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电安全预案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雷电安全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雷电安全预案

篇1

夏季防雷安全教育资料

1、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

2、不要停留在铁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

3、应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的建(构)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脚并拢下蹲,头部向前弯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电流经落雷点会沿着地面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之中人的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

4、不要在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底下避雨。因为此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接触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装置引下线一样,就很可能会被雷击。

5、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雷雨。

6、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在雷雨天气中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活动停止后再拾回。

7、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家用电器的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压或者接触雷击和旁侧闪击。

8、不要在户外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滋波也会引雷。

9、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10、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11、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12、不宜使用淋浴器。虽然目前新建居民楼的金属水管一般与防雷接地已进行等电位连接,但雷电流仍有可能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13、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有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电源避雷器,在电话线上安装电话避雷器,在天馈线上安装天馈避雷器并做好可靠保护接地措施。

14、保持屋内的干燥,房子漏雨时,应该及时修理好。

15、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到可靠接地,室内的电源插座中的保护地线应连接良好。

16、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

17、不要在没有防雷装置或孤立的凉亭、草棚中避雨久留。注意避开电线、不要站立灯泡下,最好是断电或不使用电器。

雷电的破坏

1,直击雷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2,感应雷破坏

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如附近有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

3,静电感应雷

带有大量负电荷的雷云所产生的电场将会在金属导线上感应出被电场束缚的正电荷。当雷云对地放电或云间放电时,云层中的负电荷在一瞬间消失了(严格说是大大减弱),那么在线路上感应出的这些被束缚的正电荷也就在一瞬间失去了束缚,在电势能的作用下,这些正电荷将沿着线路产生大电流冲击。

4,电磁感应雷

雷击发生在供电线路附近,或击在避雷针上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此交变电磁场的能量将感应于线路并最终作用到设备上。由于避雷针的存在,建筑物上落雷机会反倒增加,内部设备遭感应雷危害的机会和程度一般来说是增加了,对用电设备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避雷针引下线通体要有良好的导电性,接地体一定要处于低阻抗状态。

闪电的类型

曲折开叉的普通闪电称为枝状闪电。枝状闪电的通道如被风吹向两边,以致看来有几条平行的闪电时,则称为带状闪电。闪电的两枝如果看来同时到达地面,则称为叉状闪电。

闪电在云中阴阳电荷之间闪烁,而使全地区的天空一片光亮时,那便称为片状闪电。

未达到地面的闪电,也就是同一云层之中或两个云层之间的闪电,称为云间闪电。有时候这种横行的闪电会行走一段距离,在风暴的许多公里外降落地面,这就叫做“晴天霹雳”。

闪电的电力作用有时会在又高又尖的物体周围形成一道光环似的红光。通常在暴风雨中的海上,船只的桅杆周围可以看见一道火红的光,人们便借用海员守护神的名字,把这种闪电称为“圣艾尔摩之火”。

超级闪电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100多倍的稀有闪电。普通闪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瓦特,而超级闪电产生的电力则至少有1000亿瓦特,甚至可能达到万亿至100000亿瓦特。

纽芬兰的钟岛在1978年显然曾受到一次超级闪电的袭击,连13公里以外的房屋也被震得格格响,整个乡村的门窗都喷出蓝色火焰。

闪电现象介绍

暴风云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阳电荷和阴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阳电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阴电的云层相遇;阴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阴阳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千米,但最长可达数百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闪电距离近,听到的就是尖锐的爆裂声;如果距离远,听到的则是隆隆声。你在看见闪电之后可以开动秒表,听到雷声后即把它按停,然后以3来除所得的秒数,即可大致知道闪电离你有几千米。

猜你感兴趣:

1.防雷电安全教育资料

2.防雷电安全知识资料

3.防雷电安全知识讲座稿

4.防雷电暴雨安全知识

篇2

关键词:沙漠变电站、防雷接地、接地电阻

【中图分类号】TM863

一、雷电对变电站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大气里的放电现象,它产生在积雨里. 积雨的云在形成的过程中, 部分云团带有正电荷, 部分云团带有负电荷, 因此,当电荷总量积聚到了一定的程度时, 在不同的电荷云团之间, 或者云团和大地之间的电压数值非常大,足够击穿空气。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防雷的重要保护设施,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应根据被保护物的重要性和危险程度的不同,对于直接雷、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应采取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因此要求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二、变电站的防雷保护

防雷措施总体概括为2种:

①避免雷电波的进入;

②利用保护装置将雷电波引入接地网。

防雷保护措施应根据现场常见的雷击形式、频率、强度以及被保护设施的重要性、特点安装适宜的保护装置。直接雷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安装避雷针以及避雷线。避雷针和避雷线这两种装置都是通过拦截措施,改变雷电波的入地路径,从而起到直击雷保护的作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当雷云使地面电场畸变,在针顶端形成局部场强集中区以影响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使雷云对其放电并将雷电流泄入地中,保护附近电力设备和建筑物。

安装避雷针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①反击问题:当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入地时,会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电阻上形成很高的电位升高,所以避雷针和被保护物间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3m。

②关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问题:一般规定“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3m”,即使如此,这一要求仍不满足要求。

③关于高电位引入的问题:如果在避雷针的杆塔上有低压线或通信线,则将沿这些线路传入相应的低压设备或通信设施,造成雷击。

④关于感应的问题:当雷击避雷针而使针体电位抬高时,在针体附近有限长的孤立导体上将出现静电感应过电压。

⑤主控楼、继电器室或是网络控制楼和室内配电装置的保护,如果屋顶有金属结构或是屋顶是金属做的时,要将金属部分接地;如果屋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则要将钢筋焊接成网并接地;如果屋顶的结构是非导电的时候,采用避雷保护,可以在屋顶设置8m~10m 左右的金属网,并且避雷带网络设引下线接地。

⑥安装避雷针时,应该注意让设备的接地点离避雷针接地引线的入地点要尽可能的远,并且避雷针的接地引下线离电气设备也要要尽可能的远;同时,上述接地应该和总线地网相连,并且加装集中接地装置,其工频接地电阻应该大于10Ω。

三、变电站的防雷接地

接地装置的设计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即为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变电站接地网安全除了对接地阻抗有要求外,还对地网的结构、使用寿命、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转移电位危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榆横750kV变电站大门入口处敷设了一组“帽檐式”均压带以及站内多组辅助均压环。

3.1 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就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它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大地的电阻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两接地体之间大地的电阻或接地体到无限大远处的大地电阻。

接地电阻值是衡量接地系统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接地网形式、土壤结构、土壤电阻率对接地电阻有着显著的影响。

3.2 变电所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接地体的截面应经热稳定校验, 计及材料的腐蚀程度,并考虑一定裕度后确定。榆横750kV变电站水平接地体选用-80mm×10mm镀锌扁钢, 垂直接地极选用Ф50mm镀锌钢管。

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621-1997,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1)、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下(含100kVA)的接地电阻R≤10Ω;(2)、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的接地电阻R≤4Ω。接地成功的最主要指标就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保持长期稳定。由于榆横750kV变电站处于高电阻率土壤地区,所以降低电阻率很关键。

根据接地电阻的公式:

其中ρ―地的电阻率,ε―介电系数,C―接地体的电容。

可以看出,降低接地电阻有以下两种途径:

1、增大接地体几何尺寸,以增大接地体的电容C。

2、改善地质电学性质,减小地的电阻率ρ和介电系数ε。

因为接地体几何尺寸是一定的,所以就无法再增大接地体的电容,本工程使用了长效物理降阻剂以改善地质电学性质减少地的电阻率和介电系数。接地环网施工过程中的扁铁与扁铁、扁铁与钢管的搭接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接头处做好防腐。

四、变电所的规模

榆横750KV变电站地处是西北电网的重要枢纽,担负着西北电网与省网的连接和功率交换,对西北乃至整个陕西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对于该站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榆横750KV变电站,站内包括330 kV,66 kV和35 kV 3个电压等级,是目前国内综合自动化水平最高的750 kV变电站之一。该变电站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综合了常规控制仪表屏、继电保护装置屏、模拟屏、变送器屏、远动装置屏、中央信号系统及保护、控制全微机化等特点,实现了测量、控制、自检、保护信息自传、电度量采集、电气五防闭锁、远传等自动化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慈萱.过电压保护原理与运行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60-64.

[2] 苏邦.雷电与避雷工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3] 谈文华.实用电气安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篇3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防止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以下制度。

一、成立防雷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工程采购总监,副组长:工程维修部经理,成员:工程维修部全体维修人员、物资供应部经理、工程材料采购员。

二、由防雷安全领导小组制定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并在发生雷电灾害时启动预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供应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理灾情。

三、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由防雷安全领导小组长及时向总经理、董事会和市气象局防雷办公室报告灾情,并协助防雷办公室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四、由工程维修部电工班长负责关注气象部门发出的雷暴预报,并及时告知防雷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

五、为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工程维修部应加强对防雷设施的检查维护,如发现防雷设施损坏的,应及时告知防雷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和市气象局防雷办公室,尽快排除防雷安全隐患。在检查报告、合格证失效前十五个工作日提前由工程维修部经理向市防雷办公室提出检测申请,并积极配合做好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工作。

六、要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司员工防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七、对违反法律法规导致雷击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篇4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雷电灾害频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国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火灾明显多于常年。为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预防和减少雷击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重要性和当前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做到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努力减少雷电灾害和损失。要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因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切实做好雷电天气预测预报工作

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短时和临近预警预报以及雷击森林火灾预报。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电天气的预报警报水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

三、认真落实防雷安全措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把加强防雷设备设施建设作为预防雷电灾害的重要基础。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航空、广播电视、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学校、宾馆等人口聚集场所以及其他易遭雷击的建筑物和设施必须按照相关专业防雷设计规范选用和安装防雷装置,特别是架空输电线等电力设施,微波站、卫星地面站等通信设施要严格落实防雷安全措施,确保电力供应和通信畅通。各地要针对雷击伤亡事件多发生在农村的特点,加快建设农村雷击灾害高发区域的避雷装置。全面落实雷击森林火灾防范措施,做好扑火的各项准备,努力减少森林损失。要认真执行防雷设备设施定期检测制度,防雷重点单位要主动申报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对产品质量不合格、安装不规范的,要及时整改。要严格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防雷工程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主动接受气象部门的监督,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四、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管理

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指导,依法履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做好防雷工程专业资质认定、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认定等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的防雷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规范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林业、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种防雷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林区雷击火灾防范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要经常组织开展防雷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做好督促落实工作。

五、全力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雷电灾害突发性强,对电力、交通、通信、石化等行业影响重大,必须切实加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遭受雷电灾害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气象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严禁隐瞒不报。雷电灾害发生后,有关地区和单位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

篇5

从时间分布的情况来看,根据国统局1960—2010年的观测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可以看出,1960—2010年国统局共有雷暴日数1979d,平均每年有40d,为多雷区;1961—1983年为多雷暴年份,近10年有减少趋势,其中最多的年份达74d,出现在1975年;最少的年份达21d,出现在2009年。可以看出,一年中1—12月都有雷暴天气出现,4—9月为雷暴的多发月份,占总雷暴日的86%;尤其在6—8月雷暴次数最为频繁,平均月雷暴日分别达5.3、6.9、8.9d,每天的雷电又多发于午后到傍晚。根据雷电提供的地闪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国统局北部的大荆、智仁、双峰、镇安、仙溪和南部的磐石、七里、黄华、翁垟、北白象、柳市为雷电多发区,年平均地闪频次大于49次;国统局中部从南塘、南岳到岭底、淡溪为雷电低发区,年平均地闪频次小于30次;其余地区雷电地闪在30~49次。乐清地区雷电灾害的分析乐清地区现状地形呈长条型,地势西高东低,雷电地闪频次分布呈现“两头多,中间少”的特征;全市陆域面积为1223.3km2,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此每年4—9月雷暴频繁极易造成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等雷灾事故。从2001—2011年国统局各类雷电灾害对象所占的百分数可以看出,直击雷造成人员伤亡占总百分数比例在36%左右,而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等造成的雷电灾害占总百分数比例约64%。雷电成灾可以分为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2种。直击雷是导致地面建筑物受损、物体燃烧、人员伤亡等。间接雷主要是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一般来说雷电感应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发生几率比直击雷高很多。雷电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破坏作用,一是影响到高技术的应用;二是其破坏面不像直接雷击那样只是一个点,而是一片区域,灾害影响波及千家万户、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是雷电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

2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

2001年8月23日柳市镇雷击致2人死亡。2007年6月25日16:40左右,国统局磐石镇芝湾村小龙坪山坡一亭子遭受雷击,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现场遗留的鞋帽有破裂痕迹,一手机芯片被烧焦。原因是野外受雷击,导致死亡。2007年7月22日16:00,国统局翁垟镇一名42岁的男性村民在田间作业时被雷电击中,当场死亡。2011年7月24日17:00,国统局翁垟街道樟树下村一名瓜农在田间劳作时因受雷击而死亡。这几则雷电事故事例说明当事者如果有起码的防雷常识,雷电事故也就不会发生了。电子设备、通讯、计算机网络、家用电器的雷击灾害。雷击可直接造成雷击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雷电释放的瞬间强大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给通信网络和电子设备有巨大的破坏力。例如:2001年6月10日、8月11日国统局乐成镇受雷击造成乐成镇信用社和人民医院计算机网络瘫痪。2008年8月14日,国统局芙蓉镇包宅村一民家房屋遭受雷击,致使其房屋受损,同村村民家中逾100台电视机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6万元。原因是雷击导致建筑物损坏,雷电电磁脉冲导致设备损坏。2008年8月31日,国统局乐成镇中心工业区科技孵化办公楼2部电梯遭受雷击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2万元。原因是雷电电磁脉冲导致设备损坏。雷击引起的火灾和爆炸。所占雷击灾害事故比重不大,但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例如:2008年8月31日,国统局南草洋村某村民家房屋遭受雷击,致使房屋起火造成较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约3万元。原因是雷击导致建筑物火灾。2009年8月28日14:30左右,国统局清江镇四塘路口的水泥店被雷轰击起火,造成大面停电。原因是雷击致使三相计量箱发生燃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由于近年来随着乐清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计算机等电子现代化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大量出现,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等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呈上升趋势。

3防御雷电灾害对策

篇6

1.1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不断加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设了六要素自动气象站,乡镇加密自动气象站,酸雨观测站、土壤观测站和卫星接收站;建设了雷电监测仪和紫外线观测仪。宜春风廓线雷达和宜春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投入业务使用。这些监测项目的建成对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2加大防灾、减灾、避灾知识宣传

通过多种手段加大防灾减灾避灾知识宣传,让防灾避灾方法家喻户晓。积极利用下乡、上街、培训、广播、电视、报刊、电子显示屏、黑板报、手机短信、“2121”电话和互联网送防灾抗灾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同时通过这些有效手段及时将各种灾害发生的信息及时传送到广大群众手中,使各级党政领导指挥能力和群众自身防灾能力普遍提高。建立中小学校、乡镇场、村、企业、小II型以上水库气象信息员队伍,他们既是气象信息的传递员又是各种灾害的收集员和报告员。

1.3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人员和职责,一旦出现灾害可以随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做到快速反应,指挥有序,抗灾及时得力,有备少患。

1.4加强研究做到科学减灾

减灾手段和方法需要不断创新。我市高度重视减灾研究工作。一是成立了综合减灾专家组,定期会商预测灾害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强度,提出防范建议和措施。二是每年给出一定的经费用于减灾研究,近几年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奖励。

2持之以恒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科学研究,千方百计提高预准确率,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水平,为各级党政领导指挥防灾抗灾提供优质的决策服务。同时将气象灾害信息及其防范措施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迅速传播到广大群众手中。将气象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取限度。加快各涉灾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的建立。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效率。不遗余力地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避开雷电、地质灾害易发区。

3不断提高个人避灾能力

3.1学习掌握雷电知识

雷电分为直击雷、球形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直击雷是直接击打到建筑物或人体身上的雷;球形雷是指出现不规则的球状雷,也是目前的防雷难点;感应雷是巨大雷电流沿着附近突出物或导体向周围传播;雷电波侵入是由于雷击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数十万以上人员伤亡,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变暧气候异常,雷电强度愈来愈强,加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愈来愈多,损失愈来愈大。

3.2注意个人防雷,确保安全

篇7

关键词:接地极速;电力防雷;运用

雷电对电力体系的左右有两大特点:即妨害性大以及随机性强。因此,电力防雷中应从配电体系的常规运转和接地技术着手,规避由于各类突然事件对电力体系造成损伤,预防大面积的停工停产现象发生。笔者将在本文中简要讨论接地技术,并着重探讨接地技术在电力防雷中的运用。

一、接地技术定义以及方式

(一)接地技术定义

“接地”即指在体系与某个电位基准之间设立低电阻通路,相同接地点之间的连线被叫做地线。常规情况下,电力设施的“地”有两类定义:一类是接“大地”:将大地当成零电位,将电力设施的金属外壳、电子线路基准点与大地连接,它能使设施和工作人员处于安全的环境下,例如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一般称它为“安全地”。

另外一类是“体系基准地”:在弱电体系中的接地并非一定是与土地表面相连的接地,它能提升系统安全性、屏蔽保护性以及强化体系中EMC的作用,在需要时也可与大地相连,俗称“信号地”。

(二)接地的方式

接地的方式较为多元化,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以及混合种类的接地。而单点接地又划分成串联单点接地和并联单点接地。通常来讲,单点接地用于简易电路,相异功能模块之间接地区分和低频(f10MHz)电路时就需要用到多点接地抑或多层板(完整的地平面层)。

二、左右接地设备的元素

在配电体系中,为了确保电路的稳定运转,需要有防雷设备和接地设备,而通常来说该防卫体系由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两个元素组成。接地电阻的关键功效是使由雷电生成的电流顺畅地流进地面,从而避免对运转中的体系设施和电路形成干扰或损伤,提升电路的稳定性。

三、接地电阻对输电电路防雷的影响

对110-500千伏的电路来讲,防雷接地的电阻数值应管控在5-10欧姆,常规的电路应管控在5-20欧姆;而对110-220千伏的电路来讲,应仔细布设。这是由于在相同的电阻数值下,110-220千伏的抗雷水准会比它类的电路降低25%。显而易见,接地电阻数值是防雷布设的关键要素。

四、常规的防雷接地举措

(一)配电电路的防雷和接地

当前,中国的电力体系中运用到的防雷设施是避雷线以及避雷器,而这两类设备的挑选和布设应根据相异的电压级别以及电路状况实行区分,在下文中笔者将对其进行探讨。

1.0千伏钢芯铝绞线电路

通常来讲,利用避雷线对它实行防雷布设就可以,然而因为防雷线的成本高、施工繁杂等特征,当前的电路防卫中避雷线的运用十分少见。实际操作中,在雷电运动较频密的线路中装设避雷器是常规方法。

2.10千伏绝缘导线电路

伴随我国电力使用情况的变更,以及对电力网络的改良,交联聚乙烯架空绝缘导线已开始渐渐普及。尽管架空绝缘导线具备防雷接地功效,然而为确保电力体系的平稳运转,要添设避雷器。

3.低压电路

对低压电路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在Transformer的接口处装设避雷器,可以起到预防雷电击打的效果。然而应看到的是,接地电阻不能超过4欧姆。

(二)输电电路的防雷和接地

对输电电路来讲,防雷与接地的布设依然要权衡到电压级别以及体系运转模式,并订立可操作性强、安全性强的预案。

1.对35千伏电路的防雷装设来讲,因为其成本和施工工艺的原因,不能整条线路都布设避雷线,因此只能够布设1-2千米的避雷线,并且只在雷电运动较频密的地区装设避雷器。

2.对110千伏的电路来讲,可以为整条线路装设避雷线,如果遭遇山林等地理环境较恶劣的区域时,应利用双层避雷线防雷;相反地,对一部分雷电运动较微弱的区域,要依据实际状况减少避雷线的安设。

(三)电气设施和电子设施的防雷和接地

1.变电所设施的防雷和接地

对变电所的防雷装置,中国的相关法律中阐明了如下准则:即是说在接地防止雷电击打的过程中,房屋与设施应等电位相联,而不能用单独运作的接地网实施联接。

2.电脑、通信等自动化设施的防雷接地

对房屋内的关键讯息输送体系和设施的防雷布设,应尽最大可能将其与房屋的接地网构成等电位,再以避雷器为协助用具对其进行护卫。

(四)配电变压器的防雷

为更高效的进行防雷护卫,并权衡到低压配电电路客户的电气装设,应在电压较低的区域装设避雷器。实际操作见下文:

在电压较低的区域装设避雷器,配电变压器采用三点联合接地形式,它的感应电压要大大高于Transformer高电压压绕组的容许打击电压,会打击压绕组,毁坏变压器。

所以,通常要在低电压一侧加设避雷器。当低电势变大时,透过避雷器释放电能,会使导线绕组只担负避雷器的残余电压,而高电压中性点周遭的电压就会被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

五、新式接地棒简介

(一)以往接地原料的缺点

以往的垂直接地材料通常是镀锌角钢的构造,依照我国有关的接地需求,只要单点接地抑或两点接地就行。然而,实际操作中的传统原料有着很多缺点:

1.镀锌钢材标配长为2.5米。所以,在局部土地电阻率偏高的区域,接地电阻通常大于4欧姆,超出国家电力制度规定的范围。

2.镀锌角钢由于截面积偏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大规模挖掘地面,装设时间长,装设难度大,耗时耗力。

3.镀锌角钢抗锈蚀的能力偏低,运用5年以上就可能生成裂纹,并且作为接地的材料不易被发觉。

(二)铜镀钢接地设备的优势

1.铜镀钢接地棒长1.22米,能够透过螺纹联接器联接成任何长度,所以能够加长垂直接地极长度,从而有效减小接地电阻。这是符合我国接地技术规范的。

2.铜镀钢接地棒直径小,装设便利,对路面的毁坏程度轻,进行单点接地时挖掘144平方厘米的截面即可,装设容易,装设时间短。

3.铜镀钢接地棒抗锈蚀能力极强,生命周期高达40年,而铜的电流传导能力8倍于钢制材料,抗锈蚀能力10倍于钢制材料。尽管铜质材料的原始成本较钢质材料大,但是铜质材料的生命周期长。所以,从综合利用的功效来看,铜质材料比钢质材料更耐用,不仅能节约养护、改良的花费,更能节约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还提高了电力体系的平稳性。当前,中国、俄罗斯等极少数国家才将钢质材料当做接地的材质;而欧洲和美国等国家都利用铜质材质或镀铜材质作为接地的材质,以预防锈蚀和减少接地电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防雷接地体系的改造和发展是一类繁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我国应持续关注其本身以及接地技术在电力防雷中的应用情况。电力体系机构应依据地区的不同状况,采用可操作性强的防雷预案,预防雷电对电力系统带来损害甚至毁灭性的的打击,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 李长峰,华海娣,华烨等.电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0):329-330.

[2] 方建勋.对电力系统OPGW光缆防雷接地技术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4):500-500.

[3] 杨钟益.关于送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9.

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防雷减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省、市关于防雷减灾工作文件精神,总结过去全县防雷减灾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全县的防雷安全工作,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国雷击事故不断发生,仅今年6月份雷击死亡就达82人。特别是5月23日,重庆市开县兴业镇小学遭受雷击,造成死7人,伤39人的特大雷击事故发生后,国务院、省、市政府非常重视,总理专门作了“提醒各地,有关部门加强防雷工作”的批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也下发了《关于开展防雷减灾督查工作的通知》。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清当前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防雷安全工作作为我们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共同做好防雷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切实落实防雷安全工作职责

多年来,我县气象部门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扎扎实实开展全县防雷减灾安全管理,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保持了我县防雷安全形势的稳定,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气象、安全监督、*、建设、教育、技术监督等部门,大力协作,齐抓共管,整治防雷违法,整改安全隐患,强化源头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全县没有发生重大雷击事故,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各成员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我代表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向为防雷减灾工作做出贡献的各有关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防雷减灾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少单位、场所,按国家规定应该安装防雷装置而不安装;二是不少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图纸没有接受防雷部门审查就进行施工;三是由于防雷意识淡薄,多数建(构)筑物的竣工后,没有经过防雷质量验收就交付使用;四是大多数单位使用的防雷器材不是属于国家认证的合格产品;五是现在建筑市场,没有取得防雷施工许可证的单位,仍然在承包防雷工程。另外,有些单位和部门,特别是垂直、私营和个体企业,每年一次的防雷安全检测也不进行。所以说,我县的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还很艰巨,防雷安全隐患大量存在,防雷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我们还有方方面面大量工作需要做。

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抓紧研究、加快解决。防雷安全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部门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气象部门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总体要求去做。县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一定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文件精神和防雷法规,积极协助气象部门,依法加强全县的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做到建设工程防雷装置的设计没有审核的,不能施工;建设工程竣工后没有通过防雷验收的,不能交付使用;没有进行定期防雷检测的不能营业;没有防雷施工许可证的不能施工;没有取得国家认证的防雷器材不能使用。真正从源头把好防雷安全关。

四、加强防雷安全宣传和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各成员单位要加大对广大群众的防雷法规、科普知识方面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人们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增强依法防雷、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各成员单位要在气象部门的协助下,督促所管理的各级各类单位,建立和完善相关应急处置预案,雷电灾害发生后,各单位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各单位要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和气象局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局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五、严格执行防雷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篇9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防御雷电灾害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雷电灾害防御(以下简称防雷),是指对雷电灾害进行研究、监测、预警预报、防雷知识宣传教育,以及采用防雷装置,避免或者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

第三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管理工作。未设气象主管机构的县(市、区)的防雷管理工作,由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建设、规划、公安消防、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有关防雷工作。

第四条防雷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雷工作的领导,将防雷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并及时组织实施防雷应急预案和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区的防雷措施,提高防雷能力。

第六条鼓励开展防雷科学技术和防雷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对在防雷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防雷科普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定期开展公益性防雷知识宣传,增强公民的防雷意识。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应当予以支持、配合。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区,应当结合实际,做好本单位、本地方群众性的防雷知识宣传教育。

第八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防雷技术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并完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工作规范,组织城乡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开展雷电监测,及时向社会雷电预警预报。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雷电预警预报。

第九条下列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必须安装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防雷装置: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二)重要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系统、电力、通信、广播电视设施,重要的导航场所和设施;

(三)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设施和场所;

(四)重要储备物资的库储场所;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前款规定范围以外的场所和设施,根据防雷安全的需要,可以安装防雷装置。

第十条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将防雷装置的建设纳入计划,与主体工程或者整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防雷装置检测的企业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并依照国家规定的资质认定权限取得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禁止无资质或者超出资质范围承接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或者防雷装置检测。

防雷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照国家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防雷装置检测必须执行国家防雷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二条依法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防雷设计文件和相关材料报送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出具审核意见。

未经设计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变更和修改防雷设计方案,应当重新报审。

第十三条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受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第十四条防雷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进度,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防雷检测机构进行跟踪检测。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对隐蔽工程逐项检测,并对检测报告负责。检测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第十五条依法必须安装的防雷装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申请验收。其中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申请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对其防雷装置同时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投入使用。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受理验收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依法完成验收工作,出具验收结论,并建立验收档案。

第十六条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依法必须安装的防雷装置每年检测一次,其中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设施和场所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

第十七条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核定的范围内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报告负责。在检测中发现雷电灾害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通知委托单位,并向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第十八条防雷装置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委托防雷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者更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或者随意变动防雷装置。

第十九条防雷产品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书。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防雷产品。

第二十条遭受雷电灾害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对雷电灾害情况的调查和鉴定。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及时报告雷电灾情。

第二十一条气象主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机关责令改正,并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规定发放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书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和技术规范对防雷装置设计进行审核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和技术规范对防雷装置进行竣工验收的;

(四)有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仍不改正的,可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依法必须安装防雷装置而未安装的;

(二)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三)防雷装置竣工后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

(四)拒绝接受法定防雷检测机构对防雷装置依法实施的检测,或者擅自变动、损毁防雷装置的。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或者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以及超出资质范围开展业务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单位,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撤销其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篇10

山区农村防雷现状分析

居住环境的特殊性。山区广大农村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且因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大多数均居住在山坡、半山坡上,有的居住在风口上,房屋遭受直击雷的可能性较大。大部分民房房前屋后又种植了大树和竹子,这又增加了落雷概率,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家无防、有雷不知防”。造成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重要原因是“有家无防”(即房屋缺少防雷装置)和“有雷不知防”(即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农村高层建筑少,房屋低矮,基本上均未安装防直击雷装置,一些住户还在房屋顶放置不锈钢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等金属物,又未做接地处理,这些金属便成为雷电青睐的对象,存在严重的雷击隐患。线路架设的不规范性。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电视、电话、冰箱等家用电器大量走进农村,这些家用电器所用的电源、信号线路大都是由线杆架空引入的,这些线缆不仅总线架空布设,而且各家各户的入户线路也架空布设,有的悬挂于树木,有的直接固定在房屋顶或外墙上且不宜用木杆架设,另外,许多房屋还安装了电视接收天线。在该条件下,线缆引入的雷电波在传输过程中分流渠道较少,侵入室内后强度较强,常常造成人员伤亡。根据对近年发生在岳西县农村的雷击事故调查,造成人员伤亡的雷击事故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生:①雷电当空时,在空旷地带做农活、行走时遭受雷击;②在临时工棚、茅屋和大树下躲避雷雨而遭受雷击;③架空电源线、电话线等将雷电波引入室内。造成山区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综上分析,造成山区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①地理环境复杂多样;②建筑物选址和建设不规范;③农民劳作范围广泛且不固定;④防雷技术落后;⑤雷电防护设施欠缺;⑥供电线路铺设不规范;⑦村民防雷和自救、互救知识匮乏;⑧室外电话线、天线等胡乱架设,太阳能热水器的不规范使用;⑨村民无法及时获取雷电信息[1-2]。

山区农村防雷的政策性建议

依法建立、健全农村防雷减灾安全管理体系,增强防雷隐患排查农村防雷减灾工作要想得到顺利推广和实施,应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和相关部门(如公安、消防、城建、林业等)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结合农村的具体环境和特点,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实现防雷减灾工作的良性循环,建立、健全防雷安全责任人和村级信息员制度、防雷减灾责任制、防雷设施隐患排查制、雷电灾害应急处理预案、雷电灾害上报等制度,定期开展农村防雷安全排查工作,提前排除雷击安全隐患,指导农民采用经济和科学的防范措施避免雷击灾害的发生,是有效减轻雷电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加强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气象部门要做好雷电天气、雷击落区、灾害等级等雷电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网络、手机短信、“96121”等手段,及时将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送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尤其对于偏远山村,要进一步扩大气象灾害预警范围,完善预警体系,提高政府、民众和信息闭塞乡村对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视,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并采取避险措施提供支持。加强防雷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农村雷电灾害防护意识据雷电灾害资料统计,由雷电造成人畜伤亡的事故大多数发生在农村,而在农村室内、河边、树下、田间、山坡是雷击人身伤亡事故的多发地,这也说明在农村发生的很多雷击事件均由缺乏防雷知识造成的。因此,对于防雷措施薄弱的农村和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农民而言,宣传雷电的危害性和可预防性以及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非常重要。加强农村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除利用手机短信、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防雷宣传外,还可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定期开展防雷安全教育,对在校学生进行防雷知识普及;防雷主管部门定期组织防雷科普进农村活动,定期对乡村的安全管理责任人进行防雷安全知识的培训等。作为一个长期工程,将防雷安全知识纳入基础教育是一个较好的途径,最终目标是实现防雷知识人人皆知、人人重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预防雷电灾害知识的能力。规范农村建房防雷设计,消除雷击事故隐患农村频繁发生雷击引发人畜伤亡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建房防雷设计缺失、相应措施不到位。建房时应针对山区农村住房多数依山傍水或切坡而建的实际情况,改变其建房中不科学的选址观念,让农民建房时避开上升气流迎风面方向、突出周围地貌、土壤电阻率较低(如特别潮湿的河床、苇塘等,地下有金属矿藏或岩石与土壤交界)、高大树木等雷击高发地段,并按有关规范进行防雷设计、安装配套的防雷设施和做相应的防雷技术处理。在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学校建设中更应考虑雷电灾害因素,应聘请当地防雷主管部门进行雷击灾害的风险评估,否则需要安装更多的防雷保护装置,投入更多财力,并且也会大大增加雷击风险[3]。

山区农村雷电防护的技术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