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研究

篇1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大学语文的日益重视和各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蓬勃开展,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有媒体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如同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启[2]。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出版已经达到2000种之多[3]。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少教育专家和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研究。刘年喜在《大学语文教材的世纪变革》一文中对现行的几套大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进行了评介。文章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是人文主题的弘扬,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是文学史编排体例的新探索,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是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的尝试,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美文荟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导入[4]。这些教材的编撰出版彰显了编写者锐意变革精神和勇气,对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启发和示范意义。李小琼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中对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现状、影响因素、编选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5]。

姚莫诩则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要注重人文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要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6]。李康德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价值追求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性的天然存在关系,而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7]。对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撰体例问题,乔根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的思考》一文中做了较好的归纳,“大学语文教材,其编写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主题•文选模式。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代表,体例上强调以主题为线索,较为全面地介绍我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第二种是专题•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和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为代表,体例上以不同专题来编排文选,较之前一种模式更为细致,从不同角度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三种是作家•文选模式。以钱理群主编的大学文学教材为代表,体例上完全突显个人化的语文主张,以文学替代语文,创新性极强。第四种是文史•文选模式。以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为代表,体例上打通文史,回归传统。第五种是对象类型•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中国语文为代表,体例上根据学生、学校、专业等对象类型来确定文选,因材设教,适应性广,选文难度较大”[8]。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特色教材,该教材分为《大学语文》(大学版)、《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两种版本,教材“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9],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10]。

在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与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以适应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实用性”基本特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编排体例、作品的选择等方面也凸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如很多大学语文编写专家为区别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区别,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语文”、“实用语文”等;在教材编排体例上打破传统以“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教材编撰逻辑的惯例,而是选择以“人文主题”或“文本模块”为编撰体例;在教材作品的选择上,其内容和难度也尽量契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和水平。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不少研究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彭新竹在硕士论文《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与专业相结合》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内容选择等问题[11]。周文在《对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反思》一文中,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理念、体例、选文等方面进行的思考,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组合为框架[12]。舒立辉则指出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编写存在着“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重共性缺个性”等问题[13];韩向阳从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14]。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

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体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做出了深刻学理阐释。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这样描述到:“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15]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学语文”决不是大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强调在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应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16]。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则强调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语文素养[17]。

朱恒则认为学术界将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能力说”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说”,都是不准确的,“前者看轻了大学语文的应有作用,后者又过于沉重,大学语文无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这两极之间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18]。李景强认为,根据《大学语文》的改革趋向和大学课程设置原理,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思想为学科基础,以人文基础理论为课程定位”[19]。贾莹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研究和思考,她认为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定位来分析,大学语文应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应是一门必修课;从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来考察,大学语文不仅传承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而且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20]。

对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杨定明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导致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并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学科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公共课程体系以及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1]。陈嫣嫣则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具有人文性、职业性、母语性等学科品质和复合型教育功能[22]。纵观学术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通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语性,职业性、综合性等性质特征的探讨与研究;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论述,研究者主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课”、“公共课基础”、“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诊察作出的、并随情境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狭义的教学策略仅指教的策略。”[23]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问题就是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朱媛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国外的“汉语热”也日益兴盛,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下,我国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却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课程定位模糊不清、教材建设质量悬殊、师资构成参差不齐、学习主体过于功利等多重困境,面对“母语教学”日益式微的窘境,他认为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定位,完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积极革新与整合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加快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改革力度[24]。

吴素萍认为在当前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师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网络语言文学和规范的语言文学的比较分析,适时改变授课模式,丰富学生文学课堂形式,进而推进高校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25]。蔡继莲针对理工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实,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从目标的确定、习惯的养成、学法的优化、阅读引领的角度来提高高师院校理科大学生人文素养[26]。杨坤道在硕士论文《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中认为,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科边缘化、师资力量薄弱、教材陈旧缺乏特色、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做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教师学者化;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查办法,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赵卓则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语言文学的基点之上,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三个层面实施教学策略,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大学语文才能完成教学使命[27]。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职业性等特征。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开展大学语文教学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刘春芳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走知识性和素质性平衡的考核之路[28]。

篇2

(一)任课教师的专业方向不确定

现在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也有专门负责讲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授课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中文专业出身,其中有文艺学、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等方向,而大学语文却不是中文专业中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这些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重心都在大学语文课程上;但在科研工作中,具体往哪个方向发展,是比较模糊和不清晰的,很多老师都依据以前硕士或是博士的专业方向来开展科研工作,进行课题的申报、论文的写作等等,这就造成了教学方向和科研方向相互脱节,也造成了教师工作精力的分散。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特别是在评定职称的时候,这种矛盾就更加凸显出来。现在有些国内的重点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小方向中,有一个就是大学语文。这可能也给专职大学语文教师发出了一个良好的信号。在民族院校中,大学语文教师专业方向不清晰的这个问题是更加突出的,这不仅仅影响教师自身今后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整体的进一步优化。

(二)编写的教材不适合少数民族学生

作为教学内容载体的教材的选择,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民族院校学生语言和思维的特殊性,要求在开设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笔者手头就有十几个版本,虽然各俱特色、有所侧重,但其编写的背景都是以母语为汉语的学生为前提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思维模式,并且,选取的篇目中极少有涉及少数民族文学或是少数民族作家的优秀作品,这种情况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和文化背景上,缺乏认同感,甚至是强烈的陌生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当前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有目的地选择,选择适合本民族院校学生情况的教材,或者组织本校教师自编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材。这样就可以考虑到学生受众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例如,在自编教材时,可以选择经典的少数民族文学篇目,拉近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亲切感,同时也能让汉族学生对经典的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有所了解。

(三)大学语文课定位不清晰

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重新引发了大众对于大学语文课定位的思考。2013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了《大学语文课程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91所高校中,将大学语文课列为必修课的仅占34.8%,其中课时在32学时甚至以下的占62.5%,超过80%的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的前景表示担忧。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大学语文课从2008年的38学时,减少到现在的32学时,课时缩短,讲授的篇目及内容必然减少,其中写作部分的学习,已经压缩至2学时左右。大学语文课是母语教育,母语一辈子都要学习和使用,其重要性自不必说。把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定位不清晰,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必要的约束,势必加剧汉语学习的弱势地位。与一些公共基础课相比,大学语文虽然开课人数众多,教师队伍庞大,但是却没有学科支撑,连二级学科、三级学科也不是。大学英语课和计算机课由于有国家等级和毕业必需条件的约束,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利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大学语文课的考评方式是否也可以借鉴大学英语和计算机的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母语水平提高了,随之大学语文的地位也会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二、走出困境的可行性思路及对策

(一)正确对待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民族院校由于其学生群体的不同,汉语水平的差异性较大,所以,在进行大学语文授课时,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在所有大一学生入学时,进行汉语水平的测试,根据测试的成绩,划分成三到四个等级。根据等级的不同,分别进行课程设置调整,分等级水平来进行授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要适合不同等级水平学生的要求。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在所有大一新生入学后,无论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都组织全校性的汉语水平能力测试,包括口语表达能力、汉语的理解能力、写作水平等全方位的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打破民族性的壁垒,划分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学生都由不同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按着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样一来,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均衡,更有利于大学语文课的展开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因材施教,更适合民族院校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二)重新进行课程定位,确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

民族院校的大学语文课教学,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而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不仅仅教师和学生要重视,更要引起领导者或是管理者的重视。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语言工具”的教育,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必须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在民族院校中的基础地位,为此,应加大课时比例,引入竞争机制,使其成为毕业或是就业的必要条件,让学生有意愿积极主动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真正地使母语教育危机的状况在大学课堂上有所改变。

(三)改革教学及考评方式,侧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个老师,从开学初一直讲到学期末,每堂课都满堂灌,造成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应打破教师的权威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氛围,进行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尝试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就是把本学期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几个主题,每个主题由一位教师负责讲授,每个班级由主题负责教师轮流给学生讲授。这一点上,可以借鉴20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国文课的教学方式,由几个教师共同完成这门课的讲授,让每个教师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擅长的领域去讲授,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这样既有广度,又能保证深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该校的大学语文教研室设在文学院,其中有5位大学语文专职教师,从2012年第一学期开始,教研室尝试进行主题式教学,将本学期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五个不同的主题,《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主题》、《杜甫诗的文化意义》、《司马迁与史记》等等,5位老师每个负责一个主题,轮流给全校的大一新生讲授。至今已经进行了四个学期的主题式教学改革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从学习兴趣到学习态度等方面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改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上的改革,必然决定了考试方式也应当做出一定的调整,开放式的考评方式可以进行尝试。比如多设置一些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的主观试题,也可以用小论文和期末试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小论文的写作不但可以督促学生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大科研力度,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

科研是教学活动的动力。由于民族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所以,要求民族院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应根据这些特殊性,开展适合本院校特点的科研活动。要加强各民族院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定期举办的高水平的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学语文公共课的教学活动,安排专家讲授示范课,以促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2005年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一套大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值得我们借鉴。近三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自治区级的课题有3项已经立项,校级的课题有4项已经立项。这些课题都是与民族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立项,为近几年学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五)国外母语教育的状况及可借鉴之处

篇3

在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体系设计时,要始终将学生对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核心教学内容。目前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形式、考试内容等方面存在不足。大学语文教学应当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加开放互动的外部条件,对学习成果考核形式要科学地设计,不断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水平与效果。

关键词:

大学语文;系统化;教育理念

引言

近年来,教育界十分关心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问题,根据教育学研究成果和语文教学实践成果,大学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只有教学内容达到多层级、高质量和高层次,才能保证教学方法多元化和系统化,才能改变原有传统教学单一模式特性。如何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为教学创建一个正确科学、有效稳定的教学内容框架系统,也就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要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是有关我国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要事业,学生拥有语文能力和素养能够丰富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提高人文修养和道德素质。在互联网时代,学生面临各种知识和信息的冲击,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新手段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是大学语文教学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好教学理念更新,不断满足学生求知和社会实践需求,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一、大学语文教育基本理念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应把汉语理解与应用实践能力作为主要方向,主要以听、说、读、写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基础能力、分辨词意、理解句子和阅读写作为教学目标。[1]大学语文应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学科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升华,主要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写作和阅读的实际运用能力,从听说读写基础技能上提高一个层次,做到在这个教育理念中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构建。大学语文坚持以汉语教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心不动摇,同时部分内容也要与不同语言和文化相比较,通过对比语言结构、语言习惯、文化内涵、思维思想等差异,进行对比式教学掌握汉语运用能力以及提高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综合素质、道德修养和人文情怀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一,大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对语言本身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大学语文对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比中学的培养要求高一个层次,不再将语言运用基础能力作为目标和重点,而是将重点放在高等教育层面,对语言理解和应用的综合能力提升的深度与广度都要进一步加深,使学生对事物理解更深刻,对语言应用更得心应手,并将语言能力与未来工作生活相结合,从而提升实践综合能力。根据语文教育学家顾黄初的观点,他认为语言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与载体,不仅具有字面含义与意义,在传播过程中对语言工具的利用包含着情感、深意、理论、趣味等多元化内在因素,这要求大学语文教学者在教学中还要把语言传播载体中所蕴含的深意和隐性内涵讲述给学生,使学生透过语文字面含义透析到内在情感哲理、趣味深意等内容。[2]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文选式教学,即通过在教材中精选出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教学。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语言应用方法,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对各种文体熟悉并熟练应用,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的文选中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人生哲理、社会变迁、历史经验和做人的道理等深层次内容,这体现了语文教学中隐和高层次功能,也正印证了学者顾黄初的语文教育理念。第二,大学语文教学肩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水平的任务。我们在重视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精神培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多个学科综合教育的结果,在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素质培养的同时,不可忽视语文教学的独立性,要始终将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不能将人文思想教育目的超越语文教育目的,不能动摇大学语文教学根本,因此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以汉语运用能力为核心。

二、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编写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使用《大学语文》教材并没有真正突破中学语文教材编写思路,仍旧沿用中学教学思路进行教材编写,所编选的内容不能够与时俱进,内容较为陈旧,不能够吸引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成长的年轻学生。大学语文教材中对阅读能力培养的内容占据比例较大,而忽视了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环节,如写作能力、听力理解、语言表达、演讲等社会实践部分覆盖内容较少,教材缺乏此类培养内容,进而影响了语言教学思路。[3]同时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任务,目前全国各地缺乏统一的教学方案与大纲,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内容缺乏统一认识,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要求,缺乏统一认识,整体教材编写需要系统整合,提升教材整体编写水平。

(二)课程重视度不够

由于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其教学效果不会在短期内呈现。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形式一般以基础公开课模式为主,相比具有考试和就业实践要求的专业公开课处于劣势地位,很多学生和教师用功利主义思想看待大学语文课程,对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视度不够。学生主要重视专业课程或一些学习成效立竿见影的课程,大学语文容易被其他课程挤占教学时间,处于边缘化地位。[4]目前,学校对大学语文重视度不够、科研方向不明确、师资力量不够,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进而不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使教学质量进一步下降,进入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目标,削弱语文教学的影响力。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以大班教学的公开课形式进行,由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课堂人数较多并且与教师距离较远,师生之间互动和沟通都比较困难,仍然沿袭了中学填鸭式、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为了课程进度的完成,加快讲述速度,学生没有机会思考和发言,单纯记录和吸收,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形式难以吸引学生学习热忱,难以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展现给学生。加之学习之后考核形式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划定重点进行复习,一般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和个人综合能力考核,从而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三、大学语文学科建设探索

(一)语文教学内容“三部”设计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由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三个方面组成,课堂教学以语文教材学习为基础,实践环节教学以专题训练为基础,自主学习以社会实践和调研为基础。教材内容可以分为基础、提升和实践三个层次。第一部“基础篇”。通过语文教师对经典文学作品、名篇精华、古典文化、民族文化等内容进行补充,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对语言听、说、读、写基础应用加以巩固,并对课后语文学习方法予以教授,让学生形成长期积累的学习模式。第二部“提升篇”。语文教师要重点提升学生对专业文献的理解、归纳、总结和运用能力,要将语文学习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重点在教材中添加理论论文、学术著作等内容,强化学生理解、总结、观点论述能力,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对所学专业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实践篇”。语文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将调研和专题训练等自主学习模式相结合,扩充教材实践环节,可采用设计问题进行讨论、调研报告撰写或阅读理解等任务型教学内容,通过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理解、阅读、交际、演讲和写作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语文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大学语文教学要使教学模式更加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特征,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要创新教育理念,将多个学科、社会热点、网络热词等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书本中基础教学内容与社会海量书籍文献有机结合,为语文教学设计营造新情景。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在语文教学课堂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十分重要,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专业、个性、爱好等,根据学生状况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5]

(三)语文考核形式多样化

大学语文考核形式可以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仅关注教材理论,不考核学生思维和实践的考核模式不符合社会人才储备需求。[6]因此,建立一种科学化语文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语文学习考核环节里,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7]例如,可以设置成语接龙大赛、诗歌接龙大赛、演讲比赛、诗歌创作大赛、小说创作评比、排练语言情景剧等方式进行学习成绩考核,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既要将大学教学目标融入到考核中,又要结合新颖模式进行考核,将考试成绩与平时实践成绩相结合,保证考核数据的科学性、多元化、新鲜化和可行性。

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完善语文教学体系,才能够保证达到教学根本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将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促进学生人文思想素质提升。通过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教学方式创新与考核方式科学化,相信大学语文教学一定会创造出更高成就,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贠晓晴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曹明海,史洁.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J].语文建设,2007(11).

[3]郑玉财.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命制、写作与评价[J].语文建设,2016(16).

[4]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5]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J].语文建设,2012(05).

篇4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堂生态 共生 和谐

关于课堂,有诸多不同的研究视角,如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等等,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中的有机体是从事教和学活动的生态主体,相对于某一教师或学生而言,其他教师和其他学生都构成生态环境。一个健康和谐的课堂生态,是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学生和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互动、关联、和谐的关系;反之,课堂生态则会失衡,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本文以内蒙古G大学为个案研究,针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危机,将大学语文课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将其置于生态学理论和生态世界观视角下,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种方法的审视和考察,用动态的、发展的、互动的理念取代以往静态的观点关照课堂教学模式,客观呈现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实地课堂教学调查研究,构建健康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制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生态对策。

一、内蒙古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的现状调查

在掌握相关理论、立足教学实际,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课题组设计了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关于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问卷,经试测和修订后,该问卷主要包含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的30个问题。问卷调查的对象为G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包括少数民族预科生),发放问卷2000份,最终收回有效答卷为1956份。将问卷答案录入Excel表格后,用SPSS软件对单选题赋值和数据处理,然后从物理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对每份问卷进行均数分析,两种环境的均数分析结果如下:

表1显示了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两种环境的总体现状。不难看出,物理环境要素的均数明显高于人文环境,说明物理环境优于人文环境。下面就调查问卷中的30个问题所反映的课堂生态状况及表现出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1.课堂物理环境的现状分析

课堂物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课堂的温度、照明、色彩、空间大小、班容量、座位编排方式等时空环境和自然环境,课堂规模空间大小适宜,色彩明亮,温度湿度适中,学生就会产生愉悦的感觉和积极的情绪。如表1所示,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物理环境优于人文环境,但仍有13.6%的学生对教室的物理环境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教室灯光不舒适导致的视觉疲劳,多媒体设备久不更新维护及下午日光照射影响屏幕的观看效果;9%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环境有些嘈杂,教室的卫生条件较差;这表明目前该校的大学语文课堂物理环境仍存在有待于改善之处。

2.课堂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48.7%的学生认为目前学习语文的校风、班风、学风不佳,39.5%的学生认为有待加强。26.1%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师生情感融洽,交流互动良好,39.8%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较好,35.1%的学生认为课堂不够活跃,师生关系有待改善。27.4%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乐于发言,并能在交流互动中体验到语言和思维自由沟通带来的快乐,63.6%的学生有为难情绪,不愿意开口,8.8%的学生感觉大学语文课很痛苦,1.2%的学生认为考试使得语文学习成了应试教育,感到压力很大,没有乐趣可言。83.4%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上生生之间能够形成互助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做到合理竞争、共同进步,16.6%的学生认为互助合作风气欠佳。53.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主宰课堂,35.6%的学生认为是师生互动交际式、生生合作式,41.2%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讲解为主,应构建学生参与思想交流的全新课堂。7.8%的学生认为课堂内部存在不合理的竞争和排斥现象,且影响到了团结,40.8%的学生认为虽然存在不合理竞争的现象但课堂整体和谐平稳。关于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52.8%的学生认为是掌握语言技能、提高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28.4%的学生认为是交际工具(主要体现于少数民族预科生),18.8%的学生认为完全是被动学习应付考试。40.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经常介绍文史背景、思想史方面的知识,49.2%的学生认为接受这方面的知识较少。23.2%的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拓展课程,如传统文化、文学作品赏析、名著欣赏、文化交流、新闻传媒、社交礼仪等选修课感兴趣,并提出希望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希望开设建筑美学课程,15.4%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

二、内蒙古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访谈和作业、考核反馈调查,现将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单一。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绝不是单一功能的重复,而应该是多因子共生和谐的系统,但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已经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教师讲、学生听”成为大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模式。除了听外,学生没有任何从事活动的权利,放弃了听就等于放弃了一切。这种过于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原本应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大学语文课堂就只有“传授知识”这一种功能,其余的人格陶冶、素质培育、知识批判、师生激烈的争执、新思想的析出、智慧的生成、学力的提升统统没了踪影,课堂生态单调偏一,没有更大的作为。

2.呆滞。最近几年,尽管教育者和研究者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在大学语文课堂之上平添了许多形式化的东西,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班分层次教学,等等,但无论大学语文教学在形式上怎么改,最终都应将目光落于课堂教学本身,关注教法和学法的变换和创新。再加上多如牛毛的管理制度、层层监督程序,大学语文课堂完全陷入了机械化的套式中,变成了严重的“高四语文”时代,没有了师生的主动权,没有了思想的自由,没有了学术的争鸣,没有了智慧的撞击,没有了思维的力量,大学语文课堂陷入一团死水,深入课堂,令人窒息。

3.逃逸。由于以上诸多问题,大学语文课堂已经没有多少生态气息,根本不利于这一生态系统下各因子的生长和发展,其结果是生态因子开始逃离这一生态系统。大学语文课堂最基本的生态因子――学生在精神和情绪甚至行为上逃逸,生命力不足。

事实上,学生并非对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偏见,也并非对文学经典没有兴趣,而是教育者忽略了受教育者在课堂环境中的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方式,因而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灵与发展,不能给其以心智的启发和生命的信念与动力。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生命,课堂生态关注的是受教育者作为活生生的生命的存在,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无疑应该成为构建共生和谐的课堂生态的最有利的平台之一。

三、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

教育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健康课堂并非以书本知识为本的课堂,亦不是教师掌控一切、学生乖乖服从的课堂,更不是安安静静、整齐划一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个性、创兴能够充分体现和发展的课堂。本文认为一个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应该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课堂生活的生命性在于课堂教学过程即教师对学生爱的展开或显露的过程,课堂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包括教师和学生)在主动建构中感到成长和发展。

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将课堂向全体学生开放,师生在课堂上放开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自主选择,自我表现,个性发展;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激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建构,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比较、尝试、归纳,最终构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的积累和更新,使课堂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为“动”的课堂,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分享”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探索,只有真正落实课堂的合作、分享,才能实现学生探索式、发现式、研究式学习,实现学生主体的主动构建与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既解放了学生,又使教师走出了“指挥”、“中心”的误区,真正激活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二)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认识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挖掘他们的潜能,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成就彼此。教师不是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是作为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出现,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热情,不以惩罚、控制的手段管理课堂秩序。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材料的提供者,交流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积极行为的激发者,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是学生游戏的伙伴和可信赖的朋友。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教师不能忽视、遏制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活力,应怀着期待的眼光积极引导,从而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交流师生关系的基础。

篇5

[关键词]高职语文;小组活动;有效性;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2-008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2.041 [本刊网址]http:∥

一、小组活动及其优越性

小组活动也可称之为小组合作学习,它是指教师将学生分到异质小组中,学生通过个体努力和组内成员间的互助、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基本理念。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项目教学法,这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它倡导“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而小组活动则是最契合项目教学法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的做法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生语言能力与人文素质的社会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各专业特定与共通的语文能力目标,再根据能力目标确立相应的教学项目,组建语文学习小组,要求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完成教学项目(学习任务)。具体点说就是以小组成员分工再合作准备最后推代表上台展示的形式组织实施。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学习成果的展示者。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在有效的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优势互补,荣辱与共,彼此增进了情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目前高职大学语文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小组活动有着诸多优点,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期待也很高,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不容易成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小组之间水平不均衡,影响积极性。无论是以寝室为单位还是自由组合,成立的项目小组总体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小组成员几乎个个活跃甚至优秀,而有些小组成员性格相对内向,语文素养欠佳。尽管每次活动挺努力,但活动成绩都不尽如人意,组员积极性受挫。

(二)对有些活动项目兴趣不高,质量不保。比如工科男生多,文科女生多,同样是经典诗文朗诵赛,工科男生的兴趣就不及文科女生。缺乏兴趣也就缺乏动力,所以工科班的朗诵活动质量就差强人意。但比起演讲比赛,无论工科还是文科学生,都对朗诵赛更感兴趣。不仅因为朗诵比演讲更具观赏性,而且因为朗诵材料不需要动笔写,只要找来经典、感人的诗文熟记背诵再朗诵即可,而演讲稿则要自己写作,熟记后再脱稿演讲,相对较难。所以往往仓促准备,甚至敷衍了事,质量当然不高。

(三)单打独斗,影响质量。在教师布置下一个活动项目后,有些小组会抓阄决定谁代表小组参加,或组内成员轮流,一旦定下来,这次活动就成了某位同学一个人的事了。失去了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再合作的准备,光是推选某个同学参赛,没有发挥团队的力量,也就难以保证活动的质量。

(四)认识有偏差,参与面不广。有的学生认为活动是寝室长或组长的事,是好学生的事,跟自己无关,消极对待每次活动。有的学生生性内向、胆小,每逢活动,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所以有的小组每次活动都只局限于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或个别积极的学生参加,甚至寝室长全包。参与面不广,违背小组活动初衷。

在目前的高职语文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没有充分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影响了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三、影响小组活动有效性因素分析

根据对小组活动的研究与观察,我们发现影响小组活动有效性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学习任务因素

任务因素是影响小组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为学生就是围绕学习任务开展小组活动的。在任务因素中,要考虑任务的复杂性程度,如是否需要学生具有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否要求学生用复杂的语言表情达意,是否需要较复杂的双向互动形式。任务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应该做到难易结合,按一定的梯度有序进行。比如我们设计的训练项目“自我介绍”这种单向的信息输出训练任务就相对简单,而演讲赛包含多个子任务(写演讲稿和上台演讲)就较复杂。辩论赛对思维和语言的要求最高,而且是双向互动,双方需交换观点,针锋相对,进行争辩,所以这个任务最复杂。

除了任务的复杂性外,还要考虑任务的意义,也即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否与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生活紧密相关。学习任务因素的这几个方面将直接影响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篇6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价值导向;人文性

一、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现状简析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转型时期,正处于精神成人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价值观多元化、混乱化的困境,由于当前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相对滞后,许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和困惑,甚至造成价值观扭曲、心理疾病等严重后果。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因其学制短、专业教育繁重等特性,在价值观教育领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和用人单位输送了大量优秀劳动力,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许多高职院校重专业,轻素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难以得到保证。除此之外,课业紧张、师资薄弱、文化氛围缺失等软硬件问题也极大地限制了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许多学生陷入了功利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等价值误区,对其身心健康乃至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实现,其主要教育方式则是思想政治类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当前的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教学内容教条刻板,教师主要以知识灌输和应试为教学、考察手段,很难引起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情绪,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引导。除了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主要还包括心理咨询、讲座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或者参与面不够广,或者影响力不够深入,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当前社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随着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高职学生将逐渐成为我国劳动力的中坚力量,而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全人格,则是除了专业技能之外同样应当具有的就业条件。因此,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加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

价值观是指导人类的实践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均处于一定的价值关系,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和满足一定的价值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观便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尺度,是人们各种行为判断的依据,它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才有正确的价值目标选择,才能把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价值成果的积极追求统一起来,才能使主体的活动既沿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又沿着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预想的目的。即使遇到各种曲折和考验,也会坚定不移地向着这个经过选择了的价值目标奋进。”[1]由此可见,加强价值观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高职价值观教育的真正有效性,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题,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探索真正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方式和途径,而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类通识课程显然是一个绝佳的方案。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大学语文、影视鉴赏、社交礼仪等诸多人文性课程。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这些课程报以浓厚的兴趣。许多学生表示,此类课程既能调节身心,又能增长见识,是对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事实上,人文类公选课的意义不仅在此,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往往被忽略,而这些恰恰是价值观教育的最好素材。以大学语文为例,此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汉语言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文学作品为蓝本,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对作品经典性的讲解以达到对学生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2]可见大学语文的功能,远非掌握母语技巧这么简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校大学语文,也便是学习本民族及其他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价值观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因为一切文学都基于作者的某种价值情感,文学的思想与精神,便是作者价值观的传达与呈现。

基于这种理念,我们不妨以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为蓝本,通过教学内容与思想的有机渗透,以多种方式和途径推进人文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隐性的价值引导,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和综合素质。

三、大学语文价值导向功能的实现

要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功能,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和调整,树立起“大语文”的概念。

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以文本赏析、文学史梳理、语言学应用等模块进行教学活动,不管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只是中学语文的升级和扩充,其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掘,价值导向功能亦十分薄弱。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大语文”重新界定了语文的范畴和功能,在这种界定中,教学不再固守“文学”的藩篱,而是将其与“历史”、“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贯通起来。其目的,并不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在于“凸显语言文学对于培养和陶冶全面的、整体的“人”所应起的积极意义,在于使人懂得感恩,并在心意上自觉地涵养真诚和谦逊、秉持善性和良知,在行动上自信地追求美好和光明,从而使人真正地成为有道德、有境界、有人格、有个性的文明人、文化人。”[3]也就是说,“大语文”所关注的,乃是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即不同思想、不同智慧、不同情感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体悟,而这其中,便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呈现。这种不拘泥于知识点,而注重于人文关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精神成人”,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我们可以对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调整,一方面要拓展作品的范畴,除了文学作品,一切能够反映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代表性文章均可纳入;另一方面要改变教材的组织结构,将传统教材中以年代、文体、功能分类的方式变为以主题模块分类的方式进行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可以作为这种教学改革的参考案例。

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同,《大学新语文》完全淡化了文体、年代、学科的界限,而分设若干主题,每一主题之下收集若干篇不同的文章。以第一章为例,第一章主题为“大学之魂”,主要探讨大学精神的所在,在这一章中,编者共选取了《雾里的剑桥》等六篇风格各异,但主题统一的文章,而在章节末尾,则有《编者的话》一文,对本章节主题及选文进行适当解读。在后续章节中,每一章都有自己的主题,涉及青春、仁爱、爱情、自由、良知等各个主题,文章的作者来自文学、教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文体包含散文、诗歌、小说、书信等各种样式,而每一章后均有编者的点评。很显然,这种编排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脉络的清晰。最重要的是,每一个章节主题都与学生的现实密切相关,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从《大学新语文》的设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语文具有巨大的教育潜能,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是一个主题,而每一个主题又往往蕴含着独有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广大教师真正需要挖掘的教学财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更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思想、精神和情感进行深入思考、体悟。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文本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不断塑造、修正自己的价值体系,而这,正是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学贤.价值观对于实践主体行为的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

篇7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语文 困境 对策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受过高等教育而又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困境既有自身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的结构性矛盾,又有与专业课程在应用性上的冲突性矛盾。不解决内外双重性矛盾,大学语文在独立学院的开展就只能举步维艰。清醒认识这种困境,进一步研究在困境中的生存之道,是大学语文教学必行之路。

(一)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模糊性认知,是大学语文在独立学院开展的最大拦路虎。

独立学院由于其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即工程型(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或技能型(以动手能力强为目标)人才。这就导致了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大学语文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在专业课程与实践课时优先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类课程和大学英语)和专业选修课后,才有机会让人文素质类的大学语文进入到最后一个层面的教学。换一个说法,就是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因此,在大多数独立学院中,大学语文成为公共选修课程。造成独立学院这种模糊性认知,其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独立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工具意识”或“功利意识”,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不可能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大学语文教育。独立学院受就业导向的影响,对人才培养更多取决于市场与企业的需要,这就必然形成一种功利的心态。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有没有用”就成为了课程设置的首要条件,而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素质类课程,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较长的时间。受限于独立学院重技能、轻素质的观念,大学语文教育既没有起着普通综合性高校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没有像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政策保障。但必须正视的是,在“工具意识”影响下独立学院教育的重心日益偏向于智力和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教化,强调文化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文化的人文关怀,甚至挤压文化的精神价值。从培养学生素质的角度看,在“工具意识”影响下的教育导致了不容忽视的后果,使之形成极强的“工具―功利”意识。不仅如此,而且将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一块短板,使社会形成过于功利的氛围。

第二,大学语文教育的模糊定位,是造成独立学院模糊性认知另一个原因。大学语文教育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得高校的重视,尤其是重点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格外重视。教育部也主张有条件开设大学语文的高校要努力在除汉语言文学专业或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形成重理轻文局面的不良影响,并在近年来经济转型过程日益凸显,使社会过于功利化,缺乏人情冷暖的人文关怀,从而导致人文素质类课程得到重视,另一方面是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语文能力又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能力,因此重视大学语文教育也是时展的要求。但尽管如此,大学语文的定位却始终不太明晰。这种模糊定位体现在大学语文教育上有两方面的表现:其一,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人文素质类课程,其承载的能力培养过于宽泛,从审美能力、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到价值认知与判断,还包括中学语文所承载的赏析与应用语言能力,这就使得大学语文犹如万金油,哪里不舒服就用在哪里。这实际上是弱化了大学语文的功能与地位,使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其二,大学语文教育在专业性越来越强的独立学院,其开设的随意性很大,也使大学语文的定位受到冲击,并进一步被边缘化。为服从专业学习的需要,独立学院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时都定位为选修课性质,而将更实用的应用写作类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性质。因此,只有在师资允许的情况下,大学语文开设方能得到一定的保障。而对于独立学院而言,由于其本身是社会筹备经费进行办学,师资是比较紧凑的。只有在授完专业基础课程的空隙,大学语文才有开设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的开设,其随意性就相当大了,在这种没有保障的条件下,课程本身应具有的功能就会进一步削弱,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第三,大学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衔接和区别,是大学语文定位模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学界,大学语文教育如何开展,应与中学语文如何进行衔接和区别,至今没有太明确的认识。中小学语文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中的核心课程,而大学语文显然没有办法在专业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取得这种核心地位。如何结合专业特色来开展大学语文教育,就成了独立学院任课老师不得不面临的生存问题。在兼顾专业特色后,大学语文课程还要承担起中学语文“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独立学院,由于生源比2A或重点大学的生源相对不均衡,其学生进入大学前几乎有一技之长,但却是技术类技能,学生的语文水平普遍较低。我作过一个调查,在从12个独立学院收回的近600份有效问卷中,高考语文成绩高于105分(总分150分)的不足100个学生。换言之,学生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学习。独立学院大学语文任课老师,课程只有36学时至72学时,要处理好专业特色与基础教育、课程在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的关系,且承担的教学任务(周学时超过12节)远比其它公立学校(周学时8节左右)更重的情况下,大学语文定位的清晰化就成了一件相当繁重的任务。

(二)大学语文教材的混乱局面,是制约大学语文教育在独立学院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语文教育不仅仅受限于独立学院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模糊性认识,还受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鱼目混珠的混乱局面影响。这种混乱局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大学语文教材选文其原则与中学语文选文的原则相近,这就意味着选文的重复性相当高。以徐中玉先生所编20余种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其基本遵行的原则有:1.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即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这是我国语文教材最基础的原则;2.典范与经典相结合,强调选文的示范性作用,将示范与经典有效地区分开来,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3.有所突破,突出改进与创新,即要与时代性相结合,突出选文在不同时挥的不同作用。这三大原则不仅是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原则,而且是中学语文选文的原则与标准。这就意味着中学语文所学习过的典范,也会大量出现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徐州工程学院骆新泉老师《大、中学语文教材的重复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一文指出,人教版中学语文(含初中、高中)与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第八版大学语文比较,其重复率超过了16%。换言之就是在徐本第八版124篇选文中,有20篇和人教版中学教材是一样。这种重复性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减,对课文的新鲜感也会逐步消失。但即便如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系列大学语文教材依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好教材之一。因此,如何编撰一本好的教材,是值得国内大学语文教育专家研究的课题,这也是很好地帮助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目前独立学院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上,几乎都是由大学语文课程负责人全权负责的。这就意味着,在取得任课老师同意后,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是参差不齐的。而课程负责人与任课老师的选择原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自身教学的方便与否、图书公司或出版社是否有回扣、能否提供其他方便条件等问题上。图书公司或出版社往往投其所好,组织独立学院任课老师编写大学语文教材,这就使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鱼目混珠。就广东省内而言,各类图书公司和各大出版社出版大学语文教材不下百种,而这些教材的编写者,基本上都是各高校任课老师。不仅如此,为适应现代计算机和媒体技术的运用,出版社还组织相关课件的制作,从中以撰稿费和科研费的名义给教师回扣。在这种前提下,尤其是独立学院的任课老师,从名义上来说参编教材属于科研,而实际上有科研费拿,如此名利双收的事情是很难拒绝的,而所编教材的水平却是参差不平的。

不管是内在的选文原则,还是外在的选用教材,独立学院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上都是混乱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语文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发展,并进一步边缘化,从而得不到重视。另外,从成本考虑的角度出发,大学语文师资的缺乏,也是影响大学语文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发展。

大学语文在全国各高校的发展并不容乐观,尽管在传统文化热潮的影响下,社会和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大学语文地位的重要性。但长期形成的教育体制及专业课程体制设置影响着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在独立学院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我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与同行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大学语文教育要与独立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学院的生存依赖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尤其是专业设置的前卫性,其真正吸引学生最主要的是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只有将大学语文课程嵌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从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中吸收有效的养分,从而更好地为学院发展作出贡献,并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考。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该院重在培养工程技术、机电装备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面对着技术与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性越来越短,该院大学语文教研室将大学语文、成本会计、管理学三门课程同时提升为必修课的可行性报告提交给学院行政班子,提出为学生未来学习服务的理念,打造大学语文当下应用型与持续学习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学院接纳了这一建议。该院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向广东省其他独立学院提出“培养人才毕业五年后再较量”的挑战。得益于此,大学语文课程不仅成为必修课,而且获得了4个学分共72学时的学时数,大大保障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开展。

(二)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将大学语文的定位进一步明晰。

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能力,是学生通向未来更高层次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技能。从这个方向出发,通识教育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大学语文定位就不仅仅停留在“听、说、读、写”的能力与爱国、修身教育的层面。而是认识传统与文化,认识历史与技术发展的一条有效通道。重新创新与变革,将经典与典范性纳入到文化的层面,加强学生对语文能力的体验,从而改变“理强文弱”的不平衡局面,使大学语文教育在保障现有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延伸到培养学生思维与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子上去。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定位,不能将重点高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那样定得过于宽泛,应该集中于学生的持续学习性,在专业课程学习夹缝中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任课老师应具备一定的师德与时代使命感。

从大的方面来说,要不断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大学语文在独立学院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与教学结合起来,为学院的发展作出应作的贡献。从小的方面来说,大学语文教师要对自己的饭碗有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来自于对整个学科的生存高度的认识上,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摒弃眼前的功利思想,做出本职工作,切实地为大学语文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出路出谋划策。当然,社会及全行业也要重视大学语文师资的培养,目前在全国只有一个高等语文教育专业博士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教育界和全社会重视起来,大学语文教育才能进一步发展,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育开展的困境才会被重视起来。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育,承载着新一代“蓝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重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途径之一。没有自己文化的传承,没有自己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永远也无法实现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 作者作为一名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就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本校上大学语文课的六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就今后大学语文教学摆脱困境、提高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困境与对策 问卷研究 调查报告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大学语文课在全国高校陆续开设至今,近四十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始终面临许多困境,比如母语教育被边缘化;青少年阅读方式及内容的改变;中小学长期的应试教育……这些因素导致一些学生不太喜欢学语文,影响大学语文教学效果。时至今日,大学语文教学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问题,情况不容乐观,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作为一名高校大学语文教师,这两年就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在我校上大学语文课的六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我把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情况、调查结果分析和今后工作对策和建议陈述如下:

一、本次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共涉及我校2015到2016学年两个学期的大学语文必修课一个班级,任选课五个班级。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回收率为97.3%。

(二)问卷设计:总共设计了34个问题,包括单选题16个,多选题13个,问答题5个。

(三)调研的主题:包括大学语文课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改革建议等。问卷回收后,我对所有题的回答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1.学生性别:男生占28.03%,女生占71.98%。2.学生类型:汉考汉学生占66.60%,民考汉学生占22.70%,民考民学生占10.41%,汉考民学生占0.3%。3.学生所在年级:大一学生占37.27%,大二学生占59.39%,大三学生占2.4%,大四学生占0.95%。

(二)学生选课的动机,对学学语文课的重要性的认识。

在“你选修大学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一题中,选“A.为完成学校规定的选修课门数,获得学分”的学生占41.15%;选“B.为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和综合人文素质”的学生占58.55%。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学学语文课的态度比较端正。

在“你认为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是否有必要”一题中,认为“很有必要”的学生占20.74%,占调查总数的五分之一;认为“有必要”的占47.03%,占调查总数的近一半;认为“开不开都行”的占17.92%,占调查总数的近五分之一;认为“没必要”的占3.18%,在调查总数中很少;认为“个别专业有必要”的占10.79%,约占调查总数的十分之一。调查显示,认为有必要在全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生有67.77%,说明很多学生还是希望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

(三)学生中学时期对语文(汉语)课的学习态度,进入大学后汉语能力自我评价及形成原因。

在“中学时你喜欢上语文(或汉语)课吗?”一题中,很喜欢的占28.33%,不到被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比较喜欢的占55.29%,超过被调查总数的一半;不喜欢的占15.55%,占被调查总数的六分之一。

在“请自我评价一下进入大学后你的汉语能力”一题中,认为“提高了”的占28.81%;认为“降低了”的占26.72%;J为“维持原来水平”的有33.14%,占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认为“不好确定”的学生很少,只有11.04%,占调查总数的十分之一。调查显示,59.86%的学生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后汉语能力降低或维持原来水平。

在“你认为造成自己汉语水平降低或维持原来水平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多选题中,选“自己没有很好地配合学校开设的课程刻苦学习”的占32.24%;选“外语学习占用了过多的时间”的占13.37%;选“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专业学习上”的占58.55%;选“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无助于汉语能力的提高”的占20.66%……

(四)学生对大语(或汉语)课的学习态度、满意程度。

在“你认为本校大学语文或同类汉语课程对提高你的汉语水平的效果怎样?”一题中,认为“效果明显”的10.19%,占调查总数的十分之一;认为“效果比较明显”的32.32%,将近占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认为“效果不明显”的41.64%,超过调查总数的40%;认为“没什么效果”的15.9%,占调查总数的六分之一。

在“在大学语文课堂上你一般在干什么?”这个多选题中,选“认真听所有内容”的有30.74%,不到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选“只听感兴趣的内容”的有59.94%;选“看专业课程的书”的有24.55%;选“学习外语”的有4.3%;选“做其他的事”的有21.53%。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学生经常不认真听讲,大学语文课大多是任选课,大班上课,各专业的学生都有,上课教师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五)学生对汉语、外语的学习态度、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1.在“你认为汉语能力的强弱对你未来的就业、事业发展和生活”一题中,认为“影响很大”的占36.67%;认为“有一定影响”的占57.32%;认为“没什么影响”的占6.06%。2.在“你认为外语水平的高低对你未来的就业、事业发展和生活”一题中,认为“影响很大”的占46.59%;认为“有一定影响”的占49.69%;认为“没什么影响”的占3.73%。3.在“你课余时间平均每天用于学习外语的时间是多少?”一题中,选“0.5小时”的有59.8%,将近占调查总数的60%;选“1小时”的有26.34%,占调查总数的四分之一;选“1.5小时”的占6.5%;选“2小时或以上”的占7.37%。

调查显示,相比之下学生更重视外语学习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有40%的学生课余每天花1小时、2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学习外语。如果再加上课堂上学习外语的时间,那么学生就投入了大量时间学习外语,这远远超过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

(六)学生对纸质媒体读物和电子媒体读物的重视程度不同。

在“你平均每天用于阅读QQ、微信或其他网上文章的时间是”一题中,选“0.5小时”的占22.13%,超过调查总数的五分之一;选“1小时”的25.31%,占调查总数的四分之一;选“1.5小时”的占17.86%;选“2小时或以上”的34.71%,占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你平均每天用于阅读纸质书报杂志上的文章,或课外书籍的时间是”一题中,选“0.5小时”的有49.75%,将近占调查总数的一半;选“1小时”的有28.6%;选“1.5小时”的有11.96%;选“2小时或以上”的有9.41%,不到调查总数的十分之一。调查显示,很多学生每天花费较多的时间阅读电子媒体上的消息、文章(包括观看音视频),阅读传统媒体上的文章和课外书籍的学生较少,花费的时间也很少。

(七)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态度。

在“你认为中国古代经典的文章、诗词对你来说”一题中,认为“很需要,可补不足”的有59.72%;认为“不喜欢,太难懂”的有32.48%,占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认为“不重要,用不着”的有7.56%。调查显示,近60%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在十几年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就已经感受到古代文学博大精深的内涵,感受到它永久的、独特的魅力。

在“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学习以下哪一类?”这个多选题中,选“古文”的有19.19%;选“现代文”的有60.25%;选“古典诗词”的有30.77%;选“现当代诗歌”的有19.25%;选“外国文学作品”的有36.26%。调查显示,喜欢学习现当代文作品的学生较多。我校近十年来大多数班级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这本教材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今中国诗词的篇目数量相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比较多,此外还有四篇西文汉译的演讲词。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外国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几个大学语文课教师一直很少讲外国文学作品,应该说这是有所欠缺的。今后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补充讲解一些对学生思想、成长和发展有帮助的外国文学作品,而不必受教材编选的限制。

在“以下文学体裁中,你更喜欢哪一类”这个多选题中,选“诗歌”的有28.49%;选“小说”的有79.48%,约占调查总数的80%;选“散文”的有39.9%;选“戏剧”的只有8.16%。我校从2010年开始无论是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只是个别专业)、限选课还是任选课,都选用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由于这本教材中没有小说、戏剧体裁的作品,因此我校三个语文教师一直讲的是中国古今优秀的散文、诗词和演讲词。今后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加入一部分古今中外经典小说、戏剧作品的讲解,以完善作品体裁的学习,满足学生的需求。

(八)学生对考试形式的看法。

在“你希望大学语文课最后采用哪种考试或考查方式?”这个多选题中,选“综合试卷”的占28.65%;选“写论文”的占43.15%;选“开卷”的占54.66%;选“闭卷”的占7.39%。调查显示,对于考核形式,大部分学生不喜欢闭卷考试。事实上,完全采用闭卷考试,也不一定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调查启示我们:大学语文课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让学生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自由地翱翔。如果对大学语文课采用全国考级的方式,那么必将束缚大学语文教学,不利于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使今后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我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开设。

全国各高校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都要充分认识到开设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意义及独特功能,切实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开设,落实其在本校课程设置中应有的地位。全国各个高校都应该把大学语文课作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可除外),并保证教学时数不少于36学时,最好是72学时,或者更多。这比英语课的学时还是少很多。还要明确规定:各院系不得在修订培养方案时随意压缩大学语文课时或停开此课。

(二)彻底改变长期以来高校极其重视外语课、忽视大学语文课的局面。

长期以来,全国高校一直对外语教学十分重视,英语在全国大学中都是必修课,总课时都在二百或三百学时以上。大学语文课往往是任选课,课时只有几十学时。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用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超过四分之一。但经过十几年中小学语文训练的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却不尽如人意。一些博士生导师反映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写不出文从字顺、逻辑清楚的论文。不重视国语教育的后果和弊端在短时间内也许体现不出来,但过几十年甚至一两百年后就会充分体现出来。

(三)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要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不断拓展、丰富、充实,注重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大学语文教学之所以多年来面临困境,是因为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存在问题。首先,大学语文课选讲的篇目既不能过于偏重中国古代文学,又不能过于偏重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果大学语文课所讲的篇目中古典文学作品太多,学生就会不感兴趣,认为老师的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步伐,和现实生活脱节,对他们的在校学习、思想成长及步入社会没有帮助。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语言隔阂,容易产生共鸣。许多学生要求多讲一些现当代文学和外文学名篇名著,以开阔视野,提高文艺欣赏能力。其次,所讲篇目要兼顾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的学习比例要合理分布。再次,大学语文课应该使学生通过文学名篇名著的阅读、欣赏,获得关于历史、哲学、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信息和经验。

(四)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模式、方法的革新,是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核心。

学生不希望大学语文课只是高中语文的延续,即人们戏称的“高四语文”。他们心中期望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有很强的吸引力,甚至像《百家讲坛》式的。如果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学生就会厌倦。教师不能每篇课文都按照“作者生平简介、解题、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字词讲解、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的传统套路来讲,从头讲到尾,不让学生参与。教师必须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教,得过且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

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摈弃传统的“传递――接受”的教学理论,摈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的体验为中心,展开师生交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人生、社会和世界,建构完满的个体精神世界。现在一些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以至于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座位上听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

3.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二者要扬长避短。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的知识、信息容量。但是其弊端在于喧宾夺主,限制、剥夺了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要适时、适度。多媒体只能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教师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更不能把PPT课件的运用变成读课件式的讲授。

(五)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通过纸质媒体阅读经典、感悟经典。

纸质媒体这种存在了上千年的信息传播方式,曾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信息时代,网络媒体的发展势头迅猛,使纸质媒体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与网络媒体相比较,纸质媒体的一些优势依然存在。大学语文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好文章,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其尽量通过纸质媒体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悟经典的魅力和价值。

总而言之,从这次调查问卷中,我看到了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课应该在强化学生的汉语能力,开阔其思维、视野,提高其人文素质等方面l挥独有的、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亚丽.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胡陈铭.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

[3]詹秀华.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7).

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作用

1984年美国医学协会在其“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对这种挑战的能力。《大学语文》是医学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开设《大学语文》旨在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并使其在受教育者的一生中产生作用。

目前,医科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道德观念淡化、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综合文化素质水平欠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美国、德国这一比例高达20%-25%,英国、日本也达10%-15%。如何使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收到较好效果,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等综合因素的考虑,2006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任重而道远,医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探讨《大学语文》与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语文》在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原高教司文科处长徐晖曾指出,在高校,素质教育很大程度要落到大学语文课程上。《大学语文》是一门包含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其人文素质教育作用是一般政治理论课和人生修养课所无法替代的。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实施对医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将《大学语文》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包括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通过教育学习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情操,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语文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医学院校实施《大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语文》可以培养医科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学语文》教材中“孔孟语录”文字虽然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字字珠玑,句句良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强调诚信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吾日三省吾身”,注重慎独、内省人格修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的乐观精神。“仁者,爱人”,号召大家扶危济困,常怀仁慈之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使人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胸怀,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名言哲理的警示作用是巨大的,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讲解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品质、意志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

2 《大学语文》可以开阔视野、陶冶医科大学生的情操

《大学语文》对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都作了典型而系统的介绍,这些作品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以其独有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穿越时空深入影响人的心智,具有综合性的功能。众所周知,华夏五千年灿若群星的文明贯穿于优秀文学作品中流传至今,而《大学语文》教材正是精选其中的精华,在内容上兼顾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可读性;选取范围广泛,包括理想、情趣、价值观;礼貌、修养、情操;友谊、仁爱、儒雅之美等等。总之《大学语文》是熔德、智、美于一炉,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而言,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符合当今世界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可以丰富其生活内容和情趣,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培养健康的审美能力,激励学生以人类的传统美德铸造自己的灵魂、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树立远大的理想。

3 《大学语文》可帮助医科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钱临照先生言:“大学开设文史课程,让学生读点中国文学,很有意义。”勤劳智慧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学遗产。《大学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还在于它包罗万象,美不胜收,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涉及古今中外。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持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真、善、美的情境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诵读古典优秀的诗词,可以使学生的朗读水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对医学大学生实施文理交相渗透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二、实现《大学语文》在医科大学生教育中重要作用的途径

1 以课外阅读来解决《大学语文》课时偏少的现状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则是大量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广度,还在于知识的深度,阅读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途径,更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丰富思想的良策。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判断,提出观点和问题,最终用于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籽阅读文学作品安排在课外进行。学期初,要求每位学生选一本中外名著作为阅读文本,并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学期中,要求每位学生上交中期阅读作业,学期末要求学生写出读书论文,作为学期结束考查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我们有计划地针对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组织讨论,进行专题辅导。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表示欢迎。他们认为,课外阅读名著,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论文写作的技巧。

2 以作家专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所谓作家专题教学,即以作家为中心的专题教学模式,是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以有教育价值的作家为主线,内容涉及作家生平事迹、人生信仰、思想品格、主要著述及成就、评价等。意在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家,体味他们的痛苦、欢乐、失意和思索,感悟他们的人格魅力,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深远内涵,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作家们人格魅力的熏陶,培养健全的人格。

当然,作家专题教学模式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所进行的教育。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配以多媒体课件,

10次课选讲4-5个专题,以重点作家为核心,对作家的生平和思想做详细介绍,其中穿插一些表现作者伟大人格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通过作家作品的学习,使学生对作家由陌生到熟悉,让学生在欣赏中受到良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3 以学生上台演讲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新时期语文教学应突出的重点之一。

我们在实践中,把口语训练与作家专题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每个专题开讲之前,我们都让全班学生搜集该专题的材料,每次课给3-5分钟,让1-3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该专题作家的思想、逸事、作品、评价、背景材料等,自愿上台,登记成绩。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最佳“语境”、提出问题,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发言的气氛,同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注意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在学生说话后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增强他们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训练中还不断变换形式,以竞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点名说、自愿说、小组选代表说、自由争议等,增强他们的表达欲和争辩意识。这样使学生把长期的、严格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转化为自觉自愿的、富有情趣的情景对话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获得口语水平的提高。

4 改革传统的考查方式,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

《大学语文》的教学以提高综合人文素质为宗旨,以培养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在实践中,我们结合名著阅读,着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在读名著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交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要求对所读名著进行分析,尤其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口头表达能力:在写出读书论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300-500字的摘要,在全班进行演讲,介绍自己的心得。每位学生演讲不允许超过3分钟,教师当场评分、评点。这项考查效果良好,几乎所有学生都经过了认真的准备。由于当场评分,不少学生显得紧张,也让他们的心理经受了一次考验和锻炼,这对他们走上社会,参加面试,是难得的磨练。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大学语文》课时较少,不少学生想发言,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降低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又比如,期末考核内容之一的3分钟演讲,深受学生欢迎,但占时较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不断地摸索改进,以期培养出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我们这里所谈的大学文学教育,特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非文学专业所进行的文学教育。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这个命题的提出也许遭到质疑或者不屑。质疑者也许认为,大学是进行高深的专门学术知识教学和高层次专门职业能力训练的教育机构,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都是很强的,既然如此,那么,各个互不相同的专业怎么都一样的需要加强文学教育呢?而不屑者则会认为,大学本来就应当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文学教育自然包含在人文素质教育之内,再提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有何意义,不是多此一举吗?看来,这个问题是需要说清楚的。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的定义、功能和目标。大学是什么?翻阅了许多辞书,包括《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没有能够找到大学的定义。全国著名教育家、著名高等教育家张楚廷教授告诉我,大学的定义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的理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诠释与解说。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大写的“学”字。有人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部《红楼梦》一样,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人的“大学”。这样看来,大学的定义是难于得到一个统一公认的表述了。然而,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却应当是比较明白与确定的。追根溯源,查阅史料就不难清楚大学设置的初衷。远的姑且不论,就从近的说起。1911年以后颁行的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将当时的高等教育分为专门学校和大学两类,并且分别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专门学校分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和外国语各类。而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7科。各科再分为若干门(相当现在大学中的系)。[1]由此得知,1913年的专门学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大专,大学则相当于今天的本科。但是,无论是专门学校还是大学,它们的功能和目标都不外乎“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现在看来,当年如此,当下亦如此,百年承传,一以贯之。从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来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专门人才”或者“硕学闳才”必然是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人才。理所当然,这些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应当掌握高深的专门学术,而且应当养成厚实的人文素养。这些厚实的人文素养从何而来?大学的教育与培养功不可没。早在1912年,先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拟定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方针。他提出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张与措施,认为隶属于政治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超轶乎政治的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二类五种教育不可偏废,而教育的终极目标还在于超现实的实体世界,使人达到最高精神境界。[2]的教育思想与其后的大学教育实践,促成了高级专门人才人文素养的修炼。倡导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呼应了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理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并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人世沧桑,时空跨越,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却超越时空,前后呼应,一脉相承。过往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主要透过何种管道得以实现?我们认为,主要是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何以圆满达成?还得倚重文学教育。

一是教育的国情如此。从我国的教育传统来看,以诗教为代表的文学教育,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以达到培育人、造就人的目标的重要途径。诗书教化,自古而然。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人才培养方面,诗教的功能虽然不说是万能的,但却几乎是全方位的,更遑论人文素养的培育了。一部古代人才培养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对于学童士子的诗书教化史,文学教育从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而20世纪上半叶的大学教育,基本上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学校园充满人文氛围、文学情调和文化意蕴,包括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在内的高等学府普遍坚持不懈地开设“大一国文”,朱自清等著名文学家纷纷执教大一国文,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二是教学的实践如此。从学校的教学文本来看,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古代文学素材是历代人才培养的基本教材,更是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范本。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就是以《诗经》为教材来培育他的弟子与贤人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诵读《诗经》也就是教学生学习从政做官。当时孔子的学生,从《诗经》中真正学到的东西,不见得有多少从政的要领和做官的技巧,更多的恐怕是文学的熏陶与素养的修炼。千百年来盛传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这样的意思。一套“五经”,从狭义来看,《诗》是文学读本,《书》是政治学读本,《易》是哲学读本,《礼》是伦理学读本,《春秋》是历史学读本,而从广义来看,它们都是泛文学读本;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教育,其中蕴含着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文学教育这一教学平台来实施的。古代如此,当下亦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细检我们的教科书,编排着多少文学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大量的、靠得住的,还是广泛的文学教育。三是教育的实效如此。从外显的教育效果来看,文学素养的高低往往是一个个乃至于一批批、一代代民族精英人文素养高下的重要标志,且不说诸子百家的文采郁郁,楚辞汉赋的独领,也不说刘邦高唱《大风歌》,岳飞长啸《满江红》,就是现代、当代的许许多多英雄豪杰,从志士的囚歌,到将军的吟唱,从数学家的文学功底,到放牛娃的小说创作,个体的人文素养每每透过文学素养而得到彰显。由是观之,文学素养不仅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而且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21世纪大学人文素养教育必须强化文学教育。这样的强调,不仅理论上具有重要性,而且实际上具有紧迫性。从国际上看,数百年来,以欧美名牌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教育素重以文学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学教育传统。时至21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促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重视文学教育。道理很简单,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压抑人,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可以淹没人,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简直窒息人,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的21世纪更加需要以人为本,关注人,重视人,给予每一个地球村民加倍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大学文学教育的进一步强化也就势在必然。

从中国来看,我国的现代大学始建于19世纪末“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致用、科技救国时代,当时大学最高地位者是工科,缺乏欧美大学博雅教育传统,大学文学教育本就“先天不足”。回望20世纪上半叶,好在有王国维、、梅贻琦等先生的倡导与躬行,我国的大学教育,既有专门教育,也有通识教育,文理渗透,教学和谐,大学生大多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其人文素养亦为可观。可是,到了下半叶,特别是院系调整以后,大学过分强调专门化,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走进了死胡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凸现显而易见的缺失。进入90年代,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人们的关注,逐步推行大面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惜的是,实施多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因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大抵在于不得要领。不少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偏重思想政治说教,凸现意识形态色彩。“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鉴往而知来,很有必要正本清源,切中肯綮。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昭示人们,未来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应当刈除枝蔓,突出主干,切实加强文学教育。因此,我们强调,21世纪的大学迫切需要加强文学教育。

二、21世纪的大学需要何种文学教育

我们认为,21世纪的大学所需要的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为主,融汇现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以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的主流的泛文学教育。这就是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这一内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其一,文学教育的选材。首先应当以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学为主,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学为主。当然,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一定要融汇现代文学(这里指广义的现当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因为我们需要高远的学术视点,宽阔的学术胸怀,现代的学术眼光,广袤的学术视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强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学教学。至少有四个理由。一是为了顺应学习心理。本民族文学是民族历史的传载,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思想的结晶,民族精神的折射,民族情感的凝聚,学习民族传统文学顺应学习者的民族认同心理,引发学习者的心理共鸣,往往容易产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奇效。二是应当凸显民族特色。民族文学反映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特质。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大千世界就是由形态不同、风格迥异的各个民族的各种特色所构成,假若消解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我们的世界也许变得单调乏味、黯然失色。所以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加强民族文学的教学,有利于保持和弘扬民族特色,丰富和发展全球文化。三是需要坚守精品理念。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璀璨,文学典籍浩如烟海,经过数千年历史浪涛的冲刷,流传至今的多是精华,而真正用作教材的更是沧海一粟,堪称典籍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品,优良传统中的优秀代表,让大学生集中学习这样的传统文学教材,可以彰显大学文学教育的精品教学理念。四是必须注重客观效果。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读着自己的历史、读着自己的文学一路走来,历尽千秋风雨,日益发展壮大,民族传统文学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传统文学施惠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成为开化的公民,聪慧的士子,儒雅的商家,渊博的学者,笔走龙蛇的作家,能言善辩的律师,谈吐不凡的外交使节,出口成章的政府总理。

其二,文学教育的方针。大学文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爱语、爱国的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为此,中小学语文教育就要通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养成理解(听、读)和运用(说、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说在中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那么,工具性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应当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而大学文学教育则不是这样。“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学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3]温儒敏教授的一席话,也可以看作是大学文学教育的方针。当然,大学语文不等于大学文学教育,前者讲的是一门具体的课程,后者指的则是一种教育范畴。而文学教育恰恰是大学语文的核心或者说灵魂。一门好的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一种出色的大学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方针,应当以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只有以作品为主,多读作品,才能使学生激发兴趣,博采百家,建立感性认知与情感体验的基础。只有兼顾作家与作品,才能衡文品人,知人论世,使教学具有力度与厚度。只有史论并举,既有文学史的概述,又有古今文论的点拨,才能使文学教育规避零碎与肤浅,走向系统与深化。只有赏析结合,才能使鉴赏与分析并举,体验与认知同步,整体提高包括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在内的人文素养。只有上述四者的综合运用,有机统一,才能稳妥地解决大学文学教育的方法论基础,科学地建构大学文学教育的行为范式。

其三,文学教育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三点: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第一点是怡情养性,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学习者来说,大学文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大学生怡其情,养其性,陶冶情意,濡染性灵。第二点是培植素养,指的是课程,无论是一门课程,还是一个学科,还是一种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要培植并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的人文素养。第三点是化育闳才,从整体上来说,大学教育培养的是硕学闳才,大学文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理所当然是教化与培育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以上三点,从个体到课程,从局部到整体,从首要目标到基本目标到终极目标,呈现一种教育目标的梯度;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形成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系统。总而言之,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文学教育使学习者怡情养性,培植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和民族教化与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

其四,文学教育的属性。一言以蔽之曰:主流的泛文学教育。先说主流文学教育。大学是神圣的学术殿堂。大学教育是造就高品位人才的高层次教育。大学教育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时展潮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主流教育。与此相适应,大学文学教育也必然是一种主流文学教育。秉承学术至上的大学精神和兼收并蓄的开放理念,既要坚持主流文学教育,又不排斥非主流文学形态,努力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再说泛文学教育。大学文学教育,不是那种狭义的纯文学教育,而是一种广义的泛文学教育,举凡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四书五经、野史杂钞,都属文学之列。广览博采,含英咀华,才能使文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才能让莘莘学子的学习受益良多,才能使大学文学教育永远充盈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三、21世纪的大学怎样开展文学教育

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应当怎样开展?答曰: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创新文学教育课程是根本,营造人文熏陶环境是关键。

———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21世纪的大学教育,特别是那些教学研究型以上高层次大学本科教育,应当改变过时的专科专才教育的狭隘观念,树立起大时代办大教育、强化通识、培养通才的教育新理念。这是21世纪搞好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前提。让我们好生读一读最近总理《对同济大学的祝愿》:“有一位教育界的前辈说得好,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这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全面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这就是大批杰出人才成长所走过的道路。钱学森是这样的,李四光也是这样的。钱学森能画很好的画,李四光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4]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对大学文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吗?

———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过往的大学教育长期受制于专科专才教育理念的支配,只谈专才,不讲通才,讲究专深,忽视综合,注重专业教学,不抓通识教育,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理工农医类专门大学,综合性大学不多,以文科见长者更少;而且,存在着实际上的“重理轻文”倾向,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来说,教育观念滞后,教学体制陈旧,别说文学教育,就是文科教育也实在说不上重视,有几所大学比得上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那样文理渗透的综合性?9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有了好转,但还远远不够。我国大学教学体制,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到教材建设,到教学方法,到考核评估,到教学管理,乃至于教师素养与师资配置等等,都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速度。只有这样,大学文学教育的顺利开展才能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