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18 18:0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耗材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耗材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医院的制度建设是保证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制度的建设与医院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根据国家制定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法规要求进行核算而产生的会计结果,才具有法律权威性和社会允许性,才能作为医院利益关系确认的依据。

一、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医院根据《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有力地加强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不少大型医院实行了总会计师负责制,有力地推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但是财务会计制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不足。

(一)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其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医疗技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医院的信誉。医院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必然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如果不将其资本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其收支结余不会真实,不利于考核当期财务成果。

(二)坏账准备的提取不完善 。医院的坏账准备会随着社会统筹病人的增多而不断增多,即使医院医保制度执行得很规范,也会以“超大盘”的形式而扣减,有时扣减率高达30%。虽然医院可以按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但计提的坏账准备远低于可能发生的坏账。坏账准备按国家统一的比例提取,且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冲销,致使大量呆账、坏账长期挂在账上,妨碍了资金的周转,也使医院的流动指标、偿债能力失真,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

二、新会计准则下改革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办医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而存在,具有发展性、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点。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原制度理论及相关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为日益扩大的医院经济活动提供了有用的计量、确认方法,因此,借鉴新会计准则完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实现不同类型的医院在会计核算、财务报告方面的趋同势在必行。同时,根据新会计准则,借鉴国际通用报表体系,对医院的所有者权益科目、财务报告的列报等内容进行表述和修订,使各类医院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及事项达到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三、改善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实际中,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最关键的问题是医院重视,否则管理会计的作用无法发挥。

设置专门的职能机构并赋予独立的职能,医院的主要财务目标是所有者财富的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管理层和每位员工需要共同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职能作用。其中管理会计工作就是以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大效益为最终目的,以单位整个经营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整体经营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职能。随着业务的不断深入,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电脑系统的日益完善,也极大地简化了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面向内部管理,推动和深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发展。

四、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建设。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是1999年1月1日颁布并实施的,它对于规范医院会计核算、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取消“固定基金”科目。

在《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基金表明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它的作用仅仅是在净资产中对固定资产进行单独反映。而实际上固定资产与药品、卫生材料一样,作为医院拥有的卫生资源,用于开展医疗服务,履行医院的职能,它在购入、使用、清理等各个环节并没有特殊性,固定基金纯粹是固定资产的影子,它达不到管理的效果,也不具备控制功能,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所以用这个影子对固定资产单独加以反映殊无必要,建议取消。

(二)增设“累计折旧”科目。

在添置固定资产时,不必按资金来源列支,可直接借记固定资产,贷记有关资产科目。废止计提修购基金制度,建立计提折旧制度,设立累计折旧科目,做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一律通过累计折旧归集反映。

(三)建立医院会计监督制度体系。

应加大政府对医院的监管力度,各单位监督检复较多,财务、税务、审计部门应既要合理分工,又要明确责任,严格监督,各司其责。针对会计人员中违纪不止的现象,单纯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要求的会计人员坚持原则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应从体制上设计出适应医院发展要求的会计监督体系,使之结构合理,运作有效。

(四)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篇2

【关键词】医院 医用耗材 管理 问题 优化对策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各种新型的设备与材料逐渐被应用到临床治疗过程中,从而导致医用耗材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仅次于药品的医院成本开支中的重要项目。随着医用耗材的深入应用,其所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我国传统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中,其通常所遵循的是以价格为主导的设计理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充分的适应医院殊医用耗材的管理需要。因此,如何才能更好的对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进行把握,并及时的发现其在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来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控制与解决,是每一个医务人员所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1]。

1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基本概述

1.1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基本内涵

我们所说的医疗医用耗材,通常指的是医院在进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项人体植入物和一次性的卫生材料以及经过仔细消毒之后能够再次使用的各项医疗器材。其中,特殊医用耗材指的是部分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由医院专科所使用的能够对人体进行一定生命支持的医用耗材,其不仅自身的技术结构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与影响,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标准要求,从医疗医用器材的管理方面来看,其往往会被规划到第三类的医疗器材中,且特殊医用耗材已经被划分到以医疗安全为重要指导的管理模式中[2]。

1.2加强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必要性

医用耗材在整个医疗诊断的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不仅仅是医疗诊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在病患的后期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往往能够影响到患者的实际诊疗效果,是维护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我国的医疗医用耗材也逐渐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医用耗材主要包括不可收费医用耗材和可收费医用耗材这两种。医院中的医用耗材收费越高,就使得百姓的医疗成本也越高,从而进一步折射出医院医疗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完善的管理与控制,合理的降低医用耗材的成本支出,并努力提高耗材的质量,从而促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3]。

2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医用耗材的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通常包括耗材的采购、质量验收以及相应的储存入库和发放出库等基本环节。现阶段,我国的各大医院在继续医用耗材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建立起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耗材的各项管理环节缺乏合理的监督与调控,从而导致其在进行实际的招标采购时缺乏合理的依据而使得采购过程过于盲目,且其并不能将医院中所需要的实际耗材总数进行科学的统计并对耗材的种类进行合理的分类工作,导致医用耗材的出库管理工作较为混乱,这就不仅会使得医用耗材的管理使用成本过高,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疗工作中出现安全隐患,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用耗材的使用质量。

2.2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不够完善

我们所说的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通常指的是,通过合理的依靠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来对医用耗材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促使其能够有效的降低耗材的管理费用,来进一步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耗材管理中所存在的弊端与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使得其不能充分的满足实际的医疗管理需要,而目前各大医院在进行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时,往往会使得其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而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导致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不能真正有效的满足医用耗材在物资管理中的实际需要,使得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必要的损失[4]。

2.3对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作为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用耗材的管理情况往往能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然而,受到传统的“重业务轻管理”思想的影响作用,使得我国的各大医院在进行医疗管理的过程中,对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医院中大部分的管理工作者往往都是直接从医院各个科室人员中提拔上来的,受到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影响作用,使得其对于医院的管理与发展有着不同角度的认识与分析,其基本的只是构成往往决定了其更多的注重医院的业务水平而忽略了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5]。

3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完善医用耗材的管理制度体系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管理工作,都需要其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与基础依据,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亦是如此。这就要求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全面而又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完善医用耗材的监督管理体系,来促使其在耗材的实际管理中能够具备充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完善医用耗材的采购制度,确保采购人员在实际的采购工作之前能够及时的列出详细清单,并将其所列举的清单交由医院中的相关部门进行细致的检查与审核,待审核通过以后再向具有一定采购资质的公司与单位进行公开的招标采购工作,确保医用耗材的整个过程都能够充分的公开与透明。此外,要求其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验收制度,确保其所采购的医用耗材的数量与质量都能够完全达到实际的需要,确保产品的质量达标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完善责任管理制度,将医用耗材使用过程中的责任具体的落实到个人身上,来为其建立起一个更加层次立体且权责明晰的责任管理体系。

3.2努力强化医用耗材的管理意识

一般来说,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能够直接决定其实际的耗材管理质量与水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来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质量,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管理人员的耗材管理意识,加大医用耗材管理的宣传力度,促使医疗人员能够在保证医疗质量与水平的前提下,来建立起充分的医用耗材节约意识,从而有效地避免医用耗材的浪费现象。同时,要去其必须加强对医用耗材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确保其能够对耗材库房的管理内容与管理任务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掌握,促使其能够在医用器材的管理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作用,来全面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6]。

3.3提高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医用耗材进行精确地统计与管理,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医用耗材计算机管理体系,合理的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来不断提高医用耗材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促使其能够实现更加简便与高效且易于统计的耗材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质量,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医用耗材的管理成本。运用信息管理技术来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工作,能够促使其对医院中各个科室的实际耗材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控,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来降低工作量,同时也能全面的提高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质量。

4结语

医用耗材在整个医疗诊断的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不仅仅是医疗诊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现阶段,我国各大医院缺乏完善的医用耗材的管理制度,且对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再加上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不够完善,使得其在实际的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还不够完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质量,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医用耗材的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医用耗材的管理意识,并进一步提高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鸣宇.关于加强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4,(35):85-87.

[2]王军.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医药前沿,2014,(20):355-356.

[3]段效勇,曲秀君.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实用医药,2014,(25):268-269.

[4]马玲.浅谈医院医用耗材管理[J].西部财会,2011,(4):44-45.

[5]曹雯.医院医用耗材管理探讨[J].财经界,2012,(18):288.

篇3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方法措施

1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建设,保障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牵涉面广,仅依靠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是不够的。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建议医院应建立经济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明确相应职责,即:领导组组长、领导组、经济管理办公室。领导组组长应由院长担任,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对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对经济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领导组成员中应包括院级领导、财务审计部门、采购部门、纪检监察、总务后勤、设备管理、医护管理部门等。其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导经济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各项经济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认真执行,对医院经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及时优化、改进各项经济管理流程。经济管理办公室一般应设在财务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负责组织实施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内部控制等各项经济管理具体工作。

2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氛围

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医院管理干部及职工熟知程度如何,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成败。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一般包括: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医院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重大经济活动集体决策制度、采购管理流程、绩效分配制度、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管理规定、资金支付流程管理规定、财务报销规定、各项费用控制规定等,涵盖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公立医院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一要梳理优化各项经济管理业务工作流程;二要补充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对重大经济活动要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三要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手册,印发至相关科室及全院管理干部,以供学习执行;四要明确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室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管理权责,进而使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实处。

3公立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管理的方法措施

3.1医院预算管理

医院的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每年的财务收支预算及物资设备采购预算;对按照程序上报批复的预算及时进行指标分解、具体落实各科室部门的预算管理任务,下达科室二级预算管理指标;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医院各项收支和物资采购,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对超出预算的各项收支,严格管控并按规范程序办理各项预算的追加、调整;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汇报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管理层面,应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应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结果的应用,应将各科室预算执行的考核结果与综合目标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约束。

3.2医院财务收支管理

医院应明确各项收支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严禁科室及部门私自截留收入不入账;进一步规范资金支付和大额现金发放管理;通过加强内涵管理,进一步优化医院收入支出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作为具体负责医院收支管理的部门,应各司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医院的各项收支活动真实、合法、完整。其中,医院物价管理部门应根据省市医疗收费制定的公立医院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医院医疗收费体系,依法组织各项医疗收入,做到不多收、不漏收,确保医院收入的完整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医院财务部门应设置票据专管员,加强各类财务票据的购买、使用、核销的登记管理工作;会同医保管理部门加强对各项医疗应收款项的催收回笼工作;完善退费管理制度,加强退费审核;建立健全医院各项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各项支出事项。医院费用结算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费用收取及入出院手续工作;完善病人各项费用结算资料;建立患者费用复核制度,减少收费差错;收费员每天必须出具日报表并及时上交财务审核,严禁截留挪用,强化对收费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医疗欠费病人的管理,减少坏账。医疗质量管理控制部门及医保管理部门应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临床路径应用及单病种付费管理,加强病人次均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医院业务收入结构,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及耗材比例。医院人事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定员定岗管理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案,在保证医院各项经济工作运转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人员数量,提高医务人员薪资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3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

医院应成立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成本管理机构和岗位;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定期召开成本专题会议;强化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引进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并将成本控制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评体系;积极推进保安、保洁、洗涤、食堂、停车等后勤服务社会化。医院财务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流程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在以科室、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开展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核算;定期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医院医务护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科室成本意识;在保证各项医疗活动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控制人员数量;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高质耗材使用,减少卫生材料消耗,控制药品费用。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提供后勤社会化签约服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控制能源消耗,推动节约型医院的建设。基建采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设备、工程、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医院应按规定要求设置资产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范房屋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按规定报批;加强负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控制医院建设标准和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严格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出库、调拨、处置等环节管理。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货币资金核查;及时清理应收及预付款项;严格执行负债审批制度。医院采购管理部门在保证临床安全使用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存货库存定额,加快资金周转;加强库存物资盘点、效期的管理,对高值耗材实行条形码追溯。医院基建及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基建项目的管理、议事决策与审核机制,健全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及超过一定金额以上的零星维修项目应按规定办理决算审计。

3.5医院采购业务及合同管理

医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医院发展和需求编制每年的物资设备采购计划;严格遵循国家省市相关规定,落实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交易制度和备案交易制度,应纳入政府采购的必须按规定执行,未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医院应严格按照院部物资采购流程规定进行采购;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纪检及审计部门对采购过程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应组织法律、技术、财务专家参与谈判。医院财务部门在汇总相关部门专项采购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全院物资设备采购专项预算并按规定报上级部门批准;医院采购管理部门采购药品耗材必须在省医药采购平台上运行,禁止平台外交易;应遵循政府采购规定及院部采购物资流程进行各项物资的采购;进一步完善各项物资的采购计划、验收入库领用审批等环节管理;对计划外的采购业务,应严格按程序办理追加预算后方可按程序进行。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医院的所有合同业务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各科室签订的合同均应由院办进行统计、分类、归档,实行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医院审计部门重大经济合同履行情况应进行专项审计。

3.6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建设

医院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实际,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考核与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通过科学制定内部绩效考核方案和设立专项绩效考核资金,建立规范诊疗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医院人事财务部门要结合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分配方案和专项绩效考核奖励方案,要重点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风险程度、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科室月度绩效考核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方案挂钩。

4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篇4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的问题

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很容易形成医院的财务管理混乱,现阶段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很多还都是使用的传统管理模式,即按经验管理。依靠医院管理者的指挥和要求来完成财务管理,而这种管理方法已经落后于现代财务管理。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具体管理措施,导致医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化,内部控制大多都只是完成一定的书面文件,且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强,容易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漏洞,给医院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财务预算问题

卫生系统预算的编制是非常严谨的,但现行我国的很多医疗机构都存在着预算超支情况,这主要就是因为设备的引进和职工的待遇造成的财务问题,医院的财务预算主要就是医疗设备的引进和更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设备的价格是随市场而波动的,这就给财务预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医院增加内部控制系统的环节越多,不可避免的就会为医院造成成本增加,而这些情况都会给医院的财务控制带来不稳定的问题,造成成本核算问题。

(三)财务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健全,内部控制落后

在现行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很多财务人员对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法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以及费用摊销方式还不明确,给医疗中带来了很多由财务管理产生的各种医疗、控制不及时等问题。内部控制是通过工作人员来完成的,财务人员的能力不足或落后于现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很容易给控制制度的实施造成阻碍,同时,在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制定当中,缺乏实时的补充和完善,缺少具体的控制方法,这也会给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影响。

(四)缺乏审计监督机制

任何一个制度的执行都需要相应的审计监督部门来督导实施,而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过程总,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和审计机制,或是缺乏相应的标准和体系,这就使管理工作、审计监督等往往会流于形式。同时,审计机制的缺乏,也会使管理层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也没有相应的制衡,给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带来很大的漏洞,容易出现财务问题。

二、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医院管理层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医院管理层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认知和高度重视,可以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也是医院高效管理水平的体现。公立医院承担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的艰巨任务,为了医院更好地发展,管理层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对内部控制的学习,提高自身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并把这种重视向中层管理者深化,从而引起全院上下的高度重视。其次,明确医院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责任人,建立内部控制的机构,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不同层次的内部控制责任人的学习培训,普及内部控制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全面提升各级内部控制人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医改推进的形势下,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用明确的制度和规定,指导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使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以规范化、科学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医院内部控制的高效实施。

(三)创新医院内部控制的管理方法。新形势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不能沿用老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内部控制管理方法由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的集约型管理。对于医院开展的项目做到事前精确预算、事中严格控制,事后分析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规避财务风险。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施,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借助医院HIS系统、财务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成本系统等进行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加强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更好地控制医院的投资、筹资、设备购置、大额资金收付业务,使医院的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资金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医院整个运行过程,因此,加强内部控制中的资金预算管理才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实现医院的综合目标。在资金预算内部控制工作中,首先要以医院的管理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做好事前预测,合理配置预算资金。其次,医院管理层从内部控制制度上赋予财务人员更大的管理权限,对科室的预算资金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管,做好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环节中的监督工作。最后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做好分析评价,向医院管理层反馈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为管理层加强管理提供依据。

(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是医院科学有效地开展医疗、科研和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医院提高其服务质量的关键物质保障。搞好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医院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明确、界定医院固定资产的申购、招标、验收等过程中的责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科学化管理。医院会计部门必须严格监督和考核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设立定期盘点制度,杜绝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避免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或者是闲置浪费等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篇5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器械及耗材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由8人组成的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手术器械及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实施品管圈前后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率高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器械管理制度不完善、实施人员责任心不强、医护沟通不足及特殊器械的操作使用不熟练;经过品管圈活动,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率由4.78%降至2.04%(P<0.05) ;品管圈活动提升了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积极性。结论:运用品管圈对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进行管理,降低了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率,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 :品管圈;手术室;手术器械及耗材;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62

品管圈(QCC)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将品管圈概念引入医院管理系统后,对医院各项工作质量的提高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1]。我院手术室护理单元成立名为“天使”的品管圈小组,针对手术室器械、耗材准备等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头脑风暴法,不断发掘其管理中存在问题,利用品管圈方法加以分析、改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8月手术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将 2012年12月~2013年4月我科实行品管圈活动前作为对照组;2013年5~8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总手术患者628例,男299例,女329例;年龄在5~75岁,平均年龄(45.20±11.30)岁。试验组总手术589例,男277例,女312例;年龄在4~78岁,平均年龄(44.1±14.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成立圈名为“天使”的品管圈,圈徽设计为“在红十字背景下展翅翱翔的白鸽”,寓意为“为广大患者服务的白衣天使展翅高飞”。圈员由8人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2名,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一名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圈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圈员负责履行各自职责及分管项目的实施。

1.2.2主题选定品管圈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综合各位圈员的意见,最后以投票方式选出主题为“提高手术器械、耗材准备的完善率”。主题选定理由为:手术器械及耗材的准备是手术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手术顺利进行并成功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的完善。

1.2.3活动安排品管圈活动每2周进行1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1~2 h。第1个月学习“品管圈”课程,推选圈长,选出圈名及圈徽,设计圈会活动记录单;第2个月选定主题,进行原因分析,现状把握;第3个月设定解析目标,拟定活动计划;第4个月进行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第5个月进行效果确认、标准化;第6个月进行检讨与改进及资料整理。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手术器械及耗材的准备是手术过程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手术室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做好手术器械及耗材的准备工作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根据柏拉图80/20法则,总结出改进重点方向为手术器械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缺陷)、实施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员问题)、医护沟通不足(医护交流)及特殊器械的操作使用不熟练(技能掌握)等。针对手术器械及耗材的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应用品管圈分析方法,充分发挥各自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团队的力量组织、策划、评价出最有效的措施解决每一个环节的问题,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总结导致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的原因,我们发现手术器械管理制度不完善、实施人员责任心不强、医护沟通不足及特殊器械的操作使用不熟练等为导致高不完善率的主要原因,从而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2]。

品管圈小组通过建立《手术室质量管理制度——手术器械管理》,对责任人员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加强护士长督导力度以及手术前积极同手术医师沟通等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积极改进,经过品管圈活动结果显示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率由改进前的4.78%降至改进后的2.04%(P<0.05),大大的提升了手术护理质量。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品管圈组员在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积极性、自信心及责任心等方面均有明显程度提升。通过开会讨论、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的运用,圈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护士工作热情、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QCC手法运用进一步提升,圈员均在科室进行一次以上PPT授课,两人在院内授课比赛中获奖。另外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内涵,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工作的意识以及工作满足感与成就感[3-5],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将企业的品质管理理念融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形成护理质量品质管理模式,创新护理管理工作,使护理管理实现由以少数人员的管理模式向以人人参与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减少手术患者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因此在手术室的质量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均可开展品管圈活动,从而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牟宝华,祝志梅,葛孟华.品管圈活动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4):286-288.

[2]郭朔梅.品管圈在提高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3):304-305.

[3]黄荔葵.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1):82-84,附页4.

[4]刘敏,张健,白晓霞.品管圈模式在防止手术室物品清点误差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16-18.

[5]高江美.应用品管圈降低手术室仪器故障率的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8):1263-1264.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医院价格;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4 文献标识码:A

医院的价格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医院的价格管理一直牵动着千万人的视线,因为医院价格不仅关系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关系着患者的切身利益。众所周知,医院的价格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国家医疗改革的方向以及医疗收费的形式都有密切的联系,医院的价格管理存在复杂的一面。因此,我们对医院的价格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加强医保收费等国家政策在医院收费中执行,加强医院内部价格管理,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已成为医院的共识,但医院的价格管理还存在诸多需要研究与探讨的问题,如医院价格管理制度问题,机构设置问题,发达城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收费模式,是否符合它们城市民众的需要,是否存在冲突?三线中小城市医院医疗收费总体情况,存在哪些弊端,和新形势下的医疗改革是否有冲突,等等。但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不可能将诸多问题一一概全。

一、当前医院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价格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医院对医院价格管理认识不到位,致使医院乱收费现象蔓延。不少医院存在过度强调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有所忽视的现象,医院要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经济管理和核算,不少医院内部都实现科室二级核算,并据以发放职工的效益工资或奖金,由于对医院价格管理认识不到位,把价格管理制度束之高阁,国家的价格政策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医院发放效益工资或奖金的刺激,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院乱收费现象。

(二)医院物价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没有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就是一句空话。有的医院虽然也制定了物价管理制度,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原来的物价管理制度已经过时,已经无法来规范价格的处理流程,在遇到价格问题时,没有完善的物价管理制度来保障,临时决策,缺乏完整性和连续性。

(三)医院价格管理机构设置不够健全

为加强医院的价格管理,医院应设置专门的价格管理机构。但有的医院为节约成本,尽可能缩减机构和人员编制,不少医院并无专门的价格管理机构,价格管理员由财务人员兼任,各临床科室由护士长兼任,缺乏独立性与管理力度,不少医院仅靠物价管理信息网络来管理价格,致使医院的价格管理水平相当低下。据笔者所知,不少医院不同程度的存在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组合收费、药品超标准加价等现象,医院不合理的收费政策,严重违背了国家价格政策。

(四)医院价格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价格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究其原因大致如下:首先,不少医院的人事管理体制还比较僵化,对高素质价格管理人才的引进还存在诸多困难;其次,不少医院对医院价格管理重视不够,在引进人才时偏重医护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了医院价格管理人才的引进;第三,不少医院对价格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不够,价格管理人员整天忙于日常的管理工作,缺乏进修的机会。由于价格管理人员缺少价格政策、操作规范的培训,仅凭经验或感觉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不仅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在工作中也会出现偏差。

二、形成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医院过度强调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有所忽视

医院是为群众服务的单位,救死扶伤是医院的基本职责,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医院要生存与发展,医院自然要关注经济效益。医院的医疗耗材、仪器设备的采购、人员经费的支付等医院经营的很多方面都要加强经济管理与核算,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但医院过度强调经济效益,就会对社会效益有所忽视。同时,医院过度强调经济效益,也会轻视价格管理,对医院价格管理认识不到位,把价格管理制度束之高阁,从而导致价格管理混乱。

(二)医院的人事管理体制还比较僵化,制约和影响了医院价格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医院人事管理体制还比较僵化,医院的人事自还比较有限,对高素质价格管理人才的引进还存在诸多困难,就是医院引进人才也偏重医护人才的引进,而往往忽视医院价格管理人才的引进,导致了医院价格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医院价格的管理。

(三)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医院分类,发展布局和规模,新技术的采用,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价格的管理,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一些地方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医院的价格违规行为难以处罚到位,出现了价格管理混乱现象。

三、加强医院价格管理的举措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构

医院的管理者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医院的价格管理。医院应成立价格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医院的价格管理工作,组长应由分管财务的副院长兼任,并设立医院价格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价格管理人员,各临床科室要设有物价监督员,明确物价管理相关人员的职责,加强责任制的落实。

(二)严格执行国家相关价格政策,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制度和规定,将应招标药品全部纳入集中招标采购,杜绝药品采购的暗箱操作,做到公开、透明、公正,确保药品以及医疗服务价格合理,确保患者的合法利益。

(三)进一步完善医院价格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内部控制

完善的医院价格管理制度是医院价格管理的保障,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不能束之高阁。医院要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充分发挥医院自身物价部门的监管职能,加大物价收费检查力度,每季度定期组织物价检查,每月不定期抽查门诊或出院病人费用,重点治理自立项目,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重复收费和搭车收费的行为,对乱收费的现象要坚决进行治理。

(四)通过各种便民措施,建立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一是要搞好医院价格公示、咨询。医院应在显著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二是要确保对各种医保患者的收费政策在医院里顺利执行,并在医院医疗价格中能与自费病人一样的方便。

参考文献

篇7

XX年总务后勤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围绕一个中心,即总务后勤工作要始终围绕医院正常运营这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一是搞好为临床工作的服务,为临床工作提供优质保障;二是搞好为员工和患者的生活服务,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全院职工以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去,为全面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本年度后勤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做到五个确保、五个力争。 五个确保是:确保医院环境建设及医疗设备、医院设施的维护、维修;确保医院药品、耗材、物资的采购、保管、供应及时到位;确保医院水电气正常供应;确保医院车辆安全正常运行;确保医院食堂的安全、卫生、丰富。 五个力争是:力争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流程、奖惩制度;力争进一步完善医院设施;力争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力争进一步提高医院环境卫生;力争进一步节约后勤开支成本。

三、工作措施

1.优化、修改医院后勤管理制度、工作流程。

(1)根据XX年工作经验总结,按照我院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后勤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精简、实用。

(2)从XX年的工作中发现的流程问题及反馈的意见来修改各项工作流程,包括维修、采购等,并将工作流程贯彻到各科室及各位员工身上。

篇8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存货;成本核算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135

加强对医院的存货管理是新形势下医院管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巩固新医改成果的重要举措,因此,医院必须要重视存货管理,搞好存货管理工作(作者:管丽仙)。但在实践工作中,仍有不少问题阻碍存货的高效管理,进而无法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医院如何整合资源,规范存货管理、加强会计核算,以提高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是本文思考讨论的重点。

1医院存货管理现状

医院存货是指医院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为了满足耗用或销售的需要而储存的各种医用物资,主要包括药品、试剂、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生活用材料、高值材料)等。由购买、验收、入库、保管、领用这五个环节组成,并涉及使用、采购、核算等多个部门,易造成信息资源不畅通、内控执行不到位、管理与核算相脱节等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

11制度不健全

医院存货管理制度会根据环节的特殊性,分重点、有针对性地单独建立(如存货的有效期),但缺乏系统、完整的,纵向、横向关系上的制度约束,即建立却不健全。因此,在存货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无法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无法协调同步,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无法紧密衔接,易增加矛盾和内耗,从而出现扯皮和脱节的现象,无法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12内控不到位

医院内控目标要求,实行存货管理的职责分工,实行存货预算和审批控制,定期盘点存货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存货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正确披露。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流程、节省人力,经常出现不相容业务岗位不分,一人包办多项内容;物资采购无计划、无预算;盘点不全面,尤其涉及品类繁杂、数量庞大的医用耗材,存在人为干扰因素;当有损坏、变质或长期积压过期药品材料时,也不能按照规定及时汇报并做出处理。

13信息不畅通

受到成本控制与技术限制的影响,医院存货管理系统、财务账务系统独立,无法实现数据对接,使财务不能实时动态掌握存货的收发领退,信息共享的不畅通,削弱了不同部门间的监督与牵制,当出现盘亏或盘盈时,财务只能依据存货管理部门的说明,调整账面,做到形式上的“账实相符”。

2建立健全医院存货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存货管理效能,提高存量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存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按照“物归一家、分类使用、压缩存量、满足使用”的原则,规范存货的授权与审批、购买、验收、入库、保管、领用等操作,进行业务优化和流程再造,建立不相容业务岗位分离,明确存货内控控制点及措施。

第二,运用定量控制方法,对存货总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做到存货总量满足需求并保持较低水平,以最低成本达到最佳库存,执行存货预算和批控制,保证其品种与用向一致,总量应与年度计划任务量保持合理比例。

第三,分库分区,建立存货管理数据库,采用ABC分类法进行永续盘存,切实做到“三清四相符”:“三清”即数量清、质量清、价格清;“四相符”即账相符、卡相符、物相符、证相符。

第四,建立和完善存货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存货管理进行考核,运用年度存货周转率、年度存货有效使用率、年度存货质量达标率、年度出库物资退库率等指标作为存货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

3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存货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意见》提出,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其中,应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即试点城市所有公立医院推行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所以,要求医院必须对现有存货管理水平进行全面梳理,将新旧医药机制的管理与核算合理过渡,同时,思考如何在新医改形势下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具体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31盘点医院药品耗材实存数,调整财务账面数,达到账实相符

以实行药品耗材“零差价”为分割时点,全面盘点医院药库、药房药品耗材的实存数,使其与数量账相符,若有差异,应区分不同原因予以说明,报财务调整账面金额,达到账实相符。

32财务结转账面差价,将存货账面价值还原为成本价金额

因为医院药品耗材的流转特殊性,为便于核算,在现行药品加成的前提下,医院药品耗材的账面价值为包含差价的零售价,即入库非购进的成本价,而是以货物的结算发票金额上浮15%左右的加成率,待住院药房或门诊药房发出药品耗材时即销售成立。月底,财务根据药品耗材收发等业务报表结转差价,确认购置成本。但实行药品耗材“零差价”后,需在账实相符的前提下,将财务存货账面价值中所含差价全部结转,使其账面价值即为成本价。

33确定存货总成本,努力降低药品和医药耗材费用

还原成本价后,医院药品耗材实行“零差价”销售,收入结构及比重发生变化。笔者认为,应以“增收节支”为目标,另辟业务收入提高的新途径,同时,通过控制存货各构成成本,努力降低存货总成本。

331取得成本:包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

(1)订货成本=(药品材料耗用量D/每次进货量Q)×变动成本K+固定成本F

变动成本K是指与订货批次有关的成本,如差旅费、邮资费、电话电报等费用支出。

固定成本F是指与订货批次无关的成本,如采购部门的基本支出等。

(2)购置成本=数量D×单价U

《意见》提出,应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行为,减少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流通环节,降低药品虚高价格,鼓励采购国产高值医用耗材。

推行药品耗材“零差价”政策后,要求医院在省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平台上以招标价格自行采购,这样可以减少医院为追求药品利润而购买高档药品,改变与基本药品比例失调、药品使用价值与价格背离的现象,且避免医院过多资金被占用,降低资金成本。

332Υ娉杀

《意见》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对医院的药品贮藏、保管、损耗等费用列入医院运行成本予以补偿。

储存成本=(每次进货量Q/2)×年单位存货持有费率Kc+固定成本F

333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年订货次数×单位缺货损失

334其他成本(除了上述成本外,与存货相关的其他费用项目)

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其他成本

只要满足(D/ Q)× K=(Q/2)×Kc,相关总成本达到最小,即可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因此,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敏感分析及控制,就能使“成本最小而存货量最佳”。

34医院应采取多种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引《意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办法,改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的比重,确保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和发展。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至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中药饮片)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政策中,要求逐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所以,医院应积极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开展多项病种医疗服务,以适应从项目定价到按病种、服务单元定价的转变,特别是除药品费外的其他收费项目的价格调整。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行,虽然取消了药品耗材加成,但通过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改变医保支付方式,政府回购扣除折旧后大型设备等方式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政策性支持,以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立新的医疗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关 键 词】医院等级评审 设备管理

【Abstract】 Grade hospital evaluation, it is to measure the hospital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the whole level of effective means, it to produce the promoting function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obvious. From coping with hospital level review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multi-angle ways.the hospital equipment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the build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department of hospital line management, improve equipment management work is to guarante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hospital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prote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spital equipment management section is many industry management personnel concer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spital equipment department,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level, and promote hospital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 Hospital level review Equipment management

引言

设备管理是医院行政和业务管理的重要部门,搞好设备管理工作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强医院设备管理科的建设,配合医院等级评审及支持医院发展是不少行业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

管理机构设立

要进行医疗设备的多方位和全过程管理,必须有健全的管理构架。要根据医院特点和医疗器械管理的要求,不断扩大和完善机构组织。管理机构设立和相应职能的划分是医院设备管理的基础。一般医院都设立有设备管理科(部分规模较小的医院可能是在医教科下设干事或者设备科和药剂科合并为药械科)。医疗设备投入是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部分,从医院的高度应该成立医疗器材管理委员会。采购办法和过程是医疗设备管理最敏感和核心的部分,也应该成立招标采购领导小组(有些医院专门组建采购中心)。医疗设备和器材的具体管理操作和医院意志的执行需要专门的部门设备管理科。一般医院,最简单的机构应该有三个:医疗器材管理委员会、招标采购领导小组、设备管理科。

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化是作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这是对设备管理部门最基本的要求。制度是行使设备管理职能的依据和提供器材供应保障服务的标准。所以各类和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医院设备管理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两类:

对全院出台的院级管理制度。

设备科是医院设备和器材管理的专业部门。应该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条例中的规定,结合医院的客观情况,制订适合医院的具体设备管理方面的办法和制度,并在工作实践中贯彻和实施。医疗设备和器材的管理水平也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医院必须建立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医疗设备和器材管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医院设备的效能,保证医疗器材流通和是使用的正常秩序。

科室内部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科在医院内部与医疗器械的使用科室、财务、审计、医务、科教、护理、后勤等科室之间进行协调是必须的。对外,与外贸、保险、运输、海关、厂家、公司、行政主管等部门联系是必然的,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必须围绕器材管理的职能和服务保障的职责去开展工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各部门工作职责、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质量要求、各环节操作流程、各工作规章制度。保证工作无空白、无重叠、运转有序,任务明确,岗位分工清晰,人人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工作,指挥流畅、上下贯通、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功过分明,效率提高,效益增加。

设备配置

在医疗设备的运动全过程中,存在着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中既有经济管理又有技术管理。

设备规划和配置是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各级医院中,医疗设备总价值所占医院固定资产的比值越来越大 。设备规划和配置首先应该立足医院的发展定位和业务开展需要。首先,在等级评审制度和办法中,对各级医院医疗设备的配置除了有目标性要求外,对部分临床医技科室的设备配置水平也有具体的规定,等级评审的标准应该成为指导医院设备建设的最基本的纲领性方向。其次,设备配置既要考虑宏观投资和控制,又要满足临床具体需要,属于系统管理,要实现其最佳效益,必须综合各项因素,综合管理,综合协调,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工作流程

医疗设备管理,从设备和器材的流动状态上讲是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引进、使用、报废等三大环节。从行政上讲又是全方位管理,不仅和医院多部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既有相互的监督和制约,又有合作与协调。而且与社会药监、卫生主管、工商等单位发生联系。所以建立规范、科学和合理的流程是首要的任务。工作流程上的三个要点:

院务公开。不仅是医院等级评审和其他各类检查的必查内容,也是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纪监部门的基本要求。大型设备购置论证、医疗器材采购过程,主要突出公开,重点关注是否公正和公平。

设备采购流程。涉及计划项目建立、采购招标到合同签订和商务履行等过程。建立规范的经济管理程序尤其是突出集体决策性的特征是器材采购过程中加强行风建设的关键。

器材领用管理是否规范。

固定资产:安装、验收和出入库流程的规定。保证采购的设备符合合同的条款规定同时达到制造厂商设计生产的技术水平,场地条件和操作运行等也达到临床使用的标准。

消耗材料:对医疗器材在医院内部的保管、输送是否规范要进行设计和管理。消耗材料品种繁多,在临床使用量大,严格的验收程序是器材安全性的重要保证。设备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的仓储条件也是器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要加强对器材的流量和流向进行管理,禁止医疗器材流向院外使用,同时杜绝非正常渠道的耗材进入医院使用。

业务开展

医院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管理行业的不断进步,对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管理早已不能再满足于设备维修保障和器材供应服务,强化服务理念,突出管理职能,开展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业务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服务已是宏观方向,和从行政决策上为医院的发展决策提供各种信息和参考意见也是业务发展的趋势。

设备管理是个很宏观的课题,但因为诸多原因,行业内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各个医院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和具体操作多有不同。医院等级评审制度和办法中,对各级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业务提出了许多要求。如何定位和拓展新形势下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能,是管理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课题。在这个大题目下,可以开展的业务很多,而且可以体现出很显著的管理效益。眼下比较流行和大部分医院都亟待加强的业务:计量、成本效益分析、高价值器材使用监管、设备调济(租赁)等。

档案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也是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本应属于医院管理,但因专业性强的特点,事实上很多医院由设备管理部门施行。档案管理的分类:

技术档案管理

来源于设备制造厂商。主要包括完整的设备操作使用手册和维护、修理技术文件,图纸、保修卡等制造厂的检验、测试报告、设备检验合格证书,计量合格等级证书,质量保证书等文件。以及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等。

医疗设备在各自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字、图纸、照片等具有参考和保存价值的各载体材料。设备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使用率与完好率统计等。

资质档案

主要是医疗器械管理条理规定的三证两书。尤其是要注重的有效期,还有经营公司的经营许可范围。这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的内容。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时,对规避医院和设备管理部门的责任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此需要提醒的是,产品本身资质材料的时效性和贸易单位的经营资格和经营范围是管理者需要特别关注的。

采购过程存留

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表(记录)、招/投标书,招标会议记录、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享受国家免税政策做外贸的设备,除了上述材料外,还应包括电机设备进口证明、海关免税证明、报关单、外贸合同、商检报告等。

物价和收费

医院物价和收费的主管部门应该是财务处。但在关于医疗设备运行收费和医疗耗材使用收费上,鉴于专业的特点,实际关键的协作部门是设备管理科。应该说,收费的执行在财务部门,设备和器材的收费标准确定和解释却是在设备管理科,现在一般性的检查,都会涉及物价和收费。一般有两个方面:

篇10

关键词:医用耗材;管理现状;规范化管理

1.医用耗材管理现状

医用耗材是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按国家相关法规纳入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或取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许可并具有医疗特征的消耗性材料,包括一次性及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等。医用耗材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诊疗人数的迅猛增加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新的改革和挑战。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0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0亿人次(增长1.3%)。2015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6次。面临如此庞大的就诊人群,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用耗材需求随之增大,品种和规格增多,然而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耗材种类繁多,名称混乱;产品更新换代快;支出比重过大,不合理增长过快;供应商构成复杂;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监管困难等问题[1~2]。随着新医改的提出,国家及各地区卫计委出台了各种药械政策,由此给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用耗材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规范化管理,不仅能节约医院成本,而且能够降低病患的就医成本。针对目前医院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医疗机构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临床服务效率,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医用耗材管理流程。

2.医用耗材的管理规范

2.1准入与采购

严格准入,精细管理。医院应当建立严格的新增医用耗材准入审核制度。临床科室提交医用耗材新申请,医院耗材管理部门需严格审核产品及厂商资质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资质审核包括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销售授权等。同时,医院物价与医保部门对产品的收费和医保信息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后由医院采购专业委员会进行讨论与论证是否予以准入[3]。对于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严格执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2012年12月,原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医疗机构和高值医用耗材供应商必须通过各省(区、市)建立的集中采购平台开展采供[4]。对于集中采购目录外医院确实需要使用的高值耗材,需由医院采购专业委员会准入,并到省市集中采购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医院在进行医疗设备采购时应当同时考虑配套使用的医用耗材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发生的成本等因素。加强专机专用医用耗材的管理,在设备立项前必须结合医用耗材进行综合论证。

2.2验收与存储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用耗材验收、入库及出库制度。设专人验收,验收人员须熟练掌握医用耗材验收标准,在规定的验收区内按验收程序进行操作。高风险耗材应借助条码或射频识别技术进行验收,确保产品可追溯。验收时,实行三查九对:查验包装是否破损,查验标识是否清晰,查验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核对供货单位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生产企业、灭菌(生产)批号、有效期、数量价格以及特殊储运要求。进货查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一般医用耗材记录应保存至医用耗材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2年或者使用终止后2年。植入性医用耗材进货查验记录应当永久保存。冷链管理产品应当严格按冷链要求验收并加强储运过程的监管,储运方式及储运温度应符合说明书和标签标示的要求[5]。设置符合医用耗材储存要求的场所作为库房。相对独立,库房面积与库存量相适宜,按类别分库管理、分区存放,高风险及穿刺器械特殊管理。库房质量管理包括安全管理(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污染)、库房温湿度管理、效期管理(先进先出、按批次发放、出库复核),对在库物品定期养护,避免过期、失效、损坏,对库房的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建立定期检查记录制度。

2.3使用与评价

医疗机构使用医用耗材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采用与患者疾病相适应的医用耗材进行诊疗活动;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疾病诊疗常规,严格掌握应用适应证,患者在使用前应当知情同意。作为管理部门,切实开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定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监督与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落到实处,成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到临床科室对高值耗材(包括植入类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与分析,并告知临床科室加以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统一的医用耗材申领管理平台和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医用耗材的申购、领用和管理,科学计划领用。对医用耗材临床使用人员和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前培训及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医用耗材评价是医疗机构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医用耗材供应和使用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促进医用耗材合理使用的过程。包括采购前评价、验收评价、供应商诚信评价、使用评价等。根据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医用耗材管理工作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等综合评价分析。

2.4安全性监测

安全性监测的内容包括由于产品可靠性、可用性、产品内在风险、人为风险等因素引起的不良事件等。医院耗材管理部门应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管。各临床使用科室设专人作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员,专责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和上报。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医疗机构应当逐步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医用耗材安全性监测,构建安全性监测网络系统。

3.医用耗材管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医用耗材管理正经历物流模式、采购模式、风险评价办法、经济管控措施等各项变革与创新。集中采购、第三方物流、SPD一体化供应模式、医院耗材资源管理HRP新模式、实现物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将成为今后医用耗材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抓好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医院耗材管理人员应高瞻远瞩,勇于创新,探索更科学、合理、有效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

作者:邓宝芸 景明 张阳 付延安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供应处

参考文献

[1]李涵,钱明理.医用耗材成本控制方法及效益分析[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44-246.

[2]黄昕,吴云涛.改进医疗耗材管理,加强医院成本控制[J].卫生政策与管理,2012,50(26):117-118.

[3]郑敏.医用耗材的规范性管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2,35(14):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