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建筑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层民用绿色;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案例
xxx世纪大厦上程的建筑总面积大约有23696m2.该建筑的总体分配格局是:地下设计一层,地上分配16层,局部总共17层该大厦的楼的总高度约在54m左右。具体每一楼层的层高是:地下室的楼层层高是3.30m.局部有3.50m;第一层有5.30m,_层和第三层都是4.30m.4-14层以及第16层每一层都是是2.90m,第15层是3.10m该建筑还设计了机房层机房层的高度是2.90m;该建筑等级是一类,VI度抗震设防烈,四级框架的抗震,三级剪力墙的抗震。上程所采用的结构型式主要是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二、高层建筑中建筑设计原则
(一)综合性和整体性设计原则
在当代高层建筑设计中,整体性设计原则是将建筑物从细小部分进行整理规划,通过明确发展规律和构成,在部分和整体中形成相互结合、依赖以及制约的关系,从而正确展示建筑工程设讦运动规律以及系统特征。高层建筑设计综合性原则,从建筑设计要素、功能、结构组成、发展历史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整体考察,在建筑设计综合考虑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性综合分析; 将每个层次的分析结果具体的反映到整体以及综合考虑过程中; 通过严格对照比较结果,从新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分析修改、整合完善,从根本上保障建筑设计整体和部分的高度统一。
(二)严格按照国家的设计规范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设计规范来进行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并且设计的要求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遵守设计规范和制做图纸的相关标准,严格按照设计的程序进行设计工作。
(三)有序性以及结构性设计原则
在高层建筑工程设计中,根据系统的层次性、有序性,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相干性的系统关系。因此,在设计中必须正确区分环节使用功能,以及各个环节的关系特点,通过合理组织建筑工程设计空间序列、流线,保障设计合理性。另外,结构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结合万式,不仅广泛存在于建筑事物中,同时也是建筑性能的核心载体,系统形成过程直接关系建筑设计整合差异。
三、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解决方法
(一)优化高层建筑的消防结构设计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应用越发普遍。除去自然灾害引发的地震以外,还要充分考虑人为因素引起的灾害,比如火灾。高层建筑结构越复杂越高,那么一旦引起了火灾,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注意防火是很关键的。首先,防火间距要合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精确地测出建筑物之间的实际距离。然后,对于设计要因地制宜,防火结构一定要符合实际的地形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也很重要。一般而言,安全疏散通道应该进行垂直结构设计,而且尽量多设计几条,利于慌乱人群的疏散。安全疏散通道中一定要设计防烟区,避免烟雾将疏散的人群呛晕。设计人员可以使用分隔式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控制火势和烟雾的蔓延。另外,防火门、防火墙以及其他防火设备等也需要设计人员注意。
(二)结合建筑形体空间的处理,可以在建筑物中设通风口,加强气流组织,改善小区内部的通风条件。从建筑外观形态上来谈,影响能耗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建筑绝对的大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量,另一个就是平面是否紧凑。强调因地制宜,地理条件、气候、文化传统不同,所做出的设计也应该不同。
(三)选择恰当的基拙方案
要根据上部结构的类型、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相邻建筑物影响、载荷分布等因素来选择恰当的基础方案。在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发挥地基潜力,在必要的时候要做好地基变形的验算。并配合详细的地质报告来做基础设计,以及进行现场的查看或者对临近的建筑资料进行参考。
(四)避雷性能的设计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绝对高度越高的物体就越容易遭受雷击,高层住宅小区的楼层较高,因此其避雷问题必须要在建筑与设计的过程中加以落实,一般常见的避雷方法是安装避雷针,将避雷导线一直连接到地面。然而因为高层住宅小区本身具备着很大的特殊性,因此要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进行避雷性能的设计。外部避雷设计与常规的避雷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在最高点安装避雷针,引拉避雷导线; 而内部的避雷设计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高层住宅小区的内部避雷措施,都是采用法拉第笼方式,法拉第笼的基本避雷原理是将高层住宅小区结构内的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进行虚拟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笼式避雷网,当雷电击中高层住宅小区的时候,笼式避雷网可以将雷电快速地进行分流与疏导,将雷电对高层住宅小区的影响降到最低。
(五)人性化设计,注重居住质量
据调查,愿意居住在较高层数的人们占参与调查人数的73%,在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楼层的层数越高,意味着居住质量也就越高,居住环境也就越舒适。事实上,楼层的高低与居住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高层住宅小区由于层数比较高,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首先要注意住宅的采光问题,根据现场的现实情况,合理安排窗口以及门口的朝向,保证日常的采光能够满足住户的要求; 最后,要注意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楼层数高,尤其是在阳光猛烈的天气里,楼层会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导致室内温度急剧升高,影响住户的居住质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考虑比如安装隔热板等方法,落实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
(六)消防电源及配电线路敷设防火蔓延设计方法
建筑中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很容易受到火灾的损坏,为了降低线路出现短路、接地等故障的概率,就要充分提高配电线路的耐热性和耐火性,确保建筑消防工作的安全。线路采用暗敷设时,使用普通电缆需经过金属管套保护层或者阻燃塑料保护层,最后还要敷设在不燃烧的建筑结构体中,对穿管暗敷保护层的厚度要控制在3cm以上,采用该种方式,可以充分实现耐火性的要求,并且可以提高线路的安全与可靠性。若使用明敷方式,为最大限度增强线路的耐火性,则要选择涂有防火涂料的金属管套和金属线槽进行线路的敷设,从而增强明敷的防火效果。发生火灾后,建筑中的电气竖井将出现烟囱效应,为了提高其防火性能,对于强电和弱电竖井楼面,要每隔特定的距离采用耐火性能强的材料进行缝隙的封堵,防止火灾时烟气的蔓延,影响了救援的效率。消防电源和配电线路的施工主要考虑线路本身的耐火性与耐热性,从而为提高建筑的消防水平奠定基础。
(七)优化高层建筑自身的缺陷
高层建筑自身所带有的缺陷也是很多的,比如高层建筑的温度收缩问题、沉降问题等,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因为其体型很庞大宏伟,内外部结构千变万化,十分复杂,所以极其容易对建筑物本身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想要加强高层建筑物的安全工作,就不能忽略以上其自身的弱点,并且还要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设计,妥善处理。现今,建筑行业的结构分析技术和其计算方法得到了更好的提高,在高层建筑的平面设计方面也出现了设计不规范、不对称以及曲线形设计等现象,在高层建筑实际中也应用到了耗能减震技术。
四、高层民用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些年来我们周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人们也越来越多地体会到节能环保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而绿色建筑设计不仅可以大大的节约能源,而且还能够对于减少污染以及保护环境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成果。鉴于此,绿色建筑设计必定会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为了做好这一工作,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当地的经济、气候、环境等条件,然后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正确指导下,最终起到节能、节水、减排及提高居民住宅舒适度的目的。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最大限度的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尽可能的选用低挥发、放射少、低活性的地板砖。(2)减少电器设备,设计外墙时达到采光和通风的双重效果。(3)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层建筑不断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热而然建筑工程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不断的研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人为本,并不断探讨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与高层建筑设计风格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B,荀道.关于高层建筑中建筑设计要点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1:6.
篇2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浇筑
Abstract: pumping concrete conveying concrete ability with fast speed and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lower cost and can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for the high-rise buildings and large volume of concret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ore shows its superiorit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pumping of quality control and casting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pumping concrete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Keywords: pumping concrete, pumping concrete casting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不仅与砂、石、水泥、泵送剂等配料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施工工艺、混凝土泵输送管的选择布置、泵送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浇筑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泵送混凝土技术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施工准备
1、下达混凝土供应任务单。下达时,必须包括工程名称、地点、部位、数量、对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现场施工方法、生产效率、交接班要求以及供需双方协调内容,配合比由预拌厂家按用户要求配制。
2、设备试运转正常,混凝土运输车辆数量,满足要求。搅拌站、浇捣现场和运输车辆之间有可靠得通讯联系方式。
3、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查要求
(1)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要经质检后才能放行。其中塌落度抽检每车1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少于1次。
(2)在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初凝的现象。
二、泵送混凝土的配料
1、为了避免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定要严格控制骨料的配置。根据有关的规定,其骨料打大小不得超过混凝土泵管内径的1/4~1/3。在诉讼的过程中,要保证输送的压力和骨料之间的间隙,就在级配时注意骨料的含量,含量过高、总面积增加,其用水泥量就要增加;反之骨料量少、总面积小,其水泥用量就要减少。
2、配合比选择的砂率,通常控制在40-45%之间为宜。细沙的含量是导致堵管的关键,它不但起着减少混凝土和管壁间的摩擦,还起着增大粘聚力和保水性能。当沙率小于总沙量的15%时就极其容易造成堵管。
3、在泵送混凝土时,水泥的用量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还要有泥浆作为剂。通常情况下水泥的用量为270~320kg/m3,当超过上限时会使得泵送的阻力加大,当低于下限时,为提高可泵性可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
4、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水灰比要控制得当,通常情况下要高于0.4,因为在此情况下混凝土的粘稠度减少,流动性强,使得泵送的压力减少。同时如果混凝土的水量过大,膜作用下降,保水性不好,就会造成管道堵塞;
三、泵送混凝土的供应
1、泵送混凝土的供应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连续工作,还要依据施工进度的需要,来编制计划。
2、泵送混凝土适合采用预拌混凝土,也可以在现场设置搅拌站,供应泵送混凝土进行泵送。
3、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办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自搅拌混凝土的供应手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泵送混凝土的交货检验,应在交货地点,按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进行交货检验:现场拌制的泵送混凝土供料检验,宜按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1、泵送混凝土结构模板的设计和保护,应符合以下规定:
(1)设计模板时,必须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确保模板和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应考虑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密度、塌落度、温度、外加剂等主要影响因素。
(3)下料设备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在模板上,手动布料杆下的模板和支架应加固。
2、钢筋骨架应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手动布料杆应设钢支架架空,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骨架上。
(2)板和块体结构的水平钢筋骨架,应设置足够的钢筋撑脚或钢支架。钢筋骨架重要节点宜采取加固措施。
(3)浇筑混凝土时,钢筋骨架一旦变形或位移,应及时纠正。
3、寒冷地区冬期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4、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应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以保证顺利施工。
5混凝土的泵送
(1)混凝土泵的安全使用和操作,应严格执行使用说明数和其他有关规定。同时应根据使用说明书指定专门操作要点。
(2)混凝土泵的造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3)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的支腿应稳固安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销。
(4)混凝土泵和输送管连通后,应按所用混凝土泵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进行空运转。
6、泵送商品砼的堵管问题。在泵送砼过程中经常发生堵管问题,楼层越高,这一问题就越明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超过泵送能力:这就要求在选择泵时选择建些扬程高,功率大的泵进行工作。
(2)中途停歇过长,由于种种原因而使泵送未能连续场行,而导致堵管。
(3)砼的质量不好:商品砼的可泵性是十分重要折,因此要改善砼的和易性,提高保水性,降低泌水性是保证砼的可泵性的重要环节,根据本工程实践坍落度控制在15—18厘米为宜。
(4)泵送管中有杂物。
(5)泵送管的铺设方式不当:泵送管的铺设应本着竖直长度,水平长度为2:1,这一比例进行铺设现场狭小时可在楼中间进行多加水平管,改善这一矛盾。
(6)泵送管一次接的过长:弯头过多,应选取弯头最少输送线路最短的路线布置输送管。
五、泵送结束清理工作
1、泵送将结束时,应估算混凝土管道内和料斗内储存的混凝土量和浇捣现场所欠混凝土量,以便决定拌制混凝土量。
2、泵送完毕清理管道时,采用空气压缩机推动清理球。先安好专用清洗水,在启动空气压机,渐进加压。清洗过程中,应随时敲击输送管,了解混凝土是否接近排空。当输送管内尚有10m左右混凝土时,将压缩机缓慢减压,防止出现大喷爆和伤人。
3、泵送完毕,应立即清理混凝土泵、布料器和管道,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
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完全在于泵送的这一环节,为保证混凝土的持续性的浇筑,就要完全的认真关注影响浇筑质量的各个环节,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仅泵送混凝土的供应、泵送混凝土的运送、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是整个泵送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其结束后的清理工作也是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邹可建.泵送混凝土发生堵管的原因及控制方法.福建建设 [J].2009.10.
2、张德榆,钱兴泉.泵送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建筑机械化[J].2002.02.
篇3
与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层建筑;疏散设施, 防火设计
Abstract :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 protection and evacu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How best to fundamentally eliminate the occurrence of fire, fire occurs and how to limit its scope,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nel evacuation channel fast and smooth, and the arrangement of a plurality of security solutions, we are building designers, scientists have been exploring.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so as to probe into how to guarantee and measures of high-rise building evacuation facilities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evacuation facilities, fire protec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在以往的火灾事故经验、火灾科学研究和消防实践的基础上, 经过不断修改完善而形成的, 它对于传统建筑设计而言是有效的。但许多大型高层建筑在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结构形式、配套设施等方面与传统建筑有很大的差别, 有些设计无经验可遵循, 无依据可查, 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存在, 在世界范围内也存在。同一建筑物内在不同条件下, 火灾场景完全不同, 变化规律也不相同, 可以说某一套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方案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建筑物。如何更好地实现建筑物的防火设计, 笔者在研究高层建筑物的火灾情况以及防火设计发展史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实现让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更快、更顺利地疏散高层建筑物的疏散设施设计思路。
一 高层建筑火灾的现状分析
1.1 功能复杂, 起火因素多
高层建筑物多数是多用途的综合性大楼, 往往大量使用各种电器设备, 如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梯、空调设备、驱动电机、自备发电机组、大型电子计算机等, 电子设备配电线路和信息数据通信布线系统密如蛛网, 如一处出现电火花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碰线短路而发生电气火灾, 火势会沿线路迅速蔓延, 一些新型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也加剧了高层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
1.2 火灾蔓延途径多, 危害大
高层建筑物内部必然设置有电梯及楼梯井、上下水管道井、电线电缆井、垃圾井等, 这些竖井如果没有附加水平或垂直方向隔断措施, 一旦烟火窜入, 则会产生“烟囱”效应, 将使火势迅速蔓延扩散到上层楼房因而更加难于控制和扑救, 造成更大的损失。
1.3 疏散困难, 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高层建筑的特点: 1) 层数多, 垂直疏散距离长; 2) 人员比较集中, 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情况; 3) 发生火灾时的烟气和火势向竖井蔓延快, 给安全疏散带来困难; 4) 疏散主要靠楼梯, 疏散速度比较慢, 因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1.4 消防设施不够完备, 扑救困难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室内消防给水设施, 由于受到消防设施条件的限制, 常常给扑救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遇到大面积火灾, 室内消防水量就不够用, 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一旦消防水泵等室内消防给水设施发生故障, 就须完全依靠消防车抽吸室外消防用水进行扑救, 但消防水带耐压有限, 容易将水带胀破, 延误灭火时机。
二高层住宅设计的防火规范及理念
2.1两个安全出口
关于疏散用的两个安全出口,由于理解不一,设计中的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我国住宅设计的防火规范认为,高层住宅的防火分区以一个单元为单位,以户门为疏散起点,“两个安全出口”的定义为两部疏散楼梯。而日本防火规范中高层住宅的防火分区以户为单位,“两个安全出口”以“室”为原点,即保证每户室内有“两个安全出口”。所以日本的多高层住宅多设置有疏散外廊,阳台同样作为便疏通道,或相互连接或上下对齐。
由于生活习惯、加之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隐私权等住宅的特殊要求,我国的高层住宅多为单元式平面设计,无联系外廊,且各住户阳台也多独立设置相邻二户,阳台即便是连在一起时,但为安全起见中间往往也设一实体隔墙。这样一来,除入户门之外各单元之间,户与户之间没有其
他任何联系途径。结果是发生火灾时,室内人员只有一个逃生出口,即入户门。我国住宅中,入门处多为厨房,也就是火灾多发地,当发生火灾时,火焰往往会封住唯一的出口而使人无法逃出。阳台上的外门、外窗,在火焰燃烧产生的高压下会发生爆炸,所以阳台的安全滞留时间是极为有限的,逃往阳台并不能完全脱离危险,而且高层住宅中阳台施救的难度非常大,目前我国的救生消防车最高只能达到28m 的高度。想必大家也都听说过有人情急之下跳楼致死的惨痛案例。作者认为,在高层住宅中“逃生”设计与防火同样重要,多一条“逃生”的途径,就多一个生的希望,多一份安全。同时加强教育住户的防火疏散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
2.2防火分区的划分
基于把火灾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的设计理念,在日本住宅设计中防火分区是以户为单位的——分户墙即是防火墙,以保障火灾发生时不会波及到相邻住户的安全,使火灾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户内分隔墙可任意设置,厨房、厕所可任意移动,竖向管道被集中于管道井中。这样的设计为业主提供了最大的自由空间,可充分发挥想象,满足不同住户的特殊要求。
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以及吹拔等在建筑中被称为竖井的部分,因火焰、浓烟会沿着竖井迅速向上扩散(烟囱效应),所以竖井部分被指定为单独的防火区域。
为满足疏散要求,户门多为外开门,即开向走廊。为了不影响正常通行,户门多呈退进设置,既保证了开门的空间,又创造了独立的个体空间。
2.3住宅中疏散通道的设计
2.3.1楼梯与走廊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我国对现代建筑的要求不断增加,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功能性要求,同时还要满足新颖的审美观,这些都要求我国高层建筑在高度上、造型方面、技术含量等方面不断提高。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标准更加严格,技术含量增加,管理方面更加的科学严谨,建设出具有特色的高层建筑,完善施工工艺,强化高层建筑的结构,不仅提高建筑的性能,同时还完善我国高层建筑的理论知识。
1 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施工、技术方面的差别,所以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有着不同的建筑特征。
1.1 建筑高度高
高层建筑的特征主要有三个:①高层建筑的整体高度较高。导致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材料难以运输,这就必须使用高端的施工机械;②由于高度高,高空任务也随之增加。高层建筑需要更多的高空作业,不仅要做好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准备工作,同时还要做好高空任务的安保措施,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③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要求高。目前我国高层建筑以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建筑材料的选用和施工的工艺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施工,难度更大。
1.2 地基深度深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整体的稳定,地基的深度必须要增加,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标准,地基深度要求在建筑物高度的1/15到1/12之间,另外还要预留一层地下室,地下深度要求在5m以上,对于超高层建筑的要求是地基深度在20m以上。由于地基要求高,处理起来较为复杂,特别是软土地基,设计方案的不同影响着工期和造价。因此,深度地基的处理技术是高层建筑的一个重点项目。
1.3 建筑量大
高层建筑大多是地标性建筑物,多为国家单位,或者是大型办公场所,因此高层建筑的工程量较大。由于高层建筑体积大的特点,施工单位备好施工所需材料,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单位会参与到其中,同时施工工种也较为复杂多样。大型高层建筑大多会将工程分为多个板块并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单位,导致施工的管理难度加剧。
1.4 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体积大,工种复杂,工程量大,施工难度较大,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包括天气变化等原因都可能影响施工的周期。但是不能够以放松质量和安全作为赶工期的代价,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以工程质量和人员的安全为先。施工周期长也是目前我国高层建筑遇到的难题之一。
1.5 施工技术高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为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主要是现浇,因此在施工中要注意钢筋的连接、模板的设计等技术问题。高层建筑还要满足功能性需求,消防、防水、装饰等设备要做好,建筑内部的造型、装潢等也要达到要求。高层建筑特别要做好消防措施,屋面要做好防水,要满足功能性需求必须要提高施工技术。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究
2.1 结构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整体高度较高,体积大,工程量也大,其内部结构相对普通建筑更为复杂多样化,因此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高层建筑空间的平衡性以及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的压力要求建筑上下部分采取不同的建筑结构,一般高层建筑上面部分采取小空间的对称轴线布置,而下部分则采取大空间的对称轴线布置。普通建筑一般采用上层大空间下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高层建筑完全相反。高层建筑中上层结构布置时墙体布置以刚性强度高的构造为主,下层结构则利用框架式的结构。另外,高层建筑尤其要注意抗震性能,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主要是通过剪应力墙体构造施工技术中与上下部结合层来设计。
2.2 给排水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是其重要的一部分,给排水施工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是否能够满足功能性需求。一旦给排水施工出现问题,不能够良好的供水或者排水,将会严重的影响着高层建筑的使用。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给排水的施工。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工艺中,要注意与电机、通讯等设施的避让,防止影响其他设施的使用。另外,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中要注意管道的布置,防止管线间的交错,相邻两根管线之间的距离要确保在0.5m以上。排水系统的安置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安装在建筑的外层,以免出现问题时给建筑内部的人员带来困扰。如果有必须要穿过建筑内部的给排水管线,要注意防漏措施,管道外部要用防水外套保护,防止泄露。
2.3 通风换气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通风换气施工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满足用户的生活环境需求。一般高层建筑主要以空调通风换气为主,中央空调的体积较大,大多安装在建筑的外层。为了节约电能,以及减少高空悬浮作业,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通风换气设备主要是通过屋顶的加压和正压鼓风机的方法来建设。在进行通风换气设备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质量,必须按照高层建筑施工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通风换气设备的安装。与此同时,必须要保证高空任务的安全进行,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要进行空调的调试,以确保通风换气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3 结 论
高层建筑行业也快速壮大,施工的工艺和技术也不断完善。然而,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理论知识和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不足,国家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施工工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规范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和管理,同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施工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的学习,促进我国高层建筑行业步入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罗继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物业,2012(01).
篇5
关键词:高层 建筑 厚板转换层 施工
前言
伴随着城市现代建设的完善,高层建筑的功能性不再单一,而是走向了综合。在成化发展的早期时候,高层建筑的功能一般是作为商务用楼,但是现在商住两用的高层建筑特别普遍。至此,对于高层建筑厚板D换层施工技术有了更加强烈的要求。为了可以使高层建筑良好的适应这些功能性的需求,很多的高层建筑都在建筑时设计结构转换层。但是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设计需要相当大的技术支持。如果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存在结构问题,南无对于整个高层建筑来说都是灾难。
一、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布置结构形式、分类和结构形式
(一)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布置形式和分类
高层建筑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一类是上下层结构类型的转换:另一类是上下层柱网轴线改变,还有一种是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位置[1]。通常来说,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就是为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更多的可利用空间。这几种方式都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空间方便利用。最根本的还是在不改变高层建筑主体的结构方式的情况下,通过转换层的作用,使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加大,从而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便于划分不同的功能区。
(二)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结构形式
在我国当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有:空腹衍驾式、梁式、箱式、板式等等。在其中尤其以桥梁式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施工中最为普遍。因为相对来说,梁式的转换层设计简单易懂,施工过程中明确易行,而且受力的地方准确,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技术要求。一般来说可以普遍应用在想要追求底部大空间的高层建筑中。而且转换梁可以选择纵向或者横向的方向设置,并不拘泥。通过转换梁的形式进行建筑时,通过连接上、下较厚的楼层可以形成一个空间很大的箱式空间。但是当结构较为密集,其它形式的转换层结构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便需要厚板转换层,形成板式承台转换层,这样对于建筑的承重来说、对于建筑的受力点来说有一定的好处,不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而且对于转换层的下部来说,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不用过于与上层结构对等,追求严丝合缝。
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功能性要求不再单一,而是要求一栋高层建筑可以覆盖好几种功能性要求,例如休息、娱乐、健身、购物等等。这些要求的提出便对高层建筑的转换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技术的提升,现代高层建筑内部转换层的位置也会随着人们的需要产生合理的变化,转换层应用过程中的结构形式也会从单一结构想综合结构转变[2],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建筑用地的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是在逐步增加的,所以高层建筑在建设之初便要考虑更方面的需求,开拓更多的内部空间,分割不同的功能区。
二、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优缺点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在后期可以最大限度的分担外部的压力,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厚板转换层对于技术的要求相当高,所以这就有相当高的技术保证,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也有一个相当高的保证。而且,采用厚板转换层具有结构形式简单明了、施工方便快捷、受力方式直接的优点。同时高层建筑的厚板转换层可以连接高层建筑的不同楼层从而有效的降低了高层建筑之间楼层不同,空间处理难的问题。高层建筑的厚板转换层可以有效地扩大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提高建筑物的利用率。而且利用厚板转换层,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构化,便于自己的合理利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层建筑的厚板转换层需要的技术太高,使得目前来说,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用,厚板转换层的普及性并不是十分高。而且,厚板转换层需要大面积的水泥浇筑,同时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厚度,这会增加建筑物的造价,加大成本。厚板转换层本身由于是水泥浇筑的,自重也是相当可观的,对于抗震不利。在地震的作用下,这么重的建筑物必将引起恨的水平地震作用,而且极有可能会发生水平侧移[3]。
预应力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建筑性技术,将其应用于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混凝土施工中,可以有效解决因跨度大而引起的外部复合压力增加、抗剪切力降低等问题。预应力技术为在高层建筑中采用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提供了安全保障。在高层建的建设中,进行转换层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受力点。受力点不均对建筑物来说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存在着相当大的隐患。但是利用厚板转换层技术,因为是一整个厚板,可以有效降低受力点的压力,为高层建筑提供安全保障。
三、结论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厚板转换层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来说由于相关施工技术相对不完善,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施工中,运用的较为少。但是厚板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拥有着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功能性需要不断增加,在推动着厚板转换层技术的发展。总体来说,还是经济的大发展,推动了技术的大发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厚板转换层需要做好对于建筑的钢筋密集区的覆盖问题,做好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在后期要做好养护工作,以确保整体施工符合国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伟.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结构动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设计;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层建筑设计中往往过分地追求、新、奇、特,突出建筑物体同其他建筑物的不同之处,但是对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却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使得城市高层建筑呈现出整体性差,难以在凸显城市高层建筑特点的同时,又能给人们带来使用的便捷性,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建筑空间环境的需求。所以,如何提高城市高层建筑设计水平,满足人们对现代高层建筑的各种需求,我们必须透彻地了解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
一、城市高层建筑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1、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高度问题
由于部分建筑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私自在建筑设计标准所规定的原有高度基础上加大建筑高度,以达到所赚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从而导致一些高层建筑存在高度超标问题。由于高度的增高,增加了建筑结构的垂向负荷,超过了原有的地基所能承受的应力,导致建筑存在抗风力、恶劣天气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害建筑使用者的安全。
2、高层建筑楼梯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物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为了能够利用最少的土地创造出一个满足大流量要求、视野更为开阔的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楼梯的设计通常都是采用敞开的楼梯作为主要的客流通道,满足了人流量的要求,又满足了消防安全要求。有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建筑物的防火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常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高层建筑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两部剪刀楼梯可以合用一个前室,所以只要一个送风系统就行。但一般剪刀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规范要求必须要分成两个前室,一个合用前室,一个防烟楼梯间前室,这两个需要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其功能的多样化,就要求其内部设计的多样化。不同的设计又会需要不同性质的材料,材料的可燃性会加大火灾的风险,特别是在风力较大的高层建筑中,一旦发生了火灾,就会迅速扩张火势,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此外,高层建筑的层数越多,越应该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
3.1高层建筑墙体防火材料的耐火强度和阻燃性。高层墙体的使用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耐火强度和阻燃性,才能保证发生火灾时墙体结构具有足够的防火能力,从而将火灾控制在最小的影响范围。
3.2建筑整体布局应该畅通、安全。高层建筑必须配置有能够保证一定人流量的楼梯,从而保证火灾发生,电梯不能使用时,建筑内所有人员可以流畅的从该楼梯进行逃生。
3.3做好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保证火灾发生时,配备有足够的消防用水量以及灭火设备所需的水压。自动水灭火系统是建筑物内最主要的灭火系统,而其包含的湿式喷淋水灭火系统是当前建筑物中应用得最广泛的,是目前首选的灭火系统。
3.4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规模大,人员集中,功能复杂,设备众多,还有相当一部分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可燃装饰材料,如塑胶板、化纤地毯等,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一般分为三种: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
3.5对火灾报警系统内部而言,高层建筑一般采用全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还可与楼控、广播音响和门禁系统等联动。只要这些措施可靠得力,超高层建筑的火灾便可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损失减至最小。
4、高层建筑防雷击的问题
为了加强高层建筑抵御雷电能力,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必须针对雷电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事实上,在防雷系统设计问题上,通常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依据高层建筑自己的建筑结构特点以及周边配套设施,对高层建筑的顶端以及其它易受雷击位置装配避雷针或避雷网等有效设施,在电路上设置电涌保护器,用于保护用电设备免遭雷电电磁脉冲或操作过电压破坏。将雷电对建筑的安全威胁降到最低。
5、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不够合理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出了追求外观好看以外,还有注意设计的科学性和和合理性、体系化。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并不是单一的,有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等等。另外,要想一个高层建筑达到一定的安全性,一定要将其整个结构设计系统化,既要考虑地震等带来的巨大载荷,也要考虑到水平方向的强风等,并且还有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如果这些问题只是被单独拿出来解决,而忽视其他一连串的问题,就极容易给高层建筑埋下隐患,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不知所措。
二、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的对策探究
1、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建筑所在气候区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策略。如建筑的坐北朝南,南方地区漏空窗、天井的设置;如窑洞与竹楼,建筑依山就势,采用的吊脚楼、外悬挑结构等。
其次,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例如,特朗伯墙的使用,使该墙体成为集热器,通过气孔的开闭和可动绝热层的移动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实现冬暖夏凉。
再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或者重复利用废旧材料。如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完全可以再利用,将其改造成旅馆或公寓,如果拆除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在设计之初就将其纳入设计方案中,它们就可以被重复利用。利用建筑绿化,它可以降噪、降温、调节水分、净化空气等,可采用屋顶花园、墙面绿化、观景阳台等形式。
2、强化整体设计效果
2.1主体设计。在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中,生态节能是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建筑物的新要求,这要求设计者要对建筑本身的主体部分和裙房部分加强设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还要满足人性化的要求。
2.2巧妙运用处理手法。高层建筑在设计的阶段中,塔楼设计变化空间较少,在设计过程中,对其底部会采用一些巧妙的手法进行处理,通常设计师会采用入口缩进和底层架空的手段进行设计,可有效丰富空间形式,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3、改进高层建筑中的安全设计
3.1防火问题。高层建筑物防火问题极为重要,建筑设计师们一定要严肃看待高层防火问题,保障居住人员的安全。首先,要合理规划防火分区,使楼道内的消防设施和紧急通道的分布科学、合理,考虑到楼房内所有住户的安全问题;其次,高层建筑物的布局要简单,保证安全通道的通畅,采光要好,紧急照明设备一定要随时保证其使用性,确保出现火灾时能够迅速疏通人员。
3.2消防电源与供电问题,要求高层家住的供电来源要有多种,以便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马上解决消防设备的供电问题;紧急照明问题,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要确保紧急照明装置的使用情况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3消防电梯防烟问题。为了使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顺利进入相对无烟区且有利于通过消防电梯进行安全疏散,根据规范要求,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并宜靠外墙设置,这样更有利于利用直通室外的窗户进行自然排烟,这在一定程度又对消防电梯井进行了防护。
4、将高层设计与科技相结合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创新,一方面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外形中,更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先运用电脑扫描将模型数据转化成施工图纸,再将图纸中的每一部分进行分解,甚至能分解为每一块需到工厂制作的铁合金外墙板,这在传统技术的时代是无法想像的。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就要时刻跟踪和了解当代建筑科技中出现的最新科技,并加以运用。
三、城市高层建筑设计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标志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并不经济,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我们应该全面考虑利与弊,不应盲目设计兴建超高层建筑。
2、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3、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或者在区域中组织立体交通,比如空中或地下的车行和人行;在人流量比较大的高层建筑的基地中应设置足够的疏散场地和出入口;应合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对周围建筑的场地范围认真考虑。部分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要考虑到街道上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因为主体尺度过大,为了减少对街道的压迫感,高层建筑应向后退,但如果退后尺度不当,高层建筑就变得好像与街道分离了,与其周围环境失去联系,再则高层建筑物之间的地面场地不但作为行车道路,还应该加入更多的街道生活,使环境更加丰富。
结束语
作为当代建筑设计师,要了解建筑设计的最新发展方向,结合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设计风格,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最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行业中脱颖而出。同时还能设计出既美观耐用、舒适、环保,又体现出现代科技水平、同时又具有个性风格的建筑作品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程昆.高层建筑住宅设计的优化分析[J].住宅科技,2013(07):132-135.
篇7
【关键词】建筑电气;高层建筑;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和普通的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具有高度高、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用电量大、消防要求高等特点,这就给高层建筑的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困难。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高层建筑的特点
在进行安装和设计高层建筑电气时,首先应该熟识高层建筑的特点。
1.1 高层建筑建筑设计的特点
(1)从组成上来说,高层建筑包括标准层、平面空间层、设备层以及地下空间层部分。(2)具备和以上部分相对应外部构造,其空间利用率高于普通建筑的空间利用率。(3)为保证发生意外事故(例如地震和火灾)时避难设备移动路线的正常运行,高层建筑的楼梯也是多于普通建筑的。(4)高层建筑的建筑已经标准化,这是由于在高层建筑施工时,要用到大量的预制件。
1.2 高层建筑建筑设计的特点
(1)高层建筑中有较多的抗震剪力墙。(2)由于高层建筑要减轻自身建筑物的重量,所以其楼板相对较薄,通常情况下为1.2米左右。(3)由于高层建筑的外墙通常情况下是由预制板构成的,给设备的设计及安装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施工前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1.3 高层建筑电气设备的特点
(1)高层建筑一般都具有较多的空调负荷。(2)电梯等设备的动力较大。(3)具备一定的防灾动力,例如应急用的电梯等。(4)空调方式大都采用安置在每层的空调机。
2.高层建筑中建筑电气的选用
2.1 高层建筑供电电源的选择
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特点,在高层电气的选用时,必须充分保证其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就要求对供电电源进行充分的分析,通常情况下至少安装两个可用的独立电源,且这两个电源必须能同时使用或者是相互备用。一般情况下,两个独立电源安装时,一个可用采用引自两个独立的10千伏进户供电线路,另外一种可以采用一路正常低压进户的供电电源,另一路为备用电源,保证高层建筑的正常供电。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使用的备用电源有柴油发电机、EPS电源柜等,照明电讯的备用电源还可以由蓄电池来提供。这些备用电源必须保持常年可用的状态,而且在和主电源进行切换时,其时间不能多于15秒。要保证备用电源足够的容量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2.2 高层建筑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对电能的要求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变电所位置的选择时,应该尽可能的使高压深入高层建筑负荷的中心,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高层建筑供电的可靠性,而且还能一定程度的节约电能的消耗。根据国外的经验,一般而言,变电所位置都选在主楼内部。如果建筑的高度在三十层左右,变电所选择在底层;如果建筑的高度在六十层左右的,则变电所的位置分散在地下层、中间层以及顶层。高层建筑变电所位置的选择以及数量的确定,都应该经过一定的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之后做出决定。
2.3 高层建筑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首先应该根据高层建筑的具体用电情况确定变压器的数量。当高层建筑内有大量的一级或二级负荷,以及负荷出现季节性的波动时,应该至少配备两台变压器,每台变压器的容量小于等于1600千瓦。
其次还要选择合适的开关柜。应该根据额定电压及电流、绝缘要求、闭合和断开性能、电气机械强度等性能对开关柜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开关柜的电源进线和负荷出线都应该尽可能的采用下进线和下出线的方式。
3.高层建筑建筑电气的施工
3.1 高层建筑电气间的设置和施工
电气间有配电间和弱电间之分。供电干线等要安装在配电间,配电间是中心,其位置应该靠近负荷的中心,必须远离水、气等恶劣环境,且应该尽量避开楼梯。强弱电间通常情况下要分别进行布置,若分开布置起来较为困难时,应该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两者隔离。为减轻两者的影响影响,要选择屏蔽电缆,还应做好接地工作。
3.2 高层建筑应急照明的设计和施工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一般都采用自动延时开关,且楼梯内的照明应保证应急照明的需求。为保证照明的可靠性,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可以采用专用延时自熄开关,当发生意外事故时,其可以自动切换为控制室电源供电。由于这种方式具有成本低且安装简便的特点,目前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次,楼梯内应该安装组合应急灯。使用这种方式不仅仅能满足应急照明的需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电能。
3.3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电气线路的设计和施工
防烟排烟系统是高层建筑防火所必需的系统,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保证在发生火灾意外时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工作以及控制火势的蔓延。由于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置较为分散,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特别考虑供电的主回路线。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相关产品的接线柱在外,这显然是不能满足防火需求的。当阻燃导线收到明火的影响时,其绝缘性变差,从而影响排烟系统的正常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防烟排烟系统电气线路的设计和施工时,应该耐火配线的规范要求和施工要求,采购具有接线盒的相关设备,严禁将安装线路在外。相关的监理人员也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杜绝安装线路安装在外的现象的发生。
3.4 高层建筑电视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有线电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应该加强重视,保证客厅和卧室都具备有线电视的终端插头,终端插头的布置应该充分考虑电视柜的位置。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时可以参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该规范对相关细节都作了详尽的说明。
4.小结
高层建筑具有高度高、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用电量大、消防要求高等特点,这就给高层建筑的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困难,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对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不断的进行总结和研究,将建筑电气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一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7.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城市化建设;建筑工程;建筑物
1概述
高层建筑工程属于我国当前国家建筑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民逐渐开始关注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问题。由于高层的建筑工程具有底部结构受力很大、上部结构受力较小的特性,只有做好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才能使其具备稳定性,以免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来临时受到侵害,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十分关键。
2 高层建筑工程在抗震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
2.1 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结构与抗震设计间存在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外观造型也提出了更多美学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各种形状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物屡见不鲜。对这些外观具有丰富美感的不规则高层建筑物,在进行结构的设计时便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加之我国的设计人员在这样的高难度设计中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导致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物表面出现不均衡、实际长度与设计不符等问题,进而导致在抗震设计时,建筑物的不规则结构使其难于找到设计和施工的均衡点,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2 高层建筑工程受力体系对建筑物的整体设计产生不利影响
在对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高层建筑工程的负重结构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受力体系。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充分地考虑其负重结构以及受力体系,便会出现高层建筑物的受力体系建设和高层建筑物的抗震出现矛盾的现象。当高层建筑物的受力结构出现复杂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而影响其整体稳定性。
2.3 高层建筑工程准备资料不充分导致抗震设计出现缺陷
高层建筑工程准备资料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对施工现场以及附近区域的地质等资料掌握不够,进而导致抗震设计出现缺陷。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部分建设等参建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缩短施工工期方面存在准备不充分等问题。比如,在工程开工之前,并
未安排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附近区域的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最终因急于开工而为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3 高层建筑工程抗震的设计要点
3.1 对高层建筑的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处理
当前,在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关于地震安全性能方面的评价时,会依照评价结果来制定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要求,进而确定抗震设防的具体措施。如果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在比较软弱的地基之上,地基的不稳定性会导致高层建筑物在投入使用时出现倾斜甚至是倒塌的危险。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相关单位应该做好选址工作,只有选用地基稳定的施工场地,才能为建设出高质量同时具有抗震功能的高层建筑工程创造前提条件。
3.2 选择使用更为科学的建筑结构形式
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通常会采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者钢混混合的结构形式。在这样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应该注重结合不同建设地区和不同的抗震要求来选择与之相适宜的结构形式。近年来,建筑工程的高度也在逐渐增加,受地震等作用的负面影响,如果建筑物稳定性不够,则会出现水平位移等问题。因此,高层建筑结构侧移度要求逐渐提高。基于抗震的角度而言,建筑结构的体系选择应该考虑到结构的侧移度,只有选择适当的侧移度,才能对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较好的控制。同时,建筑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受力。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高层建筑结构所产生的侧移度也会出现差距较大的现象。因此,为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侧移度能够达到抗震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对各种建筑的结构体系以及高度要求进行详细的了解,进而保证建筑结构的选择更加科学和合理。
3.3 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设计质量
基于抗震的角度出发,做好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设计工作十分重要。比如,高层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度、整体稳定性和整体延伸性等。同时,在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时,为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设计人员应该增加对建筑物的薄弱部分重视度,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在地震发生的情况下,为保证高层建筑物不受到地震的破坏,就要求高层建筑物的构件具有能够承受很强冲击力的性能,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薄弱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建筑物难以承受地震的侵袭。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对建筑物的薄弱部分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加固,并对建筑物的承载力以及弹性受力处的均衡位置进行相应处置,进而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地震的强力性破坏。
3.4 对高层建筑进行多层次抗震的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物而言,良好的抗震体系需要多个延伸性能好的分体支持,因此,基于抗震的角度出发,对高层建筑进行多层次抗震的设计十分可行。与此同时,还应该保证高层建筑物的主要耗能构件具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延伸性以及刚柔性,这样便可以有效减缓地震产生的能量,同时,也可以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除此之外,对于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构件间的关系也应该进行足够重视,对于高层建筑物的每一楼层而言,在其使用的耗能构件出现屈服情况后,需要对其弹性进行相应检测,进而使其具有较长时间的抗倒塌和倾斜能力。
3.5 提升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基于抗震的角度出发,提升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十分重要。但是,比较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之处,比如高层建筑物的设计方案不科学等。由于抗震设计工作中存在缺陷,不仅会增加高层建筑物的结构自重,同时也会致使施工材料增加,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一方面,设计人员应该坚持以科学的抗震理论为指导,并把高层建筑物的刚度和承载力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应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尽量简单,并保证建筑结构的传力途径便捷,进而确保高层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与子结构间实现协调性,最终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除此之外,相关单位也应该注重对设计人员的培养。比如,组织设计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增加设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并组织一些参观、访问等学习活动,增加设计工作人员的知识贮备量,使设计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设计行业的最新设计方法和规范,进而使其更好地进行抗震设计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人口增加,对住房也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在这一情况下,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将会给建筑物的日后投入使用埋下安全隐患,直接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同时,进行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工作人员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总结抗震设计经验,严格按照高层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以确保设计质量合格,进而保证高层建筑工程在投入后的安全使用性,使其高品质地为人民服务。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Abstract: High-rise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high-rise buildings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greatly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but the high-rise buildings due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must constantly innovate,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 layer building,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rise building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974
0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层建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所谓的高层建筑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普遍认为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建筑即为高层建筑。其一般具有埋藏深度大,施工工期长和工程量大及高空作业多等特点,对施工技术也有更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1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基础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等。
1.1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一般修建在经济比较繁荣的城市中,建筑相对比较密集,施工空间有限,导致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较大,其具体的深度要根据建筑高度和地质情况等确定,高层建筑基础的形式主要有桩基础、箱基础和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等。在实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基础的处理一般是采用深基坑技术。深基坑工程相对比较复杂,难度较大,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高科技的应用。
1.2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是高层建筑的骨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材料质量、焊接、安装和拆除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结构的高度和数量的确定都必须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其吊装和焊接技术比较复杂,必须保证吊装结构的合理和最佳的焊接技术,才能够保证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才能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与安全。
1.3高层建的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仅仅采用钢结构根本不能够满足其对稳定性的要求,还必须铺设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这就必须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但是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造成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受环境等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其施工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必须严格控制其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的合理配比,加强对其强度的检测,确保混凝土施工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相关标准的要求。
1.4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技术
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如果施工过程稍有偏差,将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严格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技术。首先,必须提前制定好施工测量方案,确保测量仪器正常工作。其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施工过程中测量的次数,提高施工精度,避免或者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误差。
2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其研究和分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和管理不善。
2.1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发展,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他们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操作方法,不重视备现代化施工设备的运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无法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其次,农民工的安全意识相对比较低下,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严重阻碍的工程的进度,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2管理不善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①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及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②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不重视落实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制度,造成各种操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悬空现象严重;③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操作人员的管理,不仅造成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极大浪费,更重的是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的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导致施工过程中各种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④施工过程中对原料的缺乏科学管理,对于原材料的合格率控制不严,或者在原材料的堆放、存储及使用过程中管理不严,造成原材料受到破坏,资源浪费严重,最主要的是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
3完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对策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必须建立健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对施工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强化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间的协调配合,完善高层建筑的养护制度,确保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1完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落实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层数和管理作业量较大,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统筹兼顾,以高质量及时完工;其次,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并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保证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落实,切实从管理上提高高层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3.2对各项施工条件进行严格控制
施工条件是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严格控制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各项施工条件,才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首先,要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其次,人员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主体,是影响施工质量最为突出的因素,必须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保证质量责任制能够落实到人,并加强培训和教育,培养专业的人才,控制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最后,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设备的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施工作业。总之,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施工条件,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方案进行,确保施工中的质量。
3.3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是保证其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高层建筑施工前,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测量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结合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将高层建筑的测量建立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指导高层建筑的施工,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3.4强化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配合
高层建筑的施工是一个包含多种专业、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土建工程和电气暖工程等,还包括给排水等其他一系列工程。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间不能相互配合,不但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阻碍工程的施工进度,更重要的是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因此,必须不断强化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间的配合,确保高层建筑各个工序的安全有序进行。
3.5完善高层建筑的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特点,致使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采用泵送混凝土方法。但是,即便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混凝土在施工后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完善高层建筑的养护制度,结合施工地区的气候环境等条件,建立高质量的养护方案,并派专人进行管理,加强混凝土养护的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
4总结
高层建筑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潮流建筑,只有不断研究分析其施工技术,查找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引进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建筑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牟风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20):22-23.
[2] 徐建华.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10(11):35-36.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设计;分类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people in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design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This paper firstly in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of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electrical and lightning strike and other aspects, safety protection design in high-rise building.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architecture design; design class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很多在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在作为城市风景线的同时,高层建筑还面临着如何搞好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如何多方面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善是目前高层建筑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理念。
1 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1.1 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的生态节能。首先对于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而言,虽然其裙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是对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的影响都很大。高层建筑的下部门裙房在立面设计上一般跟高层建筑的上部立面不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比较细致的设计,要将下部裙房设计的比较多样化,以免显得过于苍白。同时裙房还要进行一定的人性化处理,原因在于群众的视觉一般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同时裙房对人们所产生的街道空间感的影响以较大。而对于高层建筑的中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形象又起到了个性化体现的作用,虽然对生态环境的意想不到,但是它们体现的是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因此在楼顶的设计上是不容忽视的。
1.2处理手法上的巧妙运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塔楼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余地,但是在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处理来实现对空间形式上的丰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2 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2.1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比较炎热,因此底层入口可以全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对夏季通风的妨碍。
2.2 建筑围护。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式。 2.3 服务设施 。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上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服务设施,要在建筑底层入口处设置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以及值班人员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要在大楼内外设计分户信箱以及车辆的存放处,在具体的分户信箱的尺寸安排上,应该大于300mm,同时要保证对墙面面积占用较小的基础上与墙面垂直。
3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3.1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决定了其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高层建筑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①层数增多,高度增加。我国设计有8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有的处于领先地位。②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新结构形式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不断发展,对高层建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③平面布置与竖向体形更加复杂。现代高层出现了不规则、不对称和曲线形的平面,主要是结构分析技术和计算手段的提高为它创造了条件,需要结构设计更加提高。④耗能减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2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主要包括:①整体尺度。整体尺度的均衡非常重要,设计时要注意: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要很好地处理裙房、主体和顶部的尺度关系;高层建筑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分是建立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的,各个主要部分应有更细的划分,尺度具有等级性,才能使各个部分造型构成丰富。②城市和街道尺度。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是城市的重要景点。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易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③细部尺度。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充分地把握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使用、观赏的要求,必定能创造出优美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
3.3 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要求应该受到迫切的关注。主要内容为:①高层建筑营运系统的生态性设计。建筑平面与体型系数影响建筑采暖能量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个热工性能参数,这意味着减少体型系数可以降低舒适空间的平均成本,在常见的平面形式中,圆形平面可以拥有最小的面积。②方形。每个建筑基址都有其特殊性,因此,高层建筑的设计毫不例外也与基址相关,通过建筑形式、植被和遮避带最大限度地开发基址剩余区域的潜能。我们可以利用规划建筑的平面形态和外墙以达到自然通风和更有效的制冷,以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
- 上一篇:电力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下一篇:神经病学笔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层建筑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