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结的土壤如何改良范文
时间:2023-12-18 17:5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板结的土壤如何改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化肥 甘蔗性状 效益 比较
[中图分类号] S1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128-01
一、引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是广西主要产糖基地之一,全县每年的甘蔗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每年甘蔗产量约125万吨,鹿寨县有30年的甘蔗种植历史。由于多年来大量的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农民为了追求产量最大化,每亩施用化肥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产量增加却不明显。根据2006-2007年土壤普查结果,土壤的供肥能力较1979年土壤普查时下降明显。多年研究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施用有机肥料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为检验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对甘蔗的效果如何,特进行本次试验。
二、材料与方法
从表1看出,处理1(施生物有机肥)的茎长、茎径及单重为最好,茎长方面,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比处理4(CK)高14.5%、9.1%、10.4%,处理1又比处理3(常规施肥)高3.8%。茎径方面,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比处理4(CK)高16.2%、7.9%、10.9%,处理1又比处理3高4.7%。单茎重方面,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比处理4(CK)高63.8%、31.3%、62.5%,处理1与处理3差异不明显。
2.不同处理对甘蔗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2.1不同处理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表3显示4个处理的甘蔗产量的差异情况,处理1与处理2、处理4(CK)有极显著差异,与处理3没有显著差异,处理2、处理3、处理4(CK)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对甘蔗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其产量的增长作用最大,其次是普通的复合肥,最后为生物有机肥基质。
2.2 不同处理对甘蔗产值的影响
从表4可以得知,产值最高为处理1的产值,亩产值为2416.4元,其次是处理3,产值2386.8元。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比处理4(CK)高67.9%、33.3%、65.9%。增值作用明显,处理1对甘蔗的产值增长作用最大,处理1比处理3只高出2个百分点,差异不明显。
3.不同处理产生的效益分析
从表5可以看到,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比处理4(CK)高出55.4%、25%、53.3%,处理1和处理3增值都达到了50%,其中处理1增值最高。
篇2
【关键词】土壤;优质烟;影响
中图分类号:S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57-01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最终目标是生产优质烟叶。要想生产优质烟叶,必须具有优质土壤,土壤改良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一、施用有机肥
饼肥类有机肥料优点:C/N比低、易于分解,当季利用率几乎与无机化肥相当,并且饼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对于改善烟叶品质、提高香气质等有较大作用。所以烟草生产中饼肥应用较多。缺点:饼肥中有机物质分解快、残留少,所以对提高土壤肥力作用很小。另外,植物油饼是优质的动物饲料,所以当前植物油饼肥价格非常贵。
施用粪肥可以增加铵态氮供应;由于复合等原因,磷和微量养分提高了移动性和有效性;增加土壤持水力;改善土壤结构同时相应增加入渗速率并减低土壤容重;增加缓冲能力以防pH值急剧变化等。
二、秸秆还田
一般情况下,直接使用的秸秆等有机物当季并不能为作物提供多少养分。主要作用是能保持土壤含有足够的有机质和改良土壤结构,为植物提供碳源,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养料。生产实践表明,施用秸秆对改良土壤结构效果显著,施用禾本科秸秆能改善土壤通透性,可以调控烤烟氮素营养,使烤烟硝态氮前高后低,进而改善烟叶质量。
三、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
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1.为烟草选择一个好前作;2.烟田生态条件要良性循环;3.优化布局,相对集中;4.轮作周期时间3年以上。
四、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包括一切能减少进地次数、增加地表残茬的耕作制度,包括从单次圆盘耙耕、深松、垄播、直至免耕范围内的各种耕作制度。业已发现,有时免耕比常规耕作需要更多的氮,也许还有硫。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类型有深松土、残茬覆盖和免耕等。其优点有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土壤水蚀和风蚀;改善入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因作物能种在坡度更大的地面上,所以可增加作物安全行播的土地面积;改善播种和收获期;降低机械和燃料成本。
五、施用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指以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特点是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无污染。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微生物。微生物肥料的生理生态效应是改良土壤,增进土壤肥力。硅酸盐细菌肥料可分解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K铝硅酸盐及磷灰石,释放K、P等对植物有效的矿质养分,并有助于培肥地力。有效微生物群(EM)可加速土壤有机物分解转化,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明显改善土壤性能。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类群不同,所产生的作用会有所差异。
六、种植绿肥,翻压还田
目前我国在烟叶生产上种植较多的绿肥种类有紫云英、苕子、黑麦草、大麦、燕麦、油菜等。不同的地区因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不一致,在种植绿肥时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种类,确保绿肥翻压时有足够的生物量,满足改良土壤的需要。
由于绿肥的翻压可带入土壤一定的养分,尤其是N素。为防止烟草施用N素过多,应在总施N量中扣除由绿肥带入的部分有效N素(忽略带入的P、K)。扣除方法如下:扣除N素量=翻压绿肥重(干)x绿肥含N量(干)x当季绿肥N素利用率。
七、其他措施
(一)石灰与白云石粉配合施用改良土壤pH值
石灰施用量根据烟田土壤酸度而定,一般施用量为60~150kg/亩,白云石粉施用量为100kg/亩,采用撒施的办法,在耕地前撒施50%,耕地后整畦前再撒施50%。石灰用量一般一次不超过200kg/亩,用量过多会影响烟株对钾、镁的吸收,而且会引起烟株缺硼;同时,石灰过量使土壤有机质矿化作用加强,土壤后期供氮能力提高,影响烟叶成熟落黄。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度具有一定后效,通常是隔年施用。也可采用白云石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镁[caMg(C03)2]调节土壤酸度,白云石粉中和土壤酸度的能力较缓和持久,并具有缓解烟株缺镁症状的功效,能够避免大量施用石灰造成Ca、K、Mg离子秸抗和土壤板结等弊端。
(二)施用腐殖酸
腐殖酸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如腐殖酸铁、铝、钙、锰、铜等,有较强的稳定性而难以再解离。因此,如腐殖酸与固磷物质如钙、镁、铁、铝形成络合物后,可以不同程度地活化磷素。此外,腐殖酸与土壤中锰、钼、锌、铜等金属离子形成络离子,能被植物吸收,从而活化了微量元素。同时,腐殖酸类肥料还具有促进植物呼吸的作用;促进微量元素吸收;改良土壤;对化肥有增效作用;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旱能力等作用。
篇3
【关键词】盐碱地;园林绿化;技术措施;施工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进程的推进,首钢、北汽等企业陆续迁入河北唐山、沧州等地,该区域的城市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地处冀中平原的沧州及天津、河北唐山等环渤海地区的土壤经常会泛起一层白碱,且土壤易板结,质地坚硬,自然条件极差,我们将此类地区的土壤归属于低洼盐碱滩地,土壤盐碱量较重区域,园林绿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园林绿化的难度。因此,滨海盐碱地绿化是园林施工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我国目前提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PH值也大,若不选择适宜的树种,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则滨海地区园林绿化项目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创建生态、美化人居环境的建设带来障碍。
1盐碱地的概述及危害
1.1盐碱地概述盐碱土通常指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碱分的土壤,将拥有一定数量盐碱土的地区俗称为盐碱地区。在我国拥有较大量的盐碱地,基本上可划分为内陆盐碱地和滨海盐碱地两大类[1]。河北沧州、唐山及天津市主要为滨海盐碱地,占地面积广,且靠近海边越近,其盐渍化程度越高,沧州黄骅市地区的地表层含盐量约在0.3%—0.6%,地被多为芦苇、盐地碱蓬等盐生植物为主。1.2盐碱地所产生的危害作用盐碱地一般是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可溶解性的盐碱成分,或是在土壤胶体中吸附有较多的氯化钠、碳化钠等混合物的钠离子造成的。通常植物根系在土壤中含有较高浓度盐分的影响制约下,植物细胞会通过自身的渗透调节功能,相应地通过吸收过滤并积累起高浓度的离子,致使植物细胞内的酶蛋白的空间构型和原生质内的一些膜的构造受到影响,从而改变了细胞膜的渗透性和自身生化反应的平衡性,从而破坏植物内部的生理机能,导致植物吸水困难造成生理干旱,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受到阻碍,发生盐害作用,进而出现植物叶绿素破坏,叶片变花,甚至植物死亡等现象。可见,严重影响新栽植物的新根萌发,对后期植物的生长十分不利。
2选择耐盐碱的园林绿化植物
2.1优先选用耐盐碱的乔木在盐碱地区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时,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优先选择适应性的的乔木树种或品种作为园林绿化中的骨干树种或基调树种,它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效果的好坏。经过历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华北的沧州、唐山、天津等盐碱地区,种植的国槐、白蜡、垂柳、法桐、刺槐、家榆、旱柳、椿树等乔木有良好的适应性,展现的绿化效果较好。在充分利用好当地乡土树种搭架园林绿化骨架的同时,可依据每个实施项目的特点及所处的具体环境,可以有针对性的适量引进选用一些新的乔木树种,从而丰富整个景观绿化层次与结构,提高整体绿化效果与质量。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最近几年在天津有不少项目为了打造园林景观特色,增加一些楼盘项目的销售卖点,盲目地引进白桦树,结果栽植当季效果好,随后开始大批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白桦耐严寒、喜酸性土壤,而天津夏季温度高、湿度大,且属于盐碱地区,故难成活。近些年,在天津、唐山等地通过引进栽植的山杏、山桃、李子等小乔木生长表现良好,在园林绿化中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2.2选择适应性强的耐盐碱灌木及地被植物在一个园林绿化项目中,为了形成良好的园林景观氛围并打造适宜的景观环境,花灌木及地被植物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它既可以丰富盐碱地区的绿化植物品种,还可以丰富整体绿化层次,增强景观效果的层次立体感。在天津、河北盐碱地区的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植物诸如紫叶矮樱、丁香类、榆叶梅、连翘、金叶榆、矮化金枝国槐、紫穗槐、柽柳、星星草、披碱草等植物。
3盐碱地园林绿化技术措施
为改变北方盐碱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做好盐碱地绿化工作,同时营造宜人的园林景观环境,不仅仅要从选择好抗性强的耐盐碱的植物品种单方面入手,还应针对土壤特点、树木特性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根据不同项目的立地条件、绿化定位要求以及项目资金配置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常用的技术措施如下:3.1客土提升栽植地面法通常在地下水位高,盐碱化程度严重的低洼盐碱地区域,可采用更换优良种植土并筑造微地形或修建高60—100cm的花坛、树池的方法来提升绿化种植地面,以减轻盐碱土壤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做法如下:先在绿化施工种植区域底部取出30—50cm的盐碱土,然后再回填20—30cm的炉灰渣,以起到防止盐碱上返的作用,最后将种植土堆筑成微地形或填满至花坛、树池内,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的相对高度,以减少盐分的危害。该法若大面积实施,更换土方数量大,经济成本较高,因此,适用于绿化施工面积较小,且绿化效果要求高的项目或是重要景点的绿化工程。在营造微地形景观时,可以适当在地形高起部位选用一些不耐盐碱的特色植物,在低处选用本土的较为耐盐碱植物。3.2挖大坑、换种植土,坑底铺炉渣做盐碱隔离层结合项目特点可依据树木品种、规格采用适当加大种植穴更换种植土的方法进行处理,此法一般用在地势较高、土壤周边排水良好、含盐量较高的区位。在种植穴下部设置排水层,采用碎石、陶砾、煤渣等混合物进行回填,约20cm厚;然后在排水层之上回填优质的种植土,树木在浇水后宜在树穴表面撒5cm左右的中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此法适用于较大的或较珍贵的乔木类种植。花灌木一般挖坑80cm见方,深度为70cm左右,坑底设置隔盐层,先铺15cm炉灰渣,而后坑内再回填种植土,从而给植物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3.3铺设隔离层防盐法铺设隔离层作为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特殊技术环节,其目的主要利用碎石、煤渣及建筑垃圾等设置隔离带,防止绿地底部原有盐碱土中的盐分上升。在铺设时应注意:取用不太碎的颗粒状、块状材料(一般石屑直径≤1cm,石子石屑直径≤3cm)。不可选用石粉或炉灰,且不能含有大量杂质。常用的隔离层铺设厚度为15cm,厚度误差范围±1cm。一些工程还会在隔离层上铺设麦草、稻草、麦杆等材料,其铺设厚度为虚铺50cm,压实后约为5cm。铺设隔离层上面铺设土工布。施工时注意避免运输车辆及机械等将底部盐碱土和隔离层碾压在一起,削弱隔离层的保护作用。做好底部隔离后,还应在回填客土前将绿地的四周进行隔离。具体做法是用防渗膜从底层隔离层开始围在绿地四周,当材料较短需要搭接时要保证重合面积,防渗膜上部高于地面20cm以土石压紧,在回填时,注意防渗膜不要脱落。此种方法可有效地阻隔盐碱的侵蚀[2]。3.4其他处理方法在盐碱地区的园林绿化施工中,有的项目因成本的限制,常常采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施工技术方法,在提高树木成活率,营造景观效果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常见方法如下:3.4.1增施有机肥可有效地改盐治碱地处沧州等地的农民在农业种植时通常采用在盐碱地上增施有机肥的方法来改良土壤,以调整土壤的酸碱性,保证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进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此法在我国北方农村林果种植中可见,大大地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在园林绿化中完全可以借鉴。3.4.2通过利用生物进行土壤改良可预先种植抗盐碱力强的草或苜蓿等绿肥植物,等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将其翻耕人土中,以增强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含量,提高树木花草的成活率,此法曾在沧州地区使用过。3.4.3挖坑晒土,灌水压盐一般在秋季将土壤挖出晾晒,促进了土壤的熟化;同时土壤经过雨水的淋洗,含盐量也会减少。另外,在春季植树前可先用大水进行漫灌,从而将土壤中盐分压住,降低含盐量。此法与更换耕质土起到相同的作用与效果,在工程中应用较少,因占用时间较长,多用于农业大田种植。
4采用科学地方法进行养护管理
4.1科学灌溉在盐碱地绿化施工中,绿化植物的灌溉极为关键,必须严格控制。盐碱地绿化尤其应重视后期养护工作,严格控制灌溉水量和次数,宜量大次少,不可过于频繁,并且每次浇水均要浇透。在雨后或浇水后应及时进行种植穴松土工作,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防止返盐返碱。4.2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施用有机肥,同样也适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在养护过程中通过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地使植物的立地条件得到改善。4.3使用改良剂进行盐碱地改良在盐碱地绿化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在土壤中掺用硫酸亚铁等酸性物质,以有效控制土壤的pH值。但在实际应用中,长期使用硫酸亚铁等物会造成土壤板结。近年来,有的项目开始在小范围绿化区域内尝试使用食醋等物,使用后效果表现良好,既有效地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又不会造成土壤板结[4]。
5结束语
总之,盐碱地区的园林绿化已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复杂的、有难度的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着眼探索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综合运用行业中的各种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同时,还需要每一位绿化工作者在项目中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充分解决盐碱土地的利用问题,以期对生态坏境的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黎立群.盐渍土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徐维坤,黄积善,杜贵乔.滨海盐碱地园林绿化综合配套技术[J].宁波农业科技,2007(2):21-25.
[3]冯来兄.盐碱地绿化施工技术[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7(8).
篇4
关键词:耕地质量;土壤质地;灌溉设计保证率;有机质;土壤改良剂
中图分类号 S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48-04
Project Measures 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bout Dry Land Reform Paddy Field
Yue Xiaosong
(Jiangxi Provincial Bureau of Coal Ge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am,Nanchang 330001,China)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dry land actual situation,and taking steps as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soil improvement project,agricultural and chemical measures,soil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affected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as changed ,farm irrigation was guaranteed and drainage was good,soil texture,soil profile form and soil pH was suitable for rice growth,in the same time,soil organic content was raised. accordingly,cultivated land quality of dry land reform paddy field was improved.
Key words:Cultivated land quality;Soil texture;Dependability of irrigation designing;Organic matter;Soil amendment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由原来单一追求耕地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十二五期间,全国土地整治的工作目标中明确指出,经整治后的基本农田提高1个等级[1]。近年来,为落实中央关于“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江西省开始着手实施“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如何提高改造后水田的质量,真正达到“占优补优”,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耕地质量的好坏主要通过农用地分等体现,可以用等别的提高程度说明耕地质量提升的情况[2]。在江西省耕地质量等级因素指标体系中,水田分等评价因素包括土壤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土壤因素涉及土壤质地、剖面构型、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环境因素包括排水条件和灌溉保证率。本文主要根据晚稻分等因素确定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的工程措施。
1 灌溉与排水工程
充足的水源是实现旱地改水田的先决条件,良好的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保持水土稳定和提高水田地力的重要措施。根据项目区所处的工程类型区、所属工程模式和作物类型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和排涝排渍标准。
1.1 灌溉工程 尽量以地表水作为水源,若地表水缺乏但地下水丰富,可利用地下水,新建机井工程抽水灌溉。旱地一般以天然降雨为水源,灌溉缺乏保障。旱地改水田先寻找水源,再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确保水源充足或水源的可供水量大于水稻的需水量。以水库、河流为水源的农田,当水源水位不能满足渠道自流灌溉时,需新建提灌站进行提水灌溉,或在河道中布置节制闸以雍高水位。
1.2 排水工程 在对排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前,首先确定项目的承泄区,承泄区不仅要有足够的容积或泄水能力,还要符合自流排水要求的水位条件。平原区地面坡度平缓,旱地改水田存在的主要问题: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畅,易引发涝灾渍害。丘陵区地形起伏,排水条件较好。根据排涝和排渍标准,计算相应的流量。前者用以确定排水沟的断面尺寸,后者作为满足控制地下水位要求的地下水排水流量,以此确定排水沟的沟底高程和排渍水位[3]。为提高灌水均匀度,同时便于田块积水尽快排出,在平原区修筑条田或格田并进行田块平整。平整后,格田内相对高差不得超过±3cm。丘陵区因地制宜地修筑梯田,加大田块梯田化率[4],沿等高线修成田面水平、埂坎均匀的台阶式田块,平整后的田面基本水平或向内微斜,可拦蓄降雨,防止水土流失。
2 土壤改良措施
2.1 结构改造 结构改造也就是土壤质地及剖面构型的改变。由表1可知,最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质地为壤土。旱地的土壤质地有壤土、粘土和砂土。对于耕作层土质为粘土时,为防止田块板结,应采取掺砂改造。对于耕作层土质为砂土时,掺入粘土,降低砂土的松散深度和通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土壤剖面构型为通体砂时,可考虑外运粘土,将其构型改造为砂/粘/砂;对于通体粘的构型,可外运壤土或砂土,将其结构改造为壤/粘/粘或砂/粘/粘。也可结合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将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5],作为旱地改水田的表土。
2.2 地力保持和提升措施 土壤有机质是存在于土壤中的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决定耕地的内在质量[6]。地力保持措施为表土保护,地力提升措施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
2.2.1 表土保护 表土保护包括表土剥离和表土回填。表土层位于土壤剖面的上层,厚度一般在20~40cm。表土层与其他土层相比肥力较高,因为其具有较强的生物累积作用,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高,包含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比如氮、磷、钾、钙、锰、铁、铜等[7]。因此,表土层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为了确保表层土壤的肥力,在进行田块平整前,采取机械或人工措施,将表土进行剥离。待田块平整后,再进行表土回填。平原区表土保护采用的方法有条带复垦表土外移剥离法、条带表土外移剥离法和分层平移表土剥离法[8]。丘陵区梯田表土保护采用表土逐台下移法、表土逐行置换法和表土中间堆置法[9]。
2.2.2 测土配方施肥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肥规律,确定肥料配方,推广施用专用配方肥[10]。农业化肥过量、少量或盲目施用都达不到对土壤增肥增效的目的,甚至会降低作物的产量。根据不同土壤类型、耕作制度有规律地对土壤样本进行长期、周期性的监测和田间试验,掌握水稻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进行土壤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总结田间试验和土壤养分数据、根据土壤、气候等相似性和差异性,提出作物的施肥配方;通过试验对配方反复进行校正和改进,最终确定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施肥配方。
2.2.3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提高田间持水能力和土壤抗蚀性能。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饼肥、绿肥和河湖泥是良好的有机肥。其中,绿肥是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如紫云英、红花草等。绿肥还田有干耕湿沤和水耕水沤两种形式。采用干耕晒垡、湿沤,既减少了还原产物对水稻的毒害,避免引起水稻生理病害,又能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养分释放早,能适时适量供给水稻所需养分。此外,农作物的秸秆是重要的肥料品种之一,秸秆含有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硫等元素。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增产措施。据测定,秸秆还田3年后,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翻耕还田比翻耕不还田分别增加2.0%~8.3%、2.9%~4.7%、0.1%~3.1%、10.7%~23.5%,以速效钾增加的幅度最高[11]。秸秆还田的形式有多种:(1)粉碎翻压还田。把秸秆通过机械粉碎,耕地时直接翻压在土壤里。(2)覆盖还田。将秸秆直接铺在土壤表面。(3)堆沤还田。将秸秆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刀切碎,洒水使其湿透,然后混入适量的或已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匀后堆成堆,上面用泥浆或塑料布盖严密封即可,15d即可直接施入田中。(4)过腹还田。利用秸秆作为饲料喂牛、马、羊等牲畜,经牲畜吸收后,以粪尿施入土壤还田。秸秆还田因其释放养分较慢,一般作基肥用,还田的数量要适中,同时在还田时应适量增施氮肥,避免微生物与作物争氮。
3 农业和化学措施
3.1 耕作措施 丘陵区主要采用等高耕作、深耕、深松、留茬播种等耕作方法[12]。等高耕作的耕作方向应基本沿等高线,有利于保水保土。江西省属于多雨地区,耕作方向应与等高线呈1%~2%的比降,适应排水,并防止冲刷。坡面从上到下,每隔一定的距离,还应沿等高线修筑若干道土埂,在土埂上撒播草籽,减轻水土流失。深耕、深松、留茬播种的目的是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耕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入渗能力为原则,一般为25~30cm。平原区可以采用免耕技术、深松技术来解决由于耕作方法不当造成的土壤板结和退化问题,尤其是粘质土底层的通气性和渗水性很差,更需要深耕深松,增加土壤孔隙度。
3.2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推行合理的耕作制度,实行用养结合。土壤若长期种植一种作物,会造成养分单一。水田要积极推广和扩大油-稻-稻或肥-稻-豆的种植面积,并种植绿肥,把用地和养地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保持和提高有机质含量,还可以改善有机质的品质,活化已经老化的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
3.3 化学措施 土壤改良剂是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它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13]。袁颖红等通过试验土壤改良对红壤土壤水分进行研究,表明改良剂是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能有效减少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并提高作物产量[14]。王志玉等发现土壤改良剂(MDM)能提高水稻出苗率、平均株高和平均单株分蘖数[15]。通过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剂(如腐殖酸类、纤维素类、沼渣等)和人工土壤改良剂(如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和固定表土,保护土壤耕层,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酸化后会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作物根系生长的条件变差,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16]。江西省旱作土壤中红壤所占比例较大,呈酸性或强酸性,pH值平均为5.1[17]。而最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pH值为6~7.5,旱地改水田后可利用石灰或土壤调理剂对红壤进行改良。施用石灰可以降低土壤酸度,补充Ca、Mg营养,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养分循环能力,从而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18]。采用石灰改良措施,应根据土壤pH值监测结果,合理确定石灰的种类、用量、施用时期。采用土壤调理剂时,应根据土壤检查理化指标施用。
4 实例分析
江西省某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区地貌为低丘,最大最小高程差约15m,地形坡度小于6°。项目区原有耕地种植的旱作物为花生,花生靠天然降雨灌溉,有2条排水沟进行排涝。项目区旱地改水田后以种植双季稻为主,项目区属于鄱阳湖平原岗地类型区、岗地低丘工程模式[19],灌溉设计保证率取85%,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3d暴雨,雨后3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项目区外一水库除了灌溉其他水田外,富余的水量可以满足项目区双季稻灌溉需求,可作为该项目的水源,并以项目区外原有坑塘作为排水承泄区。因田面高程高于水库水位,故新建提灌站提水灌溉,同时布置沟渠以利于灌排。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梯田,并对梯田进行平整,同时,采用表土逐台下移法进行表土保护以便地力保持,表土保护厚度20cm。
项目区土壤为红壤土类,其剖面呈块状结构,紧实至坚实,质地重壤至粘土,红棕色或浅黄色。理化性状:有机质1%,全氮0.05%左右,磷、钾严重缺乏,pH值为5,呈酸性。土壤剖面构型为重壤/粘土/均质红土。若从土壤剖面构型上提高耕地自然质量分,需将底层的均质红土更换为壤土,这将耗费较大的人力财力,经济上不可行,故不改变土壤剖面构型,在耕作时进行等高耕作和深耕。根据最近几年江西农业大学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表明,高产水稻所需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以1∶0.5∶(0.8~1.2)为佳[20]。该项目拟每1hm2施用氮磷钾肥量分别为180kg、90kg、180kg,将秸秆粉碎翻压还田、过腹还田作为基肥,或在晚稻收割后,种植油菜或绿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针对土壤的酸性,可施用1 500kg/hm2的生石灰进行改良。经过连续3年的培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得以提高,pH值逐步达到适合水稻生长的范围。旱地改水田前后各影响因素的自然质量分见表2。由表2可知,采取工程措施后,该项目旱地改水田影响因素的自然质量分均得以提高,耕地质量得以提升。
5 结论
该研究采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壤改良、农业和化学等一系列措施,其中,灌溉排水工程解决了原旱地水源不足及涝渍问题;土壤改良中将土壤质地和土壤剖面构型进行结构改造,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采用一些耕作措施增加土壤入渗和保水保土能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以提高土壤的肥力;采用生石灰或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良,这些工程措施使水稻的自然质量等分分值得以提高。因影响水田质量的土壤因素和环境因素得以改变,故旱地改水田的耕地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海洋.“十二五”时期中国土地整治工作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3):4-9.
[2]郧文聚.土地整治规划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3]郭元裕.农田水利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4]魏洪斌.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5]朱成立,侯淑楠,忻海飞.江苏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土壤改良模式研究[J].灌溉与排水学报,2010,29(2):50-53.
[6]蒋千顺,罗新民,杨地雄,等.邵阳县耕地质量现状及改良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10(1):57-59.
[7]魏祥,韩霁昌,张扬,等.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土壤改良办法――以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53-55,73.
[8]DB22/T2278-2015,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规范[S].
[9]TD/T 1012-2016,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
[10]陈红金,黄承沐,张耿苗,等.诸暨市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状况及技术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649-1651.
[11]钟洁.肥东县耕地质量提升主要措施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07):85-86,98.
[12]GB/T 16453.1-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S].
[13]袁颖红,黄静,周际海,等.改良剂对旱地红壤水分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30(1):171-177.
[14]窦玉清,许立峰,王树声,等.土壤结构改良剂研究现状及在烟草上的应用展望[J].中国烟草科学,1999(3):33-36.
[15]王志玉,刘作新.土壤改良剂MDM 对草甸碱土和水稻生长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2):33-34.
[16]孟远夺.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状况与治理措施探讨[J].中国农技推广,2014,30(6):38-39.
[17]刘勋,贺湘逸.江西红壤科研进展与成就[J].江西农业学报,1991,3(1):66-75.
[18]蔡东,肖文芳,李国怀.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206-213.
篇5
关键词:盐碱地;园林;建设技术
江苏盐城东台一带是靠海的,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较为充足。年平均气温15.3℃,最热为7、8月间,月平均气温为27.5℃,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2.9℃。全年降水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为1117.1毫米。春夏、夏秋之季长驱直入的东南风,其余季节为偏北风为主。
盐城东台位于江苏省东端,由长江下泻的大量泥沙在长江与东海交互作用下不断加积而形成。由于其成陆时间很晚,是江苏省土壤盐碱度最严重的地方;其土质为沙质土,粘土较为少见。因土壤中存在大量的钠盐,钠离子表面有一层厚水膜,厚水膜具有很强的分散作用,使土地结构呈高度分散状态,湿时膨胀泥泞,干时收缩坚硬,俗称“流沙地”,此类型土团粒结构差,土壤板结,透水性、通气性都不好。另外,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度大,地势平坦(海拔标高在3.3―4.0m),盐害很容易发生且相对均一,影响植物生长。
一、重视种植前的土壤普查,确定改土绿化方针,为树种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我国各省市有100多城市地处盐碱区,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碱地的面积为3.5×107hm²,相当于耕地的1/3。正是由于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人们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不断的进行植树造林。我国林业和园林工作者们经过近三十年来不断的从实践中总结了很多针对盐碱地种植的经验,如采用盆栽技术、客土置换、暗管排盐、做隔离层(既可隔断地下毛管水上升,又有利于雨水下渗)、增施有机肥、化学改良剂、生物技术等等,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对于大面积建植苗圃和上千亩上万亩的海防护林建设来说,如果全面采取以上措施成本就太高了,也很不现实。所以种植前大力开展土壤普查显得非常必要、针对普查结果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局部改良土壤。从盐城东台的情况来看,盐碱地的含盐和土壤的PH值在每个区域的不同地块是不同的,而且相差很大。为确定这种情况,我们2008年冬2009年春对盐城东台地最重的区域大堤内平台做了一次全面调查。大堤内平台(全长15公里,平台宽16米)的土壤普查采用了S形100米间距定点取样,共取160个点,每个点取三个样,总样本数为480个。在0―20 cm、20―40 cm、40―60 cm这三个不同深度取土样,然后进行土样分项测定。普查结果:土壤容重(mg..m-3)1.37―1.49,总空隙度(%)44.72―48.90,PH值8.44―9.60,盐度(‰)0.5―13.5之间,平均值2.41。有机质含量土壤上层6.64 ― 15.32 g/kg,中层5.67 ― 8.70 g/kg,下层5.11― 14.23 g/kg。从整个数据及各个数据点来分析,重盐碱地区在整个区域中是零星分布,并不是整个区域全部是重盐碱地。这一点从现场的植被情况也能反应出来,平台上稀疏生长着耐盐碱的野草,成不均匀分布,有着盐碱地指示植物之称的碱蓬子也是成不均匀分布,只有个别地方因盐碱而寸草不生,低洼处仍长有密集的芦苇。从多年的旱地植物种植情况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只有不均匀的局部地块,植物长势很差,都是成不均匀分布。所以在造林时,我们就可以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局部地块重点改良,为我们改土、造林选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遵循水盐运动规律,因地制宜改良土壤
土壤中水盐运动规律是:“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上,盐随水下。”本区土壤中的盐分系随海水浸渍而来,随毛管水上升而上。改良土壤的中心环节就是要紧紧抓住“来”与“去”、“上”与“下”这对水盐运动的主要矛盾,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排水而去,随重力水而下。
1、活体植物覆盖法:即在树穴周围(树木地径处要空出一圈以防止蛀杆害虫“天牛”危害)等空地上留野草,只割不锄,把割后的杂草全部覆盖在树穴周围的空地上。同时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适量保留一些低矮的小草,以保证的土地得以覆盖,以起到保湿保熵的作用,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腾作用,以防止水分的迅速蒸发而使大量的盐分返到土面。
2、套种法。我们种植后先用稻草或收割后的杂草把泥球进行全部覆盖,随后在林间空地上进行套种。我们每次种植完成后都种上了黄豆或红暑,而且黄豆的根瘤菌对土壤改良和树木的生长都起作重要的作用。种植时间稍晚的地块,错过了黄豆种植季节,正好可以种上花菜。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大大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三、密植
盐碱地上进行苗圃建植及沿海防护林建设应适当的密植,因为密植可加速林地的郁闭,提高林地的郁闭度,可有效的对的土地进行遮荫,同样可初步达到活体植物覆盖法和套种法的效果。经过多年的苗圃建植及造林的实践证明:林分郁闭度高、根系活动层深有利于土体盐分的洗脱及其稳定系数的提高。
四、因地选树
在盐碱地区植树绿化,要选适合当地生长,又是耐盐碱的树种。在高水位盐碱区,还要注意选择耐水湿的树种。不要盲目地从国外或外地引进树种和花木品种,应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因地选树要测土测水,取得立地条件数据,科学地指导树种选择。最好和最可靠的依据是种植前大力开展的土壤普查数据,它可直接作为确定改土绿化方针。
五、适时移植
由于树种不同萌芽物候期不一样,所以种植的时间切不可强求一致。通过观察,盐城东台以3―4月为宜。到了5月中旬以后,由于气温的逐步上升,土壤的水分蒸腾作用加强,直到秋季之前这段时间返盐最严重,所以切勿种植。盐碱地秋季也好种植,因为秋季土壤脱盐之后盐分比较低,而且随着气温逐步降低,地下水的蒸腾作用减弱,很多时候栽植后土壤即封冻,不至于产生返盐,并且次年早春根系发育早可提高树木成活率。
六、铺设隔盐层
为了有效地控制地下盐分的迅速上升,根据种植前开展土壤普查的情况,对于局部重盐碱地区可在树穴底层铺设隔盐层。适合作隔盐层的材料有下列几种:芦苇、锯末、树皮、马粪、碎石子、卵石等。为了大力节约成本,同时又能就地取材,从盐城东台的情况来说,芦苇是最好的材料。只要把芦苇稍为切碎就可直接铺设。要注意隔盐层之上与根系之间要有保护性土层,以防烧坏根系。隔盐层以上用原土,重盐碱地换客土,利用优质土来保证生根、发萌。同时,作为有机物的隔盐层腐解产生有机酸形成一层“酸膜”既能降低土壤的pH值又能增加土壤肥力。
七、抬高栽培地
抬高地面可以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从而降低了地下水位的上升高度。
八、适当浅栽
历年来各地因栽植过深造成树木死亡的不少。经验证明,绝大多数树种均以浅栽为好。栽植深度比苗木原土印深1至2厘米左右。浅栽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渍烂根,又能保证根系有良好的透气性。
九、控水管理及透气栽培
篇6
论文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盐渍土分布情况,对我国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在盐碱地区进行城镇绿化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并针对河北省域内盐碱地现状,提出了通过筛选并推广应用耐盐碱植物,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采取合理的养护管理技术等综合手段来提高盐碱地地区的绿化效果,更好地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条件。
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的统称,我们把含有大量盐碱的土壤称为盐渍土,把拥有大量盐渍土的地区称为盐碱地区。土壤盐渍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盐碱成分在土体中积累,使得其他类型的土壤逐渐向盐渍土演变的成土过程。
盐渍土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世界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各种类型盐渍土的面积9.5438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这些盐渍土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0%,其中90%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10%是由于人们不正确地运用灌溉、化学改良剂和砍伐森林造成的次生盐渍化。
我国盐渍土分布也十分广泛,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467万公顷(不包括滨海滩涂)。其中盐土1600万公顷,碱土86.7万公顷,各类盐化、碱化土壤为1800万公顷。在3467万公顷盐渍土中已开垦种植的有667万公顷左右。据估计,我国尚有1733万公顷左右潜在盐渍化土壤,这类土壤若开发利用、灌溉耕作等措施不当,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我省主要为滨海盐土,这些土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的秦皇岛、唐山、沧州等地,其盐渍化程度高,面积广。
1我国目前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
1.1盐渍土已经逐渐被看作一种资源来加以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政策主要是生产粮食,盐渍化的土壤由于不适合粮食生产而被闲置。随着环境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也开始将盐渍良服务于生态环境的改造,使之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例如天津开发区曾是被中外专家称为“绿色植物”的滨海盐土,经过对其十几年的改良,已经创造出一片美丽的绿色环境,天津人将开发区作为一个生态城区来建设,增强了招商引资的能力。
1.2盐渍化改良的指导理论有新的发展
以往多以水利措施为主要土壤水盐调控杠杆,以临界深度理论作为其治理依据。随着人们对盐渍土认识的加深,土壤水盐调控和监测手段的进步,服务目标的多样化以及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临界深度理论逐渐显得有些片面性和绝对化。山东寿光滨海盐碱良试验区提出了“最小淡化水层”的改良目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张万均为首的科研组提出了允许深度的新概念,并依据允许深度创建了浅密式快速排盐新工艺,通过十几年的治理,将开发区滨海盐土的土壤含盐量由初始时的4.73%稳定地控制在0.3%以下,基本解除了盐害,使园林绿化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1.3土壤化学改良剂进一步推广运用
各地研制的土壤改良液,在加速土壤脱盐,降低土壤pH值等方面也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经我们近年试验发现其改良持久性较差,需在以后加以改进。
1.4生物改良措施受到重视
种稻洗盐、种植绿肥等传统生物改良法在不同的盐渍土上,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的改良效果得到更广泛地研究与应用。通过相关措施配合下的农业耕作,虽然短期内也能使土壤盐分下降,但其洗脱的程度、影响深度及土体脱盐的稳定性远不及林业措施。
1.5筛选出了一些耐盐植物
现在全世界已发现的盐生植物约3000种,我国的盐生植物约1000种,可是我国在植物抗盐性、抗盐植物品种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甚少。近两年,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起色,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共同从100多种野生或栽培蔬菜中筛选出了10余种能耐受1/3~1/2海水盐分浓度的品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经过近3年的努力,已经筛选出可在土壤含盐量0.7%~1.0%,最高1%~2%种植的滨海柽柳一号、沙枣等适生树种及芙蓉葵、海滨锦葵、蜀葵等花卉品种,能耐受1/3~1/2海水盐分浓度的海蓬子蔬菜品种。
1.6加强关于盐碱地灌溉管理及咸水灌溉方面的研究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农业途径有节水灌溉和咸水利用两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滴灌为主要代表的微灌成为一种完整的灌溉技术,并得到普遍运用。大量事实表明,微灌是目前世界上最节水且灌溉质量最好的灌溉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只局部湿润作物根际附近的土壤,大大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在盐渍土上,灌溉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大水洗盐”,怎样将先进的微灌技术运用到盐渍土壤灌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清楚。
1.7建立区域盐分预报系统,推广先进测量技术
土壤盐分的运动具有明显的时空性。区域水盐运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我们需要在认识区域水盐运动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可行的区域水盐预报系统。与土壤盐分快速测定相适应,全球定位系统(GPS)也被成功地引入到土壤盐分绘图,这使得人们能够快速掌握土壤盐分的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8大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耐盐植物品种的筛选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远源物种不能杂交的,自1983年首例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的在200多种植物上实现了基因转移。因此,人类应当有能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耐盐植物的耐盐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组织培养繁殖耐盐植物,为快速筛选耐盐植物提供技术保证。
2盐碱地区绿化应树立的基本观点
2.1树立大绿化的观念
随着城市的发展,绿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座公园、一个广场和一个小区,也不仅仅把绿化局限于某个城市内部,而是扩大到了外部更广的范围。人们提出了大地园林化的观念,把那些被人为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设计和管理的单体、局部统一起来,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使其达到对整个大环境进行改善的目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沿海滩途上的盐生植物群落,没有了沼泽地里丛生的芦苇,没有了繁茂的农田林网,即便是城市内绿化得繁花似锦,对整个城市环境的意义也不大,也不能维持多长时间。在局部绿化取得的成果,如果没有与大环境的融合,其对环境改善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是残缺不全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绿化的观点。
2.2树立维持以生态系统稳定性为核心的观念
保持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生态设计的观念贯穿于整个绿地规划和建设中,按照生态设计的原理指导我们的工作。其原理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尽可能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原有材料服务于新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摈弃原有的那种对土地资源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对淡水资源有着极大需求量、对资金投入有着极大的依赖性的园林绿化模式,重新选择一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的绿化模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3树立先行保护现有绿化资源的观念
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保护是比修复更为经济简便的途径。优良的生态系统的形成需要经历成百上千年,而其破坏则是在瞬息之间。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再去修复,那么花费的时间和代价则是数十倍或成百倍,甚至根本无法恢复。因此,保护原有绿地生态系统和绿化成果刻不容缓。
2.4在绿化中切实重视乔灌草的结合
在自然界不同生态环境下,乔灌草能很好结合,巧妙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构成多样的植物群落。高大的树木,低矮的小草,丰盈的灌木,各有其不同的生态功能,他们占据不同的空间,吸收不同空间的阳光与空气,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在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内,乔灌草几乎谁也离不开谁。在大自然中,有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可能无树无林,却是辽阔的草原,形成“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壮丽画卷。草能在极严酷的条件下生存繁衍,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一味地提倡“多种树少种草”或机械地把乔草比例定在7∶3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才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
3河北省盐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我省要在盐碱地区搞好城镇绿化,就要了解国内外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学习探索盐渍良的新技术、新方法,树立在盐碱地区进行绿化的科学发展观。根据河北省的实际,在本省盐碱地区进行绿化,应从以下几个较为具体的方面加以考虑。
3.1选择应用较耐盐碱的园林植物
3.1.1选择适应性强的乔灌木。选择适宜的乔灌木树种或品种作为骨干树种或基调树种是盐碱地区绿化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在我省盐碱地区,旱柳、白蜡、香花槐、榆树等乔木在绿化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应大量推广应用滨海柽柳一号、沙枣、沙棘、紫穗槐、中华柽柳等抗性更强的灌木。
3.1.2选择耐盐碱的草坪地被植物。抗性草坪地被的选择是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鸢尾科的马蔺、早熟禾属中的一些草种及品种、羊茅属中的一些紫羊茅种及品种在盐碱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同时应大量筛选应用一些当地现有的抗盐碱草种资源,如极抗盐碱的碱茅(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Scribn.etMerr.]、耐盐碱抗旱的碱草(羊草)[AneurolepidiumChineseKitag.]、披碱草[Elymusdah-uricusTurcz.]等草种都是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草种资源。
除上述乔、灌、草植物之外,对藤本和水生等植物品种也要精心筛选,最好是土生土长的植物品种如西伯利亚白刺等,切忌一味追求新、奇、特。
3.2采用合理的绿化工程技术措施
在盐碱地区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除选择好抗性强的植物品种之外,还要结合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以使绿化植物能够持久良好生长。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技术措施,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绿化要求及资金情况而定。
3.2.1客土地面提升法。在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区域尤其是盐碱地低洼处,可结合修建高60~100cm的花坛、树池,内填优良客土来提升地面。具体做法是:先在建好的花坛、树池内取出30~50cm的盐碱土,再回填以20~30cm的粗砂和10~20cm的煤渣,用优良的客土将花坛、树池填满后种植花卉树木。此方法可以防止积水,适用于绿化面积较小,要求较为严格的重要景点的局部绿化。在较大面积的绿地建设中,可以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创造微地形的变化,在地形凸起部添加客土,并种植不耐盐碱的植物,在凹处则种植较为耐盐碱植物。这样既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高度,又丰富了景观层次。
3.2.2加大种植穴规格,增加客土容量。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含盐量较高的地段,植树前挖长、宽各1.5m,深1.0m的大种植穴,先在下部垫20cm厚的碎石、煤渣、粗砂或珍珠岩等作排水层,然后填以优质种植土进行树木栽植,栽完并浇水后,以5cm左右的中砂覆于表面,以减少蒸腾。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乔木类种植。
3.2.3地下滤水管网排盐法。盐碱地的一大特点就是地下水位高,带有盐碱的水分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碱会滞留在地表,给绿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而布设合理的排水管网,降低地下水位是搞好盐碱地绿化的治本措施。具体方法是:在绿化地块60~80cm地下埋设一定密度的滤水管网进行地下排水。要求管网密度为5m,铺设坡度为1.5%~2.0%,以便排水顺畅,同时修建检查井,并与排水系统相连。每隔一定时间后,要将集中在检查井中的盐碱水排出。这一方法适用于绿化面积较大、土壤含盐量较大的绿化区域。
3.2.4封底式坑穴客土栽培法。在土壤含盐量较高、排水不畅的重点绿化区域,可采用此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种植前挖深60~80cm的坑穴,底部夯实,用水泥沙浆做防水层,同时留一定的排水孔。坑穴周围则修建高出原地面30cm以上的挡土墙,坑底部填加20cm厚的碎石或煤渣,最后填满优质客土进行绿化种植。这种方法费用较高。
3.2.5隔离层防盐法。在绿化规模较小但景观地位较为重要的绿化区域,如花坛、树池、花台、花镜等处,可设隔离层方法来减轻盐分对植物的损害,具体做法是:先将绿化区域挖深100cm左右,底部和周围用塑料膜封闭,底部铺设20cm厚的碎石或煤渣,然后填加10cm以上的有机肥,最后填满优质客土。此种方法可有效地阻隔盐碱的侵蚀且造价较低。
3.3科学养护管理
3.3.1科学浇灌。树木花草种植后首先要浇1次透水,之后每隔7~10d再分别浇2次透水,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树穴浇3次水后要进行树池封堰,既能保水又能防止返盐返碱。后期的浇水则视天气和树木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浇灌,每次浇水要浇透,但浇水次数不可太频繁。
3.3.2增施有机肥。盐碱地改良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施用有机肥,因有机肥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同时,在有机肥腐化过程中还能产生酸性物质来中和盐碱,使植物的立地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3.3使用盐碱地改良剂。在盐碱地土壤中施加硫酸亚铁等酸性物质,可有效降低其pH值,但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在小面积改土时,可尝试使用食醋等有机酸,既能改碱又不会造成土壤板结。
4结语
(1)筛选和选育耐盐碱的盐生植物品种依然是当前需要做的重点工作,这是盐碱地绿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盐碱地绿化苗木最适宜栽培方法研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其目的是降低成本、节省投资,这是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篇7
关键词:绿化;大树移植;成活率;保湿;防治病害虫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而快速有效的绿化也就成为了当今城市化不断加快的一种需要。大树移植作为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在目前的形势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城市营造景观效果、提高城市绿化率和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大树移植工程成本高、成活率低,因此,如何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成为了最新的技术焦点。
1 水分平衡
移栽大树根系受到大量的损失,这会改变原来树木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平衡关系。如果树木对水分需求的最低限度被拒绝,则树木就会干枯死亡。
1.1 地上部分的控水
1.1.1 修剪
疏剪枝叶可降低蒸发量,平衡树势。修剪要根据树种特性进行剪截。萌芽力强的树种如杨树、柳树、糖槭、水曲柳等可保留主干进行重剪,将大枝截去长度的2/3剪截后能较快地恢复树势。萌芽力弱的树种应轻剪,如松类、杉类等。裸根移植的大树伤根重、失水多,应重剪截;带坨移植的伤根较轻,应轻剪截。
1.1.2 应用抑制蒸腾剂
对移植大树在运输途中茎叶水分的过度蒸腾起抑制作用,能促使气孔处于微关闭状态,减弱树体蒸腾,减少水分散失,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尤其在温度高的季节,树体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快,通过整株喷施,能有效防止树体脱水。
1.1.3 遮阴
除了在运输途中要全程用遮阴网对全树进行遮盖,在移栽初期及高温季节还要搭设支架并挂遮阴网进行遮阴,目的都是为了减缓水分的蒸发。在搭棚时,遮阴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阴物。
1.1.4 树干保湿
在移植过程中对树干要进行保湿处理,减少其水分蒸发,这将更有利于提高树木移栽的成活率。目前,树干保湿大致有以下3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要视具体情况再作适当选择。
1.1.5 伤口的补救
在修剪大枝条时,要及时对伤口创面进行补救,以防液体流失和伤口处的病菌侵入。①小伤口的补救;②大伤口的补救。
1.2 地上部分的补水
1.2.1 输液
大树移植虽然是带土球移植,但由于根系被切断后,须根量明显减少,大树的吸收能力因此大大减弱,其吸收的水分已不能满足地上部分的消耗。输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
吊针注射液和输液袋既能补充水分和营养,又能防病治病,具有见效快、效果好、安全环保、利用率高、节水、节工、节药、节肥等优点。具体做法是,在树干上部呈45°角钻孔,也可插在粗大树的一级主枝上,每枝插1瓶,孔径的大小与输液的插口相匹配,深至髓心部。
1.2.2 喷水
采用喷雾法浇水也能达到良好的渗水效果,降温保湿,促进萌发新根。根据天气情况在湿度较小时,进行喷雾保湿。喷水既要控制好水量,做到适量多次,既增加了空气湿度,又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及积水现象。
1.3 地下部分的控水
1.3.1 最佳移植时间的选择
大树移植的最佳时间是在春季树枝发芽前,即清明前后,因为这时树液流动缓慢且树木处于休眠期,其生理活动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状态,此时,树木地上部分虽生长滞缓,但植物根系仍处于活跃状态,此时移植树木有利于根系恢复。
1.3.2 加大土球并确保完整
根量的减少或损伤就意味着吸水功能的下降,所以必须通过加大土球并确保其完整性来减少根系的损耗,进而减少根系水分的损耗。按照规范,土球直径为银杏胸径的7~8倍,土球高度为球径的65%~70%。考虑到土球越大,份量越重,对机械吊运和人工辅助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制约性,故首先考虑吊运的可行性,在可行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土球以尽量多的保留根群,减少根系的损伤。
1.4 地下部分的补水
1.4.1 浇水及灌根
大树种植后要立即浇1次透水,并喷洒树冠、树干,保持草绳湿润。2~3d后浇第2次水,1周后浇第3次水,之后应视土壤墒情浇水,也可适当延长时间。每次浇水应做到“干透、浇透”,表土干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以利于土球底部的湿热能够散出,以免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并且每日数次向叶面喷水,使叶片、树干保持湿润,有条件的在树顶装上喷雾装置,效果更佳。必要时进行短期遮阴。
1.4.2 加大树穴
树穴的大小要适当大于土球,一方面使根系有较好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土壤改良做好准备。一般,树穴直径比土球大0.8~1.2m,深度比土球深0.6~0.8m,对于土球规格较大的,树穴直径还可相应增加。
2 养分平衡
2.1 断根
对于胸径大于20cm的大树,在移栽前的2~3年的春季或秋末,采用预先断根、根部环剥等办法,提早对根部进行处理,以促进树木须根生长,即在移植前每年先切断树根的1/3~1/2用2~3年时间完成全过程。第1年在树木根部相对的两侧断根,按计划要求的掘苗形式(方坨或圆坨)、规格,向下垂直挖沟至不见大根处,遇见细根时切断,粗根进行环状剥皮,使之仍有吸收能力而养分不再下传,隔年再以相同方法对相邻两侧进行断根处理。在规定时间里,断根越早越好,但不能散坨。对于胸径小于15cm且移栽较易成活的树种,如果带土球并在正常季节移栽,可以不必进行断根处理。
2.2 抹芽
大树移植后萌发的新芽很多时,不宜全部保留,要剥去2叶以下的萌芽,尽量保留树体高位上的芽,芽位高就能使水分、养分向高处输送,全株都容易成活。
2.3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如果种植场地是黄土或其他较好的土壤,根据树穴的大小,放入0.5~1m3的粗沙与黄土拌匀;如果种植场地土壤较差或者有建筑垃圾或是其他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基质,为保证大树的成活和良好的生长条件,需进行换土和适当的施肥。
2.4 适时追肥
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1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1.0%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1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3 改善透气性
大树移植后,根系良好的土壤通透条件,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和促生新根。影响大树根部透气的因素很多,如:栽植过深、土壤覆土过厚、土壤粘重、根部积水等因素都会抑制根系的呼吸,根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水分,导致植株脱水萎嫣,严重的出现烂根死亡。为防止根部积水,改善土壤通透条件,促进生根,可采用以下措施。
(1)设置通气用PVC管,在土球5cm处斜放入6~8根PVC管,管上要打无数个小孔,以利于透气,平时要经常检查管内是否堵塞。
篇8
土生万物,地产千粮。对破坏、蚕食耕地的行为,政府早有警觉,并一步步收紧政策,划定“红线”,保护耕地数量有了“硬约束”。云南省土肥界科技人员认为:“保护耕地数量很重要,但还不够,要确保粮食安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提升耕地质量,让有限的耕地持久发挥效益,在当下显得更加迫切。”
云南耕地“底子”如何
整体质量低,障碍因素多,土壤退化和污染严重
去年秋天,玉溪红塔区春和镇黑村村委会李文林老汉家的玉米又获丰收,掰下黄灿灿的玉米,老汉喜中带忧:“这些年,田地越来越不好耪了,不多施化肥,要让粮食增产,你想都不要想。”
而几年前发生在大理市七里桥乡的“土壤病”事件,至今还常被农民提起。当地农户是这样描述的:“白菜、大蒜等蔬菜刚长出五六片叶子就一棵棵死掉,根根全部长满大个小个的‘瘤子’,打什么药都不管用。”请土肥专家来看,原来是长期大量施用过磷酸钙、尿素等化肥,导致土壤严重酸化,土壤严重缺钼,测出的pH值已到了临界点。土肥推广技术人员根据土壤缺素和土壤酸化因素教农民往地里施生石灰,又增施农家肥,补充微量元素后,那片地才慢慢好起来。
“现在,地不好种了,吃肥、吃工、吃水,要增加产量,就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这是农民的普遍感受。而用科技手段对云南耕地调查分析的结论,也从理论上证实了农民的感受。全省耕地养分调查数据显示,云南耕地的基本特征是:“整体质量低,中低产田地比例大,障碍因素多,土壤退化和污染严重。”
搞了半辈子土肥研究的窦晓黎进一步分析道:“还有一个隐形的现象是土壤有机质下降速度快。全省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只有3%左右,有机质含量不到2%的耕地占了37%,远低于发达国家4%~5%的水平,而且每年还在以0.2%的速度下降,照这个速度,10年、20年后的状况,真是不敢想象;再就是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酸化加剧。虽然近年来,我们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让部分耕地维持了地力,并培育了一些高肥力耕地、高产稳产农田,但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提高耕地质量已刻不容缓。
耕地质量下降谁之过
掠夺式经营加保护力度不够的结果
“耕地质量的上升与下降,取决于人们的经营行为。”大量调查表明,云南相当一部分耕地质量下降,主要是对耕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的结果,是保护力度不够的结果。耕地质量下降主要是由于:
重产出,轻投入,耕地负荷加重。多年来,农业生产上主要强调和追求高产出、高效益,对肥料的使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农作物实现高产,关键在于用肥多,导致农民在耕作方式上重产出轻投入;重无机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微肥的“三重三轻”和产出多,投入少;需肥作物多,养地作物少;连作田多,轮作田少的“三多三少”现象。
这一方面使现有耕地的承载力越来越重,其产量增加,靠的不是提高土壤肥力,而是以消耗土壤库存为代价。另一方面盲目施肥导致了土壤养分比例失衡的加剧,甚至还有不少的农田基本不施有机肥。且化肥施用不讲科学,凭“经验”施,导致土壤一些营养过剩,如氮磷盈余;而钾肥和微量元素又严重不足。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的营养结构,导致土壤板结、自我修复功能和保水保肥能力降低,耕地带病运行,总体质量下降。
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云南从1956年开始使用化肥,到1978年时化肥使用量仅为26.6万吨,此后,全省化肥用量一路攀升,1999年便增加到108.44万吨,到2008年全省化肥用量已达158.27万吨,30年增加了近6倍,而近10年就增加了1.46倍。不合理的施肥,使云南的化肥利用率相当低,冷落农家肥,滥用乱用化肥现象突出。由于化肥简单易施,农民日益冷落农家肥、土杂肥、绿肥等有机肥。全省肥田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减少,秸秆资源直接还田量低,仅占20.5%,大量秸秆被焚烧或弃置乱放,未利用的畜禽粪便达274万多吨。由此,耕地中有机肥养分量占总养分量的比重,已由1956年的100%,1960年的95.22%, 1990年的57.49%,下降到2000年的34.10%,也就是说1960年至2000年的40年间,耕地中的有机肥养分量下降了61.12个百分点。
土壤酸化日趋严重。一是云南大部分耕地本来就偏酸性;二是全省性部分停止施用石灰已达20年之久,钙质投放减少;三是土壤中的交换性钙、镁、钾等盐基离子淋洗流失,铁、铝离子向耕层富集;四是长期偏施氮肥,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等酸性肥料,使一些耕地土壤已由中性变为酸性。
全省pH值在3.5~5.5之间的酸性土壤约达2000万亩。占优补劣,数量平衡,质量下降。云南耕地虽连年占补平衡,甚至补大于占,但新开垦耕地的质量,远远低于被占用耕地的质量。
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大多是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质量高、长期投入积累多、设施好的良田;而开垦荒地主要集中在灌溉条件差的边远丘陵山区,新增耕地大都耕层浅薄、土壤养分含量低、排灌设施不配套、漏水漏肥、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于是出现耕地数量虽然平衡,但总体质量、生产能力却在下降。
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工业、城镇“三废”污染源增多,加上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耕地污染越来越严重。2003年全省受到污染的耕地面积785万亩,还有3256万亩耕地存在潜在污染。
拿什么拯救失血的土地
我们要像对待一切生命一样珍惜她,呵护她
“耕地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同样令人担忧”。省土肥站资深专家认为:“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省情,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土,才能真正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安全。”
正是居于此,近年来,云南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等,在遏制耕地质量下降上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还远远不够。提高耕地质量,真正藏粮于土,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还需“大手笔”。
在全面展开的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中,将提高耕地内在质量放在与水路沟渠等硬件设施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表”“里”兼治。加大对耕地内在质量建设和地力培肥的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增”(增施有机肥)、“提”(提高肥料利用率)、“改”(改良土壤)、“防”(防止土壤退化)等耕地质量恢复措施,遏制耕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趋势。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实行合理轮作,发展绿肥生产,增加有机肥源;实行富余秸秆翻压、覆盖直接还田,确保富余秸秆全部还田;实行工厂化快速高效无害化处理禽畜粪等有机物料,发展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提高禽畜粪等有机物料利用率。尤其在化肥价格居高趋涨的情况下,要积极引导、指导农民充分利用现有有机肥资源,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因地制宜的施用无机化肥,达到培肥改良耕地土壤,保护提高耕地质量,节本增效的目的。
综合治理耕地环境。积极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抓好水土保持;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控制和治理工业“三废”污染,大力推广节肥节水技术,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制度,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
篇9
据平谷区果品办公室副主任杜向堂介绍,“平谷十二果”中,发展最有名的要数大桃产业,果品总产量3.96亿公斤,总收入13.64亿元,其中,大桃总产量就为3.09亿公斤,总收入就达10.1亿元。但事实上,平谷区还有很多果品发展得很好,尤其是红杏、梨、柿子,大桃、红杏、梨和柿子,这四大果品位居全国之首。
平谷区现有果树面积40.8万亩,人均拥有一亩果园。10万农民从事果品生产,占全区农民总数的50%。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果品产业已成为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10万果农创业致富的经济源泉,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平谷区果品发展得如此之好呢?
推广优新综合配套技术
平谷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川谷地,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土质、气候条件和全区果农的辛勤劳动孕育了百果飘香。
过去,由于果农大量施用化肥,化肥用量的增加,对地下水和环境造成了污染,土壤碳氮比失衡,土壤板结恶化。土壤的健康直接影响到了植物的健康,使得植物易遭虫害、营养品质下降。面对这种现象,平谷区把实施果园“沃土”土壤改良工程作为安全果品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由传统的直接施用畜禽粪变为施用发酵腐熟有机肥;变表面施肥为挖沟深施肥;由传统的果园耕作变为果园生草和果园覆草,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节水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这些措施,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5个百分点。
自2003年起,平谷区推广桃树树体结构调整、隔株间伐和其他树种落头开心技术,解决树体郁闭、通风透光差的问题,降低果园内湿度,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果园打药次数,既节省果农对农药的开支,又减轻了农药对果品和环境的污染。累计完成桃树高光效树体结构调整10万亩,郁闭桃园隔株间伐26555亩,其他果树落头开心200多万株。
果实套袋能够减轻病虫危害,减少打药次数,提高果实安全性。平谷套袋桃经亚洲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株式会社青岛食品安全研究所80种残留农药检测,全部达到了日本食品卫生法的安全标准。
每年7、8月份是平谷区降雨量较多且集中的月份。园内积水如果不及时排出,不仅影响到桃果的甜度,还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平谷采取倒拉枝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稳定树形、防止因果实重量造成主枝下垂,树体郁闭,保证树体和果实正常生长,同时,还能够降低园内湿度,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打药次数。
目前,平谷区推广应用了30多项综合配套技术。完成桃树高光效树体结构调整10万亩;郁闭桃园隔株间伐3万亩;其他果树落头开心200多万株;果实套袋突破21亿个;全区优质果品率达到65%以上。
生产安全健康果品
如何让先进技术在平谷全区推广?平谷区坚持技术统一性的原则推广生产和其他技术环节。在大桃生产管理上,经过专家、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共同研讨,形成了树体结构调整技术、长枝修剪技术、授粉技术等22项大桃综合配套实用技术,从中确定9项大桃增甜提质关键技术,并在全区推广普及。
自2003年起,平谷区提出了“以有机果品为先导,绿色果品为主体,安全果品为基础”的精品果生产战略,通过生产“有机、绿色、安全、健康”的果品抢占市场,实现果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先后组织制定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的种植规程和生产标准,通过推广优新综合配套技术,全区建成了28.9万亩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10万亩绿色果品生产基地,1.9万亩有机果品生产示范区。
篇10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施工;树木种植;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Pick to: in this paper, by combining the engaged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actice, it puts forward the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may encounter problems, purposeful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of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are summarized, and thought that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landscape;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Trees planted;
1. 引言
对于园林绿化施工来说,其应当根据每个工程实际情况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于如何有效地确保绿化施工质量是相当关键。现结合笔者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的实践经验,提出绿化施工中可能会遇到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2. 土壤处理
土壤是有土栽培植物生长的根本所在,是保证植物成活及生长情况的关键。因此土壤处理要做到:第一要确保土壤适当的硬度,土壤硬度适当可以保证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土壤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避免土壤板结,而调节土壤硬度可采取松土加有机肥或换合格的土壤。第二填方或换土时要确保土壤团粒结构良好,并做好排水,必要时可设置暗渠等排水设施。第三要确保土壤适当的pH 值并对种植穴土壤进行杀菌,为了保证花草树木的良好生长,土壤pH 值最好控制在5.5~7.0 范围内或根据所栽植物对酸碱度的喜好而做调整,若酸度大则通常采用生石灰(生石灰还有杀菌作用),碱度大则施腐殖酸肥较好,杀菌可用恶霉灵等药喷施,所用量可参考药品说明。第四要确保土壤养分充足,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是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水30%,可以在种植前,铺垫腐殖土用于土壤的改良。土壤质量控制好,另外也要注意地形,避免由于地形辐射不够,形成台阶式、坟堆式地形,缺乏流畅感,造成视觉上的不自然,也会造成排水不畅。地形细整前,应按设计定好标高桩,平整时,土壤整平桩顶并结合视角观察。
3. 特大树移植问题思考
对于特大树木的移植施工中,对特大树的定位、保护、种植、成活是绿化工程施工中,最大的难点之一。针对此,特大树移植应采取可行的措施。
(1)在特大树种植前为提高成活应当对特大树采取修剪枝叶,为了移植后马上起到绿化效果应轻剪不应砍去主干,主要剪除阴枝,腐枝,病枝、影响大树美感的树枝及没必要的分叉枝,否则树梢分叉太多,改变了树木固有的形态,影响成活,甚至影响其功能。另外也要为大树的定位做好准备,在树干上标出南北方向,使其在移植时仍能保持它按原方位栽下,以满足它对蔽荫及阳光的要求。在起树前,把树干周围2~3cm以内的碎石、瓦砾堆、灌木丛及其它障碍物清除干净,并将地面大致整平,为顺利移植大树创造条件。然后按树木移植的先后次序,合理安排运输路线,以使每棵树都能顺利运出。
(2)为防止在挖掘时由于树身不稳、倒伏引起工伤事故及损坏树木,因而在挖掘前应对需移植的大树进行支柱,用3根直径15cm以上的大戗木,分立在树冠分支点的下方,然后再用粗绳将3根戗木和树干一起捆紧,戗木底脚应牢固支持在地面,与地面成60度左右,支柱时应使 3根戗木受力均匀,特别是避风向的一面。戗木的长度不定,底脚应立在挖掘范围以外,以免防碍挖掘工作。
(3)在种植特大树前后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的。注意坑中是否存在碎石等不利于树木种植的杂质。注意为了土球与穴底充分接触,穴中间可堆20cm高的土堆。注意为了提高大树的成活及成活后的生长则应在种植穴采取换土和适当施肥,以弥补绿地土壤肥力不足达到改良土壤的效果。对于肥料有多种选取也要注意,可选取垃圾堆烧肥,利用垃圾焚烧厂生产的垃圾堆肥过筛,且必须充分沤熟后施用。堆沤蘑菇肥为蘑菇生产厂生产蘑菇后的种植基质废料掺入3~5%的过磷酸钙堆沤、充分腐熟后的基肥。堆沤蘑菇肥作基肥用量ø50~60 的为20kg~25kg,ø70~80 的为30kg~40kg。在种植前在穴边将肥土混匀,依次放入种植穴底或种植池。并注意对树穴土壤的杀菌和注意在种植前给特大树根系喷施生根剂等。对于杀菌可用恶霉灵、甲基托布津等。而种植时,应注意在满足景观需要的同时亦需尽量满足大树原生长的南北方向,以利满足大树对蔽荫及阳光的要求。另外要注意吊机及吊带(绳)的选择,注意绑扎位置要符合受力要求,做好树身保护,起吊时要注意对施工范围进行围蔽,并保证施工中的人员安全等。而种植后,应在树身上绕绳、支撑,淋足定根水,在树上装喷雾设施保水,及时喷药杀虫杀菌等。
4. 非栽植季节树木的栽植
对于绿化施工中树木的种植实际上最适宜是在春季种植,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各种因素而造成树木在非栽植季节种植,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施工问题,如如何确保树木的成活率等。
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树木的最佳移植时期一般是从休眠期到春天萌芽前。对于常绿树为3 月上旬~4 月上旬;10 月下旬~11 月下旬;雨季也可栽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工期限制或其他特殊要求,非栽植季节植树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证树木成活,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比如地苗反季节栽植则需带土球,起挖的土球直径为胸径的6~10 倍不等,若有设计要求须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土球直径,并且枝叶视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减少水份散失,种植前需改良土壤,种植后淋足定根水,做好支撑,并做好树身的保湿,防病虫害等工作。成活关键是土球不能散,所以包装很重要,而包装,以草绳包装为主,要求使绳略嵌入土球,如属壤土和砂性土壤均应采取密封式包装物包装,以防土球散落,反季节栽植,土球须加大10~20cm。除带土球外,浇水次数要较正常栽植增多。通过喷洒发芽抑制剂和蒸发抑制剂,抑制发芽减少叶面蒸发水分。灌水时可混入发根促进剂,促进发根,而超过壮年的老树、贵重的大树或生长不太好的树,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先做断根处理。最理想的是第1 年春季断根,第2 年春季、第3 年春季移植。
5. 对已种树木的保护处理
对于在园林绿化施工前已有大部分树木已经种植的情况(如升级改造工程),如何对原有树木采取有效的保护是绿化施工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保护已种植树木,并且降低成本,首先确定哪些原有树木需要保存,这就需要在施工前,应采取措施对在施工范围内的苗木暂时围起来,并做好标记,对施工人员做好相关交底工作,以避免由于机械施工、人员损害、焚烧等现象发生而造成损伤,大型机械施工时应防止损伤树干、树皮等部位。
6. 绿化施工的交叉协调
对于绿化工程来说,土建与绿化等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施工情况,这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在施工前应互相沟通,相互了解图纸,在施工有交叉相互有限制要求的部位必须提前沟通好。例如道路或广场的施工中由路牙石围成的种植穴,在铺路牙前,必须清楚该树框,在铺路牙后还能否种植(因大部分的乔木种植时都有土球),若种的树较大则最好先种树后铺路牙。
7. 绿化施工中出现施工图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在绿化施工中,应当注意到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存在与设计图纸不相符,对于这种情况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当严禁盲目地施工,否则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例如不注意地下管线,施工时可能会导致管线的破裂等。结合绿化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实际与施工图不相符的情况,笔者总结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的解决对策。
(1)挖树穴等挖掘作业时发现地下管线走向与施工图情况不相符。首先我们施工时要做到在遇地下异物时“一探、二试、三挖”,保证不挖坏地下管线和构筑物。同时应及时向工程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工程主管单位反映,并做好相关资料记录等,以使绿化施工符合现场实际。
(2)对于工程种植高大乔木情况下,遇到空中有高压线的问题。为此应及时向工程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工程主管单位反映,做好相关资料记录等,必须坚持确保高压线下,有足够的净空安全高度,不能盲目施工。
(3)对于绿化工程施工中遇到绿化施工图有与现场不符处,及时反映给工程监理及设计单位,以便及时处理。同时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记录及工程量签证工作,以便于竣工验收及编制竣工资料。例如图纸上标明是种植的位置,现场却是一个电缆井及井沟等,此时,除如何调整种植位置外,还要使此类构筑物不影响景观。或现场有许多大石,则可考虑利用这些石头堆成一个景点,不必运走。
8. 结语
文章通过结合笔者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实践,对绿化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总结,提出对于特大树木种植、种植时对已有树种的保护、绿化施工出现的不同专业交叉施工协调以及绿化施工中出现的施工图与实际不相符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从工程实践情况来看,这些绿化施工操作得到的绿化效果符合设计原意图。
参考文献:
[1] 林涛,张景祯.浅析园林绿化施工技术[J].现代园艺,2007,28(10):118~119.
[2] 杜海星.浅谈园林绿化施工应注意的问题[J].今日科苑,2011,27(01):31~33.
-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
- 下一篇:新闻传播学前沿研究