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火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建筑防火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
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中小城市建筑领域发展速度加快,一些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加强中小城市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解决和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管理工作。
一、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我国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现状能够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的防火安全问题有以下几个层面:其一,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建筑行业近些年的迅速发展下,使得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比较激烈,一些设计人员结合承包商建筑布局以及设想进行设计,但是在防火安全环节的设计没有充分重视。一些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没有经过消防审核以及验收就投入了使用,从而在使用中出现诸多消防安全隐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自动喷灭火系统不动作,不能发挥系统应有的作用,这就必然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1]。内装修中使用大量的可燃物,对耐火设计方面没有符合使用要求等。还有是排烟系统形同虚设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这些就必然会对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造成威胁。其二,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水平低。高层建筑的规模愈来愈大,消防安全问题也愈来愈突出,这就需要对高层建筑实施专业化的消防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建筑的使用安全。但是从实际的消防管理现状能够发现,由于高层建筑内的各种消防设施名目比较多,这就对消防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2]。而当前消防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制度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了制度管理不适用的情况,加上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这就对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增加了很大麻烦。其三,防火安全意识不强。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是比较关键的,而当前的高层建筑工作人员或者是住户在固定电话线以及闭路电视等安装的时候,直接缠绕在建筑避雷针引下线上。一些消防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操作各类消防设施,由于在消防安全管理层面的意识比较薄弱,这就造成了高层建筑的使用中面临着很大的安全威胁[3]。再有就是政府主管建筑审批职能部门的制约机制比较缺少,对高层建筑工程常常会出现漏审的现象,这也是造成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
二、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优化措施实施
为保障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妥善实施,就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防火安全措施,如下所述:第一,加强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科学设计工作。要想保障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有序实施,就要注重在设计环节加强重视,实行建筑设计资格证书,提高设计的整体质量。建筑设计单位要保证建筑的使用功能基础上加强消防设施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按照国家的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定,做好设计的工作。设计工作的开展实施责任制度,使得设计工作能规范化,保障高层建筑的防火功能良好呈现。对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要充分考虑消防工作的开展方便性这一要点。如下图的高层建筑消防简图。第二,加强高层建筑防火施工管理工作。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的实施,要从施工环节加强管理,实施人员资质证的施工方式,要通过消防专业资质队伍承接工程。消防监督部门施工检查过程中,直接检查有无上岗制度,将责任制有效落实,这是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建筑的安全性能保证有着积极作用[4]。高层建筑的施工中,要对构件的燃烧性以及耐火极限严格规定,要达到防火的标准条件。如对墙体的构件施工中,对防火墙以及承重外墙和非承重墙的耐火等级要明确。通过下表可进行比对。另外,就要对建筑施工检查的工作要妥善实施,可按照相关的检查标注,逐项的进行检查施工情况。对可燃材料使用情况,以及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对消防档案管理创建情况的检查,以及防火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的检查。可根据下表进行参考。第三,加强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后期管理工作实施。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的开展,要从后期管理工作方面加强重视,对消防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按照规定执行。当前我国的消防法规当中有明文指出,建筑管理中需要经过正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工种有消防控制室值班以及管理人员等。要积极的发挥培训中心的积极作用,从培训方面要加强力度,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并要加强消防工作宣传工作,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水平,这些对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都有着积极意义。第四,加强防火设施维修管理工作。保障消防设施的安全完善是正常消防工作实施的基础内容,消防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自身的职责,对消防设施的管理形成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局面,保障消防设施的安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工作的开展,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对防火安全问题要有明确的认识,针对性的开展消防管理工作。希望能通过此次对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消防安全工作正常进行,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田湉.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要点问题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6,(09).
[2]郭伟华.高层建筑防火及疏散设计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9).
[3]彭艳红.高层建筑防火策略的应用[J].武警学院学报,2015,(06).
篇2
【关键词】普通建筑;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13-01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建筑主要为大空间普通建筑以及高层商业或民居建筑。一方面由于大空间普通建筑的楼层高、单层建筑面积大、内部空间不能分隔,遭遇火灾时,火势容易蔓延,火灾风险等级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高层商业或民居建筑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对外开放的空间面积少、人数多且疏散通道有限,火灾发生时,人员避难以及消防工作较难展开。因此,有必要对大空间普通建筑和高层商业或民居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人员防火设计水平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设计人员普遍缺乏消防以及建筑防火设计的相关知识,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能严格按照建筑防火设计标准进行规范设计,导致建筑物防火能力先天不足。
(二)建筑防火标准落实不到位
在大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没有按照防火设计规范设置防火安全设施,甚至为了扩大建筑物的使用面积而缩小消防通道的面积,给建筑防火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三)消防设施产品不合格
由于我国国内的防火设备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设计人员在选用防火设备的时候,容易引进不合格的消防设施产品,不利于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三、建筑防火设计措施
(一)提高设计人员的防火设计水平
1、加强设计人员消防安全教育
建筑设计单位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要求设计人员学习防火设计规范以及相关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并将防火安全知识考核纳入体制范围,严增强设计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
2、提高设计人员的防火设计水平
一方面设计人员要熟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严格按照规范的设计标准及技术要求开展设计工作,不断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设计水平;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单位要组织专家对设计人员进行防火设计的指导以及知识培训,以提高设计人员建筑防火设计水平;再者建筑设计单位要多加开展建筑防火设计知识的交流活动,鼓励设计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促进设计人员的业务交流,提升设计人员的总体设计水平。
(二)完善防火疏散设施设计
1、设计合理的防火分区
对于大空间的普通建筑,要设计合理的防火分区,在其消防电梯前室、中庭位置以及疏散通道上设置具有安全疏散小门的防火卷帘,并在安全疏散小门上设置发光标识,以确保在急情况下能有效进行安全疏散。
对于结构复杂、人数多的高层商业或居民建筑,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消防分区,并设置自动报警及灭火装置,确保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将火势控制在定范围内,降低建筑安全风险。
2、完善安全疏散设施设计
(1)完善疏散走道的设计
为完善疏散走道的设计,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物疏散允许时间以及最大人流量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疏散走道的宽度要满足最大人流量的疏散要求;疏散走道要尽量笔直,避免弯曲;疏散走道的地面和顶棚装修要采用不燃性装修材料;不在疏散走道内设置门槛、台阶等突起物。
(2)完善疏散楼梯间的设计
为完善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求建筑物各层的疏散楼梯间设计要根据安全疏散距离以及百人宽度的标准进行设计。疏散楼梯设计要简明直接;各层疏散楼梯间要上下直通;两座疏散楼梯间的距离不能小于5m;疏散楼梯要有两架以上通向楼顶;疏散楼梯和建筑物首层间要设置有效地防火分隔设施;疏散楼梯间要设置在防火分区两端或标准层附近,以实现人员的双向疏散。
(3)完善安全出口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时,要根据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一般设计要求建筑物各层的安全出口设置要尽可能分散,各个防火分区要设置两个以上安全出口,两个安全出口间的距离必须大于5m。
(三)加强建筑防火设计施工的监管
1、完善消防设施产品准入制度
施工单位要严格制定消防设施产品的准入制度,根据国内外消防设施的各项质量标准进行消防设施产品的采购,严把消防设施产品的质量关,杜绝引进劣质的消防设施。
2、重视防火设计施工监督工作
施工单位要重视建筑的防火设计及施工工作,成立专门的施工监察小组,对建筑防火设计图进行审核及现场施工指导,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要求以及防火设计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杜绝为降低工程成本,选用不合格防火材料、装置设备或不设置必要的防火安全设施以及减少、缩小消防通道的现象,保障建筑物消防安全。
四、结语
在建筑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建筑设计及施工单位要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防火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建筑设计施工,提高建筑防火水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仝艳时,曲毅.建筑防火构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27):21-39.
[2]杨宝石,刘春雨.浅析我国高层建筑防火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07):134-142.
[3]胡涛.对当前高层建筑防火问题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16(22):89-106.
篇3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
高层民用建筑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者超过24 m 的公共建筑。它具有中上层部位视线开阔,采光通风良好,建筑挺拔,建筑立面造型与色彩时尚、富于时代感和都市感,高容积率,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地的城市民用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城市民用建设逐渐向空中发展,导致高层民用建筑越来越多。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高层民用建筑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一、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由于目前民用建筑多为高层,因此民用建筑火灾也呈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如 下 :
(1)人员集中、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一般高层建筑办公室,平均可容纳4000~5000人火灾时由于现场混乱状态的影响,受烟气的威胁,人的本能恐惧心理和逃生欲望都强烈暴露出来,人们便一窝蜂的涌向安全通道。大量的人流在楼梯间汇集后,极易发生拥挤堵塞,影响疏散安全。
(2)火灾蔓延途径多、火势迅猛
高层建筑内一旦起火,建筑内的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排风道等各种竖井犹如高耸的烟囱,拔火效应十分强烈。因此,所有的竖井可使火灾迅速扩大。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力也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建筑物越高,风速越大,火灾扩散速度越迅猛。
(3)火灾扑救难度大
现在的消防云梯车数量、高度有限,另一方面缺乏地面消防行动展开的场地。高层建筑的主题建筑周围往往设有裙房,妨碍登高车全方位靠近主体建筑进行灭火救援活动,所以有些高层建筑上部楼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无法进行外攻。
(4)民用建筑装修材料易燃
高层民用建筑对内部装修和陈设采用不燃、难燃装修材料重视不足,甚至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塑料装修,化纤地毯,用泡沫塑料来填充家具,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量,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据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或被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最高达65%以上。
(5)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害面大
现代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众多,建筑物密集。新建建筑物与其他建筑之间应有一定的合理距离即防火间距,否则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后果。
二、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问题
(1)民用建筑的分类标准粗略。目前的民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中对民用建筑的分类,仅限于按使用功能和建筑高度(楼层)区分。对于不同类建筑的火灾危险特性,缺乏系统科学的分析判断标准。如同样是商场, 经营服装、纺织品、家电等易燃、可燃商品的商场与经营五金、机械零配件的商场其火灾危险特性是不同的;而大型综合性超市与小型专卖店的日常顾客流量也有明显区别;
(2)对防火分区面积、人员疏散宽度和内装修防火等内容的强制规定,造成防火设计与使用功能设计的诸多矛盾;
(3)对主动防火系统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中的作用需重新定位;
(4)对以钢结构为代表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防火技术要求缺乏系统有效的指导。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大量以钢结构为代表的、集经济与建设速度快等特点于一身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不断出现,同时也给建筑防火技术带来了新的难题。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
3.1 采用德尔菲法对现行的民用建筑防火体系进行完善
对于目前相关的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需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完善。通过消防主管部门组织本部门和设计部门有关建筑防火专家对疑难问题进行研讨,提出修改、弥补,措施后形成会议纪要,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律地位问题,即专家组的讨论意见能否取代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而作为设计和审核依据尚有争论;二是技术可靠性问题,专家凭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的意见缺乏科学实验和论证作支撑。
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建筑防火设计、审核技术力量,以强制性防火设计规范或防火设计
指南为主要依据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但现行技术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说明必须对其进行深人的修订完善。目前民用建筑防火安全仅以使用功能和建筑高度为标准分类,但在实际建筑防火设计中,往往要考虑建筑内的致灾因素和人员安全因素,因此笔者认为缺乏或不充分考虑这两种因素的民用建筑划分标准,是不完善、不合理的。
3.2 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于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防火设计理念,与依据指令性规范的防火设计方式不同的是,它不是根据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设计,而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整个建筑防火系统所应达到的目标,在对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寻找实现建筑防火安全的最佳方案。但这种途径同样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律地位问题,我国现行的建筑及消防法律法规中对性能化防火设计暂无明确规定;二是经济问题,性能化防火设计涉及大量的分析、计算、设计文件制作和专业评估,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人一般建设投资者难以接受。
3.3 对于新型建筑结构材料应完善规范体系
及时更新、完善、规范对新型建筑结构材料、装修材料防火安全性能和新型建筑防火灭火产品的指导性标准。现行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对以钢筋混凝土,加气、轻质混凝土,普通砖为材料的各类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已做出了系统详细的指导。但对于以钢材为主的各类新建筑结构形式的防火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各类新型的建筑内装修材料的防火性能或防火措施,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从而给设计、消防部门带来了困难,也限制了新型建筑结构装修材料的应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现行防火技术标准在体系和自我更新完善方面的欠缺。笔者认为,对各类新型建筑结构、装修材料及建筑防火灭火产品的指导性标准应独立于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其更新完善的周期也应小于相应的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反过来才能推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更新与完善。
四、总结
高层建筑以其功能齐全、外形美观、空间利用率高、节约用地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先锋,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多少已成为衡量这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城市当中,会不断有新的建筑形式诞生和新的技术法规出台,而需要探讨的防火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陈再秀,文锁民.建筑防火分区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武警学院学报,2007,2.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1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将相对日益缺乏,特别是人口日渐密集,城市建筑密度增大,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选择。但是,随之而来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在随之升级。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由于开展较早,技术力量较强,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已基本上步入正轨,开展得比较好。而中小城市,这项工作由于起步较晚,各方面的技术力量都较弱,加之社会发展较大城市缓慢,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就相对较多。笔者通过借鉴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2 当前中小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2.1 消防设计未受重视?
前几年,许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均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根据甲方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且有部分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因而问题不少。?
2.2 消防审核困难重重?
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时会遇到种种难关。一类是三边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擅自更改消防设施。另一类是形象工程。什么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火灾登高设置等都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第三是停缓建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停缓建项目往往存在着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环行车道、无火灾登高面、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足、设置形式不正确等等诸多问题,而有些开发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忽略了消防安全的“隐性投资”,这样的建筑物,建成一个,就多一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2.3 装修材料易使火灾蔓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转变,装修的档次也愈来愈高。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纤维制品和高分子材料,使得高层建筑中火灾荷载很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猛烈燃烧,迅速蔓延。北京央视北配楼大火的惨痛教训,就暴露出了高层建筑装修施工中火灾隐患的共性。?
2.4 施工单位素质不高?
现在不少高层建筑是由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的,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差,业务水平低,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施工要求高不相适应。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旧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些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一些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卷帘,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品,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2.5 消防管理制度落后?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名目繁多,一般建设即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操作系统,有的还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雨淋或水幕系统、自动闭门装置系统,而现在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是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上述各类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竟连灭火器是否过期怎么判断也不懂。有的高层建筑管理的另一隐患是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这种淡薄表现在单一使用主体的建筑物上要好一些,若是两家以上单位共租一座高层建筑时问题就出来了,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死,消防问题互相推诿,拖而不决。
3 加强中小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建议?
3.1 严把设计源头关?
一是强化建筑设计单位资质要求。为了加强对从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国家特设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设计单位应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证书,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二是严格实行消防专篇,自审制度。消防专篇应有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消防设计内容,专篇应在初步设计中体现完善,并应由设计院完成自检自审工作。三是确定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
3.2 严把审核关?
一是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审核工作,应落实“谁审核,谁负责”的制度。二是实施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必审制。相关部门应出台细则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将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三是实行施工图审查签字制度。对高层建筑消防施工图纸,须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消防部门才给予受理审核。四是提高消防建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
3.3 严抓施工管理?
一是实行施工人员资质证。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建议可实行资质单位消防水、电施工员及施工管理员上岗制度,这样消防监督部门在施工检查中,可以有的放矢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严格落实责任制,从而也就确保了高层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设计的施工质量,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二是实行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建立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既可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质量又可以了解施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的把关极有益处。三是加强建筑施工检查。现代综合性高楼,装修投资惊人,可燃物质数量巨大,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消防监督。?
3.4 严抓后期管理?
一是加强对已经验收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二是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消防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三是定期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应由专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拥有符合标准的先进检测设备,建立完善可行的检测规程,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运用科学手段,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四是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全部设施在内的消防设施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岗位责任制,从而保证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建筑防火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80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1
1 高层建筑消防概况
目前,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以其占地面积小、实际使用空间大、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效益、优美的形态构成等优点已成为一种比较主流的建筑形式,除了满足最基本的遮风避雨要求外,还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和审美需求。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不仅能保障建筑多功能空间的正常运作,稳定社会公众心态,还能保障建筑内部及其周边人群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消防工作是一项能间接地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基础性工作。
高层建筑与其他传统形态的建筑的火灾特征有很大的不同:①火势发展快。由于建筑内部装饰材料多具有可燃性及有毒性,成为火势的助燃品,竖向井道的封堵不完全,导致沿井道形成立体燃烧。②人员流动量大,疏散耗时耗力。楼层高、结构复杂、疏散通道不合理性设计都造成人员疏散的困难加大。③寻找和扑灭着火点难度高。高层建筑的实际使用面积大,这在平时是个好事情,但是在救火的时候意味着消防人员的工作量会成倍地增加。④消防装置的日常维护量大。如果在高层建筑内设置足够多的消防装置,那么这个数字是十分庞大的,日常的巡检和维护工作也需要更多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2 常见的消防工作中的问题
2.1 监督体系不完备,责任不明确
建筑的防火和消防工作是一系列连贯的行为,从建筑施工、建筑验收、消防设备工具的使用,到建筑内部日常巡检和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等,每一项环节的疏忽都容易造成建筑火灾隐患。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独立的部门和专业人员监督,避免火灾隐患的存在。目前,有太多的建筑消防工作的责任不明确,开发商、施工方、管理方和使用者对于自身的责任并没有很明确地认识,缺少从事建筑防火和消防工作的专门性部门和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性人员,所谓的专业人员对于复杂的消防设施的应用技术不了解、操作不熟练。
2.2 宣传力度不够,消防防火意识薄弱
当前的城市建筑结构越发的复杂,但是建筑空间使用者对建筑防火和消防的知识和技能却没有随之提高。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私自改造建筑构造、在防火通道内私搭乱建、堆放杂物、肆意接连电线管道、堆放易燃易爆品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都加剧了建筑的火灾隐患。建筑的防火和消防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正是由于这种默默无闻和烦琐性,使很多人忽视了火灾的严重危害性和防火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2.3 管理混乱,人员素质不高
物业公司人员流动较大,消防技能的训练也不到位,消防知识贫乏,文化水平低,这样就使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很难正常运行。高层建筑的空间大、消防和防火工作的战线长、工作量大、消防设备种类多且有些操作复杂,可是目前作为管理方的物业公司,却缺少专业的消防团队,进行消防设备检查的人员也缺少专业化的培训、器械使用的练习训练等重要的岗位培训。
3 “预防为主”的防火监督体系
3.1 从施工环节到管理使用环节设置分级责任制
建筑的防火监督和配置消防设施的工作是环环紧扣的,但是目前却是各方面责任不明。因此,必须完善监督体系,明确各级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机构的监督力度及建筑消防设施维保监测单位的管理。
3.2 加强防火宣传,增强防火意识
一些防火设施的安装以及防护设备的搭建,都是相对被动的处理方式。加强防火知识的宣传,可以增强公众的消防意识,以意识带动公众的防火行为。加强对火灾隐患的严重影响、防火和消防工作的重要性、防火和消防的自救知识及其技能等各方面的宣传。尤其需要帮助建筑的管理者和业主掌握使用简单消防设备的技能,在火灾发生时能做到冷静处置、自行救助。这种宣传不可能一次性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一个长期、漫长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向公众灌输防火知识和火灾的危害性,才能逐渐引起他们的重视。
3.3 加强管理团队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作为高层建筑的日常管理方,面对高层建筑空间大、路线长、消防设备种类多、数量多的特点,应当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部门,负责日常的消防通道巡检,定期的设备检查、维护和保养。在这个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必须是一些拥有消防方面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岗前需要对其进行挑选和考核,上岗之后也必须安排定期的业务培训和考核,考核不过关者不能继续担任这项工作。
4 结 语
在城市化进程下,伴随社会快速发展的是大量城市建筑的崛起。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多功能的使用要求下,建筑的结构愈发的复杂,高度不断打破记录。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坏的影响,对公共安全和经济财产方面都是极大的威胁。因此,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负责任地完成建筑从施工到使用的每个环节的消防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法保障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必修课建筑防火
自2000年以来的10多年,我国的建筑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繁荣阶段[1]。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为了适应建筑向高空、地下及大体量方向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设计能力和初步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各高校都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完善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由于《建筑防火》课程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建筑防火》课程在各高校建筑学培养方案中的修学性质、教学内容及要求则各有差异。
1.课程设置现状
国内高校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通识平台课程、学科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及非专业选修课程等五部分构成,其中前四部分为必修课程,而专业及非专业选修课程则是为了拓展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进程、对课程的兴趣及其已修学分的多少和上课时间等情况自由选择,学生修学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较大。
目前,不同高校对《建筑防火》课程的设置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作为学科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程,另一种做法是将其作为专业任选课程。将《建筑防火》课程作为任选课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不妥之处。如果把《建筑防火》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虽然学生可根据已修学分情况和专业需要自由选择,但这样一来,一方面会增大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进程和内容的衔接,另一方面则会遗漏部分大纲要求掌握的系统内容或某些教学要点。把《建筑防火》作为选修课,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内容,所以通常不认真修学,从而对建筑防火知识及相关规范条款知之甚少,以致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因建筑防火知识的欠缺导致建筑设计作品出现问题或事故。另外,有些专业教师本身不怎么重视防火规范和消防技术,在教学中碰到类似问题通常采取回避或绕开此教学内容,导致学生误以为防火设计不重要,从而不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
2.《建筑防火》课程的性质
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建筑防火》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及未来的建筑师能够认识建筑火灾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熟练掌握与建筑学专业相关的防火设计理论知识与国标、规范,掌握建筑防火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建筑防火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目标是在防火设计中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法规知识解决典型的防火安全问题,确保建筑设计防火中的安全性。
当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发展,为新建筑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发展在向空间发展的同时,智能建筑、生态建筑及地下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涌现,技术的密集型和复杂性使建筑火灾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高层建筑事故频发带来了新的建筑灾害,尤其是建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这些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与建筑工程中忽视火灾安全性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而设计中对防火问题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置有着很大的关联。
为了适应当前建筑火灾频发的严峻形势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建筑防火》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性质及设置。苏联著名理论家巴班斯基说:"每种教学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2]从学生的角度讲,虽然任选课给了他们更大的选择性。但是,学生在选课前并没有搞清楚本课程的设置性质和此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对本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从教育者的角度,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专业发展的形势,综合考虑学生状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和专业特点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调整课程结构和选课方案,制定应用型人培养的合理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获取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建筑防火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承担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和相关防火问题的合理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筑防火》课程必修的必要性
鉴于以上分析和教学现状,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设计要求,有利于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后续发展,在教学模块划分和课程设置上将《建筑防火》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其必要性。
3.1 专业性和基础性
《建筑防火》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建筑防火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综合设计能力。另外,《建筑防火》课程本身也是专业及课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2 实用性和实践性
建筑学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技术考核中大多数会选择国家注册建筑师的考试,这将是一个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到实际专业知识应用的一个过程。在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中,涉及《建筑防火》的相关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理解场地交通情况、周围建筑及空间特征,解决好建筑物布置、道路交通、停车、广场、竖向设计、管线及绿化布置,并符合法规规范。这部分内容在《建筑防火》课程中主要集中在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建筑平面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设计这三章。
(2)建筑设计: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的各项基础理论、公共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掌握建筑类别等级的划分及各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理解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关系。了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环境景观及可持续性发展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知识。掌握各类建筑设计的标准、规范和法规。这部分的主要涉及建筑耐火设计、总平面防火设计和平面防火设计中的安全疏散等内容。
(3)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了解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主要规定和要求。了解建筑设计与高层建筑防火排烟;了解燃气种类及安全措施。了解电力供配电方式,室内外电气配线,电气系统的安全防护,了解通信、广播、扩声、呼叫、有线电视、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部分内容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防烟与排烟、建筑灭火设备等三章的重点内容。
由此可见,很有必要在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建筑防火》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建筑防火设计相关规范的了解,尤其在当前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向地下及大空间发展的形势下,要做出符合功能要求的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课程的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4.结语
"既然教育是学习,那么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由此产生的设计教学、订单教学、参与性学习、研究型学习等教学方式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1]。建筑防火知识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便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出现或少出现防火设计上的失误与事故,将《建筑防火》设置为必修课,将会使建筑学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成了城市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有效缓解了我国人口密度大的问题。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又因其功能多元化、布局复杂化,一旦发生火灾,面临着人员难以疏散、烟囱效应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扩大、火势难以扑灭等困难,其潜伏性和危害性更大。如何预防和减少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健全消防管理机制、完善消防设施、加强消防宣传培训等方面成为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新课题、新问题。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分析
(一)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工作责任心不强。在高层建筑检查中发现多个居住小区或公共建筑内的消防监控设备形同虚设,有监控报警系统瘫痪的,有消控室人员脱岗的,有值班记录长期空白的。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功能多样,用途广泛。人员进出频繁,成分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引发火灾事故的不确定因素也相应增多。再次是高层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素质不高。如:有的住户在楼道、楼梯、出入口堆放杂物造成拥堵;有的住户将消防通道占为己用;较大部分居民不懂得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老人、儿童缺乏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初起火灾的扑救知识,缺乏自我保护和逃生自救能力。
(二)装修装饰、用火用电造成火灾荷载过大。一是建筑采用大量可燃或易燃的装饰材料和物品陈设。如:吊顶、墙布(纸)、窗帘、地毯、沙发等等。虽然有些材料经过阻燃处理,但是一旦发生火灾,这类材料仍然会被引燃,且大量的可燃易燃材料释放的浓烟扩散迅速且通常有毒,极易让人窒息而亡。二是空调、热水器、冰箱、电视、电脑等各种大功率电器和电子产品已成为现代生活必需品,用电量急剧增加,电器线路超负荷运转,这些都给高层建筑防火埋下了隐患。
(三)消防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一是许多高层建筑防火墙的耐火极限达不到规范的要求;防火卷帘耐火极限未达要求,有的存在质量问题,不能正常升降;建筑内通风空调系统地送、回风管路,管道井、电缆井等未设置防火阀,消防设施先天设计不足或不完善致使消防隐患突出。二是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故障、损坏严重。诸多高层住宅小区内室内消火栓箱内的水枪、水带丢失,消火栓压力不足或无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故障或瘫痪等现象普遍。三是物业管理公司未履行职责。现代高层建筑的固定和自动消防设施一般是委托物业公司负责管理,但物业管理公司的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管理人员未接受专业的消防技能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管理机制较弱,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不完善。有的小区投入使用后,开发商与物业公司之间对消防设施管理没有具体的交接手续,双方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职责不清,双方在设施维护管理中互相推诿,导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检查发现,部分物业公司不能提供完整的系统图纸,对建筑面积、高度等基础资料也掌握不全,消防安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二)物业管理人员业务不强。高层建筑一般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主要依靠建筑自身的消防设施进行预防和扑救。目前,高层居民住宅小区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消防业务素质普遍不高,达不到消防设施专业维修管理人员的标准。物业公司存在值班人员业务不熟悉、新上岗人员未经消防安全培训,不会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检查等问题。
(三)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不高。公众对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住宅楼的要求普遍是按照环境、舒适度、安全的顺序排列的,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在小区主干道或出入口设置限高限宽的障碍物,限制大型车辆通行,也限制了消防车的通行;在消防车通道上设置停车位,堵塞消防车通道;私家车在小区内乱停乱放,影响疏散。
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控对策
(一)健全消防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等法规的有关规定,对高层建筑物业应确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加强日常的安全管理。各级消防部门和主管部门要抓好消防安全培训,尤其抓好物业管理队伍的消防安全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消防管理的基本常识,实现持证上岗。物业公司在街道和社区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公安派出所的监督下开展工作,形成自上而下,层层抓、层层管的局面,落实日常的防火巡查、检查制度,及时有效消除火灾隐患。
(二)完善消防安全设施。结合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积极开展消防技防系统建设,联合科研单位研发相应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城市远程报警系统,消防部门可全天候对联网单位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实时检测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单位修复,提高设施完好率。通过该系统可对联网单位值班人员进行点名,及时检查单位值班履职情况,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效率与质量。同时,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保工作,切实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和消防检测技术服务企业的管理。通过提高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规范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技术服务质量,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在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公安消防部门要积极会同建设、房产、城管、广电等部门,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制订防火公约,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加强消防宣传培训,提高高层建筑内人员应急防灭火能力。在高层建筑内建立动态消防宣传栏、消防漫画、专题图片展等,让群众在进出楼道时,时时看到警示图片,重点突出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消防设施使用等基本常识。社区、街道应组织开展消防灭火演练,熟悉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开展消防常识和疏散救援的培训,提高高层建筑内人员应急防灭火能力,增强建筑物内的人员自行逃生能力,加大逃生知识普及力度,从而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消火栓
1、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高规》规定,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应保证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在较短时间内不会损坏,为人员疏散赢得时间,同时也减少火灾损失。可靠的耐火构造能减少起火,蔓延及保护人和建筑的安全。设计中除了应首先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能力之外,还须对天棚,墙面等装修部位的耐火性能给予充分的考虑。高层建筑的防火要尽量的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高层建筑的火灾的预防和应对都有了很大的飞跃,安全水准越来越高。性能设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防火系统设计体系,由于建筑的防火需要和各种防火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性能设计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更能适应高层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性能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设计到最有利于防火的方案以及为防火提供最有效的措施。
(1)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根据我国的各种不同种类结构建筑的耐火能力制定出来的四个等级来分的话,一般高层建筑务必要达到前两个等级。建筑能不能有很好的耐火性能主要是看它的耐火最高温度、耐火时间以及燃烧性能。建筑物达到了耐火极限的时候通常就会逐渐失去本身的承载能力。高层建筑在构件的选材上面要注意选择什么类型的燃烧体比较合适。燃烧体根据构件的材料依燃烧的容易程度可以分为燃烧体、难燃烧体和非燃烧体。
(2)高层建筑物要按照具体的耐火等级来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构件材料和构造设计。举例来说,假如耐火等级比较好的承重墙和柱须能够承受时间最多为3小时,其构件材料主要是非燃烧体,当然,构件材料的厚度的大小也影响着建筑体的耐火极限。在整个高层建筑的构造设计之中,由于高层建筑在遭遇火灾的时候灭火救援的时候难度比较大,在设计之初务必要确保整个建筑的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这样才能有利于救援的时候获得的疏散时间,而且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灾后的建筑物修复工作。
2、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在导致火灾出现人员伤亡的相关调查之中,具体数据显示,大约有七成的死亡都是毒烟气窒息造成的,也就是说在高层建筑的火灾之中影响生命安全的最大因素就是烟气。主要的原因就是烟气的物理性质就是高速度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扩散能够使得有毒的烟气在短短的几分钟不到就蔓延到高层建筑的各个楼层。烟气只要蔓延的话,人往往是来不及疏散的。烟气在比较狭窄和封闭的楼梯间或者是电梯之间流动的尤其的快,而这些地方又是人群疏散求生免灾的重要通道。因此我们要将防烟排烟系统的设置作为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给予特别的注意。这样才能及时的排出烟气防范烟气侵入保障人员的疏散和求援人员的拯救。通常情况下特别高的建筑物在这些关键性的通道都安装了机械排烟或加压送风设备,用来及时的排放出有毒的烟气和防范烟气侵入。对于其裙房的楼梯来说则可以综合的考虑使用什么样的设备比较好。比如说楼梯间的风压值务必要设置得高一点,而前室、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可以相对降低一点,这样的话不仅有利于疏散安全门的开启,还能够确保安全地带的压力,能够很好的防烟。
(1)防火间距:高层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要为建筑物之间隔出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火势的蔓延影响到其他的楼层,一般情况下,对于民用的建筑物来说最低的防火间距也必须是大于6米。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它在遭受火灾的时候会比一般的民用建筑物疏散困难,消防救援车辆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才能满足比较有效的强求。因此高层建筑的防火距离一般都得大于13米。相对的,厂房内常常都堆放着很多的易燃物,所以说防火的间距更要加大。
(2)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就是指高层建筑中用于遏制住烟气扩散的分区,常常利用防火墙、档烟垂壁等建筑构件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根据耐火等级的不同各个建筑物分区的面积以及防火墙的设置是不一样的,需要按照实际考察进行,比如说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500米。防火墙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让它能够承受住至少4个小时的非燃烧体。
(3)安全疏散通道出口:为减少火灾伤亡,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在大家常见的公共建筑剧院、影院或者是体育馆等里面,基本上都得保证有两个以上的人员疏散口。因为这样的地方往往是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设置的数量要满足人员的快速疏散才能确保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人身安全。设计的时候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大多为楼梯,这样的楼梯尽量要比较封闭才行,因为只有比较封闭才能都遏制住烟气的扩散,为人群的疏散争取时间。而不是想当然的越宽敞越有利于人员流动为准。对于楼层特别多的那种建筑务必要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还可设屋顶直升飞机场,从空中疏散。
3、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前者的探测器有感温、感烟和感光等多种类型;后者主要为自动喷水设备,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可采用二氧化碳、七氟丙烷或卤化烷等自动气体灭火设备。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中心,对报警、疏散、灭火、排烟及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进行控制和指挥。
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技术要求:(1)消火栓充实水柱需经水力计算,且不小于13m,以避免浓烟高热对灭火工作的影响,又能保证消防队员正常使用;(2)消火栓间距在高层内不大于30m,在裙房内不大于50m,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同层内任何部位;(3)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有串联供水和并联供水两种方式,当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设减压装置;(4)屋顶水箱。为了保证初起火灾时消防用水量和消防水压的要求,超高层建筑屋顶水箱设置高度应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0.15Mpa。不能满足时,应设气压水罐或稳压泵等增压设施。如是并联给水方式,其分区消防水箱的容量应与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相同,发生火灾时,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应进入高位水箱,而串联给水方式中是允许的;(5)水泵接合器。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各个分区均需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也就是说,根据现有或将有的消防车供水能力,确定各个分区是否应设水泵接合器;(6)消防管网采取防超压措施。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流量—扬程曲线平缓的消防水泵,设置安全阀、泄水阀门等,避免超高压造成给水系统的破坏。
4、总结
社会的稳定繁荣和经济的发展都和消防工作息息相关。目前的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不仅仅是企业的事,这还需要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各个部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严格管理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这些措施都为保障建筑消防安全发挥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降低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可能性,从而避免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逃生自救
一、做好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由于高层建筑高度高,规模大,生活设施齐全,可燃物多,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扑救、疏散困难,一旦着火,往往造成巨大损失,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抓好抓实,减少此类建筑火灾的发生,将是消防工作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
从以往火灾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初期火灾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因而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扑救,最终酿成重大火灾的发生。因此,加强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对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进行维修、保养和测试,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加强高层建筑内人员消防知识普及,掌握高层防火灭火的逃生技能,提高自身的消防意识,全面履行各项防火措施,严格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自觉维护消防安全设施,对于减少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发生,降低火灾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
1、消防安全管理混乱。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一般是委托物业公司负责管理,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开发商不及时与物业服务企业或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有效的交接,造成消防管理责任不明确,加之物业服务企业存在缺乏消防管理经验和维修经费、职责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造成使用单位或业主随意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拆除、遮挡共用消防设施的现象。甚至有的单位或业主随意改变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质,埋下了消防安全隐患。
2、消防设施设置不完善。一些高层建筑中设置的火灾自报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的维修保养,已形同虚设,无法使用。很多老式高层建筑只有一个楼梯,没有按规范设置防火门及防烟楼梯间。
3、没有完善的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监控值班人员不遵守劳动纪律,存在脱岗现象,物业管理人员未经过专门的消防培训,不按要求持证上岗,不会操作自动消防系统。
4、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在高层建筑内改建公众聚集场所,有关单位或业主认识不够,擅自装修,随意改变建筑结构,大量使用可燃材料,随意铺设电气线路,埋下了火灾隐患。
5、管理、使用单位的员工或业主消防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对火源、电源、气源管理不严,乱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现象普遍存在,内部人员不能够具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特别是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有的人甚至不会使用灭火器。
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高层建筑应该明确统一管理人,履行统一管理人职责,对高层建筑消防进行统一管理,负责调度大楼所有消防设施的检查、维修、维护、保养等,全面规范高层建筑内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从制度上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2.规范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施工管理,明确在高层建筑内施工管理程序,凡在高层建筑内的装修、装饰工作要报经高层建筑统一管理人签字确认,办理相关手续后开始施工。
3.明确高层建筑消防检查制度。为了更好的规范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应该,明确相关制度内容,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巡查、检查制度;火警处置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的防火防爆制度;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实施细则;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4.明确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查方法。按照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护程序的要求,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监控室值班人员的管理,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监控,以文件形式明确消防监控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检查方法、检查部位、检查时间并详细填写检查记录,保证监控值班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消防隐患、初起火灾、消防设施异常等。
5.建立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员普及高层建筑内人员的消防知识,提高全体人员扑救初起火灾能力。为避免火灾发生,高层建筑统一管理人应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建立了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行开展“一二二一”的消防知识培训模式。组织一次消防知识竞赛,组织两次消防逃生疏散演练,组织两次消防知识集中培训,通过全员参与消防知识培训、消防知识答题、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疏散演练,动员高层建筑内的全体人员参与消防宣传活动,营造学习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员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与技能,确实做到遇到火灾时能够处惊不变措施得当,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6.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做好火灾安全防范重要性的宣传。在高层建筑内利用滚动屏幕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火灾宣传片,在人员经常出入的地下车库、楼梯张贴消防宣传口号,切实让员工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熟练掌握本单位责任范围内的消防设施的性能、使用方法,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四懂”、“四会”。(即: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四会”即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7.设立单位消防知识专门的培训人员,培训人员通过不断参加公司、社会的消防知识培训,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培训能力,增强对消防法规、建筑火灾预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力度,培训各个岗位人员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确保全体人员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最大限度地预防建筑火灾隐患。
8.推行以培训促进演练,以演练增强培训的培训、演练新模式。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持久、最剧烈的灾害。为避免在火灾中受害,每位员工都应该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尽快脱离事故现场、进人安全环境的能力。纵观高层火灾事故案例,不难发现,在相同的处境下,同为火灾所困,有人葬身火海,有人却能死里逃生幸免于难,与平时所掌握的逃生知识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关系。举行火灾疏散逃生演练,并请消防队消防专家现场点评演练结果,切实做到“能在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确保全体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
9.全面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六个一”。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经验少、工作单位多、外来施工人员多等不确定安全隐患,全面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六个一”,即监控值班人员对大楼内的、装修、改造施工、动火现场等每2小时检查一次,对大楼内用火、用电情况、疏散通道、应急照明、防火门等每天检查一次,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做试验和检查每季度一次,对灭火器、消防栓等每半年检查一次,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查试验每年一次。通过强化防火检查,规范检查内容,将社会要求的“四个能力”建设与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整治力度,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提高了单位所有人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有效促进公司消防安全上了一个新台阶。
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从设计施工入手,避免遗留先天性火灾隐患。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加强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提高高层建筑使用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是做好高层建筑防火工作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建设 施工图 建筑
工程设计及建筑专业存在施工问题。为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从源头上杜绝建筑工程的事故隐患,建设部下发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一、 存在的问题
1、 总平面图缺项问题。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发现缺少总平面图或总平面图的设计深度严重不符合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占总数的 90%以上,集中表现在中小型设计单位。大部分设计的总平面图中只有建筑单体的平面定位,缺少建筑间距、 广场(含停车场)、 道路布置及道路的转弯半径、 宽度、 交叉点、 变坡点标高、 坡度、 坡向等竖向设计内容。
2、建筑防火设计问题。①地下室、 半地下室与上层共用楼梯时,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 5.3.6 条和 《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第 6.2.8 条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应在首层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出入口处作防火分隔” ,但目前在带有地下室的多层住宅设计中,普遍忽略了地上、地下部分的防火分隔。②汽车库贴邻其他建筑时(含地下车库内贴邻的其他设备用房),按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规范》 第 5.1.6 条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 7.1.4 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必须采用防火墙隔开。③高层建筑变形缝一般留得比较宽,缝内自然形成一个上、 下贯通的竖井,有很强的拔火作用。而审查项目的 33%在工程设计、 构造节点设计中通常忽略这一特点, 将高层建筑室内的变形缝采用易燃材料木板条盖缝。
3、 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占审查项目的 64%。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有的设计人员对节能设计及规范没有足够的重视,也不够熟悉。时常出现类似窗墙比不符合要求,且未调整外墙、 屋顶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问题;在不少设计中对不同的墙体、不同的热工要求,不做热工计算且节能材料选择不当; 《节能备案表》 中填写的内容与施工图中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 关于安全疏散的问题。①对商业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问题,占审查项目的 34.5%。应按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第 3.1.2 条和第 4.2.5条计算出营业面积和营业部分的疏散人数,再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表 5.3.12 查出疏散宽度(高层建筑底层裙房为商业建筑时,应以《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第 6.2.9 条为准)。但在工程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员计算概念不清, 造成所设计的商业建筑的疏散宽度不符合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②在商住楼建筑中,商店与住宅部分共用一个楼梯,且两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出入口没有分开设置,违反了 《住宅设计规范》 第 4.5.4 条和 《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占审查项目的 10%。③在多层建筑中,大于 60m 的房间仅设一个安全出口、 房间内最远一点距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大于 14m、在室外疏散楼梯周围 2m 内的墙上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的现象也经常出现,这类问题占审查项目的 6%。④在多层住宅设计中,为控制建筑面积,地下室层高降低到 2.20m,致使地下室楼梯平台下净高不足 2m 或楼梯段处净高不足 2.20m,违反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第 4.2.1 条第五款强制性条文规定,属于设计中的常见多发病,占审查项目的 36%。 对此建筑专业应作取消平台梁,改为板式楼梯的处理。
二、 原因分析
1、 在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有些设计单位,特别是中小型设计单位,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员配备不齐,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面临着强烈的生存危机。为了承揽到任务,一切按业主的意志行事,为投其所好,将规范、 规程的要求弃置一边,从建筑设计方案上一味地迁就业主。
2、 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质量,对建筑方案与整个工程设计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对建筑方案的评审、 推敲、 把关,在工程设计中给其它专业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
3、建筑师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缺乏质量意识及责任心。缺少对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和理解, 有的对国家现行规范不熟悉,甚至仍在采用作废版本的规范及图集。
三、 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内部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建筑方案的评审工作。直接影响其他专业方案优劣的,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建筑方案要做到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及强制性条文规定的要求,使其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2、 提高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企业经营者定期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及法规的培训,掌握国家现行有效版本的规范、法规、标准图集,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
3、经营者要有质量意识。设计质量与市场经营是相互统一的,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 发展之源,要树立 “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
4、 遵守法规,排除干扰,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业主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相差很大,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的经营者要摒弃 “重经营、 轻质量” 思想。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 切实可行的设计计划赢得市场。
5、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管理。针对勘察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全力推进勘察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充分调动广勘察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在行业内营造一个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政策宽松的工作环境,构筑一个良性循环的用人机制。二是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资质复查优化结构、 调整规模。加强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为勘察设计行业创造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自律、中介服务、 政府监督、 设计保险质量保证体系。 实现设计风险社会化,进一步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四是开展继续教育,加强标准规范培训,提高注册人员和勘察设计骨干的专业技术素质。推进施工图审查制度是对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的有效手段, 目的是促进行业设计水平和质量责任意识的提高。因此,在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建立网上审查制度,设计人员执业不良记录档案制度,实行审查人员资格考核和动态管理的淘汰制度。促进审查责任, 审查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层建筑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