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治疗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心理治疗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心理治疗的方法

篇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造成的心脏病[1]。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诱因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不正确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促等,严重时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直接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2],因治疗条件与环境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加剧病情恶化,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冠心病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有利于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3.4±9.8)岁。患者入院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胸痛、胸闷、心悸、气促等症状,经心电图、冠状动脉CT等检查,全部病例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3],其中心绞痛34例,心肌梗死15例,心律失常8例,缺血性心肌病3例。通过双色球法将本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本组全部患者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实施局部麻醉后,进行桡动脉穿刺后冠脉造影,采用PTCA+支架术。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房清洁消毒、药物支持、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为:(1)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因身体不适、医院陌生环境等因素,容易产生焦躁、忧郁、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深入了解患者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民族信仰等,耐心地解答患者疑问,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2)病情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包括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等。术后进入监护室,护理人员应及时检查敷料干燥与否,血肿及出血与否,若发生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定期观察患者肢体情况,指导和教会患者及家属术侧肢体按摩方法,促进血液循环进行,避免术后形成静脉血栓[4]。(3)并发症护理。①低血压,因血容量补充不足,拔出动脉鞘管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术后非常容易发生低血压。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给予低血压患者阿托品或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严格控制滴速,随时监测血压。②心律失常,在手术过程中,因造影剂过量、导管刺激、堵塞、再灌注等因素[5],术后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心率等变化,给予心律失常患者吸氧处理,给予0.5~1.0mg阿托品快速静脉推注,确保患者心律恢复正常。③穿刺部位出血。动脉鞘管拔出后,对穿刺点加压包扎或沙袋压迫止血6h[6],能降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同时对其他有出血倾向的部位进行预防处理。④血肿。针对出现血肿的患者,需要对血肿进行挤压,并重新包扎,抬高患肢促进血肿消散,确保血液循环。

1.4 统计学处理

将全部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作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经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差异在P

2 结果

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影响肢体活动等优势,因桡动脉周围无重要血管和神经分布,较为表浅,术后有利于快速有效止血,活动和不受限,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易于接受。但由于桡动脉细小且容易痉挛,需要较高的穿刺技术,处理不当将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出现,如心律失常、低血压、血肿、穿刺部位出血等,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难度。

篇2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并发症预防;护理

射频电流对心肌局部造成损伤非常有限,一般在直径约3~4mm范围及深度,不会影响周围正常心肌组织,患者术中无明显不适感,一般2~3d即可出院。据报道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治率可达90%以上[1]。但术中、术后可能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因此进行术前宣教、术中和术后做好护理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4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82例,女64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45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14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146例患者均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

1.2方法

1.2.1 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于DSA操作床上,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经左或右锁骨下静脉和左或右股静脉穿刺插入3根标测电极分别置于冠状窦,希氏束,左心室心尖,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确定心动过速的类型,粗标靶点,再送入大头导管发放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路时,大头导管经股动脉逆行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路或改良房室结时,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确定电极到位后,用20w-30w放电5~10s,如成功再放电30~60s。经重复电生理检查证实成功则撤除导管,压迫穿刺点止血并加压包扎。

1.2.2 护理方法

1.2.2.1术前心理护理 作为心脏介入性治疗技术,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此项治疗时都有怀疑和恐惧心态。对此,我们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其不同的心理素质,采取不同的方法解释,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和并发症的情况,女性患者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解除其思想压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此项手术。对有思想顾虑的患者一定要仔细解释、耐心解答,以免患者精神紧张影响休息,从而树立治疗信心,这对顺利完成治疗及减少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

1.2.2.2做好术前相关准备 ①身体准备:RFCA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以检测主要脏器的功能,测定出凝血时间。对出凝血时间异常者术中慎用肝素,高血压患者术前尽可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2]。②术前常规准备: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为减少院内感染,一般不备皮;同时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介入室应准备好相关的抢救药物和仪器 如抗心律失常药、升压药、除颤仪、血压监测仪等。③术前训练:术前应训练患者床上平卧排便,以适应术后卧床排便,防止术后尿潴留及便秘。对手术时间较长的可考虑留置导尿,防止患者在术中因膀胱充盈烦躁不安而影响手术操作。④胃肠道准备:手术当天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食物,术前吃五成饱[3]。

1.2.2.3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心电生理记录仪、射频仪,建立静脉通路。在行射频消融术中,由于导管的刺激,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严重的可出现心肌穿孔,心包填塞,故术中应持续心电监护及血压监测,密切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志及面色变化,经常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避免患者出现恐惧不安情绪。

1.2.2.4术后护理 ①生命体征监测: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心电图变化;防止伤口出血、感染。②肢体护理:避免咳嗽、坐起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腰部或颈部垫软枕或进行局部按摩;利用健侧肢体支撑整体移动缓解长时间卧床的不适感[4]。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成功率和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本组146例中143例1次消融成功,另3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术中术后出现低血压1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均经及时处理后缓解。

3讨论

RFCA已成为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其出现的并发症常见为心律失常、低血压、迷走神经反射等。因此,做好充术前分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对并发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措施如下:

3.1心律失常或低血压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持续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前2 h,每30 min记录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1次,平稳后每2h记录一次,持续监测24~48 h。若出现心律失常或低血压、患者感觉胸闷、气促、出冷汗、恶心呕吐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处理。本组中1例发生低血压,血压最低80/50 mmHg,为禁食时间过长,低血容量所致,经补液、进食后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

3.2出血和感染 患者手术完毕拔除鞘管后,局部穿刺点应按压5~10min,若为股动脉伤口,按压时间宜延长20~30 min,按压穿刺点的力度要适宜,以局部不出血而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为宜,确认止血后无菌敷料覆盖加压包扎,砂袋压迫4~6 h;卧床休息24 h,注意观察穿刺点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同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6 h测体温一次,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以监测有无术后穿刺点感染。本组无1例发生出血和感染发生。

3.3迷走神经反射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指外周大动脉受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将冲动传人血管运动中枢,应制交感神经和(或)兴奋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导致心率减慢和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5]。所以在拨管前应准备好抗心律失常及升压药,对心理特别紧张患者,局部可予1%利多卡因注射,以减轻疼痛。拔管时要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心律变化,。本组中1例在拔除鞘管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血压由(110~125)/(70~80)mmHg迅速下降至(78~85)/(45~55)mmHg,患者自觉恶心、胸闷、大汗淋漓,经立即静脉推注阿托品1 mg,静脉滴注升压药及快速补液后心率、血压很快恢复至正常,症状缓解。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高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艳华,刘学芹,刘茜.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7,24(10):1223.

[2]杨国英,何国平.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21(3):30.

[3]刘莹,韩雅玲,刘玉莹.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M].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

篇3

关键词:中医;心理疏导;疗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问世的《黄帝内经》等典籍中已经蕴藏着许多心理疏导治疗学术思想。之后,我国的历代医学家的著作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心理疏导治疗思想。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疏导疗法从传统医学宝库中汲取大量养份,构建和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些内容已成为现代心理疏导疗法的主导思想。 

 

1关于心理疏导疗法 

 

心理疏导疗法由南京脑科医院鲁龙光教授于1984年创立。它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着眼于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发展潜能,应用性强、适应性广。不但适合各类心理障碍如各类神经症、心身疾病、性心理障碍等的治疗,也适用于普通人群提高心理素质,保障心身健康。心理疏导疗法将心理障碍的产生、发展形象地比作一棵树,这棵“树”分根、干、冠(枝叶三个部分。树冠代表各种症状,树干代表“怕字,树根则代表性格缺陷“,树”成长的土壤代表个人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在长期不良的培养下(包括部分遗传因素),使得个体的性格具有一定缺陷。在人生过程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困难、挫折和应激时,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心理障碍,滋生出千奇百怪、不现实的“怕”字,进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所以,提高自我认识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前提,针对“怕”欺软怕硬的特征,采取“习以治惊”的方法,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技术。《黄帝内经》曰“惊者平之”,按照金元医学家张子和的解释“:惟习可以治惊。经曰:惊者平之,平谓平常也。夫惊以其忽然而遇也,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即出现“怕”之后,应习见习闻———多看看、多听听、多接触接触,对所怕的事物熟悉了,认识透彻了,慢慢就不再恐惧和紧张了。 

心理疏导治疗模式是:不知知认识实践效果再认识再实践效果巩固。该治疗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入的认知改变过程。所以,其效果不仅仅是求得症状的消失,而是以远期效果的巩固为最终目标。

2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 

 

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如辨证施治,因人施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病人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主动、积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培养病人自我认识和矫正的能力,等等。临床实践证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培养患者自我认识和矫正能力等已成为对疏导医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心理疏导治疗的重要原则。心理疏导疗法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主张从每个案例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详细占有资料,反映个案历史变化的真实,具体地进行分析,施之以恰当的心理疏导;主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对治疗模式的僵化;提倡打破单一的、僵化的治疗模式,实现心理治疗模式的优化。心理疏导疗法通过临床个案的实际,不断积累、总结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临床治疗,使之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使理论得到完善。该疗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治疗的原则,将辨证施治应用于每个心理疏导治疗的实践,取得了特殊的疗效。传统医学对心理治疗的重要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整体观念强调形神一体、心身统一,对于疾病不仅要看到局部病变,而且要看到病是发生在有思维的人身上的,故注重整体的调理。在诊疗疾病时,认为任何诊疗工作都应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心病还要心药医”。现代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药物,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是很难治愈的,只有通过心理治疗,才能解决因个性等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疏导疗法非常强调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对于心理障碍,一般不主张用药,而是要“治神”,通过心理疏导治疗解决疾病。

3心理疏导治疗中的几种阻抗形式 

 

阻抗是心理治疗的伴生现象,阻抗本质上是患者对于心理治疗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在心理疏导治疗中,阻抗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是导致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阻抗形式有很多,比如:为“怕”找借口,屈从于病态思维;以“我有病”、不适应、痛苦等为借口逃避正常的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生活;把所有的症状都归咎于外因,就无法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根本原因———性格缺陷;。缺少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锻炼,缺乏独立处理事情、面对困难和做决定的能力,依赖性较强;过分依赖家长、医生、药物;逃避治疗,缺乏治疗的能动性。阻抗对于心理疏导治疗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加以积极的认识与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之,如果对阻抗现象不加理会,或处理不当,则治疗的进展与效果将受到阻扰。能否克服阻抗是心理疏导治疗成败的关键。阻抗是妨碍心理疏导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现象。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冲破阻抗的过程,心理治疗存在着阻抗与反阻抗的较量,由于阻抗自身的复杂性,要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阻抗,必须不断进行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潘爱胜.“疏导心理疗法”科研成果评审会报导[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5,(1):12. 

[2]黄爱国,杜文东,陈建国.心理疏导疗法简介[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6,15(2):182. 

[3]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05,47,422,108,55,582,51,663,3,628,103. 

篇4

在减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最常见的是抑郁和焦虑。

( )是在减肥过程中常常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

A 抑郁 B 焦虑 C 亢奋 D 急躁

答案:AB

在早期治疗阶段,如果对病人给以个人或者集体的心理治疗,对病人是很有益的,心理治疗的效果表现在精力和清醒状态的增加;住院时间的减少和较少心力衰竭的症状.简短的集体心理治疗给病人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支持.

心理治疗的效果表现在哪些方面?( )

A 清醒状态增加 B 住院时间增加C 较少心力衰竭  D精力增加

答案:ACD

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精神疲乏,注意力难于集中,效率低等衰弱症状;回忆及联想增多且难于控制;对声,光,噪音敏感;易烦恼,易激惹;紧张性疼痛;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

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 )

A易烦恼,易激惹 B 注意力过于集中 C多梦易醒 D对声,光,噪音敏感

答案:ACD

判断题

1、当个体对问题不能做什么的时候,否认、躲避或合理化等心理防御不能起什么作用。(错)

2、以前的应激生活事件的数目越多,患抑郁症的危险就越大。 (对)

3、对于较轻度的肥胖症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治疗。 (错)

4、一个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都是中等状态的锻炼计划,与一次性锻炼对减轻焦虑和紧张的效果是一样的。 (错)

5、遗传对酗酒行为没有作用。 (错)

6、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包括在健康心理学内。 (错)

7、多数人的吸烟行为开始于成年期。 (错)

8、安慰剂效应并不常见。 (错)

9、在心理干预技术中有大量的工作旨在改变对刺激的感知。 (对)

10、帮助人们放松的技术有:快速放松法,入静法和生物反馈法。 (错)

11、常见的旨在改变认知信念的治疗方式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和米切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对)

12、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维持健康上起重要的作用。 (对)

13、不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能使压力的强度增加。 (对)

14、外控型人格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错)

15、面对压力,个体能否控制行为是关于行为的自我控制的问题。   (对)

16、能正确认知和评估压力可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  (对)

17、未来发生的压力事件可能不引起个体的强烈响应。    (对)

18、应对压力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频率高的器官容易患病是器官敏感论的观点。 (对)

19、个体表现呼吸心跳加快,汗腺分泌加快,血压、体温升高等促进新陈代谢的状态时,

表明该个体处于适应压力的搏斗阶段。 (错)

20、个体在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是处在搏斗阶段。 (对)

21、经受破坏性压力的个体出现遇人就说的行为处在康复阶段。 (错)

22、失魂落魄的状态意味着个体处在灾难综合征的惊吓阶段。 (对)

23、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压力。 (对)

24、祸不单行形容继时性叠加压力。 (对)

25、灾难症候群的惊吓期阶段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事情过后往往对事件不能回忆。 (对)

26、灾难症候群的康复期阶段,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受害者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 (错)

27、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有保健、诊断、治疗、康复中的心理问题。  (错)

28、躯体疾病防治和康复中的心理学问题属于健康心理学的范畴。   (对)

29、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问题属于健康心理学的范畴。 (对)

30、对躯体疾病有夸大倾向的惠者,应对其语言含糊而不应肯定。 (错)

31、对躯体疾病有夸大倾向的惠者,应对其给予安慰 。 (对)

32、对躯体疾病有夸大倾向的惠者,应对其暗示性治疗 (对)

33、对躯体疾病有夸大倾向的惠者指出病人夸大病情予以批评 (错)

34、当前心理健康咨询对象不适当扩大的原因是由于心理问题不明确 (错)

35、当前心理健康咨询对象不适当扩大原因是由于“神经症”概念的含糊及咨询心理学理论体系分歧大。 (对)

36、心理不健康的分类有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可疑精神症,神经症。 (对)

37、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包括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对)

38、内感性不适,通常是指身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的感觉。 (对)

39、内感性不适,通常是指精神状态中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的感觉。 (错)

40、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只能与心理因素负相关。 (错)

41、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高。 (错)

42、从创伤刺激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能力叫做心理康复能力。 (对)

43、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的环境,并做适应性改变的能力叫做环境适应能力。 (对)

44、对思维,情绪的控制程度进行调节的能力叫做自我调空能力。 (对)

45、个体能恰如其分得评价和表现自己能力成为自信。 (对)

46、心理健康与否的概念包括在心理正常的范围之内。 (对)

47、心理不健康不等于心理有疾病。 (对)

48、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错)

篇5

〔关键词〕认知催眠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5-0007-04

认知催眠疗法(CH),又被称为认知行为催眠疗法(CBH),是认知行为疗法与催眠疗法的结合,在认知催眠疗法中,认知行为疗法是主体,催眠术在其中发挥辅助作用。至今,催眠运用于认知行为治疗的历史已经超过五十年,近十年认知催眠疗法更是迅速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纷纷涌现。

一、认知催眠疗法的理论来源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认知、情绪和行为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其中有可逆性的因果关系存在。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行为。而催眠疗法主要是通过使用暗示、与潜意识沟通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这两种疗法能够有机结合并很好地应用于心理治疗之中,源于它们具有理论上的互补性和实践中的结合点。

(一)理论上的互补性

理论上的互补性是认知行为疗法与催眠疗法相结合的一个理论来源。催眠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能够取长补短,增强治疗效果。任何一种疗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会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而不同疗法结合运用,效果就可能比使用单一疗法更好。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加入催眠疗法,可以拓宽治疗师的关注领域、发挥催眠的辅助效果。

1.拓宽关注领域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催眠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所关注的主体并不相同。认知行为疗法关注的主体是意识,而催眠更关注无意识。

行为疗法认为人们持有的一系列针对自己价值的消极想法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这些消极的想法不总是能够被意识到的,有些存在于潜意识中。潜意识中的消极想法会在一些引发压力的情境中凸显出来。认知行为疗法从创立起,就特别强调使用逻辑与推理来解决情绪问题,强调理性、逻辑,关注的主体是意识领域,并不直接关注无意识领域。因此,认知行为疗法不能直接对潜意识中的消极信念进行认知重组,而主要是通过推理和苏格拉底式对话来达到认知重组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催眠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不同。催眠疗法关注的是无意识,需要与无意识对话,专注于无意识的重组或是重建,因此更具直接性,但却忽视了有意识的认知重组。无意识作为催眠疗法关注的主体,与大脑右半球的机制有关。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长久以来,认知行为治疗对无意识的关注是相当不足的。认知催眠疗法改变了认知行为治疗只关注意识的范式,增加了对无意识领域的关注。这种综合性的疗法实现了治疗中对意识与无意识的全面考虑,拓宽了治疗师的关注领域,扩展了治疗师的思路,有益于心理治疗的效果。

2.发挥催眠的辅助效果

虽然催眠最初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而且很多研究表明催眠治疗有效果好、见效快的特点,但是催眠治疗缺乏心理治疗和行为改变的核心理论基础,而且包含众多技术,因此不可能成为主流的心理治疗流派。于是,催眠现在只是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手段使用。而认知行为疗法具备比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和与此相关的治疗技术,因此与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催眠治疗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催眠术可以在其中发挥辅助作用。例如,消极的自我概念往往形成于个体的幼年时期,在个体的无语言阶段和前语言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往往表现为消极的意象。通过加入催眠术,治疗师可以引发并改变患者的消极意象,这种非语言的方式对于改变个体非语言阶段形成的认知结构更为有效。Kirsch等人(1995)对18项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在针对多种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催眠可以作为认知行为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使患者的改变量更多。在对演讲焦虑的研究中发现,使用催眠术作为认知行为治疗的辅助手段,可以更加快速地降低演讲中的焦虑情绪。可见,催眠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可以起到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

因此,这两种疗法理论上的互补性,使得结合后的综合疗法能够拓宽治疗的关注领域,发挥催眠的辅助作用。认知催眠疗法既能关注到患者的意识领域,又能关注无意识领域,可以在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直接进行认知重组。这两种层面的认知重组又可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达到目标。

(二)实践中的结合点

认知行为疗法与催眠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也具有一些共同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已有研究者发现催眠术可以较容易地与认知疗法整合在一起。(1)包含相同的技术。催眠很容易用于放松、引导想象、系统性脱敏和认知重建的过程中。引导意象和放松是催眠与认知行为疗法常用的技术,甚至典型的催眠引导语与放松训练的引导语都十分相似。因此,在认知行为治疗中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加入催眠术来达到目标。(2)催眠和认知行为疗法都涉及到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思考、想象、期望和态度)。那么在治疗过程中涉及到认知过程时,就可以自然地加入催眠术。(3)包含相同的治疗目标。自我催眠中的消极自我催眠(NSH)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是一种无意识的消极论断,包括注定失败的心理意象。催眠治疗要把消极的自我暗示变成积极的自我暗示。在认知行为治疗中,Ellis(1962)称这种消极的自我催眠现象为非理性的自我对话;Beck(Beck & Emery,1985)称之为自动思维;Nolen-Hoeksema(1991)称为消极的反思或是沉思。认知行为治疗师的工作目标就是改变这些不理智的、阻碍个人发展的观念,同时建立与此相反的合理的、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观念。在这一点上,催眠与认知行为疗法的目标是相同的。

二、认知催眠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优势

已有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相比,认知催眠疗法在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它能快速缓解情绪、减少患者的阻抗、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提高治疗的效率。

(一)快速缓解情绪

催眠疗法本身就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催眠师与来访者在无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沟通往往会加快治疗的进程。在心理治疗中,催眠术可以直接在潜意识层面修改、重组那些造成心理问题的关于自我的消极信念,这样能够更迅速地改善患者的情绪。

在抑郁情绪治疗的研究中发现,认知催眠组被试的情绪改变速度更快(Alladin,1989)。在焦虑症的治疗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认知催眠疗法能更快地降低了患者在演讲中的焦虑情绪。在李献、陈浩的研究中,研究者把61名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应用道家认知疗法,第二组应用催眠疗法,第三组应用道家认知疗法结合催眠疗法。结果发现,道家认知催眠疗法结合了两种疗法的优势,起效快,而且远期效果好。

(二)减少患者阻抗

阻抗对于任何流派的心理治疗师来说都不陌生。在治疗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患者对治疗师说“你说的我都懂,但是我就是做不到”。这其实就是治疗受到了患者无意识的阻抗。治疗师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并妥当处理阻抗,那么往往会造成治疗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

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目标就是要重建个体的认知结构。但是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一方面,深层的认知结构是在个体的生命早期——无语言阶段和前语言阶段就已经形成的。患者长时间以来一直对它深信不疑。另一方面,与对外在行为和态度的干预相比,对包括认同、自我概念在内的认知图式的干预,将会激起患者更强烈的阻抗。催眠大师Milton Erickson认为,催眠一定会减少阻抗。在意识被催眠的状况下,患者的心理阻抗会大大降低。此时,患者能更加客观、开放地面对自己,减少阻抗。治疗师同来访者的无意识进行沟通,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增强患者改变自己的信心

认知催眠疗法能够增强来访者改变自己的信心。(1)激发潜能。由于长久以来与疾病抗争未果,患者已经产生深深的无助感,甚至有些患者产生了绝望感。这种消极的心态非常不利于治疗的推进。在深度催眠的状态下,患者可以容易地、深刻地感受到意念控制身体的体验,比如人桥。这种体验有可能让患者产生信心,发现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潜能,这能够让他们相信自己具有改变现状的能力。此外,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也往往会无意识地根据自己以往的失败经验,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一些事情。但是催眠状态下的体验能够激发患者产生超越自我的勇气与信心。(2)成功体验利于打破恶性循环。患者长久深陷于消极的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之中,并深深体会到那种难以控制自己、难以摆脱现状的痛苦。治疗师们假设,患者可以对后催眠暗示做出不需要意识努力的、自动的、自发的反应。那么自我增强的催眠后暗示就可以大大增加患者改变的可能。一旦患者发生了积极的改变,打破长久以来的恶性循环,这将大大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期望又将有益于心理治疗。这种成功的体验使患者更容易迈上改变自我的征程,建立良性循环。(3)增进积极情绪体验。催眠中的积极暗示,能够让患者比较容易体验到放松、愉快、自信等积极的情绪。这些积极情绪的体验将会让患者对治疗、对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

(四)提高治疗的效率

在相同的治疗时间下,使用认知催眠疗法的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Kirsch等人(1995)对18项研究的元分析中还发现,使用CBT加入催眠的效果确实好于单独使用CBT。接受认知行为催眠治疗的每个病人,与只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病人相比,改变量至少多出70%。这种优势在治疗肥胖以及长期追踪的研究别明显。在Alladin等人对抑郁症治疗结果的统计分析中显示,在抑郁、焦虑、绝望三个维度上,CH组与CBT组相比,差异量分别达到6%、5%和8%。而治疗结束后的12个月后,治疗效果差异依然存在。研究发现催眠能显著增强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的效果。接受认知催眠疗法治疗的患者,焦虑减少得更多。认知催眠疗法可以显著减少患者在即兴演讲中的恐惧情绪,更多地减少纤维肌疼痛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和疼痛的强度,降低治疗之后暴食症患者的暴食频率。

Taylor和Ingleton(2003)对8个癌症病人使用认知催眠疗法进行了连续12次的心理干预后,对面谈资料进行质的分析得出,认知催眠疗法对癌症病人的干预十分有效。催眠中的放松训练、引导意象,可以用于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帮助病人适应疾病,减少痛苦和焦虑,改善免疫机能,从而使患者能够充满希望地与病魔作战。在治疗多重人格障碍中,也可以考虑使用催眠认知疗法。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自我催眠障碍。认知催眠疗法可以重组人格中的歪曲认知。在治疗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子人格,治疗师可以利用多重人格障碍病人易被催眠的特点,通过催眠引出意象,再通过与意象的互动来达到修改认知结构的目的。Steven Jay Lynn等人通过分析,认为认知行为催眠疗法是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有效手段。

三、对认知催眠疗法的争议及未来研究方向

认知催眠疗法已经广泛应于心理治疗当中,但是这种综合疗法的效果是否优于认知行为疗法,研究者们莫衷一是。

许多研究者认为,催眠术确实能够增强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但是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比较了认知催眠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差异,而且其中大多数研究存在方法上的缺陷,比如样本太小、缺少控制组、测量工具的客观性不足等。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来比较催眠认知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差异的研究较少。因此得出的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两种疗法并不存在效果方面的差异,即使认知催眠疗法优于认知行为疗法,其效果的差异也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在治疗过程中,两种疗法的相似程度高。在治疗中催眠技术并非作为一种独立的疗法,而仅仅是作为辅助手段加入,两种疗法的治疗流程几乎完全相同。这种高度的相似性也限制了两种疗法的效果差异范围。(2)催眠治疗的效果依赖于治疗师的催眠技术和患者对催眠的态度与期望。而患者对催眠的态度和期望并不相同,因此,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仍然不能确定认知催眠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相比是否存在绝对优势。

然而尽管如此,它依然具有研究和应用的价值。认知催眠疗法并非是要一定比其他疗法更有效才有临床意义。比如,现有的药物和心理疗法对一些抑郁症患者没有明显的疗效。但是认知催眠疗法是一种对广大抑郁症患者适用的心理疗法。这种综合疗法的出现,使治疗师和患者有了更多、更适宜的选择。目前,在我国认知催眠疗法的研究尚属尝试阶段。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比较少。杨德森等人提出的道家认知催眠疗法,在认知催眠疗法中融入了我国传统道家文化,是一次心理疗法本土化的探索。研究者制定出一套标准的治疗操作流程,并应于大学生神经质人格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要进一步发展认知催眠疗法,一方面需要研究者们根据理论基础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认知催眠疗法可能在心理治疗中具有的优势,然后利用严谨的实验研究来检验假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治疗的实施流程,不断探索能够发挥认知催眠治疗优势的策略。另一方面希望广大研究者能够以认知催眠疗法为范例,积极探索与其他疗法的结合使用。既然每种疗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在具有完备的理论依据实践可行性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谨慎的尝试。当治疗师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时,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达到治疗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黄薛冰,张亚林,杨德森.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干预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15(4): 243.

[2]李献,陈浩.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结合催眠疗法治疗焦虑症[J]. 医药杂志,2009(01):6-7.

[3]吴承红,邰启扬.75例个案催眠治疗的实证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3): 38-41.

[8]杨德森,张亚林,肖水源,周亮,朱金富.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02): 152-154.

[5]Antoni Castel,Rosalia Cascón,Anna Padrol,José Sala,& Maria Rull .Multicomponent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With Hypno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Long-Term Outcome[J] .The Journal of Pain,2012,13(3): 255-265.

[6]Assen Alladin & Alisha Alibhai. Cognitive Hypnotherapy for Depress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2007,55(2):147-166.

[7]Assen Alladin.Evidence-based cognitive hypnotherapy for depression[J]. Contemporary Hypnosis,2009(26):245-262.

[8]Assen Alladin.Cognitive Hypnotherapy-Twenty Years Later[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2012,54(4): 247-248.

[9]Assen Alladin .Cognitive Hypnotherapy: A New Vision and Strategy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2012 ,54(4):249-262.

[10]Bliss,EL.. Spontaneous self-hypnosisin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J].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984,7(1):135-148.

[11]DisordersWilliam L. Golden Cognitive Hypnotherapy for Anxiety Disorders[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2012,54(4): 263-274.

[12]E.Thomas Dowd.Cognitive Therapy And Hypnotherapy:A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pproach[J]. Journal of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sychotherapies,2012,12(1):103-119.

篇6

一、美术治疗在灾后儿童心理重建中的应用

把美术应用于心理治疗,通过美术作品从潜意识流露出来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再经由研究者诠释与探讨,才会有治疗的效果。把美术应用于心理治疗,结合交谈和疏导,灾区学生关于作品的一些联想和情感,对于维持个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平衡、一致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这种观点认为创作是治疗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心理重建应在心理免疫力恢复和现实问题得到尽可能解决的条件下进行。将儿童从治疗层面看,绘画能使人投射内在潜意识、感受心境,图画的象征性帮助当事者将感受到却又无法用言语说出的情感表达出来。在绘画中,受伤的心灵述说着自己的故事,通过感应减轻痛苦,当受伤者用想象的头脑开始和图画说话时,图画变成了另一个“他者”,寻获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失落的片段,并重新经历它,把包含其中的肉体痛苦或情感丧失事件中的感情全部宣泄出来。在美术治疗中,教师是在为孩子创造出一个最适于疗伤的环境,多半时候也是把自己化成这安全环境中的一环,悄悄地参与其中,并分享孩子心灵的创伤和情感的宣泄。对于孩子来说,美术教师可能具有多重身份:美术老师、心理治疗师、榜样、助手。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以接纳与陪伴抚慰受伤的心灵,为治疗中神奇的、令人敬畏的康复能力做见证。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当鼓励儿童创作积极向上的或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主题。如常常让儿童画自己与某个家庭成员(由儿童自愿选择)在一起的图画,而不会让儿童画整个家庭或全部家庭成员活动的场景,这样可以减轻画全体家庭成员所带来的压力。儿童的家庭成员画富有大量信息,而且由于儿童有权决定画谁和不画谁,画家庭画这一要求就不那么具有威胁性了。家庭成员画可以使儿童选择出他认为最重要的人,使儿童和心理医生都明确家庭支持的来源。当与生活中重要的人分离时,家庭画也是儿童抒发担忧与失落之情的渠道。

二、美术治疗在灾后儿童心理重建中的实践

在进行美术活动时,绘画材料的摆放要安全,不用的工具材料要放好,不要妨碍当事者,以免分散其注意力。不管是奇异的或写实的、退步的或进步的、消极的或积极的艺术表达,都需被接纳。保护孩子面对任何来自外在或心理上的危险,在活动进行中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希望与孩子做深层的沟通时,必须先有安全感的建立做基础,诠释很重要,但并非每个治疗或美术教学活动的必要过程。美术治疗无论治疗的对象是谁,这种诠释都必须相当慎重。过度的解释只会增加学生对于治疗的抗拒,过度的赞美与追问,都会让孩子感受到威胁而退缩,甚至放弃。 我们可以采用非语言图形镜像方式,即当孩子在没有人指导下自觉地进行绘画时,治疗师不仅不干预孩子画画,还紧随着孩子后面,“模仿”他(她)的绘画作品,以此来让孩子感到并不是一个人孤单地在画画。钱初熹教授认为:由于美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审美经验,而是治愈心理疾病,解放身体痛苦。因此与结果相比,过程更为重要。

实践过程中的美术治疗的方法应是丰富多样的,应充分发挥美术的辅导和治疗功能。(1)曲线游戏的方式。所谓曲线游戏的方式,即使用各种曲线和色彩创作意想不到的各种图像。当在一张大纸上玩游戏时,孩子可以画各种曲线,并利用各种曲线进行连接,产生一幅图画。也可以用纸先折成八部分,由孩子和治疗师轮流在每个部分中画曲线,然后再进一步发展成图画。(2)直接涂鸦的方式。所谓直接涂鸦的方式,即让孩子用笔在纸上随意地涂抹。涂鸦时留下的随意性线条,记录了孩子绘画时的韵律感,是美术治疗中最常用的方式。孩子在涂鸦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画中的图像有的像鸟在飞翔,有的像鱼在水里游,也有的像滚石等;也有的会觉得画中表现了声音、情感等。孩子慢慢地在涂鸦中发展了他的绘画能力。(3)除了倾听孩子的描述之外,更要用心观察孩子的画,体会画中有哪些部分是特别强调、夸张的,又有哪些部分是刻意削弱的。孩子在画中的构图、笔触、用色、内容等无不透露着内在的信息。教师应做到鼓励孩子去创作与描述以达到美术治疗的效果。

在美术治疗中的儿童画不仅可以反映儿童独特的人格特征,而且还可反映出儿童对他人以及他人对儿童影响的独特认识。我们要牢记,绘画并不是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父母、其他对儿童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社区、社会都与儿童的绘画内容密切相关。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内容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随处可见。从这种意义上讲,儿童绘画是对处于社会环境中的自我的一种独特描绘。绘画一方面反映了儿童的这种独特人格特点,另一方面反映了儿童对其他人以及各种关系(与家庭、学校、校区、社会等的关系)的观察、判断和认识。

三、美术治疗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探明了美术教育与艺术治疗之间的交融点,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学校美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校内外美术教育中精心设计并积极开展融美术学习与心理治疗为一体的美术教育活动,以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主张,从而突破以往美术教师不该跨越自己的教学专业,担任艺术治疗师角色的观点。这对发展美术教育学理论和健康心理学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治疗辅导过程中,美术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问题。在美术治疗的不同阶段,教师的任务也不一样。并非每个孩子在一开始都会愿意动手创作,可能他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或许他在经验上排斥这种方式。但是,不管孩子拒绝的理由是什么,我们都要先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强迫他。

在绘画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治疗者、辅导者,而且还扮演参与者与分享者的角色。他们的这些角色通常会适时地变换并相互重叠。教师要想通过美术教育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首先应做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用心灵去感化学生。从对孩子的爱和美术创作中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和希望得到什么,这样,治疗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其次,施以美术,结合疏导。帮助学生宣泄情绪中的不快和因紧张造成的压抑。给学生以心神领会与支持性的态度,来了解孩子透过艺术活动的任何创作和挣扎,适时沟通更能加强其表达上的发展。

四、美术治疗在灾后心理重建中的重要作用

篇7

【关键词】 心理治疗效果;效果量;文献计量学分析

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Outcome Studies in China. Shi Jiaping, Shao Yibing, Zhang Yingping, et al. Lishui Teachers' College, Lishui 32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therap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103 outcome studies about psychotherapy conducted i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June of 2003 were examined and recorded in the study. Then the meta-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in analyzing the effect size of each study. Results The overall mean effect of psychotherapy is positive; effect size comparisons based on outcome variable is significant on published year, psychotherapy methods, psychotherapy environment, subject sex, non-adaptive behavior and statistic method, but not in psychotherapy tropism or experiment design. Conclusion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in China is moderate. Many study features can influence it.

【Key words】 The effect of psychotherapy; Effect size; Meta-analysis

1 引 言

在国内,心理治疗的整体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评估历来是心理治疗研究的难点问题。回顾以往的研究,对心理治疗效果的评定往往是一种主观推测(Eysenck,1965;Luborsky,Singer,Lubirsky,1975),而且由于不同研究结果之间难以比较,不同评论者的结果也常有很大的出入(Cooper & Rosenthal,1980)。因此,传统的文献回顾无法提供心理治疗效果的大小评估,也就无法探究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为了弥补传统评定方法的不足,让不同研究结果能以同一量尺单位被量化,Smith和Class(1977)率先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mate-analysis)的方法来系统评量心理治疗的效果。文献计量学分析是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性文献评论方式的一种计量化文献整理和评论方式。其基本原理[1]在于:随机分配到治疗和控制组的个案症状分数是呈正态分布的,如果治疗有效,治疗组个案的改善将比控制组个案的改善来得好,测量这个有效性的指标就是效果量(effect size;ES)。效果量主要是评定治疗组和控制组症状分数之间分布的距离,并以标准差作为测量单位。对效果量大小的解释,Cohen(1988)[2]依据效果量的大小将其分为3个标准(见附图)。如附图所示,当效果量的数值为正时,说明治疗是有益的;数值为0时,治疗是没有效果的;若效果量数值为负,则表示治疗是有害的。每一个效果量都有其相应的百分位数,说明在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平均数相对于未接受治疗的控制组的百分位数。例如0.90的效果量意味着治疗组平均数比82%未接受治疗的控制组来得好。Cohen按照效果量大小的分类,将0.20左右的效果量定义为“小”的效果,0.50的效果量定义为“中”的效果,0.80的效果量定义为“大”的效果。从1970年开始,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以及医学等领域的干预性研究效果的评估,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总体评估某一研究领域成效的有效工具(Suan,et al,1998)[3]。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技术、使用效果量作为分析的单元来评估国内心理治疗的效果,并以此探讨影响国内心理治疗效果的特征变项。

在本研究中,为了行文的方便,特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统称为心理治疗。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对国内自1990至2003年6月有关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做一量化回顾。本研究的文献,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天宇全文数据库以及各种其他线上检索资料库收集。收集的文献,符合以下几个标准的纳入研究样本:①文献是有实证证据探讨治疗的效果,而非回顾、讨论或个案研究;②研究设计中至少包含两个组别,即接受治疗组和控制组;③研究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必须足够计算效果量。研究若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则不纳入分析:①研究的目的着重在药物效果的比较,虽然混合了心理治疗的成分,但非其主要的研究目标;②排除单一受试或单组实验设计的研究。按照上述的接受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有103篇研究作为分析心理治疗效果的样本,时间跨度从1990至2003年共14年。

2.2 方法 首先是对文献重要变项的登录。本研究采用Smith与Glass(1977)[4]和Glass et al.(1981)[5]发展出来的变项登录种类和格式为蓝本,经过一定的修订,确定本研究登录的特征变项有:①发表日期: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发表日期;②治疗的方式:个别治疗、团体治疗和混合治疗(包含个别和团体治疗);③治疗场所:医院(住院)、学校、家庭;④个案的男性比率:男性比率大于50%或小于50%;⑤治疗取向:非行为治疗取向和行为治疗取向;⑥选择的被试是否有不适应行为:本研究将具有适应性问题、情感性问题、焦虑性问题、行为与冲动控制问题、人格问题、精神分裂及兼有生理与心理问题的个案归为具有不适应行为组,若个案是属于单纯的身体疾患或残障,或是学校的正常学生及家庭中正常的人员,则归为不具有不适应组;⑦效果量主要统计来源:平均数和标准差、F值、次数或百分比、卡方值;⑧实验设计类型: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其次,计算效果量。若研究结果是采用F值、卡方值或者次数和百分比进行计算,则采用相应的公式转换进行计算(Miller & Berman,1983[6];Johnson,1989[7];Rosenthal,1991b[8])。最后,运用SPSS 10.0对这些效果量进行统计分析。

3 结 果

3.1 对心理治疗效果的整体分析 对心理治疗效果的整体分析显示,共有132个效果量被纳入分析,加权的合并平均效果量是0.45,标准差为0.26,t=19.61**,(P<0.01,下同)。总体来说,国内的心理治疗有正面的效果,且疗效达到中等程度。

3.2 对研究变项的分析

3.2.1 发表日期 根据效果量分布,找到所有效果量的中数,将所有的效果量以2001年2月为界分为两组,2001年2月前(不包括2001年2月)为A组(n=66,ES=0.42±0.27),2001年2月以后(包括2001年2月)为B组(n=65,ES=0.52±0.25),对这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2.28*(P<0.05,下同),差异显著。由此说明,国内心理治疗效果在不同发表年代有显著差异,2001年2月之后发表的研究报告及论文的效果优于2001年2月之前发表的研究报告及论文的效果。

3.2.2 治疗方式 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研究样本分为3组,A组为个别治疗组,(n=37,ES=0.52±0.25), B组为团体治疗组,(n=51,ES=0.35±0.28),C组为混合治疗组,(n=37,ES=0.51±0.2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5.73**,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达到极其显著性差异。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个别治疗的效果比团体治疗的效果好;混合治疗的效果比团体治疗的效果好。

3.2.3 治疗场所 根据不同治疗场所,样本分为3组:A组的治疗场所为医院(n=54,ES=0.57±0.21),B组的治疗场所为学校(n=43,ES=0.31±0.31),C组的治疗场所为家庭(n=29,ES=0.42±0.42),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场所的疗效差异显著,F=6.80**。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国内心理治疗效果在医院的效果比在学校和家庭的效果好;在学校的效果与在家庭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别。

3.2.4 男性比率 根据研究样本男性比率的不同分组,A组的男性比率大于50%(n=37,ES=0.43±0.28),B组的男性比率小于50%(n=42,ES=0.51±0.26),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37*,结果显示:A、B组的平均效果量差异显著,且男性比率小的B组效果比男性比率大的A组效果好。

3.2.5 治疗取向 根据治疗取向的不同,可以将研究样本分为A组行为治疗取向(n=27,ES=0.50±0.28)和B组非行为治疗取向(n=28,ES=0.53±0.25),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A组与B组平均效果量无显著差异(t=-0.48)。

3.2.6 个案具有的不适应 根据个案是否具有不适应行为,将样本分为A组有不适应(n=55,ES=0.53±0.24)和B组无不适应(n=73,ES=0.38±0.26),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A、B组的平均效果量差异显著(t=3.36**),当个案有不适应时的治疗效果比个案没有不适应时的治疗效果好。

3.2.7 效果量统计来源 根据效果量主要统计来源,分A组效果量来自平均数与标准差(n=87,ES=0.49±0.25),B组效果量来源于F值(n=12,ES=0.22±0.17),C组效果量来源于次数与百分比(n=23,ES=0.47±0.25),D组效果量来源于卡方值(n=10,ES=0.26±0.27)。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效果量统计源其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F=24.03**)。通过事后比较,表明研究样本的效果量来源于平均数和标准差、次数或百分比的平均效果量高于来源于F值和卡方值的平均效果值。

3.2.8 实验设计类型 根据不同实验设计类型,分A组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n=73,ES=0.47±0.26)和B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设计(n=58,ES=0.42±0.26),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0.86,说明国内心理治疗与咨询辅导效果在实验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与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并无显著性差异。

4 讨 论

对心理治疗效果的整体分析表明,国内心理治疗效果量的平均值为0.45,具有大约中等程度的疗效,证实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心理治疗效果的实质意义。同时,在对心理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内心理治疗效果在不同的发表年代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即2001年2月以后发表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所报告的治疗效果的效果量高于2001年2月以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日益重视,心理治疗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治疗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这对广大从事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而言不啻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本研究对研究变项的分析中发现,心理治疗的效果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在个别治疗、团体治疗和混合治疗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个别治疗和混合治疗的效果比团体治疗好。然而,Julie Reeker等人(1997)对遭受待儿童的团体治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团体治疗的效果量达0.79,即团体治疗能达到中上的效果[9]。团体治疗与个别治疗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团体治疗更加要考虑到团体动力的因素。考察国内外关于团体治疗效果的差异,一方面不同的治疗团体的疗效可能有所不同,因而会限制团体治疗的整体疗效;另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团体治疗的人际互动性和团体动力的特征造成的,即团体治疗在规划和实际操作中可能比个别治疗考虑的因素更多,操作更加复杂,因此限制了其总体的疗效。

此外,治疗中所采取的矫正性的还是发展性的取向是影响心理治疗效果在不同场所和个案是否具有不适应行为两个研究变项上有所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个案在医院中的治疗效果比在学校和家庭中好,而且具有不适应行为的个案的治疗效果也比没有不适应行为的个案的效果好。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其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基于矫正性的治疗效果比发展性的治疗效果更能被测量。在医院中,个案往往带有一定的不适应,而且心理治疗医生在个案的认知中可能更加权威;而在学校或家庭中,个案的问题比较轻微,而且不一定带有不适应行为,更多的是一些发展性的治疗。这些都可能导致了医院和学校及家庭中治疗效果以及个案本身特征带来的治疗效果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凭此就抹煞了学校和家庭中心理治疗的作用。

心理治疗的效果是否存在个案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在对研究个案性别的差异上显示,男性比率大于50%的研究结果中心理治疗的效果低于男性比率小于50%的心理治疗的效果。我们可以推论出女性在接受心理治疗时的效果可能高于男性,而这可能是与女性的求助意识较男性更为强烈有关。

同时,研究表明不同的治疗取向和实验设计对心理治疗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我们在许多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治疗取向是心理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变项。然而我们采用行为主义取向和非行为主义取向的划分来评定治疗取向对心理治疗效果的影响时却没有显示出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推论以行为主义取向来考察不同取向对心理治疗的效果可能不是很合适。Bruce 等人(2002)针对认知疗法和非认知疗法的研究结果显示,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具有相似的效果,但是认知疗法的效果优于其他疗法[10]。因此,有关心理治疗取向对心理治疗效果的影响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从上面的讨论中,研究者认为国内心理治疗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矫治性的心理治疗效果较发展性的心理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但是在学校环境中,发展性的心理治疗的趋向还是不可阻挡的。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对于影响心理治疗效果因素中治疗者特征的因素由于受限于原始研究样本的叙述说明不够,而未能列入研究变项范围。这也是本研究最大的限制,以期以后的研究能完善之。

5 参考文献

[1]Andews G, Harvey R. Does psychotherapy benefit neurotic patients: A re-analysis of Smith, Glass & Miller data.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81,38:1203-1208

[2]Cohen J.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 NJ: Lawrence Erlbaum, 1988

[3]Suan M. Prout, H. Thompson Prout. A meta-analysis of school-based studie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n update.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8,36(2):121-136

[4]Smith ML, GV. 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outcome stud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7,32:752-760

[5]Glass GV, McGaw B, Smith ML. Meta-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1981

[6]Miller RC, Berman JS.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ies: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research evid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3,94:39-53

[7]Johnson BT. DSTAT: Software for the meta-analysis review of research literatures.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9

[8]Rosenthal R. Meta-analysis: A review.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91,53:247-271

[9]Bruce E. Wampold, et al. A meta-(re)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therapy versus 'other therapies'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02,68:159-165

篇8

(1.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650000)

摘 要:从理论背景方面,简要介绍了传统德国心理学及经典精神分析的核心思想对心理动力学理论形成及发展的重要影响。理论核心方面,着重论述了心理动力学理论关于内在冲突的基础思想。最后在诊断焦点方面,就过去经验对当前行为影响作用的诊断重点进行初步总结。

关键词 :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诊断;心理主动性;心理诊断;心理治疗

1理论背景

继承了Spinoza的哲学基础发展起来的德国心理学与源自Descartes二元论的英国学派形成了强烈对比。随着对Kant体系中主动心理学的进一步阐述与修正,整个19世纪的德国对心理学的讨论也都设定在心理主动性的假设中。20世纪在整个心理学界乃至文学、哲学及艺术等领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精神分析,鲜少与其他心理学表述有共同之处。但其对心理的主动性、动力性、自我生成的实体的重视及强调,无疑与传统德国的主动心理学联系密切。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稳固建立在心理过程的主动模式之上,对人格的解释极其依赖于心理主动性。即使随后发展而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中,心理动力性仍然处于主要地位。

精神分析的伟大贡献之一则在推动并发展了心理治疗。虽然经典精神分析在如今临床已很少使用,但在精神分析运动中发展出的心理治疗理论层出不穷。心理动力学治疗的概念就是来自Sullivan学派[1]。Sullivan将人格或自我看作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认为各种“动力”和驱动性的社会关系是个体成长为适应性的社会化成人并发展自尊的基础[2]。这个社会关系开放系统也是Sullivan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基础。随着更多学者的研究及扩展,对心理动力学有不同命名,“以精神分析为导向的心理治疗”、“动力性心理治疗”、“内省取向的心理治疗”等,其共同特点是以心理主动性为假设前提。

2 心理动力学理论核心

心理动力学理论在不同学者那里有不同解释,这缘于侧重点和角度的差异。然而核心内容上则是一致的,即内在精神冲突是导致个体焦虑、紧张的根本原因。事实上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冲突是个体生活固有的一部分[3]。纵观其他心理动力学理论,如移情理论、防御机制理论、依附理论以及潜意识心理学、冲突与客体关系心理学等[4],内在精神冲突只是被以不同角度加以阐释罢了。

冲突的产生导致了焦虑,而避免焦虑的办法,不是试图使人格中的某一方面强过其它方面,而是彼此平衡。这种平衡的驱动力(本能)具有主动性。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主动性,个体在面对冲突所产生的焦虑时便会启动防御机制。换言之,源自潜意识深层、个体与生俱来的驱动力,自发主动地为自我不断尝试识别恰当的方式来释放本能提供所的能量及动力,以达到人格的动态平衡。正如Jung所说,人格的核心目的是寻求达到人格内部意识与潜意识力量的平衡[2]。这种主动朝向平衡的欲望,既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也是内在精神冲突的原因。

因此我们说,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共同核心是精神决定论,心理内部力量的性质和强度起决定作用[5]。人格的发展取决于个体对本能驱力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基于内,即个体内部人格平衡过程,表现为个体对内心不同部分之间冲突解决的主动寻求,自我往往自发趋向能够使各部分要求得到调节的方向,从而形成特定的防御(认知)模式;基于外,即个体自我—客体关系平衡过程,表现为个体与环境、他人互动的关系模式,且个体总是主动寻求能够让自我体验到安全、满足的行为模式。

3 心理动力学诊断焦点

就心理治疗而言,心理动力学关注的是个体当前行为表征和期待模式如何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从而改变那些不适应的人际感知方式(移情)、认知模式(防御)以及人际交往模式[6]。其诊断焦点是过去经验对当前行为的影响。

在心理主动性的驱使作用下,个体总是试图维持人格的动态平衡。人格平衡必须通过可接受的方式释放能量来维持,因而焦虑起着重要作用[2]。不是所有焦虑都会引起个体痛苦,适当的焦虑与适应有关,具有生存价值。人与人的不同在于,大多数正常人的焦虑体验能够对个体朝向安全、满意的平衡状态起促进作用,并发展出具有适应性的防御机制;而少数被焦虑情绪所困的人,其防御机制往往是不成熟、不适应的,然而心理主动性的本质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这样的结果则是个体会继续投入更不适合的防御机制企图遏止冲突。

个体生活经历中某个精神动力冲突的出现都可能会使心理发展受到障碍[7]。因此,心理动力学治疗十分看重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潜意识冲突在起病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治疗者需要通过解决求助者生活中某个或多个关键冲突来使其有所改变。于是治疗中,对疾病过程中动力的理解、明确内在冲突以及对防御机制的分析都显得尤为重要。涉及到的内容通常是潜意识层面的,但仍然可以运用不同技术来得以明确。此外,对个体当前行为模式的分析同样重要。

在明确个体内在精神冲突的同时,也需意识到,这些冲突的形式受到个体早期经历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些经历涉及:情绪和愿望;人际关系;自尊调节;情绪表达(防御机制及认知模式)。而这四个方面反映了四种心理动力学视角:自体心理学、客体关系、自我功能、内驱力[8]。其共同基本思想均认为,不论障碍多么严重,人际关系应始终在治疗范围之内;并且凭借对人际关系模式的分析,使内在冲突能够显现并获得治疗[1]。

源于客体关系理论的依附理论认为,婴儿跟母亲(或照料者)之间早期的互动经验会逐渐演变为一种工作模型[9]。这种无意识的工作模型包含着幼儿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知觉方式和反应倾向,并参与主客体相关的感受、期待、情景和习惯性人际互动,最终形成持久内化的客体关系模式[10]。许多实证研究指出,个体早期经历(如早期创伤、不安全依恋、不良教养行为)及个体特征性认知是导致个体人格障碍的病因学因素[11]。早期创伤体验到的情感,往往在人际关系中通过无意识的认同过程被传递,最终导致自体和客体分化失败[12]。

临床对于心理动力学治疗的运用及方法各有不同,大体上可以呈现出两种划分:支持性心理动力治疗;冲突为基础的心理动力性治疗。但其基本观点相同:其一,每种治疗形式都以生活冲突为基础;其二,所有治疗核心都围绕内心冲突的现实检验及相互关系的模式。因此,心理动力性治疗的目的在于了解人格的冲突并藉此改善症状,而非改变人格[1]。

4 小结

心理动力学理论的重要前提建立在心理主动性假设之上。这使得个体自我对人格动态平衡的趋向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个核心思想,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看待个体心理的发展:内在各部分之间保持平衡是个体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前提,失衡的原因是内在精神冲突的失控,失衡的主要表现则是不成熟、不适应的防御机制;外部自我与客体间关系的良性稳定同样是个体身心健康的关键,关系失衡缘于人际互动以及环境互动的冲突,表现在不适应的人际关系及行为模式。个体早期经历对这两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就动力学心理诊断而言,明确过去经验对当前行为(行为、情感、认知及幻想)的影响是诊断焦点。同时强调个体生活事件的回顾应与现实相结合。增强理解个体防御机制和移情反应(尤其当他们发生在心理治疗关系中),从而阐明个体生活的特征性问题,基于此带来行为上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S.O.Hoffmann, G.Sehtissler. 什么是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施琪嘉,译)[J]. 德国医学,2000,17(4):195-198.

[2]詹姆斯.F.布伦南. 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六版)(郭本禹,魏洪波等,译)[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85-193.

[3]Charles S.Carver, Michael F.Scheier. 人格心理学(第五版)(梁宁建等,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91-193.

[4]蒋文晖,肖泽萍. 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在焦虑症中的应用[J]. 上海精神医学,2008(2): 110-111,120.

[5]陆晓星,劳恩荣. 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治疗:国内研究10年回顾[J]. 医学综述,2013,4(8): 1441-1443.

[6]李玉焕等. 心理矫正对社区非监禁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J]. 精神医学杂志,2013(5): 344-347.

[7]陈晓英. 短程动力学治疗抑郁症1例[J].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 228-229.

[8]Robert J.Ursano, Stephen M.Sonnenberg & Susan G.Lazar.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林涛,王丽颖,译)[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9]Bowlby J.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s and health human developmen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8.

[10]江光荣. 心理治疗关系之作用机制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 555-561.

[11]凌辉等. 人格障碍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1): 135-139.

[12]赵冬梅.心理创伤的治疗模型与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125-129.

Brief of psychodynamics and psychodynamic diagnostics

—— based on psychological initiative

TANG Yi- ting1YOU Xiao2

(1.2.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China.)

篇9

这是一场因为意外伤害造成的男性阳瘘事件。这种事情很少见,但却能说明当一个男人面临阳瘘问题时给他自己及家人带来的痛苦有多重。

阳痿是男性常见多发病,阳萎即阳事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之症。病因有功能性病变(即由于心理紧张、精神因素或境域变化造成的),也有器质性病变(功能障碍)。临床中器质性病变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常见病因有:包皮过长、前列腺炎、静脉漏、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性疾病、严重泌尿系统感染、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等等。

这里有份关于功能的国际通用问卷(见下表),据此计算病人的功能(EF)积分,判别自己是否阳痿。按照EF积分将ED(功能障碍)分度,5-7分为重度ED,8-11分为中度ED,12-21分为轻度ED。当然,这些数据只是帮你大体了解一下自己的情况,当你自查的数据分值在轻度时就应该去看医生。

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想,我自己用点药不行吗?当"伟哥"出现时,他们仿佛听到了福音,对"伟哥"的作用达到迷信的程度,一旦发现有"伟哥"解决不了的问题,又开始感到迷茫。其实"伟哥"还是那个"伟哥",它的主要成分是五磷酸二脂酶抑制剂,一种能增加血管活性的药物,它只治标,不治本。医院在治疗阳痿时有两大方法,一种是心理治疗;一种是药物治疗。需要心理治疗的患者,可以一边用"我能行"进行自我心理暗示,一边配合一些能增加血管活性的药物,如哥达芬妥拉宁、万艾可(伟哥)等起刺激作用的药物,很快就能帮您找回自信。

药物疗法现在有一种世界非常流行和行之有效的成熟治疗方法--局部应用血管活性药(1C1)治疗阳萎、。其原理是注射后使短时间内充血,经过几次治疗即可消除功能性阳萎、;该项技术的优点是局部用药,基本无全身症状,相对全身用药副作用小,并且克服了局部注射的疼痛性,立即见效。是对功能性阳萎、的最佳治疗方法。

至于器质性阳痿的治疗也许要复杂一点,得先确定病因再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样可以事半功倍的让患者康复。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罕见的例子,其实那妻子也不必离婚,像这种意外创伤造成的阳痿,只要进行假体再造就可以重获幸福生活,也许病情比这还要简单。

教你一个小偏方:

海马8克、蛤蚧一对、鹿茸3克、枸杞50克、麦冬30克、白参两枚、海龙5条泡2500克高梁白酒20天后,每晚服一杯。前列腺炎少用或不用。

要避免肾虚阳痿还可试试这个自我推拿法

①仰卧位,以双手食指同时按压的左右根部,旋揉按摩200次。

②以一手食指旋揉会阴穴200次。

③以右手掌横放于脐下的石门穴上,左手叠放在右手背上,向下推至毛际处,反复200次o

篇10

【关键词】 同性恋;文献法;同性恋者;成因;心理状况;心理治疗

Researches on Homosexuality Domestic during Recent 15 Years. Gao Shuyan, Jia Xiaom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Insis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uthors attempt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researches on homosexuality domestic during recent 15 years. Methods The article adopts bibliographical research, which involves synthesizing,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Results Present an overview of researches on homosexuality domestic during recent 15 years. Conclusion A reinforcement of research, especially that on psychotherapy of homosexual persons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omosexuality; Bibliographical research; Homosexual persons; Cause; Mental health status; Psychotherapy

同性恋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早且成果丰富,而我国关于同性恋的研究其实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本文将采用查阅文献的方法对国内近15年来有关同性恋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从而对同性恋基本概念、同性恋成因、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同性恋者的心理治疗等4个方面加以综述。

1 同性恋的基本概念

1.1 同性恋的界定 同性恋(homosexuality)一词是法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该描述指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我国性社会学家李银河博士认为“同性恋这一性取向是指以同性为对象的倾向与行为;同性恋者则是以同性为对象的个人(男人或女人)”[1]。性社会学工作者张北川则认为“在对的选择拥有充分自由的条件下,一个性成熟的个体如果具有明显或强烈的指向同性的或同时存在主动的同性,方可视为同者”[2]。他区分了“同性”与“同性恋”,认为二者不是一回事。同性范围更广,只要同性间发生的,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动的,经常性的还是暂时性的,都属于同性。而同性恋者仅指那些自愿的、经常性的同性者。在早期,大多数国家视同性恋为一种精神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性恋逐渐被视为一种正常的性取向。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从疾病分类系

统中去除。对于同性恋的定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心理、情感还是社交兴趣上,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

1980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不再视同性恋为精神疾病,但是自我认同困难同性恋(指对自己同性恋性取向不满意,并感到持续且明显的困扰者)仍归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另根据WHO组织出版之《国际疾病分类》(ICD-9),亦特别注明“同性恋”已被取消,但是“自我认同困难同性恋”仍列入疾病项目中。

2001年4月20日,中国最新颁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重新定义精神病标准,指出同性恋者不是精神病人,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这虽然比美国晚了28年,也不表示中国的法律和社会正式承认同性恋的地位,但毕竟是一种进步,显示了我们的社会对同性恋有了更为科学的认知。

1.2 同性恋的类型 有学者从同性恋形成因素的角度把同性恋划分为素质性同性恋和境遇性同性恋,前者专指由遗传因素和胚胎激素导致的,或是由X和Y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同性恋;后者指由于长期处于与异性分别或分离状态,便转而对同性产生好感,由此而产生对同性的爱慕[3]。有人认为除了这2种类型外还应有第3种,即人格性同性恋,指内向型性格者在封闭压抑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下,其人格发展产生偏差而导致的同性恋,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的一种同性恋[4]。还有学者从心理治疗的角度进一步把素质性同性恋分为自我和谐性同性恋和自我不和谐性同性恋,前者指同性恋者和谐接受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不感到痛苦,因而无需接受心理治疗;后者指同性恋者对自己的同性恋行为感到内疚,迫切要求改变性取向,急需接受心理治疗[5]。

笔者认为还有一种类型,即绝对认同自己的同性恋行为,但由于遭受主流文化的歧视和侮辱而产生对周围人的恐惧等消极情绪,这类人也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从而能够正视自己的性取向,达到人格的和谐与完整,这类同性恋者也大有人在。

2 同性恋的成因

2.1 我国大部分学者同意国外对同性恋成因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两大学说[5-9]。

2.1.1 生理因素决定说 强调同性恋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主要探讨了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和大脑结构3方面的影响。

2.1.2 心理社会因素决定说 主要包括两种看法,一是精神分析的观点,二是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其中儿童期(3~5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该学派还认为,儿童期由家庭造成的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错误也是导致同性恋的一个因素。我国学者陶林2005年采用自行编制的性健康调查问卷、标准的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了深圳市6所学校高二在校生915名。结果显示,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男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其他男生不同,他们的父亲严厉和惩罚突出,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母亲既过分偏爱又严厉惩罚,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虽然这不足以认定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同性恋性取向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对孩子的性取向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女生与其他女生之间在父母养育方式方面没有任何显著性的差异。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同性恋行为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他们特别注重的是伙伴群关系,偶然的机遇以及特殊的性经历。

2.1.3 同性恋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10] 有学者认为人们对人类各种现象成因的解释都倾向于遵从生理――心理――社会的模式,对同性恋成因的解释也应该一样。但是需要具体的研究加以证明。

2.2 性情绪是同性恋的成因 李玉玲本人利用5年时间通过与2026名同性恋者包括电话咨询、QQ聊天、邮政信件、E-mail来往、面对面的结构式访谈以及开放式访谈、小组调查、亲密谈心、不经意聊天等方式的接触,得出结论:同性恋者之所以会发生同性恋,根本原因是由个体的性情绪决定的。李玉玲在其文章中写到性情绪是指人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情绪,如喜欢、兴奋、冲动、渴望等,它不仅是男同性恋发生的原因,而且也是女同性恋发生的原因,同时也是异性恋发生的原因[11]。

3 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

根据目前国内的研究,男同性恋者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社会适应障碍、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那些不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男性,而女同性恋者在这些症状上与不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女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12-14]。

同性恋者常见的的心理困扰有:①自我认同困难,即同性恋者因为无法认同自己是同性恋,担心被他人或家人排斥或是希望经由心理治疗改变其性取向,出现社会适应障碍等问题,如焦虑、忧郁、失眠、恐惧、孤立等症状,个别的会选择自杀;②情感问题,由于同性之间的感情与异性之间的感情除了性活动之外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同性者遇到的情感问题跟异性恋者的情感问题也是一样的。比如因向对方表达爱慕遭到拒绝而痛苦,因自己深爱的同与异性结婚而难受,因同时爱上两个同性恋者而不知道如何相处所产生的困惑,因性活动中的不卫生而懊悔,因不能确定伴侣的性取向而矛盾,等等[15-17]。

4 同性恋的心理治疗

有关治疗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论。有人主张同性恋不是病态,是一种性取向而已,故不应该予以治疗。也有人主张同性恋违背性取向的生物学规律,也涉及道德、法律及家庭安定问题,而且由于许多同性恋者较多地更换,使其与艾滋病密切相关,故应该予以治疗。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首要的是对具有同性恋行为的人进行分类,而后区别对待。同性恋人群中确有少数是自我和谐性同性恋者,他们不认为自己这种性取向有何不妥,不想改变也不会为此来求医,因此,究竟是否应予治疗,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对于那些自我不和谐性同性恋者,他们对同性恋行为经常表现出焦虑、内疚和困惑,对此应予治疗[10]。针对那些强烈要求改变同性恋性取向的人,许多治疗师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对治疗结果有不同的报告。季建林等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一不完全型女同性恋者和一被动型男同性恋者分别进行6周和12周的治疗,结果是二人行为表现明显改善,但观念上仍未彻底消失。随访18个月之后,前者工作情况好,未再发生同性恋行为,但同性恋观念仍时常出现,夫妻感情依旧不和,性生活质量欠佳;后者工作及社会适应基本良好,已结婚,夫妻生活良好,与以前的男伴偶有通讯联系,虽仍时有同性恋的意念出现,但未再发生同性恋[18]。戎宣胜采用催眠疗法对11名同性恋者进行治疗,结果7例痊愈,3例显著好转,1例好转。随访1~5年后,发现有7例结婚,自评婚姻适应良好,2例已建立正常恋爱关系,其他2例一年后复发,经再次治疗后均痊愈。其作者认为催眠疗法受被催眠者易感素质和催眠者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19]。另外,电击性厌恶疗法也是治疗此类同性恋者常用的方法。王志超采用催眠诱导下的电击性厌恶疗法对3例同性恋者进行每次约2小时共8次的治疗,结果治疗者与患者双方均认为痊愈。进行多年随访后,3位患者报告说不再对同性产生性兴趣,也无任何同性性倾向,都已结婚并生儿育女,家庭生活美满[20]。

虽然电击疗法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伦理上存在问题。可以看出,没有一种疗法能彻底地改变同性恋者的性取向,只运用单一的疗法来治愈,效果又不佳。另有一些同性恋者坚定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不要求改变这种性取向,但面对主流文化时出现适应不良等困扰,对这些求助者的心理治疗主要是根据他们的具体困扰设定目标进行调整,如如何面对外部的压力,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如何获得情感,如何面对失去情感的痛苦等。

5 评 价

目前来说,我国同性恋者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可以说尚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学者能关注他们,把他们的诸方面提到研究的日程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还存在许多不足。

5.1 同性恋的基本概念不统一 关于同性恋的界定、类型,不同学者持有的观点很不统一,这就带来一些麻烦,即以后的研究范围、成因讨论、研究方法及心理治疗等方面都统一不起来,容易出现混乱的状态。

5.2 对同性恋成因方面研究不够 我国学者大多同意国外学者关于同性恋成因的观点,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做得不够。更重要的是这些观点很多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必然有其形成的时代背景,那么新时代有没有新的因素呢?急需进一步研究。

5.3 研究方法的不足 首先,由于种种原因,现如今对同性恋的研究只能采用“滚雪球”取样法,必然使得样本没有代表性,推广度随之降低。其次,现在大部分用于同性恋者心理测试的量表其实是用来测试非同性恋者心理状况的,这样必然存在一些弊端,如由语义差异引起的理解偏差等。所以应该根据同性恋者的亚文化适当修改量表或者专门制定真正属于同性恋者自己的心理量表。最后,目前的研究,调查较多,而真正量化的结果少之又少,那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会降低。当然,若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同性恋者真实的生存状态,也是很有价值的,而不是仅仅限于一般的调查。

5.4 关于同性恋的心理治疗,众说纷纭 首先,同性恋者到底需不需要治疗?不同学者持不同观点,不同意治疗的学者根本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同意治疗的学者尝试做这方面的研究,但又分为两派,一是把治疗目标定为改变同性恋“不合常规”的性取向,二是把治疗目标定为帮助同性恋者适应其性取向。其次,治疗的效果怎么样?可以看出,多数治疗并不彻底,即便治疗后患者痊愈,随访几年后也比较正常,但由于缺乏长期的随访,患者会不会“旧病复发”呢?这也是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对于自我不和谐的素质性同性恋,不具备矫正其性取向的可能性[21]。与其它心理困扰问题一样,也许并不存在“灵丹妙药”的心理疗法来帮助那些自我不和谐性同性恋者,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而对于那些自我和谐的同性恋者,并无求助动机,也无需心理治疗,只是其中一些人经常更换,使之与艾滋病密切相关,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介入对这些同性恋者更多的了解,对其心理行为有更多的认识,由此得出的研究结果,帮助进行艾滋病预防及干预的其他工作者。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及研究。

6 参考文献

[1]李银河著.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2]张北川著.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孙波著.歧变的恋情.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4]睢密太.综合法干预大学生同性恋的个案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5):373-374

[5]李望舒.关于同性恋的概念、成因、治疗及对青少年的预防.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62-64

[6]倪晓日方,沐炜.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红河学院学报,2003,1(2):45-48

[7]余放争,杨国钢,余翔.同性恋国内研究概述.临床医学,2005,18(12):1758-1761

[8]汪新建,温江红.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医学与哲学,2002,23(4):1-4

[9]陶林.高中生同性恋性取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性科学,2005,14(10):6-8

[10]刘华清,杨甫德.同性恋的概念和临床.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15(3):116-120

[11]李玉玲.同性恋是怎样发生的.中国性科学,2006,15(3):32-35,41

[12]刘华清等.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4):242-244

[13]许毅,严乐勤,陈昭典.男性同性恋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测试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44

[14]Wong CY, Catherine So-kum Tang. Coming Out Experiences and Chinese Homosexual Men in Hong Kong.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4,33(2):149-157

[15]毕金仪.非主流性关系的生命力.中国社区医师,2006,22(8):48-49

[16]张余康.透视同性恋者的心态.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2,(3):46

[17]李银河著.你如此需要安慰:关于爱的对话.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18]季建林,储展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同性恋-附2例报道.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31-34

[19]戎宣胜.催眠疗法治疗28例性心理障碍.中原精神医学学刊,1999,5(3):176-177

[20]王志超.催眠诱导下电击性厌恶试治同性恋3例.心理学报,1999,31(3):33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