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模式;企业;经济学解析;对策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陷入到严重的困境之中。这也使得中央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在微观层面要求企业完成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变革。那么如何来理解内涵式发展的要义呢。笔者认为,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则,首先应在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上做文章,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运营的组织环境来。由此,这也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梳理现阶段的相关文献可知,许多作者都十分强调提升“产出/投入”比值,这种基于矩阵数列下的模型,却让我们感到只见物而不见人。需要指出,即使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待企业内涵式发展问题,都需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而展开。从而,关注企业员工和与之相联系的组织生态,便构成了本文经济学解析的逻辑起点。
一、企业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遵循以上逻辑,关于企业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生产力方面
企业生产力可以界定为员工的岗位能力,以及该能力得以发挥的物质基础。前者主要指向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而后者则主要指向物力资本存量。然而,企业生产力若要现实存在,还需要建立起员工岗位技能与生产设备之间的数量和质量的匹配度。随着当前实体经济普遍面临着压缩产能和优化产能结构的要求,使得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提高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成为了企业需要面对的课题。正如生产力是最为活跃的部分那样,生产性企业的内涵式发展归根结底需要得到不断增长的生产力的支撑。
(二)生产关系方面
生产关系可以界定为,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企业内部,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尤其明显,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员工之间的分工协作绩效。那么将“生产关系”具体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所熟知的内容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企业文化、薪酬制度安排,以及绩效管理机制。不难发现,目前诸多作者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影响,过于关注企业在长期生产函数下的技术系数问题,似乎随着L与K之间达到最优关系值,企业就能获得最优“产出/投入”值。实则不然,在生产关系呈现出负面情形的状况下,这种最优值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二、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现状反思的目的在于为下面的对策提供切入点,这也需要从我国实体经济普遍存在的共性中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具体而言,现状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针对生产力方面的现状反思
受到企业预算约束的影响,在提升资本有机构成方面存在着各自的选择。但就员工培训而言,则存在着诸多不足。在企业内涵式发展目标下来看待这些不足,主要在于试图通过填鸭式的技能培训来提升员工人力资本存量,却忽视通过建构起员工的自主、自觉学习行为,来动态适应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趋势。可见,当前应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上下工夫。
(二)针对生产关系方面的现状反思
不难看出,现阶段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在薪酬分配制度上引入了协商机制。但从实践来看,似乎更有流于形式之嫌。需要指出,生产关系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元素,它的形成与改变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国企业管理层应在生产关系的优化上存有足够的耐心。
三、反思引导下的对策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企业内涵式发展的对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深化对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认识
大凡谈及企业的内涵式发展,都会使人联想到十分高深的经济学原理。实则不然,内涵式发展又可以理解为是集约化发展,其在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合理、高效的使用企业的生产设备,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成本控制原则。由此可见,只有在激发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后才能实现上述要求。为此,企业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在技术革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智慧,并在这方面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
(二)建立企业适度合理的生产力水平
之所以强调为建立与企业相适宜的生产力水平,主要指向物力资本存量的提升方面。企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目的并不在于简单的存量增加,而是在于优化后的生产设备能发挥出比以前更高的工效。然而,该工效的发挥还与企业的生产规模、场地面积呈正向关系。因此,企业应在资金约束机制下来完成这项工作。对于员工而言,应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和岗位培训等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工作绩效。笔者建议,应针对学习小组的组建效果给予成员一定的物质激励,同时也是对其他员工起到鞭策作用。
(三)建构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与现有生产力相匹配,随着企业内涵式发展模式的建立,生产力水平也将逐渐提升。为此,企业应通过深化分工形态,即通过引入项目制来激发员工的生产和研发热情。与此同时,还应在激励兼容原则下构建起激励机制来。在企业文化的营造上,也应反映重视研发、重视生产质量的氛围来。
四、问题的拓展
以下,针对企业员工的管理再进行问题的拓展。
(一)人本模式构建
人本模式的构建较为烦琐,但也可以抓住这样几条主线:(1)对职工能力进行跟踪观察,并提出入职岗位建议;(2)建立动态化的人事管理,不定期的根据需要调整人员岗位结构;(3)针对职工的职业规划要求,给予培训、在职学习等方面的便利。
(二)本土模式构建
根据制度经济学原理可知,职工所处地域的文化、习俗,将作为外生解释变量影响他们的行为偏好。通过模仿、学习效应,以及重复博弈所形成的纳什均衡,来自不同地域的职工在群体演进过程中,将产生行为偏好趋于收敛的结果。这也构成了人际影响因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尊重每位职工的主体意识,并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下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形成具有战斗力的企业团队。
五、小结
本文认为,经济学分析应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考察来展开。在此基础上,对策应围绕着:深化对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认识、建立企业适度合理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建构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来构建。
具体而言,企业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在技术革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智慧;企业应在资金约束机制下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工作,并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和岗位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通过引入项目制来激发员工的生产和研发热情。
参考文献
[1]高波.关于企业内控建设与财务管理的必然探讨[J].财经界,2013(15).
[2]米丽阳.浅议煤炭企业内控管理的弊端与创新途径[J].经济师,2013(4).
篇2
世界经济现状分析转型新阶段影响
一、世界经济的现状
2014年,世界经济继续温和复苏,复苏格局分化明显。发达经济体中,美国、英国增速相对强劲,增长率分别为2.4%和2.6%;欧元区二、三季度增长疲弱,四季度出现好转,全年经济增长0.9%,好于上年;日本经济仍陷低迷,增速萎缩0.1%。受外部环境和内在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影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中东局势动荡和非洲埃博拉疫情对本地区一些国家经济造成冲击,但整体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速;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5.1%,非洲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经济增长6.3%。2015年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地股市不断攀高,但实体经济却面临不同程度风险。原油价格走低以及央行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美元汇率走高有助于改善美国的低通胀,但也会压制进口削弱经济,同时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动荡加剧。第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同步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不仅是经济增速在走低、下行,也是新旧规制、新旧动能在转换,旧的业态被打破,新的业态产生,旧的行业消失,新的行业产生,产生了非常快的替代关系。世界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一方面是低速增长,在世界经济的底部,另一方面也孕育着新的突破,新的技术。
二、世界经济进入减速转型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总趋势未变,仍然在发展,只不过进入了减速转型的新阶段,形式和内涵已经发生变化。
经济全球化总趋势未变,仍然在发展,只不过进入了减速转型的新阶段,形式和内涵已经发生变化。
上一阶段经济全球化的重大缺陷就是缺乏普惠性、共享性,因为它的利益分配是不均衡的。中如果能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新特征、新规律,我们依然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很多政策不仅有利于中国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且对于全球经济增长也作出了贡献。“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等倡议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去配置一些长期资本,有利于提高全球范围内资本配置的效率。经济全球化总趋势未变,仍然在发展,只不过进入了减速转型的新阶段,形式和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全球化减速的原因:一是上一轮由科技革命推动的制造业领域产业分工的深化、细化,已经接近尾声,致使经贸活动减速。二是作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加速器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全球化进入一个转型新阶段,并提出了五方面理由:一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仍在发挥作用。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突破已在各领域呈现了生命力,已经或正在并将不断开拓网络经济新空间。二是新的国际分工体系正在形成,以新技术为核心的跨国公司已形成,新的分工体系推动了原来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强化以及内涵的变化。三是在上一轮经济全球化起到重要力量的中国,将从被拉进新的经济地理版图到将他国拉进新版图,最典型的是“一带一路”这样伟大的创举。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组织结构正在从跨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的跨国公司转变为以新技术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导致新的国际分工布局与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不同。原来的经济全球化收益完全由少数国家和跨国公司得到,而新一轮全球化将转型为普惠贸易和共享经济。五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多极化已经在形成。以前全球资源配置的货币工具主要是美元。
三、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转型带来新的政策挑战
世界贸易组织7月18日的《2013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全球贸易的快速转型,将为各国带来新的政策挑战,而包括技术革新、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将在塑造未来的全球贸易体系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世界贸易的转型已进行相当一段时间,这一点在其参与地域的扩大以及国际产业链的兴起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从长期看,各国有关法制、良好治理以及环境问题的政策将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此外,人口结构的变化、基础设施投资、技术创新、能源等问题也是影响未来全球贸易的重要经济因素。
贸易对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技术革新是全球贸易转型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技术革新不仅给运输和通讯带来了巨大变革,还在其他领域产生突破性进展,如三维印刷,而信息通信技术持续发展也将带来更多的变化。
国际贸易环境瞬息万变,决策者应重新思考贸易合作模式,当今世界已经越来越难以将商品和服务、贸易及投资区分开来。贸易开放可创造新的、高品质的工作机会。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威胁到非竞争性企业的工作机会,因此贸易改革后的调整过程可能导致失业率升高。然而,从长期来看,贸易开放仍将对就业产生正面影响
四、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转型,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估计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将保持在三成左右。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城镇化结构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消费结构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开放结构由货物贸易为主向服务贸易为重点转型等。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交织在一起,双向相互影响增强。一方面,未来几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弱增长态势,世界经济格局仍在继续寻找新的平衡,这会给中国经济转型带来多重影响与冲击;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估计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将保持在25%至30%。
篇3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 政策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在这种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因此有必要了解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中学生,这也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
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所用的必需品,如家电、汽车、服装等等,都有可能是国外的产品,我国是“世界工厂”,通常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互通有无,向外派遣劳务、引进资金等等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各国互相之间相互联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高中政治课本的定义就是: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具体表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为了便于师生理解,课本只是简单地就经济全球化的四个基本要素做了直观的图片展示,并对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表现做了详细阐述,简单地讲:生产全球化是一个产品多个国家联合生产,贸易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采购、全球范围销售,资本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测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者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样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的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有怎样的应对策略。
3.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政策取向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以积极参与、合作的态度来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大上我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具规模,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真正的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政府只需负责经济总体的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的布局和调整,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是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符合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规范企业的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三,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我国仅仅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双重影响
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弥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企业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我国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等等,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所以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存在很多不利的影响。外资的进入会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污染的工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转型也带来了困扰,经济全球化也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应抓住机遇、趋利避害,积极发展我国经济。
5. 经济全球化的哲学思考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有利有弊,但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既要看到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方面,也不能忽略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们知道,只有努力学习,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才不至于受制于人。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政治、文化的一体化,我们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机遇的同时,坚决地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和尊严,青少年时期是爱国主义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做好爱国主义的教育。
一堂政治课,我们除了教会学生们专业知识,也培养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体会到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最后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去感受熟练知识。
参考文献:
[1]张金侠.经济全球化教学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第1期.
[2]辛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的战略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3]李阳朱纪忠阚哲.浅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成因、效应、策略[J].探索者学刊,2001年第1期.
[4]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经济[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6期.
篇4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 Globalization)一词可以追溯到1978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但是,直到90年代以后,全球化一词才真正被广泛使用。一般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进程,在这种进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限制,而成为全球性的。这种全球化多表现在经济领域,因此一般意义上的全球化多指的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范围涉及从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到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环境保护,打击国际犯罪、移民,劳动保护等许多领域。
经济全球化主要指市场和市场经济的一体化,是以市场经济为特点的跨国界经济交流与交往。其形成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各种因素长期以来共同发展和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资本和市场天生具有的不断扩展、膨胀的本质促使之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是全球性、无国界市场成为可能。另外,跨国公司在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领域的蓬勃发展,已成为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值得肯定的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积极的开放政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几个国际经济法问题
上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当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总称,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国际经济关系这样那样的变化,必然要求新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加以调整,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主权
经济主权,作为国际法意义上国家主权的一个方面,是指国家有完全的自由制定自己的经济发展计划、运行规则、制度规范,而不受制于他国的权利。上面提到过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它必然要求全球运用统一的市场规则。反映在法律中,即要求各国法律制度的趋同化(这也便是学者们所争论的法律全球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为障碍,保证正常的经济流转,达到效率最大化。而达到这种趋同化的运作方式便是改变国内法律规范中与全球经济活动规则相冲突的部分。否则,便将被抛到全球经济增长的边缘,永远与贫穷为伴。自我封闭的后果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明证,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也不例外。目前,反映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的有关条约的缔结(如WTO),给缔约国发挥经济主权提出保留的空间就越来越少了。这说明,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服从它的统一化规则,经济主权应做出一些让步。
但法律的这种趋同化并不意味着主权的侵蚀和丧失。如何客观地看待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权?首先,国际商业交易的根本特点在于涉及不同法律的适用问题。以国际商业交易为基础的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调整,都离不开跨国、跨法域的前提。这说明,无论国际关系发展如何,无论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到什么程度,无论人权多么重要,至少在国家或法域存在的条件下,一国主权不会消失。否认了主权,就无法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关系
在经济全球日益加深的条件下,以国际商业交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趋于多样化、综合化。如今,国际贸易、投资、信贷等经济交往不限于国家间、国际组织间的关系,而大量的是各国民间交往、民间同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间的关系。其所带来的法律问题,已非传统的国际法或国内法某一单独分科所能解决,这就使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作用,越来越显得不可忽视。这样,一部反映国际经济新秩序,包括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庞大的、独立的国际经济法体系就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反映出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因此,在承认、尊重各国经济主权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国的经济主权,即根据其国家利益处理国际经济事务的权力,尤其在解决国际经济争端方面,使得在双边国际经济关系中经常被滥用的在国强国的经济权力让位于多边规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利大于弊。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运行之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加以运用,维护其经济利益,就是例证。
三、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的产生
一切理论都是实践的产物,理论总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实践需要而产生的;关于法学分科的理论也不例外。国际经济法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首先就是因为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给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空前迅速发展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转让、国际融资、国际税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等许多方面。自18世纪以来,世界对外贸易就在数量上存在长期增长的趋势,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贸易出口相对于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是长期滞后的。这反映了生产国际化还停留在低级的、肤浅的水平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贸易增长率一贯地、持续地超过世界生产增长率。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反映了生产国际化向纵深发展的强劲趋势。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越小,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西方国家中的小国如荷兰、比利时、挪威等,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都在2/5以上。
在世界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技术贸易、金融业务等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其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货物贸易。种种世界经济现象表明,战后国际经济关系已经越来越直接地、深刻地影响到平常人的工作、收入、消费和生活。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必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满足人们对国际经济法律知识的需要,国际经济法必然要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法律学科。
(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最近二百年的历史证明,各国经济都不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之外孤立运转。在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之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状况都会对国别经济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各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国际经济关系的内涵、形式和数量不断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国际经济法律秩序必须随着调整;如果国际经济法律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践,国际经济关系就会陷入无序状态。国际经济类法律规范的成功助长了人们发展这类法律的热情,这类法律的迅速增加成为战后世界法律史的一大特征。今天世界上的国际经济法律规范已经如此规模庞大,以至于不可能有人能够在该领域内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专家。国际经济法学科也不得不分成许多分支,如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税法等。应该说,国际经济类法律规范的大量涌现,为国际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奠定了法律渊源的基础。
从法律渊源来看,国际经济法的内容,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的产生同西方经济学兴盛及其对法学的渗透是分不开的。例如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秩序规则的GATT/WTO法律,它们所包含的贸易自由化原则、反对不正当竞争原则等,都是直接从国际经济学中吸收来的。
篇5
[关键词]G20 中国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40-02
一、引言
G20实际上是一个国际间经济与合作的论坛,于1999年6月,美国等7个国家在德国科隆最早提出来,后期在1999年9月,由来自八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主要是由原来的八国集团和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G20成立的宗旨是为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而进行的开放、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便于各方的合作,并进一步促进世界金融稳定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G20集团成员分布面较广,来自20个国家或区域组织的成员,主要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中国、南非、俄罗斯、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韩国。G20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整个世界的85%,贸易额占全球的80%,人口则将占世界总人口的2/3,G20的GDP占全球经济的90%,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G20通过不断地对话加强了国际金融体系,寻求各方最大可能的合作,促进了世界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二、中国经济对新国际规则的诉求
当今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的局面,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新兴经济体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不少国家调整宏观政策的活动带来了新的变数,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不利的因素并存,这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
另外,各新兴经济体正在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发达国家全力关注制造业振兴,发展中国家则注重加速对外投资,这也成为推动世界价值链分工的两大新动力。各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创新发展”这一理念,新兴产业蓄势待发,争夺产业与技术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由此开始,全球经济进入调整转型期,使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所依托的内外部环境非常严峻。
从上世纪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世界经济舞台的重要角色,尽管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定位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30多年中,由于与外界接触不断的增加,以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中国经济对外部其他国家经济的态度已逐步变得更加开放、积极、灵活。国际经济金融规则重新制定时,中国不仅需要参与,更要适时地提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利益诉求,因为后期中国的经济会更加开放,对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外汇储备体系、建立全球对资本流动监管的协调机制,这对于中国经济乃至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中国经济积极参与G20机制
世界上每次爆发大的经济危机之后,就会出现建立一系列的新规则的要求,这个百年一遇的一次重大的国际规则调整的机会,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经济而言,显得非常重要。G20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它的建立标志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间的非正式协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有助于弥合分歧,促进理解,以形成国家间更广泛的共识。
我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是个事实,所以中国经济想要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经济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权利,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有意愿也有能力和条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从全球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声音在很多国际事务中日渐不可或缺,许多经济层面的国际事务,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便难有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期待也日益看涨,G20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身份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因此,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必须遵守国际规则,努力保持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面对G20机制的引导,中国也必须当仁不让,审时度势并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G20中包含的新兴经济体数量达到11个,这些经济体在很多领域和中国有着相同的利益和诉求。在积极地参与G20并尽力发展中国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搞好与新兴经济体的关系,这样有利于中国经济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以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流向中来,更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具有灵活性的、尊重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合作体系,从而为中国未来三五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四、中国经济在未来G20引导下可采取以下几点行动方略
(一)积极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在国际间诸多产业领域,中国经济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同质化竞争、与发达国家的高端竞争使中国经济深入发展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挑战,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在发展的同时要引导国内企业改变低成本竞争路线,顺应G20发展趋势攀升产业链条,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成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即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提升加工本地区增值、本地区配套、主体本地化的比重,以此来适应世界经济和分工模式日趋复杂、科技资讯活跃的新形势,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加大力度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以及调整加工贸易等经济发展战略,鼓励中国的企业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鼓励、支持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扩大出口,促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高水准发展,这些举措将影响中国经济转变增长的方式,带动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中国经济体制加快与G20体制的对接
中国经济在G20的引导下,应主动学习发达国家经济管理经验、经济管理模式,推动与G20体制的对接,尤其是成员国准入、G20特色决策机制、G20争端解决机制、G20深化相互评估程序等几个关键的领域,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进一步调整,以及中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入,中国的产品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面临的贸易摩擦压力将持续存在,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在此形势下,中国不能强行用“贸易摩擦”去应对“贸易摩擦”,以“贸易战”应对“贸易战”,更不能对其他国家采取相互报复和制裁的手段,一定要根据G20体制的要求,正确地去看待有可能出现的经济贸易摩擦,正确处理与其他经济体的关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促进了国际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全面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重视和加强与发展中国家G20内部的经济沟通和合作
作为新兴经济体利益的代表者,中国仍然需要坚持自身的发展中国家定位,强调发展有助于强化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认同,提升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发言权和影响力。所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必须充分利用G20,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协调,尤其是应该加强和其他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合作,在G20平台上形成合力以充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但在与发展中国家加强经济协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发达国家的沟通,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具备了一般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特征。例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较大规模的经济总量、较强的综合国力、完整的产业体系、关键领域的高精尖技术能力、较强的机构执行能力等,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中国也不能忽视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努力实现经济合作和互信,创建一个多方都能因此受益的全球体系。
(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在G20的引导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建立公平竞争、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企业可以自主经营、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通过有效的引导和保障,为中国国内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建立有利于中国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与活力的体制机制,促进中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生产与经营方式、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以此推动中国有潜力、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投资与跨国并购,实现国内加工制造优势与国外市场网络、品牌与技术优势的完美结合,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保证中国经济以更大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
五、结论
总之,截止到目前,G20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协调宏观国际经济政策、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及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广泛认可为全球经济核心治理机制。G20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既能与发达国家经济上保持紧密合作,又能作为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代表的平台,在G20集团的推动和引导下,中国经济将会继续健康、有序地发展,最终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冯永琦.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行动与二十国集团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02).
[2]王海峰.G20机制下中国发展定位与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2010(09).
[3]曹广伟,张霞.G20机制的构建及其在后危机时代的角色定位[J].国际展望,2010(06).
[4]赵瑾.G20:新机制、新议题与中国的主张和行动[J].国际经济评论,2010(05).
[5]陈素权.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0(10).
[6]敖云波.二十国集团的崛起于中国外交的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10(04).
篇6
内外夹击必须转型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双重压力。“对中国而言,当前受到了内外夹击,如果不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未来就没有出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外部看,美国、欧洲等国家提出制造业回归。美国以往靠发展虚拟经济、金融业和服务业,但在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最近还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政策支持、资本回流等,这对中国制造业形成了竞争压力,中国若不尽快进行产业升级,很快就会被边缘化,被淘汰。
张茉楠指出,目前中国低端制造业也很难维持,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优势越来越低,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制造业,对中国形成了一定竞争压力。高端制造业有发达国家堵截、低端制造业有发展中国家追击,在此环境下,中国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找到出路。
从国内看,也有诸多因素逼迫尽快转型升级。张茉楠认为,当前国内面临人口红利减少、要素成本上升、竞争力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若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的概念早已提出,“十二五”规划将其内涵进一步丰富,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永图分析说,这些转变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经济的增长从更注重数量向更注重质量方向的转变;经济的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到依靠投资、出口和内需,而且以内需为主导的这样一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当前是转型良好机遇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每次经济艰难之时,都是改革自身问题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称,中国经济大约每隔10年,会有一次体制上的递变,一次结构性改革,令经济破茧而出。
张茉楠认为,全球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家都在变,这其中就蕴涵有机会,谁转型转得快谁就能赶上新一趟世界经济列车。中国企业若不加快创新、研发,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肯定就没有出路了。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研究员巴曙松表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转型,为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是当务之急。在外部市场动荡的环境下,要重点拓展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将社会资金更多引入到实体经济中,放松一些门槛较高行业的准入管制,为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增长点。
重点要提升产业链
下一步应如何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提出应从八个方面来应对:第一,坚持扩大内需。第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第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第四,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第五,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七,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第八,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篇7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与交流 经济融合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现象的日益明显,我国的经济市场和其他各个国家经济之间的融合度也不断攀升,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同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必要开创新兴的开放型经济,使我国的经济更快更好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实现沟通和融合。随着对外贸易、跨国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新兴的开放型经济将在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影响就好比丝绸之路在古代对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
开放型经济的经济学内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开放型经济具有以下两种内涵:
在古典的经济学中,开放型经济往往代表的是对外贸易经济或者经济体制中存在对外贸易的成分;在现代意义的开放型经济的内涵中,在囊括传统开放型经济的对外贸易的基础上还有其他的诸如人员、资本以及劳务关系等,能够自由流动的经济因素都属于开放型经济的现代内涵。在这个基础上,相对于封闭型经济而言,一些经济元素可以在开放型经济中实现自由流动甚至可以突破国界的限制,进而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常所说的开放型经济指的是国际成分比较大的经济体制,其中的商品和劳务的跨国流动比较自由,而且其与本土外的经济交往活动比较多,发展的空间也较大,但是因此受到的外部的冲击和影响也较大。
开放型经济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其经济制度方面的开放型,其经济制度往往更加倾向于同外部相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开放型经济的定义就成为了那些市场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受到政府的干预活动或者政策限制较少的对外经济活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与否主要由该国的经济制度所决定,开放型经济的国家往往出口和对外贸易的额度在全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大,开放型经济的衡量指标主要是跨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本的流通情况,这些因素也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否具有较高的市场化水平。
开放型经济构建思路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虽然在对外开放领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开放程度远远不够,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安全贸易领域,比如金融、通信等方面的贸易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而且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总值的增加和外资注入比重的增加,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和紧密,对国内市场环境和国外的市场环境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导致各种经济利益之间互相交织盘布。在此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推进开放的进程,就需要调整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拓展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和特点。笔者认为我国需要构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以内外联动作为方向,以互利共赢作为原则,以安全高效作为要求。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方向
内外联动作为开放型经济的方向,即,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在国内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把开放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机联系起来,不仅要能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吸引外资,还要将这些优质资源切实运用到自身的经济发展上来。要积极地走出去,通过开放的手段和方法使得国外的先进市场和优势资源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还要继续扩大开放的领域,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我们本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利用全球资源的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特别要利用好外资以便更好地促进国内自主创新技术和人才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还要扩大本土企业在海外的投资,鼓励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跨国公司及其品牌,有利于展开关系国家经济领域的国际对话与合作。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的原则
互利共赢作为开放型经济的原则,是指在世界范围的经济舞台上,各个国家之间要实现通力合作,资源和优势实现互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促进各个国家自身经济体制建设的完善。首先要积极参与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努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加强各方利益的交汇。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尽力避免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产业竞争,而且要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产业结构和体系,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要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实现世界的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开放型经济更深层次的建设。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的要求
安全高效是开放型经济的要求,我国并不存在很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也不存在核心竞争力,在一些服务业如金融领域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还面对着资源总量不足、人口基数过大的社会问题。这些因素都是我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无论是经济合作还是经济竞争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利因素,也是进行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薄弱环节,所以必须对世贸组织的规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同时对其他国家的一些产业建设和产业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手段加以学习和运用,在国内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这样才能够积极应对在开放型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安全和高效的目的。
金融危机和经济竞争背景下开放型经济建设路径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开创和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还要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尤其是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需要不断地对开放型经济体系加以完善才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和经济竞争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开放型经济建设可以采取如下举措:
(一)适时调整对外开放战略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对外开放战略必须被赋予全新的含义,要不断促进同外贸易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能力和质量。
在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方面,要对用于进口或者出口的商品的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防止其产生高的能耗或者污染,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于进口的规模和种类都要积极扩大,要尽快实现加工贸易的升级甚至转型,大力促进服务行业贸易的发展,加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和服务经验以及相关高素质人才。要尽量避免一直走通过产品数量进行扩张的道路,而是要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各类产品的贸易公司和企业,要着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和品牌的建设力度。今后的方向是更深层次地促进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升级,更加深入地推动加工贸易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在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外资方面,首先要对能够对外资产生吸收作用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分布进行优化,扩大外资吸收途径,同时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的进一步合理化,防止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产生恶意并购和垄断并购的现象,以确保国家在某些领域的控制力。为了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对利用外资的方式进行创新。自改革开放至今,绿地投资方式一直是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但是当前在利用外资方面,我国的政策和手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引资方式和外资利用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兴经济体制的要求。要彻底摒弃原来的建厂房、盖车间的传统意识,重点关注与提高外资的利用质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跨国并购的发展,在政策方面要放低外资进入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限制,鼓励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要对境外的资本市场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使其尽可能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变化。
(二)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外投资
为了开创新型的开放型经济,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对外投资,国家和政府也要大力支持具备了相关条件和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境外投资,加强政府对于涉外企业的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当然,一切都要在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的束缚下进行。企业也要着重于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和跨地区管理能力的提高,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要自觉对国家的形象和企业的声誉进行维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的建设和关注相对比较落后,而目前,我国拥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对外投资能力。在企业方面也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了展开跨国经营所需的各项要求。国家要对各种类型的有能力开展境外投资和境外业务的公司给予大力扶持,加速建设境外的经贸合作区域,给更多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创造更多“走出去”的平台和机会,促进我国快速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促进大型跨国公司的形成。
不仅要加强跨国公司和跨国企业的建设和经营,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还要将对外投资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进行创新,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要鼓励跨国并购的开展,提高企业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树立企业自身国际化品牌和路线。二要开展能源和资源方面的合作,在资源比较充裕的地区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开发,这样才能够建立起更加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机制以保证经济的快速良好运作。三要对境外加工贸易加大开展力度,释放国内生产力,带动产品的出口和加工,促进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走出去”。四要对外间接投资,逐步形成不以国家为主的投资格局,而是通过投资公司的方式以企业和居民为主体,实行间接投资。
(三)加快自主创新进程
自主创新是立身立国的根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这样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自主创新的进展。从当今世界经济的分布情况来看,创新活动的发源地仍是所占比例不多的发达国家,一些核心产业即技术呈现密集状态的产业也集中在发达国家,可以说发达国家是现今世界经济的重心。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扩散使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对于我国而言,可以通过不断地引进和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其技术吸收内化应用到其他产品和行业中,完成对技术要素的积累。我国想要实现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就要改革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通过引进国外的人才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资的研发机构,展开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活动,利用国外先进优质的研发资源,努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将“中国制造”尽早转变成“中国创造”,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实现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这对于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建设也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结论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今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阶段和开放型经济的新兴阶段。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府,都要充分发挥政策方面的引导作用,引进外资的同时还要加强同外国经济体制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本国公司走出去和外国跨国企业引进来。同时对外开放的战略和主张也要有新的观念,加快自主创新,建立健全贸易预警体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提供支持,促进我国经济获得更加良好和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济才,刘荣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奋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N].赣南日报,2013-11-29
2.孔令龙.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J].宏观经济管理,2008(1)
篇8
关键词:网络经济;特点;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信息经济;服务经济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形象社会经济,它是在计算机时代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经济进行改革后的一种高级的经济发展形态。经济行为主体的“集”和经济链的“集”是网络经济的两个基本要素。经济行为主体的“集”指的是,网络经济的各个主体,也就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以及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经济链的“集”是指同一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集合和联系。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一)24小时全天运作
网络经济不受时间和工作人员精力的限制,网络经济的制约因素与传统经济相比要少一些。所以网络经济可以全天24小时持续的运转,且运转速度稳定,运转正确率较高。利用网络经济,各种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经济往来或者是信息传输的时间都会得到有效的缩短,加快了经济活动摆脱时间限制的步伐。
(二)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他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受到的国家和区域的界限,拉近了国家与国家经济之间的交流。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了。这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将全球变成了“地球村”,使得区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让各个国家之间的依存性更加的明显了。
(三)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结果
网络经济加强了产业生产方与产业销售方之间的联系,因为利用网络,产品生产者和产品销售者都是网络的端点,可以进行直接的交流,经济中间层次的作用就被减弱了,供销双方的直接联系,降低了中间环节的费用,使得成本价格降低,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了。网络经济对于世界经济也是这样的,它可以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环节进行省略,让各个国家的产品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交易,也降低了寻求中间国家帮助的费用。
(四)网络经济是即时经济
现代网络传播信息的快速性,使得网络经济具有了即时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跟个国家能够迅速且敏感的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反应,快速的收集数据,这是因为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了,国际之间的竞争也增加了时间上的竞争内容。
三、网络经济的重要性及对世界未来经济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将缩短区域之间的差距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步伐,为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网络经济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开始实现工业化和信息融合的国家发展战略。同时网络经济还帮助落后的国家改变过去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开始走依赖网络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网络经济加快了全球经济的进程
因为网络经济是一种全球化的经济,所以它使得经济活动具有了世界性的特点,他真正的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的方便,也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在网络经济的发展下,“跨国界经济”、“无国界经济”等经济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应用。再加上网络经济具有24小时全天运作的特点,所以它可以突破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时间差的问题,发展了24小时全天候的经济模式。同时网络经济促进了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四、结论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就需要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积极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时发展网络经济还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工业科学化的进步。网络经济具有24小时全天运作、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结果、网络经济是即时经济、边际效益递增性五大基本特点。在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好发展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这都带来了更多的国外投资,所以说,网络经济的发展,将缩短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导经济。
参考文献
[1]郭晓东.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外部挑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篇9
战后以来,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根据WTO统计,截止到2005年11月12日,向WTO及其前身GATT通报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仍然生效的总计达142个,其中101个是1995年1月WTO成立后备案的。在所有WTO成员中,除蒙古国以外,其他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国;协定当事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即调整对拉美出口产品的结构,利用好拉美现有的区域市场优势,与拉美一些国家先行建立自由贸易区,尽快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速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美洲自由贸易区;影响对策
引言
战后的世界经济是以贸易、生产、金融乃至经济政策趋向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而这种一体化又首先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式表现出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它首先出现于西欧,其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维纳(J.Viner)于1950年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先引入了现代关税同盟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
在维纳提出现代关税同盟理论之后,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1954年)第一个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国家贸易的自由化,并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为积极一体化。
英国经济学家宾德(J.Pinder,1959年)引申了牛津字典关于“将部分合成一体即一体化”的解释,指出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不仅允许商品在它们之间自由流动,而且还允许生产诸要素自由流动,为此消除各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各种歧视,做出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Balassa,1962年)在其论文中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定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过程的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娃(Maximova,1976年)提出的有关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认为,一体化是国家经济间发展深层次且稳定的生产分工关系的过程;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体制的国家群体框架内的国际经济实体的形成过程,这一经济一体化过程显然由统治阶级所操纵,因而,也是一个商品政治化的过程。这一定义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出发,而不是从国际经济学出发的。
霍兹曼(Holzman,1976年)强调,一体化是一个成员国家间相似产品和同类要素价格一致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经济一体化是成员国间在有关便利的制度支持下货物、服务和要素流动无障碍的状态。这一认识实质上将区域一体化的讨论由关税同盟进一步引向了共同市场的层次。曼尼斯和素迈(Mennis和Sauvant,1976年)的研究则将经济一体化同产业部门的融合,政策和行政的统一联系起来。
马洛和蒙蒂斯(Molle,1988年)强调了经济一体化中传统经济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派内克(1988年)的研究则提出了一体化同开放经济及经济相互依赖等观念的差别。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演进的。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其次,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最后,区域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国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
我国国内的学者们也对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对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可以无阻碍地流动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是以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差别或范围大小来衡量的,从而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有不同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推动和各国谋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主观努力的综合作用下,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的最优化,直至形成各国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不同的组织模式。以一体化的目标高低为序,最低层次的是“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在这一组织形式下,区内各国取消内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等各项经济政策仍保持独立。
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同盟内部除了商品自由外,最关键的是建立统—的对外关税,从而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
较关税同盟再高一层次的是“共同市场”(CommonMarket)。除了统一贸易政策外,各国间还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更进一步在超越交换关系安排的基础上,将协调机制延伸至成员国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达成一致,并谋求建立基于成员国部分让渡的超国家协调管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FullEconomic&PoliticIntegration),最终形成一套放大至区域尺度的“国民经济体制”,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享有相当充分的超国家,从而拥有区域内各国所认可的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除了以上各项谋求不同层次制度性安排的组织形式外,还出现了另一类更关注功能性目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即所谓的“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合作方式。其特征首先是开放性,即在谋求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经济互补和经济融合中反对对区外国家“以邻为壑”;其次是非体制性安排,即支持为达成经济一体化开展国家政府间合作和设立一体化的辅常设机构,但反对组建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和让渡。
篇10
自2008年夏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商业界乃至普通民众一直就应该如何重启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行激烈的争论。虽然各方均认为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并对金融、劳工和市场等领域进行改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以上措施并不足以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说到这,我想和读者分享一个小故事。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在就任几个月后便向我发出了邀请,希望我能够到柏林就德国如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实现该国在21世纪经济的发展等问题向其内阁提供一些建议。然而在谈话伊始,我便首先向默克尔总理发问:“在化石能源经济时代日渐衰退、第三次工业革命日渐兴起之际,您准备如何实现德国、欧盟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后碳时代的中国机遇
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日薄西山,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在威胁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生存,这些是愈发明显的事实。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对未来的经济模式进行大胆地描述,以指引我们进入后碳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中。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推动当今社会发生显著变化的技术力量进行全面、透彻的剖析。
纵观人类历史,新型的通讯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新能源革命使得商业贸易的范围与内涵更加广阔的同时,结构上更加整合。相伴而生的通讯革命则为对新能源流动引发的更加复杂的商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革命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在可预见的未来,在中国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数百万的中国人将可以在家中、办公室和工厂里生产自己的可再生能源,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电力的共享,正如我们现在创造并实现信息的在线共享一样。
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分散式生产、储存(以氢的形式)、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分配和零排放的交通方式构成了新经济模式的五个支柱。如果在本世纪上半叶实现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的构建,中国还需要近40年的努力,而这将创造数以千计的商业机遇、提供数百万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职位,并将使中国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军人。
在今后的几年中,中国需要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作出重要的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力发电国,煤炭在其能源中比重约占70%。此外,最近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高达134万亿立方米,约是美国的两倍。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年经济增长率约8.2%的大国,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生产国;其太阳能光电产业生产总值更是占世界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但是,中国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科技产品几乎均销往海外。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中国国内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只有0.5%。鉴于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这一事实无疑令人失望。
向扁平化结构的转变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其中海上风能资源占四分之三。根据2009年一项由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成果表明,只要中国提高补贴和改善输电网络,至2030年风力发电就可以满足中国所有的电力需求。
中国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对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却仅仅在近些年才提上日程。中国的生物能与地热能的总量也相当可观,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对其漫长海岸线所蕴藏的潮汐能,中国也未开展有效地利用。
因此,中国陷入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的角力之中。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这一诱惑使中国倾向于更加依赖日渐式微的传统能源。然而,煤炭和天然气固然令人兴奋,但是相比于巨量的可再生能源而言,却是如此地苍白无力。可以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地位正如沙特在石油产业中的地位一样,中国每平方米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要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是水到渠成之事。中国对水力发电的依赖令人担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日益增多的干旱将会对中国的电力生产造成极大困扰,导致电力缺乏、乃至断电。与此相似的是,生物乙醇的生产也将会与土地使用的问题产生激烈的冲突。
因此,中国人需要关心的问题是20年后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身陷于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与技术,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
如果选择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条道路,那么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亚洲的龙头,引领亚洲进入下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在亚洲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利于泛大陆市场的培育并加速亚洲政治联盟的形成。中国也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力量,推动整个亚洲实现向后碳社会的转型。
- 上一篇:如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下一篇:简述学前教育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