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走向多样、个性化。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能力和知识拥有量的多少及其开发利用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企业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水平成为主宰企业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而作为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载体的人力资本,逐步取代了物力资本,成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在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实践中,如何界定和划分企业的人力资本,从而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管理,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入手,寻找企业人力资本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契合点,为企业通过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努力培育、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寻找理论上的切入点。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该理论较目前其他企业理论更好地解释了成功企业竞争优势长期存在的原因,因此它成为近年来企业理论研究的热点。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可以理解为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企业战略、管理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通过对众多学者的研究总结,我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主要具备以下4个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是富有战略价值的,它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竞争优势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它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它能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最终使企业获得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
2.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为企业所特有,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并为企业能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独特性还要求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特性。
3.延展性。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核心专长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性能力,具有强大的衍生和扩展性,它能帮助企业衍生和发展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4.持续学习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培养发展的。它是动态发展的,有着产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不断的创新、培育和发展,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长久的生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构成
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企业的人力资本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和持续学习的四个特征,而人力资本也恰恰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个特征,就是以人力资本价值有效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为前提的,企业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核心员工不断将知识、技能转化或整合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中,形成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人力资本,最终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鉴别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能否拥有广阔的市场,二是能否给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三是能否制定一个公司独有的、使对手难以模仿的有效战略。
因此从基本内涵来理解,笔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主要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这种能力决定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也决定了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是企业能否充分整合和利用本企业所有的内外资源,并根据自身特点,积极适应市场变化,适时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而保持健康高效运作的决定因素。
2.独特的创新和研发能力。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的核心骨干层。这种能力保证了企业能以独特的技术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这种独特技术应有延展性和不易被模仿性,即其优势具有独特性基础上的应用范围的延伸和向更高层次的不断创新,并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不易被模仿。这种能力是企业能以积极的技术领先战略,运用创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而领跑市场的根本保证。
3.敏锐的市场应变和开拓能力。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的核心骨干层。这种能力决定了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和效益水平。优质的产品也需要巧妙的营销手段的支撑,尤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模式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这种能力更显得重要。它是企业及时洞察的消费态势,把握市场走向,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并不断开拓新市场的重要手段。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来看,管理和决策能力、创新和研发能力,以及市场开拓能力应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这些能力的拥有者或载体是企业的经营者、技术创新者和市场开拓者,这些人员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中人的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和核心骨干层,在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人力资本的界定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人力资本又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正确识别和界定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首要任务。人力资本具有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来说,每一类员工的价值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企业必须在岗位分析和绩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哪些岗位、哪些员工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即哪些员工是企业的人力资本。
从理论上分析,我们认为,只有那些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有高战略性、高稀缺性,从事难以替代的高附加值工作的核心骨干员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是普通的或一般的人力资源,而是对企业生存具有根本性决定作用的人力资源;他也不是物质资本的雇佣者,而应成为企业的产权主体。他能够通过创造性劳动保证企业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并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企业经营者凭借其特殊的经营管理才能,在企业中掌握着经营管理权和在位控制权,也掌控着企业的核心资源,决定着企业的战略方向和效益水平,在企业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对企业生存和发展重要性的日渐凸显,技术研发和销售部门也成为企业运作中不可缺少和忽视的部分。企业经营者、技术创新者和市场开拓者这些拥有强势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内部生产、分配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
具体到企业的实际操作中,企业人力资本如何有效划分和界定呢?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帕雷托法则”,又称“二八法则”。该法则认为,企业中有80%的业绩往往是由20%的优秀员工完成的,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的核心员工创造的,他们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企业对其的投入。而另外的80%的员工虽然也创造了20%的利润,但人均的创造力对企业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并且企业已通过工资等形式对他们的劳动消耗给予了补偿,即他们已得到了劳动收益。虽然按照舒尔茨等的观点,他们身上仍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还会提高,但在定义的时点,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可以相对忽略不计。具体到企业中,笔者认为,这20%的核心员工包括企业经营者、核心技术拥有者、营销骨干、学术技术带头人、身怀绝技的高级技工等关键人才。这部分员工具有很强的市场领悟力和洞察力,对市场变化能够迅速反应;他们掌握着企业的重要信息和资源,对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了如指掌;他们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一旦外流将对企业的造成致命的损失。这部分员工构成了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他们人数不多,但特别重要。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层、中坚层和骨干层,他们是构筑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他们左右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企业其它资本能否获得回报,获得多少回报都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本决定的,它保证了企业里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
在企业具体的操作中,可以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来对员工业绩进行评估并强制排序,从而确定企业核心的20%。韦尔奇每年都要求GE公司的领导对他们领导的团队进行考核,必须区分出哪些人是属于最好的20%,哪些人是属于中间的70%,哪些人是属于最差的10%。他指出,“通用电气(GE)的领导者必须懂得,他们一定要鼓舞、激励并奖赏最好的20%,还要给业绩良好的70%打气加油,让他们提高进步,不仅如此,GE的领导者还必须下定决心,永远以人道的方式,换掉那最后10%的人,并且每年都要做。只有如此,真正的经营才会产生,才会兴盛。”这种末位淘汰要和考核制度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能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需要明确的是,“二八法则”中所指的20% ,既是个常数,也是个变量。作为常数,是指企业必须时刻关注20%的核心力量,并不断对他们加以培养和激励,使企业始终保持核心层、中坚层和骨干层的稳定;作为变量,是指必须使这 20%的核心队伍具备自身的造血功能,能够新陈代谢,推陈出新,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人力资本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现在的人力资本可能由于自身的懈怠或环境的抑制发生阶段性失缺的状况,而非核心员工可以经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和不断的人力资本投资,而有可能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所以作为企业,就应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鼓励创新,强化激励,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打造企业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5
[2]何昊: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简述与思考.科技管理研究, 2000.1:22-23
[3]张建琦:人力资本的性质与企业剩余分配.中国工业经济,2001,5:71-73
[4]魏杰赵俊超:人力资本:企业制度要素.经济月刊,2001,5:33-34
[5]孟季:人力资本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7:77-78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不足;对策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在建筑施工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技术管理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施工作业、质量检测、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技术活动进行管理。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和企业效益。现代建筑风格越来越丰富多样,建筑规模大小、天气气候变化、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都会对工程的进度有所影响。
施工企业通过有效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可实现施工现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使施工现场的工作能够有效展开,降低资源浪费现象,提供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三者的和谐统一,项目管理部必须不断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新型材料和施工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也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不足
2.1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建立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技术责任制也没有明确,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由于技术责任制没有落实,致使各技术岗位没有技术负责人,大家相互推诿,无人负责。这种状况的持续导致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大大受挫,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2.2技术管理人员经验少
当前,由于企业新建项目的不断增多,建筑企业对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地产行业和监理单位不断吸收技术管理人才,这更加剧了建筑企业人才短缺。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在岗技术管理人员通常达不到技术管理的要求,并且一些技术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同时负责多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由于这些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足的制约,导致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整体水平无法提升。
2.3技术管理模式较陈旧
技术管理的核心在于不断改革创新。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的注入对于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大多数建筑企业因循守旧,一直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方式。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致力于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4技术资料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也是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容不得半点马虎。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工程资料,如施工前的施工计划资料、施工日志、竣工验收资料等等。这些工程资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全面描述,它们对后期工程质量评定、维修保养、工程改造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然而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中却忽视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专门的资料管理部门,经常出现施工资料跟进不及时,资料不全、资料保管不当的现象。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项目管理部是整个项目工程的核心部门,因此,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应由项目管理部主导进行。首先,要建立各级技术管理机构,明确各机构的技术管理责任制,将职、权、责落实到全体员工。其次,强化落实技术管理规范,实现依法治企,依法论责,明确施工各阶段和各分部的施工技术要求、质量要求、进度要求及验收的标准。最后,还要不断持之以恒,实行民主制的技术管理,定期组织全员开展民主讨论,不断更新技术管理规范制度,达成共同认识。
3.2加强技术管理人才管理
技术管理人才是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核心,所有的技术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由技术管理人员来实现。建筑企业应加强技术人才的管理,选聘符合企业技术管理要求的技术管理人才。首先,可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实行校企联盟,建立人才储备库,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高校为企业输送人才。其次,企业还应建立内部技术人才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建筑业内也会不断引进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工艺和新的施工设备,只有让技术管理人才掌握了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组织现场施工,采用新型施工方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还应制定严格的聘用制度,根据技术管理岗位的要求聘用技术管理人员,对于外部聘用的人员要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内部晋升的人员也要全面权衡,不可任人唯亲,只有从招聘上把好关才能尽量避免技术管理人员经验能力不足的情况出现。
3.3采用新的技术管理模式
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永恒的主题。美国苹果因为创新打败了诺基亚,成为行业内的龙头老大。因此,建筑企业应彻底改变因循守旧的观念,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营造创新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实现技术创新。比如说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技术管理交流等座谈会,制定创新激励方案,提高员工学习新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技术人员在技术管理上的创新能力。
3.4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首先,企业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施工人员意识到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并加强检查、监督力度。此外,建筑企业还要建立工程资料管理的规章制度,由专业的资料管理员进行资料的管理,督促相关部门安装规定正确编写并及时上交工程资料,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可以增加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本文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对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战略思考,企业成长问题是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一直处于温热的研究话题,而对于作为农业企业排头兵的农业上市公司,其成长问题的研究应值得关注。
国家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绝对离不开市场经济中微观主体——企业的发展,一定意义上国家的经济综合实力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程度,而对于企业来讲成长问题又是企业问题的核心,因为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成长,就像失去了生命一样,一切无从谈起。企业的成长早已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还不是理论界的主导问题,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其成长性如何,是直接关系整个经济发展的品质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业企业的健康成长,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真正实现农业强国、经济强国。农业上市公司是农业企业的排头兵、先行者,其成长性问题可以讲是农业企业发展状况和方向的航标,本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及成长问题,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拙见。
一、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简述
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和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学和管理界研究的热点,关于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有内部的、外部的、宏观的、微观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其侧重也有所偏移。当然,对于企业成长的理论也有了显著的成果。
企业成长理论首先应该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成长论,主要的代表有:亚当·斯密、马歇尔、斯蒂格勒等,其主要观点认为:企业是经济社会中出现社会分工的产物,而且市场规模决定着企业成长的规模和数量,企业成长的基本动因是获取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本身是存在临界点的,超过了临界点,企业就会从规模经济演变成规模不经济,同时也就制约企业的成长。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成长理论有也进一步的研究,但可以讲也是静态的均衡理论,无法根本上解释企业成长过程。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和最根本的源泉在于企业的创新,这是对企业成长有绝对的指导意义。科斯1937年《企业的性质》提出关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与管理成本决定企业规模的大小。威廉姆斯1975年用资产专用性理论来分析企业成长等。近代关于企业成长理论涌现出: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科特勒的市场发展战略理论、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等一些演化经济学、规模经济学里关于企业成长的新理论,最新的理论还有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蜕变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企业再造理论等对企业成长从不同角度的深刻认识和研究。
关于企业阶段成长过程的理论有组织管理学家格雷纳(1972年)的五阶段论、费莱姆兹(1998)的七阶段论和爱迪斯(1997)的十阶段论。爱迪思在《企业生命周期》中认为,应该把企业看作是有生命的,企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撒冷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十个阶段。企业虽然生命长短不一,但在各个生命阶段可能会有类似的成长特征,抓住这些基本的共性,有利于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已便于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延长自己的寿命。爱迪思把企业这十个阶段精确分类,认为企业像人一样,需遵从特定的成长阶段特征,只有在盛年阶段,人和企业才处于健康和财富的巅峰。把企业看作是有生命周期,便于把握企业在不同的生命时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延长企业的生命。
二、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
截止2008年末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51家,主营业务分布在农林牧副渔及种养等领域,属于粮油加工的上市公司有4家;经营水产养殖的上市公司有7家;经营饲料、种子生产的上市公司有13家;果蔬加工和畜禽加工的上市公司有7家;从事林业、其他种植业的上市公司有8家;属于经营农业综合的上市公司有12家。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地理位置分布比较零散,小范围相对集中,比如湖南、北京等地,由于农业相关农林牧副渔行业特征的资源性和地域性特点,农业上市公司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遵循消费市场就近、临近原则,便于材料供应和加工,节约成本。
三、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问题分析
1、农业板块上市公司整体成长不足
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比较,农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总体水平与平均规模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股权结构,农业上市公司以小盘居多,国有股和发起人所占的比重较大。从农业上市公司数量上看,十多年来,并没有显著的数量增长,早些的四十多家除去因像蓝田股份一样或经营业绩不善倒闭的上市公司,至2008年也就是51家,当然从构成比例上,能有百分之七八十还是继续存续的上市公司,而且在资产总额经营业绩方面有了一定的成长;但总体实力、成长水平与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与高新电子领域的上市公司就差距甚大了;盈利水平、利润额呈现出的效益不佳,成长不足现状。
2、农业上市公司背农和非农扩张比较严重
一些公司为了上市借助“农壳资源”上市,可以带来政府政策上的优惠、新产品开发的资金、相关税费的减免退还等,但一部分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却把经营业务放在与农无关的经营项目上,企业的主营业务上与“农”相关的收入所占比例严重不足。与农的背离自然衍生了非农的扩张,部分上市公司涉足其他领域:创业投资、电子通讯、房地产等,甚至一些经济规模和经营业绩不佳的农业上市公司全资退出,如新中基的涉足创业投资,华龙集团涉足电子通讯,中牧股份加入房地产等。
3、没有把握农业异质资源的独特优势
农业上市公司在农业自然资源上具有典型的异质性,自然资源包括物种和环境资源,体现在自然资源的基础性,如果把企业看作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的话,那企业的成长就是资源的整合过程了。而目前农业上市公司应该说很多都没有注视到这点,只是一味地追求资本的相对收益,转移行业,未能把握农业行业异质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
4、没有对农业这个行业整体的战略认识
农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在整个证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仅仅不足5%,而要想在数量上有所突破,质量上有所提高,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关注,需要有战略的认识,对于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评价,王青燕和何有世(2005)、冷建飞和王凯(2007)、王俊峰和赵晓涛(2005)等大批学者在已有基础理论的成果上,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证分析,尽管结果侧重有所不同,但显示出的其根本的就是没有对农业上市公司战略认识,从根本上找到长效的有利于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基本驱动力,发挥真正意义上农业行业排头兵的作用。
四、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战略对策研究
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来诠释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问题,想到了查尔斯·达尔文:“存活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种群。”适者生存的道理深刻揭示出企业成长的有效应对措施,归结起来,笔者认为就是对企业成长问题的战略对策。
1、树立对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战略理念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指出竞争战略实质就是将一个公司与其环境建立联系,外部环境作用于企业内部,企业的成长关键在于企业对外部影响的应变能力。马云提出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企业,是对企业成长的渴望和战略规划,试想如果没有这种理念上的战略规划,这个企业将会是鼠目寸光,绝无长久的发展,仅是昙花一现的生存。迈克尔·波特认为三种能获得成功的基本战略有: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而对于农业上市公司战略理念的规划要集合农业行业特征,农业行业的异质资源和地域限制,对于总成本战略的实施在同行业之间足见优势并不很显著,倒是差异化战略与目标集聚战略显得至关重要。差异化战略包括与农产品生产加工相关的技术特点、服务特色,可以直接是顾客降低对其他方面的顾虑而使企业增加竞争实力;目标集聚就是要针对有效的、主要的特定顾客群或某相关产业链的消费群体,这样的话对于企业的成长是有利的且长效的。如蒙牛、伊利股份,形成以营养的乳制品为产品链的系列消费,抓住这条根本主线,不断开发研制新系列的产品,稳定了既定老客户,还一定程度地吸引新客户。
2、战略规划下的全面创新
韩国三星集团的口号“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变就是要创新,要适者生存的创新,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系列的创新。对于农业上市公司来讲更是需要创新的,他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不同,可能受农业靠天吃饭的影响,农业企业多少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农产品加工、种植、捕猎渔业的行业都认为创新意义的大。试想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异质独特资源的拥有,就应该有额外的附加值,但实际上是很少把握,就在于创新的严重不足。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理论,主要强调在生产和企业组织上的创新,其他的变革被看作是创新的社会效应,而不是创新本身。而在知识经济的现在,创新应该是个全面的创新,包括各方面的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创新。农业上市公司不断出现背农、离农的被动局面,根本原因在于对农业这个行业没有创新的认识,自然选择资本收益较高的其他行业,没用通过创新挖掘农业的行业潜能。
3、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正视成长中的蜕变
企业的成长,在战略规划下,就应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包括销售服务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标准化能力等各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将核心能力解释为“一组先进技术和谐组合”,这是一种综合的概括。核心能力应该能最终形成有绝对竞争力的产品,给企业带来收益,农业上市公司必须要培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农业的异质资源决定农业上市公司应注重挖掘农产品的深加工,系列产品链,独特的原材料供应加技术创新的优势,必然能为农业上市公司带来高于一般行业公司的投资收益。
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农业上市公司成长进行透析,就要正视成长中的蜕变问题,蜕变是生物必然面对的现实,因为时间是引起成长和死亡的基本原因,而对于企业,在一定时间里死亡并不是企业的必然命运,也就是说一个生存了很久的企业同样可以保持的旺盛的生命。但并不是说企业就没有蜕变、死亡的选择,日本的藤芳诚一在《蜕变的经营:管理的基础认识》中指出,企业应该要进行战略经营,着眼于企业环境的变化,就是要进行有意识“蜕变”所进行的经营活动。但本文认为关键是对蜕变时期的认识,农业企业处于所在行业或生产领域的水平和发展阶段,自己的企业又是何种状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与此同时还需要国家政策对农业相关政策的扶持,这也是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所在。
综上所述,深入挖掘更多促进这个深系国计民生但似乎被经济发展大环境忽视的领域——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近些年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成长研究的成果从数量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很显著,但任重而道远,有突破性的结合我国实际经济现状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对策研究应该说还不明显,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学者专家。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思著,赵睿译:企业生命周期[M].华夏出版社,2004(1).
[2]许晓明:企业成长——打造“百年老店”的战略选择[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琦、曹兴:企业成长理论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篇4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必要性
从本质上看,世界各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因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恢复、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而提出来的。其共识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经济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1]。而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例如,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亿日元。韩国计划到2012年投资60 000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另外,还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英国、法国相继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英国还计划十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这比英国以往任何时候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在2009年宣布投资2 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
2009年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工作启动,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先是从原本的七个领域扩展到了九个领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2010年年初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经过半年的意见征求,主要领域从七个扩为九个,现在又改为七个,但前后七个领域的产业内容已发生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定为七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做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
但是,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而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1]。例如,美国有极为严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个大类的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出口,并动辄以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拒绝向中国输出技术。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我们的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才能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现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它既涵盖了“战略”本身的重大性、长远性和未来性,也涵盖了“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总理(2009)在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时则指出,“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特征。同时,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看也体现了“新兴产业”的特征(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1]。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期间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赵刚(2009)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在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长远影响的行业,其次是着眼未来,必须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可能性。王勇(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1]。中国部分媒体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内,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与关键核心技术相联系的。对二者关系的解释可从20世纪世界各国关于国家关键技术的规定中得到认识。例如,美国在1991年3月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指出“国家关键技术”是对“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如先进技术计划(ATP)、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生物技术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技术和环境保打技术计划的清洁能源及清洁车辆计划技术等,把关键技术与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德国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与七个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纪初的德国关键技术》报告认为,所谓“关键技术”指的是“对国家经济有决定性影响;欧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术开发示范活动总体规划》把“关键技术”定义为:“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通用技术”;韩国政府制定的“高度先进国家计划”(又称HAN计划,c-7计划)认为,“关键技术”是“能够给经济带来最大潜力,并对社会有综合效益的基础性通用技术和应用性产业技术”。这些规定都把关键技术与国家经济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联系了起来。
第一次把关键核心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起来的是国务院总理******,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召开的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他指出,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新兴战略性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中强调,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也是与自主创新相联系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就必须加快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如果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他还指出,中国要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着力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评述
从以上理论讨论的状况看,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其重要手段。同时,也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自主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可使中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要意义。就整体来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当然,从这些理论讨论的情况发现,尽管各国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提得较多,但并没有形成具体的自主创新路径,就相关的概念都还处于争论之中,例如,什么是战略性新产业?什么是关键核心技术?推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究竟能够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有哪些?都还没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形成明确、具体的研究路径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体研究路径分析。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1)对问题中所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自主创新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和目的,建立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究的逻辑起点。(2)为了有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明确,将奠定继续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3)为了明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联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作用过程进行分析。例如,关键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及关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过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形式分析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详细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要通过自主创新形式来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4)为了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效应,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产业市场效益、产业技术效益、产业带动效益、产业优化升级效益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从理论上清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效益,也可为后面的研究内容提供直接的标准。(5)为了更深入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可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进行分析。例如:技术知识聚集、资金保障体系、畅通的技术推广路径和产品销售市场等。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探索提供逻辑参考。(6)为了能够探究出对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办法,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进行探索。例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务平台建立、配套技术使用体系的建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建立等。这部分的探究,可实现课题研究达到的实践指导意义的目的。 研究路径的结果分析。从以上研究路径看,可达成的预期结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这不仅构成了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还丰富了新兴产业理论,也拓展了“战略”理论的范畴,具有研究理论上的创新结果;(2)该研究根据关键技术理论和核心技术理论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作用。同时,也拓展了“关键技术”理论的和“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创新结果;(3)该研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条件,探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路径,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创新路径和研究体系,对中国有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有一定实际指导作用,具有实践上的创新结果。
参考:
[1]王勇.战略性新兴产业简述[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
篇5
摘要:我国大学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招聘馆员的标准提高;高校财政投入经费不足;图书情报学教育与图书馆职业失衡。造成大量青年馆员跳槽;专业馆员科研能力丧失;图书情报学科教育障碍等弊端。建议采取调整人事聘任标准;营造馆员终身学习的环境;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等防止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等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005-03
1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研究现状
1.1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概念与特征
图书馆职业是业内人士对自己工作角色的一种职业肯定,在欧美等国家又称为图书馆员职业。图书馆员是专指拥有美国图书馆学会认可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的所谓专业人士,有分类编目图书馆员、参考咨询图书馆员以及儿童服务图书馆员等之分[1]。1876年,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麦威尔•杜威宣布“图书馆工作成为专业化职业的时代到来了,今天的图书馆员可以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的工作称作职业”[2],从而揭开了图书馆员职业化的序幕。然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图书馆员职业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至今日仍存在许多分歧。在中国,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主张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热议的焦点,也对图书馆员职业构成严重威胁。所谓“去职业化”,指的是由于劳动组织和劳工关系的市场化,工作从职业导向转为过程导向,工作内容不再取决于职业,而取决于任务,从而打破了传统职业的界限划分,为完成任务可以跨越职业的门槛[3]。
图书馆员去职业化具备如下特征:第一,图书馆员越来越多地受到非图书馆学专业出身的上级领导的控制,职业自正在逐步削弱。第二,图书馆学专业的传统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其他学科,如信息技术、电子工程等学科的干预,导致了馆内工作中专业知识的淡化。第三,非图书馆学专业出身的人员正在占据或顶替大量原有的图书馆员岗位,如美国公共图书馆聘用非专业人员担任图书馆的核心工作[4],削弱了专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降低,从而造成大量的专业毕业生放弃本职工作,而另谋出路。
1.2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简述
在中国,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现象不仅受到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而且受到本国基本国情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来自图书馆界内部的“自我歧视”和专业教育边缘化问题[5],从而导致了我国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现象日益严重。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化却受到了威胁,图书馆员正在走向“去职业化”。主要表现是:“法律法规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不完善、图书馆员的非专业化、图书馆员自身的职业歧视”、“图书馆业务外包”[6]。可见,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岗位正在被非专业人员不断占据,馆内的业务外包逐年增多,他们所形成的工作团队也逐渐分散,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减弱,许多年轻馆员的职业生涯得不到合理的开发,找不到自己的职业成就感和生命归属感。这些不仅使高校图书馆员逐渐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而且还阻碍了图书馆现在正常的服务工作及未来的发展。
中北大学图书馆是山西省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本校师生教学与科研提供各种服务的重任,尤其是对两个国家级的国防科研基地提供信息服务的重任。随着国内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扩展,中北大学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本文拟以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例,着重研究其2002年-2011这十年来馆员去职业化的原因与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任玉梅:2002年-2011年我国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研究
2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原因
2.1高校招聘馆员的标准提高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服务单位,其馆员的聘任与调动都归人事处统一管理。从2002年开始,为了解决中北大学图书馆馆员缺乏的情况,校人事处连续4年都给馆里3-5名本科生的指标,到2005年,人事处又连续三年给馆里3-5名研究生的指标。然而,从2008年起人事处对新聘馆员的学历要求为博士。从那年起,图书馆再也没进硕士,但也没有博士加入,从而阻断了馆内年轻力量的发展,也造成大批的图书情报专业的毕业生流向了除图书馆学教学和实践单位以外的其他行业。这十年来,随着中北大学图书馆退休人员的增加和年轻馆员的调动,馆领导不得不把大量业务外包,来缓解馆员紧缺的问题。这样,大量编外人员从事着图书馆工作,加速了图书馆员的去职业化发展。
2.2高校财政投入经费不足
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图书经费,是关系高校图书馆当前和未来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经费短缺和不合理使用一直是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服务型单位,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统一规划拨款。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开展的服务越来越多,但经费却捉襟见肘,财政压力不断增加。[7]”以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例,首先,在2006年搬迁至新馆以来,大部分部室的桌椅都沿用着旧馆的,尤其是馆员负责图书借还的工作电脑设备,主机仍是586型,显示屏在去年才换成液晶屏。馆里还要负责学生管理员和临时工的工资。尽管每年学校都增加对图书馆经费的比例,却要求把馆内机房里的学生上机费上交。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其次,图书价格的上涨也使图书馆不断面临和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迫使其减少某些项目的开支。在中国80.18%的图书馆认为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仍是经费长期短缺,其中印本和电子资源价格持续增长,尤其是外文期刊和一些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电子资源的价格增长幅度过大是主要原因[8]。面对飞涨的期刊价格,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了节省经费,图书馆还通过减少馆员业务培训等活动,保持图书馆整体收支的平衡。
2.3图书情报学教育与图书馆职业失衡
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与图书馆实际工作需要脱节是造成馆员去职业化的又一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正逐渐从传统服务模式向复合型服务模式转变和发展。但是由于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模式的陈旧,教育内容的落后,教学实践基地的缺乏等,最终造成本专业毕业生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或者中途转换专业,或者毕业后去其他行业工作。武汉大学肖希明教授主持的调查表明:2002年-2006年五年间全国多所大学图书馆学毕业生去图书馆就业的数量下降了8%,而去其他行业就业的数量上升了5%[9]。而中北大学图书馆在2002年-2007年间所招的毕业生中,只有两名是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的,其他馆员的专业背景都是工科、理科或文科。可见,高校图书馆无法招聘到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学生,只好招聘其他学科的毕业生,或者干脆聘请廉价的合同工、临时工来图书馆工作,或者与大型书商签订协议进行业务外包等,从而造成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现象日益严重。
3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弊端
3.1大量青年馆员跳槽,影响了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在馆员去职业化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出现了正式员工却越来越少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老龄馆员逐渐退休和年轻馆员不断跳槽的原因。如果老馆员退休后,而没有适量的年轻馆员接续,势必造成馆员的短缺,从而影响其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例,从2002年到2011这十年间,共有12人退休,14人调离。尤其是2007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4-6人退休或调离。高校图书馆面对这样的情况,只好把大量工作外包,或廉价雇佣临时工来缓解馆员的工作压力。如此的恶性循环得不到正确解决,势必造成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降低,从而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职能的实现,影响到图书馆优势的发挥,最终导致其核心竞争力逐渐丧失。
3.2削弱了馆员队伍的专业性,使其科研能力丧失
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现象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正常工作,而且削弱了专业图书馆员的科研能力。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图书信息服务工作,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的广大师生。第二类是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学术研究,主要服务对象是图书情报学科的师生和馆内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课题。就中北大学图书馆而言,前一种情况不存在,本校没有图书情报学科;后一种情况却是有的,而且是该馆高度重视的科研工作。其工作人员大多是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具有较高的信息敏感度以及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服务的专业能力。但是,随着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充实到图书馆的队伍里,不仅削弱了科研团队的专业性,而且影响到该团队科研能力的发挥,甚至阻碍了科研项目的进展与结题。
4防止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对策
4.1调整人事聘任标准,健全经费使用制度
高校图书馆的人事制度是随着高校的整体变革而变的,所以高校的人事管理部门在制定每年的招聘计划时,有必要考虑图书馆作为本校服务单位的特殊性而调整引进人才的标准。适度放低一些指标,这样既有利于缓减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能防止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现象继续发展。中北大学人事处从2010年起就放宽了对图书馆引进人才的政策,在对毕业生的学历标准降为硕士的情况下,还鼓励本校硕士毕业生去图书馆工作。这无疑是种非常有效的人事改革,成效显著。
鉴于高校图书馆当前图书经费使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高校财政部门“需进一步健全经费使用的各种制度,采用经费使用项目合理化,采购规范化,信息公开化,监督正常化等逐步加以抑制。[11]”从而让有限的经费在高校图书馆发挥最大的效用。中北大学图书馆在制定2010年度所需经费时,就以过去各年度图书购置的历史性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馆内各部门的情况,主要围绕军工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加大了对外文电子资源的购置,合理规划了图书、期刊、电子期刊的经费分配,不仅从馆内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增强了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而且通过这次分配极大地调动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4.2营造馆员终身学习的环境,提升其职业素养
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始终存在着一定差距,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单从馆员自身考虑,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专业基础不扎实,职业素养不高。目前,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数字化、信息化、去职业化等变革,训练有素的专业馆员自然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有信心迎接各种挑战。因此,如何及时培训馆员,营造适合学习的环境,让馆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就成为高校图书馆提升馆员职业素养,防止馆员去职业化,迎接时代变革的关键因素。
4.3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推进其职业化进程
尽管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实施[12],为图书馆员的职业化进程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图书馆界对此仍无法顺利执行,尤其在高校图书馆里,这项制度与高校人事任命仍存在矛盾与冲突。这也是导致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严重的一大因素,亟须馆领导和有关部门认真解决。借鉴国际图书馆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及我国某些高校图书馆实行的成功经验,针对高校图书馆人数多、馆员背景大、专业馆员少等特殊情况,建立适合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积极远离去职业化的危险的资格制度,引导和规范馆员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信息化职业素养,改善学习和职业环境,从而推进馆员的职业化进程,最终带动全馆稳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舟,吴汉华.图书馆职业的发展前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16-23.
[2]王贵选,苏彦朝.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低落的原因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7(9):36.
[3]陈莹,李树林.论德国劳动力市场“去职业化”趋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130-133.
[4]Crowley B.he suicide of he public librarian[J].Library Journal,2003(4):48-49.
[5]李晓新.图书馆职业边缘化分析――兼谈对图书馆学教育的启迪[J].图书与情报,2006(4):34-38,43.
[6]刘晓英等.我国图书馆“去职化”及其原因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0(7):97-100.
[7]陈传夫等.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4-18.
[8]李晓娟等.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现状调查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1):92-96.
[9]肖希明等.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8(1):5-10,16.
[10]冯济德.图书经费使用信息不对称的制度约束[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1):41-44.
篇6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上述要求为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培养提供了依据。试图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科素养;政治课;有效性;探究
时展,社会变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而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这也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上述要求为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培养提供了依据。本文试图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究。
课例标题: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授课过程:
一、视频播放相关材料并出现两个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较快进入学习角色)
问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包括长相、身高、性格、脾獾龋,请同学们认真思量并简略谈谈自己的实际特点。
问2: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其他同学等)对你的认识有不同之处,为什么?
二、在引导学生全面思考,个别学生做了相应的回答后,教师归纳了本节课的主题,即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相关课堂活动。
活动一:猜猜他(她)是谁。由某位学生简述本班一位同学的外貌、性格特征或行为习惯等,让大家猜猜他(她)是谁。
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调动,大家在审视自己的同时关注其他同学,想方设法发掘其他同学的优点和良好的习惯等,争相发言,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诱导归纳了矛盾特殊性的第一个表现,即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活动二:心灵探索之人生规划。教师在相应的课件上刻画了一个人人生的时间横轴,从10岁到90岁之间,并设问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你的理想、目标都是什么?同样的你在不同时间段的想法、做法、规划等相同吗?为什么?请在时间轴上标出你目前存在的一些优点、缺点等。
此时,学生充分直面自我,寻找自己的成长足迹,探寻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发现并审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在充分讨论发言后由教师归纳矛盾特殊性的另两个表现,即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活动三:角色转换。假设你是一名教师,或是某个教学班的班主任,最近班上有两名学生的成绩下滑了,你要分别找他(她)们谈话,那么你将如何进行呢?
此时,学生的角色已转换,懂得了要善于捕捉别人的心理想法等,知道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悟到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理解了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在学生交流发言后由教师归纳出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即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探究:这一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讲授课程知识相结合,每一次活动中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热烈讨论,交流互动,活动后教师都有归纳导出本节课的相关理论知识点,承上启下,环环相扣。并且在诱导学生(全体同学)有了充分的思考,并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他(她)们从活动中提高对自我的认识,指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首先要善于“发现自我,秀出独特”,即要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扬长避短,活出自己的精彩;其次再“关注自我,接受自我”,即在关注自身价值的同时面对自我,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做到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再次“正视自我,悦纳自我”,即正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勇于承认缺点,做到正视自我、接受自我、挑战自我;最后“发展自我,走向成功”,即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吸纳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合作共赢,走向成功。整堂课气氛活跃,生动有趣,师生互动合作良好,教学的有效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也从教学中提升了对自我本身、他人长处、合作共赢等理念的认识,并获得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悟和培养。这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得到了培育和提高,较好地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篇7
关键词: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内涵;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9-0144-02
1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涵义、特征及作用
1.1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涵义
企业财务管理报表既要向社会公开披露本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又要为本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内部资料,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翔实可靠的信息。烟草行业的财务报表同样可以分为内部管理报表和对外报送报表。对外报送报表是为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编制的对外提供服务的会计报表,有统一的报表格式、指标体系和编制时间等,如烟草行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均属于对外报送报表;而内部管理报表是指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编制的对内报表。一般而言,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包括本行业的财务预算、成本报表、财务分析及其他内部管理报表。是烟草行业财务管理部门为满足内容管理者个别需要的专用会计报表。对内报表提供的信息一般比较详细且属于本行业的商业秘密,烟草行业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内外有别。
1.2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特征。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与对外报送报表相比,具备以下特征:
①相关性。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提供的信息应当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烟草行业决策层对生产经营作出全面评价,如应付账款余额表可以分为应付烟叶款、应付辅材款、应付香料款等分单位明细列示期末余额,并同比列示往年数据对比;而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金额系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②及时性。卷烟销售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决策要求既准又快,内部管理报表的价值在于帮助烟草行业高层及时详细了解本行业烟草生产、收购、加工及经营现状并作出决策,时效性非常重要,即便是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未及时提供就会失去了时效性,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不再有实际意义。
③灵活与针对性。企业生产经营千变万化,不同时期经营战略各有侧重。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一定要紧跟市场变化与最新经营战略,针对本行业当期重点工作不断补充完善报表数据,及时提供相关有效数据,为本行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服务。
④网络性。当今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企业管理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烟草行业内部报表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手段,同样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对本行业的各项业务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信息传递,以此来提高烟草行业经营效率,以求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游刃有余,获得可持续发展。
1.3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作用。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的作用不可小觑,一是可以为烟草行业的经营者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二是为烟草行业的管理考核提供依据;三是可以为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提供帮助;四是可以及时了解有关经营业绩和经营情况的变化。随着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展变化,内部财务报表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2 烟草行业内部管理报表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性不足
烟草行业现有的内部管理报表主要是为财务分析服务,如成本报表就是为分析成本变动原因,销售报表只是反映销售情况,各类内部管理报表显得各自为战,未能形成一整套内部管理报表体系,完整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情况。
2.2 思想认识不足
总体而言,烟草行业领导现在都重视对外报送财务报表,对内部管理报表重视不够,对外报送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整体情况,而内部管理报表是对外财务报表的延伸,反映的是更多更详细的分类信息,是对外报送财务报表的基础。特别是生产经营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内部管理报表可以一览无遗。
2.3 整体性不强
当前,烟草工业企业已整合完毕,大多企业财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集中纳税,二级成本核算的模式,卷烟生产厂家丧失了原先的法人地位,不再对外报送财务报表,只是各自存在一些内部管理报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式,相互之间没有对比分析,各自为战,各具特色,未能形成合力整体进步。
2.4 信息化缺乏
由于种种原因,大家对内部管理报表重视都不够,未能列入烟草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系,编表人员只是在使用时需要,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信息化生成相关数据,大多数内部管理报表需手工计算,及时性与准确性不能有效保证。
3 烟草工业企业内部管理报表建议
3.1 提高对内部管理报表重要性的认识
篇8
中药工业技术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历史原因及受限于原研时期的科技水平,大部分中成药品种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难以做大做强。选择有潜力的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有针对性地实施制药技术升级改造,使产品更适合医疗市场需求,这无疑是“低投入、高产出”快速发展中药产业的战略抉择。
近年来,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质量问题受到各界高度重视,色谱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等中药质量分析方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药质量标准提升工作进展显著,促进了中药产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中药制药工艺水准低,生产操作粗放,缺乏制药过程质量在线监控方法,制药装备智能化程度较差,过程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制药技术革新意识不强,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导致中药制药技术整体水平落后于时代要求,制约了中药产品标准进一步提高,成为阻碍中药工业大规模发展的瓶颈。若想完成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任务,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并在国际上主导中药标准的制定,就必须实施中药制药工程领域的前瞻科技发展战略,研发中药制药工艺品质优化技术,制订中药制药工艺技术标准,构建提高药品标准的新机制。我们只有在中药制药工程技术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倡导和制定的中药标准才有可能成为全球规则,增强在世界天然药物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因此,自主创新发展中药制药工程技术,推进中药工业技术转型升级,建立符合中药生产特点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技术进步大幅度提升中药标准,确保中药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将推动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中药工业若干瓶颈问题与重大技术需求
1.1中成药二次开发的难点在中成药二次开发中,制药技术再研发工作比较薄弱,人们往往重视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或者专注于研究药品质量检测指标及其分析测试方法。由于中药物质的复杂性及基础研究不足等原因,再加上制药工艺品质低等技术因素,导致不同厂家的同一产品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产品的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批次间质量一致性不高,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稳定性和临床疗效,并易造成安全隐患,从而削弱了市场竞争力,这是阻碍中成药做大做强的一道壁垒,也是中成药二次开发的难点和中药国际化的瓶颈。
1.2中成药产品质量控制在实施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过程中,中药标准提升工作是重中之重。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提高中成药生产的原料及成品质量放行标准,通过修订药品质量检测指标,将重要成分含量上下限控制及有毒有害物检测纳入质量检测范围,这就对中药制药技术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因为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并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检测指标只是药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卡,而不是制造优质药品的工程技术。换句话说,中成药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不仅依赖于质量检测指标体系的完善,更主要取决于制药工艺品质的优劣,要提高药品标准就必须提升制药工艺水准。因此,大幅度提高中成药标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建立中药制药过程质量保障系统。
1.3中药制药工艺品质问题高质量产品离不开精密的工艺细节,制药工艺各关键环节质控点的精准控制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基石。目前,我国中药工业所采用的制药工艺相当粗放,工艺参数设置及其控制限缺乏工艺学优化研究依据,工艺品质控制主要依赖于经验,大部分企业制药工艺参数尚未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导致中药制药工艺品质不高。因此,中药制药工艺水平是制约中成药质量的瓶颈,必须尽快破解各制药单元工艺参数与药品质量关系辨析、制药工艺关键质量控制点辨识等中药制药工艺技术难题。
1.4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中成药工业化生产流程包括药材前处理,药效物质提取、浓缩、干燥、制剂等许多制药单元工艺,各单元操作工艺的组合形成了中药制药工艺链,即中药制药过程。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质量控制研究领域的技术瓶颈。目前,我国中成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整体水平仍十分落后,缺乏实用的制药过程质量在线检测方法,更谈不上对制药过程质量实施有效监控;中间体质量检测指标不完善,过程数据尚未实现高效管理;由于缺少制药过程质量信息,药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监控和追踪。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有人将过程分析技术(PAT)与过程分析化学混为一谈,甚至将近红外光谱视作PAT,还有人将制药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在线检测混淆为过程质量指标(物理、化学及生物检验指标等)的在线检测,这种技术概念上的混乱易导致中药制药过程分析技术研发应用偏离正确轨道,不仅影响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发挥实效,而且误导了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方向。因此,推动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发展是中药制药领域的当务之急。
1.5中药生产质量风险控制目前我国中药工业缺少生产质量事故预警预报方法,制药过程数据管理方式落后,尚未建立中成药生产质量风险控制机制。如何建立质量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监测评估各单元工艺质量,对全程质量监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防御生产事故的发生是中药制药工程技术领域的重点任务。
1.6中药制药过程节能减耗后碳时代是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低碳经济的要求正在催生新技术,促使中成药生产必须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损耗、减少废品率、提高设备利用率等。因此,制药过程节能减耗已成为中药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
2新一代中药制药核心技术简述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中药工业出现了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为主的技术变革,发展形成了具有现代工业意义的第一代中药制药技术,第二代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技术升级是以实现中药制药设备“管道化、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为主。面对方兴未艾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特别是全球发达国家正迈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我们建议大力促进中药制药技术的新一轮升级换代,创新发展以制药工艺“精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中药制药技术,推动现代中药工业跨越式发展。
本团队在中药制药工程研究领域已探索了15年。通过深入工业现场向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丰富的实践经验知识,对源自中药工业实践的技术问题进行系统探索,构建了新一代中药制药核心技术框架,其核心技术包括中药制药过程分析技术、制药工艺品质优化技术、制药过程质量监测技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制药过程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技术、制药过程智能控制技术等。
2.1中药制药过程分析技术PAT的基本思路是透彻了解制药过程并实施有效监控,即设计一个用于分析并控制药品生产过程的完整系统,体现了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笔者认为,中药制药PAT应通过集成方式对中药制药过程进行化学、物理、生物、数学及风险分析,辨识所有会引起药品质量变动的关键始发因素,及时检测原料和各单元工艺环节物料以及过程质量指标,实现中成药质量控制目标。其主要技术方法包括中成药生产全过程建模分析,单元工艺与质量关系建模(揭示影响工艺品质的各节点),设计质量风险最小的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择取关键质量控制点),研究过程分析化学和生物检测方法,建立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测系统等。
2.2中药制药工艺品质优化技术对中药制药过程各单元工艺进行深入剖析,辨析工艺参数与质量控制指标相关性,建立制药工艺品质量控制制指标,优化工艺参数,将严谨和精湛贯穿于每一道制药工序和工艺品质量检测验的始终,精准控制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和每个工艺环节,实现中药制药工艺品质提升。
2.3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运用测管控一体化技术理念,在线监测制药过程各类质量检测指标(包括化学与生物检测等),对过程质量实施有效监控和追踪;构建制药过程质量事故溯源系统,形成数据信息证据链,追溯到药品生产整个工艺流程和每一个环节,进而建立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及质量风险控制机制;以量化模型替代药工经验,精准控制中药制药过程,建立过程质量风险预警系统,避免发生药品生产质量问题,提升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水平。
3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战略方向与建议
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脚步,人类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智能技术和“云计算”给制药工程科技创新带来空前机会,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制药过程分析技术、过程参数在线检测技术以及制药过程装备都将发生重大革新。我们应抓住这一轮工业技术革命机遇,前瞻性布局,通过自主创新抢占制药技术战略制高点,实现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此,笔者建议:①将中药质量控制由“平面控制”模式发展为“立体控制”模式,加大中药制药技术升级改造力度,创建中药制药工艺品质优化、过程检测与过程质量控制集成一体化技术,从而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技术水平;②以PAT理念,创新发展中药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建立整个制药工艺链各单元环节质量风险预警机制,从原料到中间环节直至最终产品质量检测都追求高品质工艺水准,以精密工艺品质确保药品质量,由此打造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③促进中药制药设备从简单制造向复杂制造或高端制造转变,研发模块化、智能化、低碳化高效设备,从根本上改变中药工业装备技术落后局面;④将基础药学、工业药学与制药工程学交叉融合研究,探索和实践产学研用合作共赢的无缝衔接模式,凝聚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力量进行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共同跨越科技成果向工业转化的“鸿沟”;⑤针对中药制药关键环节和技术难点,聚焦于能够引领中药企业转型升级的变革性技术,以协同创新形式研发新一代中药制药核心技术,直接进行产业化应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深刻影响制药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走向,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极大促进中药工业技术跨越式创新发展,实现中药制药技术升级换代,进而大幅度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使中成药产品走向世界。
篇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中韩比较 发展策略
移动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传播形态和大众舆论格局,信息传播由单一传输变为互动共享,消息的源头更多更广,具有移动性。由于互联网的反中心、反控制特点,舆论热点经过互联网的外溢与融合被极度放大。因此,只有把握移动互联网的行业脉搏,疏导舆论走向,创造有价值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才可能在网络发展与融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融合趋势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技术、终端、产业、内容、服务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在未来的几年,移动互联网会以比传统互联网更快的速度发展,但是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互联网,而是作为其有效补充,在将来,会由于移动互联网更符合需求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地位和角色将发生微妙的调整,移动互联网有机会成为网络接入的主体,而传统互联网作为补充形式存在,形成移动和传统互联网并存局面,各自利用自己的优势提供相应的服务。该状态也同样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内部,未来将形成2G、3G和4G并存的局面,与传统互联网走上融合发展的道路。
中韩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策略比较
放眼世界移动互联网行业,作为中国的近邻,韩国是世界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新世纪以来,韩国移动互联网起步较早,业务应用日趋丰富,产业合作日趋完善,用户规模急剧上升。由于文化、历史和地缘上相近,韩国移动互联网的经验非常值得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学习和借鉴,从网络的升级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从联合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各环节到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围绕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网络、平台和服务这些问题的解决,韩国移动互联行业已经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一些挑战,并形成了一些值得后来者借鉴的方案。
纵观移动互联网行业本身,运营商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政府部门也是奠定基调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政府的引导和运营商的作用两个角度,基于中国和韩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比较,提出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几点策略。
(一)政府的良性引导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韩国政府在电讯市场的发展中一直全力助推,适时裁定,引导了韩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运营商、生产商之间的关系的良性发展。
CDMA和WCDMA的先后采用和发展都是政府在起推动作用。CDMA技术初期,全球范围内应用不广,而韩国政府看到其对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要里程碑意义,将其选定为核心技术之一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信息通信部还立法将公共软件开发项目的允许利润率从原有的10%提高到法定最高标准25%,以扶持本国软件业的开发,有效地推进了行业的蓬勃发展。
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中国通讯行业管理部门应该看到现今的不足和机会,积极引导行业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发展及智能终端应用创造更大空间。
1、平衡运营商竞争关系,非对称性管制,引导市场良性竞争。韩国政府所扮演的仲裁者角色,体现在扶持弱小运营商的政策上。1996年1月,正是SK电讯作为韩国电讯业的老大在韩国推出了世界首个商用CDMA移动电话服务(2G)。当SK电讯强大到别的运营商无法生存的时候,韩国政府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带号转网政策。韩国的特点是:采用不对称管制的方法,在政策实施的初期,只允许主导性运营商SK电讯的用户单向转网到KTF和LG电讯;半年后,才允许KTF的用户向另外两家运营商转移;一年后,最小的运营商LG电讯才开始执行带号转网政策。①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经过不断洗牌也在朝着平衡力量的方向发展,但是应更好地让利于用户。
2、引导新技术。开发新技术,逐步发展顺应用户需求的3G甚至4G技术。
3、引导运营商向国际化发展。由于韩国市场和客户数量的局限性,韩国政府鼓励运营商开展海外合作,用优质的亚洲落地服务满足了大规模的欧洲移动互联网用户。随着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G业务的深入合作,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潜力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4、引导运营商平衡地域差异,帮助中西部落后地区;或者政府直接补贴,以缓解我国明显的地域发展不均的问题。
(二)运营商发挥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主导作用
只有运营商作为核心环节,在移动互联网的行业环境中与终端生产商和内容提供商竞争,链接政府和用户等上下游环节,才能实现全产业链的良性合作,带动技术、内容、应用的全面繁荣。
1、技术革新。从技术的商用时间来看,韩国发展3G已有10余年,而中国只有2年。但是韩国因为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发展,而中国则飞跃式发展直接选用最先进的技术,因此两国现今采用的3G技术差别并不是很大。但韩国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始了4G网络的试运营。中国移动采用了自主研发的TD-SCDMA技术,目前的速率还达不到CDMA2000 EVDO和WCDMA速率,但是它对中国在4G方面的研发起到了技术积累的作用。
国内运营商应提升自身在新技术方面的竞争力,提供更快的速率、增加稳定率、加大网络覆盖面积,逐步发展顺应用户需求发展方向的4G技术。
2、产业链合作,减少内耗。协调与终端生产商的竞合关系是韩国运营商成功的原因之一。在韩国,各运营商在开发新业务时,也会在业务的规划中重点研究新业务对手机的要求,以引导其他手机厂商生产。如SK电讯与终端厂商的合作主要采取三种模式:一是补贴,让用户用较少的钱,可以买到有新功能的新型号手机,但用户必须在SK电讯网络上使用服务;二是提前在SK电讯旗下子公司生产的手机中推广一些新的应用;三是通过SK电讯店来推销这些手机。②此举不仅节省了运营商的销售成本,而且由于SK电讯的店都采用特许经营形式,店全部业务均来自于SK电讯集团,所以店对SK电讯业务和终端功能的推荐也是倾尽全力,为SK电讯的数据业务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进一步下调资费。中国和韩国的3G资费都比较高,但是相对于家庭收入来讲,韩国的3G资费还是较中国的3G资费较便宜,而且韩国的三家不同运营商,分别专注于高、中、低端用户,对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套餐,从而使所有国民都能使用3G。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推出的不限流量和时间的套餐,对3G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目前三大运营商都主要针对高端用户。中国移动所提供的低价套餐也仅是供用户体验一般的低流量业务而已,并不能体现3G相对于2G的优势。目前移动互联网资费过高仍是部分潜在用户尚未转化为在网用户的原因之一,而在带宽发展充分的情况下,资费下调之后造成的规模效益应能持平甚至超过高资费时期的利润。
4、培养用户意愿。通常情况下,新业务的发展有两方面动力――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而通信领域,用户大多无法预知需求,因此,大多数用户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需要运营商通过宣传、演示、使用等让其对新业务了解、认识并产生需求。在韩国的街头,移动运营商的营业厅随处可见,营业厅里环境优美,设有新业务的宣传和演示,用户可随时进去体验新的通信业务。此外,移动运营商还经常走上街头进行宣传,让用户了解最新推出的业务。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用户对3G特色业务产生了较高的使用需求和意愿。为了提供良好的业务体验,韩国的运营商还在网络方面大力推动。中国移动互联网虽然起步不及韩国早,但是可以从服务上进行弥补,为更大带宽容量的移动互联网培养好用户基础。
5、走差异化竞争道路。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资费套餐和业务组合。SK电讯和KTF都将市场细分做得淋漓尽致,它们均按照年龄对用户进行了划分。
中国移动互联网前景展望
随着3G发牌和重组的完成,中国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改变,以流媒体业务为核心的视频等增值服务还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移动互联网业务获取新的价值增长空间,实现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对于运营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全业务运营下的竞争热点。政府较重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政策支持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成熟。
基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通讯和互联网产业结合的必然走向,基于推进中国信息化进程和实现产业跨越的目的,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第二,我国具有良好的产业、市场和用户的条件和基础,应该选择新的模式发展移动互联网,在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实现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核心能力;第三,我国提升移动互联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能否构建自己主导的终端平台体系,并因此形成和领导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第四,目前情况下,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发挥优势,从应用和高层平台入手寻求发展突破,进而向下延伸,进一步强化优势、弥补短板,寻求深层突破。第五,能否有效整合包括移动运营商、互联网服务、终端制造商、软件开发商、芯片制造商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力量是加速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创新进程的关键。
参考文献
①张勇,《市场失衡加剧 非对称管制应择机而行》[J].《世界电信》,2008(9)
②凤凰网:《韩国:高度细化的3G套餐及应用》,tech.省略/s-
pecial/2010-517teleday/detail_2010_05/14/1519435_0.shtml
篇10
在医学科学技术信息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医学科学技术信息所的形象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文化是我们事业发展的灵魂,是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为全所职工认可并自觉遵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现就信息所的组织文化建设,简述如下。
1组织文化的内涵
1.1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简单地说,组织文化就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组织文化是从最高管理层树立的典范发展而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同时,工作群体的特征、管理者和基层主管的领导模式、组织特征和管理过程等因素也相互作用,促成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体系,每个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是组织中独特的价值标准、历史传统、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生活信念、习惯风俗,这种文化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息息相关。
1.2组织文化的特性
组织文化是以价值标准、行为习惯为核心,它决定特定文化环境中人们判断事物的标准、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决定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而什么不可以。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充满组织运行的一切时间和空间,体现于组织中人的一切行为之中,是一种可感知的场,代表了组织的生命力,代表着的灵魂。组织文化越强烈,该组织内的员工就都能自觉自愿地去做自己该做的工作[1]。它是影响组织内个人和团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合作方式的价值观、规范、行为标准以及共有期望的集合[2]。
2医学信息工作组织文化建设现状
2.1传统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2.1.1在对员工涵义的正确理解方面管理的核心问题仍然停留在研究怎样控制人上。组织中仍然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个对立的阵营。人在生产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把人始终作为管理的客体、工具看待。泰罗在晚年曾说过:“我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竭尽了全力,但是,他们的抵抗决心也是坚固的。如果我当时的年纪更大一些,更加世故一些,我就不会硬让他们干他们不愿干的事了”。
2.1.2在对员工的整体研究方面只注重研究个体,强调个人的作用和积极性。行为科学学派加强了对人的研究,提示了人的行为、动机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但研究的不是集体的意识、行为,而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意识和行为。管理科学学派着眼于管理的系统性,但重点还是放在管理上,对员工整体涉及的很少。
2.1.3在对组织机构的研究方面着眼点还是停留在对组织、制度、技术、方法、手段等较低层次的研究上,没有上升到组织文化研究这一更高层次上来。
2.2医学信息工作所面临的考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日趋加快,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进步,要求医学信息工作更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快速性和科学性,医学信息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卫生事业和医学科技迅猛发展,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各学科相互渗透,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医学模式的转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对医学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的医学信息事业进展还有很大差距,信息市场发育不成熟,信息和服务质量不高,信息内容产业建设滞后,处于竞争中的被动地位。现实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折射出我们的工作缺乏与时俱进,我们的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体制和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只有抓住这一契机,开拓创新,变挑战为动力,才能开创医学科学技术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3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组织文化是一个稳固的金字塔,塔尖是组织的核心理念(观念层),塔身是组织的制度文化,即组织的管理制度和基本行为规范(制度层),塔基是组织的物质文化,即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物质层)[3]。一个组织的文化对其实施战略将提供非常重要的帮助,当组织的文化与战略相匹配时会发挥出强有力的作用促进战略的顺利实施,反之,组织的文化与战略不相匹配时会极大地损害战略的实施,由此可见,组织的文化建设与组织的战略管理关系十分密切[4]。
3.1构建合理的组织文化合理的构建织文化,对于提升组织的目标境界,培育优秀素质的员工群体,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对信息所今后的发展进行定位,并获得全所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广泛认同。建立共同的组织愿景,制定全所统一的服务理念,创造和形成统一的信息所形象。要体现组织核心价值,成为员工普遍认可的指标,努力实现将组织的意图与员工的意愿最大程度地达成一致。要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的优良文化传统,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积极倡导和培养团队意识,为员工的个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3.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对组织文化的建设中,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服务准则等都有一个详尽的规定,形成本所独特的行为模式。
3.3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提高凝聚力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需要用优秀的组织文化提升文化底蕴,提高信息所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凝聚力,从而促进信息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鼓舞全所职工的士气,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目的是让每位职工都感受到是这个团队的一分子,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他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均代表全所的形象,个人的利益与全所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可以提供富有凝聚力的价值观,明确职工的工作目标,理想的组织文化必须同时具备稳定性和灵活性,必须同时关注对外部的适应性和在内部进行的整合。
3.4强化激励机制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创造一定的制度环境,使职工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在满足职工基本需求的过程中,灌输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不断提升职工的精神境界,平衡心态,改善和优化职工的需求结构,为职工打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平台,使每位职工都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创新主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职工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举。使职工在科学化、人性化的工作经历中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
3.5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以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体系,通过循序渐进的培训计划,全面提高职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养。同时也通过适当的鼓励和倾斜政策,引导职工自觉地走上终身学习之路,不再是安于现状、追求自我稳定和舒适。使组织完成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