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生心理健康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然而,它不可能涵盖中小学整个心理服务的范围。如果我们仅仅把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服务狭隘地理解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势必会导致以偏概全,妨碍学校心理学的深入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的建立过程和我们的自身的实践经验,探索国内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
一、医学模式的先天不足
近些年,我国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强调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育部门在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学工作时,强调要设咨询室,于是一些学校专门开辟了一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张桌子,几个沙发和一台录音机,挂一个牌子,心理教师等着学生前来预约了。这间房间很容易使人想起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室,心理教师希望学生把心中的痛苦说出来。利用交谈的方式,排解学生的心灵痛苦。而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许多内容都是与青春期身心健康有关。更多的内容涉及的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教师所举的例子甚至是个别虐待父母的事例,这些事情毕竟是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具有代表性。
这是一种医学的模式,因此“有人批评前几年的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化,咨询化模式就是没有考虑学校教育的特点,去开辟心理教育途径。”当我们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角度引入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时,必须有一些假定为前提:
第一,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对什么是心理疾病及相关因素有深入了解。我们知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十分复杂的,目前世界上存在着2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方法。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一般必须受过医学训练。从这些条件看,学校中心理教师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
第二,学生的心理障碍必须足够普遍。心理健康的对应物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如果我们开设心理咨询室,试图借助心理咨询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主要应针对的是心理障碍,即心理不正常的个体。比如,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书,班主任找他谈话,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这位同学赔礼道歉,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行为的偶然失误是是非观念不清的表现,并不属于心理障碍。只有自己有这样的书仍然拿人家的书的人,才是一个心理障碍者。再比如,学校中打架是经常发生的.但大多数打架行为并不是由于心理障碍,而是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冲突,遇到了利益冲突不知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情绪控制和决策不当造成的,其中虽包括心理因素,但并不是由于的人格障碍所导致的。而近年的心理智询工作所依据的是一些估计:如有的估计中小学生当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为10%到16%,有的高达20%。其实这些估计一般缺少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还必须假定,心理疾病是能加以解决的。可事实上,像强迫症、偷窃狂等心理障碍,即便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医生,其治愈率也是很低的,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能通过药物加以控制。反观学校中的心理教师,面对真正的心理障碍,既缺少经验,又缺少技术,恐怕难以胜任。尽管如此,学校中的心理教师仍然被期望成为心理医生、在这种期待中,他们也常出现“角色混乱”,他们对掌握解决心理障碍的技术,了解心理障碍的病因,往往具有超过一切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常抱以这样的信念:解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让学生发生奇迹般的改变.
上述三个先天不足,已经妨碍了学校中的心理服务的开展,如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多年,但门庭冷落,几乎没有什么“患者”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其实,这种结果是上述三个错误假定必须导致的,我们不可能指望教师摇身一变,从一个品德课的施教人成为一个心理医生。
二、从医学的模式到教育的模式
当我们的学核心理咨询陷入困境时,我们其实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时的同样错误。
现代学校心理学产生于美国,1896年,美国的特殊教育专家魏特默在费城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还创办了第一个医院模式的学校,即俄勒岗学校,专门诊断和矫正智力落后、心理上有障碍的特殊儿童。他利用种种干预手段解决儿童问题,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心理服务长期以来被理解为学校中临床心理学。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一临床的模式不适合学校教育,它以牺牲大多数儿童的心理服务为代价。到了60年代,一学校心理学在美国正式建立时,人们已经摒弃了医学模式,接受教育的模式.如1954年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成立大会上,对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所作的规定为:“由有教育经验训练的心理学家,应用心理测评、学习理论、人际关系的专业知识,辅助学校工作人员,去促进所有儿童的成长,丰富他们的经验,并识别与帮助特殊儿童”。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提到心理咨询和治疗,也没有提到心理健康,而是首先以所有儿童为服务对象,然后才是特殊儿童.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据估计,目前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工作人员在心理咨询上的时间不到总工作时间的5%。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有四种运动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心理测验运动,心理测验产生之后,许多测验被应用于学校,加智力测验、主题统觉投射测验等;第二是特殊教育运动,针对学习落后的儿童,学校要进行特殊教育,而这种特殊教育在诊断和干预上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帮助。第三是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运动;第四是学习理论的发展,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学习过程和改变行为的过程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心理学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这四种运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心理测验为诊断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工具,而特殊教育则提供了相应的干预手段和方法,此外,学习理论不断提出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促进人们对有心理障碍儿童的干预与帮助。
由此可见,学技心理学服务是一种全方位、整体化,以评估和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心理健康和治疗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在这种服务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发挥内部潜能.走向成熟与成功。近一两年来,我们看到了某种转变,一些学校开始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角色扮演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在目前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宜以心理咨询和心理障碍矫正为主要任务。学校心理服务可以以心理评估和心理素质课程建设为两个基本任务,以辅导和咨询为辅助措施。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学核心理服务的模式。
首先,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强调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学应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就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发展和行为问题及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进行测评。这种测评一方面可发现个别落后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特殊教育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班主任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工作提供依据,以测评为重心,就必须考虑目前学校心理教师的水平与素质,他们大都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转过来的,没有受到心理学的正规训练、对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缺少掌握,而从测评开始,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心理学不同于德育教育之处,强化心理学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另一个学校心理服务的基本任务是心理素质课的建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不仅是普及心理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课的讲解,使学生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有一种明确的认识,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在课程中应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主动思考。
这两个基本任务的实施,也是培养学校心理教师的重要手段。心理教师通过掌握心理测试,对心理学测量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心理学的技术。而通过上心理素质课,教师还会进一步地发现学生的反应,加深对心理学应用的理出和领悟,对于提高自身水平很有帮助。
最后,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并没有忽视心理咨询工作,而是把它放到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认为,只有在上述两个任务实施之后,才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在测试之后,学生和家长激发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愿望,想了解心理问题,主动到咨询室请教。在上心理课之后,学生们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他们会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具有新的信心,所以,也会来到咨询室主动咨询。而只有到这时,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才会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时机才真正成熟了。
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通过测试,教师可以发现本校学生现有的心理特点,用所得资料撰写论文和报告,如进行职业心理测评后,教师可以对本学校学生的职业兴趣的分布进行考察,了解学生就业动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篇2
一、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心理因素分析
(一)学校创业及创业心理教育滞后
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被定义为正规教育以外的一种必修课,具有“重讲座轻教学”的特点,与主体的主体性关系较少。高校创业教育进行了合理的改革,虽然我们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创业竞赛等活动,但仍然没有心理健康作榇匆到逃的重点。创业者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以一种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对于一个未知的问题要有勇气面对决心和胆量,敢于挑战,永不放弃的精神。学生在创业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当他们情绪上有波动时,必须有强有力的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沉着应对突发事件的唯一途径,因此,我们注重心理教育应该为创业教育,高校在这方面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
(二)家庭对女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缺失
目前,从创业的心态环境,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缺失。另外,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家人过分溺爱子女,对于子女有求必应,生活事事代劳的现象。使得她们缺乏毅力,经不住社会的困难的磨砺,而这些品质正是创业中必须具备的。
(三)女性性格特点对创业心理的影响
从生理结构上说,女性确实有缺点,月经期、生育期、哺乳期、更年期,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女性创业的难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女性创业动机的多样性,不仅专注于创造财富,而且能够有一个更灵活的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或社会目标上。因此,只有从追求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对所有女性做出判断,即女性不能特别关注企业,不符合企业的成功与理念。
(四)性别角色分工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心理
社会角色的男女分工,看似很清楚,但不合理,但很普遍。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对社会和高校都有很大的影响。现代女大学生具有知识分子的思维能力,拥有丰富的知识,充满了青春的精神,敢于尝试,很多人想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成为社会精英。但在社会角色分工的影响下,性别偏见和舆论的负面影响,使创业想法真正付诸实践的女大学生少之又少。
二、女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完善创业心理教育课程设置
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女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与女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发展,与他们的实际创业心理教育课程,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包括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创新素质,在这些方面的心理教育应作为高校创业心理教育的切入点。运用课程论实现创业心理知识的理论素养从女大学生入学开始,创业教育应立足于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的研究。对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女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有效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还应通过构建心理知识和创业教育的研究,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特征。加入知识管理心理学的一部分,创业与社会心理学的课程,传统的心理学课程,也可以突出创业教育,女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心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掌握挖掘潜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知识,为未来的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家庭对创业的心理支持
女大学生的家庭观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要继续转变观念,为孩子的事业提供中肯的建议。要积极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自主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信息和创业机会,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不仅缓解了企业的心理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创业之间的矛盾,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成功都很有用。家长应为孩子树立榜样,敢于冒险,敢于探索,主动承担责任。例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坚持一个合理的投资,适度的消费,节约资源。只有对创业教育的内容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孩子的创业意识才会激发。
(三)强化创业心理自我教育
女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个人就业问题,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为女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商业意识。首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培养创业风险意识。企业家往往遇到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和障碍,这可能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企业家要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要有吃苦的精神。同时,女大学生的自我就业压力大于就业。所以,决定选择创业的女学生有更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勇气。第二,项目的准备。选择创业者的切入点的选择,是否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直接关系到创业成功与否的成败。那么如何选择创业的出发点呢?分析自己的条件,了解创业的机会,选择那些有发展前景的人,他们自己更熟悉的社会和经济热点作为一个切入点。对所选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项目的可行性、发展前景、风险大小等都大致了解。第三,资本储备。风险投资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资金就无法启动。你拥有的钱越多,你获得的机会就越多,你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最后,企业还需要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如如何打开销售、消费者定位等。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女大学生由于受社会性别的限制和时代观念的束缚,就业的选择面相对较窄。结合自己和环境因素选择自主创业的出路,但女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自我内在因素有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创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外部因素有学校、家庭等。对于外部影响,可以通过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妥善解决。内部原因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影响,需要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在学习和实践中避免缺陷,培养和创业相关的创业素质。只有结合这些创业相关因素,才能起到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的作用。
作者简介:李墨(1982―),男,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处,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研究。
篇3
[论文摘要]近十几年来,由于跨学科合作的成果使得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有效学习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的重心已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从结果转向过程,从机械操练转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文章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科学及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分别阐述了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往经验的不足和未来学习研究的走向。
一、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呈现的新特点
(一)学习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对象
从历史看,有关学习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理学的领域。但是,今天与学习科学有关的研究领域已变得十分宽泛,其中包括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跨学科研究,同时还涉及跨文化研究、各具体学科领域的研究。目前在学习领域已经取得的很多成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来自跨学科合作研究的重大进展,这种专业分布式的合作对于进一步发展学习科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相结合
学习研究的新进展已将科学与实践的关系带入一个新时代。研究人员正在走出实验室,去关注学习发生的真实情境。学校中教师、学生、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各行各业中的从业者和专家都已成为研究中的互动对象。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学校中的学习与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一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研究中对于新兴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关注更使得基础研究上的投资能通过开发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回报。
(三)学习理论流派纷呈
由于学习研究的跨学科性,所以研究者既可以从某一专业角度解释人是学习本质,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合作进行理论的互补与创新。因此,在今天的学习研究领域中,涌现出很多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可以说是流派纷呈、视角多元。这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如此众多的理论流派在有关知识和学习的理念和方法上竟是如此的一致,它们共享着如此理论假设和共同基础。总之,今天的研究者不仅对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等的研究成国进行继承与发扬、批判与反思,而且还十分注意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依靠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推陈出新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
二、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近三四十年发生的心理研究的革命对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学习理论的产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跨学科的研究和新的科研合作形式使人们更清楚的看到了把基础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希望。
(一)发展心理学领域学习研究进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向我们展示,虽然有众多的各个年龄层次的学习者,但儿童在很多方面区别于成人学习者。对幼儿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学习发展的一扇窗户,这些研究还显示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呈现的动态图景。最新的对婴儿认知和幼儿怎样建立早期学习素质倾向的理解也提出一些让幼儿顺利过渡到正规学习情境的途径。研究发现:(1)人具有学习特定领域知识的先天素质,幼儿主动的探究他们的世界。在特殊领域,比如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因果关系、数、语言等,婴儿和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学易学的先天素质。这些对学习的偏爱有利于早期学习或使之成为可能,也为低龄学校教育铺平道路。(2)学习策略很重要。事实上,儿童能够通过纯粹的意愿和努力学会任何东西,但当儿童被要求学习他并不具优势的领域时则需要具备有目的的学习策略。儿童需要理解学习的含义、作为学习者他们本人的身份、怎样作计划、进行监控和复习,需要反思他们自己和别人的学习,学会自己理解问题。这些元认知技能为学习提供了策略性能力。(3)儿童既是问题解决者,又是问题制造者。他们试图解决出现的问题,他们寻求新的挑战。在遇到失败时他们提炼并改进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而在成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策略,他们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凭借自己的力量所获得的成功和理解在激励着他们。(4)成人在帮助儿童在新的情境与熟悉的情境之间建立联系。儿童的好奇心和坚持性得到成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组织儿童经验、支持儿童努力学习以及控制儿童所学信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所以儿童显示出的能力是在他们与环境的经验中和与照顾他们的成人的接触中形成的。
(二)教育心理学领域学习研究进展
(1)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理论并没有提供设计有效学习环境的简单处方,但学习理论却包含了设计原理。新的研究对学习环境设计提出了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意味着人们需要重新考虑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怎样评价学习。研究发现:第一,有效教学开始于学习者带入教学环境的已有知识,包括文化实践和信仰,还有学科内容知识。学习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程度是与学习者用他们目前建构新知识的程度相一致的。第二,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区知识的提取和运用变得容易。强调知识中心的教学引起一些质疑,比如教学聚焦与帮助学生使用他们当前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的程度。第三,评价问题也代表了看待学习环境设计的重要视角。反馈对学习来说是基本的,但是课堂上的反馈并不常见。学生的测验和论文可能得到分数评定,但这是发生在学习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还需要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机会修改和改进思维和理解的质量。第四,有关学习环境的重要视野是学生促进理解共同体意义的程度。学生、教师和其他参与者分享同样的标准,使学习有价值、有高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提高人们互动、接受反馈、学习的机会和动机。
(2)有效教学
各类专业知识都不仅仅是一般的问题解决技能,还要求有组织有序的概念知识和探究过程。各种各样的学科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组织起来,都有其各自的探究方法。研究发现:有效教学的教师需要"教育教学知识"--即有关如何教好特定学科的知识,而这又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专家型教师了解他们所教学结构,他们以这种结构作为认知路标来指导学生的作业,来评价学生的进步,在平等讨论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是相互作用的。学科知识结构本身并不能引导教师。以前错误的观念是教学仅仅包括一些一般性的方法,一个好的教师能够教好任何一门学科,学科知识本身就已经足够。3
(三)神经科学领域学习研究进展
神经科学发展证实了很多理论假设,包括发展过程中的早期经验的重要作用。对于新的学习科学来说,它的新颖之处,就是它吸纳了很多科学领域的重要观点和例证。比如说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仅仅这三门科学,已经为学习科学提供了大量的例证。有关学习和发展的详细研究汇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关于智力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图式。神经科学对学习机智所作的贡献是加速了非侵入性成像技术的出现,比如正电子放射X线断层摄影术(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术(FMRI)等。这些技术使得研究者们能够直接观察人类学习的功能。关键性的发展是修正大脑结构建立心理结构的过程中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不仅仅是以前的程序化的模式展现。有些支配学习的规则已被揭示。其中一个简单的规则是实践增强学习。在复杂环境中经验的多少与大脑结构改变的程度有很大的相关。研究发现:(1)学习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2)结构的变化改变大脑的组织功能,换句话说,学习能够组织和重组大脑;(3)大脑的不同区域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学习。
(四)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新进展
与学习科学有关的研究领域很广,包括认知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等,学科学习领域研究有科学、数学、历史等,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有教育学、学习环境设计。评价学习、追踪学习的进展,需要新技术,而不仅仅是课程事实,开发有效的研究方法对这么广泛的学科研究尤为重要。现今,学习研究领域新技术的一些特点与新的学习科学的原理是一致的。
由于新技术是互动的,现在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深度、建立新的知识的环境变得更为容易。技术现在可以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学生能够用类似于在学校之外环境中使用的工具的可视化建模软件提高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以及从学校环境迁移到非学校情境的可能性。新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能够连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的人。所有这些都能加强教师、管理人员还有学生的学习。
新技术可以以多种方式帮助我们创建这样的环境,既为教师,也为教师所教的学生。但是,在考虑如何使教师更有效地使用新技术方面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有关小过程教师们需要了解什么?有关教师对于技术本身需要了解什么?什么样的培训在帮助教师使用高质量的教学程序方面最有效?已开发出来的基于对学习原理有充分理解的好的教育软件、教师支持工具还没有达到标准。
三、未来学习研究的走向
综合分析当代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笔者认为未来的学习研究应关注学习科学的研究基础、科学学习的基础、学习科学的新方法论、学习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学习技术的研究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4
非事件性报道拥有更开阔的报道空间、更多的内容选择余地和更充足的制作时间,但相应地也面临着需要精良的策划重组结构、寻求差异突破陈旧感、跳出窠臼摆脱恶性竞争的困难。陌生化的处理方式成为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之道。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此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术语,而是使用了“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指称。“陌生化”手法在经过若干世纪的补充与完善后,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阐述。形式主义的代表、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的创始人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形式主义认为,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形式的创造。什克洛夫斯基曾经明确地指出:“艺术就是程序的总和。”因此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对各种素材的重新加工、选择与提炼,并将它们以适当的结构展示出来的过程。这与对重大事件进行再报道时需要使用的手法是一脉相通的。
关于陌生化处理依赖的心理机制有两种主流理论。一种是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齐在著作《心理学纲要》中指出的,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而那些完全确实的情境(指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的情境)是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所以新奇的东西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才能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上发掘出自我本质力量新的层次并进而保持它。另一种则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又不限于视觉领域。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可以用以下这个例子来表述。
在试验中,图中的A、B两个图形分别被迅速出示给被试者。A图形是一个完整的正圆形,很容易被试者辨识;有缺口的图形B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圆形,却仍然作为正圆形被被试者辨识。在访问中被试者说,“待补部分(或缺口部分)看上去似乎是被掩盖着,其实却真的在那儿”。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类的认知过程本身倾向于对事物做“补足”或“完形”式的认识,以使其符合本有的认知概念。因此,不完整的图形中空缺的那一部分对观者而言并非空空一片,而是某种“不在场”的图形的基底。这种“不在场”的状态会激发观者的思维,使之运作起来。因此,相对于完整的图形,有缺口的图形更容易吸引观者兴趣。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在视觉感受范围类的一个典型例子。但格式塔心理学的效应并不限于视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这个术语基本能够覆盖心理学研究的整个领域,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过程。当这种心理机制应用于艺术手段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陌生化”处理。
清代著名诗论家叶燮在其著述《原诗》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人未尝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其言者,诚可悦而咏也。使即此意,此辞,此句虽有小异,再见焉,讽咏者已不击节,数见则益不鲜,陈陈踵见,齿牙余唾,有掩鼻而过耳。”叶燮的这段话所说的正是“陌生化”手段所产生的神奇效果。
陌生化的处理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从文学到美术的全部艺术创作之中。譬如在诗歌创作领域,一首诗歌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往往在于其能否产生陌生的“惊奇”感,即打破读者潜在的期待视野,将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日常经验的陌生前景置于其前,从而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人以新的强烈震撼。当读者感受到某种事物的不合常情或偏离某种正规的传统轨道时,身心便会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冲击,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更极端的例子是某些现代派艺术家,通过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器皿放到艺术馆中展览即成功改变了人们对这些物品的认知。
对电视报道而言,事件性报道本身已具备了新鲜的新闻故事,“陌生感”对它们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对它的重组织再报道则缺乏这一先天优势,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弥补。“陌生化”的处理手段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有力工具。正是因为通过这种“陌生化”手法,将平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变得“奇异”,才使“风格不致于流于平凡与平淡”,使观众有“惊奇”的。观众也正是在这种“惊奇”的“发现”中,得以超越日常的习以为常的知觉经验,他们因增加了感受的难度,拉长了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延长了审美过程,亦延长了审美感受中的愉悦,产生出乎意外的观感。
陌生化手段在文艺方面的运用往往集中于语言表述、文法构造等形式方面,作为新闻事件的报道手段之一,非事件性报道在陌生化手段的运用上依然与之有相通之处。
文学上对事物的陌生化处理一般着手于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突出能指增强形式感,其二是对语义进行模糊扭转使之变形,其三是删减或改变语法成分,造成颠倒省略句式。这三种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电视报道的制作中。对于视听语言而言,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画面,语义通过声画的结合体现,语法则是镜头的剪辑逻辑。因此,对非事件性报道,陌生化处理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要选择新奇而恰当的视角。叙述视角是叙述者对叙述对象时空关系、发展过程和情绪心理走向的把握方式。叙述视角可按不同划分标准区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或者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即使是同样的素材,剪裁时的视角不同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语义解读。一般情况下,报道中经常采用宏大叙事的全知视角,叙述者扮演的角色如同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转而使用有限视角或微观视角,会为节目带来不一样的面貌。比如《我的奥林匹克》系列节目就是由于从宏大叙事转为微观视角,才使观众看到不一样的事实,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这样的视角更贴近实际生活,也容易完成新闻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细节人物化的过程,可视性更强。
其次,应选择新奇讨巧的结构。这里所说的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形式上的,即突出能指。如通过强化仪式感营造出人在生活中出于对价值观的敬畏所造成的庄重和出于对他人及社会行为的尊重所展现出的典雅。这种庄重和典雅在日常生活中是较少自然出现的,得到的展现也不多,因此在报道时加强仪式感会赋予日常生活以庄严高贵含义的象征性,进而带给观众不同寻常的感受。比如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中,结尾处的“投票箱”环节的作用,就是通过营造仪式感使观众产生庄重之感;《汶川相册——他们是谁》中幻灯片相册的使用,则唤起观众对他人所做牺牲的尊重与缅怀。另一方面则是内容上的,诸如巧妙地处理报道中人物、细节和环节推进的关系和设置悬念、等部分。这相当于改变语言的语法结构,需要根据具体报道事件的特点来设置。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悬念与的设置不是人为强行安排的,而应与人物、故事、细节和环节段落紧密结合。《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和《汶川相册——他们是谁》的设置方式完全不同,但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的内容偏重事理,以强逻辑性的段落推进作为悬念、设置的主线,将人物、故事穿插其间;而《汶川相册——他们是谁》偏重情感,以排比、对照式的技巧安排段落,以强形式感的开头和结尾完成设置悬念、推向的功能。因此,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根据报道对象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综合使用结构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需改革旧有的语词语态系统。纵观以往的报道可以看出,我们在报道过程中对特定类型的事物往往会使用固定的语词语态,譬如对某一类型的事件如英雄事迹等往往采用仰角度的语态,而对犯罪事件等则采用俯角度的语态。这或可称之为新闻报道中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打破这种语言习惯,会给节目带来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也会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受。以《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为例。重大会议的召开在这种语言习惯中属于仰角度语态一类,对它的报道往往带有自上而下的、宣传色彩。而《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则扭转了这种仰视的角度,改为平等交流的语态,在重大会议的报道竞争中开辟了一片蓝海。
电视报道虽然与文艺创作有相当大的区别,无论如何其出发点应当是有价值的内容,形式上的创新不应成为全部,但形式的完备于内容的良好传播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陌生化手段在电视报道中的运用,将有助于媒体营造独特的审美形式,避免报道的同质化,扩大差异,吸引受众。形式并非空无一物,它可以创造内容。
参考文献:
[1][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法]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孙旭培,《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人民出版社,2004
[6]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出版社,2003
[7]朱清河:《典型报道:理论、应用与反思》,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论文关键词:可雇佣性;学科教学模式;应用心理学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无外乎三个层面:一是从宏观层面,国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政策,从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来引导和分流就业人群;二是从中观层面,高校与政府机构、企业等就业单位加强相互合作,实现人才供需的互利互惠;三是从微观层面,即高校自身的教学体系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目前,虽然全国各高校逐步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教育、创业教育以及职业规划教育等教育形式,但其日常的学科教学作为最直接和最根本影响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微观环境因素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国内已有的一些研究就欧洲等一些国家如何将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学科教学进行了经验总结,但这些结论较为笼统,缺乏本土化和学科针对性。因此,本文将以应用心理学学科的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如何从教学微观环境的角度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的可雇佣性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关于这一概念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如哈维(Harvey,L.,2001)将学习能力视为可雇佣性的主要能力指标,而布朗(Brown,P.et al,2003)等人则认为可雇佣性不仅是一种个体的能力,而且是种种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论具体定义如何,可雇佣性的实质在于寻求职业、保持职业及胜任职业的一系列过程中个体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及个人特质的综合,或者换个角度说,可雇佣性并非是一种雇佣与否的结果,而是一种涉及雇佣现象的学习能力。国外的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学会做事的速度依赖于他们在正规教育中所获得的能力水平和类型,这说明可雇用性是可以通过高等教育来获得的。
那么,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提升个体的可雇佣性呢?这即是可雇佣性教育模式所要探索的内容。从我国学者对国外已有的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的总结来看,他们的教学模式包括输入—输出模式、Harvey&Locke开发模式、体验学习模式、高等教育作用模式、全面开发模式在内的一系列理论,且从不同的学生类型和学校类型对如何开展可雇佣性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这些理论研究是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关系、可雇佣性的实质及发展条件等内容,并没有从微观层面深入讨论具体的学科教学该如何渗透可雇佣性培养理念。因此,从教学方法论角度而言,这些理论尚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现有应用心理学学科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所谓学科教学模式,应该包含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从这几个方面来探查国内应用心理学的教学,可以发现如下的局限性。
1.教学内容结构化,但缺乏对知识应用性的考量
心理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其主体知识架构完全形成于西方,因而其专业教材的内容几乎全为国外成果的介绍。教材的编写是具有滞后性的,即国外较新的研究成果无法及时反映出来;同时它必须具有权威性,即公认的、经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才能入选。因此,观照高校应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其教学内容都是较为结构化的:一方面,教师的知识更新程度较低,只能按照经典教材的内容教授,尤其是在一些新建该专业和专业发展规模较小的高校,尚未购买相应的外文数据库,无法了解国外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为了使学生了解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将来能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不得不赶进度,也无法分心去教授更多的应用性成果。例如,心理统计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其庞杂的内容体系使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一些失真的案例以节省教学时间,而让学生单纯理解某种统计公式的计算过程。这种缺乏应用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面对真正的科研情境和实际应用情境时,即便是有SPSS等统计软件的辅助也无从下手,更遑论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教学手段灵活化,但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解
随着多媒体等媒介形式被引入大学课堂,高校应用心理学学科的教学手段日益灵活化。许多教师利用美轮美奂的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等对学生加强了感官刺激,又或者通过游戏等互动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这些教学手段并未真正重视和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知识的灌输。学生在未来求职过程中所需要的独立、创新的思考能力、高效的自我管理能力、主动的自我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雇佣性的核心技能和素养都无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究其根本在于它没有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的动力与迫力,而更重视教师个人知识量的展现。与此相反,国外的课堂“返璞归真”却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例如近年来,在搜狐、网易、新浪等国内著名网站上聆听世界顶级名校的各种公开课已成为最热的网络风潮之一,人文社科领域中包括哈佛大学教授Tal Ben-Shahar所讲的《幸福》、耶鲁大学Shelly Kagan 教授所讲的《死亡》都受到大学生群体的追捧。这些课程并非通过花里胡哨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是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都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完成作业等方式才能完成学习。他们从中所获取的人文精神、科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积极主动的自我意识都是国内的教学远不能比的,却正是学生未来踏入社会所需要的。 3.教学考核多样化,但缺乏对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教育部关于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该专业学生的可雇佣性应着重体现在合作及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一系列与“人”相关的领域,课程考核则应围绕这些培养目标来进行。目前许多高校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已逐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考核方式以图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增加实践课程、设置专业见习、进行多种课外活动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或为了减少时间、精力的投入,而倾向于采用静态的文字考试方式,或者将实践考核环节简单化、形式化。归根结底,其教学目标仅仅是完成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而非努力挖掘所教知识与未来就业途径的关联性,因此缺乏对学生所应从学习中锻炼的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三、以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为目的的应用心理学学科教学模式策略
从上述局限性来看,实现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可雇佣性的核心技能和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教学目标结构化,而教学内容非结构化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劳动过程,它无法全然量化分析,但也并非只能做笼统评估。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而言,教学目标的结构化是指在综合考虑课程内各种基本要素和课程外应用情形的基础上,制订客观的、层次明晰递进的能力培养目标体系。这实际上要求教师既熟悉学科脉络又了解学科应用的新进展,从而将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要求内化到课程教学中。而教学内容的非结构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是教师“融会贯通”的思想、理念以及对学生针对实际教学情形所提出问题的适应性解答,而非按照某一教学大纲“生搬硬套”式的灌输;学生要想深入掌握某一知识点必须通过自学来实现。这二者看似矛盾,却是对立统一的。因为高等教育不同于初等和中等教育,它不以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为根本目的,而是以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适应,从而最终立足于社会为终极目标,所以这两个方面的相反相成正好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能力、使学生不断挖掘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内涵大于形式,即教学思想重于教学手段
发达的现代科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得力助手,但不能因此而“舍本逐末”、“过度包装”。一些高校在教师的教学评估方面存在“间接性”误导的现象,即过分看重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对教师讲授技巧的评价,从而使部分教师忽略了教学思想的传达,而只重视如何通过增加教学的娱乐性来“取悦”学生。其实这种以华丽的教学手段取胜的方式是短视的,因为学生“浅尝辄止”,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而教师的教学素养也就“停滞不前”。当然,缺乏深度的教学过程与教育评估制度等宏观因素有关,但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而言,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系统论方法、对应用心理学学科的知识架构和体系深入掌握、了解相关职业领域的可雇佣性需求及其对课程的意义,从而能传递更多的启发性思想而非仅仅是现成的信息等。
3.过程重于结果,使开放性评价多于封闭性考核
从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的理论角度来看,教学的全程都必须体现出以职业为导向、以可雇佣性培养为内容的特点,因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随时都能进行对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锻炼和评估,如表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规划和组织能力等,灵活而敏锐的教师能通过师生之间的反馈和交流掌握学生相关技能的发展情况,由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所谓开放性评价即教师在自己设置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不同形式的“障碍性”教学节点来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这种评价并非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累加的。如在“管理心理学”课程中,让学生以口头报告的形式汇报其团队设计的企业组织结构方案,以此考核其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知识的迁移性能力。而所谓封闭性考核则是教师在前者的基础上,对其所教授知识点和学生必需技能的一次性考核,但考核的形式依然可以是多样化的,只是考核结果不具有可更改性。这两种形式应有机结合,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断调整。
篇6
关键词:教育心理化;交叉融合;构建;必然性
教育是一门科学,心理又是一门科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同为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广义上都属“人”学范畴,学科本身具有很多交叉融合的有利条件,为心理学作为研究教育的科学方法提供了实现的基础,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心理学理论影响、制约教育学的发展也是教育心理化理论滋生的条件。教育心理化的理论与实践古今中外早有成功实操例证,只是没有定向专题研究或未被后人高度重视,至今教育心理化理论被压在巨石下已被忽略,只是凭借着自己独有的真理光辉不时的向人间教育闪现。如今,中国像一条巨龙从东方崛起。经济、科学、教育大发展,国家建设日新月异,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朝着现代化宏伟目标突飞猛进。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是重中之重,然而先进的教育则是关键,中国教育心理化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根据中国国情,办好中国特色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心理化课题,走好中国教育心理化之路是21世纪对中国教育的呼唤!教育要服从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用心理科学融合整个教育;利用心理科学矫正教育的偏颇;“教育心理化”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自然融合体。
由此看来对“中国教育心理化”进行专题研究,发展“中国教育心理化”成果,深化“中国教育心理化”理论,培育教育“自然融合体”,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对教育概念的再认知
什么是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教育学中论载: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满足最佳成长的需要,这就是教育。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精辟论述。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
“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
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这并非什么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在教育史上, 在裴斯泰洛齐之前, 一般把教育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历程,教育是一种技术, 它本身没有价值;但裴斯泰洛齐之后, 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教育被看成内在力量的自动发展, 开始被当作人类文化的一个部门, 其本身有了内在价值。在个人方面, 教育为内在本质的完成; 在社会方面, 教育的功能在于文化的充实与培养。他在《隐士的黄昏》中说,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使人的内在力量提升为纯洁的人类智慧。在他看来, 教育乃是人类本质的改造, 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因此, 教育应重视个人本质的和谐发展,应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使儿童获得适当的发展机会,并重视文化的客观价值, 引导儿童向着确定的目的发展。而所谓发展, 就是改造或提升人的“自然”的动物性, 透过社会性,而进入“文化”方面的道德性。由此可见, 裴斯泰洛齐将教育上的“发展”的含义由“经验主义”水平改变为“直观主义”水平, 推进了人类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裴斯泰洛齐进而认为, 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获得静的知识,而且是养成动的认识。这就是说, 教育的本质, 不仅是自外而内的知识的传递过程, 而且是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进展。
二、教育心理化概述
教育“心理化”的四点内涵:
(一)教育的内容、方法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没有一种学科,它本身自然地或者不顾及学习者的发展阶段,就具有固有的教育价值。”因此,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注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匹配,然后再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具有新鲜感,这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的前提。因此,这种新鲜感、积极性的产生必然要通过研究学习者心理得来──“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教师绝不是真理的代言人。同样,在课堂上没有不可以怀疑的真理,而真理也是不怕怀疑的。对于真理的认识,只有通过其独立的、自由的判断后,才能使学习者真正认识到真理的含义。相反,越是伪真理,越怕怀疑,才越需要灌输。教师的作用就是体现在其问题设计要击中矛盾的要害,并产生碰撞;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寻找矛盾所在,通过一个又一个具有启发生的设问引导和影响讨论的进程。教师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便是在这个引导过程中完成的,而不是通过最后的“总结”来宣布正确“答案”,来灌输教师自己的思想。这一切对于教师作用的限定是为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形成不要期望一步到位。正常情况应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这个发展过程,服从这个规律。其中任何人为的干预、拔苗助长的行为都将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思想意识形成的过程可能会很慢,会有反复,但它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认识,便会具有持久性和自律的特点。因此,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这样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三)利用心理理论矫正教育偏颇。
学校学生、老师有了心理障碍可以用心理手段进行疏通;教学滞后可以运用心理手段进行分析诊断;教育失误可以运用心理理论来衡量因果。
面对学生抑郁、焦虑、婚姻情感、职场压力、厌学、自闭症、强迫症等诸多问题咨询师可以帮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心理困扰。有人形容说: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两个人扶持的,一个是法律顾问,一个是心理顾问。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你们的,我们衷心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中学、大学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在这时期,性格、情感、认知水平、价值观等都会有巨大的变化,称为“黄金岁月”;同时,又是心理障碍的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称为“多事之秋”。心理咨询能缓解青少年的迷惑,帮助他们顺利的走过这一阶段,实现“心灵再度成长”。
据调查,中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瑞华研究员认为,缺乏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才与心理教育是造成我国精神障碍、心理障碍以及自杀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四)教育心理化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融合。
教育心理化的范畴可以包括教育管理心理化;教学过程心理化;教学内容心理化;教学方法心理化;学校德育心理化;学校体育心理化;学校美育心理化;健康教育心理化;班级工作心理化;学校活动心理化;家庭教育心理化;学校建设心理化;校园文化心理化;教学研究心理化等。
总之教育“心理化”,就是将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有机融合,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心理规律,使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制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的实施;教育心理化是对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方法的挑战,它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高端标准要求,体现了对教育认识与实践的深化,体现了21世纪对教育工作者的高标准要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认识的变革,这种变革必然带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崭新的局面。
三、中外教育家的教育心理化思想
(一)孔子教育心理化的践行
1.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弟子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2.学思结合。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也就是教育过程符合人的心理规律。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3.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孔子时代,心理科学并未形成。然而,在他的教育过程中无不把教育顺应在心理规律之中。不能不说这是孔子教育思想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陶行知的教育心理化思想。
1.陶行知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陶行知坚决反对那种脱离生活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只会导致学生死背硬记,所谓“教师讲,学生听,堂上记笔记,课后抄笔记,一切为考试,考完全忘记”。因而,“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他同时也尖锐批判了那种采用频繁考试以使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造成的恶劣后果是:“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因而必须“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成人教育必须设法引起学员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从灌注的教授法里解放出来,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成人教育尤其要根据成人心理比较成熟、社会实践经验多、理解力强等特点,采用启发式的“新教育方法”。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实质上是顺应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教育心理化的具体化。
(三)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心理化应用。
赫尔巴特把“兴趣”分为:“注意、期待、探求、行动”四个阶段,主张教学依次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程序进行,并相应采取“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综合教学法”等不同方法。
杜威则研究了教学中人的思维过程,提出“思维五步说:置疑、提问、假设、推断、验证,”由此教学采取“暗示、经验、假设、整理、验证”五个步骤,并主张打破分科和班级,按专题融合各学科知识的单元教学方法。
杜威和赫尔巴特都注意根据人的心理和思维的规律,对教学过程分解为不同阶段加以研究,规定教学不同阶段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并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现代课程论和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心理化“产婆术”。
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他受他母亲为人接生的影响和启发,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产婆。因为人的头脑中已存有各种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实质上,他是用各种问题去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他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自觉地多方面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原则,从而辨证地、具体地看待问题而非绝对地、笼统地对某个问题下结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被形象地称为“产婆术”,他自称是“思想的催产婆”。这种教育观实质上是教育心理化过程。对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道德观大有益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对后世影响很大。
(五)中国优秀教师的教育心理化结晶。
特级教师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晓之以理。就是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要盲目决策,武断决定,要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用道理去说服他们。比如对有时旷课的学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批评一顿,而是首先要同他谈心,找出他不上课的真实原因,是基础差,还是思想散漫。如果是基础差可以找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他、带动他;如果是思想散漫,就应多做思想教育工作,告诉他们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明白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使他们懂得人情道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动之以情。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在课余时间尽量多深入到他们中去,与他们多交谈、使学生信赖你,在交往中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需求。特别是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觉班集体的温暖,让所有学生沐浴在爱的海洋中。教师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努力的工作。在情感力量的驱动下学生乐意接受并受到良好教育。
导之以行。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这就要求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一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二是要加强道德修养,在生活中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风、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去带动学生,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要勤勤恳恳学习、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持之以恒。就是做班主任工作要有耐心、有毅力。不要当班上出现问题时就不管不问;班主任工作是非常琐碎的,一个班级有许多事情需要去了解、有许多问题去解决,不要怕麻烦,工作要有一种认真负责、持之以恒的态度。家庭、社会、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反复抓,抓反复;有目的、有计划的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班主任老师的人格魅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着学子们的心田。这不是强求而是影响,不是强制而是感化,不是束缚而是自律。这正是心理学中知、情、意、行理论在教育过程中显现的巨大作用。
四、世界教育心理化的发展
(一)亚里士多德教育阶段主张。
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他把一个人的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阶段来划分。0―7岁为第一阶段,以体育训练为主;7―14岁为第二个阶段,以德育为主;14―21岁为第三个阶段,以理智培养为主。在0―7岁时,父母应特别重视对幼儿的抚养,要吃含乳份最多的食物。五岁以前,孩子的活动以游戏为主,应保护孩子的四肢,使其健康成长,要经得起适当的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还应对幼儿讲述一些健康有益的故事。7岁时,孩子应到国家办的学校里接受专门的系统的教育,一直到14岁为止。这个时期主要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应对其实施合谐的教育。主要内容有:体育锻炼、音乐和道德训练。这里没有提到读写算的教学,并不是亚里士多德不重视,而按照雅典教育的惯例,把这些内容纳入到音乐教育中去了,这时期的体育不以竞技为目的,而是为人的健康发育服务的。他汲取了斯巴达体育训练过于严格的教训――学生流于野蛮、粗俗。他认为儿童应掌握必要的军事、体育技能,但不要求精于此道。这与雅典的教育风尚是相吻合的。
(二)奥苏泊尔教育从心开始。
奥苏泊尔说:“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学从心开始就是教学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储备、新的认知需求、接受新知识的深度广度、乐于接受的方式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用心教的前提。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学生,感受他们的感受,揭开他们的疑问,“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平等、和谐、融洽、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调节指导,帮助其积极思考,进而不断把外界信息内化为自身认知储备,这就是用心教。一句话,要从学生角度体会学生所思所想所感,从学生角度理解学生行为。
(三)第斯多惠的情感激励理论。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递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用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用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更有包含激情和感染力,体现你对所传授知识的信仰与热爱。这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和无形的鼓舞力量。教师的威信来自学生心灵深处对学科知识的真理性信服。
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是决定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的愉快或悲惨,教师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四)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理论。
杜威他强调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都应该服从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都应该为了促进学生的生长。对此,杜威曾这样说:“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杜威主张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儿童中心主义作为主线,贯穿于其中,其主要内容包括生长论、课程与教材心理、学习心理和道德教育心理等方面。儿童中心主义是杜威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正如柏林纳所言:“以杜威为首倡导的儿童中心运动……使教育工作者看到了心理学的价值。”
在杜威的著作中,经常可见到“生长”一词。由于生长的概念在杜威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至有人称杜威是现代科学时代的“生长哲学家”与“生长教育家”。他的“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倡导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要尊重儿童的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1.生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连结的动态的心理发展过程。
杜威认为,对“生长”这一名词通常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并导致性质相反的观念。一种是传统教育普遍认可的观念,即生长是指某物由不完全而达到完全的状态。按照这种观念,认为儿童在身心两方面都极不完全,生长的过程就是要用外在教育的手段,使儿童从不完备达到完备方面的发展。但是杜威所主张的生长观是与上述观念不同的。在他看来,生长是一个无止境的动态发展过程。他指出,人的生长表现为两个方面:身体的方面和心理的方面。一方面,身心两方面的发展相辅而行;另一方面,身体的生长有一定限定,而心理方面的生长则是无止境的。杜威的所谓生长无止境,正是就心理的意义而言的。
杜威还强调,儿童的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节律性。如果不重视儿童生长的需要及时机,急于要得到生长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拔苗助长的结果,这正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弊病之一。所以杜威始终强调学校的一切教育都应以儿童为中心,按照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组织教学。
2.教育必须以儿童的本能和能力为依据。
根据经验的相互作用原则,杜威指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它们是平行并重的,哪一个也不能偏废。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杜威重视儿童生长发展的主动性,同时也指出,生长并不意味着“放任儿童的兴趣”,如果放任这种兴趣,让其漫无目的的去做,那就没有生长可言。他认为,所谓生长,可以表现为将能力引导到养成各种习惯,通常指通过简单的反复练习巩固下来的行动方式。杜威认为习惯是生长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机体的活动和环境取得全面的、持久的平衡”;另一种形式是“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活动,借以应付新的情况和能力。”杜威称此为“主动的习惯”,其中“包含思维、发明和使用自己的能力应用于新的目的的首创精神”。
3.教育即通过经验改造而体现的生长。
杜威认为,“教育即儿童本能、能力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儿童的本能、兴趣不断生长,而“生长的理想归结于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继续不断地改组或改造”。其意即: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经验不断改组改造的活动而得以完成和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本能、能力、兴趣得到充分的尊重、利用和发展,儿童增长了才干,培养了能力。
(五)21世纪对教育心理化的呼唤。
1.教育心理化是促使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
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上,正处于最具特色而可塑性又最强的时期,随着他们的年龄、知识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自我独立意识愈来愈强烈,他们刚刚开始形成的理性世界急需要有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来支撑。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51%,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随机抽取的3万多名学生的检测报告中,发现有32%的人具有心理异常现象,中学生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7%。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青少年在成长中面临的心理偏差问题已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在一些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自私、偏执、唯我独尊、心胸狭窄、孤僻懦弱、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等心理障碍,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解决矛盾、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心理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2.教育心理化有助于优化教育方法并为适应新形势或实施新课改做好充分准备。
二十一世纪是充分关注人、尊重人和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的时代,教育心理化,它体现了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它迫切要求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必须懂得尊重理解学生,学会接纳和分享,掌握倾听和沟通、表扬和批评的技巧等,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艺术水平。这对习惯于传统师道尊严、专注知识传授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实践机会。
教育心理化是适应新课改需求,更新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转变或改善教育方法的特殊载体。教育心理化与新课改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新课改应以教育心理化为突破口,一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不断成长;教育心理化更应抓住新课改的机遇,在教育功能、管理模式、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上进一步探索。
3.教育心理化是改进和加强各行各业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首先,教育心理化有利于完善德育功能。我们知道,德育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二是满足个体的需要。在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只注重满足社会需要,一味强调社会规范的统一要求,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在我们平时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往往是老师讲的听者不爱听,听者想听的老师不讲,注定就是德育信息的"接受器",德育工作的"终点站",造成德育工作的实效甚微。因此只有加强教育心理化,才能更有利于促进教育者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与思想动态,使德育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个人心理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第二,教育心理化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德育方法。教育心理化的开展使教育者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引入德育,如:谈话、疏导、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法等,真是"润物细无声",为德育工作扫除心理障碍,拓展了德育教育渠道,这样既丰富了德育的方法,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促使学生在健康心理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教育心理化,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教育心理化要求教育者懂得:学生是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任何有损于人格尊严的教育都会伤害学生的心理。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者就会深深醒悟到,教育我们的学生时,必须首先要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4.教育心理化是解决学生知行矛盾并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内化的重要举措。
在德育实践中,常常遇到学生品德认识与品德行为相背离的现象。而教育心理化,在德育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学生情绪,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作用。在教育心理化活动中,如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就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品质的升华,从而真正解决了学生知与行的矛盾,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
5.教育心理化是企业培训活动的最有效的科学方式。
培训是投资,也是成本。因此在企业培训内容上,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围绕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所急需解决而且带有共性的问题来设置培训内容。个别性的员工需要心理帮助,可以采取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出现了团体性的认知偏差、职业倦怠、技术攻关、工作态度及群体性心理危机等问题,则可迁移采取不同的“培训心理化”方式。
五、中国教育心理化的必然性
(一)教育与心理两门学科的性质有融合的必然性。
诚然,实现教育心理化必须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从分析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得知,有两个关键点可使心理学与教育结合:一是对心理过程的理解。心理为一个动态过程,因为观念是时间和经验的产物,心理学需要一个自己的基本理论,并在一开始将自己的着重点落在变化着的状态上。所有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时间性事件和持续的变化,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给教育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育学的独立性在于它是教育过程的理论,因此找到了教育过程与人的认识过程的一致性,认识过程与心理发展过程的同步性。教育使人的身心得到发展,而心理发展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并且贯穿全程。就是在这种恰恰只能实现精神生活的真正的教育过程中必须使生气勃勃的活动深入到教材中去,使兴趣的直接活动在定型以前一直向前推进。……活动的巨大功能就是无止境地自我塑造……。号称亚洲十大演讲专家之一石岩老师的演讲的独特魅力所在就是:他的讲演有伟人的气魄与形象;他的音质、音色、音调有着强劲的磁力;他的语言铿锵有力,时时迸发着灵感的火花;他的自然大方的举止拉近了听众的距离;他的演讲有相声般的幽默,诗般的激情,小说般的形象,戏剧般的冲突!他每发出一个声音信息都不自觉得成为听众的刺激信号,迫使听众耳听、眼看、心想、口默,真乃是讲者与听者产生着一个个共鸣效应。石岩老师的演讲威力之大是与演讲心理化的作用息息相关的。
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第二个连接点是教师可通过掌握统觉规律使教学遵循系统的思维程序,摆脱陈规陋习的束缚与纯粹经验的偶然性,提炼教育活动可预测的通则,提高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起点是人的个性,其本质与直接目标是以各种观念丰富受教育者心灵,因此原则上人具有可塑性。可塑性不依赖心灵初始的各种能力,而是已获表象之间的关系。受教育者的可塑性是教育的基础,为教师找到了工作蓝本,教师可通过组织观念来构筑教育对象的心灵。对心理过程的重视及其统觉理论构成了教育与心理学联姻的媒介,成为教育心理化的前提。虽在此前已有不少教育家提出根据教育对象特点进行教育的主张,在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充分运用心理学去论证教育中各种实际问题。
结合管理与教学还有训育的方法,训育最大的特点是陶冶性,通过赞许和责备在教育对象周围造成影响受教育者的情感、思维的氛围,促进道德性格的形成。训育的进行同样应依据心理发展的规律,因为在性格形成的因素中,除人的天性与自然素质、生活方式外,教育的影响力最为重要。
教育心理化的明显特征是心理化的彻底性及与伦理学的相关性。不单单是把某一心理学知识具体运用在某个教育问题上,而是既包含在宏观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建构中,又渗透在微观的教育工作与具体实践中。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应拥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空间,一方面逐步完善学科自律机制,建立知识共同体的学术规范,另一方面渴望做出重大的理论贡献;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并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运用心理学知识时,不忘心理本身的社会性及教育科学的人文属性,要有平衡和谐的古典主义特色。如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中,要强调把个性发展与拓展的社会需求相连,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内容,即在教育过程和方法上除正规教学外,也注重社会交往与经验的作用,体现出对心理学与伦理学联系的深切关照,因伦理学是实践哲学,而心理学曾是哲学的分支,在本源上具有统一性,只是有意识地把它们分别作为科学教育学大厦的两块基石。
教育心理化的努力与追求教育的科学化密切相关,实质是致力于教育科学化的一次伟大尝试。虽然教育心理化并不代表教育科学化,但在教育还没有自己的独立体系时,找到了合理的基础,建构了严密的逻辑体系,教育发展在追求教育的科学化。科学的工具理性要求教育教学关系必须依据一种科学标准,即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详细描述认识与学习的性质、过程与条件,并构建相应的教育教学原则、方式与方法。建立关系之秩序的理论基础与衡量标准,并不是来自教育目的,而是来源于认识论、心理学。自然科学的准确性告诉我们,整个精神活动可用数学公式表示,这是其心理学的一个基础。把教育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又把心理学的科学性建立在教育活动中。
教育心理化绝非凭空产生,而是来自对心理科学和教育工作的热爱,源于前人的影响和时代潮流的刺激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本身共有的学科特性。对科学心理学的追求和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兴趣成为其教育心理化的基础动力。有些专家出于建立完整心理学体系的动机,把心理现象与规律阐释清楚,以指导、融合其他科学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实践结晶、教育研究、经验学说、时代需求、思想来源已成为“中国教育心理化”的必要条件,而教育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及与心理学先天的融合优势为其心理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教育学和心理学同为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广义上都属“人”学范畴,学科本身具有很多交叉融合的有利条件,为心理学作为研究教育的科学方法提供了实现的基础,也是“教育心理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教育与社会现状迫切需要教育心理化。
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产生需要高素质人才,心理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指人心理承受挫折、压力的能力,广义的讲,它包括一个人全部心理特征的质量、水平。是指人适应和应对社会生活、学习、工作要求已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品质及其发展水平。包括人的性格、能力、气质的特点和水平。而性格又包括理智、情感和意志诸方面的特征,以及对待现实和自己态度的特征。经济社会新发展突出了相应心理素质的要求:第一,创新的意识和品质。无论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还是“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都使创新精神和品质成为时代对人才心理素质最重要的要求。第二,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经济全球化、通讯技术和网络化、世界面临如环境生态等发展的共同问题、不同民族和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要求当代人树立开放意识和包容心态,在世界范围内了解新动态、新信息、新成果,由此去借鉴、吸收、比较,从而获得成功。第三,竞争性的意识观念。市场经济是效益和竞争的经济,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竞争更趋激烈。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领先”、“ 专利”、“特色”、“填补空白”已是现代人才具有的意识。第四,合理的知识信息吸纳、处理能力。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呼唤知识储备、更新和有效应用的能力。这将决定人才的成功与成就的大小。第五,坚忍不拔的承受挫折能力。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同时存在着经历失败的风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价值多元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给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带来考验。机遇和挑战、利益和竞争,前所未有的得与失,深重影响牵动着当代人才的心理。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随着实现目标挑战性加强,能否具有不怕失败、失利而勇于承受严重挫折的心理能力,成为新条件下个方面人才应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联想中国人口中存在的“三独”社会现象:即教师独生、学生独生、父母独生的“三独”现实迫切需要“中国教育心理化”的探索与发展。用人类的、自然的和经验的事实通过新原则的运用创造出崭新的教育心理化成果,发展教育心理化理论是中国21世纪教育强劲的呼唤。
2009年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意见,激起公众对迟到的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引发公众参与的热潮。但教育改革的进程显然更为艰巨复杂。
近两年,由于单亲家庭和学习压力不断增多、增大,造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中小学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连续不断,呈上升趋势。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纷纷呼吁,必须重视校园“生命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教育过程必须融入心理教育。
2009年岁末,“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留下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之问,激起全国上下反思教育改革的新浪潮。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和探索逐渐活跃,人们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学校教育只教会了学生去填饱肚子的本事,而没有教会学生填饱心灵的方法.
围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大胆提出的“中国教育心理化”这个高含金量、沉甸甸的课题专心致志的研究、运用,为在新世纪引领教育新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奠定基础乃是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专家、教授以及热心于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与使命。中国教育心理化的发展必将给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史研究会.《杜威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 李其龙,郭官义,等译.《赫尔巴特文集• 心理学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张春兴.《心理学思想的流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7]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8]高瑜.解读杜威教育思想――兼谈对大学教学的启示[J].
[9]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文选》[C],纽约1912年英文版,第271页。
[10]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11] 宋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
[12]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杜殿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3]徐汝玲.《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苏泊尔(美国心理学家)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观》[M] (1968年)
[15] 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简体中文出版。
[16]杜威.儿童与课程.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7]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18]米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大学出版社,1996。
篇7
迈克尔・路特(Michael Rutter,1933-)是英国著名的发展变态心理学家,被称为“儿童精神病学之父”。1933年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城,1936年随父母回到英国,1940至1944年被父母寄养在美国。1944年后在英国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
路特1955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医学院。在获得神经病学、儿科和心脏病学的硕士学位后,1958年在伦敦莫兹利医院(Maudsley Hospital)接受了精神病学的训练,1961年获得资格认证,然后去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1962年回国后,他加入了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社会精神病研究所,1965年应聘到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1966年在伦敦被指定为精神病学会的高级讲师。1973年,他成为儿童精神病学教授、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系系主任。
1984年,路特创立了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儿童精神病学分会,于1984年至1987年担任该会的荣誉主席;1994年,他又创立了精神病学会下的社会、遗传和发展精神病学研究中心(Social,Genetic and Developmental Psychiatry Research Centre),在1994年至1998年间担任该中心的名誉主席。他在198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92年被授予爵士爵位,是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和医学科学研究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拥有莱顿大学、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芝加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沃里克大学等院校的名誉博士学位。现在,他担任伦敦皇家学院精神病学院发展精神病学教授和伦敦莫兹利医院的精神病顾问。
迄今为止,路特出版了38本专著,并发表了400多篇论文。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是《母爱剥夺再评估》(Maternal Deprivation Reassessed,1972),被New Society评价为“儿童保育领域的经典”。路特被公认,为儿童精神病学在医学和生物心理学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做出了卓越贡献。1995年他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在20世纪最著名的100名心理学家中,他排名第68位。
一、对母爱缺失与剥夺的研究
路特的研究思路主要是诠释自然和教养之间的关系,研究论题围绕母爱剥夺对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展开。这个论题涉及依恋关系的缺失与剥夺、依恋关系的丧失等。
依恋关系的缺失与剥夺。母爱剥夺的相关研究,是路特研究的重要领域,形成了他关于儿童成长的心理环境的重要研究范式和观点。路特认为,儿童依恋理论的提出者鲍尔比对母爱剥夺的概念过于简单化。鲍尔比认为,母爱剥夺是指儿童与一个依恋的人分离,失去了依恋对象且没有发展出对他人的依恋。路特认为,这些依恋的性质,每种都有不同的效应。为此他在缺失(privation)和剥夺(deprivation)之间作了区分。如果儿童根本未能形成依恋关系,这是依恋的缺失;而剥夺是指依恋关系的失去或受损害,即曾经拥有过以后的失去。依恋的缺失有两种原因,一是儿童有许多不同的养育者,二是家庭不和阻碍了儿童和成人建立依恋关系。路特发现一个有趣的结果,对于儿童精神问题的风险因素而言,父母离婚和父母去世显然具有相同的效应,然而,事实是父母离婚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父母去世。他认为,儿童期依恋关系的缺失可能导致了最初的粘滞、依赖行为,寻求注意和不加选择地建立友谊等行为。然后,随着儿童逐渐成长,表现出无法遵守规则,建立持久的人际关系或者有负罪感。路特还发现了行为的证据,情感障碍,以及语言、智力和体格发育的紊乱。出现上述问题,并非如鲍尔比所声称是缺失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所致,而是由于缺少依恋关系通常所能提供的智力刺激和社会经验所致。
1989年,路特领导了英国和罗马尼亚被收养者研究小组,跟踪研究了许多十几岁时被送到西方家庭中收养的孤儿,对于影响儿童发展的早期剥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依恋及新关系的发展,得到了乐观的结果。尤其在实验方法上他采用了更科学的方法,他将大量的时间投身于与儿童的接触,采用自然实验的方式发现可以得出因果推论的方法。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对儿童的了解,与对细节或例外结果的关注,路特在弥补鲍尔比提出的依恋关系基础之上,往前更迈进了一大步。
依恋关系的丧失――应对、心理弹性、遗传因素和保护因素。路特着力考察了当面临依恋关系丧失时,儿童的心理行为反应以及相应的机制。
第一,儿童需要考虑应对。即要么有身体上的应对,要么有心理上的应对。路特认为,儿童的应对行为包括问题解决和情绪调整两种,这两种方法中有许多属于偏差行为或不良适应行为。
第二,儿童需要避免压力和逆境,或者用某种方式减少压力所带来的影响。路特认为,在挑战与压力面前,儿童必须学会应对,一种方法是通过暴露,使儿童处于真实的危险中,只不过这种危险控制在儿童可以处理和应对的范围内。这方面的思想和研究使心理弹性成为到目前为止产出颇丰的一个研究领域。
第三,涉及到遗传因素。已有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环境对人影响的易感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寻找涉及到压力应对时的遗传路径,要么是增加风险,要么是增加保护性。
除以上所提到的三种面对压力时可能的机制,路特也是较早关注到部分不利处境儿童发展依然较好的研究者。他特别关注儿童成长中的保护性因素,即那些使儿童免于受到伤害、减低伤害或者修通所受伤害的因素。包括儿童面对应激的性质、儿童生活境况改变、儿童自身的因素、家庭内因素以及诸如学校、家庭外因素五个方面。这些保护性因素的提出,对于早期剥夺儿童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尤其对研究处境不利儿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路特同时也强调,为了了解与加强心理弹性与保护机制,人们必须考虑到家庭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种族情境的互动,以及个人与家庭因而出现的衰败或兴盛。
二、孤独症的研究和思想
路特医学和神经病学的特殊背景,使他关注到了其他研究者可能较少关注的社会行为遗传因素,并且尝试对其机制进行研究,这一点尤其反映在他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中。
孤独症的发病机理:遗传因素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孤独症是一种情感性的而非躯体,原因是不良的父母抚养方式和其他心理因素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1977年路特等的研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孤独症遗传因素的重要性。该研究对象是21对英国双生子,其中10对是异卵双生子(基因相似性与普通兄弟姐妹一样),并用严格诊断标准每对双生子至少有一个是孤独症。结果发现,没有一对异卵双生子是同时发病的,也就是说,异卵双生同时发病机率是0。这可能也是人们对孤独症的遗传因素未给予重视的原因。这篇论文公开发表后,路特开始质疑自己的观点,5%的概率是相当低,但是真正的核心不应该关注很低的绝对概率,而是相对于当时普通人群万分之四的发病率非常高的相对概率,显然,遗传因素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路特从研究中找到了支持证据,即1977年研究中的11对是同卵双生(基因100%相似),他们中有4对,即36%被同时诊断为孤独症。尽管该双生子研究的样本很小,但是两类双生子发病概率统计学上是具有显著意义的。另外,他的研究设计非常精细,因此,该实验对孤独症领域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另外,基于路特与其同事的研究工作以及后来的验证性研究,孤独症从作为一个环境影响的心理问题逐渐被理解为重要的遗传性精神疾病之一,其结果大大促进了20世纪80年代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而孤独症则是研究者们首先关注的几个重点领域之一。
孤独症的诊断。路特1977年的双生子研究是另一个重要发现,涉及到孤独症的诊断,他提出了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概念,其征状是社交及沟通上的广泛性异常、异常局限性的兴趣、高度重复性的行为。事实上,路特及其同事对参加实验的42名儿童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包括社会、情绪、认知以及语言功能。最令人振奋的发现是,遗传因素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影响效应比对孤独症的影响效应更大:同卵双生子的相似性竟高达82%,异卵双生子的相似性仅有10%。
因此,路特与其同事认为,孤独症是与遗传因素相关联的广泛性认知障碍。这些发现也在后续的追踪研究中得到证实,即孤独症谱系的广泛性诊断,以及同卵双生子82%、异卵双生10%的症状相似性。路特及其同事的研究工作表明:孤独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更为合情合理,孤独症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更多关联的发育障碍。由于路特等的研究工作,到20 世纪70~80年代,人们基本上摒弃了孤独症所谓“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的病因假说。无论是孤独症生物学病因探讨,还是临床实体的识别与描述;无论是相关症状群的分型,还是研究与其他精神障碍的联系,均提示了对孤独症研究的一个全新时代即将到来,即明确了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
三、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路特在2006年出版的《基因和行为:自然-教养的交互说明》(Genes and Behavior:Nature - Nurture Interplay Explained)一书中,系统阐述了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他主要阐释了基因是怎样影响行为的,以及在理解各种行为特点和精神障碍的因果路径中的重要性。他对行为遗传学、精神病遗传学以及环境对风险的调节效应研究等许多领域,进行了清晰而又通俗易懂的描述,尤其是对基本假设、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的细致考虑,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谨慎解释。同时,路特也指出了纯粹遗传解释的局限,其核心是基因和环境永远不可能完全分开。路特认为,几乎没有例外,人的特点和障碍、体格和精神都是基因和环境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一方面,这意味着对所有的行为而言,遗传因素尽管可能不一定是占支配地位的,却是普遍的。这一点不仅对于障碍,而且对于普通人的心理特性,包括气质和认知特点,甚至犯罪或离婚这样的行为也同样适用。另一方面,许多遗传影响效应的例子也通过与环境的各种交互而发挥作用。因此,一些遗传行为会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于环境的风险因素之下,即所谓的遗传-环境相关。例如,父母有遗传因素的行为,可能破坏家庭功能,反过来,它又把孩子置于形成行为的风险环境中。换言之,父母的基因通过环境的影响机制来增加孩子发展所面临的风险。
路特认为,这种遗传-环境的交互作用非常普遍,人们必须在研究中予以考虑。基因不是决定性的,他们不会以任何直接的方式,导致诸如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或者精神障碍的产生。基因作用于行为的效应是间接的,很大程度上通过环境的调节而产生。基因和环境相互接触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所谓的遗传-环境的交互作用,这说明了基因为什么影响一个人对环境风险的易感性。因此,遗传学者和心理学研究者,不仅仅是说着相同的语言,还要共同工作。路特因其丰富的跨学科研究背景,以及强有力的分析方法历史性地承担起了这项工作。
三、小结与展望
路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跨度非常广阔,包含了早期的流行病学研究、学校效能调查、社会心理学的风险调节测验、访谈技术的研究,以及后期的定量研究和分子遗传学,涉及到DNA研究、神经影像学、家庭及学校的影响、基因、阅读障碍、生物和社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压力等方面。他的临床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包含了孤独症、神经精神障碍、抑郁、行为、阅读困难、剥夺综合症,以及多动症等。这种跨学科研究思路和研究实践,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给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大大拓展了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和范畴。
路特提出的儿童面对依恋关系丧失时可能的应对机制,以及保护性因素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儿童发展和学校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他给面对不利处境的儿童工作者带来了力量和希望。因为儿童所经历的这些苦难,或许可以看成儿童生长所经历的磨难,而不只是悲惨的不幸与无力的怜惜,这种信念可能同样会传递给处境不利儿童,从而提升其自身的心理弹性。同时,也为早期剥夺儿童的后期治疗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尤其对研究处境不利儿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点对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问题尤其重要,大量的留守儿童显然处在一个相对不完整的家庭中,父母不在身边,养育者的变更把留守儿童置于处境不利地位,而在客观现实无法改变的条件下,考察和研究其成长中的保护因素并应用于实际,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更现实和可行。此外,路特对孤独症的研究,不但扭转了人们对孤独症的看法,尤其是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看法,而且使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减轻了养育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他们在对自己的养育能力方面减少挫折感,恢复养育孩子的信心。
路特关于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观点,在理解个体差异的来源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也推动了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一是研究范式呈现多样化。一方面加强了收养研究的力度,使收养研究与双生子研究在行为遗传学中拥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使这两类研究成为确定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研究范式。
二是由于统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研究方法开始由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拓展到更为复杂的谱系研究,谱系研究可以为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更为完备的信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未来或许可以关注两个方面的发展问题:一是在发展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否会发生变化。比如,就认知能力来说,随着个体发育发展,遗传的作用不断加强;共同的家庭环境对童年期的个体是非常重要的,但到青春期以后它的影响可能逐渐变小。一是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在每个年龄阶段是如何持续与变迁的。例如,研究已发现在认知发展方面,从童年期到成人期的,存在令人吃惊的发展连续性。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不仅对发展心理学,而且对儿童精神病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无论如何,撇开路特对儿童工作的热忱和天才的思想,单凭他对待科学研究善于质疑的态度,不盲从权威的科学精神,其“儿童精神病学之父”称号,实属名至实归,名符其实。
篇8
【关键词】招聘;面试;心理效应
招聘是人力资源模块中最基础的工作,对企业的意义重大,它是保证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招聘流程缺乏对人心理的关注,往往导致招聘的效果不理想。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后使得招聘能够流程化并且能够更直观的进行数据分析。从招聘的初始环节招聘职位的到新员工试用期的评估和跟进的所有环节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心理学,将会使得整个招聘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一、职位空缺的产生
一个职位的产生,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组织机构的发展,工作任务增加需要增加新的职位;上一任得到了提升,产生了新职位;上一任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被调离岗位,等等。这一过程,要考虑招聘方,主要是招聘部门的心理因素。例如,一个招聘部门的负责人可能会因为空缺职位的前一任的表现,得出一些主观的结论,从而在心目中排斥与前一任的他或她具有某种相象特征的人。比如,一个运营总监因为一名女性下属因为结婚怀孕而仓促辞职,心中感到很不满,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他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一定不要招一名近婚龄或已婚未育的年轻女性。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遇到这种情况需要与用人部门主管详细沟通,分析上一任不能胜任的真正因素,尽可以地确立客观的评价。要使用人部门主管意识到,不能因为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发生,就得出所有年轻女性都有可能轻易辞职影响部门绩效的结论。可以列举组织内其他背景相同,但是工作绩效依然很好的员工实例,打消用人部门主管的顾虑。
二、职位与面试准备
招聘职位的时候,需考虑到潜在应聘者的心理感受,例如将招聘职位写得条理清晰,格式正规,印制精美的广告,都能吸引更多潜在的应聘者。对于工作的描述一定要写得尽可能详细,特别涉及到技术方面的要求,要准确,因为随着工作分工的精细化,学历高的应聘者,对于是否能在工作中运用和发展专业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视的。要设计专业的招聘流程设计和招聘计划,完整地让应聘者知道他现在处于招聘进程的哪一步,以便于更好地配合招聘方。频繁地改变流程和计划会让人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
三、面试
(一)面试中的人才测评
目前心理学在招聘中运用更多的还是在面试过程中的人才测评技术,几乎所有的招聘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一些心理测评的方法和技术,最常用的有公文框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游戏等。不少公司还有专门的测评软件,例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卡特尔16PF等人格测验,能对应聘者有个大概的评估,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位对人员所需要具备的关键特质相关维度的分析,以确认应聘者与职位的匹配度。除了可以直接量化的测评方法,也可以尝试用一些不可直接量化的测评方法作为辅助,比如用投射技术。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这是蕴藏在人类行为深层的动力,自己是意识不到的。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这种技术属于心理测验的三大技术之一――投射技术。
(二)面试中应聘者的心理因素
应试者的心理与心理偏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期望过高。有些应试者看社会过于理想化,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与周围环境,常常对自己期望过高。在面试过程中,这类应试者表现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舍我其谁的态势。他们一般个性鲜明,或某方面有专长,或过去多受奖励。但期望值过高、过于自负的应试者往往事与愿违。(2)趋同心理。指应试者一味迎合、顺从主考官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对考官言听计从,甚至言行举止都愿与主考官保持一致。趋同心理的根源在于缺乏应有的个性品质。如缺乏自信、盲从模仿、无主见等。(3)表现心理。指应试者主动展示自我的倾向。表现心理强的应试者可能主动与考官握手,回答问题时可能抢每件事,自我表白,言语过多等。应试者的适度表现是正常的,但过分表现就可能给主考官留下相反的印象。此类应试者多属外向型性格。(4)掩饰心理。指应试者企图掩盖自身缺陷的倾向。表现在回答问题上,支吾搪塞、答非所问;表现在言行举止上,神色不安,抓耳挠腮,避开主考官视线等。此类应试者或者虚荣心较强,或者有明显的缺陷和弱点。(5)完善心理。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即意味着永远的自我否定者,因为他永远达不到他为自己所定的任何一个目标;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亦意味着不知轻重、不分主次,在每一个细节上做着过分的不必要的停留。面试中,完美主义者会尽量地掩饰、遮盖自己的不足之处,然而,却忽略了面试的根本目的――全面而准确地展现自己的优点。(6)恐惧心理。面试恐惧心理的表现形式有:第一,陌生恐惧。一见陌生人便脸红、紧张、说不出话,感到浑身不自在,这便是陌生恐惧。第二,群体恐惧。对方是一群人,而你是单独一人,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群体恐惧。第三,高位恐惧。当去某单位应聘时,面试的主持人如果是高级领导干部,则往往会被他们的赫赫名声吓倒,一见面就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和不安,这就是高位恐惧。(7)自卑心理。自卑感较强的人往往多愁善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为了不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实行自我封闭,不愿同别人进行较多的接触和交往。自卑感较强的人一般都无法顺利地通过面试这一关口。在这种情况下,应试者的起初水平是无法发挥出来的。女性在重大面试场合获得的成绩往往低于她们的实际水平,低于她们在平时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8)迎合心理。迎合心理,也称逢迎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视为高于一切。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一味企求得到别人的好感,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轻易改变自身的观点,惟恐招致对方的不满。这种人在面试非常希望博得考官的好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它非但不能得到主考人员的“恩宠”,而且还会减损他们对于应试者真实素质的评价,因而是不可取的。
(三)面试官的心理效应
面试官在面试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的心理效应的影响。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先生认为:“大多数人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最能干的人,大多数决策者在面试的最初5分钟内就做出了录用与否的决定,并把面试的其余时间用来使他们的选择自圆其说。”因此,专业的面试官在面试时会注意调整以下这些心理因素:(1)归因效应:面试官认为自己是全能的“上帝”,永远正确,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候选人,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2)异性效应:面试官受异性吸引,尤其对外表气质佳、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容易产生好感。(3)首因效应:面试宫对候选人的第一印象作用很大。(4)晕轮效应:面试官容易被候选人的亮点所吸引,忽视观察其他方面,往往会忽略候选人的全部特点。(5)对比效应:面试官在连续面试多名候选人时,做出的面试评估会受面试的前一个候选人的影响,并会有无意识地对前后候选人进行比较的心理趋向。(6)序位效应:面试官在连续面试多名候选人时,会对最初和最后面试的候选人印象特别深刻。(7)中央趋热效应:面试官对连续面试的多名候选人评分时,当对候选人的评估感觉没有把握时,打的分数往往集中在中间段。(8)惺惺相惜效应:面试官倾向于认同自己的“同类”(例如:同爱好、同气质、同校、同宗教、同族等等),而更适合招聘职位的“异已”被拒之门外。
四、员工入职后跟进
入职培训能够帮助员工在第一天培养起作为团队成员的感觉,帮助员工从心理上“准备好”,通过对公司整体的了解,尤其是对规章制度、公司文化、健康与安全的方针和做法、工作环境等的熟悉,员工才能够建立起投入到新角色的信心,尽快适应环境。入职培训还能为将来员工信息入库、个人职业规划设计提供基础的材料。入职培训是也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专业技能的缺乏以及合格劳动力的短缺使得员工的保留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当务之急。有研究显示,新员工入职后的前三个月是员工离职最多发的时期。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最长。员工对公司的第一印象能极大地影响其今后的工作,甚至定下以后的工作基调。通常员工在第一天会很积极,希望给大家留下好印象,从公司角度来说也希望如此。所以入职培训作为一个增进双方进一步理解的机会,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大的公司都有专门的入职培训流程,甚至有专门针对入职培训者的培训。那么,什么是成功的有效的入职培训呢?让员工感受到欢迎及关怀;与员工确认用工的种种条款,建立起切合实际的期望值(避免以后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让员工理解公司的道德行为准则;完成公司的法定告知义务(如《劳动合同法》里的要求所告知事项);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适应性;建立起员工的信心,让其相信加入公司是正确的选择;提供一些背景信息。成功的入职培训开始于公司正式雇用员工的第一天,一直到员工真正融入到组织中去。入职培训需要安排专门的时间由专人来做,而不是由直线主管在工作中简单交代了事,也非刻板的填鸭。
招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组织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创造组织的竞争优势。现代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组织拥有什么样的员工,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立于不败之地,还是最终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心理学在招聘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正确地运用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招聘的成功率,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J].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武建学.七步打造完备的招聘管理体系[J].哈尔滨出版社,2006
篇9
一、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现状——传统生涯教育工作中专业化的缺失
《2014年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指出,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六成都还没有“被发明”;现在成人们帮孩子准备的工作能力,等到他们25岁时,该工作可能就已经消失。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学校该如何教导学生面对一个无法再按照传统生涯规划模式(即对职业的选择以经验为参考标准)去“准备”的未来?同时新的高考方式即将实施,以上海市为例:2017年起高考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由3+1变为3+3,前一个“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后一个“3”指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学生可以从政史地生物化6门科目中任选3门。2015年2月,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公布2017年高考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在涉及1096个专业或大类中,有655个专业不对选考科目提任何要求。这意味着在传统的学校生涯教育模式里更多作为被挑选对象的学生需要具备生涯规划和主动选择意识。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探索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高考之后个人专业志愿选什么课,选什么科,报什么样的专业,报什么样的大学等内容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普高的教育教学中。
但现实中传统生涯教育有本末倒置之嫌:读书12载,确定专业只要三四天,并且大学及专业的选择更多是由教师、父母等长辈给出的建议来决定的,而依据的大多又是对职业发展趋势的经验之谈。至于对学生是否适合这个专业,专业和职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个人与职业之间的适配度等问题都没有给出科学的分析和反馈。再结合《2014年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所指出的职业发展趋势以及新的高考方案实施后学生需要具备主动规划自己人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等的生涯决策能力的需求来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定位的缺失以及学校传统生涯教育内容狭窄、生涯教育路径经验化、专业化程度等问题,使现有生涯教育不能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相匹配。
这些现象折射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转变学校生涯教育理念势在必行;第二个问题就是学校如何具备专业化的生涯教育路径,帮助学生进行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成熟的生涯规划。
二、生涯教育从传统模式向专业化模式转型的两大重点
(一)专业化生涯教育理念的转变从生涯教育内容的转变开始
学校传统生涯教育模式的转变,首先是生涯教育理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将传统学校生涯教育模式侧重解决的升学指导(上什么样的大学)和就业指导(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向专业化生涯教育模式的解决个人与专业的适配度和职业的适配度,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具备4C(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转变。
(二)心理健康教育引领下的传统生涯教育向专业化生涯教育转型的路径
笔者作为一名心理教师,从普通高中已有的心理教师资源、心理类课程、心理测量这三个方面谈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向专业化生涯教育模式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
1.心理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首先,相对于学校的其他学科的教师来说,心理教师在其心理学专业学习中已经具备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基础,可以为学校生涯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确保学校生涯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方向。
其次,一所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是需要全体教师参与的。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回答“我如何协助学生做好的生涯?”如果对这一问题进行分解就是:“我喜欢自己的生涯吗?我的生涯是如何走到现在的?我拥有足够的生涯教育的理论与技能吗?我愿意让学生成为他自己的生涯主题吗?成功与平凡?对与错?好与不好?什么是生涯?如果不是只有工作还包括什么?”等。这也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化的生涯教育的理念和知识储备。学校可以成立以心理教师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力军的生涯教育专业学习社群,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度研究;可以以讲座、导读书籍、读书交流等形式对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生涯教育理论的通识培训。
2.生涯认知类心理课程的生涯导向作用
因为心理学的专业引领,以生涯教育为主题的心理类课程是学校生涯教育从传统模式向专业化模式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从课程内容的设置来看,以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心理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认识社会与职业变化特点为内容。这样的课程内容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选课、分科、选择专业之前,对个人的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人格特质等与未来所选职业之间的适配度作好准备。
以掌握了解、收集现代职业相关信息发展的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体验真实的职业生活为内容。这样的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分辨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进入合适的大学与专业,为未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作好准备。
这类心理课程在学校开展生涯教育时具有生涯导向作用,是培养学生进行生涯认知的有效且专业的途径之一。
3.心理测量的科学评价反馈作用
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量的结果可以为客观、全面、科学、定量化地了解自我提供依据。
普通高中的生涯教育中可以使用专业的心理量表,例如,《卡特尔的16PF人格测试》可帮助学生科学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霍兰德职业个性量表》能协助学生迅速、体系化、有依据地在与个人适配的一个特定的职业群里,进行探索行动。专业心理量表的使用可以为普通高中学生在高一选课、高二选科、高三选专业方面提供方向,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尽量客观、科学、定量化地解决个人与专业的适配度,解决个人与职业的适配度,确定最有可能成功的专业或职业,进而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目前看来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涯教育对于一所普通高中而言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从生涯教育机构的建立、机制的完善、师资力量的培养、课程的设置、各类活动的开展等角度统筹安排,系统地进行,以建立专业化的生涯教育模式。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多学校已有且发展完善的资源,对已有资源的有效应用将使学校建立专业化生涯教育模式的起步更加平稳,方向更加精准。
篇10
关键词: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构建;
作者简介:凌玲(1978-),女,硕士,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学、远程教育研究。(广东广州510091)
马尔科姆·谢泼德·诺尔斯(MalcolmSherperdKnowles,1913~1997)是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一生致力于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其成人教育学理论经过不断完善,最终在学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开辟了成人教育学研究的新方向。诺尔斯是第一位试图完整建构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学者,他对成人教育学的理论建构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诺尔斯的学术生涯是从探索非正规成人教育开始的。如果以诺尔斯1967年接触andragogy概念为分界点,可以把诺氏关于成人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诺氏对自己成人教育实践的探索,研究非正规成人教育理论,后期致力于对成人教育学理论构建的研究。
一、非正规成人教育的理论探索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诺尔斯进行学术研究的早期,《非正规成人教育》(InformalAdultE-ducation)一书即是这一时期的标志。该书是诺尔斯对自己在美国国家青年管理中心和波士顿基督教青年联合会长期从事成人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主要阐述对非正规成人教育的意义、教学过程及教学原则等方面的理论思考。
书中,诺尔斯没有直接对“非正规成人教育”下定义,而是对正规成人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成人教育课程作了区分:“正规成人教育课程是由固定的教育机构组织发起的,如大学、高等学校、商业学校;非正规成人教育课程则普遍由类似于YMCA、社区中心、工会、工厂和教堂等社会机构组织发起。有组织的正规课程适合于传授新知识的教学,非正规的课程形式能够为人们实践知识和检验知识提供机会,有助于激发成人的学习兴趣。”[1]
诺尔斯从著名成人教育哲学家和实践家奥弗斯崔特(H.A.Overstreet)的《成熟的心智》(TheMatureMind,1949)一书中借用了“成熟概念”。关于“成熟概念”,奥弗斯崔特主张成人应当不断成长,以形成儿童和青少年无法拥有的生活智慧。他提出,成人教育课程学习是实现成人成熟的重要途径,达到个体成人的成熟应该是成人教育的责任与任务。书中提出“在未来几年,成人教育要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帮助全世界千千万万的成人转变为成熟的人”[2]。因此,走向成熟的成人是成人教育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对于成熟的成人应具备的能力,诺尔斯尤其重视成人在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认为成人所具备的生活智慧集中体现在他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诺氏提出,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人际交往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可以通过学校、家庭、教堂、工作单位以及任何人群聚集的地方习得。
诺尔斯提出成人教学的13条原则[3]:(1)学生应明了并认可课程目标;(2)学生需要学习;(3)创造亲和的、非正式的学习气氛;(4)外在环境须有益于学习;(5)学生应参与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6)成人学习应当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7)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8)教师要对教学充满热情;(9)学生能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学习;(10)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掌握自己的学习结果;(11)教学方法多样化;(12)教师要有不断成长的意识;(13)教师对教学计划能作权宜变通。
通过非正规的成人教育课程学习,成人至少要达到七个目标[4]:(1)对自己有成熟的认识,能了解自己的需求、动机、兴趣和能力,能客观地看待自己;(2)对他人形成接纳、关爱和尊敬的态度,能区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观念;(3)对生活拥有积极的态度,经常思考如何不断地改变自己以应对社会变迁,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经验都视为学习的机会;(4)学会弄清行为的因果而不是停留在行为的表象;(5)掌握发展个人潜能的技能,如工作、社交、娱乐、生活和艺术修养技能等;(6)对人类文明宝库的价值有深刻的认识,熟知整个世界历史所传承下来的文明遗产;(7)在民主社会中,人们共同参与制定方针政策,每个人都能充分了解自己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及其它社会事务。
早期诺尔斯的成人教育研究仅局限于非正规形式的成人教育范围,他在非正规成人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但相对的,诺尔斯只是以某一组织或某一机构的狭隘视野看待成人教育,未能在成人学习心理及成人教学组织等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也没能借助其它学科领域对成人教育学进行学科理论基础方面的探索。因此,当时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还只是片断的、单向度的,属于他自己本人教学实践方面的发现,未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但是这些关于非正规成人教育的理论碎片式的思考已经涉及到了成人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此后,诺尔斯所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能高度概括的概念将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二、成人教育学的理论构建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90年代是诺尔斯学术研究的后期。其学术声誉在这一时期形成,此期的诺尔斯潜心研究成人教育学的理论构建。
(一)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前期探索
1967年,诺尔斯接触到了“andragogy”这个单词,中文翻译为成人教育学,诺尔斯对此欣喜不已。在他看来,他“找到了一个术语,这个术语使得我们能够讨论一个正在逐渐形成的,与儿童学习的教育学模式(pedagogy)相并行的,关于成人学习者的知识体系”[5]。随即,诺尔斯于1968年发表了题为《成人教育学非儿童教育学》(Androgogy,NotPedagogy)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诺尔斯当时没有找到单词“andragogy”的正确拼写形式,所以在第一次发表文章时,将单词误拼写成“androgogy”,直到他自己后来查阅MerriamWebster字典后才更正这一错误。文章肯定了成人教育学的存在,提出儿童教育学不适合于成人教学,成人教学应当有自己的教学模式,那就是“andragogy”。
诺尔斯第一次将自己的成人教育学理论完整呈现是在1970年发表的著作《现代成人教育实践: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对照》(TheModernPracticeofAdultEducation:AndragogyVersusPedagogy)。该书对成人教育学作了全方位的俯瞰与诠释,将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作了全面的比较。如前所述,因为儿童教育学是教育儿童的艺术和科学,因此,诺尔斯对照儿童教育学的概念,将成人教育学定义为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
此期的诺尔斯不再沿用《非正规成人教育》中的“成熟概念”,而是提出“人类自我淘汰”(HmanOsolescence)。诺尔斯认为,人类文明的最大危险“不是核战争、环境污染、人炸、自然资源枯竭,不是任何其它当代危机,而是以上危机的根源———人类日益加速着的退步。现在唯一的希望似乎就是制定一个应急计划,给这一代成人以各种能力,以便他们在永远变动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6]。
由此看来,教育成人是当务之急,鼓励成人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防止人类退化,避免社会退步。由此,教育成人的理论指导———成人教育学的构建便是一个“惊人的挑战”。然而长久以来,人类似乎将所有的目光都给了儿童教育学,就连那些大谈儿童教育学的专家学者们,都似乎遗忘了包括他们自身在内的、作为一个成人应该如何接受教育、如何学习的问题。诺尔斯对这一事实作了深刻的剖析,指出“直到20世纪中期,我们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实际上还是一无所知。当时,我们对成人学习只有一种理论模式,即儿童教育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来自我们对儿童的教学经验。因此,大部分成人一直被当作儿童来教授”[7]。诺尔斯进一步指出:“人们总是认为,儿童教育中所采用的原则和方法在帮助成人学习时也会有同样的效果。(于是乎,)把儿童的教师招来教成人。……然而,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随着成人教育研究和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累积,人们日益明显地感到,成人不仅仅是长大了的儿童,作为学习者,他们具有某些特点,需要有与儿童教育不同的原则和方法。”[8]
于是诺尔斯从儿童教育学关于学习者特性的假设不适合于成人学习者这一问题出发,提出了成人教育学理论,并对成人教育学独立于儿童教育学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诺尔斯认为成人教育学存在四个基本的理论假设,而且这四个理论假设是与儿童教育学“大不相同”的理论假设。它们是:“当个体成熟时,第一,他们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人格转变为独立的人;第二,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日益成为他们丰富的学习资源;第三,他们的学习计划日益结合他们的社会职责;第四,他们的时间观念出现了变化,从推迟运用知识的观念变为以操作为中心。”[9]
诺尔斯最初的观点是将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相剥离,认为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是“一分为二且相互对立的”(dichotomousandantithetical)。成人教育学是好的,儿童教育学是不好的,或者至少可以说,儿童教育学是指向儿童的,成人教育学是指向成人的。此时的诺尔斯在著作的副标题使用的是“对照”(Versus)这一字眼。这一倾向也可以从他书中第三章的标题反映出来,第三章的标题是“成人教育学:一个新兴的成人学习技术———向儿童教育学说再见”。
(二)成人教育学理论假设的修正
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一经推出,就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诺尔斯将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一分为二的观点更是掀起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批判与质疑诺氏理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然而,任何的批判与怀疑都没有来自实践检验所得出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在随后的十年时间里,诺尔斯不断收到来自中小学教师的来信,他们反映在某些情况下,运用成人教育学模式对儿童教学有时效果更好。同时,诺尔斯也从成人教育教师处了解到,在某些教学情况下,运用儿童教育学模式有时也是必须的。
于是,诺尔斯重新思考自己的学说。在该书1980年再版时,诺尔斯对自己的观点作了修正。他将原书的副标题从“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对照”改为“从儿童教育学到成人教育学”(FromPedagogytoAndragogy)。他在书中提出,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不是相互矛盾的,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到底是使用成人教育学模式还是儿童教育学模式,取决于当时的教学情境,而不是学习者的年龄。诺尔斯倾向于认为,成人教育学只是另一种有关学习者的模式,可以与儿童教育学的理论模式同时应用。这两种模式都可以用来检验某些理论是否适应于特定的教学情境。[10]然而,尽管诺尔斯承认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两者之间的非对立性,但基于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差异性,探寻一种适合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理论仍然是诺尔斯为之努力研究的课题。
(三)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完善
《成人学习者》(TheAdultLearner)是诺尔斯关于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另一本著作。该书对成人教育学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重点在于探讨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力图将成人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建立在哲学、社会学,尤其是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之上。诺尔斯认为,以往的学习心理学大多以动物学习和儿童学习为实验对象,不适合于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要科学说明成人学习的问题,不能照搬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而应当开拓对成人心理特点及心理发展的专门研究。为此,诺尔斯在先前总结出来的关于成人学习的四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了每一假设所具体包含的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以及这些心理特征给成人学习及成人教学带来的启示。
继研究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之后,诺尔斯又从教学理论的实践应用方面对成人教育学作了更深入的研究。通过思考及大量阅读,诺尔斯在原来四个基本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假设,形成了五个理论假设。这一假设是诺尔斯在1984年发表的又一力作《行动中的成人教育学》(AndraogogyinAction)中提出来的。关于成人学习动机,诺尔斯认为,尽管成人对外部动机也能作出反应,如寻求更好的工作、获得职位提升或薪金提高等,但促使成人学习更为有力的动机是来自内部的心理需要,如自尊、自信、自我认识、自我实现或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等。成人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来自内部心理的主动需要,而非外界环境的压力。[11]
- 上一篇:网络营销的盈利模式
- 下一篇: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