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时间:2023-12-19 17:4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大学语文的收获

篇1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现状 改革

“大学语文”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它是一门以母语为载体,以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精髓,兼有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种教育功能的人文素质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提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

一、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不受重视

在高职课程中,“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低下,不受重视。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相比,大学语文显得微不足道,课时少,投入小。大学语文课程无法与受重视的政治类课程相提并论,也远没有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备受青睐,也不是发展改革的重点课程。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工作量不足,不被重视,没有前途,只好转到其他岗位。

(二)教材不实用

1.教材不能适应高职需要

高职院校各专业使用的是同一种大学语文教材,没有针对性和特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所学专业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高职教育要求课程学习要有学生主体参与,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都普遍偏深、偏难、专业性较强,超出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使得学生参与的可行性降低。

2.教材内容过时陈旧

比较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内容基本偏重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其名家作品,对当代优秀的人文科学作品、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涉及太少。这些内容有很多与高中内容重复,应用例文也很陈旧,甚至过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激起学生主动的思考和讨论。

3.教材内容偏多

高职大学语文一般选用的是普通高校或高职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材内容偏多。以当前高职大学语文的课时是根本无法完成所有内容的学习和训练。既给教师带来了教学难度,也给学生造成了经济负担,而且使不少学生产生反感,失去了学学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一

大学语文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要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讲授,站在讲台上“满堂灌”,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的容器。要么完全依靠多媒体,课程内容全用ppt呈现,把课堂变成“读堂”,黑板上面空无一字。这会使学习热情本来就不高的高职学生很快就会将课上的注意力转移到手机、杂志或小说上面,从而使整节课变成教师和学生各有所忙,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费劲不少,教学目的达不到,效果不明显,课堂氛围很平淡。

(四)教学过程程序化

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比较程序化,整个过程按部就班。一般程序是课文阅读、文学常识介绍、背景讲解、内容分析、主题概括和课后训练,偶尔会组织讨论或情景模拟,同时受到时间和人数的限制,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发言,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完成全部环节,真正去思考和消化的内容很少,课堂上的收获和启发更是少之又少。

二、大学语文的地位改革

从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文件和学生就业需求及职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语文的作用不容忽视,既是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又是为学生专业发展和就业提供能力保障的支柱。要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中文应用能力普遍不高,如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胜任工作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各行各业选人用人时考虑的重要因素。而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达到与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适应的水平,提高其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为其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并满足社会实际工作需要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高职院校必须将大学语文纳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规划中来思考,适应形势,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

三、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一)结合高职院校特色选编教材

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大学语文教材应根据不同的特色和特点进行选择或自编。在选择使用教材时,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侧重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新颖并有强烈感染力和启发意义的文章、文学作品。在学生学习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人生哲理和培养职业道德。

虽然现在已经出版了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但人才培养目标、授课内容等还存在着差异。高职院校应该组织大学语文教师自编适合本院校专业需要、具有高职特点、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优秀教材,以突出高职特色并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和目的,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采用朗诵、演讲、辩论、表演、讨论等寓教于乐、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充分实践高职教育的任务驱动式、项目引导式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项目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思辨性和探索性。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分析、概括和鉴赏等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保证学生在学学语文的知识同时,锻炼思维,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

篇2

[关键词]大学语文新时代教材教法品德教育

[作者简介]王琦(1981- ),女,辽宁锦州人,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教育;陈瑞燕(1981- ),女,河北邢台人,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石家庄05009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20-02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当今时代成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在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得了大量信息的同时,易受到不良思潮和信息的影响。作为大学语文课教学,既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精神,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文章和思想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心灵和智慧。

一、教材内容要贴近现实,与时俱进

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对人生和社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大学语文需根据学生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承接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的阅读、理解、分析、欣赏、领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展视野、增强综合素质、提升精神境界、促进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上,首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的作品。

1.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永不过时的选择。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无论是从知识含量还是审美上来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健全其人格都有促进作用。在讲解经典的文学作品时,除讲解其本身蕴含的精髓外,还要结合现代思想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此才能让学生更了解经典文学,并从中收获新的感悟。在选择经典性作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除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外,还要增加当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量,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2.多选取当代的文学作品。当代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了解社会、人生和人性。在讲解这些作品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选取一些具有实用功能的文章。如演讲稿、影评等作品。大学语文的教育除了要从情感和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大学语文课以理论讲授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在短期之内见成效。因此,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摒弃死板僵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1.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大学语文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大学的功能不仅在于培训职业人,更在于培育人,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不能照本宣科,做知识的搬运工。如在讲授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可结合自己第一次出门的经历,让学生谈谈自己第一次离家时的心情。这样,可以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将真情实感融入讲授中,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并有所收获。

2.导入情境,结合问题。情境导入需要老师创设实物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谈话情境、表演情境等,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学生产生兴趣动机,并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我探索、合作交流、共同研究相结合,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如在讲授《大学之道》时,对其中“三纲领八条目”的理解,可结合当今我国高等学校招生情况及大学通识教育中对高等学校职能的定位等,引发学生对探知问题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讨和自主学习。

3.结合专业,结合实际。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公共课,在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外语系上课时可多加入外国文学作品;在给法律系上课时可从人格人性的角度入手讲解作品。不同的专业有其不同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能力和素质。大学语文要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才能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另外,大学语文课也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技能,专门设置一些实践单元,如写对联、公益广告词、求职信等。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性的同时显现出生活化、人性化、信息化的特点。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个体综合素质的体现。

4.交流思想,积极引导。当下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独到见解。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交流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发表意见,为学生的个性和独到见解提供展现机会。教师多使用启迪式、小组讨论式与自主学习式等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让从学生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学习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文化观念;教师更多是“引路人”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学习苏轼的《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时,教师提出问题:雨点打在叶子上发出的声响是客观存在的,为何说“莫听”?这种质疑的启发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思维习惯,提高思想素质,激发创新的精神,建立灵活的思维方式。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在知识经济时代,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随着教学课件制作方法不断更新,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课件将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将课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发挥课件的最大效用。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通过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方案应遵循与教学内容契合、直观形象、新颖独特等原则。

三、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发扬传统美德

大学语文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而应面对现实生活,将社会中最新的、健康的理念带给学生。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精神文明发展却相对滞后。社会上出现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的思想,青年一代疏离价值、混淆是非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高等学校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从思想上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德育必须提上日程。

在此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更要肩负起正确引导学生思想的使命。程菁、刘汉波在《大学语文》的前言中指出,当下大学语文的功能首先在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通过经典诗文的研读,激发出潜藏在年轻学子心中的良知与爱,接续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培植起坚实的文化心灵。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以抵制现实的诱惑,对抗道德沦丧,做一个正直的现代公民。要达到这个目标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健全完善的人格。教学需要言传身教,教师本身人格品质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是否能教授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讲到《武帝本纪・虞舜》时,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更要让其学习虞舜身上优秀的品质,使学生明确:从古至今凡是成大事者首先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品德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重将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多引用正面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才会发挥出其真正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涵。

[参考文献]

[1]程菁,刘汉波.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胡楠.大学语文中培育人文精神的路径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

[3]谭凤菊.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教育界, 2013(6).

[4]魏存礼.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旅游纵览,2013(6).

篇3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人文性 表演法

大学语文是面对大学阶段中文以外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首先,语文课程的性质可以分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工具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就已经完成了这一任务。已经具备读写的基本素养的大学生们,在大学语文课堂里,究竟要学习什么,我认为就是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的学习实践,容易给人一种很宽泛的概念。那么,如何收放自如地把握,就源于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文系以外的专业,在很多大学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程常常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尽管实质上很重要,但却被专业课这一砝码无情地压倒。很多学生开始对于学习存有着功利心,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放在那些可以获得证书,能够更清晰地证明自己的能力的,可以直接创造价值的课程上。在课堂上会出现背英语单词、看计算机考级书的现象。殊不知,在大学期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位置摆正了,朝向把握好了,才能更好地朝这个方向成长为苍天大树。

大学语文的学习具有间接性、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就是人们所谓的陶冶情操。在今天越来越快的时代步伐中,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那么,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成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急不可待的任务。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受学于同一个老师,最终能够出类拔萃的学生是那些以学为乐的人。正如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述:“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1]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中,单调的讲授法已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成为老师完成任务的配角。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和体验。叶澜教授针对严肃、沉闷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气氛压抑了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的状况,提出了“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2]教育实践也证明: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体会到乐,使之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良好窍门。在此,我试探讨自己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表演法。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指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综合性运用口头、肢体、情感等表达方式,形象地表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使学生轻松而又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交流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讨论、辩论、演讲、朗诵、角色扮演等把语文教学活动表演法带入课堂。

一、让学生走进自主表演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讲台是老师的专属,没有想过自己走上讲台做表演会是什么感受。那么,首先,要给学生灌输开放的教育观,积极地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展现自我。学生由起初的担心到上台的紧张,再到最后自如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过程,很多学生在最初得知自己要上台表演时,往往处于紧张的状态,而当他走下讲台,耳边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心中涌入的成就感和被认可感,不是坐在台下能够感受到的。当他得知自己说得有多么棒,当他感觉自己的事前准备有所收获时,就会自主地喜欢上这一教学方法,喜欢上这一门课程。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3]所以,即使教师的思路清晰,课堂表达清楚,也不能用教师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请学生上台演讲,主动参与这个课堂,当然,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一周的时间就足够了。主题没有限制,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均可。可以说文学作品,可以谈人物形象,也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看法。看到学生从有些担心到天天期待着演讲的到来这一个过程,从起初站在讲台上微微颤抖到非常自如大方地展现自己的口才。看到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心里非常欣慰。这既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实践了大学语文的实用性。

三、以主人公的姿态感受美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穿插诗歌配乐朗诵课堂。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总是不会拒绝的。在进行诗歌教学中,单纯的讲解也许没办法把美感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不能保证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开展一次这样的表演,让学生不再是在电视上,从老师的口中,而是从课堂上,自己身边,最熟悉的同学演绎的配乐诗歌朗诵去感受诗歌的魅力。伴随着缓缓的轻音乐,同学激荡澎湃的朗诵荡漾在课堂之中,这时,给予他们的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了。我想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自己的跃跃欲试,是一种积极地、主动地对诗歌的学习和感受。

四、鉴赏能力的提高

作品作为真、善、美的载体,需要我们广为传播,体会内蕴。这也是大学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那么如何使学生提高鉴别能力,这就是我们的教学任务。在戏剧或抒情性文学教学中,可以开展话剧表演。话剧与小品的区别之一,就是参加的人员较多,包括背景、道具、服饰等的准备。这样就特别适合由学生组织排演完成。当然首先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先要了解关于话剧的基础知识,再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例如在讲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一散曲时,组织学生排演话剧。经过一周的准备,参加表演的学生多达二十人左右,约占全班的三分之二,最终展现在课堂上的又有很多版本的高祖还乡剧。例如:方言版的、现代版的、武侠版的、歌舞版的,形式之多,令人惊讶,学生竟然可以通过自己搜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道具、改编剧本,呈现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恐怕是连老师也没法想到的。这样一场表演,无论是作为观众的同学还是作为演员的学生都是有所收获的,相信他们对于善恶是非、对于戏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有深刻的把握。

再如,在学习江淹的《别赋》一文时,讲述了人世间的八种不同的离别,展现出以悲为美的境界。就这一课的学习,我给学生布置了一场以离别为主题的话剧表演,让同学们分别以自己的想象和亲身的经历诠释离别这一主题。其中两名女生的情景剧表演格外独特。

五、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自觉不自觉地便融合成了一个团体。在大学校园里由于课下时间较自由,这样的集体活动还是很少的。这些集体活动既有效地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了知识。

总之,采用表演法教学,既生动活泼,又直观形象,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当然,表演法的使用也要适量,过于频繁地使用效果就欠佳了。

参考文献:

[1]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1.

篇4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 教材编写 五个基本“现实”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是高职大学语文课教学用的,教材编写要照顾到下面五个基本“现实”。

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时间现实

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深知现实情况,也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能“匀”出给“大学语文”课的时间不过一学期,除法定节假日外,学时量也不过是32―48。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陈洪教授2006年随机对100所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高校大学语文课开设的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普遍的开设方式是每周一个大课2学时,也有4学时的,所有总学时在32到72学时不等。①这样一个学期能够讲完的作品不过15―20篇,需要教师紧赶慢赶往前讲,教材剩下将近80%的部分得靠学生自己自学。“自学”就是“自己学习”或是“自觉学习”,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学生在这一学期结束后连书都懒得翻动,教材不久就会被扔掉。因此,大学语文教材不能太厚。

二、师资力量现实

教材的编写还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现今执教大学语文课的一线教师基本都出身中文系,知识结构跟普通大学中文系课程体系一样分为“文学”、“语言”两大类,“文学”细分下去有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语言”细分下去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大致上涵括了全部中文专业的知识。一位能够胜任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论他是国内哪所大学中文系,哪个专业毕业的,都得是中文专业的“通才”才行,否则就很难教下去。大学语文不是“小儿科”,教大学语文要想教出质量,让学生叫好,又能扎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写作能力,实在“难于上青天”。

不仅如此,某些教材还有非中文专业的内容,如温儒编的《高等语文》。由于登上讲坛执教的教师只有一人,他就必须熟悉、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才能够“通教”《诗经》、《易》、“老庄道家文化”、《九章算术》、《孙子兵法》、“书法艺术与汉字文化”、“乾嘉学派与‘小学’考证”甚至“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等25讲内容。这在我国普通高校里有几位教师能胜任?就算按北大的革新做法,头一次课就让学生从25个选题中按兴趣选出15个,但是选出来的专题,教师是否就能全教、指导?北大、北师大等中文师资力量雄厚的名校或许可以由“术业有专攻”的教师轮流执教以解决问题,但绝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边缘化的位置、没办法评职称等因素导致大多数资深教师不愿教大学语文,甚至有学校常常把此类课程排给经验少、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有些高校大学语文师资本就不足,还安排新来的教师先教三年大学语文,教满三年走人,再有新人进来接着教三年。这样的师资力量应用这样的“新型教材”,怎能把大学语文教好?

如果把这些“高头讲章”放在高职院校里,依目前的师资,难上加难。第一,高职院校找到“大师”的可能性为零,别说像解放前清华大学找朱自清、吕叔湘、杨树达、闻一多、俞平伯、余冠英、王瑶、熙、吴祖缃,山东大学找沈从文这样学识渊博的学界泰斗和名家来上大学语文课,即使模仿东南大学找王步高、厦门大学找周祖②这样的专家也不可能。第二,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大语课教师是随学院从以前的中专学校升级上来的,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把握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做不到知识、思想文化的自由延伸。第三,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一大批年轻的大学语文教师被“赶鸭子上架”上岗。年轻教师很难做到“术业有专攻”,即使有,攻得也不够深,钻得也不够透,很难有高水平的授课。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需要,获得企业领导的青睐,力求使学校运行贴近经济发展,整个学校缺乏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的气氛,从教大学语文的教师极难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大有作为,想成长为吕叔湘、杨树达、俞平伯、余冠英式的中文学界一流大家更是难以想象。

三、高职的培养目标现实

高职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不在层次上,而在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上。培养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是普通高等教育承担的任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性应用人才,其特点是不要求人才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高质量地承担生产第一线的工作。高职生在有限的学制中,除了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完成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外,还要花很多时间去实验室、实训室进行技能的培训学习和考核。用人单位很少考查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但是一定会要求有外语、计算机的等级证书。

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更不能脱离这一特征。

四、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实

当前社会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沉重的就业压力从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起就开始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选择。大量学生为毕业时能得到期望的职位,争先恐后地修习一些在现阶段直接用得着的热门专业或课程。语文功底还算扎实,对语文也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入校后,因为就业压力,也会依据实用性、工具性来选择课程或主要学习方向。本身语文基础就不好的同学,则能躲就躲,实在躲不开就敷衍应付,这都是实情。

我们必须体谅学生,考虑到学生的难处,在编教材时不能不顾及学生的就业压力,如果非让非中文学生都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学学语文,是难为学生。真的这样做,恐怕会引起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反感。因此,为了使这门课有效,在我国语文教育没有整体上改变“慢、费、差”现状之前,教材内容的“量”必须适中,保证在现有时间内力求“有实效”。我们的理想是:“少”而切实,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效果。一旦学生感觉收获颇大,兴趣陡增,就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有时间、有需要而主动学习,并把语文阅读学习的习惯保持终身,这样大学语文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达到了“母语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目标。

五、我国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语文教育的现实

依据“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吕叔湘语)的实情,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应试教育”的机械与死板让不少学生有语文学习的潜力和能力,却不喜欢语文课,把语文视为乏味的东西,不感兴趣。有的高中生选择理工科专业被录取后,竟发出“终于可以逃出语文魔爪”的感慨,可见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弊端对学生的折磨之深,已是冰冻三尺。

学生的学习天分各有差异,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在高考中语文考满分的学生,但中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就比较差,偏科的学生很多。

某些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上过于功利化,对大学语文等公共课不肯加强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力度,一般都设为选修课,大班上课,课堂质量不能保证,导致一些对语文本有偏爱的学生上大学后望“语”生畏,滋生反感的情况也有。

面对学生这些各不相同的语文基础和学习特点,一些教材编写者不管不顾,一个劲地在体例上编入集评、汇评、争鸣、研究综述、参考书目等,比任何一本中文专业“中国文学作品选读”教材更专业、更精深,仿佛它面对的不是大一新生,而是中文系资深专家③,能获得好效果吗?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要求要低于大学中文专业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要“博广”而不能“专深”。

注释:

①陈洪.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及思考.见2006年陈洪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

篇5

(一)课程定位不清楚

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该课程该如何定位?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争论不休,没有定论。课程定位不清晰,也导致教师不知道教学的重点在哪里,学生无法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必要性,更不知该如何学习,教与学都陷入了盲目境地。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含糊不清还体现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上,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不开设大学语文,开多少课时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随意性。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高职学生学习热情本来就不够高,求知欲也不强,大多数同学上课基本不做笔记,有问题稀里糊涂,很少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课后该完成的作业不去思考,东拼西凑的敷衍了事。再加上文学素养普遍相对低下,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更是低下。尤其是如今,语言环境的变化也对大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现在大学生拥有电脑、手机的占绝大多数,现代科技固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它使得本来就逐渐减少的与语文相关的阅读、写作的机会更少,这些变化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相对死板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他们还是用传统的方法,上课只是教师在讲台唱“独角戏”,课堂上没有小组的讨论,没有师生的交流,没有学习方法的指导,甚至有的老师连多媒体都不会用。这种相对死板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得本来就学习兴趣不高的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气氛更加的沉闷,教学效果理所当然的极不理想。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改革让全体大学语文老师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定位。一切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指导者。明确学生为中心,老师就要正确对待学生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收获的快乐。要想真正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首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其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应用他们以往所学的知识,提升学习的信心;最后要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知识,就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

(二)强化素质教育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

大学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大学语文有着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同时它也是实行素质教育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对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出于提升学生素质的考虑,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形成自己对问题的基本认识,在这样的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由课本而举一反三,指引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由课本出发先推荐一些课本所涉及的经典的、优秀的作品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亲近名著、亲近经典,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授课过程中必须贯彻趣味性、时代性教师

在讲授具体篇目时,应把相关的背景知识、作家的生平轶事、民俗文化等内容穿去。这些材料都会提高大学语文课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课不应脱离现实生活,教师要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作出见解独到的理论分析,对一些新出现的文化现象进行科学阐释,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描写古人的生活和思想的经典作品,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也应该能挖掘出时代意义,古为今用。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篇6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困惑

《大学语文》这样一门具有独特功能的课程,在中国很多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里不但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反而还遭到人为的“矮化”,这不禁令人困惑。 困惑之一:《大学语文》认识上的偏差 在一些学校里,有些领导不大重视《大学语文》,课时减了又减;有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产生厌学情绪,相反对英语课程情有独钟;大学语文的任教老师也深感苦恼,课时不饱满收入少,缺少专业支撑,职称晋升较难。

困惑之二:大学里存在的怪现象 一边是《大学语文》遭遇边缘化的困境,一边是学生表达能力的整体下降。大学生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表达能力均与其身份不符。至于在文学作品的鉴赏方面,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更是不容乐观。

面对《大学语文》的尴尬处境,笼统地说学校领导不支持是片面的;笼统地说大学生们不热爱更是片面的。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任教老师怎样去认识、怎样去实施教学。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它涉及历史上重理轻文定式思维的影响、当代社会功利倾向的现实选择、英语霸权地位挤压下的恶果、教材改革滞后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负面效应等多个方面。这些原因,有些是深层次的并非一般人所能为的,有的是常人能为的。所以客观来说,应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上多做些尝试与探索。

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的探索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涉及教学理论探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理工科院校的校情出发,笔者认为:其思路应该是:一个中心、两个先行、三个尝试、四个创新、五个坚持。

1、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

《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把学生语文知识和人文素质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无论是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自始至终都在围绕这个中心,加大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力度。

2、两个先行:课程定位先行,理论研究先行

(1)先行之一:课程定位先行

《大学语文》教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这实际涉及到课程的定位:是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还是人文通识课?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被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就应该牢牢把握其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只有方向明确了,做到有的放矢。

(2)先行之二:理论研究先行

理论研究就是对与教学有关的理论进行研究,它涉及学科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所谓先行,就是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过程中,只要是涉及课程建设中的有关内容,应该先从理论进行探讨,然后再付诸实施。其先行的途径一般应该有两个:一个是论文,一个是立项。这有如下好处:

首先是能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如果在教学、科研项目上默默无闻,教学效果再好,也很难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其次能得到一定资金的支持,再者是为任教老师提供了一个增强科研、业务能力的平台。

3、三个尝试:讲义撰写尝试;课件制作尝试;网页制作尝试

(1)尝试之一:讲义撰写

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的教材众多,这些教材,有的很好,但容量太大;有的教材在内容上与中学教材重复过多;有的教材仅是文选本,篇与篇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针对这些情况,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尽可能做到因势利导,贴近学生需求,撰写符合学生要求的讲义,以讲义为主,以教材为辅。讲义撰写过程中,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在指导思想上,首先是尽可能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历史性与现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较完美的结合。其次是以史带文,在文学史的框架内,以有关基本理论为先导,把具体作品作为例子,让学生在了解文学史纵向线索的基础上来完成作品横向方面的学习。再是重树“大语文”视角,视语文为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视语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视作品具有陶冶人们情操的功能,引导学生全方位、多侧面地去领会传统和现代文化的深刻蕴涵以及体悟人生哲理。最后是建立便于学生自学的平台,强化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有利于实现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终极目标。

二、实事求是的合理定位。《大学语文》就其性质看,虽说是公共基础课,但有读书明理的功能。所谓“读书明理”指的是读文学书、明做人之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文学一直是中国人作为启蒙教育、人格教育的基础课。因此,《大学语文》不能仅视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也应被看做人文精神的传播课。作为讲义的编写者在编撰讲义时相应增加一些历代优秀的文学篇目,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搭建好科学的统筹兼顾的框架。在体例建构上,讲义一般要以文学史发展脉络为经,以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为纬,由散文诗词小说戏剧、外国文学以及写作等部分构成。这样就形成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相结合,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外国文学作品为辅、兼顾应用的基本结构格局。在这个建构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为学生全面了解文学史知识创造了机会,又为学生广泛涉猎众多体裁、题材的优秀作品和发挥写作能力提供了条件。

四、内容安排上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作品选择上,既要突出其美文特色,更为重要地是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需求。作品选择在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力求古与今、中与外作品的精、多、全、新。坚持题材风格的多样化,所选作品要基本涵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众多的名篇佳作汇聚成册,构成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让学生浸其中,得到熏陶和感化。

(2)尝试之二:光盘制作

课件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方法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常常是“一张嘴、一杯水、一根粉笔”讲到底。这种教学模式的确难以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图文并茂、与《大学语文》讲义配套的电子课件就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工具。

(3)尝试之三:题库与综合练习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尴尬的地方在于有限的课量难以涵盖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公务写作等方向所有的内容,必然会造成难以从整体上给学生呈现一个比较清晰的学科景象,因此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大量扩展性的习题与综合练习的配备就可以尽可能地弥补课程教学之外的学科知识的盲区,这些补充材料有助于学生开拓知识视野、培养审美评价能力和文化评价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四个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考试模式创新;专题讲座创新;社团活动创新

(1)创新之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就是教学模式不拘一格。任课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授课。对有特长或有需求的学生可以区别对待,进行“分槽喂料”。如果班上有同学喜爱文学作品,任课教师就可为其开“小灶”,同时将其介绍到相应的文学社团,给予培养,以扬其之长。

(2)创新之二: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创新,就是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考试的目的,是要通过试卷全面而准确地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所达到的程度。然而,现有的《大学语文》考试,无论是闭卷还是开卷,都很难实现主观上的这个愿望。因为,试卷上的成绩是学生考前靠“临时抱佛脚”突击得来的。这里所说的“考试模式创新”仅是对总成绩中平时成绩的变动,记分的范围在原考勤、作业的基础上应该增加回答问题、教学建议、学习独创性、发表文章等多项。记分范围扩大后,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理论联系了实际。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3)创新之三:专题讲座与沙龙

专题讲座与沙龙创新,就是将专题讲座的内容与课程的内容联系一起,这种讲座实际上是课堂的延伸。针对《大学语文》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题讲座就成为了有效的课程补充形式。此类系列化专题讲座,内容应与与课程内容相挂钩,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人员可以不固定,主题也可以自由灵活,相信必然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4)创新之四: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创新,就是创造条件使同学们的爱好与相关社团对接,让他们在各自所喜爱的社团里找到思想上的共鸣。作为以理工为主的院校,一些文科类社团倍受同学们的青睐,在这些社团里,指导老师一般由文科老师担当。因此应该因势利导,将文学社团的活动纳入课程建设的范畴,使文学社团成为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阵地。

5、五个坚持:坚持走出去;坚持教材、大纲、试卷三统一;坚持相互听课、作业互查制度;坚持教学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

(1)坚持之一: 走出去

走出去,其目的就是学习。为了改变《大学语文》课程尴尬的局面,必须要走出去,利用网络平台、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培训学习的机会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联系。通过主动性的联络,既能开拓学科视野、增强了教学技能,又可以为课程建设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丰富学术资源库。

(2)坚持之二:教材、大纲、试卷三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和鼓励任课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但前提必须坚持教材、大纲、试卷三统一。任课教师只能是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深化和延伸,只能是在教学大纲框架内发挥。教材、大纲、试卷三统一,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行政部门有关要求得到落实的措施。同时,也是检验完成教学任务质量高低的凭证。

(3)坚持之三:相互听课、作业互查

坚持相互听课、作业互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师相互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课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相互听课来看,作为讲课者必定要精心准备,力图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到极致,其收获是大的。对于听课者来说,肯定也是一次难得的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从作业互查来看,这一约束性举措,使互查双方都能从彼此的检查中得到促进,在促进中得到提高。坚持相互听课、作业互查的传统,对课程建设是有利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

(4)坚持之四:教学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研究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教学理论研究,一个是教学研究活动。教学理论研究是对有关教学理论的前沿知识、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教学过程中的难题等方面展开理论探讨。而教学活动是对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进行布置、探讨、督促和检查。

(5)坚持之五: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当代的高校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发扬以身作则的优良传统尤为重要。强调言传身教,就是说作为一名旨在灌输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高层次文化素质的《大学语文》课任课教师,一定要用高尚的情操、品格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其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尚的品格与情操。

篇7

理论经纬

(4)浅谈曾子文章中丰富的教育内容 曾祥芹

(7)论君子——《论语》串读 吴永福

(9)浅议基于行业需求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策略 言岚

(11)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因素整合的创新 郜??br> (13)《大学语文》鲁迅专题授课的几点收获与思考 陈亚萍 段朝霞

(15)基于职业语文能力培养的技工院校口语教学探索 张丽

(18)品,《老王》教学的简约风格——余映潮老师执教《老王》 曹月芹

(21)浅谈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魏婉棉

(23)专题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性研究 陈露 张晨

(25)从莫言获奖感悟:让语文理性的回归 王云雨

(27)教科书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程鑫

(29)语文有效课堂之我见 向箭锐

(32)关注大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性 莫云

(34)敢问农村语文教师素养提高之路在何方 苏红平

备教导航

(36)高中语文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探究 张俊珍

(38)《魏公子列传》教学思路及说明 王冰雪

(40)浅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李清照诗词的豪放风骨 胡亚玲

(42)由“同行”说开去——简论古汉语多音字读音与意义的关系 杨辉

(44)《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线索设置艺术探微 文建设

(45)由一堂课管窥当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钟水长

(47)“一个”阿q的“种种”角色 李晓奎

(49)探寻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出发点——以四堂《在沙漠中心》异构课为例 张寰宇

(53)构建诗意课堂的几点思索与尝试 杨丽娜

(55)从《散步》五则课例中浅析语文课的有效拓展 朱媛

(57)依据语感特性 培养语感能力 周莉

(58)我教学生这样背诵《阿房宫赋》 罗?

(60)“独立寒秋”之“独立”赏析 蔡恒

(61)多少愁恨如春水 满纸血泪就华章——对李煜《虞美人》的品读与思考 袁安彬

(63)语文教学幽默艺术刍议 张婷

(64)“别”有一番趣味在心头——《西江月》一词中的“别”字赏析 朱文玉

(66)谈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艺术 周雪梅

(68)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余满仓

(69)论高中语文课堂文本拓展教学的有效性原则——以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例 吴玉南

(71)浅谈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教材 吴少桂

(73)

诗词色彩美之赏析

(74)《金岳霖先生》一文的细节析疑 刘红丽

(76)浅说古诗中酒意象及其文化的赏析 杨扬

(77)让语文课堂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应寨铃

(79)课堂提问艺术?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简迎春

(81)浅析诗歌中的“想象·诵读·品评” 吴建方

(83)浅谈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嵇素贞

(85)让课堂成为美的发源地 张灼花

(87)诗美的积淀与选择 邓春浓

(88)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打造语文和谐课堂 史俊英

(90)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包永杰

(91)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语文课堂 房颖

(93)论如何上好新职业素质培养环境下的语文课 魏劲松

(95)让对话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郑云龙

(97)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杨金平

(98)教师是语文课改的关键因素 刘肃善 何永国

(100)课堂教学不惟模式,惟高效 蒲仲慧

(101)有效课堂教学之根本 李福伟

(103)做个轻松高效的语文教师 王存法

(105)浅析莫言诺奖演说三个故事的寓意 刘俊林

(107)浅谈赏识教育在语文课堂练习中的应用 王燕玲

(108)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吴玉梅

(110)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 安东升

(111)浅谈农村中学校本教研中语文公开课评课活动 祁辉君

(113)语文教师动起来才能造就灵活课堂 吉守金

阅读教学

(115)农村地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崔文龙

(117)中职语文课外阅读再审视 鲍源泉

(119)从“读书人是幸福人”论当代学生的读书 王海安

(121)例说论述类文本的教学维度 骆汉忠

(123)新课程背景下课外阅读平台构建的现实追求 李杏珠

(126)以苏教版中《雷雨》(节选)为例谈戏剧文本的阅读 袁书春

(127)重视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李兴存

(129)阅读·悦读·跃读——也谈课外阅读 胡志峰

写作教学

(131)试论初中作文中语言陌生化的应用 金冠芬

(133)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素质之我见 黄荣光

(134)作文:追求真实的生活感受 易风云

(136)对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突破思考 张建辉

(138)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实践研究 彭一晗

(13

39)写作,需要让学生自由表达 石建善 刘玉秀

(141)记叙文的“模式化定型” 付永东

(142)向教材学教法 向经典学技巧——从教材古代议论文中学习写作技巧 夏炯

(144)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探析 徐萍

(146)引领学生抒写个性化作文 黄新霞

(147)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写好作文 王国

教材课程

(149)黄金时代渐逝 无限感伤萦怀——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送考》主题重解 魏静

(152)“速”当作“迅速,快速”解——苏洵《六国论》“速”字含义辨正 汤振洪

(153)挖掘资源丰富课堂 研究拓展深化教学——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陈蓉

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

(155)谈文言文阅读之虚词复习 潘秋霞

(158)浅析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规律及解题方法 张山姗

(159)毕业班语文复习的困惑及对策 刘颖

(f0002)杏坛学人风采 无

(f0003)乐于读,善于思,勤于写 第十届“孔子杯”全球青省年华文作文大赛征稿启事 无

篇8

【关键词】网络;大学语文;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通过科学评估本校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编制出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属于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设计中被广为运用,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我国因为起步较晚,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于“小整合”形态的初级阶段。为了满足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多样化选择需求,我们结成校际联合研发课题组,有幸获得陕西省教育厅的立项支持,试图通过基于网络技术的课程研制来创立网络化课程文化,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以提高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基于网络的大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便是陕西省教育厅立项课题的子课题之一,本文即是这一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一、基于网络的大学语文课程形态及发展趋势

(一)“小整合”形态及其引发的新问题

1.课程实施层面的“小整合”形态

所谓“小整合”,是指网络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因其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必然是以学科、问题、知识或资源为中心,而不是像一些论者所认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其课程形态大致可归结为三类:[2]一是借助网络技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加以校本化处理,在实施层面进行网络化教学;二是将原有的校本课程和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网络特征的新型校本课程,譬如利用唐诗研究网开设唐诗鉴赏课;三是借助局域网和专题学习软件进行专项学习或训练,譬如名家名著导读、写作训练等。“小整合”形态的基本特点是停留于课程实施层面,将网络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点缀,甚或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已。

2.“小整合”引发诸多新问题

因其未将网络技术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课程体系中,“小整合”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这里仅从课程资源中的生命资源角度,对“小整合”的消极面及其引发的新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从教师角度来说,其特长的发挥和基本功历练有可能受到压抑。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相比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是巨大的进步,然而因其先天具有“以学科、问题、知识或资源为中心”的消极面,需要教师既有对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又有很好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倘若单纯为了追求时尚而装点门面、哗众取宠,就有可能只顾忙着播放事先制作好的网络化课件,使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工具”喧宾夺主,既不能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其掌握知识的情况,又缺少恰当的板书、适时的讲解,更谈不上生动言语之诱导、形象神态之感染。课堂教学活动原本是千变万化的,通常会有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需要教师随机把握、灵活应对,并由此显示出教师的教育艺术和调控能力,进而收获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教师一旦变成放映员,其教育艺术和专业特长的发挥便会受到严重压抑,长此以往甚至影响其教学基本功的历练,一旦遇到机器故障等特殊情况,教学活动则难以为继,教学目标更是难以实现。

从学生角度来说,其想象力、创造力及个性化发展也都有可能受到制约。课堂教学一旦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看屏幕的“人机对话”,就等于丧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众所周知,文本阅读的过程是通过感悟、体验而再造形象的过程,尤以再造形象为关键,借此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及素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其原有知识经验所决定,客观上具有差异性,对于内涵复杂而丰富的文本的解读,必然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把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语言艺术制作成简单的视频、图像,在使人一目了然的同时,也淡化了“披文入情”的情感体验,抹杀了语言艺术的想象空间;而写作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倘若从头到尾只见机器不见人,听着音箱里的声音、看着屏幕上的图像,其想象力、创造力及个性化发展便会受到制约。

(二)“大整合”形态代表了网络化课程建设的趋势

1.网络技术和课程全方位整合的“大整合”形态

网络技术和课程全方位整合的“大整合”形态,就是将网络技术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课程体系中,使网络技术与课程的内容、结构、资源及实施等融为一体,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这是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级形态,就课程资源的组合方式而言,目前主要有两大类型:[2]一是专题式组合,就是以专题内容为主、下设相应的功能窗口。例如:阅读校本“古典文学”课程分为“唐诗”、“宋词”等专题,网络信息资源也相应设置这样的专题,每一专题之下再设置诸如“图书阅览”“论点选粹”之类的“相关链接”,以及“教师教案”“学生论坛”等,使教师教有所评、学生学有所依;二是分级式呈现,就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呈现可以无限分级的优势,有机地组织起校本课程的信息网。譬如第一级窗口为大学语文校本课程,第二级窗口为各门校本课程如“阅读与鉴赏”、“网络文学批评”等,下设第三级专题窗口,如“鲁迅小说品鉴”、“跟帖:一种独特的批评文体”等。专题之下再设置“作家生平”、“代表作品”、“专家评论”、“教师观点”、“学生论文”等。“大整合”形态是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呈现,就是先建立校本课程网络资源库,再依托网络资源库建设成套的校本课程。

2.“大整合”何以能代表校本课程建设的未来趋势

大语课程具有深刻的审美移情性、全面的基础性和广泛的社会应用性。[2]因此,大语教学必须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必须拓宽课程学习渠道和知识运用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因此,只有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形成开放性课程体系,才能沟通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乃至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加弹性,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因而必须树立和坚持“大整合”理念。[3]“大整合”所具有的因需设课、对教师要求更高、与学校资源融合而生等特点,使其成为比较理想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代表了校本课程建设的主流。

首先,“大整合”既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又是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具体课程和专题的,故能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其课程设计从学生兴趣爱好和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其课程内容重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其课程结构注重加强与学生课外生活相结合,其课程实施能让学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其课程资源让学生在阅读时既可迅速浏览海量信息又可于精读中解决学习困难,让学生在写作中既可瞬间获取大量素材又可通过自由发表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其次,“大整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水平和信息素养。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并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走在学科发展前沿和网络技术运用的前列,才能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才能在奠定学生大学语文基本功的同时提高其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搜索、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才能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寻求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日益丰富的课程内容。

再次,“大整合”必须是和学校硬件设施如校园网、实验室、图书馆等方面的情况相适应的。只有当校园网所提供的课程资源无限丰富,它才能超越工具和媒介层次,为学生提供任由选择的课程内容。也只有当实验室、图书馆等在网络平台上链接为一个整体,网络所具有的任意链接和无限共享性等特点才能在课程实施中得以体现,与网络相匹配的多媒体终端、教学课件才能更好地延伸出情境创设、教学过程记录、教学成果展示以及专题学习等多种新功能。

二、网络化课程开发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未来的大语课程能否如网络游戏般使青少年迷恋

经调查发现,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性存在着,极少有人以学为乐。优等生往往表现为比一般的学生更刻苦,更懂得自律。尽管我国教育部为了缩小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质量差异已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由于名校更容易争取到优质生源,教育部的诸多努力要真正奏效,想来旷日持久。如今,人们借助网络,只需一个月时间就能上完美国哈佛大学等名校的顶尖教授所教的基础课程,而且几乎是同步的[4]。正所谓强者恒强。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择校行为、名校情结日益加重,其负担便随之加重,以学为乐自然是难以实现。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我们身为教师,坚信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能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使学生不再以学为苦。众所周知,网络游戏风靡全球,曾使无数青少年沉溺其中而难以自拔,同时也让社会各界人士为了下一代能够戒除或预防网瘾而大伤脑筋。层出不穷、花样迭出的网络游戏,从最初的设计到功能的实现,大可以“嫁接”到课程开发上来,经过吸其精华弃之糟粕的扬弃之后,未来的大学语文学习能否如网络游戏一样使青少年学生迷恋?事实上,早期的游戏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学习机,只是其助学功能未能像游戏功能一样受人青睐,为什么?怎么办?

(二)怎样避免网络信息无限丰富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提供极为丰富的大学语文学习材料的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到目不暇接、精力分散,这从负面上说是有消极影响的。学生若不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自控能力,学习效果便要大打折扣。另外,多样化的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在研制时往往倾向于将大量资料融入同一个课件中,要避免学生尚未看清楚重要的内容、或是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就过幕,抑或是避免课堂教学流于大量的资料传递,这些当然都是容易做到的。然而,该怎样避免让学生对海量信息望而生畏、走马观花或是心生厌倦?

(三)如何构建理论与社会实践并重的课程结构

这里所谓“通过实践培养能力”,是说大语课程建设理应重视实践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教学内容以调查、采访、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校本课程。合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以参与社会活动为部分教学内容,很值得提倡。例如:让学生到生活中接触活生生的语言材料,丰富自己的语文学习资源库;到群众中收集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民间歌谣等。尤其要引导学生在参加校内外文艺活动、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学语文课程,培养与读写能力密切相关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整合信息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甚至可以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纳入网络化大语课程目标体系之中。问题在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校本课程,应该如何构建理论与社会实践并重的课程结构?这是很需要人们认真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鲁艳.校本课程:概念必须正确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J].教育研究,2003(2).

[4]赵小敏.新词汇[J].读者,20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通识课程辅助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BY98)。

作者简介:

篇9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

一、课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中国的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无论是语文界的教育专家,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甚至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究其问题的根本,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教师教得死,考试考得死,学生学得死。

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时此刻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的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就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应该讲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我们希望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自然摆脱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不熟读背诵课文,经典语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扩大阅读,就不可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营养,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阅读,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实质的提高,写作就会无病,搞文字游戏,抒虚情假意。因此,要使师生共同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要改革、要创新,首先应是它的施教者——教师的素质要提高、观念要更新。我校作为中新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内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经严格考核选的,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着较新的教学理念,愿意尝试,敢于创新。新的学校,新的活力,需要新的教学思想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众多来自各所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也需要有新的教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来将他们统一到一起,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因此,新的学校没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固定模式的限制,没有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的制约,更适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从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师生的要求几方面来看,我校确定的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可行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概念的界定:

篇10

关键词:行动导向;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40-03

高职基础课教学的定位问题,一直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广受争议的问题。作为基础中的基础的语文教学,同样始终存在着重理论还是重实践的矛盾,始终存在着人文素质课还是语言工具课的定位争议。笔者认为,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区别于高中语文教学,也应区别于中职中专的语文教学,更不能照搬本科《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模式,而应该尝试切合学生个性、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式、贴近学生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就是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以语文知识学习为载体,立足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尝试

(一)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是世界职业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理论。行动导向教学,或称行为导向教学,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教学环节的完整的行动过程。简言之,即为了行动而教学,在行动中进行教学。这一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恰好吻合,即包括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

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进行教学,并致力于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教学情境、促进学习者中心地位的回归。就语文教学而言,即在行动中学习语文,在语文活动中提高能力。

(二)理论指导下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在实践中,笔者为教学改革确立了一个宗旨,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采取“两破两立”的方法,即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改变学生不喜欢语文的现状,创新授课形式,引进立体评价机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简单说即让学生当小老师上课,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以自由结合的方式,把全班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民主选举组长,制定小组活动规范。

第二步,把一个学期所有的讲读课文分配给每个小组,对照“语文课程改革方案”,小组领取“学习小组活动记录表”。

第三步,课前准备,负责每篇课文讲解的小组认真备课。主讲者可以是组长,也可以是组员,更提倡大家分模块协作。没有讲解任务的小组,也要组织课前自学,并填写“学习小组活动记录表”。时间可长可短,每组自由安排。

第四步,课堂讲解,时间分配为三个30分钟。程序如下:负责主讲课文的组为“主讲组”。第一个30分钟由“主讲组”负责讲解课文,模拟教师讲课程序,完成课堂教学常规内容;第二个30分钟,教师临时指定另一个组提问和咨询不清楚的课程内容,这个组为“协助组”,如有人提问,由“主讲组”的学生负责回答,其他有问题的学生也可单独向“主讲组”提问;第三个30分钟,由另一个叫“评价组”的组上场,对前面发言的各组进行评价。“评价组”可能是两个组,也可能有三个组,但不少于两个组。方式可以是一个组员评,可以组长评,也可以是教师评。内容可以针对字词句、文本、发言方式、主旨理解等等,从内容到形式、从个人到小组都可以评。这个过程称作“立体评价”。

第五步,教师总结,一般是在第三个30分钟内进行。一是总结,二是存疑,三是布置写作任务。

另外,对每组的活动状况都要进行评判,并计入平时成绩。“主讲组”每人每次计20分,“协助组”、“评价组”每人都有分值不等的平时分。对发言精彩者,由全体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给予加分。上课时,小组聚坐在一起,可随时讨论。

“反客为主”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

(一)与职业工作过程同步

“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六个环节,既是职业实践中一般的工作过程,又是行动导向教学倡导的完整的行动过程。在“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资讯”,即学生接受任务,收集信息;“计划”,是各小组从成立到运作,寻找伙伴,制定小组规则,学习课程,组织讲解的过程;“决策”,是学生准备上课的一系列工作过程,期间需要大家协同努力,做出决策;“实施”,即上课、协助、评价的过程,是对计划的具体实施;“检查”、“评估”是全班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的两个环节,既是“主讲组”对自己讲课的评估,又是大家相互评估、查漏补缺、共同进步的过程。

(二)有利于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行动导向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实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专业能力中的个人兴趣、自我引导、结果展示、合作共事及与现实生活联系等各个方面,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这个教学模式也与行动导向教学中的学习理念相融合,即主张学习者在具体实际或模拟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学习者通过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活动,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三)可践行我国职业教育所倡导的知识“必需、够用”原则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专家们力主改革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反复重申职业教育的知识教学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反客为主”教学模式的尝试正符合这一原则。

中职中专的语文教学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补习,让学生做到听明白,说清楚,读流畅,写通顺;高中的语文教学受制于高考,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求较高,而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本科生的《大学语文》学习属于素质教育,浮光掠影地了解点文学知识、名著名篇,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被忽视;经过高考的三年制高职学生,其语文学习与本科的《大学语文》类似,也属素质教育。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初中生中水平中等及偏下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也还通顺,听说是他们的长项。因此,他们既不需要补课,也不需要达到高考要求。他们的语文水平只要能适应职业需要,“必需、够用”就是最佳程度;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最佳选择。“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因为学生自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符合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逻辑线路

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按照能力提升的逻辑线路,听、说、读、写要同时进行,按认知规律逐步推进。“反客为主”教学模式的尝试,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变、六个提升,真正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个转变:一是变教师讲解为任务驱动。每个组都有任务,带着任务,大家自主学习,协作共赢。为了能顺利进行课堂讲解,“主讲组”必须熟悉文章,广泛收集资料,网络信息的高利用率成为他们的共性,同时也让电脑由游戏机变为了学习机;“协助组”为了争取主动,必须深入研读课文,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评价组”需要运用语言,调动知识积累,更深更细地理解文章内涵,才能胜任评价工作。这一个系列的工作动力都来源于明确的任务和明确的规则。二是局部带动全局。从整个学习过程看,语文学习的积极分子会带动比较懒的学生,组长是核心人物会带动全组,优秀的组会带动落后的组。如此积极的学习场景,让语文课成了训练能力的场所、展示才华的空间。三是全局齐动。这个全局不仅仅是语文学习,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展开,学生的松散习惯、懒惰情绪、颓废状态都会得到改善。

六个提升:一是成绩提升。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生自述是由于任务迫使自己看书、熟悉课文,比原来只是听讲印象深刻得多。更何况需要提问、回答及讨论问题。二是言语技能提升。从上课回答问题到课间讨论的话题,从随笔写作到征文投稿,学生自觉有了提高。三是组织能力提升。组长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能力得到了锻炼,课代表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每个学生的团队精神都得到了体现。四是沟通水平提升。从学生的随笔中可以看到,教学模式改革以后,学生更注重自己与人交往中的语言技巧,会尽量说出比较合适的话,从而赢得大家的好感,使自己心情愉悦。五是创新能力提升。有一个组的主讲尤其使笔者惊喜。这个组在讲说明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时,把泥石流发生、发展的七个时间段写在事前准备的大纸板上,让组员把各时间段泥石流的状态写在纸板反面,再按照时间顺序上讲台站队。这个以时间为说明顺序的课文内容马上就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使人铭记终生,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六是自我效能感提升。五年制高职学生因与高中失之交臂,很多人情绪沮丧,遭受打击而难以自拔。语文课程的这种改革,让他们在这个小舞台上展示了自己,得到了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享受了成功的喜悦,由此自我效能感大增。

改革尝试的得与失

从“得”的角度看,有三项收获。

一是改革切合学生个性。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年龄较小,可塑性强。即使一年级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照样可以纠正,这与三年制高职不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初期,接受能力较强,同时,又处于社会性初期,对什么东西都求新求奇,青春期的反叛性使他们容易受诱惑和暗示,辨别力不如三年制高职学生,但比中职中专学生要好。“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但又给他们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正切合了学生的个性。

二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式。从初中生蜕化而来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1)注意力极易分散,因而对教师讲课爱听不听,但对同学讲课却兴致很浓;(2)对传统的东西没有兴趣,但任务驱动就不得不做,不同的讲解者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对语文有了感悟;(3)他们语文学习的最大特点是说的多、读的少、写的更少。在改革尝试中,说依然多,读也多了,不读无法说,写作量也增加了。每次课后都要写,或联系课文内容,或联系现实事例,或解读某个理论、名著等等,总的写作量在每周1000字左右;(4)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听常常不完整,理解常常不深入。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听、仔细读、好好想的习惯,因为有评估环节。

三是贴近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五年制高职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缺乏理性思考;思维懒散,被中学应试教育束缚惯了,缺乏主动性;好表现、炫耀自己,处于心理成熟初期。针对这种思维习惯,新的教学模式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也能锻炼学生思维的强度、广度和灵敏度,教学改革利用学生好表现的特点,发展了他们的长项——能说会道。学生的接受水平不强也不弱,处于中等状态。由于感性思维发达,形成两个特点,即任性随意和注重情感。学生喜欢教师,可以与教师关系很好,否则就学不好课程。而实行教学改革后,教师退居二线,由学生主导课堂,解读课文,学生心里没底,就得依靠教师,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们能迅速成长,提升各项能力。因此,教学改革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从“失”的角度看,要注意两点。

一要注意存在的误读现象。在改革尝试中,全校各级领导和语文教师都听过课。有的教师认为此举是任课教师懒惰的产物,生怕挂一漏万。当然,如果过程控制不好,会存在放任自流的可能。从积极方面思考,改革确实需要任课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出色的教育教学技巧,包括对教材的全方位把握、灵活的课堂调控能力、评价中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宽容的人际关系处理等等。有的教师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外语教学中,让学生逐一讲解语法难题,教学效果明显。

二要注意负面影响。其一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容易引起学生间的矛盾,形成小团体现象。由于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竞争也就以小团体取胜为主,这在心理尚不成熟、爱拉帮结派的女生班里,消极影响较多,需要与班主任联系,及时预防处理。其二是参与度不够的学生容易成为看客,收获甚少。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全部到位,在多数人大步前进的同时,也会有少数人原地踏步,或不进反退。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需要耐心和时间,特别需要宽容。

参考文献:

[1]王德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微观考证[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2]孟玉茹,钱孟杰.“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3]任志勇,彭克发.行动导向教学中学习情境设计的因素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