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修复的最佳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盆修复的最佳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骨盆修复的最佳方法

篇1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研究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逐年增长,交通事故创伤已成为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重要因素。其中骨盆创伤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为提高伤者的存活率、降低伤残率,应高度引起创伤骨科医生对骨盆骨折的再重视、再认识。自1995年1月~2006年1月我们诊治494例骨盆骨折,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29例,女149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29.1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A型186例(49.2%);B型145例(38.4%),其中B1型53例,B2型65例,B3型27例;C型47例(12,4%),其中C1型 28 例,C2型11例,C3型8例。髋臼骨折48例(13%),髋臼骨折类型(按Letoumel和Judet髋臼骨折分类):前柱骨折3例,后柱骨折3例,横断骨折7例,横断加后壁6例,后柱加后壁例3例,后壁骨折15例,前方骨折伴后柱横断5例,双柱骨折5例,T型骨折6例。骨盆骨折合并伤:合并休克95例,合并骶丛神经损伤19例,颅脑损伤18例,肋骨骨折35例,血气胸17例,脊柱骨折21例,四肢骨折42例,腹腔脏器损伤31例,泌尿系统损伤19例,直肠损伤9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非手术治疗:本组295例,因骨折端稳定,移位少而采取卧床、下肢皮牵或骨牵6~8周后,逐渐负重行走。

1.2.2 手术治疗:本组共83例,因骨盆环不稳定或髋臼骨折不稳定、有移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骨盆前环损伤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后环损伤经前路2~3孔重建钢板或经后路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或经后路采用骶骨棒固定48例;不稳定性或有移位髋臼骨折选用髂腹股沟入路8例,K-L人路19例,前后联合人路8例。

1.2.3 手术时间:在83例中,伤后3~5d内进行手术4例,5~8d内进行手术23例,8~14d内进行手术38例,14~21d内进行手术13例,21d后进行手术5例。

1.2.4 合并伤的治疗:对出血性休克的治疗,第一步就是及时足量扩充血容量,最初给予平衡液2000~3000mI,随后应用红细胞悬液及全血,一般总量达4000~9000ml以上;第二步,抗休克同时,给予骨盆外固定支架及骨盆牵引制动,(本组急诊床边安置骨盆外固定支架33例);第三步,如8小时内输血大于2000ml血流动力学仍有不稳定或疑有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破裂出血,及早给予介入栓塞止血,(本组急诊DSA下介入栓塞止血8例)。经过初期评估及复苏,病情趋于稳定。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床边X线、B超检查,二期评估以便进一步治疗合并伤及其他并发症。其中开颅手术5例,胸腔闭式引流11例,剖腹探查24例,膀胱修补及尿道会师术7例,行I期尿道吻合2例,行一期膀胱造瘘,二期修复断裂尿道2例,直肠造瘘术7例。

2 结果

本组死亡18例,其中因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95例,抢救成功率85.6%,死亡15例,死于其它并发症3例。随访3~24个月,直肠、尿道和膀胱损伤者经相应治疗痊愈17例,残留术后障碍4例,尿道狭窄5例。非手术治疗组中随访295例,随访3~36个月,下肢无短缩,行走正常。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组随访48例,随访5-36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本组优39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91.7%。对下肢短缩的测量采用Matta测量法,本组术前后均采用此法测量,28例术前下肢短缩者,术后测量短缩0~10mm,平均4mm。术后1例并发感染,经置管冲冼、加强抗炎而愈。合并骶丛神经损伤19例,功能恢复正常12例,部分恢复5例,无恢复2例,恢复及部分恢复率90.9%。髋臼骨折临床效果的评估采用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本组随访32例,随访时间13个月~7年。随访结果:优12例,良14例,一般4例,差2例,优良率81.3%。后路切口中有8例出现周围异位骨化,但未影响关节功能,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

3 讨论

3.1 骨盆骨折的分类方法的意义 骨盆骨折的AO及Tile分类方法是以骨盆稳定性的概念为基础,并与导致骨盆骨折的暴力的方向有关,骨折的严重程度从A型到C型逐渐递增。而Young-Burgess分类是以暴力的方向为基础,每一类型都按严重程度分级,它同暴力损伤机制结合起来的分类是决定器官损伤类型、是否需要复苏术以及判断预后的关键。更能反映伴有头部、胸部、腹部等其他部位严重损伤的患者多数由高能量额状面暴力所所致。伴有同侧的股骨或胫骨骨折是侧方暴力所所致。所以我们认为Young-Burgess分类更能反映骨盆骨折的合并伤的伤情及预后。提醒临床医师注意勿漏诊,特别是后环骨折;注意受伤局部的合并伤的存在并预见性的采取相应的复苏手段;能使得临床医师根据伤员总体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状况以及对病情准确认识,选择最适当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2 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救治 早期抗休克的关键在于及时开放多条静脉通道、控制输液、输血的速度。我们认为伤后第1小时内的救治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一个30rain输入晶体液不应低于2000ml,以稳定渗透压。若晶体液输入后血压上升或稳定,则继续扩容,并进一步输入胶体如血液、血浆等。若晶体液输入后血压反应差或无反应,及时床边安置骨盆外固定支架,和快速及时输血,动态观察休克指标变化,待病情稳定后继续输液、输血;若病情仍不稳定者,应急行DSA、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或其它出血血管栓塞或结扎。本组失血性休克发生率25.3%,抢救成功率85.6%。其中12例及时介入栓塞髂内动脉者,因及时治疗,全部抢救成功。

3.3 骨盆骨折合并脏器损伤处理 骨盆骨折合并脏器损伤主要为尿道或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神经损伤等。

3.3.1 膀胱及尿道损伤的处理: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者,由于骨盆骨折出血多,病情较重,过去均采

用简单的会师术或膀胱造瘘术,致使骨盆畸形愈合,造成II期手术困难或终身残疾。尿道会师术往往发生严重的尿道狭窄,术后需做尿道内切术,或者行II期尿道狭窄切除尿道吻合术。有人主张行尿道会师术加牵引术,或早期只做膀胱造瘘术,3~6个月后行尿道吻合修补术。但早期尿道吻合,组织弹性好,无瘢痕,无粘连,能达到解剖复位,并可充分引流,减少感染的发生。术后置负压引流可引起尿外渗及骨折后出血,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所以,后期我们体会是:在严重骨盆骨折时,若仅合并尿道断裂,而生命稳定时。可行一期尿道吻合术;若严重骨盆骨折还合并其它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只能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一期修复破裂膀胱,二期修复断裂尿道,抢救患者生命。本组3例行I期尿道吻合,5例行一期膀胱造瘘,二期修复断裂尿道,均治愈。

3.3.2 直肠损伤及会裂伤的处理: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及会裂伤时,伤口污染严重,应及时彻底清创。直肠损伤及会裂伤口与骨盆骨折相通时,应行直肠造瘘,使粪便改道,减少创口及盆腔感染。对于污染轻的会裂伤,可一期行会阴修补术,对直肠肠管损伤应及时修复,并行造瘘术,使粪便改道,同时远侧肠腔清除干净,充分引流肛周及直肠周围间隙,尽可能闭合直肠裂口,并全身应用抗生素。本组一期直肠造瘘10例均治愈。

3.3.3 神经损伤:对于腰骶丛神经损伤的治疗,目前仍旧有争议。Reily等认为只要骨盆后环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损伤神经的恢复有了最佳局部环境,平均随访2年,93%病人能自行恢复功能,有一半病人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我们体会是对于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最好方法是早期复位,解除压迫。如果有碎骨块直接压迫神经,应将其摘除,对骶骨骨折移位不明显,仅神经挫伤、血肿压迫,应力传导造成暂时性传导功能丧失,而致大小便障碍者,非手术治疗后一段时间均可恢复正常。本组临床实践表明,合并骶丛神经功能恢复及部分恢复率90.9%。只有2例C型骨盆骨折并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即便及时予以复位,神经损伤仍然难以恢复,这可能与骨折类型及神经损伤程度有关,在不稳定的C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时,因为神经根严重牵拉甚至撕脱,预后则较差。而B2型骨折(侧方压缩)合并神经损伤者预后要好得多。

3.4 骨盆外固定架的应用 严重骨盆骨折早期,骨盆外固定架的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Riemer等研究证实,对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采用即刻外固定支架固定,可使死亡率由22%降至8%。骨盆骨折的急救复苏救治目标是血流动力学稳定和使患者处于半卧位(胸部向上位)状态。骨盆外固定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缓解疼痛和减少输血及输液量。由于骨盆外固定通常只需要,15~20min,因此骨盆外固定可作为一种急救措施常规应用。本组33例患者采用了骨盆外固定治疗,为抢救休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然骨盆外固定架很少能够达到解剖复位,若复位仍不满意或难以维持,可在患者全身状况稳定后行骨盆重建手术。

篇2

阴道变松弛,缺少弹性,久而久之,部分新妈妈会出现尿道或膀胱膨出,导致张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或反复泌尿系感染,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便秘、大便解不干净等现象。部分阴道松弛的新妈妈在性生活时对刺激的反应迟钝或不反应,很难达到,日久导致性冷淡,影响夫妻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对于产后新妈妈来说,阴道松弛这种现象很普遍,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很苦恼。

“松”的原因

经历分娩,新妈妈生殖器发生的变化,包括阴道内部的肌肉发生变化,会阴处撕裂或是侧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骨盆韧带变宽,阴道口变得宽大。在自然分娩时,由于宝宝是经过阴道娩出,正常宝宝头部的直径约有10厘米,而妈妈的正常阴道直径为2.5厘米,因此经过宝宝的挤压,妈妈的阴道明显扩张,造成了产伤,肌肉和处女膜痕受到彻底破坏,弹性下降,就会造成阴道松弛,经过数次分娩的妈妈情况更严重。

“紧”的方法

阴道本身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产后出现的一般性引导扩张松弛会在3个月后自然恢复。但如果是挤压撕裂严重,阴道中的肌肉已经受到严重损伤的情况,阴道弹性的恢复就需较长时间了。为了让松弛的阴道尽早恢复紧致,可在生活中进行如下锻炼:

骨盆肌肉锻炼法

有些新妈妈精力全部放在宝宝身上,没有时间去运动,产道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加强锻炼。做骨盆肌肉锻炼,有助于锻炼阴道、括约肌及盆底肌肉的收缩力,产后新妈妈可以通过以下7种骨盆肌肉锻炼法来加强骨盆肌肉的弹性恢复,促进阴道紧实:

1 提腿运动

新妈妈将臀部放在床沿后仰卧,双腿挺直伸出悬空,不要着地,双手按住床沿,以防下滑,双腿合拢,侵慢向上举起,双膝伸直向上身靠拢,当双腿举至身躯的上方时,双手扶住双腿,使之靠向腹部。双膝保持伸直,然后慢慢放下,双腿恢复原来姿势。如此反复6次,时间在10~15分钟,每天1次。

2 提臀

新妈妈平躺在床上,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膝弯曲,使小腿垂直;将自己的臀部尽量向上抬高;此时将分开的双膝靠拢3秒钟,再将双膝缓慢分开,臀部轻轻放下,每次约做1O回。

3 提肛

每天早晚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深吸气后闭气,紧缩10秒~15秒,然后深呼气,放松,如此重复。当习惯了以后,平时生活中都可以进行,不在于次数的多少,有时间就可以进行上述锻炼。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盆腔肌肉的张力就会大大改善,阴道周围肌肉也就变得丰实、有力,阴道松弛就可以不药而愈了。

4 收腹

平躺在床上(身下可以铺上小毛毯);用鼻子深吸一口气,这时腹部就会慢慢隆起;慢慢吐气,松弛腹部的肌肉,每次做5~10回。

5 提阴

做公交车站立时,新妈妈也可以偷闲做一下私秘运动,双腿微分开,收缩两侧臀部肌肉,使之相挟,向大腿部靠拢,膝部外转,然后收缩括约肌,使阴道向上提的方向运动。运动、走路或站立时,有意识地绷紧及会肌肉,然后放松,重复练习。

6 缩阴

新妈妈仰卧在床上,放松全身的肌肉.首先将一根手指轻轻插入阴道内,后收缩并夹紧阴道,每次动作持续3秒钟后放松,连续反复多次。新妈妈收缩运动可以根据阴道的恢复情况逐渐加长时间。

7 如厕屏意

小便时进行排尿中断锻炼,排尿一半时有意识屏住小便几秒钟,忍着不排,让尿液中断,稍停后再继续排尿。如此反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提高阴道周围肌肉的张力,阴道就变窄了。有便意的时候,屏住大便,并做提肛运动。经常做这运动也可以很好地锻炼盆腔肌肉,让阴道尽早恢复紧致。

手术修复法

当新妈妈感觉到自己的阴道已经严重松弛,影响到性生活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阴道的整形手术。会阴侧切使阴道口变大或阴道前壁外翻等状况都可通过阴道紧缩术来进行恢复。同时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因盆底组织松弛而导致的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疾患。术后不仅外观满意,解除了新妈妈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并提高了生活质量,恢复了自信心。

适用人群

经历过阴道分娩后、陈旧性会阴撕裂、会阴侧切后伤口愈合差或先天性原因造成的阴道松弛,导致性生活不满意者,都可考虑阴道紧缩术。

不适用人群

1. 考虑继续生育的妈妈。

2. 有阴道炎、有严重的宫颈炎、子宫糜烂等妇科疾病。

3. 高血压等疾病的妈妈。

4. 剖宫产后。

术前准备

任何手术都会有风险,阴道紧缩手术最担心的是感染问题,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血肿(皮下血液聚集,可能需要去除)、感染和对麻醉的反应。手术前后新妈妈应该遵守医师的医嘱和指示,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风险。

手术最佳时间

由于怀孕时体内孕激素和雌激素增加,以促进乳腺分泌、产道松弛、骨盆增大,为宝宝的出生做准备。因此,手术需等体内激素水平恢复到孕前状态时再进行。而且由于阴道做手术后两边有瘢痕,弹性受到影响,所以妈妈如果准备做阴道紧缩术,应该在产后3~5个月以后,手术的最佳时间应安排在月经过后7~10天内。

术前注意事项

如果新妈妈吸烟,术前应停止吸烟;阿司匹林和某些抗炎药物会引起出血增加,故术前一段时间应停用这些药物;从术前3天开始,每天用0.11%的新洁尔清洗外阴,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性生活。

与医生交流

第一次就诊时,医生会为新妈妈进行妇科检查,确定新妈妈是否有阴道松弛,以及是何种原因造成的阴道松弛。新妈妈应非常坦然地提出最感不适的问题,以及最希望通过手术达到的效果,这将有助于帮助医师了解并确定手术方案。

手术方式

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去除阴道后壁的部分黏膜,然后直接缝合以达到紧缩目的,另外一种为不损伤阴道黏膜的阴道紧缩术。

术后风险

阴道紧缩术可能引起阴道出血、膀胱阴道瘘、阴道直肠瘘,引起手术并发症与妈妈个体差异有关,也与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关,如需要进行手术,请尽量到专业正规医院。

术后注意事项

1. 术后抗感染:术后要卧床12~24小时,口服抗生素或静脉滴注抗菌素3~6天。

2. 术后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进行局部清洁,如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天2次,共7~10天。

3. 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和抗炎药物,不要吸烟。

篇3

【摘要】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总结56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手术采用KL(KocherLangenbeck)入路35例,髂腹股沟入路8例,前后联合入路(髂腹股沟加KL入路)13例。复位后应用骨盆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26个月(8~42个月)。复位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31例,良好复位21例, 差4例;优良率92.9%。局部感染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4例,异位骨化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结论 髋臼骨折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时机、入路、手术顺序和术中良好的复位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acetabular fractures and evaluate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Methods The experience in treatment of 56 cases of acetabular fractures was summariz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KL(KocherLangenbeck) approach was applied in 35 cases,ilioinguinal approach in 8 cases,and combined approaches(KL plus ilioinguinal) in 13 cases.Fix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special instruments,such as pelvic reconstructive plates,lag screws or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26 months(from 8 months to 42 months).According to Matta evaluation,excellent 31 cases,good 21 cases,acceptable 4 case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2.9%.Infection was observed in 2 cases,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in 4 cases,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in 2 cases,an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1 case.Conclusion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complicated acetabular fractures,time selection of operation,reasonable surgical approaches,operation order and correct reduction are crucial factors for increasing the treatment rate.

Key words:acetabular fractures;reduction;internal fixation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见于青壮年,可为单纯的髋臼骨折,亦可为骨盆骨折的一部分。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髋臼骨折的治疗原则。由于髋臼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骨性结构不规则、手术难度大,某些复杂的髋臼骨折,有时即使手术也很难达到完全解剖复位。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自2003年6月~2007年9月,我院对56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18~62岁,平均38.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1例,砸伤14例,高处坠落伤11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7例,中心型脱位5例;坐骨神经损伤4例,骨盆骨折12例,四肢骨折15例,脊柱骨折6例,血气胸8例,脑外伤6例,膀胱和尿道损伤5例,腹腔脏器损伤6例,合并失血性休克5例。所有患者均摄骨盆前后位片,并行骨盆CT扫描及三维重建。骨折按照LetournelJudet方法分型,其中后壁骨折8例,后柱骨折6例,前壁骨折4例,前柱骨折6例,横形骨折7例,后柱伴后壁骨折6例,横形伴后壁骨折5例,“T”形骨折4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8例。骨折移位均>3mm。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骨牵引。伤后3周内手术者46例;9例因严重多发伤经全身治疗病情稳定后,于3周后手术;1例在外院牵引治疗6个月,髋臼后壁骨折块大部分吸收行关节置换术。

2 治疗方法

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固定方法:(1)髂腹股沟入路8例,主要应用于双柱骨折,先用钢板固定前柱,再用拉力螺钉固定后柱;(2)髋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路35例,用于后柱合并后壁骨折,横形加后壁骨折;(3)髂腹股沟切口加后方入路13例,用于横形骨折,“T”型骨折,前柱及后方横形骨折(见图1)。55例采用髋臼重建钢板加拉力螺钉固定,1例采用髋臼打压植骨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负压引流24~48小时,2~3周开始进行患侧髋关节自主伸屈运动或扶拐不负重活动,8~10周后根据X线摄片情况决定负重行走。大多数双柱骨折可经髂腹股沟入路完成手术,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和受伤时间,也可选择其他入路。螺钉固定时要注意固定方向,以免螺钉进入关节腔,术中注意保护血管、神经,避免过度牵拉或受压。

结 果

按Matta等[1]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标准,本组达解剖复位31例(骨折移位0~1mm),满意21例(骨折移位2~3mm),不满意复位4例(骨折移位>3mm)。根据Matta[2]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经随访8~42个月,优49例,良5例,差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创伤性骨关节炎6例,有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讨 论

1 手术时机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伤,常伴其他复合损伤,而且手术创伤大。Giannoudis等[3]指出,严重骨盆骨折,损害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故早期宜临时牵引固定制动,纠正休克、呼吸障碍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待病情稍稳定后手术,而且骨折后一定的时间窗也有利于制定稳妥的手术方案。但骨折超过3周,骨痂形成、骨折畸形愈合、软组织挛缩和瘢痕组织形成等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使手术复位和固定的难度增大而影响最终疗效。Kumar等[4]认为髋臼骨折1周内为最佳手术时机,超过10天由于瘢痕形成造成复位困难,超过3周的陈旧性骨折因骨痂形成导致复位更为困难,因此以4~7天为佳。但合并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失败则需急诊手术,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应创造条件及早手术。对髋部软组织挫伤较重的病例,最好是延迟手术时间或行牵引保守治疗,以后根据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修复关节功能。

2 手术入路的选择

髋臼骨折的解剖复位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一般认为,手术入路取决于骨折的类型、移位方向及固定方案,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将会降低骨折复位难度,有利于提高复位质量[5]。因此,术前进行CT扫描或CT三维重建,通过多角度和多方位观察了解骨折线走行方向、主要骨折块的大小、形状和相对位置很有必要。手术入路的选择应优先考虑横形骨折线位置,通过考虑横形骨折线在前后柱位置高低、前后柱骨折块的粉碎程度等因素,便于精确复位。对于某些涉及前后两柱的复杂骨折,如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及横行骨折合并后壁骨折,仅有前或后骨折块单向移位的T形、双柱骨折等,也可根据移位方向、横形骨折线在前后柱位置高低、骨折在前后柱粉碎程度及固定方案(包括是否同时行骨盆骨折内固定等)采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或KL入路(见图2)。但对于前移位较大的横形和后壁联合骨折、前后骨折块移位均明显或髋关节面粉碎严重的T形骨折、双柱骨折,单靠前路或后路切口显露复位往往较为困难,常需前后联合入路来显露处理此类骨折[6]。

3 复位和固定

髋臼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要求恢复关节面解剖连续性、髋臼负重区与股骨头同心圆关系,重建髋关节的稳定[7]。术中骨折复位一般先恢复骨盆及骨盆环的解剖结构,再进行髋臼局部的复位,顺序为先复位固定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再复位前柱、后柱、后壁;先复位骨折移位大的柱,争取同一切口复位另一柱。虽然双柱固定要比单柱固定坚强,但不能为了增加固定的强度而刻意扩大显露,增加切口和创伤。尽量在同切口内行该柱重建钢板固定,并对另一柱行拉力螺钉固定。对于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时,要先行髋关节的闭合复位,再行髋臼的复位。对于单纯前壁、后壁或后上壁骨折,有时可用单纯螺钉固定,甚至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也可获得满意复位和固定。特别是可吸收螺钉固定,可避免再次手术,患者更容易接受。此类患者术后下肢牵引时间至少6周以上,3个月内避免负重行走,以免引起骨折端移位。严重的后壁粉碎性骨折,可行大块髂骨移植重建后壁以恢复髋臼的完整性,本组中有1例陈旧性髋臼骨折,牵引治疗6个月仍处于脱位状态,采用大块髂骨移植,打压植骨并人工关节置换,取得较好的效果。复位和固定总的原则是能简单不复杂,能单一切口不联合切口;能单一切口通过拉力螺钉固定另一柱,就不选择双切口双钢板固定;尽量不打开关节囊,避免脱出股骨头。

参考文献

[1]Matta JM,Merritt PO.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s[J].Clin Orthop Relat Res,1988,(230):83-97.

[2]Matta JM.Fractures of the acetabulum: accuracy of reduction and clinical results in patients managed operatively with in three weeks after the injury[J].J Bone Joint Surg(Am),1996,78(11):1632-1645.

[3]Giannoudis PV,Pape HC.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in unstable pelvic ring injuries[J].Injury,2004,35(7):671-677.

[4]Kumar A,Shah NA,Kershaw SA,et al.Operative management of acetabular fractures: a review of 73 fractures[J].Injury,2005,36(5):605-612.

[5]徐荣明,马维虎.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7.

篇4

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不妨常饮用冷开水冲泡的茶,这样降糖效果会更好,尤其是粗茶。这是日本高山大学药学研究系森田教授研究得出的结论。

“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研究表明。茶叶主要含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以及其它成分,对糖尿病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专家仝小林教授对这一研究解释说。

茶多酚为茶叶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已被证实有降糖、降脂、预防高血压、脑血栓、动脉硬化、癌症等功效。茶色素是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物,也能与茶多酚一样,对糖尿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另外,茶色素也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糖尿病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等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目前茶色素已经被开发成胶囊应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尤其是伴有微循环障碍的||型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

为什么用冷开水比热水泡茶降糖效果更好呢?小林教授说,这是因为茶叶中有降糖作用的多糖类物质经沸水冲泡后会被严重破坏,且热水很容易将茶碱和茶中的咖啡因泡出,这都无助于降糖。而冷开水泡茶因为需要较长时间。这样茶叶中的多糖成分能被充分泡出。

此外,研究还发现。粗茶(是指较粗老的茶叶)中多糖类物质的含量较高,达36.8%,而绿茶和红茶中多糖类物质的含量则分别为31.7%和19.4%。同时。新茶多为嫩芽,叶片很薄,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类物质,而几乎不含茶多酚、苏丹宁以及茶多糖类等物质,而粗茶叶片肥厚,积累了大量的多酚、多糖类物质和苏丹宁。因此,从健康角度看,粗茶的营养价值反而更高,而且在不同季节的茶叶中,以秋茶(秋天采的茶叶)降糖效果更好。

茶叶提取物有助于修复化疗后受损肌肤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卫吉芬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用茶榨成的汁有助于修复化疗后受损的肌肤,这一发现也使得研究人员更多地了解了化疗对肌肤造成伤害的原因。

研究人员指出,化疗对肌肤产生的损伤还有可能使得癌症治疗的作用受到影响。首席研究员弗兰克・帕耶恩克表示: “如果希望癌症治疗的效果最佳,那么就首先需要解决肌肤因为化疗受损的问题。所以这一发现很有意义。”

帕耶恩克说, “茶叶萃取物一直就是民间人们用来治疗爆晒后受伤肌肤的良方。这也是促使我们研究它是否对于因为化疗而受伤的肌肤有治疗效果的动因。结果我们发现,茶叶在这方面的作用真的很神奇。”

研究人员在发表于《BMC医学杂志》上的文章中称,他们分析了绿茶和黑茶榨成的茶叶萃取物对化疗受损肌肤的修复作用,研究中他们请60名患有颈瘤和骨盆癌、因为化疗而肌肤受损的患者接受了茶叶萃取物治疗。结果发现。这种治疗促进了这些患者受损肌肤的修复。在头部和颈部受损肤肌的修复上,绿茶和黑茶的作用大致相同。但在骨盆部位受损肌肤的修复上,绿茶的作用要比黑茶明显很多。

帕耶恩克解释说,茶叶萃取物之所以能够帮助修复因化疗受损的肌肤。原因是茶叶萃取物具有削弱可能引发肌肤产生炎症的一种关键的人体信号的作用,即茶叶萃取物含有的成份可以使得导致肌肤炎症的几种细胞数量降低。不过,研究人员也发现,尽管绿茶中最活跃的成份就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绿茶素,但茶叶萃取物的抗炎症作用并不完全起因于这种物质。

茶+奶“溶解”肾结石

新西兰科学家最近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茶水中添加牛奶比喝清茶更有助于人体吸收,更有益肾脏健康。新西兰林肯大学研究人员公布的报告说,只喝清茶,会增加人体内草酸的成分。虽然草酸一般都能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对少数特殊体质的人而言,部分草酸会残留在体内,长期积淀后会形成肾结石。而肾结石是现代人越来越高发的一种疾病。

对于这项研究,林肯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牛奶中的钙可以与草酸有效结合,有助于多余草酸排出体外因此,喝茶时适当加些牛奶更有利于健康。

常喝红茶可降低饭后血糖

红茶对糖尿病人有好处,因为它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

近年来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红茶在某些方面并不逊色于绿茶。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证明,红茶对糖尿病人有好处。因为它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

研究者给16名志愿者喝含有75克葡萄糖溶液,不过糖液有四种配制方法:1组是白水配的,2组是白水加咖啡因配的,3组是用1克茶包溶出的红茶水配的,4组是用3克茶包溶出的红茶水配的。然后,观察他们喝下糖水后150分钟内的血糖和胰岛素反应。

结果发现,1克茶包就能让受试者的120分钟血糖更加平稳,而咖啡因丝毫没有帮助。这可能是因为红茶中的大量多酚类物质引起的。

很多地区的居民习惯于食用肉制品,同时也喜爱红茶,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饮食搭配。高血脂患者和肥胖者饮用红茶,也是有益控制病情的做法。

饭后马上喝茶易盆血

饭后来杯清茶或香醇浓郁的咖啡,对很多人来说是生活中一大享受,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样既清洗口腔,又帮助消化。其实,饭后马上喝茶对健康不利,还为日后埋下贫血的隐患。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说:“饭后马上喝茶,大量的水进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冲淡了胃分泌的消化液。从而影响了胃对食物的消化。另外。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饭后喝茶,就会使胃中未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单宁酸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叶妨碍了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饭后喝用15克干茶叶冲泡的茶水,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降低50%。长此以往。影响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缺铁性贫血。”

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饱餐后喝些茶,以为可以消食解腻。其实这样对健康也很不利。霍主任告诉记者: “因为茶中的大量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使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延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导致大便干燥。

霍主任强调,为避免出现贫血症状,饭后约1―2小时,胃排空后,再喝咖啡或茶较合适;平常也可以多摄取绿叶蔬菜、红豆、猪肝等富含铁质的食物,以避免血红素不足。

他建议,晚上最好喝红茶。因为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刺激性较强;红茶是全发酵茶,刺激性弱。茶不宜泡得过浓。空腹饮茶容易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饮绿茶可预防胃溃疡

香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饮三小杯绿茶,尤其是龙井茶,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旋菌,减少患胃溃疡的机率。

港大医学院药理学系这项研究发现,绿茶的儿茶素具有抑制甚至杀死引致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旋菌。研究人员发现,在十多个实验样本中,2%绿茶的儿茶素份量已能抑制幽门螺旋菌,若儿茶素份量增至4%,更能把杆菌杀死。

负责该项研究的古永亮教授解释,幽门螺旋菌的生长力顽强,能释出一种酵素,进而产生大量碱性阿摩尼亚,形成保护膜,即使酸度再高的胃液,也不能将它杀死。但儿茶素却能阻止幽门螺旋菌生产阿摩尼亚,削弱其活动能力。

港大药理系另一项调查也发现,有饮茶习惯的人,胃部发现幽门螺旋菌的比率比较低,进一步证实了此研究结果。

篇5

[关键词] 多发伤;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创伤控制性手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a)-0036-03

Effect research integrated treatment mode with early damage control surgery treating for severe multiple injury patients

YOU Jianchuan ZENG Lingxiong ZHANG Tingjiu

Central Hospital of Dazh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Dazhou 63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eatment model (ITM) with 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 treating for severe multiple injury patients. Methods In Central Hospital of Dazhou City, from October 2011 to August 2013, 53 cases of severe multiple injury were given ITM with early DCS treatment,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53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y, survived 46 cases (86.8%), 7 cases died, mortality rate were 13.2%, Among the patiens of the seeing a doctor and treatment time≤1 h, there were 2 cases died(6.3%), the seeing a doctor and treatment time >1 h, there were 5 cases died (23.8%),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jury severity score of survival patien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dead patien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ITM with early DCS treating for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mprove patient survival,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Multiple injury; Emergency; Integrated treatment mode; Damage control surgery; Effect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道路的发展及机动车辆的普及、超高层建筑的增多,使得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等各类意外创伤事件呈多发趋势,其中严重多发伤的比例明显增加,且多数属于高能量损伤。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严重损伤,具有突发性、创伤重、范围广、病情复杂的特点[1]。由于创伤严重,患者内环境严重紊乱,免疫功能明显抑制,容易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及炎性反应综合征等并发症,病死率高[2]。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方式是急诊创伤外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2011年10月~2013年8月根据达州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具体情况,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integrated treatment mode,ITM)[3]并行早期创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对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8月救治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0~82岁,平均(38.4±10.2)岁;创伤部位为颅脑、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及四肢,平均损伤部位2.3个。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50.9%),坠落伤12例(22.6%),挤压伤8例(15.1%),暴力伤4例(7.5%),其他伤2例(3.8%)。救治前休克8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为17~75分,平均(36.5±12.6)分。伤后就诊时间≤1 h患者32例,>1 h患者21例。

1.2 方法

采取ITM即院前―急诊室―手术室―ICU,并行早期DCS进行救治。

1.2.1 快速检诊及伤情评估所有患者行生命体征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照CRASH-PLAN即C[(circulation,循环(心脏)]、R(respiration,呼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髓)、H(head,颅脑)、P(pelvis,骨盆)、L(limb,肢体)、A(artery,动脉)及N(nerve,神经)的程序快速体检诊断及评估[5]。

1.2.2 紧急救治方法根据患者不同伤情采用VIPCO程序进行相应救治,即V: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正常的通气并充分给氧以防出现呼吸、循环障碍;I:快速建立多条液体通道,保持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P:监测心脏搏动及血压,维护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休克;C:控制出血,对于未控制出血的胸部创伤患者,应限制性液体复苏。O: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应遵循创伤控制性外科原则,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主动实施DCS,可以有效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死率[6]。即损伤控制手术-ICU复苏-分期手术模式:①Ⅰ期简化手术以止血与控制污染为主,要求简单有效、迅速,手术时间<90 min;可使用填塞、结扎、侧壁修补、钳闭、气囊止血及大血管破裂处分流等方法,行胃、小肠破裂快速修补可采用荷包缝合法,断端结扎或用U形钉钉合,置管引流。采用腹直肌前鞘翻转缝合法、敷料填塞覆盖法、单纯皮肤筋膜缝合法及VSD封闭持续负压吸引法等,暂时关闭腹腔,避免体热、体液的进一步丢失和腹腔的二次污染,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硬性关腹导致腹压快速上升带来严重的腹腔间隙综合征。对于多发骨折患者应在院前急救时即行临时固定,其原则是优先行脊柱及骨盆伤骨折的固定,后行四肢骨折的固定,避免二次损伤。②ICU复苏主要目的是稳定循环,改善心脏功能,纠正生理功能紊乱。对致死“三联征”(低体温、凝血障碍、代谢性酸中毒)如不纠正及活动性出血不能立即控制,可高达90%的病死率[7],因此要进行积极处理。纠正方法包括液体复苏、机械通气、体温恢复、纠正酸中毒及凝血障碍等。③分期手术(确定性手术),经过1~2 d ICU复苏处理后,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肺功能和各项生理学指标有所改善,酸碱平衡失调基本纠正后,可考虑行确定性手术。24~48 h是ICU复苏后行确定性手术的最佳“窗口期”。手术目的是清除填塞物,充分腹腔探查并重新评价损伤程度,广泛冲洗并放置引流,恢复胃肠道的连续性,建立肠内营养通路及解剖重建等。

1.3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标准

ISS评分是将人体分为7个解剖学区域:体表、头颈部、面部、胸部、腹部、四肢和骨盆。损伤程度分为6个等级:即0级,无损伤;1级,轻度损伤,记1分;2级,中度损伤,记2分;3级,重度损伤,记3分;4级,重度损伤,危及生命,记4分;5级,危重损伤,不能肯定存活,记5分。在多发伤患者记录每一部位损伤的平方相加之和即可得出总分,ISS<16分为轻伤;16~<25分为重伤;≥25分为严重伤[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行气管插管术16例,气管切开术2例,紧急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引流术13例,剖腹探查行肝破裂修补术2例,脾切除术4例,胃肠修补术6例,膀胱修补2例,胸腔闭式引流术5例,行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股骨外固定支架固定4例,脊柱骨折支具外固定3例,四肢骨切开复位内固定11例。53例中存活患者46例(86.8%),病死患者7例(13.2%),休克发生率15.1%。其中就诊救治时间≤1 h的患者中病死2例(6.3%),就诊救治>1 h的患者中病死5例(23.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存活患者ISS评分低于病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1 不同就诊救治时间患者病死率的比较(例)

表2 存活与病死患者年龄及ISS评分比较(x±s)

注:IS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3 讨论

严重多发伤伤情复杂,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对全身各个系统功能均可能产生严重的损害,病死率高。文献报道,机体遭受1个解剖部位或脏器严重损伤的患者,其病死率为10%,2个或2个以上的病死率分别为30%与100%[8]。本研究多发伤患者以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的比例较高,多为高能量损伤,早期休克发生率达15.1%,病情危重。合并伤复杂,平均损伤部位2.3个,涉及颅脑、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及四肢等多个解剖部位,ISS评分是基于AIS基础上的解剖学评价方法,可客观地反映患者病情及创伤的严重程度[9]。本文通过对存活患者与病死患者ISS比较,结果显示存活患者ISS分值较病死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合并伤部位越多,ISS分值越高,患者相对病死率越高。临床上,创伤患者存在3个死亡高峰:第一死亡高峰为伤后数分钟,病死率约占50%,多为严重颅脑、高位脊髓、心脏破裂等严重损伤,救治效果差;第二死亡高峰为伤后数小时内,病死率约占30%,称为早期死亡。多为颅脑、胸或腹内血管或实质性脏器破裂等引起的大量失血。第三死亡高峰为伤后数天或数周,病死率约占20%,多死于感染脓毒血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因此,在严重多发伤患者出现生理极限即“致死性三联征”之前的“新黄金1 h”内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10]。本研究53例患者,就诊救治≤1 h的32例,存活30例,病死2例,病死率6.25%;就诊救治>1 h的16例,存活16例,病死5例,病死率23.8%,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采用ITM并于早期主动实施DCS策略,使得多发伤的救治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预后,避免反复会诊延误抢救。传统的急救模式采用急诊科医师接诊,由专科医师会诊确诊后决定救治方案,这容易导致责任分工不明确,科间配合不到位,延误最佳的急诊手术时机,而且由于专科分科细化带来的的专业局限性,不能短时间内对患者伤情作出综合评价,易导致误诊和漏诊,而院前―急诊室―手术室―ICU的一体化综合救治体系更能适应严重多发伤救治的需要,从病情评估、危重症监护及各部位伤的救治等方面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11],并结合早期主动实施DCS策略,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Ⅰ期简化手术以止血与控制污染为主,要求简单、迅速有效,而不以确定性手术进行解剖修复,同时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恢复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障碍。在ICU复苏24~48 h行确定性手术,可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概率[12]。总之,ITM并行早期DCS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呈祥,王映珍,吴爱军,等.262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9):541-543.

[2]管连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在多发伤患者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45-1046.

[3]杨帆,白祥军,唐朝晖,等.一体化救治模式和损害控制理论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9, 25(9):843-846.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创伤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14.

[5]严明科,马进.多发伤300例救治体会[J].交通医学,2010,24(5):501-502.

[6]余阶洋,王三亨,黎辉,等.ICU运用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2,52(16):54-55.

[7]朱力,刘宁,项炜,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3,31(4):287-289.

[8]张绍权,陈哲,韦武延,等.多发伤556例急诊救治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5):777-778.

[9]叶方,杨志军,马继民,等.137例多发伤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5):736-737.

[10]霍相军.多发性创伤165例急救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066-1067.

[11]曾昆,沈俊,谢隽,等.不同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2,13(3):211-212.

篇6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TCT(液基细胞学检查)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为了保证我区无工作的中、老年妇女的身体健康,及早发现治疗子宫颈癌,我们每年进行一次防癌普查,现将这次普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

全区无工作30岁以上的已婚妇女均为受检对象,重点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40岁以下的青年妇女患有慢性宫颈炎者刷TCT。4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无论宫颈情况如何均刷TCT。

方法 TCT:用窥阴器暴露子宫颈,用棉拭子擦去宫颈口的过多分泌物,将采样刷置于宫颈口,单向旋转4-5周,慢慢抽出,将采样刷放入有细胞保存液的采样瓶中,进行漂洗,旋紧瓶盖,做好样本标识。通过高精密度过滤膜过滤,将标本中的杂质分离,并使滤后的上皮细胞呈单层均匀的分布在玻片上,这种方法几乎保存了取材器上所有的细胞,不但去除了标本中杂质的干扰避免了细胞的过度重叠,而且使不正常细胞更容易被识别。利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可将识别宫颈高度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提高至85%—90%左右。

2 普查结果

本次普查720人,最大年龄74岁,30-40岁229人,40-50岁235人,50-60岁219人,60岁以上17人,采宫颈刷520人,其中40岁以上320人,绝经最小年龄39岁,最大74岁,平均56.5岁,40岁以上绝经12人占3.8%,50岁以上绝经308人占96%,宫颈刷检查结果见表1。可疑宫颈病变及确诊结果见表2。

表1 宫颈刷结果

3 护理

3.1 TCT是一种新型筛查宫颈病变的方法,患者对此了解不多,易产生恐惧心理,害怕操作过程中疼痛及出血、感染等,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反应对不同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的患者及家属宣传TCT的相关知识,使受检人员接受检查,消除忧虑积极配合。

3.2 TCT检查前有炎症时先进行治疗,然后再刮片,以免片中充满大量白细胞和炎性细胞,影响诊断。

3.3 TCT检查前不要使用阴道药物(如治疗阴道感染的药剂、剂或杀精剂)因为这类药物会影响切片样本,覆盖不正常细胞。此外,在进行阴道及骨盆检查时也会令医生无法看清内部情况。

3.4 TCT检查前不要同房,因为会流进抽取的切片样本中,因而覆盖不正常细胞。

3.5 TCT检查前不要阴道灌洗,因为灌洗会把一些可能透过切片检查才能检验得到的潜在癌细胞冲洗掉,灌洗最佳进行时间是检查前3天。

4 讨论

本次普查主要是以防癌普查为目的,其重点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诊断与治疗。

由于阴道脱落细胞的诊断主要是以单个细胞形态变化特征为依据。但近似于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的核异质细胞也可以见于炎症变化或炎症修复和增生过程中的细胞,两者鉴别困难较大,对于阳性病例及可疑涂片,定期检查及反复涂片,宫颈多处活检证实后才能得出正确诊断以便及时处理,争取早期进行治疗。

篇7

宝贝们一个接一个来到这个美丽世界,

谁不希望自己如王菲、柏芝、小S一样,

在维持自己美妙身段的同时,

让宝贝们得到最好的呵护和照顾。

现今流行的母婴Spa,

就能让这些妈妈和宝贝们得偿所愿。

婴儿Spa,

宝贝们的亲水游戏

以前听婴儿Spa,感觉只是港台版里的时尚,突然有一天,周围的朋友们生了宝宝之后,纷纷说起了这个词,这才明白,婴儿Spa就是宝贝们的亲水游戏,几乎每一个稍微大些的医院都能提供这项服务,宝贝们刚一出生便可享受呢。

新生宝贝爱上“游泳”

在一个个色彩鲜艳、温馨的游泳室里,伴着悠扬悦耳的莫扎特前奏曲,许多刚出生才1天至数天的婴儿,颈部套着一只头圈垫护,在护士的保护下,自由好奇地在透明的彩色游泳缸漂浮,小腿不时“扑腾”地用力蹬水,神情安静专注,丝毫没有流露出半点恐惧,这是许多医院产科新奇有趣的一幕。

在这里,每天充满着一片欢乐的笑声。游泳时,游泳室外挤满了惊喜好奇的家长,那些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高兴地观看自己的心肝宝贝游泳,脸上流露出喜悦幸福的神情。

水疗对婴儿的益处

妇产科医师介绍,0到3岁是人脑发育最迅速的关键时期。按照这一规律开发游泳、水疗法,最佳年龄段是新生儿出生后1天至6个月。

婴儿Spa包括3个步骤:即游泳前兴奋性按摩与婴儿交流;同步感觉组合刺激游泳;游泳后的安抚性按摩。其中,在同步感觉组合刺激游泳过程中,除了新生儿、婴儿在水中划游,还播放悠扬的音乐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刺激。

新生婴儿Spa可促进婴儿脑神经的生长发育,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提高婴儿的抗病能力,促进婴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减少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促进亲子感情的交流,有利于孩子早期的教育,提高孩子的智商、情商。

神经系统:婴儿Spa给婴儿带来全方位、到位的刺激反馈至大脑皮层,能有效促进婴儿脑神经的发育,激发婴儿的本能和潜能,为提高智商、情商打下良好的基础。

消化系统:新生儿Spa能够促使胎便早排出,生理性黄疸早消退,营养早吸收,生理性体重下降早恢复。婴儿游泳由于运动量大,婴儿体力消耗大,宝宝营养摄入增加,胃肠蠕动增加,宝宝体重增加优于同龄婴儿。

呼吸系统:婴儿Spa为宝宝提供一个大运动自然,安全的运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宝宝的胸括发育和肺活量的提高优于同龄婴儿。

循环系统:在婴儿Spa的过程中,全身肌肉的耗氧量增加,水对外周静脉的压迫有效促进了血液的循环,提高了宝宝的心脏功能。

肌肉、骨骼系统:新生儿Spa,能够使婴儿在宫内蜷曲已久的肌肉、关节、韧带得以轻松舒展。婴儿Spa能够有效刺激婴儿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的发育,促进宝宝身高增长,使宝宝体格健壮。

专家介绍,对于新生儿来说,智力开发第一要点就是要减轻或消除其面临环境改变所产生的不安全感,新生儿Spa再造了子宫羊水的环境,使新生儿延续体验漂浮失重的羊水中,自由自在地运动肢体和皮肤被抚摸的感觉。

“婴儿Spa”是对婴儿全身皮肤,骨骼和五脏六腑轻柔的,可以促进婴儿的视觉、听觉、位觉、平衡觉综合信息的传递。引起全身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一系列良性反应,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育。

许多家长担心新生儿出生不久就到水中去做Spa是否安全。事实上,一个游泳缸里只安排一个婴儿游泳,而且有一个护士在旁边进行护理。水温保持在38℃~40℃,每天早、晚还要进行清洁消毒。所以,婴儿在Spa中的安全是得到保证的。

辣妈Spa

显然,现在针对新生妈妈们的Spa不仅在美容院里广泛开展,母婴Spa会所也能提供专业Spa服务。在这里,新妈妈们不仅可以学到科学喂奶、营养调配、形体恢复等专业知识,还能享受到针对产后女性特别设计的各种美容护理和健身疗程。

科学的产后护理可以促进新妈妈血液循环和子宫收缩,更能加快骨盆的自我修复,提高韧带强度,加快腰腹部肌肉和阴道的复原速度。而女性产后会由于荷尔蒙的大量减少而出现全身性肌肤脱水、皮肤松弛等现象。而怀孕还会让新妈妈们体形臃肿、皮肤下坠和出现妊娠纹、色斑等。这些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案显然是美容和Spa。

辣妈Spa的护理疗程一般分为面部和身体两部分,面部护理疗程能有效提高面部肌肤的弹性,去除和淡化斑点,并使产后变得容易干燥和敏感的肌肤得到深层呵护。形体护理强调分解脂肪,快速塑身。专业完善的咨询工作能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每位新妈妈的不同需求。疗程开始前,护理人员会为新妈妈详细解说量身定做的面部和身体疗程的重点,这让她们感到十分安心。

母婴会所的“坐月子服务”

从去年延续至今的生育高峰,不仅让专业医院人满为患,连专为产妇提供坐月子服务的母婴会所也顾客盈门。在广州某医院宾馆的母婴会所,无论是每月两三万元的普通客房,还是月花费10万元的超豪华月子房,目前都已被预订。

据了解,这些月花费在两三万元的月子房住着不少80后的白领。这些本身就是独生女的年轻妈妈讲究生活品质,因不知该如何照顾孩子,更担心产后身材恢复不好,因此希望在专业会所学习看护孩子的知识,同时,也想快速恢复身材,还不影响家中其他人的生活、工作。产妇们坐月子的房间被严密看管,任何外人不得随意打扰。

产妇安度产褥期回家静养后,母婴会所还会提供一系列的后续服务。包括每个星期有护士上门给婴儿做检查及护理,定期回会所对婴儿进行Spa服务等,对于无法入住会所的产妇,他们提供了上门的“坐月子服务套餐”。除了派遣专业月嫂,还会委派医生和护士定期上门对产妇和婴儿的各项健康指标进行监测,指导产妇科学育儿,同时对月嫂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管。

新妈妈产后护理方案

方案1:

瑜伽+普拉提,产后形体雕塑

这个方案融入东方瑜伽和西方普拉提的精髓,根据产后妇女的生理、心理特点打造出的一套系列完整的锻炼方式。

形体雕塑中加入大量臀肌和胸肌的力量练习和塑型练习,让松弛的臀部和胸部结实有形。另外大量的骨盆和盆底肌肉的练习,可防止膀胱无力引起的小便失禁,加强括约肌来防止阴道松弛,增强女性。专门针对产后女性的这套训练方式能疏通气血,调理内分泌,矫正脊椎、子宫、卵巢的偏离位置。并且在调整身体时,会用大量的瑜伽冥想来帮助调整心理,缓和产后易得的产后焦虑和忧郁症,用呼吸技巧与集中精神的方法,稳定和舒缓情绪,使产后的新妈妈在恢复美丽身材的同时,拥有一份自信而健康的心境。

方案2:

纤体瘦身仪35分钟=3小时有氧运动

时下流行的纤体美疗仪,能够以最舒适简单和安全的技术提供修身纤体疗程。对于产后的新妈妈们而言,这些美体仪可以让她们完全不用承受皮肉之苦,不用面对运动的无奈和冒着失去健康的风险,每次35分钟的治疗相当于3个小时的有氧运动,不出两个月,就可以恢复散发自信魅力的美丽身材了。

方案3:

篇8

【关键词】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42-02

随着人口老化,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日趋增多,骨折后愈合速度慢甚至不愈合,故需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病死病残率高,因此,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对120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20例,为我科住院部收治的髋部骨折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26±12.72)岁;平均病程(10.60±4.76)月。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83±14.13)岁;平均病程(9.84±5.62)月。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20°~30°,必要时给予皮牵引或者穿“丁”字鞋,制动,忌内旋位,严密观察伤口的渗血、肢端血运、感觉活动及术后肢体组织肿胀程度,如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在肠蠕动等恢复后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食物,如果患者疼痛,给予镇痛药或者在术中安放止痛泵,预防术后疼痛的发生,早期不介入康复护理,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后,1周左右介入传统护理,即根据医嘱执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病情,记录饮食和排出物的量,适度翻身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帮助病人更换、擦澡、洗头、剪指(趾)甲等,每隔1―2小时巡视患者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又帮助饮食起居,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在术后3周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对位线良好、关节置换无脱位现象,稳定,骨折线模糊,有少量的骨痂形成。

1.2.2 实验组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20°~30°,必要时给予皮牵引,或者穿“丁”字鞋,制动,忌内旋位,病情观察及饮食护理同对照组,但于术后1天即介入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2.2.1 心理护理[1] 由于治疗时间长,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患者往往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应以耐心、宽容的心态对待患者的言语和行为,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呵护患者,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鼓励患者树立积极、主动的战胜疾病的良好理念,并且使其主观上积极地参与康复锻炼的活动,正确、愉快地配合各种康复计划,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将术后康复锻炼的目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做好系统的说明,使其变被动训练为主动训练。

1.2.2.2 主动锻炼 (1) 术后6小时在床上做简单的活动,帮助患者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如进行上肢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练习3点支撑,即抬臀练习,具体方法为:弯曲健腿、健足与双肘,用3点支撑肢体,腰部稍用力将臀部抬起,以防止臀部长期受压形成压疮。(2) 术后1―2天,拔除负压引流管,开始髋关节康复练习,练习强度以每次训练量不引起肌肉过度疲劳为宜。术后第2天开始做膝关节为主的屈伸活动,膝关节弯曲20°~30°,每天10次,每次15分钟,但以患者髋关节能耐受且不感觉疲劳为度,屈髋关节小于4 5°,以后逐渐增加度数,但避免大于90°。( 3 ) 术后1周左右,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练习。坐位练习,即进行髋关节的屈伸练习,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行走练习,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腿离开床,屈髋

1.3 资料分析 2组治疗护理效果,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内比较用t值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 X2 )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髋关节是人体最典型、最完善的杵臼形关节,在生物力学方面的解剖结构特点有:髋臼窝深,股骨头深陷于髋臼之内,关节面接触紧密。关节囊厚,囊外有韧带加强,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作用。股骨上端形成多平面的弯曲角(颈干角、前倾角),与骨盆、下肢呈多曲拱结构,扩大了髋关节活动自由度。但是髋关节结构的进化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人体直立行走的需要,故髋关节容易被损伤、容易造成疾病。高龄髋关结骨折患者由于年龄大 、体质弱,术后生活不能自理,进食、排便等基本生活需要他人帮助,加上环境改变导致睡眠紊乱,以及担心家庭、医疗费用及治疗效果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振、焦虑、抑郁,对锻炼不积极、缺乏信心等负面情绪,极大地影响患者健康恢复和生命安全。故加强患者术后的健康护理教育,对树立患者生活信心,坚持康复锻炼,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2]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营养状况与手术的耐受力密切相关,由于老年患者代谢降低、蛋白合成减少,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下降,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缺钙等现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神经系统、激素分泌与生化代谢均发生一系列变化,垂体―肾上腺素功能的改变,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促生长激素等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增多,而胰岛素分泌减少进一步引起热量供应不足,加速蛋白质分解,使血浆蛋白下降,直接影响切口的愈合,组织的修复与免疫功能[3]。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营养支持,补充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正氮平衡和热量平衡,以维持机体蛋白质、免疫系统和组织修复的需要。肌肉运动是保持全身及各系统器官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刺激剂,持续制动及长期卧床导致肌肉活动严重丧失,必然引起不良的生理效应,并可损害免疫系统,影响康复、甚至会产生各种并发症[4] 。临床上应做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防护、加强心理护理、进行有效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积极、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后成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因此,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对运动的补充,可弥补运动不足的影响,促进疾病痊愈或创伤愈合,且能预防和消除长期卧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活跃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及新陈代谢,从而防止和减少肺炎、褥疮、尿路感染或结石、静脉血栓形成、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舒适感。肌肉舒缩练习可以在不影响内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对局部静脉起到按摩作用,促进静脉、淋巴液的良好回流,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

本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对比研究,证实早期康复护理在高龄髋关结骨折患者术后的重要性,对骨折术后的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迎晨,高志娴,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J ].职业与健康,2005,11:103―104

[2] 黄津芳,刘莹,杨春梅,等. 外科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施教对策 [ J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70

篇9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康复治疗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置换的研究不断深入,利用人工关节置换技术治疗某些髋关节疾病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骨科领域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最有效和可靠的手术方式之一。在成功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过程中,除术中精细操作外,术前及术后的康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手术只有与康复密切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近5年来,我院共进行髋关节置换186例,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也明显减少。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86例患者中,男128例,女58例;年龄26~92岁,平均65.6岁。股骨颈骨折66例,股骨头坏死7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僵直13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35例。单髋置换118例,双髋置换68例。股骨头置换59例,其余均为全髋关节置换。

康复方法:①心理康复: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与病人多进行非医疗性活动的接触,也可以介绍他们和同类手术术后的患者交流,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手术的方方面面,很自然地在心理上感到温暖,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再根据病人文化程度,结合病情,耐心细致地讲解治疗和康复知识,使病人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②康复训练:术后将患肢平放在床上,两腿之间夹三角形软枕,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防止发生髋关节脱位。翻身及搬动病人时,应将髋关节连同患肢整体托起。还可穿“丁”字鞋防止患肢内外旋。侧卧位时,患肢在上,两腿之间夹一软枕,保持患肢外展,足尖朝前。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将床头摇起至患者感到舒适为止。并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足踝部伸屈训练和股四头肌收缩功能锻炼,每个动作持续5秒,然后放松,重复练习。同时进行下肢气压泵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增加髋关节、膝关节被动和主动活动的伸屈功能训练。引流管拔出后在助行器的帮助下及早让病人下地活动,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个月内不盘腿,不坐矮凳,不弯腰捡地上的东西,屈髋应

结 果

所有186例髋关节均获得了3年的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JOA)[1]:优118例,良56例,可12例,差无。优良率:93.5%。下肢静脉血栓发生33例,占总病例数的17.7%,其中发生肺栓塞1例,成功抢救。

讨 论

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与特性:人工髋关节根据结构分为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根据其固定原理分为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骨水泥型假体植入后当天便可以取得坚强的固定,其强度足可以抵抗承重时的剪切力,不易下沉。而生物型假体则不然,在早期(4周以前),其强度取决于假体与骨界面的匹配程度或螺丝钉的固定。在中期(术后4~8周),其固定强度取决于假体与骨界面的匹配程度及初步骨长入的生物固定。在后期(手术8周以后),假体的固定强度完全取决于假体表面骨长入的生物固定程度。由此可见,各类假体的术后康复训练与负重有着明显的时期差异,应依据其假体特性设计不同的康复程序。一般来说,对采用骨水泥固定的髋关节,术后第3天即可步行练习,对于生物型固定的髋关节,在术后5~7天步行练习。

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康复目的是促进患者体力的恢复,增强肌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动作的协调性,使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对关节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在康复训练的前期(术后4周内),由于髋关节囊尚未修复未完善,前入路易引起前脱位,所以,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使患肢外旋。后入路易引起后脱位,在康复训练的时尽量不要使患肢内旋。外侧入路脱位率低,在康复训练时也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在此基础上按康复程序进行训练。臧洪敏等[2]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3个月内患者不能侧卧。根据我们的经验,侧卧位时保持患肢外展位,足尖朝前不会引起髋关节脱位和骨折。还可以有效的预防褥疮。另外,髋关节置换有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极易骨折,除术中注意动作轻柔外,术后康复训练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程序执行各阶段的康复措施。动作要轻柔适当,切勿使用暴力。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由于髋关节长时间处于僵直状态,髋关节囊尤其是前关节囊和屈髋肌群挛缩严重。术后康复训练的任务更重。除进行常规的训练措施外,还要做后伸患肢练习:拉伸髋关节前关节囊和挛缩的屈髋肌群。骨盆左右摇摆练习:本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为髋关节内收挛缩畸形,应针对性的练习髋关节外展动作。伸直双下肢,左右摇摆骨盆,使双侧髋关节交替外展。如病人靠墙固定双肩双足,练习效果会更好[3]。内翻畸形矫正练习也可起到相同的作用。

防止并发症:关节置换最危险的并发症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血栓易在康复期头几个月内发生,所以术后早期应用抗凝药物,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和最大限度的伸屈踝关节,同时进行下肢气压泵治疗,可以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机会。拔除引流管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也能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的发生。本组33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1例肺栓塞病例均为老年患者,考虑发生原因一是患者血液黏度高,为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二是患者功能锻炼不够的缘故。

参考文献

1 刘云鹏,刘沂,等,著.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15.

篇10

[关键词] 创伤; 损伤控制; 手术

[中图分类号] R60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123-02

Application of Damage Control Operation on Emergency Surgery

LIANG Weiliu LIANG Wenhu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Xinxiang 45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 in the treatment of serious trauma of emergency surgery.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12 cases treated by DCS in emergency surgery. ResultsA total of 12 cases selected with the rules of DCS were treated by emergency operation to control the bleeding and contamination,and then resuscitation in ICU was performed. When the vital signs were stable,the definitiv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successfully. All the patients of DCS group survived after definitive operation. ConclusionThe correct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CS can decrease the mortality of the wounded in the serious trauma.

[Key words]Traumas; Damage control; Operation.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即先控制危及生命的原发性损伤,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使患者安全度过创伤急性反应期,以后再行二次确定性手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危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2007年6月~2009年10月共收治严重创伤患者12例,均用损伤控制技术施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6~70岁;损伤评分(ISS)>18。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例,坠落伤3例,房屋倒塌砸伤2例,刀刺伤2例。多处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4例,胸部损伤2例。

1.2 救治程序

1.2.1 第一阶段 简单控制损伤,迅速安全转运。在外伤现场使用填塞、压迫、三角巾及绷带包扎止血5例,上止血带2例。1例肠管外露,用干净纱布覆盖后加碗扣在其上包扎固定。2例小腿外伤畸形,先行适度牵引,再用夹板妥善固定。2例开放性胸部损伤,先用敷料封闭伤口,然后用多头带固定,其中1例怀疑血胸和气胸病人呼吸困难,垫高上半身,现场和转运途中面罩吸氧,同时行气管插管以利呼吸。2例途中心搏和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在急诊清创室对2例头皮活动性出血,先行清创缝合,同时快速建立两组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给予配血。两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即刻转手术室剖腹探查,其中1例为肝后段近下腔静脉处破裂,出血较凶,且术中血压一直下降,采用绷带压迫填塞破裂处,止血后马上转ICU。

1.2.2 第二阶段 ICU复苏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此期一般需要24~72 h。Parr等[1]强调,ICU治疗阶段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致死三联征(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功能紊乱)的积极处理。其主要任务是纠正由于大失血和严重创伤等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通气障碍,纠正凝血障碍,复温并给予充分的通气支持,使患者的生理学状态恢复正常。

1.2.3 第三阶段 确定性修复重建手术 经复苏治疗好转后,再次进入病区手术室,移除填塞物和实施确定性的修复和重建手术,行四肢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3 DCS适应证

综合目前各家的观点和损伤控制适应证的一般原则我科按:(1)酸中毒pH≤7.2;(2)T16s,APTT>50s;(4)复苏中循环不稳;(5)大量失血,预计输血超过10单位;(6)创伤部位两个以上;(7)四肢骨折或脊柱骨盆骨折合并内脏伤为适应病例。

2 结果

DCS患者大多为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本组12例中8例合并多处骨折,行剖腹探查8例,脾切除3例,同时肝修补3例。1例肝后段破裂,肝脏修补不满意用绷带压迫止血后入住ICU,待生命体征稳定后两天,再换药逐一取出纱布和绷带,出血停止,保全了生命。胸腔闭式引流两例。胸腹腔外伤稳定后,行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8例12个部位。12例均治疗效果良好。

3 讨论

损伤控制性技术是危重创伤病人救治思路的一个大的进步。它的核心思想是危重创伤病人有可能先死于不断恶化的生理功能,而不是解剖学的损伤。它强调必须进行多学科的协调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创伤救治有明显的不同,它更注重病人生理功能的稳定,提高病人抗损伤后二次打击的能力[2]。

急诊外科救治多发伤工作有以下特点:(1)伤员骤然增多,有突发性。如批量车祸,房屋倒塌等。(2)伤情变化快,应激反应严重,死亡率高。(3)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4)严重低氧血症。(5)容易漏诊和误诊。(6)伤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高。(7)现代多数医院急诊科设备较简单,需到后方住院部做确定性手术。

急诊创伤院内救治三种模式:模式一:首诊负责,各科会诊。能充分发挥各科室的专业水平。缺点:(1)容易注重局部伤情而忽略全身危及生命的体征。(2)容易漏诊。(3)会诊过程冗长。(4)在收住何科室及手术程序安排中会相互推委。(5)容易酿成医疗纠纷。模式二:成立创伤中心,建立一支专职的创伤救治队伍。优点:注重整体,突出重点;有效地贯彻多发伤的抢救原则;有计划地施行各种检查,制定有序的救治方案,使创伤的救治分秒必争、有条不紊地进行。缺点:某些专业水平可能有限;在局部治疗上不一定能达到该院专科的最高水平。模式三:急诊科组织抢救,ICU医生加强治疗。在急诊科领导下将ICU医生在抢救多发伤中“救命”的特长与各专科医生“治伤”的特长紧密结合起来,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优化组合。我院采用模式三,挽救了很多危重伤患者的生命。

多发性创伤处理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患者的生命,防止伤情恶化,减少残疾。损伤控制外科认为,多发伤病人的预后应由病人本身的生理极限决定,生理的恢复是患者成功获救的基础,而并非单纯靠外科医师为病人解剖上的修复来达到目的。外科手术只是复苏过程中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而非抢救工作的终结。由于实施DCO的病人通常濒临生理耗竭,医院须预先制定有效的协调治疗方案,由医务处牵头包括急诊科、手术室、ICU、血库、检验科及放射介入治疗室,急诊科医师应是治疗小组的领导和核心(因为接诊病人、“内定”DCO治疗、组织会诊、参与救治及手术的常常应是急诊外科医师)[3]。

急诊科开展DCS的意义:显著提高多发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消除多科救治时容易出现的推诿现象;充分发挥急诊科优势,稳定壮大急诊科队伍。

[参考文献]

[1] Parr MJ,Alabdi T. Damage control surgery and intensive care[J]. Injury,2004,35(7):713-722.

[2] 薛绪潮,龚谋春. 损伤控制性手术与战伤救治[J]. 临床军医杂志,2008, 36(4):65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