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书对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阅读教学之根本。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的肢解和记诵上,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唤醒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经过独立思考且具有个人情感和认识的见解,真正实现“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的良性循环。如学习《散步》一文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我的母亲虽然高大……就是整个世界。”读后我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慢慢地”,“稳稳地”这两个词的意境的?我故意加了“意境”一词,给学生一个感悟回味的余地。学生思考一会,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母亲年龄大,儿子年纪小,都怕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慢慢地’、‘稳稳地'是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孝敬母亲,是自己的一片孝心,妻子疼爱儿子,是一片爱心,如果飞快地背过去,好象有厌烦的意思。”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到亲情的内涵,理解了“‘慢慢地’、‘稳稳地’”两个叠词所表达的真挚而又深厚的亲情及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用感。新课标指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文中重点段、关键词,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欣赏,仔细体味一字一词所表达的细微复杂的情味,才能读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情,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读中有品
品读是以品评课文选词用语、艺术构思和表情达意之妙为目的的阅读方式。关于品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有过精辟的阐述:“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一些精美的句段,让学生细读慢嚼,边读边品,深入细致地揣摩,领会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内在情感,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才能得到提升。如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第3、4段。读后提问,这两段写出,突出了济南冬天的什么特征?学生读书,相互交流,最后代表发言:“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次写薄雪覆盖下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文中两个“卧”字用得十分恰当、精妙,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传神地写出了它们的情态,表达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让人形象地感受到冬天的济南暖和和安适的特点。接着再让学生品读第5段写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文中先是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之“绿”,接着一连用了几个“绿”字,,“绿萍、绿藻、绿柳”烘托出水之清澈、透明,表现出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及所蕴育的勃勃生机,抒发出水之清澈、透明,表现出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及所蕴育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赞美和喜爱之情。学生回答较好。接着再让学生品文中的用词。形容词“小”在文中出现次数最多,“小山”、“小摇篮”、“小雪”、“小水墨画”、“小村庄”等等。诸多的“小字却缺一不可,这些“小”字配合着句末语气词“呀”、“吧”、“呢”共同传达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品味鉴赏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许多新问题,有了自己新的独特的见解。品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通过品读学生领悟到文章用词之妙,构思之七,语言之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 杜威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教育哲学 教育思想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立者。关于杜威的成就,美国著名哲学家胡克(sindey Hook)认为:“在美国思想走向成熟的年代,杜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无人可以比拟。美国思想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他没有作出过贡献,美国生活几乎没有哪一个方面他没有进行过阐释。他的影响遍及学校、法院、实验室、劳工运动,以及国家政治生活。”杜威是一位思想的巨人,教育是其一生的事业。他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集中体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本文将以这本书为基础,与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进行一次交谈。
一、关于杜威的教育哲学
1.杜威教育哲学提出的时代背景
杜威出生于1859年,卒于1952年,经历了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一个时期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沸腾的年代。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美国社会逐步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而传统的教育并没有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当时的美国教育一方面脱离了接受教育的对象,另一方面脱离了社会。
2.杜威教育哲学的思想渊源
杜威教育思想的来源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达尔文的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著名论断。使人们第一次从“静止”的宇宙概念转变到“变化”的宇宙概念上。
(2)黑格尔学说
杜威在教育哲学上反对任何形式的二元对立,反对教育中儿童和社会、学校和社会、兴趣和训练、知识和行为、教师和学生、儿童和课程的对立。杜威对黑格尔辩证哲学是积极地吸收而非被动地接受,他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扬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说。
(3)实用主义哲学
正是实用主义哲学使杜威摆脱了黑格尔主义,“从绝对主义走向了实验主义”。
实用主义拒绝抽象的不全面的东西,反对空洞的口头上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反对教条,反对一成不变的原则与封闭的系统,反对绝对性与自封的终极真理。实用主义是一种贴近生活与现实的学问,力图使哲学从一种抽象的概念化的理论变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
3.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杜威以实用主义为武器,批判和改造传统教育,积极推行现代教育,将教育作为改造社会的工具,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并参与到社会生活。而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经验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一种生命现象,是生命体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主体的一种认识事件。经验意味着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下行动,外部条件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反之,我们通过行为也影响着环境。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中,在“教育即生长”这一章中杜威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而学校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的需要为出发点。
但是,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在杜威看来,要么从外面强加于儿童,要么让儿童完全放任自流,两者都是根本错误的。
4.杜威教育思想的局限
滕大春先生在《杜威和他的》中指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学说,在反对脱离社会现实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旧教育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由于具有发育完善的大脑,却在通过直接经验接受教育之外,还善于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启发和成长,而且后一种渠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前者。”“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的理论,如果仅就初级阶段和低浅层次的教育的改造而言,的确无可厚非;不过以教育为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来处理高级阶段和高深层次的教育,就显有些不足。”“……从做中学的理论也只能适用于初级阶段和低浅层次的教学工作,并不适用于处理高级阶段和高深层次的教学工作。”
二、重新审视杜威教育思想的思维逻辑
在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开篇,杜威以“生物与无生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作为探讨民主主义教育的起点,他将整个关于教育的话题,以教育最初出现的缘由作为立论的基点,这种探讨方式让论证过程中不因其细节的庞杂而忘记了论证时最初的目的。
本书的第一章以“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为题,谈及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对教育的理解问题。在谈及对教育的理解问题时,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教育的标准问题。而“教育的目的”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
杜威在整本书中最先提出了“生活”的概念。他认为,生活的本性是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生存。“因为生活的延续仅能通过经久的更新才能达到,所以生活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而“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正如营养和生殖和生理的生活关系。教育是有效的联系和交通的渠道。”所以,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学校把教育错误地理解为“教师告诉”和“学生被告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儿童自动求知的本性被迫使儿童学习代表事物符号的书本所取代。这种做法忽视并且压迫了儿童的天性。
杜威认为:“教师应该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该改变这种压制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
在他看来知识就是经验。而经验“依赖于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然后由人对之作出反应,而做出反应时既要利用旧有的经验,又要作出新的假定,从而获得新事物和新意义。”
在谈到学校的教育环境问题时,杜威认为学校作为社会的机构,其首要的职责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而学校环境的责任在于“传递和保存有助于未来更美好的社会部分,而非把社会的全部成就传递下去,保存起来。同时,保证使每个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
而在学校的教育中,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教育的标准问题。因为这样的一个问题涉及如何在看待生长的问题。杜威认为,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而常常站在一个成熟的人的角度来看待未成熟人的生长问题。由此,“我们往往把未成熟状态当作缺乏,把生长当作填补未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之间的空缺的东西。”这样的观点是因为我们把衡量儿童的标准定位在成年期而造成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认为未成熟不重要,它只是过渡到成熟期的一个阶段,甚至是一个准备的阶段。那么,这一阶段的生活本身也不再具有自身的意义,其更为重要的意义便是为成熟期做好所谓的“准备”。
在杜威看来,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在另一个阶段的生活同样真实,同样积极。未成熟期的生活本身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回到问题的原点,因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
三、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思考
在查看一些相关资料时,经常是将杜威的教育理论与儿童的教育问题相联系。但我认为杜威的理论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中的艺术设计教育。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而对于设计来说,生活是设计的需要。在某一层面上,设计满足的是人的情感需要,而情感是在最真实的生活中产生。一件好的设计作品满足了人的某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是在一类人中都会出现,只是很多人的这种情绪因现实的生活所忽视,而设计师通过其作品将这种情感唤醒。如果没有这种现实生活的经历,没有这种情绪的出现,将不会产生这种引起共鸣的作品。
设计可以是一件感性的事情。很多的原则、原理只有与生活本身相联系时才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情绪,这些就只是死板的教条。
而关于设计的知识,正如杜威所说,它是我们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每个人在对艺术语言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积累的。这种对艺术语言形式的探索首先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收到了外界刺激,然后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人对此所作出的反应。
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事物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知,而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群不同的人在经历。如果站在成熟的人的视角,将未成熟的状态当做一种对于成熟的缺乏,那么它不仅否定了人的生长本身,而且否定了儿童在成长时期的正常情绪、正常情感,而这些也正是在做设计时可以唤醒童年、唤醒过往岁月的记忆。
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要控制的不是学生在正常成长经历中出现的各种情绪、情感,这是应当给予的自由。这些将是成为设计的源泉。正如杜威在“教育与职业”中所说:“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才能,如果不只是技术上的成就,他就必须有经验,他必须生活。他不可能在他的艺术中找到艺术活动的题材;这种题材必须是他在别的关系中所受痛苦和所享快乐的反应。”
生活本身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构筑了设计创意思考的源泉。创造力培养的是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手段,而我们的经历、生活本身才是其最初的源泉。
艺术设计教育是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要做的便是打破大学之前十几年应试教育所形成的桎梏,促使学生天性的解放,让学生感觉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
篇3
二语习得理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有关二语习得的研究多从语言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虑,如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和"二语习得环境论"。其实早在1977年,语言学家Dulay和Burt就提出了二语习得的"情感过滤说",这一假说主要目的是解释情感因素影响外语学习的过程。他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Dulay etal,1982)。但是直到1985年,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著名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 ,他把监控论归结为 5 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才获得了学界和语言学习者的足够重视。他认为,情感屏障妨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利用可理解输入,当情感屏障强时,习得者也可能听懂或读懂语言输入,但语言输入到达不了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也就是说,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标语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到了80 年代新西兰语言学家Ellis 也提出,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不可分割,认为个体差异中的学习动机、个性特征等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能否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二 情感因素的分类及对独立学院艺术类教学的启示
对于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的分类,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侧重,本文从动机、焦虑、态度和性格四个方面,探讨它们对独立学院艺术类教学的启示。
1. 动机
动机通常指学生为了满足学习愿望所作出的努力。Garder 和L ambert ( 1972) 把动机分成工具型( instrumental) 和综合型( integrative) 两类。前者指学习者的功能性目标, 如找职业或到国外旅游, 或是为了通过考试等。这种动机的存在无疑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类学习者只学习他们认为是必要的内容,而且一旦达到使用性的目的, 他们的语言学习就停止了。后者指学习者有与目的语文化结合的愿望。而具有这种动机的人对所学的语言和它反映的文化都感兴趣。他们乐于接触外族人, 有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愿望, 并愿意与之交往(郭建荣,2011:125)。这样的动机通常能使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可以看出,没有学习的动机便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动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类学生通常比较喜欢与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对外语学习的动机不明确。笔者曾经在班上做个一个统计调查,54.3%的学生学习外语是因为这是一门必修课,25.8%的学生认为通过大学英语三级或四级考试可以帮助他们以后找到比较好的工作,10.6%的学生希望以后能出国读书或者旅游,只有9.3%的同学是喜欢外语,希望了解这门语言和文化。由此看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明确学习动机是关键。为此,教师可以分层次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学习,更多地加入文化的熏陶。
2. 焦虑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焦虑指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目标语言时出现的紧张、不安、担忧、恐惧等情绪。语言学家Ellis和Arnold都对焦虑做过阐述。他们认为,他们认为, 课堂上出现焦虑会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会因焦虑而紧张, 造成课堂表现差, 过分担心能耗费学生本来可以用于记忆和思考的精力。事实上,适当的焦虑能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而过度的焦虑则会导致紧张和害怕,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效率降低,而这又导致更进一步的焦虑,形成恶性循环。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除极个别同学),大都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再来上大学英语课之前,就对这门课充满了恐惧,怕自己学不好,怕老师提问,怕考试不过,以至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畏首畏尾,不敢表达自己,考试之前也充满焦虑,更不敢用英语与别人交流。这就对整个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要求。首先,教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由易到难。第二,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多鼓励学生。第三,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第四,教师在课后要多与学生交流,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3. 态度
态度包括认知部分( 对某一事物的信念) 、情感部分( 对某一事物的好恶程度) 、意动部分( 对某一事物的行动意向和实际行动)。 外语学习的态度主要是指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认识以及情感因素在学习上的倾向。(张兴培,2011:101)。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态度是否端正,无疑会对第二语言的掌握起到关键的作用。而根据20世纪中期语言学家Gardner和Lambert的研究,态度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目标语及目标语者的态度;对目标语相关事务的态度;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一般态度。教师可以通过多介绍英语和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使学生对这些国家和人民感兴趣,进而喜欢上这门语言。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充分的信任和热爱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很重要的。
4. 性格
心理学家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而两种不同性格的外语的习得过程和结果都不尽相同。外向型性格的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喜欢听说,能积极参与交际活动并寻求更多的学习和训练机会,但不容易静下心来钻研更深层次的东西。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 可能在语法、翻译、阅读理解方面钻研更深" (朱纯:1994)。但是由于不爱表达和害怕出错,或者锻炼的机会要少一些。艺术类的学生大多是外向型,勇于表现自己,爱说爱做,反对老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角色表演,英语演讲等活动以及给学生布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Abstract】 Objective
Objective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ting room specialist nurses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s to patients anxiety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looking for the evaluation of working subject index and method of the operating nurses. Methods Selected 120 patients with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The operating room specialist nurses and ordinary nurses preoperatively intervene o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respectivel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evaluate the patients and record its range with self anxiety scale (SAS) on the afternoon 1 day before the operation and 15 min in the morning after into the operating room. and in the 1 d follow-up, us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for nursing job.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AS score have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SAS rating decreased obviously ( P < 0.01)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SAS rating has no obvious change. An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for nursing job have no obvious difference. Conclusion ① The operating room specialist nurses psychological, effec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to the general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 anxiety, eliminate their fears, and help them to better cooperate with surgery. ②Due to the interference of many factors, patients satisfaction is not appropriate act as objective measur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nurses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s to the general patients.
篇5
关键词: 朱熹 朱子教育思想与读书法 现实意义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热爱教学工作,几乎把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人。他一生著述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哲学、经学、文学、乐律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但我认为,朱子这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读书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即便在我们如今新课改在大环境下,他的读书方法仍有极强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纵观朱熹的读书与教书历程及其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我以为可用两个词语来概括:信仰与超越。
一、关于信仰
朱子这一生,对于圣书与圣人的信仰是毋庸置疑的。他读书的态度,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我认为非“敬”字莫属:“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①他的“尊经”、“熟读精思”、“虚心涵泳”、“耐心”、“静心”、“专心”等学习态度不外乎就是这一个“敬”字。这个字不仅包含了他读书时对圣书作者的尊重与虔诚,而且有对自己看法的暂时搁置、对圣人学识与见解的期待、认同和接纳。一个“敬”字,将其读书与用心、智慧与德行统贯为一个过程,它折射出的难道不是一种信仰吗?但朱子对自己信仰的要求极其严格,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对圣书与圣人的信仰上,而他对圣书和圣人的信仰,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从对书中之“理”坚定不移的维护体现其对圣书与圣人之信仰
和其他宋明儒的看法一样,朱子认为圣书乃是载道之书,因此读书当然是为了求道(道理)。“圣人千言万语,只是说个当然之理。恐人不晓,又笔之于书。自书契以来,《二典》、《三谟》、伊公、武王、箕子、周公、孔、孟都只是如此,可谓尽矣”。“圣人之言,即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即天下之理”。②他一生对圣书与圣人的信仰,其实也就是对“理”的信仰。“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这里“理”即“天理”。他理想中的读书模式为:由圣人之言,通圣人之心,达圣人之意。但他把“理”和封建伦理道德联系起来了,认为“三纲五常”、“仁义礼智”就是“理”在人类社会的具体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子没有摆脱前人对“理”的认识,仍然是一种“传承”。对于“理”的认识,在朱子看来,除了读,还要体会,如果读书活动仅止于解读文本而不加以玩味和体会,则属于“俗学”而非“道学”,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今人读书,多不就切已体察,但于纸上看,文义是说得去便了。如此,济得甚事!”“古人读书,将求以道。不然,读作何用?今人不去这上理会道理,皆以涉猎该博为能,所以有道学、俗学之别”。③这里的“俗学”是指读书时只管文字而不究其意;“道学”则是要切已体察,从而达到“变化气质”和“明明德”的目的。
(二)从读书态度上体现其对圣书与圣人之信仰
朱子的读书态度,我认为可分为以下三种:
1.虚心
朱子对圣书与圣人的信仰,还表现在“虚心”上。他要求读者要虚心、怀着一腔诚意去读这些圣贤之书,虔诚地、被动地、倾听性地去接受,因此他对圣书的态度也是顺从和尊重的。在圣书面前,读者必须表现出相应与相宜的举止和姿态:“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已体察。”④这句话对读书的身体姿势、视觉样式、声音情态与心之状况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读书在他的眼里是一种特殊的身心投入的行为,这种行为已远远超出了普通意义上的读书,而成了一种读者和作者(圣人)直接的交流与沟通。朱子说:“凡看书,许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一段。须如人受词讼,听其说尽,然后方或决断。”⑤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读者应该扮演的是一个倾听者的角色,真正领会圣贤话语,不能用自己的主观随意性去忖度作者之意,不要误认为已意、私意便是圣贤之意。
2.专心
对此,朱子有“葬身”一说:“读书者当将葬在此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看外面甚事,我也不管,只恁一心在书上,方谓之善读书。”⑥又说:“读书,须是要身心都入在这一段里面,更不问外面有何事,方见得一段道理出。”⑦“将身葬在此书中”、“一心在书上”、“身心都入在这一段里面”都说明读书要专心,要完全地投入,即便“踏翻了船,通身都在那水中”,⑧仍然不能管身外之事。
3.耐心
朱子说:“读书要须耐烦,努力翻了巢穴。譬如煎药,初煎时,须猛着火;等滚了,却退着,以慢火养之。读书亦须如此。”⑨将读书喻为慢火煎药便是他认为读书须有耐心的有力证明。他认为读书需要一种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心态,“以意逆志”,从而“耐心等待”圣贤原意。
(三)从读书方法上体现其对圣书与圣人的信仰
此外,朱子还有很多读书方法,也体现了他对于圣书与圣人近乎朝圣者的崇拜,如“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等,他要求读书必须抓紧时间、精神抖擞、勇猛奋发,还要严肃认真、精神专一,不能有放荡之心,不能游离不定,不能三心二意,等等。这些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学习态度。
二、关于超越
了解了朱子读书法后,我为其读书时“缩小自我,放大他人”的治学态度所震撼。不可否认,他的种种治学思想与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着极其重大的借鉴价值和积极意义。不过我也认为,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前人治学的态度与方法,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学习后的超越。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学习本身,而在于如何古为今用。这个“用”字,说的就是该如何超越的问题。
(一)对其办学宗旨的反思与超越
朱子一生办学的宗旨就是“希贤希圣”,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贤人,这种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他对于所读书目的限定,也有着其局限性。如他鼓励人们读的书都是“儒家经典”,他读书的目的是“变化气质”与“明明德”,也就是修身,而且是以封建社会的清规戒律作为标准来进行修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主张的是培养封建社会的“忠臣孝子”,是没有自我可言的人。对于这一点,我们显然不能苟同其观点。我国的教育经验证明,没有自我的人是没有创造性的,没有创造的人是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应鼓励学生张扬其个性,这显然与朱子的教育思想有着极大的分歧。
(二)对其读书方法的反思与超越
朱子读书法中,我认为也有不甚科学的地方,如所主张的“循序渐进”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他说:“以二书之言,则先论而后孟,能一书而后又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导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前乎,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躐等之患矣。是不惟读书之法,是乃操心之要,尤始学者不可不知也。”⑩对于其这一观点,很多人都持赞同态度,但我以为,读书有时应整体把握,不一定非一字一句。有时我们读书对前一句不甚理解,读到后面恍然大悟,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而且在今天知识爆炸、书本杂志浩如烟海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学好所有想学的知识,也没有人能够读完所有想读之书。因此,为更好地拓宽视野,为掌握更多的信息,我们读书时必须分粗读与详读,甚至只是看一看一本书的目录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读书方法,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取舍,有利于更快地达到目标。
以上所述,是我对朱子教育思想与读书法的看法。其实朱子是何人,我又是何人,岂敢对此妄加评伦?一些感想而已,并不全面,但分析有助于反思,反思有助进步,进步有助于超越,超越才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根本。
注释:
①答程正思.朱熹集(五).P2450.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2913.
③朱子语类(第1册),P181.
④朱子语类(第1册),P179.
⑤朱子语类(第1册),P179.
⑥朱子语类(第7册),P2805.
⑦朱子语类(第1册),P177.
⑧朱子语类(第7册),P2765.
⑨朱子语类(第7册),P2778.
⑩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汇编(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73.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课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要求。
从教十年来,我作为一线教师,亲眼目睹了当今中学生情感缺失之严重:路遇自己的老师,面无表情,昂首而过的;烦于父母管教过严与父母大吵大叫甚至杀害父母的;对于老师的教育不屑一顾甚至大打出手的;读书无用,及时行乐的;一句话接受不了自杀的……可见随着物质文明程度的飞速提高,年轻一代的精神文明教育苍白了许多。看着一张张韩流装扮下的稚嫩的脸,听着课间教室里传出的一声声不堪入耳的时髦词,我惊叹这是不是十五六岁的朝气蓬勃的年轻的心。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的脆弱、敏感、自私、自理能力差、不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对事物的冷漠,都让我心痛,痛心之余更深刻领悟了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
一、充分利用历史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豁达个性。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而评价的主旨就是客观、一分为二。我就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展开了情感教育。
比如讲到雅典的民主政治时,让学生根据雅典民主各种机构的产生和体现的特点对其进行评价,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它存在的另一方面的意义。顺境中暗藏危机,更应保持清醒头脑,而不是享乐其中;逆境中存在机遇,更应该奋起直追,而不是消极沉沦。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坦然面对,尤其对于批评的声音更要有宽广的胸怀,而不是一味地排斥。
二、充分利用中外思想家的思想火花点燃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国之强大奋起读书的远大理想。
比如讲到宋明理学意义时要取其精华,让学生充分感受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理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深究无用,但理学家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
比如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知道致知读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源头,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比如,学生熟悉的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则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要让学生从小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勇于担负起治国、强国的历史重任,认识到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天下人谋幸福。放眼世界,自然心胸开阔、志向高远。
三、以身作则,带着一颗真挚的心上好每一节课,带着一颗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学”、“助之以成”、“鼓之以气”,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决心、信心和恒心,战胜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要让学生坚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评价要以鼓励学生为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当然该批评时要批评,该教育时要教育,不能一味地报喜不报忧,更不能姑息养奸,要让学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能够承受未知的一切。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可用的素材还需要很好地挖掘,我也将继续探索、实践,充分利用好历史教学这个平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7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各样针对教育、教师的批评声纷至沓来,尤其是每当有个别教师行为失范时,各大媒体的批评声就会不绝于耳,使教师群体的声誉降到冰点,使人们不得不对师德、师风、师道进行反思,对重铸教师之魂进行思考——究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中国好教师?
总书记去年教师节前夕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讲话很好地回答了以上问题。
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教书有成绩,育人有效果,学生有亲近,家长有信任,领导有肯定,同事有支持,心中有理想,未来有憧憬,这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正如总书记说的,“做老师,最好的回报是学生成人成才,桃李满天下。想想无数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那是何等让人舒心、让人骄傲的成就”。
好教师是一首诗,韵味长存;好教师是一幅画,清新高雅;好教师是一棵松,正直伟岸;好教师是一座碑,坚实高大。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做一位幸福的好教师理应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光辉”中必然蕴含着“幸福”的因子。这种幸福不只来自外界的赋予、物质的回馈,而应得益于内心的充盈,来自心灯的呵护、薪火的维系和传承;来自精神的给予获取、吞吐吸纳。
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成长中的学生,他们将来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担负起民族、国家的重任。教育一直是以小喻大,以近知远的源头工作。教师要有幸福的追求,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做一个幸福的好教师,有幸福感地做好教师,深味做好教师的幸福,有“春风风人,春雨雨人”的亲切,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好教师的敬业、勤奋、刻苦、奉献是追寻人生价值的内在过程。
教育是一种使命,始于神圣,结于厚重。教师是文化的信徒,起于传承,归于发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就要学会开心工作,开心生活,就要懂得在忙中享受,在累中快乐。
教育是一种劳动,始于辛劳,结于平淡。教师是教育的行者,起于梦想,归于追求。做一位幸福的好教师,就要学会尊重自己,宽容他人,就要懂得在做中充实,在行中提升。
带着幸福感去做教师,正如揣着理想上路,不仅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身魅力十足、光芒四射,而且必然会使教育教学变得精彩,进而创造出整个人生的幸福和全体社会的幸福。
(《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3日周洪宇/文)
为什么要提读书方法论
年前,有人在人民日报上写评论,谈及“读书人为什么不读书了”。依我看,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读书人没能靠读书解决生计问题,于是义无反顾地信奉“读书无用论”;二是读书人压根没找到读书的门道和乐趣,于是心生倦意,见书头痛。如同我的一个朋友所说“搞文字的人被文字给搞了”,许多读书人也觉得自己“被书搞了”。就是少有人去反思:是不是读书方法出了问题?有没有好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与书相得益彰?
事实上,读书和学术研究一样,需要有方法论上的追求。所谓“方法论”,是指在具体的读书方法背后,还有理念、目标、价段、工具、技巧等系统性的考虑。这里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讲清楚:
第一,读什么?“随意读”当然也是读书法,但绝大多数“随意读”的人还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着走,比如,总是盯着别人读什么书、市场流行什么书。事实上,有积淀的读书人对“读什么”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这需要对自身的经历、兴趣、优势、不足和需求有足够的反思与洞察。比如,对于农村出生的人而言,读到《乡土中国》《中国在梁庄》这样的书,理解与收获肯定要多于其他人。如果有意识地增加这方面的阅读,很快会在农村问题上成为有话语权的人。
第二,怎么读?读书讲究品味,但终归还有个效率的问题,即读来读去,到底收获了什么。这个问题最好落实到每本书,甚至每个章节上,结构化读书法、读书标注法以及读书会等,就是对“怎么读”的经验总结。
第三,读了做什么?我不反对“陶情适性”这种说法,但如果读书跟喝茶、画画、打太极的功效一样,那还不如做点其他的。我觉得读书是解决人的成长问题,即在身体不再成长甚至开始萎缩的时候,我们还能继续改善思维方式、提升认识水准和审美境界,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保持可塑性和可能性,在“存在”而非“生存”的意义上继续我们的人生。
自人类发明书以来,这些问题好像就出现了。古今中外不少学问大家,对读书都有过思考和总结,也不乏专门论著。这些是读书人永恒的问题,我称之为“十字架般的问题”,读书人永远背负着它们,就是为了寻求一种上升和超脱。人固然可以分为“读书”和“不读书”两类,但同为读书人也有不同的境界,比如为消遣的阅读、为知识的阅读,以及为观点和思想的阅读。唯有后一种境界能让我们对书籍以及书籍背后的人保持极大的敬意和热情,并让阅读成为我们终身不可废离的生活方式。
(《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16日张以瑾/文)
纽约幼儿园到底教了什么
纽约幼儿园到底教了什么?这从纽约市幼儿教育目标可见一斑:提倡了解儿童原有水平,促进儿童发展;让儿童在各领域全面、和谐发展,将以参与、互动、体验为特性的活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许多到过纽约的人都听说,幼儿园几乎不传授任何数学、语文等知识。一位两个孩子都在纽约出生长大的母亲说的话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幼儿园从来不教拼写、单词和简单的数学,这些真正的知识都不教。”难道纽约幼儿园真的什么都不教?其实不然!
事实上,纽约幼儿园既教数学,也教语文,只不过幼儿园不用“数学”“语文”作为课程名称。在数字方面,纽约幼儿园都会开展计数活动,如让孩子知道数字的名称和计数的顺序,再现物品的数量;通过计数了解物品的数量,数数时按顺序说出数字,将物品和数字一一对应。另外,老师还让孩子比较数字,指出一组物品比另一组物品多或少;让孩子们使用五种以上的物品进行数字配对和计数,根据顺序或位置指出“第一”和“最后”;教孩子描述和比较可测量的物品的长度、质量,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培养孩子的代数思维,如理解加法即添加,减法即拿走。纽约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里没有“几何”科目,但是老师会让孩子指认和描述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并用形状描述周围的物品,以及用顶部、底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高、低、旁边等词汇来描述物品的方位。在这样认识和比较的过程中,孩子认识了二维和三维形状、不同体积的物体,并能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相似性、差异性及其颜色、大小和形状,从而培养了一些几何常识。
在语文方面,纽约幼儿园安排有“说话课”“故事课”,通过说话课让孩子了解一周有几天、日期,知道一年之中的主要节日、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一方面传授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常识,另一方面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课”朗读文学作品、教唱儿歌和讲故事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讲话能力。另外,幼儿园通过“操作课”让孩子搭积木、拼七巧板以培养动手能力和保持安静、耐心的能力;还开展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等。
幼儿园注重幼儿行为的培养。纽约市教育局颁布的《纽约市幼儿行为标准》特别强调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要求幼儿园培养儿童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形象;鼓励儿童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表达情感、需求、看法和偏好;用语言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需要、需求和感受,并解决冲突;了解他人的需要并表示同情;在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日益体现自我控制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园会传递如何遵守社会秩序等基本礼貌和价值观,教育儿童守规矩,例如在别人讲话的时候绝对不能插话。如果不举手或者不示意就插话了,就会被看作是很无礼的行为。老师会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们强调这个道理。这几乎贯穿了整个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还强调一些细节上的基本文明礼节。比如,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或者肘部遮挡,排队的时候不能插队等。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纽约幼儿园对儿童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例如,老师有意识地让身体健全的孩子和残疾的孩子或者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让他们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互相尊重,让孩子们知道嘲笑或不尊重弱势群体是不礼貌的行为,也是不值得尊重的行为。
由于自制能力较差,孩子们相互间吵吵闹闹、闹别扭的事情经常发生。纽约幼儿园的老师认为这种磕磕碰碰的事情十分平常,家长不必担心,也不要找老师告状,而是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在老师看来,家长不要参与孩子们的冲突,而是告诉孩子,对方是你的朋友,你自己处理和他的关系。如果你还想和他玩,你自己去找他沟通。幼儿园努力培养孩子们和他人沟通的能力。老师们鼓励孩子们多发言、多讲话。如果一个孩子性格内向和腼腆,老师会在一些场合特别给他或她安排一些角色,给他们创造讲话的机会。 (《东方早报》2014年11月12日林广/文)
“萌娃翻拍”是与非的评价主体应是孩子
这是一个萌娃风行的时代,各种宝宝秀和萌娃照铺天盖地,让人应接不暇,刺激着我们的敏感神经。近日,随着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的热播,翻拍该剧“幼儿版海报”的活动在不少地区盛行,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这究竟是一种热爱孩子的新潮,还是一种行为观念的误导,大家莫衷一是。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个孰是孰非的评判标准呢?
稍加总结,不难发现,对于此类活动,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会不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二是究竟有没有意义。
一次短暂的萌娃翻拍剧照活动,究竟会不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的确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以验证的命题。其实,那些饱受非议的宝宝秀和萌娃照,常常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成人化”的话题或仪式,如爱情、婚礼等。而对于那些扮演和翻拍明显适合幼儿年龄的剧目或故事,如《蓝精灵》《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等,则很少有人发表异议。由此可见,是否符合孩子特定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公众判断这类活动是否恰当的主要标准。一方面,我们的确不能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来满足成人的各种需求。这就要求成人在举行类似活动之前,仔细评估一下自己的主观需求和行为方式是否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是否会导致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像上述这样的翻拍剧照活动,我们也不必过于敏感、妄加指责或贸然否定。在幼儿的世界里,它们或许就如“过家家”游戏。谈虎色变的陈规俗念或成人自居的文化意识,同样会让孩子的世界少了许多童真与乐趣。
篇8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读完后受益匪浅。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式与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教师读书的重要意义,许多专家有过深刻而精辟的论述。苏霍母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要终身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甚至有人说,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读书是否该成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不论。但可以断言: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读书,能够改变我们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教育者的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作者以哲理化的思想,加上鲜活形象的切身教育故事,给我们阐述了“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教育思想。他没有用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用丰富的实例将自己的教育理论演绎的深入人心,读后使我们对教学工作中的某些问题顿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苏霍母林斯基在谈到对后进生的工作中,特别强调“第二套教学大纲”的重要作用。他曾试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并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在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尝试着用惊奇、赞叹来治疗大脑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苏霍母林斯基通过千百次的观察得出结论: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象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儿童的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自认为重视了每一个学生,自认为关心了每一个后进生,及时进行补差,重视了后进生,对照《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教育理论,想来真有些惭愧。因为,平时我所谓的关心和帮助后进生,只是在应该让孩子们放松游戏的时候,给后进生补课做练习;只是在应该让孩子活动、舒展身心的时候,占用他们私人的时间;让他们的课余只能在我们老师的喋喋不休和反复的练习中体会学习的滋味。
篇9
一、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政教处林主任在国旗下宣读读书月活动的具体方案。按照活动方案,我们迅速在部门开展了读书月的一系列活动。全校师生开展“五老”进校园的感恩教育,好书大家看的自愿捐书活动,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制作格言精心布置教室的读书角、生物角,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势宣传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节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读书
要想要学生爱读书,我们的老师就必须先爱读书。因此,我校老师利用这次的宣起一阵读书风气的潮流加强学习,至少每人读完一本教育专著,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我们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三、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学校在读书节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五老”进校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为响应布吉街道办的号召,专门请了骆玉晶教授到学校进行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以爱父母、爱师长、爱人民、爱党、爱祖国、爱同学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习惯为重点內容;以唱响国歌,遵守《规则》和《守则》、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减少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通过活动,使学校的校风更淳正,使学生的礼仪更文明;使学生的书香气息更浓厚。
(二)班级图书角的建立
班级图书角的建立是具备本校特色的图书流通模式,读书文化节的开展将进一步促进班级流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各班积极开展“爱心献书活动”和 “好书换着看”活动。各班发动学生捐书(所捐图书每学期更新一次,期末可领回),建立班级“好书交换站”,按照“好书交换站”图书管理规定,各班读书小组开展“好书换着看”活动,班级“好书交换站”的建设及管理情况与班级量化挂钩。发动学生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充实班级图书角。达到了一人几本书的效果。各班的图书角藏书可谓,琳琅满目,涉猎广泛,有科普知识,有小说评书,有历史故事,有文学评论,有人物传记,有杂志,也有趣味幽默大全等等,并汇编出了各班读书月期间的书籍目录。
学校图书馆对各班图书馆进行收藏,将好书归类,再让学生借阅。班级图书角的建立既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自然地亲近书本,喜爱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让每一位学生写一份读书心得体会再班上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效果。使学生产生了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三)开好班级读书主题班会。
充分利用好第十周的主题班会课,由班主任主持,内容有演讲交流、古诗诵读、课文故事演说、名言名句赏析等。班会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活跃。他们谈到了开展活动以来阅读的收获,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并介绍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样带动父母阅读的实际行动。通过此些交流会,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四)征文比赛。
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认真组织了征文比赛:如《读书与文明》,《读书伴我成长》,《我与家长共读一本书》等。全校同学热情高涨,参与面广,文章质量高,有很多同学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喜爱写作的小作家,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五)出好黑板报
各班针对各自的实际,围绕读书月活动的要求,出了一期以“阅读交流”为主的黑板报,主题鲜明,版面设计合理,学生人人出谋划策,标题的纵横式样和插图的配合映衬,色彩的醒目和谐,内容生动精彩,热衷于读书,富有当代学生好学习的生活气息和情调,书写达到了规范,清楚,整齐,以达到美观的效果等等,总之达到了构思巧妙精到,图文并茂,匠心独运的艺术境地。
四、活动效果
1、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学校’,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通过读书节活动,使每个学生“读好书,净化心灵,启迪人生”。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待人教,自能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这些就是我们读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2、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进一步转变。通过开展读书月活动,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校园里,书声朗朗,歌声嘹亮。课堂纪律好转了,午间学生有事可做了,同学们能静心学习了,小主人意识增强了,日常行为习惯也规范了。
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内涵,有发展。读书活动的开展,将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今后,我们要在全校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让我们的学生在
篇10
关键词:王守仁;素质教育;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在越城的阳明洞隐居修道,故号阳明先生。明代杰出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他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工作,除聚徒讲学外,还大量创办书院,推广社学。他反对忽视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在儿童教育原则和方法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的“立志为要”“顺导性情”“循序渐进”“自求自得”等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立志”为要——重视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王守仁继承了我国古代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成德”是对每个学生的普遍要求,是“为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养成良好的品德才能促进各种才能的增长,良好的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靠老师的教导。所以,每当他讲学之初,必先“考德”。他强调“学必立志”,他说:“志不立,天下无所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御之马漂荡奔逸,终无所底乎。”如果撇开王守仁德育内容中的封建因素,王守仁关于“德育”为首的思想和他对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关系的论述,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二、不执一偏——重视儿童的全面教育
王守仁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应当是多方面的。他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为此他对教育者提出了通过歌诗、习礼与读书对儿童进行全面诱导的要求,并对习礼、诗歌和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分别作了说明。他认为诗歌可以激发儿童的志向,调节儿童的情绪,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习礼不仅可以使幼儿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还可以通过礼仪动作来锻炼幼儿的身体;读书学习不仅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在他看来,如果能通过上述这几方面的内容和途径对儿童进行教育,就可以使儿童在品德、知识、身体、心理等方面健康成长。
三、顺导性情——注重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
王守仁认为,幼儿就像刚刚发芽的草木,如果让其自然生长,就会枝繁叶茂,反之不管是过多的干扰还是过分的呵护,都会使其畸形发展,甚至枯萎死亡。儿童的教育也应顺其天性,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其自然发展,不宜过多地加以约束。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注意培养儿童的兴趣,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他认为儿童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才会有内在动力,学习起来就会心情愉悦,进步就不会停止,反之如果儿童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起来就如同置身囹圄,倍感痛苦,就会像冰霜摧残下的花草,慢慢地枯槁。他对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等摧残儿童身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刻地批判,这对今天我们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循序渐进——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王守仁认为教育儿童必须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渐渐盈科而进,在他看来任何人的认识水平都有一个由婴儿至成人的发展过程,就好像一个婴儿,在母腹中时什么也不会做,出生以后才会哭笑,然后才会识认自己的父母兄弟,继而才会立和走,才能拿得动东西,最后才天下之事无不可能。他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到什么水平,所教知识就只能进行到什么水平,如果所教内容过多过难,就使儿童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他还提出了要使儿童学有余力的教育观点,认为如果学生能学会200个字,那就只教他100个字,经常使他感到精力充沛,只有这样儿童才不会“厌苦”。他对当时违背儿童教育规律的“鞭挞绳缚、若待囚”的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五、因材施教——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
王守仁认为儿童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人“天赋”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应该相同,要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好像医生看病,要对症下药,“初无一定之方,不问症候之如何,而必须人人服之也。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教育儿童如果用“一定之方”去约束学生,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抹杀学生原有的长处。王守仁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育者的任务就是“益精其能”,他坚决反对用同一标准去培养儿童的教育方法,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儿童不同的个性。王守仁这种因材施教、各成其才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现代教育的人才观有着许多一致的地方。
六、自求自得——重视学生独立思考
王守仁强调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中盲从教师的“师承”现象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他说:“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儿童用“心”思考,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启迪其智慧。他强调,只有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目崇拜,使之“深入心通”,长大后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轻易受别人左右。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他认为,学习这种事,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他反对朱熹“为学之道在穷理,穷理之要在读书”的观点,认为“六经之实”都在“吾心”之中,单靠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求之于心”是根本,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寻找方法而已。反对盲从典籍,提倡独立思考,这也是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七、躬行实践——重视学行结合
王守仁将“知行合一”原则贯彻到教育活动,主张学行结合,他说:“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他还进一步强调,只有学行结合,才叫真诚;学行割裂,就是作伪。尤其是在品德修养上,他主张“事上磨炼”,认为只有通过具体的“事”才能练就良好的品德,日常生活中“声色货利”充满了诱惑,撇开这些具体的诱惑去空谈提高道德修养是毫无意义的。只有通过“事上磨炼”,才能真正落实“知行合一”。
纵观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王守仁所提倡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儿童中心观”具有明显的自然教育的思想,是对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和深化教育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车运景.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