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继电保护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社会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用电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于电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我国电网如异军突起,发展强大。在电网发展的同时,继电保护技术也随着电网的发展而发展着,继电保护从过去的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电路继电保护,再到后来的微机继电保护时代,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继电保护向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下面笔者就继电保护系统故障的专家诊断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的作用
所谓的继电保护就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准确的自动切除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在电力公司日常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建立在设备状态评价这一基础之上的,而设备状态评价主要包括寿命预测、可靠性评价以及故障专家诊断。在进行设备状态评价以后,电力公司要把设备状态以及分析诊断结果作为继电保护的根据,安排好检修项目和检修时间,对于电力系统和设备进行主动的检修。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检修,这个固定的检修时间被我们称为“检修期”,而在检修期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所进行的检修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维护、试验以及调试。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的时间是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是固定不变的,周期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几年。
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有利于加强有关专家及时、便捷地了解电力系统设备的状态,因为继电保护的故障专家诊断能够使电力专家在办公室里随时的浏览整个管变电站中任何一台电气设备的历史状态和当前状态,继电保护的故障专家诊断作用不止包括这一点,它还能够使电力专家迅速的对电气设备的未来处于什么状态进行及时的预测。对于其检测出来的电气设备存在的隐患,电力专家可以在网上进行远程诊断,在网上远程诊断中,有关电力专家会对存在故障隐患的电气设备进行诊断,且会做出对该电气设备是否进行维修以及何时进行维修、怎样维修等等问题的决策,这就为电气设备维修提供了平台。
二、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主要内容
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的实践主体是设备制造厂,继电保护的故障专家诊断内容应该包括省、市级电力专家对故障专家诊断分析的系统平台、通信通道以及变电站的现场元件这3个部分,笔者现对这3个故障专家诊断内容进行分析。
(一)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分析的系统平台
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分析的系统平台的主体就是电力专家,这些电力专家都是省级和市级以上的专家,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分析的系统平台就是这些省级和市级以上的电力专家分析的系统平台,他们通过一种现代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程序的编写,这种现代的管理方式是通过对相关单位的实际管理方式进行采集来实现的,而编写管理程序是指专家们对一些大众化的程序进行管理程序编写,在进行编写以后会进行资源共享和状态共享,在这里,资源共享和状态共享的实现媒介是有关单位,也就是在有关单位进行状态共享和资源共享的实现,从而做到有关电力专家的远程诊断。
(二)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分析的通信通道
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分析的通信通道也可以与调动自动化共同使用,例如载波、光纤、无线扩频等等,在被网络覆盖所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现代所流行的VPN路由器加上ADSL线路通过加密这一方式,拟定一个虚拟专网。这个虚拟专网必须在调度中心与变电站之间实现。
(三)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分析的变电站现场元件
变电站现场元件就是指集中器、采集器、现场后台软件、主屏以及各种传感器等等,这里所指的各种传感器主要包括电压、温度、压力、湿度及位移等等。
三、继电保护故障的专家诊断注意事项
继电保护在故障专家诊断中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继电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故障专家诊断建立一套完整的方法机制、保障体系、技术手段、管理体制规范,以达到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的目的。
(一)建立方法机制
建立方法机制就是指在进行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这一重要工作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机理,其主要体现在一系列的评价导则、检修工艺导则、技术导则以及试验规程等。例如,目前电力设备品种繁多,对于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开展状态评价,这就需要运用状态量定义、检测方法、评价模型以及评估方法等,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继电保护对故障专家诊断要求的方法机制建立。
建立继电保护对故障专家诊断的方法机制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评估、状态量采集方法的研究、状态量存储方法的研究、诊断方法研究、电气设备的特征量、电气设备的状态量定义、对于不同的设备类型进行不同设备故障模式的研究、继电保护的管理模式适用性研究以及故障专家诊断评估的管理流程研究等内容。
(二)建立保障体系
继电保护对故障专家诊断要求的保障体系建立主要是指对于继电保护工作开展顺利所需要的辅工作保障的建立,例如标准文件的制定;装置入网的检测、运维;人员培训;继电保护工作的仿真模拟等等内容。
(三)建立技术手段
继电保护对故障专家诊断要求的技术手段建立是指在状态评价工作的进行中,通过实现相关的评估和检测方法的过程,而相关评估和检测方法过程的实现要求必须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现代继电保护中,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基于状态量加权评分这一电气设备状态的评价方式,并被广泛的应用在继电保护电力领域之中。笔者在这里提出了国家电网公司的评价方式,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一些比国家电网公司所提出的评价方式更好的评价方式,但是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和优点,如果想更好的对电气设备进行继电保护就要综合考虑现代有关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安全的评价方法,用多种状态评价方法互相结合这一技术手段来实现故障专家诊断的状态评价,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电力领域故障专家诊断和评价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继电保护管理是一门学问,还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发掘和研究。
(四)建立管理体制
继电保护对故障专家诊断要求的管理体制建立主要是指继电保护工作中所需要的种种组织形式,其还包括这些组织形式中的相关分工以及相关职责。笔者主要强调继电保护的主要工作流程体系,继电保护的主要工作流程体系主要包括工作流程、组织体系以及绩效评估等。
四、结语
近些年来,社会得到了不断进步,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再加上信息技术科学的研发和不断提升,继电保护故障专家诊断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必将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商彦蕊,黄定华,杨敬坡.灌溉农区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诊断与评估――以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河北邢台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05).
[2]段辉文,仲崇山,白福海.胜利油田电网实施状态检修探讨[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
[3]谢一工,蔡建章,蔡华祥.针对电网发、输电设备检修计划优化理论的探索和实用化研发[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
篇2
当前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相关技术已经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但在各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一些非正常因素而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难以正常运行的情况,常见的有单相接地故障、双相接地故障等,只有在对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技术应用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避免这些故障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威胁,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1 继电保护的概念和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主要用于电力系统故障的快速切除,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而不能正常运行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发出警报或跳闸以终止电力系统的运行,及时消除电力系统出现的反常状况。完整的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三种,这三部分之间是互相承接的关系。首先,测量部分负责测量被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和相关电气参数,判定保护装置的启动状态。其次,逻辑部分是根据测量部分的结果进行逻辑输出,进一步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最后,执行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将来自逻辑部分的各种信号接收并处理,同时完成跳闸和发出信号等任务。
顾名思义,继电保护技术的任务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实际操作中,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有效的切除电力系统故障原件,迅速恢复正常供电。
(2)反应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在运行状态异常时及时发出信号,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或自动调整。
(3)配合供配电系统,根据具体的故障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缩短停电事故的时间,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特点
首先,选择性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一个主要特点,当电力系统中的电路和设备发生短路等故障问题时,保护装置会作出相应的动作来将故障切除,或是由相邻的设备或是线路来实现这一动作。其次是速动性,主要表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快速的做出反应,及时将故障切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对设备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都十分有利。然后是灵敏性,与速动性类似,主要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速度快,能十分灵敏的对系统故障做出反应,做出迅速且正确的动作,电力系统中不同的保护装置灵敏度不同,可以以相应的灵敏系数来衡量。最后是可靠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能够有效的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2.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的发展,分别是机电式继电保护、晶体管继电保护、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微机保护。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前三种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时期,在随后的阶段,继电保护技术逐渐开始想微机保护方面迈进。当前的微机保护的逻辑处理能力、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等都比以往的保护技术要强大许多,在传统保护技术的基础上,微机保护还具备了故障测距和故障录波的功能,目前在相关领域内已经实现了较为深入的应用。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领域内的一些新型的控制原理和方法都能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内得到新的应用,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像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2.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为了及时将发生故障的原件切除,有效的降低故障的影响范围,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线路保护。最常采用的是二段和三段式的电流保护,一段、二段和三段式分别是指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2)母联保护。需要与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同时装设才能发挥作用。(3)主变保护。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前者的主要内容由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后者主要包括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等。(4)电容器保护。主要用于保护电容器可能会出现的过流、过压或失压等故障。
继电保护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尤为重要,要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高效运行,就要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得到足够多的电力系统的故障信息,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这就要求在各继电保护单元间能够尽可能的实现整个系统范围内故障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实现各单元间协调动作,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3.1 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模糊逻辑等技术在电力系统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并且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分布式的存储信息,可以实现自动处理和学习等目标,在未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方面,将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对故障类型的自动判别、距离的测定以及对各种主设备的保护等工作。
3.2 广域保护系统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次系统
作者简介:张如义(1973-),男,黑龙江伊春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电气装备及其自动化研究所,助教。(浙江?嘉兴?31400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41-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属于专业必修课之一,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各类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该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习题、实验等基本教学手法使学生掌握各类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构成、整定计算等知识,了解典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继电保护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各学校对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1-2]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上学时少,课下学习时间少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属于专业模块课,理论课时为32学时,实验课时为8学时,相对来说学时少。该课程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半学期开设,学生此时因为找工作、做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以及修第二课堂学分而精力比较分散,上课不能满勤。因此教师要对该课程内容做精简化处理,争取有较高的课堂效率。
2.实践量不够,动手机会少,动手愿望低,实践深度受限制
尽管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但这些实多是参观式的,学生没有操作经验;企业很少让学生实际操作,因为这样容易影响生产,而且会造成安全事故。实验课也是模拟系统的继电保护,结合仿真电路,学生认识到的电气方面的知识明显不足。另外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对课程也不感兴趣。
二、改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所采取的措施
1.讲课突出重点,不必求多求全,让学生听懂为目的
以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使教有所思,教有所改,为下个阶段的大纲修订做好准备。在主要问题推导的关键处,适时地将基本且重要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提问。在课上学时允许的前提下,立即给学生少量时间消化刚讲过的内容,并提问以加强和确认。例如在讲授单侧电源电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时,对第I段的整定,让学生看图(如图1所示)思考理想状况下,一点短路应该跳哪个断路器,然后引入矛盾,说明理想状态不能实现,学生会对这一整定原则加深印象。又如在讲到后备保护时,让学生思考上一级可以做下一级的远后备,下一级反过来能不能做上一级的远后备。继电器是继电保护的执行部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部分,可以先向学生演示继电器触点吸合与释放的过程,再说明是因为电力系统故障而由逻辑环节决定它应该的动作,促使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兴趣。[3]
2.穿插二次回路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二次回路是对一次设备监控、测量、调节和保护的设备,二次设备及其相连接的线路组成二次回路。如果没有二次回路,一次系统在很多重要方面都没法保证效果,例如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电力系统运行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安全稳定,二次回路是保证电力系统一次回路安全稳定运行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的授课计划一般是把继电保护内容全部放在二次回路的前面讲,但是因为二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联系密切,可以把二次回路的相关内容放在继电保护之前讲解。说明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的关系,继电保护是二次回路的一部分,因为继电保护设备的系统性、继电保护理论发展的相对完善性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特殊重要性,所以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独立于二次回路课程专门开设。典型的与继电保护相关的二次回路部分,例如: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一次侧和二次侧的联系器件,继电保护的测量参数是由互感器二次侧引入的。又如跳闸回路,以单侧电源电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例,在讲述了整定过程之后,做一个动作过程的演示,继电保护教材上只用跳闸线圈和辅助触点表示断路器,使学生感觉不具体。这时候把断路器的分、合闸回路(如图2所示)介绍一下,有明显的具体化效果。[4] 二次回路课程的内容具体、偏重于实际操作,相对于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来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把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联系起来讲解,进一步增强师生课堂互动,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3.“继电保护原理”和“微机继电保护”区分开
“微机保护原理”和“继电保护原理”在大多数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作为两门课程分开讲授,“继电保护原理”的学习可以为“微机保护原理”课程打下基础,“微机保护原理”是“继电保护原理”的具体实现,但不是“继电保护原理”的主要内容。“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原理,在讲课过程中只宜于适当地、少量地引入微机保护方面的知识,而且要限于对微机保护基本框架的了解。如果过多地引入微机保护方面的知识,会使学生觉得重点不明确,不知道该不该掌握微机保护,分散了精力,又难以听懂。引入微机保护的本意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尺度,结果不仅降低了学习兴趣,还影响了对继电保护原理本身的学生效果。
4.和一次系统的内容多取得联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主要分析电力系统各部分(包括发电、输电、变电和用电设备)在各种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下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与一次系统的联系密切,继电保护装置动不动作、如何动作都取决于一次系统的运行状况,所以要结合一次系统知识,说明一次系统的变化情况和计算方法,才能更有利于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增加具体感,减少抽象理论的乏味感,更好地掌握继电保护原理。例如在讲解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时,说明短路的几种类型,在不同点和不同类型的短路情况下,短路电流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先思考明确在短路点远离电源时的短路电流高于短路点靠近电源时的短路电流。
5.作业不必严格按照教材的习题布置,可按照课上讲授的内容自编作业或对教材习题改编
作业布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学生完成得如何,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在课堂上讲好课是不够的。对于如何布置作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教材编著者是依据自身情况,顾及使用教材的全体教师编写教材的。具体落实到每个教材使用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讲课内容和筛选适合本学校、本学科状况的侧重点来讲解。这样课上所讲的不包括教材的全部内容,而且有特有的侧重点。如果作业还按照教材的习题布置,就会使学生感到迷惑,对怎么做作业无从下手,以至于产生排斥、倦怠的心理。例如对绪论的讲解,先是讲了三道习题,然后让学生理解记忆十分钟,最后抽查提问。结果是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就完成了作业,提高了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对绪论部分编写的三道作业题: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应该满足哪几个基本特性,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继电保护装置的三个组成环节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6.优化试卷
试卷是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效果的反应,一份好的试卷能体现教师的讲课情况、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如何的一种检测方式。从试卷的成绩分布情况、各类题型的解答情况以及各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反思原因,总结经验,以利于在下次授课中做出相应的改进。对试卷的难易、深浅和范围都要有适度的把握。相应于上课内容的调整,对试卷结构和题型做优化处理,增加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题型。
三、教学改革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见表1)
针对实践方面的不足,依靠现有的实验设备和实习条件,尽量做到对继电保护基本部分能认识实物,明白原理,熟悉操作,做到继电保护知识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中的普及。部分学生毕业后到变电站或发电厂从事与继电保护相关的工作,他们可以在企业的环境中再深入接触继电保护操作,在设备的实物化和指导的专业化方面都能有所提。[5]
参考文献:
[1]何瑞文,陈少华.关于现代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3):21-22.
[2]田有文,孙国凯,周启龙.突出继电保护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94.
[3]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4]何永华.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篇4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
0前言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变压器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输配电任务。如果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并且会严重威胁供电的可靠性。继电保护系统,是保证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基本装置,通过对变压器工作元件的有效检测及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点,有效防止了故障的扩大化,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研究,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指标。
1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概念
对于一个电力变压器系统而言,必须确保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可靠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系统元件及设备都处于安全运行的状况,能够实现电力变压器规定的各种功能。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包括了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失效数据处理,为异常工作区域的检测和消除提供依据,有效避免了元件的损坏,防止电力故障区域对邻近区域的供电产生影响,是一种系统可靠性的准确测评,协调了系统的经济型和可靠性。电力继电器的可靠性涉及到整个继电保护的装置,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规定范围内的故障进行快速检测,实现了短时间和小区域的故障排查。因此,继电保护可靠性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继电器中应用的技术性手段,为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保障,防止了电力事故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2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主要包括检修状态、调试状态、、检修状态、正常工作状态、误动作状态、拒动作状态。检修状态是针对装置本身做检查的时候的一种功能,没有后台或远传信号功能。调试状态和检修状态差不多,是对装置进行设置或改动程序时用到的一种状态,装置本事具备的功能不会工作。正常工作状态时,如果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保护装置就会发出跳闸指令或信号提示,开关元件将会跳闸。误动作状态,是在继电保护元件本来不应该发生的动作,产生的一种错误动作状态。拒动作状态,则是在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工作时,元件发生故障,系统将会拒绝动作的一种状态。
3电力变压器中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分析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是为了提高电力变压器工作性能而安装的各种装置,也就是说,继电保护的基本属性是一种电机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由测量元件、执行保护工作的设备、逻辑装置和定制调整部分构成的,这四部分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电力变压器的检测工作,保证了电力变压器顺利完成供电任务。继电保护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够正常工作,那么电力系统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将会造成社会的重大损失,很可能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判断,包括了装置本身是否正常工作,还包含很多综合因素,例如故障的原因、性质、规律和产生的方式,结合以上因素,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4提高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4.1加强继电保护可靠性的验收
验收环节是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系统的验收,能够保证继电保护工作的完善进行,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我国的电力变压器系统中,继电保护工作的验收环节,首先是工作人员完成继电保护的调试工作,然后进行专业的验收,严格的执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查工作,检查合格后,需要填写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单,最后,将验收单交由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存档。继电保护的验收工作是在厂部的监督下,由各项专门的工作人员完成相应的验收项目。如果遇到继电保护装置发生变动,需要将变动情况统计,经过相关负责人的确认、签字后,进行存档工作,方便以后进行查询。只有在电力保护系统的试运行合格后,才能够进行电力保护系统程序参与到具体的电力变压器系统工作过程中。
4.2对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进行仔细的巡检
采取必要的预防工作,能够有效避免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因此,我国电力系统的管理中,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必要的日常监测和维护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装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将装置的故障排除,避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事故的产生。可以看出,继电保护装置的仔细巡检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对二次回路的巡检,都能够预防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产生。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装置的开关是否良好,设备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报警装置是否完好,继电器接口是否存在松动,二次回路是否有发热现象,二次回路系统是否完整。以上继电保护装置的巡检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保证仔细、全面的进行巡检任务。
4.3完善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材料不断更新换代,变压器的容量也大幅度的增加,对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继电保护装置呈现了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的趋势。在电力系统中,微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其中主要包含了监控和数字保护两种设备,经过微处理技术,继电保护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具有更加优异的使用性能,已经替代了传统的电流电压互感器装置。在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中,要完善设备的技术水平,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进而保证了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4.4组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材料和装置的更新换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继电保护工作的质量。通过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带动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用心的完成分内的工作。主要的方法有:组织工作人员观看相关的网络教学视频;邀请专家进行继电保护工作的讲座;开设专门的继电保护讲解课堂;组织比赛,进行等级评定等。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是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同时,还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使命感,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继电保护工作的质量,还能够防止人为因素产生的不必要损失,是提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措施。保证了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可以促进继电保护可靠性的科学管理。
5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要求继电保护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前景下,电力变压器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系统要追随时展的步伐,调整继电保护管理手段,通过加强继电保护可靠性的验收,对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进行仔细的巡检,完善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技术水平,组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可靠性,完成继电保护系统的高质量管理,有效控制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
【参考文献】
[1]金益毅.浅谈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J].硅谷,2010.
篇5
关键词:继电保护检修;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发展与策略
作为国家的一个基础领域,电力系统也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行业。整个电力系统能否安全运行与良好的发展,关系现代化进程的快慢,也关系国家综合水平的发展速度的高低。
1 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
某种意义上,继电保护检修技术水平的高低代表着国家电力体统发展水平的高低。该项技术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技术的要求下,整个电力系统的相关技术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直接促进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在日益创新改革和完善优化的电力系统技术的带动影响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
继电保护中的检修技术是其主要内容,继电保护技术的进步给继电保护装置带来完善与调整,进而使继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检修技术上的创新给继电保护下的检修水平提供了发展的空间。电力系统离不开变电站这一组成要素,变电站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分配电能,及时调整电压并变换电压,同时控制电流方向,它是整个配电工作和输电工作的交接点。在变电站中使用数字技术不仅能够将采集、处理以及存储、传递和输出这一程序数字化,而且可以将变电站内所有的信息逐步科学合理化。目前,我国变电站逐步从自动化变为数字化,电网日益智能化,因此电网开始呈现更大的兼容性和自愈性,进而提高电力系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充分的电力支持。所以,数字化的继电保护技术是现在电力系统的发展所需,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技术。
2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1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发展带动下不断发展,该技术对电力系统作用重大,因此应该相应地提高有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继电检修技术正以其发展过程为根本,不断进行着改进并完善,同时,应该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继电保护发展状况,通过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每种状态下的继电保护装置,及时把握它们的工作状态。
现阶段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依据主动保护检修与被动保护检修的区别分为两种,一种是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另一种是故障发生后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具有主动检修的特点,因此能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合理保护,有效延长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以此来减少成本投人,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而事后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则是在故障发生之后,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及时检修保护。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电力公司都是采用预防为主,事后检修为辅发的方式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保护,这样的安排能够保证继电保护工作的质量,即使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出现了漏洞,通过事后保护检修也可以对漏洞进行弥补,减少设备的不安全隐患,延长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其中,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又分为预知性维修与状态检修两种模式。预知性检修就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检修内容和周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则是根据现阶段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对状态进行检测,并对装置进行诊断,以此来判断出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研究后确定出进行检修的必要性,确定检修的实际。
但是,现阶段继电保护设备的自检功能与实时检测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检修内容复杂,对检修工作的进行十分不利。如今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融入到继电保护技术中,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已经利用监控系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观测,有效地减少了继电保护设备的破坏情况,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应用
系统故障诊断和继电设备的监测是做好继电保护检修的基础,继电设备的监测方式主要有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通过收集电气装置在工作中的信息来进行科学系统的诊断和分析,进而判断是否要对装置进行维修,然后再详细地制定检修保护策略。具体的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工作原则和实施的关键环节有:(1)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是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设备运行正常了才能说明检修技术已经发挥了作用,检修技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设备运行处于稳定正常的状态。在日益复杂且规模逐渐扩大的要求下,继电保护检修若想顺利进行就要从大局出发,合理布置全局,最后逐一解决。(2)实施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关键,一是要高度重视对检修技术管理方面的要求,我们要对继电保护设备所处的动态进行分析掌握,所以要把管理要求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通过新的技术来监测相关设备,在检修过程中,往往很难开发继电保护的在线检修技术,所以,在保证继电设备安全和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广泛引进新技术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3 数字化继电保护
3.1 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简介
在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中,电子式互感器把所采取到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然后送入安装好了的合并单元。合并单元再对信号同步采样以及数字化,然后依照IEC6185091的格式要求,利用光纤传递到保护设备。保护设备中的调合闸指令再经变电站事件网络传递到智能操作箱当中,由此调合闸完成。
3.2 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优点
(1)简化二次回路的接线,数字化的继电保护系统是根据间隔来配置合并单元的,在电子互感器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数字化的测量值,在此基础上,经过光纤来传输采样值。这样,整个系统就舍弃常规的电磁式互感器中二次电缆传输回路,大大提升了抗干扰的能力。(2)系统在智能操作箱以及电子互感器的作用下,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电子式互感器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且没有饱和点,绝缘性能又好,所以,这样测量的数据就有了很高的准确性。(3)统一的通信标准给数字化的继电保护系统带来互操作性和开放性的发展。
根据文章的介绍可以发现,科学的继电保护检修在电力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电力系统能否安全运行建立在继电保护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因此,对继电保护检修工作进行专业的技术水平提升,是完善电力系统,充分体现电力系统的科学灵活且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同时使检修工作充分满足电网发展需要。只有及时地对电力系统进行检修并加以解决,才会给继电保护的检修效率带来大大的提高,给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保障,同时确保电力系统整体安全可靠性。对工作人员的水平提升也是继电保护数字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对此技术不断创新,保证国家电网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继电保护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108-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继电保护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桥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实践训练,不仅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从内容到形式做了深入的探索和改革,近三年来的实施,得到学生及同行的欢迎和好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传统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给定的设计题目少,内容单一、陈旧
过去我们课程设计题目均是给定电力系统的局部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通过改变系统参数设定,对系统中某些线路及变压器进行继电保护方案设计、整定计算、灵敏度校验、继电器元器件型号参数选择等相关设计工作。这种设计方式由于系统接线简单,许多参数需要具体给定,运行方式变化很少,这种局限性使得学生发挥的空间较小,不能使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概念建立不起来,对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最大、最小及正常运行方式等不能全面分析,内容相对单一。在设计过程中仅仅参考某些类似的习题及相应的设计指导书进行设计计算,难免会有学生互相抄袭。这种传统课程设计方式既不能调动学生的设计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形式单一
在课程设计中,指导教师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给出不同的设计题目和原始资料,为了使学生在两周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通常课程设计指导书会结合实际题目详细讲解设计方案、内容、步骤、设计规范及要求、设计报告的格式等等内容。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设计手册和设备手册,参考某些类似习题及以往学生课程设计资料进行模仿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虽然每天去教室指导,但由于多数学生不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造成提交的设计报告存在许多错误,甚至会出现一些原则性错误。另外,由于缺乏对设计计算结果及结论进行实践验证,学生既不知道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也不知道设计结论是否合理,这样就大大削弱了课程设计的重要意义。
(三)成绩评定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
传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的方法是根据学生所提交设计报告的正确性、合理性、完整性、规范性情况,结合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出勤率、态度是否端正以及主动性等,按照不同方面的分值比例,给学生评出优、良、中、及格或不及格的成绩。往往这种成绩评定方法会造成同一小组中不同学生差别不大,甚至会出现小组中主要参与设计人员的成绩由于报告书写稍差等原因得分较低的现象,造成成绩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另外,由于缺乏对所得结论进行实际或模拟验证的手段,无法考核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及实践技能。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为适应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我们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与综合性实验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和具体措施,改革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一)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理论和实际工程,确定合理的课程设计题目
合理的课程设计题目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工程设计规范,掌握有关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十分重要。设计题目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理论课程的专业知识,尽可能涵盖该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要与实际工程设计紧密结合,尽可能采用已经实际运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供配电系统的原始数据资料,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还能指明学生将来从事的专业方向。此外,设计题目还可根据相应的专业实验室实验条件,对学生设计结论进行仿真或模拟验证。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完成理论设计的基础上,在实验室能够得到验证。当验证结果正确时,可以使学生感到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考虑以上方面,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提供课程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既要有区别,也要适中,保证所有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又不使得一些学习稍差的同学因为题目难度或工作量较大没能够按期顺利完成设计任务而打击其积极性。例如:根据一些大型企业(如钢铁厂、炼油厂)或地区电力系统的实际接线方式,选择有2~3个发电厂(每个发电厂有2~4台发电机组)与1个无穷大电源系统,选择3~5个大型用电负荷构成的具有双回路、环路接线方式的闭式电力网络,针对该网络中的发电机、变压器及线路(架空线及电缆线路)进行保护方式选择及参数计算和装置选择。这可以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和接线方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便于学生理解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最大、最小及正常运行方式,从而更进一步理解各段保护以及上、下级之间的选择性、灵敏性、快速性、可靠性以及近后备、远后备保护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对电力系统接线方式、运行方式及继电保护作用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二)加强课程设计的指导和管理,确保设计过程的严密性和正确性
针对部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得过且过、相互抄袭现象,指导教师应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指导学生设计,除了严格审核学生设计方案是否合理、中间设计步骤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还要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例如,对于给定的电力系统如何分析其最大、最小及正常运行方式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既要考虑线路及设备的并列及分列运行情况,又要考虑因其他线路或设备故障引起负荷电流或短路电流的变化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全面了解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确定系统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负荷电流、短路电流及功率流向等,另外,还要查阅相关的设计规范及设计手册,才能确定合理的保护方案。另外,在各种保护的整定计算时,部分学生对一些公式的应用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对公式中一些电流量的含义理解不明确。例如: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中的线路电流保护中,瞬时速断保护动作电流值一般应按照最大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二次侧发生三相短路时流过变压器一次侧的短路电流整定,很多同学用的是变压器二次侧短路电流。在被保护范围内有变压器时,校验灵敏度既要考虑保护装置的接线方式,又要考虑变压器的绕组接线方式,在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灵敏度校验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经常出错的问题,加深了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确保设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中,通常安排《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课时为两周时间,我们教研室近三年来,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利用一周时间基本完成设计课题的理论分析、方案确定、整定计算、设备选型等设计工作,第二周在实验室中,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设计结论,设计一个与课题相近的模拟供电系统,再将课程设计中确定的各种保护装置应用到该供电系统中,并进行相应的安装调试与整定。通过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设置多个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短路、接地等)的模拟故障,来验证上、下级各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及可靠性,从而确保理论设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于系统及保护装置均比较复杂,在实际的安装、调试及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比如计算数据错误、接线错误、继电器动作值不准确等等,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同学的相互讨论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兴趣,还能使学生学到一些课本上讲不到的知识,在该过程中,由于指导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安装、调试,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较全面的了解,对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亦会更加合理,且能较公正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篇7
[关键词]继电保护;控制探讨;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304-01
引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特征及管理现状我们只有针对现实工作需要、系统现状科学制定安全管理策略、统筹设计、规范选型设计,完善调试安装、协调配合,强化验收投运及运行维护才能切实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令其适应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发挥优势辅助功能,提升系统服务水平及运行效益。
1 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1 继电保护系统软件因素;软件出错将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目前影响微机保护软件可靠性的因素有:需求分析定义不够准确;软件结构设计失误;编码有误;测试不规范;定值输入出错等。
1.2 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装置因素;(1)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中与继电保护可靠性密切相关的模块有:电源供应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2)二次回路。由二次回路绝缘老化、导致接地等原因造成的故障在继电保护系统故障中占有一定比例。(3)继电保护辅助装置。这些辅助装置包括交流电压切换箱、三相操作继电器箱及分相操作继电器箱等,它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4)装置的通信、通道及接口。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纵联差动保护的光纤、微波的通信接口等装置系统易于发生通信阻断故障,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5)断路器。断路器是电力网络的重要元件,其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还关系到电力系统主接线的可靠性。继电保护系统硬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了系统保护的可靠性。
1.3 人为因素;安装人员未能按设计要求正确接线或接线中极性不正确等误接线问题和检修、运行人员的误操作问题在不少电网中都曾发生过。根据统计,在 220kV 系统中,人为因素故障约占总故障的38%。
2 提升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因为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无法做到绝对可靠,所以必须制定有效的故障防范方案及相应措施确保其可靠性。提升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有如下几点:(1)在生产过程中对保护装置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选择故障率较低、使用寿命较长的元器件,杜绝不合格品进入生产流程。此外,在设备选型时应尽量选择质量可靠、售后服务优质的厂商。(2)晶体管保护装置必须安装在和高压室分隔的房间内,以免遭受高压、高电流、短路故障及切合闸所产生电弧的影响。且应预防环境对晶体管产生的污染,最好安装空调。一些电磁型、机电型继电器外壳和底座之间必须利用胶垫进行密封,以防灰尘及有害气体进入。(3)提高继电保护有关人员在整定计算过程中的责任意识。计算时必须从整个网络综合考虑,仔细研究,确保各级保护整定值准确无误,上下级保护整定值能正确匹配。(4)强化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提高有关人员的故障处理能力,并定期对装置进行检验,制定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装置可靠性。(5)从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性,保证继电保护系统能快速准确切除故障方面考虑,关键的输电线路或设备主保护应选择多样化的设施,且必须配置2 套主保护装置并列运行。
3 继电保护装置检修的主要措施
由于继电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定期预防性试验,而不应等到产生误动作后才开始进行分析及修复工作。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继电保护系统始终处于完好无损的状态,从而确保其动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所以,其定期检修项目和新安装项目明显不同,只需进行少量针对性较强的试验即可。检修时必须重点关注对保护动作的安全可靠性会产生重大影响的那部分项目,防止为检修而检修,导致检修工作流于形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定期检修工作的效果。其主要措施包括如下几点:(1)针对当前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修订相关规程,采取新的检修对策。对于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不应由单位自作主张,指导目前甚至是今后的继电保护检验工作。应加强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为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减负”,同时尽量降低检修工作对系统安全及继电保护可用性的影响。(2)在采取检修对策时必须充分结合微机保护的自检能力及通信能力,大力简化装置检修工作,并重视二次回路检验工作。(3)尽可能在设计时对二次回路进行简化;运行过程中要强化维护及基础管理工作,重视积累运行数据,做好装置故障信息的相关统计、分析及处理工作,为检修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4)应加强二次回路在线监测工作,并研究不停电状态下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检修的相关技术
4 处理继电保护故障的基本方法
(1)替换法:利用正常的同种元件来取代认为存在故障的元件,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这是一种处理自动化保护装置系统内部故障广泛使用的方法,它能迅速缩小排查故障的范围。(2)电位变化法:监测二次回路各节点的直流电压与电位波动,以判断故障发生的具置。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检查开关的拒分或拒合、绿红灯或光字牌亮等信号回路中的故障。(3)短接法:将回路的某一部分利用短接线接入,从而查出故障存在的大致范围。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电流回路开路、电磁锁失灵及切换继电器不动作等方面。(4)逐项拆除法:将并联的二次回路按顺序脱开,再按顺序放回,一旦发生故障就可以判断出其位置,然后通过同样的方法在该回路内对更小的分支路进行查找,直到判断出故障点为止。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检查直流接地、掉牌没有复归及交流电源熔丝放不上等相关故障。
5 继电保护故障防治措施
(1)一般性检查。这种检查往往十分关键,但也较易被忽视。检查的主要内容有:1)连接件是不是已经紧固,焊接点存不存在虚焊;2)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全部插件逐一进行检查,并将所有芯片及螺丝拧紧;3)认真搞好清洁工作。(2)建立并完善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个盘柜都有值班的工作人员。并规定值班人员只能进行接通或断开压板、切换开关及卸装熔丝等操作,同时需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相关操作规程。(3)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修、检查及设备评比工作。(4)把握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动态,充分运用新技术对设备实施有效监管及维护。当前,电力事业迅猛发展,继电保护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继电保护工作显得愈发重要的情形下,务必要大力提倡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使保护装置可靠性得到有力保障,在电力系统稳定地发挥其关键作用。
6 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告诉发展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就要做到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按时巡检其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并做好处理,保证系统无故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变电站 二次典型设计 继电保护 原则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076-02
基于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在我国电力网络当中的应用愈发频繁。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不同区域采用各自的调度方式与操作习惯。因此,各地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参数设定原则、技术规范以及二次回路等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我国设备维修、继电保护统一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统一各地的变电站二次典型设计原则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1 继电保护内容的编制依据
近些年,继电保护技术在我国电网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也相应产生了一些问题。生产厂家不同,对输入量、输出量以及参考值的要求也有存在一定差异,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生产厂家的操作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使得我国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检修维护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均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该情况,我国电网调度中心开始编写关于我国电网企业继电保护规范,以便为继电保护有关内容的编制提供依据。
2 继电保护配置以及组屏原则
2.1 220 kV断路器失灵
判断短路其是否失灵以及失灵电流的主要构件是出于独立状态的失灵启动配件,因为这一判定结果并不是最终操作跳闸动作的失灵保护承担者,所以,失误碰触失灵保护的几率相对较大,一旦失灵保护备触动,便会导致其启动,进而开入回路。基于该情况,建议设计人员在变电站二次典型设计工作中,应使用“一对一”线路同失灵保护启动方式。同时对220 kV独立状态下的失灵启动构件进行一定的精简,使用220 kV母线判定失灵电流以及延迟时间,并用以承担失灵保护。设计人员对处于独立状态的断路器保护构件进行一定的精简以后,还需为二次典型设计添加重合闸相关参数的配置,同时确保所有线路保护同与之相对应的重合闸的动作必须同步,即两者在形同时间内开始运行,并于同一时间内停止。
2.2 重合闸沟通三相跳闸回路
针对500 kV的断路设备线路连接时,若处于重合闸停止使用的状态下,建议工作人员选用断路设备对三相跳闸回路进行保护。若断路器此刻发生故障,则建议工作人员使用断路设备本体内三相存在的差异以便对三相跳闸回路进行保护,无需使用其他接线。通过该方式可达到如下目的:第一,无需使用线路对重合闸进行保护,重合闸将脱离接触位置GST,同时开启操作箱中的TJR,致使二次回路的情况更为复杂。第二,通过该方式可有表面“三相耦连”令HWJ难以反馈断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针对220 kVShaun双母线相连接的情况,设计人员应添加重合闸,并对重合闸有关参数进行配置。重合闸能够有效地维护三相跳闸回路。但该方式只能通过与合用电路沟通方可实现。若设计人员设计有两套保护方案,则重合闸无法同三相跳闸回路相沟通。
2.3 500 kV母线、变压设备以及短引线保护
按照二次典型设计,要求500 kV母线针对2/3接线边断路设备因失灵电流出现跳闸动作之后,添加并设立不需要整定的灵敏电流构件与50 ms固定延r进行保护。该动作的目的在于避免直流接地或是交流进入直流等现象使得直跳类保护错误被触发,进而使得直跳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得到提高。不仅如此,针对因为主变压设备异动而形态呈现误启动现象,变压设备内部高电压侧短路设备因为失灵电流的影响而产生跳闸的问题,必须经过母线添加设置的电流构件侧断流设备限制范围当中。此外,二次典型设计规定若出线范围内存在隔离控制开关的状况下,每次出线互相搭配的两套短引线保护,建议使用串集联合方式完成组屏工作,如此一来,500 kV断路设备屏的一致性便可得到保障。
2.4 对时方法以及操作系统
我国电网未来的发展逐渐趋向于网络化,以太网在电网当中的应用也将愈发频繁,因为使用以太网可以令网络信息数据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运用。尽管当前应用以太网进行对时的现象并不普遍,但不可否认,以太网对电网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现行的RS-485串行接口必然被传输速度更快的以太网IRIG-B(DC)时码所替换。因此,按照二次典型设计,建议设计人员选用串行接口收集IRIG-B(DC)时码作为电网当中的对时数据。不仅如此,网络技术的发达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如今,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基础衍生的各类型恶意代码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也更为丰富,这也令变站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出现降低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根据二次典型设计,建议设计人员更换操作系统作为继电保护,变电站内部各类型设备以及构件实施操作,较为常用的系统有UNIX、LINUX等安全操作系统。如此一来,设计人员可大幅度减少恶意代码攻击自身系统的次数,降低系统承受恶意代码攻击的几率,借此确保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避免系统在运用过程中因外界影响而出现故障。
3 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统一性以及灵活性
设计人员在二次典型设计原则过程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继电保护的统一性以及灵活性。然而,不同地区之间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也存在一定差距。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为电站提供设计不同类型的搭配方案,令企业选用更为合适的方案。通过该方式可以实现如下两个目标:第一,使得统一性原则得以顺利展开,也使得该原则性适用于各类型情况。第二,使得新的原则性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
3.2 与通信之间的协调
我国继电保护系统以及通信的需求并不相同,两者对设备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二次典型过程中,应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统一,以便工作的顺利展开。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种:其一,凡是不长于50 km的线路,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双光缆模式。其二,设计人员可使用两套处于独立状态的广通信以达到保护线路纵联符合光端设备的目的。其三,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状况选用光线通道实施保护。其四,针对500 kV线路,不建议设计人员选用ADSS型号光缆与220 kV等级之下的光缆。
4 结语
我国各地区电网配置不统一是影响我国电网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统一变电站二次典型设计中的继电保护方案原则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考虑原则统一化是否会对某些地区造成不便。为此,原则的制定应综合多个区域,确保新建原则确实服务于我国各个地区,保证各地电网设置的平衡,而这一平衡的存在也必然能够促进我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朋,裘愉涛,钱建国.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互换性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14):76-81.
[2] 杨致远.刍议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设计方法及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6):36.
篇9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信心;管理应用;发展
1.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及电力系统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运行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此相比,各种微机保护、故障录波器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却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继电保护信息的监控、系统故障及保护动作行为的分析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显得相对滞后,极大地影响了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成为电力运行部门日益迫切的需要。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相关厂商为实现保护与监控网的信息交换,研制了保护专用的信息管理机以及与监控系统配套的继电保护工程师站,但存在通信方式落后、与其他类型保护及录波器不兼容、通信时钟不统一等问题,这使其实用化受到了限制。为此,原电力工业部在《关于开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年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建立“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此后,国家电网公司及南方电网公司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对继电保护运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施及考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作者通过对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根据这一系统在电网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2.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价值
2.1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继电保护与故障管理系统在整个电网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对系统进行检查,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与统计,并根据这些信息所反应的问题进行改善与处理,对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导致劳动生产率较低。所以,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提高工作效率。
2.2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继电保护所涉及的数据、图形、表格、文件等进行输入、查询、修改、删除、浏览。由于管理对象层次多、结构复杂、涉及几乎所有一、二次设备参数、运行状态、统计分析、图档管理甚至人事信息等事务管理,各层保护专业分工较细,这使得数据库、表种类很多,利用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3.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3.1信息数据源的分布
具有广泛的信息数据源是维持继电保护欲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顺利运行的重要内容,其分布大概有以下三种:
第一、由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经RTU发送至调度端的实时运行数据。
第二、继电保护管理端(生技部门和继电保护班组)所存放的设备管理资料、各类试验记录和运行制度等。
第三、其他系统中需要了解继电保护数据或可以提供继电保护有关数据和参考资料的数据源接口。
3.2系统结构
为了能够对各级用户进行充分利用,在进行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作为这一系统的数据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系统的自动运营能力,还能够及时的将各种数据源联系起来,提高了运行效率。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来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网络功能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MIS的数据接口,基本实现对二次保护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3.3系统方法与功能
第一、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数据仓库是比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更高一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它不仅支持海量数据的处理,而且对于动态存储、应用程序接口、非结构化数据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性能。数据库的管理与信息化的故障管理结合,科学的建立方法库,方法库是封装了一系列分析处理方法的规则库,也是应用程序软件功能的集中表现,可通过设置各用户权限来限制其对数据仓库的查询和读、写操作,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限定了客户的应用范围。
第二、软件应用功能,首先要建立“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以提高软件本身的应用能力和软件本身的科学化管理能力维族的,其中包括:各类二次信息的查询,和以前定检、定试记录的比较,动作时间和次数的统计,故障、事故等报警事件的指示和响应等。其次,二次设备试验的记录管理、定值单管理、材料管理等。主要由继电保护班组人员填写,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第三、二次设备图形管理系统具备GIS功能,支持图形和数据库相连,直接在图形上查询参数。二次设备事故、缺陷记录分析,各保护装置运行状况分析。主要是继电保护技术专责完成,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第四、设立一次设备参数接口。如电流、电压、功率因素和高压设备试验记录等,配合一次主接线图查询,可作为二次系统的辅助分析数据来源。另外可使用电子函件和新闻公告板方便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第五、软件开发工具,应用软件开发工具是提高信息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要动力,采用Microsoft(微软)公司系列工具软件进行开发,在实用性和兼容性上都可以体现应用的先进性及广泛性。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4.系统特点
4.1可靠性高
这种新型的继电保护与继电管理系统采用的是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所以可靠性较高,方便进行维护与升级。其主要内容就是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即使某一客户工作站突然发生意外事故,也不会影响到系统的其他功能,降低了风险,而且对故障的恢复也很方便、快捷,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4.2使用性强
这种新型的故障管理系统的应用,解决了继电保护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有效的帮助继电保护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及相关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4.3开放性和先进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这种数据仓库技术可以让继电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变得更加广泛,并且具有开放性与先进性,使继电保护变得更加方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5.结束语
目前,各个发供电企业的MIS系统建设已普遍考虑采用Internet/intranet模式,因此在建设企业内各个专业子信息系统时也应采用这种模式,以统一系统的规划及数据的流动,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推动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长朱.基于Web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远程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继电器,2010.10,90-92.
篇10
关键词:变电站;扩建工程;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网现有的容量与结构无法满足需求时,通常采用变电站新建和扩建的方式,提高电网的稳定性。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复杂而特殊的部分,是现代电力系统安全的基础,是预防供电过程中大规模停电的重要技术方式[1]。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三部分组成,通常由继电保护工作回路联系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2]。近几年来,电力系统出现一些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诸多问题都是因为扩建及改造的不彻底,使设备存在隐患运行[3]。在进行扩建工程时,继电保护调试工作中新建设备接入运行系统的工作通常是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稍有疏忽,便造成运行设备误动作,甚至发生电网解列等重大事故。所以在调试工作开始前,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
1继电保护工作内容
文章以某220kV变电站扩建主变工程为例,该变电站扩建1台主变,220kV、110kV、35kV均无出线。各侧仍采用双母线接线,无扩建母联、分段。继电保护调试工作有:①二次回路检查。所有新接入电缆的端子排紧固、回路摇绝缘,包括:电流、电压回路测量;断路器和刀闸的控制回路、遥信回路等;②主变保护、电容器保护、站用变保护传动、主变非电量保护带断路器传动;③母线保护退出运行后,相关回路接入母线保护,并对回路进行检查、带断路器传动,保护定值输入;④母线停电后,进行该母线电压接入主变保护屏工作,且对电压回路的接入及电压切换装置带隔离开关进行检验;⑤电路互感器极性检查,带负荷后向量测试。
2技术措施
2.1二次回路检查的技术措施由于变电站设备均为运行状态,所以在扩建部分进行继电保护调试时,不能影响正式的交直流电源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例如:每个间隔的电源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故障录波回路、对时回路及电源应完全独立。回路检查时应断开新建设备与运行回路的联系。在一次设备运行而二次部分停电的保护装置上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断开不经压板的跳、合闸线及与运行设备安全有关的连线。拆开的连线要进行相应绝缘处理并做好记录。例如:涉及到运行转基建设备的回路,需先确认回路没有电流、电压,再检查回路,在试验时,要使用绝缘工具,以免造成交直流短路、接地;在同屏内或同端子箱内有运行设备或运行回路的,要做好标识,隔离带电回路端子排和设备,以免误动运行设备回路;一次升流、点极性及二次加压前,需确认与运行回路的电气联系已完全断开,以免把电流、电压加到运行回路内造成运行设备跳闸或事故。2.2装置单体校验的技术措施主要内容为:①继电保护装置单体校验时,确定装置与运行屏的回路处于断开状态;②给装置上电前,检查绝缘良好,确定直流强电回路电源与直流弱电回路电源相互独立,以免烧毁装置;③断开可能给未接线完整的回路提供电源的线芯,以免电击伤人;④保护装置进行整组试验时,避免直流短路及接地,以保证运行设备的正常工作。传动和试验后,不应再进行任何工作。2.3设备传动的技术措施传动刀闸前,应通知安装人员及运行人员,传动母线刀及母线地刀必须在相应母线停电的情况下方可传动,避免主刀合于带电母线上及带电合母线地刀。传动断路器时,应在就地设专人监视开关状态,并保证通讯畅通,以确保设备安全及人员安全。发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查。进行旧保护屏传动工作前,应确定压板投退情况,确保至运行设备跳闸回路断开,以免误跳运行设备。2.4各侧母线停电后的工作技术措施母线停电后,继电保护调试工作在一次安装、二次接线完成后进行,完成新建的主变后备保护跳各侧母联、分段断路器,完成新主变保护的各侧电压接线及回路检查、绝缘检查。在调试过程中,会出现多工种交叉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叫停。同时扩建区应与运行设备做好隔离并标明标示。使用临时电源时,做好临时电源与运行设备之间的隔离。完毕后彻底拆除临时电源,防止存在寄生回路。新主变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前,认真检查跳闸回路、跳闸压板,正确无误后进行传动。由于母线及母联恢复送电后,属于运行设备,需断开新主变保护与母联的跳闸回路及跳闸压板,以免误动作。做好绝缘措施,在新主变保护端子排上的电压接线做好绝缘措施并标示清楚。母线保护集中了变电站内多个间隔的电流采样及跳闸、失灵回路,即使母线保护退出运行,依然存在误动二次回路的风险。所以新主变各侧接入母线保护及传动时,应用绝缘胶布或者其他措施隔离其他运行间隔在母线保护屏上的电流、跳闸、失灵回路和压板。同时需要认真核对新主变间隔所接入的通道是否正确,保护功能是否完善。然后由运行人员腾空一条母线,将新主变间隔置于该腾空母线上,方可进行母线保护传动,最大限度的避免失误动作。
3继电保护安全防误措施
继电保护调试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须严格按图纸和厂家资料进行,仅凭经验、记忆作为工作的依据,容易发生错误,甚至事故。现场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应熟悉所有工作中使用的图纸、规程、仪器等。如设计图纸中存在与实际设备不对应时,应联系建设单位对图纸进行修改或变更,必须经过审核无误后执行。在扩建工程中,继电保护的部分工作与运行中的二次回路相互关联,且易发生误动和人身触电事故,所以此类工作必须由一人操作,另一人作专职监护。电流互感器运行时,二次回路是不可开路的,否则会损坏设备。因此,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行试验时,也应防止二次回路断路。进行整组试验时,如涉及到运行设备,应在相应一次设备停电或在相关保护退出时进行,由运行人员对相关设备操作停运,并检查无误。与检修人员相互配合进行整组传动试验。在一次设备运行而二次部分停电的保护装置上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断开不经压板的跳、合闸线及与运行设备安全有关的连线。拆开的连线要进行相应绝缘处理并做好记录。带方向性的保护新投入运行时,用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来检验其电流、电压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4结束语
变电站的扩建工程涉及一次、二次带电运行设备,危险性大,工期短,任务重,而继电保护调试工作繁琐复杂,需要工作人员细致地分析安全技术措施,通过不断地积累形成有效的技术手段,避免调试过程中发生电网事故。
参考文献:
[1]邹荫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2]程永安.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故障及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