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04-10 22:1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学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决定了大学课程秩序具有同样的复杂性。在宏观层面,围绕国家的课程政策和学科指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互动关系;在中观层面,以学校课程体系和院系课程计划为主要内容,既有教学、科研与服务等功能的融合,也有课程管理制度设计中的利益博弈;在微观层面,围绕课程实施,基于教授的学术研究,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要方式,课程本身成为一种生活。作为开放系统,大学课程要维持其原有结构,并促使其走向更高级、更复杂的有序结构,就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推动系统的自强行为,在有序与无序之间不断寻求平衡。大学课程内部又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之间互相开放、相互作用,既有矛盾冲突又有和谐取向,从而形成整体秩序。从不同的层面审视大学课程秩序,其构成要素也不一样,本文就社会关系、组织方式、实践类型等层面分别进行描述。
一、在大学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层面,有外部秩序与内部秩序
霍尔丹勋爵在《大学与国民生活》一书中指出:“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1]这种反映是通过大学的职能定位得以呈现的,用弗莱克斯纳的话说,大学主要关心四件事:保存知识和观念、解释知识和观念、追求真理、训练学生以“继承事业”[2]。大学的使命就是民族的使命、国家的使命、人类的使命,从民族、国家到经济、社会、文化,与大学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大学从诞生之日起从来都没有独立存在过,它是社会的一员,它是国家的重要机构,在现代民主社会,它可能是与政府并立的官僚组织。课程作为大学教育行为的刚性核心,同样与外部各种社会系统发生复杂的关系,是各种文化利益竞争的载体,围绕课程的文化定位、科目设置与具体内容选择,在各种关系互动中形成了一种社会秩序,可以称之为课程的外部秩序。就本体而言,“课程意味着学术知识和教师价值的最高表达,课程意味着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课程意味着通识教育必修要求;课程意味着证书和专业的要求。”[3]围绕课程计划的实施,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术资源、研究活动、教师、学生、文化环境等要素的互动行为构成教学过程,加之管理、反馈、评价、调整等实践行为,构成课程运行的内部秩序。课程外部秩序是内部秩序运行的主要背景,是一种约束力也是一种推动力,为课程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课程内部秩序是课程实践的主体,大学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课程内部秩序的良性运转。拉萨·R. 拉图卡(Lisa R. Lattuca)和约恩·S. 斯塔克(Joan S. Stark)围绕“情景中的学术方案”这一课程界定,将学术方案嵌入现实的情景中,从而揭示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以及课程作为学术计划的运行结构,其图示[4]较为完整地描述了大学课程内、外部秩序作用的状况。
图1中,社会文化情景包括两组影响因素——“A”是机构外部的影响(如市场、认证机构),“B”是学院、大学等教育机构内部的影响。内部影响进一步分为机构层面的影响(例如使命、资源、领导力和管理)和单位层面的影响(例如专业目标、教师信念、和其他专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特点)。这些特征呈现了课程被制定和执行的不同层面的互动关系。课程、专业和机构不同,外部影响和内部影响的显著性和强度也是不断变化的。图中所描述的这些特定影响因素以及在它们互动中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把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放在了课程环境的外部,是置于更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当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外部秩序对课程实施的制约关系。课程外部的大量影响因素都处在课程设计者的
控制范围之内,例如选修一门课程或者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准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里影响感知的社会文化现象等。评价和调整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方案的完善(路径A),也有助于教学环境的完善(路径B),这一过程会受到课程计划产出结果的影响,最终,在路径 C中,外部和内部的受众对教学成果的感知和理解会导致其更改他们所施加的影响。这就是课程外部秩序与内部秩序要素作用的状态。
二、在大学课程组织方式层面,有集合秩序与整合秩序
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从课程组织的视角,认为课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集合型课程与整合型课程:“如果各项内容处在一种彼此封闭的联系中,这也就是说,各种内容得到非常清楚的界定,而且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我便将这样一种课程称为集合类型的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学习者必须掌握大量有效的内容,以便于符合某些评价的标准……现在,我想要提出一种与集合类型并列的课程类型,在这种课程中,各种内容并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彼此之间处在一种开放的关系中。我将把这样一种课程称为整合类型的课程。”[5]在伯恩斯坦看来,内容界限分明的课程是一种集合课程,而内容界限模糊的课程则是整合课程,区分的原则就是课程内容之间界限的清晰程度,他认为这种概念界限的清晰程度构成了分类和构架的基础。“分类涉及内容之间差异的性质。分类强的地方,各种内容常常通过清晰的边界而彼此泾渭分明。而分类弱的地方,由于内容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所以各种内容之间的独立性也比较弱……构架涉及在教学的联系中,传递内容和非传递内容之间边界的清晰程度。在构架强的地方,传递内容与非传递内容之间存在一条鲜明的边界;而在构架弱的地方,则是一条模糊的边界……构架强则意味着选择小,而构架弱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有比较大的选择范围。”[6]伯恩斯坦用“编码”的概念来描述课程中知识的组织。所有涉及分类强的知识的组织都导致集合编码,所有涉及分类强度明显减小的知识的组织被称为整合编码。集合编码的专门化形态发展出一种对人们的身份进行严格审查的程度,涉及一种知识的等级组织,其深层结构是通过特定身份的构成,从内部对界限建立强有力的控制和维护。整合编码则将统整各种不同的内容,并消解它们彼此之间的孤立和分离,能够减少各种单个内容的权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辨别力。伯恩斯坦用图2[7]表示两种不同编码课程的理想化和典型的组织结构。
注:实线代表强边界,实箭头代表强联系的方向;虚线代表弱边界,虚线箭头代表弱联系的方向。A、B、C、D代表课程门类。
集合编码类型=强分类:强架构
整合编码类型=弱分类:弱架构
图2 两种课程编码理想化和典型的组织结构
上图显示,集合编码与整合编码在权力分配和控制的原则上形成明显的差异,因为这些权力正是包含在这些课程的编码之中。在知识通过一种集合编码进行调控的地方,这种知识通过一系列完全分割的科目等级而得到组织和分配。通过各个部门领导和各个教育机构的校长或领导的正式的和非正式会议,这样一种结构显示了对教育机构的寡头式控制。而整合编码则要求不同科目的教师都进入共同的社会联系中,这些联系不仅出现在非工作的领域,而且也存在于一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教育任务之中。教师与授课者彼此联合的条件恰恰就在于一个共同的工作环境中,会进一步削弱集合编码中各个等级之间的分离程度。在伯恩斯坦看来,在知识被集合编码所控制的地方,秩序的产生往往与权威关系的等级性质有关,与时间和空间中不同知识的系统排列有关,而且与一种清楚的、通常是可以预见的考试程序有关。内在于个人的秩序是通过特殊身份的构成而建立的,强分类和构架的制度化表达便在时间和空间中建立了可预见性。在大学层次上,个人自由的范围已经被某些集合编码中的道德系统符号化,并由此成为分化的整体重新结合的根据[8]。在整合秩序中,基于共同认同的整合理念、协调的知识链接性质、有效的反馈系统和明晰的评价标准,整合编码在文本上是具体和清晰的,是一种开放性的有机团结,并通过界限的模糊和松散形式而获得实体性。整合编码强调知识的内在统一,可以在信念系统和道德秩序比较模糊的条件下,建立一种具有渗透性和内在的社会化形式。在大学课程秩序中,集合秩序是主体,整合秩序是补充且更多地应用于通识教育之中。
三、在大学课程实践类型层面,有教学秩序与研究秩序
学生成就大学,课程与教学成就学生,大学课程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始终是教学问题。以纽曼为代表的传统大学观主张大学就是传播知识和训练心智的场所。而由洪堡参与创建的柏林大学“用现代的方式重建了大学”,“将科学研究作为学校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9],不仅将科学研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和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而且将研究视为大学的另一个主要职能,自然成为大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课程秩序在实践中就包括了教学秩序和研究秩序。基于德国的传统,不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追求学术自由,诚如深受德国传统影响的埃里奥特在1869年就职演说中所说的那样:“一所大学应该是本土的和资金雄厚的,最重要的是它应该是自由的。自由的微风应该吹拂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自由的飓风能够扫走一切阴霾。理智自由的氛围是文学和科学赖以生存的空气。”[10] 1907年,这位七十岁的哈佛校长在一次讲话中以“学术自由”为题,认为学术自由包括:学生有选择课程的自由,拒绝参加礼拜活动的自由等;教授有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宜的教学方式的自由,不受常规干扰的自由等[11]。学术自由是大学教学与研究秩序的实质。
伴着现代大学前进的脚步,“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广大教授所认同。因为,“一个洞察专业领域的发展和最新研究的人,能更准确地判断大学教育的课程应包含哪些内容,应当怎样编制;拥有研究素质的大学教师所教授的学生,能够学到以开放的心态求知的态度,能够应对社会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变化。[12]”19世纪用现代方式重构的大学德国模式所确立的“科研—教学—学习”紧密统一的原则,根据伯顿·克拉克(Burton R. Clark)的分析,正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放弃:“各国正在经历反应性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稳步地在以下三类院校进行投入:‘以教学为主’的院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大学的初级阶段、在研究生阶段的非科研的学生。没有必要和科研紧密结合,或者大量地用做科研训练的教学,需要大大地增加。在大批院校,教学漂离传统的科研—教学—学习连结体。”[13]从克拉克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教学漂移”概念的背后,蕴含着三个重要的认识问题:一是以科研为基础的洪堡式的大学人才培养传统,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生了变化,教学越来越漂离科研的基础,许多高等教育机构较少投资科研,主要进行教学;二是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教学工作的地位以及教学方式不同,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当下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三是尽管高等院校教学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有的以科研为基础、有的以专业知识训练为中心,但“教学漂移”现象的背后,揭示出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只是具体表现形式不同[14]。在关于大学教学的讨论中,欧内斯特·博耶在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报告《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中提出“教学的学术”这一概念,试图打破教学与研究的二维思维,重新思考教学的内涵,以此弥合教学与研究的鸿沟。他认为,“教学作为一门学术性事业,是从自己所懂得的东西开始的。当教师的一定要消息灵通,沉浸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之中。教授只有广泛涉猎并在智力上不断深化,其教学才能得到好评。”“好的教学还应意味着,教师既是学者,又是学生……最好的教学则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改造和扩展知识。通过阅读,通过课堂讨论,也通过学生的评论和提出的问题,教授的自身也将被推向新的创造性的方向。”[15]博耶所说的“教学的学术”是在寻求专业领域的研究与有效的教学的统一,而不是教学自身的研究。实际上,大学教学自身的研究也是一种学术活动。然而,在大学教育的实践中,教授们的研究总是围绕自身的学科领域展开,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也就很难实现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统一。
“教学与科研并重”是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一体化展开,教学基于科研、科研即是教学,教学与科研并不是两个教育范畴,在时间上教学与科研也不是等分,科研只是作为教学的途径与方式,课程的主要实践形态依然是教学。教育重心在于建立“教学—科研—学习”共同体。库伯(David A. Kolb)详细分析了“行为复合型学习情境”中大学生体验学习的方式。他认为,学生所研究的问题不一定非有正确或最佳的答案,但是必须有一些学习者可以联系、重视的东西,并且问题被解决后学习者能感到内心的满足。这将是一个正式的、真实的问题、案例或模拟,是学习者作为一个专家时期望遇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做,但完成任务是必要的。学习者只需关注自己目前的行为会对整个任务的完成产生什么影响,自己下一步的行为会不会脱离于自己现在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者的问题探究需要自己来做决定或选择自己下一步做什么或者怎样进行。只有当学习者要求时,教师才可以作为教练或顾问参与进来。在此情境中,学习成功的评判标准包括:问题解决得如何、可行性、销售性、客户的接受性、成本、测试结果、美学质量等[16]。就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生来说,这种“行为复合学习情境”主要是课题研究和专业实践,教学的要义在于引导学生在研究与实践中获得反思性体验,在真实的体验中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课程秩序的目标在于追求学生参与研究与实践的兴趣、专业研究素养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生成。在“行为复合型学习情境”中,大学课程的教学秩序与研究秩序实现了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2]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 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
[3]大卫·沃德.令人骄傲的传统与充满挑战的未来——威斯康星大学150年[M].李曼丽,李越,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6.
[4]Lattuca,Lisa R.,Joan S. Stark. Shaping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cademic Plans in Context[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2009:5.
[5][6][7][8]B·伯恩斯坦.论教育知识的分类和构架[M]//麦克·F.D.扬. 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 谢维和,朱旭东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9,64,78,81.
[9]菲利浦.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M]. 符娟明,陈树清译. 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6:19.
[10][11] 沃特·梅兹格.美国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M].李子江,罗慧芳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7,141.
[12] 钟启泉. 教学与研究的关系:高等教育功能的教育学考察[M]//俞立中主编.大学之道——华东师范大学的理论与实践(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22.
[13] 伯顿·克拉克. 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 王承绪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32.
[14] 王一军,龚放.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学定位的再思考——基于伯顿·克拉克“教学漂移”观点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2):63.
篇2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大学教师课程总结
当然,虽然已经有近__年的教学时间,但在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方面也走了不少弯路,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在学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经验丰富教师帮助下,下个学期争取更大的进步!
大学教师课程总结范文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教育工作方面
这学期,本人担任__级__个班的《__》和《__》、__级__个班的《__》的教学工作,班级人数众多,多达__多人,其中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工作量大。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面对这里的学生,多次对教学进度作调整。虚心向有经验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有了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与同事交流。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体会: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⑴课前准备,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
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___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___好课堂教学,___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财务会计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3、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二、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努力方向:
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使我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全心全意地为全院师生员工服务,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证实自己的能力,通过细致的工作使领导和各部门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创造更好业绩。
篇3
热学在19世纪便已发展成为一门比较完备的科学,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深入,关于热学的知识也在不断扩展。热学是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与热现象有关的规律的科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掌握热现象规律,了解热现象作为“大数”粒子无序运动的本质,为大学阶段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是本科物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使用的热学教材是经典的李椿等编著的《热学》教材,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对热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总结。
一、热学课程的结构及特点
热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宏观理论部分,称为热力学,是通过直接观察和实验测量,再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总结出来的有关热现象的规律,研究的方法是宏观法,所得出的热力学基本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适规律,具有可靠性与普遍性,但是它只适用于粒子数很多的宏观系统、主要研究物质在平衡态下的性质、把物质看成为连续体,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没有解释事物的微观本质;微观理论部分,称为统计物理学,是从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出发,即从物质分子、原子的运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系统的热学性质,它可以揭示热现象的微观本质,但由于它在数学上遇到很大的困难,由此做出的简化假设(微观模型)后所得的理论结果与实验不能完全符合;物性学部分,即热学理论的应用,利用前两部分的理论说明物态的性质及其相互变化的规律,包括液体、固体、相变的基础理论[1]。前两部分是课程要求的重点,宏观部分学生掌握起来较容易,但统计物理学部分涉及到微观领域及统计的方法,理解起来较难一些。
二、热学内容的表述方式
关于内容的表述,不外乎有文字表述、数学表述及图像表述等,而在热学中这三种表述在一个概念中可能都会出现。比如说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涉及到四个等值过程,其中在这些过程中会有过程的图示,即P-V图,也会有能量的转换关系的描述,当然不同的能量也可以由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
1.文字表述。科学内容的表达力求严谨,文字力求精确、简洁,例如,平衡态的定义,“孤立系统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定义简洁明了,其中的关键词是“孤立”二字,也说明了平衡态的特性,如没有这二字,也就不能称其为平衡态了。另外,在热学的表述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否定的语言,体现最为明显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涉及到的定律的两种表述,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都是用“不可能”这样否定的词开头叙述内容,之后两种表述的等效性的证明也同样采用了反证法,而不是直接证明。还可以用反证的方法证明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绝热线和等温线不能相交于两点等类似的题目。
2.数学表述。对于热力学中的概念,文字的描述要多一些,内容也很好理解,学生一般接受也较容易,但对于统计物理中的概念,文字就变得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在微观方面,相比文字,数学更直观、更容易理解记忆。相比于物理专业中的其他课程,热学中涉及到的式子并不是很多,学生也可以根据内容体系,用数学表述的形式把学习到的知识串接在一起,进行系统、有对比、有条理的学习。
3.图像表述。在热学中也运用到了非常多的物理图像表述,相比于前两种表述,图像表述更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例如,在讲解气体分子按速率分布时,速率分布函数的概念较抽象,物理意义不好理解,但通过利用速率分布曲线图,从图中曲线的形状、曲线下包围的面积、曲线的峰值对应的速率等方面可以充分理解分子按速率分布的物理意义,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生动。所以,可以通过作图,把物理概念、数学计算变得简单化,直观化。
三、热学教学的方法
在热学课程教学中,怎样才能把学生认为枯燥的、难懂难记的知识内容变为有趣的、易于理解的内容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这门课程,注意每一个细节内容,把零散的看似不关联的内容整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心中有数,这样讲给学生时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学生学习的目标也会变得明确、理解透彻。在课程的讲解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归纳总结的方法。教师在讲完每一部分后要对内容做一个总结,把重点内容用一条主线串连起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一部分,可以用几个字把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一个定律、两个循环、三个物理量、四个过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机循环和制冷循环,内能、功、热量三个物理量,等体、等压、等温、绝热四个过程。这样的总结使学生既了解了所学知识的重点,也更容易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点。另外,在习题的讲解中,也应善于总结和归纳,学生在中学时习惯了大量的题目练习,即所谓的题海战术,通过熟练的做题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怎么去做总结,怎样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首先,课堂上教师针对所讲知识点应选取一两个例题进行讲解,对用到的知识及所用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学习之后对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技巧、用到的知识点等非常熟悉,而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及解题的准确性。
2.类比的方法。类比法是指一类事物具有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的方法。通过类比,可以用熟知的知识引出未知的知识,节约学习时间,也使认知变得简单易懂。例如,在讨论热力学过程及其涉及到的内能、热量、功的转化时,可以在P-V图中进行描述,之后,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引出熵的概念后,可以通过T-S图表述理想气体的性质,特点。通过类比,会发现P-V图和T-S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我们用P-V图示法表示系统在准静态过程中做的功,即示功图,而用T-S图示法表示系统在准静态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即示热图;在这两类图中,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平衡态,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可逆过程;闭合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等于系统经历一个可逆循环过程后从外界净吸收的热量,也等于系统对外做的功。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会发现原来枯燥的内容也很有趣,在学习中发现物理中的相似的美。再如,在学习气体的输运过程时,粘滞、热传导、扩散三类输运现象也可以进行类比学习,它们分别对应当气体各处的流速、温度、密度不均匀时发生的过程,得出的宏观规律的表达式及微观解释都很相似。通过这样类比的学习,很容易掌握了新的内容,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讨论学习的方法。目前,在教学中提倡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2],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可以结合重要的知识点,课堂上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问题的讨论及讲解,也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下去查资料、写小论文等,之后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例如,在讲解熵的概念时,不妨先让学生自己先查一些关于熵的内容,比如熵这个物理名词的提出、熵的概念的建立、熵增加原理、熵的应用等。学生通过调研,对熵这个抽象概念就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在课堂上讨论时,学生也把他们自己查到的资料讲解出来,既可以增加信息量,又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准确地认识熵。所以,通过这样的讨论学习,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在思考,互相启发,找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但学习、积累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的自己在讲解,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结合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虽然热学课程只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时也比较少,但是它是学生进入物理专业后最先学习到的一门课程,学习好这门课程会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充分掌握课程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进而学习好这门课程,增强探索求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热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黄秀雯,梁永丰.教师身份的确认:作为教育主体[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20-23.
篇4
在大学IT教材中,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软硬件是同学们要掌握的重点,但是这部分知识如果只靠学生的死记硬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不好也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去运用该章节的内容。在讲硬件时,可以把同学们带到微机组装实验室,先让同学们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看清楚主机中的结构,包括各种接口和插线,并让同学们亲自动手组装计算机。这样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真正学到本事。计算机的软件方面,要让大家明白并会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制作作品。
在讲软件之前,在大家面前呈现出一幅已经做好的作品,让同学们从作品中激发他们对学习该软件的兴趣,并同时给出与该软件相关的题材,在同学们学习完毕后能够完成相应的作品。网络方面的知识虽然很高深,但是我们也得让同学们掌握最基本的网络知识,比方说IP地址的配置、网络故障的诊断,网络信息的查询等等。我们可以在实验室真实的环境中指导大家来完成该部分操作,让同学们感觉到大学IT不是与他们的专业无关,而是与当今的信息社会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对于数据库这一章节,很多同学感觉这是计算机的专业课,所以就一直有种不想学的想法,只想学专业课,或者只是简单地去背理论知识,应付考试。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可以采用较小的数据库来演示数据库操作的巨大功能,比方说最简单的学生信息查询功能,让同学们达到赞叹的效果,感觉到数据库的神奇功能。
同学们现在正在使用比较先进的通信工具,那他们对于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是否明白呢,在课本的大学IT展望章节中给大家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形势,能够展现出现代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在讲授该章节时,虽然理论知识占据很大的篇幅,但是我们要通过客观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同学们感知自己生活的信息社会如何较好的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较好的利用现代通信工具。
2考核模块
篇5
1课程与大学课程
从广义上来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中。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历史回顾
2.1建国初期的大学体育课程
我国建国后到以前,由于各方面制度不完善,自1951年开始学习前苏联的课程模式,大有“全盘照搬”的架势。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治因素的需求,迫切的想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以及希望通过体育促进外加关系的发展。我国体育课程的设置以竞技体育为主,课程结构很单一,其指导思想基本以教师、课堂、教材三要素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集体教学,教授整体划一的动作,师生间缺乏互动,整个教学体系形成一种教学法。这种单一的控制模式导致了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总之,在我国建国初期,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我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体育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2.2时期的曲折发展
十年的,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高等教育体制和课程的设置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扭曲。全国大学体育课程基本被取消,少数地方以“军事训练课”代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由于政治原因,课程目标价值也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脱离了其应有的价值取向和学科轨迹。
2.3改革开放初期,以增强体质为目标的课程模式
我国早期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政治色彩,受到政治形势的操控和影响。但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慢慢恢复了其应有的面貌。突出的标志就是1979年“扬州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又重新走上了正轨。在这个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在1979年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对这一目标提出了重点要求,但是在这个时期过分重视体质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教学组织都有所突破,教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单一的增强体质向多元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大学体育,除了增强体质,还注重学生心理、社会方面转变。由最初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变为“三元”模式,注重学生身、心、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走向了繁荣阶段。
3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我国新型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验阶段。不再呈现单一、守旧的传统模式,开始向自由化、多元化发展。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在《新纲要》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大学体育改革的新。在体育课程模式、课程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如下:(1)在课程理念的设计上不断与时俱进,并逐渐与世界接轨,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和满足不同教育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关注个性的发展。(2)课程指导思想在不断转变,任何形式的变革,首先都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由当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正由“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进行转变。(3)课程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逐步走向多样化。主要变现在运动项目的增加和上课形式的丰富,以适应学生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多样性需求。同时将野外生存、职业拓展和休闲体育纳入了教学范畴。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运动项目的增加和课堂形式的丰富有助于培养有个性的、复合型的人才,以便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适应社会的需求。
4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4.1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我国几千年的应试教育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成绩好坏和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正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观念的落实,也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2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脱节
课程改革理念要与时展同步,并逐渐与世界接轨。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很多与社会不一致的现象:(1)体育教学观念传统落后;(2)大部分教学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3)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片面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重视教学效果的质量。
4.3大学体育必修课的存
在使教育培养目标脱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来设置体育课程的科目和内容,而我国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必修科目过多,盲目设置了许多不合实际的教学课程,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4大学体育课程只是对中学基础体育课程的简单重复
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衔接不连贯,大学体育和基础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没有本质的区别。简单地说,大学体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基础体育教育的重复,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和突破。
5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5.1国家、政府部门的干预措施不断变化
教育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教育机构,他的运行需要国家、政府的干预,只有在正确的政策指引下,教育事业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但是过多的干预又会让教育事业脱离实际,不能自由发展。而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政策性的干预是在不断减弱的,让学校有更多的办学自。这样更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体育教学课程,另外,政府部门会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支持,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5.2课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
在旧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主要以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课堂评价的标准。而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理论中,则不断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进步变化的幅度纳入到评价内容的体系中,评价方式也不断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这种趋势还将不断得到发展与优化。
5.3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逐步与社会需求接轨
需求是物质发展的动力,有需求就会有发展。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同样要依存于学生以及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双向选择,所以为了能更好地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将不得不更多地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立足社会需求来设置大学体育课程,让学生能更多地学到适合就业的专业技能,这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5.4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满足个性化教育是世界范围内体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身心特征出发制订大学体育课程,必修课程具有更多的共性,会强制性地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所以,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势在必行。
5.5大学体育俱乐部将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篇6
摘 要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推动着我国对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由于目前许多家庭教育的培养更多的注重孩子的升学率及就业率,使得许多大学生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却忽视了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由于缺乏运动造成了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差,体育课程达标率也不是十分理想。为此,鉴于我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趋势,大学生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在凸显体育这一国民根本教育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之处,使得大学体育教育无法真正体现体育教育培养的终极目标,因此,本文透过对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及问题解析,提出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改革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 大学 体育教学 课程设置
高校教育最为重要的出发点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大学体育教学更是以德智体为出发点来进行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适应素质的教学和引导,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在未来社会竞争中保持身心健康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重要基础,为此,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大学自身情况,拟定促进学生身体及心理发展的课程计划,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推进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新课标的重要指导意义
新课标是在体育课程原有的教学体系基础上进行的丰富和完善,并且根据目标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新课标不但从教学目标上更加清晰,同时也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明确。具体反映在教学层面,新课标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而对于教学内容并没有进行限制性的要求,给予了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教学方法和特点的空间,在强调高校体育教学重点的同时,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教师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十分深刻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方面的不足
大学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教学课程多重视课程任务的完成及学生技能的培养,却在一定层面上忽视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大学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应充分掌握的人体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体育方法类等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总体上对体育课程,尤其是体育理论教学缺乏一定的热情。
二是高校开设体育课程尽管是以新课标为基本出发点,但是往往根据学校自身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及硬件基础进行调整,实践与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的重视程度较高,一般是根据高校自身优势进行设定,但是对于体育选修课,有的学校有但实践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而有的学校并未开设体育选修科目。
三、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不但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要凸显大学教学特点,促进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体设置思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课程设置不但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还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激发
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有别于中小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掌握最基础的体育技能的基础上,还要突出体育精神的倡导以及体育技能的个性化培养,因此,大学体育教学不能再单纯沿用中小学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有所创新和突破,在基础技能教学培养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突出学生的特点,通过体育课程的科学设置及教学方法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社会竞争意识,体育竞技品德等多层次的教学培育。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在强化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不但能够掌握理论方面的知识,深刻了解体育运动的精髓,更能通过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获得精神层面的压力释放,缓解学习压力,同时培养个人的一技之长,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基础上,更多的获得体育运动的正能量传导,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情,从而有效而自主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既掌握了课程要领,又能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及体育精神的培养,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充分结合教学实践的要求和目标,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促进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应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基础科目展开实践,而选修课可以作为必修课的补充及提高,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展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大学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趋于市场化和多样化,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应建立在新课标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运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体育教学,以此满足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课程的实际需要。必修课的设置应更加注重学生体育技能全面性和综合性的培养,而选修课应更加侧重单个技能方面的培养,为学生的体育课程需求提供不同的课程组合,满足不同潜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完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构建大学体育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的水平,促进大学体育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不仅保障了大学教学任务的完成,更能起到增强学生体质与精神活力的作用。因此,培养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仍然是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基准点,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推进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崔东霞,高慧娟,杜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篇7
关键词:范式教学;大学英语读写课程;范式改革
1.范式及范式教学
“范式(paradigm)”一词最先是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库恩(T. Kuhn)提出来的。他认为“范式”包含了科学研究的所有层面。而最先把范式与教学研究联系起来的是美国著名研究专家盖奇。“范式”一词本身就具有多义性和可塑性,人们对教育持有不同看法,因此也就产生不同的教学范式。范式教学不仅仅是指教学活动,而且是在教育实践者的理念支配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不同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
2.大学英语读写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贵州财经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将大学英语分成读写和听说两门课程。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独立开设,该课程融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于一体,围绕精读课文并辅以快速阅读和实验课,重点培养学生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速度和翻译能力都能达到大纲的一般要求。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
3.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范式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进行了课程教学范式的改革探索。从2015年9月开始,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推行范式改革。在这一年中,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时间。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了解相关的外国文化,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在对参与范式改革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90%的同学认为,在课堂上能提高自己英语能力的最有效形式是个人发言。而我们所实践的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发言,让学生明显感觉自己的语言能力有所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
第二,开展案例教学。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将理论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大学英语读写这一门课上,我们将阅读技巧作为案例来开展案例教学。到底该如何在阅读活动中运用阅读技巧,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三,开展实验课。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设计英文广告或进行英语话剧表演等,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能够了解外国文化,并且通过亲身实践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考核方式的改变。过去的考核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应试教育,实践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期末考试在综合成绩中所占比重很大。这样的考试模式有可能将学生引向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用一次性考试来评定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有失公平。我们在读写教学的范式改革中,组织学生进行小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能力考核纳入期末综合成绩中,取代单一的考查方式。科学划分期末考成绩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进一步细化平时成绩的评价指标,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论文的撰写情况、期中小测验的成绩等。
4.结语
通过两个学期的范式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英语思维及读写译等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教师只做知识的传递和兴趣的引导者,不再一味灌输,促使教学活动变得相对轻松。但是大学英语读写的范式教学改革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跨出了第一步,还需要更多地探索其他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篇8
大学语文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入学的基础不同,语文能力也就不同。同一所高校的学生,学生的专业性质不同,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同。由于受到教师的教学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教师很难做到结合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求进行准确定位。有研究者指出,在大学进行语文能力水平测试,参照英语、计算机等级水平测试的要求,可以将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按照学生的语文测试结果,可以把大学语文课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选修不同层次的课程,循序渐进,分类教授与学习。这样,在进行教学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二、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之定位
1.课程性质的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体系。作为我国母语高等教育的大学语文课,它的学科性质首先表现在基础性上。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学生,都应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改善知识结构,丰富人文素养,才能满足其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同时,能够运用汉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专业思想,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是学生对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能力的最低要求。工具性,是大学语文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是让学生必须学会和拥有的与自己的专业和学历水平相一致的谋生手段。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是融合了人文性的,而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又负载在其工具性上,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辩证统一的。另外,教师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讲解、演示,从而起到“用美的信息、按照美的规律去引导、启发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品质,把握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的正确的审美准则,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的作用。从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上看,独立学院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的特点。基础性是首要特征,工具性是前提和基础,也是大学语文的目的之一,而大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人文性和审美性教育。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未必涵盖其全部,它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其开放性也决定了课程内容、性质、任务等构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而且有相当完整的一套步骤和方法,大体说来由三个阶段构成:“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次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第三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3]它往往与经学、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捆绑”在一起。因此,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表述为:大学语文是独立学院中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人文性与审美性相统一的课程。
2.课程目的定位。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尚在探索阶段。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在其所编写的《大学语文》序言中写道:“即使支持开设大学语文的领导首先看到的也是当今大学生中文水平不高,错别字连篇,一些申请之类的应用文也不会写,那么大学语文担任‘拾遗’、‘补缺’的职责势所必然。这种重视,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的文化素质难以有很大的提高。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也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是赋予大学语文太多政治、道德的使命,反而影响了对语言、文学的系统学习。”[4]基于此,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素质培养上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功能。需特别强调的是,大学语文教学不是字词句篇的常规教学,不是“高四语文”,大学语文要从文学入手讲授语言,通过优秀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精彩描写去领略语言赋予民族文学的魅力。让学生看到我们立体的、鲜活的民族语言以及赋予民族文学的风貌与神韵,从而感悟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征和汉语的卓越表现力。了解语言的演变历程以及语言水平对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影响,可使学生对提高自己语言文化修养的意义与途径有深刻的认识,进而将语言知识、写作表达的技巧内化为语言素质,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1996年,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的《出版前言》中对大学语文的性质及任务作了这样的概括:“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后进行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较好方法。一些重点理工科大学,在这方面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我们对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作出了以下大胆的设想:在明确了大学语文的性质之后,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应确定为:其一,以应用为主线,深化汉语母语教育,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其二,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提高欣赏水平;其三,提高民族自豪感与民族文化认同感;其四,强化母语教育的情感培养、人生引导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五,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强化学生的社会交际言语综合能力。
3.课程类型定位。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应由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素质这样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大学语文应当是其基础学科之一,这种观点得到了广大教育研究者的认同。首先,大学语文应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公共”是指大学语文是面向全体非中文专业学生共同开设的一门课程。“基础”主要体现在大学语文一般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养,学生自身的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因而,大学语文课的设置应当得到学校、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充分重视,要有充分的课时保证,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大学语文应是一门必修课。当前普通高校中大部分学校将其设为必修课,少部分学校设为选修课。将大学语文设为选修课,学校可以开设也可以不开设,学生可修也可不修,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大学语文逐渐沦为高校的“墙角课程”。从当前学生素养的现状和对其长远影响看,独立学院大学语文应当设为一门必修课。
4.课程功能定位。大学语文承载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也融汇了丰富的世界文化,兼有传承文化,培养人格的作用。大学语文应该是学科综合的、具有高品位人文性的课程,应让语文与文化、文学与哲学、现实观照与精神探索、生存关注与审美追求融会在课程中,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激活大学生的美感,升华他们的精神文化品格。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知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他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著名学者敏泽先生也说过:“我们的情感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及我们成年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无不受益于语文教育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影响着一个人心灵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这些论述,深刻揭示出语文的文化内涵和培养人文素质的功能,是语文最本质的概括。首先,大学语文是传承中华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大学语文从语言文学的角度,囊括了中国文学的精髓,尤其是那些古今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向我们展现了精美的汉语言文字,更是在字里行间向我们传递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联系在一起,强调豁达的人生观和超然的审美境界,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静谧。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学语文课,就起到了承续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的作用。在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对传统文化到现代精神擅变过程的阐释,依据鲜活人物的生动讲解自然完成,通过教师的情感感染和语文情境的创设,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民族情感的建立、自身责任意识的树立,正确人生态度的养成,以及健全人格、健康气质的培养。其次,大学语文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个高校都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办学历史较短的独立学院,尤为重要。大学语文课程始终不渝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引领师生,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起到精神动员作用。大学语文教育学生崇尚真善美,追求和谐,敬畏和尊重生命,这些也都是组成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大学语文是提高学生交际言语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语文素质普遍较低,人文情怀淡漠的现状下,学学语文课程不仅能够进一步积累、巩固大学生的文字、语言、文学等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言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兴趣、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优化学生的生活情趣和格调。此外,大学语文能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人类、自然和生命等,去思考人生的意义、目的,去领悟善良、忠诚、正直、信义等人的本质,学会与人共处,敬畏并尊重生命,从而追求人格的完善。第四,大学语文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形式塑造艺术形象,将人生观以潜移默化的以文学形式来实现,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洗礼。这种感性与理性通过文学形象的塑造,达到和谐一致,在实现文学价值和作用的同时,客观地启迪着学习者的智慧,尤其对学习者形象思维的促进和灵感思维的激发有着明显的作用,是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形象思维的结果,同时也是灵感思维的成果。而文学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形成,因此,以承载文学为己任的大学语文就成为了启迪智慧、开拓创新、实现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篇9
关键词: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市场有节有序的开放,教育行业将面临极其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入学人数急剧增加,导致资源严重缺乏。高等院校作为服务业的成员,其服务质量可以用顾客满意度这一指标作为重要的判据。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大课题。
因此, 我们力图掌握和了解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以便于有关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为预防学校教育中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做些努力。
二、大学生课程满意度
在讨论高等教育顾客满意(或称高校顾客满意)的概念之前有必要先明确"高等教育的顾客"的内涵。高校顾客有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之分,其中学生是高校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顾客。本项研究主要考察高等教育的外部顾客-学生的满意度。
我们可知课程的满意度是指学生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参与课堂教与学活动时,对教师的授予与自身的需求或愿望与实际感受对比后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如果对课堂教学可感知的效果低于期望,学生就不会满意,如果可感知的效果与期望相匹配,学生就会满意,如果感知效果超过期望,学生就会高度满意或欣喜。
三、调研的方法
1、设计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说明。第二部分为问卷问题,这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它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被调查者背景资料的问题,属于事实性问题。
问卷包括三个概念维度,其中包括对教师的满意度,对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其他的维度。其中对教师的满意度包括教师的授课方式、布置作业是否合理、体态语言表达、对课外知识的拓展等方面做了相应的问题。课程满意度包括对所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教材质量、公选课的种类及实用性是否满意等。其他方面包括对教学环境、所学相关专业的管理与服务、班级学习气氛等的满意。
首先,在50名学生中进行试测,要求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在试测问卷调查表上选出答案,并对他们进行访问,要求他们说出对试测问卷的想法,同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参考有关文献,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修改,最后形成包括26个问题的封闭式问卷。
2、问卷题目的质量分析
题目的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于不同水平的被调查者反映的区分度和鉴别能力。项目分析主要目的是求出问卷个别题项的临界比例值,将未达到显著水准的题项删除。得分前25%-30%者为高分组,得分后25%-30%者为低分组。求出高低两组受试者在每题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如果题项的临街比例值达显著水准,即表示这一题项能鉴别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此为题项是否删除先考虑的。
3、教师授课方式、教师布置作业量、学生所学专业课教学内容、公选可种类、学生的教学环境、班级学习气氛与学生课程满意度的相关性。
积差相关分析。在各不同维度与学生的课程满意度的积差相关分析中,P为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由于各不同维度的P值均小于0.01。其积差系数的右边均出现了两个"**" ,从积差相关系数中,可以得知:教师授课方式、教师布置作业量、学生所学专业课教学内容、公选可种类、学生的教学环境、班级学习气氛与学生课程满意度均成显著相关。
四、研究结果
在对问卷做了适当的分析和修改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1、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专业与课程的满意度不高(41.8%),课程满意度(26.4%)显著低于专业满意度(57.1%)。
分析发现,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大多大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具有较好的前景,但有人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不够,对专业技能缺乏信心,并把这种矛盾归因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感到所学的课程内容用处不大。
2、大学生对课程影响因素(包括课程体系、教材与参考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师资配备、课堂教学效果、考试及考核方式、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满意度(63.7%)高于课程教学效果(包括知识结构、就业影响、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满意度(42.8%)。
分析发现,大多学生对课程的体系、师资配备等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要素是比较认同的,但体现在大学生接受与内化程度的教学效果上又反而不满意,主要是大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些自我认为不重要的课程,内容学完、考完就被束之高阁了。
3、大学生认为课程设置的最大问题是过分强调理论教学,不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45.2%),其次是就业目的不强,学非所用(24.8%)和重要专业课程重点不突出,没有讲透学会(21.7%)。
4、大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最应该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42.6%),其次是实习指导课(23.0&)与就业指导课(15.5%) ,选项最低的是公共基础课程,仅为2.0%。
以上3、4 两项调查结果结合满意度数据综合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专业课程较为认可,期望也一般:对实践与技能课程较为不满,同时存在迫切需要改善的期望:而对教育学课程的态度比较不一致,评价低却又认为课程改善可有可无。
五、提出建议
1、通过专业认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主要是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及时开展专业与课程体系的相关教育,通过新生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将通过哪些课程获得哪些知识与能力,课程那排是如何的,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如何配合等相关问题。
2、加强与学生的课程沟通,提高课程评价与教学效果。在课程设置这一问题上,学校和学生的理解和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学校往往更多的倾向于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总体考虑,而学生往往更倾向于从课堂的教学实际感受来定位某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有必要除了教学方式上的师生沟通除外,还应该进行课程沟通,让学生了解课程设置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的课程应该有什么样的心理准备与预期。
3、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协调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调查发现各年级对课程的满意度也存在差异,三年级对课程的满意度最高,分析认为这主要与课程设置有关,一、二年级专业基础课为主,理论多,实践少,学生缺乏兴趣,三年级实践课程增加,理论与实践搭配较为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所以改善课程的设置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傅真放.高等学校大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研究[J].高教论坛,2004,(5).
[2]蔡曙光.大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A].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
[3]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由于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从计算机文化基础进化而来,所以教学内容的主体实际上是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训练。而新教材的特点则突出了计算机科学的部分基础理论,表现为如下内容。
1)“计算思维”等重要概念的引进。2006年,时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的周以真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的概念[3],她认为计算中包含的思想方法,比如递归、回溯、抽象和分解、启发式推理等,具有普适性,可以在多个学科中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并把这些思想方法通称为“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首次比较系统地讨论了计算思维对非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意义和内涵,以及计算思维应用技能的养成方法[4]。
2)“图灵机”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思想的引入。在以往的非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涉及计算机基础概念的理论,主要是二进制和冯•诺依曼计算机。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2011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基础》都开始引入图灵机、图灵机思想和模型,这对非专业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起源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3)问题求解的基本过程。在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程序设计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课时不足而内容广泛,因此教学效果很差。在本轮新的课程内容改革中,不仅程序设计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加强,而且普遍引入了问题求解过程[5]42-78[6]88-93、算法及计算复杂度分析[5]120-132[7]97-113、数据结构[6]148-175有关的章节和内容。这些内容强化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对发展工程类学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信息的表达与处理。在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中,信息的表达与处理方面的内容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往往无法解决学生在信息社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汉字机内码的问题,大部分教材停留在GB2312上,而自从十余年前Windows2000问世,PC中常用的机内码早已是Unicode,而Unicode的规范和不同主机系统上的实现至少有3种常用形式,并导致应用问题。这个问题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材[8]12-19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说明。
5)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内容。在最近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中,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内容也得到充实。例如,除了介绍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外,也介绍哈佛结构[6]86-87。除了介绍一般的二进制数值计算外,还介绍机器码[6]41-44、逻辑运算、门电路和逻辑设计基础[7]31-37。除了介绍目前流行的主流计算机结构外,还介绍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并行计算硬件结构和基于企业级应用的多机系统[8]252-259等。这些内容为提升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打下较深厚的基础。这些理论内容的加入,从根本上改变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开辟了新路。
2实践内容上的深入和进化
在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将改革后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应用能力,而能力是不能仅通过书面考试实现的。一些新版教材在实验教学的改革方面表现出如下特点。
1)程序设计内容的加大与深入。引入程序设计内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目前主要限于面向工科的重点院校,如战德臣、孙大烈编著的《大学计算机》,对程序设计、算法求解和计算复杂度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避免了以往程序设计内容偏重程序本身的语法,而忽略了利用程序介绍算法求解的教学目的[5]123,125,127。吴宁等编著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则是选择了新型程序语言的教学平台,利用平台优势引入数据结构等以往高年级课程中的内容,并利用程序设计向大学新生做问题求解的教学[6]88-93,颇有新意。
2)应用型问题的教学与实验。在新近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中,有一个倾向值得关注,那就是把实践性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紧密耦合。例如,在战德臣、孙大烈编著的《大学计算机》中,将以往教材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进化成为“科技文章的电子化制作与编排”,十分契合科技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5]151-153。另外,在面向普通高校一般性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也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方面作了尝试。例如,在“计算机硬件”一章中,引入CPU工况测试;在“多媒体技术”一章,引入矢量图绘制、位图到矢量图的转换等新型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8]53-59,184-185。
3)加速平台的进化和替代。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环境的更新换代普遍落后,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也使得学生因为没有机会接触新的技术平台,开始就业时就输在起跑线上。在这方面,吴宁等编著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带了一个好头。在程序设计平台的选择上,直接采用VB2008,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新型的程序设计和应用平台,并利用平台优势,实现以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任务[6]137-14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2011》一书,将计算机基础实验的平台整体做了升级,以便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最新的应用平台上进行学习和实验[9]。
4)突破“桌面”计算的局限。在以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主要关注“桌面”应用内容的教学和实验,在网络技术广泛普及、社会对高校学生网络应用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以往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结构中的内容已经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一书,在突破“桌面”计算的局限上做出了初步尝试。在主要的章节中,该书将重要知识点的应用领域都分别列举了“桌面”和“网络”应用平台的案例。例如,在文字信息编码中,主要的桌面应用为UTF-16(即Unicode),而在网络应用领域则为UTF-8;在多媒体技术图像部分,在“桌面”应用上,主要为位图中的.bmp和.tif格式,而万维网中则为.jpg、.gif和.png格式等;在数据库部分,不仅列举传统的MSAccess的“桌面”数据库,而且引入MySQL这类网络数据库的应用案例[8]225-229。要将新的课程改革内容落到实处,就是通过可以实验或实践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强大力量和乐趣。而实践性内容又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这一点是与计算机基础理论大不相同的,所以实验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深入,是保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生命力的重要手段。
3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在教学内容改革中,不可避免会有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可能包括如下内容。1)理论内容与实验的衔接问题。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非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内容往往从计算机专业的教科书引入,而专业类计算机教材或课程教学在许多情形下是教学与实验分离的,这对设计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没有适当的后续课程或实验进行验证、练习和应用,改革后的新教学内容十分容易被遗忘,无法真正形成学生的通识基础。2)教学内容与课时限制的矛盾。由于目前大学中普遍进行的课时和学分压缩,导致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紧缩。往往新设计的课程内容框架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也就难以达到教学设计期望达到的效果。3)教学要求、课程改革与规章制度的矛盾。从目前改革的趋势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尤其是在加入了程序设计和问题求解内容后),肯定离不开大量的计算机实践。而不少学校对大学新生拥有计算机设备有限制措施,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实验室资源供给,显然学生在课内所进行的实验并不足以完成课程所需的技能训练。因此,也就难以达到教学所设计的目标。
以上问题和矛盾,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足够的努力加以解决。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经采用一些措施,来缓解以上矛盾。1)针对新近引入的内容,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和实验模型,供学生参考。2)展开问题讨论式的教学,将课程内容分配给学生预习,针对问题集中的知识点深入讲解,避免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述,以保证教学重点的落实。3)要求学生在课外预先编写程序,而在上机时间集中输入调试,以保证上机时间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