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18 18:0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

篇1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遵循自然式的设计原则,在园林建筑的分布上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分布遵循着这一原则,一般根据实际的园林景观进行变化,建筑的功能和类型也根据园林景观整体的布局进行选择,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西方园林建筑的分布,遵循对比的原则。园林建筑一般处于园林景观的中线或者视线的节点上,园林建筑之间相对独立,园林建筑与园林其他景观之间也处于独立的状态。

园林建筑的功能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同时具有美学功能和使用功能两个功能,具体的体现在美学功能、使用功能、生态功能和空间的组织功能四个方面。园林建筑本身的造型和设计发挥其美学功能,其居住、休息、宴会等作用是园林建筑使用功能的发挥。此外,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还可以起到对园林的空间进行分割、组合的作用,如墙在园林建筑中的作用,增加了中国园林的空间感。西方古典园林的园林建筑,除亭、桥等具有使用功能外,其他的园林建筑一般不具有使用功能,仅仅是作为人工景观对园林起到点缀作用,美学意义大于实用功能。在空间上,西方建筑不具有分割、组合空间的作用,在园林景观中独立的存在。

东西方园林建筑差异的原因分析

东西方历史文化原因东西方园林建筑之间存在差异性的首要原因,就是东西方历史文化氛围的不同,即文化观念的不同直接导致的对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不同。中国文化追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状态。在园林设计中较多采用曲线设计来反应自然景观的不规则性变化,以曲线为美,园林建筑的设计包含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最高追求。在西方,西方文化追求人改变自然的观念,在园林的设计中多采用直线的设计,以直线代表着人的意志,对自然景观进行征服,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中以对称、直线和几何图形为美。

自然环境导致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园林建筑起源于古罗马建筑,建筑材料的选择以石头为主。中国园林建筑受到传统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木式建筑的影响,园林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建筑以石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园林建筑上也是这样。以罗马万神庙最为代表的拱式建筑是西方建筑的代表,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是其建筑因材料带来的特点。西方园林建筑强调体积美感,建筑的尺寸和重量等以追求宗教氛围的营造为主,不以实际的使用需要为主。雕塑作为西方建筑的主要装饰方式,追求雕塑与建筑的统一,也是以以石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决定的。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以土木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以抬梁式作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抬梁式结构实现了中国园林建筑可以单间或者多间组合,还可以实现三角、六角、圆形、田字等多种平面结构建筑。塔最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代表,既是在以较轻的土木为材料,以抬梁式为主要工艺的基础上实现的。

东西方在园林景观与建筑之间关系认识上的不同东方园林建筑是文人、艺术家追求自我哲学,在园林中寄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上追求自我审美与建筑的统一。东方园林多由不规则的自然景观为主体,以建筑作为点缀和连接,在建筑上表现不同的文化品味。西方园林建筑则是对西方几何美学的追求,是对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赞扬和崇拜,园林建筑作为人的代表处于园林的轴线上,起到统帅园林的作用。

总结

篇2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遵循自然式的设计原则,在园林建筑的分布上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分布遵循着这一原则,一般根据实际的园林景观进行变化,建筑的功能和类型也根据园林景观整体的布局进行选择,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西方园林建筑的分布,遵循对比的原则。园林建筑一般处于园林景观的中线或者视线的节点上,园林建筑之间相对独立,园林建筑与园林其他景观之间也处于独立的状态。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同时具有美学功能和使用功能两个功能,具体的体现在美学功能、使用功能、生态功能和空间的组织功能四个方面。园林建筑本身的造型和设计发挥其美学功能,其居住、休息、宴会等作用是园林建筑使用功能的发挥。此外,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还可以起到对园林的空间进行分割、组合的作用,如墙在园林建筑中的作用,增加了中国园林的空间感。西方古典园林的园林建筑,除亭、桥等具有使用功能外,其他的园林建筑一般不具有使用功能,仅仅是作为人工景观对园林起到点缀作用,美学意义大于实用功能。在空间上,西方建筑不具有分割、组合空间的作用,在园林景观中独立的存在。

东西方园林建筑之间存在差异性的首要原因,就是东西方历史文化氛围的不同,即文化观念的不同直接导致的对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不同。中国文化追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状态。在园林设计中较多采用曲线设计来反应自然景观的不规则性变化,以曲线为美,园林建筑的设计包含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最高追求。在西方,西方文化追求人改变自然的观念,在园林的设计中多采用直线的设计,以直线代表着人的意志,对自然景观进行征服,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中以对称、直线和几何图形为美。

西方园林建筑起源于古罗马建筑,建筑材料的选择以石头为主。中国园林建筑受到传统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木式建筑的影响,园林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建筑以石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园林建筑上也是这样。以罗马万神庙最为代表的拱式建筑是西方建筑的代表,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是其建筑因材料带来的特点。西方园林建筑强调体积美感,建筑的尺寸和重量等以追求宗教氛围的营造为主,不以实际的使用需要为主。雕塑作为西方建筑的主要装饰方式,追求雕塑与建筑的统一,也是以以石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决定的。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以土木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以抬梁式作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抬梁式结构实现了中国园林建筑可以单间或者多间组合,还可以实现三角、六角、圆形、田字等多种平面结构建筑。塔最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代表,既是在以较轻的土木为材料,以抬梁式为主要工艺的基础上实现的。

篇3

关键词:园林;中西方;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6-0074-02

1 引言

中国园林把自然风景看成一个综合的生态环境,山为骨骼,水为血脉,建筑为眼睛,道路为经络,树木花草为毛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是以自身适应自然,又以自然适应自身。中国古代造园讲究风水,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美学、建筑学、伦理学等于一体,系统性的规划设计理论,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并获得最大效益[1]。

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和最高艺术追求。陈从周认为意境是诗与画的境界在实际景观中的体现,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表达了一种言外之意、话外之音,使情、境交融。中国园林与文学艺术、诗词绘画、音乐等结合,园内诗词歌赋、楹联匾额、水墨丹青、碑林石刻与园林融糅,形成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有魅力。

而西方园林的人文景观相对单调,主要通过雕塑和喷泉等来描述宗教故事、神话传说。西方园林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强调审美对象的秩序和匀称,认为和谐是一种数量关系,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达斯说:“数为万物的本质。”由此“征服自然”成为西方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欧洲园林中处处可以见到强迫接受人指挥的喷泉,按人的意志改变成几何样式的树木、刺绣花圃和绿色雕刻。园中的一切都有人工穿凿的印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悬书门外,“不通几何学弗入吾门。”一棵棵树木要排列有序,绿色雕刻犹如地毯般规则统一。黑格尔在论述西方古典园林时说:“最彻底的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在凡尔赛宫苑,无论是宫殿前放射状的林荫道,还是花园中壮观的水池、雕塑,无不规整谨严,井然有序,它们都是“数的美学”的产物。欧洲造园的主流风格就是“自然的建筑化”特点,园林是美妙的“数的伊甸园”。

2 造园要素分析

2.1 山水

山水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标志。几乎无园不山,无园不水,在中华先人的自然崇拜中,名山五岳是上帝之下都,又是神仙居住的灵境,远离尘世的山林,成为隐士高人的理想选择。儒家的山水作为志士仁人的精神拟态,积淀着士人的高雅和风流,山水成为中国园林最基本的抒情物质建构。

中国园林中的山水同时负载着与道德相联系的情愫。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认为水之美,在于它具有与君子(智者)相同的智、德、勇等品质,而仁者则具有高山般广阔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美德。“夫水遍而诸生而无为也,似德”(《苟子》)。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特点,具有“动”的特征,即儒家“入世”的处世方式。“水至平,端不倾,心术如此像圣人”,品行端正是水人格魅力的主要表现。水又可以作为时间的“意象”,对人起警示激励的作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人还从水的动静体悟到了养生的精髓,一动一静之间构成了对生命规律的认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从水的意象总结出了处世治国的道理,水之所以可以弱胜强,源于它的以不变应万变。清静无为遂成为老庄学派的核心思想。古人云“真水无香”,水能涤荡净化人的心灵。因此园林无水不园,它寄托着回归江湖之情。

西方园林是以建筑为核心的园林体系,山石本身并不成为独立的景致,因此,园林中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即便是多山的意大利,也只是用当地的石材做成装饰性很强的台阶、栏杆、挡土墙等,成为建筑向花园的延伸。至于水体的营造,地势平坦的法国园林中大多是大面积宁静的水池或水渠。相比之下,意大利园林则利用陡峭的地形,设计了很多跌宕起伏的水景,再观了自然界中的各种水形式,如清泉,溪流,直泻而下的瀑布,沿斜坡而下的水阶梯,当然最活泼生趣的还是各式与雕塑结合的喷泉,其中有音响效果的水风琴,水法喜、水剧场更是让人惊喜连连。

总之,无论是从容典雅的法国静水,还是灵动活泼的巴洛克活水,都充分展示了西方造园所追求的形式美以及清晰的秩序感。

2.2 建筑

建筑被黑格尔称为“最早诞生的艺术”,其决定因素是文化观念的差异。作为世界原生型建筑文化之一的中国园林建筑是一个很独特的体系,建筑材料普遍采用温和的木头,这种木构建体系迴异与西方建筑的石结构。究其原因,起支配作用的应该是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木”乃是一种饱含生命的材料,这对具有黄土情结的中华先人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国度里,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水融,园中建筑依据环境的特点配合着各种地形地貌,自由组合,穿插错落,灵活应变,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建筑类型:亭、台、楼、阁、廊、轩、水榭、石舫。

西方古典园林中,园林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园林高度“建筑化”。建筑多位于主轴尽端的高地上,相对集中,尺度、体量巨大,统帅整个园林,同时作为整个园林的背景。其建筑特点为:气势磅磗,装璜豪华,装饰工艺精湛,设计典雅精致。柱式是欧洲主流建筑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古希腊留给世界的最具体的建筑遗产,是他们将人体的完美比例引入建筑之中,造就了多立克(Doric)柱式、爱奥尼(Ionic)柱式,继而又有了少女般纤细特质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式建筑渗透着尊重人,赞美人的古典精神,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2.3 植物

篇4

关键词:自然观 分离 连接 本体 关系性 时间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自然观是历史积累的人类对自然演化和存在的一般规律的认识。西方自然观的形成,基于对古希腊、古罗马及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融合,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渐渐得到确立并作用于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的发展。中国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始终与西方似乎是在各自的两条路径上不相交地独立发展。在此作用下,形成了中西方城市和建筑空间的差异。

一、中西方自然观概述

1、西方的自然观

在对待自然这个问题上,李约瑟指出,西方思想在两个世界之间摆动:一个是被看作自动机的世界,这是一个沉默的世界,是一个僵死而被动的自然,其行为就像是一个自动机,一旦给它编好程序,它就按照程序中描述的规则不停地运行下去,在这个意义上,人被从自然界中孤立了出来;另一个是上帝统治着宇宙的神学世界,自然界是按照上帝的意志运行的。[ 伊・ 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P38-39]古希腊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就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自然观,把自然看作一个独立于人的对象,人与自然相对的独立性与分离就已显现。

另一方面,这样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几何特质。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Idea及其模像构成的,Idea在这里可以解释成作为内在秩序、抽象性、抑或美这些客体,而模像则是承载这些客体的物理形态。因为上帝是统一的、绝对的,最趋近于上帝的形体是球体,因而球体及可被球体内切的其他几何形体则是理想的、更能趋于并反映美和客观自然的形态,我们称之为柏拉图形体。柏拉图认为Idea与主体是完全分离的,要认识Idea是很困难的,人类只能勉强通过其模像来认识它,而柏拉图形体则是能认识Idea的理想模像。[ 隈研吾:《反造型》,P73]西方Nature的概念似乎更倾向于上文所说的客体,一种绝对的秩序,一种抽象。所以也不难理解西方一贯对自然的几何性的处理,以使之更趋近于美(Idea)。而人同自然的关系,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立和驾驭,却始终存在着相对独立和分离,因此独立性和分离性也渐渐成为贯穿于西方人对待世界的思维模式。

2、中国传统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在《老子・道德经》中有根本的阐释。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世间万事万物皆可分为天、地、人、道,在这四者之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自然”居于最高位置,万事万物都应从属于它。

在这样一个法则之下,中国传统中并不视人、天、自然这三者为各自独立的范畴,而更习惯于将三者模糊在一起表述,感觉三者本就是不可分离相互统一的。与西方绝对化的理论态度相对,儒道思想都混淆着天地人伦和政治,这些特征反映了中国人认为天道、自然都可在一个完备的人身上或好的建筑上融会贯通。

另外,西方人强调个体,或者说是本体;而中国传统主张对立统一、和而不同的观念,强调事物间的关系性。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古代阴阳说就揭示了以“成对”事物而非独立事物作为本体单位的观念。这也就是中西方“合创”与“独创”的差别。《道德经》说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其中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无不揭示了其中对立统一的价值观念,因此较之西方强调“本体”和“分离”的自然观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呈现出大相径庭的形态。

二、自然观差异影响下的中西方建筑空间

1、分离――连接

“分离”和“连接”是隈研吾在其著作《反造型》中提到的两个东西方自然观概念。在西方“分离”意识下,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绝对的、非此即彼的,只有严格的区分,才能表达事物的本身。而中国传统更注重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连接”。物质之间是即区分又相互渗透的、相对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重视事物的分类,很早就将建筑按照功能的不同进行建筑类型的区分,并分别赋以相应的形式;而中国传统建筑虽然也有功能上的区分,但承载这些功能的建筑形式大多并没有类型学上的差异,仅存在建筑等级的不同(如中国小到住宅大到宫殿都采用的是合院的形式)。

在城市空间中,中西方的差异性尤为明显。西方传统城市长久以来都以自然对立物的状态存在。无论是在市民城市中,还是在领主城堡中,为自然留出的空间都是鲜见的。巨大而密集的建筑物,挤出的边界分明的街道和广场,几乎看不到行道树。城堡也是凸显于山岩或旷野之中,成为周围自然的对立物。他们认为自然与人工构筑物是泾渭分明的,人类的建造是对自然的抵抗。然而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历代帝王都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秦汉直至明清,都城或皇城内无不开池凿山兴修苑囿,力图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以顺天道。

从建筑单体角度上说,“坚固、适用、美观”是西方建筑的三个基本原则,“坚固”被摆在首要的位置,人类视图通过追求建筑的永恒来达到自我价值的永恒。而“永恒”所反映出的是与自然的进一步独立和分离,建筑对于处于其内部的人来说是较为封闭的以追求纯粹性。而中国传统建筑相对而言就开放得多,轻盈的结构、通透的隔断、呼吸的庭院,建筑充当人与自然沟通连接的媒介。中国古代选取“木材”这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建筑材料,这本身就蕴含了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性。中国古代自儒家起就崇尚“卑宫室”,不刻意追求建筑的永固,而是抱着与自然谦和化一的态度,才使得木结构建筑在近代西方文化渗透之前代代相传。

2、实体性――关系性

由西方的“分离”与东方的“连接”的差异性带来了对于建筑认识上相应的“实体性”与“关系性”。上文提到西方注重建筑本体,而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对话,重视相对事物间的关系性,由此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空间处理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呈现出的形态。

西方建筑物是独立的(甚至孤立的)、纪念碑式的、垂直发展的,且靠建筑内部所有功能房间的集中性组织来形成外部的独立而集中的形态。中国传统建筑则是所有功能房间散开,依靠连廊和庭院将其组织串联,建筑呈水平向发展,伏于大地,依山就势。故前者为“栋”,后者为“间”。“栋”是独立、分离的实体,与环境割离;“间”是将建筑化作无形融于自然,将自然带入间与间的关系之中,与人的身体发生联系。(图1)

3、时间性

柏拉图将时间剔除在形而上学之外,他的时间观被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普遍接受,认为上帝是在时间之外的。因此,在此影响下,作为追求永恒的建筑,便极力剔除时间性,而追求一种恒定的、静止的建筑观,这同时也直接导致建筑形态的实体性。

在追求“去时间性”的情况下,在人与建筑的关系中势必带入“距离”。唯有在一定距离之外,建筑以完整二维立面展现,建筑才是稳定、静止的。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透视法也是基于这样一个时间观和建筑观,将一定距离之外人所见建筑的画面转移到画布上。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建筑恰恰是追求时间性的。由于建筑的形态并非独立集中的单一形体,而是伴随着空间序列的建筑关系合集,人对建筑的体验不是瞬间的整体的,而是伴随着人的进入和与建筑的互动发生感知,进而认识建筑和空间,如传统四合院、园林以及宫殿或坛庙。所以中国传统建筑也没有“立面”的概念,其建造也并不依照既有的二维投影图。若剔除时间性,对建筑的感知便无法完成。

4、对称――对仗

西方的绝对性思想体现在空间上对应的是对称,重要的官方建筑如宫殿、教堂或皇家园林,无不遵循轴线左右的严格对称。而在中国古代的空间处理上,尤其是法统空间,受对立统一、相反相成观念的影响,虽也强调严谨的轴线,但更强调轴线两边的对仗关系而不是表象上的对称。如《周礼・考工记》中提到都城规划依循的“左祖右社”等,包括明清紫荆城的规划布局清晰明确的轴线左右是严谨的空间对仗而不是形态对称。

5、几何――模仿

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性最直观地表达在对自然具体的处理手法上,在园林中有充分体现。西方园林对植物处理的几何化倾向是基于文中提到的几何化特质,自然势必要经过人工的几何化改造使之更趋向于美(Idea)。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 黑格尔:《美学》, 第三卷, 上册,P105 , 朱光潜译]西方古典园林不管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原则都是相似的。

篇5

【关键词】原始性 基础性 拓展性 花园设计 社区设计 形态设计

一、现阶段综合性高校艺术类景观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专业性(艺术特征)不明确

文章所论及的专业范畴均为综合性院校的艺术类学科,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方向。2012年国家对艺术类学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整体更名,定为“环境设计”专业,仍然包含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方向。由于综合性高校的教学中含有自身特色和传统优势的专业,所以,高校中艺术类学科的景观设计通常会受其主打学科的影响,如农林类高校的景观专业,会偏向以农作物及植栽的习性分析为切入点;建筑规划类高校的景观专业,会偏向以地理、气候、水文的规划分析为切入点;交通科学类高校的景观专业,会偏向以路政景观设计及与道路衍生方向有关的知识作为切入点等。那么,高校中艺术类景观设计的特征应如何把握呢?

综合性高校,更多对“实用艺术”的修饰性形容词——“实用”的学科差异引起注意,较易忽视决定性的名词——“艺术”,即便在有特色专业的综合性高校,也需归纳出有倾向的、不同于艺术类专业院校的艺术性教学表达。这类高校中学习艺术的学生有其独特性:文理科的大环境、严谨的学风、对专业艺术的渴望超越了专业院校、有更多待激发的专业潜质、学习方法更趋于综合等。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艺术设计系中的景观设计专业,就应区别于园林学院的传统风景园林专业,办出自身的艺术特色。目前的发展路径是:最早产生于森林工业学院的木工专业,而后顺理成章地衍伸为家具与室内专业,也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起源暗合,2000年前后,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景观方向与国际背景中的景观设计学科接轨。即便2012年国家将其更名为“环境设计”专业,在林业学科这个大背景中,仍可以发展为偏向生态自然,但同样传承有较浓厚的生命艺术气息的“景观设计”内核的专业,由原生态的花园设计入手,由主题型的社区设计入手,由小范围的形态设计入手,这也是该校艺设景观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方向。

2.知识点较传统

国内有关艺术类景观设计的教材与教学,多半源于国外景观设计经验与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这类理论课程的规律一般为:景观设计学科简介调查分析与图示分析设计构思形式构成空间布置元素梳理(地形、植物、铺装、水体、公共设施等);也可以体系化地表达为:景观设计的概念、内容、发展与作用职业规划与理论基础造型及构成要素艺术手法及程序推进图纸规范分项理论(路政空间、住区空间、开放类空间、大区域规划)。笔者认为,在艺术类景观设计教学的分项内容中,应该以小尺度小规模的训练为主,偏重艺术构形的方法与环境人文的联系。①

各类高校艺术类的景观设计专业,有独自的发展特色,其教学内容均围绕着上文所述的路径开展,或许存有一些细节上的增补与舍弃,但其提纲框架基本没有太多的新突破,从2000年左右至今,已经有10多年的教学发展历程,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的修订。2000年后的社会发展,一些新的社会现象进入语境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偏向信息化、网络化与综合媒体交叉,在设计教学中应更多凸显新的时代特性,铺陈好传统知识点基石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灵活性及时序性。

3.教学方法较单一

教师与学生在景观设计课堂上多为讲台上下的关系,尤其前期理论课程阶段的教学模式比较呆板与单一,这一直成为教师容易忽视的环节,侧重于制图及实践过程中的互动,却轻视了“合理的理论”带入学习的教学创新,应将专业介绍、理论基础和史论铺陈的导入性内容活化教学,将知识点较轻松地传递给尚未了解此专业的学生,从文理科模式的理论教学方法中拓展艺术类的景观方法。

在制图与实践过程中,互动的模式也略显模板化,多以竞赛或实际项目为目标设置课程作业,由于具体学生数量及讲台上下教学模式间的矛盾,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与实践联系教学的设计细节及程序,竞赛、实际项目与课程安排的时间及程度是否相合,也成为很重要的激发学生方案创意的检验因素。可以尝试将学生分为多组,尝试多种方法并行完成某一课题。

二、“三阶式”景观设计教学方案(教师讲授)

鉴于综合性高校景观设计这一艺术类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按阶段性逐层深入这门学科的内核部分,每一层都有其时序性、针对性及开发性,让学生逐步理解此学科在当代综合性高校中的教学特色与程序,紧扣新时代景观设计科目的意义,并进一步事半功倍地掌握创新方法。

1.原始性知识理论的讲授

教师在传授其他艺术学科理论课知识点的时候,会依序从“大范围的主流艺术”的萌起切入,带出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与细节,绘画史、雕塑史和建筑史也是谈及有关“实用艺术”和“空间设计”时,必然无法脱离的基本铺垫。比如视觉传达的课程安排,起始必然是有关近代艺术及包豪斯思想的提及,同样会关联达达、超现实和波普等艺术潮流的介绍;而服装设计和工业设计对于现代派、包豪斯及后现代艺术思想的一脉相承也是不言而喻的,这都成为专业性艺术学科,展开“个性”之前所必备的“艺术史史论”导入过程。

景观设计属于实用类艺术,研究与表现的是三维空间设计,所以为“人与生活”的考虑成为其学科研究的内核。

(1)以往景观设计课程安排近、当代艺术史论部分,是另开课程讲授的,这样不能体现其与景观设计直接的关联,建议在东西方园林史、近代景观产生及发展的内容之前,加入东西方近代艺术史与相关交叉影响的史实部分,补充横向间接对景观设计学科有所影响的知识点。

(2)需要强调近代艺术观念的确立与“设计”被提出之间的关系,景观设计源于建筑空间,建筑是承接文艺复兴“设计”理念的产生而确立其艺术地位的。应有别于东西方建筑史论纵向分析的课程,在景观设计课程前期,节选建筑史实中与景观互生的重要断代史,让学生建立“空间设计系统”发展的意识。由于工业革命后工业化泛滥,景观自然的缺失愈演愈烈,对社会自然美化的任务与现代艺术的思想(以包豪斯为核心)相合,孕育了与现代建筑并行的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理念和思路。

(3)总结文艺复兴、印象派及现代派对艺术新概念的赋予,人本、感官、身体及性格化的艺术思想,现代艺术更将人类及生命的溯源视为达至人本设计的脉络,景观设计中有关原始性知识理论的讲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

2.基础性知识理论的讲授

授课教师应对以往多种景观设计类的教材和书籍进行提炼分析,筛出有时代特征、问题鲜明、实践性强的知识点,并按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对知识点合理归纳,并将其体系化,进行基础性知识理论的讲授。

(1)直接影响景观学习兴趣的知识选择

当今时代背景下怎样理解景观概念(现代初期、建国之后、改革开放及当下的情境对比);中国景观行业的SWOT分析;世界较成熟的景观设计学术及专业组织、机构及公司介绍,分享不同的景观理念及经验;过去与未来的背景中职业的不同要求;景观设计的学科外延(美学、心理学、生物选择、生态学、地理学、遥感技术等)。

(2)科学挑选合理的专业理论框架

分析世界景观教育发展的潮流,以及国内综合性高校景观艺术学的教育现状,根据目前发表的景观类教材,总结出当下较合适的理论框架。

①导论(国内外景观的产生及发展现代景观的契机、形态及分类);

②表达A(分析景观表达的种类、当前倾向及工具选取,就不同的元素对应其表达手法,选取快速手绘的图样与技巧);

③形式及概念(理解造型要素与构成要素的契合,合理生成场地初步构形,凸显方案创意);

④基本元素(地形、铺装、植栽、水体、道路、设施等);

⑤结构系统(空间、流线、边界、节点、中心)景观整体提升;

⑥表达B(通过美学规则的学习,掌握景观造景的艺术手法;讲解图纸的规范与成果呈现,以及程序推演的过程);

⑦专项课题(庭院、校园、公园、住宅区、广场、路政等;可对分项景观进行分类讲授:路政空间、绿地空间、住区空间、城区开放类空间、大型区域规划等)。

其中路政空间指涉步行、单车、车行公路及轨道交通等设计区域;绿地空间指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要求、性质、原则及形式表达等;住区空间指涉架空层、庭院、住宅小区、住区交流场地及会所等;城区开放类空间指涉商业街、滨水带、广场及公园类的设计;大型区域规划多指涉风景区和城市片区,接近规划设计的层面,名胜区、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体现景观设计对城市文化及生态方面的综合影响。

综合性高校的景观艺术专业,其理论框架尤为重要,为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上文展开的专项课题类别对景观设计门类进行了综合考量,从数量上看,设计的区域和生活的氛围依循五个空间逐级拓展与深入;从质量上看,侧重偏小型空间构成的有机发展,才能引领城市片区的文化传承和发扬,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景观对城市生活的终极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3.拓展性知识理论的讲授

经过对原始景观知识教学内容的尊重,以及对基础性景观知识教学内容的调整,第三个阶段就是对景观关联知识的延展,用边缘、交叉、跨界的知识内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补充,也起到了综合性高校传统景观艺术教学的活化剂作用,便于让学生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外延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中交叉专业的互补拓展,主要是戏剧、电影、综合材料和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可以从另个角度诠释空间中人、自然及社会的关系。

(1)戏剧是纯粹空间艺术形式的表达。依靠主体通过肢体语言来叙述空间,提出空间中的冲突,并解决交待的问题,多为间接、潜在地体现“空间感”与“生活性”,展现人及自然的性质。戏剧宏观的布局,远不及其表演集中的空间焦点,但院校传统的景观教学中,缺少间接让学生用主观的感官去体验空间的形式,进而认识空间内核与人生活的关联。

(2)建筑的发展无疑对景观设计有重要的影响,电影对于建筑师来说,可能是最近于现代建筑的艺术形式,②景观专业相较于建筑来说,更突出人群的交流场所与公共性的空间,电影与建筑、景观都有空间和时间的线索,电影和空间艺术都有其多层“不可动性”,需要主角将片断运动与开放的整体运动相联系,激活后才能产生意义。③

(3)近年来,艺术专业运用的材料与手法越来越多样化,类似于陈设、展示、装置的作品中,木制、石制、金属、玻璃及新材料等材质的综合运用已得以普及性发展。艺术语言的表达与接收,从传统的视觉至其他感官知觉,发展为从生活场景的触觉经验至心理投射,产生环境营造的共鸣。

三、“直观性”景观设计训练内容(学生反馈)

在现阶段景观设计教学存有的问题中,怎样通过专业训练凸显艺术类教学的特征成为重中之重。开篇“三个入手”,说明了应在对原有景观设计的理解程度上,给予学生一定的专业要求:由原生态的花园设计入手,学习现代景观产生的缘由,及对古时人们诉求自然生活的延续;由主题型的社区设计入手,选取尺度合适的场地环境布置,与周围人们的生活背景形成和谐关系;由小范围的形态设计入手,在小规模的练习中,突出形式感与艺术性的专业训练。花园、社区及景观形态的作业要求(与第二部分教学相应),成为环境设计在综合性院校中具有“直观性”的学习反馈,尊重现代景观的历史、处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从小尺度展现艺术性,是此类课程的根本任务。

1.原生态花园设计的要求

由于花园这一景观分支,既类似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源头的样态,也是现代景观由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发起保护自然景观的城市公园运动的主旨,可为艺术类景观专业着手训练的、有关绿地规划和生态发展层面的设计类别。并且花园的类型可以包含庭院、别墅花园及花园餐厅等,控制在2公顷以内的尺度,可以保持艺术类学生对方案创意及美学维度的敏锐性。庭院及花园,多是国外优秀建筑景观大师代表作的选择类型,较倾向于做出空间构成与性格内涵的特征性,以及与本土自然环境的融合性,保持独有的生态气息。

此类训练侧重于对东方花园的介绍与学习,多研究本民族及相似地域的环境背景,凸显缺失的、“回归性”的场地布置与精神表达。如可让学生模拟日式常有的花园地块与场景做作业:备有BBQ的铺石庭园、从房间延伸出来的露台设计、通过曲线美的庭院对建筑延伸、可以与宠物玩耍的细长院落、与海相接的花园、将庭院与起居空间相融合、与别墅相连的山间小路、屋顶露台上的宽敞宅院等,将这些特色空间场景与中国特有的自然背景融合进行花园课题研究。

如笔者布置课程作业范例:公园一角的花园餐厅(1公顷,半虚拟),旨在用合适的空间及植栽配置吸引游客用餐及休憩,并赋予花园餐厅整体的地域背景(图1、图2)。

2.主题型社区设计的要求

除了偏向生态层面的训练内容外,更高层次的景观要求是有关人与景、人与人这两对密不可分关系相协调的课题,尺度保持偏中等一些(10公顷以内),但仍然是艺术类景观学生可以驾驭的范畴,所以,可选择一些楼盘或者是有特色的居住区景观作为作业进行练习。

景观设计的最终是为人服务,目的是为享有健康、舒适的生活,在现代飞快的生活节奏中,舒缓疲劳、缓解压力、从网络电子的世界中得以间歇,也是社区类作品在当下的意义所在。花园类的设计较私密与内敛一些,而广场、社区和住区一定是人的行为、社会的交流更频繁的景观场合,除了锻炼设计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是超离直白的形态和口号的生态,对人的感官与心理层面的设计考量。此类练习是要求艺术类的学生,对形态直观性整合有所升华,避免从业过程中进入“千城一面”的漩涡,让项目既具有美学意义的外衣,也产生心理学价值的探讨,深层次解决空间中人类行为交往的问题。

在社区设计的作业中,要求学生形态的灵感源于自然,功能上最大限度地反映集约与节能,营造适宜居住的楼盘环境,将休闲主题与浪漫风格相结合,处理区域的文化性问题。

再如,笔者布置课程作业范例:某市水云湾楼盘景观设计(约6公顷,半虚拟)。难点为建筑偏多、均为高层、无序分布、密度较高,周边环境为生活区、工厂、幼儿园及滨海大道,海洋性气候,在现有条件和环境中,为当地的居民设计具有舒适一般性与地域特殊性的楼间隙景观组团,尝试用主题联系破碎的景观用地。(图3)

3.小氛围形态设计的要求

花园、社区是艺术类景观设计作为作业练习适宜选取的种类。而第三点是说明此专业的训练性质所在,也总结了花园、社区及其他类似空间(小公园、小广场等)的特征:小而精。具有形态处理的直观性、主题创意的直观性及生态表达的直观性,“三个直观”也涉及艺术类学生潜质与特性的考量。

“小氛围”,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历史及教育特点中,倾向选取的设计种类即是:花园与社区。让学生在限定的氛围内,处理好景观在形式、环境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作为教师,更应指导学生以美学、环境心理学知识点的学习为切入点,把握本专业学习的核心方向与根本意义。

如笔者布置课程作业范例:昆曲体验园。景观课程开设前,在苏州考察期间,留给学生的有关“文化振兴”的设计课题,旨在通过小规模的场地设计(6000平方米的巴士停车场),巧用景观形态、主体五感及潜意识的角度,重新激活各年龄层次的人们对昆曲文化的喜爱(图4)。

本文预期达到的目标:梳理综合性高校艺术类景观设计课程的共同问题:专业性不明确、知识点较传统、教学方法较单一;提出循序渐进的“三阶式”景观教学模式:原始性知识理论基础性知识理论拓展性知识理论;并相应提出艺术特性的“直观性”景观训练内容:花园设计、社区设计及小形态设计的要求。

本文针对综合性高校艺术类景观设计的课程特性,期待用合理的讲授与反馈体系,重塑艺术类景观课程中的感性与理性问题并重的考虑,并找寻具有规律性的手法解决现有问题,依循良性的教育模式进行同类推广。

(注:本文为2011年北京林业大学质量工程专业建设立项项目的阶段成果)

注释:

①徐清.景观设计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2.

②鲁安东.电影建筑和空间投射[J].建筑师,2008,136,(12):5.

③阿里·哈夫兰德.相机眼:建筑中的投影机器[J].张烨,译.建筑师,2008,136,(12):7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