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时期。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术的先进与管理的落后成为突出矛盾而存在,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提出一系列管理观点。从理论体系建构上而言,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和厄威克与古利克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研究。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旨在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古典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管理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存在,也标志着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化。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古典管理理论时期所确立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日益显示出局限性,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界定行为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确立和大规模发展两个时期。在确立时期主要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在大规模发展时期主要包括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为代表的个体行为理论;库尔特·卢因的团体动力理论和以布莱克与穆顿为代表的组织行为理论。此外,行为科学理论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激励理论,主要有“赫兹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机率模式理论、波特-劳勒的期望机率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斯金纳等人的强化理论等等。”[1]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社会人”为前提假设,“以组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的角度和社会心理方面研究人的因素对行为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2]其中,特别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对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工作生活质量、组织的激励措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行为科学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一些不足,凸显了管理的人本色彩。
二、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
1.经验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其一,在古典管理理论之前,管理学正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学者只留下了关于管理只言片语的观点,并没有留下经典的文献,因此,没有大量的文献供其翻阅。其二,无论是泰罗,还是法约尔,他们的管理观点主要是来源于自身的管理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实验”,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体验”。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讲,他们应用的是经验归纳法,是一种描述性理论,属于经验型研究范畴之内,难以对复杂的管理实践作出全面的解释和预见。行为科学理论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理论建构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假设的相关条件,建立理论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然后再通过对结论的检验,由此展开理论分析,从而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行为科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而心理学研究在本质上是属于实证研究范畴之内。所以从经验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的转换促进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发展。
2.客体性研究转向主体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其旨趣一般都在管理的客体方面,如工作条件、工作行为等标准化方面,以及对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探讨等。即使涉及人的问题,也是抽剥人的主体性,将人置于客体地位进行关照和对待,使人只是作为提高效率的工具手段而存在,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决定因素,探求人的社会属性和多方面的需求,侧重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组织应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提高人的主体性价值。因此,从客体性研究向主体性研究的转换进一步提升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3.局部性研究转向系统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作业效率和生产环节层面,如泰罗主要探讨作业层次的管理,主要局限于车间的范围之内;法约尔虽然视角高于泰罗,但其主要专注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研究;韦伯侧重于组织结构的体系设计,都带有明显的局部性特点。行为科学管理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开始关注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巴纳德开创了社会系统研究的先河。尽管行为科学理论在系统研究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从局部性研究向系统性研究的转换大大地丰富了管理研究的视阈。
4.静态性研究转向动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是一种静态性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层面介入组织管理研究,关注组织的动态因素,属于动态性研究。从静态性研究向动态性研究转换说明了管理研究方法的丰富,视野的开阔。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超越
1.人性研究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的建构是以“经济人”为前提的,认为金钱的刺激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内在动力。诚如泰罗所言:“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3]也就是说,任务与奖金构成了古典管理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古典管理理论看来,工人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激发工人提高效率的手段则是金钱。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明确提出“社会人”的概念,认为人不仅要求物质利益,而且还要求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而存在,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后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都从不同的层面对人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因此,相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人性研究来说,行为科学管理的人性研究更为充分,大大丰富了人性研究的视野。
2.管理原则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主要致力于管理普遍原则的探讨,无论是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还是厄威克与古利克所总结的目标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都是从静态组织体系建构上来说的。西蒙曾指出“对几乎每个原则来讲,都能找到一个同样似是而非,并且可接受的矛盾原则。”[4]因此,可称之为“谚语”。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组织理论的原则,如人格尊重的原则、相互利益原则、人性激发原则、人人参与原则、相互支持原则、协调统一原则等。这些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把握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对于管理而言,这些管理原则的探索有利于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3.组织视阈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研究视野完全是封闭的正式组织内部,如泰罗专注于作业现场的管理,法约尔局限于企业内部管理,韦伯从组织的角度来追求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设计。在行为科学理论时期,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而且意识到非正式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巴纳德进一步发挥了非正式组织的理论研究,对非正式组织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因此,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而言,行为科学理论时期的组织状态更加开放,而且组织视阈相对完整。
篇2
【关键词】 行为科学 管理 大学生
行为科学理论是研究人的行为的新型学科, 20世纪30年代,伊尔顿・梅奥及其合作者通过霍桑试验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定为行为科学。通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探讨和对大学生管理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动力,使他们真正名副其实,成为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一、行为科学理论基本概况
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了。行学科学理论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成果来研究人的行为的新型学科。值得说明的是,行为科学不是某学科、某部门的理论,而是一种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行为科学是在一系列试验并经过缜密的逻辑推论后才得以真正确立并被人们所接受和运用的。伊尔顿・梅奥(1880-1949年)及其合作者,于1923-1926年和1927-1932年两次在霍桑的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揭开了行为科学研究的序幕。
行为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五层次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深入研究了人的行为动机后,发表了著作《人的动机理论》,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并指出,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激发人的内在诱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满足人的上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行为科学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二、行为科学理论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霍桑试验”成果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1. “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
(1)人是社会人,为了使人们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就要从各方面除去人们的不满意感觉,从社会、心理诸方面来激励人;(2)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由情感等因素联结起来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作用、相互依存;(3)领导要学会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2. “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是以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得出的,同样也适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因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人为基本对象。运用“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树立并认真贯彻“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无论是确定学生工作的政策和指导思想,制定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还是改革学生工作的运行机制,都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贯彻“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切实关怀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机。
(2)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功能。按照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划分标准,团委、学生会属正式组织,通过参加这些组织策划的校园文化活动,广大团员和学生青年的身心健康必然受到深层的教育和锻炼,相当多的学生干部、团干部参与组织、策划,其综合素质必将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正式组织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也拓展了学生工作的空间和领域,更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3)重视加强对学生社团、协会等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在大学里,基于共同的爱好、相似的情感等原因而形成了诸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科学协会等非正式组织。作为学生工作者,对这些非正式组织,一方面要承认它们的存在,让有不同爱好、不同情感的学生有归属感;另一方面,加强对它们的引导,强化规范,从而防止或减少非正式组织带来的负面影响。
(4)利用学生情感因素而结盟的群体。人是一个感情动物,长期的相处会把一些有某一种共同爱好、志趣、说话投机的人结在一起,无形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形成一支学习研究的团队;同时宿舍在很大程度上,也因情感因素而形成了一种场所,因此加强宿舍文化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举措。
(5)从社会学、心理学加强“三难学生”的管理。对生活难、经济难、学习难等“三难学生”,应深入他们,真城与他们交心,发掘其优点和特长,及时鼓劲和引导,让他们找回自信心,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第一层次:生理需要。这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这就是最低层次的需要;(2)第二层次:安全需要。是免受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3)第三层次:感情和归属需要;(4)第四层次: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5)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级别的需要,是指一个人渴望做他最适宜的工作、发挥出他最大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地创造和发展。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要五层次理论显示,人的行为来自于动机,动机来自于心理需要,这对高校学生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按照需要层次理论,就要求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教育、管理、服务好学生。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以具备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最为重要。
(2)关心学生生活,营造平安校园,满足学生安全的需要,应从满足学生心灵安全需要和人身财产安全需要两方面入手。
(3)开展校园文化,加强社团功能,提升校园底韵。首先,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就会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常常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以满足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需求。其次,学生也常因情感纠葛、人际关系等引起心理波澜,故高校应认真务实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学生心里档案,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第三,以第二课堂的形式,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大力开展演讲、书面、文艺、体育、专业技能大比拼,为学生培养爱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提高学生业余文化技能,使他们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满足他们社会交往和个人归属的需要。
(4)倡导欣赏教育,注重养成教育,塑造完美人格,满足学生受人尊重的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细微处做起。
(5)改进激励机制,善于发现学生个体的优势,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要把激励机制建立在群体和个人的结合点上。其次,在课堂及实验当中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在课外的社团当中给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有一个展现自我才艺的舞台。第三,学校应定期邀请政界、商界、学术界等不同领域的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的自我实现者为广大学生举办成长-成人-成才系列报告会,激发更多学生内在的自我实现欲望,(下转第135页)
(上接第51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大学人生目标和规划,使自己目标明确、不断进步,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管理特征;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管理活动自古就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前者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后者称为行为科学学派。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
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福特,在1914年—1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1916年),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另外,德国的韦伯也是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三种权力种类,认为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具有里程碑性质,影响十分深远。
科学管理理论不但在当时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严格的奖惩制度等,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忽视社会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忽视了人际关系的研究等,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924年,以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为代表,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学说,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行为科学理论的时期。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是一种诞生于近代,形成于现代的管理理论学派。其早期为人际关系学派,是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通过霍桑实验而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代表作是《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他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行为的原因,指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才是管理的最佳办法。其主要观点是:不能把工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他们是复杂的“社会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强调领导者的能力。
另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行为科学派的一类。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并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通过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来达到激励人员的作用。不过,马斯洛的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的一般关系,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需要的反映方式往往是不相同的,而且他没注意到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关系。正是由于该理论的不足,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需要层次理论作了补充。他划分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界限,分析出各种激励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这就为激励工作指出了方向。
可见,行为科学理论重视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侧重激发人的创造性。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三、当代西方的各种管理学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协作关系更为复杂性,各种管理理论随之产生。
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行为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其基本思想仍然是“每个主管人员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求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自成一家,他在分析了个人与组织后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的组织的结构关系,目标是使组织有效率。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认为:组织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的组织系统中使理论上决策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在企业的目标下,用数学来解决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该学派的特色。
德鲁克所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在此目的下管理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用技巧来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问题。
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经理所承担的角色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到管理学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演员、经理和其他人的角色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虽然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些角色。
四、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愈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战略管理理论。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年),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的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远景与开展团队学习”,以建立学习型组织。超级秘书网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3.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包括技术竞争。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地发展中,各学派理论将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必然会有更合理的理论出现。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更应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之付诸实施,这必将会提高中国的管理水平,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4
近年来,关于行为审计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它所带来的心理认知研究、行为决策探索在跨学科的应用中已经成为了典范代表之一。行为审计理论发展的基础是行为学理论的快速发展,行为学研究内容在行为审计中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也反向地促进了其自身科学的发展。纵观国际,行为审计已成为中央银行内部审计研究的重要创新点,中央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组(CBIA)更于2014年成立了一个新的工作组,专门负责研究行为审计,可见行为审计在人民银行中的应用正越来越深入。
一、行为审计的基本概念体系
(一)审计目标
基于审计委托关系理论,从审计人的视角分析,行为审计的审计目标就是对行为的效益效果进行鉴证,是对委托人关注的人某些特定行为是否符合委托人的期望进行鉴证,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专家意见。审计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搞清楚人究竟有哪些实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判断这些实际行为与委托人期望是否一致。这种鉴证的本质就是鉴证人是否存在行为机会主义倾向。委托人视角的审计目标就是通过对行为审计意见的使用来约束人的行为机会主义倾向,从而使得人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偏离委托人期望的机会主义倾向。
(二)审计主题
行为审计的主题是特定行为,审计人需要就被审计对象的特定行为发表意见。例如舞弊审计是典型的行为审计,其审计主题是被审计对象的舞弊行为。要判断被审计对象是否存在舞弊行为,需要对舞弊行为进行分解,这就出现了审计命题,也就是审计人需要鉴证被审计对象在哪些具体方面存在舞弊。
(三)审计依据
从行为审计来说,审计依据是判断人行为是否适宜的既定标准,是关于被审计对象应该如何行为的具体规定。审计人要做的是收集证据,判断被审对象是否按这个具体规定在行为,如果不按规定行为,还要判断其偏离程度,如果偏差超出重要性水平,就判断为行为不合规。例如,管理审计,本质上就是判断被审计对象的管理行为是否偏离既定的管理标准。
(四)审计方法
行为审计主要是考察行为过程、动机及结果,或者是对行为人的环境及心理因素的考察,所以在行为审计方法的使用和选择上,要将一般的应用方法与分析法、实验法、调查法及其观察法相结合。在实施中,可以借鉴常规审计方法,例如审阅、询问、观察、调查等;也可使用一些发展成熟的专门方法,例如,重新执行和穿行测试。同时,还可将其他审计形式运用于行为审计,例如调查问卷、设立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座谈会、走访有关单位等。但是,总体来说,相对于常规审计,行为审计方法还远未成熟,对于许多行为,还没有适宜的审计方法。
二、行为审计在人民银行的运用
(一)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目标
通过运用科学的行为审计评价方法,对人民银行被审计对象的履职行为目的、行为流程及行为结果进行考察分析,并对其行为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与分析,据此解释履职行为动机。由于履职行为动机在整个央行履职行为结构中尤为重要,能够指引履职行为目标,决定履职行为手段和方法的选择,最终直接影响履职行为结果,所以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目标是正确地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履职行为动机,预测其履职行为规律,监督和控制异常履职行为的发生,激发良好履职行为动机,最终促进央行总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模式
人民银行的行为审计可以以两种模式开展,一是以被审计对象的管理行为为主要审计内容,完全摒弃常规审计紧抠制度,注重考查是否违规、违法的做法,以审计对象的履职行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其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动机激发适当性、个性特点等;二是在常规审计中融入行为审计,即使用行为审计的基本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审计证据中的行为动机、行为规律及行为结果。基于我国行为审计学理论发展的现状,以及央行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笔者建议在初步阶段,以第二种模式逐步开展行为审计。
(三)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流程
如上所述,行为审计作为一项创新性审计理念,目前不能完全脱离常规审计流程,而是应贯穿于?魍成蠹频牟僮鞴?程之中,因此,人民银行的行为审计应以传统审计流程为基础,在实施过程的某阶段融入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审计项目的全面开展。
人民银行行为审计与履职离任等常规性审计流程的区别主要存在于“行为预分析”和“审计实施阶段”的审计取证环节。一是在实施项目之前,应开展“行为预分析”环节,其中包括:在审前确认行为目标、考察行为动机、测试行为过程、评价行为结果等。通过“行为预分析”,可以评估审计风险、预测审计重点,从而对“前期准备阶段”草拟的审计方案进一步加以完善。而“行为预分析”所形成的评价报告,又成为“报告形成阶段”所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参考。二是在“审计实施阶段”,对于发现的重点问题,应充分利用人性论、动机论、挫折论、群体论等行为科学理论,进行分析评价,从更深层次理解挖掘问题成因。
(四)人民银行行为的行为分析
行为审计的主要环节是对审计对象的行为分析,通过具体的行为分析流程,即确认行为目标、分析行为动机、测试行为流程、评估行为结果,形成评价报告等,全面分析评估审计对象的心理需求满足度、动机激发适当性、行为结果的效益性。另外,对人民银行行为目标的确认一方面要立足于全行所要达到或追求的总体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要根据审计对象所处的不同职位,确定所应实现的具体目标。
(五)人民银行行为审计成果的运用
审计成果的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审计质量的保证,也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行为审计是“以人为本”的审计形式,因此应从加强央行内部的管理行为这一方面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从审计对象的工作动机、领导方式、下级特点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对症下药,切实提高履职绩效、管理水平等。同时,设立适当的激励方式和方法,使央行岗位责任制与职工的行为方式相吻合。从上而下推动央行履职目标的实现,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三、行为审计运用于央行内审业务的要求
(一)明确审计目标, 把握审计方向
明确审计目标是开展行为审计工作的基础, 也是控制审计质量的源头, 是整个审计工作中的第一道工序。与传统的内部审计不同, 行为审计是对审计对象目的、行为流程及审计结果进行考察分析,并对被其行为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做出科学准确的综合评价,它不局限于传统内部审计所进行的合规性和合法性鉴定,而是深入到心理认知的评价层面上来。
(二)加强创新, 完善行为审计程序
尽管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大体程序与其它类型审计一样, 基本可分为审计计划、实施、报告和后续阶段。但行为审计毕竟是新兴的审计理念, 没有现成的有效的模式可以遵循, 实际工作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在尝试开展行为审计时,应加强对行为科学理论的探索,将其融入于常规审计项目的实施流程之中,从而探索建立完善的行为审计程序。
篇5
一、调查的起因及理论依据
《人民日报》2012年1月18日头版头条以“看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十年阜新焕然一新’”为题,报道了阜新十年转型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探索的道路,奋斗的精神。十年转型,阜新站上一个新的起点,提出创建“转型示范市”的新目标。那种迷惘绝望的心态没有了。现在全市干部群众精气神足、心气顺,人人干事业、思赶超、求跨越。这是最可贵的精神财富。鉴于此,对破产企业留下的离退休、工伤残等服务对象进行调查,深入了解阜新转型十年,他们目前生活状况如何?心理状态、精神生活如何?这是一个新课题,也是应该被关注的社会问题。(一)依据行为科学理论,破解调查问卷难题调查问卷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确定好可行有效的问卷内容,研究和掌握好所问对象的行为,方能做到问卷成功,收到较好的效果。这里关键就是要研究和把握人的行为,因此行为科学理论是我们的金钥匙,也是我们做好这项民生工作的根本保障。1.掌握人的行为的主要特点行为科学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是:A.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人的活动一般都带有目的、计划、期望等特性。B.人的行为受思维、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调节。能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C.人的行为表现出更大的差异性。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强烈影响,在种族之间、地域之间以至不同年代之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D.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每个人经过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的熏陶感染及个人学习得到改变和提高,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正因为如此,才为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科学地应用上述人的行为的主要特性,对问卷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帮助。2.分析个体行为的基础因素A.个体行为的生物基础从生物学的角度,人的各种行为都是人本身体内多种过程的整合,这种整合是由神经系统在内分泌系统的帮助下完成的。对人的情绪起着极大的作用,引起行动,有时呈现一种兴奋状态。B.个体行为的社会基础人首先是社会人,具有社会性,这是人和动物的重大区别之一。个体投身到世界上来,开始时只是一个无知的“自然人”,只有在他学习和掌握了社会和群体的规范,学习和掌握社会成员都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后,才能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体在社会中往往与他人建立多方面的联系,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行为。C.个体行为的心理基础个体的心理活动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过程就其性能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指人所有的意识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个性是人的行为的基础动力,是行为的推进系统。3.处理好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人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还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态度是人对待客观事物稳定的心理与行为倾向。构成态度的最基本成分有三种: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意向成分。A.态度的基本特性人的态度具有社会性、对象性、稳定性、可调节性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性。B.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对个人的行为起调节作用。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是:态度通过影响人的知觉的选择性,而影响人的行为;态度预定着人的行为方式;态度决定人的行为效果的差异。C.行为科学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强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就像形成一个新习惯一样,必须有某种诱因或强化因素。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个人发觉自己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认知元素出现不协调关系时,内心就会出现不舒服、不愉快的紧张状态,这种内驱力就推动人改变自己的态度。认识平衡理论。该理论主要从心理角度研究态度改变的动力,从而引进了人际关系的因素。本次调查从上述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入手,指导调查和研究解决破产企业服务对象社会保障的问卷问题,从而确保问卷的质量、深度、力度和广度,以达到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二)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制定问卷方案,确定调查方法按照上述人的行为特征,个体行为的分析和个体行为态度的处理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制定了《辽宁省阜新市矿区社会保障人员生活状况调查问卷》,本问卷从衣、食、住、行、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分为六部分,共56个问题。A.基本情况17个问题;B.医疗保险基本信息13个问题;C.生活食品基本信息6个问题;D.住房基本信息7个问题;E.交通出行基本信息6个问题;F.生活娱乐基本信息7个问题。调查是为了进一步了解阜新市转型十年破产矿区社会保障人员的生活状况,旨在了解现状,发现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从而提高破产矿区社会保障人员的生活水平,共享阜新转型发展成果。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先作出30份问卷,找30位老同志试答,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正式调查采用修改后的《辽宁省阜新市矿区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生活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家庭户主,如果户主不在,可由其他了解情况的家庭成员填写。每个家庭只填写一份问卷,共调查100份问卷。我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对被调查者进行承诺,使调查工作进行得较顺利。
二、调查情况分析与建议
(一)调查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100人,平均年龄67岁,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88岁,其中男性79人,女性21人。目前破产矿区离退休人员健康状况良好;他们家庭平均月收入1000~2000元的占65%,主要以养老金为主;维持正常的生活支出为主的占52%,医疗和子女教育支出为主的分别占41%和18%,基本保证收支平衡,很少有结余;但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大多数较满意,对于转型后的阜新还是比较看好的占91%。2.医疗保险情况调查结果破产矿区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有85%能实现部分报销,但有74%的人认为困难主要在药价较高,医保报销的比例低些;88%的人认为目前经济收入承担医疗费用有困难;91%的人能做到小病到小医院,99%的人大病才到综合医院,因此应该加强小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建设,保证基本医疗条件。3.生活食品情况调查结果破产矿区离退休人员有80%的人认为经济支出主要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食物支出占工资收入40%以上的占被调查人员比例达到80%,并且食物支出是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认为阜新物价升高较快的占90%。4.住房情况调查结果破产矿区离退休人员有自己住房的占92%,在有住房的人员中,虽然平均面积仅为61.1平方米,但大多数能够接受,没有买房计划的比例达到95%。5.交通出行情况调查结果破产矿区离退休人员出行以公共汽车为主的占80%,能够负担,且也能够接受。6.娱乐活动情况调查结果破产矿区离退休人员已经意识到娱乐的重要性,也能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但59%的活动地点集中在室内,应增加一些室外的娱乐活动。(二)几点建议从统计分析来看,结合贯彻党和国家的“六老”方针,矛盾最突出的是医疗问题;其次是物价问题;再次是文体娱乐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加大医疗保险改革力度,解决“老有所医”的深层次问题目前存在医疗费的价格高、药品的价格高、住院门槛费用高,医保报销的比例低的“三高一低”现象。解决办法,一要完善医保方面的相关政策,从政策上向高龄、残疾、困难等弱势群体倾斜;建立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制度,对超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年度最高支付有限额标准;将老年人多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门诊专科药物治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患有老年慢性病的参保人,每月每病种可报销一定药费;二是完善医疗体制,强化大医院,完善小医院,发展社区诊所,增加个体医院和专业化强的医院,做到小病去小医院,大病到综合医院;三是加强医疗、药品价格的监管,把看病费用和药品价格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四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扩大医保范围,建立定期体检制度。2.进一步强化物价的监管力度,解决“老有所养”的质量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也是一个普遍公认的社会难题,物价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要从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入手,学习国外的经验和先进做法,也可以在税收上作文章,在监管上下功夫,使物价保持在老百姓能接受和承受的水平,藏富于民,让公平和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3.进一步完善老年户外娱乐活动设施,增加“老有所乐”的活动载体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阜新市的老龄人口占14.7%,矿保中心(破产矿)老龄人口占市老龄人口的较大比例。因此,一是要建立老年文体娱乐活动基金,采取服务单位、社区、社会团体和个人四位一体的筹资模式来筹集资金,用于开展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二是要加强政府对此事的支持扶持力度。增加一些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这方面西安等城市做得很好,可以借鉴。三是发挥老年协会和老年大学的作用,完善和加强老年协会的功能。创建书画协会、门球协会、网球协会、太极拳协会、诗歌协会等,使他们有组织地开展各项活动,参加各种学习,参加各项比赛,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四是发挥老年服务组织的作用,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如利用春节、重阳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假日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彰显敬老、爱老、孝老、助残、帮困的民风,从关怀层面,发挥社区、志愿者、义工(如:退休教师、医护人员、法官等)的作用,使老年人注重保健、注重饮食、注重环境,注重健身,为老同志撑起一片蓝天!
作者:翟国江单位:阜新市矿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
篇6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
(一)在科学管理阶段
美国工程师泰勒是“科学管理之父”,在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丰富了科学管理的内涵。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中叶,针对企业管理的改革方向进行大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企业科学管理措施,并形成“泰勒制”,为思想管理中的科学管理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科学管理的丰富和发展,理论影响逐渐扩大,科学管理的队伍逐渐扩大,参与人员越来越多。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初步提出,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整个科学管理理论中,欠缺对人的研究,但在现实社会管理中,与人有关的问题相当多。由于人的行为与环境、时间等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随之变化。可见,人的行为具有随机性,所依据的因素也较多。因此,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埃尔顿?梅奥利用“霍桑试验”通过试验建立了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学说。
(三)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力也在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部分学者基于之前的管理理论和相关经验,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上,对管理问题予以深入研究,并从内容方面进行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较多管理学派。到1961年时,与管理学有关的学派已经有6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能划分十个学派以上,使“丛林”树木枝繁叶茂。其中,管理学派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数量管理科学学派以及经验主义学派等。管理学派丛生象征着管理理论丛林时代的到来。
(四)知识经济时代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处于巨变中,也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时代。管理理论基础不断扩大,并日趋完善。在互联网大时代中,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直接关系着管理理论与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在知识管理中,将其思想核心与互联网进行紧密结合,并建立相关的网页进行资料填充。利用现代化的方式,为现代化企业创造更加多元化的经济效益。
二、如何加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
(一)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实现新型人才的大力培养
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只有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根本创新。换句话说,要充分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知识传播和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据,从而进一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下,对理论知识较为重视直接关系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的质量好坏,影响学生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要坚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紧密结合,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此外,作为管理而言,要有终身学习的知识理念,并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确保留住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国际人才竞争较为激烈,各大企业将人才作为企业前进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在现代化企业中,要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留住人才。此外,还要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并予以广泛应用,确保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三)发挥思想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凝聚力
在对现代化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凝聚力的关键作用,让每个人的力量拧成一股劲儿,共同推动现代化企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如何发挥好思想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凝聚力作用,成为了现代化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现代化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职工是现代化企业中的个体,只有团结好、维护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才能创造出极大地经济财富和社会影响力,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局面。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中心,在尊重人的基础上激发人的潜力,要处理好、协调好现代化企业内部矛盾,培养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感情,以此来提升整个现代化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此外,还要深入职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站在现代化企业职工的立场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凝聚力。
(四)加强人事管理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首先,人事管理收集要多元化,并丰富和凸显其专业性。人事管理为企业人力管理提供了有力信息,但为了更好的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信息依据。人事管理中搜集信息的内容要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为现代化企业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依据。结合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不同人才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单位的岗位特点,明确个性化的材料搜集内容和范围。
其次,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确保人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真实可靠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是人力资源开发发展和存在的价值。因此,人事管理工作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在信息收集时要秉承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坚持实事求是,要确保信息与人才的具体实际一致,有效实现人事管理工作的真实可靠。
最后,要积极推动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现代化进程。人事管理工作需要借助现代化手段,将自动化、互联网以及信息一体化进行统一管理,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并通过计算机形成强大的数据库进行人事管理,在企业内部利用内网进行资源的实时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效率。
三、结语
篇7
一、基于现代管理方式的企业文化的发展演变
追根溯源,人类早期的管理行为,多产生于生产和军事行动之中。一场稍具规模的生产或军事行动,涉及到很多的环节,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需要详细的计划和周密的部署,因此,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管理行为。很多被认为较早涉及管理文化的论述和观点,都散见于人类早期的著作中,比较典型的如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现代企业管理常常借用和移植其中的管理理论、组织方法、领导艺术。
到近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型管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非理性主义管理,再到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五个阶段。
经验型管理方式顾名思义即凭借管理者(往往也就是企业所有者)的个体智慧和实践经验对企业实施组织管理,其管理思想并不具备理论形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中的一些经验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立比较严密的组织形式而展开的,包括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学派。泰罗制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由于泰罗制的实施,企业管理开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亨利·法约尔着重分析研究高层管理效率和一般管理原则,他第一个明确阐述了“一般管理”理论,并根据自己总结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十四点管理原则”。马克斯·韦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理想的组织机构模式”。他认为,行政组织体系应当具有准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具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条件。古典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纪律性,但缺乏对人的认识和关怀,排斥人的感情因素,导致了整个社会感情匾乏,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逐渐兴盛。行为科学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人的本性与需要、行为与动机,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激励理论是它的核心内容,群体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支柱,领导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行为科学侧重于“社会人”研究,关心职工的社会性需求的满足。后期侧重于“自我实现人”的研究,关心职工在其工作中能否自我实现,有无成就感和自我满足的目标追求。同古典管理理论注重提高生产率和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不同,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把对人的管理看作是管理的中心,运用多学科从多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由物到人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更新,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正是西方管理学取得的新进展之一。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标,可以清楚地加以确定;管理人员运用精确的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就可以选定能够达到目标的最佳办法,从而做出合理决策,即一切都是理性化的。非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把当代科学理论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决策理论、模糊理论等等应用于管理规划和管理流程中,它认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并不仅仅严格按照事实或逻辑来采取行动,无论在什么地方,完全理性地合乎逻辑支配行为的人几乎找不到。人的动机和意图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清晰地推知和直截了当地加以选择。目标的选择涉及人的价值取向,与其说靠清晰的思考,不如说取决于影响个人的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且组织管理的过程,不仅仅是决策制定的过程,还包括了执行过程和创新过程,而后两个过程更是充满了变化和强烈的个人感彩,所以,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应当是“非理性”的,“人的问题要求人性地解决”,完全理性,必然把人机器化,进而破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理性管理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将各要素加以简单化和抽象化后所概括出来的一整套明确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方法,属于精确性认识;而“非理性”管理理念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理性化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时代的不适应性,而后总结概括出来的一种“模糊性”认识。古典管理学也重视员工,但其对员工的重视与老板爱护机器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新型的管理理念则注重人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和变通性;不主张用哪一种既定的理论模式去机械地管理变动中的企业和复杂多变的人。管理不是制造一件产品,但管理比制造产品更难;人也远比机器复杂得多,所以管理无法过于“精确”,必须引进“模糊机制”,这便是“非理性”思潮。非理性主义要求实现管理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要以人性化替性化。所谓人性,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人性化管理。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他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很适用的知识,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根植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管理和管理人员也会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实质之一,就是管理学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人的情感与精神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人的价值。管理理论不断演进更新的过程,就是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就是从片面运用科学原理对工人的操作行为进行控制监督,为追求效率而把人当作机器附属来驱使,到把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管理,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强调通过保护和倡扬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获取良好的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鉴于此,当今文化被视为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现代管理方式下的企业文化内涵
从外延看,企业文化包含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从内涵上看,文化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即理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运作系统,又可划分为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和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使命、思维方式、核心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美学和管理宗旨等等,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部分。企业文化的本质深藏于现象中,需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则是企业文化的载体部分,包括了企业环境、企业形象、员工行为、企业组织模式定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模范人物故事、企业标识和产品标识、企业内外宣传口号和广告用语等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表现着企业文化的本质。
所以,企业文化是一种现象文化,企业文化本身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强调活动显像、氛围和仪式。但是,企业文化其本质是组织文化,它体现出的是组织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理念及价值追求。企业文化不仅关注企业现象层面的活动,更致力于企业运行中深层次的基础因素的建设,如企业的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人文精神、战略发展、团队建设、管理规程等等。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效益,进而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企业文化当然就属于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人本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或物本思想提出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一种哲学价值观,它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根本、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值得关注,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从实践上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企业生产效益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人本主义”就逐渐地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管理思想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的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把人作为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资金、技术、信息、时间等等都要靠人操作支配。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诚负责、积极主动、富于创新精神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名副其实最宝贵的。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权势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积极主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熏陶、习惯养成,这就是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滋养。企业发展尤其是长远的稳定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设备、技术,需要机遇机巧,需要监督控制,组织协调,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环境平台。企业要成长为顶风抗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百年大树,必须植根于丰厚肥沃的土壤,更加凸显出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效益,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三、现代管理方式下的企业文化变革
现代管理不只是一门技术知识,更应是一种理念、文化。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以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评判和选择、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引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现代区域文化管理理论认为,当一定的区域或组织形成某种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以后,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矛盾中就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理想的“结合点”。由此,在“区域文化”这个公正无私的“管理者”面前,个人的价值观被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同化;被管理者没有来自管理者的压力,却无形地受到区域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任何人时时刻刻都必须考虑自己的举止言行、道德品质能否被无形的、却又客观存在着的区域文化所接纳。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观念和行为的自我控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引导、激励、凝聚、约束和规范作用,它可以通过组织机构、制度规定、程序和仪式、观念和习俗、人际关系、环境氛围、心理活动等等的塑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全程引导,从而塑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企业文化必须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元点
由于各个企业在行业属性、地域背景、历史条件、组织体制、产品结构等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客观上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企业文化素质决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决定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再证明:文化作为企业的制导系统、经络系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文化的丢失是生存权的丢失,文化的缺憾必然带来企业的畸形。如果企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比较优势,也就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当今信息社会,由于各种传播手段的发展,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越来越少,技术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同一行业的企业,其技术设备、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往往大同小异,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正是这样,企业才十分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文化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而企业文化本身就孕育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同样的操作流程、同样的管理体制、同样的经营范围下,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战略,从而造就出不同的竞争态势。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文化成为推进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发动机”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严格精细管理,强调过程管理、过程控制,要求在管理全过程中,坚持推行ISO9000、ISO14000标准,严格程序,扣紧环节,实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精益生产,敏捷生产,清洁生产。实施现代化管理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主导方式、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着重于文化启发,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从而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文化则是内在的自我认同的弹性约束,能够有力地驱动员工心甘情愿的行为。文化与制度都是规范,文化是引导性规范,启发员工忠于职守、追求卓越;制度则是底线规范,告诫员工什么是不能做的,越线将会受到惩罚。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二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放大管理的效能,企业文化成为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充实的动力
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并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归属感和主动精神。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员工坚定地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管理规范等等,自觉地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500年的企业和做500强的企业等同重要。企业文化可以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宗旨到规章制度、员工行为、企业形象等方面,以规范严谨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体系,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发展长久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四)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变革
篇8
关键词:网络学习行为;影响因素;行为科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8-0114-02
Theory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MU Wei-wei
(Hunan chemic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huzhou 412000,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pth of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e-Learning will be favored by more and more learners. In this thesis, 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behavioral science, it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the e-Learning behavior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learning behavior of learners. that discusses the education how to better carry out teaching practice on e-Learning, it lay the foundation that for researching of the rules of e-learning behavior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
Key words: e-learning behavior; effects on the e-learning behavior; theory of behavior science
在网络时代,各种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似乎再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了。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的渗透和扩张,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各种新式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层出不穷,从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进入校园到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开放课程(Open Courseware)、再到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越来越多的教师深刻地体会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之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1 研究的意义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当今,已经远远不只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共享资源的工具,而是可以全方位的渗透于受教育者学习、成长的各个层面。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谓是最能够展现和体现信息技术对教学所带来影响的群体,但是结果往往不如想象中那么理想。由于在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是丰富多样的,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自主灵活的,学习环节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研究影响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为教学的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依据
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内外教学活动时,若应用得当,会成为受益者。通过研究影响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因素可以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建设,使教学信息化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优势。
2 )为学习者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网络一代”学生学习行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养成和思维方式,从而纠正其行为的偏差,为提高网络学习能力,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3)有助于对学习者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研究,可以为教育管理提供可靠的评价依据,进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方式,为客观的评价学习效果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2 网络学习行为的内涵
网络学习行为其本质是人行为的一种,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要研究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必须先明确这种行为的特征以及研究这一行为的理论基础。
究竟什么是网络学习行为呢?这一概念尚未有权威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纭,其中彭文辉等人[1]总结的网络学习行为的概念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认同。他们认为,网络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由现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开展的远程自主学习行为。笔者认为无论是何种阐释,其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依托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完成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进度等受学习者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及交互灵活性较大。学者杨开城、李文光等人提出:“行为本身是一个系统,它包括行为的主体、行为的客体、行为工具、行为主体所在的群体、该群体的组织规则和任务分工等要素[2]”。其中网络学习行为的主体即学习者本身,而行为的客体指各类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行为工具泛指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支持网络学习的各种软硬件,学生群体的组织规则和任务分工则是由学习内容的形式和具体的教学任务目标所决定的。
3 行为科学理论对网络学习行为研究的指导
早期著名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认为,行为是由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环境的刺激使有机体产生了反映,于是产生了行为。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则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应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个体的特质、环境、行为是相互影响,三方互惠的关系,一方面个体的特质与环境都会对个体行为具有影响,另一方面,行为对环境及个体特质也具有影响。
在网络学习系统中,网络学习平台、学习伙伴可视为环境,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也可视为个体特质,这些显然会对学习行为带来影响。例如视听型学习者,习惯于通过视频、图片、语音等资料进行学习,而读写型学习者,则习惯于通过讲义、课件、文字性资料等获得信息。这些个体特质差别会影响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以及媒体类型的选择,从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学习行为。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内容、质量和安排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学习行为也会影响学习环境,因为网络学习行为中的交互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展开的,良好的互动交互会直接影响学习内容的组织、学习资源的呈现以及学习效果的优劣。当然,学习环境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学习情绪、态度等个体特质。例如,近年来伴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如果校园网不支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快捷访问,必然不能形成以移动网络学习为主的网络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体验。
4 影响网络学习行为的因素的分析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并影响到了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发生以及学习效果呢?要从学习者的网络行为的类型入手,以现代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为切入点进行进一步的剖析。
4.1学习者网络行为的类型
据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3]表明,学生的网络行为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分别是: 网络沉浸型:热衷于网络购物、游戏等娱乐活动,部分人甚至因为沉溺网络而影响学业;保守冷静型:认为网络可以缓解学习等多方的压力,可以在闲暇时利用网络娱乐,但不会沉溺于网络,行为相对保守和冷静的;信息前沿型:能够比较恰当地评价和使用互联网技术,将其视为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主要工具,信息素养相对较高;社交活动型:喜欢利用网络与他人沟通交流,认为网络对生活中的各个部分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享受与网络这个展现自我的最佳平台。
从上述的研究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的显然并非都是积极和正面的。只有部分学习者能够合理地利用网络展开学习,而更多的学习者如果对网络应用不当,不能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甚至还可能对其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也给教育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对待如今个性鲜明的“网络一代”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方法引导其学习行为,而是要关注于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个性化的引导方式。
4.2对影响网络学习行为因素的分析
网络学习行为研究应该关注影响网络学习行为因素,依据现代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影响学习者网络行为的因素包括:
1)网络学习硬件环境
网络学习行为的硬件环境主要指保证网络学习行为发生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通信环境,毋庸置疑良好的网络通信性能、高效的传输速率是网络学习的前提条件,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网速缓慢,无法传输文件等网络故障,必然会产生沮丧和学习焦虑,甚至是放弃网络学习影响网络学习行为的效果。以高校信息化教学为例,首先要建设高速宽带校园网络,并且增大覆盖面积,不能仅限于教学楼,还应延伸至宿舍、图书馆甚至校园的各个角落,且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标准和安全保障,信息交流更加的便捷。
2)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平台是支持网络学习的软件系统,是开展网络教学或网络辅助教学的必备条件,国外多称为学习管理系统、 e-Leraning平台等。一个面向学生的网络学习平台系统一般应包括管理系统模块、学习工具模块、协作交流模块、网上答疑模块、学习资源模块、智能评价模块和维护支持模块几个子系统[4]。
网络平台的易用性、稳定性和认知有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其中认知有用性将影响网络学习行为。其中认知有用性是指学习者对平台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观感受。如果学习者对某一认知平台具有良好的认知有用性,则其学习满意程度也会提高。另外,平台的个性化设计和更加完整的功能设计有助于缓解学习者的消极情绪,降低认知负担。
3)网络学习资源及教学设计
网络学习资源指各种学习资料,如课件、案例、题库、网络课程等教育者在教学设计、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引导和学习评价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网络学习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一面,特别要考虑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心态与偏好,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疑问的解答以及评价方式。有研究指出,网络学习共同模式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协作式、头脑协作式、小组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效果明显好于简单的说教。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当前U-Learning即“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已成为全球各国教育权威都认可并极力推崇的先进理念[5]。将云计算技术运用的专业教育平台,打破了教育信息化的边界,使教育资源的共享更加高效,使学习资源的建设向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转变。为网络学习成为更加主动的学习带来了可喜的转变。
4)学习者的内部因素与群体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要求学习者在具备应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由于存在着学习的随意性和个性化,一方面,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如:自我效能感、归因、认知策略、学习目标设置、意志控制水平等必然会对学习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分析加工等,计算机技能与学习效果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网络学习群体有按组织确定正式组合的,例如按照特定学习活动教师所划分的学习小组;也有按照个体需要自发形成的,例如在遇到感兴趣话题后,自发形成讨论团体。这些群体中的个体从众行为、竞争行为、群体的促进以及干扰行为都会影响网络学习的效果。
5 总结
通过上述对网络学习行为的分析,教学实践和学习理论均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习者的需求和动机
现代教育将向着个性化教育、需求式教育发展,所以认真挖掘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并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将大大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2)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网络学习行为
网络学习行为的产生和个体特性及各种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不同的网络学习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学习行为同样会影响到教与学的效果。所以,应通过控制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来设计高效的学习系统。
3)以个体为中心,重视群体互
由于网络学习的交互手段是多样化的,既有个体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也有学习者与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更高层的交互是通过概念的交互而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设计一方面要考虑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也要重视学习者通过问题的分析、协商进行群体性知识构建的过程,如此才能促进个体认知与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彭文辉,杨宗凯,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32.
[2] 杨开城,李文光.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2):12-18.
[3] 赵国栋.大学数字化学习与数字校园纪实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篇9
教育管理范式整合了教育管理理论和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整体发展倾向于整合与对话的趋势,这其中蕴含了一种新式的教育管理范式,该范式的应用能够形成与之配套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并引发一系列新的理解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运用和打磨。
关键词: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范式;科学管理;人本管理
教育管理范式结合了教育理论和相关实践,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范式能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点。对教育范式的研究有助于深刻全面地了解教育理论,有助于对教育行业有全局的把握,掌握其普遍性特点。新的教育范式的出现需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能够指导具体的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
1教育管理科学范式
教育管理范式实质上是科学理性思维在教育学上的应用,该范式从起源至完善结合了不同相关学科的理论,并逐渐发展壮大,逐渐影响教育实践。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作为一种相对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使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而能够应用到不同类型的管理过程中去。该理论提出两年后被应用于教育学当中。与泰勒的理论不同,法约尔的理论更加宏观,注重整个教育管理形式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他认为管理这种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各种活动之中,人们需要对这些管理行为进行规律的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然后可以反过来指导人们的活动。马克思•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之核心是建立科学化、理性化的管理模式和阻值模式,应该把制度放在首要位置,任何进入集体的人都应该遵守制度。
2教育管理的人本范式
具体是指人本思想指导下的教育管理范式。该范式从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发展而来,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增添逐渐扩大其接受范围,该理论中的“激励理论”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后,该理论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
2.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该学术主要包括对人的定义以及对组织和领导能力的分析。与科学管理的理念不同,该理论认为生产效率最终取决于员工各方面需求的满足程度。因为员工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员工的态度和积极性,这又会决定员工的工作行为,最终影响到工作效率。该理论要求管理者在具备基本经济方面管理能力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人机交往能力,能够与员工进行良好的互动,能够满足员工的人际交往需求。该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不同,将人本主义思想融入管理学中,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质为中心进行研究。该理论的应用是教育管理领域对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逐渐抛开对外在的物质条件的关注,而更多地加入对人的关怀。在该理论产生时期,恰逢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该理论与运动的具体主张不谋而合,该运动中强调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理念也是在强调人的权利以及人的重要性,与该理论相互渗透,并在一段时期内相互影响,最终这两者合二为一。
2.2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该理论在梅奥理论提出之后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已经完备,包括人的需要、激励等等各方面的理论,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嵌入该理论之中,该理论强调对人的各方面需求的满足。需求层次对人的需求进行了划分,按照不同的层次有重要性的区别,越是底层的越是基础,也就越需要得到满足。应用到该理论当中,可以对员工的需求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满足,可以更好地掌握员工需求,把握整体满足的节奏,最大范围利用满足需求带来的效益提升。之后赫茨伯格、斯金纳等理论家提出其他相应的理论,将行为科学理论进一步细化,对影响人行为的因素进行了不同标准的划分,对于划分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如斯金纳认为管理者可以利用表扬、升值等正向的反馈来鼓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员工一些不利于组织发展或者对于组织发展没有正面意义的行为采取批评、惩罚等反馈,使员工杜绝类似的行为。能够最大程度节约员工的时间、精力,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该理论应用于教育管理中,强调管理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用经营企业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认为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在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注重对最终结果的考核。认为应该加强对校园工作的考核,尽量减少过程中的浪费。斯波尔丁提出了教学成本概念,认为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同样存在着总效率以及个体效率,每个教学人员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总效率,应该通过机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个体效率。该理论还将教学中投资的经费同教学成本相联系,以经济学的运作理念解释学校的运营,学校可以通过合理预算来减少教育投资,降低成本,从而提升整体效益;也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方式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高最终收益。博比特提出了学校行政的效率,在这个理念下提出需要对整体运营中的几个要素规定一定的标准,比如对于学校产出从产品(学生)应该有理想标准,同样的,对于教师的教学范式也应该有一套标准。因此,为了达到理想标准,并且能够平衡各方面因素保证整体效益。
3教育管理多元范式
该范式是前两种范式的结合,但又超越了前两种范式,具有前两种范式中的一些倾向,同时具备两者的一些优势,又并不与它们完全吻合。该范式超越了单纯科学或者单纯人本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能够将两者的合理范围融合进一个体系。其中的“多元”并不是指存在两种以上思想,而是指该理论的思维方式是多元的思维方式,能够允许不同维度和方向的管理模式并存,为教育管理模式开拓了理论宽度,更具有现代性特点。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两个历史阶段。
3.1管理理论丛林与教育管理多元化
二战后,各学科理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出现创新和发展,在管理学内形成了众多的理论和流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段时期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时期。该时期多元的管理理论应用于教育学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教与学理论。使教育管理理论也随之摆脱了科学和人文二元对立的模式,开拓了教育管理理论的宽度,使得教育管理理论更灵活。该理论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普遍认可,是系统理论与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该理论的主旨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以系统的观点对待教育组织,在整体思维的指导下形成教育管理的系统思维,并产生相对应的分析方法。区别于之前两种理论,运用经营和管理企业的方法来指导教育管理,将教育的各个部分割裂开。在教育投资部分,需要合理预算以减少教育投资,做到降低成本。在管理环节,注重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最后的产出也就是教育成果展示在学生身上这一环节,要求最终产出能够与之前的投资和管理过程相符合;第二是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教育组织依赖于教育整体。而不是以分析系统为基点。在前两种理论中,都注重分析和讨论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个别部分,认为在教育的不同环节存在着不同的效益,比如管理环节存在管理效益,学校整体效益的实现与各环节效益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应该将教育管理落实到各个部分的效益争取上;第三是注重教育体统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之间的联系,认为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认识到其中各个环节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通过调整整体结构最优,在结构最优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点超越了之前局部的、片面的教育观,新增添了结构意识。前两种理论都存在同一问题,割裂地看待教育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认为教育整体的效益和成就是各部分效益和成就相加的和。忽视了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忽视了结构优化后总体效益大于各部分效益之和;该理论起源于一般管理理论,更加注重教育的内在要求。其基本主张是:首先,注重对教育过程的把握。通过坚持过程思维来把握整体过程以及关键环节。能够动态地关注教育过程,而不是孤立、静态地管理其中某些部分;其次,教育过程管理需要具体落实到达教育过程中的领导、组织等各个具体要素上,使各要素协同运作,发挥更大作用;第三,体现在教育评价上,不止针对最终教育结果对学生和整个教育过程做出评价,还应当注重评价整个实施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将各项评价指标转移分配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4教育管理范式的发展趋势
在多元范式阶段中,教育管理呈现出整合与对话的趋势,呈现出更加动态的表现方式,促使教育管理整合论产生。该理论与多元范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更加包容,它将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范式理论都囊括进一个巨大的理论结构中,使各种理论能够在其内部进行对话,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范式。该范式体现了当前的时代特征,即最大可能的包容和多元化。教育管理范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实质是时代特征在教育管理领域的投射。目前,我们处于一个尊重个性、提倡多元的新的时代,也就为教育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才能够以更加开放的视角看待教育管理范式,能够包容不同范式的不同特性,使之连结成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安世遨.教育管理范式的历史发展与趋势[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25-132.
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功能至上;范式
中图分类号: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2-0042-07
围绕社会科学路径开展会计研究,在英国等国家的一些会计学会或组织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些学者以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杂志为载体,表现出应用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的倾向。本文依据对社会科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Burrell and Morgan(1979)提出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作为分类的框架展开讨论,探讨哪些方面可以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方法。
一、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类型
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研究类型是以基于计量结构的方法研究为主流,此外则是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路径。国内主要的几种研究类型有:
1.基于计量结构的方法研究。传统的管理会计按成本性态进行分类,区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分别对成本性态下的成本结构重新进行计量,从而有了与完全成本法下收益计算不同的基于间接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收益计量。为了提高管理会计学科的精密性,20世纪60~70年代管理会计领域开始大量引入数学方法,并将数学模型应用于管理会计研究之中,尤其是运筹学的应用更为普遍,使这种计量结构的研究方法达到。国外一些代表性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常用的计量基础有微积分、数学规划、矩阵代数、投入-产出模型等。尽管这种倾向在后续的研究中有所减弱,但以数学为基础的计量方法仍然占据一定的学术地位。
在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研究中,许多成果仍然是以计量方法的合理设定及其模型化为重要手段的,这类课题有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作业成本法(ABC)与平衡计分卡(BSC)的应用等。在预算管理中,将预算以科学、客观的设计理念为前提,强调预算编制的战略性,并通过零基预算、作业预算等加以改进,在预算设定的结构上合理借鉴超越预算的思想,进而达到完善传统预算管理的目的。如针对实务界直面的预算管理“计划不如变化快”的局限,学术界借助于计量模型的设计调整预算结构,提出了较为实用的有关预算基数的“真实诱导预算法”等方法。此外,适应制造过程间接费用增加这一现状的要求,借助于计量手段改进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也是计量结构学派惯用的做法之一。如对作业成本法(ABC)进行增值与否的作业划分,调整作业的动因结构(如区分为结构性动因与执行性动因等),并对不同情况下的作业成本采用不同的计量手段加以核算等。
2.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路径,主要是指依据信息经济学、理论等新古典经济学开展的研究。多年以来,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和管理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人理论、行为科学、相关成本真实信息体系的引入,使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一些管理会计假设发生了动摇。如“决策者获取的所有信息资料不需花费任何成本代价”、“决策者具有很强的分析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以及“管理决策者是企业所有者或必须承担所有者经营目标”等。
管理会计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市场的机制。市场是以生产资料所有权为基础,对各种产权和在产权界定下的人们提供各种行为,旨在适应经济增长的需求并在各种规则下予以运行。当然,市场的作用主要还是依靠价格机制。(2)人的经济学假设。即仍然假定人是理性的,但同时认为,市场上的交易和其他经济行为已不只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追求效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即它是根据各种制度安排(约束)作出的反映一系列欲望、期望和偏好的选择过程。(3)交易成本。要理解市场上的交易是一个“过程”,就必须肯定并研究为达成交易所花费的时间、人力和其他资源,它们构成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产权的界定对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围绕竞争的市场,产权本身或内部结构会经常进行变更和重新安排,从而使人们在更低的交易成本环境下实现经济行为的便捷、高效,使经济得到逐步的增长(即资源可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
3.行为科学的路径,即应用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路径展开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IT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深入,学术界深切地感受到:仅仅依靠自然科学及其最新成果去加强“物”的管理,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这就迫使人们广泛地运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科学知识,转向对“人”这个因素的研究。在当前加强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研究过程中,行为科学路径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会计道德为例,会计道德体系是会计行为的道德标准,不对会计行为作深入的研究,怎能建立起约束、引导会计行为的道德规范(毛伯林,2002)。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奴隶社会的商周时代就产生了《周易》著作,春秋战国时期更呈现出思想活跃和学术繁荣,在几千年文化遗产中,不乏“行为”研究方面的珍品。继承前人成果,开展管理会计创新研究是我国会计界应用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从管理会计内部来看,在责任会计的责任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用行为科学理论要求每一个责任中心都根据企业的总预算编制责任预算,即在编制预算时,让职工参与预算的编制过程。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员工的智慧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另一方面,还会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的重视和信任,从而产生一种归属感,从而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不遗余力地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服务。
4.经验实证的路径,即对管理会计与组织相关的“微观层次的属性”,通过采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路径。自上个世纪末实证方法引入我国以来,该方法在会计学术界有逐渐形成研究主流之势。尽管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于财务会计领域,然而,管理会计领域也有扩大运用这种方法的倾向。对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孰优孰劣,目前国内学术界尚存在争议。由于经验实证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资本市场,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历史比较短,因而在具体的研究中,其计量模型、样本选择、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手段等在我国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样,将实证研究套用在实用性很强的管理会计研究中,面对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其数据的来源更是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使这类研究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以实证研究中常用的因素检验法在ABC中的
应用为例,其目的在于开发成功应用ABC的可进行统计检验因素的理论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试图对ABC应用中涉及的因素加以简化。因素研究法的问题之一是,对已经报告的过去信息采用因素检验研究,有时不会产生更多的新内容;另一个问题是,影响应用的有关因素的数量本质上可能是无限的,需要确立某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还有就是这些解释不能抓住因素与参与会计实践的人们的动机和愿望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系统稳定性的确立和相应对策的制定。
此外,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研究中,以自然科学为特征的研究范式可以说是一种“功能至上”的研究类型,下面对这一范式进行分析。
二、功能至上的范式
管理会计必须对决策有用。“功能至上”是围绕整体优化思想,根据包含某一要素的整体所产生的贡献,以及对其内在规律的把握,从相互关联的理论或模式出发加以考察的研究路径。功能至上的范式,就是对每一研究对象采用预先准备好的“处理框架”,以普遍的、客观的尺度对其加以分析的行为过程,它主要从外部着眼,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可能会脱离企业面临的社会现象,难以体现人的行为主体作用。尽管许多学者致力于完善这种理论,但根本的缺陷仍然难以克服。譬如,虽然Burrell andMorgan(1979)针对构成功能至上范式的具体内容,从客观主义和社会系统理论加以了细化,但是脱离现实的现象依然存在。
1.客观主义。客观主义提出,可以将社会世界犹如自然世界那样加以处理,并将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采用类似于物理现象那样的操作方法加以客观的考察。对于人类活动,假定其是被外在的规则全面地加以规定或限制,研究只不过是对外部条件的一定反映。这种类型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模拟法等。
事实上,客观主义仍然难以体现人类活动的规律,无法对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管理会计活动作出解释和预测。因此,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思维”方式相对应,人文、社会科学所采用的应该是“艺术思维”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主要就是在这种艺术思维下形成的“经济文化”。文化的意义是历史赋予的,不同的时间跨度、不同的观者角度,看到不同的景象。今日的文化热点,明日或上高头讲章,或下茅厕沤粪,朝为中郎将,暮为田舍翁。这是一个变动的世界。管理会计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通过客观主义的手段,采用诸如实验室的研究方法等观察管理会计对象是难以真正反映出管理会计的客观现实的。
2.社会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存在无视行为主体的情况,即它将社会看作是“机械”或者“生物”的模式化路径。在社会系统理论中,包含开放系统理论、控制论,以及我国应用的经验实证理论,这些都是为了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而构建的单纯“模型”。
三、管理会计研究的定位
在现有的管理会计研究范式中,由于产生的背景及各自国家或地区环境的差异,不同的研究方法均有自身的优缺点。认识这一点,并在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中明确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是管理会计学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1.基于计量结构的方法研究。诚然,它在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使这门学科具有自身特色,且以更精密的特性融入到现代管理科学之中去。但是,在这种计量结构方法的运用中,也产生了一些片面性和认识上的局限性。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这种以计量结构为特征的方法研究过于偏好复杂数学方法及模型的应用,使管理会计的决策相关性减弱。现阶段的一些管理会计研究在定位上过于考虑它的精密性和成熟性,错误地认为只有建立在严密数学分析基础上的硬科学,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科学。
在具体的研究成果中,则表现为片面强调管理会计的技术功能,并认为以计量为手段的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才是组织管理的“唯一最完善的方法”,这种思想也体现在管理会计教科书的编写之中。在一般的管理会计教材中普遍认为,即便在考虑了组织关联性的前提下,也能够依据这种计量结构对管理会计对象加以还原,如变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可以还原为完全成本法的成本核算。事实上,这种认识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它没有对社会现象作出客观的分析,只是以特定环境下的会计问题代替复杂社会条件的会计现象,无法体现人类主体方面所具有的“客观主义”精神。计量结构与方法研究是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能片面地提升这种方法。换言之,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可以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而不是一切学科的语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发挥计量结构与方法研究在管理会计中的积极作用。
2.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路径。在采用新古典经济学派思想开展研究的国内文献中,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以及理论等展开研究,并由此产生出一批较为丰硕的成果。这种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派理论的管理会计研究,对于丰富管理会计学术,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方案,开展决策,尤其是对制定管理会计制度具有积极的贡献。从上个世纪管理会计的研究状况分析,尽管理论的应用在其中占据了极大份额,但在应用理论研究管理会计的现实问题时,往往缺乏合理性和应用的可行性。这种研究存在无视管理会计主体的现象,并且常常是“基于主体行为能够‘进行经济学变量的还原”’这一假定而开展的客观主义研究,如管理会计“人说”,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这样,按照人说的观点,权责划分是确定转移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若没有相应的激励制度配套,相关责任中心的经理们就不可能具有履行权责的动力。因此,欲使“人说”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发挥更大的贡献,必须结合社会现象,充分考虑管理会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合理定位委托理论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此外,综合应用各种经济学方法,关注信息不对称及不确定性环境等因素,这是提高管理会计科学性的重要手段。
3.行为科学的路径。基于行为科学的研究促使管理会计产生了行为会计这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对于构建会计道德体系,促进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行为科学作为针对“人”的研究,它有别于“物”的研究,在管理会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有相当的难度,如基于社会心理学路径,普遍认为预算编制的“全员参与”与“员工的工作效率”具有正相关,而实际上,这种研究对象将预算编制过程中组织成员的“主体方面”给忽视了,即员工愿意参加吗?这种命题,从研究者角度讲是设定“假设”来处理的,即假定员工都愿意参与,这是以一般统计意义上的“客观主义”为思维前提的。
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有用性实际上是说管理会计信息能够用来激励和影响人的行为。因此,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职能,它将激励人的行
为力量贯穿于激励职能的全过程。重视“人的行为”方面,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基本方向。
4.经验实证研究的路径。经验研究方法以研究者自己的经验或研究者观察到的经验以及别人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如档案数据资料)为依据,对经验事实进行理论归纳,或用观察到的经验事实证据来验证已有的理论。经验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一是经验研究与实证研究没区别,可以相互混用;二是实证研究包含经验研究;三是经验研究包含实证研究。本文倾向于第一种观点。这种经验实证的研究路径也存在片面性,如企业预算目标是否成立,往往假定为由“组织的变量”来左右。这种研究使用独立变量与从属变量构成一种单纯的“模型”,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考虑不足。可以说,这是应用机械模式开展研究的一种“社会系统理论”。在这样的经验实证理论中,假定会计受到单纯的组织结构及环境所支配,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人类主体自主性的一面,把人类限定在规定的“结构”这一焦点之中,使这些研究不能够恰当地对会计与组织状态间的关系作出“理论说明”。
总之,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研究中,许多是属于“功能至上”的范式。并且,该范式研究作为分析问题的方法存在着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特征,即将单纯的理论及模式、假设演绎的路径强行地应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之中,从而表现出“研究对象缺乏生命力的物质现象”,或者体现为“因非现实性而过于单纯化”等的倾向。此外,以传统的社会学为中心的社会科学理论,可以说是以“结构”或“主体”的某一方面为重点的理论架构,“功能至上范式”的界限仅仅以“结构”为焦点,而对行为主体创造社会价值这一方面则被置之度外。
四、管理会计研究范式的变迁
通过对上述管理会计研究范式的探讨,我们感受到了“功能至上范式”的影响力,面对这种范式存在的种种不足,今后如何有效地应用社会科学的路径,并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这是管理会计研究范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一)基于IT技术,创新管理会计系统
全球性的激烈竞争,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外币汇率和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相关成本的真实信息。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其本身并不足以保证企业在经营上获得成功。然而,管理会计如果提供的是虚假的信息,管理者却信以为真,那可真是败事有余了。经营上的成败,取决于产品是否符合顾客的需要,以及生产和销售系统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
IT技术在生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使生产业绩能迅速地用数字反映并记录在电脑之中,生产中的消耗数字也能够便捷地取得,成本控制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过去20多年的电脑革命使收集信息、计算成本的工作大大简化了,从而有可能设计并推行一套有效的管理会计系统。100年以前,在科学管理运动刚起动之时就产生了一种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将会在今天再现于那些有创见的经营人员和学术界研究人员的身上,他们担负起开发新理念的责任,并且将设计出与企业管理相关联的创新的管理会计系统。
(二)转变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它以复杂的现实现象为研究对象。一直以来,人们应用各种不同的路径开展研究,将这些多样的社会科学范式加以比较,在以社会学为中心的学术研究领域,给会计界带来较大冲击的研究成果是Burrell and Morgan(1979)提出的模式,他们依据图1中的二个坐标轴对社会科学的范式作出了分类,其中横轴表示“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客观主义是“整体的、总括的”路径,从中可以发现与社会相关的“普遍性法则”;主观主义则是“局部的、个别的”的路径,是社会原有状况的记述。纵轴表示“激进式变革”与“渐进式变革”,渐进式变革体现了“现状、稳定”特征,它有助于人们认识和理解为什么社会需要作为一种现实而加以维系;激进式变革将焦点集中在“变动”、“纠纷”、“矛盾”这些方面,它所关心的是将阻碍人们的各种结构予以解放,从而实现突变。
Burrell and Morgan(1979)依据这两大轴划分了四大范式,并且指出这些范式不可能同时实现。即通过这些范式相互替代、排它,获得各种研究形态,使各种不同的范式能够解释完全不同的社会现实。本文在这一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借鉴英国等学者对会计研究分类的结果,提出五种范式,即功能至上、解释的路径、结构关联性理论、主体与结构的综合理论、激进的理论。下面,从其性质和其依据的路径对管理会计研究作一探讨。
1.功能至上。在图1中表现为渐进理论和客观主义相交的象限,依据所具有的普遍性法则来说明各种现象,作为方法论应用的是“假设演绎”法(演绎法)和“观察归纳”法(归纳法)。这种范式也具有自然科学的路径特征,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也同样重要。
2.解释的路径。图1的渐进性变革与主观主义相交的象限是解释的路径,社会是行为者们作为媒介意义构成的象征世界,必须将会计现象通过行为者的观点,从行为者的立场传导给该场合中的人们,并借助于相互沟通等活动作出具体的分析,并由此得到相应的认识。它属于基于社会学的表征性活动、现象学中的社会学、民族及文化学等范式。该范式重视“主体”并指向“具体的、特殊的对象”,在方法论上则使用“意思解释”。
该范式的研究没有使用功能至上那样的理论及模式,而是将研究对象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是科学活动之前的“日常生活世界”。这种范式涉及会计学之类的社会现象领域,表现出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情况。客观现实中,方法是帮助人们对这些现象作出正确思考、加深理解的手段,若没有科学活动之前的解释,直接采用某种技术或管理会计工具,这在管理会计应用中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效果。这是因为,一些技术方法难以有效推行,其真正的问题不是技术变化而是伴随技术革新的人的变化,人们不拒绝技术变化而拒绝社会变化。为保障有益的、成功的会计系统变化,仅关注技术问题甚至一般的组织问题(如确保管理支持)是不够的。因此,这种范式表明,与前面看到的脱离现实的功能至上的研究相比,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现象。
3.结构关联性。结构关联性是一种将某一现象与其他现象所具有的依存关系,通过其与现实的相关性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所谓“结构”,即是一种“关系网络”,该范式的研究围绕会计的各种现象,可以看作是会计与社会背景在这种不可视的“结构”、关系的网络中的初次确立。并且,这种“结构”一旦崩溃,会计实践也会崩溃或者变迁。结构性理论由英美传统的领先社会理论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发。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既能解释社会制度又能包含理解其转变条件的概念体系。吉登斯认为,结构和行为间存在递归的关系,它称其为结构性(structura-
tion)。其基本假设是任何完整的社会理论必须既包括个人在其中相互作用(结构)的社会结构,又包括有自主意识的人的行为。结构性表达了个人和社会结构间的双重或相互依存。结构性和结构的双重性是行为过程所形成的行为方式的社会模式常规的持续复制,是理解社会繁衍和持续性的一个关键概念。
这种范式在重视“结构”这点上,虽类似于“功能至上”,但其侧重于记述,与“功能至上范式”中的经验实证理论似是而非。我国应用的经验实证理论被假定为“会计依据外在环境单方面的影响”而构建的一种“模型”,该路径是“将会计与其背景构成一种构造、形态的描述”。结构关联性理论对于时间经过的过程,与作为记述相比可能更侧重于结构,与所谓的历史研究相对立,也给予历史研究以影响。传统的管理会计历史研究是以“会计应有姿态向前发展”这种假设为基础进行的突出编年史为中心的研究。作为该范式的历史研究方法(即由傅科提出的“考古学”、“系谱学”),结合会计研究是一种以“变化是完全特定的内容,以及面向完全特殊的问题及特定课题解决”情况为前提的“非连续的历史观”。
4.主体与结构的综合理论。它是将重视“结构”的理论与重视前述的“主体”理论综合的路径,是一种以这种综合为导向的总括理论的框架。即在会计研究中应用结构性理论束缚会计主体行为结构的同时,依据主体的行为将会计作为媒体对结构再造这种现象进行能动的分析。Bums和Scapens认为,吉登斯的结构性理论虽然对理解管理会计的性质很重要,但对解释变化的过程帮助不大,它没有与历史时期相结合,而他们所开发的框架能够弥补这些不足。Bums和Scapenst的框架是在对Barley和Tolbert(1997)所提出模型修改的基础上建立的,起于结构化理论。Barley和Tolbert研究了随时间推移行为和结构间的关系,并总结了一个描述制度化过程的框架,该框架借鉴了Goffman(1983)的工作,将“脚本(script)”的概念由Giddens的更抽象的概念“模式(modalities)”替代。Bums和Seapens认为它等同于结构理论中的规则和路径。规则与路径是不同的(见表1),规则是对方法作形式上的规范,路径则是被实际使用着的方法,这是它们两者主要区别。
5.激进理论。激进理论是支持激进性变革的理论基础,它将社会科学作为社会批判来应用,除了采用别的范式那样理解社会,还将“变革”作为一种目的。激进理论认为,人们的思考是社会的产物,当具有超越客观知识界限时,来自该时代的影响力必须要求其变革。因此,社会科学不像其他范式那样是“中立的、客观的”。并且认为,不应该像功能至上那样将“事实(经验法则)”与“价值判断(道德)”分离,对于社会应该采取“批判”的姿态。
在该范式中,“观念形态”这种概念成为一种分析框架。所谓“观念形态”,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具有的错误意识”、“社会作用及制度合理化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想。有关会计研究或者会计观念形态的性质,若遭遇社会成员可能的错误意识,可以考虑从社会作用及制度合理化工具这一侧面展开分析,以促使这种现象发生积极的变革。从这种范式来看,现有的“功能至上范式”是将学术认识以“法规确立的科学”的一元观来考察社会现状,试图促使现有的社会观念形态进行再造。这种激进性变革往往将管理会计对象理解为是受“技术支配力的扩张”影响,并且“从社会强制力中得到解放”,这种观点正受到来自实务界的强烈批判。换言之,基于功能至上的管理会计研究,与其说由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不如说是受到经营管理上的观念形态的支配而展开的研究活动。
总之,上述管理会计研究中的五种社会科学范式各具特色,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主要集中在图1中的客观主义与渐进式变革的象限。我们并不否定功能至上研究范式的有用性,而是对过于倚重此研究提出善意的忠告。
- 上一篇:线上线下教学计划
- 下一篇:电工实训的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