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前沿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学前沿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新闻传播学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要求本专业硕士具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最早开办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专业涉及新闻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学分制,学时为三年,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求职。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78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招收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层次的新闻教育人才。经过几代新闻人数十年的努力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逐渐规范化。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多元化。近年来,跨专业报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跨专业学生在接收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理论方法与自己本科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与分析。在学科交汇处提出新的理论设想,进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当前,业界需要这样既具有新闻专业素养又拥有其他领域专业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近几年状况来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也开始选择读研深造,他们的加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案例资料。
(二)课程设置重应用性
由于基本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传播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起本科阶段来更加注重的是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并且在进行了系统的概论学习后,细化专业学习。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将当下新兴的科学传播技术和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引入课堂,弥补研究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使学术研究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术成果对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新闻传播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新闻业务中。这也能使研究生毕业后更快速地融入专业工作,使研究生教育与时俱进。
(三)注重思维及能力培养
与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相比,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塑造,通过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思考,结合新闻业务案例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地理解新闻传播理论,进一步研究新闻业务,发展学科理论学说。研究生教育需要从学术层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深刻理解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学说进行发展或批判。研究生教育精且细,才能形成理论架构的系统搭建,逻辑思维的准确塑造,科研能力的着力培养。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
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均起步较晚,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基本是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新闻传播事件进行的,主要是对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发展的探索。其研究实用性质较强,相应的理论色彩就比较弱。传播学引入新闻学界后,经过一代专家学者的探索,将二者磨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已经彼此交融,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思想已经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一部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科的融合,将二者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方法融汇,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新闻学研究。研究生教育就是在着力培养一群从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人才,培养其科研能力,鼓励热心学术的学子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储备人才。
(二)提升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力
从新闻传播业界的角度看,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新闻传播学术理论转换为新闻传媒行业的生产力,促进我国新闻传媒传播能力的提升,扩大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范围,提升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内外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现当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大给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形势多变的环境下加强我国的新闻传播力,需要学界的研究者们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反复地进行研究,探讨出最好的方案、办法。
(三)符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持续增长,而本科文凭的竞争力却未曾增长。这使得本科毕业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越发处于劣势地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相较于本科生会更有自信心、更有竞争力,部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对高学历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单位,研究生的优势较大。在工作中,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接收的教育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其在事务处理上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周到、处理得更妥帖,这种能力使研究生在工作发展上有着足够的后劲。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行业,甚至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都十分重要。国家传媒影响力的拓展、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和专家学者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予以重视,完善学科教育体系,丰富研究生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学术,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婉馨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65-68.
篇2
关键词: 跨专业课程群 学前教育 网络采编 人才培养体系
一、现状和意义
我校近年新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和网络采编专业(方向),其中学前教育是省教育厅规定凡有师范类专业院校都应该开设的新专业,网络采编则是我校针对社会发展状况开设的有较好就业前景的新专业方向。根据我校院系设置实际情况,二者目前均由中文系具体管理。
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都具有很强的跨专业性质,需要聚合多院系、多专业的学科、师资力量办学。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关系到二者能否办学成功。
跨专业课程群的研究在学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及早起步,利用开办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的契机,认真研究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问题。
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表明,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更受欢迎,更有前途。而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无疑对培养具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我们成立跨专业课程群研究小组,以加强对跨专业课程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案
根据我校实际,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以我校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为例,参考其他典型高校的经验,研究我校跨专业课程群的发展现状、发展途径、发展主旨。此目标大体可以分解为如下各方面内容:(1)我校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现状如何?(2)我校应该怎样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3)我校学前教育与网络采编应该怎样示范性地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4)我校应该怎样打破学科和院系壁垒,培养师生的跨专业课程群意识?(5)我校应该怎样利用跨专业课程群,培育学科与教学新的生长点?(6)我校应该怎样汲取别的典型高校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的先进经验?
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是:统筹安排,分工合作,文理工打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设计与个案实操相结合。具体方法如下:(1)调查研究。调研我校和其他典型高校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现状;(2)理论阐释。紧跟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前沿,借助最新教育理论,对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理念与构建体系进行理论阐释,力求高屋建瓴,自成一家;(3)个案实操。借助学前教育与网络采编的跨专业特质,示范性地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为学校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此前,我们已为课题研究打好较充分的前期基础,如:(1)已撰写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论证报告和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建设规划,获得学校、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通过;(2)已撰写设置网络采编专业方向论证报告和网络采编专业方向四年建设规划,获得学校、通过;(3)已初步编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得学校通过;(4)已初步编制《汉语言文学(网络采编)人才培养方案》,获得学校通过;(5)团队成员近三年撰写了10多篇相关论文,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准备好理论基础。同时已收集大量相关图书资料,走访相关幼儿园和企事业单位,准备好科研条件,保证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三、人才培养体系
具体研究过程比较艰辛,遇到的困难很多,逐步形成清晰的体系。研究成果最终物化为具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用以指导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
(一)以学前教育为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各种类型幼儿园、托儿所等学期教育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且具有鲜明汉语言文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具有师范性质与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树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对学前教育工作拥有热情与兴趣。
3.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观察、理解幼儿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师修养;
(3)具备较强的文艺欣赏与文艺创造能力;
(4)具备较强的学前教育研究与教育管理能力;
(5)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相关资料。
4.主干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美学
5.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课程论、幼儿保健学、幼儿游戏理论、琴法、声乐、舞蹈、美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舞蹈创编与技法、美学、文艺理论基础、儿童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创作与应用写作。
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社会调查、专业考察、专业技能实训、学年论文、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
7.教学进度表(略)
(二)以网络采编为例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与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方面语言文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要求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协调管理能力,掌握现代化文字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
3.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管理协调能力;
(2)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拓宽专业知识,能将现代化文字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运用到新闻宣传、编辑出版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3)了解本专业及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文化产业等发展现状。掌握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基本方法;
(4)熟悉文化政策与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等方面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相关资料。
4.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5.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站建设与维护、传播学等。
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社会调查、专业考察、专业技能实训、学年论文、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更正制度 公众事务主编 电视媒体 印刷媒介
更正与答辩制度,是一项国际公认的新闻职业规范。研究者多是从报纸等印刷媒介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更正与答辩对印刷媒体的重要性。电子媒体,如广播、电视与网络是否也需要实行更正制度呢?电子媒体的更正方式与印刷媒体有何不同?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以电视为例做一简要分析。
更正制度的历史演变
大众传播媒介每天报道的新闻内容越来越多,很难保证完全不会出错,关键是有了错误怎么办?相关人向传媒提出更正与答辩的要求,便成为一种自然的权利,同时大众传播媒介犯了错误及时更正,也有助于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是媒体对公众负责的一种表现。
马克思1843年将报纸的这一工作特点概括为“有机的报纸运动”。他写道:“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最初,这个完整的事实只是以同时发展着的各种观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观点有时有意地、有时无意地揭示出现象的某一方面。但是归根到底……报纸就是这样通过分工,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的。”①
关于新闻报道更正的观念与做法,我国早在19世纪末已有明确的规定。国际上,1948年,联合国新闻自由会议通过了《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草案》。该草案包括三个相互制约或有联系的公约:第一公约“国际新闻采访及传递公约”(美国代表团提出)、第二公约“国际新闻错误更正权公约”(法国代表团提出)、第三公约“新闻自由公约”(英国代表团提出)。更正与答辩权的概念,被提到与新闻自由的概念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国际社会的确认。
就实践而言,更正与答辩制度被国外众多权威媒体普遍接受,《纽约时报》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纠错制度,它每天要在第二版显著位置上开辟专栏,将该报前日收集到的差错集中刊出。近年来,更正与答辩制度也被中国印刷媒体认可,2003年6月30日,《北京青年报》A叠第二版出现一个加框的小栏目“本报更正”,对该报6月28日和29日消息中出现的差错提出更正,并向读者致歉。同时,该栏目还告诉读者与之联系的E-mail地址。目前,包括《新京报》、《南方周末》在内的国内众多印刷媒体都设有更正栏。
电视媒体使用“更正”制度的必要性
在当代社会中,电视对社会生活及普通受众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报纸,尤其是对儿童。儿童的心理及性格尚未成型,电视媒体对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专家把这种影响称为“隐暴力”。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所教授陈会昌在北京市200多名4~5岁儿童的抽样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孩子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第一是电视广告,第二是动画片,第三是少儿节目。孩子的模仿力强,对于电视上出现的错误或者有害信息,他们很容易全盘接受并进行模仿,从这一点上看,电视媒体使用“更正”制度,不仅有助于媒体公信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媒体对受众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但就实践来看,与报纸不同,电视媒体很少采用“更正”方式改正报道中出现的错误。同时,电视节目中各种各样的错误却层出不穷,如果电视媒体不主动做更正,则会对媒体自身的形象以及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损害电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比如中央电视台《咏乐汇》节目开播时间并不长,观众在其官方网站上指出的错误却不少,摘编如下:如在《李咏对话刘晓庆》中,李咏和刘晓庆都将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说成是鲁迅的。在《李咏对话余秋雨》中,将“十斗为一石”的“石”读作shí(二声)。而《汉语大字典》中对“石”的注释则是:石,量词,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1991年版《汉语大字典》第七卷980页)。字幕错误,如《李咏对话刘晓庆》中,“清一色”写成了“青一色”、“经典影片”写成了“精典影片”。有观众批评:“还请幕后工作人员以后不要出现这种低级的错误,中国作为一个上下传承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堂堂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居然出现错别字,实在让人有些汗颜。”
这种电视媒体不主动更正错误的现象让人忧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关于更正制度,陈力丹说:“比较难的是影视媒体。”②这主要是电视媒体更正的具体方式难以把握,电视不同于报纸,可以直接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更正,电视声画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单纯用文字方式更正电视中出现的错误效果并不好,电视媒体的具体更正方式与报纸有着很大差异。
电视媒体具体更正方式探析
电视节目类型化是目前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八分法。《中国应用电视学》③将电视节目分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教育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文学、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专栏节目和电视广告;徐舫州、徐帆按照“‘电视学科理论逻辑、电视业界实践模式与电视观众收视习惯相结合’的‘偏重内容属性’的‘三结合’分类原则,初步确定了以下八种电视节目类型: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视电影和电视特别节目”。④2.六分法。朱羽君教授认为电视节目类型主要有六种: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现场直播、电视评论节目、电视纪录片等。分类的依据各不相同,“类型的概念被借用到电视节目中,就是用来区别某个节目形态与另外的节目形态”。⑤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电视节目有没有主持人(播音员)将其分成两类。
第一,有主持人(播音员)的电视节目类型,可采用主持人(播音员)口头更正与滚动字幕更正结合的方式。如中央电视台《咏乐汇》,在一期节目中,介绍某明星经历时,将“辍(chuò)学”误念成“zhuì”学,下一期节目开始时可由李咏向观众做口头更正,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以滚动字幕更正的方式为补充,这种更正方式适合一切有主持人(播音员)的电视节目。
第二,没有主持人(播音员)的电视节目出现错误如何更正?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报纸尤其是《纽约时报》的做法,设立“公众事务主编”纠错的制度。
2003年9月,为了处理纽约时报记者布莱尔造假新闻事件,《纽约时报》设立代表读者监督该报的“公众事务主编”,“现在如果读者对报道有任何疑问和不满,对记者行为有何质疑,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信件的方式,直接向‘公众事务主编’反映,‘公众事务主编’会根据读者提供的情况展开内部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⑥“公众事务主编”扮演的是监察员的角色,既检查报纸的报道是否有错误,又受理读者对报纸的投诉。电视媒体也可以设立类似的“公众事务主编”,既受理来自观众的投诉,更主要的是主动发现并更正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各种差错。在没有主持人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公众事务主编”还应该承担“更正员”的角色,对于电视广告、电视剧、电视电影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发现,并迅速在重要时间段(比如节目播出前或播出期间)予以更正。在这一类型节目中,更正的方式应该是“公众事务主编”口头更正与滚动字幕更正结合的方式,另外,对于电视电影、电视剧、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应该本着谁出错谁负责的原则进行适当的惩罚,对影响较大的娱乐节目及少儿节目中出现的错误,惩罚力度应该加大。
更正的时间应该及时,一般应该是发现后立即更正,本期节目没有发现,下期节目开始前更正,更正的态度应该诚恳,语言应该简明扼要。
总之,电视媒体出现错误之后及时更正,不仅是对公众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还可以使这种错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电视媒体出现错误后主动更正,还可以增强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译文有改动),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②李彬、杨芳、尹力娟编:《清华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徐舫州、徐帆编著:《电视节目类型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方德运:《试析电视节目类型化和节目市场化》,《声屏世界》,2002(11)。
⑥罗筠:《纽约时报的纠错制度》,《传媒观察》,2004(2)。
篇4
[关键词]李安电影;两难结构;未知结构
作为国际著名的导演之一的李安,以“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走入国际影坛视野,开始了他闯荡好莱坞的电影历程。此后,李安相继执导了《与魔鬼同行》《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绿巨人》《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等影片。每一部电影的推出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并获得了国际国内电影节一系列的重要奖项。近年来,研究李安电影的论文和专著纷纷出版,这些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家庭、同性恋、武侠、文化冲突、跨文化诠释、父权、人性、身份、社会背景、伦理道德、中西文化、叙事策略、美学风格等关键词上,没有脱离一般电影研究的方法,尚未对李安的电影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李安电影的最大特色在于他的电影结构中存在的“两难”情境,并且保有从“两难”到“未知”的行进脉络。
一、两难结构:话语的缘起及其影像呈现
余秋雨先生曾讲到,但凡能让人物陷入两难情境的文艺作品,就容易“不朽”。《红楼梦》《李尔王》《西厢记》《窦娥冤》等文艺作品皆是如此。戏剧和文学都是讲究结构的。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之所以伟大,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出了人类所共同的、终极的悲剧宿命。余秋雨先生把它概括为作品背后所应该具有的“两难结构”。
电影与语言艺术的关系极为密切。那么李安电影中的“两难结构”又会如何呈现?
《推手》中的父亲和儿媳妇,一个是来自中国北京退休的太极拳教练,一个是整天在家敲打着键盘写作的美国媳妇,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两难。一个要吃中餐,一个要吃西餐,语言不通,在生活习性上有诸多差异。儿子夹在媳妇和父亲之间,两难。两难的结果导致父亲离家出走,来到华人街的餐馆里洗盘子,可是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手脚不麻利,遭到老板的指责,更是两难。
《喜宴》中,一心想让儿子传宗接代的中国父亲母亲来到美国,而父亲却意外地发现在美国留学的惟一的儿子高伟同竟然是同性恋,两难。儿子更是两难,离不开同居多年的男友,又怕父母亲知道,临时请来一个冒牌的媳妇举办婚礼,而这位来自大陆的冒牌媳妇是个画家,早就喜欢上高伟同,但是她又明明知道高伟同是个同性恋,两难。
《饮食男女》里退休的厨师父亲每天做很多好吃的给三个女儿,但三个女儿还是各有心事,都不买老爸的账,而他自己没有味觉。失去老伴已经多年,该为自己老年着想,难道就这样一直下去,两难。
以上三部电影被称为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是李安最早的电影,而这三部电影虽然贯穿着“两难”,但是电影的结尾“两难”都得到了解决,按李安自己的说法,通过这三部电影把父亲送走啦,并且让父亲都有一个好的归宿。《推手》的结尾,儿子在公寓城给父亲买了一个单间,并且在自己的家中给父亲留下一间房,以便父亲在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回来暂住。《喜宴》中的父亲瞒住母亲,给儿子的男友留下一份礼金,希望他们之间能够好好照顾。而儿子和男友最终决定,留下女画家,并留下肚子里的孩子,三人共同抚养。《饮食男女》中的父亲最终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安排好了自己的未来生活。
送走“父亲”之后,李安的电影从“两难”逐渐走到了“未知”。
《理智与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两难,要理智还是情感?这也是原著中的思想,不仅两难,更是未知,整部电影就是在这两难中不断推进,走向未知。
《冰风暴》的主题围绕着“家”展开,家也有缺点。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互相厌倦,人们逐渐从以家庭为中心转变为以自我为中心,主角们出于本性,不得不保守善良,维系家庭,重新思辨出轨,两难。李安在最后的结尾中,安排孩子看到在火车站接他的家人时,即使当时是冰天雪地的环境,但整个家庭却仍能感到一丝的暖意,使两难出现希望,但是这美好的愿望最终能够解决家庭的问题吗?未知。
《卧虎藏龙》一开始,李慕白就决定要退出恩恩怨怨的江湖,当遇到玉娇龙咄咄逼人的姿态时,是真的退出还是再现江湖?两难。面对相爱多年的师妹俞秀莲,爱意说不出口,两难。直到临死前才吞吞吐吐说出:“宁愿做野鬼,也不愿做孤魂。”而玉娇龙和罗小虎的爱情也是两难:“我爱你,但是不能嫁给你。”
《断背山》讲述了乡村牛仔的同情故事。莱杰和威廉姆斯之间擦出了爱情火花,但两人已经各自订婚。事隔多年以后,他们的爱仍然存在。“其实,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座‘断背山’,有人正想回去,但有人永远也回不去了。”两难,未知。
《色·戒》,中间是一点,色戒之间是微妙的平衡关系,要色还是要戒,两难。张爱玲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也是两难,前后修改达几十年。李安敏锐地捕捉到张爱玲内心的“两难”,并把这种“两难结构”准确地表达在自己的电影中。可以说,《色·戒》是李安“两难结构”的高峰体现,那是因为他把人性最原始最本能的同政治性、社会性、道德性进行彻底的对立,而这种对立是永远存在、是无法解决的,也永远未知。
二、两难结构:属性魅力
两难结构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缘起性方面来说,电影中的两难结构的塑造有两个背景:一是文学,一是戏剧,而它们的根源来自哲学。如果说哲学是思考人生,那么文学和戏剧以及艺术就是思考后的表达。“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从两难到未知,是哲学的终极命题,而不同年代的艺术家们就用不同的题材、人物与文化背景来阐释这个永恒的命题,在不断的阐释中体现出两难结构的属性。
(一)两难结构的多面性
多数艺术作品只能表现人和生活被切割的单方面,而伟大的作品则要表现出人和生活复杂的多层面。两难结构就表现了人和人生复杂的多面,只有两难才使唯美的人类感到生活本身的丰富和我们容易卷入的可能性。在伟大的作品里,你会发现人生的整体构架当中有一些问题确实是无法简单找到结论的,在未知当中能够触摸到伟大。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恰能凸显两难结构的此种魅力。
(二)两难结构的思考性
两难结构的第二个魅力在于它的思考品性。黑格尔说过,在审美过程当中,思考也是。创作者要能引导读者思考。思考不是一种负累。一部作品能够让观众、让读者进行思考的话,是一种。如果你提出问题、你展开问题、你又解决了问题,读者就没了什么思考,只有期待,期待着你赶快把结论拿出来。期待也是文学审美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方面层次比较低,我们在研究阅读心理学和观众心理学的时候,在讲人类的审美层次的时候,引起观众的期待叫浅层的审美机制的调动,深层的审美机制就是思考。思考不只是在看的过程当中思考,是看完以后还在思考。
(三)两难结构的永恒性
永恒性之所以永恒,就是由于它是两难,是未知,它永远得不出结论。一部作品的永恒就在于永无结论,“每代人都进入思考,每代人都得不到结论”。
李安在早期电影的拍摄中也意识到了“两难结构”的魅力所在,他在一次采访时说道:“《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其实我前面拍的几部片子就是有关理性和感性的挣扎,这两个元素正是生活底层的暗流……”而后来拍摄的《理智与情感》《色·戒》不仅具有多面性、思考性,最重要的是它的永恒性。要理智还是要情感,是要色还是要戒,永恒到永远也得不出结论。当《理智与情感》和《色·戒》涵容这个结构时,它的悲剧不可避免。悲剧的不可避免,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面对的两难永远找不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在拍完《冰风暴》之后,李安说:“我觉得一个艺术品,应该是超越时间跟地域的限制,它具有这样的本质,除了做到特定性,一定也拥有一种持续性、全面性及概括性,才能触动很多人的内心,这也是我努力的目标。”
三、电影与“两难结构”的深度思考
当电影结构被用来专指情节的结构时,情节的结构也就俨然成了电影结构的代名词。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情节只不过是电影艺术中有关剧本构成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情节的结构又被视同于电影艺术整体的结构,进而获得超乎其他剧本构成要素的突出位置。如此一来,情节的结构既被用来描述情节本身的结构,同时又被用来描述电影的整体结构。那么电影是否不存在其他的结构问题了?前苏联的B·日丹在《影片的美学》中对此作了分析:“影片的结构并不等于剧作本身的结构。戏剧的完整性也还不能算作是结构的特性……影片的结构有两个向度,它仿佛处于一个边缘上,一方面是在文学的范围里,另一方面是在造型艺术中。电影艺术的本性表现为两种因素——剧作和造型(这两种因素的逻辑)的统一。”
的确,若按照传统的电影结构理论对李安电影进行分析,我们是无法参透李安电影中的“两难结构”或者“未知结构”的。许多影片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们呈现了类似的结构。
黑泽明的电影《乱》是其巅峰之作,它的构架来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黑泽明虽然更换了故事背景和角色性别,但《李尔王》的灵魂“两难结构”并没有改变,秀虎到临死前还是处于极度的“两难”之中,“乱”来自“内心”,来自“两难”,分也乱,不分也乱。
张艺谋的电影结构一向以“一根筋”的结构一插到底,但是他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却是个例外。《秋菊打官司》除了“一根筋”讨个“说法”以外,最重要的是出现了“两难结构”。当电影结束时最后一秒定格在秋菊的脸上,秋菊奔跑着追赶被抓走的村长时,她的脸上并没有出现胜利者的微笑,而是迷茫的神情,这是秋菊的“两难”。她从头到尾不断地打官司就是为了讨个“说法”,可是这个“说法”给她的时候她又迷茫了,她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说法”,未知。
李安的自身也是处处两难。他是一个华人,接受过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无时无刻不处在两难的文化语境中。但可贵的是,李安通过电影把与自身处境相关的“两难”的境界和对“未知”的思考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他的第一部电影开始,“两难结构”如影随形。这是李安的独到之处,也是他成功的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安在他以后的电影中会继续保持他的“两难”和“未知”的思考,使他的电影越来越走向国际,直达人心。
[参考文献]
[1] 张法.国家形象论[J].文艺争鸣,2008(07).
[2] 百家讲坛[OL].省略/lm/131/61/70899.html.
[3] 张克荣.华人纵横天下:李安[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5.
[4] 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 墨娃.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郑培凯.色戒的世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