,111.43,今年4月3日最高达到17,333.31。

3、世界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仍可持续。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看,世界经济的两大“火车头”中国和美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表现明显好于预期。从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看,这一轮世界经济增长主要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两者都处于意愿积极、稳定增长的状态。以美国为例,今年一季度,约占GDP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5.5%,大大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0.9%,为过去两年半来最快增速;企业非住宅固定资本投资增长13.1%,高于去年第四季度3.9%的增幅,为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大增幅。日本的情况也是这样,前几年,日本主要靠增加公共财政投资和扩大出口,是“CD”经济使然(“C”指中国,“D”指数码产品)。近两年日本经济复苏的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型,主要靠国内消费与企业投资带动,基本更加牢固,也更具持久性。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供给因素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加速向有市场和成本优势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使得全球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增强了世界经济内在的增长动力。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将继续呈扩张之势。IMF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如果这样,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连续5年超过4%,这是前所未有的。

二、 潜伏的风险压力正在加大

世界经济在持续向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其中国际油价高位徘徊与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尤为突出。

首先是油价问题。国际石油价格近三年来持续大幅上涨。布伦特、迪拜和西德克萨斯原油现货价格中间价的平均水平,从2003年的每桶28.89美元上涨为2004年的37.76美元和2005年的53.35美元,涨幅分别为15.8%、37.6%和53.35%。今年以来,纽约和伦敦的原油期货价格都曾创每桶75美元以上的新高,预示着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石油价格仍将继续走高。IMF预测,今年原油现货价格平均水平将涨至每桶61.25美元,涨幅为14.8%。

对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影响,专家们有两个判断。一是尚未对世界经济构成严重的现实冲击。主要是由于这一轮油价上涨主要是需求拉动,与全球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是相匹配的,这与上世纪下半叶国际市场石油供应不足或中断所引发的油价暴涨有质的区别。同时,经过前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经济转型,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更多地靠科技创新推动,对能源消耗的需求明显减少,而且应对国际油价振荡的能力大大增强,美、日、德、法等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已相继建立健全。二是油价持续飙升所蕴藏的风险不容低估。高油价已经对美国、欧洲和亚洲等主要石油进口地区的生产成本和通货膨胀造成上涨压力,航空、交通运输等行业受到冲击。从我国来看,据有关国际组织测算,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我国通货膨胀将上升0.8个百分点。一旦高油价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率上行,各国的货币政策将被迫进一步收紧,世界经济增长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此外,由于目前全球原油需求与供给处于十分脆弱的平衡状态,闲置产能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市场对原油供应安全高度敏感,一旦诸如伊朗核问题等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石油供应量大幅减少甚至暂时中断,国际油价有可能出现暴涨。这种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对世界经济造成的风险更大。

其次是失衡问题。全球经济发展失衡进一步加剧,直接体现是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断扩大。2005年达到8049亿美元,占GDP的6.4%,其中第四季度达到2249亿美元,占GDP的7%,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经常账户呈顺差扩大态势。IMF统计,2005年发达国家中日本和欧元区经常账户顺差分别为1531亿美元和237亿美元,其他发达国家顺差1131亿美元;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中东和独联体的经常账户顺差分别为1097、2176和1053亿美元。与经常账户失衡加剧相伴,全球储蓄失衡进一步严重。据IMF测算,美国储蓄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17.5%和16.1%下降到2004年的13.4%,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中东和独联体的储蓄率却大幅度上升。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为例,1983~1990年平均储蓄率为25.7%,2004年上升到38.3%。IMF估算,2005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储蓄率将进一步升至40%左右。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带来的风险正在日益加大。一旦投资者因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可持续性产生怀疑,势必会减少对美元资产的持有,以避免美元贬值所造成的损失,而流向美国资本的减少必将加速美元的贬值,从而引起国际汇率关系的剧烈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给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造成重大冲击。同时,全球经济发展失衡进一步强化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而失衡问题调整不当和调整过急,都有可能损害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中国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在各方高度关注的全球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中,中国贸易顺差问题始终是个焦点。中国贸易顺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长期存在但去年以来异常突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对外贸易基本都是赤字。90年代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90~2005年的16年间,除1993年以外,有15年都是贸易盈余。特别是去年贸易顺差由过去每年的二、三百亿美元左右突增至1018.8亿美元。二是国别过于集中。按我国海关统计,在2005年我国全部货物贸易顺差中,对美贸易顺差达到1141.7亿美元,对欧洲贸易顺差为691.9亿美元,而对周边国家则是大额逆差。另按美国普查局统计,2005年美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2016亿美元,占美贸易逆差总额的26%。据欧洲央行公布的资料,2002~2005年欧元区对我贸易逆差分别为319、391、518亿欧元。三是加工贸易是主要形式。2004、2005年加工贸易企业顺差分别为1064亿美元和1424亿美元,今年前三个月,全部贸易顺差为233.1亿美元,来自加工贸易的就达到364.7亿美元。四是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是主力军。2004、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顺差分别为141亿美元和567亿美元,其他非国有企业产生的顺差分别为408亿美元和735.8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产生的贸易顺差分别达到160.9和148.2亿美元。五是沿海地区主导。在2005年全国1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广东、江苏、福建三省的顺差就达686亿美元,占三分之二以上;今年头两个月,这三个省的贸易顺差更是达到201.8亿美元,占到全国贸易顺差的86.6%。

鉴于上述五个特点,专家们有三个判断:一是中国的贸易顺差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和产业转移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在一定时期内应该是一种常态。二是人民币汇率调整难于改变产生贸易顺差的结构性问题,无助于解决中国贸易顺差问题。三是过高的贸易盈余不仅对外汇储备、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实际资源提供给别人使用,造成对我不利的国际财富转移。同时,还会引发不必要的经济摩擦,甚至成为政治冲突的借口。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迫切需要妥善解决。

缓解我国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抑制出口,二是增加进口,三是扩大境外投资。专家认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扩大出口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仍不能忽视,我们还不宜提倡“全面抑制出口”,关键是要大力推动对外贸易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同时,用好规模已经较大的外汇储备,扩大进口和境外投资。为此,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加快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着力改善出口的质量、结构和效益。支持自主性高技术机电产品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继续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分散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着力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加工贸易。

第二,用好现有的外汇储备。要坚持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积极扩大进口。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进口,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实施资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扩大境外能源、原材料供应渠道。不仅要增加高资源含量商品的进口,也应适当增加最终产品特别是国内市场销售的消费类商品进口。要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力度,以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为重点,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统筹协调和风险管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和经营。

第三,进一步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实施更加灵活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手段调节人民币汇率变化。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优化币种结构,建立外汇储备与资源储备相互转化的便捷渠道和有效方式。内外资企业税制合一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但必须找准切入点,把握好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同时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原则,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形成更加稳定、更加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促进政府鼓励扶持对象由身份鉴定向内容和地区鉴定转变。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和摩擦应对机制,妥善解决中美、中欧、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稳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贸安排,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间多边、双边对话与交流,扩大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