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

篇1

关键词:大同城墙;修复;利用

大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为两汉名郡、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城墙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整,它与大同古城内的传统民居、历史街区、寺庙古迹遥相呼应,完美结合,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同古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真实写照和有力见证。

一、大同城墙的历史背景

据清道光十年(1830年)知县黎中辅编纂《大同县志》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增筑”。现存的大同古城墙是在北魏、唐、辽、金、元旧土城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3.27平方公里,整个城池的形状为东西略长的矩形城池。城墙高14米,墙体以“三合土”夯填,墙表包以城砖,四面城墙共建有580对垛子,代表着当时大同所辖村庄的数目。城设四门,东日和阳、西日清远、南日永泰、北日武定。上各建城楼一座,均为重檐九脊歇山顶,三层重楼;外有廊环绕,平面均为凸字形,城墙四面雄峙着四座俊秀精巧的角楼,其中西北角楼亦称“乾楼”,平面呈八角形,高大瑰丽,宏伟壮观,曾为“大同八景”之一,有“镇楼秋爽”之盛誉。54座望楼巍然矗立在古城墙四周,而这些望楼是中国其他一些著名古城墙中极少有的建筑,因此显得尤其珍贵。

二、大同城墙的建造特色

大同城墙的建造极具特色。其一,它的外轮廓并未采用通常的平直做法,而是象齿轮一样,呈凹凸相间,凸出部分为城墙墩子,每边共计12个,外加角墩4个,共计52个。墙墩为梯形结构,底边长约23米,顶边长约20米,顶面积为400平方米,在四个角墩的,还各建有控军台一座,这在各地城墙中是不多见的。四门之外是瓮城,瓮城各门之上建有“箭楼”或称“匾楼”,每个瓮城的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瓮城之外又筑有一道月弧形城墙,将瓮城圈在其中,谓之月城,月城又辟有城门。在距城墙约40米处,修有一道宽10米、深5米的护城河,波光涟漪,环绕古城。特色之二,在南城墙之上建有“雁塔”一座,俗称望塔。这在中国城墙建设史上也是仅见的。塔内设踏垛砖梯可攀登至顶层望城郊原野,也是战时重要的观察点。其三,大同城墙的又一大特色是在府城东南北门外各附建一座小城。在明代宗景泰年间,巡抚年富首于城北筑起一座小城,名日操场城,即北关。明英宗天顺年间,巡抚韩雍续筑东小城、南小城,并围以护城河。深约5米。

三、大同城墙的价值

1、大同城墙的历史价值。自古就是军事要地的大同,地当边塞之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大同就以军事重镇而名扬四海,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军事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所谓“屏全晋而拱神京”。特别是城垣建筑高大雄伟,重关叠嶂,设施坚固,布防严密,被誉为“北方锁钥,九边重镇”。

2、大同城墙的保护价值:大同古城墙虽历经岁月沧桑,几经变迁,但仍旧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基础结构。据大同市文物局古建所2004-2005年实地调查、测量,截止2005年底,大同古城墙墙体,现仍存有东城墙1771米,南城墙1872.7米,西城墙1880米,北城墙1834.6米,周长7358.3米;北小城城墙7286米,南小城城墙900米。另外,北城墙有较完整的6个马面,东城墙有7个,南城墙有2个,西城墙有1个。上述情况充分说明大同古城墙主体完整,基础牢固,完全具有整体保护修复的必备条件。

四、大同城墙的残损状况

历史上明景泰、天顺、隆庆、万历及清顺治、乾隆年间对大同城墙曾有过不同规模的修缮补筑活动,但是数百年来,由于战乱、风雨剥蚀、人为破坏,特别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到结束,大同古城墙更是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厚重的城砖被扒去盖了房、修了路,的墙体成了建筑取材的场地,城门、瓮城及月城全无,角楼、城楼、望楼、箭楼、控军台、吊桥及闸楼全部破损、拆毁,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大同古城墙已是千疮百孔,断壁残垣,几近面目全非。改革开放以来,大同的经济虽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处于在古城整体保护思路上的局限,缺乏对古城保护方面系统、规范的长远规划,伴随而来的无序开发以及城墙周围商户、居民的私搭乱建,严重破坏了古城墙的整体结构,致使大量的珍贵历史信息流逝消失,直接影响了古城大同的文化魅力和历史风貌。为此,对大同古城墙的保护修复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五、大同城墙的整体修复思路

大同城墙是体量极为宏大的古代建筑,因此对其保护修复也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文物工程。2008年,根据古城保护工作的安排,市政府率先以南城墙局部段落修缮作为城墙修复试点,在此基础上启动了东城墙的修复工程。按照古城保护规划要求及文物修复原则,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对大同城墙进行整体恢复修缮。具体修复过程大体采用如下思路:

1、史料考证。不仅包括查找史料档案,还要注意搜寻未曾发现的历史照片、碑刻以及相关蛛丝马迹等,努力发掘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全面了解城墙的时代特征、结构法式及历次修缮印记,为城墙修复提供有利的佐证。

2、现场勘探。由建筑、考古人员首先进行考古发掘,在城墙的外侧有土体的地方与城墙垂直方向每隔30米左右挖探沟一道,通过实测和必要的科学探测,掌握第一手实物资料,为判断城墙建筑、始建或重建年代,准确掌握现存城墙建筑构件、时代特征提供可靠依据。如:此次城墙修复中在其基础部位发现原有的土衬石,按土衬石的方向向两边延伸,其中,东城墙发现土衬石610余米,南城墙土衬石320米,北城墙土衬石300多米。

3、分析造成损坏的原因。修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施工中需充分解剖分析认识古墙体中成功的夯筑做法,不断改进与灵活应用。

4、总体上采取现状加固保护。为了保护城墙的历史信息和原有风貌,对城墙险情严重的地段和局部墙体采取技术上的修补和加固,按传统工艺、传统材料、重新填补部分被挖空夯土的地段,使外侧的墙面及失去夯土心的马面得到加固。

5、最低程度干预。坚持原材料、原工艺、遵循可逆可识别的原则进行。在有土衬石的地方基础没有破坏,地质较为稳定,勘探数据较平均,就采取补强基础的做法,即在土衬石的外侧挖宽1米,深1.5米的槽,用三七灰土夯实基底,通过对城墙进行基础补强加固、城垛修复、砌石修复、植物清除、层面处理等一系列措施,使古城墙重现风貌。

6、安全为主。针对城墙墙体的不同损毁程度,分别采用不同

的修缮措施,如土方大面积坍塌、豁缺、墙面发生裂缝、断裂等,采用整新夯填、补强加固等措施,力求保持原状及城墙主体结构的安全和对人的安全。

7、不破坏文物价值。尽量使用原工艺、原有构件、经过考古发掘及可靠的历史依据和现场勘查资料,城墙从石质土衬石、城砖、包砖均遵循传统工艺,全部采用淋制的白灰膏砌筑,每层用白灰浆灌缝。为了尽可能保存各个时期有价值的墙体,恢复部分也必须与原有实物一致。

8、风格统一原则。经过修复的部位尽量与原有的风格一致,新旧墙体结合部位要协调。以城墙修复高度为例,不同部位现状地形标高不同,据考古调查,现状地面较明代地面高出1.5米左右,考虑到古城内外环境变化与现代城市建设需要,本次修复工程不宜修复到明代墙角地面标高,决定参照现状地面标高及环境与排水需要随宜布设,添配的墙砖应与原有墙砖材质、规格相同,色泽相仿。补配纹样图案尊重原有风格、手法,保持历史风貌。

六、大同城墙的利用

大同城墙的保护修复不仅有利于古城历史文脉的传承,还可以彰显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和传统文化特色,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在保护修复的大前提下,对城墙进行合理利用、开发,意义特别重大。

1、在开发利用大同古城墙的同时,要尽量恢复古城内的历史风貌,充分挖掘和巩固大同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军事重镇的独特优势,并且多开发一些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特色内容。例如,可推进城垣思古、庙宇民俗、小巷探幽、名人觅踪等活动,使游人充分感受古都大同深厚的文化底蕴。

2、充分借鉴南京、平遥等城市对古城墙进行保护修复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使大同古城墙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物景观。例如: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建设成风格古朴的环城带状公园,使之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度假的市民广场,围绕城门或依托关城形成对应的商贸中心,人们在工作之余,漫步于高大宏伟的城墙上或穿梭于雄壮的城门中,置身于碧绿的草坪和波光涟漪的护城河,紧张忙碌过后又多了一份休闲、怀古的恬静心情。

3、对城墙环绕的古城历史街区、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性修复,拆除协调的建筑,保持古城的历史格局。如以古城墙内东南隅等为重点,构成一个集文化展示、民居、民风特色研究和旅游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传统文化风貌区,使城墙与古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留住古城历史记忆。

篇2

关键词:青岩古镇;古镇发展;内在问题;解决方法;景观保护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从古到今延续下来的社会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积淀。当越来越多的时尚元素冲击着历史遗迹的时候,开发和保护成为了相互矛盾的问题。现如今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青岩古镇的规划和建设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而越来越多的规划和建设却古镇的社会历史性,在实施保护的时候,并没有更多地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古镇文化和古镇景观实施保护,促进古镇的长期发展和稳步提升,达到理想的效果成为了现在文化保护的重点课题。

二.青岩古镇景观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青岩古镇景观现状

青岩古镇作为贵州省保存完好的文化古城,是集各种文化与商贸于一体的文化古城。这里所展示的是明清文化图景,就宛如是一幅社会经济文化发挥在那的完整画卷。就是在这个极富南方山寨特色的地方,以城墙为界,建成了30多座的寺宇祠观。古朴的风貌,丰厚的历史,是青岩镇的人民在精神生活了更为富足。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依然延续着,形成了地方特色。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对于古镇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保护成为了亟待面临的难题。

(二)自然环境与古镇景观保护之间的问题

古镇景观在保护的过程中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危害,其中有很多的自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狂风、暴雨、沙尘、洪水、雾霾等一些恶劣天气,对古镇建筑和古镇文化景观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甚至还会给古镇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带有腐蚀性的雨水以及异常的气候;这对于古镇自身的承载力是一种挑战,这也对古镇的保护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增长、人为因素与传统风貌对古镇保护的影响

古镇本身的人口承载力是根据当时古镇的人口的建设;近年由于古镇的发展,人口在不断的膨胀,远远超过了古镇原有的人口基数,这打破古镇的生态平衡;青岩古镇景观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观赏古镇悠久的文化和景观,但在保护古镇景观的过程中,人为因素在古镇的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游玩观赏古镇的公民自身素质不高、涂抹乱画、垃圾的随处丢弃等现象普遍存在,给古城镇景观和外貌带来一定的破坏。

古镇百年来具有的独特景观,有着自身的特殊风貌,主要的建筑物以及其相当的体量;在现代建筑的影响下,古镇原有的建筑与周边的显得格格不入,无论是在色调还是在材质上都不协调。故在古镇的保护中,保护古镇固有的环境显得尤为的重要。

(四)青岩古镇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问题

多年以来,中国对于文化古镇的保护非常重视,青岩古镇在遗产保护上也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并获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是,由于保护措施单一化,导致了文化古迹留存下来而没有实现其社会价值,而创造了经济价值的古镇,却因迎合了时代的特点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旅游经济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文化经济增长途径。其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之后,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青岩古镇在旅游文化的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在慈云寺、迎祥寺以及北城楼和北街道都实施了抢救性恢复建设,并对于一些基础设施也实施了复古性地修缮。但是对于这些历史遗迹的修复或者是恢复进行反思,就会发现,这些修复性建设并没有将青岩古镇的历史留住,而是充满了现代的气息。古老的建筑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并不是其建筑形式的存在,而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文化,承载着历史,这些都是现代式的“古建筑”所无法做到的。所以,采用现代的施工技术对于古建筑的恢复,所留下的仅仅是符号,而没有成为青岩古镇中历史以及的一部分。

解决的措施和途径

(一)古镇的保护规划要符合古镇的地域特色

古镇的保护要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古镇要从整体性出发,以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而不仅仅是单独的古建筑保护。对于古镇的保护进行系统性规划,将这里的传统风貌与人文历史相融合,将古镇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的规划范围和控制地带都划定下来,统一实施保护措施。对于需要修整的历史文化遗迹在修缮的同时,还要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以使其符合现代古镇生活需要的同时,还要实施人文环境保护。在当代社会,对于古城镇修复工作发展的比较迅速,在古城镇的修复过程中,必须要有着一种整旧如旧的态度,要尽可能按照原有古镇的摸样加以修复,对于古镇中一些特别需要修复的建筑,要严格的分析修复过程中的程序和步骤,要想在古城镇中建筑新的建筑物,一定要符合那些传统的文化特色去新建,在新的建筑物上相应的大小、布局、颜色等方面,要与传统老建筑的文化特点相符合,坚持保护古镇原有的建筑特色,促进古镇长久的发展。

(二)提高保护意识,抢救濒危历史建筑

加强保护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景观、和古镇的背景,会推动整个社会的稳步发展,增加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同时也会促进古镇城市经济、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悠久的历史是古镇的一种体现,它的内涵包括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保护古镇景观和古镇文化,不是在原有古镇景观的基础上去改变古镇的面貌,我们要做的是多宣传和保护悠久古镇文化和古镇景观,并积极的参与当中,提高每一位公民保护古镇景观的意识,促进古镇景观和古镇文化的长期发展。在青岩古镇的保护规划中,要以遗迹保护为主,实施必要的抢救措施,并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实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将青岩古镇的保护与利用合并为一体,以实现双方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对古镇的传统文化遗迹实施抢救工作的同时,就是在其中渗入了时代性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让传统保留下来,以彰显着时代的特点了。那么,青岩古镇的保护就成为了涵盖现代社会历史的历史遗产。

(三)古镇的保护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在当代社会,很多具有古城镇的省市都颁布了相应的保护条例和城市法规,在很多的古镇当中,由于当地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需要,不一定要把所有古镇景观都加以保护,要选择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古镇加以保护,例如:单独的一间房子可能算不上是保护区,但是要把所有的房子连在一起就会表现出某个历史时段的特殊文化,它们连载到一起就会得到升值,有很多时候,在保护好古镇景观和文化的前提下,去建设一个新城也能更好的去保护这些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只有科学合理的分布整个城市规划,重新找地去开辟一个新的城区,就能从根本上去缓解古城镇带来的压力,所以另建一个新区而来代替古城所在的老区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四)实施古镇保护的同时,提升古城镇文化特点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历史的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标签,是这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化表现。古城镇的建筑是我国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一本写满历史的书籍,是悠久文化的一种体现和完全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中,要想发掘出古城建筑的特色和文化精髓,就要尽最大可能体现出古镇固有的文化特色,运用先进的手段来创建古城特有的建筑文化。在当代社会,要想建设古镇建筑就必须要保留古镇原有的文化个性和特色景观,可以找一些专业的相关人员对古镇建筑进行实际考察,根据古镇景观特点来建造出相应的传统建筑。

结束语

在古城镇保护的过程中,这些工作是很复杂的,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要从始而终的投入到保护古城镇这项工作中去,在现代城市建设规划中,既要促进城市的规划建设也要保护古镇长久的发展。如果对古城镇进行开发和改造,一定要注意古城镇自身的文化特点和景观,保留古镇独有的文化景观和特色。使历史留下来的遗产、古镇建筑特色与当代的建设相结合,从根本上保护和发展好我国特色的古城镇,让我国的古城镇永久的保存下去和传承下去,成为我们永远的瑰宝。

参考文献:

[1]李高峰.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7(09)

[2]冯海霞.古城墙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与建议[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

[3]付晓渝.中国古城墙保护探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古城风貌;建筑改造;渐进性更新;文化性修复

Abstract: City has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y of evolution in the different region and has forme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city styl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different. In this style features,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heavy local culture, history and culture,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a true portrayal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ity. Xi'an a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apital of world, after the change of thirteen dynasties, has been listed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present-day Xi'an city as the core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Ming City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Xi'an key protected areas, the overall regional outlook could not be better harmo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What reform means is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an city and historical features of city and street texture and spatial form can form protective,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modern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question is worth us thinking.

Keywords: ancient city; reconstruction; incremental update; cultural rehabilitatio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历经了十三个王朝的变迁,已经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而现今的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城市,又展现出其时尚大都会的一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魅力古都。因此西安的城市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真个矛盾,是不能以常规的方式去对待。何种改造方式是适合于西安城市历史风貌特征且对城市和街道的肌理以及空间形态能够形成保护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从东大街开始发展至今,东大街是明城区内四条重要轴线大街中从未进行统一整体规划和大规模建筑改造的街道,一直以一种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自然和自发自我代谢的建设状态发展。因此街道形态深层结构依然得到延续和继承。这种深层结构所传递出来的历史感我们仍能有所感知,但是东大街临街面建筑作为街道风貌和西安市整体古城风貌的物质载体,它的现状虽然是东大街按照其街道性质所决定的内在发展规律自然形成的,是东大街历史印记的必然组成部分。其作为商业街道“多样性”的特质依然很好的保留下来,这也是东大街作为明城区内的主要购物区域的灵魂所在。但是,现今东大街的街道风貌与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风貌有一定差距,所以改造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城市风貌角度出发,在保持东大街“多样性”的前提下,从多个角度去探索与西安整体古城风貌相融合的,不破坏原有城市街道肌理以及空间形态的,并与现代商业业态、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相匹配西安市东大街临街面建筑的改造方式和手法。

在历史地区商业街沿街建筑的改造和保护中,保护原有土地划分方式和街道空间形态,及建筑与街道空间尺度之间的关系,并对建筑体量和高度进行控制是延续和形成街道历史氛围和整体传统风貌的基本前提。

1、对文物单位和重点保护建筑的的保护和修缮

我们从多方面对东大街沿街建筑进行调研,从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社会价值、建筑的使用价值、建筑的艺术价值等方面入手,结合西安市规划部门对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风貌定位和对明城区传统风貌保护的要求,对东大街临街面建筑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对沿街建筑实施相应的保护和改造的措施。

首先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确认,对于这类建筑我们采取“整旧如旧”的保护和修缮的方法,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对于文物建筑和保护建筑及其所处环境的各要素,进行不改变其外部特征的各种保护性加固措施和保护性维护措施。它包括一些日常的保养、保护加固、对于现状情况的修整等。

2、对具有历史风貌建筑的修复和改善

而对于东大街两侧临街面建筑中具有历史风貌的民国时期的遗存建筑,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这类建筑以二层砖混结构为主,屋顶为双坡硬山屋顶,但由于历经的时间比较长,建筑外部较为陈旧,局部有破损情况,室内结构完整性不高,建筑内部舒适性不高。对这种建筑我们主要对其建筑质量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建筑历史价值、使用价值等多方面因素,对于质量很差的该类建筑,建议拆除。但对其拆除后的建筑材料及构件进行再利用,使得新建筑能够延续旧有建筑的历史印记,或者采取贴建的改造方法,保留原有建筑的立面等措施。而对于建筑质量保持中等的该类建筑,采取对其立面进行局部或者全部整饰和修复的办法,恢复建筑原有的风格,保持内部原有的空间格局和传统的空间肌理,但是为了提高建筑内部的舒适性,可以增加相应缺乏的设备,改善周围环境的基础设施。同时对该类建筑的广告牌进行整合和设计,提升广告牌的文化品位,对广告牌的尺寸进行整合,改变现状广告牌面积过大、色彩繁多、尺寸不一的现状。

3、对质量较好一般建筑的立面整治改造

在东大街临街面建筑中,对于街道空间形态影响较大的是一些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大体量建筑,这类建筑使用时间比较短,建筑外观质量保持良好,内部结构完善。这些建筑是东大街“多样性”的商业特色的重要来源,其功能符合现代商业业态,是东大街现状商业业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是由于80年代后,建筑思潮的不断变化的影响,这些建筑呈现出“独善其身”的态势。如果将这些质量较好,体量大的现代建筑进行拆除改造,单纯的从建筑形式和体量上像历史风貌建筑靠近,仅仅是仿古,那么就违背了我们对这条街的改造初衷。我们对东大街的改造,目的是能更好的将东大街的历史文化氛围表达出来,而不是仅仅追求一种统一的特定的历史风格。由于东大街街道的现状本身就是历史演变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物质印证,我们对东大街改造的最终目标不是某一特定的建筑风格的统一,而是一种对东大街临街建筑的一种历史文化性修复。

对这类建筑我们主要采取针对建筑外观墙面的整治方法,由于使用年代较短,内部结构无需进行改善。建筑外观材质保持的较好,因此我们着重进行建筑外观的色彩控制。我们主要以立面清洗和更换外墙面装饰面砖为主,辅以外墙面粉刷的手段。对于立面清洗和外墙面粉刷的手段施工成本和施工技术的要求都较低,但三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对建筑整体体量和形式没有影响,且不受建筑结构制约,外墙面粉刷比较容易营造出大面积整体色彩的效果。而更换外墙面装饰面砖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通过对面砖尺度的推敲和合理的组合砌筑方式,不仅可以对建筑色彩进行统一,同时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墙面肌理,消解这些建筑对于街道传统空间形态来说较大的体量感,更有利于东大街历史氛围的营造。

这类建筑以大体量、高层数为主体,对街道空间形态的影响比较大,其建筑外墙面主流色彩应应与明城区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规定的颜色相符合。根据西安市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对西安市城市色彩进行了规划,以灰色、赭色、和土黄色为城市的主色调,即“背景色”。而通过我们的调查,明城区内的钟楼、古城墙等文物保护单位的颜色都以灰色调为主,因此在对这类建筑的色彩进行控制时,我们主要是将其色彩向灰色系引导,辅以黄色系和赭色系。

4、对质量中等的一般建筑的立面拆建改造

篇4

关键词: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拓展

Abstract:Through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of Xi'an and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some real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eeks after the model and mea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Key words: Xi’a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7-40(6)

作者简介:和红星 西安市规划局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言

西安,古称长安①,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历史古都,具有3100多年的都市发展史,1100余年的建都历史,是东方古老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图1)。

作为四大古都之一,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弘扬历史,继承传统,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一直是西安规划工作的重点。在新形势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2008年4月2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前,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一直没有统一的法规,这次条例的颁布,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将从法律角度给予极大的支持和保障。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保护工作的重视,我们的保护工作也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2.城市的扩张,已经到了无法回避历史的时候,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再不能一味采取“能让就让,抢救第一”的消极方式,应直面问题去探索保护的新体制。这种探索过程也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为。

说保护与拓展,实际上就是在上文提到的新形势下,对我们工作的具体要求。保护一直是这些年来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全部,但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找到名城保护突围的新途径、新方法。我们必须面对的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如今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年代,以保护为全部则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同时,处于保护区的群众也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不能享受现代化的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就更无从谈起。

一、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简介

1.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对城市复兴的意义

西安的历史囊括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数千年来一直是我们的骄傲。

改革开放初期,在历史机遇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背景下,相对于大量的城市开发与建设,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这种隐形文化却表现的不明显,在城市建设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以至于我们很多优秀的历史建筑消失、独特的风貌街区都丧失了原有的文化特色。

然而可喜的是,随着近几年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社会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大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要求的呼声逐步提高。但是从强调快速建设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这种新的工作思路的转变,在工作上我们并无可借鉴的经验。从编制《唐皇城复兴保护规划》到第四次总体规划中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的建设,我们不断探索着工作的方式方法。本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对我们来说,就是一项引导我们工作的技术性文件,给我们明确了重要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本条例,提高我们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新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系统的思考保护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古都西安以及关中地区名镇名村的历史风貌的再现。

2.保护工作历经阶段

(1)第一阶段

1950年―1980年,以始于1952年鼓楼、大小雁塔等文物古迹的修葺工作和西安市第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为标志(图2)。第一轮总体规划重视城市的历史沿革,在进行总体布局、功能划分时,把文物古迹当作重要的因素考虑,形成中心商贸居住区,南郊文教区,北郊大遗址保护区、仓储区,东郊纺织城,西郊电工城规划等五大功能区。北郊是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所在地,不但文物价值高,而且占地面积大,规划将此区域全划为文物保护用地。合理的用地布局及富有远见的规划控制,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第二阶段

1980年―2000年,以西安市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环城工程开工和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市第二轮、第三轮总体规划为标志(图3)。此阶段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将历史文化名城放在首位,把保存、保护、复原、改建与新建密切结合,提出“保护明城(老城)的完整格局,显示唐城的宏大规模,保护周、秦、汉、唐的重大遗迹”的保护战略,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城市格局、山水环境进行了全面保护,从而继承了传统格局,赋予历史古迹以新的生命力,保护了古都风貌特色。同时制定了《西安市周丰镐京、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西安市控制市区建筑高度的规定》、《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等建设法规,通过立法手段保证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顺利实施。

(3)第三阶段

2000年以来,以2002年国际合作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实施,2003年秦始皇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通过《西安宣言》,以及第四轮总体规划的编制为标志(图4)。这个阶段,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融入世界古城保护运动的主流,全面按照国际准则和国家法规开展保护工作,规划确定了“新旧分治”的城市发展大格局,疏解旧城,建设新城;在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提到工作日程,注重保护明城严整格局,发掘唐皇城文化内涵,显示唐城宏大规模,突出城、宫、苑、市形象,保护周、秦、汉、唐重大遗址,恢复南山、八水自然环境。

二、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路

在城市现代化快速建设浪潮的冲击下,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冲突日趋剧烈。尤其是21世纪以来,西安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寻求城市特色是保护的唯一出路。

城市有特色才有发展,有特色才有活力,有特色才能实现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复兴。那么西安的特色是什么?西安的特色就是其蕴含上千年的历史文化。西安古都保护的核心区是老城,我们采用古今和谐统一的规划理念,恢复传统格局,保护人文风貌,通过行政中心外迁,逐步降低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和缓解交通压力,实现老城整体传统空间的保护与延续。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除众多文物古迹外,分散在旧城中的许多传统街区更能亲切地表达历史文化的浓厚韵味。我们对旧城内有特色的部分街区进行了保护和有机更新,使历史街区以其独特的方式及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在城市发展及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借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我们将进一步展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关中地区是十三朝王都的京畿,有多少历史文化资源,有多少特色地区与村镇,这些村镇我们都要保护起来,形成关中地区甚至陕西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区甚至市域范围历史文物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西安模式”,积极吸收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涵。

三、西安古城保护与拓展的实践探索

1.唐皇城复兴规划

唐长安城在公元7-9世纪成为国际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兼容并蓄的恢宏气魄吸收了来自各国的文化精华。同时唐长安城布局继承了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的传统手法,采用轴线对称的方格网型道路系统,明清西安城就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皇城范围内历朝历代文化遗存丰富,建筑风格多样。而西安老(明)城是在唐长安皇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城墙以内地区是千年历史文化相叠加的重要保护地区,我们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中,急需对这个地区的保护与复兴进行探索。

因此在规划中重点保护历史街区、人文遗存,逐步改变西安老城“有古城墙而无古城”的局面,突出西安作为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古都的特色;全面挖掘隋唐至今文化内涵,延续城市文脉,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提下,建立富有个性的城市风格,促进西安旅游业的发展;合理调整用地结构,行政办公机构外迁,改善老城的城市功能,保持老(明)城的活力;疏散老城人口,降低建筑高度,减小建筑密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在具体保护方案中,我们保护维持城市的平面形状、方位轴线、均衡对称的路网格局、方正完整的城墙、城河系统以及由街、巷、院构成的空间层次体系,整体保护残存的隋唐皇城街道肌理格局。同时进一步提出“一环(城墙)、三片(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三街(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和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民居、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等组成的保护体系并建立保护名录。另外,老城内严格实行建筑高度分区控制,逐步改造现有超高建筑。城墙外侧风貌协调区,做好城市设计,建筑高度、色彩、风格符合老城的整体保护要求。

2.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仅仅是对该城内的保护,还涉及周边环境的协调和风貌的再现。关中地区、三秦大地不仅仅是西安的老城区需要保护,更大范围内的名镇、名村更需要保护,甚至有些村镇的文化底蕴更深厚、纯粹。因此在第四次总体规划中,根据人文历史环境与自然历史环境,将市域划分为四个保护带,即城区历史名城保护带,中部历史地貌、河湖水系保护带,南部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带,东南部古遗址、古陵墓保护带。根据不同保护带内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市区范围内则突出重点,保持“老(明)城”严整格局,显示唐城宏大规模,彰显内外名胜古迹;保护大遗址,恢复“八水绕城”生态环境。重新审视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世界价值,提升“丝绸之路”起点形象。

3.重点历史街区、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

在唐皇城范围内,北院门历史街区和三学街历史街区是重要的城市特色风貌区。区域内历史建筑、古树名木众多,是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安市回民聚居区,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氛围,是西安传统商业和居住的典型代表。虽然该街区存在市政基础设施较差、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乱搭乱建较为严重、历史建筑遭到破坏等情况,但由于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尤其是宗教文化与传统饮食文化是西安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我们的特色文化,要保护这些文化的形式,更要保护这些文化的生活场景。因此我们在规划中保护和延续回坊依寺而居、依坊而商的传统布局形态和生活习俗,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回民区的整体生活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促进整个街区的经济发展。

三学街位于西安市老(明)城内,著名的碑林、关中书院、卧龙寺位于其中,这里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保护碑林历史文化建筑为中心,以继承与保护周边传统关中民居特色为依托,以修复原有传统建筑为主,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该街区保护规划延续了街巷的传统空间格局和四合院布局的形式,拆除保护范围内的不协调建筑,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街区环境,打造以碑林为中心的文化街区品牌,成为西安旅游的一个热点地区。

在风貌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保护。据统计,全市计有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古树和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名木有共585株。对于这些古树,我们不仅按照《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登记、注册、定级、编号,并针对每棵树的具体生长环境和观赏环境,确定其环境控制措施,建立档案,甚至我们城市的道路和建筑都要为这些古树让路,让保护走在第一位。例如在西安的老城西门外有一棵古树名木,为了保护这棵树木,我们特意改变了这一段道路的断面设计,将保护的理念体现在一点一滴的细微处。

4.大遗址的保护

(1)西安遗产遗存概况

西安城市的遗址保护范围占地108平方公里。西安的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几乎与遗址依存、与文物相伴。城市的竞争力最终是文化的竞争力,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更具城市灵魂。可以这样说西安新城建设伴随着遗址的保护,城市的发展伴随着遗址的利用。整个现代西安城市建设与城市遗址的拓扑关系如张开的五指互为渗透。在城市发展初期对历史遗迹的保护,西安向来是以避让为先,能让则让。西安城市遗址的保护方式经过了划定区域、消极保护的休眠疗法,被动的恢复和重建,主动的文化产业复兴带动周边建设的几个阶段。但到了二十世纪末,西安城市的扩张已经到了无法绕过历史遗迹的时候,必须直面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经历了以兴庆宫遗址,唐城墙遗址为代表的“完全保护”模式,以大唐西市为代表的“挖掘经济、文化双重价值”模式,以曲江池遗址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带动”模式之后,终于面对了西安,乃至全国最大,最难的大遗址保护工程――西安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利用与拓展,其复杂、困难的程度如同在城市心脏上做手术。

(2)大明宫遗址保护

大明宫建于公元634年,是唐长安最大的一处宫室,宫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梯形,城垣周长约7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宫城南面正中为丹凤门,共有城门9个,宫城依据功能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前朝又被东西向的宫墙分为外朝、中朝和内朝三区,外朝的正殿是位于龙首原南面的含元殿,殿基高于地面15米,面阔11间,东南有翔鸾阁,西南有栖风阁,各有廊道与含元殿相连,殿前两侧的龙尾道各长78米,攀升三重台阶通向朝堂。这是大明宫最具代表的建筑,布局规正严密、主次分明,尺度宏大,其规模是故宫太和殿的三倍。公元883-896年间连遭兵燹之厄,渐成废墟。

(3)保护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遗产的文化价值,忽视其经济价值的存在。遗产的保护是政府单一的事务,由于公共财力的限制,许多城市遗产在风雨中孤独地沉睡。由于片面强调文化价值,忽视经济价值,遗产保护对城市来说,成为历史的负担和财政的包袱。充分尊重城市遗址文化价值的同时挖掘其蕴涵的经济价值。

遗产最积极的保护方法就是利用。大明宫的保护打破了遗产保护政府的一元化格局,是民间资本介入城市遗产保护的一个尝试,也是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的一次实践,为西安众多遗址的保护利用闯出一条新路。

(4)展示方式

① 整体措施

遗址整体保护技术上有选择地借鉴日本平城宫的经验。“前朝”部分规划为遗址文化公园,采用台基复原展示为主的模式,形成个性化的遗址文化主题;“后宫”部分围绕太液池的复原,园内建筑遗址主要采用堆土标示展示和植物标示展示方法,用森林公园的建造手段体现城市绿肺的休闲环境价值;大明宫南部未探明地区,则采用覆土保护低密度开发的可逆式发展保护模式。

② 御道展示

界面概念――一个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起来的御道广场,可以将西安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灿烂文明之光折射到未来,将历史与未来连接在一起。这是其设计的思考原点和始终坚持的创意。这个界面越纯粹,折射到未来的光芒就越深远,西安的发展空间就越广阔。这一“界面”是一个鲜活的场景,而非一块僵死的广场,具有千变万化的内容,而非一成不变的形象,是新世纪西安推动时间轴发展的发动机。

它作为“悬浮状态的工程体”覆盖在唐地面及其保护土层之上,能够有效地保护大明宫御道广场的文物现状,并可以提供给未来的考古研究者灵活的考古“工作平台”。 以高清晰LED布置在“界面”的北端,临近含元殿遗址,将含元殿以倒影的方式在御道广场上加以展示,并利用电脑虚拟三维科技和高科技介质,使影像反转,与现状遗存重叠在一起,让人仿佛置身于唐朝盛景之中。

5.大遗址保护的点滴体会

西安多年的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探索和实践,已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到复合,从单纯政府到多元参与,走过了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我们的体会是:

(1)城市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保护过程中应让遗址发挥相应的社会作用,焕发新的生命。

(2)城市遗址的保护具有四维的特点,应考虑遗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同时应营造遗址的沧桑感和当时的历史氛围。

(3)对于城市中心遗址的复兴总是伴随着商业利用,既要发现遗址的文化价值,也要挖掘其经济价值。

(4)不同遗址类型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也可采用不同的利用形式,不一定完全是政府行为,但政府必须主导。

(5)大遗址保护与建筑创作引用“城市复兴”的理念来达到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复兴,而其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将伴随着文化的理念复兴而逐步走向城市设计与城市文艺的复兴之路,对于正在蓬勃向上的中华民族而言,传统建筑的复兴很大程度上影射着中华文明与文化艺术的复兴。这一复兴它并不是照抄照搬,也不是修旧如旧,更不是从传统到传统,而是由传统、文脉、和谐、神韵等真正达到城市的文化复兴。

结语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西安,它的天然优势就是源远流长、厚重博大的文化积淀,这种历经千年而积累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任何人凭借热血和干劲都难以速成的,所以,作为规划管理部门,不仅是行政管理者,更是历史文化遗产继承者,将先人文化产业发扬光大,不仅是对城市的最大贡献,也是对发展的最好理解和推陈出新。因为这种文化传承最终让市民得到了发自内心的微笑和安居乐业。这种注重文化的发展思路,不仅仅是为了文化,更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人的权益回归和内在的精神幸福以及其乐融融的社会场景。城市发展的定位最终用市民的和谐感和幸福感来界定、总结,这是一种行政超脱,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果断践行。由此,城市成员得到的幸福才会真实形象起来。所以,把西安建设成为中国的文化之都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对西安历史,西安市民最好的贡献。

篇5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此次四川汶川地震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对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截至6月5日,国家文物局共收到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湖北7省(市)文物行政部门关于文物受损情况的统计报告,共有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2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共有2766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292件。文物系统干部职工1人死亡,多人受伤。

四川省文物受损情况最为严重,共有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都江堰),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馆藏文物1839件受损,其中,珍贵文物189件。另外,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处。作为重灾区的成都、绵阳、阿坝、德阳4个地区文物建筑、博物馆垮塌、文物损毁非常严重,文物损失惨重。“最为严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二王庙建筑群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岩寺,文物建筑大面积坍塌,未倒塌的也全部成为危房;北川县文管所保管的馆藏文物全部被毁。”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称,“随着调查的进一步展开,估计实际损失还会更大。”

甘肃省和陕西省文物受损情况也较为严重,两省文物受损单位分别涉及8个市(州)和7个市35县(区),甘肃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受到不同程度损害。16座博物馆馆舍遭破坏,其中陇南市武都区博物馆馆舍和馆藏文物受损比较严重。607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61件。陕西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受到不同程度损害。308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41件。值得庆幸的是,全省未发生一起不可移动文物和保护设施完全坍塌现象(截至6月5日),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只有个别立俑倾斜了0.5度,粘合处有轻微裂纹。

重庆市文物受损情况相对较轻,文物受损单位涉及26个区县和4个市直属文博单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足石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主要是墙体倾斜、裂缝,屋顶瓦片脱落等。馆藏文物受损12件,其中珍贵文物1件。

另外,云南、山西、湖北三省共有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只发现少许裂缝,作为世界最高木建筑的山西省应县木塔完好无损。

公众普遍关心的名胜古迹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都江堰鱼嘴出现裂缝,供奉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片区山体滑坡,秦堰楼下沉,戏楼、厢房、52级梯步、照壁、三官殿、观澜亭等建筑和围墙全部垮塌;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5窟中龛右壁菩萨的左臂肘部局部破损及裂开,右龛主佛右手扭曲移位,第133窟9号龛主佛右手腕部也出现了移位;西安大雁塔外观虽无明显变化,但塔室内四面及券洞顶部2至7层有粉层裂缝,4至7层塔室有部分粉层成块状脱落,目前暂停游人登塔。

■文物系统全力抗震救灾

地震发生后,全国文物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迅速启动。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部署和开展文物系统抗震救灾工作。5月12日地震发生当天,国家文物局迅速与地震所波及地区的文物行政部门联系,了解文物系统受灾情况,慰问受灾文博单位职工,并连夜印发了《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震后文物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地区文物部门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紧急措施,加强馆藏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及时做好灾情的上报工作。5月13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又紧急召开了局长办公会,进一步研究部署地震灾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从5月13日起,在国家文物局政府网上每天一次或数次及时震情通报,公布文物受损情况。

震区各省市文物行政部门也均于第一时间紧急召开现场会,部署救灾工作。四川省文物局深入了解文物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并及时报告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文物局建立了灾情信息报送制度;陕西省文物局抽调文物保护、建筑规划、结构力学等方面专家学者组成文物防震救灾专家组,分3个小组奔赴灾情相对严重的西安、渭南、宝鸡、汉中等市调查灾情,现场评估灾害损失情况,提交了检查报告和应急措施;甘肃省文物局在5月13日即派人赴灾区勘察,目前已完成受灾严重的陇南市的所属9个县区及天水、武威等市的受灾勘察工作。

灾情发生后,各文博单位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疏散参观人群,紧急关闭开放馆舍,实施了24小时双值班制度,确保了人员和文物的安全。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10分钟之内就紧急疏散了4000名观众。

文物保护不同于其他工作,地震发生后,尽管余震不断,危险重重,为防止次生灾害和盗窃行为的发生,都江堰市文物局全体干部职工顾不上自身安危和家人情况,仍然全天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及时抢救转移馆藏字画和瓷器等文物:迅速将文物从六层文物库房转移到一层,并将文物用海绵、软纸进行包裹,对藏品柜进行了支护加固。5月14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赶赴成都和都江堰调查文物受损情况,看到此情此景深为感动,迅速向局里汇报,国家文物局紧急购置100顶军用帐篷支援灾区文博单位。

在妥善安置文物和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文物系统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当地的自救工作中,大多数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都开放了所管理的空地和广场,为当地群众提供紧急避难场所,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5月19日一天就接待了约20000名受灾群众。

“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受到不同程度损失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永陵博物馆克服困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免费对外开放,4家博物馆共计接待游客11888人次。

5月19日至24日,单霁翔率工作组赴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地震灾区第一线,看望慰问灾区文物系统干部职工,实地调查灾区文物及文物系统受损情况,连续召开4次现场会议,研究部署地震下一阶段文物系统抢险抗震救灾工作以及地震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5月25日至6月1日,国家文物局张柏、童明康两位副局长分别率专家组赴四川,对文物损毁情况进行详查评估、提出下一步抢险和保护方案。

■率先修缮都江堰

地震后,国家文物局即组织了全国各省、有条件的市、县文物部门,以及专业队伍,对口支援灾区震后文物保护工作。专家组拟定了灾后不可移动文物修复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将文物救灾工程分为抢险加固工程、修复工程和重点修缮工程三大类。对面临坍塌、损毁危险,存在严重隐患的文物建筑实施抢救加固工程;对已经完全坍塌、损毁的文物建筑视情况实施重建工程;对局受部损但暂不影响整体结构安全的文物建筑实施重点修缮工程。

都江堰不仅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围绕其开发的旅游产业也是都江堰市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经研究,国家文物局决定率先对其进行修缮。

专家对都江堰世界自然文化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后认为,景区文物的灾后现状是:整体尚存、局部垮塌。都江堰3个主体工程中,鱼嘴在余震中受损,出现裂缝,但不影响其功能,飞沙堰、宝瓶口无碍。“十分庆幸的是都江堰工程主体没有受到大的伤害,飞沙堰、宝瓶口、鱼嘴等重要部分经详查,都未出现险情,其中鱼嘴上的裂缝也是20世纪80年代水泥封护部分的裂缝。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倾注了毕生精力兴建的造福成都百姓的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单霁翔说。但是国内最大一处纪念李冰父子的祀庙――二王庙,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二王庙总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其中6000多平方米列入文物建筑),严重损毁面积4000多平方米,部分损毁面积7000多平方米,整个二王庙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伏龙观所有古建筑屋脊、屋瓦全部损坏。单霁翔介绍,震后第一个修缮项目将从二王庙和伏龙观中二选一。目前,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等机构的古建筑保护专家共计20余人组成的工作组已在二王庙展开勘测与设计工作。

“原样修复”将是本次修缮工作的原则,“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照原样修复,尽量使用原有材料,能使用的一砖一瓦都要用到。至于损坏严重的,将启用现代科技材料结合民间工匠进行修复工作。”

在过去两年里,四川省和都江堰市的文物保护部门已对二王庙做了很多保护性的测绘,每个古建筑的具置,包括长、宽、高等数据,都有完整的图纸记载,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抢收现场的建筑材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强调,修缮工作在尽量使用原材料的前提下,还要融入一些现代建筑的观念,以降低今后再次发生地震时的损失。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支持。

据了解,四川省文物局已于6月5日前报送《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规划大纲》至国家文物局,后者6月5日上午组织召开规划大纲评审会,并于6月6日将规划大纲及评审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据估算,修复由地震造成四川等7省(市)的受损文物,约需资金60亿元。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上报财政部,希望能够突破常规,设立专项资金。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地震的重灾区――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区,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震使羌族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墙多处垮塌,城门开裂、变形。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勒石村聚居遗址、克枯栈道、青坡门河坝遗址、石棺葬、无影塔等无不遭到毁灭性破坏。大地震中,众多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由于羌族文化主要靠口口相传,熟知羌族技艺的传人遇难意味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因子从此“断了香火”,所以羌族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加快藏、羌民族聚居地碉楼与古村落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进程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文物局相关人士表示,在充分考虑公平原则的前提下,这些建议会纳入视野。与此同时,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批准了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报送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抢救和保护此次地震灾难中的北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法制保障。《条例》要求有关部门将“对即将消失的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组织抢救。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按专业标准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并完整归档,妥善保存和管理”。中国民族博物馆也将启动羌族民族文化抢救与保护项目。

■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

地震发生后,陆续有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了建立地震博物馆的倡议,这一提议也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初步认可。总理5月22日重返北川考察时,也提到将北川老县城作为地震遗址予以保留,修建地震博物馆。

5月28日国家文物局曾会同四川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就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召开了第一次专题座谈会。6月2日,四川省文物局召开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纪念)馆、纪念地前期准备及地震文物征集会,并派出包括省文物局、地震局的专家组成考察组赴都江堰、绵竹、什邡、绵阳、青川等地进行地震遗址、博物馆选址考察。6月5日,国家文物局再次召开专家座谈会,进一步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计划将具体意见和建议尽快纳入四川省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国家文物局方面表示,地震遗址博物馆不是旅游场所,它是保持历史记录的文物,也是供人们凭吊、寄托哀思的一处纪念地,博物馆除保护好北川县城地震灾害遗址外,还可能包括汶川、都江堰等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震后场所,以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地震遗址系列。单霁翔说,无论在地震学、地质学、建筑学还是科学抗震救灾方面,地震博物馆都有重要的价值,此外“遗址记录了一场特大自然灾难,许多无辜的生命被压在了废墟下,它应该是一个饱含情感、纪念生命的地方;同时,它也记录了一场浩大、感人的全民战斗,展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因此,地震遗址应体现纪念性和教育性”。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撰文倡议,应将“以生命的名义珍爱生命,以不屈的精神重建家园”当成地震遗址博物馆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可演绎成“地动山摇,遗址为证”、“紧急应对,奋起救援”、“珍爱生命,不屈不挠”、“大爱无限,江河动容”、“畅通信息,重视科技”、“科普为先、科研为重”、“挺起脊梁,重建家园”、“人与自然,永恒话题”等副主题,建立相应的展区和展馆,努力凸显定格和警示、真实和完整、见证和启迪、纪念和缅怀、保护和探索、科普和科研等主要功能。

对于中国文物界来说,保护和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会同地质、地震、建筑、规划、社科、民俗等各方面学者进行科学、严密地研究。

■加快“中心库房”建设

地市级博物馆的文物库房基本不达标,这是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走访灾区后的结论。“这么多年,许多县的文管所就两三人,但保管的文物级别很高。我在一个地方看到,出土文物放在14平方米的库房里,一排保险柜,里面有9件国家一级文物,几十件二级文物,但这个库房就像一个菜窖,盖上板,人睡在上面,说人在文物在。我说,如果把你绑走了呢?”单霁翔介绍说,绵阳市博物馆的中心库房在此次地震文物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所藏5000多件文物仅1件受损。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推进中心库房的建设,并抓紧中心库房的改造达标工作。

早在“八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就开始在全国文物部门推广建立中心库房工作。中心库房又被称作“文物银行”,其建立旨在配备和整合一个地区的文物资源,并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绵阳市中心库房是国家文物局支持重点建设的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中心库房之一。库房集纳了所属7个县市,包括北川、汶川等重灾区的数千件珍贵文物,签订了代管协议,采取分类建档、规范匣装方式予以保存,安全性很高,同时不影响文物的展示。“我一进中心库房,心情立刻就好了许多。只有一只大瓷瓶由于体积太大无法放入专柜,在地震时被震碎了,但是可以修复。这真是奇迹,否则地震就把这里的珍贵文物一网打尽了。这是悲情中唯一的一次安慰。”单霁翔很为绵阳市文物得以幸存而感动。

“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设立“国家‘十一五’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对国有博物馆文物库房的新建和改扩建、馆藏文物的保管及安全设施建设等工作进行专项投入,其中也包括支持区域性文物中心库房建设项目。计划增设100所中心库房,已确定在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的地市级城市建设17个中心库房。

■文物保护如何走出“猝不及防”阴影

地震发生后,国家文物局组织了专家组奔赴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地,对受损文物进行深入地实地勘查和评估定损,并组织抢救和抢修。

“专家组的工作重点是摸清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博物馆人员、建筑、文物的具体状况。”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

有关文物专家说,地震中文物受损如此严重,原因之一就是大地震波及的省份基本都属于我国文化遗产的密集地区。以四川为例,受灾地区不仅有都江堰、青城山、大足石刻等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卧龙、九寨沟、黄龙等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汇集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物资源。毁损遍及文物古迹遗址、馆藏文物等多个受保护的文物种类,毁损范围涵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说,近年,很多县都拥有了自己的博物馆,社会上已经形成范围较广、规模庞大的博物馆群,这也是此次损失较大的原因之一。

“文物部门保护意识的缺乏是此次文物损坏严重的又一个原因。”宋新潮说,有些文物收藏单位的设施不完备,特别是县级文管所,由于文物没有装入囊匣保管,在地震时出现落地现象。同时,对文物建筑和文物保管、陈列、展示工作的防震措施,也缺乏具体要求。

“一些文物长年得不到修缮,遇到特别重大的自然灾难就会‘一病不起’甚至‘一命呜呼’。”重庆市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吴涛说。

5月26日,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带队的抗震救灾文物保护专家组抵达二王庙景区,这表明四川灾后文物复原修缮工作正式启动。

关于文物具体的修缮和重建的开始时间,童明康说,必须等到余震过去,呈现平稳状态时才能开展。自然文化遗址属于国家级别的,还需要协同世界自然文化遗址相关组织、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一起制定具体的修缮方案,并待文化部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

目前,国家文物局正在组织未受灾的实力雄厚的文博单位,着手开展古建修缮和文物修补的准备工作,制定抢救维修的具体方案。6月中旬,将召开全国文物系统支援灾区动员大会,签署协定,进行对口支援。

一些文物保护专家说,文物不同于其他,“重建”二字背后更多的是如何尊重原貌进行修缮和保护的问题。而古迹遗址和馆藏文物又需要区别对待,重建文物的过程中稍有不慎,文物将失去原有的历史模样和意义。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认为,灾后文物的修复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和倒塌的民房不同,遗址修复不能操之过急,如何恢复原有遗址的建筑风貌,需要经过国内权威专家的论证,确定方案以后才能实施。除此之外,保护性修复还需要翔实的档案资料。如果古建筑完全倒塌,就根本没法修复了。

依照我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关于保护原则的规定中有一条就是必须原址保护。据罗哲文介绍,文物学家一般把这个原则称为“修旧如旧”。在这次地震中遭受严重创伤的不可移动文物也要依据这个原则进行。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说,如果有些地点经过专家的论证,确实不具备在原址上修缮的条件时,才可以考虑异地保护。《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也规定了这样的条款:只有在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因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需要,使迁移保护成为唯一有效的手段时,才可以原状迁移,异地保护。

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分为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等。罗哲文介绍,在这次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恐怕这些工程类型都有可能用到。他说,文物修缮和保护本来就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就能结束。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可能需要分阶段根据文物的需要进行各类工程。

关于毁损文物修缮的具体承担方是谁的问题,国家文物局有关工作人员说,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文物保护单位需要修缮、迁移、重建工程时,涉及建筑活动的单位,应当同时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另一种是不涉及建筑活动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只要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都有资格承担。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们为毁损文物惋惜的同时,也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

重庆市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吴涛认为,加强平时对文物的监管、明确分级负责制等都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对策,同时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办法来应对突发事件。

“我觉得,地震多发国家日本对文物的地震防范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徐苹芳说,日本的文物大多都是用底座固定在柜子上的,即使柜子倒下来,文物也没事。而且,日本的博物馆抗震级别也非常高,通常会成为地震发生时人们的躲避之所。

在涉及文物保护的各种法律、规章、办法中,只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有一条涉及预防灾害对文物毁损的原则性规定:预防灾害侵袭。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要充分估计各类灾害对文物古迹和游人可能造成的危害,制订应付突发灾害的周密抢救方案。没有一个实施细则,这样的原则性规定很容易就淹没在众多法律条款之中,从而在现实中失去或者降低了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