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 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的特点
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他写道:“表现为一个社会体系的特征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这个体系内的生活是独立自足的,而且这个体系发展的原动力大体上是内在的。”沃勒斯坦提出:“迄今为止只存在过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一种是世界帝国,在这些世界帝国中,存在一个控制大片地域的单一政治体系,不论其有效控制程度减弱到什么程度;而在另一类体系中,在其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空间不存在这样的单一政治体系”。
根据沃勒斯坦的观点,16世纪以前,“世界性体系”主要表现为一些世界性帝国,如罗马帝国、等。从16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开始以西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济体系”。它不同于“世界性帝国”之处在于,它有一个自成一体的经济网络,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在这个世界经济体中占据有优势地位的地区,主要是西欧和北美地区,是中心区域;而广大亚非拉地区,由于受到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或是新独立建成民族国家不久,是这一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区域;在这两者之间的是半边缘区域。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三种不同的经济角色:中心区域利用边缘区域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域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域除了向中心区域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还提供销售市场。半边缘区域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域部分地充当边缘区域角色;对边缘区域部分地充当中心区域角色。
在冷战时期,根据当时苏联的观点,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体系。但这只是一个不长的插曲。冷战结束后,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体系变为只有一个单一的世界市场体系。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开始从“中心一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其主要特点有:
1.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趋势迅速发展
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迅猛发展,开始形成欧盟、北美和东亚三个大的经济板块和其他一些较小的经济板块。
欧盟2004年扩大后,拥有25个成员国,人口约4.55亿,总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开始实施,现在包括美、加、墨三国,人口约4.2亿,总的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3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在世界上的影响不亚于欧洲一体化。东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和安全合作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东亚国家已经开始构建“东亚共同体”的进程,中国将与东盟国家于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如能实现,它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总人口将达近20亿,经济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日本与东盟签订了一揽子经济合作协议,决定在2012年实现经济合作伙伴计划。韩国已与东盟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商品自由贸易达成协议。此外,中日韩正在就三国自由贸易安排开展联合学术研究。“东亚共同体”如能建成,将形成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三足鼎立的态势。
北美和东亚经济板块中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走联合自强道路,也建立和加强了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较小的经济板块,如非洲联盟、东非共同体、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里约集团、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
这些都促使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结构转型。不过,板块与开放并不一定是矛盾的,板块也可以是开放的,出现开放性与板块性并存。
2.跨国公司形成全球网络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以及其他服务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体现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取得迅速发展。冷战的结束和转型国家的改革开放,更给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现在,全世界4万多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世界各地的雇员达到7千万人,已控制世界生产的40%、世界贸易的6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全世界100支最大的经济力量中,跨国公司占一半以上,超过许多中小国家。跨国公司正在超越民族国家而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国际生产和经营正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跨国公司占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使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30%。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同时,跨国公司加速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机构,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当地科技资源,研制出最能适应市场的产品。“跨国公司在这一全球化新阶段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跨国公司形成的全球网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3.出现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若干发展中国家从边缘向半边缘甚至中心转化,但中心区域国家仍能保持中心地位
现在世界上形成一种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它不仅与过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贸易有所不同,而且是人类历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第一极是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第二极是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第三极是原材料拥有国。第一种贸易是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与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之间进行交换;第二种贸易是低工资地区与原材料拥有国之间进行交换;第三种贸易是拥有自然资源的国家用自己的资源与那些拥有技术的国家进行交换。
虽然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主要是过去的中心区域,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仍主要是过去的边缘区域,但在贸易中的角色已发生重大变化,过去的中心区域已转变为提供创新工艺和服务为主,而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转变为直接生产加工制品出售给那些拥有技术的国家和提供原材料的国家。例如,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装配车间”。这一方面表明,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提供原材料的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开始逐渐摆脱边缘化,甚至有些提供原材料的国家已经属于中心区域;另一方面也说明,从“中心-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心区域由于掌握着创新工艺和服务,仍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服务部门的很大部分-金融服务、很多娱乐,甚至还有教育部门-现在都可以进行贸易。许多服务的可贸易性第一次超过商品。而且,中心区域仍是“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以及高工资产品所在的地区”。
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和网络并存结构转型,是在若干发展中国家从边缘向半边缘甚至中心转化,但中心区域国家仍能保持中心地位的背景下出现的。
二、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的主要原因
1.区域化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
区域化(regionalization)与区域主义(regionalism)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区域化是指某一区域内由非国家实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市场力量影响下进行贸易和投资所推动的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而区域主义又称“地区主义”,主要是指国家通过进行相互之间的经济合作安排,建立各种多边机制包括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国际区域可以界定为地理上相联系的一定数目的国家,它们处于某种程度的相互依赖;国际区域主义就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国家间的联合或集团的形成。中国学者马孆提出,区域主义具有“国际性、地缘性和组织性。国际性表明了区域主义属于国际关系范畴;地缘性显示了区域主义的存在范围;组织性体现了区域主义的活动空间。”安德鲁·赫里尔认为可以根据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veness)、经济凝聚力(economic cohesiveness)、政治凝聚力(politicalcohesiveness)和组织凝聚力(organization cohesiveness)的程度高低所导致的地区相互依赖程度来分析区域主义。波恩·赫特和A·伊诺塔用“区域融合度”(re-gionness)的概念来表示区域主义的程度,并将区域融合度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地理区域(region area)、区域复合体(region complex)、区域社会(region society)、区域共同体(region community)、区域国家(region state)。
篇2
关键词:洁净室净化;空调工程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83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的加快,净化空调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其洁净与净化的特性能够充分的满足科技日益发展的各行各业的精密仪器的研发、医学领域要求高度洁净的需求,所以我国净化型洁净空调的应用也越发深入。
1、工程特点及空调系统设计
1.1工程特点。本工程属于改造项目,建筑面积、楼层空间高度的局限性都比较大, 加上厂房内没有现成的冷源、热源,本着节约、环保的理念,在满足空调系统工艺可靠性、技术经济性、运行稳定性、维修保养可行性的前提下,节能、降耗成为空调系统的主要控制点。针对以上情况空调系统设计如下。
1.2冷源和热源。①空调系统总冷负荷215kw,设计冷负荷指标为215kw/m2,采用一台制冷量296kW的涡旋风冷冷水机组,功率为100kW,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7℃和12℃。一路供应至净化空气机组(MAU);另一路通过板式热交换器,为干盘管表冷器供应冷水,其供回水温度分别为16℃和19℃。②空调系统总热负荷为200 kW,热负荷指标215kw/ m2,采用电加热,通过MAU加热向洁净室室内送热风。采用电极式加湿器加湿。
1.3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根据工艺布局设置相应的净化空调系统,基于净化区技术夹层空间的极其有限,系统采用净化空气机组(MAU)+风机过滤送风单元(FFU)+干盘管表冷器(DCC)的组合方式。为节能降耗, MAU机组设置了变频器,并可通过末端FFU的档位调节实现经济运行风量,以有效节能。洁净室气流组织为顶送侧下回的形式。送风采用高效过滤器顶送风方式,回风通过设在洁净室回风夹道下侧的回风格栅,经夹道的DCC处理后回至吊顶上方的送风静压箱,并再次送入洁净室,送风动力由FFU风机提供。洁净系统采用三级过滤措施,即在MAU内设置G4初效板式过滤器一道,F8中效密褶式过滤器两道;末端FFU配置了H13的高效过滤器(HEPA)。洁净室送风湿度由MAU保证,洁净度和温度由FFU和DCC保证。
1.4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冷冻水采用了经过全自动软水器处理过的软化水补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系统,膨胀水箱定压。本项目是通过在冷冻水供回水总管上设置压差旁通调节阀控制冷冻水流量,使其保证流量恒定,通过调节一次侧阀门的开度,来调节冷冻水流量。
2、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
2.1设计要求
在空调系统设计方面,洁净手术室与工业洁净技术大不相同,洁净手术室主要控制的对象是细菌浓度(医院区域细菌直径在1-5µm),不能对洁净度的概念加以过分强调。所以,洁净手术室的空调系统设计应以以下几个方面为重点:要把关键区域,如器械桌和手术室的悬浮菌浓度限制在规定的浓度范围内;要做好各个手术室之间的正压气流流量和流向的维持;使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和麻醉气体浓度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手术室内各项参数,如温度、噪声、湿度、照明度等要在规定的范围内。
2.2设计方法
当前,国际上有许多种洁净手术室空调净化系统的设计方法,不同的设计方法,其设计标准和重点也不同,经对比分析,本文的设计使用了独立新风系统的洁净手术部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增加了二次回风,有节能的优点。独立新风系统是分开了手术区域空气循环系统,集中的设置了手术区域的新风系统,独立新风系统不承受手术区域内的湿负荷,辅助区和洁净手术室是通过自身独立的空调机组来实现自身区域内的洁净度和温湿度。洁净手术部空调系统因为带有这种独立新风系统,整个手术区域就可以使一直处于被控制的状态,不会因为某一个洁净手术室的空调停止工作而使整个手术区域的压力梯度分布受到影响,使各个房间之间气流的定向流动受到破坏。
2.3空调机组的选择
为了使医院的感染率降到最低,手术部净化空调设计的重要原则就是隔离。根据手术部净化空调使用要求及净化级别的要求,在本设计方案中,手术室使用独立的产自德国的医用卫生型净化机组,辅房和走廊共同使用产自我国的卫生型机组,这种设计方案节约了投资。这种设计方案,每个手术室都是独立的小循环空调系统,室内的空气被净化空调机组抽取,排出后与新风循环,经机组处理后又被送进手术室,这样就有效减少了因其它手术室带菌空气的混入而引起的交叉感染的几率。
2.4新风排风机组的选择
设计上,使用在回风管上开设新排风的办法,可节省工程资金。要认真计算排风机压头,否则会有“倒吸”的情况发生。要在新风口和新风机上分别设置初效和中效过滤器,以有效减少高效过滤器和净化主机的负担;排风系统上也同样要设置初、中效过滤器,以有效防止系统在停机状态下,因为自然循环,使室内空气受到室外空气的污染。
2.5双侧下回风形式的选择
应注意对空气循环的每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虽然回风门对室内的空气分布起不到主要的作用,但是回风口设在手术室下部,才能高效地排除室内微生物和尘粒。这是因为微生物和尘粒的跟随速度与气流速度相比相差不大,当气流的流动方向和微生物与尘粒沉降的方向相同时,微生物和尘粒就能顺利地流向回风口。在手术进行中,常常有大多的污秽物产生,手术进行完毕后,需要对手术室进行清扫和冲洗,考虑到以上的因素,设置地板回风的效果不好,在近地面侧墙设置回风口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确保送风气流的二维运动,降低微生物和尘粒的浓度。
2.6高效过滤器的选择
过滤器在净化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过滤效率与手术单元的净化级别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常规的设计中,普通净化级别要求的手术室是配备亚高效的过滤器,高净化级别的手术室配备最高效的过滤器。在本设计中,为了延长末端过滤器的使用时间,净化空调系统使用了三级过滤的方法。对于手术室而言,控制手术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空气进行净化,并严格控制室内尤其是手术操作区域内空气微生物和尘粒的含量。
3、洁净室净化空调工程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要用最佳的空调暖通相关专业来设计空调系统以用于洁净室,也要对洁净室的保护结构和相应的使得流程的重点考量,否则会对洁净室空调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
3.2 确定其洁净等级、系统划分。空调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投资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洁净度等级对其的影响程度,因此在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与使用要求的基础之上,要对洁净度等级不同的净化空调系统进行分别设置,以降低能耗及投资,使该工程系统设计合理化、经济化。
3.3 正压控制。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压值是洁净室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其目的是不被外界环境所污染,它的原理是使净化空调系统的送风量要比回风、排风量的总和大来实现。除了在通风管道上设置相关风量调节阀以外,还要设置正压控制设备,如回风口处安装空气阻层、压差电风量调节装置或定量风阀。其中定量风阀必须考虑其安装距离,保证其有效发挥作用。
3.4 气流组织。洁净室气流组织不同于一般的空调房间,其对洁净度有着重大的影响,应从制造工艺对洁净度的需求出发,基于节约的原则和配合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决定。
3.5 消声减振。净化型空调系统风压较一般空调的要高,同时发生的振动情况和噪声的可能性也较大,应着重于解决噪声和振动所带来的影响,防止振动、噪音从管道中传递出,以满足洁净室的具体使用要求。
3.6 管道附件。净化型空调的制作在选择材料上,应以不容易积灰尘、方便清洁的光滑表面为选择标准进行选材。
3.7 空调的维护。洁净室空调在运行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其温、湿度、正压数值、三级效率过滤装置的积灰尘情况进行检查,对过滤附件进行定期更换,还要对人与物进行严格净化。
4、结束语
通过对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例工程应用研究,我们不难看出洁净空调系统和普通空调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不管是从专业性角度还是从精密需要角度考虑,洁净室净化空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要达到洁净的良好效果,只有通过慎密的计算与严谨的设计才能实现,同时施工质量的保障与严格的维护保养才能视作完成了一个起到预想设计效果的优秀净化空调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建.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及几个重点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20).
篇3
【关键词】审计实务教学;难题;解决方法;意义
审计教学过程中,审计实务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为从事审计、会计专业工作奠定基础。从事审计教学一般都会体会到审计实务教学受到课堂人数、实例、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审计实务教学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来适应审计、会计专业实习实训需求,需审计教学人员不断探索审计教学理论与实务如何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实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其掌握更多的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
一、审计实务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一)案例缺乏,实例难求
审计案例教学在课堂上运用的较多,大多不是实际案例,只是习题式的案例练习,一般就是错账的调整,舞弊案例的情况介绍。常见错弊案例是科目运用错误,会计业务的处理、报表的编制和调整,缺乏必要的会计凭单及实际业务的处理过程。审计案例是锻炼学生对实际业务处理审查的基本能力的必要手段,由于审计实务课程缺乏必要的、具体的、实际的案例,致使课堂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对审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加之没有企业愿意把实际的经济业务资料提供给学校用于教学使用,所以在审计实务的授课过程中导致实例难求,造成审计教学与实际相脱节。
(二)教师缺少实践,重理论轻实务
大多任课教师是从校门出来走上讲台的,这些审计教师没有实际的审计工作经验,只有少数教师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会计部门实践后从事审计实务教学工作岗位的。所以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涉及到审计实务就大打折扣了。假如审计教师本身没有参与过实际审计工作,必然导致授课时侧重理论,缺乏审计范例教学,讲再多的审计实务也只能照本宣科。因缺乏审计实际经验不能讲解真实的审计实务,也就不能顺利完成审计实习实训。
(三)班级学生多,实训安排难
审计、会计等专业的学生都在学习过程中开设审计实务课程,由于高校这些年扩大规模,这些专业的学生成倍增加,有些高校为节约办学费用,每个班级的容量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以上,所以在审计实务课程的实务训练方面,安排起来难度较大。假如安排学生到会计事务所实训,一般事务所也就安排十几个人;假如在校安排实习实训,教学所需的会计业务资料难以求到,即使有一套,但因学生多账套少,复印资料又影响实训效果。所以以上几种实习实训方式都有困难。如何搞好审计实务教学,是审计教学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
(四)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收效欠佳
教师授课过去一直采用黑板上课,板书工作量大,即使每节课只画几个审计实务的表格,也累计占用课堂很长时间。如果单纯审计理论讲解板书还可以,一旦涉及具体审计实务,口头叙述单位环境及具体经济业务内容或在黑板上直接书写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仅以黑板作为授课媒介,使学生理解及想象空间受到限制,授课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综合案例在黑板上很难展开。传统授课方式对审计实务教学限制颇多,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二、审计实务教学难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一)多媒体演示,直观教学
审计教学过程中讲述到审计实务内容时,如果有某个企业的实际会计资料,可以通过幻灯片在课堂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有关审计查证方法,掌握审计实务的操作流程及审计事务的工作安排,可以避免单纯看教师在黑板上勾画的凭单、账表凭学生想象处理会计业务的过程。通过学生直观审阅审计实务的账套和其他会计资料,使学生能够直观观察和理解审计实务中的道理。
(二)学生分组训练,贴近实战
审计实务主要是为拉近教学与审计工作岗位的距离,经过审计教师仿照审计实战讲解,模仿审计工作设置不同的岗位,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去体验。把学生按实际审计工作分工,5个人或7个人一个组,指定一名同学作为审计组长,也可设
1至2名同学做副组长,从审计计划制定、审计工作方案编制、审计人员分工配合,审计项目实施步骤,审计底稿的收集整理,审计报告的形成,让学生有个全过程的一个体验,在审计实务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审计实务训练的全过程。只有让学生对审计有了全过程的体验,才能对审计工作有全面的了解,为学生未来走上审计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师历经实践,提高授课水平
教师有过审计实践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审计实务,如果审计教师自身没有审计实务经验,只是空谈审计实务,只能照本宣科,达不到专业授课效果。以前大多审计工作是事后审计,但现在会计科目调整、变更很快,为解决学生所学审计实务内容与现行会计实务步调不一致的问题,需要审计实务教师不断补充新知识,随时关注会计科目及会计业务处理的变化,在审计实务讲解同时,告知学生现行科目做了哪些调整和改变,只有审计实务教师有实践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列举更多贴近实际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学会更多的实战技巧和方法。
审计实务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是培养师资队伍一种方法。假如审计实务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一定时间的审计工作后再开始审计实务教学,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列举更多的案例,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同时也利于审计实务教师指导学生审计实务的实践。对现从事审计实务教学的人员由于他们已具备了相应的审计理论基础,安排这些教师参与本校及所属企业的审计工作,使其更多地接触审计实际工作,提高审计实务教师的审计实务操作水平;还可从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调入或聘任具备审计技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担任审计实务教学任务。通过选用能够胜任审计实务教学的这些人员,能够较快的补充审计实务教师数量的不足,满足审计实务教学需要。
(四)传统审计为主,与计算机相结合
现在许多企业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账务处理方式,会计业务处理由手工转换为计算机处理,实行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为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也在改变过去的审计查证方式,开展了计算机审计,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我国审计软件有很多,其使用方法大同小异,教师可以根据熟悉程度来挑选审计软件用于审计教学。笔者认为采用2―3个软件作为授课软件比较适宜,使学生初步掌握审计软件的操作功能,同时可以实现审计软件相互比较的目的。完全采用审计软件开展审计实务教学是不能满足审计实务教学需求的,因为原始凭证是最基础的审计资料,会计电算化不能完整体现经济业务活动内容,只能对会计工作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掌握计算机审计是必要的,但也不能轻视传统审计方式方法,应在传统审计基础上,采用手工、计算机审计相结合的方式。
(五)理论指导实务,防止二者相脱节
教师要注重审计实务训练,但不能轻视审计理论的讲授,审计理论是指导审计实务的基础,审计实务讲授过程中应结合审计理论来讲授,也就是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相结合。审计重点工作在于查证,审计查证采用何种方法,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这需审计教师把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结合才能介绍清楚。底稿的编制和整理,审计信息的归集、整理和分析,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形式同样需把构成要素讲清楚,不能丢项落项,这些要想讲清楚,就需审计教师把审计理论和实务有效结合。总之,无论讲解审计实务的哪部分内容,必须给学生指明相关审计理论是什么,防止审计理论与实务相脱节。
(六)案例讲解,由浅入深
审计实务教学会涉及许多审计案例,学生刚刚接触审计实务时,为了便于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习,可以把类似习题或简单的案例作为审计实务内容进行讲解。随着审计实务越来越具体,应逐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进行讲解。简单的审计实务主要针对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性错误或原理性错误进行分析和讲授,如果学生对会计业务处理比较熟练,很容易使其接受和理解。对于综合案例,如果是一个企业的全年以上的会计资料的审查,应具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及会计报表一整套财务资料,从查证方法到证据收集及编写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工作,都要审计实务教师讲解清楚,加深学生理解。通过综合案例的介绍和讲解,使在校生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审计实务内容。经过案例讲解,为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实训任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贴近审计工作实际的案例学习,可以拉近专业学习内容同工作岗位的距离。
(七)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深化技能训练
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一是以学校自身条件出发,可以把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兼作审计训练基地,也可以单独设立审计试验室,以作为审计实务演习之地;二是组织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技能实务训练,同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跟班学习,可以学到更多的审计实务内容;三是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在计算机房开展计算机审计演练;四是审计实务教师带队为本校所属单位或学校合作单位开展审计服务。通过多种方式搞好学生实习实训,可以提高在校学生的实战经验,不断丰富教师授课内容。
(八)设计授课内容,模块操作训练
审计实务内容可以采用模块教学,分段授课,譬如,把货币资金作为一个模块,对货币资金审计,查证内容为现金盘点、日记账的审阅;把资产作为一个模块,无论是存货还是固定资产,把应收、应付款作为一个模块;把报表作为一个模块;把工资奖金福利作为一个模块;把债权债务作为一个模块;建立一个综合模块。各个模块虽有联系但各有侧重,应正确处理各教学模块的关系,把各种证据收集,底稿的整理贯穿始终,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锻炼学生审计查证中分项操作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搞好审计实务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贴近实际教学,防止与实际审计工作相脱节
审计实训可以拉近学生学习环节和就业环境的距离,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尽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卓有成效的审计实训可以防止教学和实际工作脱节,提高在校学生掌握或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防止在校生所学技能与将来从事的审计工作相脱节。
(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审计实习实训可以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审计、会计专业工作。学生熟悉和掌握了审计实务实际工作后即使将来遇到困难,学生也能初步判断、分析影响因素,及时拿出处理问题的工作方案。学生在校时实习实训也是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审计实务学习,可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使学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审计实习实训,使学生认知一般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了解各行业的特点,企业会计业务内容及处理方法。学生有了审计实务的经验,可以尽快融入专业工作岗位。
(四)提高学生就业率
通过审计实务训练使学生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解决学生仅凭想象就业工作岗位的情况,使学生提前感知未来工作的性质。学生经审计实务训练的实践或工作环境的仿真模拟,使他们熟悉将来从事工作的场所及所从事的工作。学生就业从事审计、会计工作,在心理上有了充分的准备,使其主动就业,主动适应工作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特别是现在就业竞争压力的情况下,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王永生.审计仿真实习教学体系改革思考[J].财会月刊,2008(4).
[2] 何迎春.浅谈如何进行审计教学的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5).
[3] 胡继荣,弓亚静.论审计教学内容体系改革[J].会计之友,2008
(9下).
篇4
与全球化的浪潮相适应,我国的开放政策从1978年开始,已经历34年的辉煌历程。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13.67%, 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66%,是一个经济与贸易小国;而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55.23%, 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8.8%;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一;进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我国已从一个贸易小国成长为贸易大国,开放已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们认为,中国开放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一,通过开放政策的战略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二,推动世界经济新体系的建立。
中国开放新阶段的主要挑战是:一,(对外)通过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规范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来打破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中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垄断、技术垄断、规范垄断、制度垄断与理论垄断;二,(对内)消除国内各地区间贸易与要素流动障碍,形成竞争、开放、高效而统一的中国大市场。
可能路径分为三个层次:一,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体系,形成北美、欧盟和东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并据此建立世界经济新体系。
二,建立以中国企业、中国产品、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为主导的开放竞争的中国市场,并据此来打破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垄断。
三,建立以县城经济为中心的开放竞争的区域市场。通过县域经济的竞争与开放来消除地区贸易障碍,并据此建立统一的中国大市场;通过县城经济的发展来平衡大城市与农村的结构扭曲,推动大城市与农村的健康发展,实现平衡、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化战略。
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可能路径的第一层次,即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体系的路径——华夏共同体的构想。
区域贸易合作再抬头
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垄断是国际经济的常态,每一个国家都会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最大化这个国家的利益。
发达国家和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国公司在技术和制度上处于领先和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必然会表现为对国际市场的垄断。
我国前34年的开放,通过加入到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为世界市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的经济增长。
如果中国是一个小国,有可能继续快速增长而不改变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但作为一个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大国,中国继续快速增长不可能在现有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实现。中国的开放政策的新阶段必然需要改变世界经济格局,重建世界经济体系。
多边贸易合作(关贸总协定GATT及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区域贸易合作一直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两个驱动轮,此起彼伏,交替前进。当多边贸易合作遇到困难时,区域贸易合作就变得活跃。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遇到困难,1993年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相继成立,这反而促进了WTO在1995年的建立。自2001年WTO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以来,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区域贸易合作越来越活跃,2010年区域贸易协定总数已超过280个。
华夏共同体设想
东亚地区西太平洋沿岸包括中国大陆、朝鲜、韩国、香港、澳门、台湾、越南、新加坡等几个地区。蒙古虽处内陆,但如文中表所见,蒙古与大陆的贸易额占蒙古与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在2009年达到55.5%。
我们建议,由上述九个国家和地区组建经济共同体,首先实行贸易自由,再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统一货币。这九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或曾经是)由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而来的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建议这个东亚地区经济共同体取名华夏共同体。
如文中表所见,韩国、香港、澳门、台湾、越南、新加坡、蒙古和中国大陆的贸易额占他们总贸易额的比重逐年上涨,在2009年都已超过25%,自2004年以来都位居他们和所有国家(地区)贸易额的第一位。
可以清楚地看出,韩国在1989年之前,台湾在1988年之前,越南在1988年之前,由于政治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的贸易额都是零。一旦政治上解冻,他们和中国大陆的贸易就突飞猛进。贸易上的相互依赖,使得这九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有必要建立更紧密的区域经济联盟。
华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东方文化。中国大陆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区,朝鲜、韩国、香港、澳门、台湾、越南、新加坡和蒙古是东方文化的边缘区。东方文化延绵万年,但近200年处于下降期。在东方文化下降的近200年,边缘地区首先被痛心裂肺地甩落出去。但边缘地区却因此也首先脱胎换骨、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心地区的脱胎换骨比边缘地区更为痛苦,也更为缓慢。而中心地区向先进的西方文明学习时,首先是学习走在前面的边缘地区。
当一个文化复兴时,表现为中心地区的复兴与边缘地区的回归。经济上,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上的高速增长,与周边地区依赖大陆经济而发展的态势,表明了华夏文化的复兴趋势。在东方文化下降时,边缘地区与中心地区的脱离和向西方文化的学习是进步的;在东方文化复兴时,边缘地区向中心地区的回归、和中心地区一起创造本文化的繁荣更是进步的。
篇5
关键词: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供给需求;外部成本
中图分类号:F287.3 文献标识码:A
交通拥堵现象不仅是中国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且还在向二三线城市迅速蔓延,日益成为当前中国城市民生面临的难题。交通拥堵这个典型的“城市病”集中频繁地爆发,严重困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
交通拥堵,本质上是日益增长的机动车辆与供给不足的道路交通之间的供求矛盾。
1.需求方:以私人汽车为代表的民用车辆增长迅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民用汽车由2003年末的2 382.925万辆增加到2009年末的6 280.609万辆,增加了3 897.684万辆,增长了163.57%;其中私人汽车由2003年末的1 219.2283万辆增加到2009年末的4 574.9112万辆,增加了3 355.683万辆,增长了275.23%。而代表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增幅却极小,公共汽车由26.43万辆增加到37.06万辆,出租汽车由90.33万辆增加到97.15万辆,只分别增长了40.21%和7.55%。
由表1可知,从2003年末起,私人汽车开始占到民用汽车一半以上的比例,并且该比例逐年上升,由2003年末的51.17%上升到2009年末占民用汽车的72.84%。与之相比,代表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在民用汽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并且还在逐年下降。公共汽车占民用汽车的比重从2003年末的1.11%降到2009年末的0.59%,出租汽车从3.79%降到1.55%(如图1所示)。
以上数据显示,我国民用车辆数量的增加,是以私人汽车数量的增加为代表的,并且私人汽车的增势及在民用车辆中占的比重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与之相反,代表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在民用汽车中占的比重不但微不足道,而且逐年下降。交通拥堵中对道路的需求量变大主要是由私人汽车的需求而引发的。
2.供给方:道路长度、面积增长速度缓慢。与迅猛增长的民用汽车保有量相比,我国实有道路长度及面积的增长速度明显跟不上步伐。每万人拥有道路长度及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的增量更为低下。
从表2可计算得知,年末实有道路长度从2003年末的20.8万公里增长到2009年末的26.9公里,增长了29.33%;每万人拥有道路长度从6.2公里增长到7.1公里,增长了14.52%。年末实有道路面积从2003年末的31.6亿平方米增长到2009年末的48.2亿平方米,增长了52.53%;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从9.3平方米增长到12.8平方米,增长了37.63%。
由表1与表2的数据比较分析,2003年末到2009年末民用车辆增长了163.57%(其中私人汽车增长率为275.23%,公交汽车增长率为40.21%,出租汽车增长率为7.55%),而与之相比,此期间的道路长度增长率仅为29.33%,道路面积增长率为52.53%。道路的增长完全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日益增长的机动车辆与供给不足的道路交通之间的存在着极为严峻的供求矛盾。
二、交通拥堵的成本分析
交通拥堵在增加了额外的耗油费用的同时也迫使社会为此支付不必要的外部成本。
1. 时间成本。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更加乐意到中心城市工作和居住,原本是为了节约时间,便利生活和工作,然而,由于交通管理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日益复杂的需求,反而因为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使得原本已经高负荷运载的城市道路更加拥挤不堪,人们大量的宝贵时间被堵在了路上。交通拥堵为出行者自己及他人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时间成本。
2. 环境污染成本。保护环境、控制大气污染,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机动车噪音、振动与废气排放问题日趋突出,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破坏了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由交通拥堵而额外引发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更是给城市增加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
3.交通意外成本。2009年末我国共发生交通事故238 35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1 436.8万元。其中,因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占94.44%,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为97.74%。占到了交通事故的绝对比例。这是机动车辆,尤其是私家车辆迅猛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1. 限制私人汽车数量。近年来,对于是否应该在中国大力发展私人汽车的争论很大。私家车的使用能够带动内需,促进GDP的增长,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是各级政府倡导和鼓励的。然而现在大多数城市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使得不少地方政府开始酝酿出台“限车令”来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
(1)最常用的限制私人汽车使用的方法如分单、双号行驶,这种临时通管理措施在特殊时期使用是很有效果的。然而这种通过行政管制的手段直接限制私家车使用的方法,作为一项政策来说成本太高,涉及到的不仅仅经济成本,更大程度上是社会成本。
(2)通过各种方法限制私人汽车购买来减少私人汽车辆,实际上是实行购车的配额限制,市场无法自动达到均衡,并且还会导致对获得购买私家车批准权利的寻租行为。市场非均衡使这种配额制度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并且寻租过程造成的租金损失远远大于市场非均衡的社会福利损失。这种方法并不值得提倡。
(3)通过提高燃油税的方法来限制私家车的购买和使用,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提高了私家车使用的实际价格,这部分的福利损失可以一部分转化为政府税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私家车的使用量。但是民众必然对政府征税是持有敌意的,社会成本非常巨大。
由此我们可知,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私人汽车的数量会带来各种福利损失,不能形成帕累托最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来分流掉一部分交通量,通过市场的自由选择来减少人们对私人交通的需求,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压力。
2. 建立和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从表1、表2的数据来看,我国对公共交通的建设和投入非常不够。事实上,如果能够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并鼓励人们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的方式出现,必然分流掉很大一部分私人交通需求量,从总量上减少对交通量的需求。
公共交通属于准公共品,具备公共品的大部分性质。与满足“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与“非竞争性”(non-rivalry)这两个属性的纯公共品不同,纯公共品必须以“不拥挤”为前提,一旦拥挤,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影响别人的消费,便会影响“公共品”的性质。公共物品的提供,如果没有政府出钱或者出面组织,是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因此我们在发展公共交通的时候,政府必然要起到主导作用。可采取如下措施:
(1)调整和优化公交线路,加强公交站场的建设,增大公共交通覆盖范围。要增加繁华路段的公交班次,让人们感到使用公共交通非常方便,从而放弃使用其他交通工具,减少个体交通在市区过度使用,缓解该路段的交通压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主要区段的夜班环城线路。将线路分配一些到次干道上去,延长次干道的通行时间,一方面能够缓解市中心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带动此干道的人气,促进周边地区的商业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在新区开发、旧区改造时为公交站场预留用地,增加新区的公交线路,并充分考虑方便居民换乘。以此带动新区的人气,促进新区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2)更新公交车辆,优化车况。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基础上,要注意“以人为本”,不断增加其舒适度和便利度。从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入手,加强车辆维护保养,淘汰起动慢、污染严重、容易抛锚的车辆,完全符合当下的低碳理念,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公共交通运行的质量得到改善,将会吸引私人交通客流转向公共交通。
(3)开辟公交车专用车道。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开辟了公交车专用车道,对缓解市内交通拥堵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可在市区一些道路上实行单向交通,并将部分支路改为非机动车通道。对燃油助动车进行限制,对无牌无证车辆、机动货运三轮车和营运型残疾人专用车进行整治。从而提高道路的实际容量,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4)设置合理、醒目的交通标志。道路上应设置合理、醒目的交通标志。要借鉴日本经验,日本不管在高速公路、市中心道路,还是乡间小道,都有非常醒目的交通标志、标线。只要按照指示牌、标志、标线行车,不但不会迷路及违章,走的还是最经济实惠的路线。合理醒目、规范统一的交通标志的使用,能够使驾驶员对自己的行进方向一目了然,方便了行车人,提高了路口的通行能力,也会大大减少路口的违章。
(5)鼓励其他出行方式与公共交通的结合利用。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对城市生态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自行车与步行又重新被广泛提倡,日本轨道交通系统的各站点附近均设有自行车换乘车场,自行车换乘公交出行高达40%以上。西欧的荷兰、丹麦、德国等国家,自行车与公交换乘的比例也很高。此外还应该鼓励私家车与公共交通的换乘。可以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增加市郊多功能停车场的建设。这样一来,将私家车所具有的舒适性、机动性等特点与公共交通所具有的环保性、安全性等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抑制从郊外流入城市中心的汽车交通量,提高道路利用率,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四、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供给面
如图3所示,E点为初始状态下的均衡点,均衡的交通量为q0,均衡价格为p0。此时从供给方考虑,要想降低出行成本,可以在长期内增加道路交通的供给量,使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此时新的均衡点为e,均衡的交通量增加到q1,均衡价格可以下降到p1。
各级政府应注重道路交通建设,在城市规划之时,合理增加道路交通的长度和宽度。并且可以在发展平面交通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立体交通。从而增加道路交通供给量,降低出行成本。
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通过拓展道路宽度、增加道路里程,疏通路网节点、加大路网密度来发展平面交通,即地上道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因地制宜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立体交通指由地下隧道、地上道路和高架桥、立交桥组成的交通网络,尤以发展地下轨道交通为优。高架桥、立交桥这样的地上设施虽然也能够分流掉一部分的交通压力,但是在市区特别是繁华路段规划建设多层立体高架道路和桥梁,一方面会影响城市美观;另一方面,由于此类路段是人口稠密的地区,高层建筑本身不利污染物的扩散,会使得更多的居民受到废气和交通噪声的污染。而地下交通则有利于建设不受污染的现代化清洁城市。
资金供给以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为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多渠道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不足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把设施短缺视为导致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任何政府部门在经济上无法完全负担。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是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建设和经营,具体作法是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或者BTO(Build、Transfe、Operate,建设、转让、经营)。对于投资量极大的轨道交通建设,这些融资方法尤其有效。
五、结束语
一个城市是否算得上现代化,在于是否建立了一个高效率、为绝大多数市民所接受的客运交通系统,是否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方便、经济的出行条件。不管投资修了多少路,建了多少立交桥,采用了多少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如果只是为各种用途的小汽车提供方便,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为巨大投入的真正受益者,并不是绝大多数、低收入的出行者,而他们正是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客流主体,同时也是政府税收主要的缴纳者。
参考文献:
[1] 陈晓舟.漫步日本城市交通[J].交通与运输,1998(6).
[2] 韩皓.国内外大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 张奎福.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位置[J].北京规划建设,1997(6).
[4] 郑祖庆.香港的城市交通[J].城市公用事业,1999(1).
[5] 朱云欢.中国城市私人小汽车消费外部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0(12):107-111.
[6] Elena Safirova,Kenneth Gillingham,Sebastien Houde. Measuring marginal congestion cost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Do networks matter?[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7(41):734-749.
[7] LUO Qingyu,JUAN Zhicai,SUN Baofeng,JIA Hongfei. Method Research on Measuring the External Costs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J].J Transpn Sys Eng & IT, 2007,7(5):9-12.
[8] Colin G. Pooley,Jean Turnbull. Coping with congestion: responses to urban traffic problems in British cities c.1920-1960[J].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005(31):78-93.
Economic Analysis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YANG Chun-lei1, CHEN Yu-dong2
(1.Business Schoo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
2. Nantong Post Office,Nantong 226001,China )
篇6
(一)纯经济损失的概念
“纯经济损失”是英美法上一个常见的概念。《瑞典赔偿法》第2条直接规定:“根据本法,纯经济损失是一种在任何方面与人身伤害和财产伤害都没有关联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其他国家仅在学说著作判例中有所提及。王泽鉴教授认为,“所谓纯经济损失,系指被害人直接遭受财产上不利益,而非因人身或者物被侵害而发生。”李昊博士认为,“纯经济上损失是被害人所直接遭受的经济上的不利益或金钱上的损失,它并非是因被害人的人身或者有形财产遭受损害而间接引起的①。
(二)纯经济损失的特点
学界对纯经济损失的特点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纯经济损失具有无形性、可以用金钱衡量、不确定性三个特征;也有学者认为,它具有直接性和抽象性。笔者认为,对纯经济损失的特点存在不同意见主要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或是从加害人角度而言,或是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因此从确定的角度出发,纯经济损失特点应如下:(1)独立性。所谓独立性是指纯经济损失是“一种在任何方面与人身和财产损害都没有关联的经济损失②”。该界定以受害人为出发点。(2)抽象性。从受害人角度而言,纯经济损失是其遭受他人的加害行为受到的财产上的不利益,这种不利益表现为现有财富的减少或者是该增加而未增加,因此具有抽象性。(3)金钱性。即这种损失的直接表现是一种财产上的不利益,具有金钱可衡量性,精神损失不在此列。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纯经济损失是指受害人直接遭受的财产上的不利益,是与受害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害没有任何关联的一种纯金钱性利益损失。
二、纯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
(一)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规则——以赔偿为例外,不予赔偿为原则
纯经济损失大量存在于合同责任中,如违约责任中所涉及的所得利益损失、缔约过失责任中的信赖利益损失等。对纯经济损失不予赔偿的理由除了损失的不确定性外,最为普遍接受的是“防洪闸”理论,即对纯经济损失进行赔偿会导致无休止的诉讼,从而使得司法成本大幅提高。第二是为了维护人们基本的行动自由。如耶林所说,如果法律要求所有因为过失提供了错误信息、建议的人赔偿损失,这固然可以阻却一些此类不当行为,但是,原本打算提供信息、建议的人,就可能因为担心承担责任而保持缄默③。因此法律应当赋予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损害他人的自由。
(二)纯经济损失的保护模式
基于上述理由,纯经济损失赔偿常常不为人认可。但随着现实中类似案件的增多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纵观世界范围内对纯经济损失赔偿的立场,我们可以发现对纯经济损失的赔偿主要包括二种模式:
1.大陆法的保护模式
法国民法典对侵权行为在规范模式上采取的是概括规定的立法技术,其1382条和1383条采用了概括性条款,所保护的客体不区分权利和利益。任何人均享有法定的损害赔偿权利,只要损害是由他人的过错造成的,或有对危险物的保护中存在的过错造成的④。而德国民法典采取的是限制性保护模式,其第823条第1款、第2款和第826条通过列举模式规定了三种侵权类型:“对权利的侵犯”、“违反保护性规定”、“违反善良风俗”。即德国侵权行为法并未关注纯经济利益,而是随着判例法的发展来对这类行为进行规制。
2.英美法的保护模式
英美法中,纯经济损失一般得不到救济,除非此种经济损失构成对人身或财产损害的附带损失。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判例法明确规定对故意引起的纯经济损失给与救济,对于过失引起的纯经济损失则不置可否。“在美国法中,纯经济损失是侵权行为法上的问题。对故意侵害纯经济上利益的行为,例如欺诈、胁迫等,均可由侵权行为法加以规制。但对于过失导致的纯经济损失,却不允许获得赔偿。”
三、我国法律对纯经济损失问题的规定及完善建议
(一)现行法律对纯经济损失问题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了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其中有“公民、法人由于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因对保护客体规定模糊不确定而受到广泛批评。对于纯经济损失赔偿的具体规定还集中在不实陈述案型和遗嘱案型。如《证券法》第173条规定了证券服务机构因为过错所作不实陈述给投资者造成纯经济损失需要要承担责任。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正式出台,明确了除人身权和财产权之外,其他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也受法律保护。由此,《民法通则》关于客体保护的症结也因此举而得以解开。
篇7
关键词:京津冀 协同 市场体系 建设
今年2月26日,在北京座谈会上,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其中第三点谈到的就是京津冀的市场体系建设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上,各级政府也是纷纷响应,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使得该措施能够真正落实,概括起来,的构想主要集中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四个方面。
一、商流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每年除了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以外,就是承揽着北方地区商品集散地的功能,这样一来,本来就比较疲惫的北京,就愈加的辛苦,而在与其接临的河北省,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大的发展,甚至好多地区还处于贫困状态,这与相对富裕的京津地区来说是很难相提并论的。因此,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把北京的经济功能分散到河北着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比如当前我们所知道的白沟的承接功能,涿州的承接功能,都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市场体系建设中商流部分的功能转移,而这个转移势必会给三个地区带来更大的优势,它不仅可以缓解北京地区的商品交易,交通等压力,还可以带动河北几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是十分科学的。
北京的新发地和大红门是北京两个比较大的批发市场,北方地区以及北京市区主要的商品交流集散地,但就当前而言,北京作为首都,每年以几百万人口的数字增加,使得本已疲惫的北京不堪重负,再加上交通的问题,北京又获得了“赌城”的绰号,这与北京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中央制定这样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主要的商流进入周边河北地区,是有利于两地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统一化建设的。
二、物流
有了前面我们所讲的商流的问题后,物流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因为商品的流通必须依托物流来周转,而物流的周转则需要交通。对于京津地区来说,本已人口密集的地区,车辆繁多,如果再加上物流的车的话,使的京津的交通更是不堪重负。所以,我们实施物流与商流的合并转移以后,京津地区的物流就只剩下京津地区的物流了,而全国性的物流则分散到周边的河北地区,从而大大的解决了北京的交通问题,同时,从人力与劳动力方面来讲,物流向河北的迁出,也恰恰是对河北经济的一个拉动,对于当地的河北人来说,没有什么技术,但物流工作还是可以从事的,因为它的入门门槛很低,这样一来,对于河北地区脱贫致富都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也同时减少了河北省政府的压力。
而从物流本身来讲,当前的市场物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需要依托的就是一个大的完备的市场,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大市场,不但没有减少物流业的生意,反而会增加其业务量,至少我们知道它的总人口服务范围又增加了,所以对于物流来讲,切实应该抓住机会,实现自身的飞速发展。
三、资金流
从政府来讲,与北京、天津相比,河北毕竟是一个省,其权力有限,其所能获得和支配的资金也有限,而京津政府则由于其直辖市的特殊地位,比河北省要好的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下,河北可以通过地区优势来赢得北京、天津地区的资金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而北京、天津也可以通过向河北转移部分功能,来减缓城市的压力,是十分有利的一件事。
从企业来讲,北京天津的企业相对比较大,资金实力比较雄厚,而河北的企业大多为一般的企业,当京津冀协同发展后,大量的资金就会在京津冀之间流通,使得三地都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再加上企业间的合作,势必把河北的经济搞活,使河北的人均工资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从人民生活来讲,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同等的便利,无论是交通、医疗、还是养老上,使得三地都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比如当今正在实施操作的公交一卡通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便捷方式,它避免了人们出行的麻烦,同时也减少了人们的支出,使河北的人们能够真正的享受到直辖市的实惠。
四、信息流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信息网络时代,信息的飞速发展,使得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以往,由于京津冀的特殊地理位置,好多人们的手机经常会被无端的漫游,所产生的费用也惊人,在实施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战略以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手机费用实现了市话,大大的降低了三地人们的通信成本,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下一步,我们还需要对邮政,网络等实现新的统一,使得我们京津冀实现真正的市场大统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我们目前还看不到太大的动作,但单从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初见成效。所以在市场体系建设中,我们解决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问题之后,市场的发展就会活跃起来。
综上所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河北承接了北京、天津的大部分功能,北京、天津也为河北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所以,在适时做好政策支持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市场体系的建设,使得京津冀地区能够做到真正的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加申. 杭州市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对策研究[J]. 现代城市. 2009(01)
[2] 倪前龙. 全方位――上海产业梯度转移战略的关键[J]. 上海经济. 1996(05)
[3] 叶加申. 杭州市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J]. 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2008(10)
篇8
摘要:课堂是学生理解历史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记忆历史知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教学,从立意、生活、对话三个方面,助力学生理解历史之“道”。
关键词:理解历史 “道” 立意 生活 对话
历史事实与当下的事实不同,它在现存的状态中是不在场的。人们必须通过文字、符号和其他人类活动的遗存物,经由分析、推理和想象,再现过去的时空场景中的各种现象和变化,进而通过对现象和变化的思考,理解趋势和规律,也就是历史之“道”。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为例,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助力学生理解历史之“道”的尝试。
一、立意:“道”之魂
特级教师李惠军指出:“好的历史课要有灵魂,灵魂是历史课堂智慧的精髓,只有在这个灵魂的驱使下,历史才有深度力量,才有神韵风采。”的确,历史课要有统摄全课的灵魂,才能引领学生穿越时空,理解不同时代的人们何以如此生活、如此选择。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第一课,在阅读了与这一内容相关的文章后,我把本课的立意定为“世界经济是如何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围绕“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如何形成”这条主线来设计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两个问题:(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什么要从无序走向有序?(2)如何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由此,深刻理解理性、规则、秩序是当今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本节课第一部分,围绕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展现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变迁,包括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为了确保国际金融秩序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采取的措施、美国在国际金融秩序中主导地位的体现、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评价等等,引导学生在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理解历史发展的轨迹,获得历史的智慧。第二部分,围绕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发展变化,讲解相关的历史变迁,介绍二战前世界贸易领域的混乱局面,让学生根据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导致世界贸易缩减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策略与成效的史实,自主获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必须加强协调与合作”的认知。第三部分,让学生结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进程,探究当今世界应该建立怎样的金融与贸易体系。在探究历史演进的同时,进一步联系生活。从“世界经济发展需要规则和协作”这一认知,学生完全可以得到启示: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少不了规则和协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做一个乐于助人、知礼守法的公民,那么我们的社会必然会和谐安康。这样的认知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定会大有助益。
二、生活:“道”之源
因为涉及货币汇率等金融方面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储备相对欠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常常被视为教材中最难的内容之一。对此,我选择将历史场景与现实生活对接,让学生借助生活常识去理解历史之“道”。
(一)创设基于生活体验的学习场景
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想象:如果学校让三个年级同时在食堂就餐,而且没有任何行为约束,有可能出现怎样的局面?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会出现一片混乱。”追问:“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就餐可能会很耗费时间,有的说可能会造成秩序混乱……继续追问:“那该怎么办呢?”学生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要约束就餐者行为,要明确就餐要求,要有专人管理,等等。这时,我顺势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假如把食堂变成一个遍及全球的世界市场,就餐的学生就是进入这个市场的国家或者企业,如何保证市场正常运转?能否放任自流,任其随心所欲地运作?由于此前有食堂就餐案例的铺垫,学生很快给出回答:世界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要有公平合理的规则,有协调各方利益的管理机构,等等。这样学生对于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意义和作用,就能基本上理解到位了。
(二)设置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环节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我又设置了“学以致用”环节,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回答以下问题: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大幅度贬值,韩国政府该向哪个机构申请贷款呢?我国汶川地震后的重建、三峡工程的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等缺乏建设资金该向哪个机构申请贷款呢?2007年针对世界银行行长候选人,英国人推出了前首相布莱尔,美国总统布什推出了佐利克,结果会怎么样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会是美国人还是欧洲人呢?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理解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责是救急不救穷,侧重稳定货币汇率;世界银行是救穷不救急,侧重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反思与启示”部分,我提供谭智远的《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一文对当今美元霸权地位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金融危机后,时任欧盟外长希望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恢复市场秩序,以及亚投行建立的背景,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深刻反思,完成“出谋划策”环节的学习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是某国或某国际组织智囊团的成员,在全球化形势下,该建立怎样的国际金融体系?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回答中顺理成章地包含以下关键词:规则、制度、合作、协商、理性、秩序、共赢。
三、对话:“道”之本
历史课堂的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历史内容之间不断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把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断推向深入。
(一)适切的史料是对话的基础
比如,借助“1937年和194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表格,促进学生理解为什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提供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的部分原文,帮助学生理解实力的悬殊是美国怀特计划取胜的根本原因;为帮助学生理解“双挂钩一固定”原则,通过提供相关原始材料,让学生自己以图示的方式进行分析解读,认清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地位;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作用,还向学生提供了凯恩斯的相关评价,1946~1949年美国资本输出的数据材料,何秉孟、李千的《正确认识当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实质》,孔笑微的《斯芬克斯的遗产》,以及唐国新、徐晓茵等的相关评价,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对一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作用。
(二)环环相扣的问题是对话的路径
比如,在学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是以美国为主导?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了什么后果?各国得到的教训是什么?在学习“双挂钩一固定”原则时,根据学生画出的图示提出下列问题:由图示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固定税率?为什么要以美元为中心?“双挂钩一固定”原则怎样才能持久?美国在二战后一直保持这样的经济实力吗?受到什么冲击?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由此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到20世纪70年代就瓦解的原因。在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时,借助材料提出问题:美国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有什么其他的目的或评价的角度吗?
(三)小组合作是对话的方式
本课教学主要基于两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一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二是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反思。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形成的认知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有一组学生认为: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不仅要看当时的影响,还要分析对今天的影响。因为今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仍然很重要,美元的影响仍然举足轻重,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结算单位,这些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在“反思和启示”部分,各小组的发言也很活跃,有的认为现在是中国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了,有的则认为中国在助力其他国家发展时要维护好自身利益,还有的认为世界各国应秉持“合作共赢”原则,要兼顾弱小国家的利益。尽管这些看法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但是这毕竟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是交流与对话的产物,因此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学生保持对历史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会理性、客观地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
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
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最后,从整个世界范围和中长期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化边缘国家”的经济打击将更大于“全球化中心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力量发展差异将在短期内继续扩大。金融危机同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进程。一方面,金融危机标志着美独霸金融体系格局的结束;另一方面,全球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和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三、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变革正在加速
第一,尽管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前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等核心成员的对外政策制定,使政策的内向性有所加强,但主要国家仍表现出强烈的化危机为机遇的意愿,力争以改革国际金融机制为突破口,在国际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变革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再次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全球化时代跨国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性,增加了大国合作的紧迫性和可能性,G7等发达工业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已经难以独自应对,不得不在半年内连续召开两次G20峰会进行全球范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新兴大国不但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架构中崭露头角,而且相互机制化合作意愿明显增强。
篇10
只有在认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世界经济结构之间的密切关联,我们才有可能客观和科学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需要的国际经济条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低下的经济发展效率、以投资出口为主导、经济发展在高速增长和内外失衡之间相互交错等等。而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形成和定型,都是和国际经济环境相互依存的,可以说内外环境共同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们可以试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个角度来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维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9.5%,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而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实现如此高速的增长,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技术创新的逐步加快和开放的市场环境、美元为主的国家货币体系都是分不开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确立的美元中心体系、自由贸易体系、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体系、国际经济治理和危机救助体系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环境。
当时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的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的时期,一般加工业正迫切地需要从亚洲四小龙等新型工业化区向外转移,中国作为当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成为世界工程的第一首选。中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成功地吸引了世界资本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功地再次买入工业化的进程中来。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涌入中国市场,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缺口和资金缺口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从农村地区释放出的劳动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国内生产要素的聚合力效应发挥到了最优。
由此可见,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紧密相连的,经济新常态和国际经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这些条件可以具体表现为市场条件、产业条件、货币金融条件、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条件等。开放性的国际市场使得中国制造既有了外部需求、又能够弥补内需上的不足,容纳了中国巨大的产量;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给予中国弥补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使得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发展的配角能够有一定的经济秩序可以遵循;美元中心体系的维系可以使得中美经济发展平衡得到长期的维系。
二、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调整的外部原因
在后危机时代,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战略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和?济学家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难以支撑起经济发展全局的,即便是处于世界经济结构中心地位、金融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当成熟的英美国家也是如此。金融危机之前世界经济体系中长期的产业空心化使得世界经济结构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方面失衡的局面,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消费和投资之间、进口和出口之间、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这造成了世界经济发展只能长期靠赤字和借债维持,最终引发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发达国家在实施再工业化发展战略之后,中国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的巨大的变化,不再能够像过去一样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价值链高端产业,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国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着一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当发达国家重新对其寄予厚望并希望用其来转变经济发展颓势的时候,它们将不再愿意将这些产业大量地转移给其他国家,从金融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获得二流技术都变得异常困难了。此外,发达国家还通过政府投资、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方式来推进本国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互联网、新能源、物联网、IT产业和打飞机产业等行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能依靠自主创新来和美国、其他发达国家对抗,并且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转让限制和贸易壁垒,也会承受着技术标准限制和多边国际协定的阻碍。经济新常态下,第三国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直接竞争对手。也就是说,中国在新兴产业上重演和复制美国消费的结构将不再适用,上述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产业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后危机时代,中国还面临着一个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态势――自由贸易体系的式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当前正处于集团化贸易和区域化贸易呼之欲出的关键时期,这将大大地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市场条件。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都主要依靠日渐开放和成熟的自由贸易体系。贸易自由化,尤其是商品贸易自由化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面临的都是关税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贸易环境,而这对以产品出口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各国都把制造业的发展作为重振本国经济发展的利器,保护本国市场和促进本国就业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主要宗旨,贸易保护主义也重新活跃起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之后,G20国家均纷纷出台了保护贸易措施,截止到2015年这些出台的措施有85%依然还在实施过程中。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战略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大有裨益
首先,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世界经济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陷入一个怪圈之中――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失衡、金融失衡又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焦点问题。虽然失衡结构使得中美两国在一定程度内获得了一些利益,但是中国的高增长、高投资、高储蓄模式和美国的高赤字、高消费和低储蓄模式之间达到一种短期的平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矛盾也使得中国和美国各自经济发展内部结构愈加畸形,并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虽然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都在探索失衡结构的解决办法,但是如果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转变的话,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将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正在逐渐地转变着美国的经济结构,中国的经济新常态战略能够转变过去的高出口、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通过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合理地维持出口贸易的增长,不再片面地追求贸易顺差。上述措施将会改善中国和美国、其他国家的贸易状况,转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树立中国世界市场的新形象,从而转变中美和中国整体的经济失衡情况,使得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走上均衡发展之路。最近两年来。中国的出口结构已经日趋合理,贸易顺差逐年减少,这正是经济发展走向均衡的体现。
其次,中国经济新常态便于亚非拉等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缓慢、难以和世界经济体系接轨,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加大,这也是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外围结构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使得世界经济发展失去了公正和公平,导致了世界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和动力。亚非拉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长期处于被边缘化地位,缺乏经济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人才资源、产业基础和设施基础,要想取得长足的经济发展可谓难上加难。中国经济新常态倡导走出去战略,通过向亚非拉地区转移相关成熟产业,实现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亚非拉地区的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是我国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并且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和腾飞。特别是中国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有政府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有国有企业的积极实施,有中国国内开发区、试验区、经济特区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更加适合于亚非拉国家的需要。
四、中??经济新常态需要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作为保障
首先,中国经济新常态战略的实施和发展需要一个开放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具有更加明显的开放特征,是一种和世界经济融合更深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对开放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需要和全球所有国家尤其是那些重要经济体保持开放、合作、友好和密切的关系,即便和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和竞争,但是依然不能摒弃经济发展这个大局。比如在和美国的经济关系上,虽然中国和美国一直在亚太经济话语权和控制权上存在着竞争关系,曾经由美国主导的TPP和中国的FTAAP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但是从总体上看中美两国依然是共同利益大于竞争,中美两国提出的安排也是完全可以共存并相互补充的。再比如在中日经济关系上,虽然两国在历史发展和政治关系都存在很多矛盾和敏感之处,但是两国在经济上的互利互惠和相互促进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在亚太产业链上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依然要抱有合作共赢的态度来对待与日本的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