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规划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课程体系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04
Inspiration of British College Geography Plann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
WANG Qiaozhi, CHEN Yong, MIAO Zuohua,
ZENG Xiangyang, LIU Yanzhong, LI Jun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module,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in 2012, there is still a nee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selected top-ranking British universities providing the related undergraduate module, analyzed their arrangement of module courses, and discussed their features including providing extensive human geography knowledge and training students' research idea and skills. Suggestions to modu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therefore provided through drawing upon British experiences.
Key words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course system; research methods
0 引言
2012年,教育部第四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地理学本科专业,在原来的资源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上分化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城乡规划及其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城乡规划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等从事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一个新分化出的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尚在探索之中。针对此现状,有必要借鉴国外相关专业培养模式的经验。
英国高校地理学及相关专业的教育久负盛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英国地理规划专业属于地理系与规划系联合培养的专业,开设的学校较少。据统计,英国排名前30的高校中有四所高校开设地理规划专业,包括纽卡斯尔大学、卡迪夫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伯明翰大学,其中前三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较为一致,主要是为城市建设、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行业输送人才,与我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较为相近。伯明翰大学对规划要求较低,课程设置更多偏重自然地理、环境科学的方向,规划类课程较少,类似于我国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培养方向,对我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借鉴意义有限。本文着重分析前三所高校地理规划本科课程的基本框架与特点,为我国相关专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1 英国地理规划本科课程体系
表1汇总了纽卡斯尔大学、卡迪夫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地理规划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三年制的课程体系主要涵盖研究方法类、地理类、城市规划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总体来看,这几所高校第一学年的课程均为必修类型,主要为概论性质的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的思维、认识城市的形成过程与结构、了解规划的基本思想与过程、思考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对研究方法的重视;第二学年的课程种类更加丰富、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地理思维的历史、地理的经济文化分支、影响规划的政策因素、及针对环境问题的规划,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按照学校的要求选择地理及规划课程并开展一定的地理研究,了解研究的技术方法,为第三年的毕业论文打基础;第三学年里,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综合学习地理规划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注重了规划的思维与技能的培养,契合我国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英国高校地理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人文地理知识与研究技能培养非常关注,而这正是我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所忽略的地方。
2 英国高校地理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特点深入分析
2.1 重视拓展学生的人文地理知识面
英国这几所高校的规划与地理本科教育理念强调了地理知识对于规划者的重要性。比如,谢菲尔德大学认为,一个规划者不应只停留在办公与会议事务中,应该深入社区、询问、交流、理解、去感受地方文化;卡迪夫大学认为规划者首先应该弄清不同区域层面变化的过程,理解主要的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趋势,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索规划所起的作用;纽卡斯尔大学也强调规划者首先应学习社会驱动力是怎样影响我们所处的社会、空间、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再去了解规划设计的实践并探索政治、社会因素对规划的影响。课程设置方面,这几所高校不仅给低年级学生开设概论性质的人文地理课程,还陆续开设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课程。高年级的地理类课程则更加丰富,以围绕人文地理某一领域研究而命名,例如纽卡斯尔大学的“气候变化的争议:科学、政治及公共观点”、“加勒比的社会:发展、呼声及日常生活”、卡迪夫大学的“城市与社会的公正”、“人口与健康”、谢菲尔德大学的“消费地理”、“选举地理学”。高年级的开设地理类选修课程注重结合授课教师的研究方向,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人文地理研究是如何开展的。
2.2 重视科研思维与技能的培养
英国这几所高校开设的研究技术方法课程,不仅包括了国内相关专业通常开设的数据分析技术课程,如地理信息系统,还包含了研究技能培养课程,如“地理分析”、“研究方法概论”。以纽卡斯尔大学为例,给大一学生开设的“地理分析”课程主要讲授地理研究中涉及的方法与哲学观,并开展分组项目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地理数据的本质,了解定量及定性数据的区别,进行地理数据制图,理解统计学在地理研究中的作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空间数据,并对地理数据进行诠释。大二开设的“研究方法概论”课程介绍定量、定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过程,例如制定研究的目标、提出研究问题、缕清研究的背景、开展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针对大三学生开设“学位论文”既是一门课程,又是要求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这门课上,学生需根据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在老师的指导下扩充文献阅读的综述部分,进一步完善研究问题、目标章节,并陈述研究中的道德注意事项,完成数据的收集分析并完成最终的毕业论文。由此可见,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方法类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做科研,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能指导、监督学生有效地规划,完成毕业论文。
3 对我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3.1 注重发挥人文地理教育在专业培养中的价值
人文地理关注人类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区别与联系、尤其关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在不同地域的表现。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人地协调的思想已经被现代地理学普遍接受,这与规划设计中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异曲同工。规划设计的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但地理学强调区域性、综合性,为理解规划设计对象的形态、空间、功能等的差异性提供重要线索,并且,地理学知识能为城市规划中物质实体空间、社会虚体空间的理解提供更宏观的视野。但是,人文地理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在城乡规划高等教育中应普及哪些具体的地理知识尚存争议。
我们认为,人文地理的课程设置应因校制宜,在开设地理通识、概论性质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规划专业的特色设置相关的地理必修课程,比如,以旅游规划为主的院系可以开设文化地理、历史地理等课程。另外,可以参考英国高校的做法,鼓励人文地理方向的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开设特定主题的选修课程。
3.2 注重探索本科生研究技能培养的途径
在规划中融入研究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规划方案制定、评价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然而,我国城乡规划本科层次的教育主要以职业训练为主、研究技能的教育非常有限。我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指导委员会每年举办城市规划作业竞赛,其中就含有“社会调查报告”竞赛。该竞赛的导向强调规划专业研究思维、技能的培养,参赛学生需要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解决城市问题、完成调研报告。但是,培养本科生的研究思维、技能还需要针对性的课程来支撑,在地理、规划知识的课程讲授中,不仅要讲解“是什么”,还应启发学生探索现有知识理论的来源。
*陈勇为本文通讯作者
课题项目: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Z010、YJG201432),主持人:陈勇
参考文献
[1]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University League Table 2015,” 2015. [Online]. Available: .
[4] Sheffield Uni, “BA (Honours) Geography and Planning - Course structure,” 2014. [Online]. Available: http://shef.ac.uk/trp/undergraduates/courses/bagp/structure.
[5] Birmingham Uni,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BSc (Hons),” 2014.[Online]. Available: http://birmingham.ac.uk/undergraduate/courses/gees/geography-urban-joint.aspx#CourseDetailsTab.
篇2
1 引言
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设施和通讯手段日益先进,国家和地区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传播成为构建一切社会交往的本质纽带,成为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其社会性本质日益突显。作为规划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各种关系的协调的过程,城市规划管理中引入传播学理论将成为必然趋势。约翰·M·利维曾经指出,城市规划的存在是因为城市中存在大量的相互关联性和复杂性。城市的健康发展就在于种种复杂关系的顺利协调。城市规划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也是一种公众行为,公众自始至终都是被服务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城市规划正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由技术型向政策型和综合型逐渐转变。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度成为衡量城市规划管理转型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有效的传播成为促进公众参与,协调政府、公众和开发商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
2 城市规划管理的传播特质
传播活动古已有之,并已成为古代统治者修正政令,体察民情的有效方式。《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 知得失, 自考正也。”①。城市规划管理同样具有传播活动的特质。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实践过程,为了发挥城市系统的最佳效益,需要城市规划管理给予及时有效的组织、控制、引导和监督,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信息传播过程,是城市政府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行政权力为保障,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手段落实城市规划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践对象主要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规制调适关系。这种调适贯穿于城市规划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与层面。
2.1 管理活动的传播学调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各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结构,强势利益主体往往借助种种手段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侵蚀弱势群体的利益,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公众参与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作为一种手段、一种组织方法、一种程序,城市规划管理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与程序首先形成城市规划目标体系,然后把城市规划目标体系与当前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及其法律规范进行制约、引导,其中包括了规划编制组织活动和规划实施管理活动,以后者为重点。从传播学的角度理解,城市规划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传播活动来实现的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包括规划目标体系建立的组织协调活动,以及目标体系实现的保障实施活动,前者即规划前期的组织策划、规划编制的信息资料供应、协助、公众参与的组织与信息反馈及规划评审等,后者包括如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总图审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及建设项目的申请、方案审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放线验线、竣工验收,还有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的查处等。多层次的协调与管制使它成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传播的管理活动。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客体是城市各类阶层、团体、企事业单位与个人,管理过程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客体影响。作为受众,客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主体。在信息传播与沟通的过程中,为了使客体理解、接受、主动参与反馈、管理者需要根据传播活动的需要扮演不同角色———既是官方代表,又是联络员;既是组织者,又是谈判者;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决策者和协调者。主客体间的传播活动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发挥息息相关。
2.2 实践活动的传播学沟通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两方面的矛盾:一是物质性矛盾,即城市规划空间关系中物质性的规律,如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市土地配置规律、城市中各种空间组合规律、城市交通网络架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配置等矛盾,其中规划师扮演着“技术工作者”的角色;二是社会性矛盾,即反映在一定城市空间关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规划管理者需要通过组合、调整、控制、管理城市空间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协调、缓和、化解个人或各类人群的利益矛盾,包括人群与周边环境的矛盾、人群内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当代人群与后代人群的矛盾,在空间组织上尤其不能激化社会矛盾,规划师扮演着“社会协调者”的角色。当代城市规划实践发展对城市规划的社会协调责任大大强化,城市规划师的职业角色也从单纯的“技术性”角色向“协调性”角色转变,由传统的规划师,向“管理者”和“联络者”、“组织者”、“说服者”和“咨询者”转变,这种“联络式”规划需要的是“听”和“沟通”的技能。社会协调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职责。
2.3 公众参与的传播学融合
结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的场景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质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场景中的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传播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化行为,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公众参与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多元利益集团共同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社会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对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如果说社会协调是城市规划管理者的职责,那么公众参与则是这一体系中的必要方式,是具体化了的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规划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参与者和促进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和领导者。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大多仍属于被动式参与与配合阶段,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完善相关法规之外,融入传播学理论, 研究公众参与过程传播的结构、模式,明确传播者的任务,受传者的心理应对与反馈,传播信息、符号的表达,传播技巧与媒介,评估规划传播的效果与参与程度等,增加城市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方法,强化市民意见的反馈渠道和回应机制,将会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3 城市规划管理的传播学要素
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监视环境,信息;二是应付环境,获得反馈;三是传递遗产,包括时间进程的传递(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的理论观点) ;四是社会协调,增进交流、形成共识、形成社会舆论,借助舆论影响社会关系(美国学者罗伯特·派克理论观点) 。当代城市规划已由物质形体规划向生态社会经济政治综合规划转化,城市规划工作要运用传播学的功能分析环境(包括人工的与自然的) 、传承城市文脉、注重可持续的规划,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城市社会功能的良好健康发展。
3.1 传播者
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是以未来事件或状态(目标) 作为组织现在行动和过程的原因和依据,并作为以后事件发生或过程演进的规范。这样,规划管理主体中政府自然而然就参与到事件的发展过程之中去了,而对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客体(首先是从事城市规划技术性工作的规划设计企事业单位、其次是社会各阶层、团体及广大公众) ———城市空间的最广泛的使用者,其参与甚至是知情的权利则很难实现,除了社会组织制度及认识上的问题(制度性的问题) 之外,城市规划传播环节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当前在城市规划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对于规划管理传播理论研究得很少,缺乏专业(或专门) 的传播机构或传播者,多数是政府组织(城市政府应该成为传播者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也不可能是全部) 的简单的宣传公示等较宽泛而肤浅的传播活动。从传播学原理来看,传播者所承担的主要工作是:收集信息、加工制作信息、确定传播媒介、确定传播对象、设计传播程序、选择传播技巧、收集处理反馈信息等。城市规划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特性,城市规划传播者一般来说应具备规划专业知识。城市规划的传播者在信息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担负着“把关人”的角色,控制着信息的流向、流量、传播的重点,规划传播者作为传播的起点对规划过程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规划过程中传播者的缺失或不明确,等于割断了信息流动的链路,割断了规划的“过程”性,也同时抹煞了规划的公众性基础。
3.2 受传者
受传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大众媒介的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因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城市规划的受传者(公众) 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征:众多、混杂、相对分散、流动、隐匿,但是对于具体的规划项目来说,其受传者又相对明确、单纯和稳定。城市规划过程中,受传者具有知的权力、传的权力、讨论的权力;城市规划的传播者应将技术性的图纸文字转译成公众能够接受的信息,这是受传者权力行使的前提;其次,传播者应针对受传者的特点,策划传播活动,关注受传者在规划中的利益;再次,规划传播活动应重视受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的目的,受传者接收信息的动机可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规划传播活动中的受传者主要动机有:(1) 得到报酬; (2) 寻找线索; (3) 符合倾向; (4) 好奇心; (5) 利益维护。传播过程要做到有的放矢,需分析受传者参与的目的,以此吸引受传者接收并反馈信息。为使规划传播有效地进行,规划传播过程中还要研究受传者的个人差异、社会范畴、社会参与的原理,以及受传者的选择性心理、遵从性心理等心理特征和信息反馈的外在及内在过程。
3.3 信息传播与符号系统
城市规划传播过程中,通过对受传者的目的动机的分析研究,需要对规划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哪些是敏感信息、哪些是重要信息、哪些是辅助信息、哪些是一般信息,针对不同级别的信息研究确定采用何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传播学中将符号分为语言符号系统与非语言符号系统。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案或成果通常由语言文字和图纸两部分组成,要成为有效的规划信息传播者,一个规划传播者必须具备:一是理解交流的具体因素—信息传播者、接受者或听众、媒介和有关脉络以及它们在效果方面的作用;二是发展图解语言,从中选出最有效的图纸表达方式,以满足特定传播任务的需要;三是要认识到传播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对所确定的传播符号系统进行评价并不断改进。
3.4 传播技巧
传播技巧是指传播者为达到某种目的,在加工信息、制作符码、传递信息的实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策略、战术和手段。它是传播者获得效果、达到目的的对策和方法,也是信息传递中避免干扰、绕过阻碍的一种先期估计和控制。一般来说,传播领域或目的不同,传播技巧则有所侧重,从城市规划传播的目的(社会理解、社会协调、保障公共利益、公众参与等) 来看,规划传播运用技巧应符合几个要求:一是指向明确,有的放矢地运用技巧,使用技巧必须加强指向性或针对性(针对传播对象的具体特点、类型特点、人群层次等) ;二是要内容真实; 三是要手法灵活,应依据不同信息、受传者和不同传播渠道的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它。常用的传播技巧有: 美化、丑化、印证、引证、多说、沉默、企求认同、号召随从、假借、隐喻、感情、理性、一面分析、两面分析、结论明示、结论暗示、先后、详略等方法。规划传播者应以具体的传播活动特点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技巧。
3.5 传播媒介
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力,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声波、光、电波等。媒介是传播过程中赖以实现的中介,人们可以发明、制造各种媒介,让它为表达自己的目的服务;但媒介又可以反过来对人施加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并不一定符合传播者的本意。媒介一进入流通过程,便是一种具有某种活力的存在,它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和特性,对社会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而有力的影响。传播媒介大体上可以分为口头传播媒介、印刷传播媒介、电子传播媒介三类。城市规划过程涉及项目多、牵扯利益复杂、时间持续长,因此规划传播应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各有侧重,规划传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6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规划传播的效果则是公众知情权、讨论权的行使程度,规划过程获得公众理解的程度,规划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持城市持续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等。因此,评价规划传播效果可以从:公众的知情状况、公众参与状况、规划的参与质量、规划的社会功能的发挥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7 传播组织与机构
要建立建全城市规划传播活动,必须要有专业或专门的规划传播组织与机构(即专职传播者) ,一般情况下,可以由政府委托或成立城市规划传播咨询公司或传播机构专门从事城市规划传播工作,或由规划设计部门成立专职的研究咨询传播室(所) ,持续地进行规划传播研究与实践活动。当代城市规划,由于规划师从完全的技术性人员向“传播者”转变,一部分规划设计员可以应聘于专业的咨询传播公司从事城市规划的传播咨询活动。
4 结语
城市规划传播过程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建立在“公众城市”(有时又称“市民城市”,即相对于所谓的“权力城市”、“官本位城市”、“资本城市”) 认识论基础上的城市规划是公众的规划,规划管理过程实质上是各级各类复杂信息的传播过程。当代城市规划的这种认识的突破,为传播学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作为公众的城市规划过程对传播活动也有切实的要求。因此,城市规划运用恰当的传播手段,在城市规划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多向的信息沟通反馈网络,完善规划管理传播的理论基础、组织制度、目标体系、操作手段,促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理解、信任和支持城市政府,提高城市竞争力,通过双向调节,形成大多数市民和城市社会系统共同的价值观,使城市规划真正走向科学理性和民主法治的统一。
【注释】
①李敬一. 中国传播史论p22 - 23.
【参考文献】
[ 1 ] 仇保兴.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 2 ] 约翰·M·利维. 现代城市规划[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3 ] 戴元光,邵培仁等. 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 .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 4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建筑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5 ] 王维平,李映洲. 公共关系原理与应用[M] .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 6 ] 李敬一. 中国传播史论[M]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 7 ] [美]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译. 社会学[M] . (第十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8 ] 郑继南. 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M] .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 9 ] 梁进社. 论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规制和利导原则及其应用[J ] .城市发展研究,2006 (2) :53 - 58.
篇3
关键词:现代城市;城市规划;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规划模式的建立
自196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由单纯物质规划走向社会经济综合规划,由控制性规划走间带领发展规划,由线性蓝图式规划走向弹性动态规划,提倡规划中要“公众参与”和“以人为本”。城市建设本身是目的,而人成为城市建设的本领,人与城市之间是适者生存的关系,即人一定适应城市的发展必要。但实质上恰好相反,人类创造城市只是本领,目的是使人更好地生存。因此,衡量城市最重要的标准便是看它是否满足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必要,是否包管群体的公正、平等和平衡发展。所以,城市规划一定要冲破以单项满足物质消费和空间组织为主导内容的过去规划模式,创建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必要为核心的规划模式,建立一个展现人性回归而且具有特色灵魂与本性,适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人工环境。
二、城市规划的模式解析
1、城市规划模式出发点需要符合城市本质要求
(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发展,他强调的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人居环境的基础是自然,人的生产活动和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交互和良性循环。
(2)城市规划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
城市规划要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必要,是指城市发展要充实考虑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发展,在公平原则下使每位居民都应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和轻松、安全、安宁的生活工作环境。城市规
划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满足人生存、发展必要的人工环境,城市发展便是要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满足其精神与物质文化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己经成为了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之一。
2、城市规划模式在城市规划中要符合城市本质的要求
(1)城市的居住功能
1)建筑空间的设计以人为本
为城市的居民创造安宁舒适的居住环境与日常活动空间是建筑空间的设计目的。微观层面上的“人本”设计主要是考虑设计细部之间的“统一、比例、均衡、标准、秩序与韵律”等原则。良好宜人的空间标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涵,并且是城市设计人性化的表现;
建立和谐的邻里环境
人为有生活在一个和谐、一融洽的邻里环境里,才气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才会促进和谐邻里建立,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城市就业功能
1)创建多功能的社区
在信息网络的影响下,财产经过分散化、信息化与居住环境很好地融合,这种具备就业、居住、交通和游览休息等典型城市功能的社区被称为多功能社区。多功能的社区将会成为网络化城市的基本空间的载体。在新城市主义的影响下创建的几个美国新城镇里,大约40到50%的居民是在社区内部的企业中上班,不光处理了居民的就业难题,也减少了通勤交通,对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宜居城市环境的建设大有裨益。
2)完善通讯与交通设施
城市经济效率的保障是合理的交通组织,而且合理的交通组织是居民在城市中工作便利的前提。我们可以经过了解居民的出行习惯,进行交通调查,并以此设计交通线路和制订一定的交通管制,是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经过完善通讯基础设施,在信息网路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实现远程办公电视电话、网络会议,可以可行地改善中心城的交通情况,也可处理居民工作的奔忙之苦。
3、城市交通功能
1)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大力发展城市快速道路、轻轨、地铁、城际轨道和公交汽车,建立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综合交通结构体系。真正做到城市是以“人”为本,并且要以“多数人”为本,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
2)发展可渗透性街道网络
可渗透性街道网络是指人们可以经过选择路线轻松穿过一个地区的便捷性与大概性。城市生活性街道的设计需要更多地尊重行人的好处,而不可以仅从行车便捷考虑。
城市游憩功能
1)建立社区人行导向交通体系
在社区内建立行人导向交通体系,重视人行空间,确保人行道不被挤占。
2)增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提升人均绿地水平,增强对城市河、湖、湿地、风景名胜区和生物各式性的保护,严格环境污染的治理使城市居民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丛林中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充实享受绿色空间,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身心愉悦。
3)延续城市的文脉,塑造城市本性。
城市发展的现状是地方过去文化的物化形式是地方建筑风格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现代城市分析联合,是其历史发展沉积的成果,是现代文明与历史过去的有机统一,具有其特有的脉络和本性。咱们要做的便是发扬其独特本性,延续其发展脉络,而并非是大兴土木的贪大图洋。经过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建筑户型与社区设计等方式延续其发展脉络,突出其文化特色,强调城市的过去风格。
三、符合城市本质要求的城市规划模式的实现
1、包管居民好处诉求,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
城市规划本身属于一种社会运动,多元化的社会必需有多元性的参与者加入,才能反映出不一样性别、不一样阶层、不一样文化、不一样和价值观人群对城市发展的诉求。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口迁移的速度与规模不停增长,公众参与显得尤为必要,多元参与方便于维护多方好处,维护社会安定,建立和谐社区。事实证明,凡是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实行比例好的城市,必然有较多的公众参与,从而也包管了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2、打造人文城市,延续城市的文脉
城市发展变化中所具有的时空关联离不开城市文脉。要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一个生态性城市、园林性城市,更是一个艺术性、地方风情性城市。城市的魅力在于生活在不一样城市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差别,但现在的统一规划模式正在逐步消灭这种差别。因此,城市规划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地方文化过去,延续地方文脉。曾经的才是最具特色的,并且是最富有人性化和长期生命力的。
3、关注弱势群体,实现人际公平
城市规划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其目标便是以公平、公正、合理、可行的分配城市资源。公正性,便是城市规划作为带领城市发展的公共政策,就一定为实现社会公正而采取对策和对策,顾及大多数居民对城市设施必要,包管城市资源更合理、更可行的分配。城市规划一定变化理念,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际公平,实现其公共政策职能。
4、完善城市的规划体制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逐渐转型,城市规划体制也在进行着深刻的革新尤其是市场化倾向十分的明显。城市,不但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场合,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更是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必要的本领。城市规划是政府公共职能,不但主导城市公共资源分配,保护城市文化,并且更是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诉求的实现者。
参考文献
[1]邹东.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3]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篇4
摘要: 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管理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论述中,阐述了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建设具有指导性、控制性的设计阶段,建筑设计要服从城市规划设计,提出城市规划执行的关键在决策者的水平。
关键字: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 关系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二、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 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2 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3 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三、从城市规划到城市设计
与建筑师同样关注“城市设计”的还有规划师。对“城市设计”进一步定位研究,以及经历了一段操作实践之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间的本质差别必然被逻辑地揭示出来。显而易见,约去“城市”公因子,这个差别其实主要在于“规划”与“设计”之间。“规划”运作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是社会的、经济—数据的、官方的、布局的、二维(加上“限高”,暂且视为三维,但平面与竖直是机械割裂而非有机组合)的,还有是功能的和严格理性的,等等。相反,“设计”活动的特征则可一一对应概括为:个性的、技术—形体的、专家的、操作的、三维(今天已经扩展为四维时—空)的,以及充满着艺术的灵性。“城市设计”所设计的对象毕竟是建筑物以外的城市空间(或环境),是城市的各种“场所”,是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因此,规划部门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来把握和控制构成自己工作对象的主要要素——建筑及其设计。
规划部门所遇到的障碍依然是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实质上是“城市”与“建筑”之间的矛盾,如尺度大小、空间开闭、综合单纯、公共私密……“城市设计”的范围很大,大到可以是整个城市。但是整个城市地进行设计,这样的机会极少,因为它触犯了“城市”作为人类群居的一种聚落形式,乃是一个历史积累和逐渐生成过程的“本质”。而且在整个人类的城市史上,实例也屈指可数。在国外,古代如雅典卫城,现代如印度昌迪加尔,都十分极端;在中国,先秦至元明多有“营国建都”大业,但那更像“城市规划”,却不像是“城市设计”。看来,以整个城市作为设计的对象,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城市设计”更经常地是面对一系列次级的对象:社区、区域、地段、场所等。如果这是些尺度范围不等的“面”的设计,则它们还都可以连带“线”(交通)的设计和“点”(设施、小品)的设计。作为城市设计对象的,能够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小品,唯独不能够是一个建筑。因为,正如牛津大学莫伦教授所说,城市设计“是有关公共领域的物质形体设计”。言外之意:① 建筑设计主要涉及非公共的私密领域;② 城市设计中的“建筑”只具有界面与量体的意义。也就是说,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之间的城市设计这座桥梁并没有完全架起来。
四、结语
“建筑设计”这个词顾名思义,首先能让人想到某一幢具体的房子:“城市设计”能让人想起一群房子,再就是街道、广场……可是“块域”能让人想起些什么呢?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我们的确非常迫切地需要这么个中介。那就让我们搜肠刮肚,尽量把“块”想像成成群的建筑形体,而在“域”里填满道路、绿化、铺地、行人、车辆……符号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约定俗成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意图绝不在于提出一个新概念来掀起有关命名的大讨论,而是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更深入、更广泛的关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在设计实践和操作方面的思考。
作者简价:李伟姓别:男
出生年月日:1979年月12月9日
出生地:黑龙江省依安县
篇5
通过上文的对比,城市规划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而建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感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城市规划专业中的建筑设计应该有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教学重点。
1.1加强建筑设计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学生只要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给定的基地内组织建筑空间、功能及外部形体,即可达到教学目的。而城市规划专业安排建筑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建筑的微观窗口,更好地认知城市、理解城市空间、掌握城市规划的知识,因此,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建筑设计的方法,体现其基础课程作用,又要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和专业要求,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从低年级过渡到高年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2明确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应明确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建筑的性质、选址、规模等级、容积率、高度、退线、出入口等这些指标和要求都是在任务中明确给出的,这些内容均是由老师制定,而学生只需要按照这些要求进行建筑本身的设计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考往往停留在空间组织和形态创造的层面上,不能够很好地思考这些条件和依据是从何而来,为什么是这个指标,也不会去思考建筑与城市、城市规划的关系,更不会去思考建筑和城市规划管理之间的引导关系,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1.3探讨建筑设计的本质
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应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设计非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对建筑空间的影响,进而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最终认识设计的本质。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应该知道“为什么为何要做设计,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设计”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如何做好设计”这个层面上,甚至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建筑设计的本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更好的空间,提供更好的环境,因此,建筑设计应该以更高的视野,从整体出发,考虑各种技术和非技术层面的问题,从城市层面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2以幼儿园建筑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幼儿园使用功能特殊,空间组织重复,是各大高校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中建筑设计常安排的一个内容,现以幼儿园为例,对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特点进行分析。
2.1区域性调研,了解幼儿园对城市的作用
从区域性调研开始,培养规划学生的城市意识。单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已经建成的建筑进行内外参观,实地考察,从实体上面了解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及立面效果,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本质,最终能够指导课程设计的完成,这就起到了调研的目的。但是,对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只局限于学习建筑本身,就不能够指导建筑对城市的作用及城市对建筑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增大调研范围,划定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区域,让学生调研幼儿园的使用状况,与居住区的关系,与周边道路的关系以及能否满足区域使用的要求等问题,使学生能够初步的认识幼儿园作为城市内建筑的一种,对城市起到的积极作用。
2.2幼儿园与城市的关系
幼儿园是城市居住区内必须配套的基础教育设施,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要知道幼儿园选址位置是否得当,建设的规模是否能够满足附近居民的需要,建筑与周边四邻的关系,能否满足自身日照要求又不对其他建筑的日照产生影响,出入口对小区道路和城市道路是否有影响,如何设置建筑的出入口才能满足后期使用的要求(如图1)等问题,只有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思考这些城市和建筑的问题,才能使其站在城市的角度看待建筑,有助于高年级专业知识的学习。
2.2.1选址的分析幼儿园如何选址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教学部分。幼儿园选址要从整个规划单元或者城市的一个完整区域统筹考虑。在建筑设计开始之前,任务书给定多个选址,由学生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和幼儿园选址有关的规划内容,为以后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2.2.2规模的确定如何确定幼儿园的规模,是规划专业课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建筑规模对于建筑设计来说通常都是在设计任务书中已经确定的,甚至给出每个房间的面积要求,学生只需要按照面积要求将这些功能空间合理的联系起来,形成建筑设计的平面方案。而对于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还需要知道这个规模是如何得来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选址,任务书中给出几种规模,供学生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如何确定幼儿园规模这个知识点,更深刻的体会到规划专业具体作用,为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
2.2.3退线的要求建筑后退红线也是规划专业学生以后学习中要遇到的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布局时要后退红线,具体后退多少,在任务书中由老师明确给定。但是这对于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不够的,而且还会造成误导,使其认为建筑退线的要求是给定的设计条件,和专业没有关系。这对后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就要学生知道建筑为什么要退红线,如何确定退红线的距离,这些内容是规划中确定的,是属于规划专业的学习内容。
2.2.4出入口的选择幼儿园建筑出入口选择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个完整的幼儿园除了建筑外,还有大面积的室外活动场地,因此这就决定了在这个建筑设计题目中不仅要确定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位置,还要确定幼儿园整个基地的出入口位置。而整个园区出入口位置的选择又对其相邻的城市道路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就需要规划专业学生要更多考虑幼儿园整个园区对城市的影响,而非只对建筑功能空间及建筑形体的推敲。这也是教学中要重点强调的内容。
2.3幼儿园建筑的空间布局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方面,教学重点强调总平面布局及建筑功能流线(如图2),对建筑内部柱网的布置进行弱化处理,作为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
2.3.1总平面布置的特点总平面图的设计是规划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幼儿园总平面布置简单,功能分区明确,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训练学生总平面布局设计能力的一个很好实例。在教学中强调朝向的重要性,处理好生活用房、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三大功能的相互关系,注意设置分班活动场地和公共活动场地,室内和室外空间衔接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总平面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与建筑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3.2建筑功能流线的强调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了解建筑功能也是城市规划专业必备的基础。城市是由建筑物构成的,要学习城市就要了解构成它的建筑物,了解每种类型的建筑功能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强调幼儿园的功能流线。
2.3.3建筑柱网布置的弱化柱网布置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但是在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弱化。柱网布置是建筑设计教学中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与功能流线同等重要,要安排一定量的课时,但是作为规划专业的学生,这一部分内容建筑学专业性强,在低年级建筑设计课中属于难点,因此在整体课时安排中弱化处理,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
3结语
篇6
[关键词] 城市规划;人本主义;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命脉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快速的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而这些日渐严重的城市问题往往归因于城市规划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城市规划师不得不思考新世纪城市的走向。L·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曾经提到:“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应该是关怀人、陶冶人”。吴良镛先生在对1999 年国际建协第20 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草拟的《北京》的诠释中强调:“技术的发展必须考虑人的因素,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将人的因素放在技术的中心位置”。此时,城市规划已经开始关注和逐渐融入人文关怀。时至今日,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执政为民、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必须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的回归已经变成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走向。
1城市规划中人本主义的缺失
1.1 人本主义思想的由来及演变
“人本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的“Humanitas”,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人本主义是“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的哲学”。德国大百科全书《拉鲁斯辞典》认为:“把人和同人有关的事物看作核心、尺度和最高目的的人生哲学,都是真正的人本主义”。虽然言辞各异,但基本意思均指人为万物中心,都强调人的价值、尊严与自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和准则的哲学”[1]。
随着18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爆发,财富剧增,城市人口、规模和职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19 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70%的同时,城市人口却增加了340%。与此同时,城市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卫生和公共健康问题,城市开放空间消失、房屋品质下降和城市过度拥挤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在一些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改造运动,近代城市规划开始出现。人本主义思想自从在1898 年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里有集中体现以后,才开始被历代规划师重视。在以后的各主要城市规划理论中或多或少我们都能找到人本主义思想的痕迹。21 世纪全球进入了城市和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但整个世界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城市和区域规划中愈加重视人文关怀的研究,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
1.2 城市规划人本主义缺失溯源
由于早期的城市规划学科脱胎于传统的建筑学,因而最初的城市规划思想主要表现为一种单纯以物质空间构筑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设计形式。规划师往往认为物质环境是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并直接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因而致力于各种富有想象力的理想物质空间环境设计方案,力图通过理想化的规划建设来改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和城市布局。然而这种只注重表面形式的物质空间构筑的城市规划,缺少对物质空间背后深层次的城市本质属性的探究,没有真正从人的需要出发,因而造成规划重物质而轻人本需求,缺少人性化关怀,问题频现。从20 世纪60 年代起,西方国家的许多社会批判直指城市规划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如许多郊区独立住宅的建设被指责为“剥夺了一代儿童的童年乐趣,他们由精神脆弱、爱好咖啡的妈妈抚养,而被交通和事务所困扰的父亲则被排除在家庭之外”。而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则被指责为“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空间的剥夺和破坏,旧城更新摧毁了他们的社会网络,在新的高层建筑群里则培养了贫瘠的、无知的一代。”
1.3 我国城市规划人本关怀的缺失
过去,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重工业轻民生,忽视了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烟囱林立,职工住宅严重缺乏,水暖电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恶劣,人民群众的基本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规划秉承的基本理念是科学主义,主要的社会实践是大规模的物质建设,发生的历史背景是快速城市化。虽然城市规划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城市建设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各方面利益冲突日益复杂化,中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规划的社会经济背景正在悄然发生转变,问题逐渐暴露,比如城中村加剧、交通堵塞严重等等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问题。除此之外,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规划往往为强势阶层服务。正如芒福德在批评巴洛克城市规划时说:“这种上层阶级的规划,肯定对城市里其他市民是毫无帮助的,他们经济水平较低,我们将会看到他们另有一种居住标准,这种居住标准既不考虑人们的健康,也不考虑人们的家庭生活,更谈不上人们的兴趣爱好。”虽然,在城市规划指导下,当今城市的住房、交通、购物等物质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但建筑林立、绿地缺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现象普遍存在,钢筋混凝土将整个城市空间分割成若干个孤立的空间,人们的视线被建筑“森林”无情地阻断,人们对生活空间的压抑感与日俱增。人们对当今缺少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的城市发展所造成的危害用“城市病”来描述,认为如今的城市是缺少人情味的拥挤的城市,缺少阳光、空间、服务设施和人性化关怀。
2城市规划中人本主义的表现
2.1微观
2.1.1具有强烈归属感的社区空间的设计。对所处社区的归属和依赖是舒适的社区生活的前提和体现,为了使居民对所在社区产生一定的“社区感情”,这就要求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特色,能充分反映社区的文化。体现社区精神,使社区成员能真正融入社区生活,参与社区管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这种社区文化的创造和保护:创造反映地方特色的具有个性化的社区建筑环境空间、为社区活动提供相应的场所及服务设施、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等。
2.1.2反映居民的生活习惯。社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种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主要体现在能否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多层次需求,也即符合居民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主要体现在日常通勤和通学习惯、社区活动习惯、购物出行习惯等,反映在空间上便产生相应的交通、社区活动场所及各种不同功能用地的布局。
2.1.3创造融洽的邻里环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际关系具有整合、调节和保健等积极的社会意义,城市社区应提供不同的社区交往空间,满足居民各种不同层次的交往需求,如开敞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和非公共往活动所需的半公共空间,即通常所指的“灰色空间”。并依此创造人际关系融洽的邻里社区环境。这种社区环境既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社区的安全。我国原有的里弄院落式住宅群中,邻里关系密切,住户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照顾,院落空间既是儿童的活动场所,又是成年人的交往空间,它没有富丽堂皇的大厅、刻意雕琢的游园、冷冰冰的“防盗门窗”,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塑造、成年人工作压力的缓解、老年人孤独寂寞的去除等, 也保证了生活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2.2宏观
2.2.1城市和乡村结合。霍华德曾提出了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以作为他对当时城市问题的回答。他曾经说过“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霍华德希望通过城市和乡村的结合来避开二者之间存在的弊端,为此他构建了一个十分周密的“田园城市”。他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了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等重要问题都提出了见解,他的理论是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里程碑。
2.2.2构建绿色人文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划编制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切实保护好农田、水源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等宝贵资源,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俞孔坚教授认为:“环境与能源危机、身份危机、信仰危机是当代中国城市面临的主要危机,其本质根源是天地人神的不和谐。化解危机,迎接挑战,天降大任中国城市建设。重建天地人神是当代城市建设的根本任务;足下文化和野草之美是我们的价值观和伦理;“反规划”是实现绿色和人文城市的关键途径。”
2.2.3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减少建设面子和形象工程。规划编制应以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社会需求和提高人们幸福指数为宗旨。而人民群众幸福与否有赖于城市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取决于城市是否具有完善而配套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而与建设多少形象工程关系甚微。城市规划应通过规划编制合理布局各类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并通过严格的规划管理手段落实此类用地。
3 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规划建议
3.1 转变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指导思想
回顾传统城市规划模式,都是以生产力的布局为核心任务,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指导思想突出表现为“经济利益至上”。然而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性、多元性及开放性的过程,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规划。因此传统城市规划模式虽然对城市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也有一定的涉及,但无论是规划师还是管理者都没有将其放到真正重要的地位。这种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规划模式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的不稳定。如今,人们已直接感受到漠视环境所带来的昂贵代价,以及城市社会极化问题的严重性。也正因为如此,重新审视传统的规划理念,探索新型的规划思想已显得越来越迫切。另外,官本位思想应该逐渐去除,从规划项目的设计、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要充分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广纳民智,倾听群众呼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发展需要。以人本主义思想和人们需求为指导,探寻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知识城市,正在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共识,这种思想应在我国未来快速城市化中加以重视。
3.2 塑造宜人的城市空间
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城镇化往往注重大规模的物质环境建设,而忽视城市软硬环境对人们行为、心理的支持,平铺直叙的空间形态也削弱了城乡的独特魅力与吸引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回到“人”本身,从人的需求出发:人的基本需求在于“生活”,健康的生活空间是实现人性城镇化的基础所在,这不仅需要城市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空气与水,还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充足的住房、便捷的工作地与配套服务。人的社会需求在于“交往”,友好、紧密的社交网络与多元的公共空间支持是人性化城市的突出体现,通过滨水空间、公共开敞空间等的建设,提升人们的社会交往频率,建构优质社会网络。人的精神需求在于“文化”,具有强烈地方性与场所感是人性化城市的精髓所在,这就要求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关注对传统城市空间、老街区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J].学术月刊,2001,(11).
[2]周江评,孙明洁.城市、城市规划与公众参与:一次始于概念的探索[J].规划师,2005,(11):8-9.
[3]任致远.透视城市与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 涂军飞.新时期城市规划的理念与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8(14):56.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教学改革;发展研究
Abstract:"National New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2014-2020)", the spirit of Central Government City Working Conference and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transition development have determined the cultivating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our country must be transformed from the traditional "designer" model that focuses on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body aesthetics to the "planner" identity model that focuses on social economy,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university that relies on architectonics as its basis also needs to be transformed and adjusted. This paper adopts geographical planning idea as a starting point, deeply analyz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students’ natur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and social geography ideas in the related courses teaching systems of th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It’s expected that, under the grand background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w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planners who have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sentiments.
Key words: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 geography planning idea ; teaching reform ; develop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1-30(5)
1 当前城市规划专业改革的背景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一切自然、社会、经济等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本质在于从“人―地”关系视角深入分析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各种规律。地理学思维不仅强调纯自然或者纯经济的抽象规律研究,还注重对地球表面上各种人文现象的观察,尤其从人文和社会地理学角度关注空间中人的社会情感价值及行为组织规律。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发展的转型时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也都十分明确的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所必须要注重对人的关心,要塑造具有包容性、能够彰显人的“获得感”、体现场所精神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结构。反映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层面,城市规划相关课程体系应更加关注对“城市与区域地理”“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化”“城市经济地理规律”“城市社会文化地理规律”“城市公众参与机制”等知识和思想的融贯研究。城市规划关乎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所有日常生活的全部,因此,城市空间发展及规划必须要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导向。在对未来城市规划师的教学培养当中,要首先从空间形体的“经济、社会与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知识训练,塑造学生的城乡地理观,激励学生关心城市各类空间当中的情感价值、经济规律、阶层利益以及空间包容等思想。在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改变原有仅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不足(诸如城市形态结构、城市功能结构、城市空间客观尺度等),逐步向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与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并重进行考虑。尤其应注重城市发展当中人的日常生活行为规律、空间的社会经济及生态价值等。而这些知识体系的构成在地理学当中是最为明显、最为核心的研究体系。因此,把地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景观生态地理学等)融贯到城市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地理规划思维,有助于塑造优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师。
传统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城市物质空间形体设计能力,但缺乏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宏观的城市经济地理空间建构以及微观人本化的城市行为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往往导致学生只关注的是城市形态的表象空间,容易忽视事物或城市景观表象背后的经济地理运行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行为地理认知差异,对城市空间的情感和价值规律也难以表达清楚。在建筑学思维背景下所培养的学生更具有技术功底、绘图功底以及形式表达的功底,但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在表象式的城市物质形体层面所进行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也自然很难具有说服力,未来所设计出的蓝图不仅不能有效促进和指导城市发展,甚至会引导城市走向错误的发展方向。
2 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引入“地理规划”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2.1 学科现实发展的诉求
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日益同质化的城市景观等,使得城市规划在社会大众当中被寄予了厚望。而处在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也同时面临着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图上画画、墙上挂挂”以及“规划浪费”和“规划不如领导一句话”等社会性的激进观点使传统城市规划时常会陷入角色定位的尴尬当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城市规划学界也面临着“理论不好用、方法不适用、知识不够用”的状态,一些城市规划设计院也不断通过引进一些地理学和经济学背景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知识技能的融贯和拓展。
国内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在建筑学背景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及体制改革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发展在“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导入方面,面临着诸多阻力,甚至一些激进观点认为“地理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不是真正的城市规划专业”;即使一些院校开设了地理类的相关课程,但是大部分课程处于选修课的初步阶段。建设部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并没有将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地理课程列为各院校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当中;甚至有些学校受传统建筑学思维影响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就没有开设相关地理课程。也有部分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课程的院校是为了应付学生参加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竞赛的状况,在学生教学上表现的极为功利性,没有将地理类的社会人文素质课提升到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基础理论必须素养培育的核心地位上来。
2.2 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现实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复杂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不仅关注物质空间形体的地理现象特征,更关注现象背后的运行机理。地理式的空间思维训练能够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城市空间本质问题的方法。通过地理规划思想的介入可以丰富传统工科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体系。钱学森先生曾指出,地理学是一门系统工程学科,其涉及的领域和内涵已经远远超过学科的界定,它是一门包含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广泛学科群。《地理教育国际》当中也提到,当代地理科学教育应鼓励学生关注地理空间的理解技能以及空间人文素养等。现代地理科学已经逐步向相邻学科渗透,并成为一种流行的地理建构思潮。诸如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在传统地理学科体系下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力图从地理学建构视角开展“地理规划教育”[1]。从国外视角上来看,以美国为首的现代城市规划教育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已经在逐步减少对建筑学的依赖,而构建出基于地理空间、公众政策、社会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融贯的教育教学体系。诸如,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当中,就已经形成了城市规划与地理学知识相融贯的模式,例如,他们将基于地理学的GIS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2]。
2.3 现实教学当中的反思
在部分工科城市规划专业相关地理学课程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受传统建筑学思维的影响对地理知识理论课程表现得并不积极,甚至一些学生和教师认为,“这些知识可以由专门学地理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我们毕业后就是要画美观、奇特的效果图”。受这种功利价值观的导向,导致学生在理论课堂上(诸如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区域规划概论等)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端正,学生普遍缺乏积极的理论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自然就不理想,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地理空间综合分析能力就会欠缺,最终对城市规划方案的设计表达效果和创新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就会发现,是否系统接受过地理规划知识的训练,对学生做出来的规划设计成果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诸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当中:那些关注地理学知识的同学在介绍和设计自己方案的时候,能够很好的从宏观区域到微观社会人文角度进行方案构思,而那些平常不怎么关注地理学知识的同学,在介绍自己方案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语言表述及方案逻辑混乱的状态,方案构思也时常缺乏新意和表达逻辑,或很难究其本质规律,诸如方案当中缺乏对城市与周边区域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缺乏对城市发展背后的人文、经济价值和社会行为认知规律深层分析等。一些接受过地理学知识素养的学生还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进行空间建模分析,也有一些学生能够从景观生态地理学角度进行城市与区域景观格局的分析,还有一些学生能够经济产业地理角度进行经济模型与产城融合分析等。分析的深度不同进而会对最终的成果表达以及成果的合理性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
3 城市规划专业引入“地理规划”的目的和特色
3.1 地理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目的
转变传统以物质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思路和方法,扭转现实教学过程中城市规划学生对地理学知识难以理解、提不起兴趣的尴尬,注重对学生运用地理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观、自然地理观、社会地理观、人文地理观、经济地理观等系统的地理学思维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从区域地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与分析等视角进行相关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解构能力。解决学生缺乏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城市规划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空谈理论”、“空谈社会”、“空谈人文”、“空谈经济”的规划设计理念,系统灵活地将地理学知识融贯到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当中,塑造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维”的创新培养方向。
3.2 地理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
一方面,将地理学理论知识作为研究主题,纳入“城市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中,并通过“区域地理观”、“社会地理观”、“经济地理观”、“人文地理观”、“旅游地理观”、“自然地理观”、“历史地理观”等专题讲述强化地理规划思维的重要性[3]。另一方面,通过地理学知识的综合融贯,让学生系统掌握和认识地理学思想和方法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的内涵和地位。区别于以往“就城市论城市,就形态论空间”的设计状态,让学生通过定量模型、社会调查、区域分析等方法去构建方案、解构方案、评估方案,并让学生在规划设计的整个流程中不断修正方案构思。同时,针对方案设计,还应建立基于地理观视角下的评析图纸、评析方案流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地理规划设计的考虑。
4 城市规划专业引入“地理规划思想” 的教学方法
4.1 确立“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城市规划教学的理念
在“地理规划”理念指导下,通过研究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价值和目标的变化趋势,确定新时期、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针对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及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侧重点由城市向城市群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城乡社会、经济与人文空间设计转换并重发展的趋势,城市规划的专业培养目标也应从传统的以建筑学和工程设计类的“规划设计师”培养向融合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社会、经济、人文并重化发展的“又综又专”的规划师培养目标进行转换。在专业知识教学上,应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能够深刻关怀社会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历史地理等全面知识的符合型专业人才;在学生能力素养培育上,应注重由传统的空间设计观向统筹规划、社会、经济、管理等多元并重的发展格局进行转变;在学生综合价值观素养培育上,要注重由技能型人才向能够解决城乡复杂社会问题的综合人才培育进行转变。
4.2 构建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教学的知识培养框架
根据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趋势和价值诉求,不断丰富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延伸专业课程,尤其应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知识在解决人文、经济、空间、生态等问题方面的优势。将地理规划思维融贯在城市规划多个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当中,以规划设计课作为检测理论教学的依据,构建“地理学理论”――“区域地理分析”――“社会、人文地理调查”――“地理规划设计”的渐进式教学流程,将地理学知识融入城市规划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对自然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景观生态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等理论课程的开设或拓展,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通过一些基础设计课程不断强化学生对城市空间问题分析的地理解构能力,诸如通过《城市规划专业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以及《城市规划基础》的系列设计初步课程,训练学生初步的地理规划思维和专业分析城乡空间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课程融贯设计当中,首先以低年级的课程设计为平台,将“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到“城乡地理知识理论讲授”到“地理空间认知及感知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课堂教学环节是低年级学生接触“地理规划”的初步阶段,在讲述当中,应着重培育学生对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景观生态地理、乡村地理等系统认知的能力。“地理规划思维”应作为一种空间规划的思想强调给学生,并通过以“人-地关系和谐发展”、“人居环境作为人地关系的子系统论”等专题的讲述,强化“地理规划思想”的重要性。在相关理论课的讲授之后,学生应借助对“地理环境的实地调查分析”环节进一步感知和解构“地理规划思想”的内涵。通过对城市不同类型空间或地段的人文地理调查研究,使学生既关注城市形态空间的形象特征,还要从地理认知角度深入体会城市空间内涵的人文精神,如社会阶层差异化特征、城市邻里区位特征、城市社区认同感、城市感知意象地图等。在高年级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当中还要不断强化“地理规划设计”,让学生系统认知及熟料掌握地理规划设计的内涵和方法体系,区别于以往“闭门做规划”的状态,让学生通过与地理环境的深度接触,去寻找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情感价值和内涵,并发现地理限制性影响因素对城市空间方案构思的差异性规律,通过反复性的地理规划思想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规划思想导向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绝对不是抽象地理空间的主观建构分析,而是源于对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认知的前提下,培养去解决复杂城乡空间问题的能力。是源于对“人-地关系”内涵的深层次领悟。既让学生注意城市空间的地理特征,又让学生关注城市地理环境背后的人的行为价值规律,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成为地理规划思想的核心价值。
4.3 营造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的氛围
4.3.1 营建地理规划 “学习―交流―实践”的氛围
搭建多元开放的“学习-交流-实践”平台,营造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地理建构学习氛围,不断拓宽城市规划领域当中的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强化学生自觉的地理规划学习意识。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和规划设计课程,打通专业教室和室外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场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地理知识素养的相关书籍和文献推荐,利用建筑学院的开敞空间创造地理规划思想的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场所氛围。其次,通过聘请我国以地理学为背景开设城市规划专业学校的专家进行“地理规划思想”的学术报告,不断强化学生对城乡地理空间观的认知能力。
4.3.2 营建专题性“地理规划思想”教学资源平台
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地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关注,通过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城市总体规划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并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城市规划方案分析的融会贯通能力。如在地理学参与规划教学目标的导向中,可探索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教学环节,进行专题式教学,通过构建“经济地理专题”、“区域地理专题”、“城市地理专题”、“城市社会地理专题”、“文化地理专题”、“行为地理专题”、“自然地理专题”等不同教学环节,来引导和培育学生的地理规划思想。(见图1)针对“地理学知识参与规划设计”的思维创新及转变,探索“地理规划下的设计构思和定位”、“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设计构思和定位”、“社会、经济、人文视角下的设计构思和定位”,以及在相关规划设计课程中采用“评图方式和标准”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进而不断塑造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正确自然地理观、社会地理观、区域地理观、人文地理观、生态地理观等。并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毕业设计》、《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等课程为平台,研究地理规划思想引入相关规划课题的方法,为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创新提供可能[4]。
4.3.3 成立专门化的“地理规划”教学组
结合城乡与区域规划发展方向,可以成立专门化的城乡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教研组,开展基础地理规划教学的深入研究,构建工科城乡规划学科视野下的地理规划基础教学体系。不断推动高校工科城乡规划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和探索实践,突破传统依托于建筑学和工科背景的培养方案,通过相关课程体系的重组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强调地理规划思维在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当中的特色性,强化社会地理、经济地理、生态地理与城乡物质空间等的整体关联与协同发展,实现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拓展。
参考文献:
[1]马仁锋.理工兼容型规划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改革[J].建筑与文化,2015(6):32-35.
[2] 汪芳,朱以才.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以社会实践调查和规划设计课程为例[J].城市规划,2010(7):53-60.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环境、城市社会、政策、总体规划、体型决定论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环境的理解
城市规划是大规模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大多数人用城市的外观,来评定城市规划成败的标准。比如新加波,很多人认为它规划的好,就是因为那里的建筑坐落有序,公路干道划分分明,干净的市容又没有违规的建筑。与新加坡相比而言,香港看起来就像没有很好的区分一样,或者是区分的不够到位。香港的道路建筑纵横交错总体系统混乱不够明了,卫生环境也不够出色,城区等地方还有许多违章的建筑物。当然,通过整个建筑的环境来判断整个城市是否有出色规划虽然简单但是并不能以此来做最后的判别。
用城市外观来评定城市规划是从早期流传下来的。工业革命时期,环境、噪声等污染着英国,使得英国越来越展现出其人民健康和人口分布密度等缺陷。艾伯奈兹尔•霍华德提出的花园城市的概念对城市的体型进行改革,同时这一概念的实施,即把城市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设施相结合也是对社会和行政的重大举措。花园城市的尝试吸引了许多关注、关心城市环境的人们关注。并且人们坚信通过花园城市可以延伸至全面改善整个社会。最终,这一想法得到了城市规划界的一致认同。
上个世纪中期前,完成建筑和工程等问题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而在芝加哥规划学派出现后,城市规划便成为了一门单独的学科。之后,芝加哥学派在英国引起反响。城市建设和政府的住房建设展露出许多社会与经济的相关问题,都是在此之前所没有预见的,因为这些问题与之前的城市建设没有特别深的关联,所以若不是社会学家的研究,城市规划的专家可能就不会从他们的专业内容来发现这些问题。
帮助市民们解答城市存在的问题便是城市规划的本质。这些问题不进涉及到个人,与之相关的企业、机构、部门,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包含在内。这些问题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所涵盖的综合性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答,人们能更多的明白城市规划之外的各类知识内容。于是把体型设计作为解决综合性城市问题的唯一手段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要把分析和解决城市中出现的综合问题就成了城市规划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并且找到了解决它的有效途径。因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局限性,使得城市规划者在建筑等体型的设计应发的社会问题不能得到完美的解决。所以人们需要通过更多的理论和实地操作来更深层次的对城市规划研究。通过这些他们发现社会学家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有效途径。
通过将城市居民比作社会集团为出发点,达到城市建设的目的,即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城市规划工作者认识到,但是明白城市规划的专业知识是充分的,要想拿出出色的城市规划的方案,还需要了解问题涉及领域的相关知识。
二、城市规划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正是因为整个社会受到城市化的影响,所以通过对城市规划的一些形式的干预,来解决城市带来的包过城市建设问题在内的一些困惑。所以城市规划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形式的干预,他通过控制或指导城市发展,正是因为整个社会受到城市化的影响,所以通过对城市规划的一些形式的干预,来解决城市带来的包过城市建设问题在内的一些困惑。就好比城市规划是一种社会形式的敢干预,他通过控制或指导城市发展,使城市从各个领域都取得全方面的成效,并且取得成效还是一个波动的过程,通过之前的经验来处理现在所遇到的问题,达到改善城市生活的目的。
要想有效的进行社会干预,就要全方位的通过经济、政治、技术、社会和文化来了解整个城市的变化,城市化本身就是向全方位更出色的方面去前进,并且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他们是合理化解决综合性城市问题的依据和行动逻辑也是城市规划运转所需的必要基础。因而城市规划是一种社会科学也是社会干预手段。
要想有效的运用这种干预,就必须要拟定采取一种切实的方法和手段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来解决综合性问题。
城市规划和城市研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基础。通过城市研究来确定正确的城市规划,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
城市的发展会一直向更出色的方向去延伸,同时理所当然的也会引发许多新的问题,包过城市规划方案问题、由其引发的社会问题都会出现。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来完善城市逐步的发展,通过不断的规划方案来预计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信息。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包含着技术还是包含着政治的过程。它是解决城市规划的各类问题从而决定更好的发展方向达到改善城市质量的目的的措施。
既是技术性过程就需要各方面的制约,而且还包含很多的技术性因素也是因为时间、金钱、质量和数量的一些制约,阻碍了城市规划发展的技术。通过技术才能完成方案,所以要完全满足这些制约条件。
在我们有了规划理论和方法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并得到更多正确的结论。城市的问题得到解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技术会使用技术的城市规划的工作人员。
城市规划是一个技术性过程的同时也是一个政治过程。因为城市规划方案必须与行政机构一致才能保证方案的健全,即使健全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实施。毕竟城市问题关系到多个方面,考虑也必须全面,政策的制定也比较复杂。
城市是一个由道路系统、河流、公园、空地、公共和私人建筑等多种形式和组合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三维空间形式的实体系统。建筑环境是城市的组合体。它由各种各样的区域和活动聚合体构成,同时这些聚合体还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其实,建筑环境的作用是一种社会干预的手段。城市规划者在处理综合性城市问题时,政策在其中具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城市离不开建筑,建筑离不开工地以及它的主人,这些利益关系使得体型规划的复杂化。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者就需要通过法律等手段来干预,使得体型设计与规划得到完成,并且各个集团的利益也得到保障。
三、总体规划下的城市建筑环境
总体规划是传统的体型规划,是。同时,体型规划也是指导城市的发展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它是总体规划的一个基础,是城市规划的本质。早期英国的新城就是在总体规划这个城市规划的工具下建设起来的。总体规划一旦被批准,它的方案就很难改变了。但是城市社会的变化往往又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即使是被批准的总体规划也是在不断的修改和补充的。
建筑环境虽然能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其夸大了对居民的生活活动的影响。体型规划能直接通过建筑形式来改变社会,但却是有巨大的怀疑和很多问题的假设。城市设计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而不应是社会变迁超越的建筑环境。也就是说建筑环境具有影响社会和城市变化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却是有限的。
城市规划是建筑环境的上层结构。这不光取决于建筑环境的局限作用,还通过整个城市社会等配套设施、其经济的发展、房屋的设计与建设的体型规划与城市设计展现出来。城市规划的最终表现就是创造一个建筑环境。通过城市设计的体型形式来解决社会问题。
城市作为一个体型实体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舞台。城市改善了社会,调节了文化,但是却也可以产生相反的结果。这些反而使建筑环境成为了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与城市多样性 露丝•芬彻、库尔特•艾夫森、叶齐茂、 倪晓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09出版)
篇9
1、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及作用
城市设计是一们在实践过程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独立的原理和方法,主要从宏观出发,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线和面的问题。其主要是对城市形象上的宏观把握,他强调户外空间的一体化,强调各建筑之间的排列组合,而不是孤立地看待空间中的某一个体,一般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时,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考虑城市空间结构的整合,局部地区的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符合城市空间的整体规划,将其有机的纳入到城市的整体空间当中去,而不能只考虑区域的功能和局部的结构组合的需要,无论一个单体建筑设计的多么精美,他都离不开周围环境的限制,脱离外部环境而存在的建筑是不现实的。其次,要对城市中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组合,尽量以自然的状态表现出地貌、植被、天空、水体和阳光所赋予人们的感受。第三,城市规划设计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不要让城市的新建筑与周围建筑形成太大的反差,以免给人以不和谐感 城市的发展是连续的,因此,在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时,应顺着历史变迁的轨道来进行,使人们行走在城市之间时,能够感觉到城市的变迁,感觉到城市的连续感。
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广义上指对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做的全部设计工作,这需要各方面科学技术人才的密切协作,但通常我们所考虑的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空间结构的安排,注重建筑本身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从而达到一定的和谐效果。其中,功能是进行建筑创作的主题,不过形式也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前许多建筑师开始考虑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物的外表也成为建筑设计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这种设计法则的指导下,采用结构主义而出现的一种建筑新形势,这种建筑形式,先对建筑进行思考,然后在进行建设,比原来按照图纸进行建设更加注重建筑对外部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外部空间、环境和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坚持将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建立在理性之上,达到建筑功能与技术手段的和谐一致。建筑设计时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筑前期的规划、设计都不能脱离经济性这一重要指标。但是就建筑师本身却要克制自己对金钱的依赖,充分让建筑体现其自身个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满足城市的文化传承需要,相信一个成功的建筑必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对于一栋建筑的评审应做到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建筑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他的设计是否符合任务要求,第二,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他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能将自身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去,只有这样的建筑设计产品才是真正成功的建筑作品,自然这就要求,决策者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3如何科学协调和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从我国现代化城市整体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具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密切联系。建筑设计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则具有科学的指导性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城市空间的本质: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见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设计。
3.1科学分析待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方案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3.2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 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设计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3.3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实施与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现代中国城市形成了新的空间机理特征,具有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功能划分,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形成了整体的不均质 粗犷的空间肌理,并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都有新的变化 这说明空间肌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技术相适应。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能否实施到位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如果不能按预期的设计意图进行实施也只能是 一纸空文 ,这不仅是对设计工作的不尊重,也有碍于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结束语
城市功能布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也是成为衡量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指标,因此,在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规划管理部门及规划师要深刻认识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的内外在联系,保障城市整体规划方案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并且发挥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映川.论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四川建材,2008,( 4 )
篇10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参与权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09-01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合理、集约利用城市土地,保护城市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规划决策和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以人为本、民主参与等现代规划理念逐步融入我城市规划体系。
一、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权概述
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中队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权是公众参与权的重要实践场域,是公众参与权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具体落实和实践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所蕴含的人民当家作主从本质上决定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内容。传统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规划模型展览、方案公示、座谈会、咨询会等。在这些传统的参与方式中,规划模型展览和方案公示只能让公众了解规划的结果,而不能根据公众的建议再进行方案的调整;问卷调查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公众每参与一次,就需要重新设计发放问卷,不仅成本高,而且信息往往也不准确,只能作为规划的参考意见。因此,公众需要以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参与城市规划工作。为此,笔者提出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这一过程中来,并探讨如何构建基于这一用途的虚拟现实系统。
二、城市规划公众参与重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决定了公众参与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被认为是与自由权、平等权、社会权一样的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因而,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权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城市规划既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同时它还是一项带社会实践性质的公共事业。城市规划的这三种性质,要求政府的决策要尊重科学、尊重民意,而公众则应当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的实施,一旦城市居民能够直接而持久地接触规划,成为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行为便会更加科学与民主,规划决策便能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需求,并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合理、集约利用城市土地,保护城市环境。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固然是对空间物质要素的规划,而物质要素服务的对象是人,城市规划的实施更是直接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1、增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
增强公民的意识有两个方面:其一,对于第一种公众,相关政府要大力宣传民众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唤醒这部分民众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并且敢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扫清他们城市规划不关自己事的思想,让他们切实意识到:城市规划与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要做到这一点,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定期举办宣讲会,印发有关的宣传传单或是挨家挨户进行相关知识普及等方式;其二,对于第二种群众,则要尊敬他们,积极对待他们。要及时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网站上最新的城市规划的信息,确保他们能够自由的参与到城市规划中去,而不会受到相关阻力的阻碍;要积极听取与反馈他们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众感受到自己的参与是有限的,自己不是白费功夫,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城市规划中去。
2、构建合理的公众参与组织形式
公众参与分为规划制定时的公众参与和规划实施时的公众参与。根据国外公众参与经验及我国国情,我国应构建非官方、具有体制保障的公众参与组织,以提高公众参与的范围,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平衡,从而减少规划实施时遇到的障碍。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中立的仲裁组织。听证是利益相关方进行规范博弈和民主协商的过程,但听证并不是化解分歧和矛盾的必要条件。
3、信息反馈及时完善
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收集公众的建议信息并不应该是目的。在实践中,大多公众参与活动只注重对公众建议信息的记录,而并没有认真地考虑这些意见建议,政府依旧是按照自己原定的意愿确定最终的规划方案,这种做法实则是对公众利益诉求的一种无视,也是对公众财产自由枞的潜在损害,是公众参与制度实施中急需转变的部分。
公众对城市规划草案提出的建议多是基于自身利益,是对自身利益可能受到草案损害而做出的“防御性保护”,政府对该防御保护行为若是没有回应,即使最终的方案采纳了公众建议,提出该建议的公众也不会有自身利益受到重视之感,降低参与制度发展的民众基础。明确在城市规划中,不可能做到对所有社会利益的绝对一致的保障,必将涉及损益的发生,这是每一项行政决策的必然成本,不可避免。
四、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虽然我国城市规划由众多知名学者和业内专家参与制定,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作为规划的决策者,有时出于对城市经济效益增长的过分关注,粗放经营土地,建设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为招商引资不惜贱卖土地,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而公众参与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市民)能够直接而持久地参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过程,成为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朱渊.谈城市建设实施中参与人群的角色干预[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1).
[2] 张旺锋,张祥德,徐佳. 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体系构建[J]. 城市发展研究.2009(04):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