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育的功能在于成人,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人的精神的全面生成。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曾被视为“体育棒子”,即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曾几何时,大学校园的其他工作者对体育教师的羡慕在于可以利用工作时间领着学生玩好的同时又锻炼了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技术成分。其实不然,体育作为一种超文化、超种族、超地域、超本能的文化现象,既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曾经指出,体育运动不仅是增强肌肉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智慧和意志的表现,因此,人们在体育中看到不同的超越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结友爱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都是人类精神文化在体育运动领域的真实反映。作为大学教师中的完善学生健康基础的体育教师,首先,他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他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授、锻炼方法的引领,使人类体育文化成果得以传承、延续。其次,他是人类文化人才身体基础的奠基者,通过体能增强、技能的提高、人格的完善、文化的扬弃,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他们成长为人类文化创造者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体育教师自身也是人类体育文化的创造者,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和体悟,从几万种甚至是几十万种锻炼方法中选择出适合学生体能发展的方法;从几千种体育运动中选择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运动项目;从单个运动项目几十个技战术中选择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技战术供学生掌握。这不仅将外在的知识、文化以及他人的创造转化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实现对学生生命的关照,还通过自身的体育专业行为为人类体育文化增添新的元素,创造并更新着人类文化,怎能说体育教师不是“文化人”。
2大学体育教师文化自觉的特点
2.1以大学体育特点为本质对大学的体育教育要有两个维度的的理性认识:纵向维度,大学体育无论从大学教育的性质还是从教育对象的变化,都应在课程性质、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与中小学体育有变化、有发展,显示出大学体育的个性;横向维度,大学的体育置身于大学的课程整体中,其作用和功能应服从大学培养目标的整体完整,虽然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其他学科不大一样,甚至课程性质也不尽相同,但是应该成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有机部分,在修课形式、教学形式上符合大学教育的特点。这两种认识与把握做为体育教师自觉践行与主动追求大学体育发展的理性态度,以现实的人作为理性的尺度做出价值意义的探询,以理性的原则做出价值选择与判断,以理性的方式观察、思考并采取行动。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体育教学的合理性、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等方面在理性思维上加以确定。
2.2以体育实践活动为基础体育教育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特点。因此体育教师的文化自觉必须与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实现。作为体育教育教学主体的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到体质增强、技能掌握、人格完善、文化传播4个体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使体育文化的践行要均衡。在对体育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的同时对自身的教学信念和教学实践行动进行批判性的关注,并主动反思自身实践,并积极采取行动对其加以创造性改进。同时,关照社会现状,积极补充先进文化,取长补短,在理解自身的文化基础上,学习其他文化的先进经验,在自我与周围世界间建立和谐的联系,达成自觉的体育教师文化。
2.3以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宗旨种子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历史和传统就是体育文化延续下去的种子。传统和创造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体育文化自觉包含着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及展望未来3个维度。大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文化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中介与纽带,充分发掘和发挥体育文化中的健身、教育、美育、娱乐、情感发展等功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体育与教育及其他社会现象的融合,推动体育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使体育文化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大学体育教师在自觉中成为“文化人”
文化自觉既是大学体育教师价值追求的精神体现,更是以其对教育理性认识为指导的自觉践行,是体育教师自身走向解放、走向生命价值体现的动态过程。大学体育教师成为文化人”,其实践生成活动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在自主中开展学习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我只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大学体育教师要想改变在学校的边缘地位,必须在走向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加强学习,努力做到“想学”“能学”“会学”“乐学”“恒学”,将自身的基础、兴趣与发展需要相结合,科学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主动调节学习过程,做到终身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所学习的新知识与自身原有的经验进行整合,促进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整合,让理论与实践在自己身上找到相遇点、融合点与发生点,逐步构建起属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体系,使文化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得到增生与创新。
3.2在对话中寻求理解社会是一个沟通的系统和人际交往的系统。在教师自觉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高度关注人际互动。在与专家学者的交往对话中,获得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学习新方法;在与同行的交往对话中,交流经验、互帮互助;在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往对话中,获取其他学科知识,发展体育边缘科学,使体育学科的阵营不断加大;在与学生的交往对话中,了解学生学习需要,获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在人际互动中要充分表达,相互倾听、相互激发,在合作、协商与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多元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现大学体育教师的群体超越。
3.3在反思中获得动力俗话说: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将体育教育教学看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工具劳动的人就忽视了反思的价值和意义。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用怀疑的态度去面对体育教学实践,注重解读教学现象,从教学情境、学生学习、自身困境及人际互动中提炼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日常备课、实施教学、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找到看待问题的新思路、新看法。
3.4在研究中实践创新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立足于个体优秀教学经验的提炼、概括、总结,在实践中发展形成个性实践知识、提升实践智慧,建构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创生新的文化样态,正是教师文化走向自觉的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大学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最根本的差距在于科研的能力与水平。因此,提高大学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科学研究带动创新,以科学研究带动教改,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勤发现、勤反思、勤学习、勤实验、勤总结、勤创造,在研究中实践创新,在研究中创造文化。
4结语
篇2
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沟通大学生、电影界、学术圈、娱乐圈、时尚圈的盛大电影节之际,浙江师范大学还活跃着一个历史更加悠久的大学生电影节。历经28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品牌体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代表。
1.师大电影文化的酝酿
对浙江师大的学生来说,电影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师生都与师大电影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上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活动较为贫乏,在电视、录像机没有普及的条件下,学校电影院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学生的业余生活基本上都是与电影有关,这就催生了第一个电影周的诞生。电影周这种视听盛宴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和好评,为它的持续提供了动力。电影周发展到现在的电影节,为师大学生提供与国内院线同步观影的机会。师大的电影氛围也孕育出中国电影界的一些知名人物,如陈晓云、何苏六、陆绍阳等。正如中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郑洞天所说的那样,北京电影评论界还活跃着的半壁江山都由师大电影人占据着。
2.学会和学科专业的互动
师大电影节的主要学生承担部门是影评学会,它的前身是1986年创建电影周的电影研究学会。该学会在师大电影氛围的推动下产生,聚集了一批电影发烧友,以张扬青春激情、彰显学术品位、追求文化意识为宗旨。1986年创建时,之所以叫“学会”,是因为他们视电影为一门学问,同时又重视电影理论的研究,可见电影节创办初衷并不仅是为了一个娱乐的途径。在电影研究学会的传统下,如今每年的电影节设有影评征文、电影研讨会等学术性活动。电影节在师大的经久不衰,和学会的成立与发展息息相关。1989年,师大开设了电影课程,纳入到各级教学计划中。2005年,师大和天琪影视文化公司合作创办了影视人才培养基地,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和广播电视艺术的硕士点,为电影节的活动培育了专业的后备军。
二、电影节的困境
作为品牌活动建立起来的电影节,无疑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波助澜,尤其是在传播电影知识和审美教育方面。但反思当下,也存在着生长的困境。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所以在中国形成如此大的影响力,并一直区别于娱乐圈其他电影节,其最主要原因在于对学术品格的突出。每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后,公众都可以得到电影学术的启示,可以看到这一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缩影以及电影学术的前沿动态,这赢得了电影理论界的广泛赞誉。反观浙江师大的电影节,在很多细节上的定位似乎并不清晰。以大学生为主体是校园文化活动的要旨所在,但在调动全民参与的同时,趋向于娱乐主义,最初的学术品格渐渐失色。尽管电影节仍然有一些传统的学术活动,如影评征文、研讨会等,但学术性活动相对电影节其他趣味性活动而言,影响并不显著。师大电影节在创建之初就秉着学术的追求,在它的萌芽中已经蕴含了学术的种子,电影学会也试图将这一学术传统继承与发扬下去,但近年来,我们可以发下如下几个问题:一、学术性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学生参与电影节,大多为的是饱览当年的热片,而观影后却没有沉淀出一种思考。在影片征文这个传统活动中,来稿几乎都是文传学院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且稿件数量、质量近几年不容乐观。二、对电影的分析多半停留在现象研究、内容赏析上,真正触及到电影理论的论文凤毛麟角。三、从近几年电影节的主题来看,大多都停留在对学生对生活的人文关怀上,“光影梦想力量”,“创意光影,给力青春”,“有爱,更温暖”等,这些虽然是师大电影节的特色,但对于学术性的强调却远远不够。
三、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浙江师大电影节的发展机制、价值意义和生存困境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指出了一种思路。
1.构建文化品牌的专属特质
品牌成功的进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创设品牌的专属特质;消除品牌的可复制性;实现品牌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之所以为“品牌”,是因为具有其他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专属特质。师大电影节的专属性首先在于它的主题鲜明。每一届电影节都会设定一个鲜明的主题,例如25届以独特的青春视角关注电影,关于光影世界中的青春迷茫和反思、青春的热情和创造。其次,作为品牌活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活动体系。每届电影节都设置电影展播、主题研讨会、电影游园活动、电影知识问答活动、电影创作论坛、电影节征文比赛、微电影作品比赛、原创微电影剧本比赛这几个活动环节。每年都在12月份举行,时间固定化基于活动的连续性和约会性理念,促进了学生对活动的期待,这也是一个成功品牌所必须的规划之一。再者,电影节自身包含的学术价值。如果一个文化品牌活动光有娱乐性,那它难以成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经典品牌。对于高校来说,本应是学问之府,学术性的融入让品牌富有生命力,学术底蕴的积淀让品牌的价值意义不断扩大。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电影节应找回深刻的学术品格。最后,电影之于大学生的美育价值让电影节在校园文化品牌中独占鳌头。大学是“育人”,而不是“制器”,也就是化育人的灵魂。电影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大学生最亲切的艺术欣赏对象,潜移默化地引导师大学生审美生活的形成。
2.结合时代主流文化的脉络
从当下电影市场消费情况来看,大学生无疑是电影欣赏的主要群体。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关于当下大学生电影消费调查报告表明,92.24%的大学生喜欢看电影。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影视文化盛行的时代,影视这架造梦机器制造了比现实世界更能给人现实感的奇观,制造了人类缺失的“梦”。美国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坚信当代文化正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声音和影像约定审美、主宰公众。视听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影相比其他文学、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更受人追捧。成功的高校特色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当下时代主流文化的脉络,显示主流文化的走向。电影节把握住了时代的契机,将校园文化和时代文化巧妙结合,它被视为一种时尚,活动影响扩散开来,掀起高校电影热潮,那么它的成功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立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篇3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发达国家 大学教育 特点 启示
发达国家当代大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德操的教育是值得中国高校借鉴和学习的。但这些内容如何能够融入植根于东方文化的中国大学教育中呢?本文尝试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重新审视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若干特点,从而对中国现存的大学教育进行反思,力求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启发。
一、大学的授课教学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儒家认为这里的“性”指的是“人的本性”。这说明,我们研究教育必须从研究人的本性出发,而后顺着人的本性研究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并按照道德的原则(仁、义、礼、智、信)修养自身,最终使受教育者回归人的本性。以下探讨的美、德、英三国的授课教学特点都能够体现这样的“道”。
1.在美国,大学教师强调“教无定法”。可是,他们把大学生的思维特征:自主性、索异性、探求性和创造性研究得很透彻,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始终重视学生的思维特点,鼓励学生全程、互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鼓励学生敢于“不走寻常路”,向学术权威提出质疑、发起挑战。美国的大课一般被分解成多个讨论组,学生间的讨论是主要形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主体的参与意识,帮助自己深入理解讲课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适时测评[1]。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进行必要的指导,既让学生通过参与积极的教学互动获取知识,又常常以鼓励性质为主的评价激励学生。
美国大学的这种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很普遍,它强调唤醒、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探求性和创造性[2]。大学生在这样的教育风格中自然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喜欢表扬和鼓励他人。美国的大学生很清楚,即使他们是“异想天开”,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能得到教师的认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人性本质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发挥,是“道”的受益者。
2.德国是近代大学理念的发源地。先生一生三次到德国游学研修,他认为“游学非西洋不可,且非德国不可”。在德国,大学课程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学生选课条件宽松化:学校对学生选课的限制比较宽松,学生可以在不同系里同时注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计划安排,在每学期比较自由地选课。授课方式多样化:德国高等学校的教授可以采用各种灵活的方法完成授课任务,课堂气氛,特别是专业课的气氛,相对来说比较轻松[3]。无论何种授课方式,都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自学研讨团队化:每学期初,教授们传授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课程方向,且课程一般少有固定教材,多是参考书目,课堂所包含的信息量也非常大。学习科研实践化:受到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的三原则影响,德国教育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实践既包括在校外企业或机关中实习,也包括在实验室、工地、计算机房,以及在任何一个地方学习科学的工作技术和研究方法[4]。德国的大学授课特点始终体现出对学生在大学阶段思维和成长本性特点的准确把握,符合大学生本性发展的要求。
3.英国的大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设计的,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咨询。英国高等教育基本没有统编教材和指定教材,教师会选择最新、最有发展前景、对学生就业最有帮助的内容,进行教学授课。英国大学教学采用多种授课形式,其一是正式授课,与我国大学的授课部分类似。但与我们不同的是,教师更加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除了正式授课外,口头演讲、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教学形式在英国大学教学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英国的大学,对学生提问给予鼓励,实行导师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通过自己努力找到答案的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后必须自己找到答案,而不能直接从书本上或导师那里获取。
二、大学的校园文化
《大学》中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就是说,做学问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彰显,做人和做学问都格旧更新,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道德情操,使人们达到美好的理想境界。发达国家的大学除了重视按照人性本质开展教学外,还特别注重大学的校园文化,这是对学生的情趣、人格和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1.美国的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能与社会紧密结合。学生除了学好书本知识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周都要参加各种校外活动,这已成为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校园文化活动种类和形式都很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可以满足他们兴趣爱好的文化活动。所有这些活动的特点都是以大学校园为基地,用校园文化活动把学生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深入社会、了解社会[6]。这些都大大地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德国的大学校园注重朴实无华,自然和谐。德国的大学绝大多数坐落在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良好的城市,看重对校园建筑和人文环境景观的建造,追求大学与所在城市之间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如柏林理工大学与所在城市柏林的相互融合,内有森林、湖泊和公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十分浓厚。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都十分重视将校园的自然景色、历史建筑和文化活动与城市共享,讲究融合与开放。以亚琛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很多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开放式的,大学城内有很多古建筑、城市雕塑和博物馆。德国人认为学生是大学的,更是社会的。要通过与城市文化和国家文明融为一体的大学校园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实现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良性过渡。
3.英国的大学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感染,特别是在其人文精神方面的体现。大学对校园文化的重视要求处理以下几对关系:强调大学毕业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教养比具有高深的学识更为重要;大学应该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精神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校风、校训是学校无形的精神财产,独具特色的强势学科是学校有形的支撑平台;强调因时而变,与人类文明共进,将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巧妙地结合起来;大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智慧精英,而且在于培养道德骨干。剑桥和牛津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经过建校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校园内充满了浓厚的贵族气息,一代代的大学生在这样的活的大学精神中成长、成才、成功。
三、几点启示
1.结合当代,正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国以往以儒家教育理念为主导的传统教育强调顺从、等级和集权等。当今我国大学教育虽然强调“以学生为本”,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要么东施效颦,全面强调西方大学的教学方式,不顾本国实际情况,追逐时髦的机械照搬;要么走极端,把“以学生为本”发展成为娇惯、纵容学生。笔者认为应该立足于中国的文化积淀,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伪存真,弄清楚哪些是我们的国情、民情和文化所能接受并得以良性发展的,从而促成当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文化的融合统一。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审视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要避免出现评价的单一化、绝对化、理想化等错误趋势,要全面地、客观地、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评价。对考核的理解:不能采取单一的考核模式,要推进、调整考核方式,要着眼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重在考核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实践的反思:高校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研试验、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不能走过场。要切实地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思想道德、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文品格。
3.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灵魂的综合体现,它们都是大学活力的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决不仅仅在课堂上才能开展。因此要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就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校园环境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学校的校园环境,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是一种直观性很强的物质载体,它能够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校园区域的文化氛围[7]。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课外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和切实加大学生课外活动开展的扶持力度,要把高校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与实践作为体现“以学生为本”思想的内容来诠释。在大学这样特定的场所里,与国家文明相交融的大学校园文化应是最生动的德育教材。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少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尝试[J].右江医学,1994.
[3]朱元洁.外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闽江学院学报,2003,8.
[4]刘亚荣,史朝.中德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1,9.
[5]王英.美国教育.吉林教育出版杜,2000,10.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66-03
一、引言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强调创新的功能和作用,突出创新水平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已成为关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1]。如何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部门以及各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课题。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安排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相关文件,提出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将该计划列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120所高等学校实施,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以及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重要举措[2-4]。
与此同时,各省和许多高等学校也相继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并实施了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覆盖范围,对促进形成创新教育氛围,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各等级、各类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为评估项目实施情况,笔者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调查问卷,并以西北大学为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总结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类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更有效地发挥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特点
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高年级学生中,因此,问卷的调查群体主要针对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展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数为100%。
发放的调查问卷,以大三学生为主,占调查总数的53%;大四学生由于面临就业、考研和毕业等事宜,项目开展相对较少(见图1)。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覆盖面非常广。在调查对象中,参与过创新项目的学生几乎达到一半(49%)(见图2),而项目主持人占调查总数的比重达1/3左右(33%)(见图3)。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参与热情较高,以团队形式参与为主,在学校内基本形成了创新的教育氛围。
在调查对象所申请的项目中,研究内容与本专业相关的占总数的93%(见图4),表明专业问题导向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的焦点。从资助率来看,调查对象中有64%的项目获得各类型资助(见图5),其中国家级项目占17%,省级项目占19%,校级项目占63%,院级项目占2%(见图6)。项目的资助率较高,但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要求较高,申请难度相对也较大,而校级项目所占比重最大,突出反映了西北大学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投入力度,这也是西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创新实践培育的集中体现。
通过进一步对未申请项目和未获资助学生的深入调查,发现未申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没有兴趣和缺乏好的选题两个方面(见图7),这说明应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开展自主研究的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认为所申请项目未获资助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申请书不够成熟,二是选题的创新性不够(见图8),基本反映出了大多数学生对其未获资助的原因还是有较为客观的认识的。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情况的调查发现,尚未结题的项目占调查总数的75%,而仅有1/4的项目已经结题(见图9),这对已经成为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来说,结题的时间较为紧迫。在对结题成果形式的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以论文为主要结题形式,占调查总数的58%,其他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和设计方案(见图10)。
通过对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来看,副教授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教师的主导群体,约占总数的40%;讲师占29%;教授占25%(见图11)。指导教师以副教授和讲师等年轻教师为主。对指导教师指导次数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指导教师较为认真负责,指导超过5次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48%,3~5次的占38%(见图12),体现出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重视程度。然而,仍有14%的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指导次数仅为1~2次,这说明应继续强化部分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重视程度。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缺乏数据资料和与结题成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最大困难(见图13)。这主要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数据资料的获取程度较困难,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仍有待提高。缺乏数据资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本质上是科研能力不足,学生还没有彻底掌握前期研究的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有些项目在前期论证过程中忽视数据采集的难度,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预判不足。二是与结题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与部分学生的访谈和交流过程中,会深刻感受到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普遍面临的较为突出的压力。除此之外,团队合作能力差也是问题之一。部分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只是项目负责人在单独开展研究,其团队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但指导教师的作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大多数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
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优化对策
通过对项目实施情况及未来改进对策的调查与访谈,总结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优化对策。
首先,加强过程管理,定期督查项目进展工作。项目立项后,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过程管理,通过中期检查和进展汇报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保证学生按期完成项目,避免临近结题时为拼凑成果而大量抄袭的现象出现。另外,注重过程也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突出强调的主要方面,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项目结题成果要求,改变只将论文作为项目结题的唯一成果形式,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其次,提高责任意识,提升教师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将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选题论证、项目申请、调研方案设计、具体研究、项目结题等整个过程中,但同时也要注意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部分学生的项目源于导师科研方向,这些学生往往能较好地完成项目,但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一定要避免学生成为导师项目的“工作者”,而要使其成为“思考者”和“创新实践者”。
再次,强化团队合作研究,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已经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体系(甚至还有院系级),资助力度与覆盖面得到提升,但部分项目由于团队合作不够,导致实际参与项目研究的学生仍较少。因此,应进一步强化项目的团队合作研究,真正做到项目覆盖面的扩大和更多学生的参与。另外,对项目选题与申请严格把关,突出项目的创新性、探索性和可行性,既可提升项目质量,又可保障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创新锻炼。
最后,深化基础培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等多方面开展持续性工作,结合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针对不同的专业性质和特征,深入研究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进而提高其对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参与度。同时,学校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以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与关注度。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
[2]赵希文,李旦,朱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高校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阶段语文教育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教学内容、方式上都进行了相应改革,例如:人文精神的渗透,这不仅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独特性,在中小语文教育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根据大学与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性教育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同中小学语文教育一样具有工具性特征,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以及听说读写能力。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育还具有人文性,主要是通过语文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习惯。
2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3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4结论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引言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复合型人才,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基础。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要秉承“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大学生的德育为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改革为主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可以发现,“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使大学语文教学成为一种知识的复制,缺少改革与创新。
(一)大学语文评价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考试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抽样检测。试题作为学科知识总体的一个部分,可以有效代表需要考核的内容。在大学语文考试试题设置上,大部分采用了经验式命题方法,而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考察则很少。因此,大学语文考试试题覆盖知识面较窄,与实践结合较少。从老师对于学生考试试卷的批阅上,同样可以看出,主观印象占据主要,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很难得到全面发展。试卷批阅,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统一、准确的标准。但是,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阅卷,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学生考试最终得分,可能受阅卷人的情绪、兴趣、经验和知识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较大偏差,最终得分可能缺少公正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考试答案过于强调“标准化”,甚至是“唯一性”,从而导致大学语文模糊性、多样化和多义性的特点难以得到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的培养。
(二)大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育,应该不再局限于对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也要尽可能结合社会实际和社会需求,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一些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时候,并非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初衷而开设的,而是为了迎合满足国家相关政策做出的姿态。实际上,一些高校领导认为,大学语文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一个陪衬,只是象征性地一周开设两节课,一个学期也就三十多个学时,在十分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很难把所教的知识讲透,学生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学深。于是,一些老师只好不断压缩学习内容。
(三)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当前,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还是大专院校,虽然都普遍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是也存在很明显的随意性,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这与教师是否愿意下功夫提高教学方法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在现行的教学考核指标体系下,考核指标过于功利化,导致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注重教学改革。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要求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国民整体素养的建设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其进行人文素养和培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勤于学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善于创新的人。
(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推动现代社会发展
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各类新技术、新发明、新应用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应该客观看到,科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人类自身危机、战争破坏力的增大、环境的巨大破坏,而解决这些危机和矛盾的关键,是人类自身,是人要全面发展,要对科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运用,这都依赖于人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身体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任,其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来看,大学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作为社会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重要培养方式,一方面是传授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思维,更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时间不过百年,而且一直都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和应用教学较少。的确,理论教育和研究,为我国科学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是,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从而导致当前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对于学生就业无关的课程开设较少,或者是开设课时较少,主要开设有利于学生就业的相关课程,从而导致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健全,难以得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这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相关逻辑性分析等工具功能,引导学生把握逻辑,而且还要重视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的精神,促成全面发展的宗旨。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人类需求的两个基本方面。而理想追求是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结合体。精神需求在人的需求中,占据较高层次,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人,就是因为人不仅具有物质需求,更有精神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言:“吃、喝、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因此,全面发展,是大学生自我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地位不容置疑。教育部在其所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根本目的在于,把大学语文的基础性特点和人文性特点发挥出来,更是适应当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一)对大学语文教学观念进行改革和创新
教育部在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大学语文作为交际的最为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人文性和工具性必须要统一,这是大学语文的基本特点。大学语文虽然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却有“读书明理”和“以文教化”的重要特点和功能,正如《易经》所言,“观乎天文 , 以察时变 ; 观乎人文 , 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学习语文可以明白做人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学者都把语文作为人格教育和启蒙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我国古代文人入仕的必修课程。大学语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观,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品德,健全人格。因此,在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创新教学理念,把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主要目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如前文所述,当前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和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都是把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关注点主要在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来强化学习,可能就会出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劲头不强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各个高校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大学语文必须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第二,从任课教师来看,主要是由年轻教师担任主讲,而具有更高职称的教师则主要为中文专业学生讲授课程,这可能就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对于大学语文这样的选修课程,可以不需要重视,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学习。为了更好传承大学语文课程精神和要求,建议各个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和提升,使其做到教师学者化,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学功底,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大学语文的魅力和趣味。当前,单一的、陈旧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很难真正从心灵上感受到文学的魅力,理解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建议高校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可以把于丹讲解《论语》《庄子》等作为典范,使教师的讲解赋予更多的时代性。文学就是人学,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引导人,大学语文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最终是要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去实现的,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尤为重要。
(三)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第一,可以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法。模块化教学,更多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有它特有的实用性、现实性和灵活性,广受关注。在现行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中,系统性、现实性和灵活性较为明显,强调了课程的优化整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每个单位为一个教学模块,围绕教学模块要求,进行学习研讨,让学生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教学中的每个单元内容都可以得到优化整合。第二,采取发散性思维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是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要求,而发散思维则是大学语文教学满足这种要求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对多个可能的答案进行发散、设想和解决,这种思维具有很强的宽广性、变通性和开放性,可以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单一思维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地释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解和教学,构建一个多级的学习平台,从而把教学向课堂之外进行延伸。
参考文献
[1]万春,杨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J].宿州学院学报, 2006(01).
[2]洪桦.论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02).
[3]俞俏燕.走出大学人文教育的困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3).
篇7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语文;审美性;语文能力;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早在上世纪末就在高校逐渐开设,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至此,大学语文课程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也为人们所共识。然而大学语文课程“不予重视”的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语文课程的被忽略是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文化课程本来就不够重视,对于从小学就学到大学的语文课更是不在乎。地方高师艺术专业承担着为地方教育事业培养艺术类教师的重任,其培养对象除了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教师应有的各种基本技能和素养,而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是其中不可缺或的重要素质,较高的语文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固然有多种渠道,但大学语文无疑是其中最具优势的课程。尤其是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艺术是相通的,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有着共同的本质——审美,因此,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能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本文拟就通过对地方高师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研究,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与学生的共鸣。
一、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表面看起来受到国家和各高校的特别重视,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已成为备受学生冷落的课程之一。“被修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们的普遍心理,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教师更不愿教,也倍感难教。艺术专业主要包括音乐和美术两大艺术类别的各种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常常在同一个选修班共同上课,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一些特点。
首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思想上就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对专业发展的促进性,因而更重视或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从小就受专业的熏陶,主要精力都放在专业学习之上。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学习语文,感觉语文与专业学习没多大关系,因而随便就不来上课,或者来上课而不认真学习,即使学也仅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已,更不用说课外去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次,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学欣赏能力、语文能力都相对较低。有的学生从小就以专业学习为主,没有很好地学习过文化课程;更多的学生文化课程本身就没有学好,为了能考上一所大学,求得一纸本科文凭,转而学习对文化课程要求相对较低的艺术专业,其文化基础、专业基础本来就有较大欠缺。
再次,艺术专业的学生纪律松散也是较普遍的现象。艺术人才多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具有较强的个性,但由于他们思想浅薄、文化知识欠缺,不能正确理解“个性”,导致道德自律性较低、旷课现象居多、课堂纪律较差,甚至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最后,就大学语文教学本身而言,其教学针对性也不是很鲜明。大学语文教学班级以选修班为单位,各专业的学生共同上课,结合专业教学有时难于实施,所用教材也是统一的,没有艺术专业的专用大学语文教材。有的选修班虽然都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有的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艺术专业的特点,并没有结合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总之,艺术专业的学生本身就不够重视大学语文教课程,再加上自身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文能力较低,就带来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难度,何况教学纪律的松散,更使得大学语文教学不尽人意,难达其目的。
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针对如此现状,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2013级艺术专业一个选修班的学生共72人,调查内容和调查情况如下:
1、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期待是()
A、掌握新知识
B、提高语文能力
C、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D、不清楚
2、学校要求本科生必修大学语文课程,您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3、您对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
A、满意
B、不满意,课时少,学不到东西
C、无所谓
4、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倾向于()
A、侧重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
B、侧重文学鉴赏、语文能力的培养
C、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5、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
A、以语言、文学知识为主
B、以阅读鉴赏为主
C、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以代表性作家作品赏析为主
6、古代作品对您来说()
A、很需要,可补不足
B、不喜欢,太难懂
C、不重要,用不着
7、您用于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每天平均)()
A、不读
B、半小时
C、一小时
D、一小时以上
8、您认为自己目前的文学鉴赏能力()
A、很强
B、一般
C、需要提高
9、您对于写作的态度()
A、不喜欢、很少写
B、一般
C、很喜欢、经常写
从调查数据看,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很支持,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大多数学生很满意,有的还嫌课时少,他们也期待着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能力,能学到一些新知识。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侧重于综合文化素质和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并意识到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很一般需要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对文学作品并不排斥,每天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但喜欢写作的学生很少,也有少数学生不喜欢写作。从中可以看出在艺术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为什么没有良好的效果(当然并不排除学生没有如实填写调查表)?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艺术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达到提高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教师能力的目的?
第一,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应具有更高的审美性,以沟通文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与学生产生有效共鸣。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同为艺术,均以审美为其本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任务,这本身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是一脉相承的。大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尤其是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中国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更是中国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因此教学中融文学、音乐、绘画为一体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如《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再现诗中美景,感受优美韵律,再辅之于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在声色中感悟诗情哲理,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美的享受和熏陶,也是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启示。沟通文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从形象到情感或人生哲理是各类艺术的共同特点,大学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增强教学的审美性,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也能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是欣赏文学而已,也是对他们专业的促进与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文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语文能力相对较差。而对于师范生来说不论什么专业,语文能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作为未来的教师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学生,并正确理解学生的思想,轻松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反之,再好的专业知识、再深刻的思想也难于让学生理解把握。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艺术专业的学生也期待着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学生要自己主动地去学去练,才会有成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多,课堂上不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主要靠课外的自学。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又较差,强迫性学习无疑是较有效的方式。以练促学,强迫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以提高其语文能力。课堂提问讨论虽然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对于高校的大班教学来说能积极参与其中的毕竟只有少数学生,反而使多数学生无事可做,而课堂练习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上交,虽然有强制性,但总比不学不练要好得多,同时也可顺便对学生进行考勤。其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方式很多,以练促学只是针对艺术专业学生语文能力较差而又缺乏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较为有效的强制性学习方式。
第三、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提升教学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注重的是独特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不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学不能体现作者的独特艺术个性就不会成为优秀的作品。陶渊明的平淡自然、李白的雄奇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无不是诗人独特艺术风格的体现。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这与他们从小学习艺术有一定关系,进入大学后其专业学习更注重艺术个性,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个性追求。但学生在追求个性之时往往忽视了最基本的艺术共性,而缺少了深厚的艺术基础和文化底蕴。艺术个性的形成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往往只追求表面的奇异,而忽视深刻的内涵,以致把“标新立异”当做艺术个性,不仅专业创作如此,学习生活也如此,最终导致人格的偏离、专业的浅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能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为其专业学习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大学语文教学不应仅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审美特点的欣赏、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是文史哲的综合体现。应把具体作家作品置于整个时代背景和哲学文化思潮中去赏析,理解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积淀文化底蕴,为其个性的发展提供较深厚的文化基础。
篇8
小学教育(以下简称“小教”)专业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专业定位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小教”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从事小学教学所需知识、素养与能力的小学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的特点,教学计划要求开大学语文并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更好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小教”专业不同于其它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在开设中应结合专业特点,以避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小学教育作为新兴专业尚处于探索中,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小教”专业大学语文在开设中存在诸多矛盾:课程与师资力量的矛盾,社会需求与专业目标要求的矛盾,教材教法、课程内容与小学教育脱节等。
(一)课程流于形式为进一步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要求普通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1]。国家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但在教学过程中虚开课程现象依然存在,“小教”专业亦如此。“小教”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大学语文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其具备语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由于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及学生对其认识不足,教师开设课程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致使课堂教学被动而无意义。部分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无异,内容枯燥无味,脱离小学实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程认识存在误区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英语课程学习,学生深知没有四级证就没有学位,上了四年大学学了四年英语,很少阅读语文课程的相关内容。大学语文作为“小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尚方宝剑”,又缺乏学校领导的重视,学生无形之中疏远了语文课程。加之,学生对课程认识有误,课程内容脱离小学教学,助长了学生的厌烦情绪。部分学生认为:小学教师不过是中等师范和小学教育(专科)学生去担任的职位,对于本科生有点大材小用,凭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能满足小学教师工作的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心所欲,课程学习偏离教学的中心。
(三)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重复,与“小教”专业不符,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延续中学所学知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准、情感需求、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优于中学生,大学语文需要呈现新的面孔,让新鲜的内容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要让学生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公共课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方法无异,单纯的枯燥理论说教,满口之乎者也,致使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学不学无所谓,学了在教学实践中也未必能用上。(四)教材内容与小学教学脱节大学语文课程缺乏针对性的教材,课程内容脱离小学教学的实际。据统计,目前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约有400余种,但没有结合小教专业特点编写的教材,教学使用的专业教材与公共课教材完全一样。大学语文公共课使用的教材结构明晰,所选内容具有代表性,多以典型现代文、文言文为主,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注重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道德含义、人文底蕴。“小教”专业开设大学语文为学生今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做准备,所用教材与小学实际教学存在较大差距,教材内容与专业方向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效果。
(五)师资力量薄弱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多从中文相关专业聘请,所聘教师多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相对缺乏。由于缺乏对“小教”专业特点、定位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往往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跳板,将其与其他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公共课一并看待,对教材、教育对象缺乏必要的分析,把精力主要放到为“转岗”做准备的专业课程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滔滔不绝照本宣科,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教学内容空洞乏味,严重影响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积极性。
(六)评价方式单一“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沿袭了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采用期末量化考核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考核内容主要侧重学生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考题与中学类似,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考核。从结果上看,考试分数与教学中学生的表现相差较远。部分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前突击背诵,也会获得较好的分数,这对于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学习其文学知识素养方面的提升有限。
二、改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实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观念对学生学习有着很大影响。教师应该对教材不断创新,讲出新意,使课堂教学与学生融为一体。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实现了教育目标,这是错误的。作为主讲教师应了解“小教”专业的特点,从思想上认识到“小教”专业学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更新知识,调整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积极与学生交流,使课程教学出新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普遍认为只有专业和英语课程才是他们努力的方向,考试和学分是其奋斗的目标,最终使语文课程的学习变为一种被动。“小教”专业开设大学语文,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学生需改变学习态度,大力提高专业修养,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不断转变观念,把对学生的爱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找准突破口,实现观念的转变。
(二)重新审视课程,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很多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归因于教学方法单调、陈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成为必然。语文是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感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丰富课程内容的内涵及外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学习内容,优化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使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注重实用性、观赏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助学型多媒体课件,开展个别化学习。助学型课件具有简易的操作性和灵活的交互性,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章节学习结束后能提供相应的评价策略。加之,课件中动态优美的图片,动听的背景音乐,煽情的配乐朗读,大大提高课件的观赏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师还可以建立“小教”专业语文课程学习网站,利用网站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的内容学习,既丰富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合“小教”专业特点创编合适教材结合“小教”专业特点,创编新教材,力求与社会、专业发展、学生兴趣相结合。资料显示:“国内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3]面对如此繁多的教材“,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又该如何来确立权威性呢?首先,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大学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使学生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注重语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内容选编上,既有语言专业知识的巩固强化,又有“小教”专业知识的交融,更有小学语文教学的专题训练。其次,选文范围涉及古今中外,以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兼顾外国文学精品。文章题材各异,注重欣赏与实用,语言风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注重挖掘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4]。
(四)提高教师素养,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教”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要求比较具体。首先,教师要成为道德规范的示范者、学生人文情感的激发者和欣赏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令人信服的感染力量,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理解,又要有宽阔的知识面,还要对小学教育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用自身浓郁的人文气质,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谐互动,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5]。其次,结合小学教育特点,让教师定期到小学做教育调查,参加小学的公开课及相关教研活动,与一线优秀教师交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授课中把最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动态。
(五)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能力提高教育评价方式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动力。为更科学地检验学习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弱化知识性的考试,构建一种以贯彻能力考核为主、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智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的发展[6]。首先,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以课堂参与积极度作为评价的参考项。其次,由学校督导组专家随机听课,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确保教育质量。最后,终结性考试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开闭卷相结合,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不是注重考核学生的记忆力,评价实施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9
既然大学语文教育在当下高校有着十分突出的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具象而言,在国家提倡大力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当下,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具体体现:第一,能够充分发挥其语言工具性的特点,锻炼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说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语言是具备一定的工具性价值的,这体现在大众通过语言可以进行交流、思考以及阅读信息等方面。因此,我们说大学语文教育开展的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撰写论文等方面能力,使学生处于一种“语言功能性无知”的被动境地,进而间接影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使他们不能很好理解和消化专科课程当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比如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如果学生的写作能力欠缺,将无法形成表达准确、简洁,逻辑性强的科学论著,那么这些人的研究成果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科研的实效就会鲜为人知或不被人理解,无法真正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生活;而针对人文科学研究而言,不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可能无法形成科学性强、主旨明确的调查报告或简报,这样也无法把学生对于社会的观察和分析流畅准确地汇报给社会大众。因此,我们说大学语文课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加强叙事议理和谋篇布局等写作基本功训练,促使他们做到所学有所用,切实提升语言文字表达水平。第二,能够充分发挥其语言审美性的特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的鉴赏水平。大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品位和鉴赏水平,通过教育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具备分析和品评文学作品的基础能力,提高学生把握文章总体结构的统摄能力,延伸学生认识周围环境的想象能力和增强学生感同身受的情绪迁移、体验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欣赏艺术,欣赏美。第三,能充分发挥其语言人文性的特点,完善学生对社会、历史、国家和民族的认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匡正明曾倡导,大学语文课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培养改革人才,激发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本国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可以通过课文的讲授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了解历史,理解生活,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大学语文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古代优秀作家和文人对人性中积极因子,比如正义以及善良的追求,对人性中丑恶因子,比如虚伪以及丑恶的鞭挞,最终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染、情操受到熏陶。
二、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功能解读
大学语文是通才教育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诸多方面有着其他课程难以代替的功能。[4]从教化育人的角度来说,帮助学生完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是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职责。大学语文不同于国文,它除却具备知识传授性这个特点,还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的特点。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强调这三个方面,以培养应用写作能力为主要工作,以提高文学素养、审美修养为重点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最终达到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具体来说,一是可以考虑通过精选教学内容,选择贴近时代,贴近青年人需求,提倡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品(比如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和影视文化作品等)进入课程教学,在兼顾内容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进行一定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塑造自我,认识社会;其次,还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倡多多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形并茂的课件,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实效性;第三,优化教学设计,从思路入手,围绕国家规划和指导意见订立科学合理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重新审视课程,创新授课教材,完善教学模式和体系,提高授课专业教师素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等。
三、结论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语文教学;精品课程;网络资源
我国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文化强国”战略实现的首要条件就是继续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强化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阅读及表达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是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这就导致那些和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专业受到热捧,而与市场经济联系的不那么紧密的专业受到冷落。而且理工科的学生普遍汉语言基础较差,高职院校大学语言课程资源不符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更加导致大学语言课程被边缘化。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要想打造大学语文精品课程,首先要充分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掌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打造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一、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构建思路
(一)院校之间相互合作共建共享资源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因为教师力量和技术维护人员的匮乏,都处于“一家之言”相互独立的状态,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资源共享[1]。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各院校必须开展合作,一起建设一个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平台。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摒弃掉保守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集思广益,团结所有力量一起构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资源平台。此外,各个高职院校需要引入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的企业参与网络资源平台的共建,借助企业掌握的先进网络信息技术和设备将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这种合作在我国大学语文教学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例如,中国语文网、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等,这些平台将全国几百所院校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素材、论文、习题等资源整合到一起,然后由专业的信息技术企业进行维护。
(二)化整为零整合优质资源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这些教材没有很好地贴合高职教育特点,无法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大学语文学习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用模块组合作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基本框架,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代替以往以某校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为单位整合网络资源的方式。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时代性特点,可以将高职大学语文网络资源划分为表达交流、文学鉴赏两大模块,表达交流模块下设置普通话训练、朗诵技巧、演讲训练、辩论方法,写作训练、师生交流六个子模块,文学鉴赏模块下设置中外现代文学鉴赏、中外古典文学鉴赏两个子模块:“表达与交流”下设“普通话训练”“朗诵技巧与艺术”“演讲技巧与艺术”“辩论技巧与艺术”“应用写作训练”与“师生作品欣赏”六个子模块[2]。将来自各大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按照作品为提纲进行归类,比如和作品有关的文献、教案、课件、练习等都可以归入文学鉴赏、表达交流两大模块。其中表达交流模块的内容突出的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这些内容很少见却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其实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表达交流的教学经验,只不过没有形成相同的认识。因此,表达交流模块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表达交流方面的教学总结机会,以此补充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项目网络教学资源的空白。通过表达交流模块教师可以方便地上传精品课程资源,而不一定非要等到整个精品课程通过验收后才能上传。因此,通过模块组合的形式整理归纳网络资源可以显著提升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效率,能够方便快捷地满足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师生的需求。通过共建整合优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大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课程建设,还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精品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模式
信息技术中的数字多媒体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近些年来,融合了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是当前各国经济增长点,也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重要方向,它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同时,教育行业也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语文课程包含了很多我国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综合了丰富多样的中华文明历史以及社会文化元素。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不但传播的信息量很少,同时缺乏趣味性,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就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传授更加丰富的知识,就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建设多媒体教案、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打造一个生动、形象、直观的课堂。例如,教师在开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需要分析讲解很多经典文学作品,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动画视频、音频、图片等教学资料开展教学,而不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大大增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够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限制,全方位、直观深入的教学模式可以使 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的进行自主学习。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构建模式如图1所示。
三、高职大学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步骤
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平台,具有共享、交互、合作、自主等特征。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以辅助高职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课后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这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实践非常有帮助。笔者在开展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的探索实践中设计了一套实用性强,效率高的建设方法:第一步,完善网络资源平台的技术支持。主要借助Fms、Adobe Captivate、3Dmax、Flex、Maya等数字媒体软件来设计学习资源。第二步,在教学设计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系统科学“新三论”突破传统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材章节为知识传授顺序的模式,将每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围绕每个知识点整合相关知识,实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非线性、协同性和开放性。第三步,采用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网络资源平台的交互方式应该包含很多种,如人机交互、师生交互、学生交互、在线解答、视频互动、邮件交互等多种多样的离线或在线。第四步,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网络资源平台包含有教材每个章节的课后练习、综合测试系统、自我评价模块等,方便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及反馈。第五步,设置简明合理的导航。网络资源平台的导航功能很重要,合理的导航功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清新明确的指引,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导航,快速便捷的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第六步,提供实用的学习辅助功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丰富多样,实用性强的辅助功能,如站内、站外检索,网络计算器在线视频交流、电子日历等。
四、结束语
本文提供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构建思路、介绍了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大学语文网络资源构建模式,并提供了一套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方法,希望能给广大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点帮助,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高职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立体互动、努力为学生构建高效实用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徐正丽,吴宇力.关于大学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0):36-38.
- 上一篇:职场沟通技巧的课程总结
- 下一篇:继电保护装置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