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经济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影响下,国际商事仲裁日趋国际化和统一化,出现了仲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统一协调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对国际贸易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从19世纪末,便开始了以此为目标的努力。仲裁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仲裁全球化趋势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国际商事仲裁所解决的争议范围非常广泛。在国际民商事领域,仲裁最初适用于海事争议,以后逐渐扩及到货物买卖及其运输、保险、支付中所发生的各项争议。本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在国际上兴起了各种引进外国资本的形式,仲裁又扩及到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等领域。与此同时,国际性的服务贸易、商事、租赁、咨询、工程许可、融资、银行、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的转让等民商事活动日益频繁,由此而发生的争议也逐渐采用仲裁的方法加以解决。
第二,世界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日趋统一。各国的经济贸易体制尽管千差万别,但在仲裁制度方面是趋于一致的。特别是在1985年6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对市场经济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国家按照示范法的规定代替了原有的仲裁立法,有的国家甚至以示范法为蓝本只对其稍加修改而直接移植使用。从1985年到现在十几年间,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修改或制定了仲裁法,掀起了仲裁立法的。
第三,有关仲裁内容的国际公约逐渐增多。一国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能否得到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直接关系到案件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影响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国际社会首先从统一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入手,联合国在1958年6月制定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统一了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条件和执行程序。该公约组织截止到1998年9月己有145个缔约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该公约已经成为国际私法领域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国际公约之一,也为全球化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仲裁领域比较重要的公约还有1961年的《欧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1965年的《关于解决各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1975年的《美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
第四,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仲裁员的国际化。世界上许多著名国际商事仲裁机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修改并制定了具有国际性的仲裁规则,或者允许当事人选择其他仲裁机构的国际性仲裁规则,聘请了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仲裁员,以解决不同国籍、不同法律背景当事人之间的国际仲裁案件。
篇2
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或运转的基轴是国际本位货币。所谓国际本位货币,是指在国际活动中,世界各个国家出于经济条件或政策上的考虑,用的形式将本国货币与之固定地联系起来,作为衡量本国货币价值的标准,以及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国际本位货币是在国际上占据中心货币地位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它首先必须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其次,还必须占据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能充当国际商品的价值尺度或价格标准,并成为各种货币汇率的中心。充当这种中心货币的曾经有贵金属——黄金,也有因、经济和现实原因形成的某些国家的纸币。
从上讲,能够充当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应当具备如下条件或性质:
一是耐久性。具有的属性必须经久耐用,不因频繁的流通和岁月的流逝而丧失其重量或改变其质量,从而保证其所包含的价值量的稳定不变。
二是可分性。为保证贸易和借贷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各种不同面额货币的发行和流通。
三是轻便性。货币的轻巧便携有利于各种经济交易的进行,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但却可以包含较大的价值量,亦成为其一个特征。
四是同质性。货币由其发行国别和面值所产生的差别是客观的,但在质上却是相同的。即作为商品交换到一定阶段的媒介和一般等价物,它们本身都有价值,都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正如马克思所说那样:“耐久性、不变性、易于分割和重新合并,因较小的体积包含着较大的交换价值而便于运送这一切使得贵金属在较后阶段特别适于充当货币”。贵金属黄金、白银等由于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使之最成为国际本位货币的最佳选择。纵观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贵金属特别是黄金都充当着国际本位货币的职能。与之相应的是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该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它们各自含金量的对比来决定的。这种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率又称为铸币平价(mintparity),它是金本价(Gold parity)的一种表现形式。金本位制度下作为决定汇率的基础的铸币平价,是外汇市场上由于外汇供求变化而引起的实际汇率波动的中心,其上下波动的幅度要受制于黄金输送点(GoldPoints)。这是因为金本位条件下黄金可以自由跨国输出或输入,当市场汇率与法定铸币平价之间的偏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有关国家不用外汇而改用输出黄金的办法来办理国际结算。决定黄金输送点的量的界限,是用于替代外汇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黄金的铸币平价加上(或减去)该笔黄金的运送费用(如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运送期的利息等)。
随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金本位制先后被以“黄金—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以美元为主体的多元纸币信用本位制所取代。建立在怀特方案基础之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基本锁定了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外汇平价;另一方面,确定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各国政府可将所持有的美元与美国政府兑换黄金。这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机制,其本质是一种以黄金为价值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与金本位制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与贵金属黄金已无直接联系的纸币信用本位制条件下,国际本位货币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耐久性、可分性、轻便性、同质性的国际经济交易一般等价物”已经不被视作充要条件,国际经济交易的价值符号,则成了当代国际本位货币共同特征。
当代纸币信用本位制条件下,尽管各国特别是国际本位货币的发行国都持有相当数量的货币黄金,但货币的发行与相应的商品准备从理论上来讲已无必然的联系。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国际货币体系所确立的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货币黄金在世界国际储备中所占比重呈总体下降的变化。
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各国货币的发行再不必与某种特定商品保持法定的比价关系,其结果是各国货币之间比价的客观依据也不复存在,这亦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浮动汇率机制产生和存在的温床。
二、国际本位货币的重新定位
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发展的挑战,尤其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投机引发的货币金融危机及国际货币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得当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一些深层次进一步暴露出来。人们往往自然将导致国际货币金融市场动荡的根源归咎于现行的纸币信用本位制,亦启发了对当代国际货币价值基础的思考。
纸币信用本位条件下的汇率决定与调整,要受制于众多的因素。究其性质和特点,可以从长期和短期角度考察。不同国家货币实际代表的价值量对比,是决定汇率的一个基本的长期因素。
在实行纸币流通制度的初期阶段,各个国家一般都规定过纸币的金平价。即纸币名义上或法律上所代表的含金量。在纸币实际代表的金量与国家规定的含金量一致的情况下,金平价无疑是决定不同货币汇率的价值基础。
然而随着纸币流通制度的演进,纸币的发行开始与黄金的准备及兑换相分离,黄金非货币化的纯粹纸币信用本位制条件下,货币作为价值的符号,其发行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为基础,其实质是由本国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组合为基础。不同国家的单位货币所实际代表的价值量对比,成为其汇率决定的基础。当然不同国家货币的价值量对比,主要是由其购买力相对地表现出来。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纸币的购买力或物价水平,可以较为合理地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
不同国家之间的宏观经济状况,是决定汇率变动的另一个长期因素。一国货币的强弱,是以该国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为重要依托的。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状况等宏观经济指标构成了衡量这一大背景好坏的综合指标。
除了上述导致长期汇率波动的因素,作用或影响短期汇率波动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相对利率的高低;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政府或中央银行汇率政策和其它干预行为;心理预期因素及信息因素,等等。此外,国际上、军事等方面因素也会在短期内对汇率变动产生影响。
当然,纯粹的纸币信用本位制的存在,与现行以浮动汇率为主体的国际汇率机制,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国际经济学界关于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利弊的争议表明,尽管浮动汇率也有其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但倾向于汇率相对稳定的观点还是占据了优势。因为后者不仅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健康发展,亦是经济全球化条件国际经济一体化向广度和深度上发展的需要。
在实行纯粹的纸币信用本位制的同时,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离不开国际本位货币的重新确认。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行的以美元为主体,包括日元、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及后来的欧元)等在内的多元化国际本位货币,本质上仍是少数国家的信用货币。这种国际本位货币机制由于没有黄金作基础,其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发行国的情况。发行国相对经济实力的强弱变化,以及其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倾向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该国货币的强弱和人们对该国际本位货币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国际汇率的稳定。应当承认,现行的以美元为主体的多元化国际本位货币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美元”本位下基础货币发行国与其它国家相互牵连,国际清偿手段不足的弊端,在某些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它并没有使“黄金—美元”本位制下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得到解决。相反,国际汇率的波动大为加剧,国际货币金融秩序更加混乱,各国间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日趋尖锐。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摆脱国际本位货币对少数国家国别信用货币的依赖。这种新的各国货币的共同定值标准,应当是某种与 SDR相类似的由一个类似于IMF的国际组织发行和掌管的纯粹的货币符号。这种货币符号是由若干国家和国家集团(如欧盟)的通货所组成的“篮子”(Basket),或者说是由一个多种货币的复合体为依托。参与该“篮子”或复合体的货币,按各自国家GNP在世界所占比重的大小,确定在该“篮子”或复合体中所占权数。当然,这种新的作为各国货币的共同定值标准的多种货币复合体,是与黄金脱离联系的,与之联系的只是“篮子”组成国的货币的购买力。所有其他国家的货币均与该篮子货币挂钩,与之保持某种形式的固定的或可调整的法定比价。
在国际经济领域,一切交换归根到底,实际上仍然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及服务的交换。由金本位制到与贵金属黄金不发生联系的纯纸币信用本位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本身并非必须是价值实体,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流通手段或价值符号而发挥作用。一篮子形式的国际货币符号所代表的价值,源于组成该货币篮子的可自由兑换的各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既然后者可以成为国际流通和支付的手段,那么前者类似职能的发挥也是顺理成章的。当然,这离不开一个由在世界经济中具有较大的国家所共同认可的,组织较为健全的国际通货管理协调机构的存在。
三、国际本位货币重新确立的渐进性和过渡性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本位货币的重新定位,尽管是必要和理想的,但要最终成为现实,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是因为经济的全球化及一体化作为一种趋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尚不能消除国家的界限和差别。世界经济领域里不同国家经济、和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仍在发挥着作用。脱离了对国别信用货币依赖的纯粹的国际本位货币的出现,与拥有高度统一权威的国际金融组织的运作一样,势必在较大程度上与许多主权国家的利益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不仅在当代南北的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中得以表露,更充分地反映在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和欧盟,轻易是不愿意因此而放弃作为现行主要国际本位货币发行国所享有的铸币税好处及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特权。由此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本位货币的重新确立必然带有渐进性和过渡性的特点。一方面,现行以美元为主体,包括欧元、日元和特别提款权(SDR)等在内的多元化国际本位货币体制,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将有其存在的空间;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使脱离了对个别国家国别信用货币依赖的国际本位货币的运作早日成为现实,应是国际本位货币重新确立的发展方向。
首先,作为一种机制创新,新的国际货币本位机制的建立要考虑现实的基础和创新成本的高低。可以考虑从进一步扩大和改进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或职能人手,使之逐步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构成和国际清算的主要手段。要改变按份额分配特别提款权的原则,而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往来的需要,根据各国GNP在世界生产中的比重,以及各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占世界贸易与投资的比重进行分配;并使特别提款权成为各国货币的共同定值标准,各国货币均与其挂钩,保持某种形式的固定的或可调整的法定比价。
其次,推动区域性国际货币合作,作为迈向新的世界单一本位货币和执行全球统一的货币管理体系的过渡。适宜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现状,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经合组织这三大区域性一体化经济圈,责无旁贷地将成为21世纪范围最为广泛、经济实力及影响最为强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代表,并以既相互联系合作,又鼎足对峙的态势,把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矛盾的错综复杂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体化性质的经济集团内部,随着商品、劳务、资本与技术的跨国流动自由度的加大,为稳定成员国之间货币汇率,降低区域外其它国际货币波动的冲击,建立一体化区域内的本位货币及其特定汇率机制显得很有必要。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欧洲货币单位(ECU)和汇率机制(EBM)的成功经验表明,这种特定区域性国际本位货币单位,作为欧洲货币体系运转的基础,是由加入该货币体系各成员国货币按一定比重所构成的一篮子复合货币。它起着确定各成员国货币汇率的依据,成员国官方之间清算和信贷的手段,以及被用作欧盟的储备手段和进行汇率干预的手段的作用;并成为欧洲货币体系以区域内各国货币汇率实行可略有调整的准固定汇率,对外则实行区域货币“篮子”的联合浮动为主要特征的汇率机制 (ERM)得以在顺利运转的基础。尽管这种区域性货币联盟的实施,对该区域内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作刀一个方向,区域性货币政策的推动,不失为介于由传统国际本位货币走向未来的实现单一世界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管理体系的一种可行的过渡形式。当然,适于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差异,区域性货币合作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的选择,如联系相对松散的货币区,或支付同盟等多种形式;在区域内经济一体化达到较高程度时,再走向货币联盟,即实现区域内的单一货币,并建立区域性中央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
除此而外,还应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基金组织在监督协调成员国货币、汇率政策及全球性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发行和掌管新的国际本位货币的具有相当权威的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并作为未来统一的世界中央银行的前身或过渡。应给予发展家在基金组织中以平等地位参加重大事项讨论与决定的权力。参照战后建立的关贸总协定(GATT)及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所确定的多边国际贸易体制,积极探索并寻求逐步建立相应的适应于经济与金融全球化发展要求的现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凯恩斯。货币论[M].第1、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美]C.C.Lodge.全球化的管理—相互依存的全球化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4]P.霍尔伍德等。国际货币与金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英]劳伦斯,S.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6]姜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南北经济关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篇3
“金砖四国”(BRIC)即: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BRIC恰好是这四个国家首字母的缩写,因其发音类似于英文单词中的"brick"(砖块),故得名“金砖四国”。
美国高盛证券的高级分析师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2003年10月,该公司又在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中指出,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将会形成新的六大经济体,即: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而届时,英、德、法、意将被淘汰出局。高盛公司的这份报告使得“金砖四国”作为新兴的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了世界更多的关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曾率上百名韩国重量级政商人士展开“金砖四国外交”;G7财长会议于2005年首度邀请了金砖四国列席;日本丰田汽车等跨国企业的全球策略因此重新部署;美国IBM公司在金砖四国的员工总数达到11.3万。
当然,在众多的呼吁声中,也不乏反对者认为金砖四国只是经济学界为促动投资而精心打磨的“人工钻石”。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震荡后,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原本乐观的发展前景也被蒙上了阴影。但回顾历史,1820年中国的产值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印度占16%,而欧洲四大国占17%,美国则不到2%。按照高盛的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夜。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出占世界的20%。到了上世纪70年代,印度的份额却下降到3%。既然一个多世纪前由于封闭导致了经济的滑坡,那么一个世纪后为什么不能由于开放而重新获得失去的历史地位呢?不管怎样,我们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金砖四国”在当今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上虽然不能够说是可以呼风唤雨,但足以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2“展望五国”崭露头角
就在“金砖四国”热还在鼎盛之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8)》中又提出了“展望五国”正在成为继“亚洲四小龙”和“金砖四国”之后来自发展中世界新的成长之星和潜力之地。
“VISTA”五国是由日本“金砖四国”经济研究所学者门仓贵史于2007年8月撰文提出的。而所谓的VISTA五国就是把越南(Vietnam)、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Afri—ca)、土耳其(Turkey)和阿根廷(Argentina)五个新兴经济体放入同一个箩筐,采用国家英文首字母所构成的。VISTA在英文中有“展望”、“远眺”之意,故VISTA五国又称为“展望五国”或“远眺五国”。门仓贵史认为“展望五国”将继“金砖四国”之后成为下一批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他推算,从2005年至2050年,西方七大工业国(G7)的GDP总值与现在相比最多扩大2.5倍,VISTA五国则有望成长28倍。可见,这五国的经济会有飞速发展,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也相当诱人。
按照门仓贵史的说法,新兴经济国家要具备五大经济条件;天然资源丰富;年轻劳动力有增加的趋势;对引进外资持积极态度;政治稳定;中产阶级正在崛起,个人消费增长。而在这五个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中产阶级的崛起。所谓的中产阶级是指那些从事脑力劳动,受过良好教育,靠薪金或工资谋生。追求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同时又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与修养的人。这些人的崛起不仅提升了一个国家综合环境的质量,为社会提供了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也使这些国家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金砖四国已经具备了上述所有的五项条件,展望五国也大体具备了全部或其中四项条件。所不同的是,与率先发展的金砖四国相比,VISTA五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落后,960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只不过占金砖四国总和的1/4。但从另一方面说,也就意味着VISTA五国今后发展的余地要比金砖四国更大一些。这也刚好解释了“金砖四国”研究所的推算结论。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展望五国的崛起对金砖四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与其说是一次较量,不如说是一个契机来的准确。
3“展望五国”得天独厚,发展前景拭目以待
那么这五国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潜力以吸引投资者呢,门仓贵史认为,展望五国的共同点中最重要的是中产阶级的崛起。但我们不难发现,金砖四国和东欧不乏符合这些条件的国家,而投资者们的眼光却没有落到他们身上。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眼下最匮乏的是自然资源和年轻人口。而上帝偏偏厚爱VISTA五国,这五国都是资源生产大国。对经济危机大规模爆发的今天来说,通胀的威胁越大,自然资源为代表的实物资产就越值钱。
再看消费市场,与“金砖四国”不同的是,VISTA五国拥有众多的年轻劳动力,也助长了拥有购买力的中产阶级抬头。阿根廷的民众消费水平稳定增长,个人消费增长率达8.92%,居“VISTA五国”之冠;越南人倾向于将收入的70%用于消费;土耳其全国62%人口在35岁以下,是人口老龄化的欧洲不可企及的;印尼作为世界第四的人口大国,消费潜力可见一斑。
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新举措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活动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日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总体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国际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并没有使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发生改变。并且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因此本论文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应该采取的新举措进行探讨。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1.科技进步发展突破的新趋势。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危机常常会催生出新的技术革命。尽管对当前将要形成的新的技术革命是什么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但许多学者认为科技进步、发展、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正在孕育新突破。从具体的行业上看,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已经分别成为全球专利申请增长最多和最快的领域。因此,可以认为智能制造、无线革命和大数据三大变革将给本世纪带来巨大的改变。此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生物、材料等领域的新技术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人工智能、3D打印等交叉融合技术成为当前的研发热点,而页岩气技术已经实现重大的突破。
2.生产方式变革趋势。总的来说,生产方式的变革呈现出“三个融合,三种趋势”。第一,智能制造与数字服务相融合,呈现生产个性化、分散化增加趋势。这种个性化、分散化的趋势将使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对区域产业格局和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第二,能源技术与网络技术相融合,出现能源利用网络化趋势。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是实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现实基础,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对能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融合,或者说是进入互联网能源时代。第三,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呈现二、三产业界线模糊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业活动逐渐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活动,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制造业必须与服务业实现更深的融合,从而使二、三产业的界线逐渐模糊化。
3.生产布局调整趋势。(1)产业分布全球价值链化的趋势。在全球价值链的所有生产环节中,附加值不断地被创造和累加,并且通过该链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也就是说,生产在全球的分布,不再是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也就是产业间的分布,而是同一产业不同环节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也就是产业内分布,即产业分布全球价值链化。这种产业分布全球价值链化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深化的必然产物。
(2)服务业全球化趋势。服务业全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当前有约2/3的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向服务业;②跨国公司服务外包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将产品生产活动中的某一工序或者零部件分包给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使接包企业在中间产品生产和服务环节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若干是新产业;③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统计,66%以上的全球货物贸易是中间品贸易,而在服务贸易中该项比例高达70%。
三、中国的新举措
1.坚定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面对全球经济化和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新形势,我国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双边、多边以及区域贸易体制谈判,努力转变成为国际经贸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促进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形成。继续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推动形成以周边国家为基础、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2.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还应在试点基础上,选择其他具备条件的地方继续发展自由贸易园区或自由贸易港区,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模式,为全面改革国内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方式,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3.实施向西部开放的战略。实施向西部开放的战略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对外开放的新亮点。我国西部地区历经多年的政治经济变革,局势稳定,投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向西部开放,将重点提升贸易的规模和层次,重点发展服务贸易、科技和能源合作以及双向投资。
4.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推进向西开放的重要手段,是中央所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其工作思路是“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重点抓好战略规划的制定,极主动推动与中亚国家之间建成公路、铁路、航空、电网、电信和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扩大在食品、制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投资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并且无可避免。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认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国应该重视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研究工作,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尹艳林.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中国新对策[J].国际贸易,2014,01:4-10.
篇5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公司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试剂市场正在经历高速增长的阶段,到2010年,其市值有望达到137亿美元。生物技术、神经科学和蛋白组学研究将是驱动该市场强劲增长的主要动力。在现阶段的整个试剂市场,生物化学试剂以40%左右的份额稳居领头羊地位,而预计在未来,基因表达、载体、克隆以及氨基酸系列均将经历较快速度的增长。
一些新出现的学科,尤其是神经科学和蛋白组学也有巨大潜力,它们在未来对整个试剂市场的贡献不可小觑。尽管如此,生物技术仍是维持全球试剂市场高速增长的中流砥柱。而生物技术研究从学术领域到商业领域的持续转变,以及与该转变相关的化学领域内的进步,是推动试剂市场高速持续发展的动力。
1 生物技术领域抗体类药物唱主角
未来,在促进诊断试剂高速增长的生物技术领域中,表现最突出的将是抗体类药物。无论是被用于诊断还是用于治疗,到2010年左右,抗体类药物市场均会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尤其在被用于靶向锁定疾病细胞和细胞混合物时,其市场的增长前景更是令人看好。
近年来,抗体类药物以其安全有效、特异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全球药品市场上一大类新型诊断和治疗剂。而抗体药物技术从最初的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代。第一代抗体药物源于动物多价抗血清,主要用于一些细菌感染疾病的早期被动免疫治疗;第二代抗体药物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现阶段,抗体药物已进人第三代,即基因工程抗体时代。
据预测,到2010年治疗性抗体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25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4%。其中,治疗性单抗是主要的增长力量,其年平均增长速度预计高达12.4%,而治疗性多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却仅为0.4%。诊断性成像抗体市场虽然现阶段规模较小,但其未来的增长速度却估计最快,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7%,到2010年其全球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47亿美元。
据美国制药工业协会的调查报告,目前,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销售额居所有生物技术药物之首,占生物技术药物市场份额的31%。分析预测,单克隆抗体药物在未来10年内将会是国外生物技术药物领域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已上市品种销售额的不断增长及新品种的接连上市,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市场将会迅速攀升,到2010年其全球销售额将达到260亿美元。
2 纯化试剂盒市场Qiagen公司称雄
在纯化试剂盒市场中,荷兰Qiagen公司在与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旗下Ambion公司的激烈竞争中稳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Qiagen是一家荷兰上市公司,是创新的样本制备分析技术与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的产品在样本分析前制备以及分子诊断等领域都被视为行业标准。2008年6月3日,在美国波士顿揭晓的年度生命科学行业奖项评选中,Qiagen以其出色的产品、技术和客户满意度再次获得核酸纯化和分离产品大奖。该评选共有41家公司被提名,而Qiagen以64%的得票率稳居榜首,美国Promega位居第二,得票率为9%。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为生命科学和实验室仪器领域全球最大的生产厂家,2006年其全球销售额达19亿美元。2006年1月,该公司成功并购了RNA产品的专业公司Ambi.on公司,后者可提供全套RNA研究的试剂,包括RNA提取、RNA标记、RNA扩增、microRNA和RNA干扰研究。
3 强强联姻催生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试剂公司
在商业试剂领域,美国Invitrogen生命技术公司已经超越所有的市场竞争者,成为该领域主要的供应商,而曾经的市场领头羊――美国Sigma-Aldrich公司则退居第二位。
Invitrogen公司和美国Applera公司于2008年6月12日宣布,Invitrogen将收购Applera的ABI集团的所有股份,现金和股票交易的总值达67亿美元。Applera公司由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和Celera Genomic公司共同组成,因此,这一战略合并的完成将创造一个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试剂和系统的公司,它在遗传分析、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系统等领域具有特殊的技术能力。
4 高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对试剂市场的影响
高自动化仪器依然是决定试剂使用数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自动化样本制备仪的价格均超过7万美元,较高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设备的广泛采用。虽然对于大部分学术研究的预算来说,购买仪器的费用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长期持续的使用还有消耗品和试剂的花费,会使整体费用变得十分昂贵。因此,是否选择使用自动化样本制备仪,仍是需要再三权衡的问题。
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分析技术的复杂性和近年来生物化学领域的进步所导致的,这就造成了当前市场中试剂质量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因此,如今的研究者正迫切地希望能寻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他们对便宜的样本制备持续增长的需求。
5 我国诊断试剂市场刚刚起步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公司指出,目前,亚太地区的试剂市场正以6%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在未来,该地区对血清、介质和试剂的需求将成为拉动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在我国,诊断试剂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组成之一,在国内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诊断试剂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异军突起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国对诊断试剂的研发与生产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现阶段就国内的总体现状来看,我国的诊断试剂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即处于产品研发与生产的投入初期,其稳定的成长期还没有真正到来。
目前,我国诊断试剂市场规模约为全球市场的1/14。总的来说,一些在临床上应用较广的项目(如免疫试剂中的肝炎、性病和孕检系列,临床生化中的酶类、脂类、肝功、血糖、尿检等系列),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已基本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尤其是基因检测中的PCR技术系列等已经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生物技术领域,我国在诊断试剂项目研究方面的进展却相对缓慢,技术水平仍较为低下。尽管如此,由于诊断试剂领域具有较高的回报率,仍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不断加入进来以期分得杯羹。
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
现阶段,各国经济活动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即逐渐超越国界范围,即商品、技术和信息等均不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流动,而逐渐扩展至其他国家。该种新趋势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各国多方面的变化,国际关系是变化的其中之一。因此,本次将深入探究两者之间新趋势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20世纪末期,T丶莱维首次提出“经济全球化”一词,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即从本国逐渐扩展至全球范围;从宏观层面理解而言,具体是指各国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范围并构建成为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经济整体。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性地观点,但多数研究者一致认同起源的时间为20世纪,而具体年代时间并未达成一致,本文认同国外研究者塞拉斯丶比纳的观点,即将世界货币体系作为缘起的标志。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学术界观点也不够明确化,但大致划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发展趋势能够为各国发展带来持续性地动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该趋势影响各个国界均衡性地发展,致使贫富差距的拉大。笔者认为各国应客观性地看待以上两方面,通过调整本国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二、经济与国际关系发展的关系分析
从客观层面分析而言,国家关系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交通等,而发挥主要影响力的是经济。两者之间表现为同步性的关系,一方面,财富欲求促使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以及行为,通过向外扩展的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使得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各国国际关系的变化成为了不同国家对外做出经济活动的催化剂,使得国与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从总体而言,虽然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各个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国资源的流动使得竞争力不断增强,只有不断提升本国的竞争实力,才能够把握发展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促使国际关系民主化
过去,强权政治时代各国不断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妄图借以经济发展的渠道垄断国际事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政治霸权的趋势。但伴随着国与国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使得各国之间联系逐渐密切化,而且一国只有做出对外做出民主、自由的外交方针,才能够吸引更过国家生产要素流入本国,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如果仍保留过去强权政治的对外政策和意图,那么该国可能被排挤于全球化的趋势之外。从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全球化能够为各国发展提供更多地平台和机会,同时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2.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各国生产要素流向国外其他国家内部,不同国家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入和流出促使其搭建起长期合作的关系,而且为了能够不断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多数国家制定出长期合作和沟通的对外方针和政策,而且国际范围内形成了合作的主旋律。但从另一方面分析而言,由于对外市场的扩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个国家均希望通过扩大国外市场推进本国发展,但流入国需求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致使流出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另外,还有一些国际大国基于其较高的政治经济地位,希望通过该形式以实现政治上的垄断和控制,于是出现了合作和竞争并存的现状。
3.国际关系呈现经济政治双化倾向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地发展促进了各国范围内多方面的共同发展,表现在经济中政治方面而言,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关系政治化加强,二是政治功能的经济化发展。一方面,各国在生产要素不断流入和流出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或者冲突,缓解这些冲突的根本在于各国政府的介入,即通过国家出台政策以及制定政治解决方案以解决该问题。于是在该趋势之下,为各国政治对话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于是出现了经济关系的政治化;另一方面,国家内部出台和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方案等往往需要依托于经济途径和手段得以实现,例如为了与其他各国进行政治上的合作,采取经济上合作的形式,即政治功能经济化发展。
4.各国外交关系呈现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外交关系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其一,外交新目标逐渐形成。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是各个国家现阶段对外发展的根本,因此,目前各国制定的外交新目标大多为保持国家和平发展以及政治经济等安全;其二,外交实施范围逐渐扩大。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地生产资源流入国,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往往从多边协调和合作方面制定政策;其三,逐步实现外交过程的民主化。各国公开透明化地外交使得一国内外交人员需要与其他国家的相关人员更好地沟通,而且外交过程平等性地接受国民的监督。
5.国家间多极化发展趋势复杂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和联系的经济联合体,同时也是共同发展的联合体,新时期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且在不断地变动和重组之中,合作和竞争仍未国家间发展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各国逐渐构建出“世界网络”,使得政治与经济朝着多重化、多极化、分散化地方向发展,一些国家出台和颁布了新的规定、制度等,国家之间以及本国内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新特点,使得国际新秩序逐渐构成,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变得复杂化。
总之,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新趋势,新型趋势为国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各国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难题。一国要想在该趋势下更好地发展,需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发展形势,顺应趋势发展的方向,不断地审时度势,同时尽量避免负面化因素的影响,以经济发展带动多方面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卿中思(1986~)女,本科,学士,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学,成都创源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董岩.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J].北方论丛,2012(3):115-116.
篇7
(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移动支付交易额是美国的11倍,且拥有全球1/3的独角兽企业。中国已成为塑造全球数字化格局的重要力量,其数字全球化进程方兴未艾。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报告《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数字化投资与创业生态系统。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占到全球电商交易总额40%以上,而在十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据估计,中国电商交易额现已超过英、美、日、法、德五国的总和。中国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额相当于美国的11倍。全球1/3的“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非上市初创公司)为中国企业。(来源:麦肯锡 编选:)
全文链接:《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
篇8
【关键词】 全球化;新技术经济范式下;区域产业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各国、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产业发展路径方面,各国各区域都面临着极为重要的抉择。因此将网络开放性和互动性来作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内容,已经成为提升各国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各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协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就必须以全球化的视角和新技术经济范式的衍生发展来丰富区域产业的研究内容和范围。这样才能通过创新 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来促进区域创新的发展。
1.以新技术经济范式为基础的区域产业创新理念分析
1.1 区域产业基本创新理念
以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以新技术经济范式为基础的区域产业创新研究,其所进行研究的内容及范围都在持续的完善和丰富[1]。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各国以及各国地区之间的开始相互合作和交流,也开始不断的推动着整个区域产业开始向着更为深入的层次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导致如今各国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不过,这些都处在全球的范围当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消费和生产活动的创新发展。同时这种影响还直接到导致各国开始在制度、社会及文化等方面产生变革。在整个变革的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动力主要来自国际资本方面的流动以及对于跨国企业方面的经营活动等,以实现探索适合各个区域产业发展的创新性道路。
1.2 需要培养产业创新集群
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阶段,因此知识的创新和发展开始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产业集群的出现,一跃成为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创新进行有效聚集和发展主要载体。在世界多个发展中国家当中,其工业化的发展普遍不够成熟,而集群当中一些距离比较接近的产业也根本无法有效的推动产业技术的创新,所以集群的发展和产业之间的创新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如今,在以全球化和新技术的经济范式基础上,区域产业的发展路径已经开始进行关键性抉择,如今集群的发展开始从集群制造转换为集群创新,因此集群创新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标,知识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开始推动集群创新知识的产生扩散和转移,并最终促使区域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成为当今主要的研究课题[2]。通过对集群的不断创新和培育,从而创建出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创新型网络,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最终获取区域产业环创新环节的竞争发展优势。这样不但有利于组建创新型的国家,同时也能有效的促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的。这就需要对创新集群的主要来源,包括一些被业内人士普遍认定的复杂性的技术、积极性的范围积累性学习程序以及不连续的范式等。
2.以全球化新技术范式为基础的区域产业创新途径发展对策
2.1 需要形成开放式的创新型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开始为资源的配置和流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区域产业所进行的的创新性发展模式也开始向着开放式的方向进行转变。同时所需要进行的各类创新性要素也开始陷入不断的互动和整合的状态当中,所以就需要对原始的创新理念进行消化和吸收之后再进行发展和创新,因此除了为其提供自主的创新理念之外,还应当加强原始的创新能力,要求各个企业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进行网络的创新,强化自身和一些先进性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对一些先进性的技术及管理方式的引进和学习。同时结合其自身的发展实际,来对所具有的资源、技术等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在产业技术方面的整体创新力。
2.2 改善区域产业优化机制
产业间的升级和优化必须注重对全球价值链的有机融合,同时应当建立起核心企业间的重复性及紧密性的研发、生产及交易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变化,促使其能够对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因此就需要对一些产业的整合行为进行引导,组建出一项具有主导型的企业,同时提高控制器自身产业链的能力,并促使企业能够真正有效的发挥其自身的创新技术能力。
3.3 加强对创新机制的落实情况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资源环境的高效利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过在具体的效果方面不够显著。如今在大多数的区域产业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做出了损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这是一种对经济发展速度过于盲目追求的行为[3]。所以应当以可持续化发展来作为其基本的出发点,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得信息服务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力度,从而促使环境、资源方面的有效利用。主要需要针对一些情况较为特殊和重要的领域,比如在废弃排放、碳排放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对于这方面的信息处理应当尽可能的做好披露工作,同时强化子自身的监督和落实的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在产业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来进行,创新网络的形成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动力,同时也保证了其较为明显的竞争性优势。主要是以网络的开放性及互动性为发展前提,以加强实际竞争力为目标,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区域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保证经济发展转型成功。
【参考文献】
[1] 卢兰万. 科技产业革命下的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的转变[J]. 商业时代. 2014(02)
[2] 刘英基.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J]. 理论月刊. 2012(03)
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财务管理理论创新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企业在21世纪初面临的最重大的经济环境变化就是我国正式加入了WTO,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下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世对企业财务管理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金融市场变化对财务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加入WTO后,我国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必将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企业的筹资和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我国企业筹资、投资和规避风险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工具品种,拓展了金融服务范围,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表外风险等新的风险,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如何规避风险,将成为人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经济结构变化对财务的影响。人世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加入WTO后,我国的产品可以在WTO的成员国(或地区)中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无疑将使我国企业增加跨国经营活动,从而对企业跨国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世将对我国原有的一些受保护的部门及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产生较大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这必将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企业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并购时的资本运作、破产时的权益清算等,都将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人才环境变化对财务的影响。加入WTO后,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甚至吸引国外管理人才流人,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在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进程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敏锐的洞察力、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人员还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提高人员素质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使传统以物质形式的资本为主要内容的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配置结构。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财务管理理论必将拓展出全新的领域,表现出与传统财务管理完全不同的新特征。
(一)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知识经济使技术成为企业生产要素的核心,专有技术、专利权、商标、商誉和信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据统计,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无形资产管理必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财务管理方法日趋网络化、虚拟化。知识经济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使之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虚拟化特征。容量巨大、高速互动、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企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网络上。另外,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网络化的加强以及新的媒体空间的开辟,信息处理将更多地在媒体空间上虚拟实现,这必然要求财务管理更加适应经济网络化、虚拟化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的世纪里,由于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媒体空间扩大、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以及无形资产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内容的风险投资在企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日趋上升,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使企业的投资风险不断增加,这些都使风险管理在财务理论研究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篇10
一、知识经济对营销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的趋势下,营销需要不断调整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下文将对营销理念与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1.对营销理念的影响。在传统的营销中其理念为满足顾客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营销理念逐渐转变,在市场营销中主要涉及四方面,即:产品、价格、渠道与促销。这一理念对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与营销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其适应了日益激烈的市场营销竞争。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营销的理论围绕消费者、成本、便利与沟通四方面,这一理念符合顾客的需求,降低了顾客的购买成本,并为其提供了便利,同时通过有效的沟通,最终实现了市场营销。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中,营销理念再一次发展,形成了全新的营销策略,即:关系营销,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便是关联、反应、关系与回应。它具有动态性、持续性、互动性与互利性等特点,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2.对营销指导思想的影响。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其指导思想注重顾客的需求与社会利益,依据此目标进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但它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面对不成熟的消费者,企业的营销具有盲目性;其二,忽视了技术的更新,新的技术将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其三,企业的资源不能为市场营销提供可靠的保障,其资源未能实现合理配置,不能适应市场营销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趋势下,营销的市场指导思想逐渐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与网络顾客,要求营销要以市场为导向,才能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知识经济趋势下我国的国际营销战略选择
在知识经济趋势下,市场营销具有了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面对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在一体化、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我国的营销战略要逐渐发展与创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国际营销战略,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但我国市场营销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下文对其进行分析,并介绍我国国际营销战略的选择。
1.我国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营销中,传统的营销仍旧影响着我国的经济,部分企业未能实现改革与创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逐渐丧失了优势,严重的将导致企业的破产,其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企业营销的理念存在问题,部分企业的营销理念比较落后,沿用传统的营销理念,未能意识到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中,消费者的需求在逐渐转变,企业盲目的进行营销将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部分企业面对国际市场,急于进行国际营销,使其丧失了国内市场,而参与国际市场的能力还不足,最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营销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营销管理具有局限性与模糊性,不能发挥其管理的积极作用,导致企业营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营销的工作效率偏低,营销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弱,同时,营销的方向不明确。企业的营销未能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战略,同时营销的创新能力弱,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我国国际营销战略的选择
2.1理念创新的战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全球经济成为了统一的市场,市场营销要根据国际市场进行调整与创新,首先营销理念要进行创新,创新的营销理念才能逐渐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在国际市场上才能有所发展。企业要树立全球化的营销理念,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完善网络经营,拓展自身的业务,使其营销覆盖到全球,同时,跨国企业要逐渐实现当地化,使其经营活动更加符合当地经济与文化的需求。企业要形成网络营销的理念,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时代,其营销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电子将完成各种交易与服务,企业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而全面实行网络营销。
2.2产品创新的战略。知识经济使企业的营销逐渐实现了全球化,在全球化的经济中,企业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企业要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产品的标准要有所创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确定其标准,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使其产品具有竞争力,同时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其次产品的种类、样式与包装等方面要不断创新,根据世界的流行趋势,创新其产品,在创新过程中要根据产品的特点与价值,积极利用现有的资源,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
2.3营销战略的选择。现阶段,营销理论在不断发展,各种营销理论层出不穷,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面对众多的营销策略,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全球化与国际化发展。目前,营销策略纷繁复杂,主要的营销战略有风险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与整合营销等。网络营销战略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营销战略,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其趋于国际化与全球化。网络营销主要是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网上营销与在线营销两种,此种营销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企业市场的拓展,并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改善,企业的网络营销将能够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与传播,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整合营销得到了跨国企业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是一种最为现代化的营销战略,此种营销将消费者作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综合的协调,并在统一的目标、形象的基础上,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营销。在应用整合营销时,企业要根据自身产品的价值,进行精准的定位,从而才能有效的占领市场;企业要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调整其广告,使其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能够与之进行良性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广告的效果;同时,企业要积极利用价格策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
三、结语
- 上一篇:突发公共安全应急预案
- 下一篇:计算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