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提高线上教学

篇1

关键词:钢琴教学 音乐表现力 作用 方法

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是人们跨越了国界,了解彼此的文化和发展,使人民更好地沟通和交流,雅俗共赏,在音乐的世界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音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水平方面也有了更大的追求,学习乐器的人民越来越多,而钢琴作为最高雅的乐器之一,深受大众的喜爱。

但是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学生们普遍的缺少音乐表现力,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寻找良策,解决问题是钢琴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讲述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一、使学生们用心感受钢琴曲,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最好的老师。

钢琴表演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文学之类可以直观感受的艺术形式,它是要用心去感受的,感受音乐里的喜悦悲愤,慷慨激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组成一首首动人的曲子,这些音符赋予了曲子新的生命,这些都是言语所无法直观描述的。

要想让学生对钢琴教学感兴趣,首先得让他学会如何感受钢琴乐曲,喜欢音乐,激发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无限灵感和动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钢琴乐曲的喜爱,从此对弹钢琴跃跃欲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钢琴,不断创作的不竭动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心

音乐鉴赏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必经之路。

每首曲子都表达着作曲者内心的情感需求,或喜悦或悲愤,或忧伤或宁静。钢琴教师在教学时要先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并懂得从文字上该如何对某首曲子进行赏析;然后通过教师对该乐曲的亲身示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曲者是如何通过音符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每节课上老师们可以有选择的选取一些曲子,由简到难,听完后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及曲中蕴含的感情。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听曲子时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描述出曲中的场景,让学生们用心去感受。这也是音乐上所说的艺术想象力。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大自然的安静祥和与美丽纯澈,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体验人生百态,经历一些事情,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钢琴表演的不仅仅是弹奏技巧,而是曲中蕴藏的感情,没有感情的曲子充其量只是一句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如贝多芬、莫扎特,为什么他们会成为音乐大家?是因为他们的技巧,更是因为他们曲中所蕴含的的强烈的感情。

三、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

扎实的演奏技巧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基础。

钢琴弹奏技巧是成为一个钢琴演奏者的基础功,钢琴是一门艺术与记忆并存的艺术,它需要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感情的宣泄,更对弹奏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每一位真正的钢琴演奏者都必须具备丰富的内心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需要坚持不懈和永不言弃的毅力和努力。

关于音乐艺术大家贝多芬,就有很多关于勤奋的小故事,比如:在一个破旧的小旅馆,一位客人正闭目欣赏着楼上优美的钢琴曲,忽然一滴水滴在了他的脸上。过了会又滴下一滴,他跳起来喊来了服务员,生气的问:“楼上是谁啊怎么往楼下倒水!”服务员看着楼上滴下来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哦,是贝多芬,怪不得弹得这样好!”顿时气消了一大半。当服务员问道要不要给楼上提醒一下时,客人说:“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旅客轻声来到楼上,透过门缝看到贝多芬全神贯注的弹琴。时不时将手指往旁边的水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这才明白,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发烫,需要时不时将手指浸到水中冷却一下,又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了楼下。这位旅客看了很久才离开,他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成就和荣誉不是无缘无故的得来的,背后都是由无数的泪水和汗水所铺垫的。

四、增加学生的实践演奏机会

实践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渠道。

老师应多给学生一些实践钢琴演奏的机会,比如:在校园内办一场钢琴演奏会,或者在班内弹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毕竟不是专门的艺术学校,演奏机会不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当学生们演奏之前肯定会加紧努力的去练习钢琴,试图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也只有真正的上台演奏,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钢琴演奏者。

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老师也应该在身边加以帮助,帮助学生调整他们的心态,教一些现场随机应变的小技巧。带着满腔的情感,弹奏出音乐之美。

五、结语

弹奏钢琴可以提升气质,沉淀内涵,陶冶情操,是一种艺术气息浓厚的乐器。演奏它,不仅仅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更需要浓烈的情感爆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对各大名家曲子的欣赏,兴趣的培养,内心的升华,上台演奏等等各种方法来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能达到的,它是通过时间媒介不断积累的产物。当然也有天生就拥有该天赋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天才”,但这毕竟是少数。老师要多注意学生平时的表现,“对症下药”地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生活数学化;生活数学化;三角形心的应用;数学教学与实践

一、背景与展望

三角形的“五心”――内心、旁心、外心、重心和垂心在整个三角形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生活中“五心”有极其较高的应用,它是三角形的“魂”。本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牵扯到有关三角形的“心”时会倍加关注,用心研讨,也有颇多的感慨,对三角形的“五心”作如下一些浅显罗列,以期抛砖引玉。

二、实践与喜悦

(一)内心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即点O是ABC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就是内心,这一“心”也是该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它的位置在三角形的内部。其用途很广,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常要用到这一“心”。

例1.一个村被三条公路呈环行围在其中(如图1),为扩大对外影响,村委会决定,利用便捷的交通,要建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大型文化娱乐中心,使从三个不同方向来的客人到各个车站后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试确定中心的建造点及三条道路上各个车站的站址。

(二)旁心

旁心――三角形一个内角平分线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如图2,点O是∠EAC、∠ABC和∠ACG的平分线的交点,它就是ABC的旁心,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心”。如求作一点使它到已知ABC各边的距离都相等,那么,除了内心以外,还有旁心,这点到ABC三边的距离也相等,且这样的点共有三个。这个点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

例2.某集镇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如图3),可它被三条不同流向的河流EA、AB、BC呈半圆形包围,进出货物只能通过水路,为了能方便地从各个方向收购和发送农副产品,准备修建三个码头和一个货物集散中心,使这三个码头到集散中心的距离相等,该怎样解决呢?这其实就是确定旁心问题。先找到旁心O,再过点O分别作垂线段OF、OD、OG,这样O处就是货物集散中心,垂足F、D、G三处为码头所建之处。

(三)外心

外心――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即点O是ABC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点O就是外心。这一“心”的位置随三角形形状的改变而改变: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的中点处;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根据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定理:“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可以得到外心的一个重要性质:即不管此“心”在哪里,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它也是该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此“心”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也经常要用到。

例3.A、B、C三处是三个自然村(如图4),村干部决定在三处之间的适当地方建造一个自来水厂,并使通向三处的自来水地下管道的长度相等,问该厂应建在何处?

其实也是确定外心,连结AB、AC、BC,作任意两边的中垂线相交于点O,连结OA、OB、OC,因为点O是外心,它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即,OA=OB=OC,所以,O处就是自来水厂的建造处,线段OA、OB、OC就是地下管道的铺设路线。

(四)重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即点O是ABC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点O就是重心,它是均质几何体的平衡点,它的位置与内心一样总在三角形的内部。在研究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有关线段的关系及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常要用到。

例4.学校的操场有三块不规则的三角形形状的空地(如图5),现要把三块空地改建成花坛并种上花卉,要求:甲块花坛种六种不同颜色的花卉,要求每种花卉种植面积相等且形状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向四周散开的三角形。

因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六块,通过计算可知道这六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理由如下:E、E是中点,SBCF=SBCE(同底等高),SBOF=SCOE,同理,SAOF=SCOD ,SAOE=SBOD,又D是BC的中点,SBOD=SCOD(等底同高),同理,SAOE=SCOE,SBOF=

SAOF,所以,六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按这种方案种植花卉,符合设计要求。

(五)垂心

垂心――三角形三条边的高线的交点,即O是ABC三条边的高线的交点,即O就是垂心,它的位置与外心相似,也是随三角形形状的改变而改变:锐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的内部,它把每条高线内分成两条线段后,整个三角形被分成了六个小三角形,这其中就有三对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直角顶点处,所以,C点既是直角顶点,又是该三角形的垂心,过这一“心”作斜边的高线,则这条高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与原三角形相似的小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的外部。垂心在研究三角形相似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线段的关系时经常要用到。

三、收获和反思

以上浅显地罗列了三角形的“五心”,这五“心”涵盖了三角形很多极其重要的性质和定理,掌握了这五“心”,也就基本把握了三角形的整个脉搏。

每种知识都是有机的统一体,都有自己完整的系统,只要抓住了该种知识的主线,就等于把握了该种知识的要点,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对各个知识点梳理总结并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进而就很容易把握该种知识的系统,从而也就达到了掌握该种知识的目的。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定向运动 能力 提升策略 研究

定向运动在20 世纪80 年代传入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定向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慢,进入21世纪后定向运动慢慢发展到学校,在大学校园里逐渐开展起来,慢慢走进了大学生的体育课堂。目前大学生定向运动受到了各个学校的体育部门的重视,许多学校开设了定向运动选修课,定向运动提高课,条件好点的学校成立了定向运动代表队,时刻准备参加大学生各类定向运动比赛。在定向运动在大学校园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了许多问题,如器材不足问题、地图的精确度问题、学生的体能问题、识图能力、应变能力、方向感等这些能力的提升问题给定向运动教练员和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可见开展定向运动研究,为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大学开展定向运动的价值

定向运动就是参与者以最短的时间通过地图,按照要求依次寻找到标注在地图上各点的体育运动。定向运动被称作为边下象棋边跑马拉松的运动,是智者的运动。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定向运动的学习,可以改善心理素质,提高体能和智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定向运动是一项军事体育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识图能力,提高野外生存能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培养途径。

定向运动在大学开展的现状

1.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内涵认识程度不够

在调查过程中,许多学生说定向运动是在校园里找东西到处乱跑,也有的说他们是在做跑步游戏,也有些同学对定向运动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是拿着地图按照路线找到目标就可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没有什么价值。可见目前大学生对定向运动的了解还是很少,对运动过程缺乏认识。

2.学生在定向运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程度不够

目前,学校定向运动的开展没有有专业的定向运动场地,许多教师也只是局限于操场,在操场的各个角落放置目标物,最大的空间也就是整个校园,这都是学生最熟悉的环境,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表面地学习了如何识图、如何辨别方向等,而对学生的体能、智能、应变能力、反应速度等都没有合理有效的锻炼。学生总是在没有任何挑战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兴趣也在下降,学完定向运动的学生有60%的人都认为没意思,没有什么锻炼效果。

3.教学设施不够完备

一套定向运动器材如果能满足一个班级的使用最少在7万元左右,许多学校在定向运动项目上投资力度不够。指北针只有几个,指卡、打卡器也只有五六个。根本满足不了学生上课的需求,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参与时间少之又少。教学场地基本上是操场,所采用的地图基本上都是教师徒手画的,缺乏精确度,而且都是在一个等高线上,无其他障碍,也无其他路径供选择。

4.师资力量单薄

目前,大部分定向运动教师都是半道改行,基本上都是通过短期的培训后回来教学的,参与定向运动实践的时间较短、经验较少,自身对定向运动的感受和体会很少。地图的测绘能力、定向运动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能力都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平。在教学方法上不能诱导学生很好地高质量完成任务,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比较缺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有些单调。

大学生定向运动能力提升的策略

1.加强跑动能力的提升

在定向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持久跑动,如果没有持久跑动的能力,就不会顺利完成预定的路线。定向运动一般的练习过程都会持续在15分钟左右,而一般的校园比赛也会安排在30分钟左右,大型的定向运动比赛,时间一般都会在1小时左右才能完成,所以运动员必须具备持久跑动的能力,持久能力提升办法主要是越野跑训练,采用中距离、长距离交替训练。运动员不光要能持久跑,而且要有快速跑动的能力,因为最后胜利的关键是看谁用的时间最短来决定的,快速跑训练是无氧训练,训练多采用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训练,穿插100米变速跑等。一名优秀的定向运动参赛者必须同时具有很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相结合,遵循运动训练原则和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注重学生对抗外界阻力能力的提升

定向运动之所以被称作为边下象棋边跑马拉松的运动就是因为它需要具有很强的抗拒外界阻力和干扰的能力。大学生定向运动有可能在校园、专业场地、野外等地方训练,遇到的天气不可能是碧空万里,所走的路线不可能是一路平整。天气很有可能是大风大雨,地面也有可能是高山峻岭,有的还要涉水,穿越沼泽地带、深林等,这就需要大学生锻炼抗拒外界阻力的能力,不怕苦、不怕累,使自己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尽可能安排一些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环境进行训练,不断提高抗拒外界阻力的能力。

3.提高大学生方向感和识图能力

指北针和地图是定向运动的基本工具,定向运动地图具备了一半地理地图的内容的同时,有着特殊的含义,定向运动的地图特别强调方位、可通行性、易跑性、通视度等,指北针是读图的辅助工具,在任何情况下,指北针对读图有着很大的帮助,指北针和图结合起来能使参与者的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地图上的各种语言符号、比例尺,能看懂各种类型的地图,分清和判断岩石和石头、水域和沼泽,植被等地貌特征,学会看懂等高线,了解各种等高线的类型。等高线在定向运动中能够更清楚地描述地图,帮助参与者更准确地阅读地图。在跑动的过程中,要形成图针并重,人走到哪里,手指压到哪里的习惯。

4.加强判断能力的锻炼

定向运动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应变能力和果断决策能力,当发现自己走错、或偏离路线时,需要及时进行果断的判断,迅速返回到正确的路线上来。每次定向运动的环境不一样,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是不可预见的,这就要求参与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应变能力尽快适应各种环境,及时处理遇到的问题。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如故意制造和引导学生走弯路,让学生自己判断路线的正确与否,故意把地图标错让学生联系实际判断地貌特征,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

5.加强安全措施教育

体育教师在定向运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安全教育。定向运动有可能在野外等不熟悉的地方进行,这就需要参与者有着全方位的安全知识。定向运动安全知识包括运动伤害、环境伤害、野外生物侵害等。这就需要大学生事先要作好准备活动,对容易受伤的部位、关节、韧带、肌肉充分活动开之后再参加活动或比赛,结束之后要及时进行放松和按摩,尽快消除疲劳;遇到天气原因要及时做好受冷或受热的准备工作,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能过量,防止严重脱水和水中毒;在野外时要注意蚊虫、毒蛇的侵害;学会一些急救的办法,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法等急救方法。

6.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定向运动教师基本上都是一般的体育教师出生,他们大多是经过短期的定向运动培训,对定向运动的基本知识、训练方法、教学方法等了解的比较少。他们参与定向运动的时间较短,对整个定向运动过程的体会不够深入,定向运动深层次的理论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定向运动的内涵,教学过程才能够生动,吸引大学生,提高训练水平,提升运动能力。

结束语

定向运动在我国大学生中开展处于起步阶段,教学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和传统的学校体育项目相比还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意义,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各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和训练,积极参加各类定向运动比赛,不断提升大学生定向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鹏.我院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123-125.

[2]陆小马.江苏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现状分析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 2007(12):48-50.

[3]王翔,彭光辉,张新安,汤万辉.定向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陈蕴霞.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意外损伤事故预防措施之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2):15-16.

篇4

关键词:基础医学;线上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我校基础医学院根据《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本科生线上教学安排的通知》安排,及时转变本科教学方式方法,全面部署学院线上教学工作,使授课教师及时通过线上直播、线上交互讨论等形式,积极探索有效的线上教学方式,为居家自主学习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保障实现“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期”,使新学期本科生理论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此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既是面对疫情的应急之举,也是对“互联网+”教育的一次大考,更是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壮举[1,2]。为进一步了解我院各学科线上教学实施情况,了解一线授课教师对于线上教学的评价,从而不断完善并提高学院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我院于2020年3月17–20日采用问卷星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学院开展的线上教学安排、教师线上教学、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开展了调研。本文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总结,提出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线上学习体验,从而获得实时高效能的教学效果[2,3]。

1基础医学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

1.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3月20日,共收到问卷星收集到的涉及26个专业的材料,有140名教师、4642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4642名学生中,男生约占28.74%,女生约占71.26%;大一、大二学生超过90%。其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教师的线上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以及基本满意。

1.2线上教学课程的开设情况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部署,我院召集教研室以及实验室主任多次开展腾讯线上会议,严格按照教学安排、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统筹谋划,秉持以成果为导向、突出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的理念,制定各学科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并研究制定教学督导机制,保障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截至2020年3月20日,我院线上教学已经开展六周时间,已完成本学期全部45门课程网络的搭建,录制速课和录屏文件千余课时,建立在线试题库、讨论专区等,实现在线教育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签到考试等。未开设线上教学的课程主要为必须采用现场教学的实验类课程等。

1.3线上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经统计发现,有76.42%的教师使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有96.90%的学生使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线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建设出完整性和可视性强的资源。学院在第一时间统筹指导各教研室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利用已提前自主开发完成的线上教学资源课程,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省、校级精品共享课程,按照精品课程教学相关规范,由教研室完成相关教学内容;未实现自建课程资源,借助校外教学平台已有优秀慕课资源的课程(包括晋课联盟共享课程),由课程负责教研室甄选推荐或指定网上慕课,实施相关线上教学;对于既无自建课程资源、也无校外慕课课程资源,且不具备完成网络教学条件的课程,通过学校教务处推荐使用的学习通、智慧树、爱课程、雨课堂等平台免费提供的教学软件,按照课程教学日历,提前录制速课、PPT+语音、语音课等形式,完成线上教学任务。通过分类组织实施线上教学模式,全面部署线上教学工作,真正实现课堂停、课程不停,开学迟、学习不迟[3]。因此,我们更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工作,建设完整的线上课程,真正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长效机制。

1.4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经调查研究表明,教师进行线上教学使用最多的教学形式为录播形式、PPT+语音形式,约占70.7%。与熟悉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很多教师缺少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线上教学模式,难以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多数教师会采用录播课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主要是由于网络拥堵、设备硬件条件、学生居家自学积极性不确定等因素太多、师生互动交流效果大打折扣所致。因此,设计和实施符合学习规律、建立实时高效能的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5各类教学平台具备的功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我们通过从指导学生在线预习、收集学习反馈结果、实时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定期开展专题讨论复习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约82.86%的教师认为教学平台的功能可以满足一定的教学需求。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是线上教学模式得以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网络教学资源不仅包括传统的语音录制、图文表示等单一形式,还包括将文本、图片、声音、影视、动画等多媒体资源有机结合的复杂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些现代网络教学资源较为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可多次重复观看,也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有所讲,让学生有所学。而且学生通过采取线上学习逐级闯关的形式,观看系列微课视频,定期参与课程讨论,做好课程笔记并完成课程作业,也使自身学习更具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经过近期的教学实践,授课教师普遍认为线上教学能够较为充分地共享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但仍有83%的授课教师认为其发展前景一般,仅作为在不可抗力条件影响下的选择之一,不能作为大学教育的常态化来进行,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对传统教学有一定帮助,但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此外,由于无法评估学生居家期间参与线上学习的自律性,约69%的授课教师认为相比传统教学,线上教学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6授课教师对线上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经过六周的教学实践,授课教师普遍认识到线上教学本身具有多方面优势,除了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较为自由地开展教学外,还可以较为充分地共享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这也是教师所推崇的重要方面。对于简单易理解的教学内容,采用线上教学形式开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每一章节结束后,通过设计作业、小测验,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更好地掌握;采用教学平台讨论区、微信群、智慧教学工具,来解决线上教学互动未解决的教学难点。总体看来,约54.3%的授课教师给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工作打分为4分(满分为5),认为线上教学工作进行较为顺利,教学效果较为满意。上述调研结果表明,近期我院的线上教学总体上运行平稳,绝大多数教师持肯定态度,授课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稳步攀升,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2线上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篇5

一、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探究式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多少年来,我们一再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不尽如人意。探究式学习把这一点体现得很充分,它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

发,关注种种地理现象,并鼓励他们的探究精神。例如:在探究“地球?水球”时,可先让学生看世界地图,让他们形成水多地少的表象,再看海陆面积比较图,然后我随手抛出充气的小地球仪,接着问学生:“你的大拇指按住的是陆地还是海洋?为什么?如果抛100次会有什么结果?”教师有必要给出标准答案吗?请把思考过程留给学生吧!许多学生在课后玩这个游戏,甚至还把游戏延伸到按住太平洋或亚洲的机会有多大,这又引导学生在无意识当中预习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他们的主体地位自然体现出来了。

其次,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对其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必然要求。探究式学习常常指向学生身边的,让他们感兴趣的地理现象。比如,在组织学生探究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时,要学生找出当地的位置;我在讲书本引言时,谈到我们要形成一定的“地理头脑”,这时就有学生指出市区的垃圾很多,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而且也严重污染了水源。如何治理呢?我们积极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究。这说明,在关注周围环境的同时,学生学到的是活生生的地理知识,这种地理环境意识的形成,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三,探究式学习中要求的实践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根本要求。对地图知识的学习,如果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那是很肤浅的,老师可适时地布置制作学校平面图的任务。怎样制作呢?这既需要知识又需要动手的能力。首先要用一定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建筑;其次要注意比例尺大小,还有方向问题。此外,要具备绘图的基本技巧。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了问题就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从学生交上来的地图看,不乏绘得十分精确美观的佳作。

第四,探究式学习激发的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的生命。不能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创新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怎样测量地图上的曲线距离呢?除了书上的建议,还有什么更简便的办法呢?问题一提,学生的兴致很高,马上就有人说:“先用棉线在图上量,然后在尺子上量出棉线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再如,当我指出要改良等高线地形图时,学生很快说出可以在等高线上着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高度和地形。可见创新教育完全可以有机地穿插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放过一切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契机。”

第五,探究式学习是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的学习方法。“探究”本身就是探究者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我在教学时,一改传统教学中“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把学习过程变成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过程。国外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只有心理上主动的,结果才是有意义的”。

此外,探究式学习可使教师立足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能突破教材与课堂的局限,有效地利用各种地理信息资源,构建开放式的课堂,达到师生共同学习,互动共进的目的。

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

首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索。例如在讲海陆轮廓的形成时,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标新立异地提出,这是小行星撞击的结果,他的回答引来同学的哄堂大笑。但我肯定了他探究的勇气,之后委婉地指出他说法的不可能。老师要多多保护学生求知发问的勇气和兴趣。要营造这样的氛围,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要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要体现随和平易的人格魅力。宽松的课堂环境,是探究的沃土。

其次,要精研教材,善于发掘问题。在经线和纬线这一问题中,可以这样提问:既然任何一组经线圈都可以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为什么人们习惯上用西经二十度和东经一百六十度经线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呢?教材上没有介绍这个内容,这就是设疑引导的好时机。我要学生对照地图,把它与其他的经线圈作个对比,并说出其中的原因。学生见仁见智,争论激烈,其中有两三位学生作了中肯的回答。不停留于知识的表面,将知识下面的问题留给学生,这才最有意义。

再次,要了解学生心理,引入最新“热点”,激发探究热情。教材上的巴、以冲突,阿富汗问题等即属此类。我用“亚洲区十强赛”、“9・11”恐怖事件、中国加入WTO、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等这样的焦点事件,要学生找出相关的国家,让

他们了解七大洲的面积。再有,举办奥运会给北京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为什么北京要响亮地提出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呢?利用学生对这些事情的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切入点,化平淡为生动,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要突破常规,反向设问,发散学生思维,使他们善于探究。我在讲地球运动时,不是简单地介绍自转的方向、时间等内容,而是问学生这样一些问题:假如地球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转,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假如地球比现在转得快一点又会怎么样呢?麦哲伦的东西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南北航行呢?逆向提问,别开生面,学生很感兴趣,同时改变了他们单一的思维习惯。

第五,要注重地理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地图,切实提高学生的地图素养,做到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从地图中学习知识,探究问题。地图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如在“地球?水球?”这一问题的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地图,认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不均,而不是先入为主地介绍。再如学洲的轮廓分布有什么特征时,也能让学生通过看图来认识。不少学生能看出大洲的轮廓呈三角形,成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一句话,能用地图的,绝不用文字。看图、画图、并图有机结合,丰富知识,发现问题,尽在其中。

篇6

关键词:课前预设;动态生成;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25

课前进行教学预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关注课堂生成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这就决定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有教师的课前预设,更要有课堂上师生动态的生成。于是,就出现了“预设”与“生成”这一对矛盾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预设而不死板,生成而不游离,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才能焕发出课堂的活力。那如何找到预设和生成这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的平衡点,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辨证关系,便成了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论题。先看笔者的一次教学实践片断:

教学内容:八年级(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众所周知,此定理的证明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习惯性地预设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如图,在ABC中,AB=AC,图中有哪些角相等?为什么?

(2)反过来,若∠B=∠C,一定有AB=AC吗?

教师引导分析:联想到证有关线段相等的知识,先需构成以AB、AC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因为已知∠B=∠C,没有对应相等边,所以需添辅助线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因此辅助线应从A点引起。再让学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辅助线,学生可找出作∠BAC的平分线AD或作BC边上的高AD等证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从而推出AB=AC。

(3)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在笔者的潜意识里,这样的设计是完美的,因为以前几次都是这样上且效果不错。)

上课了,依循原先预设的环节,教学有序地进行着。

生1:可以作ABC的角平分线AD,然后利用AAS判定AB、AC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生2:还可以作BC边上的高线,也是利用AAS判定AB、AC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笔者予以肯定后正要往下讲,突然一个学生举起手来,说:“还可以作BC边上的中线。”

笔者顿时一惊,因为之前从未想过做中线也可证明,心想:该听听学生的想法,就反问一句“作中线可以吗?”学生坚定地说:“可以。”顿时,学生们都开始思索,继而有议论声起。于是,笔者干脆放开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了。

很快就有学生喊:不行,三角形的全等不能得证!因为现有的条件是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许多学生都说:老师,作中线不行啊!

可这个学生还是举起手说:“我认为作中线是可以的,只是稍微麻烦一些,需要证明两次全等。”笔者不忍心打断,让他说说证明思路。

生3:作BC边上的中线AD,再经过点D作AB、AC边上的垂线,垂足为点E、F,先利用AAS证明DEB≌DFC推得BE=CF,再利用HL证明AED≌AFD推得AE=AF,就可得证。

听完后笔者欣喜,于是再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4:还可用倍长中线证明。倍长中线AD至G,连结CG,容易证得ABD≌GCD则AB=CG,再过点D作AC、GC边上的垂线,垂足为点E、F,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DF,再分别利用HL证明DEC≌DFC、AED≌GFD可得EC=CF,AE=GF则AC=CG,从而就可得证。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议着、听着、思考着……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虽然这节课的任务没能完成,但学生收获不少。

有了这样的教学体验,笔者开始对动态生成课堂予以关注。动态生成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关于课堂的生成,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那么,面对课堂中超越预设、鲜活真实的动态生成,我们该做些什么?应如何让课前预设和动态生成和谐统一呢?

一、重视课前的精心预设

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活动时,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领”。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问题情景,设想在课堂中会引起哪些因素变化,会生成哪些新的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不可能生成更多的新资源。那么,如何精心预设,真正提高预设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呢?笔者觉得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 全面了解学生,精心预设流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心理状态,善于与学生沟通,真正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预设教学过程。

2. 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材虽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但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预设时,深入钻研教材,把它吃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进行合理地、甚至是创造性地重组或改动。

3. 有效开发资源,预设弹性方案。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可以“块状式”进行教学设计,在某些方面准备好2~3个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措手不及,顺利应对课堂生成。

二、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即使我们教师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意外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并有效加以利用。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三种策略:

策略一:善用亮点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比如,笔者在讲析二次函数的题目: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2,7),B(6,7),C(3,-8),则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8的另一点坐标是 。开始认为只要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求出当y=-8时,对应的x的值即可。可是,一位学生却提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方法: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根据A(-2,7),B(6,7)两点的坐标可以知道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然后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得纵坐标为-8的另一点坐标是(1,-8) 。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笔者情不自禁为他鼓掌,并且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契机,于是继续追问:当函数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x1,0),B(x2,0),则对称轴可表示为直线 ;点A、B关于 对称;抛物线上还存在这样的一对点吗?若点(x1,n),(x2,n)在抛物线上,则抛物线的对称轴可表示为 。你能归纳出上述结论吗?由此可见,课堂上,由于教师能及时捕捉信息并善于运用,可以很容易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策略二:活用错误资源,解决学生困惑

我们不仅要善于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的错误,活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例题略)

策略三:借用分歧资源,引导学生探究

在学生的认知出现分歧时,教师可以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例题略)

三、让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我们关注课前预设,并不是否定动态生成的意义,而是反对强制性预设,若预设引领的痕迹多了,动态生成的亮点就会少了。当然,我们提倡生成,也不是要摒弃预设的作用,而是要避免无效生成。因此,只有实现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目前,一些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两种不和谐的现象:一是课前预设过度,挤占了生成的时空。从表面上看,这些课堂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还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本位的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总是缺乏活性,很难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思维品质。因而这种预设过度的教学也是低效的教学。二是动态生成过多,使教学失控。一些课堂教学由于生成过多,使教学失去了中心、失去了方向,影响了预设目标的实现,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课前预设和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课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动态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两者具有互补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一个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预设中孕育着生成,生成丰富着预设。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进而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教师既要关注“有心栽花花齐放”的预设实现,更要在意“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动态生成,就算是节外生的枝,也能发出新芽。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正确恰当地处理,善待异见,顺学而教,才能在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和遗憾的发生,让数学课堂更显精彩!

参考文献:

[1] 王运芹.动态生成与精心预设[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6(2).

[2]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2005.

篇7

【关键词】高职语文;能力养成;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语文是高职学校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衔接融合的基础纽带。在网络及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越来越受到网络因素的影响。客观来说,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网络的影响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良好的掌控性,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网络资源转化为语文教学的辅助资源,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云技术、在线学习等网络特色提高语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网络对学生语文能力养成的正面影响

(一)高职语文学习资源的网络化拓展

随着网络化教育的持续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当中,不少网络内容也被引入语文课堂中,有效促进了高职语文学习资源的优化和拓展。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活背景、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趣闻轶事等,这些资料能够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拓展性,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灵活,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微课、慕课学习方式对学生语文能力养成的促进作用

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微课和慕课逐渐走进高职语文课堂,成为优化学生语文学习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调一体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微课是以短视频的形式所制作的教学课件,一般时长为5-8分钟,短小精悍浓缩了语文知识精华,尤其是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微课可以是教师的讲解,也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短视频展示,这些都能够帮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应用。而慕课(MOOC)则是以网络平台为依托所构建起的开放性学习平台,其中包含了海量的在线课程,只要学生登录慕课平台,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展各种类型的学习,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内容,只要有互联网和终端设备,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慕课平台上,有不少关于高职语文的课件内容,这些学习资源的充分应用有利于形成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实现传统线下学习向线上学习的融合与转化,而且在网络学习平台中还能与教师或其他学生展开在线讨论,会有教育专家为学生答疑解惑,可以说,微课和慕课为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了坚实的网络资源支持。

(三)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进一步拓展

在网络资源的支持下,高职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空间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预习还是复习阶段,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拓展更大空间。网络资源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学生仅仅拘泥于语文课本的陈旧学习方式,进而形成以课本为中心、以网络资源为辅助的崭新学习形式,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掌握情况等确定预习和复习重点,寻找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等,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开展高效学习,获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网络资源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沟通交流

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性的大空间,在网络中学生可以顺畅的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别人解答问题等,这样的互动沟通方式有利于学生在高职语文学习中更好的进行交流。在学习社区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中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也可以就这些问题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更多的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网络化的学习交流,能够突破学生原本的班级和学校限制,进而建立起覆盖全网的交流体系。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人文色彩丰富的学科来说,学生们的讨论话题、知识交流、表达自身的文学见解等更加积极,这些也是展开高职语文沟通交流、合作学习的好途径。

(五)网络化表达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词汇储备

网络化的学习交流使学生面对更多的交流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习能力的人聚集在网络学习社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心声,有利于形成更活跃、更生动的沟通氛围,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词汇储备。尤其是网络当中上传的各类习作、优美词句摘抄等,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学生们在网络中积极尝试、勇于表达,从而形成了更丰富的语文素材库,为高职语文教学素材的提炼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网络对学生语文能力养成的负面影响

(一)海量网络资源影响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高职语文学习的网络资源可以用海量计,而且每天还会有大量新数据涌入网络,这些海量数据对于高职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提供了庞大的资源支持,但同时也会形成学生的“选择盲区”,面对海量学习信息,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的甄别和选择能力,在学习资料的界定、选择、应用方面缺乏精准性和效率性,进而造成学生网络学习“无用功”增加,在消耗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同时,造成高职语文学习效率下降,难以实现预期学习效果,学习有效性偏低等问题。

(二)碎片化学习造成深度学习缺失

在高职语文网络化学习中,碎片化学习模式能够整合学生的零散时间,从而使网络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等传统因素的限制。但是碎片化学习的副作用在于学习深度有限,尤其是应用微课或者在慕课平台学习时,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和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往往造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浮光掠影,缺乏钻研探究深度,因为碎片化学习所呈现的某一个知识点,但是在知识的衔接性、系统性方面则有所缺失,如果学生习惯于浅表的碎片化学习,则难以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度探究,造成知识基础不牢固、知识拓展和应用性较差等问题。

(三)不规范网络词汇影响语文学习的严谨性

毫无疑问,在网络影响公众生活学习的同时,大量的网络词汇也在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应用和表达方式,一些网络中常用的词汇如“酱紫”、“不明觉厉”、“偶”、“笔芯”等,这些词汇与传统汉字所表达出的意义截然不同。高职学生正是时尚流行的追随者,对于网络词汇的应用更是非常热衷,这些网络词汇使用频率很高,而且很快渗透到高职生的语言体系当中,对于严肃的语文规范来说,这些网络词汇缺乏必要的严谨性,尤其是在习作训练、书写专业报告当中会不自觉的使用这些网络词汇,最终造成语文学习不够严谨规范,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四)学生语文学习自律性欠缺

网络技术的应用为高职语文学习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在网络化学习中,学生不再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课下自主学习空间进一步增加。网络化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学生自律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由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目标不清、学习步骤不科学,加上自身自律性较差,往往造成语文学习针对性差,学生学习精力不够集中、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纠正,则有可能导致高职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受到不利影响。

三、网络环境下学生语文能力养成的实践对策

(一)依托网络资源深挖语文教学潜力

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的查找和应用更加灵活自由,而且资源类型丰富、数量巨大,这些网络资源和传统语文教学资源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深度发掘教学潜力,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相结合,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例如通过网络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合作学习能力,结合教学要求,教师会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分别搜集不同类型的网络相关资料,这些资料的整合和应用有利于提高高职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网络协作增加学生现实学习中的沟通互助意识,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网络资源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通过“年代”、“素材类型”、“情感表达”、“题材与题材”等相关关键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教师深挖语文教学潜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完善语文教学

在网络技术促使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支持下,高职语文教学实现了模式创新,改变了一直以来“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从而使高职语文课堂形式更加多样,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学生的知识接受、理解和消化能力有所提高。运用多媒体能够将网络资源直接展示在课堂教学中,而且多媒体设备能够结合教学进度、知识重难点等采取暂停、慢放、回放等功能,从而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要点进行揣摩记忆。尤其是高职语文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为学生创设更直观、更生动的学习情境。例如在写作课联系中,多媒体能够通过视频、图片、音乐、影视剧片段等形式展示写作素材,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能够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增加写作沉浸感,通过网络发掘更多的写作素材,并在多媒体情境下形成写作灵感。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持续提高。

(三)线上线下语文学习相结合

网络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从而构建起高职学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语文学习形式。所谓线上学习,就是以微课、慕课为代表的资源应用,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要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而起到强化记忆、拾遗补缺的作用。当前高职学生通常具备良好的网络操作能力,在日常学习中也可以从网络获得更多的有效资源,从而提高线上学习的有效性。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将其整合起来,在线下学习中向老师请教或者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就形成了以线上学习为引导、线下学习为总结的崭新学习格局。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学科来说,线上学习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建立起思维逻辑,突出高职语文学习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网络资源应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素养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网络中的信息更是良莠不齐,这就需要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络学习素养,具有基本的网络资料搜索、甄别和选择能力。在高职语文学习中,学生要密切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习重点有目的、有选择在网络中获取相应资料,而不是将网络作为“答案搜集地”,用网络代替自己动脑思考。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网络信息能力和网络素质的培养,减少学生在应用网络资源中出现的无用功,避免语文学习出现“偏题”问题。学生网络学习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引导和点拨能力,能够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更精准的问题引导,通过问题导学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对于网络见解不盲从、不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更要有敢于创新突破的求知精神,这些都是学生语文能力养成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也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篇8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如果一个图能准确地表征所要解答的计算题、尤其是高考的压轴题,可以说它已解决了一半.如果学生不会作图、或作图能力差,它将直接影响到复杂问题的解决.正如Kaplan和Simon的研究结果表明,问题解决过程中顿悟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被试找到了适宜的表征方式.表征物理问题时,图像是以视觉表象和直观形象的表征为主,以抽象符号表征为辅的一种问题表征方法,〔因为物理符号是一种最简洁的物理语言).这种表征方式,使问题的表达力求简洁,以便对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也便于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实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作图能力.

2物理作图的界定

在作图的活动过程中,人用眼睛看,用手去画,用脑去思考,实现人与外界的间接的相互作用.虽然它以图的形式反映出来,但是这种图不是简单的对外界物体的摹写,也不是一种艺术形象,而是与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相对应的图,是一种概括化的,并从客观世界抽象出典型的物理特征且反映物理规律的图.这种图就是一种物理模型,是形象与抽象的结合体.个体通过对物理模型的掌握,去同化和顺应头脑中原有的图式,在不断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中,解决物理问题,掌握了物理知识,这应该是物理作图过程.

物理作图是一种视觉思维的方式,它通过观察、想象和构绘,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表象并通过表象作用,再转化为图示与图象等约定信息的形式,并以此实现人对外部客观世界的间接的作用过程.物理作图就是借助于图形来思考,简单的说,就是以图助思.

3物理作图的能力要求

3.1从表象空间到几何空间

研究物体的结构及其运动,就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几何关系,即将表象的空间通过构图反映为平面上的几何空间,也就是画出各种侧面图,立体图,俯视图,截面图等,并能够相互转化.

3.2从原型到模型

把实际问题中的原型抽象成物理和数学模型.

3.3学生应具有信息的转换和整合的能力

在把信息要全面准确的反映在图上,既有空间关系的表达,又有语言逻辑的分析,还有隐含条件的挖掘等.

3.4规律应用于图的能力

画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思考,画图不仅是利用直觉,物理表象的形象性进行思考,更主要的是要结合抽象的物理规律、概念、几何关系等进行思考.即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3.5几何构图的能力

4提高中学生物理作图能力的策略

根据物理作图的界定和能力要求,笔者提出以下提高中学生物理作图能力的策略.

4.1让学生认识作图的重要性、养成作图习惯

作图并不是针对某一些题,或一类题,而是作为一种物理思考的工具,因此,要培养学生作图解题的意识,具有作图解题的策略,并逐渐养成作图思考的习惯.习惯来源于多次的重复,因而教师始终如一的严格要求是学生养成画图思考习惯的根本. 刚开始要求学生作图,学生感觉不习惯,不理解,我们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按规定程序认真审题,作图分析,看起来花了一些时间,但能保证顺利得出正确答案.“笨”办法其实就是好办法.千万不能省事,图快,凭想当然,“我觉得”如何,匆忙做答.那样欲速则不达,会出现不少意外失误.让学生认识作图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重视作图习惯的培养.例如,我们从高一开始,要求学生把练习本的左侧折出三分之一,专门用作画图区,把图作为建立关系、列方程的依据.对应该画图而没有画图的答题扣去大部分的分数或让学生重做,从严要求,让学生逐渐形成了习惯.

4.2明确要求

要删繁就简:物理作图主要体现与解题有关的主要对象及关系.画图时,要有所选择地抓住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对象.要重意轻形:即作图时重在表达意思,次要描绘形象.要一目了然:让人一看就懂.

中学阶段经常画的图有图示和图象两种.图示有矢量图,力线图,流线图,谱线图,流程图等.具体的说有受力图,光路图,电路图,运动图,轨迹图,等.图象是指各种函数图象,如波动图象,速度图象,位移图象等.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各种图的画法、要求与表达意义的统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相对固定的表达方法,并向学生明示.画图的过程,要利用准确规范的物理符号和数学符号.图的几何关系,大小比例要尽量准确.

4.3重视概念与图像相结合教学

物理中的许多概念都是在形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使是抽象的概念也有对应的物理模型,所以,在概念教学中应将概念和形象相结合.

4.4重视物理规律与图相结合的教学

物理规律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充分感知.物理规律的引出与推导要以清晰的物理图景为基础,有的是通过实验,有的需要从生活观察中抽象出模型,在教学中,为了清楚的表示他们就需要画出图.例如,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个弹簧称互成一定角度拉一根橡皮条,用力的图示记录下F1、F2大小和方向,猜想F1、F2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只用一弹簧称演示合力F,并用力的图示记录F的大小和方向.以F1、F2为两边构造一平行四边形,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合力F的关系,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样在画图基础上学习物理规律.

4.5重视几种视图的转化教学

在安培力、洛伦磁力、电磁感应定理的学习与应用中,我用3DMAX软件实现透视图、前视图、俯视图、侧视图之间的转化.如在安培力的习题教学中,我用如下三种视图.

这样学生对几种视图的转换就有一些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应教给学生几种视图转换的基本方法,例如透视图和前视图的转换:透视图中两根平行的导轨在前视图中只能看见一根,所以只画一根;而在轨道上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棒在前视图中只能看见其截面,所以只能画一圆圈表示;看不见的物体可以不画,也可用虚线表示.

4.6重视直观化的教学

传统的物理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都是已经选择、压缩、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简约化,更具高度的抽象性.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所学内容,而若能充分利用图形图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使学生自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规律,从而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例如《超重 失重》的教学,用DV拍摄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并在课堂上上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自己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就容易多了.学生在画超重或失重物体的受力分析图时,准确性明显提高了.

4.7重视挖掘隐含条件的训练

信息在转换时,图是一个中介,信息之间的转换就像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过程,转译时,要求信息要全面准确的反映在图上,既有空间关系的表达,又有语言逻辑的分析,还有隐含条件的挖掘等.

例如:如图10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点出发,初速度的大小为v0,在电场力与重力的作用下,恰能沿与场强的反方向成θ角的直线运动.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电势能与在O点的电势能之差.

在画本题的受力分析图时:(1)先画重力方向,竖直向下.(2)要准确画电场力方向,关键在于挖掘隐含条件:物体做直线运动,本题电场力可能水平向左、可能水平向右,但物体所受合力不可能为零.所以物体所受合力只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电场力方向只能水平向右.

4.8重视物理过程的分割训练

建立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图景,首先要弄清一个物理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其次要清楚各个阶段之间是由什么物理量联系起来的,第三要分析每个阶段遵循的物理规律.分析物理过程,一般都采用以现象发生的先后为顺序来分析的方式,将相同物理规律的现象视为一个物理过程.涉及物体运动的不同过程时,相邻两个过程经常以“速度”为“接力棒”的.

4.9重视课本插图的教学

新教材的图片更为丰富,主要是借助图的作用来表示、类比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等.例如,为了描述抽象的电场,引入了电场线.为了形象的说明电势的高低,用等高线类比等势面,用电梯的作功来表示电池的电动势等.教学中要重视课本插图的观察和思考,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看图,建立抽象规律和图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作图能力.

4.11画图综合训练――物理习题教学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也各有特点,习题教学应加强图景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审题,画示意图,从易到难,逐步消除思维障碍,这一过程教师不得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笔者认为物理问题作图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读审

弄清题目中明显给出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追索题目中隐含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明确题目应该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建立情景图

物理问题多以现实的客观事物存在为背景,一般用语言来描述,学生在读题时,头脑中就会产生相应的表象.也就是根据生活经验建立初步的问题情景图.确定研究对象,并分割过程.图在信息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理解题意,寻找变化规律,建立各物理量的联系.

边审题、边画图,并一一把条件和问题用字母符号注在图上,使问题能在脑中形成完整的表象,不至于因忘记条件或问题而中断解题过程的思维而重新审题,同时,示意图能使解答问题所必须的条件同时呈现在视野内,图成为思维的载体.

(3)科学的抽象

对读审中发现的各种解题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抽象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4)受力分析

对研究对象的各个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分析图.

(5)模型的再认

将研究者头脑中活跃着的有关的各种模型(常见的模型有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抛体运动),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的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比较,从中鉴别出适当的模型.

(6)形成物理图形

根据模型特征搜索出必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在概念、规律的指导下画出研究的对象状态、过程等图.物理解题要求学生要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所以画图需要将规律应用于图,需要使形象和抽象相结合,需要使逻辑的推理与非逻辑的想象相结合.

(7)合理的想象

篇9

论文关键词:《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改革,开放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是为规划设计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它着重阐述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两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平横纵断面和交叉口规划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方法,城市各类交通规划内容。这些内容对城市规划设计起着引导制约和具体表现的作用。

针对这门学科基础课的特点,特别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较少进行系统整理完善的特点,如何教好它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规划教育者。笔者以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尝试。

(一)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特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主要是理论讲授,结合课堂讨论及现场观测,在一定实践中应用理论以加深理解,最后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通过一定难度的规划设计实践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整个课程包括城市道路的分类、道路平横纵断面及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各项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的用地规模和选址以及城市各类交通方式的作用和特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本课程有实践性强、涉及学科门类较多的特点:实践性强源于工程技术都是在具体的城市道路沿线地形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的;涉及学科不仅包括测量学、工程制图、工程地质(专业基础课)、路基路面工程,而且与城市总规、控规、详规等专业课紧密相关;同时课程教学中有大量图纸图片演示及较繁琐的推理计算和设计计算内容。

(二)对教学内容组织的思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1.研究重难点,合理分配课时

本课程两大部分涉及内容较多,全部内容的讲授宜用60~70学时,而实际情况是: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调整表现为增加课程门数以扩大知识面教学方法手段,课程的学时数相应减少,目前《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计划学时已减至45学时。

为了在极有限的学时中确保学生对较大量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领会并精简教材,充分利用有限学时,把教材变“薄”。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而对其它一些内容,如行人、车辆基本知识,城市交通特征、路面知识、城市桥梁隧道等,或者在其它课程有涉及,或者课程要求较低,建议引导学生自学,可略讲,甚至不讲。这样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教材、规范标准滞后于技术发展,对教材内容取舍、更新的高要求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技术及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教学用教材、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应随之不断更新修订。而实际情况是,教材较长时间只有建工80版,2005、2007年分别有一套系统针对性教材上下册,且教材编写摘要新于之教学方法手段,对教材标准内容进行有益的扩展与深化。

如交通规划方法中增长系数法,实际应用已不常用,但因其方法简单易懂仍以之作突破口介绍交通规划出行分布预测方法,同时具体讲解其他方法及应用状况,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关键性内容。

3.重视基础课教学,增强专业课内容联系。

《测量学》、《地质水文》等课程是城市道路与交通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城市规划原理》之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部分、《城市详规原理》是本课程学习应用相关部分,有知识衔接的关系,学生应结合、交叉掌握。如道路设计的平交口竖向设计中等高线设计方法沿用测量学相关知识。若基础课内容掌握不到位,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理解消化。因此,教学中应加强与基础、专业课知识的结合,对学生正确引导,避免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脱节,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

(三)对教学方法的思考

课程的教学一般为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观测+课堂讨论+课程设计。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仍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二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讨论、专题科学报告、网上自主学习等。

(1)加强启发式教学,善于运用设问策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被动学习模式,转而以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即主动学习)。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考活动的启发和引导教学方法手段,注重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如在学习城市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后设计一些问题:平面、纵断面设计各自满足设计要求后,设计的道路是否就满足汽车行驶的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寻求答案后再提出:既然道路平面、纵断面单独设计满足要求后仍不能使设计道路完全满足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要求,那么应如何检验并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通过质疑、思考解答自然引入“线形综合设计”内容,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2)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法

突破教材的束缚,变教材的绝对主导地位为辅助地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可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科学专题报告、网上学习等具体形式实施。如在讨论城市交通方式结构时为了在对各类各国交通模式了解中学习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入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及私车交通等代表性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模式中地位的讨论,以宏观、发展的观点认识科学交通规划的基本点;对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等布置专题报告写作任务,学生从选题、查资料、提出论点论文、汇报展出等5个方面进行,使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锻炼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建立多媒体教材体系,利用校园网课程辅助学习系统自主学习,辅助学习系统应包括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案例、授课录像、网上答疑等内容。学生通过校园网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解疑、自测。

(四) 对教学手段的思考

教学中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包括采用CAI教学、多媒体教学、投影电化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直观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图文并茂,加深理解

《城市道路与交通》需要演示、讲解大量图片图纸,如道路平、横纵断面图、道路交叉口平面及竖向规划图、路网构成及交通设施的类型、组织方式、规划布置等教学方法手段,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如讲解平纵面线形组合时,配合适当和不适当线形组合的道路实貌透视图,加强空问想象能力,加深对线形组合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又如:讲授立体交叉内容时,由于立交特殊复杂的组成结构,不易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讲清立交的基本组成、功能和特点的目的。教学中考虑先选用图片介绍立交基本组成特点等,后用2学时观看录像,内容为某市环线上的各立交形式及交通特点,从而使学生以感性方式认识立交的基本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

(五) 重视实践环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1.为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加强实践性环节。

课程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设计实践中,要求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正确运用规范和标准进行道路路线设计和交通模式规划设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我们选择城市新区进行纸上定线道路平横纵设计和交通模式组织规划作业,设计时间为2周。

2.因课程设计在学期末,为加深平时课程学习中的理论理解,宜在讲解中穿插一定的实习时间教学方法手段,亦可以吸收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工程规划项目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部分,考虑将课堂设于工地或设计院,让学生参加技术设计、方案讨论会等,在教师和交通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工程方案设计,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积累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六) 对一些教学内容的思考

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城市道路设计、交通规划的实践也随之发展,设计实践相关规范必随之修订更新,而我们的课程教学因与教材、规范等同步而出现内容整合不完善、滞后实际明显的情况,这要求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科理论发展,掌握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将之直接输入到教学实践中,尽量缩小、减少与实践脱节、滞后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问题因实践发展其解答已与教材、规范有明显不同,这一点应该引起教师的特别注意。如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选用的问题,我国城市道路横断面因规划指标规定中推荐、交管部门的推广,一度几乎都采用三块板形式教学方法手段,我们的课程学习中也把三块板断面作为横断面的首选形式。但实际上,三块板断面在路段上有积极分流的作用,但在交叉口由于机非矛盾尖锐,容易引起严重的交通问题,如交通混乱、通行能力降低;比起一块板,比起放弃三块板改为多条平行支路,后者更容易合理安排保证路网畅通。再如其它知识点,路网中支路作用的重要性、交通方式结构中自行车交通出行比例、合理停车规划的重要性等等,实践与理论之间都存在脱节问题,这要求教师理解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七)结束语

作为一门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过程的进行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而教学过程的效果好坏关键在教师。教师不断学习本专业、本课程最新动态和发展,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真正做到使教学清晰、透彻,这样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2]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徐循初.再谈我国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1994,(4)

[4]宗琦,叶静辉.精简教材内容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浅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vol.6(1)

[5]陆建.交通规划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vol.24(1)

[6]郑祖武.中国城市交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篇10

一、考查内容与能力分析

二、试题特征

1.平实中有见地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Ⅰ卷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令人耳目一新,命题视角也有新的变化,围绕主干彰显平易近人的特质。该卷试题不是通过加大难度来提高区分度,而是注重思维的起点和终点,使考生入题容易解题难,在朴实的考查中凸显高明。例如第一组题以鲜切花生产与销售为背景,表面上看是在考查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但实质上是在引导考生进行位置影响分析:抓住纬度位置,突出热量优势;抓住相对位置,突出距离优势(从而影响交通成本)。另外,将本组题放在卷首也是有一定用意的:命题者有意识地让考生消除紧张情绪,给考生答题信心,让考生平稳入题,使得考生能够发挥长处,以便使成绩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占主导。

2.主干中求细节

高考地理试题常常围绕具有典型学科特征的主干知识,如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命题,以知识为载体,能力立意特点鲜明。而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I卷地理试题虽然围绕地理主干知识命题,但在具体知识的考查上却非常细,甚至体现在思维细节上。考生无论在哪一个节点上认识模糊,都会造成判断出错。例如全卷考查气候知识的题目,选修地理除外,有第1、4、36(1)题,分值占16分之多,但都是间接考查:纬度位置影响下的热量差异,地形影响下的降水差异,气温较高的原因。该卷中的地理试题一方面在考查主干知识,另一方面也细化了思维的考查。例如第36(1)题,有很多考生答不出“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这一要点,究其原因是考生在思维上没有关注“山高谷深”的细节,并思考其带来的影响,即“山顶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并沿山体滑至谷底,随着高度的降低,气温升高,使位于河谷的攀枝花气温相对较高”。又如第10、36(2)两题同样是对天气的考查,前者强调天气系统运动、变化之后的天气特征,后者则要求考生通过位置、地形进行推断和特征描述。试题能力立意的着眼点不同,其考查的思维细节就存在差异。

3.推断中讲证据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Ⅰ卷地理试题更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注重前后联系,得出结论要有理有据,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例如第5题,考生在确定具体区域的位置时,既要考虑第4题降水差异的信息,又要思考题干所给的“45°N附近”和“距海约180千米”中数值信息的价值。通过对同一纬线上两点距离的计算可知,图示最东端与西部海岸的经度差也就2.3°,继而推断该地区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又如第10题,因天气系统向东平移,甲点与L的中心正好处于同一纬线上,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正是L的中心到达甲地之时。根据线段式比例尺,可估测L中心与甲地的距离约为110千米。根据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每天200千米),可计算出L中心移动到甲地所需的时间约为13.5小时,故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为19时之后。以上两道题都需要考生通过地理计算建立判断依据。

4.图像中藏答案

图像是地理学科的“眼睛”,命题者通过这双眼“识才”“选拔”,考生通过这双眼发现新知。依托图像命题时,命题者力求让图像有用,并将图像中的显性与隐性信息作为考生答题过程中判断推理的依据。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又无时不体现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I卷地理试题注重考生分析图像的能力,试题答案往往隐藏在图像中。例如第三组题,第7题需要考生直接从图中获取信息,第8题则需要考生在第7题的基础上进行判断、解读。又如选做部分的第43、44题,都是通过等高线图给出信息,并且其中有一点信息非常相似,那就是两区域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洪灾与水污染都和气候有直接关系。解题时考生要抓住居民点或矿渣库相对于河流的位置,这是思维的起点,更是得分点。做题时,考生只要牢牢求索图像,将思维集中在图像上,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一定会有所发现。

5.综合题显“味道”

地理综合题能够将考生的思维过程反映在卷面上,“答得怎么样”“思路是不是清晰”“表达是否到位”“要点是不是全面”全部跃然纸上。高考地理综合题往往能够将高考的四项能力要求落实到纸笔测试中,立足区域全方位呈现信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到位。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I卷中的第37题是一线老师公认的一道好题,具有浓厚的地理味儿。该题围绕尼罗河鲈鱼进行主题式探究,逐层深入,使认识不断推进,材料与问题、问题与答案、前后问题之间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由于尼罗河鲈鱼不能自然进入维多利亚湖,则采用人为引进;人为引进后,鲈鱼在湖泊中大量繁殖,从而对湖泊原有鱼类产生影响,大大刺激了原有捕捞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在思维的节点上设置问题,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促进思考。

从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I卷地理试题的难度来看,较之2012年试卷,选择题略简单一些,综合题稍难一点,但全卷保持基本稳定,总体难度略有提高。从考生走出考场时的表情看,充满着自信并面带微笑,这说明试题测出了考生的长处。试题考查的主干内容都是大家熟悉的,只不过是换了思维、换了视角。试题是在通过考能力实现公平,强调知识的熟练应用。试题搭建了教与学之间的桥,能够让考生感到学知识是有用的,会的东西能够考。试题既能够测出考生的长处,又能够测出考生的漏洞,其对于教师的教学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2014年高考地理备考复习建议

1.师生同研,互换体验,沿着正确方向行走

考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需要去研究,师生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会给下一年的备考带来启示,所以师生要多看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只要是高考题,就值得师生去做。对待考查同一考点的高考试题,师生要思考能力考查是如何实现的;新情境的支撑作用是什么;要想做到灵活应用考点,我们应对各考点理解到何种程度等等。只有研究还不够,师生还要互换体验,即考生之间有交流,师生之间有对话。只要方向是正确的,结果一定是有效的。

2.在学科主干知识上“反反复复”,夯实基础

高考不要求知识全面覆盖,而是知识抽样,因此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要按照考点逐一“过筛子”,但这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枯燥无味,偏离方向,均衡着力,在不重要的问题上耽搁时间。因此,师生要在研究高考的基础上,明确对哪些知识点的掌握必须过关,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哪些以及如何突破等。笔者整合对比近三年的新课标卷发现,命题都是围绕核心考点,即地理学科的特色主干知识(如气候、地形、河流、植被、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环境问题)来考查能力。自然地理考查主要集中在气候、地形、河流上,人文地理考查主要集中在人口、工业和农业上,特别是农业类试题,常围绕某一农产品进行主题式探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就没有能力的发展。

3.在平时学习中经常翻阅各类图示,培养读图的信心

有些考生地理成绩不好是因为惧怕地图,而这些考生惧怕地图是因为平时不看图。学习地理首先要战胜恐惧心理,特别是应改变原有对学习的认识,有了信心,就有方法。地图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学习的工具,考生只有在平时学习中经常翻阅地图,才能真正提高读图能力。考生一方面要不断培养图感和读图意识,另一方面要掌握各类图像的判读方法。笔者不主张将图表作为一个大专题来研究,而是建议将各类图表的突破分散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力应该逐步培养,而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4.跟紧学科主体复习,不断更新原有认知

现在高三考生正在进行第一轮复习,考生要充分认识其意义。考生原来掌握的知识可能是模棱两可的,甚至是错误的,一定要借此机会及时更新、纠正,深化理解,特别是要关注一些细节。从近两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越来越注重细节考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