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24 09:5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

篇1

(一)体育教学内容

枯燥简单,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内容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但目前高中体育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足球、篮球、田径等运动项目为主,缺少富有时代气息的网球、跆拳道等课程。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照本宣科,教条主义严重,变通能力不足。当前,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缺失热情,在体育学习中存在应付思想,已成为高中体育教学成效不高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资源利用率低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一陈旧,不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使体育课虚有其表,达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许多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各种有利于教学成效提升的资源,未能统筹兼顾和充分运用,未构建起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未能形成推进教学活动的整体合力。

(三)体育教育投入不足

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特点,离不开教学场地和器材的辅助,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保障体育课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但现阶段上级主管部门财力支持有限,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设施投入不足,与教学需求不匹配。业务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教学设施水平偏低,教师待遇普遍偏低,都会制约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无法实现教育改革的既定目标。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探讨

(一)更新教学理念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学习助于身心健康,教师和学生应改变传统观念,从新课标要求出发,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力争把体育课程教学放在高中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上。细致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特长和弱势,顺势而为、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开设必修和选修的体育运动项目。另外,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体育教育,使体育教学充满活力和新鲜感,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整合教学资源

延展体育教学空间,实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高中体育教师应针对教学活动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整合好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体育教育教学。首先,学校应当以课外兴趣活动作为有效载体,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应当强化对特长生的培养,在教学中及时发现优秀的苗子,重点培养,配备专业师资,制定专门训练计划,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竞赛活动强化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将学生放到各种比赛之中锤炼,也有利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丰富教学手段

实施教学改革,全面优化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这门学科其“活动”特征非常鲜明,教学项目只有丰富多彩,才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每名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高中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体质偏好,开展不同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演示方式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难度动作的示范、讲解,尤其是一些运动项目的关键动作,充分利用其开展慢动作演示,让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进行形象观察,揣摩各个环节的要点,反复记忆、操练,更加有效地掌握动作要领。

(四)更新教材内容

突出新课程目标,完善体育效果多维评价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安排不应局限于教材,可结合区域及民族体育运动实际进行相应的变通和补充。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应着重突出“身心健康”这一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具体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指导建立体育学习成长档案,设置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心得等栏目,由学生自行填写,设置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板块,完善多维评价,助力学生实现体育锻炼的目标。

(五)增加体育教育投入

强化专业师资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因此,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学设施,改善广大体育教师的待遇,保障体育教师的权益,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高中体育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教学出成绩的同时也要做好体育教育的科学研究,掌握前沿动向,丰富知识架构,才能全面地知悉高中体育教育的教学、教法、理念,扑下身子钻研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方式方法。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性质;文化;新人;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3-0077-04

Abstract:It is not only a problem o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how to define 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but also a specific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urgently solv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research will bring PE course into the category of “curriculum” From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Culture-Education-Curriculum education-PE syllabus-the Formation of people of a new type”, this research also expounds and prove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 of PE course is “to regard the continuity of sport culture as platform, and to make the new generation become the people of a new type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Meanwhile, aiming it criticizes the tendency of “non-curriculumization” of the theory of physique

Key words: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culture;people of a new type;physique (health)

1 问题的提出

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孰为主次的讨论或争论,是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尽管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或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中,都没有否定运动技术(技能)在体育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位置,但是从课程改革前将“增强体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

无论争论的双方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实际上这一争论的核心是如何定位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如果说这种争论仅仅限于理论认识层面,那当然不妨继续争论下去,然而,体育课程本身是一个操作性的教育活动,不同的学术观点在现场的操作中虽然都同样表现为身体运动的形式,因此,对体育课程基本性质的不同定位必然决定现实操作中侧重的不同。

比如当体育教师按照“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理论认识进行操作时,那么运动的强度与量的控制则是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当然也属于关注之列)。这种关注在操作上决定了教师所安排的身体运动必须是已经被学生掌握的或者是相对简单的――比如曾经在我国体育教学中风行一时的循环练习法就是属于此类,很显然,这类身体运动的性质基本属于“经验再现型”,因为只有进行这种类型的身体运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每节体育课程中有足够的运动时间,才能够使这些身体运动对“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体育教师是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操作,那么教师安排的身体运动当然是不为学生所熟悉的,在操作过程中更着重于学生形成新的运动经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的过程才能够获得,其性质上更偏重于“认知―学习型”,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成为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同样也属于关注之列)。

不同的理论认识同样决定了不同的评价尺度。如果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尺度势必要与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相关的各个指标挂钩,如果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评价,那么评价尺度则应该与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程度挂钩。当然,以百分比的方式采取兼顾二者的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所评价的结果本身在理论上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将体质(健康)指标规定为总分的60%,运动技术(技能)为40%的兼顾方式进行评价,若某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的成绩是48分,在运动技术(技能)方面是32分,总分是80分,那么应该按照怎样的理论观点对体育课程的效果进行解释呢?到底是在“再现型”方面加强呢还是在“认知―学习型”方面加强呢?很显然,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将总时间的40%用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那么显然有违背“健康第一”观点之嫌疑,然而如果不将总时间的40%用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则与运动技术(技能)的评价相抵触,这使得体育教师处于两难的处境。

以上的分析表明,体育课程的性质如何定位不仅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教学实践的操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实际上由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经对体育课程教学现场产生了不良影响和认识上的混乱。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基于不同理论认识所发生的争论以及理论认识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冲突,本研究试图对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这一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考察,并且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的缺陷进行批评。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1)将“体育课程”纳入“课程”的范畴之中,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这一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对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应该是以运动文化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文化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论证;2)基于运动的发生是“文化”的观点,以及体质(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而非体育课程所独有的观点出发,对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批评。

3 考察

3.1 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看体育课程的性质

3.1.1 课程概念的一般理解

如何把握课程的性质属于课程论研究的范畴。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课程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大体上是从三个方面出发定义课程的:一是从课程的本质属性来定义课程,如课程即学习经验,是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等;二是从课程所具有的功能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等;三是从课程存在的形态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教育工作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是活动的教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等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第4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各自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经验”(或文化)的传承。课程论中所说的“经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名词解释的经验,即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获得的结果,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另外一个是作为动词解释的经验,即“认识―实践”过程本身。无论对于课程的性质在表述上如何不同,其共同之处都是以“认识―实践”的方式――即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BT3]

3.1.2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

任何概念都是存在于与其他概念的关联中,只有在这样的关联中才能够把握某一概念,“课程”这个概念同样不是例外。当我们从属种关系来把握“课程”这个概念时就会发现,课程这个语词的完整表达应该是“课程教育”。从上行方向说,“学校教育”是课程教育的上位概念――因为在学校中所实施的教育活动除了课程教育之外还有非课程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上位概念则是“教育”。从下行方向说,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按照不同学科(门类)划分为相应的具体课程,比如物理课程、历史课程或音乐课程等。基于课程的这种属种关系可以发现:课程一方面在其性质上属于教育的范畴,而另一方面则属于“文化”这个更大的范畴。这从构成课程下位概念的各个具体课程的名称的前缀――比如物理、历史或者音乐等――就可以得到证明。从这样的关联中可以说,课程概念的构成关系式应该表现为“××文化+(同文化名)课程+教育”。

从课程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中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任何课程都必须以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其成立或存在的先决条件,没有相关的母体文化为依托也就没有相关的课程。因为作为课程实体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是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没有实体性的课程内容为依托课程将无法存在。尽管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是主观的存在,是有意识的着眼于新人形成的社会活动,但是构成其基本要素的文化(=课程内容)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因此,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只能以具有客体性的文化为依托才能够实现,由此决定了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无法割裂的血肉关系。其实,当我们进一步对现实中具体的课程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无论在任何时代或任何社会形态,课程教育虽然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社会交往活动,但是这种交往活动的完整形式是以文化为媒介或平台,由“教育者―文化―受教育者”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

3.1.3 人与文化的关系

以上考察可以归结为如下观点:任何课程在其性质上都是“文化的”的存在,世界上没有非文化的课程,没有文化的传承也就谈不上课程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课程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呢?更明确的说,为什么着眼于新人形成的课程必须要以文化为媒介呢?

其一,从来自母体文化的课程内容角度说,任何课程内容都是外在于学生的对象性存在,这意味着它是相对于学生的客体性存在。任何课程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未知的存在,这意味着它不是先天遗传的,只有通过后天的认知(认识)过程才能够转化为主体性的存在。课程内容之所以是客体性的认识性的存在,正是因为课程内容是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生成的经验性存在。

其二,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说,当作为主体的人与外在于他的任何存在构成认识或实践关系时,都必然且只能借助文化这个唯一的工具。从存在的角度说,人除了文化这个工具之外一无所有。一旦离开了文化,人自身的存在就失去了依托,我们只有借助文化这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产物才映射或发现了人的存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根据。尽管文化的存在与人的存在属于不同的存在,但是基于人与文化之间关系上的这种共生性或对等性,可以说文化是非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而人则是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如上所述,人作为类而存在的唯一标志就是文化,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不仅来自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获得性,更重要的在于其非生物学的文化性。文化与人之间这种相互依托的存在形式,构成了“人=文化”这种宿命性的关系。

其三,当我们从个体的视角观察人与文化的关系时就会注意到,以生命形式存在的人(个体)总是要死亡的,然而以非生命形式存在的文化却具有相对的永恒性。这意味着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并非是先天形成的,任何个体是否可以成为“类”的存在取决于他在后天所依存的环境,而只有文化才为个体的人成为“类”提供了决定性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就是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尽管第一自然是更为基础的环境,但是如果仅仅依靠第一自然而无文化这第二自然,个体的人将无法转换为“类”的存在。

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之后,非生命形态的文化相对于生命体的人(个体)就成为先在性的存在。每一个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个体如果要作为“类”的一员,其唯一的可能只能是接受文化,否则他将如同狼孩那样仅仅成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很显然,当尚未转换为“类”的个体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仅仅是在生物学特征方面表现出他们是有待成为“类”的可能性存在。如果我们排除诸如“狼孩”那样的特殊情形,那么决定个体的人成为“类”的存在的唯一途径就是生存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和接受文化,这个文化环境则是由非生命形式的文化与已经成为“类”的“人”所构成。只有当人能够按照“类”的方式与世界对峙,以“类”的方式表现其行为和情感时才可以称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人毫无例外的都是“文化的人”

[ZW(][HT6SS]笔者注:这里所谓的“文化的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对现实的人来说,即便那些原本属于生物意义的饮食行为同样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比如哪些是可以吃的、如何获取该食物、在吃之前怎样处理该食物等,甚至以怎样的姿势吃、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等都是文化。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人是“文化的人”是在广义上使用的,也就是说即便某人没有接受学校那样的教育,只要他是以“类”的行为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他就是“文化的”人,这与他是否识字无关。

以上的考察说明,人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在哲学上具有本体论和工具论的双重含义:从本体论的角度说,文化与人具有对等性,人的存在即文化的存在,非文化者即非人(比如狼孩)。从工具论的角度说,文化不仅是人类与世界对峙的工具,同时也是使生物的人成为现实人的工具(!)。生物个体的人成为“类”的过程即“文化化”的过程,而文化则是前人使生物人转化为现实人的唯一工具。

3.1.4 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传承运动文化

以上讨论在方法论上为如何把握课程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人与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最大尺度上揭示和反映了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都可以概括为“文化的关系”,人与世界之间发生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文化的活动”予以囊括,任何作为“类”存在的人都是“文化的人”。当然,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教育”同样不是例外。既然任何课程的现实化都表现为具体的教学――即文化的传承――过程,那么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也就同样应该从“文化化”的立场予以把握。

“文化化”这个概念使得课程具有了双重的含义:“文化化”既是手段性的存在,同时它又是目的性的存在。因为任何课程都是以文化传承的方式表现出它是专门用于使生物人“文化化”为现实人的工具,而新人的形成――这一课程的基本目的――其本身就是“文化化”的存在形态。也就是说,无论将课程的基本性质称为“新人的形成(或培养)”也罢,称为“人的全面发展”也罢,这里的“人(或新人)”显然都是对生物人向“文化人”转化的表达。

既然课程的本质是经验(文化),任何课程都是以与其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平台使生物人实现“文化化”,那么,体育课程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员当然也不应该成为例外。无论体育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课程观或教学观来实施体育课程,同样都应该以“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为媒介,同样应该是为了实现生物人的“文化化”。从这一点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任何课程完全一样,都是以传承文化为手段来达到新人的形成这一目的。

从体育课程的角度说,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基本存在形式的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下同)之所以具有将生物的人“文化化”为新人的功能,是因为它们同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人类在与世界对峙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文化,既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认识世界的结果。这种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和结果的基本存在形式即“体认”

笔者注:“体认”的含义近似于经验这个语词,只不过较之经验的内涵更大一些。“体认”作为动词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作为名词则是个体的认识世界的结果。[ZW)]

(或“身体知”)。

在以运动学习为基本形式的体育课程中,学生是以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相对于借助概念或符号等类型的学习来说,运动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认识―实践”一体化的过程。运动文化作为体育课程的内容,能够使学生通过“体认”的方式,借助自己原有的经验来适应新的环境,解决新的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调整自己与外在于身体的器械的关系以及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协同或对抗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再则,作为文化和历史遗产的运动文化虽然呈现为运动形态,但是这些形态后面隐藏着或蕴涵着前人在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这是因为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其发生、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类共有的各种情感。因此,运动文化与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同样是人类情感的浓缩,其中包含着激情、兴奋、紧张、挫折、梦想、喜悦、烦恼、无奈、计谋、痛苦和孤独……。

如果说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是理性人和感性人的统一,而理性人的形成更多的是借助理性形式的话,那么感性人的形成则更多的需要借助感性的形式。既然课程的目的在于新人的形成,那么较之更偏重于理性形式的知识类课程而言,以“体认”为基本特征的运动文化则更偏重于感性形式,这使得体育课程在感性人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容忽视的价值。

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确定为是传承体育文化这一观点,同样可以从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得到印证和支持。

所谓三维目标是当前的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对课程整体目标的一种表述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的三维目标应该作为对课程整体三个方面的把握,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因此,它们之间应该表现为如下关系:以知识技能(即文化)的传承为平台,注重具体过程中认识(或学习)方法的获得,并且在其过程中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研究的立场上说,在体育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应该以运动文化的“知识技能”为依托,不仅应该关注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和方法,而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样不能够脱离运动文化而独立存在的,三者都应该依附于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之中。如果离开运动文化的传承这一平台,也就使“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失去了得以存在的基础。因此,按照三维课程目标来把握体育课程,它就应该具体表现为:1)运动文化(如运动技能及相关知识等)的获得、2)在运动文化传承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3)在传承运动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态度情感和体育观。很显然,在此时我们就会发现,体质(健康)说甚至在形式上都无法与三维课程目标形成相互契合。而导致背离三维课程目标的原因,则恰恰在于体质(健康)说没有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3.2 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批评

适宜的身体运动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是一个不必争辩的事实,而且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尤其在今天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参与运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发的凸显出来。可以说,这是体质(健康)说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客观依据。但是,体质(健康)说仅仅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态,仅仅注意到身体运动与新人在体质或健康方面之间的关联性,这使得体质(健康)说不可能将“为什么体育课程要进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身体运动的关系是什么”或“身体运动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等这些构成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纳入研究的视野,这使得体质(健康)说必然游离于课程研究的范畴之外。

其实,基于已有的课程理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原本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就连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都知道送孩子到学校是去“学文化”,但是为什么很多学者却一直坚持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或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呢?

回顾几十年来延续至今的相关文章就不难发现,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上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并且以此作为区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水岭。然而实际上这个分水岭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同的文化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功能的不同在教育历史上不仅从来没有成为区分不同课程性质的根据和那样的事实,反而都是从文化的某一共性出发作为对课程性质的把握,比如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之争就是例证。所以,如果说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那么这仅仅是相关母体文化的不同,就如同物理课程与化学课程不同,或者音乐课程与数学课程不同,但是在课程性质方面则没有任何的不同。因此,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的体质(健康)说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的企图将体育课程从课程的概念体系中剥离出来,而这种“非课程化”的态度或思维方式将最终导致对体育课程的扼杀。

其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无法对现实中的运动是如何发生的进行合理的解释。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知道,任何身体运动都是文化行为,都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或表现。也就是说,进行怎样的身体运动、如何进行身体运动以及以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身体运动都是“文化的”的表现。具体的说,青少年是否利用余暇时间参与某种运动,取决于如下条件:1)是否掌握一定种类和程度的运动技能。如果缺少相应的运动技能,那么对运动的参与首先只能表现为对该身体运动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运动的表现还是运动的形成都属于文化的范畴;2)是否具有参与身体运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参与运动的情感态度的形成不是先天遗传的,更多的是在具体的运动体验过程中形成的,而对身体运动的体验自身也就是“文化化”的过程;3)是否形成了对身体运动所具有价值的理性认识。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即便学生还没有掌握某一具体的运动技能,但是如果他具有正确的体育观,并且在以往的运动过程有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他就可能主动的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并且借助这些运动技术(技能)来参与运动。同样,在学习运动技能和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也就为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奠定了个体体验的基础,进而使参与运动成为更加自觉和理性的文化行为。

简而言之,运动主体(即青少年)是否具备参与运动的条件,是“文化化”的产物。但是体质(健康)说却仅仅将焦点关注于正在发生的运动,却没有注意到运动何以才能够发生这一主体所需要的条件,没有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为其提供条件的教育环境。

再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混淆了近乎属于生命价值的体质(健康)与课程价值的界限。众所周知,体质或健康实际上是与疾病或痛苦等负价值直接对应的正价值。体质也罢健康也罢,它们都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是个体生活全过程中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但是体质(健康)说在试图以体质(健康)来划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时,没有注意到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全部课程都被该价值所含盖,没有注意到该价值实际上属于超越学校教育价值的更大范畴。因此,体质(健康)说虽然在形式上将体质(健康)这一人类普遍价值的桂冠挂在体育课程上,表面上似乎是对体育课程价值的提升,但是这一逻辑不仅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方面有偷换概念的嫌疑,甚至可以说暗含着将其他课程教育排斥于该价值范畴之外的嫌疑。

4 结语

本研究围绕体育课程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这一长期以来的争论,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出发,以“文化―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为基本逻辑脉络,通过“文化化”这个基本概念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进行了论证,同时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存在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了批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虽然从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的立场出发肯定了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但是对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尚未进行论证,此问题留待以后研究。[KH2D][HT5H]

参考文献:

[1]丛立新 课程论问题[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P4

篇3

摘 要 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是学校体育研究的中心,通过对体育课程与教学科研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进程、反思、对比、改革现状与措施、改革的建议,为研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改革

一、前言

体育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体育课程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和体育的发展,都对体育课程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体育教学共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基本因素组成。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因素,也是最活跃因素。教师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者。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因素,也是内在的掌控因素。教学目标是教师掌控体育教学的依据,没有目标也就没有了体育教学。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中的时间和流程因素,不同的教学时间主要表现为“单元规模”的问题、不同的流程主要体现为“教学模式”的问题,流程、时间和以及它们与效果的最优化就是“教学设计”的问题。没有体育教学过程就不能完成体育课程的设计,没有了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也就没有了时间和程序上的支撑。因此,体育过程是教学的中心因素。教学环境就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学方法也是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的基本因素,审查与目标、教师与学生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掌心情况所选择的有效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其中包含为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各种信息及其传递方式。

2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进程

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一步一步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2.1到癸卯学制

到癸卯学制颁布前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学校。

2.2《癸卯学制》时期

《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特点(1903~1911年)。1903年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即《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由政府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在这个学制中对“体操科”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2.3“壬子癸丑学制”时期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育课程与教学(1912~1919年)在《中学校课程标准》等法令中对中学校各学年体操教授程度、每周课时数作出了一些规定。这个时期课程与教学的特点是从体操要旨、体操课程目标、体操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材教法,照搬日本的模式[1]。

2.4“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前后的体育课程(1919~1926年)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这次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学校教育从原来的模仿、照搬日本,转为仿效美国,成为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5统治时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特点

(1927~1949年)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整顿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其中有关体育课程标准的变化是在中学以上实行军事训练。

2.6建国与改革开放后时期

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文献[2]进行分析,发现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论文逐年上升,近十年来发展更为迅速,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相对滞后,呈现出盲目借鉴国外课程理论的倾向,研究方法单一、论证过程随意、实证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成果重复性较多,研究的深度、广度不足。

3现阶段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反思

2004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3],又一次让我们感到了震惊和不安。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十余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盘、柔韧及肺活量等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的检出率继续上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2006年体质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由此思考体育课程与教学。一是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体育教学要重视运动技能教学;三是教学中要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四是体育教学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五是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是体育教学要注重实效性[4]。2010年对全国高中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表明我国高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监测表明连续近二十五年呈持续下降趋势[5]。调查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6]一般都设有普通课、基础课、选项课、综合课、保健课、专项提高课、体育理论课等多种类型,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纵观整个监测,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量不足和饮食健康问题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但体育课程与教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阶段的体育教育改革也存在很多问题与困惑,主要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理解存在偏差“尊师重教”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研究过程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历来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7],现在有的体育教师却把“确立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认为体育课程标准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学习,忽视甚至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快乐体育”的本意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的快乐。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对日本的快乐体育的实验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有理解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脱离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关于“快乐体育”的理解存在偏差[8]。在摒弃传统体育课的沉闷乏味之后,“快乐体育”模式一时间受到体育教师们的青睐。然而,它只是一种通过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思想,而不是方法;其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把体育课堂学习当成一笑了之的活动是错误的。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个广大而深远的课题,美国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教授所说,“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素养的和热情的运动参与者”。这需要通过多重目标来实现。通过这三个递进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我国高校的“三自主教学”教学法是在体育教改过程中又一个课题,它是学生在上课时间、教师、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自主选择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9]。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运动水平等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教师、上课时间,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精神。那么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否可以模仿或采用“三自主教学”模式,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研究的一个启示。终身体育、技能学习、发展体能成为高校推崇的目标[10],体育教学在内容、手段、方式上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形成,大多数高校实现了网上选课,为进一步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受到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影响,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

4国外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在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后[11],以理性为核心、以张扬理性精神为标志的现代性就遭到了猛烈批判。后现代的兴起正是对现代性在给西方带来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性的禁锢、对个性的压抑以及对生活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反应。

1999年在日本颁布了日本中小学保健体育教学大纲[12],其中小学叫体育课程,初中和高中叫保健体育课,并且具体规定了课程教学目标、各学段教学目标、各学段的主要内容、教学指导计划的制订与内容的安排等。身心一体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保健体育课分为保健和体育课两部分,两者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保健课每学年都会开设,日本的中学体育是三年制,保健体育课每学年安排90个课时,3年共有270个课时,其中体育课为222课时,保健课为48课时。体育课每学年是必修课程。而在美国,美国的中小学最重要的是SPARK课程[13],它是该研究团队从当时已经比较普遍的学生肥胖问题入手,提出通过运动、玩耍和积极休息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而这个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就是SPARK,(即儿童运动、游戏和娱乐活动)体育课程。

5建议

建议在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中,规定哪些是必修内容,必修到什么程度,甚至哪一年需要必修什么内容。这样做有利于对全国体育课程开展的检查与测量,可以为下一步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依据。建议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设置应存在三个递进的层次,基础层次目标是技能学习和发展体能,中级层次目标是运动参与、娱乐、运动健身、利用运动进行社会交往,高级层次目标是运动欣赏、运动文化。建议在评价目的、评价重点及学生成绩评定的内容、标准和形式上进行新的变化和改革。建议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多元教学目标以及倡导体育人文精神。重视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学习。不要把体育仅仅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看待,重视其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

6参考资料:

[1]邓凤莲,杨辉.国近代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沿革回望[J]教学与管理.2008.9.20:64-65。

[2]赵利,田雨普.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9(9)97-100。

[3]邓伟锋.由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思考体育课程与教学[J]江苏教育,2007,7-8,146-147。

[4]史卫东,宋广侠.由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思考体育课程与教学[J]Value Engineering.2008.253-254。

[5]文/姜文平.由高中生体质持续下降思考高中体育课程与教学[J]观察思考,2011.5:53。

[6]李怀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29-31。

[7]范晓军,靳铁柱,山林林.对目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反思[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5:61-62。

[8]孙小青.对目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反思[J].科技信息,2008.31:279。

[9]郭德法,张靓.探究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完善与发展[J]安徽文学.2008.5:247-249。

[10]高航,高嵘,王建华。北京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2-115。

[11]卜亚良.重视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实践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2.2(14):98。

[12]张志成..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观之反思[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8:139-140。

篇4

引言

教育院校的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培养出能够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本文旨在通过对教院学生体育情况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及学生要求,为改革教院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91年9月至1992年初,对90级、91级、92级湖南教育学院379名脱产学生(其中男281人、女98人)从现行中学开设的体育课程,到学生的希望以及教学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问题,要求男女学生分别侧重调查并回答中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意见。

调查结果分析

1、教院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中学。在考虑课程的开设及内容安排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使学生能学有所用,目前,教院的普通体育课的主要教材,学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基本学过,甚至上师专时又一次地学习过,所以,教院体育课程内容应适当调整。学制为二年的前一学年半设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选编目前农村中学能开展的项目进行,且素质练习和理论知识应占一定的比重。通过一年半的普通体育课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并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为选修课打下基础。

2、教院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大都担任正副班主任,有的兼任学校的领导工作。由于中学的特点所决定,基本上所有工作、活动都要班主任去具体指导组织。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专长,有的甚至根本不太懂,使班级各项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教院普通体育课要在二年二期开设专项选修课。选修课教材内容,以目前农村中学有条件开展的项目且中学生喜爱的项目为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而又有基础的项目,通过一期的教学后,使学生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术及专项理论知识,以利于返回单位后去指导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在提高自己的体质的情况下,还使学生能终身受益。

3、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改变过去体育课重技术轻理论的观点,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发,开设体育理论课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举行理论考试。通过学习使全体学生特别是使那些体育基础差,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的,体质弱的学生也能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一些辅导与帮助的能力,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体育保健常识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培养一般组织竞赛和裁判的实践能力,这样使他们的返回原单位后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大胆开展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4、教院大部分是改革后的新办学校,体育基础差,目前还存在着师资缺、场地少、器材差等困难。一般教院只上普通体育课,大部分教院普通体育课还是男女学生合班上课,体育理论课也无一定的教学计划,只在雨天临时安排上一些内容。体育教师也不安排早操和课外运动,也很少进行运动队训练,只有少量的竞赛活动,这也是成人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院的体育课在重视程度上也远不及其它专业课。所以体育教师们不能安心来认真讨论研究改革工作,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改革教院体育课是当务之急,是非改不可的。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专项选修课和保健课暂时还开设不起来的学校,可以结合开展运动竞赛和训练运动队来扩大锻炼队伍,同时可举办体育专题讲座和各种小型培训班来调动成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建议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同时专访了几所农村中学,征求了部分教院毕业生对我们改革的意见,根据教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1、现行全国教院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考虑到成人高师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年龄档次多,体能、体质差异大,学生来源地区文化水平差异也大等特点。所以,不能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来教学和考试,可以普通高师院校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根据教院实际情况适当增选教材内容。笔者认为一年一期至二年一期为体育课普修,二年二期为选项(限选学习更为适合成人特点)。这样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指导本单位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选项课的运动项目很多,很难面面俱到。根据教院的具体情况和现行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配备情况,结合中学生体育项目的重

点,我们认为一般开设大小球类、武术、舞蹈、田径、气功和健身操为最佳。这样既可以满足有运动特长学生的需要,又可使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选择有兴趣的项目,还可使学生把所学的技能技巧用于锻炼身体。

2、课程安排

①二年制高师进修前三期均设普通体育课(必修),内容是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田径中的健身跑、投掷等,体操中的,广播操、单杠、双杠、技巧等,球类项目、气功中的健身功、大雁功,香功等。

②二年二期设专项选修课(限选)。内容是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有条件学校男生开设)、健美操、气功等。:

③每期设一定课时的体育理论课(必修)。内容是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

④教院应根据目前农村中学现有条件及中学生求喜爱的项目、男生以开球类、武术、田径为主;女生以开球类、健美操、舞蹈、游戏为主。

⑤多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安排学生参与组织、裁判等各项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比赛来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5

要想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要从教学观念上进行改变,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长久以来,学校与教师都在“体制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进行体育教学,只会一味的关注学生的成绩和体质测试的数据,很少关心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兴趣,总是以数据来衡量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当然测量的结果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学生的身体状况,但是却并不能完全的代表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过于狭隘的数据测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不利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成为了发展终身体育教育的障碍。新体育课程改革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将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评价上也不再单单只有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了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评价和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因为在“应试教育”式的体育评价方式下,体育教师只能更大限度的去追求数据测试的高低,自然就会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和发展。但是在新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模式下,体育教师只有转变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长足的发展和全面的进步。王宝珍等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育教学观念转变,第一要注重身体锻炼和理论知识传授相结合。第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第三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第五要注重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总之,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和体育教学发展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进行实践,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转变教学观念是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第一步骤,也是关键的一个步骤,只有在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对体育教学的结构进行科学的划分,才能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学生的兴趣、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

2、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往往关系着课堂效率的高低和课堂氛围的好坏,可以说,在你一定范围内,师生关系和课堂效率成正相关的关系。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压力日趋增加,学习时间也总是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教学效率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师生关系在这其中就是重要的一环。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不但有着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同时还有这身体活动和生理活动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这种特殊的交往手段来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身体接触比较多,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的交往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教师中心论”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更多的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把学生作为了课堂教学的客体,过于强调了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这种灌溉式的教学观念使得师生关系称为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更会助长学生的逆反心理,这种师生关系是不利于教学的进行的。新课改提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促进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对课堂进行科学的控制和正确的引导,起到“导”的作用,而学生也不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而成了知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真正了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对此祖晶等人提出了“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他们认为,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都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片面的教学观念和师生关系。只有“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才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他提出“交互主体性”在体育教学中有两层含义,首先,体育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其次体育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之间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只有在这种关系下,才能算是人与人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

3、结束语

篇6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

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篇7

关键词:体育;电化媒体;教学

一、电化媒体教学的特性以及其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

电化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的特性。通过文本、声音、动画以及图像等形式,不仅能够将静态的、无声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信息转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内容和信息,从而系统地、生动地、逼真地将事物及其发展过程呈现出来,并且还能够将高速的、缓慢的等肉眼不可见的动作变化,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电化媒体教学具有双向互动的特性。在电化媒体教学中,通过互联网这个途径,学生能够及时地向教师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效果,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随时随地地互动交流,能改善教学效果。

电化媒体教学还具有可存储和重复使用的特性。电化媒体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制备教学课件,而学生则可以将其拷贝存储,然后进行自学,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或者没有完全掌握的体育动作、知识等,可以在课后通过自己观看和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思考和研究,对于实在不懂的地方可以询问教师,达到将教学和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采用电教媒体优化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措施分析

1.运用电化媒体教学,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化媒体教学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它并不是单纯地要使学生感到新奇、好玩,它的真正目的是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并在此基础上更有力、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电化媒体教学,教师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静态的图像动态化,从而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且更富有感染力。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学习和接受知识,不仅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也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维持。由此可见,以电化媒体教学为基础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淡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

2.运用电化媒体教学,化繁为简,动静结合

学生普遍具有形象思维丰富、善于模仿、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些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来对电化媒体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恰当运用录像、光盘等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寓教于乐的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激发,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学习、理解和掌握,并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和激发创新意识也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中,通过电化媒体教学中的动画模式,教师可以将背越式跳高这一过程制作成慢动作供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对背越式跳高的全过程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气氛也非常地活跃。

3.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高中体育 强健体质 品质 提高能力 正确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85

在高中阶段要想良好的开展体育课程,首先就要引导学生重视体育课程,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对他们高中学业和未来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为他们提供强健的体魄,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正确的接触体育课程,避免在体育课程中受到伤害。并且还要注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心态和想法,努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高中体育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开展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参加体育课程对高中学生来说,既是完成高中学业必要的一部分,又是为自己提供强健的体质和坚强的品质,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学生要充分重视高中体育课程,认识到高中体育课对学生的重要性。

(一)参加体育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强健的体魄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学习再好,没有健康的身体去完成学业都是毫无作用的,高中学生只有拥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完成学业并且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只有以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为资本,学生才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奉献出更多的贡献,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是极其重要的。在高中阶段,学生处于沉重的学习压力之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同时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健康的身体,学生就必须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及时并且积极的参加体育课程,多进行体育锻炼,为自己塑造一个良好健康的体魄,打下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二)参加体育课程可以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

体育课程对学生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可以为学生塑造强健的体魄,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意识,从而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众所周知,对于高中学生,特别是一些长期缺乏锻炼的学生来说,按照素质教育课程要求参加体育课程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情。体育锻炼在帮助学生获得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因为体育是需要学生进行比较大的运动强度,并且还需要长期的坚持下来。

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不喊苦不喊累的坚强品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懂得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终将获得成功的道理。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和长期的体育锻炼中认识到要想完成最终的目标达到梦想的彼岸,只有想法没有行动是不够的,不管多么苦多么累,只有你去做,并且坚持下来不放弃,那才能真正得到锻炼,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参加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可以锻炼出学生坚强的意志,启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成长和成熟。

(三)参加体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高中生参加体育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各种能力,体育课程丰富多彩,学生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所收获,有所学习。例如在各种体育竞赛中,学生对提高竞争意识可以得到充分的认识,竞争意识不只是在体育竞赛中有用,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了竞争意识,才能鞭策学生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继而才会让学生不断的进步。

同时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全方面的优秀人才必须要拥有团结意识和合作意识,当今社会的成绩体现不在于个人的输赢,而是在于团队的胜利,所以高中学生必须具有团结合作的意识。参加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完成活动的能力,所以在高中阶段学生参加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继而提高能力。

二、如何上好高中体育课程

学生重视体育课程并不代表能上好体育课程,高中体育课程并不意味着仅仅是进行单调的体育锻炼,更加注重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所以要想上好高中的体育课程,就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对体育课程保持正确的心态。

(一)参加体育课程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首先高中生参加体育课程要严格的遵守课程要求,注意服饰着装,穿宽松的运动服、舒适合脚的运动鞋;特别要注意不能穿牛仔服饰以及凉鞋、高跟鞋等,以防在体育课程中发生危险。而且不能佩戴手表、项链等各种首饰配件,避免发生安全问题和财物的丢失;并且要认真的听从老师的指挥,在正式上课前做好热身运动,使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活动,以减少身体损伤和防止危险情况的发生。

同时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不要擅自减负或加负,这样不仅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不能获得锻炼的最佳效果。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自己正确的要求,篮球、跑步、足球等,只有掌握每一项运动的正确方法,学生在完成这项运动的时候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最大程度的避免身体损伤和危险情况的发生。

(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有很多高中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课程,他们觉得与其浪费时间参加体育课程还不如把时间拿来学习;另外还有一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觉得参加体育课太苦太累,所以很少参加体育课或者体育锻炼。要想解决这些情况,就需要我们老师想办法纠正学生不合理、不正确的心态,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乐于参加体育课程,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

篇9

摘要: 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是义务教育非常重的内容之一。对我国初中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旨在为推进我国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Abstract: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heavy.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of our country main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analysis, some strategies to to advance our country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初中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需要全体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的庞大工程,需要由我们体育教师的教学来落实与体现。 一、初中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教学内容泛化,体育技能学习淡化 新课标强调“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等体育教学目标,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教学目标则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例如,由于对“健康体育”的误导,初中体育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运动安全,导致在实施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一些不属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游戏、劳动等被引进了教学。又如,有些初中体育教师歪曲了“快乐体育”的内涵,将体育课当成了学生休闲玩耍以及释放压力的活动,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等,单纯地追求“快乐”而忽略体育教育的本质。而这些课程内容的开发使体育课失去了自己的本质特性。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运动量不断降低,能体现力与美的“危险”体操动作没有了,能锻炼学生意志的耐久跑也没有了,稍有挑战的难度动作几乎全被砍掉了。 (二)师生主体关系曲解,教师主导地位淡化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课程中提倡中“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体育教师把课堂主动权彻底交给学生。课堂上,过去是教师问学生,现在完全成了学生问教师。教师围着学生兴趣转,放任其自由,因此出现了许多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稍有难度的运动,不肯吃苦的现象,而体育教师也失去了督促其参与必要运动的说服力,师生主体关系曲解,教师主导地位淡化。 (三)体育科学知识少,缺乏深度 从初中体育课堂的校本中发现,体育科学知识的内容较少且缺乏深度。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的学习,对体育科学知识了解不深,不知所学体育知识对身心健康到底有何意义。在初中教学中,几乎没有安排理论知识的讲授,只在技能动作学习中附带讲一讲,而由于时间的局限性,理论知识的学习经常知识蜻蜓点水,非常肤浅。 (四)教学手段的欠合理 课改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进入到了体育教学中。为了体现教学的先进性,部分教师存在着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现象,在教学中生硬地用多媒体录像来代替教师的示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中,为了加强教学效果适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无可厚非,但是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偶尔为之。体育教学主要还应依靠师生的互动而不是多媒体设备冰冷的示范。 二、对策 (一)全面理解新课标教学目标 合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充分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全面的,其中“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是本次课改提出的新目标,在贯彻这些新目标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实现“发展体能”的首要目标。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应是体育教学的首要资源。教师要围绕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这一重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避重就轻。

(二)取其精华,合理创新 创新不是对原有的东西全盘否定,而应是对原有的合理的、正确的东西进行保持,对不合理的东西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也应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要以继承为基础,继承应以创新为方向。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需沿用以前好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创新,增加更有意义的教学内容,采用更有效果的教学形式。 (三)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素质 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首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及重要意义,充分理解新目标,从而合理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体现特色,力求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是必要手段。而学校及教育部门应该转变观念,随着国家对全名身体素质的关注的提高,体育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也是基础教学的主要分支。学校应该多提供一些有关课改的培训进修,开设讲座,组织观摩优质体育课为体育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三、结束语 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渐完善和发展。首先要认真解读新课标目标,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师生、健康与锻炼的关系;其次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革;最后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当然,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在实践中,可以吸纳一些对体育课程研究人员和一线的初中体育教师的意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共同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参考文献: [1]夏峰.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中国学校体育,2006,(7). [2]汪晓赞,季浏,金燕.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

篇10

关键词:教育改革;体育教学;改革措施;个性心理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提出要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也应当尽快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体育教师如何做到创新教育形式,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呢?主要应从以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传授历来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但是,从历史和现状来看,与技术技能的教学相比,相对较薄弱。而从体育的健身目标以及培养能适应现代化所需要人才来看,必须加强体育与保健的知识教学。

体育教学的健身目标一直是比较明确的。但是,怎样能使学生更好地健身呢?我们体育教师在认识上比较偏重于教学生锻炼,在教学锻炼中又比较偏重教学生体育的动作技巧,以为教会了体育动作技术,就能增强体质。忽略了体育于保健的结合,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回顾自己几年的教学经历,大部分时间是处在这种片面认识之中。这几年,我们的认识和观念正在逐步地转变。加强基础知识传授,我认为,一方面要提高室内理论课的质量,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体育与保健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方法上要学习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提高教授水平,并使录像电影等直观教学手段逐步配套。另一方面,根据我们学科的特点,体育课主要在操场上进行,以身体活动为主,而在实践课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传授知识,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把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进一步统一起来。我想,这也许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二、协调体育与竞技关系,因地制宜开展教学

我们的体育教师绝大部分是体育院校毕业的,在学校里接受的是体育专业的一套教学方法。如果照搬这些教学方法到中、小学学校来教,显然是不合适的。譬如,教快速跑,在竞技体育中是属于田径运动运动中短跑项目,按竞技的要求短跑技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疾冲、途中跑、终点冲刺和撞线四个部分。起跑必须是蹲踞式(竞赛规则规定400米以下必须用蹲踞式),起跑后疾冲要求身体逐渐抬高,途中跑要求……,冲刺撞线要求……。这些要求的目的是因为竞技中的短跑竞争是不能有分毫之差的。差0.01秒就会失去金牌。然而,我们体育课的快速跑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教会他们有实用价值的跑的技术和能力。因此,不必完全按照竞技运动中短跑的技术教,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达到其要求。例如起跑,可以介绍站立式和蹲踞式,而更多的可以让学生练各种姿势的起跑:站的、蹲的、跪的、坐的、俯撑的、正面的、背向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样起跑,对竞技体育来讲是不正规的,甚至是犯忌的,可能会破坏正规动作。然而对大多学生是实用的、有锻炼价值的可以练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而且对于他们有实用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的生活中都可能用到各种姿势的起动动作,而恰恰是蹲踞式起跑的实用机会并不多。我这样讲并不是讲蹲踞式起跑不教,也不是不教体育的动作技术,而是讲,我们研究体育技术教学要从体育教学的目标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掌握难度要适度,要从体育方法论考虑,让学生掌握练身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

从体育教师来讲,上好课是基本职责,然后才是抓课外锻炼和运动队训练。我们工作实践经历是,摆正位置,课和训练都能搞好。只要做具体工作的教师共同努力,就能真正做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教学与课余训练协调发展。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关于个性的概念,虽然是界定不一,但是总的是指人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态度和行为方面区别于其他人的综合特征。其内容包括社会方面(道德、品质、世界观)、心理方面(认识、感情、意志、兴趣、动机、气质、性格等)和生理方面(体魄、精力等)。从当今教养培养21世纪人才来看,培养学生个性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内容。个性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尊重人的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法制化,已经成为教育思想改革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方面,也应当从未来社会人才的高度着眼,重视学生个性培养。

要培养发展学生个性,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转变。不可否认,由于传统教育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我们的教育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我们的教师也无不受其影响。在教学中习惯于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方法,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模式。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予以引导和指导,这样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为了“统一”,所做的种种限制,从某种程度上是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育实践课的特点,是学生的身体练习通常在集体之中进行。而学生个性的发展是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尊重别人,互帮互学,通过交往,表现自我,与人竞争形成的。体育教师应当利用体育课堂的有利空间,为学生交往创造条件,在教学的组织上为学生相互交往提供机会。

学生“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想,主动完成教学任务。教与学,最终是看学生是否能学好。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呢?是主动学好,还是被动学好呢?当然是主动学好。然而,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的教,而忽视对学生学的研究。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个性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学生主体意识。但是,讲个性并非不要统一性。讲学生主体作用,也并非是“学生中学论”,绝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